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9 09:01: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医的方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医的方法

篇(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080-02

首先,认清中医翻译的首要性质是科技翻译而非文学翻译,属于信息功能文本,主要应该采取语义翻译。传递医学信息是中医翻译的核心。翻译的时候首先要翻译出其意思,再兼顾翻译出其种蕴涵的中国文化。切忌颠倒主次,虽然将行文翻译得如同文学作品般优美却没有达到传达信息的目的。纽马克就指出了,作为信息的载体,形式和内容一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翻译中,译者应该尽可能的让译文的形式和原文贴近,如果两者不能兼顾,那么按照文本功能进行有重点的取舍(廖七一,2000:169)。我们知道中医大部分古文写成,同时兼顾形式和内容十分难,所以我们也要根据它的文本功能进行取舍,因为是信息功能文本,所以首先传达其意思最重要,其次注意其形式并透过形式来传达文化信息。

其次在翻译中要看清楚和西医的区别,同时也要注意两者的联系,不能把中医孤立起来,现在有些译者主张用XIN GAN PI FEI SHEN来代替 heart,liver,spleen and kidney因为他们认为中医里面的五脏不仅仅是解剖概念而是更广泛的功能概念,如果将其译为西医中的heart,liver,spleen and kidney是不是西方学者无法接受?因为中医中脾主运化,而西医中只是个免疫器官。由于功能不同,所以一些人主张音译来以示区别。笔者要说的是强调民族特色是对的,但是,不能将中西医对立起来看,不能只看到个性而看不到共性。比如中医里面心主血脉,而西医里不也是心通过挤压将血运送到全身各处吗?而且他们大致解剖位置都一样的,只是功能范围不同而已,所以我说翻译时切不可孤立中医,要把中医推向世界,还是要比照西医术语,。那么下面笔者来简单谈一下翻译方法

直译―― 可以用在大部分简单的术语,稍微复杂点的词汇,带有文化色彩的可以在直译的基础上加注释,注释其内在文化含义避免出现文化缺省。王东风教授在其文章《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中称之为“文化补偿”也就是文内直译,有关文化缺省的说明则放在注释里面。这种译法优点在于能较好体现原作者的艺术动机和原著的美学价值,同时可以利用注释相对不受空间限制的特点,比较详细地介绍有关的出发文化和知识,这样读者也可以通过注释,解决了意义的真空点,沟通了与上下文的关联,从而建立起语篇连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医基础理论中术语直译的具体的实例。表格中的直译是字面翻译,目的是保留中医文化特色,而注解则是就是要将文字的表层意思转化为深层意思,达到传达医学信息的目的。有些直译就能在传达医学信息的同时体现中医特色的术语,则不用再注解。(见表1)

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含有较多与西医不同的观点以及中医独特的内涵,因此,我们在尽量直译的基础上进行了解释,这样有利于读者理解中医的内涵,也达到了传达医学知识的目的,求同而存异。关于一些不适合于直译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翻译我们将在后面章节进行阐述。

下面我们再看看中药的直译(见表2)。

我们再来看看中医方剂学里的直译实例(见表3)。

我们可以看出,方剂在直译方面是有规律的,可以分为以下类别:

一是主要组方药物名组成名称的剂型:直接译出方中所含药名再加上剂型,汤剂就用decoction(包括饮剂),散剂用powder,丸剂用pill,丹剂用pellet。

例如表3中的桑菊饮―― Decoction of mulberry leaf and chrysanthemum。

二是方剂的功效为名称的剂型:直接译出功效再加上剂型。如止嗽散―― Cough powder。

三是方剂作用部位与方式为名称的剂型,则直接译出方剂作用部位与方式,再加剂型。如清燥救肺汤―― Decoction for reliving dryness of the lung。

四是以方剂药物形状颜色命名,如紫雪丹―― Purple snow pellet。

五是以方剂中药物比重来命名如六一散―― Six to one powder。

意译―中医中的意译就是要将文字的表层意思转化为深层意思或者将将文字的深层意思转化为浅层意思。(见表4)

意译之二就是将繁复的医古文译为白话文再直接意译例如:邪之所奏,其气必虚 就是说体弱多病那么翻译为英文就更简单:weak physique is liable to illness。再例如: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则意译为:“the heart is like monarch from whom spirit emerges.”再如:冬则闭塞,闭塞者,用药而少针石也。意译为:“winter is the season of shutting.When treating disease in this season,practitioners should prescribe more medicinal and apply less acupuncture.”

意译之三就是要比照西医,,将中医中的一些疾病术语名称翻译为西医中对应的疾病,这样就利于外国读者理解学习,见表5。

这种意译要建立在对中医和西医有足够了解并且有一定医学英语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翻译出来。

音译一在中医学说中,有些术语如果采用直译或者直译加注释会引起歧义,有些采用意译却又表达太冗余的术语我们只能采用音译来翻译,并且同时加上注释来阐明文化底蕴,首先我们来看看中医方剂中名称中含有隐喻的那部分方剂的音译,见表6。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也有不少术语需要音译:如阴阳,气这些基本的概念。音译主要用于翻译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中医术语,穴位经络以及直译或者意译容易引起误解而不能表达出文化内涵的中医术语。

在总结了中医翻译的三种方法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注意中医翻译的程序:首先译者要是原文读者才能理解原文意思进行篇章分析然后再将其翻译为英文给读者看,译文阅读的对象是外国读者,那么我们中医文献的翻译程序就是:古汉语-现代语-外语。例如中医文献中有名的一句就是:“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上古天真论)翻译为现代汉语是:男子八岁的时候肾气就充实了,头发开始长茂密,开始换牙齿。再翻译为英语则是:“In a man,at the age of eight,the boy’s kidney qi is abundant,so his hair grows exuberant and his baby teeth are replaced by permanent ones.”在翻译行文的过程中要注意上面我们提到的术语的翻译,中医药文献翻译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医名词术语的翻译既要传达医学信息又要表达中医文化。

以上就是笔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在总结别人和自己的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医翻译所作研究得出的结论,目前还没有人全面系统地从文化因素地角度上全面研究中医翻译,笔者希望本文能在该领域作出一些有益的探讨,同时希望能对对于中医术语的翻译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 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1.

[3] 黄嘉陵.最新汉英中医词典[M].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

篇(2)

1 研究的重要性、创新性

中医继承是发扬中医的关键,而诵读中医经典可谓是传承中医事业的重中之重。从某种意义上讲,对中医经典的理解和掌握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医的理论水平、中医辩证思维能力和中医临床水平。纵观古今,历代名义都把诵读中医经典作为治医、行医的一项基本功。所以对于一个个满怀悬壶济世、救人治病的凌云壮志的中医学生们来说,深入阅读中医经典意义非凡。

通过调查发现,许多中医院校的的现状是这样的,因为一系列原因大部分学生读经典的积极性并不高。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同学们忽略这方面的学习的原因有两点。一方面,同学们的重视性不够。;另一方面,他们对这些古老的文字不太感兴趣。

因此,寻找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适合当代中医学子们诵读中医经典的新方法意义重大。

目前许多本科院校为了深化本科教学改革,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本着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新型人才的目标,在校园内号召大学生们探讨创新型学习新方法。作者响应此号召,进行了中医经典阅读方法的研究。作者倡导创新性学习,通过变单一学习模式、传统学习方法为学习与班集体活动、比赛等多种学习形式相结合的新模式,使枯燥的单纯阅读变得生动有趣,这样用一种特色方法勾起了同学们读经典的激情与兴趣,而不是让他们被动去接受一项阅读任务。那么这样就成功提高了同学们读经典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学习中医知识的效率和积极性。

2 研究实施过程

2.1 构建新的学习模式 整体思路:通过知识竞答、相互提问等多种活动形式,并且把阅读中医经典与同学们的德育分联系到一起,自2010年9月开始开展为期一年的诵读中医经典系列精品活动。

2.2 进行阶段性优化学习方法

2.2.1 宣传创新学习新方法 通过展板宣传、校广播站广播、校报记者采访、名师讲座、不同专业、院系之间的同学交流等形式,做足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让这种研究理念和途径传播到校园的各个角落。

2.2.2 多种形式活动开展 研究活动首先以比赛竞答形式在班级内部举行,拿试点班中西医临床医学2班来说,他们每周定期进行三学活动,活动主要以“知识问答”的形式进行。在三学活动中,班干部作为出题者和裁判,对同学们进行提问,所出的问题与国医经典相关,所有答案都出自原书。同时,所出的题还与所学的《中药学》、《中医诊断学》以及学过的《中医基础理论》等相关课程密切相关。班干部作为出题者,首先要认真翻阅经典,准备材料(材料相当于题库)以备同学们背诵,同时还要从各个方面从材料中采集题型。班干部还要负责选择公正的裁判人员。所有积极主动参与回答问题并回答正确的同学加德育分,加分细则班委和集体商议。除了加德育分之外,每周评出一个回答问题表现最突出的同学。每月再进行一次答题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丰厚奖品和证书。然后,每班选出优秀答题者代表班级,参加院系里的总比赛。

3 主要研究成果与分析

研究进行到最后阶段,以最后一次总结性的“中医经典知识竞答活动”而结束。第一临床医学院 护理学院 2009级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顺利进行。此次活动赢得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通过调查发现,参与此次研究活动的同学受益匪浅,一方面这种新型学习方法提高了同学们背中医经典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大大缩短了背熟经典的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背书的效率。另一方面,背的东西多了,自身的中医气息也日渐浓厚,视野拓展的更宽,了解到的中医知识更加丰富。与此同时,他们还获得到了德育分和比赛的荣誉,为以后拿奖学金奠定了基础。之后,校园里掀起一阵诵读国医经典的热潮。同学们收获很多,对学习中医有了更深层次的提高,从长远来看,这为传承中医进一步铺平了道路。

同学们在此活动中提高了阅读中医经典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大量阅读国医经典,充分了解经典中的语言,哲学思想,医学内涵,临床意义等各方面的知识,拓宽了同学们对中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使这些经典里的知识与平时所学结合起来,为学精中医奠定了基础

最后,作者希望这种与班集体活动相结合的学习中医的的新方法能给全国的中医院校提供学习借鉴,从而促使那些为发展中医事业的有志之士们相互学习,为更好地继承中医事业而奋进。

参考文献

[1]郑玉玲.中医经典诵读[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9

[2]冯培等著.创新素养与人才发展[J].世界图书出版社.2001

[3]陶学志.创造创新能力训练[J].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4

[4]杨友斌.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1.1

篇(3)

比如在四季中,春夏气温比较高,人体的皮肤就比较松弛,疏密多汗,通过出汗来发散体热,秋冬气候转凉,人体则皮肤致密,少汗而尿多,以保持自己的衡定体温。又如气候同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江南多湿润,北方多干燥,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也能分别适应这种不同的水土,平时这一点看不出来,一旦异地而处,就可从“水土不服”的现象中得到反映。

但是,人体适应大自然的能力毕竟有一定限度。如果自然变化过于急剧,超过了人体调节功能的限度;或者由于人体生活无度,不注意发挥自己的调节功能;或者人体调节功能因各种原因运转失常,就会导致生病、衰老以至死亡。因此中医强调人在生活中一定要顺应自然,起居有时,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人体适应自然的能力,以利用自然变化的有利因素,抵制自然变化的不利因素,保证自己的健康长寿。

中医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内容很多,兹撮其要者介绍于后:

昼夜展昏:中医认为,自然界二十四小时有日出,日没的变化,相适应的,人体一天也有平旦阳气生发,日中阳气兴隆,日没阳气收敛的不同。因此,在养生学上,中医很着重晨起锻炼,认为黎明是阳气生发的大好时机,此时到户外去呼吸吐纳、运动肢体,活络筋骨,可以使人体气血流畅,体质增强。但是,晨起也不能过分太早,否则天还没有破晓,阳气尚未生发,摸黑起身锻炼,也并不有益于身体。此外,对病人的护理也要注意昼夜的变化。一般来说,人在白天阳气盛,因此病情表现较轻;夜晚阳气衰微,病情表现往往较重,在对疾病的疹断、治疗和护理时都应该把这种变化的因素考虑进去。

篇(4)

感冒,俗称伤风,是感触风邪或时行病毒,邪犯卫表,引起肺卫功能失调,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的一种外感病。本病四季可发,尤以春冬为多。轻者为感受当令之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重者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病情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包括普通感冒、时行感冒,及西医中的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

1感冒的病因、性质及演变

1.1感冒的病因 ①风邪-六之首,每与当令之气相合伤人;以风寒、风热为多见。②时邪病毒-有传染性的时行疫毒之邪,非时之感,反常之气。

1.2感冒的病机 外邪侵袭人体致病,往往与正气强弱、感邪之轻重有关。卫外功能减弱,肺卫调节疏懈,外邪乘袭卫表,卫表失和,肺失宣肃即可致病。外邪侵犯途径有二:或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内侵。外邪乘袭,以皮毛口鼻为途径,皮毛者,肺之合也,风邪侵入皮毛,必然影响肺;鼻也为肺窍,喉为肺系,下连气道而通于肺,风邪从口鼻而入,也可影响肺,感邪后即出现卫表不和和肺失宣肃两组症状,即肺卫失和。卫表不和--头痛,恶寒,发热,重则高热,全身不适等。肺失宣肃--鼻塞,流涕,喷嚏,咳嗽,胸痛。

1.3病理性质 实证居多,也可有虚实夹杂。

1.4病理因素 风寒、风热、暑湿。

1.5病理演变 由于感邪不同及体质的强弱差异,临床表现有风寒、风热、暑湿三证:风寒――皮毛郁闭,肺气失宣;风热暑燥--皮毛疏泄不畅,邪热犯肺,肺失清肃。感受时行病毒则病情多重,易生变证。病程中可见寒与热的转化。

2感冒的诊断要点

2.1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初起多见鼻道和卫表症状,如鼻咽痒而不适,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恶风、恶寒或有发热等,鼻涕开始为清水样,2~3d后鼻涕变稠,继而发热,咳嗽,肢节酸痛等[2]。由于夹邪的不同如夹暑、夹湿、夹燥,还可见相关症状;时行感冒呈流行性,有同时同症的特点,多突然起病,病情较重。

发病特点:四时皆有,但以冬、春季多见。病程较短,3~7d即可痊愈。普通感冒多不传变。

2.2相关检查 血常规:WBC;N;L; X胸部摄片:可见肺纹理增粗。

2.3病证鉴别 ①感冒与风温:病因:主症传变情况发病季节病程; 感冒:风邪为主发热不高或不发热多不传变四时皆可较短,易于治愈; 风温早期温邪为主高热,甚则神昏惊厥有传变,由卫而气,入营入血有明显季节性长短不一,重者难于治愈。 ②感冒与时行感冒:病因:发病季节流行情况症状传变情况; 普通感冒:风邪为主冬春季为主常呈散发性发热不高或不发热,全身症状轻浅多不传变; 时行感冒:时行病毒不限季节广泛传染流行高热,全身症状较重传变化热。

3感冒的辨证要点

3.1分清表寒、表热、暑湿兼夹症 风寒者:恶寒重,发热轻,无汗,流清涕,口不渴,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风热者:恶寒轻,发热重,有汗,流浊涕,口渴,苔薄黄,脉浮数。暑湿者:身热不扬,汗少,头重如裹,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3.2分清体虚感冒的特殊性 气虚感冒:素体气虚,复感外邪,邪不易解。症见恶寒较重,或发热,热势不高,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倦怠乏力,咳嗽咯痰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浮[3]。

阴虚感冒:阴虚津亏,感受外邪,津液不能作汗达邪,身热,手足心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昏心烦,干咳少痰,鼻塞流涕,舌红少苔,脉细数。

4方法

解表达邪:风热者辛凉解表;风寒者辛温解表;挟暑、挟湿之感冒应加祛湿清暑解表之法;体虚感冒,发汗时需注重固表实里,补益气血。

4.1风寒束表证 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流清涕,咽痒,咳嗽,舌苔薄白,脉浮;证机概要: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治法:辛温解表;代表方: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常用药:①荆防达表汤:荆芥、防风、白芷、生姜、葱头辛温解表,橘红、杏仁化痰降气,赤苓,建曲健脾除湿。②荆防败毒散:荆芥、防风辛温解表,前胡、桔梗、枳壳宣肺通气,羌活、茯苓祛风除湿,人参防止发散太过。

4.2风热犯表证 症状:恶寒轻,发热重,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稠,鼻塞喷嚏,流稠涕,口干欲饮;苔薄黄,脉浮数; 证机概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治法:辛凉解表; 代表方: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常用药:①银翘散:银花、连翘、竹叶、牛蒡子清热解表疏风,荆芥穗疏风解表,芦根清热生津。用于风热重症。②葱豉桔梗汤:葱白、连翘、竹叶、辛凉宣肺解表,栀子清热解毒,桔梗利咽化痰,甘草调和诸药。用于风热袭表,肺气不宣者[4]。

参考文献:

[1]李静漪.中医角度感冒用药依从性及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1999,(01).

篇(5)

如久病体虚,气短,唇白,面色萎黄,大便泄泻,浮肿,手足厥冷以及头昏目眩等的人,可用牛肉炖汁,有助于缓解病情。而手术后的人,也应多饮牛肉炖汁,或用牛肉加红枣10枚炖服,能补中益气,助肌生长,促进愈合。如果是食欲不振,又不能进服其他补养药的人,可先吃牛肉汁,也能起到健脾醒胃的功效。

感冒发烧或感染性疾病者当少吃牛肉

由于牛肉为温燥食物,感冒发烧或感染性疾病发热的人不要食用。因牛肉中含中等量的胆固醇,凡高脂血症,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也不宜多吃;另外,民间认为牛肉是发物食品,患有湿疹、疮毒、瘙痒等皮肤病者,患有肝炎、肾炎者也应少食。还要提醒大家一句,患疯牛病的牛肉是禁食的。

牛肉吃法有讲究

尽管牛肉是脾胃虚弱者的养生保健品,但因为牛肉生长周期长,肉质比较坚实,虽然口感很香,但脾胃虚弱的人不易消化,这时候怎么办?可选择用嫩牛肉做汤来食用。做法是将嫩牛肉洗净后,切块,加酒、水等烧煮,时间要长一些,至牛肉酥烂,再加入胡萝卜丁、卷心菜等,略沸,即成。起锅前,加入番茄酱。用这种牛肉汤浇汁吃小米干饭,是最好的补脾佳品。

现在,牛肉火锅很盛行。实际上由于牛肉在其属性上是偏于温热的,如果你用牛肉涮火锅,锅底都是花椒、辣椒、陈皮等,牛肉的温性就加重,很多人吃了容易上火,体质虚弱的群体,更容易出现多种不适。所以,吃牛肉要注意寒凉与温热的搭配。可用白萝卜、西红柿等与牛肉共炖,因为西红柿为酸凉之性,白萝卜为辛凉之性,在一起炖后,这种牛肉的汤和肉就不会有明显的寒热之性,普通人吃了也不会上火。

如果喜欢吃牛肉火锅的话,吃的时候也可以喝一杯橙汁、酸梅汤,以解牛肉之热。当然,如果你在体质上是偏于阳虚的,吃牛肉火锅反而会觉得很舒服,不在我们的禁忌之列。

L菖H庋=∈称?

牛肉胶冻:脾胃虚弱,少食乏力者的滋补品。

本方出自《丹溪心法》,原料包括牛肉1000克,黄酒250毫升,食盐适量。制作时,可先将牛肉洗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旺火煮沸,取出牛肉,冲净浮沫,切成小块。牛肉再入锅加水煮沸,改小火煮半小时调入黄酒和食盐,继续煮至肉烂汁稠时即可。

牛肉胶冻又叫霞天膏,是用黄牛的肉经熬炼而成的膏。霞天膏补气益血,健脾安中,它的适用人群非常广泛,能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虚弱症状,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吃,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人都能食用。甚至一切有形之病,包括妇科的一些良性肿瘤,以及中风病人、糖尿病病人。医生在霞天膏的基础上再加一些对症的中药,就能治疗许多疾病,而且效果非常好。

篇(6)

1 方剂制定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律及原则

在临床实践中,经过详细诊断,正确辨证,确立治法,到最后遣方用药,我们一般有两种选择:一是选用现有的成方;二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新方剂。选用成方是方剂的使用问题,而制定新方是方剂的制定问题。现在首先来讨论方剂制定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1“依法统方”原则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中医证法方药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和极为密切的逻辑关系。一般来说,在诊断时运用中医理论确定主证,完成“辨证”以后,就要进行“论治”。论治首先是“立法”(确定用何种治法),然后要根据立法的要求来遣方用药。前人把这种方法称做“依法统方”。可见方剂是在立法的基础上制定的,离开立法的方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遣方用药就无从谈起。历代医家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创立了一些基本治法。如汗、吐、下、补、清等。又根据具体情况衍化出许多具体的治法。例如汗法中有辛温发汗、辛凉发汗、滋阴发汗等;下法中有急下、缓下、润下等;补法有峻补、缓补、温补、凉补、补心、补肺、补脾、补肾……,此不详举。而且,还可以将各法互相配合,灵活运用,可以说治病之法变化无穷。由此也衍生出了众多的方剂来适应复杂的临床症候。因此,方剂的制定,必须以立法为基础。

1.2“君臣佐使”原则

在辨证审因,确立治法以后,就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剂量,按照一定的组方原则配伍组合成方剂。重要的是在具体制定方剂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君臣佐使的制方原则。因为方剂的组成决不是机械的药物堆砌或简单的药效相加。《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首先确定了“君臣佐使”的方剂制定原则。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314首方剂,约三分之二体现了这一组方原则。后世《千金要方》和《外台秘要》中诸多有效方剂的组成也都配伍严谨,主从有序,大都遵从或符合“君臣佐使”这一制方原则。现在,随着方剂实验研究的深入,进一步揭示了“君臣佐使”组方原则的科学内涵。当前各版本的《方剂学》教材,也均将“君臣佐使”作为方剂的组成原则,并将其上升到指导研究方剂配伍理论与方法的高度。可见“君臣佐使”是我们临床组方选药时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应该指出,方剂一方面是以治法作为组方选药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治法的具体体现。此外,方剂是由具体的药物组成的,是对单味中药的组合应用。因此,中医的各项治则,如正治反治,标本缓急,以及中药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等理论,应在方剂的具体制定过程中有所体现。

2临床运用方剂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除了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新方剂以外,更多的情况下是选择使用现有的方剂。

一般来讲,前人的方剂皆为医学理论精华和临床宝贵经验密切结合的智慧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许多方剂组织严谨,配伍巧妙,直到今天依法使用仍有良效。在临床运用时,我们不仅要选方恰当,而且也要进行适当的变化,以符合辨证论治的要求。重点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1方证合宜,“谨守病机”

中医治疗学的精髓是“辨证论治”。其具体内容可概括为理、法、方、药。理就是病理病机(也有人理解为“中医理论”的),是立法的根据。治疗疾病就是根据立法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方剂。因此辨证是否准确,决定了立法的正确性;而法的确立也决定了选方是否恰当。可见“理”贯穿法、方、药的始终。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只有在精确理解了方剂的主治病证,治法依据,药物的配伍特点等“方义”的情况下,才能做到选方精当。也就是说,我们一方面要准确的辨证,另一方面要准确的选方。二者的结合方能体现“理”。因此,“谨守病机”,才能做到方证合宜,才能收到比较好的临床效果。例如,对于“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患者,辨证为“风寒表实证”,从“辛温解表”立法。而麻黄汤主治风寒表实,治法依据(或功效)就是辛温解表。所以,选用麻黄汤正是方证相宜。而贯穿两者的结合点,是“风寒束表”这一基本病机。

2.2随证化裁,灵活变通

疾病的临床表现是千变万化的。同一种疾病,在不同阶段会表现为不同的证。同时,患者体质差异或其他疾病的影响,以及治疗因素的干预等,也会使证的表现多样化。可以说证的变化是无穷的。而相对来说,方剂的数量,尤其具体到某个医生能掌握的方剂数量是有限的。以有限之“方”来对应无限之“证”,就很难做到方证相符了。因此,必需灵活化裁,以适应证的变化。只有这样才可真正体现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至于变化的方法,不外乎药味的增减变化,以及用量的调整,或者是剂型用法的改变。历代医家对此非常重视,提出“用药之巧,莫过于加减”,“量乃汉方不传之秘”等。我们认识到只有采取适当的变化才能对应不同的病证,才能做到方证合宜,从而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而变化的尺度就是“随证化裁”,证同治同,证变方变。换句话说就是“有是证用是药”。对此前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焦树德教授将其归纳为“加、减、裁、采、穿、合、化”七法。(《方剂心得十讲》)。不难理解,丰富的中药学知识,是我们恰当的化裁方剂的基础。应当将各种药物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特性,以及配伍禁忌,毒副作用等了然于胸。

2.3审时度势,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是中医的基本治则。在临床的遣方用药上最能得到全面的体现。这是因为“遣方用药”是辨证论治过程中采用的最终措施。反映或代表了辨证论治的结果。因此,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的体质,年龄等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选择适当方剂,使用合适的药物是我们临床工作中应该恪守的原则。例如春夏季节,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即使患了外感风寒,亦不宜过用辛温发散,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而秋冬季节,阴盛阳衰,阳气敛藏,腠理致密,此时若非大热,应慎用寒凉,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以防苦寒伤阳。三因制宜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醒我们认清矛盾的特殊性,从而知常达变,有效的解决问题。

2.4关于剂型选择、煎服方法、饮食宜忌问题

无论是经方还是时方,对于上述问题都有比较具体的要求。临床用药,除了最常用的汤剂以外,还有丸、散、膏、丹、酒等许多剂型。根据证情的变化,需要改变剂型时,处方时应适当增减药物的用量。例如,生石决明、生赭石、生石膏一类质重的药物,在汤剂中往往用量较重,如将原方由汤剂改为丸剂时,则可适当减轻其用量。对于方剂的煎服方法,饮食宜忌,《伤寒论》中有很好的范例。如桂枝汤方后注云:“右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上执下水)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交待的何等详尽!可惜有很多临床医生作不到这一点。至于饮食宜忌问题也是常走两种极端,要么什么都不忌,要么什么都忌。我亲眼见过有个医生让患者忌口种类达 20种之多,未免强人所难。

我们一定要结合临床实际,做到有的放矢,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才不失医疗的基本准则。

3临床遣方用药应用举例

3.1瓜蒌薤白半夏汤治验

患者,女,35岁。胸中满闷,心痛彻背,上气喘急,呼吸困难,大便不利,脉象沉滑,舌苔白腻。诊断:浊阴逆行,气壅上焦,胸阳闭阻,升降不利。主以通阳泻浊法,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之,四剂而愈。瓜蒌实三钱,薤白二钱,法半夏二钱,枳实一钱半,杏仁泥二钱,桂枝一钱半,橘皮一钱,水煎服。(《蒲园医案》)

按:胸痹心痛,责在胸中阳微,气不宣畅,仲景以通阳为主,复其上焦之阳,则浊阴自降。

篇(7)

中医根源于中国文化,学习中医实际上就是学习中国的文化。以中国文化为载体的中医药学的发展必然要依赖翻译走向世界。但是在我国目前的翻译工作中,大部分的中医病名都是在比照西医的病名,用西医的概念来解释中医。笔者认为,这一点不利于中医发展自己的特色。因此,笔者认为翻译中医病名应有自己的原则和方法。

1、翻译原则

1.1 “信”——忠实

医学英语的翻译不同于日常英语或文学英语。它的主要目的是描述和讨论科学事实,因而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对其准确性也要求较高。在中医病名的翻译工作中,忠实应是首要原则。所谓忠实性原则是指译文必须正确地传达原文的内容,包括思想、感情、风格等。中医是与西医完全不同的一个医学体系。它有许多独特的概念,在用英语解释时必须保留中医原有的概念,忠实于中医特有的理论。如“白癜风”这个病,它的西医名称为vitiligo。 如果照此翻译,那么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医生给出祛风的治疗原则。但如果翻译成white patch wind, 就轻而易举地了解其中的原因,进而了解相应的中医处方。

1.2 “达”——准确

准确性原则也是我们在翻译中医病名时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所谓准确性,就是翻译出来的作品要准确表达中医的概念、理论和特定的专业术语。在中医中,一种病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完全照搬西医的术语显而是不能准确表达中医的概念的。如心悸,它的英文名为heart palpitation。Palpitation,而在中医理论中,心悸进一步被划分为惊悸、怔忡。惊悸多与受惊有关,病情较轻;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病情较重。惊悸日久可转为怔忡。因而,仅用heart palpitation是无法准确表达中医这个概念的。所以在翻译时,对这两种病要区别对待。惊悸可翻译成fright palpitation, 怔忡可翻译成fearful throbbing。在翻译中医病名时,要准确地表达中医概念,才能尽量保持中医特色。

1.3 “照”——比照

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但医学的发展是没有国界的。对于同一种病,中医和西医的认知角度不同,治疗方式有所差别,但殊途同归。在翻译中医病名时,我们要比照西医的表达,做到最大限度保留中医特色,又不至于让西方人难以理解。

上述的三项原则是总的原则,但在具体的翻译工作中,还要依据当时的语境来选择合适的表达,因而译者在理解和翻译时要慎加注意,切不可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2、翻译方法

2.1 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是把原文直接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便于译者翻译,缺点在于读者可能难以正确理解,但由于中医有其特有的概念体系,一味地采用西医的名称,难以确切表达中医的知识信息。因此,笔者认为,在直译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注解,加上西医名称,可以更好的促进两种医学体系的沟通。

如哮喘。中医中哮病发作时哮鸣有声,呼吸急促,甚则喘息不能平卧,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而喘则指气息,表现为呼吸急促困难,是多种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一般来说,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哮可分为热哮、寒哮,喘分为实喘、虚喘。

元代的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阐明病机专主于痰,提出“为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后来的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一般称之为哮喘,为与哮证区分而命名为哮病。因此,哮喘可译作wheezing and panting。

Wheeze: breathe noisily, esp with a whistling sound in the chest (esp when suffering from asthma, bronchitis, etc)指呼吸时有声响(尤指胸部发出的哨声,如因患哮喘、支气管炎等)pant: breathe with short quick breaths 指喘息。(《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这样就可以把哮和喘区分开来,从而了解中医的治疗原则。

2.2 意译法

所谓意译法是指根据一个词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普通用语中的意义,延伸为医学中的意义。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便于读者正确理解术语的确切含义。中医根源于中国文化,而中华民族擅长辩证思维,很多病名形象的表达了这种思想。因而,译者在翻译时可根据病名所表达的意思,采用相对应的英文表达方式。

如痿病。痿病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症。所谓痿病,枯萎之义,即指肢体痿弱,肌肉萎缩。凡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萎软无力,弛缓不收者均属痿病范畴。因此,它的英文名应为wilting。

这个词非常形象生动,也符合中医本意。

1.3 音译法

所谓音译法是指根据发音来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外来的音译词,如阿司匹林、卡路里、马达等。我们总是先熟悉其声音,经过反复接触,并从上下文中理解并掌握其意义。在翻译中医病名时,我们也可以直接用拼音来表示某种病症。

如痹病。痹病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致使气血凝滞,经络痹阻,引起相关系统疾病的总称。《内经》对痹病的病因、发病、症候分类及演变都有记载。中医的痹病有很多种类,不能仅简单翻译为athralgia。athralgia指的仅是关节疼痛,不能涵盖中医所有的概念。而且在英语中没有一个词可以把如此宽泛的内容包含进去。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只需采用拼音Bi syndrome即可。

2.4 象译法

所谓象译法是指借助于具体形象来表达原义。汉语是一种象形文字,它的每一部分都是一幅图画,因而中医疾病的命名也是中华文字的一种表达方式。在翻译时,译者可借助汉字的形象,翻译成与其形象相对应的字母。这种翻译方式通俗易懂,而且给人的印象深刻,但又有其局限性,不可滥用。

3、总结

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字的实践,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而中医又是中华五千年医药文化的结晶,而且面临着走向世界的机遇和挑战,因而译者的责任尤大。在中医的翻译中,译者要遵循翻译原则,采用适当方法,保持中医特色,把中医文化及中华文化准确的传给西方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篇(8)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对外交流过程中如何保留文化因素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典型代表,处理好中医汉英翻译的文化问题,关系到中医的文化内涵如何在完整保留的情况下被准确传译。本文主张主要采用直译、直译加注、音译、音译加注的方法来传译含有中国特色传统文化的中医术语。

1 汉英翻译与中国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全部成果体现,如今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和交流也日益频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工具,记录了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语言翻译是跨文化交流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在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的价值观念、管理理念及生活方式等广泛影响着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趋同的现象已随处可见。与此同时,不少外国朋友来华体验中国的传统节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富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医、中药及针灸疗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士的欢迎。由此涉及到翻译中国文化的问题越来越得到翻译界的重视,比如心理文化、称谓文化、数字文化及典故文化等。

2 中医的文化体现

中国医药学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的极其丰富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是一门集大成的,以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的学科;它从哲学的角度去探索人生、探索生命;强调人是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延伸与精华;将天道、地道和人道完美地结合成一体[1]。中国医药学在古代的唯物观和辨证思想影响及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的验证,逐步形成并发展成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2]。中医文化的体现首先就在于其理论体系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自然科学的渗透和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医学术之洪流发源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将其同时期的人文科学与天文、气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等自然科学融合起来, 以朴素的古代哲学――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理论工具,以整体观念作为指导思想,以脏象经络作为理论核心, 以辨证论治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从而奠定了中医学基础[3]。中医文化最直观地体现就在于“取类比象”的方法,用外界事物的生长和变化规律应用到人体的生理病理治疗方面来,比如古人最开始用藤类药(青风藤、海风藤、钩藤)来治疗关节屈伸不利,筋脉不畅等,就是因其形状类似于人体的血脉,既然藤有伸展之功效,所以也会帮助人体内筋脉的伸展。古人用之有效,经验得以传承,今用现代实验的方法也确实证明此类中草药对关节和筋脉的伸展有作用。

3 中医汉英翻译文化因素的处理

随着中医对外交流的发展,中医翻译方兴未艾,如何在中医翻译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本文提倡直译、直译加注、音译和音译加注这4种方法。

直译是在当汉语的某些词语可以在英语中找到基本或完全对应的词语时,依据“同一所指”进行对应转换,是最理想的翻译方法;在语义对等的情况下,直译既能够使译文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又能够最大化地保留原术语的指称含义[4]。李永安[5]提出直译可应用的地方有中医解剖术语、中医基础理论术语、中医中某些独特疗法和中医中有文化含义但不会引起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或者误解的词语,如养肝明目(nourishing liver to improve visual acuity)[6],食积呕吐(vomiting due to food retention)[6]。

如果有些术语用直译法,由于文化的差异给西方人士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我们可以用直译加注法。中医的一些特殊治法就可以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如引火归原(conducting the fire back to its origin)[6],可以加上a therapeutic principle for the ascending of asthenic fire, by adding drugs for tonifying kidney-yang to those for nourishing kidney-yin to lead the ascending asthenic fire down to the kidney[6]的注释;这样西方人士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这一术语的涵义了,明白这是一种治疗方法,即治疗虚火上升的方法,在滋肾阴药中适当加入补肾阳药、使下归于肾。

遇到一些实在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对应词,甚至找不到相似的词语,又具有民族和传统特色的中医术语,笔者提倡用音译或音译加注释的方法。音译法作为中医汉英翻译中的一种必要的翻译手段,不但可以有效解决无对应语的意译困境;如果使用得当,还能发挥出意译法所不具备的优势。一方面采用音译翻译法能够实现译语的统一和规范;另外一方面,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深化,西方人士对汉语音译词的接受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适当使用音译词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探求精神,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与输出[7]。李永安[5]认为音译有三大好处,即不滥、持久和免争;音译可用来翻译有独特文化含义的中医术语、针灸穴位名、有文化含义而直译时容易引起误解或者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的术语。蒋建勇[8]也提出部分术语采用拼音为手段的音译法,避免了歧异产生,也使之烙上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最大限度地使中医术语音译实现了“名从主人”的原则,符合语言国情学要求。这样的中医英译从理论上是最接近原文,即再现其内涵外延,又体现其民族特征,还最大限度地传递了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的深刻文化内涵;从形式到实质都实现了最大的近似等值。如阴(yin)、阳(yang)、气(qi)。如果这些术语第1次出现,有时有必要采用音译加注的方法,以便于满足各个层次的国际上爱好中医的人士来理解。音译加注法指借用整个词语的汉语发音,并在其后附加注释的翻译方法。虽然表面上看好像重复累赘,但却能够传递原汁原味的信息,既能够尊重国情、保持特色,又有利于受众理解。如康广盛[9]建议可将白虎汤译为Baihutang(Decoction for eliminating heat);又如经穴名称的英译翻译是整个中医英译中开展的最为成功、争议最少的领域,通行的英译方式为汉语拼音音译加所属经脉的英文缩写及编码[7]。

4 结语

传承中医文化是传承中医精髓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对外交流中,即要达到达意的要求,又要最大限度地表达出中医文化的内在涵义。这样不但有利于西方人士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中医的理论体系、辨证论治,而且还有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地位。马平[10]对于中医药文化翻译提出以下几个原则,即保持特色,能中不西;参照西医,西学中用;尊重读者,面向受众。此外,中医翻译工作者要有意识地强调中医药文化的以人为本、致中和及道法自然的核心价值观,强调调和、扶正劫邪、阴阳平衡的理念以及“救民济世”的传统医德[11]。总之,在翻译的具体过程中,要依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策略和方法,做到准确把握中医文化的内在涵义,并一步进行准确地传译。

参考文献:

[1]曹山鹰.中医文化的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5,15(2):13-14,20.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291-292.

[3]王新陆.中医基础理论概念界定及其发展态势思考[J].天津中医药,2004,21(6):441-443.

[4]周佶,周玉梅.直译意译、音意译结合还是音译加注―浅析《黄帝内经・素问》中养生术语的翻译技巧[J].医学争鸣,2014,5(5):47-50.

[5]李永安.如何处理中医翻译中的文化因素[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6):468-469.

[6]金魁和.汉英医学大词典[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93,1882,1939-1940.

[7]任荣政,丁年青.音译法在中医英译中的应用原则与策略[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7):873-877.

[8]蒋建勇.中医英译中的音译现象与翻译的等值理论[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8):750-751.

篇(9)

一、肿瘤治疗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各种污染源大大降低的环境质量,甚至出现了雾霾等恶劣天气现象,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生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一直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得出,中医疗治疗方法在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预防肿瘤复发和转移、放化疗的增敏减毒等方面均展现出其不可小觑的潜力。

1. 1. 现代医学治疗

关于肿瘤治疗,现正处在综合治疗的时代,当今的标准治疗方案包括在血证医学指导下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其主要治疗策略建立在对患者的重要器官功能的评价、体力状况评分、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特征的基础之上,大部分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这一治疗方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部分临床早期患者通过此方法治疗成功,但即使是这样,现代医学总体治疗的有效率在30%到50%之间,换言之,一半以上的患者依旧无法治愈,肿瘤治愈率仍很低。针对术后复发、转移患者和中晚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比早期患者还要差些,而且最主要的是在近些年里治疗的进展越发缓慢。综合当下基本情况,探求新技术、新观念、新理论已然迫在眉睫。

通过对近三十年的临床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大体上氛围四个阶段:围手术期、辅助放化疗期、随访观察期和晚期姑息治疗期。此外,现代医学治疗存在“一个盲区,两个弱点”。“一个盲区”是指现代医学对随访观察期的肿瘤患者一般只观察而不治疗,事实上这个阶段的肿瘤复发率高达50%到70%;“两个弱点”是指晚期患者易出现诸如癌痛、癌热、恶液质、骨相关事件等并发症和放化疗期患者的毒副作用影响其治愈率。

1. 2. 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是我国治疗肿瘤的特色之一,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其疗效显著。查阅相关文献得知,我国6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同时接受了现代医学治疗法和中医药治疗法。,中医药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却争议不断,中医药肿瘤治疗的作用被恣意夸大,有些人甚至提出用中医药替代现代医学治疗;相反的,也有一些人提出废除中医药,认为“中医不科学”,这些显然对中医药治疗缺乏全面客观地认识。目前阶段中医药虽然在肿瘤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还没有一个能与现代医学共通的理论产生。事实上,尽管中医药在肿瘤治疗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视,但至今还没有一个能确定仅用中药就能治愈肿瘤的证据,目前还只能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使用。

在中医上普遍认为,肿瘤疾病的产生是由于人体全身机能状态的失衡所致,在治疗方面强调辨证论治。

二、中医药治疗在各阶段的特点

中医药治疗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辨证分型论治,比如说乳腺癌的治疗主要以肝郁为主、胃癌的治疗主要以脾虚为主等,“稳定病情、带瘤生存”也是现在医学治疗癌症的一大特色,治疗过程中很少或基本上不能根治消除癌细胞。中医药治疗和现代医学治疗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中医治疗后肿瘤体的缩小程度缓慢不够明显,但其优势在于对自觉临床症状有很大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尽管短期抑制效果不够明显,但从长远角度来看稳定性较好。在整体疗效上来看,中医药肿瘤治疗更侧重于从患者整体上改善和调控患者的身体病情和生活状况。中医药治疗有效的弥补了现代医学治疗中存在的“一个盲区,两个弱点”的缺陷,中医药通过调体、辨证治疗来改善患者的体内环境,增强患者抵抗力,有效的降低了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在这一方面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在这一方面有关中医药的研究也相对较多。

在整体治疗方面,除了部分晚期地行为评分的肿瘤患者外,我们建议患者不要只接受中医治疗,还需要接受综合治疗,包括放化疗、手术等,主张进行分阶段治疗。在围手术期,中药的条例可以理气健脾,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提高免疫能力,促进术后恢复,为后续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辅助治疗期主要应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放化疗、免疫、生物靶向、中医药等,化疗期间中药疏肝、理气、和胃的调理可以有效的增敏减毒,通过一系列临床干预研究和动物实验我们得出,在这个阶段放化疗等现代医治手段明显影响着患者的中医征候变化,这一点表明,化疗药物严重加重或导致了患者脾虚。在随访观察期,中医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主要控制中医临床症状、调节患者体质、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扶正祛邪的中药调理,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几率,延长无瘤生存期。在晚期姑息治疗期,最好以中药治疗为主,扶正与祛邪并用,积极控制疾病,增强生存能力,延长生存期。整体而言,需要做到现代医疗治疗为主,中医药治疗辅助,还要注意“两个综合”的应用,即中药静脉制剂与中成药与中医汤剂的综合,中西医的结合。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主要有以下特点和优势,首先它的“以人为本,带瘤生存”的观念与近现代医学中所提倡的“个体化医疗”观点很相近,其次它在放化疗过程中的增敏减毒作用不容忽视。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在不同阶段也是不一样的,我们提倡一现代医学治疗为主,中医药治疗为辅的治疗模式,但辅助治疗也是整个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三、中医药治疗的研究思路

经典肿瘤学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初被加拿大籍肿瘤学专家Schipper教授上升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和层面。他认为发生肿瘤症状不是人体细胞丢失所致,而是打乱了细胞间调控和信息传递的能力;细胞发生癌变是由于细胞调控失常,是环境和少数基因变化的结果;致癌作用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并且存在逆转的可能。从这一新观念来看,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如果癌细胞过度杀伤就会导致机体本身内环境的失衡,机体正常反应受到破坏,这样更加恶化了原本就已处于失衡状态的机体,调控能力更加紊乱,反倒更加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对肿瘤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绝不是完全消灭癌细胞,我们更多的应将治疗重点放到机体的反应性中来。所谓“带瘤生存”的原因便在于此。

下面简单介绍几种中医药肿瘤治疗的研究思路。

3. 1. 重视证型的标准化

中医治疗肿瘤疾病的基础在于辨证论治,证型标准化的研究重点应在于对生存质量的评价,确立量化指标的主次关系体系。

3. 2. 重视肿瘤稳定性

肿瘤治疗的患者多处于中晚期,结合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医治特点,其近期医疗效果评价不应再着重强调瘤体症状的缓解程度而应重在评判肿瘤症状的稳定性上。

3. 3. 注重群体观察总结规律

中医药治疗是一种临床经验的积累,尽管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医务工作人员在平时对肿瘤患者应多多观察总结,从群体角度出发,对病情进行分析,总结出适合中医肿瘤有效治疗方法的内在联系以及规律。因此,为保证规律的可靠性,应该综合评判患者的生存质量、近期疗效以及远期生存。

3. 4. 开展二级预防

从目前的医学水平来看,尚未完全弄清癌症病产生的根源,因此针对具体病情进行一级预防是有很大难度的。一般情况下,细胞癌变不是一蹴而就,在发生癌变之前往往会经历很多年的病变演变过程,如果能够较早的识别出即将发生癌变的细胞并控制其癌变的发展方向,这对于二级预防的开展工作意义非同小可。而相比于西医,中医在细胞癌前病变阶段的治疗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目前医学界已经发觉到中医的这一潜力并已经开展的多项有关方面的研究。

3. 5. 加强中医药肿瘤治疗研究

目前医学研究报告已得出药物作用很难修复肿瘤已突变的DNA,但在相关基因翻译、转录、复制中起到了较好的调控与干涉作用,因而提高了自身细胞因子基因或机体抑癌基因的表达能力,从这一角度来看,中药治疗恰可以借鉴药物治疗的这一特点。中药治疗的优势之一在于中药成分复杂,当同时有多个基因需要调节时,中药比单一成分的药物能更好的调控相关肿瘤基因的表达。加强中医药肿瘤治疗的相关研究有助于发现并揭示其肿瘤获效的整体调控机制,并为抗肿瘤新型药方的开发和研制提供有力的证据,筛选出适合肿瘤治疗的中医新药。

四、对中医药治疗相关问题的探讨

4. 1. 对于中医科学性的争议

笔者认为,无论从科学认识方法的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科学的内容本身来看,中医学都是科学的。这是一门引领人们认识世界的科学,是对理性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而且他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方法都符合理论和辩证思维的要求。从发生学的角度讲,现代医学与中医学的产生环境不同,中医学的科学性只能从实践的有效性角度来评判而不能简单的根据现代医学理论来评判。时间的有效性是根据它的可检验性和可重复性得出。中医药治疗疾病是辨证论治,强调人与社会、自然是统一的整体。在中国几千年的一直实践中,证型不断被重复并通过中医药疗法体现,也就是说中医学具备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因此得出结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不可撼动。

4. 2. 中医肿瘤的科研系统化

中医学作为传统医学,至今尚未形成完整的后台整体认识,在技术上必须加以改进,学术方法上的革新与改造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都需要整体科学方法学。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证型标准,这对中医疗效评价和临床规范造成了影响。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之上,要想更好的提高医治效果,需要研究出新的技术方法,纠正在中医治疗方面的认识偏差。在治疗过程中依据患者病情不断调整治疗方法,将有确切效果的中医肿瘤治疗规范化,不断验证与优化,加快中医肿瘤的科研系统化进程。

4. 3. 中医肿瘤治疗学科建设

独特的理论、团队的建设和技术层面的支持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要想完成学科建设,需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去研究出新的中医学理论。在现代中医的发展中,现代科学技术是的中医发展的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之前所说的在发生学方面产生了变化。因此结合当前实际来看,中医学的发展需要一批受过高等教育培养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作支撑,需要操作能力强、懂得中医思维方式、并有一定的临床经验的掌握中医学科核心技术、素质精良的人才队伍。

五、结语

在治疗肿瘤的全过程中,我们提倡中医全程介入,辅助治疗,现在中医肿瘤学科建设和中医中立科研系统化建设均已起步,随着科学的进步,会吸引更多同道中人参与其中,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前景也将更为广阔。

参考文献:

[1] 杜丽华,胡慧菁. 谈中医治疗肿瘤[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17)

[2] 朱颖,殷东风. 中医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06(08)

[3] 邹玺,刘宝瑞,钱晓萍. 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的探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04)

[4] 储大同. 肿瘤中医药治疗评价标准的新共识及其启迪[J]. 中国处方药. 2004(08)

[5] 于晓原,高巧梅,牛进宝,李高中,韩颖.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伦理价值[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0(06)

[6] 林吉品.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机理探析[J]. 光明中医. 2009(02)

[7] 李忠,刘耀,李洁,尤玉琢,黄佳琴,李文明. 中医肿瘤学科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J]. 中医学报. 2010(01)

[8] 胡兵,安红梅,沈克平. 中医肿瘤辨证抗癌与科学抗癌[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12)

[9] 刘永衡,孙桂芝. 谈中医药在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和体会[J]. 环球中医药. 2009(05)

篇(10)

Study on the Pressure Methods of Pulse Detecting Instrument/FAN Gai-rong, LIU Cong-ying, TANG Wei-cha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9):70-72

【Abstract】 Objective: To measure pressure which was taken to reverse the method and the positive pressure pulse method with the pressure pulse sensor for the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for the test results. Methods: ZM-Ⅲc-type pulse instrument for the same group of subjects’ pulse information was tested by two ways, the positive and reverse pressure to operate. Under the two different methods increase the size of the contrast value of the pressure shift, and the best to take the pulse pressure pulse parameters of contrast, compare the pros and cons of both approaches. Results:The two methods of positive pressure and the reverse pressure generated by the pressure shift value P

【Key words】 Pulse detecting system; Pulse senor; Method of pulse detecting pressurization pressure

First-author’s addres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hanghai 201203,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9.042

脉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法,在中医诊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本特色。近几十年来,随着工程学、计算机学等学科与中医学的交叉发展,利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信息分析软件使得脉象客观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纵观这些以往的研究发现,压力型的脉象仪传感器应用最为广泛,并且受中医传统切脉浮中沉习惯影响,所采用的加压方法无一不是正向逐步加压法,即在用脉象仪检测脉象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对脉道施加压力测取脉象时,都是用递增加压的方法从轻到重逐级加压,然后采集系列脉图。

本研究发现,在用压力传感器检测脉象时,如果采用正向加压的方法,压力值会发生很大的“回弹现象”。即当传感器加压到某一压力准备采集脉象时的一段时间内,所加的静压力(相当于手指切脉时的浮中沉)一直在动态回弹变化,且这个回弹的幅度比较大。如当传感器显示加压到75克力时停止加压,开始脉象“采样”,但当采集完此压力段的脉象信息时,此时所显示压力值并不是75克力,而只有60多克力了。同理,在采集其他压力段的脉象信息时,会产生相同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一是可能与人体的皮肤软组织的弹性和组织结构有关,因为人体的皮肤软组织是一种可逆变的弹性体,当给皮肤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时,皮肤组织产生反作用力,即回弹现象;二是可能与传感器的探头材料有关,目前应用的压力传感器探头大多是刚性材料制成,但刚性材料硬度大,弹性及柔韧性差。

由此可见,如果能减少压力传感器采集脉象时产生的“回弹现象”,可以改善脉象检测的不稳定性,缩短脉象检测时间,减少脉象判读的误差。笔者认为,在脉象现代研究以及脉象仪产业化、推广应用等过程中,解决这样的一些问题,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和很好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10年12月-2011年4月期间上海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年龄20~35岁,平均(23.59±3.52)岁。排除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手臂抖动、外界信号干扰等导致的信号不平稳,排除因操作不恰当导致实验结果偏差,共计有效受试者32例。

1.2 设备和方法 本实验使用设备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研制的ZM-Ⅲc型智能化脉象仪。测量受试者右手关部脉象。关脉定位,右手桡骨最高点内侧。测量过程分为正向加压和反向加压两种方法[1]。

正向加压法:传感器从0克力开始逐渐加压,当显示器上显示加压值为75克力左右时即停止加压,待取脉压力稳定时记录此时计算机显示的真实压力值,并开始采样。采完后进入下一压力段的测试,应用相同方法分别记录下加压值为75、100、125、150、175、225克力[2]6个压力段采脉时计算机所显示的真实压力值。

反向加压法:同一受试者,待用正向加压法采集完脉象后,休息10~15 min,待被检测部位的皮肤软组织恢复正常后用反向加压法。即第一段加压压力值为225克力,逐渐减压,从225克力测量到75克力,并按上述方法记录数据。

1.3 观测指标

1.3.1 压力变化值 压力变化值,即压力的漂移值,也就是当加压至某一设定压力段停止加压时,该压力值会有一定的数值漂移,待漂移稳定后计算机所显示的真实压力值与采集软件所设置的压力值之差。

1.3.2 脉象参数值 脉象参数是为判读脉图引入的参数[3]:横坐标上为时间参数,纵坐标为幅值参数。本实验为更准确反应数据的内涵,也采用了一些幅值参数和时间参数的比值参数。h1:主波幅度,为主波峰顶到脉搏波图基线的高度(基线与时间轴平行时)。t1为脉图起点到主波峰点的时值。t4为脉图起始点到降中峡之间的时值。t5为降中峡到脉图终止点之间的时值。t为脉图起始点到终止点的时值。H3/h1:主要反映血管壁的顺应性和外周阻力;h4/h1:主要反映外周阻力高低;h5/h1:主要反映主动脉顺应性和主动脉瓣功能情况;t1/t:与心脏射血功能有关。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以P

2 结果

2.1 正向加压法和反向加压法所产生的压力漂移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h3/h1、h4/h1、h5/h1、(h1~h3)/h1等幅值参数的相对值比较结果显示,除去h1外,其余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种测量方法对脉象主峰波h1测量结果有影响(P

2.4 两种测量方法下脉搏波时间参数的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采用反向加压法采集脉象,取脉压力值的漂移值明显小于正向加压法的漂移值。反向加压方式测量法更有利于脉象检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缩短了测量时间。

3.2 反向加压法和正向加压法测量脉象时,对脉象主峰波h1的绝对值有一定影响。这一点也恰恰说明了减少回弹现象的重要性。

3.3 两种加压方法的脉象幅值参数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测量方法对脉搏波形态上无明显变化,不影响脉象判读结果。

3.4 脉象时间参数及其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测量方法的时间参数无明显变化,不影响脉象判读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反向加压法测量较传统的正向加压法更为稳定、可靠,并且由于采用反向加压法后,减少了每一个压力段等待其稳定的时间,所以更节省了整个脉象测量时间。h3/h1、h4/h1、h5/h1、(h1~h3)/h1等幅值参数的相对值比较结果显示,除去h1外,其余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样说明,正反向加压两种测量方法下虽然对幅度的绝对值有可能产生变化,但对幅度的相对值基本不产生变化,对于脉象形态不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对结果判读不造成影响。即两种测量方法不会发生波形形态上的变化从而影响对脉象的判读。两种测量方法对脉象主峰波h1测量结果有影响(P0.05),说明正反向加压两种测量方法下对脉搏波周期性变化的时间参数也没有影响,而时间参数也是脉搏波判别的重要参数。

后续研究将扩充样本量,完善资料和统计结果,以完善实验,观察两种压力对最佳取脉压力的影响程度,进一步观察对于h1的影响。采取先反向加压,后正向加压对同一测试者采样,观察h1的变化是否和现在的变化一致。假设确实存在着差异。那么在用反向加压法测量脉象时,对脉搏波幅度的研究如果参照以前正向加压的研究结果作参考时,必须考虑一个系数关系。通过对加压方法的研究,规范脉象仪的应用,为脉象仪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提供有效的科学实验数据,并将其结果应用到三部多路自动加压脉象检测装置[4-5]。

参考文献

[1]杨昌煜.寸、关、尺脉与桡动脉下段的解剖关系[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4,16(1):62-63.

[2]汤伟昌,王晶晶.脉象检测中最大取脉压力和人体耐受安全值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4):582-584.

[3]费兆馥.现代中医脉诊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2-165.

上一篇: 水利水电智能工程管理 下一篇: 水利工程管理范围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