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资考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0 16:33:3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中物理教资考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初中物理教资考试

篇(1)

初中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分析判断能力还不成熟,自主性还不强,因此还需要给予正确的、及时的指导。在探究学习中完全放手、束缚太多都不现实,不仅不能实现教学目标,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也有负面影响。因此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既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也需要教师的必要指导,在互动中实现教学目标。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一节公开课中,最初是想完全开放,自主探究。即创设情景后,由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但是,试教过程中,明显感到实在太难驾驭,有的学生甚至对我的意图也不完全明白,结果只好临时调整教学策略,效果自然不理想。通过反思,认识到只有好的愿望、好的理念,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自然不会获得理想的效果。

探究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和实践活动,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也必须成为主体,他们各自通过自己的能动作用,履行各自的角色,并且和谐互动,只有这样,探究教学活动才能顺利展开。如果教师、学生中任何一方不能积极、能动、自主、创造性地履行自身的角色,便失去了主体的特性,那么,探究教学的目标也就不可能实现。

二、正视探究活动中的问题与错误,实现探究活动的发展性

由于器材、环境、知识水准、操作技能等原因,学生的实验结果和结论有时误差较大。教师若以此为契机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讨论,找出原因,改进实验方法,这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会大有益处。切不可轻率指责、否定。同时,课前分组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状况,活动过程中及时组织交流,以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携手合作以实现活动目标。当然,课后的补救也是必要的。对探究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小组或个人,教师应提供再探究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分析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改进实验方法,完成探究,消除失败产生负面影响的可能。共性的问题,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措施补救,或提出新的探究课题。这很正常,正是问题或错误,才有了改进和创新。

三、探究活动中应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纵横联系

物理探究活动中通过纵横联系相互渗透的过程开拓学生综合思考、分析的视角。在进行《平面镜成像》教学时,当引导同学们分析、归纳实验结论后,一位同学突然提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属于轴对称的关系。当时我一愣,随后意识到初二数学中已学过轴对称的知识,如果用数学语言,平面镜成像中的四个特点(虚像、等大、等距、垂直)只需“平面镜所成虚像和物体相对镜面轴对称”一句话就够了。我在感到后生可畏的同时,也意识到物理老师还必须关注学生的各学科的发展进程,保持学科之间的联系。

跨学科研究在学术界已司空见惯,但在中学课堂上却鲜有。除了说明我们的教育观念滞后外,作为教师,我们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学素养也必须尽快提高。否则,没有“T”型知识结构,我们真的会在讲台上站不住脚的。新的课程标准已经把传统自然科学中各学科划归到科学技术课程之中,这其实已经昭示了未来课堂的走向。

四、让探究活动应成为学生启智创造的过程

作为教师,就是将学科知识的内容与人类文化的长链联结起来,使学科知识具有整体性和发展性,使文化富有历史感,成为学生探索真理、创造世界的动力。

篇(2)

物理实验教学法,具体来说,是学生在使用仪器设备的基础上,通过条件的控制和操作,对所研究事物的现象及过程进行观察的教学方法。这是靠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是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它把实验感知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直观、真实的认知的全过程中亲自经历,让物理课变得趣味而有意义。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陷入瓶颈

(1)新课程理念下实验教学的不适应

在新课改实施后,物理实验教学的不适应普遍存在。一方面,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和学生思维变得固化;另一方面,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与过去细致的物理教学要求所不同,相对宏观的要求使得大部分物理教师无所适从。再加上新的课程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的要求有所增加,许多教师不能够精细地把握课程的进度,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以上这些情况,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任务加重,更会起到反作用,让学生逐渐反感这种虚假的学习模式,难以达到有效的教学改革。

(2)物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配合不足

一方面,物理实验课程中往往是老师做学生看。如今很多初中老师为赶教学进度或条件比较艰苦中学由于实验教学资源的匮乏与实验经费的欠缺,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演示实验取代单独的实验课程,老师在上面做,学生在下面观察,课下学生对实验内容的过程 现象 结果进行死记硬背就能应付考试,这样一来,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彻底被忽视,而且课下负担也大了,极易使学生对物理课程产生厌恶感,从而导致偏科现象的产生。

另一方面,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大多数的理论课与实验课都是分离的,在这种缺乏互动的状态下,教学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即使物理教师有意地把实验搬进理论课堂,也只是一些便于操作的实验,以老师做实验、学生看实验的形式来展示。这样,坐在前排的学生就可以较仔细地观察实验过程,而后排的学生则显得比较困难,容易分神,产生不佳的课堂效果。

(3)初中物理实验课缺乏创新

出资物理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往往是已定的结果。于是,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为了使预期的实验结果达到,会尝试对实验步骤进行简化,而这种投机的行为,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地弱化,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而且,许多物理教师怕麻烦,就连一些简单的实验时也采取演示的方式,使得学生体会不深刻。比如,在讲述分子运动这一知识点时,大部分教师只用一份实验来演示,其实,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课前准备两个杯子,上课时把热水和冷水倒入学生的杯中,让学生自己在杯中滴入墨水,慢慢观察在温度不同的水中墨水扩散的速度,再得出结论。

二、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1)加强边学边实验的物理教学

所谓边学边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边学习一边进行实验的教学组织形式;也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能力。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若比较多地采用边学边实验的组织形式,让学生通过“四动”进行学习,使各种感官受到刺激,就能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促使大脑对各感官传输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思维密度。

(2)做好实验的课堂导入

1、结合教学具体内容,分别选择具体的实验方法

实验导入的方法比较多,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比如,对于教学内容单一或者开始新单元的学习,故事法和演示法就比较符合;在教学内容与前面所学内容的联系较紧密时可以用复习导入法;在适用性较强的课程中可以使用联系实际的导入方法等。在实际物理教学中,教师如果对不同的实验导入法灵活运用, 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依据,采用科学的实验导入法

首先是创设实验情境。变化多样的教学实验的选用,结合生动的课堂讲解,可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被激发出来。创设好的实验情境有两方面内容应该注意:一是运用语言的艺术巧妙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二是与时俱进的新奇实验的选择。

其次,是激发认知冲突。精心地组织并把握好课堂气氛是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的重要步骤,当出现意料之外的新奇现象引起学生兴趣时,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不仅使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还要完成预计的学习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的实验,在实验课前都应该普及相应的安全知识,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

(3)发挥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教学意义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出资物理教学应该采取的教学模式。理论知识一般从实践中总结和推理出来的,所以掌握好理论知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物理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开展物理实验课并鼓励学生参与实践,这样可以延伸理论课上的优势,还可以弥补理论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精典的处理模型、赋予具有理想化的演化结果等内容,帮助学生在科学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升。其次,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把实验引入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实用性。例如,对物体质量的测量,物理实验室中一般是用弹簧秤来测量,但对于笔和书这种学生日常见到东西,使用弹簧秤测量却不恰当,于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日常中常见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如天平、电子秤等。这样,学生便可以在家中操作简单的物理实验了。最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物理学的活动实践课程中了解当今科技发展的成就,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出来,从而帮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对物理展开学习,发展他们的特长和个性。

总之,理论教学作为进行物理实践的根本保障,具有一定重要的意义。教师应该在学生基本知识扎实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理论融入实验活动之中,让他们体会到学好物理知识,提高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苏广忠.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思路之我见[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9:

篇(3)

一、弥补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的缺陷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是非常单一的,在课堂上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接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我们常常能够看到,教师在讲台上吐沫横飞、学生在下面拼命做笔记的课堂。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策略,把初中物理知识灌进了学生的脑袋里面。但是,事实证明,虽然在讲台上,教师能够尽情发挥,把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一一阐述,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缺乏新意。教师盲目地灌输给学生知识点,学生死记硬背,甚至搞“题海战术”来巩固所学内容,就算最后取得考试成绩不错,但是实际上只是教授了学生学习现有课本内容的能力,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都是不利的。通过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我们只能够培养出模仿的高手、解题的能人,却教不出有怀疑精神、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学海无涯,学习不是逼出来的,天才更不是教出来的,何况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是非常快的,一味依赖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就算是成绩再好,也不能够把所学到的物理知识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就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物理教学方式的这些缺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习用PPT、word等多媒体技术呈现教学内容,这样不但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还能够随时更新教学内容,将网上比较热门的、有代表性的习题引入进来,开阔了教学视野,也补充了大量的教学内容,避免了习题的重复和陈旧。同时,有了电子版的教案,学生在课堂上也就不用再埋头抄笔记了,有了更多的精力去主动思考问题,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提问交流。在不断思考中锻炼自我思维能力,学生才能够更加快乐的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弥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条件的不足

初中物理教学非常讲究趣味性、生动性,一堂没有趣的物理课是不成功的。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能够显著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保证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当然,笔者是非常推崇教师带领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物理知识的起源是一件非常有趣而充满意义的事情。但是不得不承认,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现实中初中物理实验教师没有办法亲自带领学生动手操作所有的物理实验。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演示教学必不可少。通过多媒体演示教学,能够及时、有效、方便、快捷地将上课的内容以实验的方式演示出来,让学生在理解课本知识内容的时候,观察实验过程,对实验的每个步骤都有着准确的把握,最终得出实验数据。和虚拟技术类似,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呈现出来的实验过程虽然不如亲自动手,但是有着非常强的精准性和可观察性。通过实验过程的演示,能够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去主动思考问题,养成重视物理实验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空间思维想象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开拓了实验探究新方式

重视初中的实验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促进物理教学方式的革新,解决实验探究型教学的发展与进步。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要鼓励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学习,不断总结升华,探究实验过程,对知识追本溯源,掌握其中的规律和思路。只有通过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设计实验过程,观察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结果,才能不断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和精力,教师能够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花更多的精力去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性学习,让出更多的时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而不会耽误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配合使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学生可以在网上搜索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找到优秀的资源,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教训,同时还能够共享实验成果,在比较大的网络平台上交流、探讨,弥补了教学方式的不足,开拓了实验探究方式,既节省了实验探究的时间,也提高了实验探究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欧燕秋.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1(5).

篇(4)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34-2近年来《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新标准、新理念的落实体现在广大物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化。然而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一直困惑着广大农村初中物理教师。原因是教材变化快,原配置的实验仪器不能使用,新的实验仪器不能及时配置,加之农村的初中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的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缺少分析和知晓,实验意识淡薄,这就要求广大农村物理教师根据实际,就地取材,做好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转变观念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与观念有关,要促进实验教学改革,转变观念是关键问题。

正视学生的升学率。其实,由于中学的教育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整个社会也好像已经形成一种“共识”,往往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学校的教学质量,衡量教师水平的标准。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大行动,应该要从家庭、学校、社会来统一考虑。我们不能把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单单的归咎于物理教师,其实不少教师是深知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而且也曾经设想或尝试采用较好的教学方法,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和条件限制,最后不得不放弃。因此要转变观念,就要转变整个社会的观念。要让学校和教师,特别是社会上的人们认识到教育不能追求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着眼于未来,特别要着眼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的作用与价值。教育不能带有功利性,而要为社会培养真正的人才。

在物理实验教学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把物理实验教学作为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巩固和理解知识的辅助教学手段。于是,有的时候会出现忽视实验教学,或出现认为实验可有可无的情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则把物理实验教学作为整个物理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启发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因此,改变传统的教育观,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不断提高对实验教学基础地位的认识,从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出发,认真改进、大力加强实验教学,把实验教学真正移到以实验为基础上来。

最后要转变社会的教育观念,就要首先从根本上解决应试教育的根源问题,即要靠发展经济,扩大教育规模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二、改革教材和实验设计

1.现行有关实验的教材甚少(特别是行之有效的实验教材),有关教育部门集这方面的专家学者根据各种实验教学类型编出相应的物理实验教材,供学生使用,并作为教师教好实验的参考用书,编成一个由正规的学生实验、实验练习题、课后随堂小实验以及课后小制作等组成的系列实验教材。当然还要适当增加一些能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拓宽知识面的课外读物。

2.对于学生实验应有一套专门的正规的实验教程。这个教程能与课本独立开来,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实验技能,掌握科学思维方法等功能。这一教程的编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让学生上好实验课,预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教程应根据实验内容布置一些预习思考题,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加深对原理的理解。

(2)实验教材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程应在实验的各个阶段(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对学生提出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根据需要,提出学生不易回答的问题。同时启发学生提出问题,问题一经提出,也就明确了实验的目的,学生也会带着问题做实验,在实验时分析、解决问题。

(3)教程中实验的设置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来选取实验器材,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选用这些器材进行实验以及除了老师提供的器材外还可以选用哪些器材来代替。而不是简单地告知学生用哪些器材,同时可以用例子来鼓励学生自制仪器进行实验,可以让学生收集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替代原有的器材做各种实验。

(4)现在很多学生很希望能亲自参与设计实验。教程要特别注意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矛盾冲突。在规定学生完成一定的实验计划和要求的前提下,教程可以鼓励、引导学生不拘泥于教程中的做法,可以进行一些改进和创新,或自己另外设计不同的方案或者自己提出实验研究课题,设计实验方案,独立或与同学合作进行实验。

(5)教材应对学生实验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要让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来做实验。有了具体要求,学生实验时才有矩可循。当然提出的要求应该循序渐进,在不同阶段,提出的要求应有所不同,在刚开始做实验时可以只提出简单要求,循序渐进,然后逐步提高。教程在编写实验时也应注意分出层次:开始几个实验可以详细地给出实验的各个环节,例如: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步骤、数据表格、实验报告的书写模式等。先让学生打好基础,养成按一定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的习惯;以后的实验就不再这样,而是逐步引导学生在理解实验原理和内容的基础上,自己独立地列出实验步骤、自制实验表格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素养。

(6)利用多种有效渠道增加实验在教材中的比重,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例如:在教材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趣的实验来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愿望;或增加一些简便易做的课堂实验,使学生利用手边的学习用品或生活用品就能自己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对于一些在巩固练习作业中的特殊实验,特别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实验也可以由教师设计和引导学生进行试验探究,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多动手做实验,又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

三、对实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

1.很有必要把实验考核,尤其是实验能力的全面考核,列为全体学生的物理学科考试的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实验的充分重视,才能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实验素养。

2.中学物理教师在物理实验考核时应把考理论和考操作结合起来,全面反映学生实验能力。各学校物理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出一套实验操作考核方法。能分时间段、分层次地考察学生应具备的实验操作能力。

3.应从一般性的实验知识记忆转向对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与迁移上,多增加一些要打破现成实验方案,在一些特定的要求和条件下自行设计新的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完成实验要求的设计性实验。

4.多一些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试题。这样一来,由于实验考核的改革,加之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对物理实验的重视,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加大力度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强化实验教学,并能从实际中逐步实现实验教学的实质转轨。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1.加强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组织各物理教师对物理中的疑难实验进行专题学习和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教研改进一些实验方法等。

2.物理教师也应接受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3.同时各地区教育部门应组织力量定期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或组织在职教师进修(其他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在有些地区已经开展,但针对物理实验方面的相对较少)。

4.可以进行针对物理教师在物理实验中对实验的设计,实验测量的操作技巧,设计、改进实验以及排除故障的创造性能力,实验考核的命题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此外通过举行各级研讨会,提供物理教师间交流与探讨的机会,从而相互促进。

为了搞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我们现在就要进行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毒害。

五、提出解决由于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不足对物理实验的限制的可行性措施

1.树立“瓶瓶罐罐当器材”,“拼拼凑凑做实验”的理念和思想,在实验器材缺乏或不足的客观条件下,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拼拼凑凑制成一些实验教具和器材,便能完成许多不具备条件而无法开展的实验。

2.对实验材料的不足,从“材料不到位”到“自己去找来”,面对教学仪器不足,自制教具(学具)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它不但能补充仪器不足,减轻学校经费开支,更重要的是还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培养师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用自制教具辅之完成教学,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常用自制教具(学具)做实验,并常让学生动手做课外实验,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创造成功的自信。

3.加大资金投入,对于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器材不足,效果不好,环境不允许等)而不能顺利开展的实验,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弥补实验教学的不足,例如:利用实验教学视频和Flas展开实验演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学校可以考虑并计划出更大的房间作为实验室,并在每个实验室购置影碟机,功放,音响和电视机等,通过视频光盘和课件开展大量不可能完成的实验(从经济情况看,花费资金少,用处广,效果好)。

4.农村中学的绝大多数学校没有专业的实验管理员(一般都是普通科任教师兼当),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实验教学的开展,如果学校能根据自身现状加大实验教学的投入力度,设立专业的实验管理员,专门的实验员可以有计划地规划和有效地组织实验教学,很多实验器材的自制就可以由实验员完成并提供科任教师,从而有效并扎实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实现四个保证

1.第一个是资金的保证。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还依赖于一个教育系统目标、各方面的政策、经费投入等的保证。例如:改变实验室的管理方式,经常性地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前能先熟悉实验有关器材,也为一部分有兴趣自己设计实验的同学提供方便。可是实验室要向中学生开放,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困难在于支付包括有关人员工资、水电等等在内的一切费用,没有足够的经费去支持实验室向中学生开放。因此,国家要设立专门经费来支持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学校的实验室建设,支持实验教学。

2.保证对促进实验教学的提高做到实处,少一些形式上的东西;保证对实验教学的确实投入,包括:课时的投入和资源的投入等;保证加大实验的比重。

[参考文献]

篇(5)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1.实际实验开出率不高,实验效果不尽人意。现在对实验课的实验要求普遍较高,投入的资金也不少,而作为物理实验却普遍重视不够。不少学校的物理实验数目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即使有的学校按要求完成了,但是实验教学的效果往往不理想。

2.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教学方法普遍采用讲授法。有的老师甚至认为学生不会动手做实验不要紧,只要会动笔考实验就行。由此而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作法,出现了学生实验变成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变成不做实验的现象。

3.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认识上的不足,教师在实验教学的组织上、在教学过程中、在物理成绩的考核上都存在着问题。例如:由于教师不愿在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上下工夫、花时间,导致实验教学方法形式单一、陈旧;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安排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显得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缺乏系统性。同时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手包办现象严重,学生最多只是机械模仿,缺少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

4.实验教学模式僵化,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方式呆板。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式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就分组实验来说,教材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操作步骤到注意事项已经省略,让学生从中去确定。然而每次实验课教师还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根据教材讲实验目的、原理……然后学生照着现成的实验步骤或跟着教师动几下,取几个数据,实验就算完成了。这样做实验,收获不大。再说,现阶段往往是一个班的学生同一时间做同一个实验,用同一种方法、相同的仪器,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得出同一结论,这样就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特别是几人合做时,有极少数学生只看不动手,也不留心实验观察,不记录有关数据,更谈不上去思考。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转变观念重视到位。至今仍然有的学校上至领导,下到学生,对实验课普遍不够重视,认为可有可无。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与观念有关,要促进实验教学改革,转变观念是关键问题。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大行动,应该要从家庭、学校、社会来统一考虑。我们不能把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单单的归咎于物理教师,其实不少教师是深知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而且也曾经设想或尝试采用较好的教学方法,但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教学课时上的限制,最后不得不放弃。因此要转变观念,就要转变整个社会的观念。要让学校和教师,特别是社会上的人们认识到教育不能追求暂时的表面的效果,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着眼于未来,特别要着眼于学生在未来社会的作用与价值。教育不能带有功利性,而要为社会培养真正的人才。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战斗在教育第一线上的教师是实施教育的直接参与者,要真正运用好物理实验,使之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出独特的作用,需要教师具备的实验教学的素质,既要有物理学理论和实验知识,又要有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知识,还必须脚踏实地亲手实践。

3.重视实验教学目标的实施。(1)确定实验教学指导思想,强化实验教学目标。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确定以实验为基础,用实验来展开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操作实验、设计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2)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发挥主导、主体功能。大力探索改革不适应新时期形势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建立起按科学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指导实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引导-探索-实验-掌握”教学模式。(3)改革考试方法,加大实验考核力度。要真正将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中考题中有一定量的实验操作靠试。

篇(6)

一、调整学习心态,端正学习态度

比较教材,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情境简单,涉及的例题和练习比较多,概念性的东西多,课后学生只要背背概念、公式,完成考试试题不是难事。与其相比,高中物理内容多了很多而且难度有所加大,各部分知识存在着相互联系,学生的学习方法还没有能够转变过来,仍然沿用着初中的那一套办法在学习高中的物理内容,结果仅仅学习了一大堆的公式,到了用时,就不知从何下手,难以将实际的问题解决好,所以,在心理上制造了物理的心理障碍。高中物理对学生的数学知识的要求变高了,要求其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较高,在教学内容上更多地涉及到数学知识。

例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这一章的教学中,常用的公式就10个之多,每一个公式都包含了四个物理量,其中有三个物理量为矢量,每个公式涉及到的适用范围也有不同,学生在解题选用公式时,容易造成混乱,感到无所适从;而且涉及到用图象来表达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加上物理规律的表达式具有矢量性。

学生觉得物理“难学”,大多并不是因为其先天不足,相反有些同学“天资聪慧”,之所以他们觉得“难学”,大多是他们听“过来人”发表的“高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难的”,在心理暗示下,在其不成熟的心理形成了一道障碍:“物理难学!”如此一来,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打折扣,进而出现“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尴尬局面。鉴于此,老师们必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变工作,以消除学生的心里障碍为初始教学目标,有效地帮助学生调整好学习物理的心态,帮助其树立“物理好学、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有意义。在不重视学生兴趣的状态下,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必然明显不足,概念、定理和重要定律的理解必然似是而非,模糊不清,解题难以面面俱到,学生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成绩自然无法提高,进而学习物理进入恶性循环。

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直观、生动的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出发,可以让学生感觉到亲切感,调动其思维,活跃情绪;通过物理学史或故事,科学趣闻的讲述来感染学生的情感,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通过兴趣的驱动,长时间的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趋于完整,在学生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物理思维能力。首先,通过兴趣的驱动,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推动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的体验,让学生“知其然,知其之所以然”;其次,在学生感兴趣的情况下,将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来龙去脉搞的清清楚楚,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的同时,搞清楚其中所涉及到的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包括物理规律适用的条件及注意事项。

三、培养坚强意志,养成良好习惯

学好物理需要坚强的意志,科学家发现物理规律亦是如此,这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保持一颗的平常心,学习如此,对待考试成绩亦是如此,坦然面对考试的失利,从失败中,反省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将失败化作为迎取下次更好成绩的动力。帮助学生树立百折不挠、越挫越勇的坚强意志,推进学习成绩稳步上升。

注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好的习惯决定了学好物理效果的好差。学生良好的习惯,除了包含了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复习巩固几个环节,还要求学生实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通过反思将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摸清楚。那么我们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7)

一、突出主体,加强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发展学生的形式思维,最根本的方法是加强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和自觉性,把学生看成是对教学环境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主体。

在同一年级学习的学生,其处理信息的心理能力差异并不大,学生智力发展的中心在于自我,它不能由外部作用来代替。教师要充分运用教科书为学生学习提供有利条件,鼓励学生自己看书,多问几个“为什么”,带着问题亲自动手做实验,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交谈、对话、辩论(同化),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具体事情联系在一起, 促使概念的“内化”。在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过程中,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找出自己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顺应)。

二、多问细读,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能力

课本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学好物理的核心问题是掌握课本中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但是,许多学生却错误地认为能熟练地记住定律、概念、公式等就等于掌握了课本知识,反而不重视阅读课本,把主要精力花费在大量的资科和参考书上,缺乏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导致一看就会,但一做就错,这样的学习是极其有害的。教学中只有及时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多质疑、多释疑,才能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才能得以稳步提高。阅读课本,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形式思维的重要手段。

1、课前阅读 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以及这些知识点是如何总结出来的,同时找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时更能有的放矢,集中精力突破重点、攻克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课前阅读,教师可根椐教学内容,列出阅读提纲。如:①什么叫惯性?②哪些物体具有惯性?③惯性跟什么因素有关?④惯性与惯性定律有什么区别?⑤静止物体的惯性和运动物体的惯性各有什么异同?⑥同一物体是静止时惯性大还是运动时惯性大等等。

2、课堂阅读 针对地区的学生,汉语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在讲解前,要让学生熟读下本节的重点内容,再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所学的内容,不轻易放过一个疑点,并对重要内容及关键字、词、句、段落等用符号标记,只有抓住关键,才能深刻理解和准确掌握所学知识,如阅读“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要抓住“一切物体”、“不受外力”、“或”、“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概括推理出来的”等,鼓励学生精读细抠,若遇疑难,必弄清其究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三、多思细比,找出差异,掌握本质

物理知识本身既有相近之处, 又有不同特点,如不加以区分比较,就很容易混淆,甚至张冠李戴。因此,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找出它们的异同和联系,达到掌握知识的本质的目的。

1、同课本中相近内容作比较 如“误差”与“错误”都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不符,但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在测量没有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和方法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2、同其他学科之间进行比较 如物质密度公式ρ=m/v和欧姆定律I=U/R及其推导式R=U/I等具有数学中的比例形式。但从物理意义上讲,I与U、R具有比例关系,而R与U、I,ρ与m、v却不具有比例关系,因此绝不能未弄清公式意义而乱套用公式。

引导学生作比较,并经常使用图表及知识网络等形式把相近的物理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内在区别与联系,既增强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勤实验、善观察,突出物理过程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与实验是学习、研究物理最基本的方法,物理新教材中,特别重视实验教学,但由于受条件限制,目前考试中的实验题仍主要采用笔答形式,容易造成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仅仅背下各种实验的答案,平时反而不认真做实验,甚至不做实验。但是,在各种考试中,命题人总是力图使那些平时亲手做实验并认真观察记录的人才能考出好成绩。因此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决不能简单地“老师做,学生看”,不能只记住实验结论,而要教给学生好的实验方法、观察方法,把握实验全过程。

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后研究性、探索性小实验等。对于演示实验,一定要在实验之前和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包括实验选用了哪些器材、如可安装、如何实验、有什么条件、要观察什么、会发现什么规律等,这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概念的基础。对于学生分组实验,则一定要手脑结合,弄清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及规格性能,并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共同研究,然后分工协作,做好操作、记录,决不袖手旁观。课后做一些研究性、探索性小实验,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又可以锻炼动手、动脑、独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有时还会有新的发现。

五、巧记善忆,牢固地掌握知识

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有许多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物理符号、术语等都需要记忆,否则就根本不可能学好物理,因此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既要重点问题重点讲,画龙点睛,语言精炼、条理鲜明、归纳概括准确,又要指导学生实现对知识的不同识记途径,如规律性识记、理解性识记、条理性识记、归类性识记、重复性识记等,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篇(8)

发展学生的形式思维,最根本的方法是加强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和自觉性,把学生看成是对教学环境具有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主体。

在同一年级学习的学生,其处理信息的心理能力差异并不大,学生智力发展的中心在于自我,它不能由外部作用来代替。教师要充分运用教科书为学生学习提供有利条件,鼓励学生自己看书,多问几个“为什么”,带着问题亲自动手做实验,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交谈、对话、辩论(同化),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生活中的具体事情联系在一起, 促使概念的“内化”。在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过程中,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找出自己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顺应)。

二、多问细读,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能力

课本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学好物理的核心问题是掌握课本中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但是,许多学生却错误地认为能熟练地记住定律、概念、公式等就等于掌握了课本知识,反而不重视阅读课本,把主要精力花费在大量的资科和参考书上,缺乏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灵活运用,导致一看就会,但一做就错,这样的学习是极其有害的。教学中只有及时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多质疑、多释疑,才能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也才能得以稳步提高。阅读课本,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形式思维的重要手段。

1、课前阅读 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以及这些知识点是如何总结出来的,同时找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学生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时更能有的放矢,集中精力突破重点、攻克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课前阅读,教师可根椐教学内容,列出阅读提纲。如:①什么叫惯性?②哪些物体具有惯性?③惯性跟什么因素有关?④惯性与惯性定律有什么区别?⑤静止物体的惯性和运动物体的惯性各有什么异同?⑥同一物体是静止时惯性大还是运动时惯性大等等。

2、课堂阅读 针对地区的学生,汉语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在讲解前,要让学生熟读下本节的重点内容,再通过教师讲解,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所学的内容,不轻易放过一个疑点,并对重要内容及关键字、词、句、段落等用符号标记,只有抓住关键,才能深刻理解和准确掌握所学知识,如阅读“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要抓住“一切物体”、“不受外力”、“或”、“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概括推理出来的”等,鼓励学生精读细抠,若遇疑难,必弄清其究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三、多思细比,找出差异,掌握本质

物理知识本身既有相近之处, 又有不同特点,如不加以区分比较,就很容易混淆,甚至张冠李戴。因此,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找出它们的异同和联系,达到掌握知识的本质的目的。

1、同课本中相近内容作比较 如“误差”与“错误”都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不符,但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在测量没有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和方法的情况下产生的,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2、同其他学科之间进行比较 如物质密度公式ρ=m/v和欧姆定律I=U/R及其推导式R=U/I等具有数学中的比例形式。但从物理意义上讲,I与U、R具有比例关系,而R与U、I,ρ与m、v却不具有比例关系,因此绝不能未弄清公式意义而乱套用公式。

引导学生作比较,并经常使用图表及知识网络等形式把相近的物理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内在区别与联系,既增强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勤实验、善观察,突出物理过程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与实验是学习、研究物理最基本的方法,物理新教材中,特别重视实验教学,但由于受条件限制,目前考试中的实验题仍主要采用笔答形式,容易造成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仅仅背下各种实验的答案,平时反而不认真做实验,甚至不做实验。但是,在各种考试中,命题人总是力图使那些平时亲手做实验并认真观察记录的人才能考出好成绩。因此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决不能简单地“老师做,学生看”,不能只记住实验结论,而要教给学生好的实验方法、观察方法,把握实验全过程。

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后研究性、探索性小实验等。对于演示实验,一定要在实验之前和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包括实验选用了哪些器材、如可安装、如何实验、有什么条件、要观察什么、会发现什么规律等,这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概念的基础。对于学生分组实验,则一定要手脑结合,弄清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及规格性能,并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共同研究,然后分工协作,做好操作、记录,决不袖手旁观。课后做一些研究性、探索性小实验,既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又可以锻炼动手、动脑、独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有时还会有新的发现。

五、巧记善忆,牢固地掌握知识

初中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有许多物理概念、规律、公式、物理符号、术语等都需要记忆,否则就根本不可能学好物理,因此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既要重点问题重点讲,画龙点睛,语言精炼、条理鲜明、归纳概括准确,又要指导学生实现对知识的不同识记途径,如规律性识记、理解性识记、条理性识记、归类性识记、重复性识记等,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1、理解透彻才记得牢 理解是提高记忆质量的前提,特别是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找出规律,分析类比后加以记忆。如音调与响度。

篇(9)

关键词:

回归自然;实验;开放性;物理

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然界的很多观点和论述为什么是错误的?因为他只有观察而没有实验;伽利略为什么能建立正确的观点、做出科学的论述?因为他不仅观察而且做了大量的实验。伽利略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物理学从此才有了飞跃的发展。正因为物理学建立并发展于实验,因此学生要学好物理就离不开实验,教师要教好物理更离不开实验。

1建设开放性实验室的必要性

1.1建设开放性实验室是时展的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出读活书而不是读死书的书呆子,培养出不仅会说而且能灵活运用知识干实事的人才。建设开放性实验室使学生有一个能展示自己所学知识的空间,一个能锻炼自己的环境。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学生能随时对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有目的地、科学的探究,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使素质教育能切实落到实处而不是一名空话。

1.2建设开放性实验室是农村教育改革的要求:由于城乡差别,农村中学的师资水平、硬件设施都比城镇中学落后很多,学生在实验方面一直处于“营养不良”。要给学生加强这方面的“营养”一方面要加强课堂实验教学,另一方面要多给学生“开小灶”,而建立并利用开放性实验室就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学生在实验方面、在动手操作方面落后的状况。常言道:勤能补拙,利用开放性实验室便可突出这个勤字。

1.3建设开放性实验室是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由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记的满堂灌的模式转变到由教师引导学生去完成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只有自己动手动脑,亲自去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牢固掌握知识,才能将知识运用自如,才能有发展性和创造性。但事实上,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实验基础,没有经过课前的深思熟虑,那么教师课堂的引导就相当于给盲人指路———费时、费力而效果也不佳。因此要让学生自己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光靠课堂教学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建立开放性实验室能使学生在课外、课间有机会尝试做初步的探索,就像语文课前的预习一样。这样做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还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4建立开放性实验室是物理学科特点的要求: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离开了观察和实验就没有物理学,当然就更谈不上学好物理了。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然界的很多观点和论述为什么是错误的?因为他只有观察而没有实验;伽利略为什么能建立正确的观点、作出科学的论述?因为他不仅观察而且做了大量的实验。伽利略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物理学从此才有了飞跃的发展。正因为物理学建立并发展于实验,因此学生要学好物理就离不开实验,教师要教好物理更离不开实验。没有实验的教学就不是物理教学。

1.5建立开放性实验室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不仅是有知识的人,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既会独立思考又会合作的人才,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建立开放性实验室也为培养学生间的合作能力,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在开放性实验室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独特的见解、认识表达出来,通过相互间的通力合作,利用集体的智慧来甄别自己的正误。建立开放性实验室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开放性实验室由于其开放性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供了一个空间,有利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用科学占据学生的心神、主导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此远离网吧,远离游戏室,从而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2开放性实验室的任务与作用

2.1任务:新课程中有很多小实验、小制作、想想做做等,还包括课后的实践题都需要学生自己去实践,开放性实验室为学生去完成这些实践提供了便利。纵揽初中物理教材,开放性实验室必须为学生能完成以下实践提供支持。

2.1.1声学。能提供学生感受音调高低和响度大小的乐器,用瓶子演奏水瓶琴,能完成音调与物体长短、粗细等的关系的探究

2.1.2光学。小孔成像装置、潜望镜的制作,平面镜的多种应用,杯子中的筷子变弯折,杯中硬币重现,自制分解太阳光的装置,透镜焦距的测量,照相机模型的制作,近视与远视眼的模拟与矫正,自制显微镜和望远镜。

2.1.3热学。自制温度计,纸锅烧水,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物态变化的观察,物体体积变化的规律。

2.1.4电磁学。熟练串、并联电路的连接,家庭电路的模拟连接,实验电路故障的判断,家庭电路故障的判断与检修,磁化的多种方法,磁现象的观察,电磁铁的制作与探究,扬声器、话筒、电铃的制作,电动机模型的制作。

2.1.5力学。特殊条件下密度的测量,自制密度计,摆钟的制作,运动和力的观察与探究,摩擦力的观察与探究,增、减压强的实践,自制压强计,自制气压计。

2.2作用

2.2.1服务于课堂教学,用实验解决课堂不能解决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2.2.2有利于学生课后提高,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

2.2.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验技能。

2.2.4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实施

3.1设施的配备

3.1.1学校配备一间60平方米左右的活动室,安全防护措施要到位。

3.1.2常见器材准备足量,如烧瓶、烧杯、试管、易拉罐、饮料瓶等以及与前面任务中提到的相关实验所需的器材。

3.1.3配备必要的工具,如剪刀、手锯、钳子、螺丝刀、双面胶、刻度尺等学生自制器材所必须的一些简单工具。

3.2师资配备:学校配备若干名辅导员轮流负责。

3.3注意的问题

3.3.1安全第一,注意防火,防电。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学生如何防火防电,做好演练。

篇(10)

缺乏梦想,让我铩羽高考

允许我从更早一点的时候说起。

11岁以前,我生活在只有五十多户的小村子里,放牛、种地、拔苗、捡粪,这样的日子,让我萌生了一种近似理想的愿望——做一名老师。因为当时的自己,眼里只有两种人,一类是像我父母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类是教我读书的民办教师。为了不被风吹日晒、雨淋霜冻,能躲避辛苦的劳作,年幼的我就那么暗暗决定了——将来我要做老师。

1996年全家迁居边陲小城绥芬河,在那个干净得有些精致的小城里,我完成了剩余的义务教育课程,也是在那里接触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我原来的想法。那时多蒙周秀华、王香英等老师的眷顾,以优异的成绩上了高中,心里甚是感激,但却不愿意做老师了,觉得太辛苦了。甚至不知什么时候有了怪异的想法,做什么都不做老师,那是份辛苦异常、待遇不高的工作。不做教师,做什么,却不曾深想。浑浑噩噩,学得疲惫不堪,从来没想过那个叫做“梦想”的东西,高中的日子就是这样度过的。那时学习好似服刑,每天只盼望着刑期快点结束,哪有丁点儿快乐可言!只告诉自己,学吧,学吧,学到高考就行了。

我每天重复着食堂—班级—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像混日子一样混到了高三。

高三繁多的考试使得我本来就麻木疲惫的心,更添了一层烦躁,“考不好—做题—考不好—做题”我仿佛陷在这样的怪圈里。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习,只是疲惫地应付着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信心一点一点地在消失,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不行,真的学不明白,真的不如别人。在这些想法中成绩开始慢慢下滑。越是没有自信,越是学不好,越是学不好,越是没自信。就这样生活着,学习着……

终于,高考了。

出了考场时,只感觉身心疲倦,四肢无力,我知道自己败了。高考,这个人生的分水岭,我败了。

当成绩出来时,只比本科线高了几分,只得选择了一所三本的师范类大学。

迷茫中,

我发现了奋斗的意义

那点成绩,那点分,就像一盆冷水,在那个时候,一下子浇灭了我所有的憧憬和幻想。我以为好大学、好专业、好工作,什么都没了,这辈子就算完了。直到我大二时遇到一个孩子——他是我教的第一个学生。

这个学生叫徐键,他跟着我学的时候,他初三,而我还在大学,为赚点钱做做家教。

他妈妈给我打了电话。说孩子之前不爱学习,底子非常不好,这学期数学成绩上来了,其他的还不行,物理27分。

刚一见面,我说你妈妈给我打过电话,他就简单地“哦”了一声。我说你数学打多少分,孩子眼睛闪了一下,“108分”。

“嗯,120分满分,能打108分,不错,理科思维不错啊,物理也不是问题。跟我学一个月,准能及格。”我虽夸下了海口,但当时并没有什么把握,只是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包揽下来。过后,我开始心里发慌,生怕一个月后许下的诺言不能实现,丢了自己的面子事小,误了孩子的前途事大。于是,我解析了徐键的知识缺口后,开始没日没夜地研究初中物理题,找解题规律,找学习窍门,却经常在折腾半天发现解题钥匙之后,才想起,当年我的老师似乎曾经告诉过我如何找到解这类题的钥匙,但是当时的我却没有留心,只知道埋头做题……

一题、两题、三题,徐键会解的题越来越多,距离月考也越来越近……终于,月考结果出来了,他得了51分(70分满分)!

看着他欣喜若狂地大叫,我忽然产生一种强烈的成就感。我第一次发现奋斗的意义,那就是品尝梦想实现的甜美。过去的一个月,我为了实现让徐键及格的梦想,殚精竭虑,基本把市面上出售的比较出名的初三物理教辅都看了一遍,题目更是做了几大本。当时我并不觉得苦累,因为没有想过累的事情,每天都为了新的发现而兴奋,有时是好的学习方法,有时是解题的捷径。

从此,我下定决心,要做一名教师,而且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梦想只有照进现实

才能称之为梦想

我开始收集资料,尝试整理习题和书写教案。在大学的后两年,我的大部分时间就是琢磨教学的事。能把枯燥的知识,以幽默的方式教给孩子们,看着他们取得成绩,获得自信,对我而言,是一种极大的幸福和满足,是一种令人欢愉的成就感。这时候我的学习不再像高中时那样,漫无目的,取而代之的是对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切实努力。我不是那种极聪明的人,这一点我很清楚,但是我可以做到,对我所选择的事坚持不懈。慢慢地,小辅导班从两个孩子发展到三十多个孩子。

上一篇: 数字教育资源及其管理 下一篇: 劳动课安全教育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