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07 16:28: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市场调研管理办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DOI]10.13939/ki.zgsc.2016.36.048
高等学校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的采购行为,大部分属于政府采购。按采购品目及预算额度划分,在《中央预算单位2015―2016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目录内的货物采购属集中采购,限额以上目录以外的政府采购行为属于分散采购,高等学校采购用于教学及科研任务的仪器设备大多属于分散采购。以吉林大学为例,2015年货物类政府采购总量中,95%的采购项目都属于分散采购,这类采购项目的特点是种类繁多,专业性极强,市场竞争不充分。目前,我国招投标及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庞大复杂,而专业设备的采购人代表往往是致力于科研工作的学者,让这些学者遵循上述法律法规体系成功完成采购任务就显得非常困难。如何在现有法律法规条件下,成功完成高校教学及科研设备采购任务,已成为高校政府采购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1 既满足使用需求,又不能忽略政府采购程序,重在前期市场调研
从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颁布到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出台,我国政府采购工作重心经历了由“程序导向”向“结果导向”的巨大转变。买到教师满意的教学及科研设备是高校政府采购的根本目的,同时,采购过程公开透明、监督到位、严格问责又是实现采购目的的有力保障。因此,兼顾需求与程序就成为采购成败的关键。要抓住这个关键,采购人具体要完成哪些工作呢?进行广泛、深入、客观的市场调研,利用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打造供应商积极参与的竞争平台。落到实处就是依靠完备的市场调研,编制合格的采购文件。
2 编制采购文件要避免排斥潜在供应商
上述采购文件包括:招标文件、竞争性谈判文件、竞争性磋商文件、询价文件等。以招标文件为例,招标文件是招标人向潜在投标人发出并告知项目需求、招标投标活动规则和合同条件等信息的要约邀请文件,是招标投标活动的主要依据,对招标投标活动各方均具有法律约束力。虽然各种政府采购方式采用了不同的采购文件名称,但在采购活动中的作用类似。采购文件在最大限度满足采购人需求的同时,要避免出现“排他性”条款。《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 18 号)第21条规定:“招标文件不得要求或者标明特定的投标人或者产品,以及含有倾向性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其他内容。”《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4号)第十条规定:“谈判文件、询价通知书不得要求或者标明供应商名称或者特定货物的品牌,不得含有指向特定供应商的技术、服务等条件。”如何判断技术及商务条款有无“排他性”?只要该条款满足“有三个以上品牌符合要求”即可判定无“排他性”。因此,采购人在采购活动开始前的市场调研工作,必须选择三个以上满足采购需求的品牌产品开展,基于上述产品的技术及商务条件编制的采购文件就不会受到潜在供应商的质疑。然而,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某一领域设备参考厂商少,各品牌之间层次相差很大,用技术及商务要求确立的平台失衡,品质好、价格好高的产品缺乏竞争积极性。这时就要通过科学量化的评审方法使公平竞争平台重新建立起来。
3 根据采购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评审方法
政府采购活动的评审方法包括最低价法和综合评分法。最低价法要求采购人用技术和商务要求设一道门槛,入门的供应商不少于三家,报价最低的供应商成交,因此,技术、服务等标准统一的货物和服务项目,应当采用最低价法。但实际工作中,最低价法经常无法甄选出满足采购需求的产品,这就需要启用综合评分法。综合评分法要求评审标准中的分值设置客观合理,而且与评审因素的量化指标相对应,并在采购文件中详细载明。实践证明,高校采购科研设备往往借助综合评分法才能成功完成采购任务。以我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采购一台LPCVD为例,能够满足采购人基本需求的供货商只有五家,该设备的核心技术难点是稳定运行的最高温度,最好的设备能够在1300℃稳定运行,但价格昂贵;而在1000℃稳定运行的设备,价格低廉,但设备使用单位部分高温试验无法完成。于是,我校采购中心果断采用综合评分法,技术优势与价格优势之间在事先设计好的综合比分平台上展开激烈角逐,采购人最终买到了性价比最高的产品。《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项目价格评审管理的通知》规定“综合评分法中的价格分统一采用低价优先法计算,即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且投标价格最低的投标报价为评标基准价,其价格分为满分”,《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同时也规定竞争性磋商最低报价为评审基准价。这使低端设备能凭借价格优势积极参与,高端设备凭借技术优势也具备参与积极性,同时又不敢倚仗技术优势漫天要价。综上,只有在采购人充分调研市场的前提下,配合科学合理的分值设置,才能充分发挥出综合评分法的优势。
4 不具备公开招标条件的采购项目应选择其他非招标政府采购方式采购
公开招标是政府采购方式中的一种,《中央预算单位2015―2016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规定12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货物及服务采购必须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依据《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4号)、《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采购人在取得主管预算单位批准后,可以选择适当的非招标采购方式采购技术复杂的教学及科研设备,非招标采购方式包括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单一来源和询价采购。在前不久召开的部属高校政府采购工作会上交流发现,很多高校公开招标数额标准以下的采购项目存在“过度招标”的问题。不能根据采购项目特点灵活选择政府采购方式,会导致采购任务失败或滋长围标串标的现象出现。
财政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释义》中明确指出“分散采购的组织主体是各采购人,采购人可以自己组织开展采购”。高校在采购教学科研设备领域具有人才和技术方面的先决优势,依靠优势条件,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摸索规律,定能打造出公平交易平台,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高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2(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7).
一、完善两项制度,夯实招投标工作基础
完善的制度、规范的流程是招投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企业招标办公室要对招标工作的整个流程进行认真梳理,明确流程各环节的工作程序、内容和标准,特别是在评标环节中,必须坚持“专家评标、综合评价、打分投票、高票中标、现场宣布”的评标原则,实行评委记名投票,完善《招投标管理办法》。同时企业纪检监督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招标监督的原则、职责与权限、监督检查的范围和内容、监督检查的程序与方法以及责任追究等各项内容,完善《招投标监督管理办法》。通过两项制度的完善,增强招标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为实现招标及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把好“三个关口”,强化招标事前管理
一是严把市场调研关。对每个招标项目,企业招标办公室要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当前市场行情,企业纪检监督部门要对招标办公室的市场调研情况进行抽查。而对于资金额较大的招标项目,纪检部门要对项目市场调研进行全程监督,以确保招标项目的质量。
二是严把资金预算关。每个招标项目,企业使用单位必须根据项目资金计划、市场调研、现场考察等情况,制定合理、准确的招标预算,为评标提供依据。企业纪检监督部门和招标办公室要对项目预算金额的由来及其合理性进行把关,为项目资金预算再上一道保险。
三是严把评委抽调关。企业要建立人才完备的评委专家库和科学的评委抽调办法。每次评标前,招标办公室按照招标项目的性质从评委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评委,但项目使用单位人员比例不得超过三分之一。同时,还应推行评委回避制度和过错惩处制度,从而保证评标的公正、客观和科学。
三、做实“两层陈述”,创新招标事中流程
在企业内部招投标中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是由于评委没有掌握招标项目全面、准确的信息。所以在招标评标中应创新实施项目的“双陈述”。即使用单位的项目陈述和投标单位的能力陈述。
使用单位的项目陈述是指:在投标单位投标退场后,项目使用单位要向评委和监督人员做如下内容的陈述:一是招标项目的关键部位的技术要求;二是项目主要的材质或材料的要求;三是项目的计划资金与按项目做的实际资金预算情况。通过陈述,让评委及监督人员对项目的技术要求和最高拦标价做到心中有数,保证评标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投标单位的能力陈述是指:投标单位依次就单位完成项目的能力、自身具有的优势、实施项目的主要技术参数以及在此类项目上的业绩进行陈述。通过陈述,使评委对投标单位各自的特点、能力有所比较,有效避免打“印象分”和“低价分”现象的发生。
营销部成立以后,必须经历半年的时间历练,其建立初期可能有部分行业外的业务精英组成,需要经过公司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与配合,营销部的业务人员水平才可以不断提高,团队建设才可能相对牢固,有了营销部之后,可跟进的信息量也会加大。
当营销部成立半年之后,业务人员就会有流动,同时也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包括隐形的),其中会有不少业务人员存在着很大的机会主义导向,这时候,作为领导者就必须思考!绿化公司要想取得长足的进程与发展,必须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营销部自身说起首先是引导业务人员的价值观,其次就是业务技能,从而转换其对企业的产品、服务、质量、成本、营销和技术的认识。
目前公司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公司有一个团结实干,勇于开拓的领导层!?没有?!!)XXX公司创建以后,怎样才能以超常的速度在发展?是领导层的思想高度统一,再加上自身技术的优势,在未来百年,仍将持续发展!
通过对同行业的营销分析和对2011年行业市场的预测分析以及营销工作的回顾,我对XXX公司的营销市场非常乐观并有信心实现以下主要营销目标。(第一年度的营销目标)
一、 核心业务工程合同签约额:15000万元(深圳8000万元,惠州3000万元,东莞3000万元,其它城市1000万元以上)。核心业务签约工程量:35万平方米。
二、 核心业务工程合同回款额: 12000万元。
三、 核心业务工程合同毛利率:20%。
四、 多渠道,多方式突破与万科、招商、金地、中海、中信等品牌开发商的合作,力争在2011年品牌开发商所建楼盘项目工程占签约总量的5%以上。
上述营销目标,须通过以下途径和切实措施来实现:
第一、整合组织机构
根据公司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的调整,建议营销部组织机构相应作出调整,使得机构指挥管理更加集中,职能职责更加明确和清晰,管理人员更加精练,运转更加高效,支持服务更加到位。营销部下设商务部(预结算、投标)、业务部和售后服务部以及办事处。
商务部负责市场调研、工程结算、报价、合同、样品样板,审核和配合工程结算,设一专职人员负责外围业务服务,下单跟单等。
业务部负责业务人员管理、培训、招募、调配、业绩考查评估、拓展核心业务、提供业务支持、服务、结算回款及销售渠道和客户的管理。
售后服务部负责工程维修、保养、客户回访、客户投诉、客户满意度调查、少量样板施工、公司完工支付后的延伸业务等等。
营销中心配一助理,全面负责公司营销目标的实现,负责营销策划、市场分析、制订销售计划、确定销售策略、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商务部、业务部管理人员不设经理,可设兼职经理或主管各一人)。
将原先的业务部、预算部、营销部合并为营销中心,便于统一指挥,运转高效的目的。
第二、提高业务人员素质
年内对现有业务人员业绩进行综合考核、评估后保留业务骨干,淘汰一批发展潜力不大的业务人员。实现业务人员“洗牌”后,加强新的业务队伍素质的综合培训。
打破原营销管理办法的框框,对业务人员薪金、提成及管理办法重新按照当前市场状况和公司现状进行全面调整(同行业在发展的企业人员提成点基数都在2%以上,可考虑参照)。新的管理办法将更加激励和严格,让有能力做到业务、做到高质量业务的人员收入更高、积极性更高,与公司达到双盈,让想在绿化公司混日子的业务人员根本呆不下去。
第三、强化市场调研、分析和客户管理
系统的市场调研、分析和客户管理是我司目前营销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现在的经营决策、营销策略选择大多来自于经验,经验是可贵的。但经验脱离了对变化万千的市场调研、竞争对手的研究分析和客户需求的准确把握往往会带来错误或失误的决策。我将分出很大部分精力来强化这一营销重要环节,通过系统的调研、分析,一是要准确掌握竞争对手情况,多手段地收集竞争对手的销售额、收益率、生产(施工)能力、产品特色、服务、定价等多方面资料,把竞争对手产品或竞争同业的弱点转变成我公司的长处,不断努力改进自己的产品服务来迎合市场甚至领导市场,不断调整自己的销售策略占领市场。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是对我们的客户进行调整分析,了解他们“who”、 “which”、 “what”、 “when”、 “where”、 “how”等等。“who”即我们的客户是谁,并不是所有的楼盘都是我们的客户, 只有通过对开发商的调查才知道谁才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对象,“which”我们的客户喜爱什么样的产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what”客户为什么要选择那样的产品,“when”客户在什么时间采购或招议标;“where”客户可能会在哪儿采购选择产品,“how”客户的采购行为为何?按照这样的要求建立客户档案,并经过对客户调查后对客户进行优、良、一般的分级管理,有的放矢地指导业务人员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工作,不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还更有可能通过价格以外的要素(如业务人员人格与知识性的情报服务,知道协助客户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投资成本、个性化的技术服务等)来获取合同的来源,只有经常以价格以外的要素来决胜负才有资格成为智勇双全的营销名将。
第四、发展外围业务、拓展销售渠道、创立名牌
分析工程企业特点,参阅同行成功模式,在企业发展的一阶段内发展外围业务是企业迅速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树立企业品牌,规避企业风险、获取经营效益的一个极为有效和可行的途径。2011年开始我司应有步骤、有计划、有选择的加快发展外围合作业务的步伐,充分利用我司优秀的企业平台和技术能力,制定科学合理、优质、宽松的服务政策,吸引、培育或挖掘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加盟XXX公司,成为绿化公司营销队伍的主力军,力争通过二年的时间即至2013年基本形成核心业务和外围业务合作的业务平分秋色各50万M2以上工程业务的企业营销格局,为此加强外围合作业务的服务和监控管理是营销中心未来的又一重要工作内容。
第五、制度应一惯性,确保市场第一位置,成立设计中心,研发中心、监审部严控质量、严惩重赏、保证市场需求、树立品牌意识。
新的高度、新的跨越、新的征途、事事如愿!!
自信在丰富的学习、工作经历中已逐步积累和形成,作为一名领导者应该还具备的更加卓越的人格魅力,坚韧的毅力,也是今后努力改善的方面,诚恳地感谢公司给予我进一步发挥特长,克服不足为XXX集团的发展,尽职尽责作出贡献并与绿化公司共同发展的机会!!
近年来,量化管理的思想逐步引入到企业经营管理中来,所谓量化管理,即将各项工作流程的步骤进行量化评估,从而在整体上对工作进行宏观控制,把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事实上,广告同样可以进行量化管理,就广告的重要流程与关键因素进行标准量化,就可以保证广告效果不会产生根本性错误,并在某种程度上保证广告效果。最早实施广告量化管理的宝洁公司近三十年的实践经验证明,经过量化管理的广告80%对销售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没有进行量化管理的广告仅有10%促进了销售。
广告可以分解为三个重要步骤:广告策略、广告创意和媒体投放。策略是广告的灵魂,创意是广告的肢体,而媒体则是广告与受众的沟通方式。只要对这三个步骤进行量化,就可以对广告效果进行宏观控制。而分别对这三个步骤进行量化管理的方法则是市场调研、效果测试和媒体数据分析。
二、商业银行的特殊之处
商业银行比其他任何行业都要重视防范风险,而量化管理正是实现科学决策、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因此,商业银行的广告量化管理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但是,银行的广告与其他行业有很大的不同。由于银行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消费者在选择银行时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银行品牌、产品特点、网点多少、柜台服务等等,而其中很多因素是广告无法影响的,因此,银行业的广告效应似乎没有其他行业那么明显和强烈。这就导致银行不愿意拿出更多的钱来做市场调研等,而没有经过量化管理的广告效应则更加难以控制,这样又进一步导致银行不愿加大对广告的投入,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量化管理事实上需要相当部分的成本投入,例如广告最成功的宝洁公司是这样划分广告支出的:媒体投放80%-90%,广告制作5%-15%,调研至少5%。因此,缺少足够的资金投入是商业银行实现广告量化管理的一大难题。
其次,由于银行产品品牌体系庞大而复杂,不同产品的受众结构也是复杂交错,因此,银行的量化管理要比其他行业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特有的、适合银行业的广告量化管理方法,它首先要求投入不大、并且能够保证效果,还要有可操作性。
三、银行的广告量化管理方法
1.利用OCRM、网点优势和客户经理优势进行市场调研。策略是广告的出发点,创意、媒体投放都要和策略保持一致。根据市场调研做出严谨的广告策略是广告的灵魂。战略制胜,如果策略不对,创意再好只会错得更远。市场调研是洞悉消费者心理和判断消费者行为的重要方法,市场调研的几大要素是调研工具、调研方法和调研队伍。专业的调研公司的收费都比较高昂,而一般的调研公司的专业素质存在很大问题,调研结果往往不足为信。
事实上,商业银行完全可以借助自身优势自己进行市场调研,从而节省支出。目前,商业银行大多应用了OCR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OCRM包含了大量的客户信息,是可以利用的调研工具。而银行遍布各地的营业网点又满足了按照地区随机抽样的基本原则,银行的客户经理队伍由于对各自的客户十分了解和熟悉,非常合适担任调研员的角色。市场调研能够解决的问题包括:客户的媒体接触习惯、客户最感兴趣的产品卖点、最感兴趣的公关活动等等。
例如:如果银行想针对高端客户策划一次公关活动,但是什么形式的活动才能受到高端客户的欢迎?此时可以从OCRM系统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客户样本(简单随机抽样),也可每个网点分配一定数量的样本(地区抽样),制定调查问卷,由维护这些样本客户的客户经理进行问卷发放或者深度访谈,获得信息后在OCRM中汇总并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并根据结论策划相应的活动主题与形式。这样策划的活动要比拍脑袋随机决定的效果好得多,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
2.利用银行的客户优势进行广告效果测试。广告创意充满了不确定性,在投放之前谁也无法保证广告的效果。尽管经过了第一阶段的市场调研可以保证策略大方向的正确性,但是创意的表现力和冲击力也直接影响着广告是否能打动消费者。因此,在投放前先进行效果测试是必要的。
银行在进行效果测试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银行的产品和服务具有延续性的特点,因此银行拥有一批经常打交道的忠诚客户,非常适合做测试受众。例如,在银行某新产品广告投放之前,可在某网点的贵宾室举行一次效果测试。首先,以讲座的名义邀请数十名客户(经挑选)参加,讲座开始前让客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广告曝光在客户可视范围内,讲座结束后,对客户进行调查,有多少人注意到该广告?注意到广告的人中又有多少人能回忆起广告的内容?有多少人对广告的产品发生兴趣?在进行无意识测试之后,可再将广告拿出来让客户有意识地观看,提出他们的意见。此类测试可以建立指标体系,例如注意率、回忆率等,若指标达不到某个数值,则认定此广告是失败的,不予投放市场。
3.利用银行的媒体关系进行媒体数据分析。媒体投放是广告的最后一个步骤,选择合适的媒体组合能够把广告的效应放到最大。媒体的很多指标可以量化,如到达率、千人成本等。对这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对媒体的广告投放价值作出一个科学的判断。但是,由于目前中国缺乏专业权威的中立的媒体监测机构,因此,媒体的数据多是由媒体自己公布,水分很大。例如不少报纸的公布发行量都比实际发行量要高出几倍有余,为判断媒体真实的投放价值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作为经营信誉和风险的行业,媒体舆论对银行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商业银行大多和当地媒体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和密切的互动,而这就为银行取得真实可靠的媒体数据打下良好的基础。银行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建立模型,对不同形式的媒体和同一形式的不同媒体做比较分析,从而找到适合自己产品和受众的媒体投放组合,并根据媒体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媒体投放计划。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4075
图书市场调研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图书市场信息进行系统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活动,旨在为出版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策划的图书更好地适应市场。
市场调研是编辑工作的起点,是选题策划的直接基础和重要依据。申报什么样的选题,所申报的选题是否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完全取决于编辑对图书市场的调研。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更是把市场调研作为编辑考核项目之一,每年要求编辑至少提交两份市场调研报告,同时在严谨性、逻辑性、完整性、深入程度、参考价值等方面对编辑提交的市场调研报告进行综合评定。
市场调研的内容十分广泛,凡是可以引起市场变化的因素,可以影响市场营销活动的因素,都属于市场调研的范围。这里仅介绍图书策划编辑在调研时常用的内容和方法。
1相关政策调研
在市场调研活动中,编辑首先应该了解国家相关行业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标准更新、最新动态、技术革新、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等,这可以通过时常浏览政府、机构、协会等官方网站,收看收听电视、广播,阅读行业报刊,参加行业论坛等途径获取。编辑不仅可以在政策调研中发现市场需求,主动出击,而且可以为图书出版降低风险。例如,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专业类由原来的78个调整增加到99个,专业由原来的1170个调减到748个。针对这些新增和合并专业,编辑可以开发很多新选题或者更新改版已有系列教材。
2读者需求调研
读者是图书的阅读者和消费者,编辑只有真正地了解读者,才能生产出满足他们的书籍。编辑要想真正了解读者需求,就应换位思考,站在读者的角度问问自己:这本书的内容是我需要的吗?作者的水平怎么样?定价可以接受吗?编辑最好让自己成为相关行业的半个专家,深入到行业一线,与读者面对面沟通,真正理解他们的需求后再策划选题,甚至引导他们的需求,为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帮助。例如,笔者关注建筑类图书,笔者的同学在建筑企业工作,同学聚会就是最好的调研时机,聊天式的深入谈话比机械问答要好得多。做机电类图书,编辑最好有机械或电气专业背景,或者从事过相关工作。做教材教辅类图书,编辑就该多去院校跑一跑,多和一线教师聊一聊。做旅游类图书,编辑本身最好也是旅行爱好者。
3市场需求调研
市场需求调研主要是估计图书市场规模的大小及图书潜在需求量,可以在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两个大方面展开。
在实体平台方面,图书订货会、大型书展、书市、新华书店和专业书店等都是编辑进行市场调研的好去处。品种齐全的图书展示、畅销图书排行榜、新书会、专家和作者的讲座和论坛等活动让编辑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大量的图书信息,接触大量的业内外人士,对市场上的图书品种、内容、开本、封面、版式、定价、上架情况、订货数量、销售情况、读者行为等有比较直观的了解和对比,掌握第一手资料。经过归纳分析,编辑可以看出图书发展趋势、开拓出版思路、找到市场潜在需求和空白点等。除了上述这些业内展和书店以外,业外展的作用不可小觑。科技前沿的行业展会、权威嘉宾出席的学术会议、干货较多的专题性论坛等,都是最直接有效的调研场所,编辑可以从中把握行业发展态势,找到市场需求、选题方向和优质作者。例如,《装饰石材应用指南》就是编辑在“全国石材行业研讨会暨第二届西部石材产业论坛”上,与专家讨论关于石材背胶、护理方面的内容时,聊天聊出来的。笔者在参加了“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工作研讨会议”之后,了解到现在已有将近500所本科院校开设土木工程专业,在校生人数达到30余万,教材需求量很大,萌生了策划一套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的想法。
在网络平台方面,策划编辑首先可以利用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查阅网络上的海量信息资源,获取相关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读者的需求及分布情况、相关图书的出版和销售情况等信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网络的信息量虽然庞大,搜索便捷,省时省力,但有些网站提供的信息不一定及时、全面和准确,编辑不宜采取对任何信息都“拉到篮里便是菜”的态度,应该耐心浏览、不断筛选,经过识别、整理、核实后,剔除出过时、重复、片面、不可靠和错误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免被误导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
其次,可以通过当当、亚马逊、京东、天猫、淘宝等各大电商平台获取图书基本信息、图书排行榜、销售数量、商品评价等,了解图书趋势、市场需求、读者喜好等。例如,对比各大电商网站图书排行榜可以发现,《解忧杂货店》《岛上书店》《偷影子的人》《小王子》名列前茅,说明治愈系文学作品在2015年受到热捧;英语四、六级考试类书籍和经济管理类书籍分别稳居考试和教材图书榜首,说明英语和经管类图书市场需求依旧旺盛;畅销图书作家榜上多是外国作者,引进版图书品种多样,体现了读者阅读高品质化的趋势。再例如,编辑经常阅读商品评价,特别是负面评价,往往能够分析出这些评论背后的潜台词,排除一些发货和快递问题,可以找到很多图书自身存在的缺陷和读者需求。
最后,可以通过关注一些专业的网站和论坛,粉丝、阅读量和转发量多的微博、微信等,了解行业热点信息、专业知识、专业读者需求,寻找选题素材,判断选题的可行性,物色有潜力的作者。例如,2012年6月,肖杰以亲身实践整理出《100种常见多肉植物图鉴》,并发表在博客中,赢得广大网友好评,点击率近15万次,是网络上最受爱好者追捧的多肉植物实用图鉴。博客“二木的花园”也被爱好者们称为多肉新手的福音,被当作教科书一般。2013年5月,《和二木一起玩多肉》正式出版,年销量13万册。再例如,2013年7月,张嘉佳开始在微博上发“睡前故事”,该故事系列微博数度被转发超200万次,超4亿次阅读。11月,这些故事结集成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目前该书销量已冲破60万册,在各大图书排行榜名列前十。
4同类书调研
同类书调研要从同类书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结构形式、价格、出版单位、出版时间、出版数量、市场销售情况和读者反映等方面进行客观的、细致的分析,并力求使这种分析对于策划中的选题具有比较、参照意义。同类书调研包括社内同类书调研和社外同类书调研。社内同类书调研主要是通过本社官方网站、图书销售系统获取数据。此外,社内销售部门长期从事图书营销工作,哪些品种好卖,哪些品种不好卖,他们都了然于心。编辑应多与他们沟通,倾听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可以更加直接地了解每种图书的实际销售情况和读者需求,快速捕捉到选题方向和选题信息。售后服务部门的重要性也不能忽视。他们通过网络和电话与读者沟通,第一时间得到反馈意见,这些买家评价都是编辑市场调研的宝贵资源。
社外同类书调研主要是通过外社官方网站、电商平台、实体书店、编辑同行、相熟的专家和作者获取信息,看看其他出版社在做什么,如何做。如果自己已在同类书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就持续保持优势,提高图书质量、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如果自己在同类书中不占有重要地位、实力不足,就分析强者的不足之处,开发具有相对优势的图书,填补市场空白,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市场占有率。例如,笔者在开展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出版情况的市场调研时,通过走访书店发现,市面上同类书很多,其中更是不乏实力强劲的一类出版社,而且多是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也多为一本重点大学教授,市场竞争激烈。但是笔者同时也注意到,现有教材在体例结构上多以传统的篇、章、节形式为主,内容偏多偏深,主要针对学术型本科学生。因此笔者把该系列教材的读者定位在技能型、应用型本科学生上,内容不求多而全,要求少而精,与课程学时数量配套。
市场调研是图书出版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把握图书市场趋势、有助于出版物的科学设计、有助于对稿件的判断和加工、有助于制订营销方案。市场调研要以选题策划为中心,而选题策划要以市场调研为基础。选题的针对性、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调研质量决定的。如果缺少市场调研这一步骤,凭空想象、闭门造车,选题就必然是无本之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编辑必须具备很强的信息意识,能够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科学地、有计划地开展自己的工作。市场调研是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每个编辑都要具备对市场进行有效调研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编辑学会,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初级[M].武汉:崇文书局,2007
按照省民政厅任务安排,县教育基金会参与了县梭坡乡村脱贫攻坚工作,现就我局与县教育基金会参与帮扶的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项目开展情况做以下总结。
一、村情简介
村位于梭坡乡东北面,距乡政府5.8公里,距县城8.8公里。是我县20**年摘帽的贫困村,属于典型的高山河谷地带。全村目前为***户***人,拥有耕地183.7亩,林地2400亩,退耕还林583.1亩。由于地貌及恶劣的自然条件限制,我村群众收入主要以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及短期外出务工为主。
二、找准方向,兴建酿酒及鲜市葡萄相结合的葡萄种植产业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产品是指以符合条件的自然人为客户的信贷产品,主要包括用于个人消费、生产经营等用途的本外币贷款,如传统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等。信贷产品如同一般的实体产品,也要经历投入-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因此信贷产品管理涵盖了产品自投入市场开始直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不能简单地把产品管理等同于产品开发。个人信贷产品管理可以归纳为构建控制环境、新产品开发、新产品推广、存量产品管理等环节,以下将逐一进行分析。
二、个人信贷产品管理的内部控制
1.构建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提供了内部控制的基本规则和构架,是其他四要素的基础。因此在建立个人信贷产品管理的内控体系、规范产品管理流程时,有必要强调控制环境的作用。
(1)确定个人信贷产品管理策略、办法和流程。控制措施主要包括确定个人信贷产品管理策略(包含产品开发、推广、维护和淘汰决策的原则、依据等),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
(2)确立组织架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明确个人信贷产品的审批、管理、开发、营销等部门或人员,确定各部门和岗位职责。以上均须形成书面文件予以传达。
(3)配备个人信贷从业人员。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根据各岗位适任条件,配备适当资质和数量的个人信贷从业人员;不相容的岗位不得兼任;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和人员专业素质,合理制定培训计划,并对培训目的、时间、人员、方式和预算等作出适当安排;合理制定并有效实施从业人员考核办法,并建立畅通的人员流动机制。
2.新产品开发。新产品开发和存量产品管理构成了产品管理决策的主要内容。其中,新产品开发流程主要可分为需求发起、评审立项、设计开发、测试验收等阶段。各阶段的控制目标和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1)需求发起。控制措施为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同业交流、行业先进经验研究和存量产品分析,在总结市场需求和银行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提出初步的个人信贷新产品开发需求;需求发起可以自上而下,也可以自下而上。
(2)开展可行性分析和立项评审。主要包括个人信贷管理部门或专司产品创新活动的管理部门针对新产品开发需求,全面开展包括市场、技术、管理、效益等内容的可行性分析与论证,并完成可行性分析报告和立项报告;组织个人信贷业务和相关业务条线(如风险、法律、科技、财务等)的负责人、业务骨干或外部专家等进行立项评审。
(3)开发项目立项。主要包括立项评审完成后,立项报告报适当的部门或人员审批,审批通过后正式立项;成立专门的项目开发小组,并配备适当的业务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重大项目,成立负责项目组织、协调、检查、监督工作的领导小组,并指定负责人。
(4)制定产品设计方案和项目需求说明书。主要包括针对开发需求,深入分析个人信贷新产品及附加服务的市场和客户定位、功能、操作流程、风险控制和技术要求,并拟定产品设计方案和项目需求说明书;向个人信贷经营、管理和法律等部门征询意见,对新产品存在的风险及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并对产品设计方案和项目需求说明书作适当修改。
(5)进行产品开发和流程设计。主要包括:①品牌设计。在银行整体品牌战略的架构下,开展包括新产品定位、名称、标识、产品和服务整合方案等内容的品牌设计。②系统开发。根据产品设计方案和项目需求说明书,编制项目功能说明书,并制定适当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开发进程安排,经评审通过后,进入程序编写阶段;如系统开发采用外包方式,需充分审查评估承包方的经营状况、财务实力、诚信历史、安全资质、技术服务能力和实际风险控制与责任承担水平,并与之签订权责明确的合同;定期监控开发进度,适时调整开发方案,确保开发效率和质量。③流程设计。制定新产品管理暂行办法、操作流程、会计核算办法和系统操作手册等,经法律部门审核后,报适当的部门或人员审批。④合同设计。有关业务部门与法律部门一同制定新产品的合同文本。
(6)完成测试与验收。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安排适当的人员进行功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压力测试、适应性测试等,根据测试结果修正系统功能和缺陷,并修订系统操作手册;个人信贷管理部门或产品创新管理部门组成验收小组,组织验收测试,验收合格后由适当的人员签署项目验收报告。
3.新产品推广。新产品营销推广大致分为产品报批、产品定价、试点推广、全面推广等阶段。各阶段的控制目标和具体控制措施如下:
(1)落实新产品的市场准入手续。根据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产品市场准入管理的有关规定,及时完成必要的新产品报批或备案手续。
(2)完善新产品定价管理。根据外部监管规定、风险水平、资金成本、管理成本、贷款目标收益、资本回报要求以及当地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合理制定新产品定价方案。
全球经济竞争日趋白炽化,促使企业经营的策略规划与管理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在现代能源企业经营管理中,采购管理是企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采购策略规划之目的是通过策略性的规划管理,从企业长期经营目标出发,结合外部采购环境的变动,并分析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优劣因素,以求利用自己的长处和抓住外部的机遇,使企业采购活动由被动变主动,化劣势为优势,从而实现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良好的采购收益。
一、采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编制不够严谨,在安排项目支出预算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导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追加预算比较普遍,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在资金使用中, 支出控制不严,存在超支现象。预算调整追加变化较大,削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
2.物资采购未与重点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向上延伸价值链,难以获取以下让渡价值:增加了使用市场带来的额外成本;未获得更多的产品附加值,不能把供应商的利润转移到企业内部;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较高供应不稳定。
3.合作的经济性不强,无形资源的积累不够。同时未找到内部价值链的关键控制点,逆向物流积压物资处理不及时等,造成物流系统的全过程优化困难。
4.电子化尤其是网络化的采购核算和管理有许多新的风险。采购信息的安全性降低,开放的互联网传输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采购核算系统的逻辑纠错和综合判断能力下降。
二、采购物流管理的对策
1.加强采购人员的管理。要降低采购成本,关键是要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现代采购管理规律、具有开拓精神的专业人才,在责权利一致的原则下,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将个人利益与物流成本管理绩效挂钩,推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年薪制”,克服“月薪制”造成的人员短期行为,对贡献突出的人员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
2.建立市场调研制度,确保价格的真实性。在市场调研中,价格的浮动比率很难掌握,电话咨询是一种价格,现场与供应商洽谈又是一种价格,钱货即时交易和期货交易又是一种价格。掌握市场行情建立信息网络,在市场信息中优选价格,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3.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企业应以降低采购成本为立足点,合理选择供应商,充分发挥创造性采购的作用。注重与战略主力供应商合作,着力培育主力供应商群体。以“供应走向共赢”作为其核心的供应商关系管理理念,尤其重视与主力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主力供应商队伍稳定。通过与主力供应商订立长期合作协议、订货份额倾斜、联合技术开发等措施,与主力供应商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4. 成立专门的验收小组,组建专家库。设备、材料、工器具的验收专业性比较强,从表面看是看不出实质性的问题的,有时还要借助一些工具作一些实验。成立验收组,组建专家库,成员独立性的开展工作,物资采购部门调查供方的产品质量、生产能力、以往业绩,搜集供方的相关资质材料;不受任何组织和团体的干涉,谁验收的物资,谁对质量负责任。
三、采购管理模式改进实践
在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下,欧洲债务危机仍然悬而未决,全球分销产业将呈现缓慢向上的销售态势。为了扩大市场机会,诸多企业开始转战内陆,随着市场交易量和客户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张,对于沟通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物流服务商来说,必须积极调整策略,以应对新形势下的物流风险。以某能源企业采购模式的改进实践为例,确定了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采购管理制度和流程。
1.建立新的采购商品的分类模式,规范供应渠道。要利用供应商的进入和退出机制,加快培育一批战略供应商,并实施ABC三级动态管理。同时加大电子商务采购力度,充分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严格实行招投标、密封报价和询比价制度,实施“障碍管理”,降低采购成本。
2.构筑有效的物资采购成本控制体系。采购成本的高低对物流总成本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企业应设法降低物料采购的各项费用,强化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积极采用JIT采购、供应链采购和网上采购、外包采购等现代采购技术,按照物项采购价值实施ABC技术分类管理,将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现货采购与远期合同采购、直接采购与间接采购有机地结合起来。
3.实现物流通畅,提高市场占有率。建立协作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配置计划,以商情信息为基础,抓住价格调整机遇,巧妙利用时间差、价格差,适时调整配置计划,并利用计划、发运和结算的时间差采取灵活的结算方式实现优化运作创效。
4.供应商管理方法的改进,针对A类或B类商品或服务的供应商,出具详细的选择管理办法和考评管理办法,并在此管理办法中也明确了企业采购管理部与需求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
四、结语
供应链的管理已成为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日益突显,其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企业的物流采购供应链及其资源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并且在企业经营战略中占有攸关置要的地位,是全面改善和大力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实行采购绩效评估制度,加强采购供应链的科学管理, 全面改善和大力提升企业物流采购供应链管理水平,以降低采购物流等成本。
参考文献:
[1]林丽萍,林钻煌.一种新的企业采购管理模式[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001年,白酒消费税计税调整为从价与从量相结合的计税方法,对每斤向酒再按0.5元从量加征消费税,使得以低档产品为主线的白酒企业运营雪上加霜。价格战让企业元气大伤,众多企业陷入了销售越多,亏损越多的尴尬境地。穷则思变,为摆脱此窘境,白酒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压缩或停止低端白酒的生产,全力开发附加值高的中高档系列产品。
而对地方小酒厂来说,被大中型白酒企业放弃的低端市场,简直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于是频抛媚眼示爱,迫不及待地将低端市场紧紧拥入怀里。这些小酒厂纷纷走出市场夹缝,信心十足地在低端市场上舞蹈,尽情地展示着小家碧玉的清纯魅力。
危机为媒,脉脉含情续前缘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出现了农民工返乡潮。大量返乡农民工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或自己创业、或休养生息,低端酒市场出现了集中趋势。而金融危机让消费者也捂紧了自己的口袋,中高端白酒的销量受到了一定影响。
另外,各区域市场竞争者由于战略的趋同,战术的同质化,注定了彼此间竞争的实质是资源的源源不断的投入,在有限的市场容量中相互挤压。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高端白酒遭遇了诸如销量下滑等严峻的考验。在这种市场形势下,一线品牌的白酒企业终于下定决心,纷纷进军觊觎已久的中高端市场,使各区域市场原本已炽热的竞争状态不断升级。
一些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不做或者只做简单的项目前期市场调研。然后在项目决策阶段要不就是犹豫不决要不就是盲目自信匆忙决策。殊不知缺乏市场调研会对决策产生很大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对消费者人群定位不准确,错过最佳的开发机会。虽然当前大体上楼市依然火爆,但也出现了三四线城市房价走低,楼房卖不出去的现象。若地产商对房产项目定位错误,没有找到最佳的消费人群,就可能有楼房空置,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1.2设计阶段忽略成本控制,导致建设期投入过大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问题是比较常见的,因为一个设计师很难既能设计出优美的建筑外形,合理的户型,又懂得房屋的安全结构设计,还懂得建筑的造价与预算。现阶段,这些过程往往分配给不同专业的人员共同完成。三方的专业人员又往往不在同一个单位,这就造成了沟通困难,设计方案需要反复修改,不仅很难做出外观,安全,造价三方面都让人满意的项目,而且会拖延进度浪费时间。所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不是建筑质量强度不合格;就是项目投资远远超出预期导致项目资金跟不上而停工;再者就是发现施工过程中难以达到设计的要求,设计需要变更。
1.3项目分包转包严重,收尾阶段质量问题突出,各方矛盾重重
工程项目分包转包问题是常见问题之一,分包不符合国家法律规范,多次转包的项目从来没有不出问题的。转包是违法的,必须禁止。这里主要谈谈分包可能会对开发商项目管理造成的困难。像房产开发这样的大型工程,现在多是由众多的分包建设单位分别于开发商签订合同的。例如比较常见的有桩基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脚手架工程,混凝土泵送等等主要的分包单位。然而,由于不同的分包商所进行的工程或多或少会有联系,这往往牵涉到了各方利益,如果协调管理不及时,容易出现矛盾。笔者参与的项目中就出现了施工过程中各分包的单位互相掐架,扯皮的现象,工程建设不得不停工。开放商不得已充当和事老,在利益纠纷面前尽量协调,往往是以自掏腰包的方式来平息各方争执。在项目即将验收时期这种利益之争更加严重,因为开放商与住户已签订交房合同,面临违约追责的风险。而施工方此时往往纠结合同中细节不到位的地方,可以说是趁火打劫。开发商面临着延期交房,给住户违约金,或者满足施工方要求,新增项目接口工程的投入的二重选择。总之,出现问题受损的肯定是开发商。
2.房地产项目管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在上一小节中,作者提出了房地产项目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重点分析了调研阶段,设计阶段和工程收尾阶段的关键难点问题。经过笔者的认真研究与调研,认为解决上述工期拖延,成本过高的问题,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2.1积极调研市场,做好项目可行性分析
在现阶段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开发商首先要做到两点.。其一是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牢牢把握住消费人群,制定合理的房产项目开发策略。意思就是说开发商需要在首先在调查的基础上做好定位,房子是走高端还是终端定位,消费人群是普通工薪阶层还是高层白领。其二就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问题。这包含了经济可行性研究和技术可行性研究两个方面。产品定位完成以后就要做经济可行性研究,分析投资与回报。若经济上合理还要看技术上是否可行。必要时,对重大项目开发商需要召开专家座谈会,严格论证项目的可行性。
2.2加强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加强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的意思并不是要减少设计费,而是要控制设计对后续开工建设阶段的投资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开发商可以增加设计费,邀请资质较高的设计院进行设计。因为开发商需要的是在保证项目品质和质量基础上花钱最少的设计方案。房地产商可以尝试一些新鲜的管理办法,比如价值工程理论,来引导设计工程师对成本的控制。给那些造型美观而成本节约的一些项目重点表彰,增加这类设计师的薪酬,鼓励设计师去注重产品的实用性。这样,设计师们不仅会绞尽脑汁的去构建精美的建筑外形,同时也会思考建筑的使用功能,提升房产的性价比。另外,在设计阶段影响成本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设计,施工,管理沟通少,导致项目因频繁变更而停工,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在这方面,管理者必须不辞辛苦的周转于双反之间,建立起双方沟通的桥梁。尽快的论证设计是否需要变更,分析变更与不变更对整个项目造成的影响对比。
2.3重点关注收尾阶段的项目管理
要做好收尾阶段的项目管理,首先必须要在项目建设的分包合同签订的时候慎之又慎。开发商必须派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和承包商去签订施工合同。并严格限制项目的分包,对分包商的资质也必须审查。若发现转包情况必须及时叫停。在合同签订时需按照国家合同法和行业的一些法律规范严格明确各分包商的责任义务,并建立质量问题与工期问题的纠责机制,明确规定谁的问题谁负责,谁拖延工期谁承担责任。才能尽量避免项目的接口工程的利益纠纷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开发商可能会为了节约成本,而忽略对分包商的资质审查,默许资质不够的施工的单位入驻工地。这些小的施工企业,没有固定的驻点,也没有承担责任赔偿的能力,若在日后出现问题就很难追究责任。所以在我国工程项目的质量问题只能是由开发商承担。因此开发管理者需要着眼大处,有全局成不控制的眼观,不要被蝇头小利引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