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特征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9 09:01:1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化自信的特征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文化自信的特征

篇(1)

中图分类号:K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3-0119-01

双墩文化作为淮河中游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出土的600多件文物刻画符号,这些符号大都刻画在器物底部位,内容相当广泛。除了日月、山川、动植物、房屋等写实类,也有狩猎、捕鱼、网鸟、种植、养蚕、编织、饲养家畜等生产与生活类,反映内容涉及生产、生活、宗教、艺术等广泛的内涵。刻画符号数量多、内涵丰富、结构复杂,就书法的观念而言,这些符号虽然尚处于非自觉的书写状态,但娴熟的技艺,使得刻写效果已经出神入化,可与历史时期相对延后的殷墟“甲骨文”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而增强了这些刻画符号在中国文字历史上的地位。

一、从汉文字形体看双墩刻画符号的构成特点

双墩文化的刻画符号从形体上看,字形包孕着丰富的形象意味,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历史因素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

首先它们具有模拟自然物象的方法与写实性审美特征。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序》曾表达:仓颉最初创造的字就是描画各类客观事物形成的,所以叫文。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象形字体可分为形体符和声音符,可以生产出更多的新字,这些新产生的字对于象形字来说就像母体分娩出的婴儿或者蛋中孵出的幼雏一样,所以称为“字”。因此作为书写符号,一定是具有可视性、图象性,描绘事物性(如图1)。

其次,站在文字的角度来看,这些符号虽缺少空间造型上的丰富构成,但对线的抽象把握却显示出先民的审美经验方面意识的复杂化,而以线这一有意味的形式来达到现实自然的超越,则更表明它在审美实践领域所达到的自由化程度。线条是造型艺术中重要因素之一,对它的感受、领会掌握要比其他的造型要素间接和困难得多――它需要更多的想象、观念和理解的成分和能力。

从半坡仰韶陶器刻符到大汶口象形文字符号再到甲骨文字体系,可以看得出汉字走得是一条由抽象到象形再到抽象的道路。我们从双墩刻画符号的抽象性品格可以看到汉字抽象品格的端倪,而在同一时期绘画的写实倾向也全面显现出来。如网纹、水纹动物图像的写实绘画形象便与陶器刻符的抽象、简约形成鲜明对照。

二、双墩文化刻画符号的文字性审美特质

(一)线的艺术

双墩遗址水纹刻画符号以弧线纹为主,也有少量的圆圈纹、漩涡纹和水波纹。如这些刻画符号的本身,还在审美艺术的领域里,开辟了另一个新的天地,这就是书段――“线的艺术广义地说,较之西方美术的注重色块,中国古典美术总体上都可称为“线”的艺术,中国绘画就始终都注重线条的使用。虽然书写的艺术是纯粹以线条、形体结构表现气质、品格、情感境界的艺术形式,却是中国美术所独具的线的艺术最典型的代表。这类源于绘画的最早的近似系统文字的刻画符号,以模拟为特征的象形成份还相当浓重,更未离开实用的目的,因而就时人的实践和观念而言,还远不是“饰文字以观美”的自觉的书法艺术。

线条已经具有横平竖直,疏密匀称等形式美因素,如图“”。因其刻在陶、石、骨、蚌的刻画符号,所以线条大多为直线,曲线也由短的直线连接而成,笔划为等粗线,两头略尖,线条瘦硬挺拔,坚实爽利,运笔健劲,刀迹遒劲。符号结构疏朗稚拙,雄健宏放,谨严中蕴涵有飘逸的风骨,气势不凡。

(二)结构的艺术

在最早的抽象纹饰上,我们也可以窥测出在超摹仿意识构形中的内在规定性,它促使造型的韵律美特征向完满自足性发展。模拟自然物象,尽可能地再现其真实面貌成为原始人构形时的一种追求。在双墩文化的大部分刻画形象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原始人对原型结构的整体把握不仅凭他们敏锐的感觉来调整,而且靠一定的理智来处理。使得这些原始艺术的造型形式在形体上洋溢着活泼的生命力。

从刻画符号“”可以看出,就结构而言,此时的符号性表达尚多依赖于随物赋形所自然形成的姿态体式、繁简大小,故无论是同一个符号还是不同的字,都常常是大小参差,长短不一,宽窄随意,疏密兼有,但每个字本身则天然具有均衡、对称、协调等合乎美的规律的造型特点,从而给人以随意、错落而又朴拙、平稳的视觉感受。

刻画符号的出现本身就是双墩文化特质的一个象征。这些符号结构,可分为单体、复体和组合体,特别是不少符号反复出现,使用频率较高,具有明显的记事性质和一定的表意功能及可解释性。其中双墩遗址捕鱼“连环画”中,鱼形符号“”表示为一种简单而相对抽象的符号,已摆脱了象形写法,而与这一符号组合成叉鱼含义的“刺”的符号,则与甲骨文和金文的“刺”字写法大体相似,结构完整。与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刻画符号相比,具有明显自身特征。

(三)“有意味的形式”――刻画符号的抽象品格

汉字的抽象化又以象形为基础,从而使大自然的万千形态为汉字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文本图式,这构成书法艺术的物质基础。这些刻画符号的美的特性正是在于它的形象。美的事物和现象总是形象的、具体的,总是凭着欣赏者的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

强调刻画符号具有文字的审美特质,是因为它具备了书法的结体――空间造型;笔法――“线”的时空运动构成书法的核心语境,可以说,书法艺术的发展过程无不围绕这二者而展开。

这些刻画符号具有较强的造型意识,和固定的语意传达。例如刻画符号中,多次将“水纹”等某些符号在形式和意义上固化,并在一定的区域内共同使用,初步显示了原始文字的意象功能。像“”、“”式的符号已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和平衡、对称比例等造型关系”。符号“”表达的以经营与甲骨文的“山”表达相同的语境,而符号“”则可被释义为网,符号“”、“”、“”等都是代表一种语义的抽象的符号图形。这表明象此时的符号已从纯粹的描摹自然的表意阶段,而进入象形表意这一新的文字历史发展时期。

4.文字意象

双墩文化的刻画符号为我们提供了有关汉字起源的种种历史依据,并且刻符符号的抽象品格也足以使我们对汉字的本质获得足够的理解,从而可以成为汉字起源问题上的种种观念的参照。双墩刻画符号的装饰纹样线条简炼流畅,笔触粗放,形象单纯而鲜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目前这些刻画符号被学术届专家认为是中国汉字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它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字的起源都有重要意义。以至于数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从中体会到其相对严谨的结构、流畅笔法,自由而不逾矩的“写意”情趣和朴素、单纯、富有生趣的艺术语言,感受到它与现代艺术相通相融的气息。

象形表意审美这一文化模式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因此,从艺术形态的角度来看,不论是自觉形态还是非自我形态书法,它们都共同具备艺术审美的意蕴与价值。在上古艺术中,艺术的审美效应往往隐身于实用化功能中。作为新石器文化的产物,双墩文化刻画符号的审美价值还没有从自然状态中分离出来从而获得独立。但其本身的审美意蕴与时代意境是并存的,这些刻画符号之所以能够深深的打动人,恰恰是凭借它具备文字性审美的内在价值。

篇(2)

1自信的概念及意义

1.1定义

自信(self-confidence)是个体对自己的信任,表现为对自己的知识、能力,行为、判断等有信心、不怀疑。它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做出正面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力或技能的感受,是对自己有效地应付各种环境能力的主观评价。自信又是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还被作为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而存在。

自信系统由整体和具体两个子系统构成,其中整体自信包括总体认识、能力、意志、性格、品德等,具体自信包括学业自信、社会自信、身体自信。而身体自信(physicalconfidence)则表示受试者对其外表、体型、身体机能、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正向态度。身体自信是自信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整个自信系统的支持因素。

1.2意义

自信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并且影响着学业成绩、成就动机、心境等。作为稳定的人格特质,自信还深刻地影响着心理健康及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自信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竞赛、成就、归因、就业等多种领域内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有自信的人表现为外向、情绪稳定及随和,如好交际、热情、不易激怒、易与人友好相处,易适应环境等;而缺乏自信心的人表现为内向、情绪不稳定及孤僻,如好静、离群、焦虑易怒、忧心忡忡、孤独、感觉迟钝、与人不友好,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等人格特征,缺乏自信的人有较多的抑郁情绪。

互有差异的自信、自尊和自我效能水平最终使一个人的心理素质结构区别于其它人。大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水平与心理健康的诸多方面广泛地存在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大学生较高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水平将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调控自己的行为和心境,减少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躯体化倾向、神经症性及精神病性反应等。同样,如果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也不利于其良好的自信、自尊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2大学生自信研究

2.1现状

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上达到中度及以上痛苦水平(各项目自评分≥3)的人次占被调查大学生总数的32. 37%。已经远远超过全国12.6万大学生中心理障碍率20.23%的水平。经排序发现,大学生群体中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依次是人际敏感、强迫、敌对、抑郁、偏执、焦虑等。非重点大学学生的学业自信及动手创造方面的自信显著高于重点大学学生。

男生群体中,非重点大学男生在健康素质上极显著地优于重点大学男生,女生群体中的差异不显著;重点大学的女生在健康素质上极显著地优于男生,非重点大学的男女生差异不显著。非重点大学中,一年级的身体自信显著高于二、三年级。四年级学生的总体肯定明显高于一、二年级,否定自我方面,一、二年级显著多于三、四年级。与家人老师的交往自信方面,非重点大学四年级学生更加成熟,比一、二年级更能处理好与家人老师的关系。

2.2原因

对大学生群体的正常生活、学习等造成困扰最大的就是人际关系,如异性同学关系、恋爱关系、舍友关系、师生关系以及与父母的关系等等。这可能与大学生的交友观、恋爱观等尚不成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理想化有关。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一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的高期望虽然可以增加子女追求成功的动机,但同时也增加了避免失败的动机,因而对成就动机总体来说没有有利的影响。

同时,大学生时间观念普遍欠缺。时间管理的混乱反过来影响自信水平,使这两者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3独立学院大学生自信心的建立策略

3.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和社会环境对独立学院学生自信力增减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加强独立学院德育环境建设,使自信成为附着于德育主体环境、活动环境和物质环境的一种主隐文化。同时组建自信力充足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的自信,是指教师在一系列教育、科研的“基本目标上是同向自信的,它以个人的自信为基础,同时也表现出基本的一致性”。

3.2教会学生接纳自己

完美主义的“个人标准”、“条理性”可强化个体的成就动机,而“担心错误”、“行动疑虑”、“父母期望”则可以减弱个体的成就动机。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时,要多关注完美主义的一些适应性维度,培养个体良好的成就动机,帮助个体在保持良好心态下取得成功或成就。追求成功或成就的动机和自信是良性的心理特质,如果能将完美主义中的“个人标准”、“条理性”发展得好,对发展个体良好的成就动机和自信水平都是有利的,从而也可避免完美主义的一些负面影响。

3.3教会学生自我激励

教师应多对学生给予肯定的评价。教师的天职在于启迪学生的智慧,而决没有权利去埋怨学生缺乏智慧。因此,即使独立学院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教师也要以发展的观点,以信任、负责的态度看待他们。当学生自信力发展受困时,主要应先从学校教育的不利、不足去分析,而不是从学生的不智、不勤去思考。教师对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应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安徽人民出版杜,2004.528.

[2]websterRL.EllisTS.Menandwomen’self-confidencein performingfinancialReports,1996.79:1251-1254.

[3]车丽萍.国外关于自信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4):418~424.

[4]林静.个人评价在生活事件与大学生抑郁情绪中的申介作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57-58.

篇(3)

自1997年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以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做为贯穿的主体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近几年,在思想意识领域和文化领域都掀起了对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关注。

准确认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内涵,探索有效的实现途径,对确立文化发展目标、谋划文化发展战略,提出文化发展举措,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内涵

1、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最早由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开办的第二届社会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首次提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要进行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目的是应对全球一体化的形势发展,从而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的方法。并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

文化自觉要求我们首先充分了解和理解中西方文化,掌握中西方文化的来龙去脉、主要内容、核心精神等,二是要深刻认识文化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扩大,文化的影响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和深刻。认识并掌握文化自身发展独特的规律和社会作用,对新形势下的中华民族来说尤为重要。

2、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指中华民族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对中华文化内在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对中华文化持久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不自轻自贱、妄自菲薄,我们才能在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保持镇定从容、不卑不亢,才能以包容的气度对待西方文化,理性批判并学习借鉴西方文化,才能不断创新中华文化并将之传播开来。

一方面,文化自信表现为对先进文化或优秀文化因素的一种自觉追求,它能够自信地吸纳各种文化中的有利因素为己所用,而不担心在进行这种文化交流时会被对方吞噬。另一方面,文化自信表现为大胆地推介和宣扬自己的文化,并且注意认真研究其他文化的内在发展需求,以使自己所推介的文化要素正好契合了对方发展的文化需求。

二、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1、全球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挑战

全球化发展到当代,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文化向着多元化、多样性发展,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但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对民族文化带来很大挑战,优势文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强行推销自己的观念、价值和文化产品,这使得各民族原有的特色文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有消失的危险。

2、现代化对当代中国文化的挑战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成了历史上任何时代、任何正常发展的国家都必须解决的问题。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既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又必须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保持文化的时代性、先进性。

3、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必然性

中国近代史上先后发起的、、,分别从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向西方学习,都以失败告终。这种向西方学习的浪潮一直持续至今,造成了现代人传统文化根基浅薄、文化自卑、崇洋。在教育、传媒、消费和科技等方面,都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模仿和照搬照抄。

我国民族文化主体性的严重缺失告诉我们,全球化背景下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主体性是当务之急。我们务必要提高文化自觉,充分了解中华文化,深入了解西方文化,把握文化规律,重视文化的作用;巩固文化自信,充分认识到中华文化的闪光灯,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待中西文化交流不卑不亢,对中华文化未来充满信心。

三、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的文化基础

1、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Toynbee)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文化的强大的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

2、中国文化绵绵不绝的文化创新力。

当其他文明古国不断被社会发展所淘汰时,中国能够保持历史的连续性,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创新力来源于对历史文化的长期积累传承,对外来文化的兼容并蓄,以及对未来文化的敏锐把握。文化创新正是古老的中国和年轻的中国实现融合的最佳途径。

四、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途径探析。

1、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当前中国价值体系体现出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落后与先进等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强烈地冲击我国传统的价值体系。因此,要从信仰、道德、群体、政治、自然、民族、国际等方面深化我们对中国核心价值的理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坚持政府主导,拓宽文化建设渠道。

最大范围的普及文化自觉意识,激发文化自信,需要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把公共文化事业的建设提升到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重视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积极拓宽投入渠道,多方筹资,全民共建,形成社会资金多形式、多渠道共同投入建设的新局面。

3、鼓励文化创新,追赶时代潮流。

文化发展的本质是创新。创意、创造、创新,是将中国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的最佳方式。在进行文化创新中,要在传统文化资源中,融入新时代的元素,使文化产品能够与时俱进,让人耳目一新。另一方面,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推进能够激发创新意识、保护创新企业产业的政策措施,为各个领域的文化创新提供条件。

篇(4)

军事院校在不断强调传授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意指导学员做人的道理、注重青年学员的人格发展方向的引导。

一、健康人格与自信的定义

健康人格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它是个体人格协调、健康和完善,以积极向上、正面开放为根本特征,是个体内在的一种和谐而相对稳定的健康状态。

自信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作出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

二、军校学员健康人格与自信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人格障碍问题

军校严明的纪律,高强度紧张的军事训练,高负荷持续性的学习竞争,使学员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非常大。学员年龄普遍较小,大部分都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受父母溺爱的程度大,这些是造成军校青年学员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较弱的原因。

1、人际关系恐惧性人格障碍

军校实行的是末尾淘汰制,高强度的学习压力、高要求的军事训练使学员心理出现焦虑,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与他人产生磨擦后不知道寻求解决方法,不会找人倾诉或者咨询老师,对组织对同学产生逃避心理。

2、自我的认识性人格障碍

部分学员因为家庭背景条件优越,受父母亲朋溺爱程度深,容易产生一种自我优越感。主要表现为行为上自大、过分自我关心、自我中心和自尊自夸,不能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 军校的上学环境比较舒适,学员生活实行供给制,不但所需的学费、书本费、住宿费、伙食费和服装都是国家支出,每月还有相应的津贴补助和工资。较安逸的学习环境使得一些学员一遇到困难和挑战就有想逃避的心理,一旦认知失衡,就会造成心理负担,心里紧张、不安、恐惧。

三、影响军校学员养成健康人格与自信的因素

1、院校环境因素

少数的不能适应或者不能完全适应,特别是要求他们很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从老百姓到军人到警察的转变,一些学员面对严明的纪律、严格的制度、超强度的体能训练,特殊的制度使学员出现担心学习跟不上,考试过不了,军事不达标,产生过度焦虑,甚至怀疑自己当初选择上军校的价值判断,越来越不自信。

2、学员自身的内在因素

人格的发展是自我塑造的结果。多数军校大学生都是怀着理想和胜利的心情以同辈佼佼者来到军校的,自我感觉良好。但是高度紧张的学习生活,高标准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以及严格的日常生活管理,加上军校中高手如云,强者林立,竞争激烈,原先高傲的姿态,底气十足的自信一下子就消散殆尽。特别是现在的军事院校都是以提高任职能力为主,知识与能力并重,很多学员之间的差距渐渐显现出来,当达不到预期目标和要求时就顿感失落,不能正确看待批评、表扬、荣誉、失败、进步,一旦受挫折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和精神抑郁。

四、军校学员健康人格与自信的培养策略

健康人格与自信的培养是一个双向责任工程,军事院校要切实改善教学、训练、管理的方式,切实以“以人为本、因才施教、依法令治学治校、以情理带兵练兵”为原则,使学员能够排除心理上的障碍。学员自身,在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方针下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引导,把自己引向自知、自尊、自爱、自强与自我完善的健康人格与自信的道路上,才能适应军队新阶段的发展。

1、完善现有的心理辅导专业服务性设施

军事院校应对学员的健康人格与自信的培养予以高度重视,避免军校学员心理变态和人格障碍,完善现有的心理辅导专业服务性设施,如心理咨询室、学员心理测试模拟实验室、同伴心理疏导室等,及时了解和掌握学员的思想动态,对学员思想上出现的人格偏差能够及时及地的予以矫正和引导。

2、创建良好的军事校园文化环境

军事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对于人才培养质量和学员心理健康成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着力加强军校文化建设,是促进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形成良好人格,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一方面要努力打造正规的学习生活秩序,整洁的内务卫生,温馨的起居环境。另一方面除了在走廊、荣誉室、学习室等场所布置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宣传内容外,还要增加爱国主义、法纪道德等内容,使学员们在享受到美好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的熏陶。

3、教导员的正向反馈和肯定评价的引导与给予

目前,军校的学员正处于走向成熟而又并未完全成熟的过渡期,心理成分充满着特殊的矛盾,积极心理与消极心理并存的同时无法实现转化。

教导员对学员有意识地多做肯定评价和正向反馈,学员个体就会趋向于肯定自我,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由于教导员的信任、理解与肯定,学员也会更加悦纳自己、对自己充满自信,自卑情绪就不会长期主导学员心理。作为军事院校的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员个体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与评价,了解自身反馈方式经过个体自我概念折射后所产生的实际作用和意义,采取有助于学员个体健康人格与自信培养的方略,对学员多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和正向反馈,逐步培养和建立起学员坚强、稳固的自信,完善人格。

4、鼓励、支持和引导学员进行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的实质是发挥个体主体能动性、自主性和自为性作用的教育。健康人格与自信是每个优秀的军事人才必备的条件,学员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形成恰当的自我认知与评价,了解自身的优势,对自己的缺点和弱势采取理智的态度,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现实。对于自信、勇敢、勤奋、坚毅、正直等要坚决发扬,对于自卑、胆怯、抑郁、任性、冷漠等要学员学会自我转化。学员只有学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愉快的事情上去,学会分散烦恼,学会变换角度去看待问题才能更好地发展。

五、结论

篇(5)

一、文化自信的概念论述

“文化自信”主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以及对滋生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要发自内心的尊敬、珍惜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信念等,除此以外,还应该对先进文化充满信心,敢于追求未来文化。从本质意义上来讲,所谓文化自信其实就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认同和正确的文化心态。这主要表现在不同文化的比较中,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如果能够正确地看待自身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对自身文化的发展充满信心,并在发展自身文化的时候,能够辩证地对待外来文化。而对个体来说,文化自信则主要是个人对自身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肯定,是人的一种深度发展,是人在文化上充实自身的一种表现。

对此,我们可以将文化自信的概念做如下总结:文化自信主要是文化主体对身处其中的客体文化通过对文化的认知、反思、批判以及比较的方式,来形成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的过程。其主要表现为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肯定以及在对外来文化的选择中,对自身文化的一种高度的认可。

二、文化自信的当代价值

(一)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民族文化软实力

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格局多极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文化软实力作为促进民族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针对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了《软实力》一文,在文中,约瑟夫・奈提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国家的硬实力,如国家的资源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而另一部分则为国家的软实力。相对于硬实力来说,由于软实力更具有张力和动力力量,所以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软实力对其发展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在约瑟夫・奈的另外一本著作《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文中,约瑟夫・奈对软实力又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并将其界定为一个民族的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生活方式等,也就是说,一个民族和国家要通过软实力中所特有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来影响本国人民对某些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念的认同感。

由于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其主要凝聚着整个民族和国家对世界和生命的认知感受与现实感受,是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的积淀,同时也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自我认同的价值取向。但是,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来说,文化软实力则主要表现为一种精神上的向心力,其不仅有利于帮助一个民族和国家形成凝聚力,还能够帮助一个民族和国家民族性格的养成,最终实现民族和国家的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心。

综上所述,文化自信主要指的是一个民族、国家以及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其对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具有坚定的信念。所以对于民族、国家以及政党来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的几种体现。而对于文化个体来说,文化自信实质上就是一种价值自信,其主要体现的是文化主体对本国或本民族核心价值的一种认同,其作为精神层面的价值观念,对促进本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能够正确应对异质文化的冲击,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的历史逐渐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样难免会与其他国家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思想文化之间产生冲突。而现阶段,随着多元化文化的发展,一些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也逐渐渗透到我国的文化中来,并对我国的文化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越来越严重,其不仅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和国民的价值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思想上的多元化,最终导致文化自信的严重缺失。此外,我们还应该重点关注的是,由于受世界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当代西方文化思潮与社会文化思潮之间是相互交错的,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在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和心理状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文化而言,其本质就是人们精神追求以及创造的产物,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则是通过人的主体精神及本质力量的自信构成的。所以,面对世界异质文化的冲击,我国要想维护自己的文化,掌握文化上的发言权,最重要的还是要正确处理自身文化与世界多远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我们对待异质文化的时候,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自我审视,同时还应该怀着积极的姿态学习异质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既不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也不能盲目地吸收和崇拜,而应该在坚持我国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积极的吸收和学习异质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并能够在不同文化交流和冲击中,将异质文化与自身文化之间进行比较,反思自身文化中不好的地方,并逐渐地掌握文化交流的主动权。而文化自信则能够正确地应对异质文化的冲击,并在维护本国文化安全的同时,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从而丰富我国的文化样式。

总之,要想实现文化自信,我们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优化:

第一,我们应该认识到现有文化资源中一些源远流长的部分,并采用恰当的方式来激活我国自身优秀文化基因,修复我国文化的根基。对于传统文化来说,儒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要想实现文化自信,我们就应该深刻地认识到儒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和意义。现阶段,儒学思想以及我国的文化价值观已经在世界文化向多元化文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l展我国文化的同时,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对儒学思想的传播,是我国实现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并使其在中国和世界上散发出其生命力来,从而使其成为改造世界文化图景的一种理论原则。

第二,我们还应该积极学习和探索新文化,实现中西方文明的理性对话,加强我国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从对于不同文化关系处理原则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我们获得了发展自身文化的启示,即,在多元化文化发展的今天,要想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并逐渐的形成文化自信,我们应该以“世界公民”为眼界,努力实现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平等对话。此外,还应该积极推广和分享我们自身的文化价值观,使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为人类的文明作出贡献,从而实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三)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道德经》第四十三章中提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使一个民族的内部得以扩张的是文化,一个民族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和内在的扩张,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不同文化的渗透与交融。我国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而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是否也借鉴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从而促进我国的腾飞和发展是提高我国人民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所在。现在的中国已经开始重塑国家形象,并重视提高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并以此来提高我国建立和管理国际的声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我国的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自党的十以来,在多个场合中对文化自信做出了强调,主要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文化自信。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要想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就必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于我国的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所以我国文化对世界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此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还对治国理政具有启发性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为我国的道德行为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我国现阶段所使用的一些治国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而演化出来的,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不断开拓前进才能够做好今天的事业。所以,没有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弘扬,就不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更是无稽之谈。

党的十指出,要想全年建成小康社会,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应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不断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发挥文化教育人民、服务社会以及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而在我国,文化自信则成为衡量我国小康社会人民素质以及精神文化的重要因素,θ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还应该利用文化自信的自觉认知、批判以及反思等机制,来显示文化主体性的社会实践过程,从而逐渐形成我国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

此外,中国梦这个话题之所以能够成为各界最为关注的热点, 中国梦的提出,与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地位的提高是分不开的,但是我们对中国梦的认识也不能仅从经济发展的速度来考察,而是要上升到精神与文化的层面上。因为一个国家要想提高其自身的经济实力,最重要的是要在精神领域方面有所提高,我们所指的中国梦也就可以理解为中国的复兴梦,而民族的复兴必须以文化的复兴为前提,并在这个意义上,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是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总结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国内和国外各种思潮的碰撞时期,所以我们要在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化的同时,还要抵制错误思潮的误导。此外,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等取得较好成绩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确立起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观念,从而唤起全民族对优秀文化的自信,使我国的文化自信发挥出其积极的价值。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应该要探索和思考我们的文化自信问题,表达我们的文化身份,只有不断地实现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真正地实现我们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6)

随着有效资本市场大量“异象”涌现,学者们开始关注人的感情、情绪和偏好等心理因素对财务决策的影响,将心理学融入到金融学中推动着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对“理性经济人”假设进行修正,提出“非理性人”假设,从而很好地解释了完全理性假设下所未能发现和无法解释的财务决策中的异常行为。Shefrin(2001)认为,行为金融学主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上述影响:第一:假设投资者非理性,理性经理人对市场定价错误的理性反映;第二,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考虑公司管理者的非理性对于财务决策的影响。Heaton(2002)认为企业内部的激励制度或企业文化可能会助长管理者的非理性。而Shefrin (2007)指出,偏差、直接推断与框架效应等三类心理现象妨碍管理者对传统财务方法的最优运用,导致管理者作出损害公司价值的决策,产生高昂的决策成本。

Fbrian Englmaier(2004)指出,过窄的置信区间、自助偏差、控制幻觉和过度乐观这些心理现象可以用“过度自信”来描述。过度自信是指人们由于受到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和私人信息的准确性。心理学研究发现,过度自信存在于许多职业人们的判断和决策中,如外科医生和护士、心理学家、投资银行家、工程师、律师、投资者和经理们等。Moore和Kim(2003)认为,过度自信在企业管理层中体现尤为明显。自从Roll于1986年首次提出傲慢假说,将管理者过度自信引入公司并购事件中对公司溢价问题进行研究。学者们相继对管理者过度自信进行一系列研究:如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决策影响的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并购影响的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其薪酬以及晋升影响的研究等。而我国从企业管理者非理性角度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才刚刚起步。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衡量

由于过度自信是一种行为特征,因而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准确衡量成为一大难点。以往学者对管理层过度自信的衡量主要采取以下标准:第一,管理者股票持有量(Malmendier and Tate,2003,2005;Hayward and Hambrick,1997;)。该方法认为,当管理者的股票期权或股票持有量超过一定的标准,则视管理者过度自信;第二,管理者盈余预测。该方法根据上市公司的盈余预测是否发生变化来判断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将管理者预测的公司年度盈利水平超过实际盈利水平就视为管理者过度自信(Lin et al.,2005;Hribar and Yang,2007;姜付秀、张敏等,2009);第三,CEO对企业并购的频率。吴超鹏、吴世农等(2008)以首次并购与否来度量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第四,CEO或董事会主席是否是企业的创办者。这种方法认为,如果管理者是CEO或董事会主席时,管理者过度自信倾向越大(Barros and Silveira,2007);第五,相关主流媒体对管理者的评价判断。 该种方法需要构建一个表示过度自信的虚拟变量,如果管理者更多地被主流媒体评价,则赋予该虚拟变量取值为1,否则赋值为0(Hribar and Yang,2006;Malmendier and Tate,2005;Deshmukh,Goel and Howe,2008);第六,以消费者情绪指数或企业景气指数来度量(余明桂、夏新平等,2006;Oliver,2005);第七,CEO相对薪酬(姜付秀、张敏等,2009)。该方法采用管理者中前三位高管的相对薪酬比例来衡量。

尽管学术界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衡量提出了上述方法,但是迄今为止,尚未有一种公认的方法来定义和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

三、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

国外学者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融资决策进行了很多研究与尝试,但是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研究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融资顺序。早在1984年,Myers把信息不对称引人资本结构理论,提出了新优序融资假说,优先选择内部融资,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则先选择债务融资,最后选择权益融资。而Heaton(2002)对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角度对新优序融资假说进行了全新解释,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先选择内部融资,再选择债务融资,最后选择权益融资,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认为市场低估公司发行的风险证券价值,而不愿意进行外部融资;但是当公司必须进行外部融资时,由于股票的成本比债券高,管理者会选择债务融资。Malmendier,Tate和Yan(2006)的实证研究支持了上述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显示,因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认为市场低估公司的价值,外部融资特别是权益融资代价过高。因此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进入外部资本市场(包括债务市场)都比较保守。Peng and Wei(2007)认为,相比于男性管理者,女性管理者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性较弱。

由于各国融资机构、公司治理等迥异,因此管理者过度自信假设能否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异象”,有待于融资优序理论与权衡理论的比较检验。

第二,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负债水平。在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负债水平的相关研究上,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即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造成企业高负债水平。Shefrin(2001)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容易低估投资项目收益的波动和风险,选择风险高的项目,而且可能采用以债务融资支持投资的激进财务政策。Hackbarth于2004年分别基于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问题、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问题,提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并不遵循融资优序理论,倾向于选择更高债务水平的观点,但没有给予相应的实证支持。在此之后有些学者用实证数据验证了上述结论:Ben-David等(2006)对美国上市公司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过度自信的CEO会选择较高的负债比率;Barros等(2007)对巴西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与由外聘的职业经理人担任的管理者相比,由公司创始人担任的管理者会选择较高的负债比率;Oliver(2005)以美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公司的负债水平随者管理者自信程度的增强而提高。Hackbarth(2007)、Frank和Goyal(2007)实证研究也得出与上述一致的结论。

第三,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研究上,国外学者没有达成一致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高估自己的经营能力和项目的盈利能力,低估投资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从而愿意借入较多的短期债务,使得企业采取激进的融资策略。Heaton(2002)、 Malmendier, Tate和Yan(2006)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认为外部融资成本过高,从而更倾向于采取保守的融资方式,选择债务融资。Hackbarth(2004)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选择短期债务;Landier和Thesmar(2005)以39000家法国企业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与上述一致的结论。另一种观点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项目的前景,认为未来的现金是较为安全的,从而选择长期债务来取得资金(Ben David等, 2007)。

相比国外研究,国内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融资决策的研究发展较晚,且相关文献较少。我国学者李定安、周健波(2007)以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发现房地产企业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使企业有盲目融资和投资的冲动,但是研究缺乏实证支持。余明桂、夏新平等(2006)以2001年~2004年深沪两市128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企业景气指数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在控制企业成长机会、企业规模、有形资产、盈利能力、行业、年度变量,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产负债率尤其是短期负债率显著正相关,与债务期限结构也显著正相关。但是由于管理者对行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判断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以企业景气指数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可能使研究结果产生偏差,从而,结合我国现实经济情况,企业景气指数是否能真正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值得商榷。

第四,反对发行股票,增加股票回购。Ben-David et al.(2007)研究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总是认为市场低估了企业价值,反对公司证券的错误定价,因而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通过利用感觉到的市场的错误定价来最大化股东的价值。这样导致管理者不会倾向于发行股票,而是回购发行的股票。这点与融资优序理论一致,并且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过度自信造成高负债的论断。

四、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价值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多为理论模型推导,较少有实证研究。Gervais,Heaton 和Odean (2005)的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能增加公司价值。Hackbarth(2004)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特征对公司价值具有正面作用:因为较高的债务水平限制管理者转移资金,通过减少管理者与股东的冲突而增加公司价值;尽管较高的债务水平影响了投资,但通过减少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冲突,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的投资决策能增加公司的价值。 Fairchild (2006)通过构建信息不对称模型和道德风险模型综合考虑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对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认为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管理者过度自信导致了债务的过度使用,使公司价值降低;另一方面,管理者的乐观态度会起到诱导管理者努力工作产生积极作用,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

上述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价值关系不明确。这意味着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可能存在一个临界点,但如何寻求该临界点、如何通过实证研究使上述理论模型得以验证有待探索。

五、未来研究方向

随着行为财务学研究的逐渐兴起,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的融资决策研究不仅已成为行为公司财务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而且成为现代融资决策研究的一个新发展方向。笔者认为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融资决策现有研究仍存在缺陷,因此未来研究方向有以下几点:第一,应该加强行为主题的心理实验研究;第二,为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变量寻求更为恰当的替代变量;第三,应该拓宽研究视角,进行系统研究。一方面,综合信息不对称模型、委托模型以及管理者过度自信等,构建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融资决策之间的关系模型;另一方面,未来研究可以从管理层集体视角,研究其他高管人员、监事、董事的过度自信存在问题及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否会影响公司融资决策。第四,未来研究可以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探讨公司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不同财务杠杆效应的检验及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Ben-David, Graham and Harvey. Managerial Overconfidence and Corporate Policy. AFA 2007 Chicago Meeting Paper. 2007,(11):55-190.

[2]Frank, Murray Z. and Goyal, Vidhan K. Testing the pecking order theory of capital structure[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3, (67):217-248.

[3]Hackbarth, D. Managerial Traits and Capital Structure Decisions. Working Paper, Indiana University. 2004.

[4]Heaton, J. B. 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Finance[J]. Financial Management. 2002, (31):33-45.

[5]Hribar Paul and Holly Yang. CEO Overconfidence, Management Earning Forecast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Working Paper. 2006.

[6]Landier, Thesmart. Financial Contracting with Optimistic Entrepreneurs: Theory and Evidence[R]. University of Chicago, Working Paper. 2005.

[7]Lin, Y. S. Hu and M. Chen. Managerial Optimism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Some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aiwan[J].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2005, (13):523-546.

[8]Malmendier and Tate. Who Makes Acquisitions CEO Overconfidence and the Market’s Reaction.Working Paper. 2003.

[9]Malmendier and Tate. CEO Overconfidence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J]. Journal of Finance. 2005, (12):2661-2700.

[10]Oliver. The Impact of Management Confidence on Capital Structure[R].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 2005.

[11]Roll, Richard. The Hubris Hypothesis of Corporate Takeovers[J]. Journal of Business. 1986, (59):197-216.

篇(7)

自信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最为基本的人格特质,它可以激发每个人不断进步、积极进取,自信的有无或强弱从根本上关系着一个人的人生成功与否,自信偏低将阻碍个体获得成功,反之则有助于个体获得成功。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以及谈话等方式,笔者重点关注了信阳师范学院大一新生的自信问题,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自信的本质

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新生在面临一种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时,最主要的反应就是不自信,但他们同时又很容易陷入另外一种误区,即把自信简单化、表面化,以为能说会道、人际关系好就是自信。这种将自信简单化的做法实质上是对自信本质的忽略或者无知,因此本文第一部分就简单地探讨一下自信的本质所在。

从字源上看,“自”即“自己,己身”,“信”即“信从、信任”,“自信”即“自己相信自己”。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有“吾心信其成,则无坚不摧;吾心信其不成,则反掌折枝之易亦不能”的论述,指出了自信的重要性。

关于自信的学术定义,见仁见智,并没有一个公认的答案,当然这也反映了学者研究的重点和方法的不同,以及自信内涵的丰富性。对此,车丽萍在其博士论文《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中作了非常详细的归总和讨论,在此不再赘述,单引用她给自信所下的定义作为问题的答案:“自信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是个体对自己的积极肯定和确认程度,是对自身能力、价值等作出正向认知与评价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可见,自信首先是一种人格特征;其次,它是一种指向自我,反观、反思自我的认识或者评价;再次,这种认识是一种正向的、积极的认识或评价。通俗地说,自信就是一种积极肯定自我、积极进取的一种精神力量,要相信自己,不要让自己沉浸在贫困、失意、焦虑、不幸中不能自拔,只有相信自己才会迎来成功。

二、自信的缺失

通过近一个学年的亲密接触,笔者感觉大多数新生面临着自信缺失的问题。例如:大多数新生特别是农村学生无法轻松自如地在讲台上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能积极主动地参加班级和学校的集体活动,长远目标的缺失导致自己长期处于一种比较严重的迷茫状态等。缺少自信更为严重的表现就是自卑。

所谓自卑,就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反映,是一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的惭愧、羞怯、畏缩甚至灰心的一种复杂情感。自卑心理是普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的一类重要心理问题,自卑心理严重者往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遇事畏缩不前,严重阻碍了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兴趣和激情,使他们变得颓废、消沉、缺乏斗志,成为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如果在大学阶段没有解决自卑这一心理问题,将会给整个人生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的话甚至会丧失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

通过调查发现,自卑心理在大学新生中比较严重,它是自信心缺失的必然后果,而造成自卑心理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种:一是高矮胖瘦等形体原因;二是学习成绩不好,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等;三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善于与同学特别是异性同学保持正常的交往;四是家庭经济困难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孤僻、自闭的心态。当然,从自信的角度来看,这些因素也正是导致大学生新生缺乏自信的基本原因。可以说,自信与自卑是相互交织、轮番出现的。因此,要想拥有积极的大学生活乃至积极的人生,就需要我们多一点自信、少一些自卑,把自卑踩在脚下,昂首挺胸,迎接属于自己的那片自信的天空。

三、自信的重建

病态的自卑是对自己的彻底怀疑甚至是根本上的否定,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卑的学生加以正确的疏导和治疗,积极引导他们走出自卑的桎梏,重建自信心,认真过好每一天。针对自信心的缺失和自卑心理的泛滥问题,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五项措施。

一是采用比较权威的关于自信、自卑等人格个性方面的调查问卷,在新生中间开展全面的自信心理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活动。调查显示,自信问题确实是当前大学新生特别关注的问题。这项调查活动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定期开展下去。

二是充分利用日志、博客等网络途径与学生保持积极有效的联系,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对话与交流,有重点地开展心理辅导。同时,将相关的文章收集在一起供学生阅读,并随时解答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做法解决了不少学生在专业学习、生活迷茫等方面的困惑或无助,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效果也比较好。

三是积极开展以公开发言为主要形式的各种演讲类活动。鉴于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入学前几乎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学习上,缺少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因此笔者在开班会时,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走上讲台,向大家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四是积极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体育活动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克服自卑心理。因此,笔者在各个新生班大力倡导体育活动,先后组织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以及跳绳、长跑等多项体育赛事,自己也尽可能地参与,与学生同乐。通过锻炼,不少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明显得到增强,心理压力得以减轻。

五是开展有深度的经典品读活动。传颂千年的中外优秀经典作品,无不包含一种思想的力量,阅读经典最大的好处就是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为此,笔者有计划地在新生中开展了经典著作的品读活动,如组织专家教授解读经典作品,通过网络视频观看名家讲座等。

自信的力量是无穷的,其最终归宿就是达到一种自由的精神状态,自由地思考、自由地生活。如果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自信与自由的这种联系,那么对自信的认识仍然是肤浅的,这也是当下的部分研究者所没有注意到的一个重要问题。

四、自信的归宿

在笔者看来,人们寻找自信、培养自信、挥洒自信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达到一种自由的精神状态,获得一种自我创造感,一种真正的自由感。

其实,不仅仅是年轻的学生,整个国民在骨子里都缺少一种自信,一种文化层面上的自信,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中国人对自由的理解上。正如邓晓芒先生所断言的:中国人在本性方面有两大欠缺——自由精神的欠缺和理性精神的欠缺。单说自由精神的欠缺,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老庄、禅宗和儒家的自由观都不是人的自由意志的真正体现,儒家、道家的自由观“都是把自己消融到作为既成事实的世界(自然、社会、宇宙)中去,以无意志为自己的意志,以无可选择为自己的选择。这是一种虚假的自由,一种自欺的妙法,或如鲁迅所说的‘瞒和骗的艺术’”,因此这种“自由”是无法产生“创新人才”的,而只能产生出“奴才”,而真正的自由是一种“理性的自由”,真正的理性是“自由的理性”。

因此,从根本上说,自信是为了自由,是为了培养一种积极自信的精神状态,其实质就是为了人的本然的自由本性,为了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从这一角度看,我们就不能简单地“为了自信而自信”,而是要“为了自由而自信”,要积极的自信,更要理性的自由、创造的自由。自信绝不是自大、自负,它在本质上包含有一种创造的力量,一种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自由感。我们的人生并没有现成的模式,每个人的角色必须自己去创造,要想真正承担起人生中的痛苦、失望、苦恼和危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来,就离不开这种饱含自由感的自信精神。只要我们拥有最基本的自信,就能够克服自卑等心理问题,昂首挺胸,坦荡如砥,勇敢迎接挑战,成就精彩人生。

篇(8)

过度自信是心理学的一个专业术语,是指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而低估失败的概率的心理偏差(Wolosin,etal,1973;Langer,1975)。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是心理学家们首先发现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例如,Weinstein(1980)的实验研究发现,受试者们普遍认为自己在将来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能活过80岁等积极的方面的可能性要超过别人,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在将来会经历离婚、得癌症等不好的事情。Sevenson(1981)在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的一份研究中发现,82%的受试者认为他们的汽车驾驶水平在前30%以内。这种“优于平均水平”(better-than-average)的心理特征被其他许多研究证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Alicke,1985;Taylor,etal,1988)。

在管理学领域,许多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普遍要高于一般大众。Cooper等(1988)对美国企业家的调查显示,创业企业家们认为别人的企业成功的概率只有59%,而自己成功的概率则高达81%。其中,只有11%的人认为别人成功的概率为100%,而相信自己成功的概率为100%的高达33%。这说明创业企业家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心理。但后续研究却发现,这些被调查企业中有66%以失败告终。Landier等(2009)对法国企业家的调查得出同样的研究结论。在成熟企业,这种过度自信特征也很普遍。Merrow等(1981)考察了美国能源行业设备投资情况,他们发现,企业管理者们往往非常乐观地低估设备投资成本,而实际成本往往是他们所预计成本的两倍以上。Statman等(1985)调查了其他一些行业,发现管理者们在成本和销售预测方面普遍存在过度乐观。

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的这些研究发现为本文所要回顾的研究主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以此为基础,研究者们才有可能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对企业投资及其他财务问题的影响。

二、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理论研究

从国内外现有文献来看,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二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并购行为。这方面的研究首先是从理论研究开始的,早在1986年,Roll在他开创性的论文里就首次提出了管理者“自以为是”(Hubris)假说①,分析了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但在随后的十几年内,该研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直到最近几年,人们在逐步开始认识到该文的重要性。

Roll(1986)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会高估并购收益,而且相信并购能带来协同效应,从而会使得本身不具有价值的并购活动得以发生。他进而根据该理论作出了一些预测:(1)当一个未预期的并购被宣布时,目标企业的股价将上涨;如果并购最终未能成功,股价又会跌回原来的水平。(2)如果并购是未预期的,而且未包含并购方的任何额外的信息,当并购被宣布时,并购方的股价会下跌;如果并购最终未能成功,并购方的股价又会上涨;如果并购最终实现,股价又会下跌。(3)并购完成时,被并购企业价值的增加额会被并购企业价值的减少额所抵消,即并购并不会带来财富的增加,并购所发生的费用构成最终的净损失。Roll没有直接去验证他的理论,而是通过回顾其他人所得到的实证研究结果间接地证明这些预测是正确的。

Heaton(2002)是继Roll之后的第二篇经典性论文,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投资异化模型,该模型将管理者过度自信、自由现金流变量结合起来,推导出在不同的自由现金流下,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分别导致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具体结论如下:(1)一方面,乐观心理会使得管理者认为有效的市场低估了企业的风险证券,因而他们会偏爱企业内部资金。当企业依赖于外部资金时,管理者有时宁愿放弃一些净现值为正的项目,也不愿意从外部融资,因为他们认为外部融资成本过高,这样会导致企业投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自由现金流能充当“拯救者”的角色,纠正这种投资不足。(2)另一方面,乐观的管理者会高估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从而高估投资项目的价值,一些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可能会被他们误认为具有正的净现值。在自由现金流匮乏的情况下,乐观的管理者会放弃一些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

Gervais等(2003)发展了一个资本预算模型,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政策的影响以及股票期权计划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他们的结论如下:(1)理性的管理者是风险规避型的,在没有获得关于一个投资项目确切、完备的信息之前,他们不会实施该项目,即使这些项目会为股东带来最大化的价值,从而造成股东的价值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股票期权能缓解这一问题。(2)管理者适度自信对股东来说是好事,因为一方面他们是忠诚于股东的,不存在问题,从而不需要额外的激励;另一方面,他们是一定程度的风险偏好者,能投资那些具有正的NPV的项目,为股东创造价值。(3)对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来说,股票期权计划不仅不能缓解因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过度投资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恶化。

Xia等(2006)基于实物期权框架,提出了一个管理者过度自信条件下的动态并购模型。他们通过该模型证明:(1)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不是特别严重,并购所带来的市场回报通常是正的;(2)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很严重,并购企业的市场回报是负的;(3)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或产品竞争程度较低,并购企业的市场回报状况依赖于该企业的规模;(4)竞争会降低并购企业的回报,但会增加目标企业的市场回报。

从这些理论模型来看,它们的结论简单明了,便于进行验证。事实上,这些结论基本上都被后来的实证研究所证明,这一点可以从下文的分析中看出。

三、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实证研究

自Roll(1986)正式开创管理者过度自信条件下的企业投资研究以后,一直没有直接的实证研究对其进行验证,其原因可能是该理论在当时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但难以找到合适的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变量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本文首先回顾相关研究中所提出的用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变量。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类研究中一般将管理者定义为CEO,但也有个别研究将其定义为CFO。

(一)管理者过度自信变量的构建

1CEO持股状况。这类变量首先由Malmendier等(2005,2008)提出,具体又分为三个变量:(1)当CEO持有一份5年期的期权时,如果在这5年内至少有两次机会通过转让可以获得67%以上的收益。但CEO未转让,则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2)如果CEO将期权持有到期而不转让,则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3)如果在样本期间内CEO所持有的本企业的股票数净增加,则也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郝颖等(2005)、王霞等(2007)的研究都采用了上述三种变量中的第三种。

2相关的主流媒体对CEO的评价。这种方法可能是目前在西方的相关研究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首先由Hayward等(1997)提出,他们搜集了《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对样本公司的CEO的各种评价,然后将这些评价分为六类,依次是:完全正面的、主要是正面的但有一点负面的、中性的、主要是负面的但有一点正面的、完全负面的、没有评价。他们分别赋予上述六类评价3、2、1、-1、-2、0的分值,然后将每个CEO的所有分值相加得到最后的分值,并以此作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分值越高说明越过度自信。Malmendier等(2008)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修正,他们将主流媒体的评价分为五类:(a)自信;(b)乐观;(c)不自信;(d)不乐观;(e)可靠、稳健、务实。然后以此为基础设置了一个哑变量,如果a+b>c+d+e,则取值为l,说明管理者是过度自信的,否则为O。Brown等(2007)则采取比例的形式来衡量,他们将主流媒体的评价分为三类:(a)自信;(b)乐观;(c)可靠、稳健、务实、不自信。然后用(a+b)/c来衡量CEO的过度自信,比例越大,说明越自信。Hribar等(2006)、Jin等(2005)等研究中都采用了这种衡量方法。

3企业盈利预测偏差。该方法首先由Lin等(2005)提出,他们认为,过度自信的CEO在做盈利预测时一般会有偏高的倾向,因此可以用盈利预测是否偏高来衡量过度自信。具体做法是:如果“预测值一实际值”大于0,则说明预测值偏高,反之则说明偏低,如果在样本期内偏高次数多于偏低的次数,则说明CEO是过度自信的。余明桂等(2006)、王霞等(2007)的研究借鉴了这一方法。

4CEO实施并购的频率。该方法由Doukas等(2007)提出,他们认为,CEO越自信,他发起的并购次数就越多,有些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Malmendier,etal,2008)。因此,他们将样本期内发起的并购次数多于5起的CEO确定为是过度自信的。

5CEO的相对报酬。该方法由Hayward等(1997)提出,他们认为,CEO相对于公司内其他管理者的报酬越高,说明CEO的地位越重要,也越易过度自信。他们用CEO的现金报酬除以现金报酬居第二位的管理者的报酬来表示。

6并购企业的当前业绩。该方法也由Hayward等(1997)提出,用“(并购前12个月内股票价格的增加值+股利)/期初股票价格”表示。这一方法根源于一个研究结论:企业的历史业绩越好,管理者越容易过度自信(Cooper,etal,1988)。

7企业景气指数。该方法由余明桂等(2006)提出,他们以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的企业景气指数为基础,如果景气指数大于100,则说明企业家是过度自信的,景气指数小于100,则说明企业家是悲观的。他们以4个季度的行业景气指数的平均数作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

从上述几种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方法可以看出,这些衡量方法的主观性较强,噪音较大,其可靠性和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在以中国证券市场为基础进行研究时,找到合适的替代变量难度更大。以第1种方法为例,国内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才刚刚起步,不具备研究所需要的条件,虽然其中第(3)个变量在国内勉强可以应用,但《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所持股票只能在离职或退休六个月后才能出售,这显然会影响该变量的有效性。相对而言,第3种方法可能比较可行,因为中国证券市场也有盈利预测制度,会存在相应的盈利误差。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前已述及,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二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并购行为。为了研究的方便,本部分将这两个方面分开进行分析。

1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

Malmendier等(2005)对Heaton(2002)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首先开创性地用前述第1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发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越大,投资和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越高,说明在现金流充足的情况下,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会造成过度投资;而在现金流缺乏的情况下,又会造成投资不足。此外,他们还发现,对于权益依赖型企业来说,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现金流之间敏感性的影响程度更大。

Lin等(2005)采用类似的方法用台湾的数据进行了检验。他们用前述第3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在内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比非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投资更多;(2)当融资约束程度更大的时候,上述两者的投资差距更大。

在本文所回顾的文献中,几乎所有实证研究都将管理者定义为CEO,而Ben等(2007)则是例外,他们将管理者定义为CFO,考察他们的过度自信所带来的财务政策的变化。他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确定CFO是否过度自信,发现过度自信的CFO会进行大量的投资,并且大量通过负债融资的方式筹措投资所需的资金,同时,为了保留更多的内部现金流用于投资,他们也很少支付股利。

中国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郝颖等(2005)用第1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内部人控制因素对投资与经营现金流的敏感性的影响程度超过了过度自信因素。

王霞等(2007)则采用第1和第3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董事长)过度自信,他们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过度投资程度越大,但管理者过度自信并不影响投资和自由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而是影响投资和融资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过度自信程度越大,敏感程度越大。姜付秀等(2009)采用第3和第5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越偏好内部投资,而且越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2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1997年,有两篇论文试图用实证的方法对Roll(1986)的“自以为是”假说进行检验,但因为方法上的问题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几乎没有形成什么影响。

其一是Boehmer等(1997)。他们没有直接用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而是采取了间接的办法,研究企业并购和内部交易(InsideTrading)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那些没有成为并购目标或最终成为善意并购目标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在内部交易中能获得显著的非正常收益,而那些最终成为敌意并购目标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则基本上没有获得收益。据此,他们推断:管理人员之所以会拒绝并购要求是因为他们很自信,认为公司在自己手里要比在别人手里更有发展前景。显然,他们的这一推断有些武断。

其二是Hayward等(1997)。这一研究要强于前者,他们直接检验了并购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的关系。他们用第2、5、6类变量以及根据这三类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新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他们所实施的并购的溢价程度就越大。并购会为股东带来财富的损失,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并购溢价之间的关系越强,这种损失程度也越大。这一研究立意很好,但总的来说做得比较粗糙,这也许是它未产生什么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这一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是Malmendier等(2008)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并购的实证研究。在该研究中,他们采用第1和第2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易发起并购,而且绝大多数是多元化并购;(2)对于权益依赖程度越低的企业,过度自信的程度与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之间的相关性越显著,也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偏好通过现金或债务融资的方式发起并购,而很少用股票的方式,除非他们企业的价值被市场高估;(3)相对于理性的管理者而言,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发起的并购会引起市场更强烈的负反应。这些结论表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确实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造成大量损毁价值(value-destroying)的并购行为发生,为企业带来损失(Malmendier,etal,2008)。Ben等(2007)也得到了类似结论,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发起的并购会带来负的市场回报。

Doukas等(2007)采用第4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实施的并购会为股东带来正的市场回报,但程度要低于非过度自信管理者实施的并购,从长期业绩来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实施的并购表现很糟糕,这一结论不同于其他类似的研究;(2)高频率的并购比低频率的并购业绩要差,说明管理者倾向于将以前的成功归功于自身的能力,从而造成过度自信,进而在过度自信心理的支配下发起更高频率的并购。

Brown等(2007)则提出,不仅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而且管理者的控制力(dominanceorpower)也能对企业的并购行为产生影响。所谓管理者的控制力,是指管理者将他们的计划或想法付诸实施的能力。在该项研究中,他们用第2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同时用管理者的报酬额除以企业总资产的对数来衡量管理者的控制力。他们用澳大利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管理者的上述两种特征程度越大,并购的可能性越大,而且管理者的控制力越强,越易实施多元化并购。

四、评价与展望

通过上述回顾,我们可以将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问题的特点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点:

(1)基于完全理性假设的理论认为投资异化源于管理者或股东等参与者的自利心理,但许多研究发现人们在现实中往往会表现出“利他”等倾向。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是忠于股东并积极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换言之,他们和股东的目标是一致的。这样,传统的激励机制就不能解决这种投资异化问题,相反,按传统的激励机制可能会加重这种异化行为。例如,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收益而低估损失,他们所选择的投资项目很多是损毁价值的。如果我们根据传统的激励理论提高管理者的薪酬(货币性质或期权性质),他们会更积极地为股东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从而造成企业投资于更多的损毁价值的项目,加重投资异化的程度。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为改进激励机制提供了依据。

(2)从现有文献来看,虽然这一主题才刚刚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不多,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几乎是一致的,这在财务学研究领域还是不多见的。几乎所有的研究结论都显示,一般情况下,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特征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包括过度投资、投资不足、过度并购、通过并购造成股东财富的损失等。这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确实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从理论和实践来看,这都是很有意义的。但换一种角度来看,结论大一致也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只有更多的争辩才能开拓更广阔的空间。我们不能排除这类研究中有些受到了“思维定势”的影响,人云亦云,这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逐步加以改进。

(3)国内的相关研究还较少,而且大多是关于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与归纳,缺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的研究,特别是用中国的数据所做的经验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领域才刚刚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证券市场还不完善,与国外发达的证券市场存在较大差距,使得相关的数据难以获得。例如,在这一研究领域,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但从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度量方法来看,在中国难以得到很好的应用。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度量指标。

最后,关于未来的研究方向,我们认为有如下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1)将这一研究拓展到更广的领域。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方面,实际上,企业不同的财务问题之间是息息相关的,例如,现有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过度投资,这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方式和策略以及企业的分配政策等问题。Ben等(2007)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值得我们借鉴。近年来出现了几篇有价值的文献,如Hribar等(2006)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盈利预测的影响以及由此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Jin等(2005)研究了过度自信和税负对管理者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影响;余明桂等(2006)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激进负债问题。这些都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篇(9)

很多企业的投资呈现出异化现象,如过度投资、投资不足、投资短视行为、盲目并购等,这已经为众多研究所证实。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传统的基于完全理性假设的理论(如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理论)已不能很好地解释这种投资异化现象,为此,人们开始从有限理性假设出发构筑新的理论。其中,从管理者过度自信角度所进行的研究是近年来刚兴起的一个热点问题,侧重于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投资异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价值损毁问题,从新的角度诠释了企业投资异化,为理论界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实务界提供了新的决策依据。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国内的相关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文试图对国内外主要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回顾,以资借鉴。

一、过度自信的特征及其在企业管理者中的表现

过度自信是心理学的一个专业术语,是指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成功的概率,而低估失败的概率的心理偏差(Wolosin,etal,1973;Langer,1975)。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是心理学家们首先发现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例如,Weinstein(1980)的实验研究发现,受试者们普遍认为自己在将来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能活过80岁等积极的方面的可能性要超过别人,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在将来会经历离婚、得癌症等不好的事情。Sevenson(1981)在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的一份研究中发现,82%的受试者认为他们的汽车驾驶水平在前30%以内。这种“优于平均水平”(better-than-average)的心理特征被其他许多研究证实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Alicke,1985;Taylor,etal,1988)。

在管理学领域,许多研究发现,企业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普遍要高于一般大众。Cooper等(1988)对美国企业家的调查显示,创业企业家们认为别人的企业成功的概率只有59%,而自己成功的概率则高达81%。其中,只有11%的人认为别人成功的概率为100%,而相信自己成功的概率为100%的高达33%。这说明创业企业家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心理。但后续研究却发现,这些被调查企业中有66%以失败告终。Landier等(2009)对法国企业家的调查得出同样的研究结论。在成熟企业,这种过度自信特征也很普遍。Merrow等(1981)考察了美国能源行业设备投资情况,他们发现,企业管理者们往往非常乐观地低估设备投资成本,而实际成本往往是他们所预计成本的两倍以上。Statman等(1985)调查了其他一些行业,发现管理者们在成本和销售预测方面普遍存在过度乐观。

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的这些研究发现为本文所要回顾的研究主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以此为基础,研究者们才有可能考察管理者过度自信这一心理特征对企业投资及其他财务问题的影响。

二、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理论研究

从国内外现有文献来看,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二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并购行为。这方面的研究首先是从理论研究开始的,早在1986年,Roll在他开创性的论文里就首次提出了管理者“自以为是”(Hubris)假说①,分析了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企业并购行为的影响,但在随后的十几年内,该研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直到最近几年,人们在逐步开始认识到该文的重要性。

Roll(1986)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往往会高估并购收益,而且相信并购能带来协同效应,从而会使得本身不具有价值的并购活动得以发生。他进而根据该理论作出了一些预测:(1)当一个未预期的并购被宣布时,目标企业的股价将上涨;如果并购最终未能成功,股价又会跌回原来的水平。(2)如果并购是未预期的,而且未包含并购方的任何额外的信息,当并购被宣布时,并购方的股价会下跌;如果并购最终未能成功,并购方的股价又会上涨;如果并购最终实现,股价又会下跌。(3)并购完成时,被并购企业价值的增加额会被并购企业价值的减少额所抵消,即并购并不会带来财富的增加,并购所发生的费用构成最终的净损失。Roll没有直接去验证他的理论,而是通过回顾其他人所得到的实证研究结果间接地证明这些预测是正确的。

Heaton(2002)是继Roll之后的第二篇经典性论文,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投资异化模型,该模型将管理者过度自信、自由现金流变量结合起来,推导出在不同的自由现金流下,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分别导致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具体结论如下:(1)一方面,乐观心理会使得管理者认为有效的市场低估了企业的风险证券,因而他们会偏爱企业内部资金。当企业依赖于外部资金时,管理者有时宁愿放弃一些净现值为正的项目,也不愿意从外部融资,因为他们认为外部融资成本过高,这样会导致企业投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自由现金流能充当“拯救者”的角色,纠正这种投资不足。(2)另一方面,乐观的管理者会高估投资所产生的现金流,从而高估投资项目的价值,一些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可能会被他们误认为具有正的净现值。在自由现金流匮乏的情况下,乐观的管理者会放弃一些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

Gervais等(2003)发展了一个资本预算模型,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政策的影响以及股票期权计划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他们的结论如下:(1)理性的管理者是风险规避型的,在没有获得关于一个投资项目确切、完备的信息之前,他们不会实施该项目,即使这些项目会为股东带来最大化的价值,从而造成股东的价值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股票期权能缓解这一问题。(2)管理者适度自信对股东来说是好事,因为一方面他们是忠诚于股东的,不存在问题,从而不需要额外的激励;另一方面,他们是一定程度的风险偏好者,能投资那些具有正的NPV的项目,为股东创造价值。(3)对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来说,股票期权计划不仅不能缓解因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过度投资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恶化。

Xia等(2006)基于实物期权框架,提出了一个管理者过度自信条件下的动态并购模型。他们通过该模型证明:(1)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不是特别严重,并购所带来的市场回报通常是正的;(2)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很严重,并购企业的市场回报是负的;(3)如果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或产品竞争程度较低,并购企业的市场回报状况依赖于该企业的规模;(4)竞争会降低并购企业的回报,但会增加目标企业的市场回报。

从这些理论模型来看,它们的结论简单明了,便于进行验证。事实上,这些结论基本上都被后来的实证研究所证明,这一点可以从下文的分析中看出。

三、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实证研究

自Roll(1986)正式开创管理者过度自信条件下的企业投资研究以后,一直没有直接的实证研究对其进行验证,其原因可能是该理论在当时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但难以找到合适的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变量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本文首先回顾相关研究中所提出的用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变量。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是,这类研究中一般将管理者定义为CEO,但也有个别研究将其定义为CFO。

(一)管理者过度自信变量的构建

1CEO持股状况。这类变量首先由Malmendier等(2005,2008)提出,具体又分为三个变量:(1)当CEO持有一份5年期的期权时,如果在这5年内至少有两次机会通过转让可以获得67%以上的收益。但CEO未转让,则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2)如果CEO将期权持有到期而不转让,则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3)如果在样本期间内CEO所持有的本企业的股票数净增加,则也认为他是过度自信的。郝颖等(2005)、王霞等(2007)的研究都采用了上述三种变量中的第三种。

2相关的主流媒体对CEO的评价。这种方法可能是目前在西方的相关研究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首先由Hayward等(1997)提出,他们搜集了《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对样本公司的CEO的各种评价,然后将这些评价分为六类,依次是:完全正面的、主要是正面的但有一点负面的、中性的、主要是负面的但有一点正面的、完全负面的、没有评价。他们分别赋予上述六类评价3、2、1、-1、-2、0的分值,然后将每个CEO的所有分值相加得到最后的分值,并以此作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分值越高说明越过度自信。Malmendier等(2008)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修正,他们将主流媒体的评价分为五类:(a)自信;(b)乐观;(c)不自信;(d)不乐观;(e)可靠、稳健、务实。然后以此为基础设置了一个哑变量,如果a+b>c+d+e,则取值为l,说明管理者是过度自信的,否则为O。Brown等(2007)则采取比例的形式来衡量,他们将主流媒体的评价分为三类:(a)自信;(b)乐观;(c)可靠、稳健、务实、不自信。然后用(a+b)/c来衡量CEO的过度自信,比例越大,说明越自信。Hribar等(2006)、Jin等(2005)等研究中都采用了这种衡量方法。

3企业盈利预测偏差。该方法首先由Lin等(2005)提出,他们认为,过度自信的CEO在做盈利预测时一般会有偏高的倾向,因此可以用盈利预测是否偏高来衡量过度自信。具体做法是:如果“预测值一实际值”大于0,则说明预测值偏高,反之则说明偏低,如果在样本期内偏高次数多于偏低的次数,则说明CEO是过度自信的。余明桂等(2006)、王霞等(2007)的研究借鉴了这一方法。

4CEO实施并购的频率。该方法由Doukas等(2007)提出,他们认为,CEO越自信,他发起的并购次数就越多,有些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Malmendier,etal,2008)。因此,他们将样本期内发起的并购次数多于5起的CEO确定为是过度自信的。

5CEO的相对报酬。该方法由Hayward等(1997)提出,他们认为,CEO相对于公司内其他管理者的报酬越高,说明CEO的地位越重要,也越易过度自信。他们用CEO的现金报酬除以现金报酬居第二位的管理者的报酬来表示。

6并购企业的当前业绩。该方法也由Hayward等(1997)提出,用“(并购前12个月内股票价格的增加值+股利)/期初股票价格”表示。这一方法根源于一个研究结论:企业的历史业绩越好,管理者越容易过度自信(Cooper,etal,1988)。

7企业景气指数。该方法由余明桂等(2006)提出,他们以国家统计局定期公布的企业景气指数为基础,如果景气指数大于100,则说明企业家是过度自信的,景气指数小于100,则说明企业家是悲观的。他们以4个季度的行业景气指数的平均数作为过度自信的替代变量。

从上述几种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方法可以看出,这些衡量方法的主观性较强,噪音较大,其可靠性和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在以中国证券市场为基础进行研究时,找到合适的替代变量难度更大。以第1种方法为例,国内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才刚刚起步,不具备研究所需要的条件,虽然其中第(3)个变量在国内勉强可以应用,但《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所持股票只能在离职或退休六个月后才能出售,这显然会影响该变量的有效性。相对而言,第3种方法可能比较可行,因为中国证券市场也有盈利预测制度,会存在相应的盈利误差。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前已述及,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二是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并购行为。为了研究的方便,本部分将这两个方面分开进行分析。

1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

Malmendier等(2005)对Heaton(2002)的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首先开创性地用前述第1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发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越大,投资和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越高,说明在现金流充足的情况下,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会造成过度投资;而在现金流缺乏的情况下,又会造成投资不足。此外,他们还发现,对于权益依赖型企业来说,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现金流之间敏感性的影响程度更大。

Lin等(2005)采用类似的方法用台湾的数据进行了检验。他们用前述第3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在内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比非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投资更多;(2)当融资约束程度更大的时候,上述两者的投资差距更大。

在本文所回顾的文献中,几乎所有实证研究都将管理者定义为CEO,而Ben等(2007)则是例外,他们将管理者定义为CFO,考察他们的过度自信所带来的财务政策的变化。他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确定CFO是否过度自信,发现过度自信的CFO会进行大量的投资,并且大量通过负债融资的方式筹措投资所需的资金,同时,为了保留更多的内部现金流用于投资,他们也很少支付股利。

中国也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郝颖等(2005)用第1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内部人控制因素对投资与经营现金流的敏感性的影响程度超过了过度自信因素。

王霞等(2007)则采用第1和第3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董事长)过度自信,他们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过度投资程度越大,但管理者过度自信并不影响投资和自由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而是影响投资和融资现金流之间的敏感性,过度自信程度越大,敏感程度越大。姜付秀等(2009)采用第3和第5类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越偏好内部投资,而且越容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2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的影响

1997年,有两篇论文试图用实证的方法对Roll(1986)的“自以为是”假说进行检验,但因为方法上的问题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几乎没有形成什么影响。

其一是Boehmer等(1997)。他们没有直接用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而是采取了间接的办法,研究企业并购和内部交易(InsideTrading)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那些没有成为并购目标或最终成为善意并购目标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在内部交易中能获得显著的非正常收益,而那些最终成为敌意并购目标的公司的管理人员则基本上没有获得收益。据此,他们推断:管理人员之所以会拒绝并购要求是因为他们很自信,认为公司在自己手里要比在别人手里更有发展前景。显然,他们的这一推断有些武断。

其二是Hayward等(1997)。这一研究要强于前者,他们直接检验了并购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的关系。他们用第2、5、6类变量以及根据这三类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新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管理者越过度自信,他们所实施的并购的溢价程度就越大。并购会为股东带来财富的损失,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并购溢价之间的关系越强,这种损失程度也越大。这一研究立意很好,但总的来说做得比较粗糙,这也许是它未产生什么影响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这一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是Malmendier等(2008)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企业并购的实证研究。在该研究中,他们采用第1和第2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易发起并购,而且绝大多数是多元化并购;(2)对于权益依赖程度越低的企业,过度自信的程度与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之间的相关性越显著,也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偏好通过现金或债务融资的方式发起并购,而很少用股票的方式,除非他们企业的价值被市场高估;(3)相对于理性的管理者而言,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所发起的并购会引起市场更强烈的负反应。这些结论表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确实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造成大量损毁价值(value-destroying)的并购行为发生,为企业带来损失(Malmendier,etal,2008)。Ben等(2007)也得到了类似结论,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发起的并购会带来负的市场回报。

Doukas等(2007)采用第4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发现:(1)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实施的并购会为股东带来正的市场回报,但程度要低于非过度自信管理者实施的并购,从长期业绩来看,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实施的并购表现很糟糕,这一结论不同于其他类似的研究;(2)高频率的并购比低频率的并购业绩要差,说明管理者倾向于将以前的成功归功于自身的能力,从而造成过度自信,进而在过度自信心理的支配下发起更高频率的并购。

Brown等(2007)则提出,不仅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心理会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而且管理者的控制力(dominanceorpower)也能对企业的并购行为产生影响。所谓管理者的控制力,是指管理者将他们的计划或想法付诸实施的能力。在该项研究中,他们用第2类变量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同时用管理者的报酬额除以企业总资产的对数来衡量管理者的控制力。他们用澳大利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管理者的上述两种特征程度越大,并购的可能性越大,而且管理者的控制力越强,越易实施多元化并购。

四、评价与展望

通过上述回顾,我们可以将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投资异化问题的特点大致归纳为如下几点:

(1)基于完全理性假设的理论认为投资异化源于管理者或股东等参与者的自利心理,但许多研究发现人们在现实中往往会表现出“利他”等倾向。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是忠于股东并积极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换言之,他们和股东的目标是一致的。这样,传统的激励机制就不能解决这种投资异化问题,相反,按传统的激励机制可能会加重这种异化行为。例如,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收益而低估损失,他们所选择的投资项目很多是损毁价值的。如果我们根据传统的激励理论提高管理者的薪酬(货币性质或期权性质),他们会更积极地为股东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从而造成企业投资于更多的损毁价值的项目,加重投资异化的程度。因此,这方面的研究为改进激励机制提供了依据。

(2)从现有文献来看,虽然这一主题才刚刚引起学术界的注意,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不多,但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几乎是一致的,这在财务学研究领域还是不多见的。几乎所有的研究结论都显示,一般情况下,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特征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包括过度投资、投资不足、过度并购、通过并购造成股东财富的损失等。这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确实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从理论和实践来看,这都是很有意义的。但换一种角度来看,结论大一致也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只有更多的争辩才能开拓更广阔的空间。我们不能排除这类研究中有些受到了“思维定势”的影响,人云亦云,这需要在将来的研究中逐步加以改进。

(3)国内的相关研究还较少,而且大多是关于国外相关理论的介绍与归纳,缺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的研究,特别是用中国的数据所做的经验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一领域才刚刚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证券市场还不完善,与国外发达的证券市场存在较大差距,使得相关的数据难以获得。例如,在这一研究领域,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但从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度量方法来看,在中国难以得到很好的应用。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度量指标。新晨

最后,关于未来的研究方向,我们认为有如下一些问题值得关注:

(1)将这一研究拓展到更广的领域。从现有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的影响方面,实际上,企业不同的财务问题之间是息息相关的,例如,现有研究发现,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过度投资,这必然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方式和策略以及企业的分配政策等问题。Ben等(2007)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值得我们借鉴。近年来出现了几篇有价值的文献,如Hribar等(2006)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盈利预测的影响以及由此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Jin等(2005)研究了过度自信和税负对管理者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影响;余明桂等(2006)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引起的企业激进负债问题。这些都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篇(10)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3)03-0088-05

一、引言

自从Meltzer(1960)开创性的研究了商业信用对货币政策的削弱效应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解释商业信用产生的动机[1]。已有理论对商业信用使用的动机做了大量有深度的研究,对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是,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一些与商业信用理论不一致的异常现象。无论是从经营上总结还是从融资方面归纳商业信用使用的动机,关于商业信用的理论均隐含地假设管理者的决策是追求效用最大化和符合贝叶斯法则的理性人,所做的决策是理性的。而实际上,人们在现实中所作的经济决策并不一定是理性的,会出现过度自信等心理特征,许多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规律[2]。过度自信是心理学中用来衡量心理偏差的,是指自身低估失败而高估成功的可能性,许多研究表明企业的高级管理者比普通大众的过度自信程度更高[3]。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会影响投资、融资、股利分配等财务决策。但是,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商业信用决策的研究还很少涉及。那么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商业信用会产生何种影响呢?

关于商业信用的研究大多数是基于发达国家的样本,中国作为一个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制度、法制方面与发达国家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研究结论也可能产生差异。比如,信贷配给理论认为,获得信贷资金越多的企业越有可能提供商业信用[4],但是,中国学者徐晓萍等(2009)的研究显示,难以获得金融机构信贷的中小规模企业,在竞争的生态环境下处于弱势地位,为了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商业信用,支持了竞争动机理论[5]。余明桂等(2010)的研究进一步支持了以上观点,即中国企业普遍存在因为竞争动机而提供商业信用的现象[6]。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一)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商业信用

Lewellen等(1980)提出的理论认为,在完美的金融市场条件下,由买卖双方所接受的任何信用形式的现值是相等的,商业信用不能增加企业的价值,从而认为商业信用没有存在的必要[7]。但商业信用的使用历史如此悠久,这显然与事实不符。之后一些学者开始研究商业信用存在的动机。但是,这些理论无法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即使商业信用成本很高,企业依然要提供。同时,按照理性经济人和完美市场假设,提供商业信用的买卖双方的信息更充分,那么商业信用的价格应该低于银行信用的价格,然而,大量的实证结果却发现,商业信用的价格要远远高于银行信用[8]。

以上现象,传统的理论都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行为金融的兴起,为我们从新的视角思考商业信用存在的动机提供了依据。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人们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的行为偏差。

Larwood 等(1977)对样本进行的研究发现,公司高管对公司经营成功抱有不切实际的预期,对公司未来销售的增长和成本的降低普遍具有比较乐观的预期[9]。Russo 等(1992)的研究发现,绝大部分的管理者都高估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并存在对自己的经营能力的过分自信[10]。Hackbarth(2008)认为,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公司的收益,并低估融资成本,从而低估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风险,在权衡了相关的成本和收益之后,会选择较为激进的财务政策[11]。

概而言之,虽然没有直接的研究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多的提供了商业信用,但是,可以预期,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为了提高企业的销售业绩,会提供更多商业信用给客户。一方面,虽然商业信用的成本较高,而且面临着无法回收的损失风险,但是,管理者会高估自身的经营能力和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高估商业信用使用给企业带来的现实收益;另一方面,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低估商业信用所带来的风险成本,从而低估商业信用损失给企业造成财务困境的风险。因此,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进行权衡后,即便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和融资约束,也会提高商业信用的使用力度。为此提出假设1:

假设1: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比管理者非过度自信的企业更多。

(二)市场竞争、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商业信用

Stiglitz等(1981)认为,由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而商业信贷相对于金融机构具有信息优势,因此,容易获得信贷的企业会倾向于较多的提供商业信用给难以获得信贷的企业[12]。然而,Fabbri等(2001)的证据则表明,难以获得信贷的企业成了商业信用的净提供者,这显然对经典文献形成了挑战[13]。对此,Fisman等(2004)以及Van(2005)提出了商业信用的竞争动机理论[14-15],该理论认为,当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比较激烈时,客户很容易找到替代的供应商,为了不失去客户,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商业信用作为一种竞争手段,企业即使难以获得信贷,也要提供。竞争动机理论,很好地分析了为什么受融资约束的企业,在市场竞争很激烈的情况下也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

影响市场竞争的有:市场原因、策略原因和管制原因三种,但是在中国,政府管制是影响市场竞争的主要原因[16]。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中国在法律法规、政策制定上一直对一部分行业实行行业管制[16],这也是造成处在管制和垄断行业的企业比开放竞争行业的企业所面临竞争压力小。第二,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享有更多的制度上和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17],许多国有企业处于政策性管制和垄断的行业,面临的市场压力普遍较小,而民营企业则处于多方面的歧视,面临的市场竞争比较激烈。Camerer 等(1999)认为,管理者存在对自身能力优于竞争对手的过度自信倾向,这种心理偏差会导致管理者陷入市场竞争的泥潭[18]。中国传统的君臣文化使得企业高管高高在上,极易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这些企业高管没有意识到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成功因素不光只是因为自身的经营能力,还有许多客观因素决定,因此,管理者容易高估自身的经营管理能力。对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来说,他们的决策往往是在不考虑自身及市场实际情况下盲目决定的。即使是受到市场激烈竞争的约束,他们也会倾向于采用更加激进的商业信用策略,过度自信的心理会造成管理者过于重视商业信用所带来的好处(如市场份额的扩张和销售业绩的增长),而低估商业信用使用可能带来的风险(如坏账损失扩大和融资成本增加)。而在市场竞争不激烈的情景下,市场份额是较为稳定的,此时企业提供商业信用对企业的业绩增长没有什么影响。

然而,中国存在垄断管制行业和竞争开放行业,以及国有、民营两种不同股权类型的企业,他们之间的市场竞争状态是不同的。因此,在区分不同条件的市场竞争样本后,在开放竞争行业的企业,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对经营成功报有不切实际的预期,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会比管制行业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进行商业竞争。在民营企业,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低估风险,高估自身的经营能力和企业的盈利能力,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会比国有企业更多的利用商业信用作为市场竞争的手段。为此,提出假设2:

假设2:当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处于市场竞争状况时,提供的商业信用比非竞争状况的更多。

三、样本与变量的界定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锐思数据库(RESSET)与国泰安数据库(CSMAR),数据期间为2007~2011年,选取在沪、深两市A股上市并在第三季报中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在剔除了ST公司、金融保险类和数据残缺的公司后,经过手工收集整理,得到2360个样本观察值。业绩预告数据来自锐思数据库并经过手工整理得出。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在控制了公司特征变量后,首先用模型分析行业竞争状况下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商业信用的影响。其次,在稳健性分析中,分析了不同所有者性质下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商业信用的影响。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表3给出了中国上市公司提供商业信用的描述性统计。过度自信样本中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值(TC)的均值为18.3%,高于管理者非过度自信的样本(18.0%)。这初步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提供了更多的商业信用。(四)相关性分析

表4对各变量进行了相关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无论是Spearman检验还是Pearson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商业信用在5%的水平上正相关。这一结论与假设1的预期相符。同时,各变量之间相关系数不高,这也意味着变量在回归分析时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业竞争与商业信用

(二)稳健性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所有者性质与商业信用)

为了结果的稳健性,以所有者性质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作为不同市场竞争程度的指标,检验不同所有制下,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提供商业信用的动机影响。

五、结论

以上选取2007~2011年进行过年度盈利预告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抛弃了管理者理性的假设下,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商业信用的影响关系以及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提供商业信用对市场竞争的敏感性。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商业信用。在竞争开放的行业,相比处于管制行业的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更大,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高估自身的经营能力和企业的盈利情况,低估商业信用的违约可能性,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相比管制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商业信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指出,在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提供了更多的商业信用;而在国有企业,因为享有不平等的竞争优势,即使是管理者过度自信,也不会把商业信用作为市场竞争的手段。

参考文献:

[1]Meltzer A H.Mercantile credit, monetary policy, and size of firms[J].The Review of Economic and Statistics, 1960,42 (4):429-473.

[2]Weinstein N D.Unrealistic optimism about future life events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0,39(5):806-820.

[3]Cooper A C, Woo William C, Carolyn Y. Entrepreneurs' perceived chances for success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88,3(2):97-108.

[4]Love I, Preve L A, Sarria A V. Trade Credit and bank credit: evidence from recent financial crise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7,83(2):453-469.

[5]徐晓萍,李猛. 商业信用的提供:来自上海市中小企业的证据[J]. 金融研究, 2009, (6):161-174.

[6]余明桂,潘红波. 金融发展、商业信用与产品市场竞争[J]. 管理世界,2010, (8):117-129.

[7]Lewellen W G, McConnell J J,Scott J A.Capital market influences on trade credit policies[J].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1980,3(2):105-113.

[8]Danielson M G, Scott J A.Additional evidence on the use of trade credit by small firms:the role of trade credit discounts [R]. SSRN Working Paper Series, 2000.

[9]Larwood L,Whittaker W.Managerial myopia:selfserving biases in organizational planning[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77,62 (2):194-198.

[10]Russo J, Schoemaker P. Managing overconfidence [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92, 33(2):7-17.

[11]Hackbarth D. Managerial traits and capital structure decision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2008,43(4): 843-882.

[12]Stiglitz J E, Weiss A.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71(3): 393-410.

[13]Fabbri D.Trade credit and creit rationing:a theoretical model[R].Research Paper in Banking and Financial Economics,2001.

[14]Fisman R, Raturi M.Does competition encourage credit provision? evidence from african trade credit relationships [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4, 86(1):345-352.

[15]Van H N.Do firms use trade credit as a competitive tool? evidence from development countries [R]. Working Paper, World Bank,2005.

上一篇: 古诗教学思考 下一篇: 对茶文化的理解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