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6:27: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化学观念的内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5—000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于2012年12月举行的江苏省高中化学优秀课评比活动,以“基于培养学生学科观念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为主题,以“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镁的提取及应用”、“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4个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课题为载体。本次教研活动对于高中化学教学中进一步落实学生学科观念的培养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1 中学化学学科观念的主要内涵及其教学价值
自“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列为中学化学课程目标以来,如何实施基于观念建构的课堂教学成了化学教育的热点问题。一般认为,化学学科观念不是具体的化学知识,也不是化学知识的简单组合,而是学生通过化学学习后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概括性认识,也就是在深入理解化学学科特征的基础上所获得的对化学的总括性认识。具体表现为个体主动运用化学思维方法认识身边事物或处理问题的自觉意识和思维习惯。
关于化学学科观念的内涵,国内外学者从多种不同角度展开研究。其中最为简明的表述是将化学基本观念分为知识类观念、方法类观念和情意类观念3个维度,继而又分为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实验观、分类观和化学价值观6个方面。由此建构的化学学科基本观念体系如图1所示。
中学化学学科观念的教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注重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教学,促使学生不断形成和巩固必备的学科基本观念。学生就会尝试运用这些基本观念进行新的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当他们运用自身观念在实践中获得成功体验的时候,就能深化他们对化学知识价值的认识,从而更加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并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2)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化学学科观念是以化学知识为载体而存在的,它的形成以对具体化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为前提,同时化学学科观念又“具有超越事实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能促进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进一步深入理解化学知识。例如,学生在初步形成元素观和微粒观之后,就容易发现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内在规律,能从微观的层面理解物质的性质、反应的现象以及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3)有利于促进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化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既是认知性的,也是体验性的。教师全面把握化学课程中的学科观念体系,并进行基于观念建构的学科教学,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化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和应用价值,感悟化学知识中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从而实现化学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2 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中学科观念的培养策略
纵观27位选手的教学设计可以发现,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为实现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教育功能,主要的教学策略包括以下4个方面。
2.1通过分析物质的构成,让学生从微观层面理解物质的性质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微粒观是化学学科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化学课程范畴内,微粒观主要包括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不同种类的微粒构成的,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了物质的宏观性质,化学反应是微粒间按照一定方式相互作用的结果等几个方面的内涵。
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教学,一位教师从以下两个方面关注学生微粒观的培养:一是在引入新课之后,先让学生分析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让学生从中发现“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阳离子相同,阴离子的组成上相差一个氢原子”,再引导学生依据“物质的组成决定物质的性质”的已有认识,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二是在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反应的教学环节中,先让学生“在2个小药瓶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固体,再通过针筒注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观察针筒的变化”,以获得“NaHCO3与盐酸反应更剧烈,生成气体的体积更大”的实验现象。在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时,再进行演示实验,“向加有酚酞试剂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并设问“在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时会产生少量气泡,经过振荡气泡会消失,这又是为什么?”然后继续演示“在充满二氧化碳的饮料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饮料瓶变瘪”的实验,同时播放模拟溶液中粒子结合方式的动画,以说明碳酸根与酸反应是分步的,先结合一个氢离子生成碳酸氢根,再结合氢离子生成二氧化碳,从而解释“NaHCO3与盐酸反应更剧烈,生成气体的体积更大”的实验现象。
上述案例中,教师主要从对物质微粒构成的分析入手,用“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指明探究物质性质的方向,并在促进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同时,形成从微观层面理解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思维方式。
2.2通过探究多样的转化反应,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物质的性质
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有层次的,物质变化的层次性随外界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其中化学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化学变化也是有—定规律可循的。按照化学变化的规律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并合成所需要的新物质,同时根据物质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也可能发现物质的某些性质,完善物质的有关知识体系。
在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教学中,一位教师通过两个不同思维方向的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方法的探究,使学生充分认识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由胃药选择氢氧化铝作为中和胃酸过多的试剂,而不选择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的事实,形成氢氧化铝是一种弱碱的猜想。然后引导学生通过碱与可溶性铝盐反应制备氢氧化铝实验的探究,发现氢氧化铝能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而不溶于过量氨水的现象,认识氢氧化铝的弱酸性以及氢氧化钠、氨水、氢氧化铝碱性由强到弱的变化规律,得出制备氢氧化铝的较好方案之_是“可溶性铝盐和弱碱反应”。进而引导学生通过酸与可溶性偏铝酸盐反应制备氢氧化铝实验的探究,发现氢氧化铝能溶于过量盐酸而不溶于过量碳酸的现象,认识氢氧化铝的弱碱性以及盐酸、碳酸、氢氧化铝酸性由强到弱的变化规律,得出制备氢氧化铝的又_较好方案是“可溶性偏铝酸盐和弱酸反应”。这一对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方法的探究过程,不仅帮助学生认识了氢氧化铝的两性,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完善认知结构中物质分类的知识体系。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注意从引导学生实现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人手,让学生根据物质在变化中的表现认识新物质的性质,形成从转化的角度认识物质性质的思维方式。
2.3通过分析物质的归类,让学生在比较中认识物质的性质
“分”、“别”、“类”等观念,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自然产生的重要观念。分类是“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的种类,而且形成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系统的逻辑方法”。运用分类观念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关于氧化铝的教学,一位教师从物质的类别人手,引导学生经历了对氧化铝的分类提出猜想、设计验证和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首先,通过“毛刷实验”的视频引入新课,并指导学生进行“毛刷实验”制得少量氧化铝,在引导学生回忆氧化物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氧化铝是属于碱性氧化物还是酸性氧化物提出猜想。然后,设问“能否尝试设计出一个实验,去探究这种由你们亲手制出的白色固体究竟属于酸性氧化物还是碱性氧化物?”在对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和调整之后,让学生进行氧化铝分别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氧化铝既溶于盐酸又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性质。最后结合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使学生认识到氧化铝既可以和强酸反应生成铝盐,又可以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从而认识到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注意从引导学生对物质进行归类分析入手,让学生通过与同类已知物质的比较认识新物质的性质,同时形成从分类的角度认识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思维方式。
2.4通过将学科知识联系社会生活,让学生真实感受化学学科的价值
本次优秀课评比活动所安排的4个关于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教学课题,都与生产、生活具有紧密的联系。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都注意了利用这些知识对学生进行化学价值观的培养,像膨松剂、镁合金汽车、神舟飞行器、红宝石、蓝宝石、阿尔茨海默症、斯达舒、速菲力、青砖红砖等是本次优秀课评比活动中的高频词语。正如多位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时所说的,化学教学要让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用实验探究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或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满化学,用化学看懂生活”。
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体会到“迅猛发展的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它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学化学教学为了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学科的这一特点,就应该使化学教学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3 基于学科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对于学科知识而言,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学科基本观念,除了与有关概念和原理相对应的内容以外,大多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而且学科观念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结合本次优秀课评比活动可以看出,基于观念建构的化学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5-0044-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5.020
频频发生的煤气中毒、瓦斯爆炸,毒雾笼罩的液氯、液溴泄露;食品中塑化剂、苏丹红色素等的添加,瘦肉精的屡禁不止,日本海啸过后内地民众疯狂抢盐,让我们惊慌失措、震惊费解!导致这些现象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公民缺乏化学科学素养、缺乏化学基本观念是关键。如何使孩子们从小学着用化学视角看待世界,用化学观念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化学教师有着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
2011年10月11日至14日,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在淮安市北京路中学举行。来自全省十三个大市的14位优秀选手同台竞技,给全省三百多名参会观摩老师带来了一场场课堂教学的盛宴。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全省初中化学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对我省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和专业成长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笔者有幸随常州代表队一同前往观摩,切身感受到比赛的精彩场面及紧张气氛。每节40分钟的展示课,都凝聚了各地参赛老师和相关教育教研工作者的大量心血。活动中亮点很多,各有特色。最终,常州等7个地区的老师获得一等奖,这七位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仅注重“双基”的教学,更注重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渗透。
那么究竟什么是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呢?
一、 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内涵
1.中学化学基本观念的界定
所谓中学化学基本观念就是中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化学基础知识或化学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所形成的能够反映化学本质特征的总观性认识。化学基本观念既不是化学知识,也不是化学知识的简单组合,但化学基本观念又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根植于化学知识和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之中。有研究表明:中学化学基本观念是化学学习反思的产物,但是化学基本观念一旦形成,反过来对化学学习又产生强大的反作用。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形成的观念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正确的观念,有的是错误的观念,所谓化学基本观念指的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正确的观念,它和一般想法或认识是不同的,更不是错误的观念。
2.化学基本观念是化学知识的核心
化学知识可分为“化学事实性知识”和“化学核心知识”,一般说,化学事实性知识是化学中具体的、孤立的物质、化学反应以及具体的化学应用等,而化学核心知识则反映化学科学最基本、最本质的内涵,或者说,化学核心知识就是化学科学最基本的原理和概念。学者和文献强调的化学核心知识,本质上又都是强调了化学基本观念。化学核心知识与化学基本观念的辩证统一充分体现在新课程标准中,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标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中体现了“物质的多样性”、“物质是变化的”、“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等化学基本观念。这些核心知识,我们也可用“物质观”、“微粒观”、“元素观”、“物质运动观”、“物质的可分性”、“科学价值观”等化学基本观念表述。很显然,真正体现化学科学精髓的是化学核心知识即化学基本观念而非化学事实性知识。
二、培养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结合观摩教学中的片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情境,建构观念
以常州正衡中学艾老师的《“碳循环”的魅力》为例:
在悠扬的骨笛声中引入课题:最初存在于大气中的14C,经过若干年后为什么能到动物的骨骼中?接着回顾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认识在自然界中的四条碳生物循环;同时补充碳的地球化学循环,完善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图,并开展寻找循环图中的化学反应、探寻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元素等化学视角来认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并从化学课堂、自然生活的角度来突出碳循环的利用。
课堂总结:除碳循环外,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物质的循环。循环的魅力体现在:(1)它是有趣的,因为生活中的一种物质经过若干转化后,又能回到起点。(2)它是复杂的,本节课由于我们刚学化学不久,讨论的循环都是小循环,但随着同学们的认识面的不断扩大,我们可以在小循环的基础上构建出更多的大循环。正因为大循环的复杂性,把许多物质联系在了一起,这样有利于把握不同物质间的相同。
本节课通过欢快飞扬的音乐情境后的质疑,展开对碳元素的追踪,大气中的元素进入骨骼中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发现欲,诱发了学生质疑猜想,促使学生主动进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并逐步认识“循环在化学学习中”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认识不同物质间存在联系的一种途径,建构了物质普遍联系和转化的观点。
2.引导活动,体验观念
以泰州中学附属初级中学朱老师的《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一课时)为例:
学生活动一(我有一双慧眼):请比较元素扑克牌所提供的信息,将你的发现写下来。
学生活动二(我有一双巧手):请仔细观察十种纯净物的化学式,试写出组成这些纯净物的元素符号。
学生活动三(我能运用):将10种物质分类。
学生活动四(我会归纳):学到了关于元素的哪些知识?
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了解了物质的微观构成,体会到了物质的多样性的基础上,回归本质即所有的物质都由元素组成,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元素观。从具体的元素入手,结合自制教具元素扑克牌(正面是元素符号、名称、质子数,反面是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和名称),选择小组活动形式,活动具有开放性。建立在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观念水平的问题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进入活动、参与讨论,都能在组内活动中作出贡献,每个能力水平不同学生在活动中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引导使学生在大量事实和观察体验活动的基础上建立元素观,领悟自然界基本组成的简单性。
3.适当点拨,提升观念
以南京科利华中学陈老师的《石灰石的利用》为例:
老师:依据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性质,我们能探寻他们之间的关系。
投影:引导物质转化关系的构建。
老师: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的主要成分。依据它们的性质,我们来一起分析它们的用途。
投影:万里长城、金字塔、中华门古城墙等。
小结:(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2)物质经过转化,可以拓展利用的范畴。
本节课结合性质分析,感悟性质决定用途,明确从化学角度认识石灰石利用的重要性,最后教师予以适当的点拨和投影呈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引导学生实现相关知识的升华而实现观念性的提升。
4.反思改进,完善观念
以连云港东港中学陈老师的《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为例:
老师: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既然质量守恒,那能不能使表面看来“不守恒”的实验表里一致呢?我们以碳酸钠和稀盐酸为例。
分析:该实验前后的质量不等是因为敞口装置中有气体逸出,那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避免气体的逸出。怎样实现?
学生回答:密闭容器中。
学生思考设计改进实验装置(如增加橡皮塞、增加带滴管的橡皮塞、带气球的橡皮塞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种装置是否可行,有什么利弊,引领学生的思维不断发展。
小结:我们认识问题不能只停留在表面,我们今天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过程与科学家发现的过程有着惊人的类似,这经历了艰辛而漫长的过程。
本节课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冲突,从“能否使表面看起来不守恒的实验变守恒”这一问题成功的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师生浓墨重彩的分析,实验装置的改进完善得以实现,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更好地完善了质量守恒的观念。
以上方面能促使观念的形成,但具体应用的时候,还有一些注意点,比如有些观念要避免绝对化(如物质性质是决定物质用途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绝对因素;物质间可以转化,但要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具体的化学知识并不会自发地成长为化学观念,由知识上升为观念的过程是长期的,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这需要有学习主体思维和情感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我们引导者教师的长期渗透。
关键词:科学观念建构;溴、碘的提取;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4?003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需要有良好的学习定向。学习定向可以来自学习者外部,也可以来自学习者内部[1]。例如,教科书中的导言和教师精心设计的导课语都是外部学习定向刺激,学习者的学习经验以及他所具备的或明或暗的科学观念则可以起内部学习定向作用。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意促进学生建构基本的科学观念,并注意发挥科学观念的育人功能。
什么是科学观念?上海师范大学吴俊明教授在有关报告中指出:科学观念是对科学事物的本质、变化过程、规律、方法、价值以及外部联系等问题的抽象的、概括的和总结性的认识与见解,通常也被称为科学思想。化学课程中的科学观念可以分为不同层次,例如关于化学具体问题的观念、关于化学理论问题的观念、关于化学科学的观念以及关于科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观念等。化学课程中应该重点抓好基本的化学观念的建构以及科学世界观的渗透、诱导、感悟和体验。基本的化学观念包括化学本体观、化学科学价值观、物质组成观(化学元素观)、物质结构观、化学变化本质观、化学变化能量观等等。有关的科学世界观包括世界本体观、事物联系观、科学观、技术观、STS观、科学发展观以及科学探究观等等。
要搞好科学观念建构,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对教学内容作观念分析,思考所教内容蕴含哪些基本观念以及优先帮助学生建构哪些基本观念,思考如何帮助学生建构这些基本观念,如何以基本观念统领教学目标,围绕基本观念调整知识素材,设计教学活动,并予以实施。“溴、碘的提取”是苏教版必修1专题2第一单元教学内容,是高中化学研究物质的开端,涉及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也是建构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阶段。本文就以此为例,对建构化学基本观念的教学设计做一些初步的讨论。
1 明确观念目标
学生建构科学观念时往往要经历从知识到方法再到观念的递进过程。通常,“溴、碘的提取”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了解利用氯气的氧化性制取溴、碘单质的反应原理;结合反应原理分析提取溴和碘的过程,初步学会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通过了解溴、碘制取的工艺流程,认识到海水也是提供人类所需资源的一种重要来源,等等。根据这些具体内容,可以进一步概括出教学中应注意促使学生形成的具体层面的观点:了解溴和碘是与氯相似但各有个性的元素,单质氧化性次于氯,可以利用氯气的氧化性制取溴、碘单质;通过分析提取溴和碘的过程初步了解、设计探究物质制备实验的一般方法,感受化学的科学价值;通过了解溴、碘制取的工艺流程,使学生对化学化工技术初步有所了解。
上述具体层面的观点涉及化学元素观、化学变化本质观、科学探究观和化学科学价值观等,在教学设计中是不是要进一步进行概括,完成这些观念的建构?作者认为,观念的形成,特别是高层次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尊重观念的形成规律,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就会做出死记硬背、拔苗助长的傻事、蠢事。“溴、碘的提取”只是苏教版必修1专题2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同一族的几种元素,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学习有关元素的知识,在其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有关素材、初步概括成比较具体的观念,为将来概括、建构更高层次的科学观念做一些准备就足够了,这样做才是适当的。
2 改进导言设计
吴俊明教授认为,观念具有主观性、实践指导性、历史性、稳定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常常还具有方法论意义。这意味着,个体关于某问题的观念可能是开头模糊、而后逐步发展变化的。尽管如此,观念或观念性认识可以帮助个体进行决策、计划、制定方法、实践、总结等活动,从而影响人的认识和行为。因此,蕴含着科学观念并且富有感染力、被认同度高的导言常常具有良好的学习定向作用。在教学设计中,要重视做好导言的设计。
教材中该单元的题头语写道:“浩瀚的大海中究竟蕴藏着什么?地球上99%以上的溴蕴藏在大海中,因此溴被称为‘海洋元素’。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人们可以把海水中的溴离子、海带等海产品浸出液中的碘离子氧化成溴、碘单质。”这是有利于学生了解溴、碘提取的基本原理,产生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的初步映象和学习兴趣的。但最好让学生知晓学习活动的概况以有助于他们主动地参与、主动地学习,最好还含有“为什么要研究、怎样进行研究以及结果如何应用”等观念性简介,有一点化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方面的启示,使学生获得一种新的认识自然界物质及其变化的思维视角,以便用初步的观念映象统领具体的化学知识,更好地理解、领会具体的知识,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恒久的内在学习动力。
当然,导言和题头语的篇幅一定不要大,文字一定要精炼,“吸引眼球”。
3 调整知识素材
化学知识是化学教学内容的主体,具体的化学知识的学习是建构化学基本观念的基础。丰富的知识积累有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和深刻地理解化学概念。但在当前“知识为本”的教学活动中,课堂往往会出现过多的知识堆积现象,给学生的思维活动带来一定的负担,以致会减少学生进行较高水平思维的时间。因此,在选择知识素材时,需要调整教材内容,精心选择最能体现化学学科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知识素材,然后在素材中清晰地呈现一个或几个最接近化学基本观念的概念、原理或方法作为核心概念或相关概念,以利于进一步的聚合思维。
围绕观念目标,作者对“溴、碘的提取”的教材内容做如下调整:将教材最后呈现的资料卡中有关溴、碘的特性的部分知识前置,让学生了解单质溴、碘的溶解性、氧化性等,让学生知道溴、碘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用途;再回到教材该单元题头语,了解溴和碘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然后组织本节课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探究溴的提取的反应原理,并将教材中有关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文字叙说转化成工艺流程;完成溴的提取学习后,学生自主完成碘的提取的方法建构过程。为了不分散学生注意力,本节课暂不学习溴离子和碘离子的检验。这样选材,聚焦主干知识,突出物质的应用价值,能从微粒的转化分析反应的本质,从核心反应出发设计工艺流程,利用物质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 重视探究活动和思维活动
教学活动中的探究活动是促进知识向观念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探究活动中,生生之间进行质疑和讨论,加上教师的点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核心概念。为使活动探究与知识学习、观念建构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要始终关注“如何让学生形成主动运用化学思维方法处理现实问题的自觉习惯”。为此,作者设计了下列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1 从海水中提取溴单质的实验
(1)运用实验探究如何将溴离子转化为溴单质,并分析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反应原理。
思考问题:
①海水为什么要浓缩?
②核心反应是什么?
③为何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用这一操作得到溴蒸气体现溴单质的哪些性质?
④粗溴中残留少量Cl2,如何提纯?
⑤按图示框架设计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
思考问题:
①灼烧前为什么要用刷子刷去海带表面粘附物,而不能用水洗干海带?
②I2易升华,为什么还可以灼烧干海带?
③海带灼烧过程中使用到的仪器有哪些?
④氧化操作中可选用哪些氧化剂?
⑤怎样将提纯后得到的碘和四氯化碳进行分离,得到碘单质?
探究活动3 问题拓展以及方法总结
(1)大量的碘还来源于自然界的碘酸钠(NaIO3),思考如何从碘酸钠提取I2?
(2)你认为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溴、碘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3)从海水中提取物质的一般流程?
(4)在学习了“溴、碘的提取”之后,你有哪些体会、感受?
5 反思教学实践
5.1 了解高中化学基本观念的特点
高中化学基本观念的基础是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是高中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基本观念,具有基础性和层次性等特点。
5.1.1 基础性
高中化学知识是根据高中生的发展需要和认知规律选择确定的。例如,针对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薄弱的特点,选择的化学知识对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高的相对较少,在此知识基础背景下形成的化学观念比较基础,不必一味拔高。“溴、碘的提取”只需帮助学生建构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原理,根据溴、碘元素的存在寻找提取方法,以及认识一种新物质的一般方法等基本观念。在教学时,也需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引导学生学会用氯气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溴和碘的学习。
5.1.2 层次性
不同学段的学生所要形成的基本观念应该是不同的;同一基本观念在不同的学段,由于学生所拥有的知识经验不同,它的内涵的丰富程度也是不同的;更高层次的观念是以低层次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没有低一级的基本观念作基础高一级的基本观念就无法形成。学生的认知水平越高,知识和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形成内容更完善、层次级别更高的观念[2]。
因此,我们需要对高中阶段化学基本观念的教学做整体设计,不能企望观念的形成能一步到位。尽管溴、碘的提取的工艺流程已具备化工流程的一般过程:原料选择预处理核心反应分离与提纯目标产品等,但在本节课无需帮学生建构解决化工流程题的具体方法。
5.2 研究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解决
“知识决不能以一种不加选择的方式进行传授。对于那些重要的观念,我们要想理解它们,就必须对其提出问题并加以检验[3]”。所以,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形成基本认识的过程,也必然是建构基本观念的过程。因此,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是将基本认识转化为“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样做”等启发性和驱动性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如下通过问题解决活动产生基本认识的图式,帮助学生建构基本观念。
基本认识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被认可、被修正或被摒弃,如此经过基本问题基本认识基本认识应用问题解决基本问题再认识……几个往复操作,每一次往复操作,基本认识得到一次检验和修正,就会向基本观念靠近一步,经过多次检验和修正后,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所内化,基本认识最终升华为基本观念[4]。
本节课教学时,学生最深的感受是设计了若干小问题,帮助学生在高中学习之初即能顺利理解提取溴和碘的复杂流程,并能尝试设计从海水中提取物质的一般方法。
5.3 重视师生的自我反思
学生反思是形成和检验基本观念及其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对已经形成的基本观念需从三个维度进行自我反思:通过课后适度练习,及时检测有关化学学科知识的基本观念的稳固性;在学习过程中建构的有关化学方法类的基本观念,遇到同类问题能否学以致用;能否升华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对化学学科的情感类认识,包括对化学知识的价值、化学学科的社会作用以及对化学学科的情感等。
建构化学基本观念的教学设计是以基本问题的解决为过程目标、基本观念的建构为最终目标的教学设计。自始至终,教师都要反复思考这些问题:通过这节课或该单元的教学,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有什么发展?学生的基本观念能有多大程度的提升?建构基本观念的过程是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若没有形成正确的学科观念,该学科就难以指导人们的行为及生活。中学化学教学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就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观念。大多数高中生毕业后不太可能从事与化学相关的事业,他们只需要对待这个物质世界的正确态度、观念和方法。化学教学的重心应从过分注重事实性知识转变为事实性知识和观念两者并重,这已是时代的需求。本文以苏教版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为载体,突出“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笔者的化学新课程实践,就培养学生的学科基本观念作一探讨,力求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运作。
一、学科观念在《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组织和呈现
1.学科知识类观念的集中体现。
化学反应原理是人类在研究大量化学反应本质的基础上,总结得到的关于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化学反应原理》中设置了“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三大主题,这种大章大节式的编排体系,清晰地形成了一个利于学生接受的知识网络,突显学科内涵、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学科知识类观念在各主题中得到集中体现,且呈螺旋上升的趋势。教材通过介绍能量变化的基本原理、化学平衡基本理论、离子反应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适应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快慢与限度、本质与现象、积极应用与负面影响、能量转化等方面认识化学反应。这样的编排体系无疑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方式和意识的转变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应该理解这样一种编排意图,不断概括提炼出“具有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化学观念”,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2.学科价值类观念的分散渗透。
作为理论性较强的选修课程,《化学反应原理》没有像必修模块那样,开设相对独立的主题学习学科价值,但是挖掘教材,处处都有渗透科学精神的好素材。苏教版教材非常重视理论与生产生活相结合,是目前被审查通过的教材版本中最贴近实际的一个,STS 教育渗透较深。教材关注核心观念的建构过程,改变原来过分强调事实性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课程内容的选择在化学分析方法的定量化和实验手段的现代化方面,同以往的化学课程相比,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如专题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就通过一系列定量实验活动来强化“实验观”,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实验是研究化学的方法之一,条件的控制是实验研究的灵魂。教材用大量的图片和语言的描述展示了化学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前沿、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使学生通过化学的学习更加了解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增进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对化学学科的创造性与实用性的赞赏,不断提升“化学价值观”。
《化学反应原理》是为学习理科的学生所设计的,学习该模块,不仅能完善中学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体系,而且能使这些对化学感兴趣的学生了解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认识化学在不断丰富社会物质财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发展过程所起到的作用,树立研究化学的志向。《化学反应原理》所蕴含的学科观念是丰富的、多元的,教师只要选择出最适宜渗透的观念进行教学设计,一定能在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同时,强烈感受并建立相应的观念。
二、促进观念建构的教学策略
1.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不能立足在一小节、一课时上,而应就相关内容进行整体的单元设计,通过一个相对连续的阶段来建构观念。教师对教材本身要有整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统领课程单元的观念,以此为核心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并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将贯穿于教学单元的化学观念随教学进度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然后结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逐一建构。这样既保证了每一教学单元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化学观念作为起导向作用的单元目标,每一节课又有不同层次的、具体的、易操作的基本理解作为起执行作用的课时目标,使化学观念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采用“专题―单元”式结构,共设 3 个专题 10个单元,内容基本按照课程标准的3个主题顺序安排。课程主题是课程内容的“脉络”,学科观念是课程内容的“浓缩和提炼”。审视各课程单元,观念的连续性可以清晰地识别出来。由于观念的整合作用,能很好地把原来孤立和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教师对整个单元知识体系做深入的思考与统筹的安排,并以对学生观念层面的理解为目标来统整相关的问题及活动程序。以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为例,围绕化学平衡常数,建立了水的离子积常数、电离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等概念;利用化学平衡移动规律分析了外界条件对水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这种从单一到复杂的内容体系,联系紧密、层层深入,除了能使学生获得一些具体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微粒观、平衡观、定量观系统地分析问题,一步步揭示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实质。
2.创设以观念建构为核心的多样化活动。
学科观念的形成是在活动中发生、在交流合作中激荡、在反思实践中生成的。以观念建构为核心的多样化活动,不仅是促进知识向深层次观念发展的主要途径,也使学生有机会实践复杂的行为表现。活动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或是实验探究结合数据处理分析,也可以是课后的调查类活动。教师要及时把握实际教学中的活动方式,观察学生对化学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和认同度,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来推测其观念的建构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
例如实验活动是过程方法教学的重点,教师可设置“认识盐溶液的酸碱性”“探究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中和滴定法测定未知溶液的浓度”等实验活动,通过设计并实施这些实验活动,学生不仅获取了知识,还学会了很多具体的实验方法,如实验数据的测定、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化和线图化处理等,提升了学生对于实验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教材为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数据信息,如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常数都是结合数据分析呈现;设置了定量研究实验,如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这些探究活动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更是学生个体理解、感受事实及其概念形成过程的质的转变。
3.结合学生已有经验进行情境设计。
情境教学所选择的材料信息应以一定的化学知识点为依托,可以是日常生活常识,或是与社会事件相关内容,或是一段化学小史。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观念上的冲突并能促使学生主动进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应用观念的情境中认识观念的功能和价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和观念水平设计情境,分析学生原有观念与将要建构的新观念间的关系,让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习效果最大化。
《化学反应原理》通过对纷繁复杂的化学现象背后的共同规律、普遍原理的认识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化学现象后面的统一性,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无论作为未来社会的普通公民还是化学专业人员,在思考化学与技术、自然、社会关系的问题时都能够自觉地根据化学基本原理乃至由此抽象出的哲学原则做出理智的决策,而不是简单重复别人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王磊,胡久华.高中新课程选修课教与学・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15.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为例,从化学学科知识、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以“问题串”形式层层展开,就如何实现基于学科观念的化学教学谈谈自己的体验与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观看自拍视频――高锰酸钾制氧气.
问题串1:准备收集4瓶氧气,为什么才收集到第三瓶氧气,导管口就没有气泡呢?
问题串2:制取4瓶氧气至少需要多少高锰酸钾呢?如何才能知道收集一定量氧气究竟需要多少高锰酸钾呢?
设计意图:结合沪教版学生基础实验一,通过学生亲身实践,引起共鸣,感受化学计算的必要性.
二、新闻链接、关注时事
观看网络视频――遥感卫星18号升空.
问题串3:已知火箭的第三级推进器中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当火箭携带7t液氢时,需要多少液氧才能满足这些液氢的完全燃烧呢?如果过多或过少会出现什么后果?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通过教师提问所加燃料的多或少,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必要性、重要性及严谨性.同时感受科技的伟大,感叹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
三、复习巩固、过渡新知
化学方程式含义的教学.
问题串4:你能写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吗?
设计意图:将高科技知识转化为学生熟悉的情境,体验化学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科技的观念.
问题串5:依据方程式计算,首先应充分理解方程式的含义:①从物质变化的角度,你能获得什么信息?②从物质构成的角度看这个反应方程式,你又能获得什么信息? ③从质量的角度看,你又获得了什么信息呢?
设计意图: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讲解时,借助“最近发展区”理论,适当延伸学习内容,从物质构成角度和提供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引申出物质的质量含义,从而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方程式不仅是表示化学反应的符号,同时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信息;不仅有宏观与微观的含义,同时也包含定性与定量的含义.而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核心:就是利用了具体的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例是固定且唯一的事实.
问题串6:如果有4t氢气需要多少氧气才能恰好完全燃烧?生成多少水呢? 如果有16t氧气能够供给多少氢气充分燃烧,生成的水又是多少呢?
设计意图:通过已知量的变换,让学生体会到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反应物、生成物质量间存在某种必然的且唯一的比例关系.
四、角色扮演、体现主体
问题串7:请你当回火箭推进器的设计师,当确定火箭的燃料舱内携带7t液氢时,助燃仓内需要携带多少液氧才能让液氢恰好完全反应呢?
问题串8:结合学生的成果展示情况,x哪来的?代表什么?4、32哪儿来的?你又是依据了什么列出了这个比例式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方程式中各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让学生自主归纳解题过程与步骤,体会化学解题的规范性、严谨性和必要性.另外,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避免单一的模仿.让学生感受到:化学方程式计算就应该这样,而不是老师规定我们必须这样.
五、规范格式、完善步骤
问题串9:以上过程,大家完成的规范吗?请同学们模仿课本例题和黑板上的内容,完善自己的解题过程吧!
设计意图:用感知到的解题步骤和阅读课本例题去自我完善.
问题串10:你能小结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吗?
设计意图:及时地归纳与总结有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解题步骤.
六、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问题串11:为了使120g碳恰好完全燃烧,需要多少克
O2?生成物CO2的质量为多少呢?
问题串12:同学们,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计算CO2的质量吗?
问题串13: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呢?你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吗?如果结合这个化学反应呢?
问题串14:正因为碳原子完全转移到CO2分子中了,即碳元素完全转移到CO2中,CO2中碳元素的质量就等于碳的质量,现在已知碳元素的质量,如何计算出CO2的质量呢?
设计意图:煤炭作为徐州的重要资源,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时也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化学方程式计算在生产中所起的巨大作用.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计算和化学方程式计算形成新的知识网络.同时,发现三种不同的计算有着共同的思想――守恒.
问题串15:请大家帮助淮安同学解决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吧!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如果准备收集这样的4瓶氧气,至少生成1.6g的氧气,需要多少高锰酸钾呢?
设计意图:回归到本节开篇的问题,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化学计算在解决计量问题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问题串16:同学们都采用了化学方程式计算吗?还有其他的计算方法吗?
问题串17:为什么两种计算结果不同呢?
小结:化学方程式计算更能直观本质地揭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化学方程式计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计算形式,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也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化学式计算与化学方程式计算结果的差异,发现化学方程式计算更能直观本质揭示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七、课堂小结、达成共识
学生总结 :知识层面、方法层面、学科观念角度.
1.1绿色化学观念淡薄
因为绿色化学教育这一概念所提出的时间并不是特别长,所以相关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一观念的重视程度就存在明显的不足,具体到化学学科的教育过程中,就表现在不论是化学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充分意识到绿色化学的重要意义,绿色化学的观念极为淡薄。导致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1.1首先是传统化学教学内容的影响,面对着绿色化学这一新兴事物,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都对于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
1.1.2其次,教学压力导致的,当前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应试教育问题,教师也面临着较大的教学压力,因此,无法分心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研究和探讨,其观念意识必然达不到相应的要求;
1.1.3最后,对于中学生来说,虽然他们比较倾向于接受新事物,因此,按理说应该能够接受绿色化学的概念,但是实际状况却并非如此,由于当前并不存在较为完善的绿色化学教育体系,化学教师也不会重点去突出绿色化学的观念,所以很多学生无法真正意识到绿色化学的魅力,甚至还有的学生认为绿色化学教育过于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这种偏见的存在也是比较普遍的。
1.2绿色化学教育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绿色化学教育因为经验的不足等问题,其整体的体系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这就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绿色化学教育的发展,具体来说:
1.2.1对于绿色化学教育的教材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仍然沿用传统的化学教材无法做到真正的绿色化学教育;
1.2.2其次,在具体的教学手段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当前的中学化学教育过程仍然是教师教、学生学这一模式,而绿色化学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的机会,促进绿色化学观念的渗透,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模式无法达到相应的绿色化学教育效果;
1.2.3最后,对于绿色化学教育过程来说,如果进行充分的实践教学,就必须依靠大量的物质条件支持,而这在很多地方都无法得到实现,教育资源的不足也是制约绿色化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2.绿色化学教育的实施措施
2.1革新化学教育传统观念
针对当前中学化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观念意识不强等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革新当前的传统化学教育观念,尤其是要重点针对化学教师进行思想观念的革新,具体来说,首先在本学校内部加强化学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共同研讨绿色化学教育的要点和教学方式,进而提高对于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其次,主要化学教师走出去,尤其是可以去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中学习相应的绿色化学教育模式,改变自身的传统化学教育理念,逐步的融入绿色化学教育概念;最后,学校还可以组织专业的研究人员来针对化学教师进行绿色化学教育,提高化学教师对于绿色化学教育的认识程度。
2.2加强实践教育
针对当前存在的较为落后的化学教学模式,化学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谋求一些新的变化,改革现有的“教和学”模式,积极引入实践教学模式,充分的利用化学实验和实践来提高中学生对于绿色化学教育的兴趣,并且使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绿色化学教育的真正内涵,加强学习的效果,比如,通过具体的化学实验要求中学生来发现对于环境存在危害的一些气体,进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并且课后要求中学生展开实践调查,了解这些气体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这才是真正的绿色化学教育模式。
2.3适当革新化学教材
当前的中学化学教材中存在很多不适合于绿色化学教育的内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革新化学教材内容,邀请专门的专家针对现有的化学教材进行绿色化学的植入和渗透,从教材中体现出绿色化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 A
作为语言文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观念是精神本质的具化体现。著名语言学家В. А. Маслова认为,观念反映了人对世界的民族文化的认知,是研究民族语言世界图景的有效手段。本文将从语言文化学的观念理论角度对俄语“дopoгa”进行简要分析。
一、“дopoгa”基本意义
在Oжeнгoв词典中对“дopoгa”的基本意义主要为:
1.道;道路;交通运输要道,通道;
2.旅途,路途;
3.路径,路线,方向(指如何达到目的地);
4.途径,道路;获得……的手段;
5.行为取向,行为规范。
词典中第一个组词“铁路",可见,铁路对俄罗斯人意识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疆域辽阔、交通的不便,往往一提到"дopoгa”人们就会想到遥远的“旅途”;这些观念意义的提取与俄罗斯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生存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дopoгa”观念的层级结构
观念的层级分析是努力揭示语词被遮蔽的部分,其目的是为了追求民族精神在生成过程中的本来面貌。
观念词“дopoгa”是一个多层级的系统。В.И. Карасик认为,观念结构的三大重要特征是形象量度、概念量度和价值量度。由此可以将“дopoгa”观念划分为三个认知层级,即基础层、层和边缘层级。 其中基础层 包括“用于移动的表面地区”、“为了用于通过某处的地方”,“沿着道路移动的过程”,和“沿道路遵循的方向、路线”; 层不但受到主体的主观影响,而且受俄罗斯的历史文化的影响程度也比基础层面要深,可以归纳为:“道路上的实际的主体”,“道的障碍”“与道路相关的设施”;"边缘结构受到非词汇概念的道路主体“人”的影响较大,认知特征主要包括:“行为取向、发展途径、方法手段”。
三、“дopoгa”观念的文化语义
В.И. Карасик指出观念的表达应着眼于与该观念相关的历史文化信息、包括该观念的熟语及篇章分析。
“俄罗斯最早关于“дopoгa "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往年纪事》中。罗斯成立后,”дорога из варяг в греги”成为连接北欧和拜占庭帝国的重要商路。之后俄建成了横跨亚欧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极大地促进了俄罗斯经济发展和政治的稳定。而在列宁格勒被困时期,拉多加湖上建起的“дорога жизни”成为了列宁格勒走出围困,通向胜利的道路。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дopoгa”就与俄罗斯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另外,在俄语中也有不少与 “дopoгa” 有关的谚语、俗语。它们不但反映出该民族的生活习俗和社会历史,还反映出了该民族的个性和价值观。一般而言,在俄罗斯人的生活中当离家远行时他们总是带着沉重和忧伤,道路往往是无边无际的、漫长的、遥远的、寂寞的、疲劳的。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俄语谚语、俗语中“дopoгa”一般是取其边缘层级即“人的发展途径,行为取向,方法手段”。如,пробивать себе дорогу为自己开辟生活道路;стоять на хорошей дороге前程美好;обходить десятой дорогой千方百计避免;все дороги вели в Рим条条大路通罗马;избидая дорога常规老路;идти прямой дорогой行为端正等。
此外,在俄罗斯艺术、文学作品中“дopoгa”也是经常出现的主题,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现象。
在文学作品中,“дopoгa”在俄罗斯人的意识中承载着民族的发展方向。如在Н. А. Некрасов.《Железная дорога》中遭受剥削和压迫的筑路工人用自己的血泪建成的铁路是俄各族人民铺设通向未来光明大道的雄厚力量的象征。此处铁路就是希望。而在Н. В. Гоголь的《Мёртвые души》中更加充分地阐释了“дорога”这一主题。作品中“дорога”把各章节联合成统一的整体,道路的形象也体现了乞乞科夫频繁拜访的地主们的形象功能。作者认为,罗斯是沿着生活道路飞驰的三套车,而生活―是那条没有尽头的,神秘莫测的道路,这条路跌宕起伏,充满绝望,时好时坏,时而泥泞遍布,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由此在这部作品中“道路就是生活”。在М.А. Булгаков的《Мастер и маргарита》中"дорога”是与宗教有着紧密关联的象征意义。在该小说结尾彼拉多失魂落魄,希望有一条光明之路,引导他去追寻耶稣。在这部作品结尾“лунная дорога“就是希望与救赎。
在绘画艺术中,如Исаак Ильич Левитан名画《«Владимирка» 》中,该道路是沙皇统治最黑暗时期建成的路,是被流放到西伯利亚的“囚犯”的必经之路。在这条道路上他们成为了囚徒,同时也正是在这条道路上使他们探索到了追求精神解放的自由之路。
在音乐艺术中,高尔基说:“俄罗斯民歌---俄罗斯的历史”。不同时期的歌曲中“дорога”观念也不尽相同。如歌曲《дороженька》唱到:“Ты веди , веди меня , дороженька , опустилась бы я рядом с ним”。歌中用“道路”表达了离别的忧伤和对重逢的盼望。而俄罗斯现代民族流行歌曲中的“дорога”观念则主要体现当代青年的价值取向和俄罗斯的一些社会问题。如俄罗斯流行歌曲《дорога》中唱到:“дорога, дорога, ты знаешь так много о жизни моей непростой. дорога, дорога, осталось немного―я скоро приеду домой”。
四."дорога”观念的形成原因
首先,受自然地理影响,俄罗斯横跨亚欧两大洲,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形齐全、气候多变,俄罗斯陆海空条件齐全,自然条件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дорога”在民族观念中形象的多样化。
其次,受社会历史因素影响。俄罗斯在其发展历史中曾长期受外族奴役和本族压迫,残酷的统治促使该民族不断的进行反抗和斗争,在俄罗斯文化中对自由的追求是不变的主题,而"дорога”承载了该民族对自由的向往。
最后,受宗教因素影响。俄罗斯由于受东正教、多神教等宗教因素影响,他们认为“дорога”是人间与阴间连在一起的纽带,同时也是祛除病魔的地方。
五.结束语
“дорога”是俄罗斯语言文化中比较重要的观念词,它反映了俄罗斯社会不同时期的价值取向。本文从语言文化学观念理论对“дорога”进行分析和研究,展现出了独特的俄语语言世界图景,加深了对俄罗斯民族价值观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杨秀杰,语言文化观念及其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
[2] 杨秀杰,语言文化学的观念范畴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俄汉“вода/水”观念语言文化场的场性分工
在我们对俄汉“вода/水”观念的语言文化场进行分工时发现,由于水的普遍性,所以在研究其边缘结构时有较大难度,“水”的语言文化场边缘结构可能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动物、植物、生命等语言文化场,所以我们在这里对其不做具体的说明,只重点分析内核和中心结构。
2.1вода观念的语言文化场场性划分
2.1.1内核вода观念的语言文化场是将вода作为场名,把所有这个场内具有共同语义核心特征的词汇全部包含在其中。我们通过搜集语料总结出вода观念的核心结构应该具备如下的语义特征:русскость(俄罗斯性)+универсально-сть(普遍性)+реальность(现实性)。我们从《Русскийассоциативныйсловарь》(俄语联想词典)(1994)中总结了有关вода的部分内核结构:(1)基于温度的:холодная,горячая,тёплая,про-хладная,ледяная;(2)基于清澈程度的:чистая,прозрачная,грязная,мутная,сияющая;(3)基于来源的:родниковая,ключевая,морская,колодезная,речная;(4)基于能否被饮用的:питьевая,дистиллирова-нная,хлорированная,газированная,жесткая,свежая,минеральная,кипячёная,ржавая,тяжелая,жидкая,отравленная,хлористая,горькая,солёная,вкусная,невкусная,живительная,сырая;(5)基于是否流动的:проточная,спокойная,сто-ялая,стоячая,мёртвая,текучая,быстрая;(6)基于颜色的:голубая,зелёная,синяя;(7)基于宗教的:живая,святая;(8)基于潮湿程度的:мокрая.在《俄语语言文化词典》中有这样一句话:“与水有关的神话很有意思,水是地球上万物的起源和终结,沉入水中,一方面意味着死亡和毁灭,另一方面意味着生命的复活和诞生。”(黄苏华、刘光准,2005:172)所以,вода观念不仅具有上述的三个特性,还具有宗教性等语义特征。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的意识也在不断地变化,对物体的感知也在不断地深入,所以以上的部分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在不断变化的。2.1.2中心结构вода观念的语言文化场的中心结构是这个场内具有主导地位的语言文化单位的集合。中心结构是语言文化场的主干部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同样借助“Русскийассоциативныйсловарь”来建构вода观念的中心结构,按照先后顺序,俄罗斯人对вода这个词的联想词分别是:
2.2“水”观念的语言文化场场性分工
本案例是上海高中高三年级化学高考的复习课“氧化还原反
应”。氧化还原反应属于高考中的必考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微粒观”,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两面性,逐步建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学科育人价值
在教学中,学生不但记住了具体的事实性知识,而且学会超越事实进行思考:能够领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把理解力迁移到其他情境中;能够系统地建构化学观念进而达到对关键性知识内容
的掌握和理解,使知识具有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
【观点提炼】
作为化学教师总是希望我们的化学教育要让学生多维度地终生受益,进而让我们的环境和社会也从中受益。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终身受益呢?是我们传递给学生多少个化学知识点吗?问问已经毕业的学生,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不是。只要他们不从事与化学相关的职业,对于中学里学的这些化学知识早就被彻底地遗忘了。那么我们经过中学的化学教学到底想让学生拥有什么?其实就是通过化学教学慢慢形成化学的核心观念。
化学观念是化学学科的精髓,对化学观念的培养也是化学教学的宗旨。化学教学应引领学生用“物质观”和“分类观”认识化学世界、以“元素观”明确化学反应、用“微粒观”理解反应本质、用“运动观”和“守恒观”分析微观粒子的变化规律、从“科学价值观”的角度明确化学学习的意义,给学生全新的化学认知和学习体验。高三复习教学对化学观念的培养较高一高二要薄弱得多,其实总复习是对已有知识梳理、归纳、整合和再生的过程,这才是化学观念内化和终身化的关键时期。提升复习品质须与培养化学观念相辅相成,教师应以化学观念培养为核心、以实例分析为辅助、在反复思考和演绎中运用“观念引领解题”的模式,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化学素养。
下面以电化学复习为例阐述培养化学观念的教学策略。
1价值观引领复习方向
1.1以电学研究的意义统建大方向。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现实目的,也是高考的考查方向,复习教学务必紧扣价值观这一中心,围绕电化学的实际应用展开原理复习教学。学生已有一定的电学知识基础,教师可尝试逐步摆脱短期效应、题海战术等浅层次的教学。复习之初设置合理的生活场景,明确电学研究对现代生活的意义,进而整合电的产生、制备、存储、再生及应用的实际问题,再把电化学涉及的具体问题综合起来,织成一张思维的网,给学生一条复习线索,并内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脉络。
教师可用图1所示的模式搭建复习框架,组建电化学概念群,培养更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观念意识。
1.2以电学的价值为据合理选编题目。
近几年高考试题的背景多为前沿科学或新鲜资讯,如2014年多地高考以锂电、镍电等新型二次电池为背景,旨在给学生化学源自生活的感觉,但学生对这些资讯却非常头痛。不难想象陌生背景带来的紧张感,及学生短时间内难以理清题目意图的情景。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从装置的用途出发,以科技新闻、科教节目、前沿发明等内容为背景,选编符合高考“口味”的题目对学生进行信息解读能力的培养。
例如节选2014年北京卷第26题中的部分内容:
电解NO制备NH4NO3,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A。A是,说明理由:。
【解析】阅读题目明确该装置的意图是得到NH4NO3,根据两极转移电子数相同可知1mol NO转化为1mol NH4+需5mol e-,而5mol e-可将5/3mol NO转化为NO3-,为了得到匹配的NH4NO3,必须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氨气。以电子守恒为基础,以实际产物为准,可避免书写方程式的麻烦和失误。
1.3以实际应用为例引领原理分析。
高三复习得越深入,就越需要用价值观来引领原理分析。学生解题时常直奔图像忽视对题目背景的描述,导致原理分析一知半解。如必修Ⅱ教材中有模拟电解饱和食盐水工业装置的图片,其中四个溶液的进出口学生难以记住,可尝试用实用角度去说明问题:左侧生成氯气,则左侧液体进出口必与氯元素有关,氯化钠是反应物,投料必是浓溶液且其密度较稀溶液略大受重力作用应向下运动,为使反应更充分应投到电极附近,故左上口为饱和食盐水,而左下口为稀食盐水;同理可知为何右上为氢氧化钠稀溶液而右下为浓溶液。经过实际的分析,学生自然会沿着应用的思路去思考化工生产类题目。
2元素观搭建电学分析的平台
化学的基础是元素,任何化学问题的分析都离不开元素观的支撑。高三复习教学需要高屋建瓴,同时也要回归基础,元素观的培养恰好可以将这两种需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学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1化合价是解读电学问题的基础。
高中的电化学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当然离不开化合价的分析。学生对铁、铜、锰、镍、铬等过渡金属元素及氯、氮、硫等非金属元素的多变价态不清楚,如2012年浙江理综第10题:以铬酸钾为原料,电化学法制备重铬酸钾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学生认为K2CrO4 与K2CrO4 间有化合价变化,教学需引导学生阅读操作目的(以铬酸钾制备重铬酸钾),再结合反应来分析铬的化合价。复习中可通过陌生物质,引导学生分析元素的化合价,也可用有机燃料电池为切入点,进行化合价的训练。
较经典的是2014浙江卷11题:镍氢电池(NiMH)目前已经成为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主要电池类型,NiMH中的M表示储氢金属或合金,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总反应方程式是Ni(OH)2+MNiOOH+MH。学生对C项(充电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H2O+M+e-MH+OH-,H2O中的H被M还原)较难理解,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必修Ⅱ》教材中关于储氢合金的概念,强调储氢的方法有多种,可能因化学变化形成金属氢化物,也可能只是空间填充形式,金属和氢元素均为零价。根据金属无负价可推知MH中氢可以是0价或-1价,水中的+1价氢若变成零价只转移1个e-,若变成-1价需转移2个e-,继而可解此题。分析后可辅之以2014年全国卷第9题进行练习。
2.2运用元素周期律辨析电极反应。
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是元素周期表,可利用它了解陌生元素的性质,如锂电的设计之初正是从锂与钠的相似性开始的。近年来很多高考题都对锂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其中与水反应、LiOH的溶解性都曾是学生失误过的。因而,教学中应注重元素周期律对电化学分析的指导作用。
此类问题在2014年浙江理综11题的D项(NiMH电池中可以用KOH溶液、氨水等作为电解质溶液)中也有体现,可以元素周期律为方向选择经典的高考题目进行练习,如表1的以下题目。
3微粒观完善原理分析
微粒观是电化学联系微观变化与宏观能量的桥梁,其基本内容包括: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微观粒子不断运动,彼此之间有间隔;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其中粒子的不断运动可形成电流,相互作用包括了电子转移和静电作用下的离子移动,这些是电化学的根本。回看近年来的浙江理综卷,电化学选择题的落点贴近教材,同时也恰好点中容易被师生忽视的“死穴”。因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以微粒观为主线,串连知识点成网,逐步完成电化学的观念培养。
3.1明确阴阳离子移动原理.
分析电学问题时应明确离子移动的两个动力:阴阳离子(或电子与离子)间的静电引力,及渗透压作用。学生更注重对静电作用的运用,高三复习时务必要弥补这一漏洞。如2013年浙江理综11题:电解装置如图4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已知:3I2+6OH―IO3―+5I―+3H2O
【解析】B项(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IO3―)失分率较高,说明学生对离子移动的把握还较浅,对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形成了定势,未考虑离子的浓度平衡要求。教学中务必要注意知识点和语言的准确性,要把问题的本质说清楚,对高于学生程度的问题也给予适度拓展。
3.2强化氧化性、还原性的比较。
氧化还原反应的掌握决定电学本质分析的能力,离子放电顺序(S2->I->Br->Cl->OH->含氧酸根)中,含氧酸根问题是热点也是难点,教学中应强调此处含氧酸根一般指低浓度且中心元素最高价态的酸根。学生对MnO4-、CrO42-等强氧化性粒子印象很深,总认为应是这些粒子放电,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强氧化剂发挥强化性的环境要求(如酸碱性条件、浓度要求),最重要的是必须要审清题意,由题目信息剖析出反应本质。可选如表2形式的真题,以增强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理解。
3.3辨析离子交换膜的作用。
离子交换膜完善了电学装置,其价值显而易见,为加深学生对膜的理解,应对不同类型膜的作用加以整理,如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也可用膜把装置分成几个半池,以保证离子放电的独立性。可采用以下练习来巩固膜的作用:
工业上常用高浓度的K2CO3溶液吸收CO2,得溶液X,其装置示意图如图
5所示,在阳极区发生的反应包括和H ++ HCO3-=H2O+CO2。该交换膜应该用(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
【解析】利用K2CO3溶液吸收CO2,可知X是KHCO3。解读目的――利用电解法
使K2CO3溶液再生,结合图中阴极区生成氢气和K2CO3溶液可知阴极区需要H +,而阳极区在弱碱性水环境中生成了氧气,说明是水分子放氧生酸,生成的H +通过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区,故该交换膜必须是阳离子交换膜。
3.4细化电解质的环境分析。
书写电极反应式是电化学解题的难点,审不清电解质环境是常见错误,如酸性条件下生成OH_,熔融碳酸盐中生成H +等。对不同类型电解质环境的细致分析及强化训练,方可培养学生的敏锐度。可采用表3所示方法进行分析。
3.5学会运用守恒思想计算。
守恒思想是化学观念的基本思想,它对电子得失、原子守恒及产物计算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学生对电学计算问题掌握程度一般,其根源在于守恒观念还未形成。一轮复习中,教师要采用激发式的方法,即先让学生用传统方法逐个反应写出来解下去,然后分析方程式找出关联,再用守恒法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守恒法的奇妙和简单,激发他们学习这种方法的斗志。
可用下题为例:用图6装置模拟人工肾脏的工作原理,电解生成的Cl2将尿素[CO(NH2)2]氧化成N2排出,则电解结束后,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13.44L(标准状况)时,则被氧化的尿素为7.2g(忽略气体的溶解),是否正确?
【解析】利用电子得失守恒可有如下关系:
[CO(NH2)2]-6e-―(CO2、N2)―3H2,
即可推知有6mol e―转移两极共生成5mol气体,需消耗1mol[CO(NH2)2],最终得出以上分析正确的结论。
总之,化学观念的培养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而高三一轮复习恰恰是整合化学思想的重要契机,只有以观念培养为引领,复习教学才能提高品质。经过近两周的电化学复习教学,学生对电学知识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不再害怕电学的各种装置图,电极反应式书写较复习前有了长足进步,在电学测试中,失分率明显下降。希望他们能把这种化学观念带到日常生活中去,真正提高自己的化学素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