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0 16:33: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血压治疗策略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血压波动:高血压器官损害的元凶
苏教授介绍说,20世纪80年代初有学者提出“血压波动性”的概念,1982年他就开始了血压波动性的研究。到80年代末有人在临床观察到,在同一血压水平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性高者器官损伤可能会更重一些。这项临床观察结果激发了他的极大兴趣。他的课题组用了二十多年时间作了大量研究,首先是确认了血压波动性高确实与高血压的器官损伤有关;进而明确了高血压波动性可以作为原因引起或加重器官损伤。此外,还对血压波动性高导致器官损伤的重要性和机制进行了研究,研制了针对性的抗高血压药物,以及提出新的治疗策略等等。
血压波动性的研究难度较大。了解血压水平,通常是测量一次血压。但是,研究血压波动性,需要把24小时中每一次心跳产生的血压数据都记录下来。一个人每分钟心跳约70次,一天24小时就有超过10万个收缩压的数据。而大鼠每天心跳超过50万次。他们利用计算机分析、病理解剖分析等方法,长时间连续观察,一次次总结、推理、论证……
二十多年的研究最终证实,血压波动性高造成血管内膜受损伤,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启动炎症反应,加强了细胞凋亡。高血压引起的器官损伤早期表现为左心室肥厚,而血压波动性高器官损伤的早期表现是主动脉肥厚;血压波动性高对心、脑、肾和大血管等敏感脏器损害更大;即使血压不高的人只要血压波动性大,也可以造成脏器损伤;血压波动性与血压水平比起来在某种情况下更重要,至少同样重要。一系列的创新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得到国际高血压权威专家的肯定。
正常血压波动应是多少
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标准。专家研究主张,24小时收缩压波动性应小于10毫米汞柱。
测定血压波动性有两种方法:一是动脉插管直接测量法;二是用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的仪器测量(套在手指上)。仪器测量法目前国内主要用于基础研究,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则为时尚早。
目前可以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每20分钟或30分钟测压一次)计算出来的数据作为参考。
温馨提醒
一旦确诊高血压,如果血压水平较高,主张马上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尽快把血压降到理想目标,再用相应的复方制剂维持。
如果血压水平不太高,可以选用一些复方制剂,待血压降到理想目标,再减量维持。
如何降低血压波动性
苏教授接着谈到,研究证实血压波动性高对脏器损伤有影响,如果降低血压的波动性能不能减轻脏器的损伤?大量的药理学研究证实,既降血压又降血压波动性的药物,具有脏器保护作用;如果仅降血压不降血压波动性的药物,没有脏器保护作用。这个研究结论,将对抗高血压治疗起到革命性的作用。
在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有益于高血压治疗的情况下,苏教授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提倡使用长效降压药,避免使用短效降压药
短效降压药一般一天服用3次,服药后3~4个小时血压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再次服药后血压又下降,这样反反复复,会造成药源性的血压波动。提倡使用长效降压药,一天服用1次,药效足以覆盖24小时,将对脏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使用长效降压药必须注意――用量要足。
第二,提倡使用有双重作用的药物,既降血压又降血压波动性
高血压病患者患上脑血管疾病几率非常高,是正常人的3~4倍。在《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当中指出,高血压疾病是引发脑卒中和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1]。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几率与体内血压的升高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根据临床研究显示,若患者的收缩压每升高1.33kpa,即10mmHg时,患者患上脑卒中的几率就会上升45%~47%,从而大大增加了患病的危险;若患者的舒张压每增加5mmHg,即0.665kpa,患上脑卒中的几率则会上升46%左右。总的来说,若患者的收缩压从115mmHg开始上升,每升高20mmHg左右,患者患上脑卒中的危险性则会增加1倍。也就是说,在正常血压范围内,患上脑卒中的几率是随着血压的升高而上升的。此外,大部分个体,其血压是有节律进行变化的,其中清晨起床后血压会有明显的波动,在深夜时分,血压的水平值却较低。而相应的是,一些急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疾病患者,其发病也有一定的规律性,发病的高峰期在清晨时分,与血压升降的节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使用血压检测仪进行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作出分析,做好预防工作。
1 抗高血压治疗对预防脑血管病的意义
有效控制高血压的主要目的就在于,通过不断降压,让患者的心脑、肾等器官得到保护,因此,治疗高血压实际上是治疗患者的心、脑血管以及肾靶器官。抗高血压治疗能有效降低血压,并预防脑卒中,其疗效比较明显。在《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当中指出[2]:当患者的血压水平≤140/90mmHg,即血压水平为正常值时,可以有效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率。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200000例测试中,测试的数据显示,抗高血压治疗能使患者的血压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内,即≤140/90mmHg,并大大降低了脑卒中的危险性。其中男性可以降低35%左右,女性则可以降低40%。
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的实践当中,常用于降压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分别是: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ABBs(钙通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都可以作为降压使用。然而,同一类别不同的药物,其治疗效果也明显不同。此外,患者由于其体质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的药物产生的治疗效果也存在明显的不同,不良反应的差异性也较大。医生必须要针对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2 血管紧张素的抑制对治疗心脑血管的影响
RAS(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影响着人体内正常心血管系统发育、系统电解质、液体平衡,并对患者血压调节、心血管系统结构的重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血压疾病中,心血管系统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处于激活状态,血管紧张素通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逐步分解成AngⅡ(血管紧张素Ⅱ),然后通过AT1发挥氧化应激、肾脏钠重吸收、交感神经激活等作用。AT2受体介导的功能可能与AT1受体介导功能导向相反,并起到调节组织、扩张机体血管等作用。因此,要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活性,可以通过对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抑制而实现。
根据临床的研究证明,ARBS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减少患者神经细胞的凋亡、促进患者脑微血管的增值,对脑部损伤有着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下文进行详细介绍。
3 ARBS防治脑血管疾病的依据
3.1 ARBS的一级防治作用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患者的血压降低幅度越大,其脑卒中危险性就越小,抗高血压治疗的药物都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治疗风险。因此,在脑血管病的预防中,进行抗高血压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此外,不同的降血压药物,对靶器官有着不同的作用,在治疗期间必须多加注意。
3.2 ARBS的二级防护作用 上文已经表明,高血压无论在收缩压还是舒张压方面,其数值的增高都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经过调查显示,亚洲人比西方人更容易患上脑血管疾病。临床的研究中发现,在抗高血压治疗中添加缬沙坦,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主要原因在于缬沙坦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以及心绞痛发病率的降低。
4 CCBS和ARBS联合使用
在上世纪90年代末,已经有学者研究抗高血压治疗药物,并得出CCBs具有延缓颈动脉病变,且比ARBS更能有效降低脑卒中的危险性,增强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我国医学界也对CCBS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研究,发现其在预防脑卒中方面极具优势,将CCBS和ARBS进行联合使用,不仅能够有效抗动脉粥样硬化,还能有效预防脑卒中。两者的结合使用能有效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因素之一,要预防脑血管疾病,必须要对患者进行抗高血压治疗。在高血压患者中,小幅度的血压增高有可能增加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相反,对患者进行抗高血压治疗,小幅度的降血压也能有效降低脑血管的风险.因此,抗高血压治疗是最重要的。在临床的治疗过程中,医生必须要根据患者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采用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经过临床研究表明,单独使用ARBS,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脑血管;单独使用CCBS能有效防止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将两种药物结合使用,能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以及保护患者脑血管方面入手,有效预防脑血管疾病。
老年是生物学根据年龄来分界的一个概念,目前我国则将60岁以及以上的人们定义为老年。而本文研究的对象是老年高血压,而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是年龄在60岁以上,且在没有接受任何治疗的前提下患者的收缩压和(或)舒张压≥140/90mmHg[1-3]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我国人均寿命也在随之延长,而由于人们饮食习惯的影响,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增大,因此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不断增多,根据我国2002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为49.1%[4]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症多而且严重,因此如何有效的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文主要分析老年高血压的一些临床治疗对策,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随机抽取了自2009年7月-2011年6月这一时期来我院内科就诊的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年龄都在60-9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68岁。所有患者在就诊时的SBP>140mmHg,DBP>90mmHg。所有患者都没有在之前服用过任何高血压药物。
1.2方法本文随机抽取了自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这一时期来我院内科就诊的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4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将这些患者根据病情进行分组,低危,高危等。
主要是为了解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一些治疗方法喝护理对策,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疗效,减少病死率。
1.2.1低危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对策对于这类患者,首先要安抚患者的情绪,并向其耐心讲解为何会出现高血压症状,以及如何让预防。因为这类患者完全可以采取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适应所有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有:低盐、脂的饮食来控制患者体重,并且加强运动、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患者和其家属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当然若患者病情没有得到控制则要采取药物治疗。
1.2.2中、高危高血压患者这类患者属于高危患者因此在临床治疗中一旦确诊就需要立刻进行药物治疗。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选择适合的抗压药物,做到针对性治疗。如无合并症的患者则对于抗高血压药物没有特别的选择但是一开始倾向于单纯用药后面治疗效果不好则考虑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好处是药物副作用小,也可以减少患者的药物用量。而对于存在各种并发症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则要根据患者的实际并发症的情况来决定这类患者该用什么抗高血压药物。下面举几个例子来简单说明一下:①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患者的用药则可选用钙阻滞剂。②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用药:这类患者由于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律不齐甚至心绞痛症状所以适宜用B一受体阻滞剂。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有不少高血压患者都肥胖所以会存在糖脂代谢异常,因此要避免选择能引起糖脂代谢紊乱的药物,如利尿剂、受体阻滞剂。而ACEI受体阻滞剂则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而改善患者糖脂代谢异常又能控制患者的血压。
2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的数据分析,在临床治疗中我们首先要对所有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尤其是老年患者,医护人员应该耐心的对其病情进行解释,让患者明白高血压的原因以及预防和治疗知识,从而提高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其中非药物治疗对所有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都适用。轻度高血压患者则可先采用非药物治疗,而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则一旦确诊则立刻需要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
3讨论
3.1治疗体会临床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宜平稳、缓慢,并且药物起始剂量要小以后在逐渐增加药物剂量;更重要的是患者需要坚持长期治疗,要避免不规律服药或突然停药[5]疗中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血压波动,平稳的降压则宜选用起效平稳的长效降压药,且需要采用联合用药选用副作用相互抵消或不叠加的降压药物联合使用。由于是老年患者在治疗中要密切关注患者出现性低血压。
3.2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日常临床治疗中,主要需要对其病情进行确诊分类,然后对症治疗,并且要加强高血压疾病的日常知识和预防教育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就可以有效的控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病情减少该病的病死率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叶蕴青,吕纳强.老年高血压的治疗策略.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1,10(3):200-203.
[2]曹赓阳,王立民.老年高血压治疗策略.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4):1542-1542.
[3]张文凌,龙国贤.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3):45-46.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策略;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132-0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增多导致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对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威胁[1]?目前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常见的有内科保守术?开颅血肿清除术及颅内血肿清除术,三种手术方式均有各自优缺点?为探求高血压性脑出血最佳治疗策略,本院对1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1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出血量为30~60 ml,全部患者均有高血压发病史?剔除静脉畸形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保守组?开颅组及微创组,每组60例?保守组采用内科保守方法进行治疗,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为(62.3±6.5)岁?22例出血部位为基底节,18例在丘脑,20例在脑叶?开颅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法进行治疗,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52~76岁,平均年龄(62.6±6.2)岁?21例出血部位为基底节,17例在丘脑,22例在脑叶?微创组采用颅内血肿清除法进行治疗,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2.4±6.2)岁?20例出血部位为基底节,19例在丘脑,21例在脑叶?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保守治疗组患者进行常规控制血压?降颅压?对症治疗及预防并发症等?开颅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插管后,给予去骨瓣减压?小骨窗血肿清除等措施?微创组患者采用CT对穿刺点及穿刺针长度进行定位,根据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进行规范化治疗,用电钻将一次性血肿粉碎穿刺针钻进颅骨,拔掉钻头后将圆钝头针芯推进血肿腔,将针芯拔出后,出流出暗红色血液则将帽盖拧上,连接侧管,用注射器将血肿液态部分抽净;然后拧紧帽盖,将针型粉碎器插入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将引流管关闭,4 h后再开放引流;手术完成后每天进行液化冲洗及引流,2~7 d后采用CT对血肿清除情况进行复查,确认血肿清除干净后可拔掉穿刺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疗效判定标准》[2]中的规定,将患者病残程度分为0~7级?0级为基本痊愈,1~3级为显著改善,4级为改善,5级为没有改善,6级为恶化,7及为临床症状无改变或死亡?将治疗效果分为3级,1级为优,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2级为良,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3级为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甚至病情加重?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6.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经治疗,保守组患者优良率为50.00%,开颅组患者优良率为61.67%,微创组患者优良率为90.00%,保守组及开颅组优良率显著低于微创组(P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对患者的生命产生威胁,单纯内科保守治疗主要针对小量脑出血患者,该治疗方式无法提高大量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相关研究认为,开颅手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除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从而降低颅内高压,骨瓣和骨窗开颅可在极大程度上清除血肿,但需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创伤较大,操作复杂,患者耐受度较低[3]?
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清除血肿被广泛运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中,该术式具有以下优点:①不开颅,有效避免了手术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②注射器用于抽吸手感较强,有利于抽吸负压强度及素质的控制,术中再出血的发生几率较低;③微创清除血肿的首次清除量可达一半以上,之后采用尿激酶对血凝块进行快速溶解,促进脑内血液引流,治疗优良率较高,且无副作用发生;④粉碎针将血肿液化剂扩散至血肿各部位,有利于血肿的清除及安全粉碎血肿;⑤在脑血肿发生高峰之前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有利于颅内压的降低,从而减轻对血肿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有利于阻断脑组织进一步损害,减轻了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4]?本组研究中,微创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保守组及开颅组(P
综上所述,微创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见效快?患者耐受度较高,老年体弱患者的耐受度较高,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石传江,张义,崔佳嵩,等.幕上中等量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探讨及疗效分析.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3,18(3): 124-125.
血压测量的方法:建议使用汞柱血压计袖带听诊测量法测量血压,对难以听诊的小婴儿或新生儿或需频繁测量血压的重症监护患儿,可用监护仪等自动测量工具测量。袖带听诊法:袖带宽度应为儿童右上臂长的2/3,气囊能包裹上臂围的80%~100%,根据第六版《诊断学》上Korotkoff法测量。
高血压的治疗原则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应从生活习惯着手,有需要时合理使用药物治疗。对于继发性高血压,除上述治疗外应更着重病因治疗。高血压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血压及评价治疗效果。高血压应用药物治疗的指征:有症状的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合并1型或2型糖尿病、经非药物治疗高血压持续者。
用药原则:开始治疗时先用一种药物,由最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剂量直至血压控制满意;如剂量已达最大用量疗效仍不满意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则考虑增加或更换另一类药物;高血压二期者起始治疗药物可能需1种以上,注意药物之间作用的互补性。
针对妊高征最普通、最基础的治疗方法
休息,提倡左侧卧位休息。
饮食宜选富含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不必限盐。
吸氧,2~3次/日,30~60分钟/次。
监测血压和腱反射变化情况。
药物治疗
解痉对尿蛋白阳性和(或)眼底血管痉挛等子痫前期患者,应选用硫酸镁治疗。一般硫酸镁的总量是20~30 g/日。用法如下:25%硫酸镁16~24 ml+5%葡萄糖20 ml,静推;25%硫酸镁20~30 ml+5%葡萄糖500 ml,静滴,1~2 g/小时,通常1.5 g/小时。
注意:为了警惕镁中毒,开每瓶液体之前一定要检查患者;如夜间不持续滴入,可夜间用常规硫酸镁肌注(25%硫酸镁20 ml+2%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分两侧臀部深部肌肉注射)以维持负荷量,第2天继续使用硫酸镁时,不必再静脉推注硫酸镁。
24小时的总量≤30 g,5 g负荷量。如夜间不持续滴入,则硫酸镁5 g深部肌注,以维持负荷量。
分娩后24小时要持续静滴硫酸镁。
患有心肌病和心脏瓣膜病患者伴发妊高征时,必须慎用硫酸镁,尤其是注意滴速和补液量,或者改硫酸镁静脉泵入,速度同前。
一般硫酸镁治疗有效可表现为尿量增加、水肿减轻或消退,肾功能改善、尿蛋白减少或消失,自觉症状好转。
因硫酸镁的治疗浓度(1.75~3 mmol/L)接近中毒浓度(3.5~5 mmol/L),故治疗中应避免镁中毒。镁中毒时表现为腱反射消失、嗜睡、ECG改变(镁离子可致房室传导受阻)、呼吸抑制、昏迷、心跳停止。故硫酸镁解痉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以下几项,并且不宜开长期医嘱。①膝反射必须存在。②呼吸>16次/分(应用硫酸镁的同时尽量少用呼吸抑制药物)。③尿量>25 ml/小时或600 ml/日;尿少肾功能不全时减量或停用;重症患者必须精确记录出入液体量;经常巡视病人,重视病人的主诉。④必要时监测血清镁离子浓度。⑤必须注意体重与剂量的关系,对体重较轻者不可在较短时间内大剂量使用硫酸镁,必须进行血清镁的监测才安全。⑥镁中毒的解救:停用硫酸镁,10%葡萄糖酸钙10 ml静推,或是每3分钟葡萄糖酸钙1 g静脉给药。
镇静地西泮50 mg/次,2~3次/日口服;苯巴比妥0.03 g/次,3次/日口服。
降压血压增高对维持子宫胎盘循环有一定意义,但是血压过高会使脑卒中危险性增加,故当血压≥160/110 mm Hg时,为防止脑卒中须用降压药,值得注意的是,妊高征降压不能过快,舒张压不应
拉贝洛尔50~150 mg/次,3次/日口服,30~60分钟起效;硝苯地平(短效钙离子拮抗剂)10~20 mg舌下含服,3~5分钟起作用,一般3~4次/日(不推荐),或是拜心同(长效钙离子拮抗剂)30 mg口服,1~2次/日;普奈洛尔(心得安)5~10 mg/次,2次/日或3次/日口服,30~60分钟起效。
经典药物为肼屈嗪/肼苯达嗪(血管平滑肌的直接松弛剂)10~20 mg+5%葡萄糖20 ml缓慢静脉推注,2~3次/日,或40 mg+5%葡萄糖溶液500 ml静滴。
扩容治疗有明显血液浓缩、心率
扩容治疗后有下列指征时,应进行脱水治疗:脑水肿(出现头痛、呕吐);视网膜水肿;扩容治疗后,尿量
扩容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低血浆蛋白者可选择白蛋白10 g/日静脉输液,根据血浆白蛋白的程度决定补充的总量(1 g蛋白吸收水12 ml);高凝状态严重者可选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静滴,1次/日,5~7天(1 g右旋糖酐吸水15 ml);合并贫血者可选用全血扩容;新鲜冰冻血浆能补充血浆蛋白、血小板和某些血浆因子,如ATⅢ。难治性HELLP综合征产后72小时未好转者,扩容时应注意单位时间内的输液量、输液过程中的心率、呼吸、尿量变化。
利尿适用于全身水肿、心力衰竭、肺水肿、肾前性急性肾衰竭者。呋塞米用于心衰肺水肿者,20~50 mg静脉注射,必要时60分钟重复1次;甘露醇适用于脑水肿、肾前性衰竭,20%甘露醇250 ml快速静滴,15~20分钟内滴完,必要时6小时重复1次。应用利尿剂时应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抗凝治疗适用于DIC倾向较明显,尚未终止妊娠者(尚无明确创面者)。肝素25~50 mg加5%葡萄糖500 ml静滴,维持6~8小时,1次/日,共3天,注意动态观察凝血时间,控制试管法凝血时间15~30分钟,怀疑脑出血、血压很高或不稳定者不用肝素。
促胎肺成熟治疗如果妊高征病情严重,估计难以将妊娠维持至足月,或是估计近期即将终止妊娠,均可使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治疗。
适时终止妊娠
妊高征胎儿的肺成熟常比正常孕妇的胎儿早,孕34周的胎儿成熟率已有所提高,可能与应激性刺激胎儿肾上腺分泌皮质激素有关。故应适时终止妊娠,降低母婴发病率及死亡率,并且终止妊娠也是妊高征最为根本的治疗措施。
终止妊娠的指征①病情严重,无论孕周大小,为保证母亲安全,应及时终止妊娠。如:患者在慢性肾炎或慢性高血压基础上,附加重度妊高征,经治疗后好转,肾功能继续恶化,眼底出血,合并HELLP综合征和DIC等。②先兆子痫,积极治疗24~48小时无明显好转者,先兆子痫,胎龄>36周者;③先兆子痫,胎龄虽
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有引产和剖宫产
引产适用于宫颈成熟、无阴道分娩禁忌者,产程中保持安静,密切注意血压变化,缩短第二产程,预防产程出血,产后继续应用解痉剂至产后24小时,预防产后子痫。
妊高征经阴道分娩时,应该注意以下事宜:①一旦临产,硫酸镁仍应给足量;②严密观察血压,必须保持良好的宫缩,应争取在12小时内完成;③缩短第二产程,助产前应给予度冷丁100 mg,肌肉注射硫酸镁5 g,动作宜快、细致,预防子痫的发生;④第三产程积极预防产后出血,仔细检查软产道有无撕裂或血肿形成。
DOI:10.14163/ki.11-5547/r.2015.30.162
目前, 随着现代社会饮食变化、压力上升和作息习惯改变等各方面发生的改变, 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 并逐渐年轻化, 对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高血压需要长期用药, 做好并发症预防, 避免演化成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危及生命[1]。基于此, 本研究分析了社区医疗治疗高血压病与预防并发症策略和护理分析,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社区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诊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预防组, 各50例。常规组男24例, 女26例, 年龄32~84岁, 平均年龄(64.53±7.45)岁;预防组男25例, 女25例, 年龄34~81岁, 平均年龄(64.53±7.7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患者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 监督患者坚持用药, 按时服药。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指导患者坚持用药和测量血压, 定时复查。预防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防并发症护理, 具体如下。
1. 2. 1 从思想上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和并发症的重视, 加强防治, 接受科学规范的治疗。除此之外, 还需要强调心理因素对高血压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目前现代生物心理医学模式非常重要, 其通过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改变其思想, 防患于未然, 能大大减少并发症发生率[2]。
1. 2. 2 接受科学系统的治疗 只有进行科学系统治疗才能更好控制病情和预防并发症, 一级高血压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并适当进行运动即可有效控制血压;若降压药物需要增加使用剂量, 则需要认识到是否会伤害靶器官。由于患者具有个体性和差异性, 因此在降压药物用量和类型选择时, 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而定。
1. 2. 3 药物使用知识 应从小剂量开始, 如果一种药物作用不明显, 可联合其他药物。但血压正常后不能马上停药, 需要逐渐减量直到血压可保持在正常范围为止, 避免血压骤然下降导致脑组织血流灌注不足, 引起头晕和晕迷或者缺血性脑病。血性脑血管疾病。
1. 2. 4 健康教育 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 避免产生心悸导致血压突然上升, 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尽量先控制情绪。多培养兴趣爱好和开展户外活动, 放松心情, 合理摄入食物, 减少食盐摄入, 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 饮食清淡。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早晨避免做剧烈运动, 避免发生猝死, 尽量在17:00左右进行[3]。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预防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并发症
常规组 50 15(30.0)a
预防组 50 2(4.0)
注:两组比较, aP
2. 2 两组患者血压改善幅度比较 预防组血压改善幅度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水平评分和血压改善幅度
比较[ x-±s, mm Hg]
组别 例数 收缩压改善幅度 舒张压改善幅度
常规组 50 10.73±1.35 12.32±1.37
预防组 50 10.47±1.63 12.42±1.35
注:两组比较, P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一组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 以心、脑、肾为靶器官的多器官损害为主的临床综合征, 是心血管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降低血压可明显减少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4]。
在本次研究中, 对常规组患者实施了常规护理, 预防组患者则给予了预防并发症护理。针对患者对高血压知识不了解、认识不全面的情况, 消除患者认识误区和认识死角, 加强对疾病的认识, 从思想上重视疾病和并发症;通过系统治疗指导, 使得患者接受科学规范的治疗, 更好的控制病情;通过用药指导, 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明确药物服用原则和剂量的处理, 并提示不能骤然停药, 以免引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另外, 还要结合健康宣教, 使患者采用低钠饮食, 并注重新鲜蔬果摄入, 改善体重情况和体内生态平衡[5], 让患者明确适当运动的重要性和运动时间的选择等。
本次经过干预, 两组血压均有明显改善, 但预防组并发症发生率(4.0%)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30.0%)(P
综上所述, 社区医疗治疗高血压病采用常规降压药物, 监督患者按时服药, 降压效果确切, 但还需要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以减少并发症, 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亓剑凤.循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规范化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18):35-37.
[2] 柯盈盈.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护理的认知与态度.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26(21):6155-6157.
[3] 鲁梅.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 2014, 17(15):74-75.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治疗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医疗水平建设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中高血压治疗水平也得到有效的提高。但是根据国家医药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病患人数显不断上升的趋势,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已成为影响百姓健康最主要的疾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及其他危险因素的高度流行更使慢性病的控制面临着严峻挑战。[1]我国社区高血压病发病率高达16.8%,且呈年轻化趋势,并发症多,后遗症重,严重危害居民身体健康,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困扰和负担,它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论文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社区高血压治疗情况数据,同时个收集同一时期另一社区高血压治疗进行对比,现将有关情况反映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社区高血压治疗病患1171人,将其称为观察组。其中男性高血压病患850例,女性高血压病患321例。收集同一时期另一社区高血压治疗病患1163例,将其称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病患801例,女性病患362例。所有病患都符合高血压治疗标准,两组病患在性别和疾病种类上没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则是按照传统医院方式治疗,观察组实行系统专业性的社区高血压治疗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 按时服药,定期做好血压检查
社区高血压用药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措施和方法,在具体的用药上不同的病患,根据自身病情应选择性的用药。[2]在目前临床当中一般包括:康力士螺旋藻复合营养片、盐酸贝那普利片等等。但是在实际的用药当中社区医生应该告知病患服药的时间、药量,并告知应按时服药。另外要加强社区高血压的检测措施,要求病患定期的做身体检查。在医院门口设置义诊展台测血压称体重,提倡肥胖年轻人首诊测血压,
1.2.2 合理饮食,适度锻炼
合理的饮食是有效控制血压的基础,在高血压病患生活当中要有一套完善的饮食计划。高血压患者宜常食植物性蛋白含量高的食物,如各种豆类、豆制品、菠菜、茄子、芝麻、木耳、紫菜等,应还常吃一些具有降血压作用和降血脂作用的食物,如芹菜、白菜、萝卜、胡萝卜、海蜇等。[3]另外高血压病患要禁烟,酒,避免情绪激动,保持血压的稳定。高血压病患要做好各种户外锻炼,可以进行步行、健身跑、太极拳等方式,其中步行可按每分钟70~90步开始,约每小时步行3~4km的速度,持续10分钟。主要适用于无运动习惯的高血压病患者作为一种适应性锻炼过程。高血压病人选择一天中从事运动锻炼的时间要避免清晨和晚间。
1.2.3 做好随访工作,随时保持治疗
做好随访工作,随时保持治疗是社区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随访医生严格坚持定期随访的原则,对具体情况作了登记分析。使患者的血压基本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4]
1.2.4 注重宣传,加强健康教育
在社区高血压治疗当中应注重宣传,加强健康教育,普及高血压控制有关知识。为广大居民提供了高血压知识讲座、免费医疗咨询。宣传人员应告诉患者在饮食控制、规律服药、监测血压和体育锻炼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给予了具体的指导,告知病患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教育群众改善饮食结构良好控制体重,增强体质锻炼,提高生活质量,远离高血压。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对两组病患在经过不同措施的高血压治疗措施之后,对两组病患在高血压控制数据进行分析。在血压变化与转院治疗当中,各个数据P
3 讨论
高血压是我国当前主要的慢性疾病,在高血压的治疗措施当中,社区高血压的治疗水平,对我国高血压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因此加强社区高血压治疗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肖功伟. 高血压病患药物治疗体会和赵学军,高俊岭,傅华. 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指出,、在社会高血压病患的治疗过程当中,要加强高血压病患健康教育的管理力度。建立完善的高血压档案,包括采取“健康教育、一对一辅导、专家咨询、上门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督促指导,结果使其高血压控制率大大提高。[4]
蒋庆,荣英男,熊先军洋. 我国城市社区高血压防治现状及应对策略和陈月英. 分析高血压病在社区医院的防治研究当中指出,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高血压病管理服务流程。应加强老专家专门做健康讲座及指导用药,采取体检、B超、心电图和常年查血糖免费等多项措施,调动居民参与高血压病管理的积极性。[5]把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与适宜的高血压治疗方案有机的结合,既有利于调动居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又可减轻居民经济负担。 目标人群积极主动参与的目的,并以此带动其它社区慢病管理工作的开展。[6]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社区高血压的治疗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措施,把高血压病健康教育内容重点放在合理用药、健康膳食、适量运动等综合防治上,并结合其并发症和经济状况,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提高高血压实际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肖功伟. 高血压病患药物治疗体会[J]. 中外医学研究,2011,02:95-96.
[2] 赵学军,高俊岭,傅华. 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2011,11:1181-1184.
[3] 蒋庆,荣英男,熊先军,严宵,姚岚,熊巨洋. 我国城市社区高血压防治现状及应对策略[J]. 医学与社会,2011,12:45-47.
[中图分类号]R54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a)-157-02
An analysis of control state of blood pressure for clinic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ANG Chunyi1, WANG Qiuyue2
(1.Affiliated Hospital of Northeast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China; 2.Department of Endoc Rinology, the First Aff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is aimed to find out the control state of blood pressure of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Methods: The blood pressure of 89 clinic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as measured stochastically.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the blood pressure of 64.04%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e normal values and that of 21.35% patients was within the normal blood pressure range, but with a higher value. The blood pressure of only 14.61% patients was controlled be within the normal values. Conclusion: The key to the increase in the control rate of hypertension is to broaden patients health protection knowledge, to monitor intensively blood pressure, and to use comprehensive measures.
[Key words] Hypertension;Health education; Control rate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对生命与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慢性疾病[1]。研究表明,高血压对患者生命的威胁主要来自其心、脑、肾的严重并发症,这些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往往是直接与所患高血压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密切相关。假如能够有效控制并保持血压稳定在理想范围内,虽然高血压病的“病根”没有消除,但患者仍然可以“带病”保持健康,活到高龄。反之,控制不良的高血压病,可能早早就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对生命与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努力提高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对保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2]。本文对89例高血压患者随测血压监测,以了解院外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状
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3年10月~2005年3月,门诊已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9例,男73例,女16例,平均(66.7±14.5)岁。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血压测量方法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
1.2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均为门诊随机就诊患者。休息5 min后,采用台式汞柱血压计测量坐位上臂血压,连续测3次血压,取平均值为基础血压,并询问服药史。
2结果
89例患者中,随测血压有57(64.04%)高于正常,19例(21.35%)为正常高值,13例(14.61%),为正常血压,见表1。89例患者中,有64例(71.91%)不规律治疗,7例(7.87%)坚持口服降压药物,18例(20.22%)从未服用过降压药物,见表2。
3 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已被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20.22%从未接受过治疗;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71.91%存在不规范治疗、不规范用药等情况,只有7.87%的患者坚持规范用药。有64.04%的患者血压仍高于正常,只有14.61%的患者血压得到良好的控制。出现上述结果主要是由于高血压治疗需要长期服药,许多患者不能坚持,在血压控制平稳后擅自将药物减量或停药,影响治疗效果;也有一部分患者在门诊治疗一直未能有效,因无自觉症状,药物亦不作更改。不良的生活方式是所有高血压患者共同存在的问题。因此,加强防治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宣传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健康教育,解决患者的思想问题,使他们充分认识到长期高血压的危害。
通过宣教使人们认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控制体重、坚持运动、限制摄盐、控制饮酒和进行正规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等,可以防治高血压。针对患者长期服药担心药物的副作用问题,医生应该注意告诉患者,高血压本身对心、脑、肾及血管等有直接的损坏作用,降压药通过降低血压可以消除这种危害,对心、脑、肾和血管是有保护作用的。对大多数药物而言,其保护作用大于副作用。因此,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正规服药,是防治高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病的最好方法[4]。
高血压的防治要规范化。高血压的变化具有时间节律性。原发性高血压有明显的昼夜变化模式:早晨血压迅速升高到高峰水平,白天保持在高水平,傍晚下降,在睡眠期降至最低水平[5-8]。因此,防治高血压的药物选择和服药时间,应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按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确定,这样才能达到理想控制高血压的目的。
因此,只有全社会共同重视高血压防治工作,通过健康教育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改变患者遵医行为,使其遵从医嘱与治疗方案、保证疗效、减少并发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高危因素;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其血压及其它危险因素水平[6-8],才能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预防病程变化及靶器官的损害。
[参考文献]
[1]胡春松,胡大一.高血压治疗原则的进展及我国高血压治疗策略的特点与变化[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27(4):380-382.
[2]李莉.高血压治疗:从临床指南到临床实践[J].中国临床医生,2007,35(3):67-71.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4,32(12):1060-1640.
[4]王瑜.高血压控制率低下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23):9.
[5]胡大一.2007年ESH/ESC高血压治疗指南--联合治疗是提高高血压控制率的重要策略[J].临床荟萃, 2007,22(23):1673-1674.
[6]王建骏,朱理敏,王丽芬.健康教育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高血压控制率[J].实用全科医学,2008,6(6): 607-609.
非药物治疗的意义[4]
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方法,对轻型患者具有肯定的降压作用。饮食治疗加上其他非药物治疗可显著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尤其对轻型高血压;对中、重型高血压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亦应认真采用非药物治疗措施,藉以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非药物治疗的措施
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因素主要是血压偏高、高盐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体重增长过快和过量饮酒[5]。国内一项研究表明[6],肥胖和超重者的高血压患病率可能是体重正常的3.172倍和1.862倍;吸烟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与高血压有计量累积关系;大量饮酒会引起高血压升高,随着饮酒时间的延长,饮酒患者血压正常高值和高血压的风险分别会在1.188倍和1.180倍的基础上逐年增加。
降低体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增高,可能与血容量及心排血量增加、血管反应性增高及高胰岛素血症引起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增高、肾上腺能活性增加、细胞膜离子转运动能缺陷等有关。因此,减肥不仅可降低血压,对控制糖尿病和冠心病均有裨益。
限制钠,增加钾、钙、镁的摄入。膳食高钠、低钾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7],而限制钠和(或)补充钾的摄入是高血压膳食干预策略的核心[8]。高钠饮食造成水钠储留,增加血容量,还可以引起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钠-钾泵和钙泵功能障碍,细胞内Na+、Ca2+增加,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和血压升高。补钙降低血压可能是通过内皮细胞功能、组织中钙的活性、交感神经系统、RAS活性的改变而影响血管活性来实现。防治缺钙既可用药物补钙,更优者是选用含钙高的食物。镁与钙可竞争平滑肌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增加细胞外液镁可减少平滑肌细胞内Ca2+水平;镁与钙通道阻滞剂有协同减少血管张力的作用。故有人认为可长期用于治疗轻型高血压,如氧化镁1g,3次/日。国内报告使用代用盐(成分为65%氯化钠+25%氯化钾+10%七水硫酸镁)经1年的干预,实质性地降低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收缩压净降低10.31mmHg,舒张压净降低5.45mmHg[8]。
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可降低血压,特别是休息时血压,减少运动时血压和心率增加的幅度,且能达到减肥、消除脑力劳动者的精神紧张的目的。其机理与周围血管扩张、增加钠排出、降低交感肾上腺和RAS活性有关。
限制饮酒:饮酒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高血浆儿茶酚胺水平,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肾上腺素释放增加,RAS激活,影响细胞膜离子转运功能,引起钠-钾泵活性异常,导致慢性钠潴留,Mg2+缺乏,而细胞内Ca2+增加,使血管平滑肌兴奋-收缩偶联增强,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戒烟:吸烟刺激交感神经,使儿茶酚胺和加压素分泌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心律失常;吸烟损伤动脉内皮细胞,引起血管痉挛,血流减慢,长久则引起血管阻力增加,血压持续升高;吸烟还能降低抗高血压治疗对冠心病的预防作用。
做好心理治疗:高血压的流行病学得知,从事脑力劳动和紧张工作的人群患病率较高,与生活紧张程度、精神心理因素和社会职业有关。有的患者因治疗效果欠佳或恐于常见的心肾脑并发症而处于忧虑及紧张状态。已知反复的长期精神紧张可导致大脑皮质兴奋-抑制失调,皮质下血管运动中枢失去平衡,通过一系列神经反射和递质作用可引起或加重高血压。因此,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避免精神刺激和紧张,对脑力劳动和紧张工作的人群要强调劳逸结合和其他非药物治疗;要改变长期习惯的不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特别是好习惯的养成一般有着比较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只有做好宣教和心理治疗,才能使患者自觉坚持非药物治疗;在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有相当数量的患者顺从性差,即不能按时按期甚至终身服药或自行停药,必须教育患者树立长期甚至终身治疗的思想准备。患者与医生相互信任和配合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非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非药物治疗只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方法,对轻高血压经半年左右的非药物治疗无效以及已并有左室肥厚、冠心病患者,即使血压轻度升高和中度以上高血压患者,必须使用药物治疗降压。
非药物治疗也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对血压越高及有心脑肾并发症者限制钠盐应越严格。对高龄和已有并发心脑肾损害患者应控制运动量,过度剧烈的体力活动并不适合,有时反而适得其反。
非药物治疗必须长期坚持,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