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9 09:01:1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篇(1)

(一)现实性。“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促进素质教育,坚持“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二)科学性。“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体现了育人工程的基本途径,反映了家庭教育育人工程的主体性,突出了对广大家长的素质要求;同时也把家庭,特别是家长的教育作为育人工程的前提。从而营造了学习型家庭的良好氛围,达到两代人学习,两代人提高,两代人双赢的效果。

(三)社会性。“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主题鲜明、要求明确。这项活动不是一般的创先达标活动,标准不是高不可攀,它是以家庭和做人基本准则为依据,普通家长和孩子都能做得到的要求制定活动计划,从而促进社会群体的进步,这一活动抓住宣传、教育、实践三个环节,能够得到广大家庭的积极参与。

(四)创新性。“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家庭教育工作又一创新。这一活动与“六个一”工程、原创:“五小”活动结合在一起,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还为家长学校增添了活力,使家长学校不再流于形式。同时,拓宽了企业家长学校、新市民家长学校、流动人口家庭学校的空间。

(五)指导性。家庭教育工作经过20多年努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在知识健全、理念更新、宣传普及等方面都有了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引起关注:社会的炒作、商业化的运作、家庭教育误区也还困扰着家庭教育。“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无疑是一个适合广大家长教育实践的良好平台,对指导家长科学教子,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差距

“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由于我国的地区、城乡、职业等诸多生存状况不同,也造成了明显的差异,制约着这项活动的发展,表现出这项活动的不平衡性和间断性。

(一)认识差距。“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在一些地区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的问题,缺乏广泛宣传。不少群众、不少家长还不甚或不了解“双合格”的活动要求。有些地方这项实践活动还仅限于妇联组织实施落实。党委、政府部门还没有将这项活动与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学习型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缺乏应有的重视。

(二)城乡差距。“双合格”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在城市开展较为广泛,在农村却不尽人意。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约有六成家长外出打工,这些为父母者,迫于生计基本上或完成放弃对孩子的教育,而祖父母大都受文化局限,只能给儿童衣食上照顾。一些农村除贫困外,受到重男轻女和读书无用论影响,使儿童、特别是女童辍学,家庭教育出现弱化或虚化现象。由于农村基层干部的压缩,有些农村村一级妇联组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家庭教育实践活动成了空中楼阁。

(三)实践差距。“教无定法”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因人因家庭而异,它只能有普遍的认知规律,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近来,由于媒体的炒作,家庭教育有简单化、教条化的趋势。如媒体炒作“哈佛女孩”、“高考状元”,把成才和家庭教育成功局限于升名牌大学。我们不能用特定教育方法去指导所有的家庭,成为教育儿童一成不变的模式。

(四)理论差距。在当前的家庭教育中教育理论呈多元化态势,也不乏商业运作,有意作秀,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状况,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理论“瞎教育不如不教育”、天津“郝氏协议书”等等。这里在有的仅仅是自我感知,家庭教育理论目前还存在着“老方法不灵,新方法不明”的特征,要让家长有普遍的认同感就要建立科学的理论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断章取义,使家长处于难辩真伪,无所适从的境地。

(五)家长差距。在市场经济发展大潮中,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出现了单亲家庭、留守儿童家庭、流动人口儿童家庭、特困儿童家庭等,这些家庭在一些地区约占儿童家庭总数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这些家庭比一般家庭的儿童更需要关爱,一些单亲家庭缺少父爱或母爱,一些特困家庭忙于生计,儿童缺少基本的教育条件。一些失去双亲的家庭,有的与祖父母生活,生活拮据;有的与叔叔等亲戚生活,受到歧视等等,更谈不上家庭教育。

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对独生子女教育特点缺乏足够重视,这些捧出来的儿童往往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

篇(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思想领域外来文化的不断融合使得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之下,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家庭教育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得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的话题。

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和现象表明:在我国的青少年家庭教育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其带来的诸多难题影响家庭和谐的建设;家庭生活之中尊老不足的现象增多;各种利益的争夺冲淡浓浓的亲情关系;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偏移问题突出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最为基础的家庭教育入手。

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影响活动,也包括家庭中各成员间发生的各种互动。人的一生从生到死都离不开家庭生活,家是社会的最小最基本单位,而家庭教育在人生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它既是非正式的同时又是终身式的,从始至终不断地影响着教育着人的各方面。

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文化的生生不息传承之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这些都是我们进行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优秀资源。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传承就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孝文化的传承。孔子曾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在中国的文化传承中,孝文化无疑是最传统的,最古老的也是最为根本的,几千年来历史上的各朝各代都把孝文化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了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思想教育,孝文化是我们必须吸取和借鉴使用的根本内容,其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当教给青少年孝文化的精髓内容,使孝的中国传统深埋于心。

何为孝文化?清代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提出:“百行孝为先”。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里将孝字从结构上分析开来,“孝”是由“老”与“子”组合成的,意思就是下面的“子”侍奉上面的“老”人。孝文化是指包括古今关于孝的所由概念、观念、法律、规范以及行孝的行为方式的社会内容存在的总结。在传统的孝文化中,其指孝道以及它所涉及的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家庭伦理关系的处理问题。孝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其内容大体分为几方面。首先,尊亲敬亲的思想。子女对父母的尊敬是天经地义的,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次,养亲的思想。对父母的侍奉,使父母在物质生活上满足的最基本的孝行要求。最后,贵生博爱的思想。珍惜生命,爱护身体,并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结合起来。对孝文化加以取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孝文化加以弘扬和传承,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是巨大的,对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德育、道德、精神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孝文化的传承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可以分为几个方面:

第一,孝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有利于形成感恩意识。孝文化的核心是有感于恩,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心,形成感恩意识。由感恩父母而推广至感恩他人,感恩社会,由感恩小家而至感恩大家。孝文化的传承使得他们理解感恩、学会感恩、诚信感恩他人。

第二、孝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有利于解决养老问题。作为世界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情况最严重最特殊的国家,人口老龄化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问题高度。中国养老体制运行十多年,对深化改革开放,稳固社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积极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养老制度实施时间不长,不是很成熟,快速的老龄化又使我国的养老问题雪上加霜。孝文化的传承。基本要求善事父母,对父母的物质供养是基础,为父母提供生活帮助,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进而对父母的精神照顾是关键部分。尊亲、敬亲、养亲的孝文化使青少年心系父母,为父母做自己所能做的事情,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品质,有利于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

第三、孝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有利于社会和谐建设。孝文化中的平等、互敬、互爱原则,可以使自己与父母平等的交流沟通,使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历程,与孩子一同成长,彼此尊重;平日对父母的电话问候,节假日的探望,回家的真心交谈等,有利于代际间的隔阂疏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孝文化中将爱推及他人,教会青少年做人的基本准则,尊重自己,尊重父母,尊重他人,尊重生活,有利于解决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建设和谐健康的人际关机,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

第四、孝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有利于形成责任意识。自古以来,孝与责任相辅相成,总是相伴而生。孝几乎被认为是华夏文明责任的发源点,孝的精髓既是培育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现在的青少年只关心玩乐享受,对父母对家庭淡漠,不对自己负责,不对家人负责,更不对他人和社会负责。孝文化中的贵生博爱思想,要求对自己的身体负责,爱惜自己的生命,热爱生活,守护自身的品质和节操;对父母家庭负责,承担起子女应尽的义务;对社会负责最后对国家负责,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人生领悟,以责任感激励自己不断进步,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

第五、孝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传承有利于丰富精神世界。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其中有着许多优良传统,孝文化正是这些优良传统的集合体,孝文化以其巨大的影响力不断传播这华夏文明的精神世界。

家庭教育伴随一生一世,人离不开家庭教育,我国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最主要的内容应当是孝文化,孝文化以其尊亲、敬亲、养亲、谏亲、贵生博爱等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精华思想屹立于华夏几千年文明传承长河中,对于自身,家人,社会,国家都有莫大的有利影响。孝文化的精髓精华需要我们在家庭教育中不断传承和发展。(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篇(3)

    第一,提倡新理念,实现家庭教育观念现代化。家庭教育观念的核心是为什么生儿育女,把子女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就是“养儿防老”或“光宗耀祖”,就是“望子成龙”“考状元做官”。受这种观念的影响,有些家长重智育,轻德育、劳动教育,只知道给孩子增加营养和开发智力,别的不过问或很少过问。而现代家庭教育提倡的新理念最核心的应该是:为民族未来生儿育女,为国家的富强教育子女,家庭教育不仅是为了给孩子谋生的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的个性获得和谐、健全的发展,成为“幸福的人”,成为愿意并且有能力为谋求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幸福作出贡献的人。这种人智力健全,有毅力,不怕艰难困苦,奋发有为,既能适应紧张而复杂的现代生活,又能创造美好的现代社会。提倡现代家庭教育新理念还包括:要学会向孩子学习、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教育要先从改造母亲开始、父亲的人格魅力在于责任心、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输在家庭教育上、解决孩子问题首先要解决家长问题、树立终身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知识等等。

    第二,学习新知识,实现家庭教育内容现代化。相当一部分家长教育子女的知识陈旧,这是造成家庭不良育人环境的主要根源。不断学习和掌握现代家庭教育新知识,不断接受现代家庭教育新信息,这是做一名合格家长的基本要求。试想一个教育孩子知识和方法都落伍的家长怎能培养出优秀合格的孩子?!大量失败的家庭教育事例都说明:仅仅是由于家长平时不注重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必然面对孩子没有智慧,没有科学的方法。因此,只有我们不断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的内容才有可能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孩子成长的基本需要,才能实现家庭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篇(4)

古圣先贤说:“为人父母者,非徒鞠育其身使不罹水火,又当养其德使不入于邪恶,乃可谓慈矣!”也就是说,为人父母,不但要养育孩子,还要培养他的道德。不注重培养孩子品德的父母,是没有尽到责任的。

先贤认为,读书只为两件事:一是进德,二是修业。进德,就是增进个人的品德;修业,就是提高自己各个方面的本领,使自己拥有更多的才能,从学校教育来说,其实就是学好语、数、外等各门功课。学业对人的影响是阶段性的,而道德影响人的一生。知识上的缺陷可以弥补,一个人的道德出了问题,就不好挽救了。

由此来看,家庭和学校有一个共同的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德”。那么,什么是“德”呢? “德者,得也,心有所得也。”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要他明白道理,道理没能明白,人怎么做事呢?所谓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由品德的定义可知两点;首先,要明白道理;再者,要落实到行动中。德育的实效性最终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因此,品德的培养,注定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的努力。

二、家庭教育之基――孝道教育

“夫孝,德之本也。”孝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美德,是其它道德的基础。在此之上,才有可能形成关心他人、自觉上进、热爱祖国等美德。孝敬父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百善孝为先。 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一个有孝道的人,于祖居之国,于领导尊长,于同仁亲友,是难行背信弃义之事的。因为他做事的时候就会考虑到父母的感受,不应该做的事,就不忍心去做。纵要忤逆,也有忌惮;纵要变坏,也有边缘,以免给父母带来耻辱。而能够给父母争取荣耀,使父母感到体面的事情,则会努力去做。因此,我们教育孩子孝敬父母,不仅是其父母家人受益,更有利于他本人的健康成长。

三、家庭教育重心――品德与习惯培养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场所,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随性的、生活化的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受时间、条件限制,可以利用各种时机,随时对孩子进行教育。比如,遇见长辈,要求他们有礼貌;看到花草树木,让孩子学会保护;接电话时,要向对方问好等。家庭教育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能塑造孩子的品行、习惯、价值观念。也就是说,品德和习惯培养应该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反观我们现实生活,有些家长并没有把上述两个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他们关注的大多是孩子能背多少古诗,能识多少字等。显然,这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本应该是学校教育的特点。

四、家长的修行

孩子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家长的言行有意无意、随时随地地影响着子女。电视中有一则很有寓意的公益广告:一位做母亲的给自己的老母亲洗完脚,回屋时,她几岁的儿子也同样给她端来一盆洗脚水。这则广告不就是告诉我们身体力行的重要性吗?

清代教育家张履祥曾说过这样的话: 人各欲善其子,而不知自修,惑矣。每位家长都应该为子孙而修行,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一个好榜样。

五、家庭中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

篇(5)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

(1)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取新知识

(2)课外校外教育是对青少年实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3)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

(4)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二)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1、课外校上教育的主要内容

(1)社会实践活动

(2)学科活动

(3)科技活动

(4)文学艺术活动

(5)文娱体育活动

(6)社会公益劳动

(7)课外阅读活动

2、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

(1)群众性活动

(2)小组活动

(3)个人活动

(三)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1、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

(1)自愿性

(2)灵活性

(3)实践性

2、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

(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经,要富于吸引力

(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使之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

1、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内容的生活化;②教育方式的情感化;③教育方法的多样化。

(2)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①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②对孩子的要求合理、统一;③要理解和尊重孩子;④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

2、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的途径和形式:①社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②各种校外机构的影响;③报刊、广播、电影、电视、戏剧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

3、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

(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

(3)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

篇(6)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7-121-01

为了使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家长必须重视从小开始培养孩子具有责任感。如今有许多家长对孩子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感到头痛,作为教养者的家长是有责任的。如何从小培养孩子有责任感,家长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一般说来要从自身的事、简单的事做起。

在我国,以家庭为单元构建的社会体系,使家庭第一的观念经久不衰,并在经济竞争的社会里越来越表现出更大的优势。浓郁的家庭观念已经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国人的优秀品格之一。各个家庭自己照顾自己、强调个体的责任感的中国社会心理特征,是我国家庭进行儿童责任感培养极为有利的条件。家庭教育中,培养儿童责任感要注意以下几项基本要求:

一、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是培养儿童责任感的基本条件

现代家庭教育存在“专制型”、“溺爱型”和“放任型”三大误区,这是由不正确的儿童观造成的。许多年轻的家长只是看到独生子女的弱小性而不能充分看到其发展性,片面注意独生子女的依赖性而不能充分看到儿童的独立性特征,甚至把儿童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对儿童的活动包办代替,这一类儿童观导致了“专制型”和“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模式,儿童要想的、要做的,在这种家庭教育模式中,或不敢想、不敢做, 或已经由成人替儿童想到了、做到了,长此以往,何谈儿童责任感的培养呢? 还有的年轻家长矫枉过正,过度强调儿童的发展性而不能正确地认识儿童年龄阶段特征,甚至不能很好履行监护职责,这种观念导致了“放任型”的家庭教育模式,儿童想什么、做什么无人问津,任凭儿童的责任感在生活当中自发地形成和发展,自然也就使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丧失了正确的评价标准以及客观的监督、制约和强化机制。因此,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是培养儿童责任感的基本条件。

二、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是培养儿童责任感的思想基础

家庭中培养儿童责任感,家长还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为什么教育子女?让他们接受怎样的教育?什么是成才? 这些问题在许多家长的心目当中并不很明确。在我国,传统教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陈腐观念,加之学校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所造成的种种弊端,使家长们严重轻视年轻一代责任感的培养,这已成众多有识之士所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

三、民主型家庭生活氛围是培养儿童责任感的有利环境

家庭生活氛围积极适应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提高儿童的参与意识是家庭培养儿童责任感的根本手段。责任感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儿童才能切实体验到诸如对自己、对家人、对家庭等的责任;只有儿童认识到了这份责任,认真履行了这份责任,责任感才能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获得发展,因此,家庭教育中,要积极创设民主型的家庭生活氛围,提高儿童的参与意识,首先,家长要承认并尊重儿童在家庭中的权利和相应地位,不搞家长权威,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其次,让儿童主动地分担一定的家务劳动,规定儿童的家务劳动任务和质量标准,提高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再次,让儿童积极参与家庭事务管理并参与家庭决策,允许儿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儿童对家庭责任的认知和承担家庭责任的自觉性。

四、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是培养儿童责任感的根本措施

在家庭中,伴随儿童年龄的不断增长,儿童对责任的承诺越来越多、能力越来越强,儿童责任感便随之进一步发展起来。儿童责任感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知、情、意、行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过程。实践证明,家长的以情感人是培养儿童责任感的突破口,提高认识是培养儿童责任感的起点,知行统一是培养儿童责任感的根本方法,家长的以身作则是培养儿童责任感的基本原则,鼓励儿童认真履行责任是培养儿童责任感的必要途径。

五、鼓励孩子参与社交活动

篇(7)

(一)家庭教育

目前,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临时监护人照看,但是受到时间的限制,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没有足够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未能够及时发现孩子身心发展变化,只是关心孩子能否吃饱、穿暖,身体是否健康,忽视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关心,这严重影响孩子价值观的形成。由于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够对孩子进行?W科教育辅导,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注重结果,却忽视过程。

(二)学校教育

现阶段,在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过程中,学校缺少和留守儿童家长或临时监护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没有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庭背景,以及面临哪些生活上的困难。在留守儿童学习方面,学校没有为留守儿童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没有完全尽到自身的职责,对于部分留守儿童不懂的问题,不能够积极引导孩子走出学习困境,长此以往,留守儿童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成绩也随之下降。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的对策

(一)家长应加强与学校的密切合作

为确保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家长应经常与学校教师密切合作,留守儿童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应与教师经常交流和沟通,熟悉和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以及心理行为变化,并且积极引导孩子走出学习困境。教师也应与留守儿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依据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因材施教,教师不仅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还要关心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变化,要经常找留守儿童谈话,使留守儿童能够与同学一起快乐地学习、玩耍。

(二)父母应改变双双外出打工的状况

为确保留守儿童健康的成长,父母应改变双双外出打工的状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至少留下一方照看孩子,在孩子未成年之前留在身边,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和身心发展变化,使留守儿童能够深切感受到母爱的关怀。此外,家长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课外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扩展孩子的知识视野,也能够加强孩子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促进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

篇(8)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C)-0000-00

我国正大力推行城镇化进程,而城镇化的农民却面临着子女德育教育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正处于心智变化的敏感期,因而应该关注这些学生的德育问题。鉴于此,引出本文。

1家庭教育体系科学合理化

1.1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促进亲子互动

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态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不良的家庭环境则会造成学生厌烦学习,出现逆反心理。家庭的完整及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良好家庭环境的基本要求,这对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的性格、习惯、品行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于家中的初中生来说,城镇化的农民父母想要担负起对期家庭教育的责任就必须调整好自身的转型情况。父母要认清自身教养行为对孩子影响程度,同时还要提高教养方式的科学性。

近年来,外出务工已是许多家庭的必然选择,但为了保证孩子最佳教育时期-初中期(青春敏感期)不被耽误,应尽量保证父母有一方留在家中或者到离家较近的城市务工,最大限度的保障家庭的完整性,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1.2应树立正确的子女教育观,做好家长职责

子女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会受到父母观念的直接影响,而子女的心理负担直接来源于其父母的期望。如果父母的期望过高且不切实际,子女会产生消极心理,长此以往,最坏的情况则是其失去信心不求上进。同时,家长期望过高,也容易产生不良情绪,从而影响其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这样以来,不但会让家长失去耐心,也对亲子关系有极为不好的影响,从而导致家庭教育的失败。由此可知,形成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对家长或监护人而言至关重要。首先摆正心态,不以成绩衡量子女,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其次树立合理可行的家庭教育目标,充分观察孩子的综合能力,给孩子制定有能力实现的目标,从而提高其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最后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通过说服教育、贪心沟通、体贴谅解及鼓励表扬等,让子女能够很快理解和接受。总而言之,父母将对子女的爱与其教育方式相结合,就是对子女最佳的教育。

2进一步优化管理过程

学校教育的意义在于让孩子在其能够受到良好教育的时期而有所获,感知人生幸福。所以,在对城镇化进程下初中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学校的教育不能单一的以升学为目的,而是要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健康成长。

2.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

学校作为孩子离开家庭后的主要社会化场所,就需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和优势,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相结合,设置适宜的课程安排,在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从而不但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生存技能和相关技术知识,还能提高其思想意识。

其次,有针对性的制定适合城镇化农民子女的教育计划,通过建立这部分子女的信息卡(档案),充分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同时,完善学校的寄宿制度,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教师的教育与管理职能,让留守学生的寄宿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同时,学校要关注城镇化农民子女教育情况,动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动态,从而实现孩子们学习与心理的并驾齐驱。

再次,要平衡思想教育与情感教育的课程安排,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对城镇化农民子女开展教育,着重针对这部分子女的品德、心理方面的问题,通过心理老师的进一步增加,心理辅导教育课程的进一步开设,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此外,学校需结合自身办学条件,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这些学生参加文明健康的活动,引导学生加强自我教育能力、自主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促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增加与其他人的联系,融入新集体。

当前,城镇化农民家庭存在较多问题,这就要求学校能够担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角色。因而学校应该多给家长提供培训的机会,从而给教师和家长提供沟通交流的机会,进而更好的了解学生,帮助家长在家庭德育中的主导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并积极与学校的安排做好配合,从而建立起一套合理的学校影响家庭的教育管理机制,进而帮助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提供一个合理的教育氛围。

2.2城镇化农民子女的自我教育和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城镇化进程推进的过程中,城镇化农民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改变,而家庭教育这类传统约束力正在变弱,与此同时,学校教育和社会各界对这部分农子女问题的关注度也处于初级阶段。由此可见,城镇化农民子女的成长教育需要更多的关心和探索。那么,怎么样将这一问题加以解决呢,思路主要有两点,一点是寻求新的办法和解决策略;另一点是从加强学生自律能力方面进行入手,通过各方的努力,为这些城镇化农民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然而,内因是推动事物变化的根本。对于推动城镇化初中农民子女教育事业发展、改变现有教育现状的内因则是要通过树立其自我教育观念、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最终提高其自立、自理、自控的能力。首先要求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逐渐培养初中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自发远离和抵御不良的社会风气。其次,德育工作者要维护学生自尊,鼓励学生参与德育过程,并促使学生形成自主、自教、自强、自治、自学、自理等行为习惯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再者,德育工作者要对后进、叛逆学生进行疏导,给予较多的关心,用真情和行为给学生以人文的感化,提高城镇化农民子女自我意识的觉醒,让其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样以来,我们制定的具有创新性的相关制度才会更加容易有力的实现,而对制定的政策法规实施起来也更加方便、快捷!

综上所述,当前情况下城镇化背景下的初中德育教育工作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索,因势利导地使用一些新的德育方法。此外,也要求教师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根据城镇化农民子女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德育内容,通过不断的实践丰富和完善德育方法。

篇(9)

(一)家庭教育的意义。孩子出生的第一所学校可以说是家庭,第一任教师是自己的父母。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实际也对孩子进行着启蒙教育,例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一定的知识经验,形成初步的伦理道德观念等。家长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影响着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它的主要特点是: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方式的情感化;教育方法的多样化等。首先,家庭教育不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它主要贯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进行。如待人接物、孝敬老人、团结邻里、讲公德等。其次,父母与子女间的特有亲情,使得家庭教育往往比其他教育方式更有力量,这是因为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感情,使子女受到熏陶、感染,易于接受。第三,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比较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主要靠从实际出发,随机进行。

(三)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1.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在孩子的作业本或试卷上,常看到“请老师抓紧对孩子的教育”这样的留言,但孩子试卷和作业本上错题仍然没有订正。显然,这些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其实,家长督促孩子改错题本身就是在帮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既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才艺,也要培养他们的品质。2.教育方法得当。“一位聪明的家长用100种方法来教育自己的一个孩子。”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形象地说明了家长教育子女选择方法的重要性。我们中国是礼仪之帮,向来提倡尊老爱幼。自古以来,但凡忠孝之人,必定有一位教导有方的伟大母亲。如:孟母三迁,为的就是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陶冶孟子的品格;岳母刺字,激励岳飞精忠报国。古人尚且如此,我们现代的家长更应成为教育子女成才的楷模。3.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一般说,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质的高低,与孩子发展程度的高低是成正比的。家长思想休养水平高,作风民主,孩子就容易养成独立、直爽、开朗、协作、善交际等良好性格特征。家长专制、严厉、思想陈旧、趣味低级,孩子就容易养成顺从、消极、依赖、固执、冷酷、残忍等不良性格特征。所以,家长应通过各种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

二、家校互访,达成共识

对于班主任、教师、家长来说,互访是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手段。班主任要充分发挥沟通、连接学校与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教育力量的桥梁,运用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庭及社会有关方面互通信息,统一认识和教育要求,争取其积极配合、密切合作,以努力创造一种良好的总体的校内外环境、情境去教育影响学生,控制、消除、指正不良的环境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和作用,从而有效地教育学生,搞好班级工作。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最好方式就是定期家访。

作为家长,应该主动与老师建立联系。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话联系十分方便。另外,定期去学校询问孩子的情况,可以直接详尽地向老师介绍孩子最近在家的具体表现和思想动态,使老师对孩子有更全面的了解,便于今后因材施教。同时,家长也可以了解孩子最近在学校的表现以及学校的一些要求和老师的建议,从而在家庭教育中做到有的放矢,以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

当然,除了家校互访,还可以定期举行家长会。这样班主任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与大多数家长取得一致性联系,效率较高。家长会应在学期开始、期中、或期末举行。主要向家长汇报学校或班级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计划,向家长提出教育上的要求,听取家长意见,表扬优秀学生,请家长介绍教育孩子的经验,发放学生成绩册等。

三、学校与社会教育的联系

家庭、社会、学校构成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以不同的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占据了孩子的整个生活。家庭、社会、学校任何一个方面失控,都会导致整个教育出现漏洞,使不良影响有机可乘,危害孩子的健康成长。解除这些后顾之忧的最佳选择就是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使学校与学生主要居住地区间形成稳定的联系。

篇(10)

一、学习《指南》

以贯彻落实《指南》为契机,把学习《指南》纳入园内师资培训工作中,帮助教师学习和理解《指南》的教育理念、内涵和基本要求,促进教师素质全面提高。

我们将有计划、有步骤地采用领学、领讲的形式,分领域认真学习《指南》。在培训中加强《指南》精神的内化,帮助教师尽快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与要求了然于心。要正确理解《指南》中的标准和指标。结合各个幼儿学习发展状态,观察、衡量幼儿的行为。《指南》中的标准和指标只是做为参考数值和衡量教育行为的依据,而不能当成测量幼儿和评价幼儿的标尺。应防止教师走入误区,刻板对照各项指标,用条条框框来评估和定性孩子的发展。为达标而采取训练方式,违背制定《指南》的初衷,不仅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还会带给幼儿极大的伤害进而影响今后的发展。

二、运用《指南》

把实践《指南》落实到教研中,与园本教研、课题研究相结合,用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发展观研究探讨教育行为,强化《指南》精神。在案例中让教师明白,遵循幼儿发展的规律,尊重幼儿个体差异,针对每位幼儿制定切实可行的个性化方案,才能帮助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发展;让教师清楚认识到每个幼儿离目标的距离。掌握幼儿学习发展的规律,为幼儿创造一个宽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引发幼儿自主创造性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引导教师深入思考和探索运用《指南》,解决日常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上一篇: 劳动教育项目式教学 下一篇: 地产销售策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