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艺术创意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0 16:33:1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艺术创意教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艺术创意教育

篇(1)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政府机构、产业平台、高等教育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不是某一机构或者个体就能够实施或者掌握的行为,它需要通过有效的组织架构才能够有效实施。埃茨科瓦茨和雷德斯道在上个世纪末提出了三螺旋结构,对政府机构、产业平台以及高等教育这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阐述,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高等教育为学生们提供了相应的意识引导和理论支撑。学生们通过产业平台而得到了自身能力得以发挥的场所和现实指导。而政府发挥的功能就是为学生们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提供相应的保障,这三者政府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障和动力的关键就在于政府能否加强监管,并对政策进行有效贯彻和支持。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可以理解为知识的转移和转化,更重要的是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应当有效结合创新态度和创业技能。

二、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个人素养有待提升

当前,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基本上都是以艺术兼职为主,创业机会较少。另外,当前有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对于创业失败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艺术大学生素质存在问题,同时,当前还有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存在着较为落后的传统就业观念,有部分学生认为创业只是因为无法就业所无奈选择的一条出路。

(二)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脱节

高校教育教学的目标一直以来都是传授给学生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现今高校的艺术类大学生,他们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培养下艺术技能和素养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创新创业能力方面还比较缺乏。现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开展不顺的一个主要因素在于高校教师创业经验明显不足,缺乏对市场产业结构、企业运营机制、市场规则和环境方面的知识,高校应当针对创业教师的培养和选择方面加大力度。

(三)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不完善

相较于其他专业的学生艺术类专业学生他们有着较强的创业意识,也给予了创业很高的关注度,但不容忽视的是他们在创业方向方面比较迷茫单一,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撑,大部分学生开展的创业都适合艺术培训,有着明显的种质化现象,使得竞争过于激烈。

三、艺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策略

创新是创业的核心所在,高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立足于现今艺术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政府部门、产业机构以及高效应当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创业创业教育的开展。

(一)提升艺术类大学生个人素养

现今高校的专业教育体系已经比较完善,艺术类大学生在毕业时已经掌握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一些和自身专业相关的工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怀疑和创新意识、探索能力等等。同时也要对学生展开相应的心理教育,如此才能够使得学生在创新创业时在遇到挫折和突变问题时,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而更好的解决各种创业问题。

(二)有效衔接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

篇(2)

一新时期听障大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背景与重要性

“创新”(innovation)的概念第一次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得(1912年)提出。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快速发展,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创新能力作为国际竞争格局的重要能力。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于2004年正式成立,2015年5月,教育部批准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开始招收本科层次学生,专业设置为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美术院校中唯一一所开展特殊教育工作的院校。主要招收听障残疾学生,以听障大学生专注、执着的生理特质与工艺美术的精工细作要求高度契合的优势为基础,依托西安美术学院西部地域优势和创作特色。培养听障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四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使学生掌握工艺美术专业基础知识、艺术修养、工艺美术创新与设计等。如何在了解听障学生思维与心理特点的情况下,结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通过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发挥出其思维优势,让听障艺术类大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创新尤为重要。

二影响听障艺术类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特点

(一)听障学生自身思维认知特点

由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听障艺术类大学生的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听障学生思维概括能力较弱,难以看出物体之间存在的共性。而听障大学生的学习经历看,他们以直观模仿为主要学习方法,这就导致其知识迁移能力差,独立创新意识差。但听障大学生有其独有的思维认知优势,相较正常大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视觉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联想性思维,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等,都显示出常人所不及的敏锐度与优势。而听障艺术类大学生由于其专业性,恰能通过对艺术的学习,开发听障学生的视觉、触觉与感觉等方面的潜能。

(二)听障学生交流方式的特点

在对听障艺术类大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以手语为教育、沟通手段,但仍有一些突出问题。到目前为止,中国手语仍是一种不够成熟的语言。手语中的艺术类专业词汇严重不足,一些专业概念也无法用手语表达,或者只能用拼音字头的手语表示。这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准确、深入了解,使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知识理解能力相较同年龄段的健听大学生普遍偏弱。

(三)听障学生思想与心理特点

听障大学生最大的心理特点是希望与普通人一样得到社会的接受和承认。但同时,他们解决问题时有着依赖心理,习惯模仿,看别人如何解决,这就导致听障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不足。因此,如何结合听障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特点,组织日常的管理、教育、教学,能发挥其主动积极去吸收知识,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尤为重要。

三听障艺术类大学生创新教育探索与实践

(一)以听障学生心理特点为基,因材施教

听障大学生由于听力等级差异,家庭、经历、康复程度不同,影响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人格特点、专业基础都存在差异性,而这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因此,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位听障大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个性的差异及个人兴趣,在专业训练与教育的过程中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案。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于工艺美术的专业基础知识是以班为教学单位,但在进行专业技能的深入掌握上分为小组“课上课下相结合”进行更加系统熟练的掌握、实践。同时,在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基础上,对学生每个学习、生活阶段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在提高美术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心理发展。西安美院特教艺术学院让学生的专业学习成果紧密与社会相联系,并得到社会的认可,增加其自信心。特教学院开设的镶嵌课程与陕粮集团合作,由其供应粮食,制作手工粮食镶嵌画,并面向全社会举办大型聋哑学生粮食镶嵌画展,得到各级领导及社会的一致认可。工笔重彩课程上学生制作的工笔画团扇、鼻烟壶内画作品等则入选第15届里约夏季残奥会礼品名单。听障生本身存在着难以融入社会的问题,西安美院特教艺术学院为这些聋生搭建起有效的应用与展示平台,极大鼓舞了聋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二)构建创新课程体系,提升听障学生创新能力

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如果针对听障大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发挥他们的思维优势,专业潜能,一直都是我们特教工作者研究的课题。西安美术学院特教艺术学院采取情境学习、情境认知、抛锚式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具有形象思维能力强,注意力集中、模仿能力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但由于听障学生听觉受损,在思考问题时也会出现片面、简单的倾向。根据听障学生的这一身心特点,特教艺术学院在课程中加大艺术鉴赏环节,并带领学生大量的向外走,参观各种美术馆、美术展览,帮助学生开拓艺术视野。另外,打破课程内容局限,加强实践环节。在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学习的基础上,加大工艺美术技能实践训练,实现“教授进课堂,工艺美术大师进课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课堂”。请进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首先在课堂上、实地制作工厂大量让学生进行观摩、欣赏,使学生有初步感官认识。其次,再手把手为学生传授工艺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技巧,之后直接用专业材料让学生上手,模仿老师的创作制作过程,从而掌握工艺实训的技艺。再循序渐进进行创作性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在自我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最终使其有其创新意识,并掌握创新方法。

篇(3)

数学“综合与实践”编选在教材中的内容并不多,要想“撬动”整个小学数学教育,并带来品质的提升,仅仅依靠教材中的几则案例,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我们想由衷地说:“‘综合与实践’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一种新的理念,应该用这种理念对整个小学数学课程进行优化与改进。”

篇(4)

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

瑞吉欧体系的特色有很多,其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生动而丰富的表现。其教育理念得到各国教育界赞赏,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全世界最好的教育系统之一”。其特点如下:

1 社会支持和父母参与

全社会关心幼儿教育素来是意大利的好传统,是意大利文化中集体主义的一种体现。在瑞吉欧镇,0~6岁儿童的保育和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市政工程,享有12%的政府财政拨款。

父母在学校中所起的种种作用是实质性的。在全镇所有的幼儿学校中,父母都有权利参与学校各个环节的事务,并自觉承担起责任。

2 学校的民主管理与合作

瑞吉欧学前教育系统以儿童为中心,在幼儿学校里,无论是教师或儿童都能获得“家”一样的感觉。教师之间没有任何层次等级,他们只是平等的共事者和合作者。这里也没有我们在一般机构中所见的那些行政事务。

瑞吉欧幼儿学校实行3年一贯制,教师连续跟班教学,以保持教师和幼儿之间长期稳定的联系。

3 弹性课程与研究式教学

幼儿学校的课程主要解决儿童真实生活中的问题,教师结成小群体进行长期深入的专题研究。他们没有固定的课程计划,教学活动强调生动而富有实效的学习,决不匆匆忙忙“走过场”,要求自然而流畅。

4 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

语言只是教师与幼儿彼此沟通的手段之一,瑞吉欧要求教师多采用动作、手势、姿态、表情、绘画、雕塑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5 合作字习与反思实践教师和孩子一样,都不是“训练”出来的,相反,教师是在与孩子、与父母、与其他教师沟通的环境中学习的。这种合作关系有助于教师不断增强自己的“角色”意识,提高教学水平。

6 开放的教学环境

瑞吉欧教育体系特别重视学校环境的设计布置,他们把学校的环境称之为“不说话的老师”。因此,他们精心设计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愉快学习、相互合作、彼此交往。

瑞吉欧的儿童教育方案,首先考虑拥有巨大潜力的孩子和他们的权利。特别是孩子成长需依靠的所有语言发展:如表达语言、沟通语言、符号语言、想象语言等等。这些有特色的教育经验多年来兴盛不衰,不断进步,成为意大利和全世界的教师、教育家、学者、政治界和文化人士的兴趣焦点。

目前瑞吉欧已发展成一个国际品牌教育机构,向世界各国输出他们的教育经验和方案。瑞吉欧不但是意大利教育部指定的幼儿教师培训机构,每年世界各国去参观的人也是络绎不绝。昂贵的教师培训项目及影像资料、书籍出版等,都给瑞吉欧的儿童教育机构带来了巨额财富。

意大利这个没有什么自然资源的国家,靠它的视觉艺术工业,靠它富有创造性的儿童教育理念――蒙特梭利教育方案和瑞吉欧教育,受到全世界的特别关注。

《爱的教育》(原文是Cuore,翻译为心)原名《一名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是通过埃・德・亚米契斯的儿子的日记改编的。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讲述了从四年级10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10月份在校内外的听见、所闻和所感,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还包括亲人为他写的许多劝诫性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9则感人肺腑的每月故事。通过塑造一个个看似渺小,实则不凡的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波澜。

本书记叙的是孩子对父母、老师,和老师、父母对孩子以及朋友之间的爱的故事,是关于孩子们的勇敢、执著和纯洁心灵的故事。

人世间最伟大的感情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一切,爱使人变得祟高而伟大,任何艰难险阻在爱心汇集成的力量面前都变得微不足道,爱的教育它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

父母是传播爱的教育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们身上能看到父母的影子,父母的教养深深地影响着孩子。本书中的主人翁安利柯生活在一个和睦的家庭里,他的妈妈很友善,安利柯开学第一天,妈妈就嘱咐他:“上下楼一定要小心,尤其大家排着队走下来的时候,你千万不要从背后推人啊”!当安利柯第一次看到裴宝尼老师,认为老师看起来很可怕时,妈妈这样劝慰孩子:“一个人的外貌并不能代表他的内心,单从他的外貌去推测是靠不住的,凡是做老师的,没有一个不是爱学生的,越热心的老师对学生越严厉,看起来好象很可怕,其实他是想把学生教好”。母亲的正确引导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是多么重要啊!安利柯的父亲博琪尼带领孩子去探望阔别四十年之久的郭路赛老师,给老师送去温馨的回忆,这是家长用爱的行动教育孩子学会感恩,不管时间多久都不应忘记老师……这些都值得我们每位家长认真学习。

老师是爱的教育的具体实施者,老师的音容笑貌会给孩子们留下美好的回忆。本书中的裴宝尼老师对上课调皮搞恶作剧的学生,不是粗暴的责骂体罚而是轻轻把手按在这个学生的头上,说了一句“这样不行啊,下次不许再这样了”,然后他告诉同学们“我把你们看作我自己的孩子,我会爱护你们、教导你们,把我的精力全都用在你们身上,使你们都成为意大利的好少年”。这些爱的行动和语言震撼每一个幼小的心灵,让淘气的学生自己醒悟,主动检讨,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又达到了教育目的,孩子对老师更加敬佩和爱戴。帽子上插着红色羽毛的女老师说话像唱歌一样动听,孩子们放学回家的时候,她会跟出来,帮孩子们戴好帽子,扣紧外套的扣子;见到孩子们咳嗽,她会把药送到他们面前,她总是微笑着吻她的学生们……,这样有爱心的老师,必定收获爱的回报。

许利亚心疼其爸爸昼夜劳作,夜间他悄悄地替爸爸抄写订户名册,以致累病了自己;齐启禄不分昼夜专心服侍身躺在病床上的陌生老人,直到老人安然去逝;扫烟囱的小男孩不小心丢了劳动所得的三十个铜币,素不相识的同学和老师慷慨解囊,帮助小男孩凑足铜币的感人场面;马里奥和寇莉泰在大船将要沉没时,互相把生的希望让给对方,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些都是爱的教育的结果,如果没有父母和老师的爱心教育,就不会有大家的互爱和互助。

父母对孩子的爱和老师对学生的爱汇聚成社会大家庭的互爱,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力量。所以爱的教育至关重要,爱的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让我们的孩子在爱的教育中健康成长吧!

孩子的幸运:少年阅读之家

在意大利,有30%的孩子一年连一本书都不读。但有一个地方的孩子一个星期至少读两本,而且在每隔3天进行一次的评比中,往往所有的孩子都是优秀,都受到奖励。他们得到的奖品是同学们的掌声。

这个地方就是“少年阅读之家”。这所学校的教学目的是教孩子们热爱读书。在这里,就像《艾丽斯漫游奇境》中描写的那样,学校的规矩都颠倒过来了:读什么书,不读什么书,决定的不是大人,而是孩子们自己。在这里,练习本里不再有红色或蓝色的批语,而是“绿色的词语”,因为小读者们使用的优美语言是以绿色标出,予以褒奖的。在这里,孩子们之间互相传递的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大仲马的《三个火》、王尔德的《坎特维尔的幽灵》和托尔金的《戒指先生》等等。然而,报名读书的这100个孩子,在学校并不是班上的佼佼者,相反,其中的1/3是因为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学校总是落后生。

小读者在成长

这所“少年阅读之家”在维罗纳市一栋有草坪、门廊和砾石小径的小别墅里。在这里,每月交8万里拉,任何一个9岁到14岁的孩子都可以成为读者。每周两个下午,孩子们与5个大人聚会在这里,每次两个小时,没有约束,没有作业,没有惩罚。我们来到了这所阅读学校,想看个究竟。

5点钟刚过,孩子们走进房门,把一摞摞书放在课桌上,然后走进洗手间。他们出来时都带着肥皂的香味。原来这里有个规定,孩子们在翻阅图书之前要像吃饭之前一样先洗手。5时30分,聚会开始。

第一幕:掌声

黑板上,每个孩子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在名字旁边列出自己三天前带回家阅读的书名,一般是3本,书名旁边再写上阅读的页数。阅读并非强制性的,只要尝试所选择的书即可。阅读20页之后,孩子们就可以将书归还,而无需向大人解释为什么这么做。“阅读之家”共有四个阅读厅,C厅有11个孩子,退回的书只有两本。孩子们一个接一个把自己阅读过的书的页数加在一起,平均每人300页。凡阅读量超过前一次者即可得到掌声鼓励;阅读量超过别人者也可得到掌声鼓励。没有一个孩子得不到掌声。

第二幕:统计表

墙上挂着成绩表,成绩以红线方框表示,每满100页画一个方框。我们从表上看到,艾丽萨已经阅读了9000页,阿贝托超过了7500页,恩里科6500页,读完了《莎士比亚故事集》。

给书打分就是先给一个“好”或“不好”,然后稍微说明一下原因。1994年10月到1995年6月马尔塔已经读了35本书,对于《小王子》,他的评语是“不好,太难”。接下来,对于所有的神话故事集,不论是意大利的还是北欧和俄罗斯的,他的评语都是“好”、“好,惊险”、“好,有意义”、“好,令人激动”。马里莱娜刚刚8岁,是“阅读之家”最小的成员。她已经读过了70本书。对于《梅利诺巫师》,她的评语是“不好,不激动人心”;而《天上的蛋糕》则是“好,甜蜜”;《艾丽斯漫游奇境》是“好,神奇”。

篇(5)

舞蹈被誉为最古老的艺术,是人类生命活动本质特征的一种表达形式,体现在最原始的节奏和节拍的力度和速度上,节奏和节拍是舞的基础,“蹈”的本质含义就在节奏的力度上。在这里只有音乐能最好地体现舞蹈的这一审美特征和审美规则。人类最初获得交流和协调行为的根本基础是声音和身体的协调和统一,在这里节奏、节拍、动作共同起到“语言”的作用。在这里只有音乐能最好地体现出舞蹈传达、交流、共通的作用。当代大学生的舞蹈音乐在体现大学生的身心情感以及校园生活方面是不足的,没有学生以及校园文化的特征,这与校园舞蹈的发展相对滞后有关,因此校园舞蹈音乐节奏的力度、速度、音色直接影响着校园舞蹈动作的情感色彩,影响着舞蹈的创作意图。舞蹈音乐的创作必须遵循舞蹈的抒情性、意象性、动态性、结构性。

一、 抒情性

舞蹈音乐的抒情性是指在舞蹈的过程中舞蹈音乐对动作体系的情感支撑与烘托。闻一多先生在《说舞》一文中说“舞是生命情调中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1]而音乐的生命情调和审美特征也与之惊人的相符。音乐是以声音在旋律中的组合来表现内容和心理情感的过程,这种情感的表达要靠乐音的连续。音乐的时间单位是音调和节奏。节奏、节拍是音乐整体的骨架,情感是音乐的灵魂。舞蹈是以人的形体为媒介,在优美抒情的音乐的作用下通过表情、姿态和动作的力度、幅度、角度以及点和线的有规律变化来表现人们内心感情和主体性格的艺术。舞蹈表达内容和情绪的进程是在音乐情绪的推动下依靠动作的点和线的连续,舞蹈的时间单位是带有人类最本质情感的姿态和动作,音乐的情感因素越丰富舞者的情绪越能最大限度的发挥。音乐与舞蹈都属于“动”的艺术,都受不可停止的进程所制约,在整体和完整的部分进程中,停下来就意味着终止和结束。音乐是情感的运动,通过声音唤起一种类比联想,基于情感世界的共同性,而把听觉转化为视觉。音乐的内容,沉淀在形式上,是情感运动和声音运动组合形式的直接统一,音乐中情感的运动、矛盾冲突的展开,与宇宙、人生、秩序暗合,使音乐表现艺术达到空前的哲理深度。舞蹈的情感抒发和形体运动相结合,心理与生理、美感与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具有一种其它艺术所未有的直接感染效果。世界上有脱离舞蹈的音乐,却没有脱离音乐的舞蹈。有的舞蹈没有“音乐”,其实有声,叫效果。这里有节奏、有律动、有音高、音色,是一种“另类音乐”。在舞蹈艺术中,音乐正是舞蹈的声音,而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有形而无声,一个有声而无形,这正是它们互相吸引的条件。音乐与舞蹈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打破了不同地域、民族、语言的限制,不经翻译而成为整个人类的艺术。

舞蹈音乐的创作是作者内心深处真情的流露,离开了“真”只会矫揉造作,脱离了真情,就丧失了审美价值,也就谈不上“艺术个性”所独具的艺术美。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过:“美不仅在物,也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如全国舞蹈“荷花奖”获得金奖作品前线歌舞团创作的《小城雨巷》,她就像一幅优美的江南园林田园风景画,创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入的理解和对美好江南的诗性表达。她不仅在服装、道具上出奇,而舞蹈音乐创作又是那样的富有真情性,是如此的动人。其采用的音乐素材具有浓烈的典型的江南地域文化特点,与舞蹈动作是如此的贴切,以中国的五声调式表达的创作者的感受是鲜活和美妙的,音乐给人的内心“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和淡淡的愁怨,仿佛有一种陌生而又美好的东西像国画中的水墨一样,在漫漫的散发和渲染,在这里感受到的是人性化的具有诗话的情绪元素特征:轻柔、淡雅、婉约、舒缓、 空朦、湿润、清丽而又纯净,加上音乐和表演一唱三叹的铺垫,娓娓道来,在诗的意象中,放大和强化了一种韵味和雅致。”[2]情绪的起伏,层层推进中逐渐推向,使欣赏者仿佛置身于出神入化的意境之中,在姑娘的表演中纯真储蓄、质朴婉丽,动作柔美灵巧,而与雾中的园林房屋如似细腻内在,似乎能感受到音乐中有那么一种呼吸的贯连起伏,出自真情,与情节的变化是那么地吻合。也正是这“真”的情性的流露才深深拨动了欣赏者的心弦。又如同时获得全国金奖的东北师范大学的舞蹈《中国妈妈》,凄凉的音乐背景下一群妇女迈着承重的步伐,伴随着激昂愤慨的音乐,迸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呐喊,这喊声包含着耻辱、愤怒、泪水,把我们带到了不堪回首的抗战岁月……伴随着越来越激昂的音乐,宣泄着对日寇的仇恨和解放后的酣畅淋漓。伴随着忧伤低沉的曲调,为收养日本小女孩,中国妈妈复杂挣扎的内心世界,伴随着忧伤音乐母性开始洋溢,出于一个母亲最伟大、最本真质朴的胸怀,和对每一个弱小生命的珍视,母亲接受的小孩,这前后的仇恨到接纳的音乐对比,使舞蹈情节合理合情、真实可信。音乐逐渐明亮起来似呼预示着一段幸福新生活的开始,音乐在异国小女孩幸福温暖的成长中变得欢快和悦耳,远处稚嫩的童谣伴随着音乐响起,“老玉米,金黄黄,养育了的异国小儿郎,我捧着玉米回头望,地里站着的是我娘。”声声感人。紧接着音乐在东北民歌的《摇篮曲》的旋律如泣如诉,悠扬而伤感,仿佛是母亲温暖的怀抱。音乐在女孩长大,即将离去时最为感人,母爱在这里得到最本质的体现。[3]《摇篮曲》渲染母爱的真情性,使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真切、亲情感的流露;使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又十分吻合于生活的客观规律,让人能体现到艺术的真实真情,所以,追求率真的情性,才会使舞蹈真切自然地表现出感人肺腑的内涵,因而求“真情”才能使舞蹈音乐和舞蹈本身得到升华。因此舞蹈音乐要能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生的情感特征和心理特征。

二、意象性

舞蹈音乐的意象性是指舞蹈音乐给舞者提供特定的舞蹈形象与动作态势。艺术的共通性就在于都有一个形象的塑造,袁禾在《中国舞蹈意象论》中说:“正是因为这种哲理性情感的制约,使中国艺术以创造具有深刻内蕴的,融合主客观,融合情意形的‘意象’为其最大特征。”[4]在舞蹈的创作中,舞蹈意象的选择与确立,意象的生动深刻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音乐意象的塑造,舞蹈家吴晓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作了验证,他认为:“任何舞蹈在艺术形象上都必须通过音乐,才能把它的意象主题完整地表现出来。”他并且公开宣称自己曾从《义勇军进行曲》中“获得舞蹈形象”,他还指出“就是一个无伴奏的舞蹈,虽然没有声音,但他从无声中也有一种节奏动作,会使人感到无声胜有声。”[5]虽然也有无伴奏音乐的舞蹈,但作者的音响意象就是动作的节奏,通过动作的点和线的强弱快慢来完成意象的塑造,而这种表现形式只有在当代舞和现代舞中才会出现,舞者强调的是舞蹈的各异性,动作的点和线的强弱快慢,就是音乐的基本意象。舞蹈家王曼力等编导表现烈土在狱中斗争生活的舞蹈《无声的歌》,就是一个无音乐伴奏的舞蹈作品,但是他音乐意象采用了风声、水声、镣铐声、鞭打声等音响效果来伴奏,其实这种音响的本身就属于广义上的音乐,因为它有节奏,有律动,有音高,有音色。而这种广义的音乐意象在体现主题丰富意象上是恰到好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创意体现了舞蹈音乐的多异性和创造性。

舞蹈音乐意象主题的深刻准确,风格各异,就能给编导者提供一个想象空间和创作平台,音乐的意象和舞蹈的意象完美的结合,这种结合的前提音乐起关键作用,在视觉的时间空间和音响的时间空间里,编导的思路是立体的。音乐主题成为了创作者领航的音响元素。说它是领航的音响,因为它是表达和演绎作品的内涵和审美。它既界定了作品的表现特征、环境特征、人文特征,以至时代特征等等方面,又要在具体的谱写中,将这个音乐主题渗透到舞蹈意象的每个章节之中,甚至渗透到舞蹈动作的点线、力度、方位等每个细节之中,渗透到舞蹈情感起伏、情节变化、意境铺垫上。只有这样,观众的心路才能跟着旋律语言和动作语言深入其境,同时随着舞蹈审美意象特征,而产生听觉和视觉上高度统一的艺术效果。

舞蹈音乐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意境铺设,在舞蹈的创作中开始部分的意境创造最主要的部分要靠音乐来完成,袁禾说:“人们在评论舞蹈作品,尤其是在评论没有复杂情节的较单纯的舞蹈作品时,总是要以“诗情画意”来做衡量,这说明有无诗情画意已成为人们审视舞蹈作品高低优劣的一种尺度,而事实上“诗情画意”也是中国舞蹈意象境界一个最基本的追求。”[6]袁禾所说虽然指的是整个舞蹈作品,而在舞蹈的开始部分的‘诗情画意’往往最能吸引欣赏者,它既界定了作品的表现特征、环境特征、人文特征,以至时代特征等等方面,又是整个舞蹈发展的基础和动机,因此音乐的意象能给舞蹈创作者产生联想和想象,提供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对于欣赏者来说开始部分要有创意,要有风格独特的画面,要有舞蹈和音乐的“诗情画意”,才可能有足够的吸引力吸引眼球,从心理上引起共鸣和震撼。因此对音乐的意象要求就必须是清晰可感,形象鲜明的,能够引起舞蹈编创者和欣赏者共鸣和震撼的音乐意象,才能产生审美意象的艺术感染力。音乐能够使人从内心产生一种创作和表演的激情和冲动,就是因为音乐意象的审美特征所起的作用。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舞蹈意象是时代的青春的充满活力的特征。

三、结构性

舞蹈音乐的结构性是指舞蹈音乐为舞蹈的发展构建一个完整的可表现的机制。在舞蹈作品中构成舞蹈内在机制的要素是靠舞蹈的动作、情节、情绪和音乐的结构来共同完成的,为舞蹈的表现主题服务,音乐的结构特征是按舞蹈编导的构想进行创作,也有依据音乐作品的结构来构成舞蹈布局结构的,甚至在结构内部的舞段、舞句、动作元素都是依据音乐的旋律线和音乐节奏强弱的力度变化创作的,在舞蹈作品中空间结构靠舞蹈动作,时间结构靠音乐,或者是节奏。因此对音乐的要求的原则是:“受主题立意的影响;受风格要素的影响,为舞蹈的语言基调及个性化特征作定位;受样式要素影响,为舞蹈段落大意作定位;受段落要素影响,为作品的类型性特征作定位;受情节要素影响,对现实事物做出剪裁和筛选;受创作灵感的影响,把直观性转化为自我发现;受角色造型要素影响,在以往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形成感情内涵。”[7]这说明音乐创作受各种要素的的影响。反过来音乐对舞蹈结构的各要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情节舞蹈中音乐结构直接受戏剧规律的影响,音乐结构思维从时空关系、人物事件、结局表达、情绪变化等有逻辑的、有发展的组织起来,特别是结构段落的音乐处理,包括情绪冲突、事件冲突、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场景表述的音乐处理,例如:由张继钢编导的《一个扭秧歌的人》以悲喜剧的手段,对一位无比眷恋民间舞的舞蹈艺术的老艺人感怀进行了深邃的解读。“舞蹈的结构是在由远及近,又由近趋远的二胡的悲凉声中揭开角色的情节要素,而进入发展段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的扭动,使一个老态龙钟的迟钝形象在乐声中找到了‘生机’,同时把角色的心绪撩开,似乎带到了一个梦幻、回忆、憧憬的情节中。”[8]这位老艺人在不断推向的音乐声中,一会儿独舞,一会儿和年青人群舞,突然音乐停止,老人倒地,等到音乐再次响起时又回到了开始的起点,在梦幻、回忆、憧憬的情节中表达了生命的意义。

在抒情舞蹈中音乐结构受某种思想感情的影响,许多抒情舞蹈音乐创作,多着力表达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感悟和情怀,最终表现人类的情感特征,体现某种现实的或抽象的思想感情。在结构情绪舞时音乐是把舞蹈感情和情绪有层次地、有逻辑地、有发展地组织起来,创作一个完整的作品。安排节奏,依据主题的意图与思想感情的变化安排舞蹈音乐的节奏变化。如抒情性的舞蹈,常以舞蹈动作节奏的对比变化来表现和描绘舞者不同的情感发展和精神风貌。

四、动态性

舞蹈音乐的动态性是指舞蹈动律的韵律与音乐的旋律的流畅性相吻合。舞蹈音乐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舞蹈的动态性,舞蹈的动作与音乐相吻合,舞蹈动作的情感起伏与音乐所赋予的情感起伏相吻合,舞蹈的动律节律性与音乐的调性、节奏、节拍在轻重、缓急、快慢、阴阳、顿挫、张弛、舒缓、舒展等相吻合,舞蹈动律的韵律与音乐的旋律的流畅性相吻合。

舞蹈音乐的动态性是舞蹈音乐与其它门类音乐作品最具个性差异的所在。曲作者要考虑音乐的动作性和意象性,要考虑肢体动作的逻辑循环性和结构循环性,要考虑到在音乐意象和节奏的衬托下,动态的韵律感,也就是表演者都能分辨得出的节拍韵律,这个节拍韵律能在听觉上清晰可感,也就是说,不仅是乐理上说得通的,更应该是心理上感觉得到的经过精心提炼、准确无疑的动作性很强的节拍韵律,若没有这种韵律感,表演者心中不能整齐化一地完成舞蹈动态的韵律,动态就会缺少支点,动作的逻辑动势就会混乱,动作就不会自信,情绪就难以饱满,当然画面结构也就更难整洁。

在舞蹈音乐中有的音乐和舞蹈处于相对平行的状态,这样就给舞蹈创作留有一定的自由的空间,以及想象、发展、变异的创造性空间,这类音乐大多是先有舞蹈构想然后在有音乐,音乐给予舞蹈更多的是层次感、色彩感、抒发感的叙述性的依托,此时舞蹈的表演与音乐产生对比的效果,强弱的对比、动静的对比、急缓的对比、张弛的对比,形成相对立的状态。有时音乐比舞蹈更强烈,音乐气势宏大,达到辉煌的震撼音效。另外舞蹈的动态性比音乐强烈,音乐色彩不是很鲜明,意象不是很突出,较突出的是旋律性、抒发性、流畅性的音乐,旋律更多的是生动的、优美的,强调的是舞蹈本体的逻辑性和风格性,这样就给舞蹈的创作提供发散性思维的空间,充分展示创作者的个性化特征。

舞蹈音乐创作过程中,在考虑音乐动态性的同时,还不能忽视舞蹈动作的表现力度、速度、幅度,音乐一定要给舞蹈动作以明确可靠的支点。创作舞蹈音乐的过程中,在考虑音乐与肢体动作如果紧密结合时,在注意音乐本身的力度、速度、幅度表现外,更要注意到配合好舞蹈语汇中刚、柔、静的逻辑性很强的循环节拍和激情奔放的自由节拍,以及静态的画面感等等方面。这样就把音乐主题化为舞蹈动态元素而浓缩成的一个音响基因。说它是基因,因为它是表达和演绎作品的最小音响单元。它既界定了作品的风格、地域,以至时代等等方面;又要在具体的谱写中,将这个音乐主题渗透到每个章节之中,甚至渗透到每个细节之中。渗透到舞段、舞句、舞蹈元素语汇中,渗透到单一动态的轻重缓急、强弱对比、幅度控制上。只有这样,观众的心路才能跟着音乐语言深入其境,同时随着演员的肢体语言,而产生听觉和视觉上高度统一的艺术效果,充满青春动感的具有时代特征的舞蹈音乐就是当代大学生动态性的最好体现。

总之舞蹈音乐作为独立的艺术类别,与舞蹈各有不同的发展,但在舞蹈艺术中,音乐和舞蹈是永远分不开的伙伴关系,音乐是舞蹈的声音,舞蹈则是音乐的形体,一个有形而无声,一个有声而无形,它们相互合作、相互依存,舞蹈依赖音乐而发展,共同开创大学生舞蹈艺术事业的美好未来。

注释:

[1]袁禾著.《中国舞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版第1页

[2]《舞蹈》杂志.舞蹈杂志社 2007年4月版,第21页

[3] 《舞蹈》杂志.舞蹈杂志社 2007年4月版,第21-24页

[4]袁禾著.《中国舞蹈意象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5

月版第2页

[5]吴晓邦著.《舞蹈新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10月

[6]袁禾著.《中国舞蹈意象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5

月版第264页

[7]田培培著.《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上海音乐出版

社,2008年3月第15页

[8]田培培著.《形体训练与舞蹈编导基础》.上海音乐出版

篇(6)

关键词:工匠精神;创新创业;艺术类大学生

自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等发展战略以来,各大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成果显著。成都大学也积极相应国家号召,成立相关部门、颁布政策、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设立孵化园培育创业团队等。作为高校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创新创业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可见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势在必行,而在培育艺术类大学生如何创业、怎样创新的的同时,更应当传递“工匠精神”。自古以来便有“独具匠心”一词,“匠”是基础,体现的是基本功和专业程度;“心”是提升,体现的是灵感创意和特色创新。只有将“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独具匠心”的境界,才能真正地将创新创业教育做实、做牢。

一、工匠精神的阐释

传统意义上来讲,“工匠精神”体现着传统手工劳动者的价值取向和追求;而现如今则代表着大众应当追求的一种实践精神。

(一)工匠精神的传统意义

我国传统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的是真善美境界,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面:“强而力行”的敬业奉献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和走出个人的“兴利除害”的爱国为民精神。除此之外,古代的劳动者们的精湛技艺通过身体力行口口相传、人人相知。教授者向受教者传授技能并树立“规范”与“标准”;受教者通过对教授者指导内容的领会、感悟以及对技能无数遍的重复和磨炼,将其技艺达到完美。长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师徒”的关系,久而久之达成了默契,从而在学习和使用技能过程当中,严格遵守“规范”与“标准”的同时创造出新的技术、方法、风格。使得技艺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地被赋予新的生命。在师徒相处之中,师傅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徒弟。徒弟观察与体会师傅的言行,从而始终保持对技艺的严苛要求和对道德的不断完善,使自己从技艺上和思想上都达到工匠之标准。

如今,传统的“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仍有体现。劳动者对于产品的精益求精,不断完善、不断探索、不断追求的精神始终存在。

(二)工匠精神的现代意义

现代工匠精神不仅仅局限于手工劳动者,而是普世大众的精神追求和行业标准。除了继承传统精神之外,还应当包括:一是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现代经济环境下,制造业与服务业正在实现融合,上到科学家、工程师,下至普通群众,都要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工匠精神,在精益求精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西门子公司总裁曾说过:“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是我们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正是这种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精神,推动着西门子公司永葆活力,在诸多挑战中屹立不倒。二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不断的要求自己。呼吁“不撞南墙不回头”、“钉钉子”、“一根筋”的执着精神。三是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在工作中,心无旁骛、一丝不苟、戒骄戒躁、久久为功,把平凡的工作做的不平凡。就如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一样,用35年的坚守,诠释了一个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以及对本职工作的敬业态度。

二、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的意义

(一)工匠精神的培育对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深远现实意义

艺术类大学生创新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是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时代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具体体现。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发展经济的第一资源。工匠精神是创新创业活动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撑。大学生是现代和未来的人才储备主力,而艺术类学生更是当代大学生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具备工匠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工匠精神的培育对学生自身价值的实现、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艺术类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培育工匠精神是个人价值实现的现实需求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在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后,会不断提高自身发展需求层次。其中最高层次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也是人生中应当始终追求的目标,是挖掘自身潜能、发挥自身特点的方式。艺术类大学生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要有与其追求相匹配的品质和能力。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动力,鼓励学生始终如一,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在生涯规划与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高校基于学生个人特质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创业创新型人才,帮助大学生树立新的创业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三)艺术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

高等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改革就要不断更新理念。教育观念、变革教育模式、完善教育体系,逐步实现从重知识到重能力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理论知识、科研成果向社会生产力和发展力的转化。在艺术类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创业教育,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型人才,要求高校打破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的束缚,创新教育理念与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加速理论创新向实践创新的转化速度。这也是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目说闹匾环节,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内在需求。同时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工匠精神是高等院校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特色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处于转型期,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社会对知识密集型新兴服务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中国新阶层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需要进一步发展壮大。

(四)全面深化改革建设初巧型国家的客观要求

工匠精神是创新创业活动发展的重要信念和实践精神。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型人才,促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多元化,从而加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创业友好型经济发展环境。工匠精神引导大学生树立创业活动中持之以恒的思维观念,在就业过程中更快摆脱进入体制拥有"铁饭碗"的传统思维,在工作岗位上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不断完善,不仅为社会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更提高了全社会的生产效益。培育工匠精神,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支持和引领,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有利于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

三、结语

艺术类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不仅要以拓展训练为载体,不断磨炼学生的意志和团队协作意识,还应该不断去内化严谨、敬业、追求极致的职业精神。身体力行的实训教育,使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所得、所失,不断创新,不断的完善自己,逐渐形成凝神专一、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篇(7)

二、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的特点

艺术类大学生在个性上也具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具有独立的性格,喜欢冒险和创新,富有创新精神。一般都具有活泼好动的外向型性格,不喜欢受约束,这些特点使他们在就业方面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果另辟蹊径,利用他们的个性特征和专业知识进行自主创业,效果会更好。因为他们具备自主创业的潜质。只要通过创业方面的学习,他们的就业问题就可以由被动就业转为自主创业。艺术类尽管在就业中难于找到专业对口的岗位,但不说明艺术类在生活中毫无用处。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提高了,同时,随着我国教育目标向素质教育转变,家长对于孩子的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艺术类学生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自己开办艺术辅导班,教中小学生音乐、美术知识。自主创业的另一个途径是可以开办娱乐公司,目前,社会上有婚庆、广告之类的娱乐活动,需要具有专业素质的艺术人才,像婚庆公司,需要专业的主持人,专业的摄像、灯光,以及后期影像制作。一些大型企业也经常举办庆祝活动,也需要这样的公司助兴和摄像,这也是艺术类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这样的娱乐公司单枪匹马办不成,需要几种专业的合作,像主持、摄像、美工、音乐合成、视频后期制作等。像美术类的学生也适合自主创业,成立广告、设计公司,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重视,这样的小型公司比较有市场。

三、艺术类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途径

针对目前的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现状和自主创业的前景,艺术类高校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到学生的就业情况,要将创业教育融合在教学中。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的艺术类高校在招收学生时,文化课要求不太高,结果很容易使学生缺乏应有的人文知识,这样走上社会在道德修养方面也会形成不足。因此从长远出发,应该在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礼仪文化,使学生具备综合素养,才能更好地与人交流。

(二)在教学中进行一专多能式的培养

目前,我国的艺术类教育也和其他专业教育一样,只侧重一种专业的培训,影响学生的就业面。应该对学生进行一专多能式的培训,例如学音乐的除了学习器乐,还要学一些声乐知识,即使不能当歌手,也能利用自己的专业培训别人。在器乐方面,要注重对民族乐器的培养,民族乐器相对于西洋乐器,具有体积小,易学易掌握的特点,并且还有触类旁通的效果,像学会了吹箫,笛子就会了;学会巴乌,葫芦丝也会了。学习民族乐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在大型庆典活动中,民乐的喜庆意味更浓。像传媒类专业,应该让学生将摄像、编辑、后期制作这些相关的专业同时掌握;主持和文稿编写同时掌握。在美术方面也要这样进行一专多能式培训,这样在自主创业中可以减少人员开支。

篇(8)

一、前言

“大数据(bigdata)”概念源于依靠大容量数据集的学科,如天文学,基因组学及气象学。[1]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将大数据定义为:通过高速捕捉、发现、分析,从大容量数据中获取价值的一种新技术。[2]大数据有4大特征:第一,数据容量大(Volume),其单位至少是“太字节”PB(240个字节,计算机上储存一个英文字母是1字节),目前最大到“尧字节”YB(280个字节)。第二,数据类型多(Variety),包括网络日志、音频、视频、图片信息等等,物联网出现后,数据类型更加多样化,“凡存在,皆联网,凡联网,皆数据”。第三,价值密度低(Value),信息采集装置随处可见,信息量无限放大,信息的价值密度降低。所以如何更迅速的完成数据的价值“提纯”,是大数据时代亟待解决的难题。第四,处理速度快,时效性(Velocity)要求高。数据已经无所不在,许多过去难以量化的信息都已被悄然转化为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从而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影响人们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反观目前的医学高教,还存在许多与时代不相适应的部分。

二、我国高等医教的现状

我国高等医教模式来自50年代初的苏联,随着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该模式已明显滞后,制约了高等医教的发展,不利于人才培养。其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医学课程体系沿用苏联“三段式”结构(普通教育、基础医学教育、临床医学教育;虽然后来增加了继续医学教育,但流于形式)。课时数多,部分课程份量过重,内容重复、过专、过深,学习负担太大;同时,部分社会亟需的课程,如医学信息学、预防医学、人文医学、老年医学等比重过轻。有医学生发表文章指出“课程陈旧使得学生厌学”,“必须大胆砍掉无用的课程,同时增加与时代联系更紧、实用性更强的课程”。[3]

(二)教学方法封闭、师生关系单一

由于医学信息量的庞杂,长期以来医学教学多以灌输为主,填鸭式教学依然大行其道。强调记忆、背诵,最有活力的学生被最枯燥的教科书束缚在最封闭的课堂,机械记忆挤占了早期接触临床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学习兴趣,打击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扼杀了创造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当前医学教育片面强调授业,忽视解惑和传道。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要消极接受、服从和背诵,就能得高分,无权选择课程、选择老师,只能接受高温定型和批量生产。学生没有时间疑惑、没有兴趣问道。这种“知识型”、“专业型”、“高分低能型”的人才培养,容易造成人才自我封闭,再次扼杀了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

(三)考核制度局限

目前,高校考察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仍以现场的理论考试为主,考试内容基本是死记硬背的试题,不重视沟通能力、综合能力、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的考核。

三、大数据时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应对策略

在“数据驱动决策”的大数据时代,发达国家已将大数据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投入巨资,在教育领域研究和应用也已取得一定成果。我们迫切需要整合现有资源,弥补自身不足,发挥后进优势,争取实现教育大数据研究及应用的跨越式发展。[4]

(一)课程设计,从“资料获取”到“深入挖掘”

大数据时代,资料获取手段已经改变:从道听途说,到查阅纸质参考书,到电子期刊检索,到百度一下,再到移动终端,到不远的普适计算时代———“不见计算机,无处不计算”。从书籍传播发展到全球网络直播,通用知识的获取周期缩减到0.01秒。资料分析方法改变:从传统的抽样调查到大数据时代的“全数据”,直接分析研究对象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是仅仅分析少量的数据样本;从复杂的统计学分析到直观便捷的“样本=总体”。随着卫生保健和生物医学数据的增长和多样化应将大数据应用到生物医学和卫生信息学教育课程中。[5]应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习如何学习,提高“信息素养”。[6]课程设置方面,应进一步突出自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甄别信息、应用信息的学科,如“医学文献检索”、“医学信息学”等。不仅如此,还需要及时更新整合教学数据,精简落伍的学科,避免内容的重复和冲突。医学教材中不同科目在讨论同一问题时,常有不一致的数据;甚至在同一本教材的不同章节,对同一问题的表述也有不一致,甚至相去甚远。正如樊代明院士所说,教材非常厚,自说自己话,互相不关联,你想找联系,翻都翻不到。这种每个专业盲人摸象般的教育模式,势必被“整合医学教材”所取代。不仅如此,大数据时代,呼唤将“古今中外和未来”的医学重要信息予以“整合”。[7-8]

(二)调整教师作用,从“知识讲授者”到“学习组织者”

过去认为,教学效果主要依赖教师的努力与水平;而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推动“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推动“演员型”向“导演型”教师转型,从宏观群体走向微观个体,使“经验式”转变为“数据服务”教育模式,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根据数据关注每个学生的微观表现,依据数据因材施教,从而实现个性化教育。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触手可及,学生对老师的期望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而是以有趣并且易于理解和记忆的方式讲解,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的热情。传统的照本宣科将被唾弃,而数据可视化将成为趋势。人的创造力不仅取决于逻辑思维,还取决于形象思维。数据可视化技术,可以通过形象,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人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吸引、帮助学生洞察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比如尽可能用图、表、动画和视频来取代大段文字描述;再比如用“3D打印”技术开发新教具、开发3D仿真解剖软件。为适应大数据时代,美国一些医学院已逐步改变教学策略,如减少课堂讲授的时间,增加小组学习、团队合作,要求学生互相讲授。而医学实验也发生了变化,除了采用传统的动物和尸体外,仿真实验、虚拟医疗开始推广。[9]

(四)大数据助力,提升教学管理

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通过以下方法,提升教学管理水平。

1.选课、上课前

利用网络教师介绍、教学内容和参考资料,供学生预习和了解相关历史背景,激发对课程的兴趣,便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前准备问题供课堂上学生的展示和深入讨论。

2.上课时

利用手机实时互动和考勤;同时引进国内外知名学校的优秀教学资源,比如斯坦福大学的英文课,全球有近10万人与校内100人同步参加同一位教授的课程,并且在线提交作业。在临床课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医学模拟教育和标准化病人(SP)教学的优势,即利用仿真模型和智能化的医学模拟技术,参照教学内容,模仿疾病的表现以及诊疗过程,模拟病人、病房、手术室乃至医院,以实现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的教学方式,[10-11]使学生能够尽可能真实地体验包括常规检查、抢救、手术等医疗技术复杂而又精密的过程。

3.课后

学生用手机或其他媒体在网上填写满意度调查、进行重点知识掌握度检测,对其薄弱环节进行记录、补救;及时获取学生对课程结构改进的建议。将课程视频及时在网络上,供学生复习时点击播放,同时也是对授课老师的督促。考试中以全程录像替代人工监考,不仅节省人力成本,更有助于学生行为模式的分析。

(五)鼓励个性化人才培养

个性化培养的定义是“按照个体化的目标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学习管理策略和知识管理技术,并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突破限制,实现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12]在大数据时代,普适计算大行其道,各种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无处不在,所有的机械或电子设备都可以留下数据痕迹,这些痕迹忠实记录了学习和生活的状况。如课程选择、在线学习、互动和反馈、网络社交行为、图书馆借阅行为、校园卡使用等等,这些数据经过整合分析,能够详细揭示学生的行为模式,由于个体特征显著,有人称之为“行为指纹”。如华东师范大学通过校园卡记录开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预警系统”,就是将大数据思维运用于个性化教育的尝试和实践。[13]信息时代,教育革命应解放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和天分。最严重的问题是因循守旧的教师还在落后的模式里“勤奋地工作”。苏伽特反问:“你教的东西,20年后还管用吗?”苏伽特认为,阅读、搜索和辨别真伪是三种在大数据时代用得到而且必须学的东西。[14]因此,大数据时代,更加强调独立思考,重视启迪,而非灌输;大数据时代,问题不是买不到鱼,而是如何捞到鱼,所以更重视授渔,而非授鱼;大数据时代,难题不是捞不到鱼,而是如何捞到最适合的鱼,所以更加重视对信息的甄别提取。大数据时代,池塘里鱼很多,问题是如何培育出更好的鱼,所以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设计更多的个性化的选修课,更多的兴趣小组,更多的微论坛。大数据时代的医学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正如《大数据时代》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所说:“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与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一样,在此关键时刻,如果医学高等教育能够顺应潮流,锐意创新,就有可能实现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EllawayR.eMedicalTeacher.ScholarshipinanAgeofBigDa-ta[J].MedTeach,2013,(7):613-615.

[2]张燕南,胡继岳.关于大数据应用于教育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291):5-7.

[3]冯超,张桢,石贵文,等.加入WTO对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03,(2):27-28.

[4]徐鹏,王以宁,刘艳华,等.大数据视角分析学习变革———美国《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报告解读及启示[J].电大教学,2013,(6):11-17.

[6]张静波.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素养教育[J].科学,2013,(4):29-32.

[7]樊代明.整合医学初探[J].医学争鸣,2012,(2):3-12.

[8]樊代明.整合医学:医学发展的大势所趋[J].中国社区医师,2014,(6):10.

[10]郭璐,钟春玖,王莉英.趋近于临床实训效果的模拟教学———浅谈高校模拟医学教学的效果最大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3):66-67.

[11]陈玉清,裴慧慧,姚书忠.模拟结合问题式教学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J].高教探索,2014,(3):116-118.

[12]赵桂秋,李翠,车成业.医学研究生的个性化教育探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3,(1):96-97.

篇(9)

杨振宁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夸美纽斯也说:“我们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激发孩子身上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农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课文中的很多内容相距较远,没有生活实际作为参照的课文学生理解起来就显得困难、生涩,久而久之就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而多媒体所展现的色彩鲜艳、音色动听、画面活泼的视频、音频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之中,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手、眼、脑并用,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

如在教学《苏州园林》时,为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是这样导入的:有一句谚语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苏州之美;还有一句谚语叫“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足见苏州园林之美。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游览苏州园林,领略它的美景。随后播放苏州园林风光图,并配以优美的音乐,学生看后不由惊叹:“真美啊!”于是我因势利导,让他们以“苏州园林真美,美在______”的句式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情绪高昂,踊跃发言,为下面的授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增加课堂容量,提高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得语文教学资源具有了多样性和丰富性。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其中仅听觉与视觉获得的信息就占94%。而多媒体教学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感官需要,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充实、最具体的经验,达到速度快、质量高的效果,其优越性不言而喻。

如在教授《故宫博物院》时,由于好多学生没有到过故宫,头脑中缺乏实际感受,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所以理解课文不免浮浅。我利用多媒体把参观故宫的动态路线图展现出来,指导学生分别阅读相关语段,分析故宫复杂的建筑结构,了解其布局的讲究、摆设的豪华以及各宫殿的作用。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文中的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特点有了清晰的认识,对说明方法也有了深入的理解,还对我国举世闻名的故宫建筑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产生了敬仰与自豪之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化静为动,突破重点难点

作为较落后的农村中小学,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受板面的影响,课文中的重点语段、教学的重点内容往往无法全面板书出来。多媒体却能最充分、最有效地传达出教师无法或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概念信息及一些远离我们生活的事物本相,帮助学生展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如在教学文言文《口技》时,我先在课前播放了视频《边防哨所的一夜》,用相声演员高超的技艺唤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在讲到文章的写作特色时,屏幕上出现了能表现口技人技艺高超的若干句子,学生通过合作将不同的句子填入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的表格中,然后反复朗读、仔细品味,不但明白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区别,而且也学会了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这种写作方法,同时突出了文章的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真可谓是一举多得啊!

四、扩大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

篇(10)

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世界范围内科技竞争、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而无论哪个方面的竞争,都需要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的人才来支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人才是需要培养的,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而艺术素质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中坚之一,对创造性人才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

首先,艺术是人类认识和走向文明的基本途径。人类对古老文明几乎是通过艺术认识的。比如说,现代人们主要通过青铜器和陶器认识了我国的古代文明;通过金字塔认识了古埃及文明。总之,人类文明程度是通过音乐、绘画、雕塑、建筑、舞蹈、戏曲以及文学作品等艺术形式再现的,并使全世界的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广义艺术的交流和进一步发展。开展艺术教育是为了让后一代的受教育者认识并理解文明的深刻内涵。因此,艺术教育是以文学、音乐、美术等为艺术手段和内容的审美活动,它是以艺术的手段和形式,激发人的审美情趣,以产生情感共鸣。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音乐的耳朵和艺术的眼睛,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培养和发展人的感情,并对人性进行塑造和改造,帮助人抵制人性卑劣的成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拓宽视野,开发智力。

其次,艺术教育能增强创新人才所必备的创造能力。爱因斯坦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只能熟练掌握自己所从事的某项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知道,艺术可以直接向人们传播知识,对于提高人的观察力,丰富想象力,发挥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学者都十分重视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科学家的许多发明,也是由于受了艺术和美的启迪才得以实现的。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成功地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引起了美国教育界的反思,认为美国空间技术落后的原因之一是在强调科学教育的同时,忽略了艺术教育,导致了艺术思维的落差,两种教育思想没有形成认知的合力。基于这种认识,《零点项目》的课题组应运而生。其创始人哲学家尼尔森•古德曼教授认为:“艺术作品不仅是灵感的产物,艺术也不仅仅是情感和直觉的领域,而与认知有关。”艺术过程是思维过程,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是同等重要的一种认知方式。现代心理学已认识到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有两种,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脑结构可分左半脑和右半脑两部分。左半脑与抽象思维、象征性关系以及对细节的逻辑分析有关,执行着抽象概括思维的功能。而右半脑则具有感性认识的优势,执行着形象思维的功能。人的创新能力和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只有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左右半脑的活动得到相互密切的配合,人的创新能力和发明潜质才能得到高度的开发。许多有伟大成就,中外历史上许多科学家不仅热爱艺术,而且是出色的艺术家。科学家的逻辑与艺术家的形象,往往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创造出辉煌的成就。大画家达芬•奇又是一位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都是这样的典范,他们都同时具备了科学和艺术的素养。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因为创造性思维形成过程离不开推理、想象、联想、直觉、顿悟等思维活动。丰富的想象力能为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使之在浮想联翩、美感进发的心绪状态下容易产生新的思想、新的创造。科学家有了好奇心和幻想,才会向未知的领域去探索。

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就是既要培养具有对已知和未知世界进行理智探求的科学头脑,同时还要培养具有能激发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情绪,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高校实施并加强艺术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参考文献:

[1]:《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上一篇: 办公室风险管控 下一篇: 中医的基本原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