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9 09:01: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篇(1)

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党和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密不可分。中国的教育质量从整体上来说现已进入了比较好的发展态势。不论是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都是今非昔比,国民受教育程度、水平都有了质的飞跃。但是,在某些学科的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就我从教的音乐教育来说吧,我已分别在小学、初中、高中担任音乐教学已有十多年了,对现代音乐素质教育的质量、现状,在我们乡村中小学校我还是心中有数。

音乐教学质量上不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重应试”、“轻素质”、“教法陈”、“观念旧”、“学生渴”、“不让喝”。这是我国目前乡村音乐教育存在的现状。特别是我们乡村中小学的音乐同行们应该更加深有感触。比如,音乐课变成单一的唱歌课依然存在,从中我们基本知道当前音乐教育教学质量不容乐观。毕竟农村的音乐素质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教育的素质化、现代化,哪有全国国民教育的素质化、现代化?有的学校的音乐教学质量还不错,主要是要看该校的领导是否重视素质教育。大部分中小学校,特别是像我们乡村中小学校的音乐教育质量都应打上大大的问号。要真正改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上不去的现状,我个人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育体制要改革

在真正把素质教育提上议事日程。在教育保障机制改革上,要着力健全音乐素质教育相关的管理、监督、评价、考核制度。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鼓励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大学毕业生(好多大学毕业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宁愿到在都市去打工都不愿到乡村去当音乐教师)到乡村去任教并出台相应的优惠、奖励政策。为乡村中小学校提供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设备及器材。让音乐老师也像其他科目一样有走出去(培训、学习、交流)的机会。虽然有互联网,但是农村的教育信息还是没有大城市的现场教育信息新颖、生动、快捷、更有成效。

二、音乐教学方法要创新

音乐教学的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为什么好多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呢?我觉得主要是我们音乐老师的创新性教学还做得不够,有的老师只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传授而忽视了音乐教育的核心――审美教育。譬如,我们在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曲《十里风雪》与《扎红头绳》时,我们要辨析这两段选曲中美的地方体现在哪里?为什么写得好?先拿《十里风雪》选曲来说吧,要突出杨白劳在饥寒交迫这样恶劣的环境之下,在没有欣赏之前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该曲应该如何去演唱?速度怎样?表情如何?……音乐背景设计等等。在学生演唱或表演之后与原声作对比,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改进、处理等问题。这样一比较,学生对作品的美就一目了然了。音乐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统一,这就是音乐的美学!

三、音乐教育师资要解决

有的学校的音乐教育基本上是流于形式,基本没上什么真正的音乐课。大多学校的音乐课都是其他科目老师兼教,上音乐课时就提一个录音机、或者光盘之类的机器放在教室让学生跟唱,而老师就坐在讲台上修改自己的作业、练习、试卷。这样下来,下面学生要么就唱得跑调、要么就不唱、要么就大声嘶叫、声音嘶哑。这些问题的出现上音乐课的老师一般不闻不问。由于目前乡村中小学学校至今大都还没有一位专职音乐教师,好多学校的音乐课形同虚设,时常被其它科目挤占,要不就让学生自习、做练习。这样谈何去提高音乐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强中小学特别是乡村中小学校的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必要时可以采取相应的奖励措施或激励机制来吸引或者鼓励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到基层中小学去任教。

四、音乐教学质量的考核要大众化、全面化、科学化

篇(2)

在中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导向下,高考的指挥棒一直指引着我们的方向,“升学第一”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种观念从整体上限制了我们教育教学活动,也对我们的音乐教育造成了深重的影响,极大的束缚了音乐课的健康发展。在通过对豫南地区淮滨县、息县、罗山县、平桥区、浉河区音乐教育现状的数据和问卷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豫南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堪忧,县、区中小学音乐课和各种活动的开展基本上能保证,但在多数乡、镇中小学中音乐课的随意性较大,课程表上虽显示已经按正规的课时开全开足,但已名存实亡。中间存在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音乐教育的正常开展。

1 现状分析

(1)在学校音乐教育硬件设施方面。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保证。学校应配置音乐专用室和专用设备如:钢琴、风琴、手风琴、电子琴、音像器材、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常用的打击乐器、民族乐器及西洋乐器等。但调查结果显示:豫南地区中小学普遍存在着音乐教学设施简陋,各项教学辅助器材不到位的情况,大部分乡镇中小学校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基本的教学用具都没有。现实中的许多状况与国家新课标的要求谬之千里。(2)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校领导的教育观念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对开设音乐课程与音乐教育的积极意义认识不到位,同时对音乐课程价值的认识存在严重的偏差。有的学校领导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因为高考不考,所以针对挤占音乐课这一现象领导持视而不见的态度,认为理所应当。在资金的投入上,也都把资金投入在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验器材的建设、运动器材等方面,在基本的音乐器材投入上几乎是空白。(3)音乐教师基本情况。经调查发现:豫南地区的音乐教师与学生数量比例严重失衡,(特别是乡镇中小学)现有教师大多都是兼职音乐教师,并且整体音乐素质偏低。通过对部分教师进行访谈得知,大多农村学校音乐课处于似有实无的境地,音乐教师在学校有时被当作勤杂人员使用,工作量的比值不能与其他科目教师同等对待。大多数音乐老师在教音乐课的同时也兼职带一些自然、社会等科目,课业繁重,音乐教学的质量不能保证,教学积极性不高。还有大多数乡镇小学把一些年龄偏大的老教师安排在音乐学科的教学岗位上,让他们在有经验的带好一门主科的基础上,再兼代音乐等与升学无关的科目。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成就都毋庸置疑,但他们毕竟都没有系统地学过音乐,对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也不甚了解,上课时只是带着同学随便唱一些歌曲,失去了音乐教育应有的意义。还有部分学校找一些对音乐有业余爱好的老师代学校的音乐课。老师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所以音乐课不会涉及基本的音乐知识的学习。音乐课和其他的课程一样重要,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教育一样,都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作为学校领导和音乐教师应该端正认识,更新观念,把音乐教育纳入常规的学校教育,使其得到应有的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音乐课程开设情况。经过调查,豫南地区县、市级中小学能够保证正常的开课率,但在乡镇学校不能把音乐课的开设落到实处,经常被语、数、外等课程所挤占。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音乐课为中小学必修课,初级中学和小学每周至少两课时”。但通过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乡镇中小学并没有严格按照大纲要求安排音乐课时,致使音乐课的开设随意性较大,音乐课被挤占的现象比比皆是,个别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实际上音乐课已经被取消。在我们所调查的办学条件稍好的学校,音乐课也处于时有时无的现象。如果豫南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这种现状得不到根本上的改变,任由这种状况继续下去的话,势必会影响到豫南地区整个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

2 调查反思及相关建议

2.1 转变观念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与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认识到音乐教育的积极意义,和其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对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加大经费投入,确保音乐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其次,学生家长也要提高对音乐课的认识。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我们的家长认为上音乐课没什么用,孩子学好文化课,在中考、高考榜上提名才是他们所希望的。至于是否接受全面的教育、是否懂音乐在他们眼里,不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发展,相反上音乐课还会耽误孩子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分散孩子的精力。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信息资源得到大力开发、科技和人才激烈竞争的21世纪,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科技的发展更离不开教育,音乐教育对于全方位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有着独特功能和作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此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从全局出发,从长远出发把中小学音乐教育提到与其他学科相适应的地位,提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使音乐课成为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代替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明确教育的方向和目的

“教育部2007年新课标高考大纲把美术、音乐纳为高考科目今年将率先在山东、宁夏、广东、海南四省区实施。”这也标志着新课改后的高考导向。也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者,我们要明确音乐教育的使命是要教给学生如何生存,如何提高生命的意义和增进生活的乐趣。我们要确认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使音乐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并不是为了高考或把学生都培养成音乐家。我们是要对学生的审美等各种音乐能力进行培养,使中学生从音乐学习中享受到乐趣,领悟到音乐的美。对他们健康的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县区进行的调研考试都是以一张试卷的形式,通过出题的方式进行的,和应试考试一样一张试卷就决定了学生的命运。于是学生就开始背音乐知识,像背历史、政治一样。这违背了我们提高素质教育,把音乐课、美术课纳入高考科目的初衷。我们本来是想通过高考纳入音乐和美术课程,使各级领导和学校重视对孩子素质教育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等各方面综合能力。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思想,升学的压力和对提高分数的渴求,一纸白卷这样的出题方式已不能反映学生的基本音乐素质,我个人觉得应该把唱、打、念等方面列为考试内容,从整体上对学生进行考核,培养一个真正的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需要相关职能部门颁布相关法律法规,从现实出发,结合施教的最终目的,避开应试教育的怪圈,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我想这是所有音乐教育者、音乐人所共同期待的。

2.3 建立、健全各级音乐教育管理机构,加强对乡镇农村音乐教育的指导和管理

(1)抓住主要矛盾搞调研。从调查、走访的几个县来看,没有一个县的教研室配备有专职的音乐教研员,音乐、美术一般由体育教研员兼管,农村艺术教育现状存在很大的弊端。遇上地市以上的教学比赛,县里派出代表参加,回来后很少将比赛所收获得经验和外面的信息通过教研的方式向全县铺开。豫南地区大部分的中小学生在农村,如果没有一个专业水平高、组织能力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县级教研员,县乡的学生就会处于非正常的音乐教育状态。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要真正发挥现有的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艺术教研室的作用,加强对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调研,及时针对农村音乐教育的具体情形,提供科学的指导。(2)送教下乡,“结对交流”。音乐教育新的课程改革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做的轰轰烈烈,这些地区的音乐教师已接受过多轮新课程培训,但很多农村音乐教师对此却不了解。究其原因,农村相对闭塞,经济、交通、通讯相对落后,有关音乐教育的信息、政策无法及时传达这是客观原因,有关部门对新的音乐教育政策宣传力度不到位,也是不能被忽视的主观原因。利用寒、暑假,音乐教研员要经常组织聘请高校的专家教授到县、市举办教师集中培训和业务辅导,再联系高等师范学校建立大学生音乐教育实习基地,使我们把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和教学理念真正的宣传到基层,使落后地区的学生得到真正的收益。在送教下乡的同时,联系县市中小学素质教育搞得好的学校与乡镇中小学进行学科间的“结对交流”,实施“一帮一”的政策,总结交流成功的教学经验促使乡镇中学的音乐教育快速健康的发展。

2.4 提高音乐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重视音乐教育与相关文化教育相结合

因为音乐被称为所谓的“副科”、“小三门”,所以音乐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就远远低于其他老师。这也是主管教育的领导们,在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之一。提高学校音乐教师的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是稳定教师队伍的重要对策,教师队伍的稳定是搞好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家长要摆正观念的同时,中小学音乐教师还应从自身做起,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广泛涉猎相关学科,使音乐与多元文化相结合,在学习中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相关文化知识充实我们的音乐课堂,树立音乐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无限的音乐教学中去,赢得本来就属于我们的地位和荣誉。为培养出更多的素质高、品德好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3 结语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实施美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豫南地区的音乐教育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制定一套符合本地区音乐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保障音乐教学的正常实施。加大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从体制上,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真正的促进豫南地区音乐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一帆.广东省中小学音乐教师继续教育需求的调查报告[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3).

[2] 郭声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改革思路[J].音乐探索,1999.

[3] 郝云霞.辽宁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7(1).

[4] 金世余.皖西地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思考[J].福建师大学报,2004(3).

篇(3)

在确定了“山东曲阜地区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这一研究课题之后,对山东曲阜地区几所小学进行了走访。通过观察与研究发现目前许多音乐教育中的学习都是低效的,它主要有以下几种现状:

(一)互动配合度低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最经常的互动就是问答,或者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或者是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找答案,但往往在问答的过程中都是以教师为主导,而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常由于思维能力有限、知识范围窄、思考问题不全面、表达能力差等问题而出现词不达意、“只能够意会,不能言传”绕来绕去就打边鼓、说不清楚等现象。

(二)角色分工混乱

在新课改中一再强调要相信学生,给学生空间,并要求组织小组的活动,显示出学生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不过由于年龄和知识的原因,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通常是比较浅显的,也不能提出深层次的问题,甚至思绪不清。

(三)教学缺乏设计

在以往的音乐课堂,小学音乐教师的预设点是从知识内容出发的,在整个课堂上形成了教师“挑大梁唱主角”的局面,反而本应是主角的学生成了“观众”。缺乏参与使得学生在学习态度、文化基础、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创造性诸多方面都没有得到锻炼,这是教学缺乏设计的表现。

二、针对山东曲阜地区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对教师的调查

通过上文的分析为了进一步找到山东曲阜地区小学音乐教育产生现状产生的影响因素,而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学生由于年龄和心智等原因,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而教师则为主导,所以对教师方面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

(一)学历、教龄、备课时间

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师的年龄一般处在30―50之间,教龄则集中在5―20年之间,教师们每天的备课时间大致为1―3小时。

(二)专业对口、课下交流

调查中发现专业不对口现象极为严重,造成了小学音乐教师在专业性上的缺失。从数据上看小学音乐教师与学生在课下的沟通与交流较多,但时间限制了师生间的课下交流深度。

(三)互动形式与作业量

调查中发现小学音乐课堂互动形式主要为提问和小组讨论,调查中大多数小学音乐教师认为自己布置的作业处于没有和稍少之间。

(四)多媒体运用频率与课堂效率

调查中除极少部分的小学音乐教师不运用多媒体教学外,大多数教师都在积极尝试将多媒体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之中。只有少数小学音乐教师认为现在的课堂效率低,但也没有多少小学音乐教师认为现在的课堂效率高。

三、山东曲阜地区小学音乐教学低效化产生因素分析

通过调查与分析,可以找到造成山东曲阜地区小学音乐教学低效化教师面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师教学僵化

现在的山东曲阜地区小学音乐教师年龄大多是30―50岁之间,其在教学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山东曲阜地区小学音乐教学低效化也大多出现在这部分教师身上。僵化的教学方式,使得“陈旧”的山东曲阜地区小学音乐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了课堂的低效化。

(二)教学观念陈旧

成绩是山东曲阜地区许多小学音乐教师最为关注的,甚至是偏执的认为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学生在音乐成绩上有所提高,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致使这些小学音乐教师将音乐课堂作为灌输知识的场所,没有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把音乐教学视作简单的知识传输,这样不仅仅没有起到让学生充分掌握所教的知识的目的,也没有使得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提高,反而浪费了音乐教学的时间。

(三)互动流于形式

当前山东曲阜地区小学音乐教学中互动流于形式的教学现象严重,教师更注重人文精神,但也有对教学工具的弱化趋势。音乐教师并不关注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基本能力的培养,忽略了音乐基础的教学,会导致学生即使学了很长时间的音乐,却连基础常识都不了解,音乐教学更是成了一件漂亮的摆设。

四、改善山东曲阜地区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对策

通过对山东曲阜地区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和教师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提高小学音乐教育效率,那么就要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运用不同的教学形式,灵活贯穿和应用于音乐课堂,引领山东曲阜地区小学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直接明白音乐知识的内涵。而如何改善山东曲阜地区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则应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增强音乐教师教学热情

音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和行为,也就是说,学生具有向师性。音乐教师的热情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使学生感到亲切,从而有利于同学生的交流。同样保持音乐教师的教学热情对于增进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重视音乐课堂教学艺术

音乐教师要重视和研究音乐课堂教学的艺术,遵循音乐艺术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音乐教师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又是示范、管理和研究者,因此,音乐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同时要具备专业的学科素养,注重对音乐学科本身教学艺术的研究,使自己具有深广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力、创新的思维力和优秀的教学能力。

(三)音乐教师保持积极心态

音乐教师要始终保持希望与乐观的积极心态。由于小学音乐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泼好动的小学生,使得音乐教师的工作艰巨而复杂,没有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是很难完成各项工作的,因此,音乐教师要具备积极的心理健康素质――合理性、稳定性、坚定性。音乐教师保持希望与乐观会让学生们更健康和快乐,同时也会使他们得到更高的音乐学习激情。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58-01

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和晴雨表,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是整个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敏感的一个环节,这是因为它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直接影响着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乃至音乐教育的宏观思想和音乐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操作,好的教学理念能否真正在课堂上得到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音乐教学评价方式的左右。可以说,课堂评价是整个课程系统工程登高临远的有力支点。近年来有关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研究、改革与实践很多,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容忽视的是,在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旨在探究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下一步深入研究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对策提供理论基础。

1 教学质量评价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为了督促音乐教师对其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思考,从而发现问题,积极改进课堂授课的方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授课水平和音乐教育教学质量,使音乐学科与专业的发展水平得到提高。评价指导思想出现偏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一般高校教学管理部门认为评价就是对教师进行考察和考核,只是注重评价的管理作用而忽视了评价对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第二,目前的评价只看重学生最后对教师的评价结果,不重视教师施教过程中的教学行为,同样不可能达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2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当前音乐教学的评价主要以考试的方式进行,笔试或器乐、声乐、视唱练耳、合唱指挥等技能考核形式不同,凭借考试给学生评分的做法却不变,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决定了教学评价结果对客观真实反映的局限性。比如键盘考试往往用一两首曲子作为考试题目,这些曲子一般来自教材或键盘经典曲目,根据学生演奏曲目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这样,有的学生演奏古典曲目效果很好,但钢琴的即兴伴奏能力不理想。有的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班,按照考试结果认定教师的工作业绩。由于评价结果很难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有碍反馈调节功能的发挥,导致学生不能综合全面发展能力,个性化发展也受到影响。

3 评价主体单薄

在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中, 评价主体(评价者) 的选择至关重要。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体解决的是“谁评”问题。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 评价主体一般有三类: 同行教师评课、管理者评课、教学督导评课。一般说来, 教师的同行评课,专业性比较强, 能够为被评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有用的建议,但实践证明这种评价结果往往会受到教师之间感情因素的影响。管理者对评价标准掌握较好, 但往往只能凭一、两次听课, 就做出评价, 对教学过程缺乏全面了解; 也不可能熟悉每门音乐课程的教学特点, 评价有可能更注重从管理角度出发, 评价结果也可能难以公允客观。教学督导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管理经验, 能比较客观地评价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但督导评价也只能采取抽查听课形式, 信息来源少, 仅凭几次听课结论同样可能不够准确。有很多高校还未开展学生评教和自评, 或虽然开展了学生评教, 但学生评价的结果并未引起学校高度重视, 这就使得最终的评价结果比较片面, 有时甚至失之公允。要保证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公正和有效, 必须确保评价主体人员构成的客观性。

4 评价目的带来负面影响

音乐教学评价,就其目的不同,通常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类型。形成性评价即通过诊断教学方案或计划、教学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质量的评价。国外的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与他们重视评价的形成分不开。而我国进行的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则更重视评价的总结,且管理者常常将这些评价结果用于教师的人事管理。由于我国高校的人事制度不完善,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往往给教师造成“挨整”的感觉,从而产生较强的抵触情绪,使评价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5 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不全面

大多数高校学生评教的时间是在期末考试前两周内进行,评教数据的整理、分析、结果核查需要一段时间,一般是开学后公布,有些高校要将评估结果编印成册需要的时间更长,这样评价结果的反馈就不及时。由于好多教师在假期中要准备下一学期课程,等到开学后才能知道上学期评教结果,这样对改进教师教学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一些高校反馈的评价信息不全面,只是从几个大的方面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给出得分情况,对教师而言可读的信息并不多。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和管理制度也将进一步得到完善和发展, 并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中发挥出更积极的作用。因此, 如何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 主动适应现代教育教学规律, 建立、健全音乐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和音乐教学督导制度, 必将成为进一步深化音乐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确保音乐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黄玉.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与提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23-38.

[2]杨佳君.当代音乐教学的评价方式[J].中国科技信息,2007(8):197-198.

篇(5)

(一)硬件教育资源配置有待完善

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的投入一直是国家财政所承担,肯定有所不足,因为教育的实际需求是多方面的,难免涉及一些专业不被重视,特别是非优质校的音乐专业课程,一直是高校最后被考虑的一个学科。从上世纪末开始,国家教育部门便已经将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为切实提升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音乐教学逐渐在高校中展开,成为高校课程的重要部分之一。在普通高校硬件设施构建过程中,针对音乐教学购置的硬件设施可谓少之又少。而且,音乐配套器械要求比较高,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整个设备的造价不低,一般学校是没有这个能力自己购置的。所以,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的实现。另外,由于音乐教学的硬件设施的限制,学生的音乐实践就是一句空话,只能欣赏不能实践,培养的人才也就大打折扣,缺乏实践性要求。

(二)音乐教育师资结构有待提高

在高校的师资配比中,音乐教学的老师相对来说比较低,任务比较大,加上这种配比带来的师生认识上的误差,导致师生很难完成教学要求,而且,在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重专业轻素质”的现象,也就是学生与部分老师普遍认为:只攻读与专业课程有关的,包括取证等等,在人为推进过程中,学生对音乐、体育等课程的认识就是比较淡化,抱着一种可以上也可以不上的态度来对待。这种错误的认识已经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更有甚者认为,音乐和体育都是搞专业的人士来学习和实践的。这是典型地对高校音乐教学和体育教学的作用认识不清所造成的。这个问题解决起来比较麻烦,要从顶层设计来制约一部分人的行为,要从制度上和考核上来完善,逐步让高校音乐教育走到轨道上来。再有就是高校音乐老师的胜任问题,这个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由于认识上的错误,多年来的沉淀,部分老师由于长时间的在校任职,没有机会进行更高层次的进修,不能够在任教期间学习更多的知识,给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困扰,也是有些学生不愿意学习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师资配比上也要与时俱进。

(三)音乐教学兴趣培养手段单一

在现阶段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比如硬件设施,老师水平高低,学生不够重视等因素,音乐兴趣相对来说培养起来比较困难。从多年实践来看,几乎是分离的,就是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对学生来说,缺乏基本的乐理知识,音乐课也就学学曲子,听听歌,乐呵乐呵就行了,这个现象很是普遍,由于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及时的引导,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也仅仅放在对流行歌曲的欣赏上,而没有真正地对各种类型的优质音乐进行鉴赏。这种单一性的爱好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而言实际上是不利的。学生兴趣的激发与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关系。相同的音乐教学内容,因为老师不同,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老师的引导办法不同,可能产生对学生完全不同的影响。

二、缓解高校音乐教育教与学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音乐教学重视程度,提高综合能力意识

音乐教学在高校的教育形态中被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这种从上到下的固化思维意识已经存在多年,是导致高校音乐教学无法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所在。因此,在高校课程设计上要全面,多理论、多角度、多层次来进行优化设计,使教有所获,学有所成。吸收音乐教育的特殊方法给学生带来身心愉悦感,让学生能够轻松面对课程的压力,从根本上保证教学的合理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才得意体现,走到社会上也是一个比较乐观、积极、有情趣的人,所以要有足够的被重视,才能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不利局面。

(二)改革音乐教学手段,提升音乐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的提升是教学过程中的工作重点。目前,由于课时有限,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消极应对,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比较重的教学任务,效率就是一个不得考量的问题,只有提升教学效率,激发更多的同学进行学习。效率的提升与音乐教学资源的选择有很大关系。教师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配置,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切入点的选择和重点内容的学习以及理论实践的结合,不断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应将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起来,在对乐理知识进行讲授的同时,配以乐曲欣赏或现场乐器参观等方式。

(三)借鉴国外高校教育经验, 拓展音乐理论课程教学

中国的教育已经深入国际化,出国留学、国内国际校、国际实验班等繁荣昌盛,近年来的日本和韩国,在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部分取得很好的成绩,日本更加注重情感和时间的双面发展,因此充分发挥了学生对音乐的学习。韩国注重音乐的创作和创新,不但注重本国内的音乐教育,同时还注重对国外先进的作曲理论进行汲取。因此,对于我国的音乐教学来说,要走的路还很长,不但要吸取国外先进的理论经验,也要尝试音乐成果的实践经验。要做好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继而再度将教学经验升华为理论实践,走专业化的路子,培养社会有用人才。

(四)强化校园文化,加强高校音乐氛围

篇(6)

Situation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Hami

Area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Music Education

LU Yu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nlin College, Taizhou, Jiangsu 225300)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practical investigation, around the Hami area school setting and implementation status and course of music education and discussed.This topic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basic situ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usic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Xinjiang Hami area education mode, local and national music features etc.

Key words music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teaching rules;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development

1 哈密地区教育的基本情况

1.1 学校分布

地区有各级各类学校120所(含少数民族学校41所)。其中小学43所(哈密市23所、巴里坤县14所、伊吾县2所、地直4所);初中54所(哈密市33所,巴里坤县14所,伊吾县3所,地直4所);高中17所(哈密市7所,巴里坤县2所,伊吾县2所,地直6所);职业高中3所(哈密市1所,巴里坤县1所,地直1所);中专2所;电大1所。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共计68132人(含少数民族在校生23257人)。其中小学34079人(哈密市22793人,巴里坤县5558人,伊吾县1608人,地直4120人);初中18930人(哈密市11936人,巴里坤县2754人,伊吾县585人,地直3655人);高中12561人(哈密市4670人,巴里坤县895人,伊吾县332人,地直6664人);职业高中445人(哈密市24人,巴里坤县94人,地直327人);中专1194人;电大1323人。各级各类学校有教职工7414人(含少数民族教职工3 183人)。其中小学3513人(哈密市2071人,巴里坤县852人,伊吾县280人,地直310人);普通中学3260人(哈密市1677人,巴里坤县487人,伊吾县193人,地直903人);职业高中64人(哈密市5人,巴里坤县21人,地直38人);中专487人;电大90人。2008年,地区普通高中招生4223名,在校生12561人。幼儿园在园儿童8324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132人(数据资料截止至2008年,由哈密史志办《哈密年鉴》提供)。

1.2 师资力量分布

以笔者支教的哈密市来说,全市普通中小学63所,其中:中学40所(包括完全中学6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0所);完全小学23所。63所学校中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学校27所,民汉合校9所;农牧区学校45所。全市中小学生39399人,其中:小学生22793人(市区14784人,占全市总数的64.9%,农村8009人,占全市总数的35.1%);初中学生11936人(城市9278人,占全市总数的77.7%,农村2658人,占全市总数的22.3%);高中学生4670人(城市3987人,占全市总数的85.4%,农村683人,占全市总数的14.6%)。民族中小学生12642人,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32%。哈密市有在职教师3500人左右,加退休教师5000多人。

以盐城师范学院第五批赴疆支教团的统计数据来看,在支教团覆盖的23所学校中,学生人数为13057人,在职教师人数为1299人,音乐教师人数为55人,中专学历3人,大专学历18人,本科学历34人。2011年哈密地区城镇学校在职音乐老师平均人数基本保证为3名,农村学校在职音乐老师平均人数基本保证为1名。城镇学校以市一校为例,在职教师120人,音乐老师3人(教师学历中专,大专,本科各1人),在校学生1186名,分6个年级26班级;农村学校以大泉湾中心校为例,在职教师15人,音乐老师2人(教师学历为1中专,1本),在校学生380名,分6个年级12个班,这些在职音乐老师当中还有一大部分本科学历的教师为支教团成员。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发现:(1)音乐教师在数量上还有很大缺口。以每班45人计算,尚需要近一百六十余名教师。(2)兼职现象较多。音乐教师为弥补教学课时不足,兼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课来填补空缺。(3)临时教师比例较大,以盐城师范学院每年派遣130人的支教团来看,占到支教学校教师总数的15%。

1.3 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开设情况等

哈密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开课率基本达到百分之百,但其中农村学校有相当大的一部分音乐教师是其他科目老师代课完成,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这样使得中小学音乐课程没有专业化、系统化的实施教学,给中小学学生的素质培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随着经济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全市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哈密市教育资源不均衡、学校布局不合理、办学条件差等问题仍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哈密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是随着哈密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批农村学生和来哈务工人员子女选择在市区学校就读,造成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资源紧张,校园面积不足,校舍不够,市区大部分学校平均班额达到60~70人,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现有的教育资源现状已远远不能满足教育快速发展和人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要。近十年,市区学校学生数量明显呈递增趋势,随着今年跨学区费的取消,这种趋势将更加严重。

二是农村中小学数量多、规模小、教学点分散,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发展,致使大批农村学生流入市区就学,农村学校学生数近十年来明显呈递减趋势,个别乡(镇)学校甚至剩下几个学生,导致教育资源严重浪费。

三是高中教育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发展后劲不足。四是从长远考虑,哈密经济发展已步入“快车道”,亿吨级煤炭基地、鲁能煤电化基地、吐屋铜矿开发、“一主二翼”煤运铁路专线建设等项目给哈密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机遇,哈密人口也将急剧增加,教育的发展必须要适度超前规划。

2 分析与发展

2.1 城乡学校音乐教育模式

近两年随着哈密地区整体经济的不断发展,从而使学术交流也不断增多。 但城乡学校的基础音乐教育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从硬件设施上来讲,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严重紧缺,有些学校有音乐教师,但不重视上音乐课,并兼任其他课程,其结果是音乐课上不好,其他课程也教不好;有些学校根本没有音乐教师,音乐课由其他任课教师兼任,导致音乐课的教学质量不能保证,更谈不上有好的教学效果。从观念上来讲,还有许多中小学任然注重应试教育的分数观念,从而忽视了中小学音乐的教学发展。因此,要在哈密地区构建新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模式。首先,要转变对应试教育的理解,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将地区民族音乐纳入中小学音乐的考试体系之中。其次,要注重对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师资、音乐教育的设备给予高度重视。在此同时要转变传统的旧观念,注重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学习,正确理解中小学音乐课程开设的价值与目标,逐渐使中小学音乐教育回归艺术化,审美化的方向上去。

2.2 民汉合校的音乐教育模式

新疆是一块多民族大群居、大杂居的地方,在民族音乐文化在地域上呈现出区位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同时,地区教育部门始终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问题。从而推出一整套以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以民汉合校为平台,双语教学为载体,各民族文化向融合的基本理念。随着哈密地区教育行署对民汉合校模式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了把民汉合校教育模式办成关乎各族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得民心工程”。国家地区努力实施好,投入大量专项资金,使得民汉合校的教育模式覆盖面将不断扩大,朝着科学教育模式的大方向不断发展。

新疆的主体民族有13个,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较高,使用的语言主要有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语等,分属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三大语系中不同的语族。是一个语言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形态的地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和新疆的具体实际,自治区党委制定了《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发展保障规划》,加大学前“双语”教育的投入规模,积极推行学前双语教育,从而更好的为以后的双语教学提供便利。从2013年起,中央财政将比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支持新疆建立学前“双语”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由中央和新疆分项目、按比例共同承担所需经费。对开发少数民族儿童的智力,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将起到良好、积极的作用。

3 总结与改进

根据以上的调查所总结出来的现行新疆哈密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诸多突出问题,如:音乐教师师资力量缺额较大、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不够高、音乐课程教学不够系统化、教学管理机构的不健全、教学资源不均衡、学校布局不合理、办学条件差等等等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解决措施:第一,在中央大力推行“西部计划”的大环境下,大量引进音乐教育方面的专业人才,用以填补师资力量的较大缺口;再此同时更要加大地方音乐人才的培养,以期待日后能够满足自身的师资需求。第二,以县市为单位组织现有音乐教师进行再教育、再进修。通过专业人才的回炉再学习来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第三,地方政府加大对教学管理机构的产业化大升级,组织教育部门到内地教育部门、机构进行交流和学习,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带回去。第四,整合现有教学资源,合理利用。当然这一点在本人支教期间,哈密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已经在进行实施当中。

哈密教育只有一步一步的解决现有音乐教育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才能逐步的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当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在中央政府的关心、地方政府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哈密教育必将有着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篇(7)

一、淮安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1.师资情况:淮安市政管辖四县四区(青浦区、清河区、淮阴区、楚州区、涟水县、金湖县、洪泽县、盱眙县),全市各类农村中小学共659所,其中农村小学455所,在校学生约30.6万人,专职音乐教师24人,各类普通中学204所,在校学生约32.1万人,专职音乐教师58人。笔者通过多次走访,调研,咨询和调查问卷中了解,在这些所有的农村中小学中,专职音乐教师约80人,兼职音乐教师约260人左右,其中这些兼职音乐教师大部分集中在相对偏远和一些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中,全市教研室有专职音乐教研员2名,兼职1名。

2.教学设备:所有的农村各类中小学只有十几所学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但是很少能在音乐教学中应用,而且教室的音乐设备简陋。多数为风琴、电子琴,音响质量较差,个别有钢琴的学校,由于校领导对音乐学科的不重视,缺少调律费用,钢琴已经变得“五音不全”。90%的学校没有其他乐器,少数拥有少量乐器并想利用到教学和学生生活的学校,都因长时间不当存放不使用,年久失修而严重损坏。个别拥有一定数量乐器并配制相对齐全的学校,也只是在屈指可数的节日使用,其它时间均存放库房。

3.教学模式:现有的少数年轻教师为音乐专业毕业,具有较好的业务能力、教学责任、职业修养和责任心。这些教师教学有特色,容易与学生沟通交流,深受学生欢迎。部分老教师通过在音乐学院的转岗培训,考试考查合格后重新上岗,业务能力不断增长,再加上多年的其他学科的教学经验,也努力在音乐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但是由于教学条件和学校重视程度的限制,大部分教师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长期以来也被这种滞后的音乐教学环境同化了。音乐教学其实基本上是在课改口号下继续着传统应试教育模式。

4.新课改情况:2001年建国以来的规模和力度最大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中阶段新课程在本地实施以来,为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展现了21世纪课程的美好前景,不可否认,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和回归学生生活世界的课程生态观推动了市区各类学校,尤其是重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但是农村绝大数学校的音乐教育的条件与设备并无大的更新与改进。音乐课业只是象征性地保证小学阶段班级每周两节课,而中学阶段均为每周一节课时。学校临近考试时可以根据所谓的“重点课程”的需要随时调整和取消音乐课,初三年级则因中考原因,音乐课基本停上。高三年级则在高二下学期就基本把音乐课时间分配给其它学科。因此,在农村,学生并无明显感觉到实施新课改后音乐学科给他们带来的变化。教学模式由于教学条件落后,学校重视不够,评估制度不完善的影响,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没有明显的质的变化,无法将新课程理念完全落实到教学中,以至于使课改仅仅是教材变化后的表面现象。

5.教育主管部门重智育、重升学率、轻美育

个别学校虽然有简单的音乐兴趣小组,但由于现状的制约和影响,并没有长期系统活动过程,看到的只是一些节日和主题活动中,以及上级主管部门文件要求下的临时的排演;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上级教学检查和评估时只流于舞台上的几个节目,而很少涉及音乐课堂质量和学生的艺术要求以及对艺术教学的常跟踪与评估。

在绝大多数没有音乐教室的学校,教师上课都是手提录音机或者是怀抱电子琴去各班级上课,此起彼伏的歌声和琴声严重影响到隔壁教室其它学科的正常教学,并因此常常激化教学和教师之间的矛盾。大多数的教师勤奋好学,并渴望外出培训,以开阔眼界,提高业务水平和更新理念,但由于教育主管部门没有专项培训资金,从而无法为农村教师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更因,教师外出不但各种支出费用高,而且培训内容与基层的农村教学现状差距较大,所以教师和学校的参与热情都不太高。大多数学校在教师外出培训上不但侧重文理科,而且肆意把音乐课给其它学科占用。相同工作量下,音乐教师工资奖金少于其他学科;相同学历、相同工作年限下,其文理科教师评定职称优先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师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

6.学生本身因素

学生对音乐课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是为了松弛一下被众多作业压迫的紧张神经,有些是想利用音乐课发泄一下情绪。因此,音乐教师常为课堂纪律发愁,课堂气氛太活,有些学生趁机捣乱,而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若教师过分严肃,音乐课又被搞得死气沉沉。学生不配合,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7.社会家庭影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主要人口居住在农村。但是在农村,人们的艺术素养普遍较低,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也不高。许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是为了考高中、考大学,他们关心的是统考的分数,音乐课教的歌曲会不会唱无所谓。正是这些认为音乐课无关紧要的认识偏差,给课堂教学带来相当大的负面效应。

长期以来,普通学校教育在观念上是“升学第一”,这种观念在整体上限制了教育教学活动,也对音乐教育造成深重的影响,极大的束缚了音乐课的健康发展。在调查中我们有的学校课程表上的音乐课名存实亡。一直以来,各乡镇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方面的投入甚少。很多学校在资金投入优先考虑的是课桌椅的更换、实验室建设、运动设备的购置,很少考虑音乐设施的建设,这是不可忽视的现实。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有需要教师参与,教师水平的高低至关重要。本地区的很多音乐教师是通过匆忙的转岗培训,经过简单的考试考查结业后来担任音乐教学工作的。音乐素质相对较弱,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的不容乐观。在听课过程中就能反映出专业技能不够全面的事实。另外音乐教师的职业品质和文化素养也需加强和提高。传统的教育模式忽视了学生的需要,“教”与“学”脱节,音乐课堂缺乏活力、缺乏感染力学生的音乐感受了,表现的欲望也未被挖掘出来。这样的音乐教学是与教育目的相违背的。

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应对措施及对策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的确,音乐对一个人的熏陶与感染,对民族素质的提高有着其他艺术不可代替的作用。音乐教育还可以帮助孩子开发智力,培养孩子的时间感、节奏感、平衡感、对比感和统一感,能增强孩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一些合奏、合唱的训练,让孩子更懂得协调的重要性,更明白自己在合作中的作用,知道怎样约束自己、发挥自己,更知道和谐的美及自己在这和谐中的位置。这些对孩子们造就完美人格有重要的作用!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农村学生的音乐素养,大力发展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当前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此,对淮安市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对策:

1.各级领导思想观念要更新,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

各级领导要提高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认识,统一思想,多关心支持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制定音乐教师考核目标,建立综合评定体系。按照音乐教学大纲要求开设音乐课,积极开展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增加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保证音乐教师能享有和其他学科老师一样的外出交流学习机会,真正做到对农村音乐教育的关心。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

解决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资不足问题,首先要动员广大的音乐院校毕业生毕业后不要贪图留在条件优越的城市或县城,让他们能转变思想深入广大的农村地区,为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我们农村学校也可以在社会上招聘一些音乐专长人才,经过教师上岗培训,充实到中小学兼职任教。也可以让一些专职音乐教师以“走教”形式开展工作,一般专职音乐老师工作量不足,这样可以让他们到附近学校兼带音乐。既解决了音乐学科教学问题,又解决了教师的工作量不足问题。对一些有音乐爱好,能基本胜任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其它科目教师进行转岗培训,积极发挥业务能力较强教师的作用,采取多种渠道培养方式,壮大音乐教师队伍。

3.音乐设施的投入亟待完善

音乐教学实施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保证。各类政府、相关部门、各类学校要加大对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保证音乐教育正常进行。一台手风琴仅几百元,一台电子琴价格更低,一个五线谱教板也很便宜。所以要建一间音乐教室并不难,只需备有这些简单的音乐设备,处理好教室的隔音效果。而舞蹈房的建设更容易,稍大点的房子,加上环绕墙壁四周的镜子和一些练功用的栏杆。有了这些,加上学校原有的录音机、电视机、磁带、音乐,舞蹈课就可以正常进行了。

4.因地制宜实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要切实结合“农村”这个大的环境。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固然不能忘记长久流传的乡土艺术,利用音乐教育这个大课堂,对农村的特色文化进行传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认真保护,通过授课来发扬光大。

5.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转变音乐教学模式,与艺术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音乐新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现有学科基础上构建的最具新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科。它突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把音乐美的感受、体验、表现和创造作为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将培养审美情趣、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作为重要价值观。所以,新课程在对传统音乐教育实现了重要的转变,有待我们将其落到实处。首先,教学目标上,由偏重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强调在生动活泼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发现美、体验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其次,在教学内容上,由专注传授单一音乐技能转向向学生提供基础的丰富多彩的音乐内容和信息,拓宽艺术视野,使音乐学习更有趣更容易。第三,在教学形式上,转向不同艺术学科的融合以及音乐与其它学科的沟通,鼓励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学习。第四,在评价方式上由强调甄别优劣、比赛选拔、确定等级转向促进每个学生音乐能力的提高,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程度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感。第五,在师生关系上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平等对话。第六,由单纯的音乐课堂教育转向学生们耳濡目染的生活经验和自然文化上来,延伸音乐课堂。

6.学生是核心,以学生为本,联系家庭,充分挖掘学生最大潜力:

对学生不了解、不关心、不贴近、不懂得和学生沟通交流,只会教书,不会育人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音乐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由于音乐学科的特殊性,课堂纪律和活跃课堂气氛应有度。把握好这个度和做到以学生为核心是经常困惑音乐教师的一大难题。

与学生交流。农村中小学,自然学生都来自农村,他们生活的环境自然纯朴,简单却不单调。还有一些较为偏远学校,大部分为留守儿童,这些学生心理发育有偏差。这就需要老师的交流和沟通,明白他们怎样想的,才能真正给予他们想要的。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小学音乐教育,由于教学仪器设备和教师思想观念等原因,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远远落后于城乡,这种差距正悄无声息地剥夺农村小学生音乐能力发展的权利。现在这一状况已经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并积极探索解决之道。与此同时,网络社会却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将以我国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为切入点,探讨网络社会背景下的促进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策略,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学音乐教育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现状

(1)师资现状堪忧。目前在农村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小学音乐教师师资状况很令人担忧。据不完全统计数据,在农村小学绝大多数音乐教师是非音乐专业毕业的兼职教师。一方面是专业音乐教师的缺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音乐教师在考核工作实绩及晋升评优等方面处于劣势而导致不少教师改教其他课程,从而造成了在农村小学专业音乐教师缺乏的现状,迫不得已只能由其他教师来兼职授课。

同时,这种师资构成从能力结构上决定了目前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也是差强人意。由于我国专业音乐教育长期以来重技法而轻理论,尤其不注重文化课学习。因此,专业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文化底蕴。比如,在音乐赏析教学时需要对音乐创作的背景以及表现的主题进行阐释,一些教师在表达上词不达意逻辑不清,影响了学生对音乐背景及主题的理解,达不到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2)音乐教学软硬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在农村小学由于长期教育经费不足,音乐教学所需的软硬件条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极大影响了农村青少年学习音乐的效果。在一些贫困地区,几乎没有在音乐课学习过程中应该练习掌握的乐器,如口琴、竖笛等,音像资料则更为稀少。

(3)音乐教学管理相对落后。在多数农村小学的教学安排上,尽管音乐课课时设置符合国家要求,但是音乐课被挪用挤占的现象非常普遍。此外,在教学成绩考核上,学校往往因为忽视而对音乐课没有教学指标和考核标准。这种落后的音乐教学管理模式从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两方面制约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缺位的思考

反思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缺位的现状,我们应查找造成这种落后局面的原因,并基于此,探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落后现状的解决之道。

首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经济增长缓慢,以及各级政府在对教育进行转移支付的不足是造成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其次,在各类各层次升学考试中,音乐课成绩始终没有计入升学成绩。由此造成了学生不愿意在学习音乐上下工夫,教师面临在职业晋升方面的压力,不愿意教授音乐课的客观现实。

四、发展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主流策略

面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困难的客观现实,许多学者献计献策。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发展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主流策略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领域:

(1)加大财政投入,促进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硬件建设。针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软硬件条件较差的现实情况,许多学者提出加大财政投入的改进策略。李书宇等学者认为,“农村音乐教育应该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切实建立城乡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音乐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2)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落后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缺乏优秀的音乐教师队伍。针对这一发展瓶颈,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总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应该从教育体系内部和外部开始端正思想,重建舆论环境。教学行政管理机构应从人口素质的高度看待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通过行政手段端正农村小学校长对音乐课的错误认识,以坚持督导的形式促进音乐教学的建设。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许多学者着力研究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与手段。归纳起来,不外乎“走出去”与“引进来”两类。所谓“走出去”即在专业师范院校等机构建立农村音乐教师的稳定培训基地,加强他们的基本功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将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带回农村学校。所谓“引进来”即在农村小学建立师范生实习基地,将先进的音乐理论和教学方法带到农村。

五、“网络兴教”策略及其评述

一般来讲在评价发展策略的时候,首先应该建立评价假设和标准。针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发展这一研究主题,考虑到农村的落后地位和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我们应该建立“理性人”假设和“投资最小”标准来评价其发展策略。

首先,这一策略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基于这一策略建立的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系统不仅可以促进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对其他如数学、英语等科目的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这一策略对加强师资建设、弥补教学软硬件不足都有巨大推动作用。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正在以几何级数的速度日渐丰富,使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与国内乃至世界音乐教学前沿近距离接触,极大地促进了教师自身修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为基础的网络资源提升教学策略,不仅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符合人的“理想假设”方面具有较好的可行性,而且这一策略还对加强师资建设、弥补教学软硬件不足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一项兼具良好可行性和功效性的满意策略。

参考文献:

篇(9)

近年来,在与农村初中学校音乐教师接触的过程中,通过交流了解到一些关于农村初中学校的音乐教育情况,农村初中的音乐教育质量,让我感到忧虑,经再三考虑,决定把这个问题当做一个课题研究。于是我联系了一位农村中学音乐老师加盟,计划用一年的课余时间对农村初中学校的音乐教育情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调查,研究探讨提高农村初中学校音乐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多维度调查农村初中学校的音乐教育的情况

我采取以下三种方式调查了解农村初中学校的音乐教育情况:

一是我联系了一位农村中学音乐老师加盟做这个课题,自己向学校申请到这所农村中学支教一年,每周到这所学校两天,参加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亲自上课和指导学生的音乐活动,深入了解教师的精神状态、职业心态、教研和备课情况、课堂教学情况及学生对音乐课和课外音乐活动的情况;

二是我设计了一张问卷调查表,对我校的高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初中三年期间音乐课的开设情况,发出350份问卷调查表,并全部回收,按学校分组分类统计,由此了解石狮所有初中学校近三年音乐课的开设情况。

三是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本省其他地县一些农村初中学校的音乐教学情况。我是这样做的,外出培训时有意识地向一起参加培训的老师了解,向当年一起读大学的同学了解,回到老家的时候了解老家的几所农村初中校的音乐教学情况。

通过以上三种方式调查了解农村初中学校的音乐教育的情况以后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初中比较薄弱的学校的音乐教学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实际问题:

问题1:学校管理者和音乐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对音乐教学不够重视的问题。按课程设置要求,初中各年级都必须开设音乐课,由于学校管理者和音乐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对音乐教育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及音乐学科是非中考科目等原因,各初中校初三年级普遍不开设音乐课,而且初一、初二年级的音乐课常常用于其他学科的迎考复习和考试,导致音乐课程成为学校管理者和师生都认为比较无关紧要的课程。

问题2:音乐教师以上其他学科的课为主,上音乐课为辅。有的学校初一年级初二年级班级数不多,每班每周开设一节音乐课,两个年级的音乐课节数不足一个音乐教师的周课时数。因此,音乐教师还得兼任其他科目(如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但是兼任的科目是要中考的,而音乐是不要中考的学科,所以音乐教师的主要精力投入在中考科目上,音乐课则成了音乐教师的次要课,久而久之,音乐教师的工作重心、专业重心发生转移。

问题3:音乐教师的一些应有的待遇得不到保障。在评优评先、职称聘任等方面,农村初中学校的音乐教师大部分都会吃点亏。有的农村初中校的音乐教师已评中学一级教师多年,工作很努力,但每年聘一级教师都因量化积分偏低而聘不上,主要原因是教音乐的,不是中考主要科目教师。据一位农村初中学校的音乐教师说,这已经严重影响到她们的教学积极性。

问题4:音乐教师的业务进修提高培训和校本教研均较缺乏。有的农村初中学校的音乐教师至今尚未参加过新课程培训,由于校内只有一位音乐老师,不具备本校音乐学科教研条件,由县市区组织的音乐学科的校际、片际教研活动较少,因此,音乐教师的业务提高和专业发展缺少外部环境条件主要取决于音乐教师的学习自觉性和个人的研究能力,很难有基本保证。

问题5:我还了解到,农村初中薄弱校没有音乐专用教室和音乐器材室,音乐教学器材缺乏,音乐老师在很多音乐课上无法完整展示。

二、提高农村中学音乐教学质量策略

以上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农村初中薄弱校的音乐教育质量,改变这种现状,主要策略有:

策略之一:各县市区教育局和督导室对农村初中音乐教育加强督导监管,这方面的要求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各校领导干部要了解音乐教育的作用,重视音乐教育,配备基本的音乐教学器材,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第二层次,要开展最基本的几项音乐教育课外活动,比如班级合唱比赛、校园歌手赛、庆“六一”儿童节活动和元旦迎新晚会活动等,成为规定,常态化。

策略之二:每个农村初中学校音乐老师数量不多,有的规模小的学校只有一个音乐老师,所以各进修学校可搭建更多的校际、片际教研平台,经常性、针对性地举行音乐教育研讨活动,推动和促进农村初中薄弱校的音乐教育。

策略之三:承担农村初中薄弱校音乐教育的教师要尽最大的努力克服薄弱校的实际困难,搞好音乐教育本职工作,不要过于强调外部条件,而是要把提高音乐教育的重心放在优化备课,以课堂为主阵地,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如何优化备课,提高农村初中薄弱校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呢?在此,我根据自己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结合支教过程中深入课堂听课及参加备课组活动了解到的情况,提出优化备课的几点看法:

首先,优化备课,备课时想想自己的观念是否正确;备课要备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备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深层次能力;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内容;备课时要备教学反思。

其次,课堂是音乐教学的主阵地,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做到:

音乐课堂教学要有创新。新课程要求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即变“一言堂”为“群言堂”,避免“满堂灌”,以学生差异发展为起点,让学生充分参与,积极表现,在讨论辩论中使每个学生都充分发展,让学生有主人翁感。所以,教学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在教学设计上抓细节,使教学设计有创新就更重要。对一堂课而言,好的教学设计能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进入深思的状态。

多媒体与音乐课堂教学要优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我校的每个班级都配有多媒体,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多方面获取信息,同时可以创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意境,丰富教学内容。但是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一定要恰当,不能滥用。

音乐课堂教学要关注每个学生。新课程改革倡导“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理念。音乐课堂教学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生活、知识情感。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不经意的表情都将对孩子造成很大影响。其实,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听到别人的赞扬与肯定,哪怕是一句再简单再普通的评价,也让孩子的生活充满生机与活力,甚至影响人的一生。

音乐课堂教学要渗透德育教育。说到德育教育,也许有的老师会认为是班主任的事,其实不然,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

篇(10)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入,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和发展。特别是在新课改推动下,中小学音乐教育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教学水平、教学设备、师资配备等方面不断完善。但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教育,其应试化特点日益明显,教育功能日趋弱化。所以,必须要全面了解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正确认识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才能探索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改善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在某地区部分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中,以问卷调查为主,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某地区辖区内的7所中小学的音乐老师、教学管理人员及学生代表,其中学生代表抽样包含了小学1年级到初中3年级的各个年级学生。(2)问卷调查设计。问卷1:调查对象是学校音乐老师,调查内容包含音乐老师的学历职称、工作满意度、对教材及课程改革的认知等方面。问卷2:调查对象是学校教学管理人员,调查内容包含学校音乐教学设备配备情况、各年级音乐课时设计及教学管理者对音乐教学的态度等。问卷3:调查对象为学生,调查内容包含学生的学习兴趣、基本音乐素质、音乐课与其他文化课的联系、家长对音乐课的态度等。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一)不重视音乐教学

目前,中小学音乐课还不属于高考范围,除了一些学校招收特长生或高校自主招生中涉及音乐知识外,音乐教学对高考基本没什么影响。受应试教育影响,在所谓“主科”冲击下,中小学音乐课可谓是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虽然国家对中小学每周音乐课设置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但部分学校为了增加主科复习时间,在学期快结束时就会结束音乐课。在日常教学中,音乐课教学时间也会经常被其他主科占用。学校内部自上而下不重视音乐教学,这对师生教学、学习心态有非常大的影响,在音乐教学中就会出现老师敷衍了事、学生不在乎等情况,音乐教育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二)音乐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

虽然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从地域上来讲,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音乐课程变革与教学开展得比较好,相对落后特别是农村地区,音乐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中小学音乐师资配备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客观存在,尤其是农村地区音乐师资紧缺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所以,为了有效提升中小学音乐老师教学水平与综合素质,积极拓宽资源渠道,创新教学形式,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三)音乐教学方式落后

长期以来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往往是音乐老师教唱一首歌,或乏味的乐理知识,教学形式单一,且教学是以老师说唱为核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会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不能正确了解音乐课的丰富内容与知识,使得学生对音乐课没有学习兴趣。此外,随着新课标改革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国内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学理念、课堂设置结构、教学内容及方法都比较落后,仍以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为主:重理论轻实践、重广度轻深度、重传统轻创新,使得音乐教学不够系统、内容不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知识及技能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四)师生认知差异

随着时代的进步,音乐文化传播速度非常快,流行音乐备受青少年学生欣赏与热爱,远远超过学校音乐教学范围。在判断不同音乐价值过程中,师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是对立。备受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在一些老师眼中就会成为没有内涵的粗俗音乐,难以引入音乐教学;老师提出的内涵音乐,对于学生而言却是无趣与死板。

(五)音乐师资队伍水平较低

对于教学质量而言,加强师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师资来源以高师及中师音乐专业毕业生为主。众所周知,音乐教育人才培养周期比较长,高师与中师毕业生难以满足中小学音乐教学需求。此外,大部分中小学音乐老师都是其他学科老师兼任的,这些老师没有接受过专业学习与训练,音乐综合素质不高,专业技能水平低,直接影响了学校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我国中小学完善音乐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认识

在我国,音乐教育是由学堂乐歌演变而来,在当时,受教学环境影响,口传心授是学歌的唯一形式。目前,随着现代科技水平日益提高,音乐老师如果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首先,必须要了解音乐是什么样的艺术。音乐属于一种听觉艺术,根据一定的规律将不同的音组合起来,为听者带来美感;音乐属于听觉艺术,因此欣赏是主角。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以欣赏为主。学校开设音乐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首先要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再到师范学校逐步改变音乐教育结构,尊重音乐教育的感受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听听民族乐曲,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情与爱好。

(二)建立健全音乐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当前,缺乏完善的音乐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是中小学普遍存在的问题,音乐老师教学效果缺乏科学评价,劳动成果得不到肯定,一定程度上使得音乐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打击。此外,在考核中,学生音乐课成绩比较随意与边缘化,无法体现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效果,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其标准严格执行并落实,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建立完善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调动师生教学积极性,从分布上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三)加大中小学音乐教育投入

从实际调查中发现,目前很多中小学音乐教学缺乏相配套的设施设备,而完善的教学设施则是音乐课程建设的基础,为了顺利开展音乐教学,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与学校要加大音乐教育投入,特别是硬件投入,确保教学器材充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中小学还可配备钢琴、多媒体教学设备、常用民乐器及西洋乐器等担当乐器与教具,为学生音乐教育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四)引入健康流行元素,丰富校园活动

在音乐教学中,与流行通俗音乐相关的内容学生都喜欢,这可能是音乐老师都具有的教学体验,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与当下流行的超女、快男及我型我秀等内容相联系,就会引起学生共鸣,而且学生也能够积极地与老师互动,如果有可以亲自体验的内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比较高。中小学音乐教学逐步与流行音乐相结合,但客观上来讲,结合度还不够深。在西方国家,与国内超女、快男相类似的青少年演唱盛典节目,不但没有遭到音乐老师反对,反而将其作为典范,鼓励学生积极钻研音乐,成为音乐鉴赏教学的新思路。所以,应该重视在教学中引入优秀的流行音乐内容,丰富音乐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五)提升中小学音乐老师综合素质

首先,要重视培养中小学音乐老师,塑造优秀的音乐师资队伍,通过与高校联合或定向等培养途径,加强音乐师资储备。其次,合理优化配置资源,促进中小学音乐老师合理流动。一方面采取返聘退休老师、校际合作与跨校兼课等模式,同时在重点与普通学校间实施音乐老师双向流动,在此基础上确保教育资源平均分配,还能够为普通中小学音乐老师创造更多的培训机会,提高自身综合业务能力。最后,加强并重视中小学音乐老师培训,尽可能创造学习与深造的机会,从而有效提升音乐老师综合素养。

(六)明确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体现教学效果。所以现代中小学音乐教学要打破传统的老师填鸭式教学模式,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老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将学生看作是有主观能动性、有活力的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充分发挥其在音乐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综上所述,中小学阶段是人生学习的启蒙时期,所学知识对人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素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音乐又属于重要的素质功能价值资源,其教学是中小学开展美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与途径,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学改革任务艰巨。但是我们要积极改善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刚.中小学音乐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戏剧之家,2016(11):200—201.

[2]黄琼瑶,陆珮君.江苏省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以昆山一所实验学校为例[J].音乐时空,2016(10):113—116.

[3]黄琼莉.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大众文艺,2016(10):250—251.

上一篇: 浮雕艺术特点 下一篇: 传统文化论据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