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汇总十篇

时间:2022-12-19 21:12: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篇(1)

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国家未来科技人才和提高国民整体科学素质的基础,因此加强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使其能够实现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显示社会生产力有着重要作用。现代社会,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改革创新,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这就为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语国外国家比较仍然存在较多的缺陷,因此对中外小学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并借鉴国外优秀的模式有着重要作用。

1.中外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比较

1.1小学科学教育总目标比较

部分国家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独立研究,明确阐述了小学科学教育总目标,而部分国外国家则、对科学教育总目标的提出较为笼统,仅是提出了一些要求。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总目标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对科学研究的方法、过程等了解,逐渐养成科学想问题、看问题的能力,对周围世界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及好奇心,尊重证据、大胆想象、敢于创新,亲近、欣赏自然、真爱生命,对科技新发展保持足够的关心,并积极主动参与进环境及资源的保护中。日本是亲近自然,能够具有目的性的试验及观察,培养其热爱自然情感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理解自然现象及事物,能够培养科学的观点及看法。美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旨在帮助学生实现工程、科学方面的学习,通过学校学习,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工程、科学的应用及实践,通过共通概念的学习表加深核心理念领域知识的理解。新西兰是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通过对中外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比较,能够发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是学生通过感受自然事物及现象,从而培养出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解决问题的努力,树立科学观点及看法,总体而言,是从生命与地球、物质与能量等出发。不同国家的小学课程总目标中均有科学素养的成分,均为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科学态度与精神的形成。

1.2小学科学课程内同比较

课程内容是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的核心及主体部分,同时是课程目标的体现。随着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等,目前小学科学课程内同对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等关注度明显提高,同时对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更加重视,除了学习结果被重视外,科学探究过程亦更加重视。不同国家学制不同,其课程标准针对的年级跨度存在差异。美国、中国及英国等在课程内容设置中,主要是作为专门知识模块罗列出来,而加拿大、日本等则将主要是将科学探究的过程技能与科学知识相结合,科学探究的重要地位并未被削减。不同国家之间科学探究方式存在的差异不大,均是诱导学生重视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同时不断探索自然环境、日常事务等,加拿大在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与科技进步发展时,能够与时代良好结合,而新加坡则更加重视实验室探究,诱导学生亲自发现事物本质。

2.中外小学课程标准异同

2.1中外小学课程标准共性

通过对中外小学课程标准进行比较,能够发现学生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核心主体,全面科学素养管是全球科学教育目标的主要取向,通过对国内外课表进行观察,能够发现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与及时三方面关联为其共有的科学素养特征。目前国内外关于科学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界定及描述基本一致,科学探究及时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同时是科学教育的基本内同,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及有效途径。内外科学课程标准的结构及内容框架基本一致,课程内容选取均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及综合性,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更加强调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密切关系。

2.2中外课程比较差异

由于中外国家政治决策、社会体制、经济与文化发展背景等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小学科学课程教育标准的实施是根据国情制定,因此不同国家的小学科学课程教育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特点、侧重点不同。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更加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部分及科学探究部分,二者在一起对小学生科学素养总体大目标进行了阐述,新加坡注重试验来进行科学教育,主张学生参与探究、自主发现,实现知识的掌握及理解;美国则重视“统一的概念和过程”,澳大利亚则提出致力于人类发展的科学这一主题,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相关事物的同时,能够保护、关心环境。

启示

通过国内外小学课程标准比较,笔者认为国家在树立科学素养目标时需要根据本国国情,本土化可操作性等进行,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资助发现、探索能力;更加详细设置小学科学教育目标,针对性的对小学科学教育内容进行设置。

参考文献:

[1]胡军.中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9).

篇(2)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这一提法既体现了当前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对当代人必备的科学素养的高度关注,又体现了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求,既不但要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学习科学探究,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把儿童的充分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充分意识到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谈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科学教学。

一、重视小学生对科学课的“好奇”兴趣

美国著名学者乔治?奥威尔指出,科学不只是发生在实验室中的事,不只是一种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观察世纪的一种方式。小学生对科学课程,往往有着很多好奇心。“好奇”是创新意识的潜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瓦特由水开时壶盖掀动而成功地发明了蒸汽机;阿基米德洗澡时因身体感到水的浮力而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这些发明创造均与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意识有关。“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的头脑中有着许多新奇的想法和见解。因此,老师要多给学生介绍创新的榜样,以启发学生的好奇意识。同时,要放手让学生实践,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理,强调从错误中学习,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敢于幻想,大胆实验。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发现和思考问题,了解科学创造的思维方法。要设法让学生与有成就的创造者、发明家接触,尽早走上科学研究、创新的道路。例如课堂教学中,结合科学教学开展有关科技知识小讲座、开展科普知识竞赛、撰写科普小文章、组织科技制作比赛等等,消除学生对创造发明的神秘感,使之产生浓厚的探索兴趣。

二、教学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要使学生对科学课感兴趣,得到对个人生活和发展有用的科学知识和能力,就要在自己的生活实际中、在自己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知识,因而教材内容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例如如教学《益虫和害虫》只强调把昆虫分为害虫和益虫两大类,而忽略了昆虫的多样性,忽视物种对生物链的重要性;我们研究植物,往往单纯地为了获得植物有关根、茎、叶、花、果方面的事实性知识,而没有把树作为生命体看待。因此我们所制定的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就往往学科味太浓,教学有失偏剖,学生不需经过探究的过程,只要死记硬背也能记住主要教学内容,然而科学素养并未得到提高。

三、运用探究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科学》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不能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主要是通过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小学《科学》学科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加强质疑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我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发现教室里的灰尘太大,湿度不够。恰巧正学到《神奇的水》这课,我灵机一动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这课以后,大家根据水的一些优点就可以试着制作一个喷壶,以后给教室经常洒洒水,改善我们的学习环境,大家说好不好?”听我说完以后,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性很高。我一步步和他们学习喷壶的制作方法,其实制作喷壶的步骤很简单,但是在这过程中我穿插讲解水的压力的知识,他们很感兴趣,也乐意接受。第二节课我去的时候,大部分都带来了自己的“喷壶”(多是用可乐瓶子做的),我还让他们分一些给别的班级使用,别说他们的成就感有多大。课后我在反思中总结:至于水的压力怎么来的,或许他们还是一知半解,但是最主要的是孩子们能利用知识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才是教学的真谛。这样创新事例的引入,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四、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篇(3)

一、履行教师的激发职责――高效课堂的起点

数学新课程标准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基本理念指出:“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相比实验版的“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教师教学中要更多的从数学角度激发学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把新的概念与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便于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情境,能够使学生知道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的内容,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我在网上看过特级教师黄爱华的一段教学视频。教学的内容是“角的认识”,首先他给学生放了一段甲队和乙队足球比赛的视频录像,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对事物进行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内在动力。

学生看到甲队的中场球员抢到球后传给前卫队友,前卫队员6号快速把球沿边路带到底线附近(如图一)中的B点,但他没有射门,而是把球传到中间(如图一)中的A点,让冲上来的9号球员一脚把球射进球门。就在学生欢呼雀跃的时候,教师提出了问题:6号球员把球带到了B点,离球门也不算远,为什么不射门,而要把球传到中间给9号球员射门呢?黄老师通过视频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们从数学的角度思考球员的射门行为。不仅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而且还激发学生们透过现象去寻找本质的欲望。

经过讨论,学生发现要是6号球员在B点射门,角度太小容易被对方守门员封堵,把球传给9号在A点射门,角度要大得多,不易被封堵,球容易进。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原来是因为射门的角度大小不一样。是的,生活中有角,角也有大小之分,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并学会比较角的大小。由于黄老师的激发,学生积极性很高,对新知识“认识角”充满了积极的情感,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学生对角的原有认识与所要学习的“角的认识”立即建立了联系。当学生被老师激发,就会产生很强的求知欲,便可以产生积极的创造思维,获得认知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双赢。

二、履行教师的培养职责――高效课堂的发展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与实验版相比增加了“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3]。教师教学不仅是教师引导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而且应该是在教师的引领下,使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巴金曾说:“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倾听、辩论交流等都是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高效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倾听、辩论交流。课堂上学生首先注意认真倾听对方的话语、观点,再从中寻找出与自己想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引出自己的观点。这种交流的核心便是不停的思考,它伴随着观察、判断、选择。这种课堂形式,无不闪烁着教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课堂教学艺术光彩。

前不久,有机会参加了江苏省小学数学优秀课的评比暨观摩课的活动。有这样一堂课,教学内容是“24时计时法”,在教学了“24时计时法”和“12时计时法”后,老师问:“这两种计时法你觉得哪一种好?”(当时我纳闷:这两种方法根本没有好坏之分,这位老师怎么提了这样一个蹩脚的问题啊?)学生开始回答了。

生1:我认为12时计时法好,因为这种方法我一看就知道是上午还是下午。

生2:我认为24时计时法好,因为它非常简洁,只需要几个数字就表达清楚了,不要写那么多汉字。

生3:我反对×××的意见,因为我觉得24时计时法一下子很难看出是上午、下午还是晚上,而12时计时法一下就看明白了。

渐渐地,大多数学生的意见都倾向于12时计时法了。而在此时的教师怎么样呢?表面虽是从容的,可脑海里却是极不平静的,因为要随时应对不同的情况。老师说道:“我认为24时计时法好,如果你用12时计时法来预告电视节目,外国人不认识‘早上、下午、晚上’几个字,他不就看不懂了吗?请你们继续辩论。”

经过一阵激烈的辩论后,多数学生的意见又转向认为“24时计时法好”。这时,老师又说:“我又不同意你们了,如果我打电话约一朋友看电影,我肯定说,明天下午5点一起去看电影,而不说17时去。请大家再讨论讨论。”教师一会儿当“正方”,一会儿当“反方”,其实质是培养学生倾听、辩论交流以及从不同角度思考的习惯,获得辩证看问题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终于领悟:噢,它们两者没有好坏之分,只不过适用于不同的情境而已。课堂上,教师扮演了一个“无事生非者”,巧妙地引发学生一轮又一轮的倾听、辩论,通过经历这个思辨过程,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的同时收获了倾听、辩论等习惯,这些习惯与良好的数学素养是双向的、互动的。

三、履行教师的留白职责――高效课堂的提升

《老子》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教学也如此。数学课程标准新增了“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4]精心预设是数学课堂精彩生成的前提和基础,动态生成是高效课堂中的集中体现。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当下的高效课堂不但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教师出示例题“一辆小汽车和一辆货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已知小汽车平均每小时行100千米,货车平均每小时行75千米,经过3小时后,两车相遇,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通过交流,学生发现这道题条件比较复杂,有必要对题中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教师抛出预设好的问题:“你能想到什么好办法把问题和这些条件整理一下吗?”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可以用“画线段图”和“列表”的方法整理。教师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尝试整理,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空。学生的整理结果如图二、图三、图四所示。

利用这一生成资源,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几个层次的活动:

(1)好在哪里?(抓住问题和条件的整理,比如大括号、问号、相遇点的位置、每小时的路程等)

(2)还可以在哪些地方再完善?(可以让不同的学生到投影仪下展示交流)

(3)列式时你是看题目还是看线段图?

教师利用生成资源展开的活动,给学生思维的拐点处、空白处留足了时间与空间。

1.如图二

学生在看图讲解解题思路的过程,使画图策略的形象与直观优势留下了深刻印象。

2.如图三

学生在介绍、解释的过程中解题思路已跃然纸上,突出列表策略的优势。还着重介绍了表格右边的“?”号的意思,这种介绍,不是简单的说明,而是学生思维的再现。

3.如图四

学生汇报之后,教师根据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灵活应对追问到:“你为什么要划掉原来的?(解读学生做题时心中所想)学生非常自豪地说:“画线段图可以看得更清楚呀,还可以表示相向行驶、相遇点呢!”这时每位学生都体会到这两种策略的联系和区别,体会到在解决行程问题时,画线段图要优于列表。教师的留白不仅启发了学生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还让学生体会了“画图”与“列表”各自的优势。

可以看出,课堂上教师留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尝试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相遇问题等稍复杂的三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条件,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内在联系,理解数量关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这样才能够保证有效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真正做到教学生学。

四、履行教师的启发职责――高效课堂的延伸

“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他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中增加了“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5]。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认知结构等实际出发,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智能,这种教学方法就是科学的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积极的双向的教学方法。课堂的结束阶段也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理解的时段。很多课堂在总结阶段缺失了“启发式”教学,基本都是让学生对着板书说,“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诸如此类,使总结流于形式。有时有的学生是带着疑惑走出了数学课堂。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画龙点睛的结束则使成功得以巩固。它对于发展、延伸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幸现场听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华应龙的一堂课,教学“因数和倍数”,下课的铃声快要响了,教师没有按部就班地总结、布置作业,而是和全班40名学生玩游戏。师:“这个游戏的名字叫‘动脑筋离课堂’。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老师出示一张卡片,如果你的学号是卡片上的数字的倍数,你就先走到讲台前大声说一句话,“几是几的倍数”、“几是几的因数”、“几能被几整除”其中的任意一句,然后就可以离开教室了。

游戏开始了,教师先出示一张卡片“2”,学号数是2的倍数的学生一个一个走到台前,“4是2的倍数”、“2是10的因数”“14能被2整除”……全班有一半的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说出一句话后高兴地走出教室(其实也没有走远,都在窗外看着呢)。接着华老师慢慢拿出卡片“0.5”,有3个同学立即站了起来,走了一半又回去了。老师提问:“你们为什么不走了?”学生结合整除应具备的条件说明了理由。教师接着出示了“3”、“5”,又有部分学生走出了教室,最后剩下了学号数是1、7、11、13等的学生。这时,教师问:“你们想让老师出示哪个数,你们就可以走了呢?”学生们积极思考后,异口同声地说:“1。”“这说明什么呢?”学生回答:“任意一个自然数都是1的倍数,1是任意自然数的因数。”这时,老师出示了卡片“1”,剩下的学生伴随着悠扬的下课铃声,欢快地离开教室。

教师借助于游戏启发学生主动回忆和整理学习的新知识,使总结落到了实处。整个活动既巩固了知识,检查了教学效果,又在游戏中纠正了错误。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停留在快乐学习的状态,而且进行了真正的思考;学生不是望而却步,而是跃跃欲试。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更树立了学习的信心,特别是后进生也有了强烈的参与意识。

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就已倡导:“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总之,我们要不断学习课程改革新理念,及时调整、优化教学策略,发挥教育机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启发学生,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与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让他们乐于学习、乐于创造。实现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6]我虽不能走在最前沿,但会朝着目标去不断努力。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参考文献

篇(4)

教师必须学习新课程标准,接受一些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以往的教育理念,特别是从以往的“教师中心论”的观点中走出来。以往的音乐课的教学,强调教师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在音乐课上去感悟,调动学生的眼、耳、口等感官,在音乐课上唱歌、跳舞,或是玩音乐游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尽量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学得开心,玩得高兴,感受音乐的美,通过唱歌和游戏创造美,让学生对音乐课、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上音乐课,愿意接受音乐熏陶。

二、面对全体学生,同时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小学音乐教学是基础教育、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别于专业音乐教育。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乃是小学音乐教育的理想价值观。因此课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包括那些对音乐并不敏感或兴趣不浓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都能得到发挥潜能的机会,也都能从中得到生活的乐趣和美的享受。所以音乐课必须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

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学生的音乐能力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所以,一切音乐教学活动都不应该强求一致,应该允许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允许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基于此,音乐课的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想像中去创造,促进思维,发展智力。如在教学《邮递马车》、《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曲目时,先让学生熟悉歌曲,然后小组编创动作,安排小组合作表演;安排一些编创活动,如自制打击乐器,自创乐句,自创节奏等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对音乐课充满期待,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得到了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为此,在音乐课上,我安排的教学活动,都以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为指导,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三、加强实践与创造

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这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造成的,无论是音乐创造,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同时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所以课堂上, 我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重视过程的教育价值,做到“结果”与“过程”并重。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即兴演唱、演奏和形体动作等)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

四、加强乐理知识的教学,提高音乐知识水平

篇(5)

一、根据教材的活动内容,要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多样化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富有儿童特点的一些歌谣、谜语、魔术、实验等,所以我在讲“热胀冷缩”时,引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爆竹”的来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又如,在讲三年级下册“冷水与热水”时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触摸四个杯子和杯中的水,描述人体对不同冷热物体的感觉。然后根据这个问题开展教学,是上课的关键。

二、根据学生的观察特点,改变教材的先后顺序

篇(6)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128-01

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义务数学教育方面,同样跟随新的历史进程,着眼国际范围对小学数学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制订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要求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进行数学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

一、与时俱进的数学教学观念

不仅是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每位教师都应该在潜意识里有“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的思想,因为这是“进步”的核心武器。明确数学老师已经不是过去拿着教鞭教训因为算错一道混合运算题的学生的“教授者”,我们只是数学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用别样的方式方法把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计算中带领出来,继而投入到有趣的数学园地中的策划者。努力发挥学生在数学课堂的主题地位,使小学数学的学习更富有兴趣,更贴近生活,更能为生活现实服务,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真正理念,并实现数学服务于生活的真谛。

只有真正把学生从灌输的“容器”变为接受的“主体”,把教师从“教授者”变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只有把死板的抽象数学公式变为生活式的“理所当然”,数学课堂才有可能变成为师生共同积极参与的乐园,大家一起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增长数学能力,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提升解决问题而产生的情感满足感,实现素质教育。

二、给力的数学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自制力很差,能够积极主动者很少,所以功课一般都可以说是在师长的“逼迫”下完成,那么,在学生已经是知识学习的“主体”的情况下如何“逼迫”,成为众数学老师迫切想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3点进行教学。

1、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不仅有助于巩固和发展数学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大有裨益。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以从:认真听讲、独立思考;书写工整、准确计算;仔细观察、用心记忆来训练,到了高年级就要进行认真检查、仔细检验的习惯培养,此外,一题多解的习惯性思考也是培养的重点。只有在课堂上进行严格培养,负责指正,才能形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行为习惯,这对未来缜密思维,严格要求等良好的性格形成也有很大帮助。

2、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创新思维

创新性思维是发散性思维的核心。发散性思维是指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出的一种扩散模式,具体表现为思维视野的广阔,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就是“一题多解”。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仅有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还有利于其他方面的创造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利用“问题”“障碍”“趣味”等方式引入以激发起学生潜在的强烈求知欲,另外,因为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他们的思维往往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故而,教师应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比如,多看图形,认知事物的外部特征形成记忆,继而扩大图形,引入立体图形,形成空间感,最好是身体力行,加强空间认知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数学动手实践能力

动手操作往往与合作分不开,教师机智地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为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比如,笔者是在一所农村小学工作,学校隔壁就是农场,六年级,刚认识了圆锥体,在不影响农民劳作的情况下,我会把学生分组,分别带领,前去“帮农民伯伯”算算那一堆小麦的体积约多少立方?表面积大概多少平方?今年能买多少钱?能磨多少面粉?同学们兴致勃勃,有人负责测量,有人负责计算,有人想出不同计算方法等等,回到教室,各小组派代表分别汇报改组的计算结果,然后比较,更正,验算。一节本该在黑板上演算的枯燥内容,就这样在同学们自己的测量中圆满完成,我也轻松,学生也情趣盎然。

三、合理的数学教学评价机制

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新课程标准更是强调了要改革传统观念中以考试的形式只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弊端,提倡要注重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合理评价。也只有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健康,教学才能有效,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评价?笔者觉得应该注意以下2个方面:

1、明确评价的目的

数学教学评价就是对所确立的教学目标,运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对实施的各种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与效果,完成和满足个体学习与发展需要的程度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就是想通过数学教学评价,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促进学校不断发展,促进数学课程不断完善,以达到数学教学价值增值的目的。故而,在数学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不应以个人私利为目的,只对学生的成绩高低作出不合理的评估,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落,教师观念固步,学校整体不得前进等恶性循环。

篇(7)

新课程的实施,不仅带来了教学理念的变革,也给广大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怎样适应这种变革,以下是我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工作的一点认识;

1.教师角色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课堂、书本为中心。而新课标下则把教师从居高临下的传统权威变成“平等中的首席”并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和学生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共同体。教师在教学中由重“教” 向重“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师只需帮助学生选定合适的学习目标,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在互相交流中与学生分享体验和感受,并且要不断反思自我、修正提升,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帮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篇(8)

在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自觉改变教育观念,营造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促使学生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具体地讲,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乐意在游戏和活动中学知识,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但在传统的课堂上,往往被教师过于严肃的“管教”和“八股式”的套话,把好问好学的积极性压抑了下去。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提倡教师办好三件事:一是保证学生在探讨问题时,有宽松的气氛,必要时,可以下位,可以重组小组,甚至大声争辩;二是理解童心,允许学生用自然的、带有童趣的语言表达思想,交流意见;三是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样就可以大大解放学生和教师,使课堂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新景象。如在学习“十几减9”时,一位学困生因不能熟练记住刚刚学过的“9加几”的加法算法,所以在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时遇到了困难。但他大胆地向老师提出:“我用10先减,再加上几,能算对。”(实际是破十法)老师没有阻止他,反而鼓励他怎样算得对就怎样算。这个学生很快把“十几减9”的减法用自己的方法学会了。后来加法算熟了,也能用想加算减的方法学习后面的知识了。由此可见,允许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掌握新知识。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力求认识和探索的一种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深入钻研问题,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笔者认为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将教材中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设置成富有故事情节的生活场景,从而在情境教学中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我在“元、角、分”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进行买卖游戏活动。活动开始前,我让学生准备好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等面值的人民币共10元,让学生来认识这些人民币。活动中安排了以下环节:(1)每个学生购买的商品中有文具、食品等一些学生熟悉的东西;(2)用同样的钱,看谁买的东西好、买的东西多,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3)活动后进行集体讨论,让每个学生都说出买了哪些商品,每样商品多少钱。通过活动,学生不但认识了元、角、分,还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学会了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而且深深体会到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充分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为避免学生注意力分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发挥计算机的教学功能,将较抽象、难理解的知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为有形、有声、有色、能动的鲜明的表象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我就利用计算机课件,将不同特点的长方体做成了既可以展开又能重合,既可以拼接又能组合一体的动画效果,再加不同色彩的表现和声音的烘托,通过大屏幕的分解演示,让学生来观察、思考“长方体表面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有什么特点?”刚看完,学生便很快举起了手争着回答。A说:“长方体由六个面组成,分别是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B说:“长方体通过展开,相对应的面在重合时,我发现它们的大小是相等的。”C说:“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D马上解释道:“他说得不完全对,长方体的六个面不一定都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比如大屏幕上的第二个长方体,左右相对应的面就是正方体”……从学生的回答情况看,他们大部分观察得都比较仔细、全面,理解得也都非常透彻,已经基本掌握了长方体的基本特点,这就为接下来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能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更直观地理解所要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掌握新知,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巧设练习,引导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教师就要重视练习,尤其要设计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组织学生练习。一是设计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题目组织练习,让学生直接解答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二是发动学生收集、选取日常生活中的信息编成数学题目进行练习,让学生学会将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来解决;三是设计开放性题目,如让学生测量茶杯、圆木柱的直径,计算鸡蛋的体积等,促使学生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

总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数学教学的改革为进一步提高其教学质量提供了根本保证。我们必须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我国的基础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为此,笔者将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改革小学数学教学,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篇(9)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1.自主探究

让学生体验"再创造"。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下图)。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正如"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2.合作交流

让学生体验"说数学"。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3.实践操作

让学生体验"做数学"。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再如"将正方体钢胚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

4.联系生活

让学生体验"用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

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圆圈或站成纵队才公平,更好地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

篇(10)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7-0216-02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当做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学数学,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小学数学的各个知识类型,各年级段、各种形式的课学习都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强调生活现象数学化和数学知识生活化。《标准》对应用题教学作出很大的变动:不独立设置应用题章节,而将其与计算,统计等教学相结合,以实践活动、综合运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交流等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认识课程改革,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与新要求,笔者感受匪浅。

一、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有效教学的动力源泉

美国国家委员会在《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报告中指出:“今天一个数学本领仅限于计算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可贡献于当今的社会,因为廉价的计算器就能够把事办得更好。”如果现在还是把计算教学的目标定位于牢记计算法则、形成计算技能,显然是缺乏现实意义的,教师应该借助计算教学这个载体,引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使他们在获得计算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因而,计算教学目标的确定,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计算,而是着眼于让学生体会计算学习的需要,让学生经历计算策略的探索,感悟计算思维的魅力,真正发挥计算教学的育人价值。

如何强化计算与应用的有机结合,确实成为数学教学中一块难啃的“骨头”。 新修订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三大目标;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现有的教材未能很好体现数学的价值;存在着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等的现象,加上教材一定的滞后性。如两个时间段事物的对比,往往都是21世纪初与以前;各类物品的价格用“分”做单位常出现在应用题上。这与近几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物品极大丰富,国民收入普遍增长的新局面极不相称。

例如,旧教材有 一道相遇问题应用题:“两列火车同时从某车站相背而行,客车每小时行78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4千米。几小时两车相距852千米?”很显然,这两列火车也太慢了,现在铁路上的火车大多远远超过这个速度,况且我们国家铁路部门已于2001年10月21日对火车进行了第四次提速,其中京广、京沪、京哈、陇海等主要干线旅客列车最高时速达140千米~160千米,广州到深圳线路达到200千米,武汉到广州的高速铁路还超过了300千米。教者可以利用这道习题的修改,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可谓“一举两得”。所以,必须提高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水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促进教材改编,使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二、做一个有学问的教师,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

有学问的教师的学问应体现在书读得比一般的教师都要多,对事物的认识比一般的教师都要透。没有什么事物能使他盲目相信,对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独立或独到的看法。因其有学问而具有某种独特的气质或教学行为,并且能为绝大多数学生和同事所认同。

例如,某六年级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题中,设计了一道关于“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的试题:“在方格纸上将下面左边的图形缩小为原来的1/2,再把缩小后的图形的对称轴画出来。”个别老师对这一试题提出质疑,认为试题指向不明确,“到底是把图形的边长缩小为原来的1/2呢?还是将图形的面积缩小为原来的1/2呢?要求不明确。”如果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值得赞赏的。但作为教师提出这一问题,我认为,就显得有点浅薄了。

“图形的放大或缩小”,它的属性是一种相似变换,即只改变原来图形的大小,不改变原来图形的形状。放大或缩小后的两个图形一定是相似形。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照本宣科”,止步于字面的认识和了解上,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就会缺乏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更谈不上形成相关的知识经验。教师应该通过这些具体教学素材的使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图形的放大或缩小”这一知识的内涵是大小变化而形状相同。形状相同表明图形内角结构不发生变化,而一个几何图形的大小改变,是源于制约这个图形大小的几何要素的改变。认识不到这点对试题加以质疑,很难称得上“有学问的老师”。一个教师如果没有厚积薄发的功底,那么在教学过程中难于把教学目标提升到促进学生有效发展上来。

如何才能做一个有学问的教师呢?有点难,难在相当多的教师读大学或中师时就往往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热爱并主动学好课程的不是很多,往往是通过被动式的应考而取得的毕业证书。因此,不读书是做有学问教师的最大障碍。读好书、常读书,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使自己更有学问,更有深度,才能使自己的学生获得更大的收益。这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三、贴近生活实践,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方式

优先考虑选取教材中提供的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景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生活情景,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践活动情景贯穿起来,编排成“情景串”。这样以来,可以将解决问题与计算学者紧密结合,让学生既经历计算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又能把学到的计算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把应用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如第三册表内乘除法的练习课中我是这样设计的:星期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到游乐园去玩。情景一:出发前,班长清点人数。老师:我先请班长清点一下,我们今天一共来了几组?(8组)小朋友看一看每组有多少人?(7人)老师:板书,一共8组,每组7人。老师:谁能根据这两条信息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人?)谁能解决这个问题?情景二:开始出发,如何租车?课件画面:停车场里有8辆车,每辆车限坐3人。情景三:来到游园门口,准备买票。课件画面:游乐园门口,张贴有游客须知及门票价格(每人2元)。情景四:进入游乐园,设计游乐项目及游览路线。课件画面:游乐园内各项游乐设施的价格及相关规定。情景五:休息,到游乐园内的食品超市购物。课件画面:游乐园一食品超市内,矿泉水2瓶6元,汽水每瓶4元。

在以上一连串相关的情景中,有明、暗两条线,明线是游览,暗线是“观察画面,搜集信息――根据获取信息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计算解决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致勃勃,积极动脑,热烈参与,在看似游玩的过程中,既巩固熟练了表内乘除法,又培养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节课,始终围绕“游览”这一情景而展开,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的情景,引发一环又一环的问题,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活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促使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体验与感悟,让学生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计算学习活动中,用心发现、用心思考,在跌宕起伏的情感中体验到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在真诚交流合作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 工厂劳模事迹材料 下一篇: 银行综合部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