进出口贸易的现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7 16:27: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进出口贸易的现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进出口贸易的现状

篇(1)

[2]范振洪,顾春太.后危机时期提升山东对外经济竞争力的战略思考[J].综合竞争力,2011,02:55-61.

[3]毛清华.山东对外经济发展分析与研究[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2,08:18-21.

[4]安佳,陈东景.山东省对外经济合作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20:108-109,113.

篇(2)

一、引言

改革开发以来,人民币汇率逐渐发展为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与内外均衡的经济变量。国际金融界一直对我国持续已久的贸易顺差进行着指责,近年来,鉴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中欧及中美双边贸易都呈现贸易顺差继续扩大的现状,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必然,因此人民币汇率成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前进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随着世界金融的全球化、一体化发展,我国的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结合程度越来越高,这样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愈发显著。所以有必要进行人民币汇率及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关系的分析与研究。

二、我国进出口贸易特点

从改革开放发展至今,我国进出口贸易迅速壮大发展,大体呈现以下的特点。

(1)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对外开放和外贸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出口贸易呈现飞速发展的状态。198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顶峰的25616亿美元。2009年,由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2072亿美元,依然具有很大的规模。(2)进出口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进出口贸易依存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活动的依赖程度,通常用本国对外贸易额占本国GDP的比重来表示,具体可分为进口依存度与出口依存度。1997年至今,我国进出口依存度一直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尽管2009年金融危机略有下降,但是整体水平仍然较高。(3)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国内企业使用国外厂商提供的零部件或原材料,并按国外厂商提出的质量技术标准加工出成品获取效益的贸易方式就叫做加工贸易。一般的商品买卖不同,加工贸易方式涉及的零部件、原材料及加工后出口的成品都是委托方所有,并没有发生货物所有权的转移。加工贸易使我国进出口呈现刚性发展:出口增加的同时,进口也在增加。

三、人民币汇率变动原因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影响。

(1)我国贸易顺差促进人民币升值。自从加入WTO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处于长期平稳的增长趋势中,这为国际贸易顺差创造了先决条件。但是贸易顺差在带来巨大外汇储备的同时也对形成了对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贸易顺差的出现将直接导致人民币汇率的变动。(2)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由于我国对于投资环境的建设以及经济政策的实施,经济一直处于显著增长的阶段,促使外汇投资商信赖对人民币的投资,也加剧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压力。此外,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经济增长明显变缓慢,但是我国经济却能持续增长,从而促使外汇逐渐价格下跌,进而诱发人民币升值。

四、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进口成本的降低。人民币升值使进口的原材料、能源及其他生产资料的价格下降,这将大大减少我国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和其他战略物资的成本。使大笔交易的进口成本将随着人民币升值而降低,从而提高了相关部门的盈利能力,并且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2)有利于缓解贸易摩擦。自加入WTO以来,鉴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中欧及中美双边贸易都呈现贸易顺差继续扩大的现状。人民币升值可增加我国的进口总额,从而有助于减少贸易顺差、减少贸易纠纷,从而缓和我国与欧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促进我国经济贸易的和谐发展。(3)有利于促进贸易结构优化升级。一直以来,“重出口,轻进口”便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尽管它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也增加了对出口的依存度。人民币的升值必然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进口增加及出口减少,可以缓解当前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不均衡的局面。人民币升值对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激发国内企业自主创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1)削减了我国出口贸易。相对比国外收入增长幅度而言,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增长幅度小,其优势就被抵消了。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调整然后升值,会导致我国贸易顺差减少,贸易出口利益将会缩水。(2)打击外商的投资积极性。外商在国内的贸易额度在我国出口贸易额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人民币升值将直接减少外商在我国的投资成本,打击了外资注入的积极性。(3)影响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人民币升值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平稳健康的发展,人民币升值首先会增加出口成本,进而导致价格体系的变化,这不利于当前我国企业商品的价格体系,而且还会造成企业的人员流失及结构调整。另外,人民币升值还会造成国外商品的盲目进口,从而导致供需关系不平衡,影响国内商品市场的稳定,甚者会造成通货紧缩现象。(4)不利于国内企业的发展。人民币升值将降低进口商品在国内的销售价格,国内消费者用同样的货币可以购买质量更好、数量更多的进口商品,这将严重影响到国内相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5)加大我国国内就业压力。人民币的升值将削弱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导致可以容纳众多劳动力的加工型出口企业利润下降。这些企业转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后,必然会使许多素质较低的劳动者面临失业危机。

五、结论

中欧及中美双边贸易都呈现贸易顺差继续扩大的现状,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趋势。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有利有弊,为了更好的规避由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不足,我们需要认真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相应的调整优化策略,以保证我国经济与贸易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婷.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 时代金融, 2010,12.

篇(3)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袭席卷了全球,对全球经济贸易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稳定性。随着国际金融贸易市场中的不断变化,人民币汇率处于一个逐渐升值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出口贸易的发展。当前贸易形势在给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给我国进出口贸易带来了机遇,如何处理好进出口贸易中面临的挑战、把握好机遇,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国际贸易形势的现状

就目前来看,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给欧美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给欧美国家的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一状况改变了欧美国家人民的消费观念。金融危机到来之后,一些欧美人民开始逐渐的积攒积蓄,这就导致欧美等一些国家的消费水平处于一个逐渐降低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形势,虽然金融危机所产生的影响呈现着一种逐渐消退的景象,但是这还不足以使欧美国家的消费水平得到迅速的提升,反而欧美国家消费水平所显示出来的是一种非常缓慢的上升速度,严重的影响了国际金融贸易市场的持续、稳定发展,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仍处于一个低迷的阶段,但是也逐渐的开始呈现复苏的状态。

欧美地区中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制造业,主要的原因是金融危机给服务业与金融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短时间之内还没有办法进行快速、有效的恢复,欧美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这一转变,严重的影响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欧美国家还加大了对外贸易中的一系列关税。

二、当前贸易形势对进出口贸易造成的不利影响

1.我国出口贸易项目逐渐减少

就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实际情况来看,美元在国际汇率市场中处于一个持续贬值的状态,这就导致我国人民币处于一个不断升值的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存在的价格优势,极大的降低了我国在出口贸易中的经济收入。针对这一现实情况,人民币汇率不断的上升,国外各个地区中的资金大量的涌入中国经济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美元的贬值,我国在美国这一方面的出口贸易的局势也就越来越复杂,目前我国出口贸易中企业的产品还是主要以价格为优势,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这一种出口贸易局面中对出口贸易额的增长有很大的阻碍作用,使我国出口贸易处于一个非常被动的局势。

2.主要贸易国的消费需求呈现降低的趋势

主要贸易国,是我国对外出口贸易中主要的经济来往者,直接影响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经济收入,主要贸易国的消费需求关系着我国出口贸易的局势,如果消费需求大,那么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产品就能够有一个广阔的市场作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我国的出口贸易,如果主要贸易国中的消费需求低,则会严重的影响我国出口贸易中贸易额的上涨,导致我国出口贸易额大幅度的降低。

3.出口贸易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不足

就目前来看,我国出口贸易中的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非常的稀缺,出口贸易产品的品牌效应也非常的低,在国外经济市场中主要是以价格优势为核心竞争力,但是也很容易受到国外金融市场环境中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根据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在加工贸易这一方面呈现着不稳定的状态,而普通贸易所受到的影响要远远低于加工贸易,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非常的少,这就致使我国出口贸易产品的竞争力出现严重不足的现象。

4.进口贸易额降低

我国是一个贸易出口的大国,在进口这一方面主要以一些稀缺能源为主,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下,我国在进口贸易中的处于一个被动、不利的地位,一些能源资源大国由于自身经济的缓慢发展,在贸易中提升产品的价格,这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成本对进口贸易进行支撑,不仅影响了进口贸易额的下降,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政府、企业在财政方面的负担。

三、当前贸易形势下,进出口贸易的应对措施

1.政府要合理的对进出口贸易政策进行调整,推动进出口贸易

我国在进出口贸易中,要坚持“走出去”这一战略方针,加强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政府要针对进出口贸易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的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一些新的国际贸易项目进行扩展,参与到国际市场的分工中去,合理的利用一些国际资源,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开各个国家中存在的贸易壁垒,将进出口贸易中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主动的局面。

2.扩展内部市场,将一些出口贸易产品在我国经济市场中进行销售

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下,我国可以对内部经济市场中的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将一些出口贸易中的产品在内部经济市场中进行销售,一些外贸企业可以将贸易目标转向满足国内经济市场需求,满足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需求,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拉动我国内需。

3.加强进出口贸易中服务与技术的创新,完善进出口贸易体系

进出口贸易中的外贸企业,应当加强在服务与技术这两个方面的创新,提升出口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在服务这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升出口贸易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政府要完善进出口贸易体系,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宏观调控,确保外贸企业基本的经济利益。

四、结语

就目前来看,我国人民币的汇率正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阶段,造成一些国家中的热钱不断的涌向我国,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经济市场的稳定性,增大了我国经济市场中的风险,面对这一实际情况要制定一系列合理的应对方案,提升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稳定性,切实解决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4)

2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对林业产业的影响

2.1林业产业结构优化方面。从本质角度来讲,当前我国的林业产业结构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随着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经济效益的获得及贸易经验会对林业产业结构产生一定的优化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由传统的单一林业产业经济结构向多维度、多产业经济结构不断转变,在提升林业产业结构完善程度的同时,促进林业产业的有序化、优质化发展;二是发展效率方面,在林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过程中,我国在对外出口各种林产品资源的同时,也会从其他贸易对象中获得一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2]。上述技术及方法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我国林业产业的生产效率,促进林业产业由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模式不断转化。2.2林业产业人才机制构建方面。随着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显著增加。为了实现进出口贸易目的,各个企业或单位将不断引入大量的林业方面的专业人才,打造符合自身进出口贸易需求的专业人才队伍。与其他人员相比,长此以往,这些专业的人才逐渐在林业产业中形成良好的引领作用,间接促进我国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2.3资源矛盾缓解方面。从本质上讲,可以将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看成是一个消耗积累林产品资源、获取先进技术及短缺资源的过程。在实际的进出口贸易发展过程中,市场之间的贸易交换对我国的林业产业发展空间起到了良好的扩宽作用。从某种程度来讲,可以将这个发展过程看成是我国与其他贸易对象进行优势互补的过程。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对我国林产品资源的掠夺化开发模式产生了良好的抑制作用,有利于我国林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4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林业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经济效益,该部分经济利润的分配及重新利用将会促进我国经济的整体增长。

3结语

通过对我国林产品贸易现状的分析可知,当前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着对外贸易结构单一,进出口贸易法律体系不够完善,贸易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等问题。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促进我国林产品贸易的良性发展,应在完善法律体系的同时,对贸易结构及贸易方式进行合理调整。从整体角度来讲,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对林业产业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林业产业人才机制构建、林业资源矛盾缓解、林业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发挥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对林业产业的影响作用,在后续的贸易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分析,结合需求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篇(5)

根据我国企业开展进出口贸易的现状,可大致将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分为如下四类:

第一类,企业没有专设的进出口贸易管理机构,进出口业务基本上采取业务流程服务外包(BPO)运营模式进行。也就是说,从市场调查、客户资信调查到进出口贸易合同签订,从进出口贸易合同履行(包括外贸融资、报关、报检、保险、物流、外汇收付、缴纳税费、退税办理、外汇核销等)到合同纠纷处理、保险理赔等全部委托专业的公司进行。此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存在五个重大缺陷,一是由于专业的贸易机构不可能是企业所处行业的“市场分析与预测专家”,因此不可能对贸易国的行业保护政策的使用力度分析透彻,不可能洞察到贸易国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存在贸易国“贸易壁垒”、“国家违约”等发生使我国企业进出口贸易蒙受损失的风险。二是由于企业的进出口业务流程外包,实施进出口贸易全过程“信用管理”难度大,落实机构、岗位、职责设置的“相互制衡原则”、“不相容原则”难度大,存在因业务流程当事人(包括本企业员工)不当操作、不规范操作、不法操作使企业进出口业务蒙受损失的风险。三是企业的进出口业务流程没有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存在监督与被监督之间、监控与被监控之间因“信息不对称”使企业蒙受损失的风险。四是缺少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体系或企业进出口专业系统子文化建设体系,存在不能以先进的价值观引领员工思潮,导致不能抓住最佳进出口贸易时机或无寻找最佳贸易时机的意识,使企业蒙受“机会损失”的风险;五是缺少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风险监督、风险考核与评价管理子体系,难以及时发现有关进出口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业务运营、供应链管理、子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风险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我国大部分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部分中型企业一般建立的是此类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我们称其为C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

第二类,企业设立有进出口贸易机构,为该机构及其下属机构分配了相应职责、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没有形成体制上的相互制衡、制度上的相互制衡。例如:进出口机构缺少专设的市场分析科室及信用(风险)管理科室,进出口贸易活动除合同结算外全部由进出口机构下属的外贸科室负责,结算由其下属的财务科室负责,杂务由其下属的综合科室负责。此类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与C类体系的区别仅仅是全部业务流程由企业自己运作,但是没有形成实质意义的体制上的制衡和机制上的制衡以及岗位设置上的“不相容设置”,所以存在的重大缺陷与C类体系基本相同。我国大部分中型企业及部分大型企业建立的是此类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我们称其为B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

第三类,在企业层级或企业的进出口业务部门内部设立了信用(风险)管理机构及市场分析机构,在管理体制上、运行机制上、管理职责及岗位职责分配上均体现了“相互制衡”、“不相容设置”的原则。能够对进出口贸易业务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信用管理,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进出口贸易策略。建立健全了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但是,进出口业务风险识别、控制、监督及考核评价子体系不完善,存在部分风险不能化解的风险;没有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缺少信息化与业务流程的有机融合,存在因“信息不对称”产生风险的可能性;缺少进出口业务系统“企业子文化建设”管理体系,存在不能始终以先进的企业子文化引领员工思潮、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的风险。我国大部分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建立的是此类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我们称其为A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

第四类,在A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完善了风险管理控制子体系,对涉及进出口业务的各类风险进行识别、控制、监督及考核与评价。建立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全部业务流程的电子信息化处理,降低了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建立了进出口业务系统“企业子文化建设”管理体系,以先进的进出口业务系统子文化潜移默化员工的作业活动,以先进的核心价值观引领员工思潮。我国极少部分企业或企业集团建立的是此类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我们称其为A+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

如何构建符合企业实际的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

企业应该从进出口贸易层面的治理结构、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入手,以业务流程电子信息化为平台,以分析市场、紧跟市场、把握市场为运营导向,以规避、降低及化解风险为运营重心,以人为本、创新创效为运营核心,以稳健经营为运营目标,构建符合企业实际的进出口贸易管理体系。

1科学的进出口贸易组织架构是基础

科学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科学的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及运营机制等,通过设计并运行合理的组织架构降低进出口贸易运营风险。应建立健全董事会领导下的进出口贸易发展战略决策制度,建立健全管理层领导下的市场分析及预测制度、信息建设及传递制度、内部市场模拟外部市场运行制度、信用(风险)管理制度、供应链风险内部控制制度、考核评价及激励制度、效能监察制度、企业文化及企业子文化建设制度等。对于大中型企业应根据“相互制衡”和“不相容”原则进行组织机构、职责的设计。例如:在进出口贸易机构下至少应分别设置市场(信息)科、信用(风险)管理科、外贸科、综合科等科室,对于大型企业集团在进出口机构下至少还应设置财务科室。市场(信息)科的主要职责为:对信用(风险)管理科提出的进出口业务预警或警报实施风险控制并实时进行信息反馈。对包括“引言”中所述的各种进出口贸易市场环境进行动态分析,形成分析及预测报告,为董事会调整进出口贸易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参考,为管理层调整进出口贸易策略提供参考,为外贸科实施进出口贸易操作、原料保值、产品保值提供参考,为信用(风险)管理科实施进出口贸易全过程(事前、事中、事后)信用(风险)控制提供信息参考,为财务科实施货币保值提供“汇率变动”参考。根据市场及订单情况编制或调整出口贸易计划,根据生产计划编制进口贸易及供应计划等。负责根据汇率变动预测制定货币保值方案(通过外汇期货交易,或远期结售汇,或外汇掉期等),负责根据市场行情预测制定原料及产品保值方案(通过产品期货交易或相关性产品期货交易等),负责进出口贸易全过程的计算机信息管理,负责整个供应链的价格、成本及收益的跟踪、为管理层提供实时的进出口运营效果数据等。信用(风险)管理科的主要职责为:对与进出口业务有关的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业务运营、供应链管理、子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风险进行识别、控制、监督、考核与评价并将此信息反馈至企业层级的风险管控体系。审核市场(信息)科编制的进出口贸易计划,复核进出口贸易客户的资质、审核及鉴证进出口贸易合同、审核贸易合同项下的结算单据,审核信用证(付汇)条款,会签产品出库单。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动态跟踪,根据客户的履约情况对其实施信用等级评定,根据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对其授予不同的“信用结算条件”。对进出口贸易全过程实施信用(风险)监督、监控、预警和警报,追缴逾期半年以上一年以内的应收货款,配合相关部门实施逾期一年以上应收货款的追缴及其他合同违约处理、合同仲裁或法律诉讼等。对外贸科室、综合科室、财务科室等科室的对外往来业务实施全方位监督与监控,对客户的满意度实施测评以维护企业对外信誉等。外贸科室的主要职责为:对信用(风险)管理科提出的进出口业务预警或警报实施风险控制并实时进行信息反馈。执行进出口贸易计划,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获取客户有关资质证明等书面材料并实施审核。签订并履行合同、为信用管理科提供贸易合同及其项下的有关单据,提出信用证开据条款,开具产品出库单等。催缴逾期半年以内的应收货款,配合信用管理科实施合同违约处理、合同仲裁或法律诉讼等。执行经上级有关部门及最高管理层集体批准的进口原料及出口产品保值方案。根据信用管理科动态跟踪的结果,对存在较大以上问题的合同中止或终止合同履行。最大可能地满足客户的合理要求并努力提升其满意度。综合科室的主要职责为:对信用(风险)管理科提出的进出口业务预警或警报实施风险控制并实时进行信息反馈。配合企业相关部门,对进出口货物依据合同约定(例如国际标准或货物到达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合同约定标准)实施验收、未经验收的货物不得放行(入库或出库)。根据信用管理科动态跟踪的结果,对存在较大问题的合同中止或终止原料入库或产品出库验收手续。负责其他科室经济责任制的考核、评价及激励,负责进出口专业系统企业子文化的建设管理等。财务科室的主要职责为:对信用(风险)管理科提出的进出口业务预警或警报实施风险控制并实时进行信息反馈。复核合同项下的“信用结算条件”是否与信用管理科的授予条件相一致,会签合同审批单、产品出库单,复核贸易项下的结算单据等。根据合同约定收汇或付汇(复核信用证条款、办理信用证或其他付汇手续)。根据信用管理科动态跟踪的结果,对存在较大以上问题的合同中止或终止会签产品出库手续、中止或终止支付货款等。执行经上级有关部门及最高管理层批准的债务及资产(汇率变动)保值方案。

2建设企业层级互联的进出口贸易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平台

建设进出口贸易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是提高进出口贸易运营效率、降低人为因素、降低信息传递不对称风险的必要手段。注意其必须实现与企业网的互联及信息传递、处理流畅,切忌搭建进出口贸易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孤岛”,在进出口机构内部和企业层级,实现进出口业务流程处理无障碍电子信息化,实现监督与被监督、监控与被监控的“信息传递对称”。在企业互联网层级上,通过企业层级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信息传递对称”,实现管理层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有关进出口业务“信息传递对称”。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信息传递不对称使进出口贸易运营蒙受损失的风险。

3做好市场分析及预测

进行市场分析及预测的主要目的,一是为巩固原有市场、开拓新的市场、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及美誉度提供决策参考信息;二是为企业在原料、物资设备进口市场抓住价格低位、在产品出口市场抓住价格高位提供决策参考信息;三是为原材料进口保值、产品出口保值提供决策参考信息。市场分析及预测应该坚持“五位一体”原则:一是通过供求关系变化(要关注宏观政策,如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等可能对供求关系产生的影响)进行市场分析及预测;二是通过周期性规律变化对原料市场、产品市场进行技术图形分析及预测;三是通过相关产品市场或相关衍生品市场的相关性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及预测;四是密切关注世界范围内大型基金对市场的炒作(基金的短期炒作往往不以供求关系为题材,可能抓住某一短期题材或制造某一短期题材进行炒作以达到其目的);五是分析“预判突发事件(例如预判可能发生战争、动乱、罢工等)”及“已发生突发事件(例如已经发生的战争、动乱、罢工等)”可能对市场产生的影响,须将此五方面的分析统筹考虑,方可得出综合后的分析预测结果。同时,依据分析预测结果制定出原材料进口及产品出口保值方案或应对措施并上报。

4做好风险识别、控制、监督、考核与评价

进行风险识别、控制、监督、考核与评价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包括“引言”中所述的“五类风险”在内的各种风险,规避、降低各种风险造成的企业债务增加或资产受损。风险识别、控制、监督、考核与评价主要有五大步骤:第一步,通过各类官方、非官方渠道获得各类有关风险信息,例如:可以通过政府商务网站或行业协会网站获得行业(产业)预警信息,通过国家驻外机构网站获得进出口贸易所在国的预警信息、政策信息,通过国内外金融机构网站获得有关金融政策变化、汇率变化可能带来的收、付汇风险信息,通过有偿或无偿信息服务机构获取有关风险信息,在情况紧急时还须进行实地考察、走访获取有关风险信息等。对进出口客户合同履约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及监控,发现合同履约过程的风险信息等;第二步,归纳、整理、分类上述获取的有关风险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制定出风险控制方案或风险应对措施;第三步,根据识别出的风险向有关科室发出风险预警或风险警报,并监督、监控其风险控制过程直至风险预警或风险警报解除;第四步,对各科室的风险控制进行月、季、年考核与评价,其结果作为经济责任制考核的重要指标;第五步,要求各业务科室通过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时向信用(风险)管理科传递风险管控动态,保证进出口机构内部有关风险管控信息传递的对称,定期向企业层级的风险识别、控制、监督、考核与评价体系传递有关管控信息,保证企业层级有关进出口业务管控信息传递的对称。

5构建企业内部供应链互动联动及风险控制运营机制

企业运营的效果与进口环节、生产环节、质量保证环节、出口环节等环节息息相关,整个供应链环节贯穿了一系列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运营的好与坏。换句话说,进口环节也好,出口环节也好,都应该与生产等环节形成互动与联动,形成一个以市场为导向的有机整体。建立供应链互动联动机制,及风险管控机制的目的正是将市场变化迅速传递到生产等环节,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以规避或降低进出口业务涉及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供应链运营风险及其他风险。企业应着重从供应链互动联动机制的建立、内部市场模拟外部市场运作、供应链内部环境,供应链内部控制活动,供应链活动监督、考核、评估与评价,供应链运营机制持续改进等几方面入手,抓好供应链运营机制的建设[11][12]。

6构建企业进出口系统子文化及内部供应链系统子文化建设体系

篇(6)

1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1.1农业经济发展是促进我国建设特色农村发展的重要手段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我国进行国际进出口贸易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实现了大规模的出口贸易,加快了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速度。但是,从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我国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资源的减少、人口的增加、环境的恶化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农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因此,我国必须要不断的完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加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在国际出口贸易中的竞争地位,利用现代化农业机械及计算机技术,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农业高效率生产,为我国农业进出口贸易提供动力保障。

1.2深入研究和改革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

近年来,加强农业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国际进出易贸易额的思想战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世界各国根据本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深入研究,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经济发展学、生态学以及社会经济学等研究工程。在宣扬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下,农业经济发展能够很好的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实现融合,说明农业经济发展必定会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主要手段,注重农业经济发展,深入改革和研究是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必然需要[1]。

1.3我国农业发展需要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经济已经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国农业国际出口贸易发展仍然不太理想。在世界市场经济快速变革的时代,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不断的进行改革,农业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料、资金和劳动力,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坏境,许多地区土地干旱严重,资金调转困难,现代技术设施落后,这些问题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阻碍,因此,必须要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解决。

2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2.1缺少交流

在信息化时代,正确运用信息化引导能够积极的帮助农业经济发展。但是,目前来看,相关部门对农业信息交流和整理工作并不到位。例如,市乡两级没有与农户之间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很难为农户提供更好的市场需求信息;农业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交流问题,二者缺少信息交流的载体,不能使农户更好的掌握有效的信息参考,影响农户的收入水平。

2.2生搬硬套

不同地区的地质、自然条件、农作物需求以及农业发展政策都存在着很多差别,因此,在进行农业经济改革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相关条件,采取因地制宜的有效措施,相关部门应该正确引领农户进行耕作发展,建立独特的农业发展机制,促进形成良性循环的农业经济发展结构。

2.3资金缺乏

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体力劳动者是农民,农民的收入以及农业经济发展结构的调整都需要获得国家金融方面的扶持。因此,要让农民感受到农业发展带来的好处,就必须提高农业金融服务的质量和生活水平,没有投入就没有回报,政府要加强对农业发展的资助,才能提高农作物的高产量高质量,促进我国农作物的出口贸易发展。

3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3.1农业在国际贸易往来的地位

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出口贸易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农业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农业为人们提供生活所必须的食品。此外,农业的发展为进出口贸易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使其成为了独立的部门,推动了国际出口贸易的发展。

3.2农业发展为进出口贸易做出的贡献

农作物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食品,其市场需求只增不减,农业原料也是国家工业发展的必要材料。许多农业落后的国家必须要依靠进口农业产品保持农业发展的平衡,因此,农业经济发展能够提高进出口贸易往来,促进国际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2]。

3.3农业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功能

1)粮食安全:农业发展为国家提供基础的粮食储备,保证我国粮食的自给水平,减少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建立粮食安全保障,实现我国宏观发展战略。此外,出口粮食在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也能为粮食短缺的国家提供食品保障。2)环境发展:农业发展必须要管理土壤保障农作物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循环种植农作物给予土壤养分,保护了生态系统,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经济发展在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化研究农业发展模式,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国际进出口贸易往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米高扬 李彦松 安思诺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篇(7)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c)-0214-01

1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

随着中国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政策不断地公开和制度,我国农业不断地融入全球贸易是势在必行。由于我国不断参与国际贸易进程,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不断与国际进出口贸易制度相适应,所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不断出现新特点,虽然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农产品出口还小于进口;还有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变为逆差,并且逆差的趋势还越来越强。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存在的风险高于市场多元化趋势,这是和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趋势是相符合的。

2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进口易于出口的现象显著

由于国际市场价格长期高于中国农产品价格,对农产品的进口采取非关税政策。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力度比较小。我国农产品的很少参与国际交流。导致现在主要的进口产品就是原来的出口农产品产品。

2.2 我国农产品出口不断受阻是因为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在国际贸易中有些国家以保护生态和人类健康环境为借口,设置一系列苛刻的绝大多数国家不能接受的环保法规和标准,对国外农产品的进口采取的限制政策即为绿色壁垒。在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将的情况下,绿色壁垒成为发达国家冲击发展中国家出口的有效手段。传统农产品的优势被严重削减,导致我国农产品走向市场受到严重的冲击。

2.3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不能适应国际贸易竞争力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不及其他国家,尽管入世以来中国农业科技不断进步,但是在国际贸易的竞争中,还是没有竞争优势,特别我国大宗农产品中的科技含量更为低级。我国农产品科技远远不能适应国际贸易的需要。中国农产品在质量方面尽管不断创新改进,但还是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造还是占于主导地位,从根本上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增加农产品的数量、改善并且进行加工。对于我国的农产品来说,普遍存在这各种风险。

2.4 我国出口体制尚不健全且竞争严重影响出口

我国现行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体系已经不能适应世界贸易经济潮流。我国农产品要适应国内市场经济的变革还需要不断的努力,何况与国际市场接轨。我国农民的利益不断受到损失及不能及时的了解国际贸易状况的信息,不能及时调整生产出符合需要的农产品与这种生产与贸易分离的状况是严重相关的。并且由于出口企业内部的不妥善竞争产生了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由于我国农产品出口价格偏低,严重冲击出口国家的国内市场。我国根本不存在倾销的倾向,但是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价格确实很低,这主要是出口企业相互竞争,自相压低价格造成的,但是由于出口值明显落后于出口数量,所使我国的利益受到很大损失。

3 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3.1 按农产品技术彼岸准组织生产,实施绿色品牌战略

作为一个发展大国的中国,与世界经济贸易相关的环保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远远不及发达国家。自入世以来,我国生态环境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要冲破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只有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不断加强宣传环保教育加强全民意识的广泛宣传。利用媒体对对外贸易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的情况进行报道,使人们深刻意识保护环境的严重性及重要性。我们应该清醒的意识到环保是企业的发展与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建立、健全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严格关注国际标准适用来适应国际贸易潮流,使我国出口产品在环境标准方面达到国际要求,减少国际贸易摩擦,扩大产品出口,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推进环境标准制度,开发环境标准产品;发展绿色市场、开发绿色产品、开展绿色营销。伴随着保护环境与保护资源意识的不断加强,同时开发环保成本低,质优,符合国际环境标准的绿色产品。采取适当的环境贸易措施来适应新的国际领域市场,严禁国外污和不和标准的产品向我国出口。不断提高环保意识拉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3.2 依靠高新科技和规模经营,降低单位农产品成本

篇(8)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许多中小型进出口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些企业借助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资源,可以获取更多的商业信息,赢得更多的商机。在进出口贸易中运用电子商务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交易效率,还能降低交易成本降低。相比于传统交易,电子商务大大缩减了进出口企业的交易时间与交易费用。每个网络服务公司都有各自的技术背景,其可以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形成覆盖型行业联合网络,为市场有效提供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全面的流水线服务的无形商品和服务。对于有形商品、互联网虚拟消费的产品交付及全球化信息产品交互服务可以通过网络完成交易,打破地域障碍,使进进出口贸易行为更加方便简捷。在传统进出口贸易中,企业需办理各种繁琐手续,费用也比较昂贵。而采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加快了办事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此外,电子商务使进出口贸易商在交易进程中减少了对中间商的服务性投入,交易双方直接通过网络联系洽谈业务,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贸易活动成本。

二、电子商务在我国进出口贸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基础设施薄弱

发达国家凭借高尖技术、雄厚的资金以及完备的信息基础设施优势占据了先机,基本上垄断了国际信息技术贸易的全部份额。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虽然在近些年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目前总体还存在收费较高,网速较慢,有些地区没有网络等问题,影响到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如果不改变目前现状将导致我国失去电子商务发展的最佳时机,进一步加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网络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电子商务既有与传统商务活动相同的风险,也有其自有的风险,尤其在交易安全方面,包括资金安全、信息安全、货物安全、商业秘密安全等。网络黑客在数据传递过程中破解密码,获取客户资料,然后以客户的名义或者卖方的名义发邮件给对方,极易造成网络诈骗。这种情况在我国采用电子商务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中屡见不鲜,这不仅造成交易双方的损失,也会影响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更会制约电子商务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运用。

3.物流环节不畅

我国信息跟踪服务体系和网络体系的落后也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信息服务和网络体系更新的落后,这使物流业的发展失去了坚实的基础;第二,发展电子商务的物流服务水平普遍较低;第三,对物流的认识仍停留在传统的运输和存储等层面上,而在物流成本控制、流通加工、物流方案设计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全程物流服务等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难以提供包括计划、规划、咨询在内的全程服务。

4.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电子商务不仅涉及到交易双方,还涉及到银行、保险、税务局等多个部门,并且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这就需要统一的部门来协调工作,统一的标准来约束国际贸易。但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没有建立相应的标准,成立相应的部门来协助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促进电子商务在我国进出口贸易应用中的对策

1.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是需要有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我们必须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优化电子商务的网络基础设施,提高传输速度和准确性,降低网络的使用成本。应大力完善各项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基础建设,合理、科学、有效的利用现有的与电子商务有关的各种网络资源,引入竞争机制,打破传统的行业分割和垄断的管理体制,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清除障碍。

2.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电子商务安全主要涉及认证技术安全、支付安全、密码技术安全、防火墙技术安全等。相关管理部门应该从法和德两个方面解决电子商务应用中存在的信息安全及信用问题,不断完善有关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建立交易纠纷解决机制、应用电子商务的信用等级认证数据库等。而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除应加强其网站的安全建设与管理、提高网络风险防范意识,还应该建设和改善对有关电子商务应用的硬件设施。

3.优化物流企业业务流程

优化物流企业业务流程,在物流企业内部推行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延伸服务。建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从根本上保证商流和物流的高效率。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和条形码技术等,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

篇(9)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趋势加强,产业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方向,这样的经济发展态势,为我国进出口贸易不断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进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贸易;进出口;经济

进出口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趋势加强,产业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方向,这样的经济发展态势,为我国进出口贸易不断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2008 年的经济危机,也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进出口贸易在2009年开始出现回升。进出口贸易可以有效地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保持国内经济的稳定。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我国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所以国家应该引起重视,积极推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一、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持续增长,一方面可以提高我国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一方面还能够带动国内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就业率。但是目前来讲,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贸易顺差过大、进出口结构不合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增大等等,这些都不利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良性发展。

1.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过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最近几年出现了巨额的贸易顺差。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这说明了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出口能力较强,但是这也使我国遭遇了多起国外反倾销调查,我国也成了世界上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很多的发达国家利用反补贴、技术贸易壁垒等方法来应对我国出口产品,贸易摩擦的增多,给我国的贸易出口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还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给我国的消费、投资、外贸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人民币升值一方面迫使企业积极采取措施,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我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购买外国商品的价格相对降低,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我国出口的产品中,大部分是以低价格取胜的,人民币升值则不利于出口的扩大。同时也对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有更大的影响,导致产品的价格升高,不利于拉动国内的就业和经济发展。

2.我国目前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合理。

就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当前我国的进出口产品在结构上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因素,我国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一般产品的技术含量低,是以低价取胜,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利润率比较低,这些产品通过依靠单纯的降低国内劳动的价值、增加产品出口数量而发展,在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我国出口贸易只有价格优势,竞争力不强,利润低,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品,一定程度上具有垄断性,利润率高,收益大。但国内企业却很难实现产业技术升级,不利于企业发展。

二、提高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水平的对策分析

1.我国应该积极扩大国内需求。

目前来讲,对国外市场过度依赖已经成为了我国对外贸易商品出口的一大特点。贸易国都纷纷采取措施限制我国的出口。所以我国企业在开拓国外市场的同时,也应注重国内需求的发展,积极对国内市场进行开发。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开发国内市场也是符合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的,同时开发国内市场还额可以减少对外贸易的动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降低国民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度,使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2.我国应该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

我国是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加工贸易大国,其生产的产品缺乏高新技术和自主品牌,技术含量。所以,我国需要对于出口产品的结构进行不断调整,一方面要注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提高产品的高附加值及成套设备中的比重,努力培育和扶持自主品牌的出口产品。还应该注重减少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转变我国的贸易增长方式。我国贸易在进口方面,应加大我国的进口优势,扩大高效率企业的规模,促进行业间相应的结构调整。

3.我国企业要注意分散经营风险。

企业加大对新兴市场进出口的支持力度,分散经营风险。我们知道,如果出口市场比较集中,那么企业的经营风险相应会比较集中。所以,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竟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努力继续拓宽市场,尤其是要注重扩大对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出口。降低出口依赖性。所以我国企业要加强对各类市场调研的强化,合理分布传统与新兴市场,努力做好市场重点化与多元化的统一,政府要积极发挥其桥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帮助企业寻找国际市场。

4.国家应该注意稳定人民币汇率。

受经济危机以及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对我国进出口很不利,所以,我国外贸企业应加强人民币汇率的风险意识。稳定汇率,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我国要想实现对外贸易的均衡发展,就必须做好进出口贸易的政策导向工作。应该采取应对措施,稳定汇率,积极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篇(10)

[关键词]

吉林省;进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7528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07(2017

)01010605

[收稿日期]2016-01-24

[作者简介]

文华,男,朝鲜族,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区域经济。(延吉133002)

在过去30年中,中国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财政收入和实力,外汇储备,外贸进出口规模,城乡居民收入等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中,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界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国应从企业的贸易战略和政府的贸易政策两方面积极主动地进行改革,使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吉林省的进出口贸易问题是吉林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之一,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深化贸易改革,进而提升吉林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利关系,并以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以经济增长带动贸易进口,优化贸易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进程,是当下吉林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课题。

一、研究现状综述

经济学家认为,各国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国际贸易, 有助于提高各国的专业化与规模化水平, 提高各国的资源利用效率, 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福利水平的提高。相关研究表明,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如李春顶(2009)利用1978到2008年的统计数据对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和贸易战略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结论。[1](117~124)

臧旭恒、王立平、张继海(2004)的研究发现,中日贸易不仅促进了中国GDP 总量的增长, 而且还通过加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中国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2](29~39)杨秀琴、熊启泉、江华(2005)利用多种计量分析工具, 从总量和增长效应的角度研究了广东进出口与GDP 增长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长期来说, 进口、出口与GDP 存在唯一稳定关系, 出口较进口对经济增长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从短期来说, 进口增长、出口增长都是GDP 增长的Granger原因, 出口增长同时也是进口增长的Granger原因, 进口增长、出口增长都带动了经济增长, 而且进口增长比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有更稳定、更紧密的联系。[3](71~77)

彭斯达、陈继勇、杨余(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口贸易、出口贸易都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大, 而且进口还是推动我国出口的重要原因; 第二, 我国投入品的进口和出口以及消费品的出口都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但投入品的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更大, 而消费品的进口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 第三, 我国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都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但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比加工贸易要显著得多。[4](3~8)

章安平(2010)运用协整理论与Granger 因果检验方法对浙江、江苏两省贸易方式与经济增长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了“浙江模式”与“苏南模式”在外贸领域的存在。说明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实现江苏省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正视的问题。[5](50~58)因此,一个地区的对外贸易有助于经济增长,并且外贸商品结构和方式会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以上的研究表明,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有很强的相关性,相互之间有稳定的因果关系。但不同地区的结果也不一样。以上研究虽然深入分析了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但对于吉林省的具体情况涉及甚少,没有能够提出具体而有效的政策措施。因此,本文将利用吉林省30年来的面板数据用计量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吉林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吉林省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现状

(一)吉林省经济发展现状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工业基础雄厚,第一、第二产业都具有自己的优势,并且享受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等多项优惠政策,发展潜力巨大。

近30年来,吉林省经济飞速发展,GDP由1982年的121.67亿元上升至2012年的11939.24亿元,上升98.13倍。

1982年至2004年间吉林省GDP发展平稳,自2004年之后,吉林省经济发展速度增快,2011年吉林省GDP突破10000亿元。

在吉林省的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所占GDP比重最大,占吉林省GDP的53%,其次是第三产业,达到GDP总数的35%,第一产业占GDP总量的12%。按照可比价格计算,2012年吉林省第一产业贡献率为5.6%,拉动率为12%;第二产业贡献率为61.9%(其中工业占据54.7%),拉动率为7.4%(其中工业占据6.6%);第三产业贡献率32.5%,拉动率3.9%。由此可见,吉林省GDP增长以第二产业的发展为主要支撑,其中工业发展对GDP的增长起到主要推动作用,第一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

(二)吉林省进出口贸易现状

近20年间,吉林省进出口贸易不断发展,贸易出口量不断增加,从1992年的74.4865亿元至2012年的377.6573|元,上升了5倍。

2012年吉林省全部企业贸易出口总值达598269万美元,在全部企业出口贸易方式中,以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为主。其中,2012年吉林省企业一般贸易出口总值达380650万美元,占整个企业出口贸易的63.6%,加工贸易出口总值达135888万美元,占整个企业出口贸易的22.7%,加工贸易中以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为主,分别达到46317万美元和89570万美元。其中,服装及衣着附件类贸易出口额最大,高达60145万美元,占据出口总值的10.05%。胶合板及类似多层板,汽车(包括整套散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等亦在出口贸易总值中占据较高比例,分别为5.7%、4.2%和3.8%。

2012年吉林省全部企业贸易进口总值达1858902万美元,在全部企业进口贸易方式中,以一般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所占比例最大,其中2012年吉林省企业一般贸易进口总值达1713771万美元,占整个企业进口贸易的92.2%,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总值达68423万美元,占整个企业进口贸易的3.7%,加工贸易进口总值达52736万美元,占整个企业进口贸易的2.8%。其中汽车(包括整套散件)进口额最大,高达505492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7.2%,汽车零件进口额亦高达440984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3.8%。

三、吉林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样本数据的选取

本文所选取的样本数据为吉林省1982年―2012年间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GDP总额、进出口贸易出口总额EX、进出口贸易进口总额IM。数据均取自《2013吉林统计年鉴》,单位统一为亿元人民币。首先对样本进行消除异方差,从而得到平稳序列,对已有的样本取对数,并且分别表示为LnGDP、LnIM、LnEX。

这三个变量分别从1982年的4801312462,-0133531393,0933929848上升为2012年的9387585733,7067687982,5933987171,且变动方向大致一致,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必须通过相应的检验方法(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单位根检验

在对时间序列进行计量分析之前,首先要确定所选取的时间序列是否平稳,以避免“伪回归”的出现,但是在现实之中很难提取平稳的经济数据,所以通过对时间序列进行差分的方法将其平稳化,满足对其进行回归的要求。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的方法对吉林省近30年的GDP与进出口总值进行相关分析与检验。在此采取恩格尔-格兰杰发对数据进行检验,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在此选用ADF检验。

运用Eviews软件对三组数据进行ADF检验,分别对LnEX、LnGDP、lnIM一阶时间序列和二阶时间序列进行检验:

由于LnEX的ADF Test Statistic=-3.202943,LnGDP的ADF Test Statistic=-3.642314均小于5%Critical Value,大于1%Critical Value,lnim的ADF Test Statistic=-3.927541,小于1%CriticalValue,并且阶数相同,所以表明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

(三)协整检验

由于LnEX、LnGDP、lnIM三组数据在进行ADF检验中均小于临界值,所以为了验证吉林省的进出口总值与GDP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运用OLS法估计长期均衡模型,在本次试验中将之后阶数选定为1,并且估计出协整方程为:

LNGDP = 0.9456445508*LNIM - 0.4917720984*LNEX + 5.272171197

其中R-squared=0.943986,F-statistic=235.9391, Prob(F-statistic)=0,所以此回归拟合度较好,且模型显著,若两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则残差项稳定,通过ADF方法对残差项进行检验: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由于残差的ADF Test Statistic=-4.621954小于 5%Critical Value=-2.9705,则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残差序列不存在单位根,LnGDP与LnEX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

(四) Granger因果检验

在确定了滞后变量为1的基础上,LnEX、LnGDP、lnIM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后,为了检验LnEX、LnGDP、lnIM三组数据的因果关系,进行滞变量为1的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结果:

根据检验结果,只有GDP与IM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是进口的原因,除此之外,GDP与出口总额相互无因果关系。其中GDP与进口额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进口也不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四、相关结果与政策建议

(一)相关结果

第一,吉林省出口Q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促进关系较小。根据所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吉林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吉林省的经济不属于出口贸易型的增长类型,虽然吉林省的出口贸易额与出口总额在时间序列上看是长期稳定的关系,但是由于出口商品结构与经济增长结构关联度较低的原因,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出口贸易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发挥。吉林省以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为主,特点为劳动密集型、附加值较低的粗放型产业,虽然在出口总量上拥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由于贸易结构的不合理,无法为吉林省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做出健康、持续的贡献。2012年吉林省企业一般贸易出口总值达380650万美元,占整个企业出口贸易的63.6%,加工贸易出口总值达135888万美元,占整个企业出口贸易的22.7%,服装及衣着附件类贸易出口额在出口项目中所占比重最大。吉林省的支柱产业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也并没有得到发挥,整体上吉林省出口贸易与主导产业增长关联性不大,区域优势并未得到足够的开发。

第二,吉林省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足。根据检验结果发现,吉林省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不存在双向的促进作用,出口贸易并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吉林省经济发展中核心技术与创新能力的缺失导致经济发展中的自主性不足,对外技术的依赖性较大,其中在2012年吉林省的进口项目中,汽车(包括整套散件)进口额最大,高达505492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7.2%,汽车零件进口额亦高达440984万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3.8%。而在相同项目的出口中,汽车(包括整套散件)出口总额仅为25297万美元,汽车零件出口额仅为14123万美元。所以,吉林省的支柱产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并未展现出优势,还停留在加工贸易的低附加值阶段。

第三,吉林省经济增长对进口贸易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根据检验结果能够发现,吉林省经济增长是进口贸易的原因。吉林省的经济增长为进口贸易提供了资本,同时吉林省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结构为进口贸易提供了需求市场,但是吉林省进口结构与经济增长结构关联性不大。

(二)政策建议

第一,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支柱产业,调整贸易结构。支柱产业是在区域内具有先导性特征的、对整个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明显推动作用的产业,在区域内能够起到增长极的辐射作用,对整个地区进行横向与纵向多层次诱导与促进。吉林省传统的支柱产业为汽车产业、石油化工产业、农产品加工、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产业以及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对于这些产业,吉林省应立足于区位优势,在原有的技术、劳动力的基础上,加大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未来成长产业的扶持力度,打造自主品牌,为提供生产资料的各个部门提供更为广泛的需求市场,并且通过对支柱产业的改革,以辐射的方式对全省范围内各地区、行业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进行影响,适当控制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使生产方式由粗放型转移到资源集约型、环境友好型的轨道上来。

第二,深化经济结构改革,以规模化生产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与附加值。我省出口产品多为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或是缺少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低附加值制成品,所以只能通过加工贸易提高进出口贸易额。这不仅导致我省出口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缺乏竞争力,还限制了区域内产业与贸易的发展前景。所以,吉林省唯有从政府层面构建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建立企业技术进步机制,进行企业的规模化生产,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合作创新能力,进而掌握核心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吉林省进出口贸易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生存与发展。此外,还应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进行结构升级,提高生产能力、战略规划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吸引高新技术型人才和高级经济管理人才,从比较优势出发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发展,依托我们的优势逐步发展能够走向世界的重量级跨国企业。同时,还需要持续发展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打造自由度更高的竞争市场,淘汰粗放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使市场内资本向新型科技企业集中,形成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提高产业竞争力和贸易竞争力。

第三,加速长吉图先导区建设,打造新型自由贸易区。吉林省地处于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图们江地区是我国距离日本海最近的水上通道,加速长吉图先导区建设进程,对吉林省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发展至关重要。吉林省具有五大支柱产业,是长吉图先导区的有力的腹地支撑,但是由于市场自由程度与运输通道的限制,吉林省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并没有对区域经济增长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进出口贸易与净增长的协调性亦是欠缺。因此,吉林省应积极推动对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和绿色经济发展有利的进出口贸易,积极建设长吉图国际大通道,积极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应对新型低碳贸易壁垒,以技术创新推进低碳贸易的健康发展。在未来长吉图先导区的建设中,不仅应着力打开吉林省进出口贸易和物流通道,还应将其作为深化贸易政策改革的契机,进而构建更高层次的综合保税区、跨经济合作区、自由贸易区、次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物流园区,以此加速新型自由贸易市场的形成和进出口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出口与增长:中国三十年经实证(1978-2008)》,《财经科学》,2009年第5期。

[2] 臧旭恒,王立平,张继海:《中日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上一篇: 自助银行发展现状 下一篇: 科研课题研究背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