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0 16:33:3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篇(1)

    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学会利用现代化技术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所以,一定要不断地完善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能力。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应用,将信息化设备引入音乐课教学中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音乐授课中利用多媒体设备不仅能够丰富教学手段,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完善自我,学会使用新式设备。

    三、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如今,传统的呆板教学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也不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教育方法的多元化,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1.直观示范教学法

    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设备,在讲授口琴、长笛、钢琴等乐器的时候,最好能够进行现场演示,如若不能,也可以带领学生到音乐教室,让孩子们看到真实具体的器材,从而扩宽视野,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2.情境模拟法

篇(2)

音乐对于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们的情感可以通过音乐来传达,音乐也可以来传播人们的情感变化。所以,音乐课程在学校的发展和传播是刻不容缓的。小学生的特点就是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活泼好动,敢于尝试。教师就应该抓住其特点,积极改变教学模式,将教学与学生紧密相连,让学生将音乐课程重视起来,从而提高音乐课程教学质量。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始终让学生对于音乐课重视不起来,所以,改变教学模式是当下刻不容缓的事情。那么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就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师生转变角色,开放课堂

1.传统教学中,始终是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只是课堂的参与者

虽说学生是参与者,但是并没有真正地参与课堂中。一堂课下来,就仅仅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学生在讲台下昏昏欲睡。久而久之,教师也逐渐对音乐教学失去了兴趣,学生也对音乐课程反感和厌恶,这样非常不利于我们今后对音乐课程的开展。

2.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有将课堂角色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按照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参与进课堂

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着教师对于课程的发展方向。教师能够摒弃传统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知识的引导者,给学生一个发挥的空间,才能保证在今后的音乐学习过程中不断展现自我,追求新高度。

二、把握课堂教学,注重课前学习氛围的营造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首先要做到自身知识的充实,要保证对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的精准把握,保证自己的教学能力,才能引导学生接下来音乐课程的学习。无论在课上还是私下都要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教学质量的最大化。例如,在学习基础音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注意每一位学生的发音状况,毕竟音符是学习音乐道路上最重要的基础,只有学好音符,才能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课前工作也很重要。教师在进行新的内容时,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悬念,让学生对接下来的课程充满浓厚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音乐学习始终保持学习的劲头。

三、运用现代化科技,丰富教学内容

1.社会飞速发展,多媒体也已经悄然走进课堂教学中

对于音乐这种艺术课程,更加需要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这样才能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民歌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所学民歌的特点,查找出民歌的背景资料,以及相似民歌的旋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来加以区分,总结出不同民歌所表现出的主旋律有什么不同,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学习音乐知识。

2.学生根据现代化技术,查找自己感兴趣的音乐知识,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将自己的所闻所见与学生一起分享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创立不同的音乐小组,组织学生一起加入进来,交流音乐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就以学习红歌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规定一个文化背景,搜集出当时的红歌。看哪个小组搜集的多,然后汇总,大家互相交流。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不同时期的音乐文化知识,还能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

四、学会注重教学反思,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发展

长期以来,教师都被各种参考书教学资料所包围,早就失去了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对于教科书也是深信不疑。这样的观念是极其不正确的。教师在教学的发展过程中,要时刻学会教学反思。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及时发现课堂上的问题,并能够快速地进行调整和解决。教师在反思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对自身能力的质疑,而是为更好地教学做铺垫,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自我提高,还能够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课程虽然不是像数学语文等重要的学科,但是它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陶冶情操。从小学就开始音乐课程的教授,也是对小学生情感的一种培养。通过音乐课程的教学,将不断净化学生的美好心灵,让学生在音乐中产生共鸣,陶冶情操,增加人格魅力。激发学生音乐灵性,构建小学音乐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相关的音乐知识,而是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的学习来陶冶情操,提高个人修养。要想更好地将小学音乐课程发展起来就必须转变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篇(3)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生认识五线谱的线数和间数时编了如下的儿歌,让他们边指边读:

张开左手掌,手心向外翻;

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

四个手指空,就是四个间;

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

好象上楼梯,越上音越高。

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如我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他们就会唱了。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谁见过、坐过火车,能说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心情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北京,到你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去。当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他们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之中。我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你们想到哪儿去呢?”同学们高兴地喊起来:“青岛”、“北京”、“上海”、“广州”。“好!咱们先到北京去看看吧!老师来当播音员。”于是我当起了列车播音员,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象自己真的坐上了火车,他们有的高兴地摇晃着小脑袋,甜甜地笑着;有的同桌兴奋地交流着感情,那眼睛活象是在说话;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

三、引导学生做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①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②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③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自制乐器练伴奏,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捶;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镲,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我在教学生学唱《过新年》时,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4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镲,第三组唱歌,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这样反复练习,边唱边奏边舞,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室洋溢着幸福、欢乐、喜悦的气氛。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4)

一、要提高对音乐教学的认识,真正把音乐素质的培养和锻炼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紧抓好

思想认识问题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目前音乐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也就是对音乐教学的认识出现偏差所造成的。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视教育的影响,音乐课程作为一门非主课而倍受冷落。特别是在,小学教学中显得更为突出。目前,每个班的音乐课程一般都是每周2—3节左右,课时虽不算多,但如果都有真正安排好了,利用好了,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完全可以达到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并非如此,就这个仅有的2—3节课大多时间被挪着它用,即使实施素质教育,但大多也是教唱一半首歌曲而已。因为音乐教学质量的好坏一般都不会影响教师教学水平评价,而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也大多是在主课教学的分数上见分晓,所以音乐教学在大多数的教师眼中也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得不到重视。纠正这种对音乐教学认识上的偏差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

一方面要充分认识音乐教学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音乐是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份,它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文化生活的繁荣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且音乐也是人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音乐不但而传递交流思想感情,给人与或悲或喜的感受,而且还能陶冶人的情操,激发斗志,特别是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对音乐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人们对音乐的鉴别能力、欣赏水平,理解程度往往取决于其的音乐修养水平。而我们目前所开设的音乐课程就是旨在从小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我们千万不可认为音乐课仅仅是为了调节学生的大脑而开设的。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抓好音乐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前几年,国务院作出了《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正进一步一步走出应试教育的束缚,转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素质上来,而音乐修养水平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当然,我们学生不可能都成为音乐家、歌唱家、演奏家,但通过音乐教学应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音乐知识,培养他们最起码的音乐欣赏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素质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并随着人们音乐修养水平的提高而推进音乐艺术不断发展。

二、要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培养,以不断适应素质教育中音乐教学之需要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其能力和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水平的质量,而目前,在大数的,小学中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担任音乐教学的教师大多由其它学科的教师兼职,这无疑会影响音乐教学的质量。一方面这类教师由于大多数没有对音乐进行专门系统地学习,对于音乐的知识面较窄。另一面由于兼教音乐课程,而音乐课程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象其它课程那样得到重视,所以教师的精力也不会集中到音乐上来,更不可能进行音乐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再一方面,由于兼职教师教音乐,其工作成绩的好坏大多也是由其担任的主课教学的质量来评价而忽视音乐教学的质量。诸多种种的原因严重制约着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要想抓好音乐教学,还必须下大力解决师资力量的问题,要有专门从事音乐教学的教师。当然这就需要加大音乐师范的培训数量,解决目前音乐教师偏少的问题,还可以将那些喜爱音乐教学,有一定潜力可培养的其它教师选派到有关院校进行短期培训,而后由兼职音乐教师改成专职教师。让他们集中精力进行音乐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水平。

篇(5)

二、合理选择教学乐器

乐器是一种表现音乐的工具,不仅能够将音乐的表现力很好地扩展,还能够使一部分音乐的教学面貌有所改变。在课堂中加入音乐教学,既有利于贯彻和落实创造教学和乐器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又能够满足很多学生因为先天性的声带狭小而难以演唱,却能够通过演奏乐器而将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出来的一种欲望,教师只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够充分激发出学生创造音乐和学习音乐的潜力。由于每个年龄段的学生有着各不相同的心理特征,所以每个年龄段对于乐器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

三、将音乐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也是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目前国内外的一种教育新趋势,已经逐渐运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文、像、声、图融会贯通,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教材的整合,不断将信息量扩大,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从而使美育和德育得到不断深化。将多媒体技术充分运用到小学音乐教学中,更能够和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相贴近,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篇(6)

中国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81-2

音乐教育是社会化进程中的一部分,它是以音乐为媒介的教育,是通过音乐影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增进知识技能的音乐活动,它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培养高尚、完美的人。所以,音乐教育对于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有这样一份调查材料令人费解:内容是对某师范学校137名普师新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当问及他们在中小学接受音乐教育状况时,结果令人惊讶,137名新生中只有一个人能识谱。结果表明,在某些学校音乐课被列为可上不可上的一门副科,音乐课大都是排在课表上,基本不上;教材是放在书包里,基本不用;新课标束之高阁,基本不顾;学生成绩随意给分,基本无要求。从这个调查发现很多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真正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我们必须做好下面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国家要进一步重视和落实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它是一定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是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的。音乐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审美教育培养高尚完美的人,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培养人的优秀品质,对于世界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对于初涉人生的年轻人,显得尤其重要。

首先,音乐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可以增强人的民族自尊心。从幼儿开始,《我爱北京天安门》、《歌唱祖国》等歌曲,便会在幼小的心灵中刻下“北京”“天安门”“好”,“祖国”“党”“伟大”等印记。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的增强,豪放优美的《三峡情》、宽广激情的《长江之歌》、抒情柔美的《太湖美》、轻快明朗的《太阳岛上》等,无形中给人以这样的印象:祖国多么辽阔,山川何等秀丽,这就是我的祖国,使民族自尊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其次,音乐还可以帮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体验人生,领悟人生的哲理,识别真假、美丑、善恶,培养热爱生活、向往光明的高尚情操。如音乐中对美好人事物的歌颂,无形中成为人们的楷模,对丑恶人事的讽刺,也无形中成为社会的渣滓而予以抛弃。

国家进步的根本在于提高国民素质,那就应该从娃娃抓起,所以国家应该给予中小学音乐教育以重视,对音乐教育提供经济上的支持,重视中小学音乐课的实施,给予音乐设施的配备,师资的培养,音乐方面的研究,音乐教学大纲的建设,加强音乐学科的评估,以及重视农村、县城、城市的音乐教学质量平衡。

二、学校加强音乐教育管理

只有国家重视,学校才会对音乐的教育加强管理。然而,学校应如何加强对音乐课的管理呢?笔者认为:

(一)建立科学独立的音乐教育管理机构

音乐教育管理机构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音乐教育方针、政策;调查研究学校音乐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制定学校音乐教育行政法规;组织开展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科研工作;指导、管理、定期督促、检查音乐教育工作。这样,才使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更加通畅、有序,更加有利于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任务的有效实施。

(二)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音乐课程的设置,是实现学校音乐教育目的的首要问题。音乐课程的设置,既要考虑到学科教育的特殊要求,又要考虑到各学科在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的协调功能。

(三)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应该提高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及时培训,组织教师交流经验,提高教师职业认识,改变观念,加强理论学习,增加知识含量,开展练习,提高教学能力,创设和谐的环境。

(四)完善音乐设备

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音乐设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设备大致有音乐教室、音乐教具、乐器和电化教学器材。

(五)加强音乐教学评估和音乐教育成果展示

对音乐教育质量评估和教育成果展示是督促、推进音乐教育管理工作和提高音乐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

三、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对音乐教师各方面的要求也应逐步提高。每位音乐教师都应在原来的基础上,参加学校和进修活动,参加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自身水平。那音乐教师都应具备和提高哪些方面呢?

(一)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一般修养

1.道德。如热爱音乐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强烈的责任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进步。

2.能力。如运用教材能力,备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思维能力,课堂组织能力。

3.文化素质。如广博的文化基础,灵活教学方式,生动的教学语言,敏锐的洞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1.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的素质。

2.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技能方面的素质。

3.学科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素质。

(三)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业务能力

1.从事音乐课堂教学的能力。

2.辅导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

3.音乐教育研究的能力。

(四)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1.热爱音乐教育事业。

2.对学生和教育事业有深厚感情。

3.较强的意志力。

4.良好的性格。

四、生要积极主动学好音乐课程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学习的动机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

1.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在社会实践中,由于每个人的生活和经历各不相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需要和认知事物的方式。从而反应在学习动机上的认知和求知需要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每个人在需要的强度和水平上的不同,反应在学习上动机的强度水平也就有很大的差异。

2.成熟与年龄的特点: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小孩子对生理安全过分关注,而大孩子对社会影响,如教师、家长的期望等比较在意。

3.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好奇心、意志品质都影响着学习动机的形成。

4.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习动机与理想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学生整个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直接反映的理想情况或志向水平影响着学习动机和目标结构的形成。理想水平高,学习的动机就强。

(二)外部原因

1.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

2.教师的影响。

因此,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至关重要,热爱音乐才会主动学习、探索、创新。其次是环境的影响,经常参加各种音乐活动,教师、家长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学生能自主学习在音乐教学中起重要作用。

五、家庭要从小给孩子音乐启蒙教育

家庭的影响和重视也及其重要,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启蒙性、个别性、和长期性。家庭是进行早期音乐教育的最好课堂,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家庭音乐教育可以熏陶音乐幼苗,培养音乐人才,家庭音乐教育虽然不宜以培养音乐家为目的,但是它确实是音乐家的摇篮。古往今来,许多音乐大师无不是在幼儿时期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音乐教育。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等,都是在亲人的教育和影响下,经过努力成为举世闻名的音乐家。家长应明确对子女进行音乐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下一代的身心的健全发展和思想品格的完善。所以,家长可以学习一些音乐知识、心理学,辅助教学,可以给孩子欣赏悦耳的音乐,培养音乐感,安排孩子学习器乐或送至音乐教育单位进行学习,培养音乐素养,进行合理的早期音乐教育,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学习,即培养情感也可以给予辅导,帮助孩子提高兴趣。

篇(7)

在教师指导学生们学习小学音乐知识时,需要设计综合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此助力学生更好地掌握其中的知识重点。所以,教师决定为学生们引入大量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以此培养学生们的音乐知识学习兴趣。同时,教师需要为学生们进行演示性的综合教学,以此为学生们呈现更加精彩的知识内容,用以加深学生们的知识理解。此外,教师通过为学生们创编任务性的活动内容,以此全面提升学生们的音乐知识综合学习质量。

一、信息技术引导,培养音乐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音乐知识教学,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全面培养,借以提升学生们的相关知识学习质量。教师结合自己长期的教学经验总结,发现学生们若是对音乐知识产生学习兴趣,则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具备浓厚的音乐知识学习兴趣,并使自己的课上知识学习更加优质高效。所以,教师为学生们设计大量信息技术教学资源,用以引导学生们进行综合性的知识学习,从而使学生们对所学知识充满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为学生们设计大量动态化、信息化的教学内容,使之能够有效调动学生们的音乐知识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们的相关知识理解更为清晰透彻,切实提升其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们学习《蜗牛与黄鹂鸟》的知识内容时,就可由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为学生们进行综合性的音乐赏析教学。其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教学的“动态化”特点,将学生们需要学习的歌曲进行动画演示,使学生们可以为音乐动画内容所吸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们的音乐知识学习兴趣。基于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的信息化教学策略,可以全面提升学生们的音乐知识学习主动性,使其能够全面提升自身的学习质量。通过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的趣味性教学内容设计,使得学生们的学习更加专注,对应的学习效果也更明显。

二、教师演示教学,加深学生认知程度

在教师为学生们讲解小学阶段的音乐知识时,需要为学生们设计综合性的教学策略,以此全面提升学生们的知识认知水平。在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相关教学策略时,需要教师为学生们进行综合性的教学演示,以此为学生们留下更为深刻的教学印象。所以,教师为学生们讲解相关知识内容时,需要进行相应的内容演示,借此帮助学生进行深度的知识学习。通过教师为学生们进行综合性的教学内容演示,可以使学生们明白教师带领大家进行知识学习的方法,并逐步掌握相关音乐表演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故而,教师为学生们设计演示性教学策略,可以全面提升学生们的音乐知识认知水平。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们学习《甘洒热血写春秋》的唱段时,就可采用演示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度的音乐教学设计。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接触到的音乐知识内容相对不足,需要由教师为学生们进行整体性的演示,并注重相关演唱技巧的深度教学。有了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的演示性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们对该京剧演唱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更清晰的认知。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们学习小学音乐知识时,决定为学生们进行综合性的教学演示指导。通过教师的演示性教学设计,可以有效激活学生们的音乐知识学习动力,并以此全面提升学生们的音乐知识学习质量。

三、创编任务活动,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对于小学阶段的音乐知识教学而言,想要切实提升学生们的音乐知识学习质量,需要有相关的音乐教学任务为基础,才可以切实提升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水平。所以,教师为学生们设计大量的音乐教学任务,以此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的知识学习。通过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相应的任务性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之中,以此营造良好的音乐知识学习氛围,从而提升学生们的综合学习质量。

例如,学生们在学习电影音乐《雪绒花》时,就可由教师为学生们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们“合唱比赛”。通过教师将学生们划分为若干学习合作小组,使学生们能够组成相应的学习团体,并结合自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进行灵活的演绎和比拼。教师此时需要担任演唱评委的角色,指出学生们演唱内容中的优点和不足,评价出最优秀的合唱团体,从而使学生们之间形成良性的学习竞争。有了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引导,可以助力学生更积极的学习探索,从而强化学生们的音乐学习质量。

综上所述,教师在指导学生们学习小学音乐知识时,需要设计综合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全面提升学生们的音乐知识学习质量。

篇(8)

对教学内容的评价分别从6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教学内容的平均值为8.4分,这表明10节课教学内容选择与确定比较妥当。通过对6个指标的比较,我们发现,没有科学性错误这一指标得分最高,平均值为9.7分,说教师对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较好。教学内容能够围绕教学目标这一指标得分最低,平均值为7.7分,说明教师对教学目标对于其他子系统的指导作用认识不够充分,致使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不能明确地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例如,唱歌课《红河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为:学习歌曲《红河谷》,表现歌曲舒展、宽广的意境,初步了解北美洲音乐的风格,从而产生了解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愿望。教学内容设计为:演唱、识读乐谱、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目标中“初步了解北美洲音乐的风格,从而产生了解世界各地音乐文化的愿望”的达成,必然要涉及音乐风格和音乐与社会生活两方面内容,但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这两方面并未涉及,说明该课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意识不够强。

(二)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分别从4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教学过程平均值为8.2分,这表明10节课的教学过程安排比较合理。 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比例合适、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适应这两个指标得分最高,均为8.4分,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两方面的处理比较妥当。1.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分析项目组采用S-T评价方法对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进行了分析。10节课学生行为占有率平均值为56.1%,教师行为占有率平均值为43.9%,这表明教师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从课堂教学模式来看,10节课中除1节器乐教学课为练习型外,其余9节课均为混合型,体现了音乐学科实践性、体验性的学科特点。2.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分析在教学过程的二级指标中,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评价最低,平均值为7.6分,说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方面的思考还有待加强。例如,唱歌课《茉莉花》(B)的教学时间安排:第一环节聆听导入(5分钟);第二环节学唱歌曲(包括竖笛演奏5分钟)(21分钟);第三环节拓展欣赏(11分钟)这是一节唱歌课,核心内容应为演唱,相关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应该较为充分。但课堂实录中第二环节学唱歌曲的实际时间仅为16分钟,占课时的40%;第一环节聆听导入和第三环节拓展欣赏的时间却用了16分钟,占课时的40%。学唱歌曲时间不充足,致使唱歌学习中的基本目标“唱会”都未能达成,课时结束时学生演唱不但存有音准的问题,而且不能较熟练完整地演唱歌曲,“能够比较熟练准确演唱歌曲”的教学目标未能达成。

(三)教学效果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从4个二级指标进行。总体来看,10节课教学效果平均值为8.2分,整体教学效果良好。见图3。通过对4个二级指标的比较,我们发现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关注程度平均值最高,为8.7分,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群体的学习情况,较好地面向全体施教。例如,在唱歌课《茉莉花》(C)教学实录中,教师不但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歌曲的教学,而且分别对男、女生进行了演唱声音的关注与指导,并适时进行了个体演唱评价反馈与指导。这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全体学生的关注程度较高。但教学目标达成度平均值相对较低,为7.9分。结合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在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上得分较低,这说明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缺乏对学生情况的全面、有针对性的了解和分析,致使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际,不易达成,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达成度关注不够,动态调整教学行为的能力有待加强。

二、结论

10节课从4个一级指标评价值来看,差异不大。其中,教学内容平均值为8.4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平均值为8.2分。这表明10节课整体教学质量多处于良好水平。从4个一级指标下的所有二级指标来看,差异较大。其中,教学内容下的二级指标“没有科学性错误”的平均值最高,为9.7分,教学过程下的二级指标“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合适”的平均值最低,为7.6分。从单一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来看,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二级指标差异性相对较小,教学内容下的二级指标差异性相对较大,其中,“没有科学性错误”的平均值最高,为9.7分,“围绕教学目标”的平均值最低,为7.7分。

(一)优点

1.教学目标确定准确,可操作性强10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较为准确,基本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文字描述标准、有层次,加之可观察行为动词的运用,使得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2.教学内容核心突出,知识传授准确无误教师多能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核心内容,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和学科知识技能的认知规律呈现教学内容,同时确保所授知识准确无误。3.教学方法得当,凸显学生主体10节课在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比例方面较为恰当,突出了学生主体;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能够较好地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师注重发挥示范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4.信息技术使用恰当,有效辅助教学不论是哪一种课型,授课教师在教学中都较为关注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适时运用,从而有效辅助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

(二)问题

1.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教学目标方面有待加强个别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与了解不够深入、全面,致使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符合学生实际的程度指标的评价值相对较低。2.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表述不确切个别教师在围绕教学目标全面、准确地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和文本写作能力方面有待加强,表现为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表述不确切。3.教学环节时间安排欠妥当由于缺乏围绕教学目标、围绕核心内容进行设计的思考,教学中表现出核心内容的环节时间设计较短,相关辅助内容的环节时间设计较长的问题。4.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关注不够,动态调整教学行为能力缺乏,致使教学目标达成度有待提高。5.授课类型选择过于集中采样的10节课中,从授课类型看,器乐课1节、欣赏课1节,唱歌课8节,表现为授课类型过于集中,也折射出日常教学中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对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培养有待提高。

三、建议

(一)拓展音乐教学领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教学领域包括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每个领域又包含三至四项内容。演唱不是音乐教学中的唯一内容也不是最重要的内容,各区县小学音乐教研员及教师应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和北京市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系列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音乐教学领域,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如欣赏教学、器乐教学、创造领域的相关教学等,提高教师对不同领域内容教学的认识及教学设计、实施能力。

(二)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关注目标达成

教学目标设计中,个别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原有能力,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教学行为,致使教学目标达成度相对较低。建议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前,对学生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细致、准确、有针对性地分析,了解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了解他们针对每课教学的原有知识技能储备,使教学目标的确定更趋于合理与实际;同时,提高动态调整教学活动的能力,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

个别教师存在教学内容设计不全面、表述不确切的问题。建议教师认真学习音乐学科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学科教学内容;加强作品分析,明确音乐话题和教学话题;同时认真学习北京市小学音乐学科不同教学内容的设计方法与表述形式,进一步明确每课的核心内容,从而围绕教学目标更加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

篇(9)

伴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理念的广泛普及,音乐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与重视,并被基层教育工作者当做了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阵地。对此,笔者进行了细致地分析与探讨,旨在与摸索、总结得出贴合农村实际情况、切实优化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效果的优良教学方式方法。

一、结合实际,灵活向学生渗透基础音乐理论知识

音乐理论知识是小学音乐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帮助学生实现对具体音乐曲目更好地聆听及演唱,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受到家庭环境、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制约,并不具备坚实的音乐基础,甚至大多数学生都处在零基础的状态。如此,就为他们实现对于音乐理论知识、乃至具体音乐曲目的深刻理解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与挑战,更是严重制约了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及实际效果。

笔者针对农村地区小学生普遍缺乏专业音乐知识积累的现状,在开展具体音乐曲目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基础音乐理论知识的普及与讲解。如,在教学“v ”换气记号时,笔者则向学生出示了“vv胜利小尖角,碰上它,千万记得换口气”等。如此借助这些易记、易理解的顺口溜就在广大农村地区小学生音乐视野范围的基础上,使他们深入地了解到音乐曲目应该如何唱,为什么要这么唱。而这些都为他们逐渐夯实自身的音乐理论基础、以更深刻的态度实现对音乐曲目的深入理解与富有感情的演唱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有利于他们获取最终的高效率、高质量音乐教学效果。

二、贴合农村生活,引导学生创新性的理解音乐曲目

农村地区虽不像城市发达地区一样具备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及教学设备辅助,可能连一些音乐器材、设施都配备的都不完全,但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小学音乐教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对此,我们小学音乐教师可以结合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及现实生活体验,创造性地利用农村生活资源,以便引导学生实现对于具体音乐曲目的更深刻认知、理解与良好掌握。

如,在教学《春天到》这一音乐曲目时,笔者就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农村地区认真观察春意盎然的美丽春景。置身于真实的春天景色中,学生得以更深刻的认识到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在这个季节中,人们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浓气息,体验到春天来时带给万物的巨大改变,而这很显然为他们在愉悦、积极情感下实现对于《春天到》这一音乐曲目所蕴含真正思想感情的更好理解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取得一举两得的良好教学效果。

三、利用校歌,创设良好的校园音乐环境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当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在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的同时,促使其建立、形成积极、科学的道德价值观念。”如此,校歌的灵活运用与小学音乐新课标所倡导的“德育教育”渗透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达成默契。教育实践表明:利用校歌创设良好的校园音乐环境,对于落实小学音乐课程教育教学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及作用。

仅以我们学校的校歌《石小石韵》(啊,石永小学,美丽的校园,阳光灿烂桃李芬芳,我们是花朵,啊,我们是一颗颗有趣的小石头,琢石成玉,永放光芒……)为例,该校歌歌词富含深意、节奏清晰分明,同时又蕴含有丰富的音乐演唱技巧。针对这一宝贵的音乐教学资源,笔者所在学校的领导大力提倡校歌的普及和推广,致力于以校歌创设、形成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在这一推广的过程中,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得到夯实与巩固,演唱技巧得到深化与提升,更为重要的是不断迸发出热爱校园、积极上进的良好心态,从而真正将“我是一颗小石头,我有阳光心态,我做阳光少年”的德育渗透目标落实到了实处。实现了校歌与小学音乐教育的完美结合与统一。

篇(10)

艺术可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促进人身心的和谐发展。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当前艺术教育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但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普遍的问题是内容比较呆板,形式不够丰富。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如何全面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学手段的妥当与否是重要问题。运用先进、科学的教育方法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加以论述。

一、重视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

柏拉图曾经说过:“音乐教育是至高无上的,因为任何事物都不能像节奏与和声那样深达人类内心深处,并给予最强烈的震撼。”在我国,从夏、商、周三代开始就已确立了“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乐教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可见音乐教育受人们重视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音乐教育它不受年龄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在小学阶段,学生在与其心理生理条件相适应的基础上通过音乐学习和实践,能够形成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定、表现、创造等方面的能力,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无数的事例说明,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其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同时增强记忆力,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不仅可以造就出一批批具有音乐修养的人,而且可以促进其在事业上的成功。音乐教育还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作为贯彻素质教育的一个窗口,直观地反映出一个音乐教师和一所学校对待素质教育的态度。 因此,作为学校应重视其音乐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的途径

(一)器乐教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个体、潜能的发展、创造性的培养,同时让他有成功感。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引进器乐教学就能够较好地体现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器乐具有鲜明的艺术性、情感性和技巧性,这些特性,是诱导学生对器乐产生兴趣的重要原因。孩子们对乐器有着本能的喜爱,在参与乐器演奏中,他们的音乐生活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满足。从生理上分析,学生在演奏器乐时,美妙音乐影响其情绪,情绪又影响着荷尔蒙的分泌,进而影响其大脑分析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由此可见,通过演奏美的音乐不但能激发与影响学生的情绪,促进智力的开发,而且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这就是把器乐引进课堂的意义所在。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当前国内外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已经成为各门学科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以全方位、多层面的整合教材,扩容信息量,促使课堂教学得到有机的延伸,从而深化德育和美育。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拓展艺术创新能力,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占每学期总课时不小的一个比例,它涉及到乐器欣赏、曲艺欣赏等内容。在器乐欣赏中,又涉及到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等形式;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到丝竹乐和吹打乐等五个主要乐种,这些乐曲中还涉及到古今中外几十种乐器的音色等。如何获得欣赏的最佳效果?通常的手段就是放映教学录像带。通过欣赏录像,学生可以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演员的服装道具,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这样既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又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

(三)通过学科综合加深音乐理解

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提倡学科综合”,它不仅提倡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而且还提倡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那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把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综合起来,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内在的理解,充分的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培养各方面音乐能力的最佳时期,重视小学音乐教育势在必行。当前在新课标的倡导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上可以通过器乐教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学科综合加深音乐理解等一些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途径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 生物医药的概念 下一篇: 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