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1 16:48:4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

篇(1)

0.引言

近年来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就是发展地铁以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西北部新建地铁将是必然的,虽然在原有铁路隧道的经验基础上, 陆续修建了一些高等级黄土公路隧道、铁路隧道,由于西北黄土区土质特殊,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多变,给技术人员修建地铁带来很多问题。本文据前人经验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加以总结概括,希望能对黄土区地铁建设有所借鉴。

1.黄土区工程地质环境及性质

我国黄土分布面积广、 厚度大、 层位齐全,具有特殊成分和工程地质特性。黄土是一种第四纪沉积物,具有多孔性,以粉土颗粒为主,富含碳酸盐 ,颜色以黄色为主。

1.1黄土的水敏性

天然低湿度下具有明显高强度和低压缩性的黄土,在一旦浸水甚至增湿时会发生强度大幅度骤降和变形大幅度突增的特性。对于黄土而言,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黄土的结构性问题。它的重要性早为太沙基所指出。黄土的结构性表现为在其结构联结没有遭到破坏以前它具有维持结构可稳性的能力;在结构联结遭到破坏以后表现为结构可变性的能力,它和颗粒的排列特性与均匀性有关。

1.2黄土的渗透性

老黄土中普遍存在构造节理,如斜节理,新黄土中原生柱状垂直节理发育,未曾发现有构造性节理。黄土中的节理,对路基边坡的稳定性常起控制作用。在具有构造节理的黄土层中开挖的边坡,其破坏形式常呈现为沿节理面滑落;具有垂直节理的黄土边坡, 其破坏方式常呈现为倒塌;无构造节理的黄土边坡破坏则主要为滑坡。黄土的渗透系数不是一个常数,它随渗透溶液的性质,水头梯度,渗透时间等变化。水头梯度越大,渗透系数越大。

1.3黄土的湿陷性

湿陷性是黄土的主要工程性质,它是指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体结构发生迅速破 坏而发生显著下沉的特性。湿陷性黄土以粉粒为主,含量达60%以上。湿陷变形的特征指标用湿陷系数表示,它通过室内浸水试验确定,用δs表示。我国规定:当 δs大于0.015时为湿陷性黄土,当δs小于0.015时为非湿陷性黄土。根据湿陷系数的大小,可以大致判断湿陷性黄土湿陷的强弱。

2.黄土地区地铁施工建造的工程问题及防护

2.1施工过程水害的处治

黄土隧道的水对隧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处理不当将会对隧道的施工、运营以及结构的耐久性产生极大的影响,对于黄土的隧道尤为不利。若地基存在地下水,且埋深较浅时,基坑开挖条件将会恶化.一方面,地下水的存在,可导致土体抗剪强度指标c,φ值的降低从而降低坑壁的自稳能力 ;另一方面,在基坑排水时,渗透水流会对坑壁发生渗压力,增大坑壁土压力,同样也会降低坑壁的稳定性.关于一般公路铁路隧道施工中对于水的处理,《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指出:隧道防排水应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但是,多次地震灾害现象显示,现有的地下结构并不安全。当受到震动荷载作用时,这些饱和软弱黄土对震动作用非常敏感,其土骨架结构易遭到扰动而软化,使饱和软弱土层及其浅埋隧洞体系的受力条件发生显著变化,改变了土层一隧洞体系已有的平衡条件,对体系的抗震稳定性有突出的不良影响。

解决排水方法:

2.1.1排除涌水法排出涌水法是隧道施工中使用最普遍的治理涌水方法,它主要有操作简单、工期短、费用低等特点。自然排水时最常见的方法。自然排水就是让水体自动的从岩体中排出:导坑排水和钻孔排水。

2.1.2阻止涌水法阻止涌水法就是把水体封堵或固定在岩体内部,不让其涌入隧道;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注浆法和冻结法。冻结法在含水量较高的土质地下工程中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其中上海的地铁和过江隧道都曾采用过这种方法,且效果比较显著。

2.2隧道崩塌

隧道塌方原因多种多样,但地质因素是决定性的。湿陷性黄土遇水后会发生严重下陷,只是突然下沉,使开挖的围岩迅速丧失自稳能力,如支护措施不能满足其变化情况,极易造成塌方。隧道开挖后,土体原有的天然应力状态被破坏,围岩应力在洞周一定范围内产生了重新分布。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垂直方向渗透性强,地表水很快渗透至地下,使深部黄土处于饱水状态,其原有结构完全丧失,从而使强度和承载力降低。为防止黄土隧道衬砌开裂和隧道沉降等病害,提出以下处治措施:

2.2.1施工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速反馈”的原则,爱护围岩,加强超前地质预测,短进尺,弱扰动开挖,防塌方,人工配合长臂挖掘机进行开挖。强支护,快封闭,仰拱紧跟对稳定支护的作用很大,要保持仰拱紧跟开挖面。

2.2.2对于城市地表地铁隧道的施工,隧道开挖后立即进行喷锚初期支护,可有效的控制隧道轮廓的变形。在施工支护方法的选择中要严格控制地面的沉陷,加强施工中隧道变形监测,以及地表沉陷监测。

2.3地面沉降和地面裂缝

隧道施工中,首先会沿着隧道走向分别在隧道两侧出现地表裂缝 。地裂缝作用可以由剪切、拉伸严重地破坏或摧毁结构物。地裂缝对所经过的建筑物及地下设施的破坏是不可抗拒的. 而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沉降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2.3.1前期沉降阶段:地层受到扰动后产生的应变就开始反映到地表,可见开挖对覆盖层的沉陷具有较强的诱导性,同时土体孔隙中的自由水夹裹土粒在重力作用下逐渐向开挖形成的临空面渗透,失水、失土使地层土体发生固结变形。

2.3.2开挖过程沉降:开挖临空面的产生使围岩土体局部卸载,洞周径向应力突变为零,土体原始地应力急骤发生重分布,围岩开始发生持续性松弛变形;同时土体加速失水、失土使地层沉降保持增幅累积。

2.3.3后期固结沉降:主要是土体固结、徐变延续与累计、受岩体流变特性的影响,后期沉降延滞时间与覆土层厚度、类型(力学特性)、地下水情况及周边环境等因素相关。

前期沉降是地层沉降递增的缓慢过程,在松散、富水软弱地层中隧道施工时,只要恰到好处地对隧道周边围岩进行加固,及时施作网喷支护,严格控制沉降时间达到控制地面沉降总量是可能的。洞顶地表裂缝及陷穴、落水洞应立即抓紧时间处理,对已形成的裂缝采用注浆或回填灰土的方法进行及时封闭,防止地表水下渗对隧道造成危害。此外,为保护隧址区原有生态环境,在陷穴、裂缝的处理上,尽量少用临时占地,地表土壤作还原处理。

由于地铁修建贯穿城市繁华地区,地表沉降又会直接破坏地面建筑物基础,带来很多安全隐患。而目前的技术欠缺,除很好的做好地下隧道支护工作,地表变形动态是判断周围地层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其监测结果能反映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介质变形过程。

3.结束语

由于黄土的特殊性,在黄土地区施工要根据不同地区黄土的湿陷性不同,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法,提高地基土层和隧道围岩的承载力,降低沉降量,确保隧道围岩的稳定。工程设计阶段应对黄土地貌、地质、气象、水文等进行详细勘察、勘探及试验,以达到设计合理,便于施工,工程质量有保证。只有如此,才能确保达到理想的岩土工程效果。■

【参考文献】

[1]武强,陈佩佩.地裂缝灾害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3,14.

篇(2)

中图分类号:TV551.4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2014)10-

城市高层建筑的迅速兴起,进一步促进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发展。为确保施工安全,防止塌方事故发生,工程技术人员对建筑深基坑支护的安全问题,应给予以高度重视。

1. 深基坑支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深基坑支护不仅要求确保边坡的稳定,而且要满足变形控制要求,保证基坑内正常作业安全,而且要防止基坑及坑外土体移动,保证基坑附近建筑物、道路、管线的正常运行。但是,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施工、监测技术是近年来经常遇到的技术难题。在实际应用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急需解决。

(1)边坡施工达不到设计、规范要求,常存在超挖和欠挖现象。(2)土层开挖和边坡支护不协调,常见于支护施工滞后于土方开挖很长一段时间,而不得不采取二次回填或搭设钢管作业架来完成支护施工。(3)喷射混凝土厚度和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4)成孔注浆不到位,土钉或锚杆受力满足不了设计要求。(5)边坡顶面未按要求处理。(6)忽视施工跟踪监测监理。施工跟踪监测监理是随时掌握基坑支护变化的重要技术手段,是确保工程正常发现和及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千万忽略不得。

2. 深基坑支护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随着基坑工程的发展,原有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设计原则、计算公式、施工工艺等,已不太符合深基坑开挖与支护的实际情形,由此导致基坑工程事故频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另外,现在城市建筑物之间空间狭小、施工场地局限等因素的存在,往往导致地下设施开挖后,给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深基坑支护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支护结构设计中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选择不当

深基坑支护结构所承担的土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其安全度,但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多变,要精确地计算出土压力参数指标值,目前还十分困难,目前的计算依据仍在采用库伦或朗肯公式进行。关于土体其它物理力学参数指标值的选取同样非常复杂,例如在深基坑开挖后,含水率、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三个参数指标值彼此之间就是变化的,很难据此准确计算出支护结构的实际压力。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如果对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指标值选取不准,将对设计计算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土力学试验数据表明:内摩擦角值的略微相差,便会给其所产生的主动土压力值带来很大不同;原土体的内凝聚力值与开挖后的各参数值相比土体内凝聚力,则差别更大。施工工艺和支护结构形式不同,对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的取值也有很大影响。

2.2 基坑土体的取样具有不完全性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之前,必须对地基土层进行取样分析,以取得比较合理的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指标值,为支护结构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一般在深基坑开挖区域内,按国家规范的要求进行钻探取样。为减少勘探工作量和降低工程造价,不可能钻孔过多。因此,所取得的土样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完全性。而实际上大部分基坑支护工程的建设者都未进行此项工作,这就难免不给工程埋下安全隐患。实际工程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多变,可靠测取相应物理力学指标值是十分必要的。否则支护结构的设计就难免不符合实际地质情况而导致工程问题发生。

2.3 基坑开挖存在的空间效应考虑不周

深基坑开挖中大量的实测资料表明:基坑周边向基坑内发生的水平位移是中间大两边小。深基坑边坡的失稳,常常在长边的居中位置发生。这说明深基坑开挖所引起边壁土体受力变形是一个空间问题。传统的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的。对一些细长条基坑来讲,这种平面应变假设是比较符合实际,而对近似方形或长方形深基坑而言则不尽符合。所以,在未来进行空间问题处理前而按平面应变假设设计时,要对支护结构作适当调整,以适应由开挖所引起边壁(坡)问题空间效应。

2.4 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与实际受力不符

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但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并不那么简单。工程实践表明,有的支护结构按极限平衡理论设计计算的安全系数,从理论上讲是绝对安全的,但有时却发生了工程事故;有的支护结构安全系数虽然比较小,甚至达不到规范的要求,但在实际工程中却满足安全度要求。

极限平衡理论是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一种静态设计,而实际上开挖后土体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也是一种土体逐渐松弛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增长,土体强度逐渐下降,并产生一定的变形。所以,在设计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2.5 计算软件的局限性

由于基坑支护工程环境条件非常复杂,现有的计算深基坑支护的各种软件在全国各地的的应用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地区的不适应性。而且,由于现在建筑物的复杂关系,基坑复杂的周边环境,使得单纯用软件计算不能很好反映出来。因此,在用软件进行计算的同时,必须要结合当地的经验,经综合分析考虑后予以取舍,以减少基坑工程的安全隐患。

2.6 施工质量

目前建筑市场上施工队杂乱,素质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一些深大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塌方滑坡事件。因此,必须对施工队伍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整顿,要有各种有效而可靠的应急预案,保证基坑的发现异常和险情,确保能作出快速有效处理,防止工程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3. 建筑深基坑支护设计中的主要对策

工程建筑基坑的开挖与支护结构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工程结构、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等多方面。它是集土力学、水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支护结构又是由若干具有独立功能的体系组成的整体。因此,工程建筑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必须要综合考虑当地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基坑类型、基坑开挖深度、降排水条件、周边环境对基坑侧壁位移的要求,以及基坑周边荷载、施工季节及施工条件、支护结构使用期限等因素,做到合理设计、精心施工、经济安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精心勘察、合理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监控。

3.1 彻底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

目前,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沦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由此可见,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不应再采用传统的“结构荷载法”,而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这是设计人员需要加强科研攻关的方向。

3.2 建立变形控制的新的工程设计方法

目前,设计人员用的极限平衡原理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常用设计方法,其计算结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将这种设计方法用于深基坑支护结构,只能单纯满足支护结构的强度要求,而不能保证支护结构的刚度。众多工程事故就是因为支护结构产生过大的变形而造成的。由此可见,评价一个支护结构的设计方案优劣,不仅要看其是否满足强度的要求,而且还要看其是否产生环境问题,关键在于其变形大小。鉴于上述实际,在建立新的变形控制设计方法时,应着重研究支护结构变形控制的标准、空间效应转化为平面应变和地面超载的确定及其对支护结构的影响等问题。

3.3 大力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

正确的理论必须建立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支护结构的试验研究(包括试验室模拟试验和工程现场试验),能够积累大量的测试数据,可对同类工程的成功打好基础,为理论研究和建立新的计算方法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3.4 探索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

高层建筑的飞速发展给深基坑支护结构带来一场技术革命。目前,深基坑支护结构正在向着综合性方向发展,即受力结构与水结构相结合、临时支护结构与永久支护结构相结合、基坑开挖方式与支护结构型式相结合。这几种结合必然使支护结构受力复杂。所以,建立新型支护结构的计算方法,已成为深基坑工程技术的当务之急。

3.5 要强化施工队伍建设

3.5.1 要强化管理、充分发挥“三检”和监管协调的作用

施工单位要从根本上解决好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专业工长的素质和组织管理松懈的思想问题。

3.5.2 要坚持持证上岗和岗前培训制度

工程施工中,不但管理人员要具备相应的岗位管理能力,要熟悉各工序的操作程序和质量控制点。操作人员也应具有相应岗位的上岗证,严格管理,对新来人员和离岗较长时间的人员必须做好岗前培训工作,来确保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和方法。这样方可达到即节约材料省工,又保证工程质量的目标。

3.5.3要强化质量责任,加强过程控制

喷射混凝土的质量好坏和厚度取决于喷射操作手的操作方法和水平,而其关键又是喷嘴与受喷面的距离、喷嘴移动、水量的调节。施工时,喷嘴与受喷面的最佳距离为0.8~1.0 m;喷嘴移动须将其横过坡面且稳定而系统地做圆形或椭圆形移动;水量的调节使喷射混凝土表面产生光泽为止;回弹率的大小与原材料的配合比、施工方法、喷射部位及一次喷射层的厚度有关。

3.6要加强对土方开挖施工工序的组织与管理

深基坑开挖施工中,要精心安排开挖施工分层、分块的部位和时间,精心安排挡土支护的施工时间,以有效地控制基坑已开挖部分的无支护暴露时间和减少土体被扰动的时间与范围,以达到利用尚未被挖动的土体尚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其自动位移的潜力,而使其应力控制土移和基坑支护周围土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所以科学地安排土方开挖施工顺序和控制施工进度,充分利用这种相关性,将有助于控制支护结构的坑周土体的位移。

3.7要实施跟踪监测

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我们要及时记录和反馈信息,并进行跟踪监测,以便于随时科学调整施工因素,优化设计。

4.结语

随着大批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地下建筑开挖时的深基坑支护成为一个必要的施工过程,开发商为提高建筑用地率,加之国家有关规范对基础埋置深度和工程的要求,多层、高层、超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设计必不可少,有的地下建筑甚至有三四层,深的达十多米。因此,必须要充分认识工程建筑基坑支护的重要性、复杂性及风险性。无论是工程结构设计,还是施工组织都应当从整体功能出发,将各组成部分协调好,才能确保它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l998

[3]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l998

[4]高层建筑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篇(3)

一、工程概况

某地块边坡开挖支护项目地面标高在90~110m之间,因开采石料形成两处不规则形状深坑,坑底边坡坡脚处标高约25~40之间,坡顶处标高约80~100,最大颇高约6.5m。现为满足地块用地规划要求,拟把两处采石坑进行连通,采用主动防护网系统进行支护。

二、工程地质条件

1、项目区属于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自然山坡稳定,坡度220-260。坡体植被茂密,以灌木以及人工种植的树为王较厚的第四系覆盖层.采石形成的深坑可清晰观测基岩

2、根据对已开挖边坡的出露岩层的调查及区域地质构造,区内分布的地层主要为丘陵地带分布的燕山期,第三幕浸入花岗岩(γ52(3))及其风化形成的第四系的残坡积层(Q4d1+e1)。其野外特征按自上而下顺序描述如下:

1)第四系坡积层( Qd1)黄色或浅黄色,湿,硬塑,含约10%的石英质砾石为坡积物。局部分布,层厚1~2米。

2)第四系残积层( Qe1 )黄褐色、砖红色,稍湿,硬塑,岩石结构完全破坏,长石已风化成粘土,含约20%左右的石英质细砂颗粒,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平均厚度约为2米;

3)燕山期第三慕侵入花岗岩(γ52(3))按其风化程度为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及微风化带。

全风化花岗岩:黄褐色、灰白色、砖红色,亚粘土质,稍湿,坚硬土状,原岩结构清晰。平均厚度为3米;

强风化花岗岩:褐黄色、灰白色,岩石风化成半岩半土状,原岩结构清晰,岩芯呈土柱状,手可掰断,12.3-14.0m段多呈碎块状,敲击声哑。平均厚度为3米;

中风化花岗岩:灰白色为主,局部肉红色,灰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岩石较硬,岩芯呈短柱状,部分块状,敲击声脆。RQD=25%。平均厚度为6米;

微风化花岗岩:灰白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裂隙发育,裂面微张,岩石坚硬,岩芯呈短柱状,敲击声脆。RQD=25%。

三、SNS柔性防护网系统组成

采石坑的原状岩面支护采用CPS2型SNS主动防护系统,主动防护网结构配置:锚杆、支撑绳、钢丝绳网、缝合绳、钢丝格栅网。

1、锚杆:a、采用2根φ16钢绳做杆筋,成孔直径90mm,按4.50m×4.50m菱形布置,菱边中间再加密锚杆,长度一般2~3m;b、当遇到有大块松动或极破碎的岩石时,需改为随机锚杆,随机锚杆长度根据实际情况可增加至6~8m;c、锚杆浆体采用纯水泥浆灌注,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50,且保证浆体强度不低于M30,注浆需从孔底注浆,孔口返浆。

2、支撑绳:纵横交错的φ16纵向支撑绳和φ18横同支撑绳与正方形模式布置的锚杆相联结,压于钢丝绳网之上。

3、钢丝绳网:型号DO/08/300型,尺寸4m×4m(或4m×2m)。每张钢绳网与四周支撑绳间,用缝合绳缝合联结并进行预张拉,该预张拉工艺能使系统对面施以一定的反向预紧压力,从而提高危岩体的稳定性,阻止崩塌落石的发生。

4、在钢绳网下铺设小网孔的SO/2.2/50型格栅网,以阻止小尺寸岩块的塌落。

5、锚杆的防腐处理:锚杆全长需要进行除锈;距锚头端部1 .5m内的锚杆杆筋需涂环氧树脂厚1mm或刷防锈漆进行防腐;水泥浆的保护层不小于30mm:在柔性网安装完成后,对锚头采用C30砼封闭。

四、SNS柔性防护网系统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1、清除边坡浮石

首先在边坡顶坚实土层并排打入深度不小于2m的2根φ48钢管,外露约1m;然后在钢管外露部分用直径不小于1cm的麻绳与钢管附近的大树绑扎连接;最后,施工人员配戴齐安全帽、安全带等劳保用品,安全带另一端用麻绳与外露的钢管固定连接可靠牢固,施工人员利用吊绳自上而下清理浮石、浮土。

2、测量放线

放线测量确定锚杆孔位,孔位偏差小于0.3m,尽可能在低凹处选定锚杆孔位:对非低四处或不能满足系统安装后紧贴坡面要求的位置,应在孔位处凿一深度不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的凹坑,尺寸一般为20×20cm:

3、锚杆施工

1)放线测量确定锚杆孔位(根据地形条件,孔间距可有0.3m的调整量),按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孔并清孔,孔深应比设计锚杆长度长5cm以上,孔径不小于φ42;当受凿岩设备限制时,构成每根锚杆的两股钢绳可分别锚入两个孔径不小于φ35的锚孔内,形成人字形锚杆,两股钢绳间夹角为15°~30°,以达到同样的锚固效果。

2)注浆并插入锚杆(锚杆外露环套顶端不能高出地表,且环套段不能注浆,以确保支撑绳张拉后尽可能紧贴地表),采用标号不低于M20的水泥浆,用水灰比0.45~0.50的纯水泥浆,确保浆液饱满,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浆体养护不少于三天。

4、安装纵向支撑绳

沿整个坡面先安装纵向φ12支撑绳,先将坡顶处绳头用3个绳卡锁住,然后支撑绳依次穿过坡面纵向同一垂直线位置的钢绳锚杆环套。

5、安装横向支撑绳

由上至下沿整个坡面安装横向φ16支撑绳,先将绳头一端用3个绳卡锁在钢绳锚杆环套上,然后横向支撑绳从左至右或从右到左依次穿过同一水平标高的钢绳锚杆环套。

6、纵横向支撑绳的张拉与锁定

纵横向支撑绳整个坡面绳网编著织好后,先对纵向支撑绳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采用小型电动卷扬机进行张拉,每张拉好一根即用绳卡将支撑锁住,纵向支撑绳张拉完后,采用同样方法由上至下逐根张拉横向支撑绳,支撑绳张拉紧后两端各用2~4个(支撑绳长度小于15m时为2个,大于30m时为4个,其间为3个)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

五、监控量测

通过设置在坡顶的监测点对边坡进行连续两年不间断的量测,并每天派人对边坡进行巡查,边坡已趋于稳定。

六、结论与建议

SNS主动防护网系统具有以下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1、SNS主动防护网系统作为一种新型支护体系已成为传统支护领域里的新成员,已在很多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和经济收益。

2、SNS主动防护网系统具有系统标准化、定型化的优点,施工速度快、施工过程简单。

3、SNS主动防护网系统能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点,其防护区域可以充分的保护土体、岩石的稳固,便于人工绿化,有利于环保。

参考文献:

[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02 ).

[2]《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GB50218-94 ).

[3]《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 CECS22:90 ) .

篇(4)

1、引言

长江漫滩地质条件下大面积、深浅相间深基坑复合支护方式的研发和探索,将填补我单位在长江附近区域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经验较少的空白,同时也为该种地质条件基坑支护方式提供借鉴。若全采用灌注桩则施工成本较高,且无法截水;采用钢板桩虽较经济,但其处于不可靠状态。综合考虑采用“重力式水泥土墙+自然放坡+双排灌注桩+坑内加固”复合支护方式及格栅式水泥土墙作为支护结构和加固土体较可靠和经济,即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

2、工程概况

拟建项目位于泰州市经济开发区滨江工业园区老厂区以北、疏港路及江平路南侧、赵泰支港以西范围内,离杨高码头约1000m,距离长江约300m。拟建工程基坑开挖平面形状北部分为梯形,南部分为矩形,东西方向宽约30m,南北方向长约128m;地势平坦,高差较小。基坑开挖深度北侧6.5mm,南侧部分约为5.5m,中间部分约9m。

2.1 周边环境

拟建工程南侧有一层高约6m的消防泵房,其与开挖边线的距离约为7m,其埋深约为4m;东侧是南北走向、宽约25m、深约3m的赵泰支港,距基坑东北角约2.5m,东南角约14m;场地其他地方较开阔。

2.2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拟建场区地貌单元为长江漫滩相地貌,场地地基土与基坑支护、降水有关的岩性构成及分布除少量表层填土外自上而下为:第(1)层素填土;第(2)层粉土夹粉质粘土;第(3)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第(4)层粉质粘土与粉土、粉砂互层;第(5)层粉砂夹粉土;第(6)层粉土。各层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详见表1:

2.3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地下水为赋存于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水,与本工程相关的地下水类型属孔隙潜水。场地内地下水水位、水量主要受大气降水和长江水水位影响明显,排泄以自然蒸发为主,年变化幅度1.0~1.5m。

场区附近无污染源,环境类别为Ⅱ类,拟建场地地下水、地基土对砼结构及钢筋砼结构中钢筋呈微腐蚀性。

3、基坑支护方案比选

3.1 本基坑工程特点

(a)、基坑开挖深度约5.4~9.1m;基坑挖深局部变化较大,局部落深区1~3.7m,属深浅相间深基坑;基坑面积大,达9000m2;基坑周长约400m(图1)。因此,基坑开挖时间与暴露时间均较长。

(b)、基坑东侧距离赵泰支港较近,其距离为2.5~14m,南侧距离长江约800m;地下水位较高,约为自然地坪下1m。

(c)、场区原为草地和水塘,已进行了清淤和回填;③层淤泥质土较厚,埋深约为10m,厚度5m左右,流塑状,土质极差。该层土对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影响较大。

3.2 支护方案比选

3.2.1 方案一:重力式水泥土墙+双排灌注桩+坑内加固

开挖深度不同,其支护方式各异:中间部分开挖深度达9m多,采用“双排灌注桩+搅拌桩截水帷幕+搅拌桩坑内加固”,灌注桩为800@1200mm,排距3000mm,桩间采用60mm厚挂网喷射混凝土,支护桩顶设900×600mm冠梁和连梁;其与部分开挖深度均不大于7m,采用“重力式水泥土墙+搅拌桩坑内加固”,水泥土墙兼做截水帷幕,且其厚度、深浅不一。经计算,该种支护方案均能满足支护结构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的各项指标,基坑的整体稳定也有保证,但该种方案成本较高。

3.2.2 方案二:重力式水泥土墙+自然放坡+双排灌注桩+坑内加固

因基坑西侧和北侧有较开阔的场地,南侧距离既有建筑物较远,故北侧和南侧可考虑使用“自然放坡+搅拌桩坑内加固”;西侧除中间部分挖深达9m多处考虑“自然放坡+重力式水泥土墙+搅拌桩坑内加固”外,其余部分考虑“自然放坡+搅拌桩坑内加固”;东侧除中间部分挖深达9m多处考虑“双排灌注桩+搅拌桩截水帷幕+搅拌桩坑内加固”外,其余部分均按“重力式水泥土墙(墙厚、深浅不一)+搅拌桩坑内加固”考虑。

综合考虑基坑周边环境、开挖深度、施工工期等诸多方面,本着安全适用、保护环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的设计原则,本工程最终确定采用该方案。

3.3 局部支护结构方案

3.3.1 坑中坑

坑中坑是基坑失稳的薄弱地段,应进行加固。具体方法为土压力主动区水泥土墙加宽,深度亦相应增长,且其超过深坑的平面支护长度取为深浅坑落差的2倍[10]。

3.3.2 “长边效应”的控制

由于该基坑面积较大,南北边长较长,且开挖深度深浅相间,为了控制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和整体稳定,在坑内被动区设置坑底水泥土墙措施进行加固,以提高被动区土体抗力。坑内加固墙宽度均为2m,深度为4~6m,其形式见图2[14]。

3.3.3 降、排水

根据地区经验及相关规范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本基坑采用坑内和放坡段坑外管井降水。同时,在坑外设置0.5m高防洪墙和绕基坑四周的截水沟,将坑外雨水等水流补给及时截断并排入界区外排水系统中;坑内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

4、计算参数及结果

本工程基坑支护结构内力计算方法采用增量法,其安全等级均按二级考虑,边坡安全等级亦均按二级考虑。距离基坑边2米范围内不允许堆载,2米~7米范围内堆载不超过15kPa。设计水位为自然地坪以下1m,开挖深度为5.4~9.1m。

4.1 重力式水泥土墙段

基坑东北侧、东南侧及西部中部主要采用“重力式水泥土墙+坑内搅拌桩加固”。墙体宽度按0.8h(h为基坑开挖深度)考虑,其嵌固深度按1.3h考虑,采用格栅布置。桩顶为200mm厚的C20钢筋混凝土压顶板,双向A8mm@200mm配筋。搅拌桩搭接长度为150mm。其剖面布置见图3。

经计算,重力式水泥土墙的抗倾覆和圆弧滑动稳定安全系数均不小于1.3,抗滑移安全系数不小于1.2,正截面应力均符合规范要求。

4.2 双排灌注桩段

基坑中部东侧采用“双排灌注桩+截水帷幕4。经计算,双排灌注桩嵌固稳定安全系数不小于1.2,嵌固深度按1.2h(h为基坑开挖深度)考虑。

4.3 自然放坡+砼喷面段

基坑西侧大部分采用“自然放坡+坑内搅拌桩加固+混凝土喷面”,坡比按1:1.5考虑,边坡稳定安全系数不大于1.2。

5、支护体系施工技术要点

5.1 施工总体流程

(a)、按时间顺序考虑:灌注桩、水泥土墙搅拌桩及坑内土体加固搅拌桩同时施工;施工结束后10天以内进行降水井、观测井及回灌井施工,10天后进行降水;降水20天后,也即灌注桩、水泥土桩施工28天后进行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应与降水、混凝土砼面层喷射砼同时进行。

(b)、按平面、空间顺序考虑:灌注桩先于水泥土墙搅拌桩及坑内土体加固搅拌桩施工;水泥土墙搅拌桩先于坑内土体加固搅拌桩。灌注桩从南向北施工水泥土墙搅拌桩及坑内土体加固搅拌桩从两短边向中间施工。土方开挖从两头向中间施工,并分层分段施工,分段长度为30m,分层厚度为3m。土方开挖顺序与水泥土墙搅拌桩及坑内土体加固搅拌桩施工顺序对应,混凝土砼面层喷射砼顺序与土方开挖顺序一致。

5.2 支护体系施工技术要点

5.2.1 重力式水泥土墙

重力式水泥土墙采用单轴水泥土搅拌桩,桩径500mm,桩心距350mm,搭接150mm,采用二喷四搅工艺。水泥采用P.O42.5,桩体水泥掺入量不低于17%(60kg/m),水灰比宜取0.6~0.8。28d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或等于0.8MPa时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5.2.2 双排桩灌注桩

支护桩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径为0.8米,桩心距均为1.3米,排距为2.4m,桩顶绝对标高均为3.5m;桩长20m。混凝土等级采用C30,钢筋采用HPB300和HRB400。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为50mm。受力钢筋采用焊接。冠梁沿支护桩顶周圈浇筑,连梁将前后排桩连接起来,形成排桩。冠梁、连梁高度均为600mm,宽度为900,采用C30混凝土。其形式见图3。桩间面板厚度60mm,配置双向φ6.5@200钢筋网片。

5.2.3 自然放坡+砼喷面

喷射砼支护工程施工的特点是边挖边支,分层分段开挖、支护。其施工顺序为定位放线基坑开挖修整边坡钢筋锚入埋设喷射砼厚度控制标志、第一层砼喷射铺设钢筋网第二层砼喷射。插筋采用C16钢筋,垂直间距为1.5m,长度为1m。喷射砼终凝2h后,应浇水养护。

5.3 土方开挖施工技术要点

(a)、在开挖过程中应遵循分区、分段、对称、平衡原则,每次开挖深度不得超过1.5m。

(b)、严禁将土堆放至坑边,应随挖随运。

(c)、开挖至基坑底面标高以上30cm处,改用人工开挖至基底,严禁超挖。挖土到位后应及时浇筑垫层,严禁地基土暴露时间时间过长。

(d)、土方开挖至离支护结构30cm处,应改用人工开挖至支护结构表面,期间,应注意挖土机械不得损坏支护结构等。

6、基坑监测方案

6.1 监测项目

(a)、墙顶、压顶板及冠梁水平、垂直位移:沿顶部每隔约20m布设一水平、竖向位移监测点。

(b)、基坑周边道路、污水管线、高压线塔等2倍深度范围内待保护的建构筑物等水平、竖向位移监测点。

6.2 监测报警值

7、结语

施工人员应熟练领会设计的目的和意图,严把施工关,因为施工是检验设计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同时,该设计的有效和成功实施,也将为我单位在沿海地区长江漫滩地质大面积、深浅相间深基坑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积累宝贵经验。“重力式水泥土墙+自然放坡+双排灌注桩+坑内加固”复合支护方式及格栅式水泥土墙作为支护结构和加固土体的应用,真正做到了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大大缩短工期,为业主赢得更多后续施工的机动时间和降低了工程造价。对于长江漫滩地质大面积、深浅相间深基坑的设计与施工,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a)、本工程基坑支护方案在专家论证过程中,经泰州地区岩土专家建议,泰州地区土质较差,水位较高,设计中的c值和φ值不宜太高;其次施工过程中,应重视降水,一旦水降下去,基坑开挖就简单多了。

(b)、本工程在施工总体流程中对施工顺序进行了纲领性叙述,施工中应严格执行,重视过程控制。

(c)、大量工程实践表面,多数基坑工程事故是有征兆的。基坑工程施工和使用期间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和事故征兆并采取有效措施是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4]。所以,必须重视有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进行的有效监测。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20132044-2:南京勘察工程有限公司,2014.4).

[2] 底板平面图、剖面图及桩位图等相关图纸.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5]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7]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8]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9]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10]《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11] 谢石连,丁其锋,卢玉南.钻孔灌注桩在软土地区深大基坑围护工程中的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0(5):59-63.

[12] 刘杰,孙志亮,付宝亮.重力式水泥搅拌桩挡土墙稳定性的分析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5):102-105.

[13] 程曦,高建光.格构式重力挡土墙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J].土工基础,2004(1):9-11.

篇(5)

多年以来,人类面对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始终无能为力,受到地震、洪水、干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交通事故、火灾、爆炸等人为灾害也同样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灾害的破坏力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但是很多灾害的发生却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来预测,如果能够对灾害的发生有一定的预见,做好相应的防灾减灾工作,便能够极大的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目前,防灾减灾已经被列为土工程学科中的二级学科,这也说明了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灾害的涵义

1.灾害的定义

灾害指的是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生产带来破坏性影响的行为或者是事物,而根据国际卫生组织的相关规定,将灾害定义为:“任何能引起设施破坏、经济严重受损、人员伤亡、健康状况恶化的事件,如其规模已超出事件发生社区的承受能力而不得不向社区外部寻求专门扶助时,应可称其为灾害。”从某种意义上说,灾害不仅包括自然灾害,同时也包括人为产生的破坏性影响,灾害最显著的两个特征就是破坏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而且其已经超过的社区的承受能力。

2.灾害的分类

灾害按形成原因可以分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两类。其中,自然灾害有地貌灾害(滑坡、水土流失、泥石流、山崩、沙漠化)、地质灾害(海啸、地震、地下毒气、火山爆发)、气象灾害(洪涝、暴雨、冰雹、龙卷风、热带气旋、雷电、冻害、高温、干旱)、天文灾害(太阳活动异常、宇宙射线异常、天体撞击)、生物灾害(病虫害、有害动物)等。人为因素引起的灾害有工程灾害(有害物质失控、爆炸、工程塌方)、生态灾害(环境污染、人口过剩、资源衰竭)、社会生活灾害(战争、火灾、暴力、社会动乱、恐怖活动、交通意外)等。

3.灾害的发展

在人类社会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灾害无时无刻不在威胁和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往往一次巨大的灾害就会导致成千上万的人受到影响。同时,灾害自身所具有的突发性使得人们在没有任何准确的情况下遭受巨大的损失,如汶川地震的发生,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这对于国家和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从全国范围来说,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之一,每年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左右。可见,灾害对于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无疑是直接的和巨大的。与此同时,由于人为引起的灾害也在不断的增加,火灾、交通事故、工程塔防的频繁发生,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

二、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1.土木工程的特性

土木工程本身具有较多的特性,这也决定了其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防护性。土木工程对人类的防护作用自远古时代开始已经延续至今。最早的土木工程建筑的出发点是为了抵御自然灾害,简单的遮风挡雨、躲避野兽。而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日渐复杂,土木工程逐渐用于各个领域中,如军事防护等等,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复杂功能。现代土木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土木工程的防护性日渐增强,在很多高科技领域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核反应需要重混凝土为主体的反应堆来保证其安全性。

第二,超前性。防护作用的体现在于其在灾害发生之前的保护作用,人们必须要事先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才能抵御风雨和野兽的侵袭,必须要事先挖好人防工程才能抵御敌方的炮火,所以说,土木工程所具有的超前性也是发挥其特性的重要体现。从古代的万里长城,到如今的人防工事,无疑不是在对灾害的预计基础上所采取的防护措施。因此,土木工程在各行各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渐重要,正是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超前性,使得其防护作用能够获得充分发挥。

第三,基础性。土木工程建设的部分通常情况下都是基础工程,无论是道路、桥梁,还是房屋建筑,其所涉及到的无一不是基础性的工程,同时土木工程的基础性也表现在其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等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其具有很长的服役周期,很多公元前的土木建筑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隋朝的大运河,至今仍然在通航。

第四,普遍性。土木工程的普遍性体现在其不是单一的在某个行业中发挥作用,而是在各行各业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每个行业离开土木工程都无法顺利的运转。而从土木工程自身的发展来说,其需要不断的提高和进步,才能适应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促进其作用更好的发挥。

第五,持久性。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一个漫长而持久的过程,而土木工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也是恒久的,对于自然灾害我们无法完全消灭,但是可以通过修葺防护措施来预防和降低灾害的破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土木工程所承担的任务也仍然持续,也可以说,土木工程的持久性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的。

2.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土木工程自身所拥有的多个特性决定了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性,无论在任何一种灾害面前,土木工程都承担着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防震结构的设计来降低地震灾害的破坏力,通过防洪工程来阻挡龙涝灾害,利用渠道水库的作用来缓解自然干旱等,正因为土木工程所具有的特性,才能使其在各个行业中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土木工程的建设方面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在工程建筑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方面更加适应其防护作用的发挥,同时在防震减震、提高建筑稳定性等方面都有了技术性的突破。在桥梁等交通工程中,也充分利用防震支架灯,通过分离作用来降低灾害的作用,保证各项生产活动的有序进行。总的来说,土木工程的特性决定了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应当不断提高土木工程的建设技术,从而促进其作用更好的发挥。

结束语:

自然界的灾害是人类无法控制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必要的防护措施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土木工程结构是现代建筑领域中一种常见的结构,其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随着建筑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更加需要对土木工程进行科学和合理的运用,未雨绸缪,做好灾害的预防工作,将灾害发生的损失降到最低,以此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阿全,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辉.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原理分析与结构减震技术[J].建筑与文化,2012(02)

[2]崔京浩.灾害的严重性及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J].工程力学,2006(02)

篇(6)

引 言:防灾减灾取决于土木工程的属性,在土木工程中,防灾减灾尤为关键。灾害所形成的损失尤为严重,世界上每年由于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高达数千甚至上万亿美元,而我国又处于灾害多发地,因此必须对防灾减灾问题给予重视。

一、灾害属性和灾害的严重性

首先,灾害属性。

在宇宙当中,随时随地都会有发生灾害的危险,早在人类出现时,就与灾害紧密相连,由此可见,灾害存在以下几个属性:

(1)灾害存在突发性、迟缓性。地震与火山均为突发性灾害,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则为迟缓性灾害。

(2)灾害存在全面性和长久性,灾害简直可以说与宇宙同生。

(3)灾害存在随机性和推测艰难性,比如地震灾害,不论发生的时间、地点方面,还是发生的范围、强度方面,都存在无法预料的难度,可是由于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准确判断并非痴人说梦。

(4)灾害存在差别性与丰富性,体现在类别繁多、来源不同等方面。

(5)灾害存在关联性与衍生性,暴雨会诱发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等灾害,从而造成溃坝,严重的还会造成瘟疫。

(6)灾害存在区域性和全球性,整体归属全球,可是局部中灾害类别和程度却各有不同。

(7)灾害存在延迟性和移动性,人口膨胀滞后性现象明显,大气污染存在严重的转移性。

其次,灾害的严重性

(1)自然灾害逐渐上升

全世界的自然灾害发生率持续攀升,全球逐渐变暖,冰川逐渐融化,均对动植物具有较大的影响,也对人类的生存具有无法评估的损失。

(2)人为灾害备受关注

从整体而论,人为灾害包含了人口数量急剧上升、生态失衡、战争、恐怖袭击等等。

人口数量急剧上升严重束缚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自然资源丰沛,可是人口基数却较大,使得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能达到世界人均水平。老龄化现象尤其严重,令中青年压力大增,束缚了经济的发展。经济在短期内的高发展必定会由于资源过度开采以及不合理运用,而导致环境的污染[1]。

生态失衡是因为人类不合理的开采所形成,从而令资源逐渐短缺,不合理的利用自然而发展生产,则会致使环境出现污染。我国作为灾害高发地,每年都会由于地震、洪涝、干旱而令人财出现庞大的损失,各类灾害也呈现出逐渐攀升的现象。沙漠化也成为我国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方面对于西北地区而言尤为严峻[2]。

战争指的是非正义战争,例如日本的,这类战争不但对受害国形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还会对其百姓的内心造成严重的伤害。

恐怖袭击中当属美国纽约世贸大厦的911事件尤为著名。当时恐怖事件所形成的损失高达300亿美元,死亡3000多人,在此之后,虽然进行了大量的反恐行动,却并未阻止恐怖袭击案件的发生。

二、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1、防灾减灾成为全世界的重任

人类社会属于地球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地球中的大气、水、生物以及岩土等方面给予生存,它们相互融合并相互作用。可以将每部分都称之为圈,不论哪一个圈失调,均会对正常运转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失调失衡则会形成灾害。

2、防灾减灾逐渐变成一个重要的学科

由于灾害愈发严峻,众多专家学者均对其产生兴趣,并逐步变成灾害学。通过灾害学以及其分支不难看出,其不但涉及众多学术范畴,并且相互间存在显著的依存感、综合性以及相互渗透性,且具备相互交融性与共生性。这一特点体现出灾害的繁琐性与错综相交的关系,其不仅相互依存还相互束缚,不论在环节还是网点中,任何问题均会造成其四周的变动,成为连锁反应,也称为灾害链。

不难看出,在之前灾害属性中所提到的相应属性,对正确看待灾害而运用的减灾、防灾措施尤为关键。而将某一灾害单独处理并不正确,面对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乃是生存等方面尤为关键的灾害问题而言,必然会逐步构成并逐渐扩大成为一个尤为关键的学科。并且因为灾害本身具有的属性,令其涉及面较广,尤为罕见。灾害学这一全新领域,也令从事此项领域的人员倍感荣耀[3]。

3、注重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1)超前性

防护措施必须建于遭受袭击以前,比如交通须先修路、架桥,发电需先建立电厂等;

(2)普遍性

所有行业均无法摆脱土木工程,其对土木工程在程度方面的依存感各有不同;

(3)防护性

不论对于远古时期的筑巢穴居,还是当前核电安全壳、地下指挥所均要具备土木工程的防护;

(4)基础性

国民经济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令效益较高,服役周期较长;

(5)持久性

土木工程的固定属性令其在防灾减灾中存在较强的积极主动性与无法取代性,这些属性也体现出其独特的持久性。

结束语: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具有尤为重大的意义,在其他学科当中,均未具有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超前性、积极主动性。以哲学方向而言,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又处于运动之中,灾害则变得无法免除。因此,我们通常会将灾害规定为永恒性,而身为防灾减灾的重要方式,土木工程也随之成为了永恒之作。

参考文献:

[1]罗仕姜.浅谈土木工程中的灾害[J].2010.(08):63.

篇(7)

关键词:西部山区 道路 泥石流 防治对策

1 引言

西部地区国土辽阔,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形起伏大,气候多变,为泥石流发育创造了条件,造成泥石流发育,危害严重,影响运营管理,为道路选线设计和工程建设带来极大困难,使道路建设举步维艰。同时,道路的土建工程又会对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难以恢复与补偿的后果,进而加剧灾害的频度和强度。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西部开发中生态环境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2 泥石流危害及影响

西部山区道路泥石流所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按其影响对象可分为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泥石流对道路及其附属建筑物的直接危害主要表现为冲刷、毁坏及淤埋线路;冲毁或掏空路基,破坏道路结构;淤塞或冲走道路的桥涵工程,降低工程的抗灾能力;破坏道班及道路防护工程。泥石流对道路的间接危害主要表现在泥石流发生后阻车断道,带来交通运输量和运营经济效益的减少;灾害发生后由于线路长、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等因素的限制,给交通管理和养护造成严重混乱和困难,产生间接的经济损失;灾害的发生对地方经济制约较大,长时间的交通中断,使得内外物资流动困难,进而造成物价等的变化,引起多方面的恶性循环。

总之,认识西部山区道路泥石流的这些特征,不难理解沿线泥石流灾害严重性,防灾减灾工作的必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

3 泥石流防治对策

3.1 既有道路的减灾对策

既有道路遭受泥石流危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道路布置不合理和相应的保护工程设施不完善而导致行车困难或道路中断。对策主要采取以“治”为主的原则,对泥石流进行综合治理。

首先查清道路沿线的环境背景条件,正确评价和判定泥石流沟和非泥石流沟,通过对泥石流发展趋势分析,做出综合评价和预测,确定泥石流类型、性质、规模、灾害范围和泥石流沟的发育阶段。其次在弄清泥石流各种特征的基础上,确定出不同的整治方案。从泥石流形成条件入手,从根本上控制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发展,采取适当的结构工程以及相应的生物工程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减少水土流失,削减地表径流和松散固体物质补给量,恢复生态平衡,使环境背景向着不利于泥石流发生的方向转化,从而减轻甚至消除泥石流灾害,达到长期防灾减灾要求,保证道路的通畅。

3.2 在建和改建道路的减灾对策

在建道路以及改建道路通过泥石流危害区,在道路的设计、施工阶段就可选用合适的布线方案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以确保道路的安全。对策采用“防”、“治”结合的减灾措施。

首先研究道路通行区泥石流的形成机制、主导因素和激发因素,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设计频率下灾害暴发的周期、相应规模以及对道路的危害程度,分清泥石流的可治性以及投资额度。其次,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确定需采取的减灾措施,可采用一般性的疏通、排导、拦挡工程措施或在泥石流堆积扇顶部地质条件较稳定的地段采用桥梁通过,或者将线路抬高绕过山坡,经山脊过分水岭的方案来减轻泥石流灾害。

3.3 拟建道路的减灾对策

对于拟建道路的泥石流灾害主要采取以“防”为主的措施。西部交通建设可结合线路的设计采用灵活自由的措施,通过科学评估影响线路的泥石流灾害,考察线路周围泥石流形成环境条件,确定不同频率下的泥石流的性质以及流量、流速等参数,进行泥石流危险性分区。根据危险性分区结果,指导泥石流影响范围的线路布设,并将防灾减灾规划统一到交通建设规划中,将泥石流灾害防治的思想贯彻在线路的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各个阶段,并突出各阶段泥石流防灾重点,确保道路建设后不遭受重大泥石流危害。

4 泥石流防灾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4.1 道路工程与环境相互作用机制

道路工程的实施必然会对山地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山地环境的恶化也将加剧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和发展。从选线到修建过程中都要重视工程对周边环境的适应和减灾工作。当泥石流活动频繁,灾害问题严重时,可通过道路建设的实施,对道路通行区进行相应的灾害治理,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改善局部生态环境,使其向良性发展。相反,如果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道路工程实施过程中,乱弃废渣,不恰当的开挖边坡,则将激活原本已经进入停歇期的泥石流,或加剧泥石流危害的范围及程度,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使道路、不能安全运营,起不到内联外通的作用。因此,在道路工程建设中,贯穿环境保护的思想非常重要,应对工程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有利于生态平衡的线路建设理论极为必要。

4.2 山区道路泥石流减灾技术体系

山区道路泥石流的减灾防治是以保护道路为目的,区段性明显。其防治技术主要分为硬性措施和软性措施。硬性措施如防灾工程,较为单一,一般采用桥涵工程和隧道工程来疏通排导或避开泥石流。而软性措施如泥石流的预警预报技术等,可以在无法避开泥石流灾害情况下,起到保护线路运营中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减轻泥石流灾害影响的强度。由于西部山区条件差异较大,不能保证同一种措施能包揽全部,而需根据当地客观情况,因地制宜的采取防灾减灾措施。因此必须立足于西部山区具体情况,展开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建立起西部山区道路泥石流减灾技术体系,为西部山区交通建设中泥石流防灾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5 结语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西部山区的泥石流类型和数量增长,危害愈来愈严重,对道路的展布和运营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西部山区道路泥石流灾害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线路严峻的泥石流灾害现实和不容乐观的发展趋势,本文仅就沿线泥石流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希望利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篇(8)

自然灾害学习心得1

自然灾害,包括人造灾害,都是人们最大的敌人。自然灾害有许多,比如,地震、酸雨、温室效应、台风等。人造灾害有火灾、水土流失等。远在古代,人们没有防范意识,都是求神拜佛保佑平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懂得用科学道理、实用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减少灾害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本文将告诉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防震减灾,保护自己,保护家园。

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大地震,如1514年云南大理大地震,1975年辽宁海城大地震,1605年海南琼州大地震,1786年四川康定南地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如此多灾害,损伤惨重,特别是唐山大地震,有20多万人死亡和受伤。

我认为小学生在防震减灾中能发挥作用。只要我们多看有关书籍,把知道的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知识一传十、十传百,让每一个人都知道。知道听到地震来了要镇定,不要胡乱传谣。地震时不要惊慌,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只要我们平时多向人们宣传有关地震的知识,在地震时,人们便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这样便减少了地震的灾害,减少了死亡率,减少了财产的损失,还让人们懂得地震知识及地震科普常识。

地震的威力十分的大,为了不让美丽的城市变成废墟,为了不让拥有幸福家庭的孩子变成孤儿……我们从小就要知道如何在地震中逃生,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室内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特别是在楼房内的人,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不易倒塌的空间、墙角或桌子等坚固家具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避震。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都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盲目跳楼和使用电梯。 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高层大厦以及附近的建筑物的电梯,都装有管制运行的装置,地震发生时,会自动停止,停在最近的楼层。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要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居住在地震区的每一个人,必须时常慎重地考虑到为未来地震要做那些准备工作?无论你在家里或正在工作,在商店里、在街上、车上和你所去的其它地方,如你事先考虑了发生地震前该做些什么,那你就更可能保持镇静而理智地采取行动。

下面所叙述的条文是地震到来前要做的一些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每个人必须尽快采取的简单行动,另外还提出更为安全的措施。常备几个手电筒和备用电池,放在随手可取的地方,也可在你的床边放一个手电筒。随身备好最基本急救用品,"并掌握急救的程序(严重的灾害之后,各家医院将挤得水泄不通,医务人员则忙于抢救更严重的伤员)。最好能备有你和你在一处的其他人所需的足够特效药品。在你的电话机旁写下救护队、救火队和警察局的电话号码。

地震前动物比人先知先觉的科学道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是震前动物的异常现象在我国古代地震资料中早有记载。据不完全统计,在震前有异常的动物就有几十种,空中飞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无处不在。

我国地震区群众根据地震前动物异常反应编写了预报地震的歌谣: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树上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衔着小猫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朝水面乱跳跃。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如果先做好了这几点,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者一旦灾难发生时会挽回不少人的生命。

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便是保护自己。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防止灾害的发生,让明天的地球更加光明,更加灿烂!

自然灾害学习心得2

听了今天上午郑增仪讲的安全讲座, 感受很深,尤其是听到那一幕幕掺不仁睹的安全事故: 纵火杀人, 精神病人砍伤儿童, 驾驶员车上睡觉撞伤跑操学生等。

孩子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从幼儿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是能达到一代人和一个社会的良好秩序的百年大计。

新学期一开始,为确保学校师生上放学的道路交通安全,维护校园的教学、生活秩序,与学校一道一方面加强对校园内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加大学校“绿色通道”的建设和学校周边交通环境的整治。以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防自护能力,遏制交通事故的发生。据了解,每年因各种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儿童少年死于非命,而因交通意识缺乏和淡薄引发的交通伤亡事故,在中小学生伤亡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牵涉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需要交警、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负责,齐抓共管。

交通法规规定,做到行车安全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无牌无证的车辆不能上路,二是年满18岁并考取了相关驾照才有资格驾驶车辆。然而,交警在上路巡逻执勤时发现,有相当部分的车辆“三证”不齐,一些还不符合法定年龄的学生也骑车上街。看来,学生交通安全教育问题任重道远,如何让中小学生平平安安上学,高高兴兴回家呢?

我建议定期或不定期选派民警或教师劝导员在交通复杂的学校门口或路口维持上、放学高峰的交通秩序,保障“绿色通道”安全畅通。同时 将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内容,每所中小学平时就必须按照验收考评标准抓工作,并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的内容之一。建议小学生上放学实行“排路队”和戴“小黄帽”的方法,把同路、同方向的学生编排成队,由教师护送过马路,保证学生走路安全;在组织学生外出集体活动或组织春、秋游时,严格规范审批手续,把好审批关,坚决制止病车、超载车运送学生,保证学校师生的交通安全。同时,加强了对学校及周边交通环境的整治,坚决取缔校园门口摆摊设点、占道为市等妨碍学校师生通行的违章行为。为广大师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了。那么,就请大家“保护生命,拒绝违章”,珍惜自己的生命吧!

自然灾害学习心得3

“生命”,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安全”,一个多么古老的话题;“幸福”一个多么美妙的境界。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安全构筑了我们美好的家园,成为连接亲朋好友的纽带。通过这项安全整治活动,我再一次深刻的休会到:在安全的问题上,来不得半点麻痹和侥幸,在安全的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须要警于思,合于规、慎于行;必须要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人人讲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必须要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

也许不少人会认为,安全只是指身体的安全甚至是肢体的健壮和不受伤害;认为只要自己的肢体健全、行动自如那就叫安全。我认为,这决不是安全的全部。即便是一个具有健全的体格的人,如果他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明辨是非能力不强,糊里糊涂攀兄弟、结姐妹,既有拉帮结派之嫌,又有醉翁喝酒之意;如果他不明不白逞义气、惹事端,不但喜好随波逐流,而且希望出点乱子;这表现出来的就是思想上的安全问题。无论是人身安全还是思想安全,亦或是行为安全,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结果的残酷性。交通事故,游泳溺水事故、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事故,课间游戏追逐打闹偶发事故,轻者可以伤及体格,重者能够危及生命,它们造成的后果是残酷的。可是思想道德的残缺、行为方式的越轨比体格不健全更可怕。臧克家先生在《有的人》一诗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我想,那些失去健康的精神追求、迷失正确的人生方向、空有一架活着的躯体行尸走肉的人不就是思想残缺的产物吗?这种“产物”充其量只能是没完没了地吸取消化父母亲血汗的机器,只能成为社会发展长河中的废物,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发展的危险物。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由亲情、道德、责任、义务等等所交织的密切的关系当中。因此,个人就不仅只是个人。每一个人的现在都与未来相连,每一个人的自身都与家庭相连,每一个人的荣辱都与整体相连。为了个人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这荣辱相伴的整体,让我们共同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做个好人。只有好人,一生才能平安;祝愿好人,一生平平安安。

自然灾害学习心得4

地震,这个全世界人恐惧的话题,这个熟悉的字眼,近几年来总是频繁地出现,不断的侵蚀我们这颗脆弱的心灵,大家都在呼喊着:“防震减灾,让地震远离人类!”20__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席卷中国,席卷汶川。正是这一天,中国人民在哭泣,汶川人民在哭泣。多少人们,妻离子别,家破人亡。20__年4月4日,悲剧又重新上演,一次又一次痛苦的,灾难中的人们呐喊着,用沙哑的声音喊着:“我们要生存,我们决不向灾难低头!”

为了让大家多一点地震常识,绍兴科技馆特别举行了一次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展。寒假里,我有幸参观了,使我对地震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使我受益匪浅。

地震是一种使人类毁于瞬间的巨大天灾。它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由于地球内部深层物资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促成地球表层,尤其是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从而在漫长的地质带里,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的地带,当它承受不了巨大的应力作用时,或者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厚有断层的错动从而引起了地震。地震还可分为天然地震,诱发地震和人工地震。

科学不断进步时代飞速发展,防震减灾便成了大家共同的话题。如果地震来了该怎么办?最近,我们班级就这个问题搞了一个小队演练活动,并且还在全校各班进行了巡回演出,受到了大家的一直好评。

首先,不要慌乱,应沉着冷静,随机应变,一切以生命为重。如果你住在楼房,地震时不能滞留在床上,不能站在房间中央,应立即躲在牢固的桌下或床下;千万不能跳楼,不能到阳台,也不要到楼梯去,更不能乘电梯。如果你正在学校上课,就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地震时千万不能慌乱拥挤外逃,待地震过后,再有组织地疏散到空旷的地方,原地不动。地震发生后,如果被埋压而不能自行脱险时,一定要沉住气。先试着双手从压埋物中抽出来,保护自己不受新的伤害。如果暂时不能脱险,就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声哭喊。采取果断措施,寻找生存空间。

可是,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怎么去解决这个难题呢?我想,重任应在我们这一代身上。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将来去发明更先进的仪器来预测地震,并倡导大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不要乱砍乱伐树木,要积极地植树造林,创造一个赖以生存的好环境,让汶川在地震中的悲剧,不再上演。

通过这次科普展的参观使我懂得了只有从小保护自己的家园——地球,才是保护自己。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共同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共同拥抱美好的明天!

自然灾害学习心得5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

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

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

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

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

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

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

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

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

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2。

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

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

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

篇(9)

【中图分类号】S282 【文献标识码】A

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季风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且大量的围湖造田,导致湖面缩减,泄洪能力差,河流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再加上我国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水流缓慢,种种因素导致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因素。

因此,我们应当明确洪涝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建立健全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体系,提高我国防灾减灾能力,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那么,洪涝灾害究竟有哪些经济影响,我们应当如何构建科学的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体系?笔者主要针对以上这两个问题展开了探索和研究。

洪涝灾害的经济影响

洪涝灾害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历史上每一次大型洪涝灾害都会产生大量伤亡人口和受灾人口。①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经由相关部门核实,2013年全国洪涝灾害受灾人口多达1.2亿人,因灾死亡774人、失踪374人,全国共投入抢险人数966万人次,紧急转移危险区域群众1112万人,解救洪水围困群众195万人,减少受灾人口3787万人。即使如此,2013年全国洪涝灾情相对来说还是总体偏轻,2013年洪涝灾害主要指标与1990年以来的均值相比,偏少3成的受灾人口,偏少7成的死亡人口,偏少7成的倒塌房屋,偏少1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其中,直接经济损失占上年GDP比值小0.98%。由此可见,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洪涝灾害的影响。而洪涝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严重威胁,导致人们生命财产得不到完全的保障,进而限制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②

洪涝灾害恶化了人们的生存条件。洪涝灾害的发生往往伴随着住房的破坏、基本生活设施的损坏等状况产生,这些状况无疑恶化了人们的生存条件。洪涝灾害不仅会导致房屋倒塌,还会污染饮用水、破坏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③以2013年全国洪涝灾情为例,据统计与核实,2013年我国洪涝灾害倒塌房屋53万间,农作物受灾11901千公顷,成灾6623公顷,受损水库1241座、堤防3.7万处、护岸5.3万处、水闸7187座,其中,县级以上城市受淹234个。

同时,由于洪涝灾害破坏了原本的安全水源,造成水质污染,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又由于洪涝灾害破坏了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各种垃圾随着洪涝流向漂流满溢,大大增加了血吸虫病、疟疾和肠道传染病等疫病和传染病的爆发概率,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存条件,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④洪涝灾害对人们生存条件破坏所产生的直接经济影响,以及国家后期对修复再建的经济投入,很大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⑤

洪涝灾害的直接经济影响。据统计,2013年我国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146亿元,全国投入抢险舟船10万舟次,运输设备68万班次,机械设备35万班次,消耗编织袋9963万条,最终防洪减淹耕地3978千公顷,避免粮食损失2029万吨,减灾效益约2362亿元。从以上实例中可以看出,洪涝灾害造成了我国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其中,各大产业中,受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主要有农牧渔业、工业与交通运输业以及水利事业。

从农牧渔业的角度来看,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由于洪涝灾害的特点,洪涝灾害往往会造成大面积的耕田被淹、农作物被毁,在农牧渔业当中,农业的直接经济损失最大。首先,阻碍我国农产品产量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洪涝灾害,灾情较轻的年度农产品产量大大多于灾情较重的年度农产品产量。其次,洪涝灾害具有较大的地域差异性。例如,2013年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农作物受灾3927千公顷,成灾261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91亿元。⑥其中,松辽流域地区最为严重,这一地区的洪涝灾害损失是我国将近12年以来年均损失值的三倍之多。再次,不同地区的农田受灾率具有很大的差异。农田受灾率是指农作物受灾面积与耕地面积的平均比例。根据我国历年农田受灾情况可以看出,农田受灾率在全国显现出由西向东、从北向南逐步升高的趋势。⑦

最后,洪涝灾害对牧渔产业的影响也较为严重,尤其是今年来,在我国林牧渔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洪涝灾害对牧渔产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越来越严重。

从工业与交通运输业的角度来看,从工业与交通运输业的角度来看,洪涝灾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一是洪涝灾害造成工矿企业停产;二是洪涝灾害破坏输电线路和通讯线路,导致电力中断以及通讯中断;三是洪涝灾害毁坏路基和路面,导致铁路中断以及公路中断。⑧ 首先,洪涝灾害对工矿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洪涝灾害会迫使工矿企业停产、停工和停业,导致企业生产量下降,生产值减少。其次,洪涝灾害对交通运输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洪涝灾害会导致铁路与公路的路基、路面、轨道、隧道、车站等基础设施被损坏,威胁交通安全,迫使铁路中断以及公路中断。最后,洪涝灾害对电力业与通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洪涝灾害会导致电力与通信基础设施设备被破坏,从而损坏输电线路和通讯线路,迫使供电中断以及通讯中断。

从水利事业的角度来看,我国要防洪减灾,就应当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水利事业是对抗洪涝灾害的重要手段。因此,洪涝灾害,尤其是大型洪涝灾害,会严重破坏水利设施。洪涝灾害会损害水库、堤防,导致垮坝以及堤防决口,同时,洪涝灾害还会破坏机电泵站、机电井、塘坝、护岸、水文测站。灌溉设施以及水电站等水利基础设施,不利于区域防护、农业灌溉的进行,妨碍了区域内的正常发电与供电。据调查,21世纪以来,洪涝灾害对我国水利设施造成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9.12亿元,其中,江西、广东、四川、浙江和湖南水利设施受损情况最为严重,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负面作用。

洪涝灾害的间接经济影响。洪涝灾害不仅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直接经济影响,还会产生间接经济影响。间接经济影响是指由于洪涝灾害直接造成了某行业的经济损失,从而影响到与某行业具有关联性的其他行业,甚至影响到整个经济系统,对其他行业产生间接经济影响。目前,洪涝灾害的间接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实际GDP、消费、投资、就业、贸易等方面。洪涝灾害通过对我国农牧渔业、工业与交通运输业、水利事业的影响,导致我国实际GDP在一定程度上下降、实际工资水平与就业水平下降、资本要素的四个指标整体下降以及行业产出受到负面影响等等。

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估

优化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系统设计。要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就应当优化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系统设计,提升防灾减灾质量,提高防灾减灾效率。首先,我们应当深化对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认识和理解,设计出综合评价防灾减灾能力的总体架构,有针对性地进行防灾减灾能力评估。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是指政府相关部门把持洪涝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的行为能力,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总体行为目标为避免或减轻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为社会连续性运行和人民人身财产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次,应当依据美国危机管理专家和大师罗伯特・希斯率先提出的4R危机理论和危机管理领域公认的PPRR理论,应对洪涝灾害危机,设计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体系。其中,4R危机理论将危机管理分为四个阶段:Reduction(缩减力)、Readiness(预备力)、Response(反应力)、Recovery(恢复力),PPRR理论则将危机管理分为Prevention(危机前预防阶段)、Preparation(危机前准备阶段)、Response(危机爆发期反应阶段)和Recovery(危机结束期恢复阶段)四个阶段。另外,我国于2007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根据突发事件发生以及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预防与应急措施、监测与预示警报、应急行动与救援、事后重建与恢复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性规定。我们应当深入理解危机管理科学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制定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体系。

最后,应当在危机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依据,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优化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体系。我们应当建立健全预防与应急措施能力评估分系统、监测与预示警报能力评估分系统、应急行动与救援能力评估分系统与灾后重建与恢复能力评估分系统。其中,在预防与应急措施能力评估分系统中,我们应当主要针对洪涝工程防灾能力、生态保护能力以及民众防灾意识进行评估;在检测与预示警报评估分系统中,我们应当主要针对洪涝灾害监测能力、洪涝灾情分析能力、洪涝灾害预警能力以及相关信息能力进行评估;在应急行动与救援能力评估分系统中,我们应当主要针对防洪除涝能力、安置灾民能力、交通运输能力、医疗救治能力以及灾区通信能力进行评估;在灾后重建与恢复能力评估分系统中,我们应当主要针对政府救济能力、资源供应能力、灾区建设能力以及居民恢复能力进行评估。

构建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应当充分发挥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种功能。我们应当收集与洪涝灾情以及防灾减灾情况相关的多种数据,将数据加以归纳整理,充分发挥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描述与反映功能。同时,我们应当综合分析灾情区域内各方面的防灾减灾能力,总结和反思不足之处,对比不同灾区的情况,分析相同点与不同点,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洪涝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监测与评价功能。另外,我们应当明确各地防灾减灾工作的绩效与缺点,优化工作设计,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洪涝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和决策功能。

其次,应当科学合理地构建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评价效果最优化。我们应当贯彻实施科学的理论指导方针,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当地灾情和我国国情,将科学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更好地构建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我们应当将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分为目标层、系统层、状态层和指标差四个层次,坚持系统性原则和层次性原则,协调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等各方面的关系,突出评价重点,抓住评价对象的主要特征和情况,科学构建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另外,我们应当运用简洁明了的文字或表格阐述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实现指标体系的规范化发展,使其具有正确的引导意义,促进我国洪涝灾害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的提高。

构建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应当对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防灾减灾能力包含多种方面的能力,因此,针对不同的能力,我们应当根据科学理论和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评价指标。例如,在评价防灾工程的排水管道密度时,我们应当计算该工程的排水管道长度与建成区面积的比率,将实际比率与规范的排水管道密度相对比,科学评价该地区的工程防灾能力。在评价地区人均防护林造林面积时,我们应当计算当地实际防护林造林面积与当地常住人口的比率,将其余规范的人均防护林造林面积相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对该地区的生态保护能力做出科学评价。在评价区域气象观测站点覆盖率时,我们应当计算区域气象观测站点数量与其土地面积的比率,将其与规范的区域气象观测站点覆盖率相对比,科学评价该区域的灾害监测能力。⑨在评价洪涝灾区除涝面积比例时,我们应当将除涝面积除以耕地面积,再乘以100%,将实际比例数据与规范数据相对比,从而评价该地防洪除涝能力。在评价洪涝灾区的人均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支出时,我们应当计算该地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支出与常住人口的比例,将其与规范数据相对比,科学评价政府救济能力。在评价地区人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时,我们应当计算该地水利、环境与公共设施管理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常住人口的比例,与规范数据对比之后,科学评价资源供应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洪涝灾害破坏着人们的生存环境,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对我国的农牧渔业、工业与交通运输业以及水利事业等方面造成了负面的直接经济影响,对我国的实际GDP、消费、投资、就业、贸易等方面造成了负面的间接经济影响。因此,我们应当加大对防灾减灾事业的投资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灾后重建制度和灾民保障制度,对防灾减灾事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提高我国防灾减灾能力。同时,应当注重洪涝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估体系的构建,全方位、多方面地评价防灾减灾能力,促使评价指标科学化、规范化,构建科学合理的防灾减灾能力评估体系,对提高我国防灾减灾能力起到更好的督促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办公室;本文系山东行政学院课题“山东省危机管理信息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KT201110)

【注释】

①姜蓝齐,马艳敏,张丽娟,马玉妍,徐虹:“基于GIS的黑龙江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自然灾害学报》,2013年第5期。

②张晓等:《中国水旱灾害的经济学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35页。

③庄天慧,刘人瑜:“贫困地区村级组织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南地区28个村的调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5期。

④周峰,许有鹏,石怡:“基于AHP-OWA方法的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以秦淮河中下游地区为例”,《自然灾害学报》,2012年第6期。

⑤ 王小鲁,樊纲主编:《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13页。

⑥崔巍,陈文学,白音包力皋,陈兴茹:“中小河流洪涝风险评估及研究―以哈尔滨地区为例”,《中国水利》,2013年第4期。

⑦薛晓萍,马俊,李鸿怡:“基于GIS的乡镇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技术―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为例”,《灾害学》,2012年第4期。

篇(10)

2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2.1防灾减灾是全球性的任务

人类社会只是整个地球上的一部分,在整个地球上,人类不可能独自存在,只有依赖于其他部分人类才能存活在地球上,大气、生物、水资源等等。这些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组成多姿多彩的地球家园。对于每一部分,我们可以称之为“圈”,比如大气圈,任何一个圈的平衡遭到破坏,都会对其他圈的生存平衡造成影响。因此,每一个圈都应该稳定的运行,过度的失调必将导致灾害的来临。比如,人类社会如果大量开采矿石资源,不善加利用就会破坏岩石圈的平衡;人类大量捕捉动物就会导致动物濒临灭绝,破坏生物圈的平衡,最终会引发人类社会圈的失衡。生态破坏、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等问题将会日益严重,造成不可挽回的灾害。人类社会圈与其他部分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着其他部分的变化发展,反过来,其他部分的发展变化也会制约人类发展,严重的还会导致灾害的发生。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各个部分不仅是相互依存与制约的关系,甚至是生死与共、错综复杂、对立统一的关系,在这样的客观存在中,人类作为干预能力最强的主体,其干预能力一方面表现在干预的局限性上,即面对自然现象有时难以驾驭和掌握,如光、风、水等;另一方面表现在过度干预导致的“惩罚”上,这种惩罚即为灾害。

2.2防灾减灾成为重要学科

随着灾害的日益加剧,灾害种类不断增多,灾害等级不断增强,逐渐有一大批专家学者相继关注这个领域,并且逐渐形成一门专门学科———灾害学,其中包括众多分支,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很多领域。在这门学科中,各个领域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的,具有综合性,相互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依存制约关系,这是由于灾害本身具有复杂性。任何一个领域出现问题,必将导致其他领域出现变化,这就是所谓的“灾害链”。灾害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正确认识灾害并采取果断合理的措施才能减少灾害损失。面对这样一个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逐渐形成一个日益壮大的学科是必然的。

2.3高度重视土木工程的重要性

①土木工程的属性防护性:现代土木工程的防护性主要体现在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之中。超前性:土木工程的超前性是其重要属性,是与该行业与生俱来的。基础性:该属性表现在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服役周期长。普遍性:土木工程的普遍性是由于各行各业对它的依赖性。永恒性:只要人类社会是永恒的,土木工程就是永恒的。

②土木工程的重要性由于灾害具有随机性和预测困难性,因此,人们在面对这些突发灾害时,只好采取“守势”,而这恰恰是土木工程的优势所在。土木工程的五大属性决定了其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比如,我们虽然无法准确知道本年有没有洪水,但我们可以依据往年资料预计洪水并修筑堤坝。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土木工程依然可以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以火灾为例,由于火灾多发生在市区且频率较高,因此在规划建设时就应该考虑防火墙、防火通道等设施,除此之外,在灾后救助方面,要保证有足够的消防站,消防站首先应建设车库、油库、消防员居住及训练等设施。因此可以看出,土木工程无论在主动防灾还是灾后救助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

上一篇: 公路工程概预算概述 下一篇: 化学的质量分数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