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感染的治疗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0 16:33: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支气管感染的治疗方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支气管感染的治疗方法

篇(1)

开放性骨折合并产气荚膜杆菌感染所致的气性坏疽,不仅病情急骤,发展迅速,而且往往造成截肢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1]。我科室自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本病10例,经过局部灌注高流量氧气的方法治疗,除了1例因小腿软组织脱套伤严重,病情恶化,在住院第9d转院外,其余9例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全部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室2012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四肢开放性骨折合并产气荚膜杆菌感染患者10例,其中男9例,女1例,年龄14~63岁,平均年龄36.2岁,住院第1d确诊感染的7例,其余3例为住院第4d以后确诊,入院时伤口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清创术后均有组织坏死、恶臭等症状。

1.2方法

1.2.1 用物 氧气,流量表,输氧管,保鲜袋,胶布,一次性手套和换药碗、医用过氧化氢消毒液、无菌生理盐水、碘伏棉球、无菌敷料等。

1.2.2方法 护士先对病房环境和患者心理状况及伤肢创面等情况进行评估,向患者解释治疗目的,取得配合后备好用物到患者床边,协助取舒适,暴露患肢,戴手套,用镊子取下覆盖创面的纱布,用盐水棉球拭去创面表面分泌物,碘伏棉球消毒。根据创面大小选着合适的保鲜袋,如患处为四肢远端,则可把患肢伸入袋内,如患处为四肢的近端,则可把保鲜袋的袋底开口,套入患肢至创面处,折叠边缘后用胶布妥善密封各袋口(确保不漏气),输氧管一端穿入袋内,胶布密封管周,另一端接氧气,开启氧气,以8L/min的氧流量往创面灌注氧气,交代用氧安全相关注意事项。持续氧疗60min后关掉氧气,撤去装置,无菌纱布覆盖创面,洗手并记录。

2结果

10例患者中,以确诊产气荚膜杆菌感染的第2d开始进行创面高流量氧气灌注治疗,治疗3~4d后取分泌物到检验室复查有否荚膜杆菌存在,如复查报告单显示未找到荚膜杆菌(阴性),则复查时间改每2~3d 1次,连续3次复查结果为阴性后可解除荚膜杆菌感染,见表1。

3讨论

气性坏疽潜伏期可短至6h,长至6d,一般1~4d。多在伤后3d发病。致病菌在局部伤口生长繁殖,产生多种外毒素和酶,可引起溶血,可损坏心、肝、肾等器官,一部分酶有较强的分解糖和蛋白质的作用,糖类分解产生气体,蛋白质分解可产生硫化氢而具有恶臭。坏死组织产物和外毒素的吸收,可引起严重的毒血症[2]。根据百度文库有关高压氧治疗作用原理资料介绍,临床中应用高压氧治疗,是由于厌氧菌缺乏细胞色素和细胞色素氧化酶,在富氧情况下,不能进行有氧代谢以获得能量,生长受阻,甚至死亡。巯基是许多酶尤其是氧化还原酶的重要组成部分。辅酶A、硫辛酸、谷胱甘肽等辅酶及琥珀酸脱氢酶、转氨酶等的巯基被氧化后,酶的活性降低,细菌代谢发生障碍。另外,氧本身就是一种广普抗生素,它不仅抗厌氧菌,也抗需氧菌,厌氧菌需在无氧或氧分压较低的环境中才能生长,氧分压增高时,其生长便受到抑制。我们在不具备高压氧设备的情况下,根据高压氧作用原理,通过局部灌注高流量氧气,增加氧分压以增加组织中的氧含量来达到抑制、杀灭厌氧菌目的。从表1中可见,使用高流量氧气治疗后,荚膜杆菌感染期限5d~17d,平均9.7d,而追查我科室2011年共收治5例未使用高流量氧气治疗的四肢骨折合并产气荚膜杆菌感染病例的平均感染期限为24d,比较之下前者感染期限明显缩短。

4体会

产气荚膜杆菌感染所致气性坏疽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急性特异性传染病,该菌广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粪便中,易经伤口侵入并导致感染,产气荚膜杆菌在机体生长繁殖迅速并可释放大量毒素与溶组织酶,气性坏疽患者病情发展较快,感染严重者必要时需尽快截肢,如果不予治疗几天内就会死亡[3]。因此,临床上一旦确诊须立即治疗,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迅速清创或切开引流,术后保持伤口开放,定期用过氧化氢液及生理盐水冲洗,每日更换敷料数次并配合全身性抗生素治疗,待伤口分泌物检查连续3次未检出荚膜杆菌后方可行骨折内固定手术。其中伤口冲洗操作比较繁琐,由于感染期不能行骨折复位手术治疗,只能临时行骨牵引维持。这样肢置相对固定,冲洗起来比较被动,经常弄湿牵引架托布和床单。使用氧化氢液冲洗伤口目的之一是改变伤口内的厌氧环境,我们从高压氧治疗厌氧菌感染中受到启发,运用医院目前的供氧设备,应用高流量氧气局部灌注治疗荚膜杆菌感染创面,替代原来的过氧化氢液反复冲洗,既节约耗材,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刺激疼痛,并能减轻护士的工作量,使骨折手术能早期进行,是我院目前深受医患认可的一项技术。笔者认为,局部灌注高流量氧气治疗荚膜杆菌感染的方法简便有效可行,尤其对一些不具备高压氧治疗设备的医疗机构是一种较好治疗荚膜杆菌感染的辅助方法。

参考文献:

篇(2)

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是肺部感染的常见性疾病, 正确的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引流是内科主要治疗方法, 但部分患者治疗无效。河南省许昌市公疗医院自2000年5月~2011年5月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内科常规治疗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无效患者76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76例患者均符合1984年卫生部拟定的肺部感染诊断标准, 临床按痰细菌药敏实验结果, 经全身抗生素治疗和引流10~14d无效者。男48例, 女28例, 年龄20~64岁, 平均48.5岁, 其中肺脓肿36例, 支气管扩张并感染40例。

1. 2 方法

1. 2. 1 术前准备 治疗前测血压, 若血压大于20.0/12.0 kPa(150/90 mmHg)时给予降压治疗,待血压正常时再进行。检查患者心电图、心脏彩超、出凝血时间、肺功能及X线胸片, 排除冠心病、心肺功能不全及凝血功能障碍, 并由患者签署治疗知情书。

1. 2. 2 治疗方法 用常规纤支镜检查及治疗, 按照中华医学会纤维支气管镜临床应用指南[1], 术前禁食6h以上, 禁水3 h以上, 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 地西泮10 mg, 以镇静和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术前给予2%的利多卡因对鼻、咽喉部黏膜表面麻醉, 术中应用2%的利多卡因“边麻边进”方法行气道黏膜表面麻醉[2]。在鼻导管吸氧下, 采用OLYMPUS-P30型纤支镜经鼻或口进镜, 将纤支镜先端插入有病变的肺段、肺叶支气管内, 先充分吸引痰液, 然后用37℃生理盐水注入并吸出, 进行反复冲洗, 每次注入20~50 mL, 总量为100~200 mL, 最后将生理盐水抽吸干净。注药时取患侧卧位, 先给予2﹪利多卡因2~5 mL注入, 以减轻药物对支气管肺组织的刺激, 再注入根据痰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敏感的抗生素, 注药后仍取患侧卧位30~60min, 上述方法隔日1次。并继续全身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

1. 3 疗效判断标准 按照1998年总后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治愈:咳嗽、咯痰、胸疼消失, 体温正常, 肺部啰音消失, X线胸片炎性或空洞消失或留条索状阴影;(2)好转:咳嗽、咯痰、胸疼减轻, 体温正常, 肺部罗音消失, X线胸片炎性未完全吸收或空洞未完全消失;(3)无效:仍有咳嗽、咯痰, 肺部听诊仍有啰音, X线胸片示炎性不吸收或阴影增多。治愈率为治愈例数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2 结果

2. 1 临床疗效 76例患者中, 肺脓肿36例中治愈32例, 好转4例, 平均支气管肺泡灌洗10次, 支气管扩张并感染40例, 治愈40例, 平均支气管肺泡灌洗7次。治愈率为94.7%。

2. 2 不良反应 76例患者中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 停用纤支镜治疗后声音嘶哑症状缓解。2例出现支气管粘膜损伤并少量出血, 未影响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气胸、感染扩散等严重的并发症。

3 讨论

正常人由于生理上存在着血肺或血支气管屏障, 全身给药后, 支气管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往往较血浓度低(为血浓度的1/30~1/40)[3]。急慢性肺脓肿、肺炎、支气管感染性疾病等, 由于血-支气管屏障、组织包裹、脓液的理化性质等因素, 常造成全身用药疗效不佳[4], 使感染难以控制。经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注药是一种相对无创性的肺部疾病治疗方法, 直达病灶部位, 并通过反复冲洗吸引, 达到清除脓液和净化病灶的目的, 再将有效抗生素注入病灶及邻近支气管, 大大提高了局部药物浓度, 杀菌力增强, 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修复, 有利于炎症吸收及脓腔闭合[3]。灌洗液对支气管局部有刺激性, 可增强患者咳嗽, 有利于炎性分泌物排出, 促使药物扩散到各级支气管[5], 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同时减少了全身抗生素用量, 减轻了药物毒副作用。

经纤支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内科常规治疗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无效患者76例, 治愈72例, 好转4例, 治愈率为94.7%, 且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以上结果说明, 该方法引流迅速彻底, 局部注药准确, 药物浓度高, 杀菌力强, 是治疗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有效方法。

总之, 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患者经全身抗感染及引流治疗效果差时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 局部注入有效抗生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支气管镜学组.纤维支气管镜(可弯曲支气管镜)临床应用指南(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0,23(3):134-135.

[2] 刘长庭.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治疗学,1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3:114.

[3] 俞森洋, 张进川.当代呼吸疗法,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4:211-221.

篇(3)

82例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48.3±11.4)岁,支气管炎病史在3年至15年之间不等。患者发病时间在半小时到5小时之间不等。其中50例患者有吸烟史,时间在5年至42年之间。

1.2临床表现

82例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西医临床表现主要是出现发热、头痛头晕、呼吸不畅、鼻腔分泌物增多、全身酸痛、咳嗽不止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部分患者在深呼吸或是剧烈咳嗽时甚至会出现胸腔疼痛的症状等。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或仅有肺部纹理加深。患者的中医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口渴、气急胸闷、烦躁咳嗽、舌红苔黄等。

1.3治疗原则

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治疗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在急性发作期时,患者病情较平时严重,治疗主要以止咳平喘和控制感染为主,最好是采用雾化吸入的给药途径;二是在急性发作的症状得到较好缓解后,治疗主要以防止感染和从饮食、锻炼等多方面增强患者自身身体素质为主。……

2治疗方法

2.1普通治疗方法

目前普通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西医治疗为主,主要是以改善患者呼吸系统机能,缓解患者主要症状为主。普通治疗方法主要有:一是注射新喘宁、卡提素、必思添等有关疫苗治疗感冒和反复呼吸系统感染;二是选用福爱力、吡酮酸类抗生素控制感染;三是选用电气药粉、托可拉斯等药物祛痰镇咳;四是选用胺非林、喘康速等口服或吸入药物扩张患者支气管,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五是通过雾化式给药途径,促进药物吸收。

2.2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是指在普通的西医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中医的治疗方法。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是制作中药汤剂内服。中药汤剂的组成主要根据医生在中医医学理论下,对于患者目前身体素质和病情发展程度来进行选择判断。根据中医理论,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主要在肺部,其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肾虚,因此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是治疗的重点在于在缓解患者发病症状的同时,护肾养精。中医治疗采用的常见药有:黑苏子、橘皮、粳米主治咳嗽痰多、气喘便秘;百合、沿阶草等主治肺肾阴虚弱;人参、胡桃肉等主治脾肾阳虚。具体的方剂组成麻黄10克,银杏15克,款冬15克,松贝母15克,苦杏仁15克,蝎子草10克,黑苏子15克,官前胡15克,芦根15克,苡仁30克,赤参30克,黄耆10克。

2.3具体治疗方法

将82例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相等数目的基本组和实验组,每组41人。其中基本组患者实施普通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普通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两组患者由于是随机分配,在性别、年龄和病情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3结果

3.1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根据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病情,将治疗效果分为ABC三个等级,其中A级效果最好,C级效果最差,B级效果居中。A级,治疗效果很好,治疗后病人症状基本消失;B级,治疗有效果,治疗后病人一定程度上摆脱了部分症状;C级,治疗不佳,治疗后病人的相关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更加严重。

3.2治疗结果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危重症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100例,分为甲乙两组,每组50例。甲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47-89岁,平均年龄为(68±20.6)岁。乙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在49-85岁,平均年龄为(67±17.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P>0.05),可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乙组采用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具体如下: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止血化痰、纠正电解质以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连续治疗2周。

甲组在乙组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治疗。具体如下:常规抗感染的治疗方法同乙组,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入患者的气管病变处,注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注入20ml-40ml,将气管内黏稠的分泌物稀释后,将其负压吸出体外。将上述操作重复2-3次,灌洗量控制在100ml之内,然后在患者的体内注入0.9%的氯化钠注射液20ml和头孢他啶1000mg,退出纤维支气管镜。每周治疗2次[3]。1.3 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各指标改善时间。临床疗效的评价标准为:显效:X线片显示感染部位有少量的纤维索条状阴影,白细胞计数正常。有效:X线片显示感染病灶基本消失,白细胞计数正常。无效:X线片显示病灶部位无明显缩小甚至扩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统计并分析两组患者各指标(痰液消失或明显减少、音消失或明显减少、痰菌培养转阴)的改善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为总有效率,采用n,%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为各指标改善时间,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甲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改善的时间

甲组的各指标改善的时间明显短于乙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危重症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体质一般较差,咳嗽反射弱,痰液无法从体内排出,痰液引流不畅,甚至出现痰栓,阻塞了支气管,导致局限性肺不张,缩小了肺有效通气面积,常常需要行机械通气,但因气道干燥,痰液黏稠,极易引发呼吸道阻塞。再加上气管插管降低了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加了致病菌,导致肺部反复感染,延长了机械通气的时间,加大了机械通气的难度。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可以在不破坏患者呼吸道的情况下直接清除气管内的分泌物,尤其是小气道的或者是深部的血块以及粘稠分泌物等。支气管肺泡反复吸引和灌洗,稀释痰液,更有助于痰液的排出,可以有效的、迅速的清除分泌物,达到清除细菌、局部净化的作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改善支气管阻塞的症状,改善患者缺氧的状态。据调查显示:上述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中,效果极为显著[5]。上述研究数据表明: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后,甲组的总有效率为96%。乙组的总有效率为74%,甲组的远高于乙组的,说明危重症合并重症肺部感染的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治疗,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甲组各指标改善的时间明显比乙组的短,说明纤维支气管镜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危重症合并重症肺部感染的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治疗,取得了颇为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值得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乔亚红.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急危重症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07):719-721.

[2]马仁龙,李洪.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危重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4例疗效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3):118-120.

篇(5)

慢性支气管炎是我国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慢性支气管炎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操作失误或是延误治疗都会造成患者急性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一旦发生急性感染症状会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需要得到重视。临床上传统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急性感染方法是抗生素治疗,但这种治疗方法对于对抗生素存在抗药性的患者或是久治不愈的患者都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双黄连粉针剂治疗方法逐渐引起了医疗工作者的注意。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60例慢性支气管炎并急性感染患者为临床试验对象,其中男患者42例,女患者28例,患者年龄范围在30岁至72岁不等。所有患者均保证不存在长期使用抗生素以及不能使用抗生素的问题。将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人,并保证两组患者在自然情况和基本病状方面都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常规检查,并进行常规临床必需的症状处理,均予头孢唑啉钠,氨苄青霉素,青霉素静脉注射治疗。

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双黄连粉针剂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用量为3000mg至3600mg之间的双黄连粉针剂静滴加0.9%氯化钠每天静滴一次,10到14天为一个疗程[1]。

1.3 观察项目

所有患者在治疗中和治疗后都要对患者进行基本体征进行监测和检查。治疗开始前,对患者进行心电图、X线胸片、实验室检查进行检查,对于痰菌检查阳性的患者,在其治疗后连续三次痰培养,观察患者对于临床治疗所表现出的副作用和临床治疗效果[2]。

1.4 疗效评判标准

本次试验的治疗效果选择国际通用的《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为评判标准,如患者的自觉症状完全消失或有显著改变,体征显著改善,各项相关的检查结果都显示正常,则为痊愈;如患者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或者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体征有较为明显的改善,各项相关的检查结果都趋于正常,则为好转;如患者自觉症状没有显著的好转,体征无变化,且各项相关检查结果基本无变化或是有不显著的变化,则为无效[3]。

1.5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中所有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用卡方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对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如P<0.05,则表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其中实验组的30例患者,治愈24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30例患者,治愈19例,好转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例) 痊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30          24       5        1         96%

对照组 30          19      6         5        83%

2.2 副作用和毒性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均未出现显著的不良反应,心电图检查、实验室检查均显示正常[4]。

3 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急性感染是由多种致病菌造成的混合性感染,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以感染的控制为主,可以适当选择能够对格兰阴性杆菌、肺炎衣/支原体等致病菌起到覆盖作用的抗菌药物,而且大部分患者的入院治疗前都有不规范反复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史,导致致病细菌对于大部分的抗生素类药物都产生了耐药性,因而传统的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的治疗方法难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双黄连粉针剂是由翘提取物、黄岑、金银花等制成的药剂,具有良好的消炎、清热解毒及抗感染的作用,能有效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感染性疾病,能够有效抑制多种致病细菌的生成和扩展。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急性感染通常是由感冒造成的,且通常是病毒与细菌的双重感染,所以,抗生素通常难以取得理想效果,而应以双黄连粉针剂治疗方法疗效较好。经过本次实验和观察表明,每天进行双黄连粉针剂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主要原因在于双黄连中的主要成为绿原酸和黄芩苷能够在人体中以较快的速度消除代谢,因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使用双黄连粉针剂对于治疗效果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对于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治疗和处理,避免给患者带来其他不良影响。综上所述,双黄连粉针剂治疗法对于慢性支气管炎并急性感染患者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起到较好的抗病毒效果,是一种抗菌谱较广且毒副作用小的中药制剂,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建平.双黄连粉针剂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09):113.

篇(6)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8(a)-171-02

小儿支气管炎也叫毛细支气管炎。小儿支气管炎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约占所有小儿支气管炎的80%甚至更多。少数患儿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1-2],此病多发生在2.5岁以下的小儿。小儿支气管炎的病因有很多,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营养不良、变态反应、慢性鼻炎等。为探讨小儿支气管的治疗,笔者对本院2010年8月~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资料为本院2010年8月~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支气管炎患儿,其中,男性患儿32例,女性患儿28例,年龄3个月~4岁。所有患儿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均有咳嗽、发作性呼吸困难、喘憋等症状;60例患儿均有发热症状,体温为37.8~39.0℃;胸部X线片以肺纹理增粗、双肺透亮度增强或有小片阴影和肺不张;双侧肺部12例,单侧肺部48例。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增高27例,均≥13.0×109/L。14例患儿合并有腹泻。

1.2 治疗方法

①纠正缺氧:患儿入院后给予氧气吸入纠正缺氧,流量为3 L/min;②液体治疗:对于不能自行饮水的患儿给予补液治疗,给予10%葡萄糖液静滴,速度应较慢,婴幼儿总补液量以60~80 ml/(kg・d)为宜,一般选1/4张溶液,速度应控制在5 ml/(kg・h)以下;③抗感染治疗:给予患儿青霉素加头孢噻圬静脉滴注,病毒感染者加用利巴韦林10 mg/(kg・d),静脉滴注;④激素治疗:对于有重症喘憋的患儿给予地塞米松2~5 mg/次,静脉滴注,每日两次,疗程为3~5 d;⑤并发症的治疗:对并发症进行对症治疗。

2 结果

经过以上治疗7 d后,60例患儿均效果显著,各症状消失或好转。27例白细胞增高患儿经治疗后白细胞降至正常。2例患儿因为呼吸衰竭转上级医院进行治疗,其余58例患儿经继续治疗均痊愈出院。胸部X线片示,肺部症状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

3 讨论

小儿支气管炎为散发性疾病,多发于我国北方的冬春季节,可持续1~3个月左右,南方则在夏秋季多发,常反复发作,大部分患儿发病前有呼吸道感染症状,主要以飞沫传播为主。小儿支气管病毒感染后可造成下呼吸道管壁发炎肿胀,分泌痰液阻塞呼吸道,出现各种临床症状。

小儿支气管炎以冬春季多见,尤其以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更为常见,起病急 ,多有感冒前驱症状[3-5]。小儿支气管炎的预后良好,疗程一般为5~9 d,但是其易复发且日后易发展为哮喘,全国小儿哮喘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对婴幼儿支气管炎患儿的追踪随访发现,其中有20%~40%的患儿以后发展为小儿哮喘,因此,要积极防治小儿支气管炎,以减少哮喘的发生。初期症状与感冒类似,患儿在流行季节一旦出现咳嗽、喘憋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发展中国家,小儿肺炎以病毒性发病为主,以肺炎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最为多见,其病理形态主要分为两种:一般性和间质性[6]。一般性支气管炎主要分布于支气管壁附近的肺泡,支气管壁仅有黏膜发生炎症病变。间质性性肺炎主要变表现为支气管壁、肺泡壁及细支气管壁出现炎症改变,蔓延范围较广。病毒性肺炎主要为间质性肺炎。但有时灶性炎症侵犯到肺泡,致肺泡内有透明膜形成。晚期少数病例发生慢性间质纤维化,可见于腺病毒肺炎。

小儿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支持治疗为主,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鼓励患儿多喝水,对于不能自行进水的婴幼儿可根据其脱水情况进行补液治疗,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或雾化吸入治疗,止咳祛痰治疗,如病情影响睡眠者,可给予镇静剂帮助患儿睡眠。抗感染治疗是小儿支气管炎中重要的治疗方法,可通过对患儿的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然后选择性的应用抗生素。目前亦研究证实中药和推拿亦对患儿有较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小儿支气管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对小儿支气管炎应积极地对症治疗,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

[参考文献]

[1]罗笑容.支气管炎儿科专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3-84.

[2]冯晓纯,崔松国.解痉定喘止哮汤加味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5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6):83.

[3]林立,李昌崇.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发病机制[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9):673-675.

[4]申红.利巴韦林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6,12(2):28-29.

篇(7)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目前威胁小儿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1]。小儿支气管哮喘病发年龄一般在6岁以前,临床具体表现为:呼吸困难、反复喘息、咳嗽、肺部有鸣音、胸闷等症状。该病病因十分复杂,病理机制尚未得到明确证实。目前提出的与病因相关的有,遗传基因的影响,呼吸道感染影响,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2]。由于小儿支气管哮喘属于慢性炎症的一种,参与细胞繁多,病理机制尚未得到明确证实,且反复发作,难以进行根治,目前也尚未研究出有效的治疗方法,病症发作时若症状较为轻微,患者可进行身体调节来缓解症状,若患者无法调节则只能通过药物治疗进行症状缓解。我院选取2011年4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选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分别使用酮替酚片与孟鲁司特片进行治疗,停止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孟鲁司特片能够有效提高小儿支气管哮喘疾病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1例,女39例;年龄范围为1-9岁,平均年龄为5.9岁;采取随机抽选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酮替酚片进行治疗,用量为1mg,次数为每日早晚各1次,治疗时间为7周;研究组使用孟鲁司特片进行治疗,用量为5mg,次数为每日3次,治疗时间为7周。停止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疗无效:喘息症状无任何缓解迹象,肺部鸣音与咳嗽无任何好转,甚至加重;治疗有效:喘息症状稍微缓解,肺部鸣音与咳嗽减轻;治疗显效:喘息症状有效缓解,肺部鸣音与咳嗽明显减轻,或者消失。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P

2 结 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威胁小儿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近年来该病死亡率有上升趋势。因此研究如何治疗该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具体表现为:呼吸困难、反复喘息、咳嗽、肺部有鸣音、胸闷等症状。该病病因十分复杂,病理机制尚未得到明确证实[3]。目前提出的与病因相关的有,遗传基因的影响,呼吸道感染影响,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该病具有难以进行根治、反复发作的特点,其发作诱因一般为分为三种,即内因、外因以及内外因相结合,发病症状分为缓急两种。临床诊断为:支气管长时间痉挛阻碍气道顺畅,造成肺气肿,合并感染现象多发,致使肺部受到炎症分泌物填阻不张,胸部变形为桶形。目前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主要以缓解病发症状,较少反复发作为主,主要通过治疗感染、疏通气道、改善支气管痉挛等达到治疗目的。常见的治疗手段为使用药物扩张支气管、吸氧保持呼吸顺畅、使用糖皮质药物等,对于哮喘症状严重的患儿,可采用静脉或骨内注射药物、雾化治疗等。对于突发性哮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紧急抢救措施,避免患者因呼吸困难、呼吸道衰竭导致死亡。

本研究给予对照组使用酮替酚片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孟鲁司特片进行治疗,停止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疾病参与细胞繁多,病理机制尚未得到明确证实,且反复发作,难以进行根治,目前也尚未研究出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在进行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时,必须重视研究该病的防治措施,研究出有效的预防方法,减少该病的并发率,进而保证儿童健康,减少死亡率。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0(b)-0121-02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疾病,是因为气道反应性增高而发生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此病一旦发展将无法逆转,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等等。支气管哮喘会对患者的呼吸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也有可能产生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会使这两种疾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对患者生理和心理会产生双重打击,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该研究选择该院8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8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18~85岁,平均年龄为(41.23±4.69)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8~86岁,平均年龄为(42.10±4.19)岁。两组患者均经过WHO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被确诊为糖尿病[2],均经过中华医学会哮喘相关诊断标准被确诊为支气管哮喘[3],均已排除心肌梗塞、严重心功能不全等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进行常规检查,予以患者吸氧、镇静、口服氨茶碱、补液、纠正酸碱电解质失衡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方法进行治疗,包括[4]:①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入院情况以及病情发展,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中度哮喘、空腹血糖

1.3 评价指标

根据临床相关治疗标准进行评价,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1.4 统计方法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之中,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之中,糖尿病所引起的多个慢性并发症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糖尿病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减少而发生内分泌失调综合征,支气管哮喘是因为气道反应性增高而发生的呼吸道慢性炎症,临床多以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代谢紊乱、抵抗力差、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情况,若盲目使用激素进行治疗,那么将会加重哮喘症状。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效果,但长时间使用会使感染加重,有可能发生消化道、内分泌系统的紊乱,使患者体内糖、蛋白质等出现异常代谢情况,容易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产生影响[5]。

目前,临床还没有明确糖尿病是否会对肺换气功能产生阻滞作用,但已有研究表明,糖尿病会对患者的肺脏产生一定的伤害,主要伤害为肺部微小血管病变阻塞,使得肺换气功能出现障碍。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会使两种疾病发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情况,因此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以下是糖尿病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影响[6]:①糖尿病会使蛋白质代谢发生紊乱,蛋白质生产会相对减少,分解却会增多,因此患者会呈消瘦乏力的状态,且患者若发生感染没有及时接受治疗,那么将会使支气管哮喘症状加重。②高血糖状态会使血浆胶体出现渗透压而升高,使得患者体内水分流失、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加重支气管哮喘症状。③糖尿病会使脂肪代谢发生紊乱,使血浆内游离脂肪酸与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7]。

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反复喘息、呼吸困难、胸闷等,胸部听诊会有明显的哮鸣声,这或许与患者接触过敏原、病毒感染等因素有着一定的联系。患者临床表现为:多尿、多饮、头昏乏力等等,发病初期有可能发生低血糖情况[8]。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先进行常规检查,予以患者常规吸氧、镇静等对症治疗,之后再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对症治疗。

此外,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还应该配合一些护理措施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如:①药物治疗,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发展情况、入院指标等资料,为患者制定针对性较高的食谱,以此来确保患者每日的营养和热量,同时选择与患者病情、个人身体素质相符合的药物进行治疗,可采用常规吸氧、抗炎等进行处理。②饮食指导,因患者患有糖尿病,所以应特别控制患者的饮食,引导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等食物,严格遵循少食多餐的饮食原则。③感染预防,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可能会发生的感染情况进行预防,可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预防。

该研究选择该院80例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组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和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3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35例),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由此可见,对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治疗能够取得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血糖控制与检测、预防感染、合理用药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以此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总之,对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显著效果,不仅能够合理的控制患者的血糖,也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建议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邹辉标,秦平祥,向月桥,等.糖尿病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7):2577-2578.

[2] 霍振刚,张雪莹.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18):82.

[3] 盛毓萍.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10):114-115.

[4] 孙法凤,罗冲.不同剂型糖皮质激素对支气管哮喘合并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4(3):25-27.

[5] 周富英.临床支气管哮喘伴随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监测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5):211,213.

[6] 张焱.临床支气管哮喘伴随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监测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7):20.

篇(9)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606-02

支气管胸膜瘘(BPF)很大一部分是由肺切除术后出现的并发症,除此之外,还可由多种内科疾病引起,如细菌性脓胸、结核性脓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大叶性肺炎等。熟悉此病的临床表现,预防是关键,出现后可选择多种方式积极救治。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 女6例, 年龄22~ 81 (平均53.6) 岁。病因分类: 细菌性脓胸6例、结核性脓胸3例、肺脓肿4例、支气管扩张2例、大叶性肺炎1例。合并糖尿病4 例, 低蛋白血症6例。

1.2 临床表现和诊断 几乎所有患者均有咳嗽,咳胸水样痰,出现发热5例,感到呼吸困难3例。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液、气胸征象;所有患者均由患侧胸腔注入亚甲蓝液少许,咳出蓝色痰液而诊断。所有患者均经支气管镜检查,并观测瘘口大小,9例瘘口直径小于5mm,7例直径大于5mm。

1.3 治疗方法 6例保守治疗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并进行胸腔冲洗。根据B超或CT定位,在脓腔内置上下两个引流管,上管为中心静脉导管,下管为内径为Fr22的粗引流管。冲洗时采取半坐卧位,从上胸管注入生理盐水1000ml,从开放的下胸管及时流出,每日冲洗1-2次,达冲洗液基本清亮。胸液及时送细菌学检查,给予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控制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5例行纤支镜注入康派特医用胶封堵。术前充分控制感染,行胸腔闭式引流,经支气管镜活检通道植入导管,在直视下快速注入混合生物蛋白胶2-2.5ml,镜下确认蛋白胶凝固封堵瘘口,术后适当镇咳治疗。

2 结果

6例保守治疗者痊愈5例,时间以确诊BPF置入胸管引流至完全拔出胸管为准,时间为15-52d,平均34d。1例治疗失败,后行瘘口切除修补痊愈;5例经纤支镜行纤维蛋白胶封堵者4例痊愈,1例复发后再次行封堵术痊愈;手术治疗5例中4例痊愈,术后死亡1例,死于严重感染及心肺功能衰竭。 16例患者除死亡1例外,生存时间最短3年,最长存活至今,平均生存时间超过5年。

3 讨论

BPF是肺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较低,但治疗效果差,疗程长,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所以预防至关重要。但是需要警惕的是,一些内科疾病也是该病成因之一,需要对该病的危险因素及表现及治疗有一定的认识。内科疾病并发BPF的发病率,治疗选择及预后目前报道尚少。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贫血、营养不良、类固醇激素应用是发病的高危因素[1]。对于可能引起该病的细菌性脓胸、结核性脓胸、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大叶性肺炎等内科疾病治疗时,尽量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或结核化疗药物,充分胸腔引流,加强全身营养支持,缩短疾病迁延时间。

出现BPF的病例应及早明确诊断,治疗方法根据病情选择。瘘口较小或体质差者可选择内科保守治疗或支气管封堵术,创伤较小,治愈率高。Hamid等研究发现,瘘口小于5mm的BPF行气管镜封堵术效果较好。但是如瘘口过大或瘘口位于支气管远端,纤维支气管镜无法直视,则封堵成功率低,并有可能将蛋白胶滴注在正常支气管远端,引起一定的并发症,如肺不张、肺部感染等。术后应及时镇咳、控制感染、加强支持治疗。

瘘口较大,体质好,能耐受手术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术式包括瘘口缝合修补、带蒂大网膜/肌瓣移植术、胸廓成形术、及余肺胸膜切除术等。带蒂大网膜移植术操作简单、创伤小,目前应用较为广泛[2]。胸廓改形术虽然创伤较大,但却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手段[3]。体质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行永久开放性胸廓造口术,长期带管。此外,也有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如在瘘口周围粘膜下注射硬化剂[4],及通过胸腔镜在瘘口周围喷洒滑石粉或通过胸腔镜将蛋白胶抹在瘘口周围,以达到粘连的目的,都为BPF的治疗进行了新的尝试,目前尚无比较充分的报道。

参考文献:

[1] 黄培杰、杨卫光,林伟光.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防治进展[J].广东医学,2005;26(1):128-130

篇(10)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4-0066-01

小儿重症肺部感染时临床表现为咳嗽无痰、痰液浓稠、气道受阻、肺部音显著,如无及时对症治疗,可进展为急性呼吸衰竭,危及患儿生命[1]。笔者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儿科收治的5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所选患儿均符合有关文献[2]所述的诊断标准。实验组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个月至7岁,平均(35±12)岁。对照组中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3个月至6岁,平均(34±13)岁。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咳嗽、气喘、痰液粘稠、呼吸困难等。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抗感染、祛痰药物,经鼻或口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支气管镜为OlympusBF-P40纤维支气管镜及相应导管,术前给予氯胺酮与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1%利多卡因经患者鼻咽部雾化吸入局部麻醉。纤维支气管镜前端进入患儿后气道时滴1%利多卡因1ml局部麻醉。术中注意患儿心电检测、血氧指标变化,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不得低于90%、心率不得高于140次/min,超过上述指标需要停止灌洗,吸氧以纠正血氧指标[2]。纤维支气管镜到达肺部病变所在支气管管腔时,应用37℃无菌生理盐水配以05%甲硝锉溶液灌洗,将浓稠痰液分泌物稀释,单次灌洗液注入量2ml,对病变支气管灌洗3~4次,灌洗完毕后应用负压抽吸至无菌痰液收集容器中。灌洗时间每次5~8min,每周2~3次。术毕患儿需侧卧静息8~15min,需尽量克制咳嗽。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咳嗽气喘等症状消失时间、肺部音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等[3]。

14疗效判定参照有关文献[3]拟定。痊愈:患儿体温达到正常水平,咳嗽、气喘等症状消失,肺部无音,白细胞指标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测结果显示肺部感染病灶消失;有效:患儿体温降低,咳嗽、气喘等症状减轻,肺部无音,白细胞指标降低,影像学检测结果显示肺部感染病灶被吸收;无效:患儿体温仍较高,咳嗽、气喘等症状持续,肺部音清晰,白细胞水平较高,影像学检测结果显示肺部感染病灶未缩小或增大。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患者总数×100%。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有研究显示[4],重症肺部感染患儿,其支气管组织受到病灶纤维化影响,加之肺内痰液浓稠等因素,临床表现为反复咳嗽,痰液浓稠不易排出,发生痰栓集聚在支气管中引发肺不张,患儿肺通气能力减弱,出现喘憋等现象,由于呼吸道阻力过高引发呼吸肌疲劳,需要长期依赖呼吸机辅助通气,另临床注射或口服药物均无法直达病灶,致使肺部感染区域药物浓度低水平,其药物浓度仅为血液中浓度的25%~33%,常规给药治疗临床有效率低[4]。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支气管镜的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经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小儿重症肺部感染临床治疗中,其具疗效显著,见效快的特点[5]。首先患儿治疗过程中在支气管镜直视下可清晰了解肺部病灶位置,病情进展情况,特别是对于痰栓的清除,通过支气管镜吸痰,直视条件下目标明确,基本无损伤,较以往吸痰管吸痰方法,效率更高,损伤更小。通过支气管镜直接给药,药物直达肺泡毛细管网,通过淋巴引流,轻松通过肺毛细血管屏障,流入淋巴静脉血液中,快速到达病灶位置,药物浓度更高,有效增强抑菌与杀菌效果[6]。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咳嗽气喘等症状消失时间、肺部音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儿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家华,舒成.重症肺部感染经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199-200.

[2]高天敏,余小容,戴廷涛,等.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8):1182-1183.

[3]宋晓聪,胡丹,齐兆鹏,等.支气管―肺泡灌洗辅助治疗急性期ARDS的临床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0):1926-1928.

[4]刘凤鸣,谢逢春,吕玉萍.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112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8):1442-1444..

上一篇: 通信的可靠性 下一篇: 小学数学重点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