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德育表现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1 16:48:4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学生的德育表现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学生的德育表现

篇(1)

    一、要设计值得表现的内容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设计有意思的问题,让他们感兴趣,并且认为值得去做,于是他们的表现欲便被激发起来,学习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

    众所周知,负数的引入,是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每次当教师按课本的安排讲完这部分内容以后,总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似懂非懂,他们虽然能承认负数的存在性,但却不能真正理解负数的意义。为了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并突破他们的认知障碍,在进授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输赢球的例子:在班级篮球赛的某一场比赛中,我班上半场赢球5个,下半场赢球3个,结果全场赢球8个;而在另一场比赛中,上半场赢球4个,下半场输球6个,结果全场输球2个,请同学们把这两场球赛的结果展正、负数表示出来。笔者话音未落,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甚至有学生竟然起来要求发言。其中有一位学生这样回答:如果把赢球记作“+”,输球记作“一”,那么这两场球赛赢球数分别为:(+5)+(+3)=+8;(+4)+(-6)=-2,笔者立即给予肯定和赞扬。我接着又问:“哪些同学与上面同学的思路相同?”几乎全班同学举手,气氛非常活跃。通过这个例子能让学生体会到正、负号的规定不仅仅是实际需求,而且也成为他们自己的一种愿望,这样就大大地缩短了学生和正负数的距离。接着,笔着又要求学生每人举出两个与正负数联系密切的例子,让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要提供表现的机会

    要使学生的表现欲成为现实的表现行为,就要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力求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教师不仅仅要保护表现欲旺盛的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表现力在难度更大的机会中得到发挥并能获得成功,还要将难易适度的机会留给表现欲暂时尚弱的学生,使他们也能在表现的成功中尝试“体验成功”,树立自信,从而提高他们表现的热情。

    三、要树立正确的表现观念

    在数学教学中,既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表现欲,又要正确进行引导,使学生明白:表现不是出风头,临是练列与实践,是学习与检验,每个学生必须以平等的角色,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以前班上有一位女同学,数学基础不错,学习也很用功,但她只是自己闷头学习,课堂上不愿发言,明显地缺乏一种参与意识。后来笔者多次找她谈心,使她逐步端正了自己的表现欲。不久她在课堂上就有了精彩的表现:一次习题课上,她把三次多项式:x3+2x-3,分解因式,竟用拆项、添项以及借助多项式除法等五种方法,得出了相同的结果:(x-1)(x2+x+3),使大家大开眼界。

    当然,在数学课堂上,也会有个别学生由于虚荣心太强,因而难免有些弄虚作假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加以批语,时刻不要忘记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使学生逐渐树立起正确的表现欲。

    四、要强化表现的内功

    如果说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使学生更加投入地去表现自己,那么,扎实的基本知识:流畅的表达能力、较高的分析、归纳水平以及善于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的个性品质等,都是表现成功必备的内功。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不断地通过多种途径,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内功,使他们掌握良好的表现手段,来提高自己的表现能力,增强表现的信心。

 我们知道,初中学生年龄大都在十三岁到十五岁之间,这是人生表现欲最强的年龄段。但由于他们底子薄,知识容量小,语言表达能力差,特别是对多层次问题的驾驭,时常会有力不从心之感,因而会导致他们表现失误。面对学生的这种困惑,笔者采用了逼进思维法,即把问题进行分析,化整为零,分步推进。

 五、要克服表现的心理障碍

 初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篇(2)

2、xx:老师一直为你有很强的学习积极性和班级荣誉感而高兴;当然也为你所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但你也要知道学习尤如急流划舟,不进则退。希望你能再接再励,争取更好的成绩。

3、XX:在校你很自觉,会守纪,关心集体,生活俭朴,作业也能及时认真完成,是个好学生。在学习上头脑灵活思维敏捷,成绩也较好,但是还须加把劲,继续保持下去,争取更大进步。

4、xx:对于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你都能自觉遵守,对学习也抓得很紧,受到各个课任老师的赞扬。在这里老师要对你说的是除了学习之外,也要注意多参加一些对学习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活动,要做到各方面全面发展。

5、该生在校关心同学,遵守班级纪律,积极参加各项有益活动,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及时完成,学习目的性较明确,本学期学业成绩有很大提高,望今后再接再励争取更好的成绩。

6、该生在校上课认真听课,作业独立完成,尊敬师长,积极参加劳动,有较强的表现能力,学业成绩较好,望今后再接再励,争取更好的成绩。

7、xx同学学习认真勤奋,书写端正,字体大方漂亮,作业完成相当好,并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关心集体,帮助同学,一直受老师同学的好评。但在学习上也要更注意学习方法,这样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8、xx:作为班长相对会累点,作为班主任我理解你也感谢你。你在德智体各个方面都做的很好,在班里也能起到先锋模范作用,这是很可贵的,但有时你会稍为脆弱,顶不住压力。所以在这里我要送你一句话:坚强点,你会做得更好!

9、XX,在老师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活泼善于开动脑筋,勇于探索,富有进取心的好学生。你热爱班级,乐于助人,并能知错就改。但是你总是跌倒在同一个地方,是否自己应该多加思考,找出原因?其实这道理我也给你说明白,关键的是你有没有认真去做!

10、xx:一学期来你为班级做了很多工作,辛苦了。你为人大方,热情,乐于助人;学习认真刻苦,努力进取……你的优点大家有目共睹。做是你作为班长,你对大家严格要求是对的,只是有一点在管理同学时一定要实事求是,还要注意自身言行,严开律己,以身作则,这样就更容易开展工作。

11、xx:你勤劳奋的学习态度,俭朴的生活作风,令老师很感动。我知道学习对于你是件乐事,相信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更大收获的。若能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相信你能成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12、你活泼好动,争强好胜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课堂上很高兴听到你那清脆悦耳的回答声,作业认真完成,书写端正,学习成绩优异,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你尊师爱师,平时乐意为老师办事。但你意志不够坚强,太容易掉眼泪了。希望能正视自己的不足,勤奋学习。

二、表现较好成绩一般

1、诚实、文静是你良好的一面;能积极参加劳动,努力为班级争取荣誉是你优秀的一面;但学习则是你薄落的一面。老师知道你也很努力学习,所以你缺少是学习的方法,记住好的学习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能也可以向XXX同学学习,多和她探讨,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2、该生聪慧、文静、热心助人。人有一定的主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极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求知欲强,学习态度端正,专心听讲,作业认真完成,但成绩还不大突出,还望今后注意分析自身各方面原因。多加努力,争创隹绩!另外该生普通话较好曾在年段“五四”朗诵比赛中获得一等腰三角形奖的好成绩!

3、该生在校表现较好,学习认真、态度端正、积极性高,但成绩不太理想,望以后要加倍努力。同时还要注意学习的方法,记住好的学习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能也可以向XXX同学学习多和他探讨,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4、该生在校表现较好,能遵守学校纪律,做到不迟到、旷课、上课基本上能专心听讲,作业也能及时完成,但成绩一般,望能更刻苦,更努力,争取更好成绩。

5、该生在校与同学各睦相处,尊敬老师,爱护公物,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及时完成,积极参加劳动和各项有益的文娱活动。学习成绩一般望今后要加倍努力学习,争取更好的成绩。

6、该生在校较听老师的话,团结同学,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自动举手到黑板上进行练习,学业成绩一般,望今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7、XX:老师赞赏你胆大、乐观,又很关心集体;能歌善舞,字也写得很好,可谓多才多艺。但在学习上一定要加强,作业要认真完成,不会的要多向老师同学请教。同时课后也要抓紧些。只要你能做到相信不久以后你的成绩会有很大的提高。

8、你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及时完成,能坚持晚自修,劳动也积极肯干。老师给你总的评价是表现很好,但是学习成绩稍不理想,近来稍有进步,但不太明显,一定要注意学习的方法,不要读死书,这样才更大的进步!

9、xx同学诚实谦虚,待人真诚,热爱班级,劳动积极,与同学友好相处;学习上勤奋刻苦,作业及时完成,但成绩不很稳定,个别科目有所下滑,望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学习方法,才能不断进步!

10、你是一个文静、可爱的孩子。但在课堂上不敢大胆发言,作业每次都完成得很好,学习上比较认真、可惜成绩不够稳定。能认真做好值日工作,劳动认真负责。可你太文静了,要多与同学沟通。望你继续努力,老师关注着你的进步。

三、表现较好成绩较差

1、XX:你尊敬师长又有很强的集体感,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但在学习上你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基础不好,不是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要提高成绩关键在自己有没有努力。老师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看到一个品学兼优的你!

2、老师很喜欢你,你知道吗?因为你热爱班集体。虽然父母收入不多,但你能把自己的一点零用钱攒起来为孤儿捐款,你是一个助人为乐懂事的孩子。在学习上你还要下苦功,千万不要辜负家长、老师的期望啊!

3、XX同学表现较好,作为班干部,能积极为班级做事,为班组争光。学习认真,态度端正,但学习方法单一,成绩尚不够理想。望今后多注意学习方法,合理安排时间,以争取更好的成绩。

4、同学在校表现很好。能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能积极参加班里的各项集体活动。与同学之间关系密切,能经常帮助其他同学,因此而被同学们推选为付班长。但你身上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在学习上出现偏科现象,情况还比较严重。这种局面必须改变,这就要求你在以后的日子中要合理安排时间,努力学习,争取更好成绩。

5、该生在校表现较好,学习认真、态度端正、积极性高,但成绩不太理想,望以后要加倍努力。同时还要注意学习的方法,记住好的学习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能也可以向XXX同学学习多和他探讨,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6、诚实、文静是你良好的一面;能积极参加劳动,努力为班级争取荣誉是你优秀的一面;但学习则是你薄落的一面。老师知道你也很努力学习,所以你缺少是学习的方法,记住好的学习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能也可以向XXX同学学习,多和她探讨,你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7、该同学比较稳重,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态度端正。能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这次有的科目发挥不正常,不过没有关系,成绩不代表一切。希望假期时能认真总结,补缺补漏。

8、该生在校表现较好,尊敬老师,与同学相处融洽,能做到互帮互助;上课独立思考,勤于回答问题,作业及时完成,学业成绩较好。但语文科出现偏科望今后在语科上要多花时间,争取把语文成绩补上

9、该生上课尚能注意听讲,不过不能积极发言,有时思想难以集中,造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另加小学基础不扎实,望能下一番苦功夫补上。

10、该生性格活泼开朗好动,积极参加体育。但学习不认真,上思想有进不大集中,偶尔还开玩笑,影响课堂秩序,也影响自己的学业成绩,望能改正缺点争取进步。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1-0103-0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待学生的表现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反映了是否真正承认学生是主体、学习主人的问题。认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问题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这对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是大有裨益的。当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而推动学生更有信心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创造,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一、要设计值得表现的内容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设计有意义的问题,使他们感到值得一做,因为不认真思考很难得到圆满的答案。于是学生的表现欲便被激发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

众所周知,负数的引人,是初中起始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每当教师按课本的程序安排教学内容,讲完之后会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虽承认它的存在性,但尚难深刻领会。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和突破认知障碍。笔者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输赢球的例子:在班级篮球赛的某一场比赛中,本班上半场赢球5个,下半场赢球3个,结果全场赢球8个;而在另一场比赛中,上半场赢球4个,下半场输球6个,结果全场输球2个,请同学们把这两场球赛的结果和正、负数挂起勾来。教师余音未尽,学生即刻沸然,还有学生竟起来要求发言,一位学生给出如下回答:把赢球记作“+”,输球记作“-”,这两场球赛赢球数分别为:(+5)+(+3)=+8,(+4)+(6)=-2

教师马上给予肯定和赞扬,同时又问:“哪些同学与上面思路相同?”几乎全班同学举手,气氛极为活跃。此举使学生体会到正、负号的规定不仅是实际需求,甚至成为他们自己的愿望,这就大大地缩短了学生和正负数的距离。紧接着,教者又要求学生每人举出两个能与正负数联系的得体的例子。在诸多例子中,确有许多精彩者。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要提供表现的机会

要使学生的表现欲成可以现实的表现行为,就要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力求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教师还要保护表现欲旺盛的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表现力在较大难度的情况下表现并获得成功,又要将难易适度的机会留给表现欲尚弱的学生,使他们也能在成功中尝试成功体验,树立自信,进而提高表现热情。

在学习几何课时,为了使初中学生较快地建立起“立体意识”,笔者给每位学生发了六根火柴。让他们搭出尽可能多的三角形来。学生兴趣很浓,但由于开始时思维囿于“平面”,一时难以奏效。教师本想给学生暗示,但话尚未出口,已有多位学生举手告捷:他们搭成了一个四面体,成功地搭出了四个三角形来。对学生卓有成效的表现,教者立即给以热情的鼓励。学生们都以羡慕的眼光投向他们,这几名学生一时成了“英雄”。通过这个开放型命题的解答。不仅使每个学生展现了自己的表现力,而且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要树立正确的表现观念

在数学教学中,既要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表现欲,又要正确进行引导,务必使学生明白,表现不是出风头,而是练习与实践,是学习与检验,每个学生必须以平等的角色、积极的态度参与教学活动中去。

一位女同学,数学基础不错,学习也很用功,但她只是自己闷头学习,课堂上不多发言,明显地缺乏参与意识,后经教师多次找她谈心,使她逐步增强了表现的欲望。此后她在课堂上有着出色的表现。例如,在一次习题课上,习题要求对三次多项式进行分解因式,她竟用拆项、添项以及借助多项式除法等五种方法进行求解,得出了相同的结果,这使大家大开眼界。

毋庸讳言,在数学课堂上,个别学生由于虚荣心太强,因而难免有些弄虚作假的表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加以批评,时刻勿忘寓德育于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渐渐树立起正确的表现欲。

四、要强化表现的内功

我们知道,初中学生年龄大都在十三到十五岁之间,这也是人生表现欲最强的年龄段。但由于他们底子薄,知识容量小,语言表达能力差,特别是对多层次问题的驾驭常有力不从心之感,因此往往导致表现失误。面对学生的此种困惑,笔者时常采用逼进思维法,即把问题进行分解,化整为零,分步推进。例如,初一的代数课程有这样一道课外补充题:x的倒数等于它本身,y的相反数是0.1的倒数,负数z的绝对值是8,求代数式4x-y+3z。由于此题构思较复杂,对于初一不少学生可以说,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出现顾此失彼状态,思维极易“短路”。而同学们普遍的心态是:既想表现,却又无把握,不敢表现。所以,此刻教师便应也挥主导作用,适时帮助学生分析难点。

首先,让学生分别求出x、y、z,三位学生先后举手,轻松地求出:x=±1,y=-10,z=-8。三位同学做出了较好的表现。随后,大部分学生也较顺利地求出了正确答案。

最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回头反思:此题难的不是题目本身,而在于自己的分析能力、思维方法等诸多方面的基本功不扎实,因而,师生们很快地形成共识:务必夯实表现成功的基础一强化学好数学的内功,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不仅乐于表现,而且还会有出色的表现。

五、要克服表现的心理障碍

篇(4)

一、言语生命动力学的背景

长期以来,以叶圣陶为代表的传统语文界就倡导以应付社会和生活需要为目标。在当时那个文盲化的时代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它不但促进文化水平的提高而且还促进社会的发展。可是到了今天,在教育基本得到普及,物资也比较丰富的前提下,语文教育仍然固守着这种旧的教育理念,“有用性”“功利性”原则压抑着学生的人文精神,忽视了学生内在生命以及精神需求,潘新和教授看到这种情况感到揪心,以极大道德勇气向传统的语文理论提出挑战,同时又以极大的学术理论素养构建自己的言语生命学说,由“外部”的语文学向“内部”的语文学转变。过去语文界关注的是静态的语言,醉心于机械的分析句子成分等语言学的东西,将活生生的课文弄的支离破碎,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僵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者开始思考语文教学的本体论问题,李海林在《言语教学论》中将语文教育的重心从语言向言语倾斜,再到后来曹明海教授主编的《语文教学本体论》更加鲜明的指出语文教学的本体是言语,这些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为潘新和教授的言语动力学说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二、言语生命动力学的内涵

潘新和教授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说论述了语文的终极目标——言语的表现与存在,他认为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欲求。卡西尔在《人论》中通过对哲学史上关于人之本性问题的追问,最终得出“人是符号的动物”,这一论断无疑使语言哲学面临着一个新起点,人们不得不从语言与人之为人的角度去重新考虑语言的价值。人不但通过语言符号认识外部世界,同时也通过语言符号认识自身,既然人在语言符号世界里活动,我们必须要张扬这种言语创造与表达欲望,这是从语言哲学角度来论说言语生命动力学的内涵来源。同时潘新和教授又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动机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来论说言语生命动力的内涵,语文之所以追求言语的表现是因为当代言语表达本愿的缺失,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论着眼于学生学习语文心理层面,可现实的教育模式又使学生言语欲求得不到表现的机会。另外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和尼采的强力意志论又为潘新和教授的言语生命动力理论提供了哲学依据,因此潘新和教授从生命的角度说言语是人类生命意识的表征,生命是言语创造的不竭动力。生命就是言语流动的长河,只要生命存在就有言语存在,生命只有在言语中才能得以表现。“人诗意的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这是语文所追求的境界,诗意不但表现在语文教学的过程更应该表现语文背后的言语人生,我们知道人从出生就经历许多痛苦与磨难,如何在苦难的本色中诗意的活着,这就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困苦中“发愤著书”,让诗意人生的言语照亮更多人的心灵,这是僵化的传授语文知识所不能达到的境界。我们知道人都有言语欲求的潜力,老师只要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引导,让学生的潜力发挥出来,都能达到诗意人生的言语存在的状态。可是一旦这种言语潜力遭到压抑,便有可能永远处于失语之中,言语的表现就不可能处于自由状态。如果说言语表现的失语还能忍受的话,那么言语人格不健全就成了语文教育的最大败笔。学生在言语的表现时要流露真情实感,潘新和教授提倡写“率性之文”,不要“辞章之文”,语文教育的这一思想在叶圣陶老先生那里就是“求诚”,在朱光潜先生那里就是“真诚”,因此我们应该表达健康言语的人格,不为取悦老师或读者而作文,保持自己的尊严与人格。简言之,言语生命动力学就是人内在的言语欲求和言语冲动在适当的场域里能够自由表达,诗意地存在于言语的家园。

三、言语生命动力学的思考

(一)对以往理论的超越

潘新和教授以其开阔的视野建构起来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说,在一定程度上为语文教育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他以极大地批判勇气向语文教育界的泰斗提出挑战:“今天我在这里“打倒”叶圣陶,希望明天你们来“打倒”潘新和。真正的学术研究正是在不断地批判中发展,多元化的理论有助于语文的横向与纵向的参照,这是在宏观上语文教育理论的深刻革命。针对于现在语文教育的工具论与应付生活说,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是缺席的,是潘新和教授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让学生以人的身份出场,这是一种超越。另外潘新和教授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说打破了以往的语文理论范囿,他既不盲目崇拜又在批判中继承,他认为李海林先生和王尚文先生所提倡的语感中心说是语文教育理论的重大突破,可是他们却将语感作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这无疑是对语文教学的单一化。

(二)对言语生命动力学的评价

潘新和教授对工具论、人文论、应付生活说、语感论、语境论、阅读论、写作论、口语交际论等多方面进行阐述,例如他认为:“语文学者还从未在人本身的内在需求、言语和人的存在关系——人的言语生命意识的层面上观察语文教育的本质。”这是对语文教育的深层次思考,由外在的语文教学技巧进入对人的心灵追问,这是语文理论的巨大突破。但是他的理论也存在巨大的缺陷,其著作中许多章节都是以写作教学方面来立论的,笔者觉得这本书还有点经验主义的味道,给人很大的思考空间。例如“从更深邃的历史层面上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人类进步和知识进化的规律,学生比老师总是离“真理”更近,称“教师为平等中的首席”,既违背了真理,又缺乏历史感。教师在教学中的权威性不是天经地义的,也不是靠谁来赋予的,而是靠自己争取和确立的。”教师的地位是靠自己争取的,这没有错,可我们知道“平等”体现在地位上,“首席”体现在知识储备和言语活力上。笔者承认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有知识的空白,教师的空白可能是点而学生的空白可能是片,我们能因为一个点的不足就抹杀教师其丰富的内在知识储备和人文历史感吗?笔者认为教师内在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已决定其说话的“首席者”地位,如果说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偏见,那笔者的观点也算一种偏见吧。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2]潘新和.语文:回望与沉思[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3]潘新和.语文:审视与前瞻[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篇(5)

摘要 近年来,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职业教育正在成为国民终身教育的“必修课”,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主要以煤矿类高职院校为例,总结了专业教师和学生在理论(实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相互矛盾表现,分析了“教和学”过程中相互矛盾产生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解决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学矛盾;教师与学生

0 引言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职业性和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的根本性质和使命[1]。真正要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做”一体化是很困难的,尤其在当前全国煤矿企业大都处于技改整合和停产整顿期间。在实际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现实相互矛盾问题,这些都有待我们去探索和解决。

1 野教和学冶矛盾的表现

1.1 教师教育矛盾的表现淤煤矿类高职院校开设的实训课程是个大难题,实训设备多以模型为主,或是仪器单一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大型煤矿设备更是进不了校园。于在讲解一些煤矿事故案例时,各种灾害的危害性,反而使得学生对煤矿感到恐惧,害怕学这个专业,有的甚至要求转专业。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总觉得自己对知识点的讲解很到位,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是学生理解能力差,学不懂也做不会。榆当“80 后”的教师遇到“90 后”的学生,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相互之间的意识形态不一样。如个别教师因为与学生有小矛盾就故意挑学生的“刺”、师生恋、与学生“称兄道弟”等现象。

1.2 学生学习矛盾的表现淤课堂上学生经常出现“睡神”、“低头族”和“手机控”等现象,如学生随时可在贴吧发个“说说”或“微博”来抱怨教师上课差,听不懂,学不到专业知识。学生特别爱钻“牛角尖”,个人利益意识太强。于实训过程中,对于学习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和主动性不积极。同样一个问题要反复询问教师多次,理解能力较差。特别是对仪器的操作似懂非懂,有的学生也确实埋头苦读了,但就是效果不好。盂学生考试没有过关,反而怪罪教师挂科。学生总是找各种理由旷课,甚至不参加考试,他们已经把考试过关与否看得很淡,不在乎这个问题,抱着“反正学校最后都会让我们过关毕业的”这样一种心态,特别任性。榆课堂上学生们不爱听专业课,反而喜欢和教师讨论一些时髦的话题,如谈恋爱、明星八卦、毕业后工资待遇等。

1.3 学校管理体制矛盾的表现淤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在进行教学检查时,学生旷课或迟到,一般认为要么是辅导员没有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要么是专业教师上课水平差,没有吸引力。这样就造成在考核专业教师与辅导员的工作时,他们之间就相互推诿。于针对高职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教学管理上既不能照搬本科教育,也不能模仿中职教育,对开放式管理、全封闭式管理和半军事化管理,还缺乏合理的管理体制。

2 野教和学冶矛盾产生的原因

2.1 教师个体原因教师也许只是传授了学生理论知识,但是并没有传授他们生存的技能。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教学技巧确实不及老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耐心,对教师的职责不是很看重,普遍都认为高校教师是一个“兼职”工作,对“先育人、后教书”这个理念不够重视。

2.2 学生个体原因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偏低,且“90 后”学生个性化太强、自立能力较差,思想相对孤立。对事物发展的理解不够成熟,什么事情都无所谓,不计后果。如经常有学生在寝室突然生病不知怎么办,同学闹矛盾不知怎么处理,不爱学习爱拼“爹”等现象。

2.3 学校管理体制原因往往学校都是书记抓思政,主任抓教学,而且对辅导员作用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虽然也让专业教师兼职班主任职务,但实际还是各司其职。当代教育无论是小学初等教育、高中中等教育或是高校高等教育,在学生传统德育、尊师重教、诚信友谊、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教育力度还远远不够。

2.4 社会、家庭教育原因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成才的第一教育,但是独生子女们都被家长几乎惯坏了,吃苦太少导致对生活的艰辛不知。当今社会高速信息化、言论自由化和个性张扬化,致使很多年轻人爱“潮流”、想“显摆”、耍“阔气”,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早已经影响了他们的心灵。

3 野教和学冶矛盾的化解方法

淤高职教学改革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高职教学改革这种途径,有利于推动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2]。积极开展项目化教学,以学生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至上。于爱因斯坦对教师的修养提出三条基本要求:一是德,即崇高的思想品德;二是才,即知识渊博;三是术,即高超的教学艺术技巧[3]。教书是一门艺术,不仅是个人专业水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看教师在课堂上“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学到专业知识,这才是授业解惑者的上上策。盂专业老师着重做好“四备”,即备好课、备好教材、备好教法和备好学生,任何一项都缺一不可,必须做到“教师有备而教,学生学以致用”。榆专业教师要特别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关注学生心理活动的变化,如手指口述法、项目任务驱动法、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方法,控制课堂节奏,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精、气、神。虞辅导员必须配合好专业教师共同管理好班级的教学活动,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特别是传统教育、身心健康、素质教育等方面。愚学校必须制定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多元化结合个性化。能让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不仅要组织评教,而且还要评学。舆正确的社会引导和良好的家庭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特别是要注重家庭第一教育,让孩子从小就明礼。

4 结语

针对当代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必须要健全教育体制、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加强学生价值观教育、改善师生关系等。但是,任何一次改革创新的转变,都必须紧跟社会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来推动实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晓华.基于“校企共同体”的高职教育服务社会能力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16-21.

篇(6)

什么是表情?《现代汉语词典》对表情的解释是从面部或姿势的变化上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教师的表情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从面部或姿势的变化上表达其内心的情感变化,本文教师的表情特指面部表情。教师的表情丰富,时而严肃、时而微笑、时而摇头、点头、时而眉头紧锁……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经多次实验后总结出公式: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一个教师的面部表情与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正相关联系。教学中教师的面部表情,是表现教师内心情感的主要方式。

二、教师上课表情对学生表现的影响及其原因

人一生下来就必须要与周围的人和物发生各种关系,周围的人和物必然对人本身产生各种影响。而这些人和物构成了人生活的环境。上课时,除了教室、讲台等硬环境之外,教师构成了课堂的软环境。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甚至是一颦一笑,都对学生起着影响。

面部表情是无声的语言,比语言要复杂千万倍,比如学生回答问题后,同样说“坐下”,笑着对学生说是赞许和鼓励,而生着气说则是否定,不满。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堂不同情况,运用好面部表情语言,可以有效调节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在面部表情运用时,特别一提的是微笑的运用。会使学生产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理,这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的微笑不仅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感,而且能给学生以信心,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在提出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后,如果面带微笑,对于优生是表现出一种信任的内心情感,促使其满怀信心地回答问题;对于差生那将是一种鼓励,不会使学生心慌意乱、支吾语塞。另外在获得成功时眉稍一动、露出舒心一笑,仿佛眼前呈现一派“柳暗花明”之景,学生也会感到成功的喜悦,把学生引入角色并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

三、影响教师表情的原因

造成教师表情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有以下三方面:

(一)身体原因

一个健康的身体会让人精神抖擞,而病弱的身体则会让人觉得萎靡不振,郁郁寡欢。教师也是普通人,难免会生病,会受着疾病的困扰,从而影响自己的心情。

(二)个人气质

心理学家们普通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人的气质类型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胆汁质的人兴奋性很高,脾气暴躁,性情直率,精力旺盛,能以很高的热情埋头事业,兴奋时,决心克服一切困难,精力耗尽时,情绪又一落千丈。多血质的人热情、有能力,适应性强,喜欢交际,精神愉快,机智灵活,注意力易转移,情绪易改变冷淡,办事重兴趣,富于幻想,不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粘液质的人平静,善于克制忍让,生活有规律,不为无关事情分心,埋头苦干,有耐久力,态度持重,不卑不亢,不爱空谈,严肃认真;但不够灵活,注意力不易转移,因循守旧,对事业缺乏热情。抑郁质的人沉静,深含,易相处,人缘好,办事稳妥可靠,做事坚定,能克服困难;但比较敏感,易受挫折,孤僻、寡断,疲劳不容易恢复,反应缓慢,不图进取。

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气质类型的教师在上课时他们的表情也是各不相同的,有些教师活泼,有些教师严谨,有些教师随性。

(三)对情绪调控能力

篇(7)

倡导“学以致用”是当今国际课程与教学领域改革的焦点之一。表现性学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通过在一定情境中的“表现”来主动获取知识。表现性学习所信奉的基本理念是:儿童是天生的表现者,学生是表现的中心,教师是表现的促进者。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看到什么新的事物或者学到了什么新的技能,都会迫不及待地想让别人知道,以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评析、赞美,从而求得心理的满足。这种自我表现性是人类的基本欲望之一,是显示或宣扬自己的优点,使自己突出,展示自身价值的积极意念。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正确对待小学生的表现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体育教学中小学生表现性的类型分析

通过对所教的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细心观察和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小学生的表现性因各自的年龄、性别以及对事物认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近期学生都在学习第三套广播操,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个个都表现得很好奇,很新鲜,同时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1.从年龄阶段分析。在小学一至二年级中,学生的表现性带有天真、幼稚的特点,表现为明显外露。当老师需要请一位学生模仿动作时,他们即使不会做,也都会积极地举手,甚至离开自己的位置,可见其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到了小学三至四年级时,其表现性带有冲动、积极的特点,表现为毫无顾忌,不论能否正确完成动作都想尝试一番,如果没被老师请到,就会“表演”一番,他们比较遵守纪律,但主动性很强;直至小学五至六年级,学生的表现性就已具有一定的明确性,但反映方式仍很强烈,有一定的分寸和顾忌,不太会轻易地乱做动作,学会了细心观察。

2.从性别方面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男生的表现性比较突出、冲动、主动、毫无顾忌;相对而言,女生的表现性则显得平稳、有分寸,但女生在小学低段时较男孩子的表现性更强烈,而随着年龄的增加渐渐“害羞”起来。据调查:有43%的女生在小学低段时表现性较强烈,29%的女学生从进入小学中段后开始慢慢减退表现性;而52%的男生在进入小学中段后,其表现性才旺盛起来。

3.从学生对体育课不同内容的认识分析。凡是适合学生心理特点,能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内容,其表现性就积极。如低段学生喜欢跑步;高段学生对竞争性和挑战性较大的比赛型练习,如跳“山羊”、不同形式的接力赛、篮球练习等有较为强烈的表现性,而对单调的队列、技巧等练习兴趣不大。

二、体育教学中影响表现性发挥的方面

表现性是一种情感因素,在体育教学中不难发现,儿童的表现性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笔者从所教年级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由此可见,影响学生表现性的因素主要有害怕、畏难情绪和自信心不足等,除此之外,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他们的情绪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三、体育教学中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性

教师要相信学生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一堂体育课,学生的表现性是否强烈,将直接反映学生对体育课内容及教师教学手段的喜好程度。那么,应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表现性呢?

1.及时发现学生的表现性,消除害怕、畏难情绪。在体育教学中,他人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教师的一句批评、同学的嘲笑都可能会使学生在心理上受到一定的影响。据调查结果显示:37%的学生由于这种原因而表现出特别“安静”,甚至出现了逆反心理。当这种情况产生时,教师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同时也要对学生的举止加以注意。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才能,展示自己,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自我表现的乐趣,从而增强表现性。

2.适时引导学生的表现性,防止虚荣心的膨胀。教师在鼓励的同时也要注意适时地引导学生。对于外向型的孩子,不可任其表现欲无限度膨胀,否则,他们就会误解教师的用意,从而热衷于自我表现,并滋生虚荣心,由此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只想表现自己,而忘记了课堂纪律,导致自我控制能力差、虚荣心强的现象出现。

3.善于保护学生的表现性,培养自信心。当学生对体育教学有了积极的表现性时,教师就要担负起珍惜、保护的重要职责。如在上三年级的《青蛙跳荷叶》时,一个平时不完成作业、上课不遵守纪律的男生,当同学们在学习青蛙跳过荷叶的优美姿势时,他站起来说到,“老师,这很简单!”同学们都以异样的目光看着他,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做了一个跳跃动作,姿势非常优美,其他人都为他喝彩,这时,笔者也及时表扬了他,从此,他不仅增强了信心,对学习也更认真了。因此,教师要对后进生给予理解和适当的鼓励,绝不能对其表现性置之不理,以防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4.精心培养学生的表现性,创造表现的机会。当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时,就可能在教师还未启发、诱导的情况下,自觉地做这项运动的动作,并反映出“表现性”的情感冲动。如进行排球练习时,那些对排球有特别爱好的学生就会表现得特别活跃。其次,要创造学生有“用武之地”的外部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适当的条件下多开展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以便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爱好与兴趣,使教学与教育目标紧密结合,从而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之终身受益。

作为体育教师,要通过素质教育,巧妙地发掘、运用学生的表现性,并结合教育实践,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真正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让孩子在不断地自我表现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篇(8)

表演者在进行声乐表演的时候,均存在非常激烈的心理活动,使其形成一定程度的紧张心理,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紧张心理,那么将会影响到演唱效果。这种紧张心理能够利用表现欲来加以调节,使表演者提高自信,控制好内部情绪的负面干扰。经过调节表演者的自信,可以使其集中注意力,排除所有的干扰,而将精力放在表演上。

(二)有助于表演者充分感受音乐内涵,塑造良好的舞台形象

表演者能够利用自己的表现欲望来感受所演奏作品及角色的特点,进而能够准确把握其内涵。使自己能够对作品的审美情感形成共鸣,能够充分刻画作品形象。使表演者深入了解作品的理念,这样形成的情感才可以和广大听众的内心体验进行有机结合,使自己能够塑造成良好的舞台形象。

(三)有助于声乐教学的顺利开展

声乐教学过程中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还需要能吃苦、有天赋的学生,需要表演者具备良好的生理条件,并且应当保护其嗓音,避免长期练习一个内容。而表现欲望则可以使学生充分投入到所表演的音乐之中,使该过程变得更加流畅、自然。使学生很快掌握音乐的创作目的,掌握其内涵,使自己的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推动学生的二度创作过程。

二、如何培养表现欲望

(一)优化审美客体

第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必须充满激情。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训。教师是学生学习声乐的向导,因此,教师应当与作品产生共鸣,积极投入,以调动自己的表现欲,从而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意向,使他们能够信服作品的主旨。前者表现欲产生应当早于后者,同时应当确保后者的表现欲处于可控范围之中,以不断提高后者的表演水平。第二,利用教材提升学生的审美价值。教材中音乐均非常优秀,要是学生不能充分理解教材中的作品,则无法获得第一手的美感,因此,必须使他们提高教材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教师应当对学生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反映的内涵,使他们深入理解作品内涵,以充分调动他们的表现欲。第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声乐教学。声乐教学中的审美体验是比较抽象的,是很难轻易把握的,而信息时代中,各种新媒介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表现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拓宽课堂教学,明显提高师生的表现欲望。通过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有助于学生融入到作品及角色之中,提高他们的舞台适应力,使他们的紧张心理得以克服,养成良好的表现欲望,最终能够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二)提升审美主体的素质

首先,提升受教育对象的音乐素质。一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基本知识。学生必须先掌握基本知识,这样才可以有效传承声乐的真谛。理论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控制自己的表现欲,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训练与表演提供指导,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学生的状态进行引导,提高表演效果;二是应当加大力度培训专业技术。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充分体现出平时训练的作用,任何音乐家均经过长时间不间断的训练才得以成功。其次,提高受教育对象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表现欲望的前提条件,要是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在表演过程中非常紧张,进而会影响到表演效果。应当在平时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信,切实强化他们的技术训练,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基础。还应使他们养成坚韧的意志与坚强的性格,能够集中精力参与到艺术之中。使他们将唱歌当做自己最大的需求,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动机。同时,还应使他们对声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保持饱满的热情。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篇(9)

新《课标》对创新意识有如下释义:“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我从数学学科教学角度,对学生创新意识的障碍做了分析之后发现:学生数学学习中创新意识的障碍主要来自学生自身学习的消极因素和教师的教学误区。

一、学生自身消极因素造成的创新意识障碍的表现

1.学生不明确数学学习的目的,导致对数学学习不主动;

2.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不认真思考数学问题,往往只重视问题的答案或结果,忽视过程,通常在得出正确的结论后,不愿多想其他的解决方法;

3.对数学基础概念的掌握不到位,理解不深透,在解决问题时,难以展开联想,往往不能灵活运用知识;

4.受小学或前期知识影响,存在思维定势,面对新问题不会变换思路;

5.面对综合问题,只能抓住问题的一个方面,以偏概全,不能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6.在数学学习中害怕犯错误、害怕同学或教师的嘲笑,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不敢打破常规的模式、不敢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设想。

二、教师不恰当的态度和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创新意识障碍的表现

1.教师在课堂上的“权威”角色,导致学生习惯接受知识而忽视自我的独立思考;

2.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重视分析错误原因或轻易采取批评态度,使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3.“题海战术”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化,阻碍了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4.教师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不够,使学生思路狭窄,呆板单一;

5.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不注重视数学思想、数学建模、解题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难于掌握数学概念和规律的本质;

6.教学过程缺乏灵活性,多样性,研究性,探索性,应用性。

三、消除阻碍,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应对学生数学学习中创新思维障碍的分析结果,下面我谈谈消除学生创新思维障碍、有效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1.通过家校联系或家访活动,了解学生及其家庭的实情,调整和改善学生学习的目标。

家校联系是了解学生及家庭情况的最好方式,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在家学习状况,也了解家长对学生的管理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在家与在校学习的情况对比,来发现学生的个人想法,尤其是学生对待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我们就可能争取更多家长的理解与配合,从源头上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向、方式、方法。只有目标正确了,学生学习才有了方向,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

2.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也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更是创新的力量源泉。所以,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例如在七年级的新学期,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了各式各样的数学问题。例如:通过某人的身份证号“320523196707098915”识别,如何看出该人的出生年月,目前的实足年龄;用法国“小九九”手势变化来寻访“不同手势”与计数的联系。从而让学生理解数学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就有了兴趣与动力,因为他们能发现数学知识是实用的,可利用的,也是必须利用的。同时,我也用国内外著名数学家的成长故事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刻苦学习。

3.设计合理的问题,提供给多层次学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打下增强创新意识的基础。

我们的学生为何迷恋游戏而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呢?原因有三:一是电脑游戏的情节他喜欢,一般人人都能上手就玩,并沉醉其中;二是游戏中常有相互对抗,或是任务完成级别,所以每升一级,学生就有一种满足与成就感;三是游戏的结果往往不会影响学生的生活,更不需要承担风险,即使失败了也不会有指责与打骂。所以,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上,我们可以仿效电脑游戏的构成思路:即不同层次的问题由不同基础的同学回答;同一类问题要设计成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回答;对于某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我们要设计逐级提高的层次,由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

例如,在讲“三角形边的性质”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任意给出三条线段,它们一定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吗?也可以问:给你两根定长的线段,要搭成一个三角形,还需多长的线段方能解决问题?你能举出一个“用三根细木棒搭成三角形”的例子吗?等等。以上问题逐步分层,人人能答,也不怕回答。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有兴趣。

常有父母给孩子出这样一道智力题:“树上10只鸟,被人用枪打死1只,还剩几只?”孩子一般都把它当成算术题做,10-1=9(只)。此时父母往往笑着说,打死的一只掉了下来,其余的全飞走啦,所以树上没有鸟。这似乎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如果我们耐下性子聆听孩子的回答:(1)可能还剩1只,因为树大,打死的1挂在树上,其余飞走了。(2)可能还剩9只,因为枪可能是无声手枪,打死一只掉了下来,其余9只没有感觉也没飞走。(3)可能还有100只,因为被打死的是鸟中国王,它的臣民从四周飞来悼念。答案可以有无数个,这就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4.将数学与现实相结合,让学生应用已学知识,进行猜想论证,从而掌握创新的方法并合理应用。

数学的本身是锻炼与增进人的思维与逻辑的。如果我们将其应用于生活,我们的创新意识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问:“周长一定时,长方形面积什么情况下最大?”学生的回答是“正方形”时最大。同样再问:“若一边靠墙,其余三边总长为60米的长方形面积最大值是多少?”则很多的学生会根据原有经验,立即说:“也是正方形时的情形。”此时老师可以请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来解答这个问题,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会得到锻炼与升华。因为:60÷3=20,当以边长20围成正方形时面积S=400;当垂直于墙的这一边长为x米,则矩形的面积S=x(60-2x)=-2x+60x=-2(x-15)2+450,所以当x=15时,矩形的面积最大,为450。

以上过程应用了经验与新的知识,回答了一个要使面积最大怎么操作的问题。然而在我看来这就是一个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因为它提供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多个思路,而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只有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才是创新意识得以发展的归宿。

5.“展示错误,让学生成为发现问题的能手”,这将是我们培养创新意识的真正的起点。

篇(10)

根据我个人多年的教学实践,学生表现欲的强弱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受年龄的影响

年龄越小,表现欲越强。在初中阶段,七年级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比较强,而八年级、九年级的学生自我表现欲较差。

2.受个性影响

开朗活泼外向型的学生表现欲较强,而沉默寡言性格内向的学生表现欲较弱。

3.受爱好影响

喜爱绘画的学生在绘画过程的自我表现欲较强,没有这方面爱好的学生表现欲较弱。

二、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欲

针对以上种种自我表现欲差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智慧,启发思维,培养创新意识,以利学生更好的发展。

1.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设计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

由于年龄影响学生的表现欲望,低年级的学生表现欲望高于高年级的学生,所以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八年级学习《艺术与科学》一课时,由于该课内容多,所涉及的知识面广,赏析的作品中既有中外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又有建筑欣赏评析,如果单凭老师讲,学生被动地听,学生可能会感到乏味,调动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把这节课内容转化为小知识竞赛的形式,注入竞争机制,让学生进行抢答,这一措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极强的表现欲望,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种教学方法就把它们的自我表现欲望和潜能完全地给挖掘出来了。

2.运用赏识教学,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意识

学生的自我表现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绘画的参与意识。对学生的各种自我表现欲,教师应善于发现积极培养,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的表现欲望直接体现到学习活动中。个性不同,表现欲望的方式也不同,有的直接,有的含蓄。直接的学生会主动参与教学并积极举手发言,画一会,就会跑到展示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老师,我画得好不好?”“我画得好看吗?”或许这位学生画得并不怎么美,但作为老师,一定要充满信任和赞赏地对他竖起大拇指:“画得真不错,你真棒。”可能你不经意的一句话,会让这个学生信心倍增,会激发他更强的表现欲望。对这样的学生,千万不能敷衍他说:“差不多”“还可以”,更不能打击他们。对于他们的任何一点表现冲动,教师都要予以肯定。对于表现欲望较差,不能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老师的鼓励和赞扬就更为重要,教师应有意识地多提问他们,尽量创设机会,让他们多说多讲多练,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并且乐在其中。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他们的作品,让同学们欣赏,以此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刺激他们的表现欲望。

3.师生平等以待,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

民主的教学氛围对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尤为重要,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得比较兴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生会边讲边画,画到开心处会手舞足蹈,完全忘记老师的存在。学生们在这种愉快和谐的氛围中通过语言的描述,动作的模仿,丰富了他们的表现力和想象力,唤起了他们的表现欲望。如果此时老师一味强求课堂纪律,并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压制、呵斥学生,那么学生的创造力会被遏制,自我表现欲会被压抑,他们的内心体验得不到完全的释放,创作潜能也得不到充分的开发。

4.体现课改精神,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我打破原来的座次,把爱好绘画的和不爱绘画的学生编排在一起,给他们创造分工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在练习时,让两个或者几个同学完成一张作品,并进行小组比赛,让表现欲强的同学带动表现欲弱的同学。通过同伴间的互相讨论,既丰富了他们的语言和思维,增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又培养了他们互相协作和交往能力。

上一篇: 保险营销管理规定 下一篇: 会计记账借贷关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