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6:28:0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银行经营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我国经济一直在不均衡状态下实现快速发展,突出表现为储蓄、投资与消费不均衡,出口与进口不均衡。在这种不均衡状态下,高储蓄向高投资的转化主要通过银行体系间接融资来实现,金融运行呈现“三多三少”,即间接融资多、直接融资少,资金多、资本少,银行体系存贷业务多、其他业务少。对银行体系而言,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关键在于经营转型,通过经营转型,优化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在提高转化效率的同时,增强经济金融运行的稳定性,促进消费增长,缓解储蓄与消费的失衡状况。
一、针对经济失衡发展推进银行经营转型
1.银行经营转型的方向。优化“储蓄一投资”转化路径,把储蓄资金从间接融资中分流出来,更多地从直接融资转化为投资。这需要银行体系实现综合经营,完善多样化的业务功能,更多地承担起直接融资的角色,促进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融资交易。这种直接融资交易不管通过何种方式进行,但最终都表现为资金融出方直接承担融资风险,从而有效分散社会融资风险,降低银行体系系统’I生风险,增强经济金融运行的稳定性。对居民而言,银行体系通过综合经营,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投资工具,居民储蓄可以通过这些投资工具变成直接融资,增加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这将有利于产生几个方面的积极效应:
(1)提高整个社会的直接融资比重,增加长期资金来源。
(2)提升居民的平均投资收益水平,增强居民收入保障和消费信心。
(3)提高居民资产变现能力,而增强其投资和消费能力。
2.银行经营的业务转型。社会经济结构和金融服务需求的深刻变化、金融业激烈竞争、资本充足率监管将促进银行业务和盈利渠道的多元化,并最终导致银行从传统的融资中介向全能型的金融服务中介的转变,从社会资金提供型银行向国民财富管理型银行的转变,由此推动我国银行业的深刻变革和战略转型。银行经营转型,最重要的是转变原先的业务发展思路,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原先以批发业务为主的存贷款业务逐渐向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实现业务转型,塑造自身的经营特色和竞争优势,这是银行经营转型的核心。银行谋求业务转型,当前主要应根据国际国内银行业发展趋势和战略转型要求,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立足现代金融服务业的本质,积极探索存贷业务和增值服务并重的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增长模式,逐步淡化业务发展和盈利增长对资本的依赖,塑造业务特色和业务品牌,努力走出国内银行业务同质化的经营格局,实现各项业务的全面、
二、银行经营转型的主要策略
1.综合经营策略。目前,在我国金融业仍然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下,银行体系开展广泛的综合经营、实现功能多样化,将受到法律法规、金融监管、市场环境以及内部管理能力、人才储备等许多方面的制约,因此,银行体系在实现综合经营上应实行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策略。首先,在现有法律法规和金融监框架内,通过业务创新,进入新兴业务市场领域包括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资产证券化市场、资产托管市场、代客理财市场等,延伸业务范围和服务内涵,形成全面的银行业务,把银行已有的功能发挥充分。同时,深化与其他各类金融机构包括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的合作,加大复合型、交叉型产品创新力度。银行体系可利用自身机构网点众多、客户联系面广的优势,为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其他金融机构的产品提供代销,增加交叉销售。银行体系还可利用自身实力雄厚、运作规范、信用等级高的优势,对其他金融机构的产品进行信用增级。比如银行可以对特定信托产品或企业债券提供一定程度的担保,增进其信用等级,以降低其发行成本,提高其发行效率。又如,银行可为信托基金、私募基金等提供托管服务,提升其规范化运作水平,增强其公信力。其次,随着法律法规和金融监管的逐步突破,银行体系可寻求局部的突破,先进入某一个或某几个非银行金融业务领域。再次,一旦客观环境成熟,银行体系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兼并、收购、新设等方式,全面介入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等非银行业务领域,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综合经营。应该注意的是,全面的综合经营是针对整个银行体系而言的,就具体的单个银行而言,除极少数外,大多数银行都不可能涉足所有的金融业务领域,在所涉足的业务领域内也不可能每一项业务都做得很强,关键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多为有所少为,致力寻找本身的核心业务,然后集中做好这个核心业务,办出特色,走出我国银行业同质化经营格局。要努力避免因为盲目涉猎过多的业务,结果出现问题,造成营运素质下降。
2.消费金融业务策略。对我国银行体系而言,发展消费金融业务、促进储蓄向消费转化,关键是要响应国家扩大内需的宏观政策,把握居民消费结构调整、升级各个阶段的消费热点,推进消费金融产品创新,针对不同层次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融资服务,逐步实现从以生产经营性金融业务为主向生产经营性金融业务与消费性金融业务并重转变。重点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结合社会消费热点,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从目前我国消费市场发展特点上看,住房、交通和通讯、旅游、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等已经成为社会居民消费的热点。相比饮食和衣着这些新的消费热点需要一次性支付比较大的金额,恰恰是最需要银行消费信贷支持的领域。银行体系应该紧紧围绕这些领域,通过业务创新特别是灵活的还本付息安排,推出更多的、符合不同人群消费需求的消费信贷产品,提升居民未来收入的变现能力,帮助居民更加合理地安排消费需求,提高生活水平。
商业银行服务,是指商业银行通过收费方式向其客户提供的各类本外币银行服务。这种服务是指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不构成表内资产和负债的业务。2003年,银监会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下发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确立了商业银行的收费权利,使得商业银行收费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一)服务收费是商业银行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加入WTO后,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一系列深层次的改革。随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步伐不断的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和经营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作为市场经济下的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开始由原来承担政策性业务,履行社会资金的管理职能的专业银行向提供金融服务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商业银行转轨。正是这种转型,使国有商业银行成为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它有着和一般工商企业一样经营目的,即:根据市场发展和需求,通过优化产品品种和结构、服务对象、优化配置资源等,来改善经营状况,不断提高盈利能力。为了改变单一的以利差收入占主导的收入结构,扩展盈利能力,服务收费成为了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服务收费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收入来源。
(二)服务收费是商业银行市场化的经营行为。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它要按照企业的基本规则从事业务经营,要讲求经济利益,而利润是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建立有偿的市场化服务机制,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价格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商业银行才有持续经营动力。银行通过经营,为社会、客户创造价值和服务,客户给付对价作为补偿和一种认可。这是市场化的经营行为,体现了随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商业银行正在向市场体制转轨。
(三)服务收费是商业银行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保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企业和个人客户对银行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商业银行必须不断投入巨额资金,不断提升服务的科技含量,才能满足不同层次金融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金融消费需求。因此只有按等价交换原则,允许银行根据银行业务成本高低,合理运用服务收费政策,才能鼓励和激发商业银行积极创新和丰富服务品种,促进业务更好地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银行业发展的双赢。
(四)服务收费是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相对较高,有数据表明大致占收入的30%-40%,这与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依赖存贷利息差的收入结构明显不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银行存贷利差会逐步缩小,银行的收入来源面临较大压力。银行业只能通过创新中间业务和寻找新的收入渠道而生存发展。
二、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公众对商业银行定位不准确,往往把国有商业银行看做是行政机关或准行政机关,免费服务的观念已经成为公众心理定势。一旦收费,便会招致强烈的不满。同时,服务收费业务市场竞争不规范,收费标准不尽完善,也加剧了公众对服务收费的质疑和强烈不满。因此尽管银行服务收费有其合理性,但不可否认,我国的银行收费市场确实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是收费项目繁多,但同质化特征明显。其次收费标准不统一,缺乏定价依据,同时服务收费行为也欠规范。最后就是引导宣传不够,经营行为欠规范。
三、商业银行服务收费的规范途径与建议措施
(一)修订完善《暂行办法》,制定行业定价标准。目前商业银行收费指导性文件主要依据《价格法》和2003年出台的《暂行办法》,目前已不能适应银行服务业务迅速发展、收费名目繁多的现实。建议监管机构明确对商业银行收费活动的监管要求,确定商业银行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目录,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二)加强监管力度,将法律法规落实到位。从近期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的不规范经营整治工作要求来看,部分商业银行对《暂行办法》和各项制度规定落实情况并不很理想,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政府监管部门应强化对商业银行规范经营的监督力度,督促商业银行提高制度规定的执行力。
(三)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规范服务收费行为,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银行服务因其对象和业务种类的多样性、复杂性,属于知识密集型业务、智能,需要大量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银行发展服务业务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动力。
参考文献
引言:基于战略化的发展目标,我国的经济建设水平在信息化、现代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背景下实现了全面的快速提升,然而通过细化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充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却始终处于不均衡的单边式发展状态下,具体表现为人们储蓄与投资行为的不均衡、消费与收入的不均衡、经济进出口发展的不均衡等。诸多的不均衡发展状态导致一些企业的高储蓄仅能通过向银行的间接融资来实现高投资的转化,因此凸显了我国金融运行中存在分布不均,间接融资高于直接融资、资金储备多、资本量有限、银行服务主要以存贷业务居多,其他服务业务较少的不合理现状。因此,单就银行体系来讲,如何解决这些不均衡的发展矛盾,关键就在于如何促进银行的经营转型,使他们通过合理的业务拓宽推进储蓄向投资的高效转化,并在提升良性转化率的同时进一步强化银行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稳定性,使人们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从而真正缓解人们储蓄行为与消费活动的不均衡发展现象。
一、调节经济失衡发展、切实推进银行经营转型
(一)合理的银行经营转型方向
合理的银行经营转型方向主要在于如何有效优化银行的储蓄投资,使之路径进行彻底转变,将储蓄资金一部分从间接融资形式中分离出来,将其合理的投入直接融资计划中,从而转化为投资效能,体现投资转化的真正价值。在这一转型方向中,需要我们构建综合经营的银行体系,合理促进银行开展丰富的业务服务,切实发挥人性化的优势服务功能,并主动承担更多的直接融资服务职能,使有资金需求及提供资金的双方在银行的直接融资调解中开展丰富的直接融资交易。当然在直接融资的交易中,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无论银行调节的多么规范,融资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与间接融资的风险主要由银行承担不同,直接融资以资金融出一方作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因此有效的降低了社会融资的集中风险,令银行体系免受系统性风险的压力,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社会经济金融运行的高效性与稳定性。从民众的角度来讲,银行体系在综合的经营开展中为广大老百姓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投资渠道与投资工具,他们不再唯储蓄论,而是通过丰富的投资工具将储蓄延伸到直接融资进程中,合理增加了金融资产的健康流动性,其产生的积极影响效应无疑是多方面的。首先可以提升全社会的直接融资比例,令银行进一步扩充长期资金的合理来源,同时居民在较低的投资风险中其平均的投资收益将持续增长,这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人们的保障性收入并提升他们的消费信心。另外成功的投资将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资产变现能力,并变相增加他们的持续投资能力与综合消费需求。
(二)科学的银行经营业务转型思路
为了切实促进银行经营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与经营效益的持续盈利增长,推动银行服务格局的全面变革与战略化转型,我们应科学的通过深化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构转变与金融服务的需求增长,展开激烈的竞争比拼,并进一步强化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从而切实促进银行脱离传统的融资中介禁锢,实现向智能型、全面型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合理转变。在转型实践中,银行将不再是社会资金的提供者,而是国民经济财富的综合组织管理者。基于以上科学目标,我们必须摒弃以往落后的业务发展思路,促进优势业务结构的合理整合、完善调整落后的以存贷业务为主的批发式服务模式,使其扭转为综合的、全方位的、多元化的业务服务体系,通过科学的业务转型真正强化银行自身的竞争优势与服务经营特色,展现银行转型经营的深刻核心理念。当然在谋求业务转型之路上,我们应充分依据当前国际及国内银行的发展特点及行业发展趋势,遵循市场的战略转型准则,并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立足于现代化的金融行业服务本质,即以人为本、多元发展的服务理念。总之我们应积极探索、丰富探究存贷业务及其增值服务的新境界,促进两者的并重发展,以营利为主,淡化特色服务与效益增长对单一资本的依赖需求,力争营造银行业务服务的突出特点,树立良好的品牌服务形象,并使之跻身于国内银行业的前列,突破固有经营格局,真正实现银行经营业务的全面发展。
二、银行经营转型的科学策略
(一)逐步深入,促进银行综合管理业务的广泛开展
基于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经营业务较分散、各项监管机制仍属于严格的分业管理等现状,我们应合理转变,促进银行体系综合经营业务的广泛开展,令其服务功能更加多样化。同时在业务实践中我们应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积极的在金融机构的合力监管下顺应市场环境特点,增强银行的内部管理能力,并在人才储备方面下功夫,实现逐步深入的拓展管理。首先我们可促进新兴业务的拓展,促进金融延伸产品的服务发展,例如令市场的资产证券化、促进资产托管、代客理财等创新业务的开展,并使银行服务业务的范围及内涵进一步深化。另外我们还应合理促进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开展证券保险业务、基金理财、信托业务等,有力的加深复合交叉等新型产品的推广力度。银行体系拥有较多的机构网点,因此具有客户分布广泛、联系高效等特点,我们应充分利用银行的这一优势将各机构网点作为产品的代销服务站点,合理丰富交叉销售服务业务。再者银行体系具有资金储备实力雄厚、面向广大受众操作规范、在客户心中信誉度较高等优势,因此我们可利用高信用等级将其他金融产品进行信用升级操作,尤其对一些特定的债权或信托产品可提供担保服务,从而合理提升发行效率,降低银行发行成本。人性化的托管服务是银行提升公信力与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因此银行体系应有效的利用这一途径丰富开展信托基金服务业务,为私募筹集基金提供托管服务等,通过高效、规范化的运营操作进一步提升银行的群众影响力。再者,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与创新突破给银行体系带来了丰富发展的创新突破机遇,因此我们可大力促进银行系统对非行业新领域的深入探索研发,可令其先行跨入一个或几个非金融银行业务中,通过逐步的深入再进行循序渐进的拓宽。待相关行业环境成熟后,银行体系可利用风险可控性开展全方位的收购、兼并等拓展计划,从而真正实现全面的综合经营。当然并不是所有银行均能实现这一终极目标,对于规模较小的银行只要坚持将一项或几项业务做强,坚持合理的选择性,创建属于自己的特色核心业务,才能真正实现结构强劲的高竞争力并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价值。
(二)提升消费性金融业务比重,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提升金融业务比重就是要求我们以扩大内需为宏观目标,促进居民储蓄合理的向消费转化,并继续通过多热点、多元化的服务业务拓宽调整居民的消费结构。为了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均衡性发展,我们只有切实扭转以往以生产经营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有效提升消费性金融业务比重,并促进两者的均衡性发展。首先我们应依据不同层次、不同种类客户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融资服务,并结合时下流性的消费热点,大力拓展消费信贷业务。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目前房、车、旅游、保健医疗、子女教育、保险已成为社会消费的新一轮热点,而这些投资往往需要大量资金,因此我们可充分发挥银行的消费信贷服务职能,使其支持领域进一步拓宽,例如增加分期付款的消费范围、零首付贷款服务、还本付息服务等,从而进一步提升居民的收入计划变现能力,令其通过合理的消费切实提升生活质量。
结束语:面对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及其结构性整合不均衡的现状,我们只有充分遵循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政策,深化银行的经济调控职能,以经营转型为目标丰富银行体系的融资渠道、实现综合服务业务的拓宽,并合理提升消费性金融业务的比重,才能真正使我国经济建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均衡、持续、高效、全面、快速的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c)-0232-02
1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在1993年以前实行混业经营,银行业长期占据金融体系的主导。随着1980年国务院于颁布的《关于推动联合的暂时规定》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关于积极开办信托业务的通知》提出鼓励银行尝试办理信托业务,多家银行相继成立了信托机构。20世纪初,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商业银行为证券市场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人力、物力以及技术的大力支持并成立了证券部,经营企业证券的发行等业务。
随着我国在1992年下半年迎来经济发展热潮,巨额的银行信贷资金流入股市,进而致使金融业秩序甚至整个国家经济混乱。此后,国家开始全力整顿金融秩序,并在1993年第一次明确提出银行业和证券业要实行分业管理。两年后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对分业管理又赋予了法律角度的确立。
一个国家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选择应该与本国经济发展的水平紧密相连、理论联系实际。回顾世界商业银行经营体制选择的发展,从19世纪50年代美国、德国出现混业经营到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出现金融危机,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不得不实行分业经营,再到20世纪80、90年代,受到金融自由化的影响及不断出现的金融创新,金融监管程度开始减缓,各金融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欧美国家和再次转向银行混业经营的体制。如今,众多西方大型银行已成为提供银行、保险及投行业务等综合金融服务的公司。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银行业是应该转为混业经营,还是继续坚持分业经营呢?
2 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
2.1 我国银行业分业经营存在的问题
1993年以后,中国逐步开始实行分业经营运,以更好地管理金融活动、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但现实显示我国银行业分业经营存在着很多问题。
(1)分业经营体制反而加大金融风险。
因为商业银行将业务重点局限在贷款和存款业务,且贷款业务主要客户为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普遍效率较低,发展动力不足,因此导致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迅速上升,业务收入不能弥补支出、产生大量金额的亏损。保险公司则只能把收取的保费存放在银行或者购买一些债券,保费资金没有用活。一些保险公司依靠存款利息甚至无法满足客户理赔及其他支出的需求,逐步呈现亏损状态。证券类机构也面临相似困境,由于融资渠道的缺乏,股市萎靡不振时,不少营业部入不敷出。股市高涨时,又出现证券公司非法挪用客户资金,改善自我运作能力的现象。分业经营的体制已导致多种金融机构孤立运营的局势,阻碍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
(2)分业经营体制不利于金融业发展。
分业经营管理的政策使得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丧失了自由性。金融机构只能根据分业经营的各种相关规定和要求开展业务,监管部门众多,新的金融产品推出难度较大,严重阻碍了我国金融业的业务创新与发展。
(3)法律基础薄弱。
一方面,相关法律并没有联系我国金融业实际情况,抽象且无参考性。另一方面,虽然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法律条文较多,但是涉及监管的法律是非常小的一部分,缺乏实际操作性。
2.2 混业经营符合我国实际情况
中国的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是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竞争以及金融自由化发展需要的选择,也是促进我国的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选择。其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混业经营,可以达到优化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减小资产风险、增加运营效率的目标。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组成结构缺乏多样性,其中信贷资产占据总资产的很高比例,其他种类的资产占比非常小。通过对近年来中国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信贷资产占总资产比例高达70%。其中七成的信贷资产又流向了国企。这种构成比例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很大,万一出现经济不景气的形势,许多企业将破产,而最大的受害者则会是银行自己。正如所有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的道理一样,银行的资产在混业经营的体制下将可开展保险、投行等多元化业务,资产组成单一的状况将会得到很大改善,进而使面临的风险大大降低。
(2)混业经营体制可增强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同业竞争的能力。
随着我国加入WTO已满十年,外资银行涉及更多的业务,与中资银行的竞争愈发激烈,中资银行的优势在逐渐减少。而国内的外资银行依托丰富的业务经验、强大的软硬件以及先进的服务理念,将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极大的挑战。首先便是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的不同带来的冲击。正如上述分析,欧美国家的混业经营模式给予客户更多的选择去管理资产,也可以促进银行进行产品创新,减少成本、提高业务机会及盈利能力。我国本土商业银行传统单调的存贷款业务明显无法与之抗衡。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不能被混合与外资银行的竞争。
(3)减少监管成本。
目前我国分别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及保监会对银行、证券及保险等金融机构进行管理,这种做法主要是基于提高监管效率的考虑。然而,所带来的弊端是几个部门自成体系,互相缺乏沟通,给被监管机构带来机会利用法律漏洞体牟利。例如银行偷偷将信贷资金流向股票市场等行为在监管上会因为监管部门较多而遇到很大难度。
3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发展的对策
3.1 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
混业经营模式主要分为全能银行与金融集团两种。后者又细分为各类金融机构独立运作、银行直接对证券及保险公司控股与金融控股公司三类。从我国现有法律及监管制度的实际情况出发,由于金融控股公司确保各个部门的协同作用,且自身具有灵活性与一定规模,因此,金融控股公司制是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最佳选择。
3.2 进行产品创新,发展电子银行
混业经营是产品创新的土壤,商业银行应遵循现有法律,合法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拓展业务合作的空间,用更多的选择吸引客户,从而使本土商业银行具有与外资银行竞争的基础与实力。此外,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更多的客户喜欢足不出户办理业务,减少去银行的路上及在网点排队等候的时间,这就对商业银行运用电子网络进行混业经营、提供更高、更全面的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3.3 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
银监会、证监会与保监会组成的“三会”与人民银行进行分业监管的初衷是专心监管银行、证券及保险三大金融机构,提高管理效率,然而其日益凸显的缺陷刚才已经进行了分析。由一个金融机构进行统一的监管固然是顺应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然而如果立即进行转换,无论是立法等硬件还是寻找全面型人员等软件方面都面临较大的难度。因此,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加强各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一方面,可以定期举行电话会议,沟通各自在监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信息资源共享、共同分析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将各自掌握的数据录入一个共享数据文件库里,已达到减少真空地带带来的风险及重复监管带来的成本损失。
第二,提升监管水平。金融监管理念应该是持续的、定量的,而非单次的、定性的进行监管。要提高监管者的素质,要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参考学习欧美国家的丰富经验和技术,提高审慎监管、持续监管能力;要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同时提升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并积极与世界监管组织部门进行合作,共享信息资源,互相交换意见与想法。
第三,改善银行内部控制制度、防范操作风险。内控制度的完善与否,极大影响着企业的竞争能力与盈利能力。内因决定外因,监管当局的监管围绕着银行良好的内控制度发挥作用,商业银行应该提高对自控重要性的认识,减少操作风险,真正的发挥内控的强大作用,而非全部依赖外部监管。
3.4 引入复合型人才
引进精通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全面型人才,同时注重对这种高端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在不同金融机构进行轮岗工作等方式来实现。这样一方面提高了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实现由单一机构进行统一监管的最终愿景打下了基础。
4 结语
根据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外资银行业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选择混业经营具有充足、明显的理由。我国也已具备了实施混业经营的基本条件。本土银行业的当务之急是通过正确的途径,又快又稳的转向混业经营。在转变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由此可能带来的风险。同时,监管当局应完善管理体制。通过以上多种手段,使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竞争力得到提高,迎接外资银行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秦厉、邱群霞.中国银行业的制度变迁—— 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J].金融观察,2005(9).
[2]杨玉熹.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J].银行法律论丛.
当前,互联网金融呈现迅速发展态势,目前以及变成我国金融市场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按照媒体的调查结果,阿里集团与天弘基金互相合作构建中国首个互联网基金,也就是目前被大家熟知的余额宝,截止到2014年上半年,基金规模突破5700多亿,收揽超过1.24亿用户规模。同时,像有利网、理财范儿等互联网信贷产品开始火热,我国步入到了全新的互联网金融新时代。因此,站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这一大背景之下,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影响与发展对策。十分有意义。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概念
尽管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当前金融市场热点话题,不过相比于其受到高度关注,对齐涵义的学术界定当前尚未有明确定义。想要站在专业视角来定义互联网金融,必须先立足金融定位上然后再切入。广义上看,金融就是资金融通之意,所有和货币发行流通关联的即为金融;就狭义上来看,金融仅限于货币融通。也就是阐述资金于各市场主体间发生融通转移这样一个过程。该过程有两种呈现形式,其一为直接融资,其二为间接融资。以表现形式来区分的话,直接融资为资金需求方直接对资金供给方提出融资,目前最典型直接方式即债券、股票;而间接融资即需求方借助中介结构来获得融资,无需和资金供给方直接对接,该方式的代表为商业银行。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特点
互联网金融较之传统金融,并无本质区别,既相似又不同。不同的地方在于业务媒介和思维模式。本着互联网四大精神,互联网金融从业者需要转变过去传统经营思维模式,以互联网思维来实现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加工。金融同互联网结合,让金融业务呈现出的透明度、快捷度、参与度更高,成本则更低。如图所示:
图1 互联网金融具备的几大特点
数据来源: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经营影响
(一)商业银行的安全问题
商业银行借助于自身的优势吸引了很多的用户,同样也是这个优势的背后有着巨大的风险。主要的表现如下:
1、商业银行的有关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管理上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没有制度可以遵循,还有员工素质所造成的安全隐患。
2、商业银行所具有的局限性,比如设备性能不是很好,通讯故障比较多,软件不安全等形成的安全隐患,还有自然原因,比如雷电和水火等形成的经济损失。
3、还有外界的攻击,虽然现在很多的网站都使用了防火墙以及网络监测的有关措施,对于黑客来说,还是防不胜防。
因为没有针对于业务的规范,商业银行存在很大的技术风险和操作风险以及法律风险。因为这些风险的存在,所以客户对银行的安全性抱有怀疑的态度。
(二)商业银行风险制度监管问题
1、缺乏系统的监管法律制度。我们国家还没有和世界贸易组织签署电子商务宣言,所以在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都是按照银行自己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的。在这些管理的方式中如果遇到了问题往往会把银行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有的甚至设定了免责霸王条款,这些条款不公平不公正,所以商业银行要有专门的部门设立相关法律。
2、监管的主体不健全。现在针对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系统来说,我们国家针对于商业银行的法律制度中包含了国务院和银监会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等多个相关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智能,按照不同的分别对银行风险进行立法和监督管理。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权利和职责是交互在一起的。与此同时我们国家金融行业是使用的分业经营的模式,网银使用的是相互交叉的,在监督管理的问题上,有可能会成为三家业务交叉,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资源浪费,在另一个角度上也有可能会形成监督管理上的漏洞,这样一来就降低了监督管理的效率。
(三)商业银行的网络业务种类单一
现在我们国家商业银行产品相对来说比较的单一,银行没有充分的使用好网络这个契机。虽然有很多的银行提出已经拥有了所谓的商业银行,但是他们的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只是查询和转账还有支付这些最普通的业务,真正借助于网络来进行交易的产品还不是特别多。我们国家商业银行的产品还是受到了传统银行的制约,现在我们国家的商业银行所起到的作用只是传统银行的业务渠道。
三、互联网金融下商业银行经营与发展对策
(一)强化商业银行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
1、准入监管。审批准入提高门槛,参与互联网金融企业要上交申请,申办要求、需求材料都要明确,并获取机构审批后方可正式运营。
2、信息披露监管。信息披露制定监管政策,要求互联网金融公司具有充足的资金,维持稳定交易系统,确保用户数据信息安全,保证资金流动性和业务记录可靠真实。数据实现独立审核存档备案,企业要为用户提供交易的单笔数据,让用户可以了解资金状况与业务状况,融资双方明确约定还款时间、协定签订落实、债券追偿等。
3、风险评估监管。构建完善的风险管控机制。建立一定预警体系,优化现有风控模型,界定好若干参考标准存在的风险区间。站在审核、管理以及发展等方面对金融业务的风险展开全面管理与分层管理,针对不同风险实施针对性管理。
(二)防范商业银行中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风险
1、建立应对互联网金融信息安全攻击的主动防御体系。互联网金融面临多种风险,其中信息安全便是其中一种。随着新形势和新技术不断更新,金融安全风险面临更大挑战。新兴技术不够成熟,仍然有待完善安全机制。P2P 平台、大数据金融处在萌芽时期,在安全管理方面仍待提高。尽快建立安全防范意识,重视互联网金融领域信息安全。
2、强化金融理念和认识,加大对金融知识的普及。互联网金融慢慢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当务之急就是要普及金融知识,加强普及力度。积极倡导普惠金融、责任金融理念,贯彻三个基本金融策略,落实好监管政策、加强行业自律,不断提升消费者能力。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借助媒体和网络宣传普及金融知识;媒体、互联网等对互联网金融安全信息的欺诈行为加以曝光,引发消费者重视。普及客户信息安全自我保护知识,帮助公众有效识别风险,加强自我保护,保护好个人隐私与信息密码安全等,维护利益不被损害。
(三)注重商业银行里的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
跟随互联网金融发展步伐,不可忽视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教育培养。互联网、金融结合,金融业务由线下转移至线上,需要专业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加入。金融业务在线展开,需要复杂计算机操作来开展线上客户业务办理,要求在线客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金融知识,计算机操作能力也要过关。
未来,互联网金融提供专业人才以挑战和基于。市场发展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人才要求会更高。专业人才依然存在极大缺口。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需要不断创新,探索新的防范,拓宽眼界。
四、总结
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到来在飞速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商业银行在发展业务的时候,电子货币是以后必须要发展的,不然在以后激烈的银行竞争中就会失去生存能力。观看全球,有很多的传统银行都把网络银行作为以后发展的重点。要想商业银行健康的发展,就要理性的对网络银行的特性以及影响来进行分析,找出自己所存在的问题,然后选择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郑联盛.中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本质与风险[J].国际经济评论.2014(05)
[2] 邱勋,郭福春,陈月波.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来展望[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5(01)
一、经济转型时期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挑战
1. 利率市场化。2012年6月,我国迈出了利率市场化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措施主要是存款基准利率从3.5%下调到3.25%,但存款利率也可被各银行最高上浮到基准利率的1.1倍。转型时期,利率市场化进程无疑将进一步加速,这将直接促使金融业价格竞争加剧,存贷利差收窄。商业银行传统的存贷差盈利模式将难以维持银行的持续发展。
2. 民营资本准入的放松。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到了要“落实金融监管改革的措施”,实现“放松管制,加强监管”的金融改革目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的作用。其中的主要措施就是中国牌照管制被放松,加快民营资本准入限制的改革。这一措施将对商业银行带来极大的影响,意味着将来会有不同类型的银行有效开展和壮大,对现有的商业银行的经营也会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和威胁。
3.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互联网+”概念的提出,无疑将极大地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相较于门店式银行最大的便利在于快捷、方便。
以上几个方面势必在不久的将来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巨大风险,传统经营模式在这种“新形势”下已经显得难以为继,改革银行的经营模式是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发展的困境
1. 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
首先,在数量上的规模扩张。在《商业银行法》颁布之前,四大国有银行在全国扩张的程度使得各自都已经拥有了上万家银行分支机构。中国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从2009年的2万增加到2013年末的2.4万,数量规模明显扩大了17%。建设银行的分支机构从2009年1.3万增加到2013年末的1.4万,数量规模也明显扩大了7%。交通银行则是从2009年营业网点2600左右,遍布全国190多个大中城市,到2013年末,有2695个营业网点,遍布全国203个地级市以上的城市,规模扩大的速度快。工商银行发展更加迅速,从2009年的16,232家分支机构到2012年末,规模已经跨越全球六大洲,17,125个境内机构,383个境外机构。
其次,在资产上的规模扩张速度尤为惊人。表1为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以及民生银行从2009年至2013年的资产规模情况表,其中工商银行资产2013年相比2009年同比增长60%,建设银行同比增长66%,农业银行同比增长79%,招商银行同比增长94%,华夏银行同比增长97%,民生银行同比增长126%。这些数字表明,这五年来,各大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扩张迅速。
2. 商业银行传统产品结构以信贷为主。
商业银行传统产品结构是以信贷为主要产品这是其特征之二。银行的信贷规模大,其对应的资产占据了银行总资产的将近一半的比例。表2是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以及民生银行各自的信贷产品相对应的资产在总资产的比重为例进行的分析。
表3分别用英国、日本、美国与我国银行从2009年至2013年的利差进行对比。
从表3中的数据对比可以明显看出,我国的利差在全球来说属于中上水平,甚至利差可以高达3.6%。
再从我国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进行分析发现,商业银行绝大部分收入都是根据利差收入所得,占比可以达到百分之八十左右。从表4可以看出我国的商业银行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其中五大国有银行的利差收入到2013年占总收入的76.54%,11个股份制银行到2013年利差收入占总收入的84.28%。由此可见,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主要还是是靠利差收入来获得主要的盈利。
4. 商业银行的传统客户结构是以大企业客户为主。
我国商业银行在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惯性,追求大客户。根据统计的数据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和其他一些行业一样存在“20∶80”的定理,即80%的利润靠20%的客户产生,而这20%的客户都是银行的大客户。能够在银行贷到款的客户,大部分是大企业,或者公务员一类稳定的客户,而对于急需融资的中小微型企业贷款则成了一道巨大的门槛,难以跨越。
5. 传统模式下,风控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不够重视。
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主要体现在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证券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四大类。其中利率风险日益成为重要的风险把控方向,中国为了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多次调控利率,也警示着商业银行不可忽视对市场风险的把控。
不管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还是操作风险,商业银行都需要形成风险控制系统,而不是只单纯强调其中的一个风险。
三、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改革的建议
1. 面对国家利率管制的放松,利率市场化已经是势不可挡,而要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生存下来,就必须打破原有的传统经营模式,敢于走在前列。
首先,是要从产品结构上进行调整,改变利差收入与非利差收入之间的比例。从我国的招商银行的经营模式转型看出,他们最先从产品结构进行调整,面对如今中国金融市场的形势,转变业务的方式是最佳的选择。为了大大提升非利息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可以通过发展其他中间业务,从传统信贷业务转型到其他中间业务发展来提高非利息收入比。通过业务的调整,可以更好地应对中国的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这样一个现实的问题。
其次,是产品策略的改变,可以发展零售产品与批发产品等非信贷产品,可以有效地转变对于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利差收窄的不利情况。加快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转型,大力发展零售业务。同时根据人民银行的调息措施,制定好利率,从而更有利于竞争。
最后是要竖立海外扩展的目标,发展海外市场。海外市场对国内的利率市场化没有影响,如若发展海外的市场,那么也是给商业银行一个新而大的生存空间。
2. 面对金融管制的变革,从招商银行的成功案例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的建议。
首先,最关键的是提高自身的风控能力,严格按照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进行风险控制。不单单是只关注信用风险,还要加强对市场风险与操作风险的控制。招商银行对自身的风险体系有很好的把握,尤其是在后期加强了对其市场风险的重点把控。
其次,是改变经营策略,提高资本充足率,达到监管要求的资本充足率。招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得益于产品策略和经营策略的改变,不再是将目标放在信贷产品这一块,而是立足于非信贷的产品。
最后,是要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未来随着金融牌照的管制放松,国外资本的大量涌入,都会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面对这样的情形,商业银行更要加快创新步伐。如招商银行跻身于P2P领域的互联网金融,在其他业务上的创新,都给招商银行的成功转型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3.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来说,既是一个大的危机也是一个大的机遇。商业银行要做出以下几点的转变。
首先,是在观念上要进行转变,不能停留在传统思维中,面对互联网金融日趋火热的势头,商业银行要敢于向前走,争取涉足这一领域,占领线上的数据和市场。最先发觉P2P模式的大好前景的是平安银行,陆金所的火速发展让其他的商业银行纷纷看到了机遇,不少银行都有跻身P2P领域的想法,只是由于承担的风险,各大银行都还是谨小慎微。而未来,商业银行很有可能会进行托管P2P平台资金,从而涉足这一领域。
商业银行转型已经成为迫在眉睫了,可以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平台,对各自网站、手机APP的维护做好,转变固有的以利差收入为主要盈利模式的方式,提高各自的非利差收入。
其次,是管理上的转变。不仅仅是人才的大力培养,还要在部门管理上进行协调,很好地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
最后,是在业务经营上进行转型。显然原有的经营获利方式已经不再具有优势,商业银行必须要做出调整,不再以信贷产品为主要产品,而是转向除信贷以外的其他产品上。努力做到专业化、综合化的经营发展。
从国外银行转型实践和我国商业银行进行转型的实践来看,一是要转变业务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成集约型,保持原有传统业务的优势,重点发展其他业务,例如零售业务、批发业务等等。二是要转变盈利方式,提高自身盈利能力,而不是单纯靠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来盈利。通过不断缩小存贷款利差的空间,提高非利息收入从而提高其利润来源。三是提高银行差异化竞争能力,给自身的优势进行正确的定位,产品以及客户等都要有正确的定位,实现差异化,有利于降低由于业务雷同而造成的多余的成本的浪费。四是提高创新能力,改变其在创新方面严重滞后的问题。五是改变风险管理的模式,提高对风险的把控能力。
参考文献:
[1]姚立中.我国银行业规模扩张的路径分析[J].新金融,2008(04).
[2]易茜.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J].时代金融,2012(07).
[3]齐凤君,王景会.浅议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时代金融,2013(11).
从美国银行的盈利能力来看,若以平均资产收益率(ROAA)作为考察盈利能力的指标,美国银行的ROAA和净利润变化一致。由于净利润从2007年开始大幅下降,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一改之前的上升趋势,出现大幅下滑(图2)。
美国银行的净利润在2007年和2008年的大幅下降,主要是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造成大量的资产减值损失和拨备支出。2009年,总收入大幅增长,利润大幅下降的趋势有所缓解,但这种变化是美国银行并购美林和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所致,并非是原有业务收入的大幅提升。2010年亏损的原因,主要是在全球银行卡业务和房屋抵押贷款业务上的巨大商誉减值损失。2011年,美国银行主要业务收入下降,造成总收入下降,但由于拨备支出的大幅减少、资产公允价值调增和卖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等原因,净利润比2010年有所增长。
收入结构变动加剧
1998~2011年,美国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均大幅增长,利息净收入从182.98亿美元增至446.15亿美元,增幅为144%;非利息收入从121.89亿美元增至488.38亿美元,增幅为301%(图3)。
非利息收入增幅大于利息净收入增幅,非利息收入占比也从40%左右增长至50%以上(图4)。从收入增长轨迹可以看出,利息净收入增长趋势平稳,而非利息收入波动较大,非利息收入的波动也直接导致了总收入的波动。在2007年和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利息净收入保持增长,而非利息收入大幅下滑;2009年,在并购美林后,非利息收入大幅增加,但由于危机的持续影响,在随后的两年里,非利息收入依然大幅下滑,直接造成了总收入的大幅减少。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升,在提升总收入的同时,也增加了总收入的波动性。
业务结构逐步演进
自2000年开始,美国银行将业务明确划分为四个板块——消费者和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全球企业和投资银行、股权投资。消费者和商业银行板块主要包括了面向个人和中小企业客户的资产负债业务、银行卡及保险等业务;资产管理主要是面向个人客户的资产管理业务;全球企业和投资银行板块向大型企业、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政府机构提供投资银行、资本市场、贸易融资、财务管理及咨询等服务;股权投资主要投向处在商业周期不同阶段的公司。2000年,美国银行消费者和商业银行业务净利润为46.43亿美元,资产管理业务净利润为6.01亿美元,全球企业和投资银行业务净利润为20.52亿美元,股权投资业务为4.6亿美元,各个业务板块净利润所占比重如图5所示。
2004年,由于并购等原因,美国银行将原有的消费者和商业银行业务板块一分为二,分别成为全球消费者及小企业银行业务、全球商业和金融服务业务,主要是将原来该板块业务根据客户重新分类,将大客户单独分出。“股权投资和其他”业务统一为“其他”业务。排除业务板块重新划分的影响后,各部门利润所占比例没有明显变化(图6)。
2006年,为向商业客户提供更全面服务,充分发挥全能银行优势,美国银行又将全球商业和金融服务与全球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业务板块,合并为新的全球企业和投资银行业务板块(图7)。
在2008年并购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及2009年并购美林后,美国银行又重新划分了业务板块,将个人和小企业板块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存款业务、全球银行卡业务、房屋贷款及保险业务,新的全球银行业务和全球金融市场业务板块,以及原有的全球财富与投资管理和“其他”板块。但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2011年,美国银行的银行卡业务和房屋贷款业务板块都有大量的拨备支出,造成这两个板块的净利润均为负,因此采用拨备前和税前各板块的利润来分析各部分对利润的贡献。
从业务板块划分变化来看,美国银行的业务不断丰富,业务划分更为具体,并根据业务种类和客户的不同来划分业务板块。近年来,美国银行不断以并购扩展自身业务。虽从大的业务板块来看,各部分业务对收入贡献比例没有大的变化,但各业务板块的内部成分更为丰富,各板块的收入都得到大幅提升。2000年及2011年各对应业务部门的收入对比如表1所示。
业务部门对盈利能力影响
虽然美国银行收入大幅增加,但净利润却在萎缩甚至亏损。2007年,次贷危机初现,美国银行各业务部门的净利润都有所下滑,从2006年的211亿美元下降到150亿美元。但从2007年的报表可以看出,导致利润下降的原因主要是银行卡业务和消费者房地产业务的拨备损失大幅增加,这两个业务的拨备损失增加了44亿美元;另一个原因是在债务抵押证券(CDO)及其他结构性产品和信用产品交易中高达56亿美元的损失。
2008年,美国银行净利润下滑90亿美元。银行卡和房地产贷款业务的拨备损失进一步增加,为139亿美元。并购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增加了44亿的非利息支出,自营交易继续亏损,股权投资的拨备损失和重组并购费用使利润减少了48亿美元。
2009年,美国银行总利润有所回升,比2008年增长23亿美元。但主要是由于收购美林后,资本市场业务非利息收入大幅提升,以及市场环境的改善和自营交易业绩的回升。但美国银行的银行卡业务和房地产贷款业务依然由于大量的拨备损失,处于亏损状态。而一直较为稳健的存款业务也由于利率下降,收入大幅减少,利润缩水30亿美元。
2010年,美国银行亏损22亿美元,主要是由于对银行卡和房地产业务计提124亿美元的商誉减值支出所致。计提这两项业务的商誉减值损失,是由于金融改革法案对银行卡收费的限制和房产贷款业务方面的不确定性,如该业务面临的诉讼风险等。若剔除商誉影响,则存款业务非利息收入下降17亿美元,主要是由于履行电子资金划转法案导致手续费收入下降。银行卡业务由于经济环境的改善,违约和破产情况减少,计提拨备支出也大幅减少并开始盈利。房地产贷款业务由于资产构成改善,拨备支出相应减少,但为房地产业务相关索赔计提的49亿美元准备支出,依然造成房地产贷款相关业务巨亏。其他业务受益于经济环境改善,计提的减值损失都有所减少,但业务本身的收入情况没有得到改善。
2011年,美国银行利润由负转正,为14亿美元。银行卡业务由于不必计提商誉减值,同时受经济回暖影响,拨备支出大幅减少,账面盈利大幅增加到58亿美元。房地产业务则继续受到陈述和保证准备支出、诉讼支出大幅增加拖累,巨亏195亿美元。投资银行业务受固定收入、货币和大宗商品收入减少影响,利润减少33亿美元。其他业务收入增长依然乏力,主要靠账面拨备支出的减少增加利润。
从2007~2011年美国银行各业务盈利情况变化来看,导致最近几年业绩低迷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危机直接导致银行卡业务和房地产业务主要客户收入能力大幅下降,偿债能力不足,信用等级降低,违约和破产情况屡屡出现,不得不为此大量计提拨备支出。经济危机中,各种信用产品和金融衍生产品,尤其是和房地产相关的结构化产品价格大幅缩水,造成投资银行业务中自营交易大幅亏损。并购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后,虽然房地产业务规模扩大,但随之而来的大量陈述和保证条款准备支出、诉讼支出和资产减值拨备支出,冲销了业绩表现。传统的存款业务、商业贷款业务以及资产管理业务自身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减少,也是造成盈利能力无法得到改善的原因之一。
对我国的启示
稳健的风险管理是银行长期稳定发展的保障。美国银行在危机前的发展可谓一番风顺,但危机爆发后,对业绩贡献最大的原有两大业务——银行卡和房地产相关业务,成为导致业绩长期萎靡的“罪魁”。我国银行业要在不断开拓新业务、增加业务种类的同时,做好新业务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避免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
自营交易业务受市场环境影响较大,应谨慎发展。金融创新催生了众多结构化的信用产品和金融衍生品,商业银行在参与这些交易时应更加谨慎,严格控制相关交易规模,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精神为指引,准确把握国家经济、金融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质量、规模、效益”发展之路,围绕“全员素质提升、产品服务创新、业务管理优化、工作作风转变”四项重点工作,以审慎经营为前提,以精细化管理为基础,以增强服务功能为手段,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机制,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向一流的区域性银行目标迈进。
按照这一指导思想,我行本着“规模、质量、效益”均衡发展的指导原则,对2013年经营目标进行了科学规划,围绕经营目标,制定四项重点工作措施:
围绕全员素质提升强根基。目前,我行员工整体素质与商行发展速度不适应,结构性缺员、后备人才断档情况仍较突出。为此,今年总行将从中层干部、专业人才、基层骨干、青年员工四个层次加大培训培养力度,建立人才梯队。分批次创造机会选派人员参加各层次培训,高管人员培训以提高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为重点;部门经理、支行行长主要以普及新理念、新技能和提高执行能力为重点;员工主要以学习新制度和操作流程,提高制度意识为重点。特别是对年青员工要分任务、压担子,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员工为目标,使其快速成长为商行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围绕产品服务创新树品牌。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客户选择范围逐步扩大,金融行业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我们要充分结合自身实际,瞄准市场定位,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进业务结构转型,与其他同业做差异化、特色化竞争,在竞争中打造品牌。一是通过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研发金融产品,增强金融服务功能;二是在营销理念上由传统的关系营销逐步向产品价格营销转变,提质增效,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三是在对外服务上推出新举措,进一步完善软硬件服务设施,通过提升大堂经理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其“第一服务窗口”的职能作用。今年存贷款市场份额增长的总体目标:池北区域要稳中求进,牢固占领市场;松江河、池西区域要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力争实现突破。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6)12-0019-05
一、国际零售银行业发展的动态性特征
1.满意的客户成为行业最稀缺的资源。
随着零售银行市场趋于透明化,客户群逐渐成熟老练,谈判能力更强,价格敏感性更高,忠诚度较低,零售银行业的价值诉求正在由“产品中心”转向“客户中心”。一旦客户觉得被忽视,愿意转换机构,直到对金融需求和服务完全满意为止。同时,许多客户已经从拥有一家关系银行变为拥有多家银行关系,那些“高净值”客户很容易将其业务转移到其他银行,而且所转移的业务边际利润相对较高,如定期存款、经纪账户、投资、信用卡和住房抵押贷款,等等,而现金账户之类的少有利润的业务则保留在最初的银行中。因此,在这种买方市场中,行业最稀缺的资源是满意的客户。
现有客户资源对于零售银行的收入和利润增长至关紧要,反过来,如果客户流向竞争对手,初始银行所有支出的成本更大。有研究表明,欧洲普通住房抵押贷款的期限每增加一年,就等于增加了450欧元的净现值。显然,“以客户为中心”的竞争策略必须多考虑客户保持率问题,视客户满意度为一种重要的经营绩效指标。
2.价值创造由“后台”向“前台”转移。
现代零售银行的价值创造重心正在转变为最接近客户的活动:销售和分销,除了提供内部开发的产品以外,还提供某些外部机构生产的多样化产品,其中外部机构生产的产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一趋势反映了传统银行范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客户与传统上是生产者和分销者角色的银行之间的双边关系正在让位于客户、生产者与独立金融咨询人和房贷经纪人等的其他竞争者之间的三重安排,这种多边关系也逐渐扩展到较宽的客户群中,通常也包括独立的IT平台提供者。这种演进将支持那些竭力开发其分销“平台”且在客户心目中创造了一种独特诉求的提供者,这使银行不仅要与同业竞争,也要与基本活动是分销职能的独立金融咨询人和专业经纪人以及IT服务提供者竞争。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价值转向前台,银行需要削减后台成本。在集中化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定位于共享业务(如外部采购和交易过程)的新事业单位和合资企业,这些企业帮助银行聚焦于核心业务,获得规模经济,以及在那些价值重心正在转移的领域中减少成本。
银行与具有行业背景和客户知识的第三方伙伴分享更多收入,这成为零售银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这预示着银行追求更广泛的发展战略,金融产品的生产与分销已经开始明显分离,零售银行需要在生产和分销两个环节之间进行慎重抉择:是专注于生产,还是集中于分销;或者继续拥有两项职能。长期看来,零售银行最大的优势来源是其客户的特许价值,它们需要寻求多种深化“钱包份额”(share of wallet)的方式,保留客户且提供与客户价值相当的服务水平。
3.信息技术成为零售银行实施增长战略的根本。
银行从本质上说是信息处理系统,信息技术进步所造就的廉价、及时、容易获取、丰富的信息和数据,已经侵蚀了传统信息所有者所具有的优势,信息处理能力和容量的大幅度提升完全改变了当代银行业的规模、范围和经济状态。同时,信息技术投入在银行运营费用中的比重大幅增加,银行在信息技术上的花费甚至超过一些技术供应商,大量的资金将投入用于从更新高端的特殊交易平台到普通的ATM设备等项目。比如,惠普公司用6套先进设备替换全球85个数据中心的计划将耗资10亿美元,而摩根大通银行单用于检修网络的费用就是前者的两倍,此外,它还将投入10亿美元用于在2008年前将目前全球90个数据中心减少到30个。
零售银行业务的目标就是要从每个客户身上获得最多的利润使客户在较短时间中拥有产品。银行在开发新产品和销售服务上的信息技术投资,能扩大产品生产和分销渠道的力量,更快更精确地向目标客户推销新业务。以摩根大通银行为例,其零售银行业务占到全部利润的50%,从事信息技术研发和维护工作的员工达到2万多名,年度预算高达70亿美元。摩根大通银行零售客户发现技术正使交易和服务变得更加简便。对于新发行的Blink信用卡的客户,在交易时只需在读卡机前扫一下,无需刷卡、签字、输入密码或把卡交给服务员;而住房按揭贷款审批现在只需要2小时,在几年前则需要等待2天。
银行竞争焦点正在由基于累积的存量或在一段时间中提供收入(通常为利率收入)的一端,向基于产生流量或在特定时间点赚取费用或手续费的交易的一端倾斜。这种价值创造由“存量”向“流量”的转换对银行基础结构提出了高要求,银行需要对IT系统进行不断升级换代,从而能够有效处理账户交易的繁重负担。另一方面,金融服务业的技术使用者和信息技术供应商之间的界线与力量均势正
在发生转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供应商的市场价值大增,许多供应商现在有很高的消费者知名度,以至于它们与金融机构的合资企业在吸引消费者上取得了真正的均衡。
以上三大动态性变化对零售银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具有深远的含意,正在重塑零售银行价值链体系,造成传统零售银行面临着重大的收入和利润压力,为了适应这些新变化和新要求,传统零售银行必须设计最优的管理模式和途径且从中获利。
二、零售银行的商业模式:一个价值链分析视角
1.零售银行商业模式的一般型谱。
在工商企业成长过程中,外包促成了高效率,允许公司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以及集中于优势业务和客户最看重的部分。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许多工业企业开展了集中于核心业务、将辅助服务外包的活动,已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零售银行业顺应这种潮流的行动比较缓慢,有相当一部分的零售银行仍然积极参与行业价值链上的所有环节,有文献表明,缺乏专业化和集中性是造成许多零售银行绩效表现一般的原因所在。
通常,银行业务价值链包括基本业务活动和辅助支持活动两大块,其中基本业务活动又包括资金来源、市场营销以及服务提供和资金运用;辅助支持活动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与技术等。在20世纪90年代中,营销渠道和信息技术在银行经营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渠道为王”、“流程银行”、分销一体化、“技术立行”和“技术银行”等概念和说法十分盛行,加上商业银行为了建立客户导向的组织模式而开展的流程重组,所以目前普遍将零售银行业务价值链在纵向上分成三大环节(图1):首先是产品开发环节;其次是与客户接触的“客户界面”活动(也称为分销),包括市场营销、产品品牌建设、分销合作和在销售点与客户的所有互动活动等;其中还包括客户管理,亦即向现有客户销售附加产品的全部工作;最后一个环节是基础结构,这又由两部分构成:交易/行政管理和风险管理。通过将价值链的三个环节进行分解和组合,零售银行可以构建七种不同的商业模式
(表1):模式1单指产品开发环节;模式2单指客户界面环节;模式3单指基础结构环节;模式4由产品开发和客户界面两个环节组成;模式5由产品开发和基础结构两个环节组成;模式6由客户界面和基础结构两个环节组成;模式7
包括了价值链的全部三个环节。
图1零售银行业的价值链
表1零售银行业可能的商业模式
2.可行的零售银行商业模式。
银行市场体系正变得更具动态性和开放性,这既给零售银行再造创造了机会,也给市场竞争增加了新的挑战。对于多数零售银行而言,实现更高绩效、专注于股东价值以及应对新的市场进入者的挑战需要摈弃“无所不能”的商业模式,聚焦于特定价值链环节、更加专业化,而那些缺乏一种明显集中导向且从而少有价值主张的商业模式不会成功。模式6由客户界面和基础结构构成,两个环节之间缺乏相关性,少有协同,因而不能保证模式6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这种“夹在中间”的战略安排,长远看是不具有竞争优势的。模式7描述了当今的“全能零售银行”,该模式只适合于少数竞争者,集中性缺乏将使多数这些“全能零售银行”缺乏竞争力。“全能零售银行”的主要优势是强化销售管理,向客户推出尽可能多的产品,有时高达7-8种,典型机构是英国汇丰集团、美国银行、美联银行、荷兰银行、荷兰国际集团(ING)和欧洲富通集团(Fortis),它们都是“全能零售银行”,将来有可能发展成为一流的全能银行全能银行在批发金融和零售金融方面都具有超强的国际竞争力,主要特点是具有广泛的国际市场存在以及超强的产品/服务送达能力,典型机构是花旗集团(Citigroup)、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瑞银集团(UBS)和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等。。而其他的五种商业模式,在理论分析和实践过程中都证明是可行的(表2)。
表2可行的零售银行模式
(1)产品开发者。零售银行可以提供内部生产的产品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发的产品,换言之,零售银行不必要生产所有类型产品,可以外包专用化产品给
专业产品开发商,比如税收驱动投资或退休计划等的比较精细、工程化的投资产品,而专门从事产品开发的机构就是模式l所指向的“产品开发者”。在标准产品领域中,如支票和储蓄账户、透支和消费信贷、信用卡与股票、债券、共同基金和衍生产品的交易,很可能没有足够的新产品需求,从而产品开发环节分拆成为一种独立而专门的事业不太可行。专用化产品情况则不同。为了重复地满足不同客户群体,零售银行可以同时推出不同产品作为众多产品系列。因为专门产品的需求是比较多的,且这些产品的开发过程集聚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因而“产品开发者”的商业模式应该是可行的。
(2)分销者。那些聚焦于客户界面的零售银行,亦即模式2中的“分销者”,基本上都是可能的,实践中绝大多数零售银行正是定位于客户层面。就像其他市场一样,采取“分销者”模式的零售银行竞争者按照市场定位分成两种形式:定位于大众市场和定位于特定间隙市场,这两种竞争者都有很大发展空间。选择大众市场的竞争者提供广泛范围的产品且努力通过价格、便利性或者质量属性获得突出的表现,从而具有三种具体形式:价格领导者、便利性领导者和质量领导者(“质量”目标的实现形式可以是优质的服务、创新的领导力或者消费者可感知
的产品质量)。另一方面,间隙市场竞争者,他们定位于较小范围的客户群体,提供专业化、强调技术深度而非产品线宽度或范围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零售银行市场中,以上所有类型的竞争者例子已经出现,即价格领导者(Aldi Banks)、便利性领导者(麦当劳银行)、质量领导者(Delicatessen银行)以及间隙市场竞争者(Fur-Hats-Are-Us银行)。
许多大型零售商就是这里所说的“分销者”模式,它们主营业务不赢利,但正是因为银行(金融)业务获利,才促成整个公司获利。例如,美国西尔斯(Sears)的信用卡公司Discover;日本零售商大荣株式会社(The Daiei Inc)通过信用卡业务获得大量盈利以往大型零售商允许自设银行,也就是成立产业银行(industrial banks)或产业贷款机构(industrial loar corporation),实际操作上非常容易。理论上,这类银行有助于商业企业提高运作效率并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享受低价格和多样化选择。但是,由于涉及到对这些“混业”集团的监管问题,零售商自办银行目前不太不现实,国际范围内对零售商新设立银行比较慎重,如美国最近就阻止沃尔玛超市设立银行。相比而言,允许超市或零售百货商与商业银行合作搞连锁经营更容易为监管者和公众所接受。。
为了完全集中于核心事业或业务,“分销者”必须尽可能多地外包非客户接触的活动和流程,定位于市场营销、品牌构建、销售和客户管理。理想中的这些“分销者”不仅外包一部分非核心的流程(仍然需要参与其协调管理活动),而且将整个银行流程外包给其他在背后运作的“真正”银行。德士古个人金融(Tesco Personal Finance,TPF)是苏格兰皇家银行(RBoS)与德士古零售商的一家合资公司,TPF是直接在客户界面的竞争者,RBoS是背后运作的“真正银行”,提供实际银行服务,而英国保险公司和诺威治联合保险公司(Norwich Union)提供实际保险产品。第二类竞争者可以外包传统的可在外部生产的交易活动,诸如转移、清算和结算、托管和IT基础结构,实际上从成本收益角度考虑也应该如此。RBoS就是这类竞争者,RBoS的价值增加是协调不同外包交易与留在内部的产品和服务(如现金账户管理和信用处理),且为TPF“商店前台”提供一种无缝连接界面。
(3)管理者。随着零售银行业价值链的解构与重新整合,采取模式3的竞争者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有所发展和深化,市场上有许多交易和行政管理的“管理者”例子。由于交易和行政管理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同时,该环节通常不被视为决定银行竞争优势的一种关键能力或战略资产,这部分非客户接触活动理所当然是外包活动的首要选择。事实上,零售银行业现有外包活动几乎都是发生在这一环节,存在一些专业化金融公司,特别是聚焦于交易服务方面,如全球最大的托管人美国道富公司(State Street)管理了约15%的全球有价证券。许多专业化的IT或辅助支持服务提供商,则是传统非金融机构,比如IBM在2000年至2002年中包了几大金融机构的IT运作职能,其首笔金融IT外包项目是在1991年与美国大陆银行签订的协议,大陆银行则是第一家“专注于资金”的银行。银行增加IT外包业务可以实现劳动力成本降低,而专业技能、流程技术、优质技术资源以及集中于核心业务的能力得以提升。
(4)客户专家与工程师。模式4和模式5属于由两个价值链环节结合而成的商业模式,它们都允许更好地向客户提品和服务或者使银行获得更高效率,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模式4整合了客户界面活动和产品开发,该模式对那些定位于特殊目标群体的竞争者非常有吸引力,这些“客户专家”为其客户开发特定产品,将显著改善客户中心的商业模式。UPS是典型的“客户专家”模式,它作为世界最大的物流企业集团之一,在2001年5月5日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将其改造成为UPS资本子公司,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于一体,物流行业背景和知
识、客户优势结合银行产品的模式,使其跻身于竞争激烈的银行市场中。同样,模式5的“工程师”集中于交易和产品开发的组合,能够取得可观的范围经济。这些竞争者将通过其集中于交易而获得的交易和潜在客户偏好的详细知识,从而开发更好的产品――以客户为中心、价格更低、品质更好或更易于生产的产品。
3.推进专业化的路径安排。
从市场发展来看,以上所有的成功专业化竞争者将构成一种由相互外包/内包关系连结而成的公司网络,共同组成未来零售银行业的市场。至于零售银行从“全能”商业模式转型为专业化和集中化的成功模式的路径安排,国际最佳实践做法为:首先,考虑到银行的现有核心能力,必须选择一种可操作和长期可行的商业模式,服务和产品线可以是全能的,但是价值链定位必须是具体而聚焦的。其次,目标商业系统必须围绕所选择的商业模式精心设计。最后,现行业务系统必须通过内外部转型相结合,再造为未来形式。“外部转型”指诸如收购、合并、合资或者剥离等形式的交易,而“内部转型”指改变内部流程、结构和银行的思维模式。在这转型过程中,未来组织、结构、流程和定位不必与现行业务流程或结构妥协,只有长期而明确地维护所选择的专业化、集中化策略,且整体运作围绕该策略不断调整和优化,竞争者方可获得一种进退有据的市场地位。
三、对我国零售银行市场发展的启示
整体上,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水平还较低,但是各家银行在价值链上所有环节全线铺开,少有重点和优先安排。从中长期来看,我国零售银行价值链也会与发达国家一样,有一种解构和重新整合的要求,而且经济和金融全球化也要求国内零售银行市场机构分布呈现像发达市场一样的网络结构。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零售银行产品创新、信息技术等基础结构建设方面投入日益增多,客户界面创新相对更为活跃,特别是近年来其他行业和外资银行进入所带来的知识和技术转移,由此导致了在客户界面环节,各家银行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客户界面环节实际上已开始出现与生产和基础设施环节相分离的局面。因此,结合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内当前情况,提出建议如下:
1.支持发展一些“全能零售银行”。
我国五大国有银行以及十二家股份制银行,中短期内没有业务外包的动力也无此必要,应该先发展成为“全能零售银行”,再进而成为“全能银行”。当然,从“全能零售银行”向“全能银行”跨越,必须要有强大的批发金融业务,特别是一个大投行业务,这正是美国银行(BoA)、汇丰集团(HSBC)和苏格兰银行(RBS)等国际领先“全能零售银行”长期追求的战略目标。但是,这十七家商业银行需要与其他银行及非银行机构开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合作,在价值链的三个环节上都要善于利用外部资源,进而提升整体竞争优势,特别是与那些具有渠道优势的机构结成策略联盟。
2.培育零售银行业的“产品生产者”。
在市场营销的“4P”(产品、价格、促销和渠道)组合中,产品创新是市场成熟和机构发展进步的可持续竞争优势。随着我国各类金融人才和专家的增多,市场各类金融中介组织的增多,市场秩序的完善,国外先进金融产品设计技术的引进和扩散,所以基本具备了设立各类以产品设计为核心能力的专业化金融公司――“产品生产者”,推出多样化金融产品,推动金融要素升级乃至整个金融业升级。
3.鼓励更多“分销者”的出现。
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宜定位于“分销者”模式。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和信用社,应该避免陷入“小而全”的境地,其理想目标是发达国家的社区银行,从而应该走专业化道路。这主要因为,这些银行既无力在IT等基础结构方面大量投资,又不具有强大的产品创新实力,可用竞争优势只能是在特定市场中的关系管理和销售力量,因而相当长时间内其发展模式应该是“分销者”。同时,允许部分在客户界面具有优势的非金融机构,如在渠道终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超市,在产品层面上与银行合作,向客户提供零售银行产品和服务;在适当的时候,允许它们通过资本纽带,以与银行合资的形式介入零售银行业价值链中,发展成为零售银行业的“分销者”模式,参与整个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和合作。
4.加快发展零售银行业的“管理者”模式。
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定位于“管理者”模式的商业银行,如果国内商业银行要发展成为美国道富银行那样的“管理者”,就必须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系统,并实现先进技术与业务发展有序结合和良性互动。这里特别要鼓励那些具有技术和交易优势的非银行机构发展成为这种结构模式,承接商业银行的零售外包业务。最后,不排除将来市场上出现一些由价值链上两个环节组成的竞争者,即“客户专家”和“工程师”,这些模式都是零售银行市场分化和整合的结果,都能降级成本、提高效率以及客户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姚莉.全球化和网络化下的金融服务革命[J].上海金融,2005;6
[2]杜红权等.我国开展“物流银行”服务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金融,2005;6
[3]玛拉・德尔・霍瓦内西恩,毛小菁译.技术银行.商业周刊(中文版)[J].2006;8
[4]Jordi Canals.Compefitive Strategies in European Banking. Clarendon Press.Oxford,1993,pp98-200
[5][英]迪万纳著,覃东海等译.零售银行业的未来:向客户传递价值.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1
引言
进入90年代,国际金融业日益呈现创新化、多元化、国际化、功能化的趋势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到全球一体化的经济体系中来。中国商业银行既要加快改革、完善和提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和运作效率,不断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需求,还要积极准备应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浪潮。因此,深刻理解国际商业银行经营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掌握其未来演变的方向,及时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改革,提高对外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内涵
所谓商业银行综合,是相对分业而言的,实质上是指商业银行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关系。商业银行的综合既涉及经营层面又涉及管理层面。就经营层面而言,即人们所说的商业银行分业经营与商业银行综合经营问题,这是商业银行业经营模式的内核;就监管层而言,既分业监管与统一监管的问题,它涉及商业银行监管体制的选择。狭义的理解,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即银行机构与证券机构可以进入对方领域进行交叉经营;广义的理解,既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机构等商业银行机构都可以进入上述任一业务领域甚至非商业银行领域,进行业务多元化经营。
其实,在商业银行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商业银行也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进军证券领域,而证券机构则可以通过创建共同基金的形式蚕食银行的存款。即使在银行内部,也可以开展一些非证券类的投资银行业务,如项目融资、结构融资、财务顾问、企业兼并顾问和商业银行创新产品等。各种商业银行机构也可以开展“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前的热身运动”——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通过银行转帐业务,开展网上交易业务,利用银行卡、银行存折直接买卖股票,券商委托银行网点代办开户业务,银行承担资金结算和基金托管业务以及在投资银行业务上的合作。
二、我国商业银行实行综合经营的动力
银行实行综合经营或分业经营并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标准。对于经营的选择,应该视具体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而定。自从九十年代初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实行分业经营以来,至今已有近十年的时间,国有商业银行所处的环境及其自身的情况己经发生了许多变化,虽然目前银行实行综合经营要求的条件还不能完全达到,但是,从国际商业银行发展大潮看,银行综合经营己是大势所趋,况且我国政府在银行综合经营上的管制有所松动。现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出于提高其竞争力的考虑,有着实行综合经营的强烈冲动。
(一)应对加入WTO后的竞争
加入WTO之后,中国银行业的开放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正在出现重大的变化:
1、在地域方面,中国加入WTO后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地域限制;对于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中国加入WTO五年后中国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
2、在业务对象方面,中国加入WTO后将取消对外资银行经营外汇业务的客户限制;中国加入WTO后将逐渐允许外资银行向中国企业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五年后允许外资银行向所有中国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
3、在业务范围方面,外资银行涉及的银行服务范围包括:接受公众存款和其他应付基金承对;所有类型的贷款,如消费信贷、抵押信贷、商业交易的和融资;商业银行租赁;所有支付和汇划服务,如信用卡、收费卡和借记卡、旅行支票和银行汇票;担保和承兑;其他商业银行服务提供者从事商业银行信息、商业银行数据处理及有关软件的提供和交换。以及对上述所有活动进行的咨询、中介和其他附属服务,如信用调查与分析、投资和有价证券的研究与咨询、为公司收购与重组及制定战略提供建议等全方位商业银行服务。
4、在机构设置方面,中国加入WTO五年后,取消所有现存的对所有权、经营以及外资商业银行机构企业设立形式,包括对分支机构和许可证发放的非审慎措施,即允许更多的外资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进入中国。外资银行将逐步进入中国,最终于2006年可以在任何地点,经营任何商业银行业务。
综合经营的外资商业银行机构进入我国市场,能够全面运用各种商业银行工具为客户服务。与我国商业银行相比,显然他们具有更强的服务功能和竞争力。与西方主要国家全能银行业务范围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局限在相当狭小的范围之内。业务范围存在的局限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这种状况必然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高。竞争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生死存亡。
从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来看,不仅在国际商业银行市场上根本无力与西方实行综合经营的银行进行竞争,甚至在国内商业银行市场上也难以应付由于外资银行进入而造成的竞争压力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有必要根据国际经济商业银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调整,认真研究和探讨采取综合经营模式。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银行业的保护期即将结束,在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面临进一步开放压力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调整也是为了提高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使之能够在国内商业银行市场上与外资银行展开竞争。
(二)应对国内其他商业银行机构的竞争
现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在国内商业银行市场上依然占据了大部分份额,但其增长速度却远低于证券、保险业等其他商业银行机构。商业银行的传统利润来源无非是存贷款利差。随着各个非银行商业银行机构不断的商业银行创新和融资证券化趋势,优化传统的利润来源将受到巨大的挑战。
首先,从负债业务方面看,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的发展必然带来商业银行产品多样化,投资方式多元化,符合不同投资人特点的、个性化的商业银行服务业将逐渐开发出来,居民的储蓄会纷纷发生分流投向公债、股票和投资基金等更有利的方向,这样,投资基金、保险公司、货币基金、股票市场和养老基金都将是银行负债业务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由于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股票公司等机构创造出的各种各样存款性质的商业银行投资工具,更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因而,这时银行稳定的资金来源基础发生动摇,银行传统的汇总储蓄、活期存款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随着这些机构的迅猛发展,银行资金来源急剧减少,利差基数减少,银行利差收入会急剧下降,盈利形势恶化,到那时,商业银行就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以求生存和发展,商业银行各业的交叉领域的广大业务空间必会成为其业务发展的重要方面。
其次,从资产业务方面看,由于多元化和资产证券化的需要,银行原有的资产业务,也会受到竞争的压力,如原有的住房消费贷款业务也会渐渐为建筑协会等机构渗透。同时,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迅速,以股票市场为例,证券市场上无论是上市公司总数规模,还是资金规模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证券市场等资本市场的发展会给其他非银行商业银行机构和大公司直接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筹资提供方便,通过股票市场的直接融资总体呈递增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国银行的间接商业银行转向直接商业银行这样的一种趋势。虽然,银行在融资方面无论在现在还是将来一段时期内依然占据主要地位,但随着资本市场间接商业银行的发展,这将削弱了银行原来所占有的垄断地位和在融资成本上的比较优势。激烈的竞争已使国际商业银行市场中发生“脱媒”现象,随着银行传统的商业银行媒介作用降低,银行传统业务市场份额缩小,银行盈利也会受到影响。面对融资的证券化,商业银行原有的在商业银行市场的定位发生挑战时,分业压力、综合呼声会随之增加。
再次,从表外业务看,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活动,包括了担保、商业银行衍生工具、贷款承诺、投资银行业务及信托、咨询、结算等。世界范围内,近年来,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银行一改过去将资产负债管理作为银行关注重点的传统。国外的银行积极通过表外业务寻找利润空间,国外银行的表外业务十分发达一般占到业务收入的30—40%,而我国仅为10%左右,我国银行业的利润来源大部分来自存贷差利自、收入,大约占到90%。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银行出于竞争的压力,为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为与国际接轨,我国现在也在渐渐实行通用的巴塞尔协议的做法。提出了对商业银行自有资本比率的要求,表外业务对自有资金的要求较低,有的非或有资产与非或有负债业务对自有资金的要求为零,银行出于逃避对有资本比率的管理要求扩大表外业务成为必然的选择。表外业务包括了商业银行工具的交易以及收费和出售贷款等取得收入的业务,它的商业银行工具有许多是银行与证券结合的产物,如投资银行的部分业务,因而随着不断创新,表外业务的发展将会模糊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的界限,使得分业与综合的篱笆也被逐步拆除。
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发展,将形成各非银行商业银行机构的突起,使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更多的竞争对手,对银行传统业务形成巨大压力,使其不得不大力发展表外业务,进行商业银行创新,扩大业务范围,这就不断形成对原有分业经营模式的突破。
(三)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要求
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是商业银行资金运用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的安全性、流动性要求下,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不可忽视,真正的商业银行本质内涵是追求盈利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在趋利避害原则下,实现盈利最大化是其从事经营基本动机,依据前文提到的综合经营具有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和吸引客户的优势,随着分业经营下,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利润空间逐渐缩小,盈利最大化的实
现是建立在其经营领域和业务空间不断拓展基础上的。在当今,商业银行证券化、电子化、信息化和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下,把银行业务发展的空间定位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会抑制商业银行功能的发挥,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这样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竞争实力的银行,分业经营会成为其发展的障碍。同时,经营手段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使银行综合经营的成本优势日益显现出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商业银行抛弃“分业制”,实行“综合制”提供了技术支持。因而随着商业银行内部机制的不断完善,外部监管的加强,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必然需要综合经营体制的建立。
三、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综合经营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具有业务多元化,商业银行化特征的综合经营战略顺应了世界商业银行经济发展的潮流,以其灵活、多样的全方位服务满足了现代社会的需求,极大地推动了一国经济的发展。我国专业银行转化为商业银行之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成为各银行发展的宗旨追求利润、自负盈亏必将使各商业银行的经营者的经营观念和体系发生改变,经营的综合性战略已成为一种商业银行的必由之路。另外,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商业银行人才素质的不断提高国际间商业银行竞争的日趋激烈,组合式商业银行工具的大量涌现,综合经营战略作为一种商业银行领域的新生事物必将受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的青睐,成为世界商业银行业发展的主流。目前我国正积极复关,与世界经济接轨,复关后,市场领域的垄断地位就要被打破,竞争将日益国际化。我国的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与强大的外国商业银行机构抗衡,实施灵活、高效独具特色的综合经营战略将成为最佳选择。
(一)在资产业务方面
随着证券市场特别是政府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证券流动性的提高,商业银行可以及时调整资产结构,减少库存现金、存放央行、存放同业等一级准备,逐步增加持有部分变现能力强且收益率较高的政府短期债券作为二线准备,以优化资产结构、增强盈利能力。由于在机构网络分布、传统客户群、资金实力、专业人才、信誉、信息方面具有绝对的实力和优势,商业银行在发行、兑付、承销、买卖政府债券方面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现在我国又将政府债券的作用从单纯弥补财政赤字发展为刺激经济增长,政府债券的发行量将保持较大规模,商业银行更是应当抓住机遇,在政府证券市场中保持并扩大市场份额,获取丰厚的利润回报。
(二)在负债业务方面
直接融资的发展,给客户资产组合更多的选择。客户不满足于把自己的商业银行资产存放在银行里,而更加看重投资类产品。商业银行为拓展其负债业务,增加资金来源,必须要提供更多的包括证券、投资、保险、基金、信用卡、外汇等在内的有效商业银行产品,才能进一步锁定客户,使其在一站式商业银行服务中得到满意。商业银行应加强与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
(三)在中间业务方面
我国现行商业银行法不允许商业银行从事股票业务,但并没有限制商业银行从事与资本市场有关的中间业务。特别是在当前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发展空间有限情况下,商业银行可利用其在信息、专业水平、人力资源上的优势,积极推进商业银行创新,注意发展与资本市场有关的中间业务:(1)资产评估业务,如为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证券市场中的收购兼并提供资产评估服务。(2)客户理财业务,如涉及个人理财和公司理财的咨询服务。(3)资金结算与清算业务,如为券商资金往来提供结算、股票发行市场中申购款的收缴与结算等。(4)信息咨询业务,如为企业提供国家产业政策、进出口政策、投融资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等重要信息。(5)基金资产管理业务,如基金托管业务、投资业务等。《商业银行法》允许商业银行发行商业银行债券,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等投资银行业务。如在实践中出现:上海城市合作银行推出了企业购并转项贷款;中国工商银行托管开元。
(四)在国际业务方面
由于国际业务往往较少受到国内商业银行法规的约束,商业银行可以在国际业务中广泛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如投资外国债券、在国外发行商业银行债券、参加国际证券包销和银团货款等。商业银行还可在境外购买、控股或新设一家专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公司,直接从事包括证券市场一级、二级市场在内的全部业务,如:中国工商银行收购香港西敏证券公司。对于国际网络比较完善的商业银行,则可尝试全球保管业务,即跨国证券管理服务业务。
(五)在银行IT业务方面
1999年底,全世界已有2700家银行提供网上银行的服务,不仅如此,使用者对在网上商业银行的认知度是很高的,62%的人认为网上提供的信息超过与客户面对面的交流,网上银行具有全球性、全能性、全速性和全民性的特点。我国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银行卡、网上银行的服务,为客户提供全方面的商业银行服务。如:全国统一的银行卡网络中心将建立、银行卡发行突破2亿张、证券保险通过网上银行和银行卡委托交易等。
结束语
自1933年美国等西方国家实行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模式而德国等一部分欧洲国家坚持实行综合经营模式以来,综合经营与分业经营一直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尤其在目前,随着技术的进步、信息处理和传输手段的改进,金融自由化、经济和金融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放弃原先的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商业银行必然也会融入到世界银行体系当中,综合经营将是我国最终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杨玉熹:《混业经营是我国银行业发展的趋势》,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版。
2、叶辅靖:《全能银行比较研究——兼论混业与分业经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版。
3、许少奇:《论入世后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之必然趋势与模式选择》,《经济法》,2003年第8期。
4、黄禹忠、吴献金:《混业经营监管机构设置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3期。
5、陈衡:《“入世”后中国保险业混业经营》,《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