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事例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0 16:33:3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劳动教育事例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劳动教育事例

篇(1)

1劳动就业存在的不和谐因素

1.1经济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

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经济增长率高低和失业率高低存在替代关系,高增长往往能够带来低失业,低增长则常常伴随高失业。近年来,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导致我国城乡劳动力对有限就业岗位的竞争更加激烈,城镇失业问题更显突出。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都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但是经济体制改革和以技术进步为主要支撑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又使我国长期存在的人均资源不足、居民消费率偏低与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以及劳动力总量明显过剩的矛盾凸显出来,使传统体制下严重存在的隐性失业逐渐转化为显性失业。

1.2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

一方面,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劳动力供给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劳动者的素质不能满足需求,不少岗位空缺。结果导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就业矛盾却不能得到相应缓解,还形成一批就业弱势群体,如年龄偏大或技能水平偏低的劳动力。首先,表现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高级工、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明显缺乏。其次,由于培训机制的落后,技术工人的供给呈现短缺。劳动力市场出现的这一现象集中暴露了我国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2影响和谐的经济因素分析

我国为了促进劳动就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在税收方面制定了三类政策:

2.1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安置富余人员的税收优惠政策

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通过主体分离和辅业改制分流安置本企业富余人员而兴办的经济实体(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凡符合以下条件的,经有关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一是利用原企业的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或关闭企业的有效资产;二是独立核算、产权清晰并逐步实行产权主体多元化;三是吸纳原企业富余人员达到本企业职工总数30%以上(含30%);四是与安置的职工变更或签订新的合同。

2.2鼓励企业积极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小型企业实体,在所得税、营业税等方面都给予了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例如为安置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举办的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开办当年安置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超过企业从业人员总数60%的,经劳动部门审核,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一次性免征所得税3年,免税期满后,当年新安置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占企业原从业人员30%以上的,再减半征收所得税2年;从事商品零售兼营批发业务的商业零售企业和服务型企业(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除外),凡当年新招用下岗失业人员达到职工总数30%以上,并签订3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经认定核准,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对符合上述条件的新办商贸企业,3年内减征30%的企业所得税。

2.3鼓励和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除国家限制的行业)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并领取税务登记证,免收税务登记证的工本费等税收优惠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三年内免征个人所得税;自2004年1月1日起,较大幅度地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减轻了他们的税费负担。

3新时期劳动关系冲突的特点

3.1冲突双方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社会层面,各利益群体通过一定的渠道,表达利益诉求以影响政策法规,以实现利益的协调,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劳动者与企业经营者相比,其利益诉求的影响小,利益诉求表达的渠道相对较少。企业经营者因其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很容易接近与影响政策、法规制定的决策层,而基层劳动者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他们的利益诉求显得比较微弱,往往不被重视。媒体对企业经营者的主张报道较为积极,但对基层劳动者的诉求反映还是心存顾虑。

3.2冲突双方法律地位上的平等与资源占有上的不平等同时并存

从广义上说,他们在政治地位上与其他劳动者一样,既是国家的“主人翁”——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也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都是平等的,现阶段其他所有制的经营者,包括私营企业经营者,作为劳动关系的一方,他们虽然与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不同,但也不完全等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他们同样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这是由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所决定的;但从资源占有上看就不一样了,企业经营者往往是资本、资源的拥有者,在劳动关系中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劳动者则只有劳动力资本而没有物质资本,使得劳动者在与资本博弈、在劳务与劳动报酬的交换过程中处于绝对弱势地位,造成的情况是:劳动者对收入分配的主张权被剥夺。

3.3冲突双方的尖锐性与非对抗性同时并存

从总体上看,新时期的劳动关系矛盾虽然有的比较尖锐,但它仍然是具有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是劳动者和劳动者、或者是劳动者和建设者之间的矛盾,具有根本利益的高度一致性和具体利益的相对差异性。双方的矛盾冲突在我国现阶段不具有根本的对抗性,即使出现一些比较激烈的矛盾,也由于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经过各方面的协商和协调,基本都能得到合理和及时的解决。尖锐性与非对抗性对立统一于矛盾冲突的统一体中。

参考文献:

[1]范社群.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吴俊培.现代财政理论与实践 [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杜政.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护探析[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篇(2)

如果把成人教育机构比作一个工厂,那么它的发展能力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原材料市场,即生源市场;另一个是产品市场,即劳动力市场。当某类职业的价值在劳动力市场上得到认同时,这个信息会使潜在的受教育者产生到成人教育机构学习的愿望,从而形成了成人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的吸引力;而成人教育机构通过自己的培养手段,使其毕业生得到劳动力市场的认可,从而形成了成人教育机构对劳动力市场的吸引力。

一、成人教育要为劳动力市场服务

成人教育要围绕着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种类和数量的需求量来展开,根据市场需求有计划的确定人才供给和人才培训。就人才市场而言,任何一类人才短缺,都只能是暂时的。这就要求培训机构要及时的经常性的搞一些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并根据劳动力市场上各专业工种的供求关系变化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培训计划和科目设置,市场环境下的成人教育机构有着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特殊性,它既是服务机构,又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它既要取得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的社会效益,也要谋求保障自身生存发展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成人教育必须要以劳动力市场为中心,有计划,有理性的开展。离开了劳动力市场,成人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土之木,闭门造车,必然会走向失败。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众多的培训机构不约而同的搞“扎堆式”的教学,即社会什么类型的人才最抢手就从事该类人才的培训,早开始的自然会收到一定的效益,跟风而上的只能是赔本赚吆喝。本世纪初,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专业技术人才一路走红,譬如数控机床、汽车维修、焊工等高级技术更是抢手,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中,已有人开出年薪15万的天价。正因为社会有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于是各类培训学校,培训机构应运而生,着实火了一阵子。然而,好久不长,随着各类培训学校的不断涌现,优胜劣汰的法则逐渐显示出它是无处不在的,火爆的培训行业亦是如此。一些规模小,培训项目单一的学校由于找不到学员而纷纷倒闭。

二、劳动力市场对成人教育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就业制度经历了一个由统包统配制向劳动力市场转变的过程。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但是,劳动力市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目前我国虽然已初步形成了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局面,但由于劳动力市场自身的局限,再加上一些计划经济的痼疾还没有得到完全根除,因此,劳动力市场存在着许多分割状态。主要表现为:一是城乡分割。由于城乡居民在户籍、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还享受着不同的待遇,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居于低端的状态。二是行业分割。一些高待遇的行业或企业人为设置障碍阻止非本系统的人员自由进入。三是体制分割。一般在企业内部存在着两种用工制度:一种是工作相对稳定的“正式员工”,另一种是“临时工”。这两种员工在工资、福利、医疗、退休等方面都享受着不同的待遇。四是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我国劳动力市场在整体上被分割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主要是由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构成的人才市场,另一部分主要是由工人构成的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由于设置了高文凭的进入门槛,事实上已经堵住了其他人员的进阶之路,从而构成了两者之间的不可逾越性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成人教育吸引力所造成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城乡分割、行业分割、体制分割等现象应该说对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领域都带来了影响。但相比而言,对成人教育造成的影响尤为严重。因为由这些分割所造成的低端工作领域的劳动者大都是农民工和城镇弱势群体,而这些群体及其子女正是成人教育的教育或培训对象。另一方面,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则直接在教育领域内部造成了分化,形成了对成人教育的歧视,使成人教育相对普通教育成为二流教育。

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对成人教育吸引力所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进入机制来说,目前由于人才市场设置了极高的进入门槛,事实上已阻断了成人教育毕业生进入的可能。但是,普通教育的毕业生却可以以“高职低就”的方式通畅进入劳动力市场,而且借助于社会的“学历偏好”,还可以取得好的工作或者高的薪酬。这样就形成了普通教育对成人教育的“挤兑”效应。

由于市场分割所造成的上述种种现象,不仅使农村和城镇弱势群体通过接受成人教育来改变自身生存状况的希望破灭,反而给成人教育带来了有可能成为“阶级再制”工具的危险。人们对成人教育丧失信心后,反过来又会把希望寄托在普通教育身上,这样会进一步加剧已趋病态的“文凭热”,造成教育过度与浪费,给受教育者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机会成本。因此,市场分割不但对成人教育本身造成了歧视,而且还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公平、公正与效率,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成人教育的吸引力。

正确对成人进行评估,正确看待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相对地位,正确取舍公平的价值,这就是我们急需的“职业教育理性”。只有具备了这个理性,才能知道劳动力市场和成人教育自身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何者眼前可为,何者长远可为。从而也才能从根本上为成人教育的发展找出现实的路径。

三、对成人教育发展的几条建议

篇(3)

高校毕业生的市场信号特点

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在2003年上

半年对7个省市的47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结果表明:

参照上述统计结果加以分析,笔者认为倍受劳动力市场需求追逐的高校毕业生市场信号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学历越高意味着成功就业的概率越大。在本科岗位域中本科

生比专科生具有明显优势,在专科岗位域中同样存在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对应的劳动力市场的现象。目前我国本科教育正逐渐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普及阶段,本科生已经进入买方市场,多数单位倾向于高学历毕业生,这对专科、高职生找工作造成巨大压力;但特色突出、专业匹配的专科、高职毕业生仍供不应求。

学校类型、品牌效应对求职结果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公办学校的毕业生较民办学校的毕业生具有明显的优势。尽管2003年遭遇到就业寒冬,但是受大的国际环境和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影响,综合性大学就业形势比较乐观,名牌效应更加突出。

有过学生干部经历和参加相应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说明劳动力市场更加重视学生通过在校社会工作培养起来的各种素质和技能。

毕业生所在学校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为学生就业率增加起到积极作用。这说明毕业生与潜在的雇主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从而妨碍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功;学校的积极参与,在毕业生与雇主之间起到搭建“桥梁”的作用,则极好的克服了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从而促进毕业生找寻更好的职位。

性别差异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仍有一定影响。相对而言,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聘男性毕业生。根据教育部对中国高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的统计,2000年,男性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为77.2%,女性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为73.9%;2002年,毕业生的数量超过了2000年,然而男性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为65.9%,女性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为56.1 %;截至2003年9月初,200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与2002年持平。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的专业要求并非一定专业对口,而是更多关注毕业生在学习期间真正培养起来的能力。持有英语四级以上证书、从业资格证书等专业技能证明的复合型大学生更加受到青睐。2003年,用人单位普遍提高了对本科生的录用条件,更多岗位要求复合型人才。比如,同样是英语专业,那些与其他专业结合更紧密的金融英语、外贸英语、法律英语就大受欢迎。用人单位直言不讳地说:现在单一技能的本科生一抓一大把,随时用,随时招,缺的就是复合型人才。“二合一”、“三合一”人才节约企业人力成本,更适合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

高等教育系统的互动变革

由于目前劳动力市场与高等教育系统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而且高校自身的自也越来越大。因此,高等教育系统将会针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做一定的调整。

对教育质量要求更高

因为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毕业生提高自身专业学习的知识水平,有利于工作找寻成功并且能够提高起薪水平。这将给予学生和学校以信号,刺激学生和学校共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教育质量的提高,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过度教育的现象,也使得政府有动力督促学校去提高教育质量。

通识教育以及学分制、主辅修制会持续受到欢迎

学用结合以及毕业生学识的“广度”对找寻工作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这些证据在某种程度上支持了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通识教育为主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同时高等教育系统也将继续完善学分制、主辅修制,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以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与喜好,主动去学习和掌握今后自己中意职业的专业技能,而可不必拘泥于初始所选专业。

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必将取得突破

目前,高等教育系统中就业形势最严重的群体来自于高职、高专以及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其中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在专科岗位域并没有显现出比较优势,而受到本科毕业生的职位挤占,这也引发了过度教育问题。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要继续健康发展,那么这个问题必将得到解决。可以预见,随着目前教育部在政策上对于高职、高专学校的有所倾斜,随着高职、高专学校更多地与劳动力市场进行互动,高职、高专学校必将会在类型上与普通本科院校相区分,办学更加注重特色区别,应用技能水平区别,而非现在的层次差别,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系统多元化发展。

就业信息渠道更加完善

目前,那些能够得到学校提供充分就业信息的毕业生,无论在工作寻找还是起薪方面,都有竞争优势。这说明,高校的就业信息,有助于减少毕业生与潜在雇主间的信息不对称,并促进毕业生的自我选择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优化配置。这样,学生、雇主还有学校都将有动力一同去构建通畅的就业信息渠道。

关于学校专业质量和声誉的评价机构将会崛起

篇(4)

从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推行,迄今为止已经有30余年的时间。在一定历史阶段,因为自主决策权的下放,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大发展。但是,现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我国农业尤其是现代化农业、大农业发展的桎梏。

一、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尤其是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绝大多数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的农业发展形势仍较为落后,许多因素制约甚至阻挠着农业的发展。

(一)农业发展形式

受的影响,目前,我国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的农业经营形式仍以小农经济、粗放型经济为主。第一,各个家庭承包的土地割裂化现象严重,每块土地的面积相对较小;第二,种植作物较为单一,以粮食为主,粮食生产主要满足家庭需求;第三,农业技术相对落后,绝大多数农村的土地生产形式仍停留在手工劳作阶段,机械化水平低,作物种植技术含量低。

(二)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及障碍

第一,人才与技术难题。一是缺乏农业技术指导型人才,农民在土地耕种上存在极大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二是缺乏土地养护人才,农村土地污染、浪费现象严重,土地生产效率过低;第二,劳动力难题。随着我国城镇一体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农村抽离,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相关数据统计显示,近年来,40岁以下的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者高达80%。劳动力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二、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

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城乡环境的差异,一是工资待遇的差异,二是所处环境的差异,三是身份的差异。

(一)城乡企业待遇差别

第一,农村经济落后,乡镇企业较少,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第二,乡镇企业多为农产品初加工企业,盈利空间相对较小,再加上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人员众多,工人的薪酬总体偏低。而在城市尤其是大中型城市,企业的劳动力需求相对较大,劳动力的就业选择余地大,薪酬与乡镇企业相比,也相对较高。

(二)教育等社会性基础资源的差异

第一,乡镇企业的规模较小,多数乡镇企业的组织机构建设不完备,尤其缺乏可满足劳动力需求的激励机制、保险缴纳机制,劳动力的安全感相对较低;第二,农村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为了进一步摆脱家庭的落后境况,新生代农民期望后辈可以受到更为良好的教育;第三,农村的人文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劳动力的抉择。

(三)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属于文化研究的概念,用较为简明扼要的话语解释,就是自身定位与他人定位的结合体。在农村,劳动力的身份就是农民,在城市,劳动力的身份就是城市人。身份存在差异,自身要求也会相应地出现异同。绝大多数的农村劳动力希望在城市被边缘化,也不希望在农村被中心化,皆是因为身份认同的关系。

三、基于劳动力视角的农业拓展形式问题

解决劳动力出逃问题的重中之重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农村尤其是农村企业要设法留住农民,留住人才。向农业要效益,为农民创收,用效益反哺农村的基础建设,增强农民的自豪感。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在深入分析地方优势及地方土质特点的基础上,集中种植某一种或某几种作物,并在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建设与该种农作物加工相关的企业,精细化、规模化生产。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形成地方产品优势、特色优势。农业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才能使农民真正创收。

(二)推广创意农业

创意农业的意域较广,生态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皆属于创意农业的范畴。我国农村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的民风、耕种习惯存在较大差异;其次,我国的地形、气候复杂多样,适宜耕种的作物更是千差万别,尤其适宜发展旅游观光型农业。目前,我国正在筹备建设或集中建设经济协作区,经济建设的相对集中化,更为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三)鼓励农户强强联合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民创收难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农业经营面积及技术支持的局限。改观这种局面,首先,要打破单打独斗的耕种形势,鼓励农民承包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第二,鼓励农民强强联合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大范围地利用合作社所能提供的人力、物力、技术资源,带头发展农业;第三,鼓励农村建立村镇银行,发展小额贷款,为农民创收提供资金支持。

四、结束语

只有解决劳动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的问题;只有解决农业发展形式的问题,才能为农业发展注入活力,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劳动力问题。留住劳动力,需要搞活农业,将农业做大做强,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大农业。

参考文献:

篇(5)

近期,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相继发文,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切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快乐、教师乐业、家长满意、社会公认”为目标,以实施“学生快乐成长行动、教师爱生乐业行动、家长满意提升行动、教育内涵推进行动”为重点,大力推进“幸福教育工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幸福指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要切实实现教育工作的“两个转变”,即把教育由基本满足适龄人口的就学需求,转变到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各类教育全方位发展”上来;把教育由追求提升人的知识水平,转变到以“享受幸福”为标志的“幸福教育”上来,使教育成为学生、教师、家长体验幸福的美好过程。

从教育自身改革与发展进程来看,幸福教育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人的教育”,更加关注教育过程和教育途径,更加关注人的终身发展。

首先,我们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核心目标,积极开展“三贴近”活动,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广泛沟通学校和家长、学生的联系,不断加深社会对教育的了解和理解。进一步实施“家校合力育人”工程,聘请家长代表担任学校安全工作的义务监督员,定期邀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及部分家长代表到学校进行安全巡视,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管理,不断听取家长和社会的批评与建议,形成人民监督、人民支持的办学环境。

其次,要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发展的空间。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按新课程标准开齐开全课程,减少考试次数,不滥发讲义、复习资料。尤其要重视体育、艺术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校园生活的愉悦。积极倡导义务帮辅,关爱学生的学业、思想和心理,做到在思想上引导、学业上帮助、生活上关心,促使学生健康成长。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管理,认真倾听学生的呼声和要求,千方百计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管理、自我管理,在组织、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培养学生干部方面要有实质性的提高和进步。

再次,还要努力优化教师的人格水平、学术水平、教学艺术水平,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与师德学习,强化每一位教职员工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紧迫感,形成工作研究、工作反思的习惯和能力,全面推进有效的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工作,通过教育思想引导、职业素养导向、公共行为准则约定三管齐下,进一步规范、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鼓励教师弘扬教育人文精神,真心实意地热爱每一个学生,欣赏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并帮助每一个学生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爱生学校,让学校成为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放声歌唱的乐园。要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文体娱乐活动,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引导教师建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提升自身生活品位。

二、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提高各类教育的教学质量,是一个永远的话题、长期的任务和永恒的主题,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日益增长与优质教育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教育的主要矛盾。面对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强烈要求,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学校品牌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优化每一个管理环节,优化每一个教学过程,应成为所有干部和教师必须时刻强化的意识并自觉实践。这就需要我们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需要有强烈奉献精神、崇高师德、精湛教育智慧和艺术的教职工成批涌现,需要各级各类学校、各部门、各学科、各岗位拥有群体性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勇者,创新发展工作的领军智者,岗位工作实绩显著的品牌强者”。

“质量是生命”的意识要反映在学校每一个工作细节之中,要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以往的印象里,很多学校往往注重的是迎接检查、通过验收、评上先进。现在,我们更要追求全社会的信任度、知名度、美誉度,追求学校长期生存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每一个学校都应该把教育教学质量看作学校形象的完美展示。

1.确立先进办学理念,建设良好教风学风

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良好的教风学风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我们要努力积淀人心向上、人心向善的学校文化,大力营造教师爱生勤业、学生勤奋攻读、师生团结和谐教学相长的育人氛围。牢固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榜样”的基本德育理念,创建“润物无声”的德育文化。要积极组织讨论、总结、提炼学校的核心精神,努力把学校建成物质层面的生态公园、文化圣园,精神层面的生命乐园、温馨家园。

2.加大名师和特长学生的培养力度

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的成果客观反映着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状况,反映着师生的基本素质。所以,我们要扎实办好每学期的体育运动会、艺术节等各类群众性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做平台,通过活动推进工作、培养能力,通过活动提高水平、扩大影响,让每一个师生的个性与特长在学校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全面提升他们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和水平。

3.切实提高中考高考成绩

每年中考的各项成绩指标直接向社会展示了学校教学水平的状况。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各年级、各班级都应在教学过程中大力夯实升学质量的基础,力争每届毕业班都取得优秀的升学成绩,向上一级高中学校输送更多品学兼优的学生。要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作用、号召力、影响力,来积累学校品牌的分量,真正让人民满意,全方位展示基础教育的丰硕成果。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视昨天为过去,视今天为落后”,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在成绩中寻找差距,在反思中寻找超越,增强质量的危机感与责任感,每一位教师都要成为提升办学质量的贡献者。

三、树立以解决问题为共识的教育研究观

成功的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困惑,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明晰思路;在工作机制改革中,还面临种种困难,需要我们不断研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在学校发展中,还会遇到很多挑战和机遇,需要我们组织课题攻关;在每个师生的发展中,还感觉到自身的潜力与不足,需要我们反思与剖析。以上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一所学校、每一个部门、每一门学科、每一个人不断强化学习与研究意识,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研究,真正做到“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学习,哪里就有研究”。要充分发挥好调研的基础作用、研究的梳理作用、科研的先导作用,进一步贯彻落实“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战略方针,按照“抓规范、抓研究、抓推广、出成果”的“三抓一出”工作思路,加强教育科研规范管理,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以校为本,把教研、科研有机地统一到学校的研究工作之中,坚持“校本教研是教育科研的基础和土壤,教育科研则是校本教研的深化和提高”,以教育科研为引领,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坚持教、科、研一体化,提高研究的实效性。要着力构建较系统的研究体系,强化“工作即研究”的意识,在问题意识中寻找超越和发展的增长点,按照“问题即课题,分析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思路,本着“常态化研究、全员性参与”的原则,让教师切实围绕课堂教学改革和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选择课题,并认真分析思考,不断在实践中得出结论和验证结论,以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通过扎实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小课题研究的筛选和管理,及时总结成功的做法,推广优秀研究成果,不断激发教师的科研意识,形成学校独特的教学特色。

学校教学管理要更加凸现“诊断、服务、引领”功能,所有行政人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都要切实强化“教学为中心”的意识,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千方百计推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如何有效提高作业、考试等重要环节的实效性,如何有效形成培养优秀学生群体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激情,如何更多更快地产生名优教师”等重要课题的研究,努力探索教学工作从“时间加汗水”走向“智慧与艺术”的幸福之路。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将教育科研工作纳入对学校办学水平的综合督导评估之中,并建立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成果等评审奖励制度。及时召开教育科研工作专题会议,表彰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积极开发、收集、整理校本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本校的教育科研资源库,努力创造条件,加强教科研阵地建设,大力推广先进的教科研成果。

四、树立以特色鲜明为亮点的教育品牌观

当前,以“一校一品、一师一格、一生一长”为核心的特色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合格加特长”也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总体目标要求,这就要求所有学校更加重视自身发展,办有特色学校、打造学校品牌。

学校特色来自历史资源的积淀,来自名牌教师的声誉,来自本校课程的凝聚,来自学校教研的开发,来自学校文化的创建,还来自校长办学的理念。办特色学校、打造学校品牌涉及的都是“怎样把学校办好”的问题,特色和品牌原本一脉相承,只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特色是品牌的基础和标志,品牌是特色发展层次和水平的体现。那么,特色教育应具备什么条件及实施哪些内部环境建设呢?

1.要有一个专业知识强、懂科学、会管理、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

领导班子整体素质水平,能反映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班子成员的自身素质、办学思想、事业心及理论修养,直接影响着学校特色教育的实施。没有大胆创新、执著追求、敢为天下先的思想信念和实施教育过程中的独特构想,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作指导,没有现代管理知识和能力以及科学的预测、果断的决策、娴熟的领导艺术、是无论如何不能实施特色教育的。不能想象,一个涣散而又低素质的领导班子,一个知识平庸、管理乏术、故步自封、不思开拓的校长,能领导一所学校办出特色。所以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实施特色教育,又是衡量一所学校领导班子开拓进取精神及校长水平的重要方面。因此,好的领导班子是实施特色教育的关键所在。

2.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特别是要有一定数量的在某一方面有独特优势的教师。先生说:“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当然,特色教师还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及先进的教育观念和广博的知识修养,尽量做到一专多能,用他们的开拓意识,创造性思维去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之鼓动起智慧的双翼。

3.要有一个实施特色教育的内部环境和氛围

学校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学校更要努力创造一种直观的文化环境,使学校能体现出自己的特色目标。例如,校风、校训、标牌、墙饰、永久性雕塑等,使它成为师生的心理行为及推动力,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特色教育不能离开社会的支持和家长的理解,要有充分的宣传力度,让社会、家长真正理解办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的重要意义,并取得他们在精神上、物质上的支持。

4.实施特色教育还必须有相应的“硬件”建设和经费投入

没有足够的校舍和教学仪器及相应设备,特色教育也无法开展,所以,作为学校应全面实施规划,多方筹集资金,给特色教育准备足够的条件。

5.要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和运行机制

篇(6)

劳动力市场是劳动供求之间在劳动使用权转让与购买上达成一系列合约的总和。劳动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是完全出于自愿而进行的交换活动,反映了以劳动交换为基础的劳动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只有当这种活动与关系成为一种普遍而非单个偶然的社会现象时,才能成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配置劳动力资源。而影响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因素主要有:就业结构、工资、失业等。下面就这几个方面来论述一下职业教育对其影响。

一、职业教育与就业结构

劳动力使用权转让与交易,与物品的转让与购买的交易不同,不是转瞬即逝的,而是一个与劳动资料相结合使用的过程。劳动供给者按照劳动合约规定的时间、定额、质量要求进行劳动,否则就要受到处罚如削减工资、罚款或解除合约。另一方面,劳动供给者服从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等量劳动要求获得相同的工资率,一定职种及受过一定教育的劳动供给者总倾向于在福利最高的行业和劳动需求单位谋职,一般来说,工资越高,劳动供给越大。因此说,职业教育是通过影响劳动者的工资从而对就业结构产生影响的。

当工资达到一定程度后,劳动者便会觉得除劳动以外的休息以及从事文化、教育和娱乐等方面的价值越来越高。因此,当工资继续提高时劳动的供给反而减少。如图所示:

劳动曲线S3出线内弯现象。对劳动需求者来说,工资越高,劳动需求越小,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弯曲。当SL、DL相交时,劳动市场达到均衡,即在一定工资水平下的劳动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这种均衡是动态的,如图1中的E1、E点。由此,当一个企业或行业、地区同一劳动的工资率很高时,它会吸引其他行业的劳动力流向自己,反之则会引起劳动力的反向流动。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资源在各部门、各企业、各地区之间的分配,是劳动供给在工资率引导下,通过劳动力自由流动实现的,这是劳动资源市场配置的典型模型。

对于厂商来说,他购买劳动要素,必须支付报酬,这是他所购买的劳动力的价格,即劳动力成本。另一方面,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分析,劳动要素对总产值的贡献只是一部分而并非全部,而且在其他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也存在边际产品递减规律,故厂商是否继续增加劳动需求,完全取决于新增劳动的成本支出和新增劳动带来的产值增加之间的平衡。在这一平衡点上,相对应的劳动需求量会保证厂商获得最大利润。这一过程,可用图2说明。当劳动边际产品MPL上升时,劳动总产量TPL迅速增加;MPL下降时,总产量缓慢增长;当MPL=0时,TPL最大。厂商雇佣工人利润最大化规律是MPL=W,即边际劳动产品等于边际成本。

二、职业教育与工资

在竞争性市场中,一切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一切产品的价格都取决于各自的相对稀缺程度。不同产品、不同劳动的相对价格体系,反映的是不同产品、不同劳动的比价关系。这种不同劳动之间的比价调节着劳动资源在多利用途之间的配置。

在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厂商根据边际产品等于边际成本即MPL=W的原则确定劳动力的需求量,故工资率是其主要影响因素。而影响劳动供给量的主要因素则更多一些:

1.劳动的价格――工资率。工资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定劳动量的价格,如每人每小时的工资或每人每月的工资等,也就是人们习惯上所说的工资。

2.劳动者的偏好。指劳动者对工作和闲暇的权衡与选择。

3.人口的规模。人口规模越大,要求就业的人就会越多。

4.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职业及地理分布。

在上述诸因素中,劳动的价格――工资率被看作是劳动供给函数的内生变量,其他因素被看作是劳动供给函数的外生变量。这样,劳动的供给函数曲线就直接反映着劳动的供给量变动与工资率变动之间的关系,其他变量则只作为影响劳动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来考虑。而现在重点讨论一下职业教育所造成的劳动力差异对工资及就业的影响。

造成劳动者工资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四个:各种职业性质的区别;劳动者生理及自身能力的区别所造成的劳动边际生产力的差别;不同劳动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差异;市场的不完全性。

由职业特征所造成的工资差异被称为补偿性报偿或报酬,它表示对工作差异的一种纯粹补偿。造成这些差异有多种因素:如培训成本不同,工作成本不同,工作的难易程度不同,职业风险程度不同,工作实习所需时间不同工作准备成本,工作的稳定程度不同,所从事职业的时间长短不同,工作环境不同,地区差异等。在这些因素中,职业教育或培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劳动者所接受的教育或培训不同会产生职业培训成本不同。有些职业培训需要大量投资,而有些职业培训费用却很少。要取得医生资格证书,从事医生的职业就需几年,到期十几年的学习和实践,在培训或接受教育期间不但要放弃收入,而且还必须支付巨大费用,而一个熟练的建筑工人的培训时间和成本就要少得多。

这种由职业教育所造成的工作准备成本的差异,是造成工资率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受过较高教育和工作准备成本较高的劳动供给者总是倾向于在工资率或总福利更高的行业和劳动需求单位谋职。如果这种要求难以实现,在劳动者中间就会产生这样一种信息:某种职业准备所需投资和机会成本大,而回报率低。这样的信息一旦被传开,愿意接受此种职业教育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从而造成劳动供给减少,最终实现工资率的上升,投入与收益形成正比。

假定只有两种劳动,一种为熟练劳动,另一种是非熟练劳动,后者的供给曲线完全没有弹性。而职业教育是形成熟练劳动的最主要途径之一。各种劳动的市场需求是所有厂商边际收益产品的总和,劳动市场需求曲线是由单个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加总而来的。

1.如果职业教育不甚发达,只有一部分人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形成熟练劳动,而另一部分人则没有,那么,在接受职业教育时,劳动者就预期自己在教育完成后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工资率更高。一旦这种愿意难以实现,他宁愿继续寻找;而厂商也愿意以比非熟练劳动者更高的工资率来雇佣熟练劳动者。这样熟练劳动的价格就会高于非熟练劳动。两种劳动市场的供求及价格确立如图3、图4所示

在每一个劳动力市场上,均衡工资都由其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之间的工资差别是WuWs,这就是说经过职业教育所产生的熟练劳动者的就业机会更多,工资更高。图3中的非熟练劳动供给曲线为WuCuUs,图4中的熟练劳动供给曲线为WUSS’。由供求曲线的交点所决定,非熟劳动的工资将为WU,熟练劳动的工资为WS,如果熟练劳动工资率Ws在非熟练劳动工资WU之下,将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技术劳动提供给熟练劳动力市场。这时,熟练劳动的供给为零,而培训该种熟练劳动的职业教育也将大受冲击,这一点已经为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中国的现实情况所证明。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工资计划分配存在着平均化和脑体倒挂等不合理现象,教育的经济价值与劳动脱钩,教育经济得不到承认和激励反馈,人们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不高,教育难以迅速发展,职业教育更是无从谈起。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后,虽然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职业教育开始起步,但脑体倒挂现象严重,复杂劳动的价格低于简单劳动的价值,教育的经济价值难以凸现,“知识无用论”此起彼伏,对教育发展的负面影响巨大。

从1978年到1990年十三年间,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如工业和建筑业)和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行业(科研、教育和机关)的工资水平都在逐年上升,但是前者的工资水平一直高于后者,脑体之间的负差距不断增加,从1978年的105元增加到1990年的410元,脑体倒挂率(脑力工资水平/体力工资水平)从1978年的14.6%,上升到1990年的16.2%。脑体倒挂混淆了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区别,产生价值导向的逆反,对教育的经济价值起着负调节和负刺激作用:一方面,它不是鼓励体力劳动者向脑力劳动者转化而是鼓励脑力劳动者向体力劳动者退化;另一方面,它会使社会陷害入一种“经济发展落后――人才贬值――经济发展更落后”的恶性循环。

2.工资差异在一定时期间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如果经济发展迅速,对熟练劳动的要求不断扩大,而教育发展滞后,难以培养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这时工资差距就会扩大;同时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对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清晰,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报酬较高的工作会诱导人们去获得所需技能。人们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的提高,企业对大量非熟练劳动进行培训的需要以及政府的各种鼓励措施,会使熟练劳动的供给增加,就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加,这将使熟练劳动供给曲线向右移动,非熟练劳动供给非线向左移动。(如图5、图6)这些变动将增加非熟练劳动工资,减少熟练劳动的工资,其结果是劳动者工资水平差距减小。这就是说,由于职业教育的发展,高素质的劳动者大量增加,劳动者能力差异减小,收入差距缩小。

3.如果教育进一步发展,整个社会成员都接受了较高程度的教育,情况会如何呢?首先随着教育的普及化,全体成员都接受了较高程度的教育,并且通过教育,劳动者的技术能力有较大程度提高,劳动者之间的能力差异缩小,那么,在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劳动者所经受的转移能力约束程度便会减弱,劳动力的流动趋于顺畅,人与生产条件结合的均等化在流动中便趋于实现。显然,这对于社会主义的平等,消除两极分化会有所裨益。如图7所示:

图中AB是转移技术能力约束曲线,其中a区域表示转移可行区域,区域里的转移方案是力所能及的;OC线表示转移损失分界线,转移能力约束范围愈大,OC线趋于能力差异线。该图中的转移能力约束曲线形状是任意画出来的,对于我们的抽象理论分析来说,重要的是能力约束曲线的确存在,并且随着教育的发展,可以使转移减少损失。这条曲线的具体形状对于我们所作的定量分析来说不是很重要。

其次,社会成员都获得较高的教育不仅可以缩小人们的转移能力差异,而且可以缩小人们劳动能力差异,并使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人们的收入差异便会减少,从而可以缩小基尼系数,并改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的悬殊状态,从而消除贫富两极分化。

图8是洛伦茨曲线:a线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曲线,b线为实际收人分配曲线,a线与b线间的距离为区域A,b线与c线间的距离区域为B,当b线与a线距离愈小时,收入分配愈平均,基尼系数K=A/A+B便愈小。影响b线移动的因素很多,但只要收入分配与能力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b线便因能力差异缩小,而趋于与a线重叠,从而基尼系线趋于零,即人们的贫富差距消失。

三、职业教育与失业

失业者是指那些没有工作而且正在寻找工作的成年工人。一个人作为失业者,他就应该想找工作,积极找工作,而且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就是失业者。一个人如果没有工作,但他并不愿意工作,或者不去寻找工作,那么就不能作为失业者。劳动力是就业者与失业者的总和。衡量失业严重程度的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的百分比。失业率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引起失业的原因,经济学家把失业大体分为三类:摩擦失业、结构失业与周期失业。

摩擦失业是由于人们在不同的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停地变动工作而引起的失业。这就是说,在一个动态的经济中,总有一部分人或自愿或被迫离开原来的地区或职业,从离开旧工作到找新工作之间总有一段时间间隔。在这一时期中,这些人就处于失业状态。这种劳动力的正常流动造成的失业也是失业队伍流动性大的重要原因。

结构失业是劳动力的供求结构不一致时引起的失业。这时劳动力的供求在总量上也许是平衡的,但在结构上不一致,这就是一方面出现了有人无工作的失业,另一方面又存在有工作无人做的空位。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某一种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对另一种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这就形成各种职业或地区之间劳动力供求不平衡,出现失业。由于这种失业的根源在于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的变动,所以称为结构失业。

周期失业是由于对劳动力的总需求减少(而不是个别部门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而引起的失业。在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整个社会的总支出和产量水平下降,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这就必然产生普遍的失业。

在经济学中,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摩擦失业和结构失业被称为自然失业。自然失业是由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因素所引起的,是无法避免的失业。在宏观经济学中分析的重点以及政策所要解决的主要是周期失业。但职业教育对周期性失业作用不大,我们这里主要探讨一下职业教育对自然失业的影响。自然失业虽然无法消除,但可以采取措施降低自然失业率,这些措施包括提供职业教育或培训,改进劳动力市场的服务,通过向劳动者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来降低失业率。

首先是摩擦失业。在市场经济中,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也是一个劳动力资源最优化配置的过程,人们所得到的工作,并不一定适于他的工作能力,他们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寻找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工作,才能使自己的专长和兴趣与所从事的工作一致,这样才能使人发挥出最大效率。人尽其才是在劳动市场上不断寻找的过程中实现的。同时,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最优配置是在劳动力的流动中形成的,这种配置是动态的。随着生产技术与需求的变动而改变工作就是劳动力配置最优化的过程。这种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需要和活力所在,但其代价就是摩擦失业。

职业教育在摩擦失业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就业者的综合素质,使其拥有熟练的技能,甚至适用多种工作的技能,这样劳动者之间的能力差异减少,自信心增强,劳动者所经受的转移能力约束程度便会减弱,劳动力的流动会更趋于活跃,这有可能在短期内扩大摩擦失业数。但同时,劳动力的流动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包括迁转费、离职成本、风险等,由于职业教育使劳动力的流动更加顺畅,在信息交流顺畅的基础上,可以缩短摩擦失业的时间,减少失业所造成的损失,从长期看可以减少摩擦失业的数量。

职业教育对结构性失业的作用更加明显。劳动力结构性失业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一般来讲,在劳动力市场上,技术熟练和非熟练的劳动者较之半熟练的劳动者寻求工作要容易得多。这是因为从整体上看,一个国家在它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真正能够提供工作岗位来扩大就业机会的行业和领域,是那些由于科学技术进步所开辟的新行业和新的经济活动领域。但是,这些新行业和新的经济活动领域所需要的劳动者,不是缺乏技术的一般劳动者,而是在技术上达到一定程度的劳动者。因此,寻求工作的劳动者如果掌握了一定的文化和专门技术,就能比较顺利地就业;否则就很难在劳动力市场上寻求到工作。而一定的文化和专门技术获得的最佳途径是职业教育或培训。这样,才能使劳动力的供求结构趋于一致,从而达到减少结构性失业。

在现代生产条件下,要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关键在于建立结构合理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后备劳动者所进行的一种文化技术教育,其目的在于使后备劳动者获得一技之长,以适应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要。经济的发展总会有经济结构的调整,新的行业、企业,新的工作种类不断出现,旧的行业企业不断衰落,其结果就是结构性失业。在我国的经济改革中,一些传统行业如纺织 、煤炭、 军工 、森工等逐渐走向不景气,企业内大量的富余人员被迫下岗。这些人员要么缺乏适应结构调整的技能,要么技能过于单一,甚至老化,通过职业教育或培训可以使失业人员迅速拥有适应新工作、新岗位的必要的技术和能力,实现重新就业。我国许多地方所开展的下岗再就业培训,就是职业教育发挥其作用的重要表现。但面对三千多万的失业大军,我国的职业教育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鲍玉琴: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衔接问题初探.教育与职业,2006.14(8~9)

[2]武新胜:发达国家促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衔接的探索与启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4(14~15)

[3]陆俊杰:试析劳动力市场发育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关系,职业教育研究2005.6(17~18)

[4]郭秀云:论职业技术培训与再就业.教育与经济,1999.2(27~29)

[5]李长安:论教育的就业功能,教育与经济,1999.1(26~28)

[6]宋小敏 肖文韬:教育、就业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机理分析.教育与经济,2000.1(25~29)

[7]吴 华:论发展高中教育对减轻就业压力的政策价值.教育与经济,1999.2(23~25)

[8]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9]靳希斌:教育经济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篇(7)

一、学生自我劳动能力的现状及分析

当前的学生,自我劳动能力的现状着实让人担忧。他们不会整理书包,不会收拾房间,不会做任何家务,有的甚至10多岁了还要父母帮着穿衣服、系鞋带。这些我们这辈在7、8岁就会做得事情,现在的孩子却根本不会做,或许他们也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早就应该学会去做。究其造成的根本原因,不仅有家庭的原因,也有学校和社会的原因。在这里,我们单单说说学校。在学校里,很多该由学生承担的劳动任务,学校处于“安全”的考虑,小一点的任务由老师代干了,大一点的任务学校则请小时工做了。而我们的学生们则就悠哉般的被“清闲”了起来。我觉得学校的这种方法特别不可取,也是万万不可的。即使学生在劳动中或大或小的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学校也只能在如何排除安全隐患上下功夫,而不是就这样把学生“娇养”起来,试想我们总不能因为怕出车祸就永远不乘车吧。这样长此下去,我们的学生们会连最基本、最起码的自我劳动能力都丧失了,将来又怎样承担建设祖国的重视呢?因此,学校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自我劳动能力放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中来。

二、劳动行为教育在小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小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

当前的小学生自立能力极差,依赖行为极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自身劳动能力的缺乏,自我劳动能力的低下,很多事情学生都不会做。所以他们在家依靠父母,在校依赖老师。如果学校在德育教育中,加强对学生自我劳动能力的培养,则有利于学生自立能力的培养。日常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如整理书包、清扫垃圾、打扫教室、收拾房间、清洗衣物等,学校要把这些事情当作德育教育的必要课程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培养,并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机会去实践这些事情,那么学生也就会慢慢学会做这些事情,并且在学校的鼓励与表扬中渐渐地喜欢做这些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

2.有利于小学生自我感恩情感的培养

当前的小学生孤僻、自私,不知道感恩的现象特别严重。他们只知道享受,从来没有想过在自己享受的背后,自己的家人要付出多少辛劳。如果学生学会了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在自我劳动中,学生会亲身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父母亲人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所要付出的辛劳。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学会珍惜,逐渐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学会对别人感恩,学会对别人体贴,学会对父母孝顺。

3.有利于小学生吃苦耐劳品质的培养

当前的小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学习生活中,他们不愿意吃苦,不愿意劳动,不愿意面对挫折,在困难面前容易退缩。学生在自我劳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还可以一点一点地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学生劳动行为能力的培养

1.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

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众多的劳动资源。班级卫生、学校环境卫生、个人生活中的一些常规事情等。教师要注意挖掘这些劳动资源,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去做,帮助指导学生如何做好这些事情。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不仅可以渐渐学会做这些事情,而且还可以在劳动中逐渐提升自己的劳动行为能力。

2.在校本课中培养

一些学校在校本课的研发中,常把注意力放在对学生文化知识素养的培养上。这固然也重要,但是我觉得不妨也把对学生的劳动行为教育纳入校本课程中。“开块试验田”“种块小菜园”等,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生活,不仅可以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常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也从中体会一下劳动的艰辛,分享一下劳动收获时的快乐。

3.督促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培养

家长学校的建立,促进了学校教师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和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督促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一些家庭,学生放学回家后,家长什么事情也不让孩子做,导致学生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十几岁的孩子,自己什么事情也不会做,甚至可怜到家长要喂饭给他吃,帮助他穿衣穿鞋。家庭生活中的过分溺爱,父母的过分包办,导致孩子自我劳动能力的丧失,这样不利于学生劳动行为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不仅在校期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劳动行为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督促家长,在家庭生活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行为。只有这样双管齐下,学生劳动行为能力的提升才会取得实质性的提高。

篇(8)

意识是人们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要思想和基本看法,在人的行为中通常以潜在准则或标准的方式指导或约束人们的行为根据“市民性,和“现代性,特征,以及新生代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群体特点,教育与培训应该在意识维度着重培养农村转移劳动力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法治意识法治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以人人平等、尊重民主、维护秩序为主要认识依据,它是现代城市社会秩序平台建立的基础现代社会活动的核心是实现社会人的权利和应得利益,每一个生活于现代城市社会的人都必须通过大家认可和共同遵守的秩序平台来沟通交换、创造财富。把法治意识的培养纳入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体系之中,不仅能够为他们的城市社会认知提供精神支持,还能为他们的城市社会活动提供方法指导,使他们能够了解、认可和遵守现代城市社会各项活动的秩序平台,做到主动学法、认真守法、遇事靠法其二,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意识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这一相对保守且强调血缘、等级关系的社会结构下,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自我需求和自我价值更容易被忽视,当他们进入城市,面对更加民主、开放、自我、平权的现代城市社会时,他们主体意识不强、缺乏归属感的不适性就会显现出来因此,要通过教育与培训激发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性,帮助他们消除对城市的隔离感,使他们能够形成“我也是城市主人”的自我意识,能够自觉将个人发展与城市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以主人翁意识和姿态融入城市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其三,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公民意识受我国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先赋性身份限制了其权利的平等享有,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都受到身份性限制,整体缺乏话语权虽然,目前农村转移劳动力公民意识有所觉醒,其经济和社会权利上的平等性追求己经成为他们关注的内容,但是他们在政治权利上的公民意识仍然十分薄弱,消极参与大量存在,这严重阻碍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实现教育与培训必须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城市一员的平等政治参与意识,使其能够主动寻求话语权只有农村转移劳动力充分享有公民权利,才能有效承担公民义务,从而消除城乡隔离,进一步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  

 2.知识维度   

篇(9)

1 对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认识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它主要涉及两个问题,即如何转移和向哪里转移。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新农村建设也需要一批新型的劳动力,这两个方面的结合才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明确走向。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还有如此高的农业人口比重,从而决定了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长期性。要让这部分劳动力尽快融入到城市中来,就必须对这些需要转移的劳动力进行职前培训和素质提升,从而避免主观性或强迫性的粗放型转移,减少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这就需要通过成人教育来对其进行优化和改造。

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各业人才的重要使命。成人教育长期以来主要面向成人,从事其职前职后培训教育研究和发展,使成人教育在新时期最有资格和能力承担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培训教育。

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现存的主要问题

2.1 转移的地域和行业局限性大

从地域上看,劳动力转移方向主要是往东部沿海地区,从行业上看,进城农民多数就业于工业建筑、家政和餐饮服务业等非正规部门,约占80%,这些都是城市居民不愿意干的脏、累、苦、险的工作。

2.2 自身提高和完善的能力明显不足

由于劳动力转移人员自身的观念落后及普遍受教育层次较低,其自身提高和完善的能力明显不足。单从文化层次上看,进城农民工主要是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多数留在农村的农民却只有小学文化程度或以下,又加上好多人没有技能,其收入主要靠出卖劳动力,他们不会去想也没有能力去想自身能力的提高或就业质量的改善,形成了长久的在低层次徘徊不前的局面。

2.3 转移的劳动力难以形成城市化概念

农民工从土地上来到城市,没有固定的居所和职业,随时就可能卷起铺盖卷走人,由于这种在城市部门工作的不确定性,相当多的农民没有完全从农业中分流出来,尽管已有30%多的乡村劳动力不再从事或不再单纯从事农业生产,但这一部分人的绝大多数仍然居住在乡村,其习惯和意识均缺乏城市化概念。

2.4 候鸟型务工特性,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整体提升

农民工因为职业的不稳定性及其他体制上的原因,“兼业型”农民比重较高,当然还有季节性农忙和传统习俗的因素,绝大多数农民工成了名符其实的候鸟型务工群。每到春节之际,数以千万计返乡的农民造就了中国特有的春运高峰,带来了较多的社会问题。

迄今为止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是表现在空间形式上的转移,并未完全出现以职业转换为基础的高质量转移特性,这里面除了有排斥农民非农就业的一些制度性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这些需要转移的劳动力自身素质较低的根本。因此重视对劳动力转移前的培训和对其进行终身的职业教育是农民工自身的需要,更是国家长远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3 创新成人教育,推动我国高质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3.1 多渠道营造教育培训氛围

营造培训氛围,让农民工具备自觉的参培意识,不能是光停留在嘴上的宣传,应多管齐下。首先是要高度重视,加强宣传,使农民工对政府有关转移培训的优惠政策知晓面不断扩大、知晓度不断提高;二是强力推行就业准入制度,使“先培训后就业,先持证后上岗”成为用人单位自觉遵守的规则,成为劳动者特别是农民的自觉行动;三是开展常规性的执法监察,对用人单位违反就业准入制度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并责令限期整改。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可以较好地为农民工转移培训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他们的自觉行为。

3.2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

对农民工培训既要调动农民工的主管能动性,更要靠各级政府重视对培训基地的建立和投入,落实专门的师资和校舍,将农民的培训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范围,并在上级教育、农技、就业部门的指导下扎实开展培训工作,才能真正把当地农民吸引组织起来,就近就地实施培训,从而减少农民参加培训的成本,提高培训教育效果。

3.3 实施全方位的教学改革

成人教育应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培养目标,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育内容等进行改革调整。从专业和课程设置来看,应根据适用性原则,开设工业、农业、渔业、经济、管理、医学、服装设计与裁剪、理发、美容、摄影、栽培、手工、家政等各种实用性专业和课程;从教学方法和手段来看,成人教育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传播媒介,采用个案教学、按程度分班的形式,加强实践环节,做到边学边干,真正让农民工学有所能。同时还要增设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内容,以使他们不但能够打工,还能够创业。

3.4 强化成人教育体制创新

成人教育还应注意体制创新,为有能力和愿望的农村青年提供系统学习的机会,以提升他们的学历层次。如与普通教育有效地衔接,在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打开通道;成人教育机构之间应做到资源共享,并在县、乡设立的分部、辅导站、培训部或函授站等,建立广泛的横向和纵向联系,以利于整合优化院校成教资源,扩大农村劳动力的培养规模,提高教育效益等。

3.5 创设多种学历层次

为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各种不同水平的求学愿望,成人教育应设置初等、中等、高等成人教育,即既要进行中等职业技能培训,还要进行扫盲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以适应不同教学对象的实际需要。同时还可采取学历制和证书制并用,以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成人教育还应重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的教育力度,发展各种形式的正规学历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为转移后劳动力开设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教学班,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为他们职后知识更新提供有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周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全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8).

篇(10)

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技能人才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又是推动高职院校建设的动力源泉。广东省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正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使命。因此,对广东省的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广东省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设置和珠三角劳动力市场供需的现状分析,力图找出广东高职专业结构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对接的方向,以促进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使命顺利完成。

一、广东省高职专业结构设置现状分析

今年5月,教育部公布2013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在粤高校中,具备招生资格的学校一共137所,包括本科院校41所、高职院校79所、独立学院17所。高职招生占高校总数的57%,高职院校占领了广东高考招生的半壁江山。在现有的这些高职院校中,位于广州市的高职院校有45所,占到了57%。

广东省2013年高职院校招生人数超过26万人,占今年高等教育招生总数的一半以上,高职教育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担任着重要的任务,尤其是基层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更是占领着无本科院校无法比拟的地位。因此,加大力度发展高职教育是广东省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也是顺利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备要素,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和政策支持。

2013年,在广东省79所高职院校的招生计划中,财经、电子信息、制造、文化教育四种大类专业规模最大。在三大产业中,与第二产业相关的开设专业差不多占36%,招生人数占到总招生数的27%;第三产业达到62%,招生人数占到72%,基本符合广东省“三二一模式”的产业结构。

上述数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广东高职教育在专业结构设置上与广东省产业结构的发展基本相符,但由于最近几年来广东省经济快速发展,并进入转型升级期,广东省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设置也呈现了突出的问题。

(一)增速过快问题

由于缺乏全省性的统一布局与合理规划,高职院校在开设新专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些年来各大高校争相扩招,使得新增专业不断增加以及各专业在招生数量上快速扩张。根据数据显示,自2006年以来,广东省高职招生人数增加了近34%,在校生人数增加了近39%。由于过度扩张,学校人均办学资源相对减少,使得教学质量水平有下降趋势,最终导致毕业生在就业上出现“毕业等于失业”等问题。

(二)特色专业不明显问题

近些年来,学校间为了争夺生源,新增专业缺乏专业论证的比比皆是。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以“人有我有”作为指导思想,缺乏长期利益的考虑,过度追求数量规模,最后导致学校间专业过度重复,并且缺乏特色。办学标准在不同的地区和学校间缺乏统一性,在办学硬件上差异较大,导致同一专业在不同地区的学校培养的学生在质量上差异较大,这不仅使得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也影响毕业生的就业,造成有限的社会资源极大的浪费。归咎原因:第一,对发展观的误解,扩大办学规模成为学校发展的唯一标准,校舍、专业、招生的规模扩张带有盲目性;第二,对教学质量的误解,由于对高职教育的评价监控机制的不完善,学校为了赢得认可,只在规模上扩大,以吸引公众的眼球。

(三)专业建设资金投入不合理问题

广东省多数高职院校都设置都以文科占比例居高,而文科专业的投入成本相对人均较少。与之对比,工科类投入成本相对较高的专业,只有少数几个重点高职院校开设,招生人数也较少,比例偏低。现实的劳动力市场上相对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往往都是工科类专业,这种局面的形成与高投入专业本身的特点和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定位有关。高投入专业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昂贵的设备、较系统的实训基地的开发运营与维护,其人才培养往往也需要较长的周期,这就使得很多高职院校望而却步;而低投入专业则与此相反,具有灵活、容易控制、周期较短、易见效益等特点,相对容易赢得高职院校的青睐。

二、珠三角区域劳动力市场供需现状分析

由于产业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企业劳动力需求改变,而教育改革却跟不上步伐,加上各种制度限制劳动力的流动,目前广东劳动力市场出现了结构性失衡,其突出地表现为技术岗位缺口大与部分新增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这种失衡导致企业生产水平下降甚至停产,更有可能导致劳资关系不和谐的社会后果,最终导致产业转型升级缺乏适合的劳动力支持,无法顺利转型。广东省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产业转型升级使得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改变

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首要窗口,以出口型制造业为主的民营企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成为全部经济大省。民营制造业的发展对劳动力地需求规模巨大。大规模的劳动力需求市场吸引了无数的外省劳动力进入广东,而这些劳动力绝大部分的水平都相对较。广东省到了转型升级期,面临着产业结构重新调整,材料、技术更新换代以及消费需求的改变,新的产品不断涌现,许多产业日益衰退。改革开放初期所发展起来的传统产业的衰退导致某些行业整体性失业。而这些失业者短期内很难被其他产业所吸收,而劳动者本身的技术比较单一,再加上新产业的进入壁垒,如果没有良好的新岗位技术培训,这批早期为广东经济发展付出巨大贡献的劳动者可能就会一直失业。而另一方面,广东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为方向,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因此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新技术和装备的应用需要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支持,但目前的人才供应情况显然不能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变化。

(二)高职教育不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

产业转型带来的大量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但近年来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暴露出高校教育的专业设置问题,大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与劳动力市场不能对接。广东省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一方面,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缺乏统一规划,在发展速度、发展层次、特色办学等方面缺乏长期规划,成人高等教育泛滥严重,重学位轻岗位培训。另一方面,专业设置缺乏统一规划,其比例和经济结构比例不协调,人才培养结构失调,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等。其结果是,大学生毕业后不能顺利就业。

(三)中西部崛起使得广东省高技能型人才流失

随着我国中西部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一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在中西部落户,这些企业一方面能够提供优越的待遇水平,另一方面能够提供新时代的发展平台。广东的高技能型人才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中西部地区,他们企盼回到家乡发展,渴望以自己的知识能力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因此,中西部的崛起必然导致广东省高技能型人才的流失,使得原来较缺乏技能人才供应情况更加严峻。

三、结论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设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高职专业设置应以产业结构调整所催生出来的人才需求作为出发点,高职专业设置的方向和思路应以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来决定;另一方面,合理设置高职专业,是高职院校成功培养出社会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也是产业结构发展目标能够实现的基础条件。因此,在广东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背景下,广东省高职教育的重任是研究如何实现产业结构与高职专业设置的高度融合,以培养出能够适应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所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实现广东省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建会,2008:《广东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探究》.《当代经济》第9期.

[2]王伟华,2013:《广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问题调查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第23期.

[3]叶萍,2012:《广东省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动态适应性研究》.《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报》第9期.

上一篇: 基本医疗保险管理 下一篇: 生物医药的概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