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举措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9 09:01: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市场监管举措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市场监管举措

篇(1)

县食药监局依法承担了保健食品、化妆品(以下简称“保化品”)监管职能。为了尽快掌握县境内保化品生产经营使用情况、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近期,县食药监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保化品经营使用情况调查摸底及保化品监管现状调研工作。并通过开展“抓学习、强素质、抓作风、树形象”机关建设活动,提高监管人员素质,确保保化品质量安全。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结合《保健食品监督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县食药监局加强对保化品监管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并通过开展“苦练内功强素质,优质服务树形象”,“学先进,找差距”等活动,认真学习了《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省保健用品管理条例》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行政执法文书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增强监管人员业务素质,提高监管水平。

二是抓制度建设,强化日常监管。我国保化品监管体制尚未完全理顺,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备,在市场流通环节经常会出现一些以保化品冒充药品、以一般食品、日用品冒充保化品等以次充好、鱼龙混珠等违法违规行为。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县食药监局将在完成这次调研摸底工作后,开展对全县范围内保化品生产经营使用从业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督促企业建立完善索证索票、进货验收、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等各项管理制度,并开展保化品质量安全示范店、示范一条街等为载体的诚信体系建设活动,与企业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责任书,不断增强企业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将日常监管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突出重点,标本兼治。

三是严格程序,规范执法。通过“和谐建设提升年”、机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的开展,在日常监管工作中,我们将全面履行“团结友爱建和谐,热爱药监保安全”监管理念,严格执行“执法人员十不准”,按照国家局《关于印发保健食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的通知》、《关于印发化妆品生产和经营企业日常监督现场检查工作指南的通知》要求,做到严格办案程序,规范文书书写,文明礼貌执法,不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

四是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针对消费者对保化品监管由卫生行政部门变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还不是很了解,对保化品与一般食品、日用品、药品的区别还不是很清楚,县食药监局将利用“3·15”、普法宣传日等活动,采取向消费者发放宣传小册子、印发简报、制作宣传版面、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普及保化品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提高广大群众对保化品安全知识的知晓率、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篇(2)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属于一个系统的工程,牵涉到企业管理的所有层次以及施工现场所有操作人员,由于建筑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外界的影响因素较多等诸多特点,这就决定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难度较大。所以,建筑工程施工的企业需要充分的运用现代的管理理念以及方法,制定出建筑施工企业自己的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标准,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制度化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逐渐提高,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2、科学合理原则

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设置安全科学,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3、标准化规范化原则

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1、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用来指导整个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技术文件,内容涵盖了工程性质、规模、投入、工期、施工复杂度等诸多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合理有效地配置有限资源,是确保项目施工现场维持动态施工,按要求完成各个阶段性施工任务,达到最佳组合、获得最大效益的关键。而在项目工程实施过程中,合理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对整个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管理和安全管理、资源和机械调整的基本依据。

2、加强施工中的技术管理

每个建筑工程项目,不同程度地具有工艺复杂、材料品种繁多等特点,作为项目施工技术负责主管部门,对项目技术务必做足充分准备。项目总指挥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核心,建立一个高水平的项目领导团队是实现工程目标的关键,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降低成本,因此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技术管理也是重中之重。要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加强技术管理工作,注重工程建设过程中各工序和各环节的控制。

3、严格把好材料关

现代建筑工程有材料新、技术含量高、品种多的特点,并且经常有许多新兴材料出现和应用的问题。所以,建筑材料的有效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的综合保障之本。建筑材料质量和技术条件是建筑工程质量保障的基础,建筑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影响建筑材料质量的因素主要由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技术标准等,保障建筑工程总体质量的关键在于建筑材料的控制,更取决于各个管理环节: 第一,用现代知识优选建筑材料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建筑材料质量鉴定水平,使进入建筑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符合标准; 第二,应用现代网络技术掌握建筑材料最新信息,从而优选建筑材料的供货厂家; 第三,合理的统筹建筑材料供应节奏,确保正常施工; 第四,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第五,抓好材料的现场施工管理,做到建筑材料的合理使用; 第六,搞好材料的试验、检验、记录工作。

4、质量管理

(1) 严格按施工程序施工。所有隐蔽工程记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等有关验收单位签字认可,方可组织下道工序施工。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部位设质量管理点,并设专人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除按质量标准规定的检查内容进行严格检查外,在重点工序施工前,必须对关键的检查项目进行严格的复核,严格按照工程程序施工。

(2)坚持“三检”制度。即每道工序完后,首先由作业班组提出自检,再由施工员项目经理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质检员、技术员进行互检和交接检。

(3)建立高效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以专职质检员、技术人员作为信息中心,负责搜集、整理和传递质量动态信息给决策机构(项目经理部)。决策机构对异常情况信息迅速做出反应,并将新的指令信息传递给执行机构,调整施工部署,纠正偏差。形成一个反应迅速、畅通无阻的封闭式信息网。现场质检员要及时搜集班组的质量信息,按照单纯随机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整群随机提样法客观地提取产品的质量数据,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并采用质量预控法中的因果分析图、质量对策表开展质量统计分析。

5、施工安全管理

防患于未然,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我们都应当重视安全管理。原材料的保存、工地乱搭乱建、安全帽佩戴、脚手架搭设、安全带使用等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需建立专门的安全小组,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每个人员,要做到人人培训学习。也应注意工地各项搭建设施是否做到不存在安全隐患,对周边环境是否造成不良影响,对周边居民是否造成威胁。对于施工现场的“一管”,“二定”,“三检查”,即设安全专员管安全,制定安全生产制度、技术措施,定期检查安全措施执行情况、检查违章作业、检查安全生产设备。这也是保障人员生命及财产安全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各项工作的人员都应以安全为前提,做到安全操作,对组织管理上的安排都应严格遵守,避免因个人的疏忽而对整个项目及人员造成的安全隐患。有的施工项目不注重安全管理工作,安全设施投入不足,安全生产制度松弛,致使安全隐患和事故经常出现,严重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

6、加强施工现场环境管理

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中需要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我国在近年来对于现场施工中的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于施工中的水土污染和噪声等其他环境因素进行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全面加强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将建筑施工现场营造成一种文明整洁的施工环境,因此,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现场管理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在原有较好的方面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建筑企业的施工任务顺利完成,从而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7、 把握工程质量的验收和评定

一个工程项目完工后,必须对其质量进行全面的、符合客观实际的验收评定, 正式的验收评定,往往是短时间的、仪式性的、走马观花地看一下,真正的质量验收评定是在现场施工管理中进行,并且是以各分项工程的质量来综合鉴定分部工程的质量,以各分部工程的质量来鉴定单位工程的质量, 因此,分项工程质量的评定是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对此,现场施工管理应认真、仔细、严格把关,对分项工程的质量保证项目、检验项目和实测项目应尽力进行检查,不合格的,督促施工单位返工,返工合格的方可签字,达不到合格标准的不能予以验收。这样,一方面控制了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又促进施工单位提高管理水平。

总之,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管理人员、监理人员和建筑工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是项具体而细致的工作,是搞好工程质量、强化建筑结构、美化装饰工程的依据方法,及其优化控制的科学,加强工程现场管理,不但可以为施工单位节省资金,而且也为提高施工效益,强化工程质量、美化城市环境做出贡献。

篇(3)

一、积极推进市场主体培育

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各类市场主体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

简化企业开办、注销程序

1.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全面取消市场主体名称预先核准环节,通过市场主体名称自主申报系统。我局已全面启用“市场主体准入e窗通”系统,推进市场主体登记全流程电子化办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其中营业执照办理仅需要2个工作日,公章刻制0.5个工作日,发票申领0.5个工作日。安装企业注册登记自助服务机,建立自助服务区,安排专人指导企业办理业务,目前自助区共有指导人员7人。注册登记自助区也按照窗口的要求,工作时间“不缺岗、不空岗”。

2.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积极推动企业注销便利化。大力优化普通注销流程、完善简易注销登记制度。2019年8月,“市场主体主注销e窗通系统”正式上线,企业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申领电子营业执照或使用联络员、法定代表人信息登入系统,再通过“市场主体注销e窗通”系统注销。“市场主体注销e窗通”实行各部门注销业务“信息共享、同步指引”。

3.推广应用电子营业执照。按照总局总体部署和统筹推进,与总局电子营业执照管理系统、省政务服务一体化系统全面对接,推动电子营业执照跨区跨领域跨行业互认与应用,让企业持电子执照到更多部门办理业务。省厅已经下发电子营业执照申领指导手册,电子营业执照推广应用正在逐步进行。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落实地方住所(经营场所)管理规定。2015年1月1日起,我市开始施行《吉林省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暂行办法》,本着方便准入和规范管理并重的原则,进一步简化住所登记手续,申请人提交场所合法使用证明即可予以登记,允许符合条件的住宅改为商用。

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利用政务大厅群众多、流动性大的特点加大“个转企”的宣传,鼓励、扶持其主动转型升级为企业,增强个体户转型升级的意愿和信心。对申请“个转企”业务的个体工商户,提供政策法规咨询服务,主动引导其办理税务注销;优化现场指导,安排专人指导其在“市场主体注销e窗通”和“市场主体准入e窗通”办理个体户注销和个转企升级,帮助个体户联系管辖分局进行个体户注销,使其不需分局、大厅两地跑;指定专人负责预审资料,帮助转型企业一次性提交所需的全部资料,减轻个体户存在的转型企业手续繁琐、成本增加等思想顾虑。到目前为止“个转企”100户。

二、全面做好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为依法规范地摊经济食品经营行为,全面详实了解全市夜市情况。我局抽调执法人员,组成调研指导组,对食品安全、产品质量、从业人员健康证情况、疫情防控措施和食品操作规范情况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加大重点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规范价格行为,严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关。适时调整监管力量、时段和频次,对地摊经济区域实施全链条监管和服务规范引导,严格监管食品质量,查验食品进货手续,查看食品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期,严查海产品的进货渠道、进货时间、产品合格证等文件,不能提供文件说明食品来源的,一律停业销售;开展对摊点经营者的现场指导及培训,提高餐饮经营摊主的守法经营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引导摊点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增强其履行主体责任的自觉性,全面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消费维权力度加大

充分利用12315热线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建立健全统一接收、按责转办、限时办结。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2020年公主岭市深入实施“放心消费在公主岭”创建工程推进方案》。积极深入企业进行宣传、指导,引导经营者积极参与到“放心消费在吉林”创建活动中来。以“放心消费示范店(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行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以及线下经营者承诺无理由退货制度,并引导放心消费示范企业和参创企业积极推行线下销售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督促经营者更好地履行义务和主动保护消费者权益。现已完成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店31(放心工厂2家),示范商圈1各,示范行业1个。

四、维护良好市场秩序。强化部门协作,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制假售假、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缺斤短两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侵害消费者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予以查处,维护安全有序的市场经营环境。

五、存在的问题:

1.对“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工作,仍存在部门衔接不到位,信息共享不畅通等问题。对“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地方协同监管平台”上的“证照分离”模块应用不到位,推送的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各部门认领不及时,对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明显滞后。

篇(4)

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十分具体和细致的工作,其管理的项目繁杂而众多。较好的现场管理能够保证较高的工程质量,能够体现相应施工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及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要想保证城建工程的质量,就必须采用科学的现场管理措施,从而促进行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一、施工现场管理在城建工程项目管理的作用

施工现场管理的水平能够有效体现整个城建工程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施工现场管理对项目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良好的施工现场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而且还可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高效完成施工任务;第二,良好的现场管理可以对物资及材料进行较好的管理和控制,详尽的登记有关材料的进出及使用情况,从而降低物资消耗,降低工程成本;第三,良好的现场管理能够同相应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进而不断改进相应的施工方法,提升施工效率,保证通过高效的组织方式创造高品质产品。

二、增强城建工程现场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工程监理水平

(1)提高认识水平,明确各自职责。相应的监理部门必须认真落实各个成员的职责,审查相应设备及监理师的到位情况,然后组织相应人员深入学习承建工程的监理规划、实施细则、规章制度、工作程序、现场应急预案等等,规范监理师的监理行为。

(2)采取多种措施监督监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在监理工程的过程当中,很多监理人员可能都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责任心不强,对现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不到位;纪律比较松散,出勤率及到岗率较差;专业水平较差,因而对相应工程的检测数据不准确;向施工单位收取一些贿赂等等,从而严重影响监理工作的质量。针对这些问题,相应的管理部门必须严格考察监理人员的出勤率及到岗率,并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对监理人员进行抽查其对相应标准、施工图纸、检测方法的掌握程度;抽查相应建材及工程,以有效审核监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一旦发现监理人员的不廉洁行为,必须马上指出、纠正,进行严肃处理。

(3)对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使管理规范化。为了保证监理工作能够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量化考核成为必然选择。监理部门应定期的进行专题工作会议,对抽查结果进行公布,从而加强对监理人员的教育和提醒,总结阶段性工作。按照相应的《建设工程规范》将各类资料台账做好,相关人员要及时的提交监理周报及月报,做好收发文记录、监理日志、见证取样单登记记录、监理通知单、各项测量记录、旁站记录等等,为考核人员提供有效的考核依据。

因为城建工程具有点多面广的特征,所以监理单位一定要增强对现场的隐蔽工程的抽查监理水平,提高查处安全隐患的能力,能够及时有效的处理现场的不合格材料,而且监理部一定要保留相应的影像图文资料。

(二)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1)认真筹备并进行科学组织施工。城建工程不仅涉及众多的材料和繁杂的工序,而且施工管理人员庞杂,因而相关部门必须进行精心的筹备和细致的安排。招标工程完成之后,相应的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必须召开预备会议,商讨材料的进场时间及开工时间,完善相应的施工设计,督促人员及设备的到位;各个参建单位一定要积极做好图纸的会审及设计交底工作,从而使得施工人员清晰领会设计师的意图及质量技术上的要求。

(2)有效落实计划,保证工程进度。相应的管理部门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积极调整各层次的进度计划。施工单位必须按照相应的合同,有效落实相应的施工方案,进行科学的编制,对周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及总的施工进度计划做好统筹安排,一定要落实到各个具体的施工部位;根据工程的施工情况,召开定期的会议,对进度计划进行讨论,然后监理单位同施工单位协调好各个工程的施工方案、工序间的衔接、穿插,而且还要采取科学的措施保证冬季雨季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

(3)保证施工安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要贯彻到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相应的部门必须抓好事前的控制,对相应的施工技术、建材原料、工程半成品的检查工作。如果在诗中发现了相应的质量问题,就一定要及时返工,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另外,还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结合相应的事例强调安全施工的重要性,保证工人安全的同时,能够有效保证工程的质量。

城建工程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关系到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而相关企业及部门必须保证城建工程的质量。增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而相应的主管部门及施工企业必须采取科学的措施有效管理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

参考文献:

[1]何耀华.谈如何提高城建工程的现场管理水平[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4)

[2]黎庆江.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分析[J].科技创新,2010(7)

篇(5)

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担当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对于独立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教学档案的管理,是对整个学院教学过程的重点记录,对整个学院的教学工作进行和发展提高,都有着促进作用。

一、独立学院教学档案的范围和内容

独立学院档案是日常教学中收集下来的文字或者图片和视频等形式的数据,这些数据信息的保留,对于独立学院的教学工作时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主要的信息内容包括,教学的培养内容,包括教学的文件、制度、计划、大纲、进度、调查表等,课程表、教研记录和试卷等,业务方面有各方面的建设项目资料,优秀的成果、教材,学籍,优秀教案展示等,并且包括毕业动向信息。

二、独立学院教学档案建设的现状

当前的独立学院的档案管理,由于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视,教学档案的管理也得到完善。首先教学档案的范围得到确立,都包含有教学的机制、新办学模式相关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大概分为九类如综合类、学科建设、教学类、学籍类、课程类、毕业和教材等相关内容。其次独立学院的各种日常管理教学相关的计划、大纲、日历等,都是当前的档案内容。有些独立学院的竞赛、训练和实验等教学方面,同时有教师方面的活动,都在当代独立学院档案建设得到体现。

三、独立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意识薄弱,对教学档案工作不够重视

在独立学院的教学档案相关人员,对于教学档案的意识相当薄弱,只关注到自我日常的教学工作和研究上来,把教学档案的收集仅仅当成与自己工作无关的事情,对于该上交的教学档案等信息,都认为是属于自我成果保护,所有内容并不完全,经常把自己的教学资料,自己保管,或者上交不全面。

(二)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落实不到位

独立学院教学模式开启的时间比较晚,这样相应的教学档案管理建设不够全面,很多相关的细则也不够全面,这就导致教学档案的规范性不够。管理收集人员与教师上交人员,都对于相关教学档案内容明细,表示不明确,上交内容不够正规。这就导致了独立学院的这种被动且不定期的收集方式,非常不利。对于性格的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监督,也是不都的。

(三)教学档案缺乏系统性、完整性

独立学院的教学档案收集时,由于在意识上,管理人员和教师对教学档案上交的意识和相关知识的不完全,导致上交的档案不够齐全。很多独立学院没有专门的人员,来处理档案收集、整理、管理工作,导致教学档案资料没有规范性,十分散乱。档案馆内,没有进行科学的编目处理,未按照正常的图书管理来进行分类,不利于查阅,检索工作的词条处理,更是没有。同时教学档案上交的形式也是单一的,都是纸质文件为主。

(四)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独立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并没有和社会发展程度相接轨,当今已经是计算机网络为主的信息社会了,所有资料信息管理工作,都几乎已经全面或者部分信息化了。独立学院总的教学档案管理,这种以纸质形式作为主要存档方式,这种手工管理的方法,并没引入电子信息管理,同时不仅导致呈现形式的单一化,借阅形式等,都会因为电子信息的现代化不足,而带来不便,这种教学档案管理手段落后性,需要改变。

(五)管理队伍力量薄弱

独立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大部分都是由某个管理人员进行兼并职务参与,而没有进行专职专设。这就导致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不够全面,不能对整个管理工作很好的处理。不仅不知道归档的程序,更是对于教学档案收集的资料各方面内容和形式上的要求,了解的不够详尽。这就使得独立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各种纰漏百出的状况。这种管理队伍薄弱的现象,彼此从人员配备开始。

(六)独立学院的特色凸显不够

独立学院的教学档案主要资料是教学过程中的纸质资料,这些档案材料不能很好的体现独立学院的新常态化的要求,对当前新形势了解不够的话,就很难使得独立学院发展潜力和管理革新度。同样对于人才的相关鼓励,也是必须的。这就对独立学院的整个办学特色,要有充分的了解。

三、独立学院教学档案管理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广泛宣传,全院动员,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独立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意识,必须动员所有人,经过一系列的改造宣传,对档案业务进行专门的培训,包括内容、法规、点评等方式,这种教学档案的管理,就是要从全面的参与方、收集人员的思念和概念的植入。宣传的范围,也是这些意识薄弱,才带来一些了问题。

(二)建立规章,依法科学管理教学档案

制度是一切事情规范的利器,独立学院中有了制度的存在,才能有实现规范的标准。通过制度不仅突出了准则,更能够让教学档案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这样在收集管理工作中,才能够更标准。还需要制定出相关办法、细则,实现教学管理档案上交有赏有罚。

(三)建设合理、高素质的专兼职管理队伍。

独立学院应该针对教学档案管理,编排相关的专职工作负责人,并且通过培训和专业的学习指导进行教学档案管理的综合管理。从多种存档形式和索引的规范化出发,使得存档查阅更加便捷,同时负责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必须是积极向上的,这样才能使得专兼职管理教学档案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

(四)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计算机网络化的时代了,独立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也应该更加普遍。例如用网络存储电子教学档案,对材料接收、存储用直接的扫描方式,这些电子数据的存储,不仅利于空间节约,更有利于编目工作的进行。更可以成了信息系统,从而使得整个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系统化、一体化。

(五)全方位展现独立学院的特色

独立学院的教学培养计划是一定自我特色的,有着竞赛优势,或者课程管理优势,因此独立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也是有自我特色的,例如实践特色培养档案,就可以存入学生参加竞赛获奖之类的档案保存,还可以有毕业生优秀成果,学生科研资料等。

(六)开发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加快教学档案管理共享步伐

教学档案的存档管理应该实现现代化的前提下,让所有的学生和教学工作者,可以查阅,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率,这样才能实现存档共享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岑淑儿.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管理初探[J].浙江档案,2005,(6).

[2]熊跃青.教学档案管理模式探索[J].怀化学院学报,2007,(5).

[3]熊跃萍.论高校二级教学档案管理与教学评估资料的一体化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08,(2).

篇(6)

在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新形势下,国家局对如何转变烟草专卖管理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新课题。构建“打击严厉、管理到位、疏导及时、服务周到”的市场监管体系(以下简称“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就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一、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的背景

2012年4月9日,国家烟草专卖局赵洪顺副局长在全国烟草专卖管理暨专卖内管工作现场会上提出:着力构建“打击严厉、管理到位、疏导及时、服务周到”的市场监管体系。坚持守土有责,强化属地管理,坚决打击各种形式不合法、不规范行为。提高市场分析和判断能力,注重市场监测,加强对异常零售客户的管理。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检查,积极疏导零售客户的合理诉求。牢固树立服务零售客户的理念,努力为零售客户提供优质服务。

在烟草专卖管理工作中,着力构建“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也是符合《行政处罚法》有关要求的。《行政处罚法》第五条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还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二、“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的内涵及方式

卷烟市场监管的目的是严格贯彻烟草专卖法律法规,查处和打击涉烟违法犯罪行为,建立规范有序的烟草生产经营秩序,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既适应市场监管的目的,又符合市场监管内容的需要。打击严厉、管理到位、疏导及时、服务周到,是市场监管方式的四个方面,既可单独适用,也可综合实施。

(一)打击严厉

提升案件经营能力,强化信息情报网络建设,开展联合执法,突出对制售假行为、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主要方式是对情节较重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严重的取消烟草专卖经营资格;对无证经营行为,移交工商部门联合予以取缔;对涉烟犯罪行为,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管理到位

提高专卖执法人员分析判断能力,对卷烟零售户实施分类管理,以异常零售户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检查和管理。主要方式是实施《卷烟零售户分类管理办法》,结合卷烟业态,明确分类管理的重点,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和转化举措。

(三)疏导及时

对有违法行为的零售户,通过实施行政指导举措,进行教育转化,避免再次违法;对轻微的无证经营行为引导整改或不再经营。主要方式是采取行政提示、行政告诫、行政约见、行政建议、行政回访等方法,减少违规率,提升教育转化率。

(四)服务周到

落实“与客户共创成功”理念,通过为零售户提供法制培训、真假烟识别等,为零售户经营发展建言献策,提供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服务。主要方式是实施五层法规培训,即新办证户入门培训、经营初期培训、违规户专门培训、守法户常规集中培训和日常上门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三、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专卖管理部门应当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打击、管理、疏导和服务,所实施的执法行为不得超越管理权限,不应违背法律精神、原则和国家政策。

(二)合理性原则

注重公平、公正,所实施的疏导和服务应符合行政相对人的利益要求,方式方法应妥善。

(三)针对性原则

紧密围绕市场监管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薄弱环节,根据不同的对象、案件或行为性质、特点,选择相应的市场监管或服务方式,实现最佳效果。

(四)以人为本原则

综合运用各种行政措施和管理、服务手段,寓执法、监管于疏导、服务之中,有效解决随意执法、趋利执法、不规范执法等问题。

(五)公开性原则

通过多种渠道,采取适当方式向零售户公布“打击严厉、管理到位、疏导及时、服务周到”的内容、形式等,切实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四、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的重要意义

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是在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新形势下,对转变烟草专卖管理方式提出的新要求。近几年,连云港市局实施的柔性执法,已在构建和谐的执法环境,提高零售户守法意识,保持良好卷烟市场秩序等方面显示出成效。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是对“柔性执法”的完善和提升。

(一)该体系是推进依法行政,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

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是推进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建设法治烟草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专卖执法的亲和力;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专卖管理秩序和社会环境的体现,有利于优化发展软环境。

(二)该体系是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转变管理职能和服务方式的重要举措

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是专卖管理部门市场监管理念与模式的重大转变,是在工作职能上从传统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是在工作方法上从刚性监管为主向刚柔相济、相辅相成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新型烟草专卖执法管理模式的体现,有利于提高专卖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该体系是优化执法环境,实现执法成效与社会效果共赢的根本保证

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有利于突出对重点违法行为的打击,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可以减少或避免违法现象的发生,提高监管效率和效能;可以协调和解决专卖管理部门与相对人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消除误解,争取配合。

五、实施“打、管、疏、服”市场监管体系的注意事项

“打、管、疏、服”是一项综合性的市场监管体系,需要专卖管理登多部门分头实施,同时又要协调配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实施主体、职责,制定完善相应的制度文书,规范操作流程和程序,确保应用、监督、考评到位。

(一)部门协作,共同实施

机动大队侧重于打击,日常监管大队全面实施管理、疏导和服务,证件管理部门侧重于管理和服务,案件审理部门侧重于疏导和服务,综合管理部门侧重于督查考核。专卖监督管理部门继续发挥好与公安、检察、法院等机关的协作机制,共同解决调查取证、证据认定、法律适用等难题。继续完善与工商部门打击无证经营的协作机制,依法取缔无证经营。

(二)形成体系,系统实施

该监管体系的建立,需要市县局共同实施。要明确市县局的分工,系统实施。打击方面的制度应主要包含有:《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行政处罚案例指导制度》、《暂停整顿操作办法》、《取消经营资格操作办法》等。管理方面的主要制度应有:《卷烟零售户分类管理办法》、《8种检查方式实施细则》等。疏导方面的主要制度有:《行政指导程序规定》和配套的实施细则、标准规范等。服务方面的主要制度有:《卷烟零售户法制培训实施细则》等。四个方面共用的制度有:《卷烟市场日常监管实施细则》、《卷烟市场互查实施办法》、《烟草专卖行政执法用语规范》、《全程说理执法实施意见》、《市场净化率考评办法》等。

(三)完善标准,规范实施

打击、管理、疏导和服务,每个方面都应有相应的实施标准和操作流程,实施单位应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流程规范,做好有关文书、资料的收集、保管、统计、分析等工作,按照要求规范实施。

(四)信息支撑,高效实施

篇(7)

6月22日,由中国工商出版社主办的“智慧市场监管”主题沙龙在京举办。沙龙邀请了市场监管总局、科技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围绕当下市场监管的新情况、新问题,探讨科技公司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完成市场监管现代化。

节省千亿费用 据市场监管总局企业注册局副局长王磊介绍,商事制度改革三年以来,企业注册资本由实缴登记改为认缴登记,为企业节省验资环节费用1200亿人民币,年度检验费用累计164亿人民币。

五年来,通过推开“先照后证”“多证合一”“证照分离”等多项举措,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根据2017年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我国营商环境排名78位。5年来我国开办企业便利度排名上升了65位。

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等地已陆续实现线上线下“一窗受理”工作模式,不仅便利了企业,实现上述成果,更有利于政府行政效能的提升。

此外,在当前我国市场主体突破1亿的背景下,传统的人盯人监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监管要求,美亚柏科运营管理委员会负责人王志永指出,当前市场监管面临监管任务重,监管人员的工作量由30年前的1人负责50家企业攀升至1人负责200家企业。大数据的运用能够降低人工工作量,提高监管效率。

篇(8)

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的日常监管。严把主体资格准入关;积极推进农资经营者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制度;加强对农资市场检查和督察工作;建立完善农资市场长效监管防范机制。继续加大农资监管“五项举措”的工作落实力度,

_、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抓好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十一”黄金周等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

加强猪肉市场质量安全监管。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严格落实亮证亮照和挂牌经营制度。全面推进“场厂挂钩”、“场地挂钩”、“协议准入”制度。加大猪肉市场打击力度。

强化粮食市场监管:依法审核粮食收购主体资格。加强对粮食收购行为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各种扰乱粮食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倒卖陈化粮的不法行为。

_、认真做好市场巡查工作

继续实行“三查一督办”制度,狠抓市场巡查制度落实工作。继续推行市场监管网格化监管模式,推行菜单式的巡查记录,继续做好oa系统《市场监管》中的“市场巡查”、“市场备案登记”的录入工作。

_、继续强化集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督促市场开办者建立健全市场安全责任制度,完善市场消防安全设施,配合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加强集贸市场安全检查,督促市场主办单位做好防风、防雪、防火工作。

_、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

篇(9)

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的日常监管。严把主体资格准入关;积极推进农资经营者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制度;加强对农资市场检查和督察工作;建立完善农资市场长效监管防范机制。继续加大农资监管“五项举措”的工作落实力度,

二、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抓好节日期间市场的专项整治工作。

加强猪肉市场质量安全监管。严把市场主体准入关。严格落实亮证亮照和挂牌经营制度。全面推进“场厂挂钩”、“场地挂钩”、“协议准入”制度。加大猪肉市场打击力度。

强化粮食市场监管:依法审核粮食收购主体资格。加强对粮食收购行为的监督管理,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各种扰乱粮食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倒卖陈化粮的不法行为。

三、认真做好市场巡查工作

继续实行“三查一督办”制度,狠抓市场巡查制度落实工作。继续推行市场监管网格化监管模式,推行菜单式的巡查记录,继续做好商务系统《市场监管》中的“市场巡查”、“市场备案登记”的录入工作。

四、继续强化集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督促市场开办者建立健全市场安全责任制度,完善市场消防安全设施,配合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加强集贸市场安全检查,督促市场主办单位做好防风、防雪、防火工作。

五、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活动

篇(10)

新技术对各级网监部门的技术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网络经营企业不断推出新技术,网络经营主体也持续推出新应用。诸多前沿技术的应用不仅扩大了网络企业与监管部门之间的技术水平差距,而且导致传统的监管技术发展模式难以沿袭和更新。数据挖掘是发展人工智能的关键因素,数据的存在形式不断改变,从最初的声音、文字、数字,到现在的图像、语音、视频,每一次鼠标点击、手指滑动,皆已成为数据。同时,网络经营企业在网络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商品数据和交易数据,数量大、维度广。海量数据的收集、储存、处理和应用,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困难重重。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市场监管亟须相应的法律法规配套跟进。 网络经营企业往往视交易数据为战略资产,不主动向任何部门提供,而市场监管部门也缺少向相关企业获取数据的高位阶法律依据。一些商家利用法律上的漏洞,依靠人工智能技术收集买家的个人隐私数据,现有的法律法规难以适应监管部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监管的需要。当出现人工智能应用的重大缺陷或安全隐患时,监管部门无法合理规避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风险。只有制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法律法规,才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

监管理念转变迟缓。不少大型网络经营企业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提升到战略层面,大力引进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建立研发团队。与其相比,市场监管部门受困于监管人员不足、监管思路陈旧、行动迟缓等,对于网络市场新行业、新业态只能被动跟进,疲于应付,难以有效履行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公平交易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工作职责。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网络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网络市场主体数量的快速增长,网络交易新业态的不断涌现,给网络市场监管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特性特别适用于网络市场监管,可帮助市场监管部门认识和把握网络市场行为特征,发现网络市场交易中的违法违规线索,增强网络市场监管执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网络市场监管能力。

精准监管的客观要求。网络市场具有跨地域性和隐蔽性特点,任何一个地方的监管部门都面临“地域性监管对应全网级市场”的难题。而人工智能技术是处理海量信息、挖掘违法违规网络商品和交易信息的先进方式,能使监管部门更便捷地依据更多数据信息作出决策,减少出错的概率,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分配和利用,提高监管效率。监管部门可以设定相应的算法需求,对全网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提炼,对于违法违规网络交易商品和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监控,从而明确监管重点,实施精准监管。

公正监管的本质要求。公平公正是网络市场监管遵循的一个根本原则。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及消费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和企业对于公平、公正执法的诉求越来越高。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一方面,可以推动网监执法数据的充分应用,帮助执法人员作出高效、公正的决策;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助推执法人员强化法治意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市场监管职责。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可以在海量网监案例中挑选典型案例和相关法律法规,不仅解决了执法人员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执法更加透明,还可以对执法人员进行监督,实现程序公正、办案公正,结果公平,从而营造公平竞争的网络市场环境。

增强研判能力的迫切要求。法律总是滞后于损害,只有当主观过错促生了具体行为并造成实际损害之后,法律才能介入,介入的目的也是恢复以前的状态。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就能改变这一现象。只要将网络市场易发违法违规行为动机融合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算法中,便有可能通过搜索全网数据预测违法行为,并提前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和制止,从而将现有的被动式监管转变为研判式监管,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做到知变在前,有效降低执法成本。

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网络市场智慧监管

2016年5月,国务院《“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7年和2018年,“人工智能”被两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从国家战略层面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一系列举措无疑将加速人工智能发展的进程。市场监管部门更应树立时不我待的精神,抓住契机,积极在网络市场监管领域探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网络市场智慧监管。

加快监管立法进程。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传统市场监管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而相关监管原则、监管体系尚处于空白,可能造成人工智能的无序发展。市场监管部门应顺势而为,积极推动网络市场人工智能应用的立法工作,填补法律空白。立法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出发点,给网络经营企业发展人工智能设置原则底线,加大对网络经营者利用人工智能实施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充分考虑处罚的可操作性。立法要把握社会共治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监管、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多方面作用,确保对网络经营企业人工智能应用全时段、全领域、全覆盖的监管,做到不虚一时、不隙一处、不漏一地。

建立统一的网络市场人工智能监管平台。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当网络经营主体涉足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时,监管难度也不断增加。如果不迎难而上革新技术,下大力气夯实技术基础,势必会丧失对新兴领域的监管能力。因此,必须自主建立统一的网络市场人工智能监管平台,自主完善、自主更新,主动将新技术融入监管执法工作,在实践应用中提升技术水平和监管能力。

第一,依托人工智能平台归集市场主体信息,将监管部门内部的登记注册、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投诉举报、商标发展、商品质量抽检等各类业务数据以及有关网络交易数据全部归集到网络市场主体名下,并将这些数据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索引,梳理成以网络市场主体为核心,关联人员、商品、行业、区域等维度的全景信息视图。

第二,通过人工智能平台构建相应的模型,及时掌握网络市场主体经营活动的规律与特征,及时发现违法违规线索,提高预测预判能力,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减少和防止无效监管,增强网络市场监管执法的针对性。而后,通过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增强网络市场监管执法的有效性。

重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市场监管部门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市场监管中的应用,人才是决定性因素。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把人才作为网络市场监管工作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切实加强人才培养,特别要注重人工智能应用人才的培养。

上一篇: 毕业设计的要点 下一篇: 化学元素的原子质量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