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行业趋势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1 16:48: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银行的行业趋势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银行的行业趋势

篇(1)

一、引言

“三农”问题实现伟大中国梦绕不开的问题,它关系的不仅是占中国人口60%的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生计问题,更是中国未来的前途命运,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农民不富裕起来,中国的富强繁荣就无从谈起。“三农”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首要问题。村镇银行的建立和发展是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创新之举。国家在政策层面上提出要鼓励服务偏远,鄂温克旗包商村镇银行就是在此时孕育而生,力求为广大牧区群众及合作组织解决所面临的贷款难问题。

二、研究背景与鄂温克包商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一)研究背景

围绕如何更好的为农村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和保障,我国已进行了多年的努力和探讨。现如今农村金融较之以前已得到长足发展,然而随着改革和发展的不断向前,现有的乡村金融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农村发展需要,新一轮的更深层次的改革和发展迫在眉睫。

其中农民贷款难是农村金融改革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无外乎新的金融机构无法进入,监管部门对农村金融市场实行过度管制,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过高,金融服务严重滞后于三农发展的需要。建立和推广我国的村镇银行成为当前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必然趋势。据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村镇银行迎来了大发展的一年,全国共设立村镇银行279家(见图1)。

在此背景下,探索完善我国村镇银行业务经营模式,复制已取得成功的村镇银行模式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第一,为创新农村金融供给思路;第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第三,缓解全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瓶颈;最后,有助于打破农信社“一家独大”的农村金融市场格局,有助于形成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秩序。

(二)鄂温克包商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鄂温克旗包商村镇银行所在地鄂温克是少民族自治旗,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牧民、牧业、牧区为中心,真诚服务每一户牧民。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扶持牧区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农牧区生产经营特点和农牧区客户需求,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完善服务渠道,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能力,提供有针对性、有特色的金融服务,更好地发挥村镇银行支持农牧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为鄂温克旗的经济金融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鄂温克包商村镇银行贷款业务运作模式分析

(一)鄂温克包商村镇银行贷款业务运作模式介绍

鄂温克包商村镇银秉承“立足本土,服务三农”的宗旨。通过2~3年的实践后,鄂温克包商村镇银行根据当地牧区特点对公司业务运作模式进行了改进,在强化内控管理、创新贷款品种和资金占用费、还款方式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的运作模式。

1.立足当地,找识ㄎ唬确立农牧业服务方向。发展离不开当地,发展要同当地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鄂温克旗包商村镇银行在成立之初,便奉行“立足本土,开拓创新”的发展思路,准确定位经营方向,并以此作为村镇银行的服务宗旨,为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各项金融服务。

2.结合牧区实际创新金融产品,改善牧区金融服务环境。作为第一家进驻少数民族地区的村镇银行―鄂温克旗包商村镇银行自成立以来便结合鄂温克旗的实际,围绕服务“三农”,积极拓展信贷业务。制定符合当地发展的一系列管理办法及相应配套业务操作流程,从制度和机制上完善规范村镇银行经营模式。

3.科学经营,适当调整贷款期限和利率。作为有自己独特发展特色的区域经济,其主要服务对象之一的牧业生产有极其鲜明的行业特色,牧业发展的生产周期长,见效慢等都决定了为其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要有对应的服务模式,以满足牧业生产特色的需要。以贷款周期为例,原先的金融贷款周期为最长18个月,经调查研究这不能更好满足牧民的使用需要,因此将原来的贷款期限调整为最长3年,极大地提高了牧民资金的使用效益。

4.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进行合作,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因此为了能更好的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也为了自身能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村镇银行就必须加大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龙头企业的合作交流,及时了解掌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情况,农牧业发展情况,政府、企业、农牧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情况,将自身发展融入到地区发展中。

(二)贷款业务运作模式的优点

1.设定瞄准目标客户,有利于扩大客户群体,输出了品牌、企业文化。村镇银行着眼长远发展,坚持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积极筹措资金,围绕“三农三牧”创新金融服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在经营规模扩大的同时,效益也在提高。

2.社会效益“产出率甚高”。作为主要立足地方,主要服务于农牧民和小企业的村镇银行,具有经营灵活,手续简便等优点,既解决了农牧民贷款难问题,又改善了地方农村金融服务环境。而且,村镇银行专门设立微贷和牧贷部门,服务广度不断拓展。

3.卓越的客户服务,有利于机构和客户的双赢。首先,还款方式的创新性设定,有利于牧户及小微企业长期生产力的形成。其次,客户跟踪及回访到位,便于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三)贷款业务运作模式的局限

1.信贷规模、村镇银行规模较小,制约村镇银行发展。首先,贷款额度有限,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有额度已远不能满足一些牧民对资金的要求,导致其发展受限。不能得到足够资金支持的牧民只能借助民间借贷,导致资金生产成本增加,影响了牧民收入。其次,缺乏规模效应。

2.存款增长缓慢,外源融资不发达,制约了涉农贷款的发放。受限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当地中小企业营业额及居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因而闲置资金有限,导致村镇银行能吸纳的闲置资金有限,也限制了其业务的扩展。

3.缺乏现代银行功能。作为尝试,鄂温克村镇银行缺乏农牧区工作经验,加之经营规模小,基层牧区无营业网点,经营成本高,短期内难以与农村信用社等传统金融机构相竞争。而且,鄂温克村镇银行的发展没有走入系统化,结算网络不畅没有强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一旦客户数量增加,人为的纸质化操作客户材料及贷款信息会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四、鄂温克包商村镇银行业务模式的完善与建议

(一)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问题

村镇银行的发展跳不开当地的客观实际,必须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充分吸收当地居民及企业的闲置资金,将当地金融资源得到最大化运用。在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后,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达到可持续性发展。

(二)提高村镇银行盈利能力

1.村镇银行应变被动放款为主动放款。鄂温克村镇银行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大对农户贷款的营销力度,创新信贷手段,完善小额农户贷款和联保贷款管理机制,将龙头企业与农户、中介机构和担保机构等具有法人地位的利益主体纳保贷款范畴,这样才能提高村镇银行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实现现代化银行操作手段。针对地区远,贷后维护困难,应多建立营业范围内的信贷服务网络,运用现代化电子技术支持或与当地微小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发展,降低人力单个劳动强度。

3.风险控制进一步完善。第一,村镇银行风险把控方面应提高,保持可持续发展。第二,视业务的不同建议引入保险公司、政府、担保公司、村委会、行业协会等协助开展业务,为微小金融服务有效健康发展提供保证。

五、结束语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未来农村的巨大发展前景之下,村镇银行必将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各类村镇银行也将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怼5前景是美好的,道路是曲折的,指望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贫困人口都能够依靠村镇银行快速脱贫致富也是不现实的。有了鄂温克村镇银行这个典型成功案例,只要我们继续广开思路,集思广益,勇于创新和探索,就能创造出更多此类可持续的模式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郭英杰.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新牧区建设情况调查――以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包商村镇银行为例.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

[2]高靖.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因素及建议――以呼伦贝尔村镇银行为例.金融会计.2011.

[3]徐鹏.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苏州大学.2012.

[4]凌峰.中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复旦大学.2011.

[5]柳松.“三农”贷款难与村镇银行的构建.重庆工商大学.2010.

[6]邹力宏.我国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分析.金融与经济.2008.

[7]辛本胜.村镇银行发展现状及展望.新金融.2011.

[8]程昆.略论我国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及发展.经济问题.2009.

[9]刘渝阳.农村金融的模式选择与运营绩效――中国首家村镇银行试点情况调查.西南金融.2009.

[10]李莉莉.关于村镇银行的制度设计与思考.金融改革.2007.

篇(2)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6)12-0019-05

一、国际零售银行业发展的动态性特征

1.满意的客户成为行业最稀缺的资源。

随着零售银行市场趋于透明化,客户群逐渐成熟老练,谈判能力更强,价格敏感性更高,忠诚度较低,零售银行业的价值诉求正在由“产品中心”转向“客户中心”。一旦客户觉得被忽视,愿意转换机构,直到对金融需求和服务完全满意为止。同时,许多客户已经从拥有一家关系银行变为拥有多家银行关系,那些“高净值”客户很容易将其业务转移到其他银行,而且所转移的业务边际利润相对较高,如定期存款、经纪账户、投资、信用卡和住房抵押贷款,等等,而现金账户之类的少有利润的业务则保留在最初的银行中。因此,在这种买方市场中,行业最稀缺的资源是满意的客户。

现有客户资源对于零售银行的收入和利润增长至关紧要,反过来,如果客户流向竞争对手,初始银行所有支出的成本更大。有研究表明,欧洲普通住房抵押贷款的期限每增加一年,就等于增加了450欧元的净现值。显然,“以客户为中心”的竞争策略必须多考虑客户保持率问题,视客户满意度为一种重要的经营绩效指标。

2.价值创造由“后台”向“前台”转移。

现代零售银行的价值创造重心正在转变为最接近客户的活动:销售和分销,除了提供内部开发的产品以外,还提供某些外部机构生产的多样化产品,其中外部机构生产的产品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一趋势反映了传统银行范式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客户与传统上是生产者和分销者角色的银行之间的双边关系正在让位于客户、生产者与独立金融咨询人和房贷经纪人等的其他竞争者之间的三重安排,这种多边关系也逐渐扩展到较宽的客户群中,通常也包括独立的IT平台提供者。这种演进将支持那些竭力开发其分销“平台”且在客户心目中创造了一种独特诉求的提供者,这使银行不仅要与同业竞争,也要与基本活动是分销职能的独立金融咨询人和专业经纪人以及IT服务提供者竞争。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价值转向前台,银行需要削减后台成本。在集中化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定位于共享业务(如外部采购和交易过程)的新事业单位和合资企业,这些企业帮助银行聚焦于核心业务,获得规模经济,以及在那些价值重心正在转移的领域中减少成本。

银行与具有行业背景和客户知识的第三方伙伴分享更多收入,这成为零售银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这预示着银行追求更广泛的发展战略,金融产品的生产与分销已经开始明显分离,零售银行需要在生产和分销两个环节之间进行慎重抉择:是专注于生产,还是集中于分销;或者继续拥有两项职能。长期看来,零售银行最大的优势来源是其客户的特许价值,它们需要寻求多种深化“钱包份额”(share of wallet)的方式,保留客户且提供与客户价值相当的服务水平。

3.信息技术成为零售银行实施增长战略的根本。

银行从本质上说是信息处理系统,信息技术进步所造就的廉价、及时、容易获取、丰富的信息和数据,已经侵蚀了传统信息所有者所具有的优势,信息处理能力和容量的大幅度提升完全改变了当代银行业的规模、范围和经济状态。同时,信息技术投入在银行运营费用中的比重大幅增加,银行在信息技术上的花费甚至超过一些技术供应商,大量的资金将投入用于从更新高端的特殊交易平台到普通的ATM设备等项目。比如,惠普公司用6套先进设备替换全球85个数据中心的计划将耗资10亿美元,而摩根大通银行单用于检修网络的费用就是前者的两倍,此外,它还将投入10亿美元用于在2008年前将目前全球90个数据中心减少到30个。

零售银行业务的目标就是要从每个客户身上获得最多的利润使客户在较短时间中拥有产品。银行在开发新产品和销售服务上的信息技术投资,能扩大产品生产和分销渠道的力量,更快更精确地向目标客户推销新业务。以摩根大通银行为例,其零售银行业务占到全部利润的50%,从事信息技术研发和维护工作的员工达到2万多名,年度预算高达70亿美元。摩根大通银行零售客户发现技术正使交易和服务变得更加简便。对于新发行的Blink信用卡的客户,在交易时只需在读卡机前扫一下,无需刷卡、签字、输入密码或把卡交给服务员;而住房按揭贷款审批现在只需要2小时,在几年前则需要等待2天。

银行竞争焦点正在由基于累积的存量或在一段时间中提供收入(通常为利率收入)的一端,向基于产生流量或在特定时间点赚取费用或手续费的交易的一端倾斜。这种价值创造由“存量”向“流量”的转换对银行基础结构提出了高要求,银行需要对IT系统进行不断升级换代,从而能够有效处理账户交易的繁重负担。另一方面,金融服务业的技术使用者和信息技术供应商之间的界线与力量均势正

在发生转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供应商的市场价值大增,许多供应商现在有很高的消费者知名度,以至于它们与金融机构的合资企业在吸引消费者上取得了真正的均衡。

以上三大动态性变化对零售银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具有深远的含意,正在重塑零售银行价值链体系,造成传统零售银行面临着重大的收入和利润压力,为了适应这些新变化和新要求,传统零售银行必须设计最优的管理模式和途径且从中获利。

二、零售银行的商业模式:一个价值链分析视角

1.零售银行商业模式的一般型谱。

在工商企业成长过程中,外包促成了高效率,允许公司获得规模经济效应,以及集中于优势业务和客户最看重的部分。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许多工业企业开展了集中于核心业务、将辅助服务外包的活动,已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零售银行业顺应这种潮流的行动比较缓慢,有相当一部分的零售银行仍然积极参与行业价值链上的所有环节,有文献表明,缺乏专业化和集中性是造成许多零售银行绩效表现一般的原因所在。

通常,银行业务价值链包括基本业务活动和辅助支持活动两大块,其中基本业务活动又包括资金来源、市场营销以及服务提供和资金运用;辅助支持活动包括人力资源、基础设施与技术等。在20世纪90年代中,营销渠道和信息技术在银行经营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渠道为王”、“流程银行”、分销一体化、“技术立行”和“技术银行”等概念和说法十分盛行,加上商业银行为了建立客户导向的组织模式而开展的流程重组,所以目前普遍将零售银行业务价值链在纵向上分成三大环节(图1):首先是产品开发环节;其次是与客户接触的“客户界面”活动(也称为分销),包括市场营销、产品品牌建设、分销合作和在销售点与客户的所有互动活动等;其中还包括客户管理,亦即向现有客户销售附加产品的全部工作;最后一个环节是基础结构,这又由两部分构成:交易/行政管理和风险管理。通过将价值链的三个环节进行分解和组合,零售银行可以构建七种不同的商业模式

(表1):模式1单指产品开发环节;模式2单指客户界面环节;模式3单指基础结构环节;模式4由产品开发和客户界面两个环节组成;模式5由产品开发和基础结构两个环节组成;模式6由客户界面和基础结构两个环节组成;模式7

包括了价值链的全部三个环节。

图1零售银行业的价值链

表1零售银行业可能的商业模式

2.可行的零售银行商业模式。

银行市场体系正变得更具动态性和开放性,这既给零售银行再造创造了机会,也给市场竞争增加了新的挑战。对于多数零售银行而言,实现更高绩效、专注于股东价值以及应对新的市场进入者的挑战需要摈弃“无所不能”的商业模式,聚焦于特定价值链环节、更加专业化,而那些缺乏一种明显集中导向且从而少有价值主张的商业模式不会成功。模式6由客户界面和基础结构构成,两个环节之间缺乏相关性,少有协同,因而不能保证模式6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这种“夹在中间”的战略安排,长远看是不具有竞争优势的。模式7描述了当今的“全能零售银行”,该模式只适合于少数竞争者,集中性缺乏将使多数这些“全能零售银行”缺乏竞争力。“全能零售银行”的主要优势是强化销售管理,向客户推出尽可能多的产品,有时高达7-8种,典型机构是英国汇丰集团、美国银行、美联银行、荷兰银行、荷兰国际集团(ING)和欧洲富通集团(Fortis),它们都是“全能零售银行”,将来有可能发展成为一流的全能银行全能银行在批发金融和零售金融方面都具有超强的国际竞争力,主要特点是具有广泛的国际市场存在以及超强的产品/服务送达能力,典型机构是花旗集团(Citigroup)、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瑞银集团(UBS)和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等。。而其他的五种商业模式,在理论分析和实践过程中都证明是可行的(表2)。

表2可行的零售银行模式

(1)产品开发者。零售银行可以提供内部生产的产品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发的产品,换言之,零售银行不必要生产所有类型产品,可以外包专用化产品给

专业产品开发商,比如税收驱动投资或退休计划等的比较精细、工程化的投资产品,而专门从事产品开发的机构就是模式l所指向的“产品开发者”。在标准产品领域中,如支票和储蓄账户、透支和消费信贷、信用卡与股票、债券、共同基金和衍生产品的交易,很可能没有足够的新产品需求,从而产品开发环节分拆成为一种独立而专门的事业不太可行。专用化产品情况则不同。为了重复地满足不同客户群体,零售银行可以同时推出不同产品作为众多产品系列。因为专门产品的需求是比较多的,且这些产品的开发过程集聚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因而“产品开发者”的商业模式应该是可行的。

(2)分销者。那些聚焦于客户界面的零售银行,亦即模式2中的“分销者”,基本上都是可能的,实践中绝大多数零售银行正是定位于客户层面。就像其他市场一样,采取“分销者”模式的零售银行竞争者按照市场定位分成两种形式:定位于大众市场和定位于特定间隙市场,这两种竞争者都有很大发展空间。选择大众市场的竞争者提供广泛范围的产品且努力通过价格、便利性或者质量属性获得突出的表现,从而具有三种具体形式:价格领导者、便利性领导者和质量领导者(“质量”目标的实现形式可以是优质的服务、创新的领导力或者消费者可感知

的产品质量)。另一方面,间隙市场竞争者,他们定位于较小范围的客户群体,提供专业化、强调技术深度而非产品线宽度或范围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零售银行市场中,以上所有类型的竞争者例子已经出现,即价格领导者(Aldi Banks)、便利性领导者(麦当劳银行)、质量领导者(Delicatessen银行)以及间隙市场竞争者(Fur-Hats-Are-Us银行)。

许多大型零售商就是这里所说的“分销者”模式,它们主营业务不赢利,但正是因为银行(金融)业务获利,才促成整个公司获利。例如,美国西尔斯(Sears)的信用卡公司Discover;日本零售商大荣株式会社(The Daiei Inc)通过信用卡业务获得大量盈利以往大型零售商允许自设银行,也就是成立产业银行(industrial banks)或产业贷款机构(industrial loar corporation),实际操作上非常容易。理论上,这类银行有助于商业企业提高运作效率并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享受低价格和多样化选择。但是,由于涉及到对这些“混业”集团的监管问题,零售商自办银行目前不太不现实,国际范围内对零售商新设立银行比较慎重,如美国最近就阻止沃尔玛超市设立银行。相比而言,允许超市或零售百货商与商业银行合作搞连锁经营更容易为监管者和公众所接受。。

为了完全集中于核心事业或业务,“分销者”必须尽可能多地外包非客户接触的活动和流程,定位于市场营销、品牌构建、销售和客户管理。理想中的这些“分销者”不仅外包一部分非核心的流程(仍然需要参与其协调管理活动),而且将整个银行流程外包给其他在背后运作的“真正”银行。德士古个人金融(Tesco Personal Finance,TPF)是苏格兰皇家银行(RBoS)与德士古零售商的一家合资公司,TPF是直接在客户界面的竞争者,RBoS是背后运作的“真正银行”,提供实际银行服务,而英国保险公司和诺威治联合保险公司(Norwich Union)提供实际保险产品。第二类竞争者可以外包传统的可在外部生产的交易活动,诸如转移、清算和结算、托管和IT基础结构,实际上从成本收益角度考虑也应该如此。RBoS就是这类竞争者,RBoS的价值增加是协调不同外包交易与留在内部的产品和服务(如现金账户管理和信用处理),且为TPF“商店前台”提供一种无缝连接界面。

(3)管理者。随着零售银行业价值链的解构与重新整合,采取模式3的竞争者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有所发展和深化,市场上有许多交易和行政管理的“管理者”例子。由于交易和行政管理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同时,该环节通常不被视为决定银行竞争优势的一种关键能力或战略资产,这部分非客户接触活动理所当然是外包活动的首要选择。事实上,零售银行业现有外包活动几乎都是发生在这一环节,存在一些专业化金融公司,特别是聚焦于交易服务方面,如全球最大的托管人美国道富公司(State Street)管理了约15%的全球有价证券。许多专业化的IT或辅助支持服务提供商,则是传统非金融机构,比如IBM在2000年至2002年中包了几大金融机构的IT运作职能,其首笔金融IT外包项目是在1991年与美国大陆银行签订的协议,大陆银行则是第一家“专注于资金”的银行。银行增加IT外包业务可以实现劳动力成本降低,而专业技能、流程技术、优质技术资源以及集中于核心业务的能力得以提升。

(4)客户专家与工程师。模式4和模式5属于由两个价值链环节结合而成的商业模式,它们都允许更好地向客户提品和服务或者使银行获得更高效率,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模式4整合了客户界面活动和产品开发,该模式对那些定位于特殊目标群体的竞争者非常有吸引力,这些“客户专家”为其客户开发特定产品,将显著改善客户中心的商业模式。UPS是典型的“客户专家”模式,它作为世界最大的物流企业集团之一,在2001年5月5日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将其改造成为UPS资本子公司,集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于一体,物流行业背景和知

识、客户优势结合银行产品的模式,使其跻身于竞争激烈的银行市场中。同样,模式5的“工程师”集中于交易和产品开发的组合,能够取得可观的范围经济。这些竞争者将通过其集中于交易而获得的交易和潜在客户偏好的详细知识,从而开发更好的产品――以客户为中心、价格更低、品质更好或更易于生产的产品。

3.推进专业化的路径安排。

从市场发展来看,以上所有的成功专业化竞争者将构成一种由相互外包/内包关系连结而成的公司网络,共同组成未来零售银行业的市场。至于零售银行从“全能”商业模式转型为专业化和集中化的成功模式的路径安排,国际最佳实践做法为:首先,考虑到银行的现有核心能力,必须选择一种可操作和长期可行的商业模式,服务和产品线可以是全能的,但是价值链定位必须是具体而聚焦的。其次,目标商业系统必须围绕所选择的商业模式精心设计。最后,现行业务系统必须通过内外部转型相结合,再造为未来形式。“外部转型”指诸如收购、合并、合资或者剥离等形式的交易,而“内部转型”指改变内部流程、结构和银行的思维模式。在这转型过程中,未来组织、结构、流程和定位不必与现行业务流程或结构妥协,只有长期而明确地维护所选择的专业化、集中化策略,且整体运作围绕该策略不断调整和优化,竞争者方可获得一种进退有据的市场地位。

三、对我国零售银行市场发展的启示

整体上,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发展水平还较低,但是各家银行在价值链上所有环节全线铺开,少有重点和优先安排。从中长期来看,我国零售银行价值链也会与发达国家一样,有一种解构和重新整合的要求,而且经济和金融全球化也要求国内零售银行市场机构分布呈现像发达市场一样的网络结构。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零售银行产品创新、信息技术等基础结构建设方面投入日益增多,客户界面创新相对更为活跃,特别是近年来其他行业和外资银行进入所带来的知识和技术转移,由此导致了在客户界面环节,各家银行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客户界面环节实际上已开始出现与生产和基础设施环节相分离的局面。因此,结合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内当前情况,提出建议如下:

1.支持发展一些“全能零售银行”。

我国五大国有银行以及十二家股份制银行,中短期内没有业务外包的动力也无此必要,应该先发展成为“全能零售银行”,再进而成为“全能银行”。当然,从“全能零售银行”向“全能银行”跨越,必须要有强大的批发金融业务,特别是一个大投行业务,这正是美国银行(BoA)、汇丰集团(HSBC)和苏格兰银行(RBS)等国际领先“全能零售银行”长期追求的战略目标。但是,这十七家商业银行需要与其他银行及非银行机构开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合作,在价值链的三个环节上都要善于利用外部资源,进而提升整体竞争优势,特别是与那些具有渠道优势的机构结成策略联盟。

2.培育零售银行业的“产品生产者”。

在市场营销的“4P”(产品、价格、促销和渠道)组合中,产品创新是市场成熟和机构发展进步的可持续竞争优势。随着我国各类金融人才和专家的增多,市场各类金融中介组织的增多,市场秩序的完善,国外先进金融产品设计技术的引进和扩散,所以基本具备了设立各类以产品设计为核心能力的专业化金融公司――“产品生产者”,推出多样化金融产品,推动金融要素升级乃至整个金融业升级。

3.鼓励更多“分销者”的出现。

中小银行和民营银行宜定位于“分销者”模式。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和信用社,应该避免陷入“小而全”的境地,其理想目标是发达国家的社区银行,从而应该走专业化道路。这主要因为,这些银行既无力在IT等基础结构方面大量投资,又不具有强大的产品创新实力,可用竞争优势只能是在特定市场中的关系管理和销售力量,因而相当长时间内其发展模式应该是“分销者”。同时,允许部分在客户界面具有优势的非金融机构,如在渠道终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超市,在产品层面上与银行合作,向客户提供零售银行产品和服务;在适当的时候,允许它们通过资本纽带,以与银行合资的形式介入零售银行业价值链中,发展成为零售银行业的“分销者”模式,参与整个零售银行市场的竞争和合作。

4.加快发展零售银行业的“管理者”模式。

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定位于“管理者”模式的商业银行,如果国内商业银行要发展成为美国道富银行那样的“管理者”,就必须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系统,并实现先进技术与业务发展有序结合和良性互动。这里特别要鼓励那些具有技术和交易优势的非银行机构发展成为这种结构模式,承接商业银行的零售外包业务。最后,不排除将来市场上出现一些由价值链上两个环节组成的竞争者,即“客户专家”和“工程师”,这些模式都是零售银行市场分化和整合的结果,都能降级成本、提高效率以及客户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姚莉.全球化和网络化下的金融服务革命[J].上海金融,2005;6

[2]杜红权等.我国开展“物流银行”服务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金融,2005;6

[3]玛拉・德尔・霍瓦内西恩,毛小菁译.技术银行.商业周刊(中文版)[J].2006;8

[4]Jordi Canals.Compefitive Strategies in European Banking. Clarendon Press.Oxford,1993,pp98-200

[5][英]迪万纳著,覃东海等译.零售银行业的未来:向客户传递价值.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1

篇(3)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6)05-0041-07

在中国证券市场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中,担保作为上市公司的一种正常的经营手段,曾为上市公司方便、快捷地获得银行资金以及为金融机构利益的保障产生了积极作用。然而近年来,不规范的担保行为却成为困扰银行的一大陷阱,从奥园发展、神龙发展、诚诚文化到啤酒花、拓普软件,从福建“担保圈”、上海“担保圈”、深圳“担保圈”到新疆“担保圈”,银行因担保被拖下水的情况屡见不鲜。有人甚至断言,上市公司因滥担保而导致的风险过度扩张问题,犹如埋藏在地下的“地雷”,一旦爆发,不仅影响上市公司的资金安全和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还有可能波及到整个金融体系,触动区域金融安全。实务界和监管部门对此也曾给予了广泛关注,比如银监会于2003年下半年通过全面摸底对银行为上市公司担保贷款发出了警告,证监会也先后两次对上市公司担保做出了限制性规定,但尽管如此,随后接连曝光的托普系、德隆系和新疆担保圈、湖南担保圈、重庆担保圈等担保事件说明,上市公司担保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因此,如何有效监控和治理上市公司担保问题就成为当前亟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遗憾的是,国内关于上市公司担保问题有价值的研究还不多见。冯根福等(2005)和马亚军等(2005)考察了担保行为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并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由于中国上市公司担保不仅涉及上市公司、被担保公司和证券监管部门,还涉及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不仅一家银行有可能为多家上市公司担保融资,也可能一家上市公司通过多家银行进行担保。再加之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和银行区域治理的不平衡,使得上市公司担保问题更趋复杂。正因为上市公司担保问题的复杂性,区别担保风险类型、找出担保监控重点就成为解决上市公司担保问题的当务之急。基于这一考虑,本文拟从银行的视角对不同银行和银行在不同地区为上市公司担保提供贷款的状况进行了聚类分析,以期为今后监控和治理中国银行业担保行为提供理论基础。

一、银行担保行为的理论分析

担保,作为最重要的非利率因素,在间接融资中一直被广泛使用。就中国上市公司而言,银行为上市公司担保进行融资的行为主要有三种选择,即保证、抵押和质押。据笔者统计,在1999-2002年上市公司的长期贷款(平均值)中,保证担保贷款达58.44%,而抵押担保仅占28.48%,其余13.08%基本是信用贷款;在同期的短期贷款(平均值)中,保证担保贷款更是高达63.38%,而抵押担保仅占22.22%,其余14.41%基本是信用贷款。不论在长期还是短期贷款中,质押担保贷款的比重都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见,中国的银行关于上市公司的担保行为实质上是一种保证担保。该行为是指银行首先为上市公司提供担保方式选择(贷款契约的一部分),然后上市公司以公司法人的名义为他人债务向银行提供保证,在他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时上市公司代为清偿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本文将银行为上市公司担保进行融资的行为简称为银行担保行为。

资本(资金)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在现代经济社会,能否获得资金往往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要获得资金,除了留存收益和股权融资外,可以选择的还有债务融资。在股份制或公司制情况下,债务融资却有一种“天然缺陷”,即将公司经营的风险从股东(尤其是大股东)转移到了债权人身上。为规避这一风险,债权人(银行)往往要求借款人对贷款提供担保。担保的采用使得债务融资的风险逆向转移给了借款人,同时又产生了三种经济功能:一是在借款人违约情况下担保将保障债权人的贷款得到补偿(保障功能);二是借款人如果违约,将面临担保品(在抵押和质押担保时)的损失以及保证人履行求偿权和代位权(在保证担保时)的威胁,因此,这将激励借款人努力经营以偿还贷款(激励功能);三是在保证担保中,由于保证人比债权人更加熟悉和了解借款人的偿债意愿和偿债能力,保证人的介入不仅能降低整个借贷过程的信息搜寻成本,还可替贷款人监督和制约借款人违约行为的发生(监督功能)。从这个意义上看,担保可使债权人、债务人和保证人实现共赢。其次,担保的存在能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Bester(1985)、Besanko和Thakor(1987a)认为,银行可将担保和利率按相反的方向来设计一套信贷合约,低风险的借款人选择低利率、高担保合约,而高风险的选择高利率、低担保合约,从而使银行根据借款人的风险类型对其进行分离和筛选。由于贷款人不能观察到借款人的行动(道德风险),且对借款人的类型(如好与坏)难以了解(隐藏信息),借款人有激励从事不利于借款人的行动,比如隐藏项目信息以将贷款用于非生产用途,从而降低项目成功的可能性,增加贷款违约风险。Benjabin(1978)、Smith和Warner(1979)、Besanko和Thakor(1987b)等认为,担保的存在可以防止借款人道德风险的发生。Besanko和Thakor(1987a)在分析第三方担保的作用时发现,在信贷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第三方担保不仅增加了融资的可得性,而且排除了信贷配给的可能。

尽管担保具有多种积极的经济功能,但担保的大量使用却可能产生消极作用。对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银行业来说,由于银行治理结构不完善,贷款风险的定价能力不强,长期以来银行不得不依赖担保来降低贷款风险。而如果银行对担保的依赖没有限制就可能诱发银行的“惰性”(Manove、Padilla和Paga・凹,2001),使其对评价和筛选借款人的项目激励不足(或投资不足),这时银行对投资项目的筛选将是无效率的,而且有可能为许多无价值的项目提供资金。这样一来,不同的银行在治理机制、内控机制以及项目评价能力、风险定价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就可能通过担保尤其是上市公司担保所诱发的“惰性”差异以及涉及担保的风险差异表现出来,从而会形成一定的群类特征。另外,银行在不同地区的担保风险水平也会存在这样差异,也会具有一定的群类特征。

二、研究设计

1.考察对象与数据选取

本文重点考察的是中国的银行在涉及上市公司担保方面所表现出的类别特征:一是不同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类别特征,即行业类别;二是不同区域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类别特征,即区域类别。因此,本文以2000年6月-2004年6月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数据为总体考察对象。之所以选

择这一时间区间,是因为在证监会2000年6月《关于上市公司为他人担保有关问题的通知》之前,涉及担保的上市公司不多,而且担保也没有被列为上市公司年报和公告要求的信息披露事项,数据缺省严重。本文采用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数据来自深圳天软公司“上市公司担保数据库”,其中,涉及担保3 684笔,涉及银行17家,涉及上市公司675家。本文采用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诉讼数据来自深交所巨潮咨讯网站(2000年6月-2002年8月)和深圳天软公司“上市公司担保数据库”(2002年9月-2004年6月),其中,担保诉讼779笔,非担保诉讼982笔。本文采用的银行贷款数据来自2001-2004年《中国金融统计年鉴》。为保证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我们按如下原则对样本进行了筛选:(1)考虑到我们考察的重点是银行,剔除了35笔信托机构、14笔资产管理公司、60笔其他公司或机构的担保诉讼数据。(2)考虑到数据缺省,剔除了971笔数据不完的担保数据和96笔担保诉讼数据。最后,我们保留了2713笔担保数据和683笔担保诉讼数据作为最终考察对象。

2.指标选取与设定

由于我们旨在从行业和区域两方面来分析中国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类别特征,因此,我们选取的指标有两种类型:

一是不同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指标。为了尽可能使选取的指标具有代表性,通过比较和选择,我们最终确定了三类指标来反映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情况:(1)银行担保集中度。该指标以涉及上市公司担保总金额/贷款总额表示,反映银行在样本期间为上市公司担保所发放的贷款占其发放贷款总额的比重,体现了不同银行对上市公司担保进行资金运用的市场取向(或偏好程度)。(2)涉及连续担保公司的担保集中度。冯根福等(2005)研究发现,在2000年6月-2004年6月期间,675家涉及担保的上市公司中有196家公司连续3-5年不间断进行担保,且平均笔数更多、平均金额更大,担保的潜在风险最为集中。因此,我们以“银行贷款涉及连续3-5年担保的公司数/涉及上市公司数”表示不同银行为高风险的上市公司担保提供贷款的集中程度,以“银行贷款涉及连续3-5年担保的公司的平均担保金额/涉及上市公司平均担保金额”来表示银行涉及高风险担保的强度。(3)担保诉讼发生情况指标。在此,我们以担保涉讼家数/涉及担保家数表示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诉讼发生率,以涉讼担保金额/担保金额表示银行涉及担保涉讼的深度。从指标的选取可以看到,就衡量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风险而言,上述三项指标具有等级差别:第三类指标反映的风险最大,第二类次之,第一类最小。为了消除因指标等级差别造成的信息损失,我们在数据分析时对这三类指标进行了加权处理:第一类取权数1/6,第二类1/3,第三类1/2。

二是不同区域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指标。在此,我们使用了两类指标来反映不同区域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情况:(1)不同区域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规模和强度。以该区域担保涉及上市公司的数量和担保总金额表示不同区域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规模;以每家公司平均担保金额表示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强度。(2)不同区域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诉讼的规模和强度。前者以该区域担保诉讼涉及上市公司数和担保诉讼总金额表示;后者以每家公司担保平均涉讼金额表示。

3.研究方法

由于银行关于上市公司担保的类别特征涉及到多种因素,单独采用任何一项指标都有不足之嫌,最为理想的思路是采用多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因此,本文采用了聚类分析技术。由于聚类技术要求数据量纲统一,本文在分析前对数据都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本文所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均使用SPSSl2.0统计分析软件。

为便于比较分析,我们构建了类比较指数CI(Comparisonlndex),用来反映某一类在某项指标上偏离样本总体的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三、中国银行业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行业聚类分析

通过使用担保集中度、涉及连续担保集中度、涉及连续担保强度、担保诉讼发生率和担保涉讼深度等五个加权指标,我们对中国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情况进行了行业聚类分析。如何确定分类数在聚类分析中迄今为止没有被很好解决,分类过少或过多,都可能影响各类的典型性和经济意义。由于我们的研究目标旨在考察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情况典型的类别特征,经过对不同的分类结果进行反复比较,最后决定分为五类,见表1和表2。

限于篇幅,我们删除了相似矩阵、聚类过程描述以及聚类树状图。根据类比较指数,我们对各类进行了命名和特征分析:

1.担保风险集聚型。该类仅包含上海银行一家。从表2和表1可以看到,除担保集中度以外,上海银行的其他四个指标的类比较指数都显著高于其他各类,其担保诉讼发生率和担保涉讼深度指标竟高出样本总体均值的3倍和4.4倍。这说明,在对上市公司担保提供贷款的过程中,上海银行贷款的担保诉讼率高,且涉及担保诉讼的贷款金额大,从而集聚着较高的贷款担保损失风险。担保诉讼率高,虽并不一定表明银行贷款已经发生了损失,但借款人不能或不愿清偿债务,银行将不得不诉诸法律来要求担保人――上市公司代为清偿,而上市公司是否有能力清偿就自然成为银行贷款是否损失的关键,本来的“双保险”(即要么借款人清偿,要么担保人清偿)变成了现在的“单保险”(仅由担保人清偿),银行贷款损失的几率因而大为增加;再加之高昂的诉讼费用,较高的担保诉讼率将进一步加剧银行贷款损失的程度。另外,作为上海市的城市商业银行,上海银行可能也受到了先前爆发的“上海担保圈”的很大冲击。因此,评价和筛选合适的借款人而不仅仅是合适的担保人,应该成为上海银行今后参与上市公司担保贷款时考虑的重点问题。

2.低诉讼型。该类包含民生银行和广发银行两家。从表2和表1可以看到,这一类的担保诉讼发生率和担保诉讼的深度在各类中最低,但涉及连续担保集中度较高,仅次于上海银行。这说明,该类银行在上市公司担保贷款的显在风险(即诉讼风险)较低,但潜在的担保风险不容忽视。根据马亚军、冯根福(2005)的分析,上市公司的担保风险主要集中在196家连续3-5年担保的上市公司之中,而上市公司担保贷款的平均期限是18.5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银行连年为一家上市公司担保提供贷款或者为已经连年通过担保接受别的银行贷款的上市公司提供贷款,说明那些通过上市公司担保获得资金的企业已对银行贷款形成了严重依赖,其自身造血功能并没有充分形成,一旦停止贷款或贷款使用不到位,银行势必将面临贷款损失的风险。因此,这―类银行应设法加强对潜在风险(即为连续3-5年从事担保的上市公司提供担保贷款的风险)的控制。

3.低参与、高诉讼型。该类包含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四家。从表2和表1可以看出,这一类的担保集中度指标在各类中最低,但担保诉讼发生率和担保诉讼深度较高,仅次于最高的第五类――上海银行。这说明,相对于其他类的银行,该类银行发放的上市公司担保贷款在其贷款

余额中的比重较低,对上市公司担保贷款的参与度较低。但较低的参与度并不能说明该类银行对上市公司担保贷款更为警惕,它们较高的担保诉讼率对此做出了否定的回答。可以解释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除了中信以外,深发展、兴业和城市商行在2000--2004年间的贷款规模相对较小,而每家上市公司的平均年担保金额要高达1.77亿元/家/年(马亚军、冯根福,2005),从而使其为上市公司担保提供贷款的能力受到了制约,这也可以从它们参与连续3-5年担保的集中度较低而强度较高的这一事实得到说明;二是与第一类银行相似,这类银行也缺乏对上市公司所担保的借款人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筛选,或者其信贷程序在涉及上市公司担保贷款时没有被规范运作,促使其对上市公司的担保贷款呈现出高诉讼的特征。因此,有效筛选借款人、规范自身信贷运作程序应是该类银行控制上市公司担保风险的重点。

4.高参与型。该类包括招商、浦发、交通、光大和华夏等5家银行。从表2和表1可以看出,这类银行在各类中具有最高的担保集中度和较低的担保诉讼率。这一方面说明,该类银行对涉及上市公司担保贷款的风险控制能力较强,尽管参与度较高,但诉讼率较低。但从另一方面看,相对于其他银行,该类银行对上市公司担保贷款更为偏好,但这种偏好如果控制不当,则有可能演变为一种“盲目崇信”。因为一直以来,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公司和优质企业的代表,曾长期成为银行确定的“黄金客户”,甚至使银行对上市公司产生了一种盲目崇信的倾向(冯根福等,2005),而中国证券市场上曾经爆发的一连串担保事件,已经对这一倾向所付出的代价提供了注解。因此,该类银行应首先理性评价自身涉及上市公司贷款担保贷款的风险,警惕“盲目崇信”行为的出现。

5.稳健型。该类包含工行、建行、中行、农行和国开行等5家银行。从表2和表1可以看到,这类银行对上市公司担保的参与度适中,显在担保风险在各类中也处于中游水平,从而表现出相对稳健的特征。很明显,这一类恰好都由国有银行组成。由于这五家国有银行在2000--2004年的平均年发放贷款额占到所有涉及担保的17家银行的62.2%,我们在此使用的又都是相对指标,这类银行实际上构成了对中国上市公司担保进行融资的主体。近年来,上市公司担保事件尽管频频出现,但并没有触发区域性的金融风险或严重威胁到区域金融安全,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五家国有银行在上市公司担保贷款中的主体地位和相对稳健性使得它们在上市公司担保风险中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应该注意的是,尽管这类银行的担保风险整体上表现得较为稳健,但对如何防范和控制局部或个别担保风险的蔓延仍须关注。

四、中国银行业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区域聚类分析

上文对不同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行为进行了分类和特征分析,但由于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信用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上市公司状况等方面明显存在的区域差别,将可能使处于不同区域的所有银行(而不是单个银行)在涉及上市公司担保方面会产生区域群类特征,对此,我们通过使用担保涉及上市公司数、担保均额、担保总额、担保诉讼涉及上市公司数、担保诉讼均额和担保诉讼总额等五个加权指标,对不同区域的中国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情况进行了区域聚类分析。由于我们旨在考察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区域特征,因而没有对不同银行在不同地区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情况分别进行考察,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处于不同地区的所有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类别特征上。

根据聚类分析结果(限于篇幅,聚类树状图略),经过反复比较,我们将不同地区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行为划分为3类,即风险型、警惕型和关注型,见表3和表4。

1.风险型,即高参与、高诉讼型。该类包括上海和深圳两个地区。据表3和表4,这一类不论是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规模和强度,还是涉及上市公司担保诉讼的规模和强度都是各类中最高的。这说明,该地区银行参与上市公司担保贷款的积极性很高,可能由于对上市公司担保风险的重视不够,或者可能由于缺乏必要的上市公司担保风险控制机制,该地区银行同时也遭受着担保诉讼的很大困扰。也可能正因为该地区银行关于上市公司担保的这一行为倾向,才促使“上海担保圈”和“深圳担保圈”在该地区曾经得以出现。因此,这类地区的银行应是监管层监控银行担保行为的重点地区。

2.警惕型,即有较高的担保参与度和担保诉讼率。该类包括北京、福建、广东和四川四个地区。据表3和表4,这类地区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和担保诉讼的规模和强度较高。该类地区银行的担保行为接近第一类,但与第一类又有很大差距,因此,应对该类地区银行的担保行为保持高度警惕。

从第一、二类所含地区的情况来看,除四川外全部属于经济和金融较为开放和发达的东部地区,而最为严重的上海和深圳恰好是国内的金融中心。由此可见,地区越是开放和发达,金融活动将越是活跃,而上市公司担保融资的漏洞越可能被那些“风险型借款人”所利用,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的风险也将越高,进而对银行从事担保行为以及对监管层监管银行担保行为的挑战就越强。因此,提高这些地区的银行进行风险控制以及监管层进行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尽管如此,同样处于较为开放和发达的地区浙江、江苏、天津、山东等东部地区被划为第三类,而处于开放和发达程度不高的四川被划为第二类,说明发达和开放并不只是隐藏在这些分类背后起支配作用的唯一决定因素,可能还有区域文化背景、信用状况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3.关注型,即低参与、低诉讼型。该类包括上述两类以外的26个地区。据表3和表4,这类地区的银行涉及上市公司担保和担保诉讼的规模和强度在各类中普遍处于最低水平。由于银行处于区域限制,大都针对本地区的上市公司从事担保贷款而很少跨越地区,因此,那些上市公司较少的地区的银行,比如、宁夏、贵州、青海、甘肃等,可能会由于上市公司数量较少的限制,使其参与上市公司担保的程度较低,进而诉讼较少。相反,那些上市公司较多地区的银行,比如江苏、山东、浙江、湖北、辽宁等地区,之所以担保参与和诉讼的水平较低,可能是因为这些地区的银行参与上市公司担保的积极性不高,而较少的参与也使银行更有能力对上市公司担保的风险进行控制。总之,由于这类地区的银行要么不能、要么不愿更多地参与上市公司担保,相对于第一、二类而言,银行因上市公司担保产生的金融风险整体上较小。但应注意的是,近来曾在新疆、湖南、重庆等地区发生的担保事件说明,银行在个个别地区的担保风险并不容忽视。

篇(4)

关键词:电子银行业务;网上银行;趋势

Key words: electronic banking;online banking;trend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4-0251-01

0引言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给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网络技术与银行业务形式逐渐融合起来,就成为电子银行业务。网上银行(以下简称为“网银”)已经作为银行一种新的服务手段为客户提供在线服务,成为传统银行柜台服务在互联网上的延伸。

1网银简介

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展的银行业务,简称网上银行业务,是电子银行业务的一种。中国银监会在《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对电子银行业务的定义是: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讯通道或开放型公众网络,以及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包括网上银行业务、电话银行业务、手机银行业务等。

1995年10月,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诞生,标志着网络银行时代的到来。随后,我国招商银行在1997年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一网通”,成为中国网银业务的市场导引者。1999年9月,针对企业的网银业务也相继开通使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网银业务发展日渐成熟,网银与物理网点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构成了现代化商业银行的主要服务渠道。

网银利用互联网将客户的电脑终端连接到银行网站,是实现将银行的金融服务直接提供给客户的金融服务系统。传统的银行服务项目,客户均可以通过网银自行操作办理完成。一般的个人网上银行可以开办的业务类型有:①基本业务,包括在线查询账户余额和交易记录、信用卡管理、转账、外汇买卖、电子对账和网上缴费支付等;②网上投资和理财;③网上购物。相比个人客户,企业版网银的服务功能更强大,除基本服务外,企业版网银还可提供包括开通账户归集和集团理财、工资代扣、差旅费报销、商务信用卡服务、公积金管理、国际业务等服务,具有多人操作、流程灵活等特点。

网银对传统银行业务的突破点有三个:一是打破了银行在提供业务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二是客户利用网络渠道自助完成相关业务,减少了银行的服务成本;三是由以账户为中心向以客户为核心管理的方式转移,实现以人为本。

2网银是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

2.1 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使网银成为一种必然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需要灵敏的国际信息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更全面、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平台。无论是国际金融发展趋势,还是国内金融市场开放方向,都要求以信息技术作为依托的金融服务网络化。各种基础金融服务结合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可以使银行业金融服务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在电子商务的发展浪潮中,网银就是银行适应网络时展需要而推出的新型金融服务方式。

2.2 网银是银行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外资银行在资金实力、技术手段、经营经验和全球化网络上都具有明显优势,它们拥有先进的电子化手段和更快的金融创新速度。面对外资银行的压力,国内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传统的运营模式,而网银是现代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的新型金融服务渠道。目前所有的银行都认识到网络银行业务对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将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作为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业务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

2.3 网银是商业银行改善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客户对银行服务数量和种类的需求趋势逐年扩大,银行从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都在增强,业务办理的质量和效率不断经受考验,相应的各种风险也居高不下。任何客户,都希望方便快捷的服务,而抱怨排队等待现象,但是银行的服务窗口数量有限且成本很高。供需矛盾的化解,需要找到成本低廉且方便快捷的服务渠道,不受空间和时间制约的电子渠道就成为必然趋势。而网银可以为客户提供标准化、批量化、综合化、程序化的产品服务。对银行来说,既节约了运营成本,也做到了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根本性提高。

3网银对银行发展的重要作用

网银作为商业银行的电子服务渠道,能够增强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业务开拓力,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还能够巩固、稳定和发展客户,提高服务效率,改善银行服务,为银行业务发展改革和创造价值等发挥重要作用。

3.1 促进银行业务发展和经营战略转型在金融国际化的趋势下,我国金融机构急需与国际性大型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模式看齐,不断对自身进行改革和调整。网银的开办,不仅重整了业务流程、创新了服务产品设计,也把网点大量的标准化、操作型、核算类的现金和单证类业务逐渐迁移过来。不但分流了网点业务,减轻了员工工作负荷,缓解了客户排队压力,也将富余下来的人力资源转用于开展理财等高级、人性化的服务,进而增强网点的实际综合能力。

篇(5)

近年来,我国中小银行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但毋庸讳言,其经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集中表现为经营绩效的相对低下。诸多研究对此进行了分析,但或是受制于中小银行经营数据的非透明,或是缺乏横向的尤其是具有可比性的国际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难以令人信服。鉴于此,本文对近年来我国中小银行绩效与国内银行和国际银行业进行比较,以便准确判断我国中小银行绩效的国际同业水平,从而廓清对我国中小银行经营绩效的基本认识。

一、比较对象与指标的选取

本文选取了我国25家中小银行为样本,这25家中小银行包括10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15家城市商业银行,从个体数量上占全部中小银行的20.33%,资产规模占全部中小银行的85.94%,贷款市场份额占据全部中小银行的87.32%,因此能够代表我国中小银行的整体水平。本文选取了53家国内外银行作为我国25家中小银行绩效的比较标杆。①这53家银行包括:2004年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25家银行,[1](212)它们代表了全球银行业的主流力量;与我国25家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大致相当的25家国外(地区)中小银行;国有四大银行,将经营环境同质的国内四大银行的经营绩效与国内中小银行进行比较,是目前学术界对中国银行业进行研究的主流方法。[2](46-53)[3](26-33)这53家银行涵盖了国际同业主流、国际同等规模银行以及国内银行市场竞争对手等不同标杆,可以保证比较分析的信度。

比较指标的选取既要效度优先,又要虑及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较性,还要体现银行经营的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参考中国银监会的监管指标体系,[4]本文选取了如下3类7个指标:(1)盈利性指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收入比;(2)安全性指标: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比率、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3)流动性指标:贷款比例。这7个指标是国际通行的对银行绩效考察的量化指标,也是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监管部门监测的主要内容,可以保证比较分析的效度。

二、盈利性的国际比较

(一)总资产收益率比较

在财务分析的基本指标体系中,总资产收益率(ROA)是衡量盈利性的重要指标,它衡量中小银行资产的运营效果,反映银行的管理者将银行资产转化为净利润的能力,该比率越高,说明银行资产运营效果越好。

我国25家中小银行的平均ROA明显低于国外的25家中小银行,也低于最大25家银行,只是在2003年以前高于国内四大银行的平均值。以2004年为例,国内25家中小银行的平均ROA只是国外(地区)25家中小银行的1/4,是全球最大25家银行的1/2,明显低于1%的通常水平。从发展趋势看,国内25家中小银行的平均ROA呈现缓慢降低趋势,从2000年的0.45%降至了2004年的0.33%,这不但与同期国际同业平均ROA的逐步上升相背,也与同期国内四大银行的同指标迅速提高趋势相去甚远。

(二)净资产收益率比较

净资产收益率(ROE)是所有比例指标中综合性最强、代表性最高的一个指标。[5]它衡量中小银行股东每投入单位资本获得净收益的数量,该比率越高,说明银行给股东的回报率越高。

最近5年间,国内25家中小银行的ROE与国外(地区)25家中小银行、国内四大银行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一方面,国内25家中小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明显高于国内四大银行,另一方面却一直低于国外(地区)25家中小银行,而且在最近两年中低于全球最大25家银行。从变动趋势看,与国内四大银行的上升趋势不同,国内25家中小银行的ROE近年来呈现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11.10%逐步降至2004年的9.89%,已经接近四大银行的平均水平。而同期国际同业经历了U型波动,从2002年开始呈现迅速上升趋势。我国中小银行与之相比,差距也逐步加大。

(三)成本收入比率比较

成本收入比率是反映银行在获取一定收入上的成本控制能力的重要指标。该比率越低,说明银行单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银行获取收入的能力越强。

近年来,国内25家中小银行成本收入比率低于全球最大25家银行,略高于国内四大银行,部分年份中稍低于国外(地区)25家中小银行,但与后两者相比,这种差异并不显著,即我国中小银行获取收入能力优于全球最大25家银行,但与国外同等规模银行和国内竞争对手相比并无优势。从成本收入比的变动趋势看,国内25家中小银行保持了持续下降趋势,这一趋势与国际国内同业变动基本一致。

从近年来不同银行间的ROA、ROE和成本收入比率指标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中小银行的盈利能力正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这种下降趋势不但与国际同业的总体上升趋势相背离,而且与国内四大银行的迅速上升也不一致。这说明我国中小银行赢利能力的发展趋势令人堪忧,也说明中小银行的盈利能力有着独特的影响与决定因素。虽然我国中小银行获取收入的能力较好,但与国外中小银行以及国内四大银行相比并无赢利优势,这一获取收入的能力并没有转化为获取利润的能力。

三、安全性的国际比较

(一)资本充足率比较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它反映银行抵御资产风险的能力,资本充足率越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就越强。

我国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显著高于国内四大银行,但明显低于全球最大25家银行和国外(地区)25家中小银行,而且在2004年末,我国25家中下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已经降至8%的监管线以下,资本充足率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从资本充足率的变动趋势看,与其他三类银行不同,国内25家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直处于下降过程中,考虑到资本规模的稳定上升,这种下降必然是风险资产总量扩张的原因所致。我国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持续下降令人堪忧。

(二)不良资产率比较

良好的资产质量是中小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也是中小银行经营成果的重要体现。衡量资产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不良资产率,该比率越高,说明在银行的资产中,有越来越多的原有贷款或者新发放的贷款在企业的低效率消耗中固化为滞销库存产品或者形成亏损。不良资产的界定有“一逾两呆”和“五级分类法”两种方法,一般认为,后者是比前者更为严格的界定方法,同等条件下计算出的不良资产率更高,在2002年以前,我国银行适用的是前者,所以下文中关于我国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数据可能略低于实际水平,考虑到这一点,将加强比较结论的说服力。

国外(地区)25家中小银行和25家大银行的历年不良资产比率处于2%—4%之间,而国内25家中小银行则在5%—18%之间,低于国内四大银行,但显著高于国际同业水平。从发展趋势看,近年来国内25家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保持了迅速下降趋势,这与国内四大银行在2002年后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但是考虑到四大银行的数次不良资产剥离的政策原因,我国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下降应该有着自身特殊的原因。

(三)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比较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反映了商业银行对贷款损失的弥补能力和对贷款风险的防范能力。该指标越高,说明银行处置贷款风险和弥补资产损失的能力越强。

国内25家中小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一直很低,无论是与最大的25家银行还是国外(地区)25家中小银行相比,差距非常显著,即便与拨备覆盖率的基本标准100%相比,我国中小银行只达到了这个基本要求的1/5到1/2。另外,国内25家中小银行的拨备率最近几年内呈现上升趋势,这与国际同业和国内四大银行的变动趋势相一致。尤其是在2002年以后,拨备率更是快速提升,但是要达到合规标准和国际同业水平,仍然需要付出相当努力。

总之,我国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较低,已经濒临甚至突破监管下限。不良资产比率较高,拨备覆盖率很低,所有这些都说明,我国中小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四、流动性的国际比较

流动性是指银行在其资产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支付或变现的能力。如果不能及时满足客户的提款需求,银行就面临严重的信用危机,如果不能及时满足客户贷款的要求,银行就会丧失优良客户。另一方面,为满足流动性而提取的储备过多,又会减少银行的利润,最终影响银行提供流动性的能力。所以银行在经营中要注意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衡量流动性的指标主要有存贷比率、资产周转率和贷款比率等,本文以贷款比率为依据,考察我国中小银行的流动性。该指标越高,说明银行的流动性越低。

国内25家中小银行的贷款比率高于国际最大的25家银行,但低于国外(地区)25家中小银行和国内四大银行。

从变动趋势看,近年来我国中小银行的贷款比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这种趋势与国外同等规模的25家中小银行相一致,但与最大的25家银行相背。我国中小银行的流动性水平正呈现逐步降低的态势,这种态势不同于国内外的大银行,但与国外中小银行相同,所以这可能与银行的总资产规模大小有关。

总之,我国中小银行的流动性水平较高,但是近年来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反言之,这说明我国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虽然并不明显,但同样不容忽视。

五、简要结论

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国际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对我国中小银行的经营绩效形成基本判断。与国外同业相比,我国中小银行的经营绩效较差,突出表现就是不但盈利性和安全性指标明显较低,而且部分指标已经低于监管下限。同时,多个指标的变动趋势还说明,我国中小银行与国外同业的差距正在逐步加大。与国内四大银行相比,在2002年以前,我国中小银行的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都占优势,但2003年以后的发展趋势却令人沮丧,中小银行的优势已经近乎完全丧失,除去四大银行的享受的政策优势等外部环境因素之外,中小银行本身的行为必然是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

注释:

①原本应为54家银行,但因为中国工商银行位列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25家银行之列,这与四大银行相重合,所以实际上是53家银行。

主要参考文献:

[1]TerryBaker-Self,BeataGhavimi&MatthewDickie.Thetoponethousandworldbanks[J].TheBanker,2005(7).

[2]阚超,王付彪,沈谦等.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实证研究(1992-2003)[J].2004(11).

篇(6)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9-0061-03

私人银行最早起源于瑞士,已有数百年的发展历史,它通过为富裕阶层提供一系列私密性和个性化的服务,赚取了丰厚的利润,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银行所重视,成为国外一流银行的战略核心任务。在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后,私人银行业务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成熟完整的产品和服务体系。近几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国外私人银行业务又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这些新的发展趋势为刚刚起步的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带来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一、私人银行业务在国际上的最新发展趋势

1.在渠道方面,通讯和网络的高速发展和应用为银行的经营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ATM机、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应运而生,并成为传统营业柜台的有力补充和服务的重要手段。电子化的进步,实现了从传统银行到现代银行的重大变革,银行也一改以往单纯靠机构扩张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模式为多渠道服务方式。[1]在发达国家,除了现金业务,几乎所有的私人银行业务都可以通过电话解决,网上银行业务也发展成熟。仅2002年底,私人银行管理的全球27万亿总资产中,有2500万投资者的1.9万亿美元通过网络进行管理,每年产生约200亿美元的收入。2006年,汇丰集团网上理财客户迅速增长,网上客户已占全部个人客户的13%和企业客户的30%。

2.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商业银行不断推出适应客户需求和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证券、保险、基金行业的兴起,商业银行不断推出适应客户需求和有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业务范围不仅包括了财务管理、咨询、委托理财等,还涉及到了运动、旅游、娱乐和公益等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一些银行更是推出了“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站式服务,针对客户人生不同阶段和重要问题,诸如婚丧嫁娶、健康医疗、搬家、财产投资管理、旅游、退休计划管理等提供一站式全面金融服务。私人银行从单纯的出售传统的柜台金融产品转变为了名副其实的“金融百货”或“金融超市”。

3.在岸业务发展快于离岸业务。近年来,各国监管机构加大了国际反洗钱的合作,各国的税收也趋于一致,私人银行客户对保密性的需求减少,因此,离岸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力。发达国家私人银行业务越来越重视提供本地的产品和服务。

4.私人银行之间的并购逐渐增多。在最近的银行并购潮中,零售业务成为银行业并购的重要争夺对象,而私人银行业务更是争夺的焦点。2002年,汇丰控股以103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第三大零售银行纽约共和国银行及其在欧洲的私人银行分支机构。同年,苏格兰皇家银行旗下私人银行子公司Coutts成功收购了BankvonErnst。而近年来最大的银行并购是2007年苏格兰皇家银行联合西班牙国家银行(Banco Santander Central Hispano SA)和比利时富通集团(Fortis NV)收购了荷兰银行。其中西班牙国际银行有意接管荷银在巴西和意大利的业务,富通则相中了荷银在土耳其的零售银行、资产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

5.全球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重心发生了转移。随着亚洲地区财富的迅速增长,国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重心已转向了亚洲。目前,新加坡的离岸私人银行中心已排名全球第二。全球30大主要私人银行都在新加坡设立了地区总部,其中渣打银行将其私人银行业务统筹中心和私人银行服务中心设在了新加坡,花旗银行也将其全球财富管理国际部设在了新加坡。此外,美林、摩根士丹利、JP摩根、高盛的私人资产管理部门也在这里开展业务。本地的新加坡发展银行、华侨银行和大华银行同样设置了财富管理部门。“欧洲财富和私人银行业2005”调查预测,今后几年新加坡可能超越瑞士成为全球最大的私人银行离岸资产中心。[2]

二、目前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我国高收入人士、富裕家庭数目激增。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中国拥有百万美元金融资产的家庭超过31万,居全球第五位,波士顿预计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推动,中国百万美元资产家庭总数有望在2011年达到60.9万户。正是由于中国市场的广阔发展前景,国内外银行纷纷瞄准中国的私人银行市场。在这方面,外资银行利用其母行的优势捷足先登,早在2006年底就有汇丰等6家外资银行在国内设立了代表处或业务部。中资银行方面,2007年3月,中国银行联手其战略伙伴苏格兰皇家银行率先推出私人银行业务。其后,国内其他中资银行如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等也纷纷在国内发达城市推出了私人银行业务。但与国际私人银行业务相比较,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务特别是中资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1.产品较为单一,产品创新的机制不够完善。私人银行的核心是满足客户个性化的理财需要,在国外,私人银行的产品都毫无例外地涉及到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外汇等多个领域,而受制于我国金融体系现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产品综合化水平很低,产品创新机制不完善。虽然近几年我国银行、证券和保险的合作日趋紧密,全国多家金融控股集团已初具规模,但无论是在合作的范围还是深度上与国外混业经营模式相比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由于缺乏产品创新,不能跨市场设计产品,导致国内各私人银行提供的产品相对单一,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既无法满足富裕人士个性化的需求,也很难为客户分散风险,从而给银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带来了难度。

2.私人银行系统建设落后,电子化渠道应用程度不高。尽管近几年国内银行业务电子化发展迅速,电话银行、网络银行、ATM等渠道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但远远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多家银行正在建设新一代的核心银行业务系统,通过高效的信息化系统来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在私人银行业务方面更为明显。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将增加更多国际视角,实现海内外银行服务的联动,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对银行资源进行交换、配置和共享,以随时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更优化的方案和服务,这对国内银行特别是中资银行来说将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3.私人银行专业人才匮乏,培训体系尚不成熟。由于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的是私密性专属服务,决定了私人银行客户经理必须具备综合性的高素质以及丰富的从业经验,不仅持有CFP(理财规划师)、CFA(金融分析师)等资质,通晓会计、法律、心理等学科的知识,还要掌握一些高品质生活的软技能,像高尔夫球、艺术品鉴赏等。只有这样才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并得到客户的信任。因此,国外往往将这些优秀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称为私人银行家。而目前国内理财业务的发展也不过5、6年之久,私人银行业务还刚刚起步,理财人员的认证体系也刚刚引入,私人银行培训体系还很不成熟,因此目前国内适合的私人银行人才普遍缺乏,这成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一大瓶颈。

4.组织架构不合理,难以适应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由于客户需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私人银行业务服务的流程设计必须要快捷和高度的人性化,充分体现出客户的个性需求,同时也要求私人银行服务的高度私密性和安全性,这决定了银行内部需要高效的资源配置和灵活的市场创新能力,而我国大多数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的组织架构是一种传统的宝塔型体制,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成本很高,决策链很长,对市场反应速度慢,条线和块块(主要指一级分行)之间的目标和激励往往出现偏差,这些都远远不能适应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

三、我国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对策建议

1.改革分业经营模式,大力推进业务综合化。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混业经营已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趋势。从国外私人银行发展的趋势来看,私人银行均是在混业经营的背景下为客户提供集银行、保险、证券于一身的金融服务,并形成了“金融超市”。因此我国的私人银行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打破分业经营的限制,使得银行能广泛深入地与保险、证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运用灵活的金融工具开发出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多样化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2.加大产品创新,扩大本土化经营优势。在目前分业经营的模式下,加大产品创新、充分利用国内银行本土化经营优势是国内私人银行发展的现实选择。从国际私人银行的发展趋势中也可看出,在岸业务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离岸业务。而国内银行与外资银行相比,地缘、人文、社会关系、网点渠道等因素是优势。在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出现了中资私人银行开业后,客户从外资私人银行转到中资私人银行的现象。因此,现阶段国内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时必须更加注重本土化的优势,加大对国内或区域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创新,弥补分业经营模式下产品创新范围和深度的不足。

3.加快系统建设,提供多种服务渠道。国内银行必须加快系统的建设,将分散在银行各个部门的零散的客户信息进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客户综合贡献度的细分,定位目标客户和目标市场,从而更加有利于私人银行客户的挖掘和营销。

同时,扩大私人银行客户的服务渠道,尤其是电子化渠道的利用。美国银行界曾经测算,在营业网点进行交易的成本在1.07美元,电话银行的交易成本是0.54美元、ATM机是0.27美元,通过PC的是0.15美元,而在网上完成仅需要0.1美元。从国际私人银行发展趋势来看,电子化渠道的运用已越来越普遍,特别是网上银行的发展,大大降低了私人银行的业务成本。因此,国内银行必须重视私人银行业务电子化渠道的建设,并纳入整体银行IT系统建设中,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和私密的服务渠道。

4.完善私人银行的组织架构,推行事业部制。根据国际一流私人银行的组织架构和实践经验,发展专业化的条线管理模式,推行私人银行的事业部制。根据全国地域经济特征建立若干私人银行中心,区域性的私人银行中心直接由银行总部的私人银行部管理。通过实行私人银行事业部制,私人银行中心对区域内涉及私人银行业务的人、财、物资源进行统一的配置,制订本区域私人银行发展的目标、计划和营销方案,并组织统一的考核。[3]

5.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打造私人银行家队伍。私人银行的发展最终还是归结到人才,特别是经验丰富的私人银行家,这是国内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根本。由于私人银行产品的丰富性和服务的多元性,决定了国内银行除了引进投资银行、保险、个人银行等领域的金融专业人才外,还要储备法律、教育、健康甚至艺术等人力资源。同时,国内也要加大私人银行从业人员的认证体系建设,完善我国理财服务体系中贵宾理财、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三级认证机制,使得国内银行尽早建立一支合格的私人银行客户经理队伍,提高国内私人银行整体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梁兴远.浅析我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问题[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4).

[2]黄天香.私人银行走近中国[J].银行家,2003,(1).

[3]司徒大年.我国私人银行的现状、挑战及其发展对策[J].新金融,2004,(1).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Private Banking from Perspectives of the New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Private Banking

WANG Yi-jing

篇(7)

行业整体运行状况

2008年后,美国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面临严峻考验,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美国银行业重组,形成了由美国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富国银行、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六大主流银行主导的行业竞争新格局。这六大银行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并重,以花旗集团、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为代表;第二类主营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以富国银行为代表;第三类主营投资银行业务,以高盛集团与摩根士丹利为代表。

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标准,美国银行业按资产规模可分为四类,资产大于100亿美元的银行称为超大型银行,介于10亿~100亿美元的称为大型银行,介于1亿~10亿美元的称为中型银行,1亿美元资产以下的称为小型银行。上述六大银行是全美资产规模前六名的超大型银行,排名依次为: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富国银行、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其中,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资产规模都超过2万亿美元,其他四家均在1万亿美元左右。

总体而言,美国银行体系虽然由庞大的金融机构组成,但近年来,机构和员工数量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银行业市场份额越来越集中,行业垄断性正在加剧。其中,超大型银行在各方面的份额都在上升,而中小型银行尤其是小型银行的份额则逐年被压缩。2012年9月30日,FDIC公布的美国银行业机构数量为7181家,比2011年末减少176家,比2008年末减少了1124家。从业人员共计2105833人,比2011年和2008年末分别减少了2732人和45925人。

在资产规模方面,全行业资产规模在2009年出现明显下降,2010年重拾升势,到2011年已回升到2008年的水平,2012年增长更快,截至2012年三季度,美国银行业总资产为14.2万亿美元,比2011年末增长了2.4%,比2009年的低点增长了8.69%。其中,超大型银行的资产规模比2009年增长了12.62%,而小型银行则在同一时期下降了16.7%。超大型银行在2009年受危机影响,比重稍有回落,2010年走出低谷,到2012年,超大型银行资产占全行业资产比重已超过80%,而中小型银行收缩较明显,分别占比仅为8.99%和0.9%。这与危机后美国银行业规模庞大的行业重组及部分中小银行清算、倒闭有关。可见,与危机时期相比,美国银行业资产的垄断程度正在上升,“太大而不能倒”的这六家银行正在快速集中资产,这也为监管部门对其监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在总存款方面,2008~2012年,美国银行业总存款的年增长率分别为7.37%、2.11%、2.13%、8.10%、3.12%,其中,2008年和2011年的增速最快。截至2012年三季度,银行业总存款为105042亿美元。从存款的市场份额来看,同样呈现集中化趋势,超大型银行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尽管在全行业存款总额增加的情况下,中小型银行的存款却在波动中略有下降。超大银行的存款份额由2007年的约72%,升至2012年三季度的78%,而小型银行的占比则由2%收缩至1.1%。

在净利润方面,2008年全行业净利润额仅45亿美元,2009年亏损达99.64亿美元,2010年则迅速转为盈利并逐年增长,2010年和2011年分别实现盈利835亿美元和1178亿美元。2012年,受宽松货币政策(QE)及房地产市场回暖影响,银行业业绩表现更佳。2012年前三季度银行业已实现净利润1068亿美元,相当于2011年全年净利润的约90%。其中,第三季度表现尤为突出,净利润达到376亿美元,创六年来(自2006年三季度)季度利润最高值。尤其是近三年来,盈利能力提高的银行数量显著增加。2010年以来,考察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情况,净利润增长的银行数量比例在60%上下浮动,当季亏损的银行比例则逐年回落。2012年三季度,超过半数银行(57.5%)的净利润同比上升,仅10.5%的银行宣告亏损,这一比例是自2007年二季度以来的最低值。从市场份额来看,同样呈现垄断局面。以2012年前三季度为例,从超大型到大型、大中型、小型银行的净利润占比分别为80.21%、11.65%、7.47%和0.67%。

存贷款总体情况

2008年以来,美联储推出一系列货币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超额准备金、逆回购、联邦银行存款和其他联储负债等渠道,向银行系统注入规模庞大的流动性。截至2012年三季度,银行业总存款为10.5万亿美元,总贷款为7.4万亿美元,比2011年末分别上涨了3.1%和1.8%。2008~2012年,存款余额每季度平均增长率为1.1%。从存款占总负债的比重来看,从2008年初的71.3%逐渐攀升至2012年9月末的83.5%。数据说明,危机前美国银行业有接近1/3的资金不是来自存款负债,而是通过货币市场短期融资等主动负债渠道,而目前这一比例下降到不足1/5,存款在资金来源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危机后的美国银行业正在逐步回归传统而稳健的经营模式。

此外,由于美国经济增速日益减缓,贷款需求削弱,加之银行放款条件依然严格,贷款余额出现缓慢回落的趋势,美国银行业存贷差不断创出新高。美国代表性银行的财务数据显示,存款流入大幅增加,而放贷规模则基本持平,导致包括摩根大通、富国银行等美国主要银行存贷差创出历史新高。

可见,2008年以来,美联储努力同时降低短期和长期利率,拉平收益率曲线,试图限制银行借短、贷长的能力,从而刺激银行发放更短期的贷款,以提振经济。但从现实来看,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释放出的流动性很大程度上滞留在银行内部,没有真正流入实体经济,反而有可能刺激一些银行试图把多余存款投资于衍生品交易,追求高风险套利。

2008年后,整个银行业贷款占资产的比重逐渐下降,从2008年初的近60%下降到2012年9月的52%。其中,大型和中型银行的贷款占比一直相对较高,而超大型银行则相对最低,2012年9月的该比例,大中型银行仍接近70%,而超大型银行已不足50%。超大型银行有一半以上的资产分布在贷款以外的业务。这与超大型银行的盈利模式更为多元化、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比较发达和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行业务混业经营有关。

资本状况

经过2008年的低点后,美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状况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12年三季度,整体的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1.39%,核心资本充足率为9.07%,比2011年仍略有上升。

2010年前,无论是总资本充足率还是核心资本充足率,小型银行都遥遥领先,而超大型银行则相对最低。2010年后,超大型银行资本充足率有较大的飞跃。2010年后,不同规模银行的差距逐渐缩小。

实际上,2008年和2009年,花旗集团从政府获得的注资高达450亿美元,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和富国银行则获得了250亿美元,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也各获得150亿美元。因此,各行资本状况均有明显改善。从一级资本总量上看,在2012年全球银行业资本实力前十强中,美国占有四席,美国银行和摩根大通分别排名全球第一位和第二位,一级资本总量分别为1592.32亿美元和1503.84亿美元。花旗和富国银行则分列第五位和第八位。花旗、美国银行和富国三家银行中,花旗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直保持最高,由2007年的7.12%上升到2008年的11.9%,2012年达到13.90%;美国银行相对最低,但其上升速度较快;到2012年三季度,富国银行与美国银行均已达到超过11%的资本充足率水平。

资产质量

坏账核销情况。在美国,不良贷款被确定无法收回时称为坏账,并从账面核销,记为总冲销额,从总冲销额中减去计算失误或重新收回贷款的数量,则得到净冲销额。净冲销比例,是美国银行业考察贷款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一指标指的是净冲销额与该会计期间平均未偿贷款额之比。该指标值越低,说明信贷资产质量越好。

危机过后,坏账核销额一直呈下降趋势。2009年和2010年,银行业净冲销额分别是1888.9亿美元和1876.3亿美元,到2011年末下降到1132.1亿美元,2012年9月末则继续降至644.04亿美元。按季度数据计算,2012年三季度,银行业总体净冲销额仅223亿美元,同比下降16.5%,其中,信用卡和房地产开发贷款两项净冲销额下降最大,前者下降30.4%(28亿美元),后者下降61%(14亿美元)。只有家庭住宅房地产贷款净冲销额上升了13亿美元,同比增长15.5%。这与美国对重组贷款采用新的会计报告准则有关。

危机后的2009年,由于大量贷款被确认为无法收回的坏账,银行业的整体净冲销比例达到历史高位,2010年以后逐渐下降。这一趋势在规模越大的银行中表现越明显,超大型银行的净冲销比例从2010年一季度的3.5%降至2012年三季度的1.3%,中小型银行则在1%上下波动,大型银行的情况居中。

从花旗、美国银行和富国三家银行的净冲销比例来看,2009年和2010年整体较高,2011年有所回落,2012年再次降低。美国银行和富国银行在2010年到2012年前三季,都降低了约50%,资产质量大幅好转。但三家银行表现有明显差异。其中,花旗银行的净冲销比例一直较高,维持在富国银行的2~3倍。

从各行报表可以看出,坏账冲销比例的下降,首先归因于银行卡服务投资组合中拖欠贷款和破产申请的减少。其次则是由于房屋价格的逾期回升、逾期贷款减少以及逾期180天以上的贷款的重新计算估值亏损减少,消费者房地产投资组合的净销账额均呈下降趋势。此外,各行的核心商业投资组合净销账下降也是原因之一。

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损失覆盖率是指贷款损失准备金与净冲销额的比值,贷款损失准备金是指预留应付坏账的款项。2008年,银行业整体贷款损失覆盖率在180%以上。自2009年开始,尤其是2010年后快速下降,主要下降原因来自超大型银行。以2012年三季度为例,尽管全美有一半以上(53.5%)的银行增加了贷款损失准备金,而前十大银行则大幅削减,合计减少了73亿美元准备金。因此,银行业总体贷款损失准备金数量还是有所下降。2012年,由于对市场违约风险降低的预期,各类银行纷纷降低了贷款损失覆盖率。截至2012年三季度,中小型银行的贷款损失覆盖率降低到约90%,大型银行降低到约80%,而超大型银行从2008年一季度的200%降低到约65%。

贷款行业分布。美国银行业的贷款主要分为四大类:房地产贷款、工商业贷款、个人贷款和其他贷款(包括农场贷款)。其中,房地产行业一直是最重要的贷款对象。以2012年三季度为例,整体而言,银行业贷款中有54%流向了房地产行业,其次是工商业,占比为19%,余下的个人贷款和其他贷款依次占比约17%和9%。从不同规模的银行情况来看,超大型银行的贷款行业分布相对最平均,房地产贷款占比低于50%,而中型银行的贷款分布最集中,房地产贷款占比超过77%。

美国银行业的房地产贷款种类繁多,可细分为房地产开发贷款、商业地产贷款、房屋净值贷款和多户住宅贷款以及1~4人住宅贷款。以商业地产贷款占总贷款比重为例,自2009年开始,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该比例占全部资产的比重整体呈现略微下降趋势,进入2012年则有企稳迹象。不同规模银行均呈现相同趋势。其中,大型和中型银行的比重一直相对最高,2012年仍保持在25%以上,而占比最小的超大型银行则已收缩到7.5%以内。可见,大型银行由于资产分布多元化,对商业地产贷款依赖性最小,而大中型银行则更依赖于对房地产开发的贷款。

盈利能力

净利润增长率。在经历了2008年和2009年的低迷后,美国银行业盈利能力显著增强。2011~2012年,花旗、美国银行、富国三大银行均实现盈利,201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63.45亿美元、34.6亿美元和138.07亿美元。相比而言,危机对花旗以及美国银行的冲击尤为明显。2008年花旗银行的净亏损达到近280亿美元,美国银行则从在危机中收购美林证券后,盈利能力受到明显拖累,2010年出现亏损,2011年后虽有明显复苏却仍尚未达到危机前的盈利水平。而富国银行一直表现较佳,即使在2008年危机时,也一直保持净利润为正,这主要得益于富国银行主营商业银行业务,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有限。

从六大银行(美国银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团、富国银行、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的报表来看,按2012年三季度净利润高低排名,依次是:第一,摩根大通57亿美元,同比增长32%,创历史最高纪录。第二,富国银行49亿美元,同比增长22%,连续6个季度创新高。第三,高盛集团15.1亿美元,而上年同期则亏损3.93亿美元。第四,花旗4.68亿美元,因出售美邦银行的损失导致利润同比减少88%。第五,美国银行2012年三季度净利润为3.4亿美元,较2011年同期下滑。最后,摩根士丹利是六大行中唯一出现亏损的银行,亏损达10.1亿美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则为22亿美元。

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银行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代表银行运用一单位资产带来的净利润和银行运用一单位净资产(即银行资本金)带来的净利润。通常,影响该指标的因素包括净利润、平均资产余额、净资产额、信贷资产质量、中间业务税收、利息及经营支出水平以及税收等。

自2010年开始,美国银行业整体收益率有明显改善,2012年前三季度保持了近两年来的较高水平,2012年三季度ROA和ROE分别升至1.06%和9.38%,均高于2011年的水平(1.03%和8.71%)。从不同规模银行的情况来看,ROA和ROE呈现的变化趋势几乎相同。自2010年开始,规模越大的银行,收益率越高。超大型银行的表现最佳,小型银行垫底。其中,大型银行在2012年二季度成为例外,排名第一,ROA和ROE分别为1.43%和12.14%。

2012年前三季度,花旗、美国银行和富国三大银行的ROA分别是1.20%、0.21%、1.39%,富国银行表现最佳,而美国银行相对较差。各大银行报表显示,金融危机遗留的重组及相关法律诉讼问题依旧拖累其收益状况。仅2012年三季度,美国银行用于法律诉讼的费用达到16亿美元,且由于被指控收购投资银行美林证券时未向股东披露重要信息,美国银行同意支付24亿美元以达成和解协议。花旗则由于出售与摩根士丹利合资的美邦银行部分股权,承担了47亿美元(税后29亿美元)的损失。另外,美国政府也对富国银行发讼,指控其住房抵押贷款产品存在欺诈,要求对其进行民事处罚。应该说,金融危机的遗留问题仍在影响着美国银行业的业绩及未来发展前景。

利息收入水平。利息收入水平是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体现。利息收入比为净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2012年前三季度,由于银行业平均净息差从3.56%缩小至3.43%,美国银行业利息收入水平受到一定影响,实现净利息收入3178.93亿美元,同比增长仅0.6%。一方面,由于平均资产收益率比平均融资成本降低更快,有67.8%的银行报告了净息差的降低。另一方面,由于生息资产增长了4.6%,抵消了息差降低的影响,从而带来了净利息收入的增加。

花旗、美国银行和富国三家代表性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在危机前后相对比较稳定,各银行间差异不大。自2010年起,花旗保持缓慢上升趋势,在三家银行中相对较高,2012年前三季度已达到60%以上的水平,另两家基本保持在50%左右。

非利息收入水平。根据FDIC的规定,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分为四类:托管收入、存款账户服务收入、交易账户盈亏和附加非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大部分都是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的净收入,即通常所说的中间业务。对于美国银行业来说,由于银行不断开拓手续费收入等非利息收入业务,目前,非利息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贷款利息和投资收入增速,金融机构看准了非利息收入,把它作为未来扩张的关键。以2012年前三季度为例,美国银行业实现非利息收入1858.66亿美元,同比上升5.9%,这一指标成为美国银行业2012年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其中,固定收益产品及抵押贷款业务是其主要推动力,而这两类业务方面均与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以及美国楼市复苏密切相关。

整体而言,2008年至2012年三季度,美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基本保持在35%~36%的水平,2009年除外(39.58%);非利息收入占资产比重,基本保持在1.6%~2%,仅2008年四季度受危机影响下降到1.2%以内。一般而言,超大型银行的该比重一直相对最高,但自2010年后略有下降,2012年三季度回升至1.95%,而大型银行在2012年增长更明显,中小型银行排名依次靠后,近两年内,基本维持在1%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中间业务收入对推升银行业绩仍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多德-弗兰克法案》对银行业施加了诸多限制措施,预计将对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以高盛为例,2008年9月,高盛等投行为获得美联储提供的流动性,转变为银行控股机构,因此也被纳入“沃克尔法则”的监管范围。高盛自营交易收入约占集团总收入的10%,而其他大型银行自营交易收入也大多占集团总收入5%~10%的水平。不过对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而言,不排除其来申请转回投行的可能性,以避开监管。毕竟2008年的被迫转型主要是为了获得联邦贷款的贴现窗口优惠,而如今,需要援助的时刻已经过去。

成本收入比。美国银行业的营业支出包括经常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即非利息费用。对于大多数金融机构,最主要的非利息费用是雇员薪酬及人事费用。由于近年来银行雇佣高水平人员和从竞争对手处挖走阅历丰富的高级管理人员,这一费用迅速增长。

篇(8)

作者简介:周丽丽(1973-),女,吉林长春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行资金结算部会计师,会计主管;

吴桓(1971-),女,吉林长春人,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支行经济师,财务会计部副经理。

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1-0053-03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金融全球化正不断融合。网络经济加速发展的同时,也为金融业提供了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网络技术与银行业务形式逐渐融合起来,就成为电子银行业务。网上银行(以下称为“网银”)已经作为银行一种新的服务手段为客户提供在线服务,成为传统银行柜台服务在互联网上的延伸。

一、网银简介

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展的银行业务,简称网上银行业务,其是电子银行业务的一种。中国银监会在《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中对电子银行业务的定义是: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讯通道或开放型公众网络,以及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利用电话等声讯设备和电信网络开展的银行业务,简称电话银行业务;利用移动电话和无线网络开展的银行业务,简称手机银行业务;另外,还包括其他利用电子服务设备和网络,由客户通过自助服务方式完成金融交易的银行业务。

与网络技术相同,网银业务最早出现在发达国家。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金融电子化网络在西方进入飞速发展阶段,1995年10月,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的诞生,标志着网络银行时代的到来。随后,我国招商银行在1997年率先推出网上银行“一网通”,成为中国网银业务的市场导引者。1999年9月,针对企业的网银业务也相继开通使用。目前,中行、建行、工行的网银业务发展日渐成熟,网银与物理网点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构成了现代化商业银行的主要服务渠道。

网银利用Internet将客户的电脑终端连接到银行网站,是实现将银行的金融服务直接送到客户办公室、家中和手中的金融服务系统。客户在柜台上办理的传统服务项目,均可以通过网银自行操作即可完成办理。一般的个人网上银行可以开办的业务类型有:(1)基本业务,包括在线查询账户余额和交易记录、信用卡管理、转账、外汇买卖、电子对账和网上缴费支付等;(2)网上投资和理财,包括买卖股票、基金、黄金业务、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3)网上购物,如开通支付宝业务等,可以实现网上购物协助服务,为客户进行网上购物提供支持,这也是营业柜台无法实现的特殊服务项目。

企业版网银的服务品种比个人客户的服务功能更强大,也更复杂。一般可以提供的服务,除账户余额查询、交易记录查询、转账、在线支付各种费用等基本服务外,还包括开通账户归集和集团理财、工资代扣、差旅费报销、商务信用卡服务、公积金管理、国际业务等服务,其具有多人操作、流程灵活等特点。

网银对传统银行业务的突破点有3个:一是打破了银行在提供业务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不再有每天8小时办理时间和固定营业场所的限制;二是客户利用自己的设备进行的所有操作,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自助完成,减少了银行的服务成本;三是由以账户为中心向以客户为核心管理的方式转移,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

二、网银是银行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使网银成为一种必然。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需要灵敏的国际信息网络,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更全面、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平台。无论是国际金融发展趋势,还是国内金融市场开放方向,都是以信息技术作为依托的金融服务网络化。各种基础金融服务结合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可以使银行业金融服务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在电子商务的发展浪潮中,网银就是银行适应网络时展需要而推出的新型金融服务方式。网银以其高效率、低成本、简单方便的先进网络支付方式改革着商业支付结算的趋势和方向。

第二,网银是银行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实际需要。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不仅面临着来自经济全球化、客户需求等多元化的压力,还面临着同业竞争加剧等严峻挑战。不断涌入的外资银行在资金实力、技术手段、经营经验和全球化网络上都具有显著优势,它们拥有先进的电子化手段和更快的金融创新速度。如果说国内的银行业服务还停留在水泥加板凳式的传统服务方式上,且不说不能满足客户不断多元化的需求,也会把最有经济潜力的高端客户市场拱手送给强大的竞争者。几乎所有的银行都认识到网络银行业务对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将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作为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推动业务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另一方面,大多数网银产品都是建立在银行自身科技应用水平的基础上,持续研发且不断深化,都有其创新特质,是其他银行很难同步模仿的。成功的银行还可以在这一领域确立起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总体来说,网银是现代商业银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新型金融服务渠道。

第三,网银是改善银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客户对银行服务数量和种类的需求趋势逐年扩大,而银行的服务供给相对不足。银行从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都在增强,业务办理的质量和效率不断经受考验,相应的各种风险也居高不下。无论是对公客户还是对私客户,都希望方便快捷的服务,而抱怨排队等待现象,但是银行的服务窗口不可能无限制的增设,而且设立柜面渠道的成本很高。供需矛盾的彻底化解,就需要找到成本低廉且方便快捷的服务渠道,不受空间和时间制约的电子渠道就成为必然趋势。拥有开放式的网络、巨大的虚拟空间的网上银行,可以为客户提供标准化、批量化、综合化、程序化的产品服务。对银行来说,既节约了运营成本,也做到了服务质量与效率的根本性提高。

三、网银对银行发展的重要作用

网银作为商业银行的电子服务渠道,能够增强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和业务开拓力,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还能够巩固、稳定和发展客户,提高服务效率,改善银行服务,为银行业务发展改革和创造价值等发挥重要作用。

(一)促进银行业务发展和经营战略转型

在金融国际化的趋势下,我国金融机构急需与国际性大型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模式看齐,不断对自身进行改革和调整。我国的大型银行正由粗放式经营管理模式向集约型管理模式转型,并由操作型、核算型的网点向营销服务为主的综合化网点方向转进。网银的开办,不仅重整了业务流程、创新了服务产品设计,也把网点大量的标准化、操作型、核算类的现金和单证类业务逐渐迁移过来。不但分流了网点业务,减轻了员工工作负荷,缓解了客户排队压力,也将富余下来的人力资源转用于开展理财等高级、人性化的服务,进而增强网点的实际综合能力。

(二)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升经营效益

网银具有费用开支少、服务功能全、业务市场大等优势,实现了无纸化、网络化运作,大幅提高了服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通过各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使银行经营方式更趋科学合理。这不仅给银行带来了新的生机,而且通过无边界的网络,在金融同业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建立起深层次和更广泛的合作。在网银应用过程中,实现了分流柜台压力,节省部分人力、物力,降低了柜面设立成本,从而减少了业务经营成本。网银拓宽了银行的金融服务领域,同时带来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在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客户对金融创新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的形势下,网银的安全高效发展将为银行带来更快速的效益增长。

(三)提高客户满意度,推动银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网银的优点是为客户办理相关业务提供便利,除了时间、空间的便利,客户也无需填写各类存取款单、支票等纸质凭证,只要通过点击鼠标的方式就可以享受到快捷及时的金融服务。它的自助流程,标准化、透明化服务,友好易用、安全可靠也在实际使用中被众多用户所证明和认可。在公众最关心的安全方面,银行不断探索,并进行版本升级。以中国建设银行的网银技术为例,其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USBKEY储存证书和动态口令,并提供短信通知服务、多个密码验证和限额控制等保护措施,保证其既具有方便的可操作性,也让用户真正的放心使用。网银的安全性在逐渐被大家接受,每年的新增用户数量也在不断上升。可以说,网银的高度可用性会进一步增强客户对银行的依赖性和满意度,降低客户流失率,增加客户稳定性,最终推动银行为保持客户满意度,在持续保证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效率方面的努力。

虽然网银存在支付功能有待突破和完善、安全性亟待解决等问题,但其是银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服务渠道。毋庸置疑,随着网银日益被公众所接受和使用,不断完善的网上银行在银行电子化发展的道路上前景将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 王光化.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的现状与未来[J].时代金融,2007,(05).

[2] 张劲松.网络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篇(9)

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李稻葵,2012),从人民币可兑换到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迈向国际社会的重要步伐(王小奕,2012)。因此,人民币由区域化到国际化是必然的趋势。在此过程中,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深,在业务开展上,将有大量的人民币流入境外市场,同时也有外国资本流入境内从事银行、证券等投资活动,由此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有鉴于此,本文在讨论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基础上,着重探讨人民币国际化的货币替代效应与银行业改革、人民币区域化与中国银行业改革,着重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对商业银行经营“三性原则”,即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及趋势

《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2》显示,人民币从2010年初到2011年底国际化的程度是从0.02%上升到0.45%,增长的幅度是5倍。这客观反映了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国际债券发行以及充当外汇储备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

虽然人民币走国际化是一条不可逆的道路,但是就目前而言,与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等国际上主要的货币相比,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可知,截至2011年第四季度,美元国际化指数为54.18%,是人民币的120.4倍;欧元国际化指数为24.86%,是人民币的55.2倍;日元国际化指数是4.56%,是人民币的10.1倍;英镑国际化指数是3.87%,是人民币的8.6倍。因此,通过对货币国际化指数的横向比较,我们可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仍然偏低,人民币国际化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二、货币替代、人民币区域化与中国银行业

(一)人民币货币替代效应与中国银行业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货币替代上。货币替代是指一个居民愿意更多地选择外币代替本币来充当价值储藏、支付手段、交易媒介等货币职能的现象,这种货币替代反映在宏观层面就是国际收支币种结构发生渐进性转变。

目前,我国人民币国际化逐步展开,我国与国外的经济贸易更加频繁,越来越多国外投资者接受和使用人民币。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至2012年我国的人民币替代情况大部分年份均处于0.45%以下,说明我国人民币的货币替代程度并不严重。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后,国内外币存款减少,人民币替代值(F/m2)呈下降趋势,但自2012年起人民币替代值呈现快速上升态势。

但是,2012年我国外币存款剧增,这是由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增加,国际金融动荡导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所致。人民币汇率的贬值预期下,加上央行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出于资金避险的考虑,更多投资者愿意选择外币存款。但总体而言,随着人民币国家化进程的加深,人民币“反替代”将是始终伴随的趋势和现象。

(二)人民币区域化与中国银行业

人民币区域化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经阶段。中国一直与东亚区域、东盟国家、港澳地区等国家地区保持密切关系,近年来,中国与作为贸易计价和贸易结算货币在我国边贸地区倍受欢迎,人民币区域化的外部条件日益成熟。人民币区域化有利于中国银行业拓宽海外金融市场业务范围,吸收更多的境内外客户资源。

人民币区域化的发展会促进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形成。同样,当人民币离岸市场的规模逐渐扩大,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接受程度和使用范围也就相应扩大。从浦发银行获悉,截至2012年5月末,该行离岸业务总资产达52亿美元、离岸存款余额达51.7亿美元、离岸贷款和贸易融资余额达26.3亿美元,分别是开业当年的66倍、75倍和51倍,10年来年平均增幅分别为52%、54%和48%,离岸客户从96户发展到1.9万户,年平均增长幅度达70%。

此外,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1997至2009年我国境外流通规模预测如图3所示,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我国区域化进程加深,近几年来我国人民币境外流通量呈快速上升趋势,人民币流通数额进一步扩大。如此大的境外流通量,如何建立高效安全的资本回流机制变得尤为重要。

三、人民币国际化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

(一)人民币国际化对银行业安全性的影响

安全性作为商业银行的第一经营原则,是指银行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风险防控能力,避免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保证银行经营的正常和运营资金的安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汇率风险管理有着新的要求,首先人民币国际化提高了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水平,并且在人民币升值阶段将使我国银行业外汇资产蒙受损失。

汇率风险方面,人民币国际化以后,我国银行业普遍存在国外资产(国外资产侧面反映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就我国金融机构在国际金融机构投资来看,从2009年起,投资额一直在1500亿元人民币以上。近年来,人民币顶受着美元的压力,并没有一步实现人民币快速升值,而是一直处于稳步状态,但即便如此,我国银行业不断增长的在国际金融机构资产也会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遭受外汇贬值带来的损失和风险。

(二)人民币国际化对银行业流动性的影响

流动性是银行经营的三大原则之一,是商业银行为了满足客户随时提现和基本贷款需求而保持的必要资金流动。保持适度的流动性,可以增强银行资金的周转和应急能力,保证我国商业银行的运营安全。

人民币国际化扩大了人民币的流通范围,拓展了商业银行的外汇业务,同时,稳定的汇率也增强了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的信心和需求。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外汇结构较合理,存贷比以及中长期贷款比值都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人民币国际化引起的人民币需求量增加并没有对我国银行业的外汇流动性造成过大的影响。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外汇流动性风险总体不高。

此外,流动性比率是银行业流动风险监控的核心指标之一,常用“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表示。随着人民币国家化进程的扩张,2010年至2012年人民币与外币的流动性均成上升趋势,远高于监管标准的25%,说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自足能力比较强,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缩小。

(三)人民币国际化对银行业盈利性的影响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总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最终目标。安全性和流动性的有效执行,是实现盈利性的前提条件。

1.人民币国际化拓宽了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和人民币直接投资结算业务

人民币国际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直接影响体现在跨境贸易结算和对外直接投资结算上。从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结算看,自从2009年4月国务院开展试点以来,不论是货币贸易还是服务贸易以及其他经常项目等,均呈增长态势。其中,就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结算金额,2013年前三个月度比2012年同比增长分别为145%、39%和61%。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有效地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同时国内企业采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也能够有效规避汇率波动产生的风险,同时降低企业购汇和结汇的费用。与此同时,许多境外企业也会在国内商业银行开设人民币账户,同时国内银行也可为境外银行独立开设人民币同业的账户,这不仅扩大了国内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而且也能够为国内银行创造汇兑、结算以及相关的中间收入。

2.人民币国际化使得我国银行业贷款结构由境内贷款为主转向境内外贷款并重

从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影响看,人民币国际化开展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由以前的国内业务延伸至国外业务,业务类型也从简单的存贷款业务拓展至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等。就贷款结构来看,2011年至2012年,我国的境内外贷款需求旺盛,贷款数额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人民币国际化使得人民币走出国门,被越来越多的国际和地区所接受,甚至有些国家愿意使用人民币作为官方外汇储备币种,境外机构对人民币的需求也增加,总体贷款数额在增大,我国银行业贷款结构由境内贷款为主转向境内外贷款并重。

3.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将挤占国内部分存款份额

从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影响看,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以境内定期存款、活期存款为主,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后,我国人民币离岸存款业务也在逐步形成阶段。

2008至2010年,我国商业银行境外存款和筹资呈下降趋势,我国直接负债减少。就我国商业银行对国际金融机构负债来看,2008至2012年,整体趋势平缓。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会挤占国内部分存款份额,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带来了资产业务的增加,适当地减少负债可以使我国商业银行免受因国际汇率变动带来额外利息费用的损失。

4.人民币国际化迫使我国银行业着重开展中间业务

根据银监会的统计,2008年至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9.7%、11.8%、12.5%和14.9%,某些商业银行甚至达到了20%至30%。特别是随着人民币走向国际,我国与周边国家地区贸易往来更紧密,我国商业银行将有更多机会与国际银行接轨,我们可以趁此机会借鉴国外银行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借着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的契机,大力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四、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下中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银行业有深刻的影响,需要在此过程中,我国银行业需要寻求自身新的定位,着力参与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并在加强风险管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一)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寻找新的定位

在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下,我国商业银行首先必须看清国内外金融市场现状和环境,找准自己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定位。其次,洞察金融自由化与政府管制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条件的变化,正确认识人民币国际化下带来的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务的波动及影响,用理性的目光看待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商机与挑战。再次,合理分析我国银行自身与国外大银行相比较下的优势和差距,并借鉴国外成功大银行的经验和理性分析金融危机中美国大银行瞬间倒闭的原因,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寻求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扩张模式。此外,还需把握我国政府政策的导向,认识银行内部机制的缺陷和市场竞争的趋势,及时调整策略,找准有利于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基点和契机。

(二)银行业拓展多种途径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

首先,随着人民币从计价货币到结算货币的转变,由区域化到国际化进程的开展,甚至被更多国家纳入外汇储备,我国中国银行业也可以借此机会,走出国门,努力跻身世界前1000家银行前列,扩大国际影响力,争取清算行地位,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民币相关业务,从而扩大市场份额,由国内银行转变为综合实力强、业务范围广、资金头寸足的国际大银行。其次,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逐步会形成人民币离岸中心,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借此机会通过提供各类离岸人民币产品以及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解决方案来抢占先机,从而获得更多的客户来源,参与全球竞争。

(三)参与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

首先,金融危机周期的缩短,欧债危机的蔓延,汇率的频繁波动,美元的贬值以及其不稳定性导致各国对美元需求的减少,加上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日增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人民币的需求增加,给我国商业银行人民币业务扩展带来契机。其次,近年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频繁亮相,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国际上普遍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看好,都为我国银行业走出去提供了支撑和机遇,为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奠定基础,为我国银行业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李元旭,黄岩.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J].金融研究,2000,3

[2] 柯文,李泽由.人民币境外流通规模预测:1997-2009[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篇(10)

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2012)对社区银行进行了如下的界定,“社区银行主要在有限区域内从事存贷款业务,并依赖于关系融资方法,通过与客户之间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来获取特定的信息”。在判别标准上,FDIC提出了以下几个量化指标:(1)资产规模在2010年底少于10亿美元;(2)贷款与总资产之比大于33%;(3)核心存款与资产之比大于50%;(4)分支机构数量多于1家,但不超过75家;(5)分支机构设立的州不超过3个;等等。

不过,与其本来涵义相比,目前国内所指的社区银行,并不是针对机构的整体属性,而只是关注对社区客户所提供的服务本身。目前在这一领域中备受关注的几家银行,在机构属性上(从规模、业务结构以及客户结构来看)与真正意义上“社区银行”相去甚远。

不管概念上如何去判定,对“社区银行”关注度的上升,反映了中国银行业在过去一段时期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即普遍加大了对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力度。这一调整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一方面,市场竞争日渐加剧,银行在拓展传统大企业客户时所面对的挑战(来自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越来越多,议价能力和获利空间为此受到较大削弱,亟需拓展新的客户和收入来源;而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无论是总量还是类型)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零售银行业务的市场潜力开始逐步显现。在这种背景下,更多的银行(特别是之前更侧重大企业客户的大型银行)试图介入小银行的传统领地,拓展所谓的“社区银行”服务,已成为很自然的战略选择。

不过,尽管发展的方向是确定的,但有一些问题,比如,“社区银行”业务的经营状况究竟如何?与一般意义上的银行业务相比,竞争优势何在,潜力到底有多大?大银行在这一领域的迅猛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等等,仍待进一步探讨。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回顾美国社区银行业在过去一段时间的演进轨迹,对相关问题做一个系统的梳理,以期对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地方小银行)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美国社区银行业概貌

根据上述FDIC的界定标准,截至到2011年底,在FDIC投保的社区银行共有6794家,比1985年减少8869家。考虑到同时期内新成立的社区银行为1740家,26年间,美国社区银行数量累计减少超过10000家,占1985年全部社区银行数量的67.73%。与此同时,大银行(非社区银行)的数量同样有所减少,从2238家下降到563家,扣除新增牌照,累计减少1921家,下降幅度更是高达85.83%。银行数量大幅减少,反映了美国银行业竞争加剧、市场份额日渐集中的趋势。

银行数量减少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破产倒闭、合并、被兼并以及其他因素。其中,绝大多数破产倒闭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储贷协会危机和2008年至今的次贷危机期间。合并与兼并的高峰则出现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都是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时期。90年代中期之后,社区银行合并的步调大幅减缓(见表1)。

银行数量急剧下降意味着行业集中度大幅上升。从1985年至2011年,美国银行业总资产从3.7万亿美元上升到13.9万亿美元,增长近4倍,大型银行的扩张速度则远远超这一水平。目前美国最大的4家银行集团,即美洲银行(BOA)、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花旗银行(Citigroup)和富国银行(Wells Fargo)在1984年的资产总额约为2280亿美元,市场占比约为6.2%。而到2011年末,4家银行的资产总额已达到6.1万亿美元,增长近30倍,市场份额高达到44.2%。

与大银行的迅猛扩张相对应,以社区银行为主体的小银行的市场份额则明显下降。1984年,社区银行的资产规模占全部银行业比重约为38%,到2011年则下降到14%。从时间上看,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早期,社区银行的市场份额下降较快,与银行业危机直接相关。在平均规模上,社区银行与非社区银行之间的差异明显扩大,1984年,非社区银行的平均规模约为社区银行的12倍左右,而到2011年,非社区银行的平均资产规模达到214亿美元,而社区银行的平均规模仅为2.9亿美元,二者间的差距扩大到74倍。

从网点数量看,社区银行的占比也明显下降。特别的,在所考察的时期内,与大银行网点数量持续增加相比,社区银行的网点数量则一直呈稳步减少态势。网点总量从1984年的43680家下降到2011年的35851家,每家机构的平均网点数量略有上升,从3.3家增加到了5.3家。而非社区银行的网点总量则从1984年的40658家稳步上升到2011年的62329家,每家机构的平均网点数,从17.2家大幅增加到111.7家。

社区银行的经营特点

传统上,社区银行是以零售业务(小微企业与个人)为主,并以关系融资作为风险控制的主要手段。不过,在过去二十多年中,随着银行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大银行在零售业务领域的急速拓展,极大地挤压了传统社区银行的生存空间,不得不通过业务调整加以应对。总体上看,在此过程中,社区银行的风险偏好明显上升,一是资产平均期限有所延长,通过期限错配加大来提高收益;一是在零售业务以外,积极拓展工商企业(特别是房地产)业务,这与大银行的调整方向正好相反。1984年,零售贷款(含对个人的住房抵押贷款)占社区银行全部贷款之比为61%,到2011年末,下降到36%,而同一时期,大银行的零售贷款占比则从35%上升到了54%。

更具体地分析,在几类主要贷款中,社区银行的抵押贷款、消费贷款占比明显下降,对工商企业贷款则保持平稳,与此同时,商业地产贷款占比则大幅提高。与之相对应,大银行的抵押贷款与零售贷款占比稳步上升,商业地产贷款略有下降,而工商业企业贷款则大幅下降,其他资产(含证券投资)占比则明显上升。从资产配置情况看,社区银行的业务模式相对传统和单一,对信贷的依赖程度甚至还有所提高,而大银行资产多元化的趋势相对明显。

由于机构数量众多,且所处的地区间差异也很大,社区银行的业务侧重也有很大的分化。根据不同机构的业务特征,FDIC将社区银行划分为7种不同的类型,即抵押贷款类(个人抵押贷款占总资产比重超过30%)、消费信贷类(信用卡等消费信贷占比超过20%)、商业地产类(商业地产信贷占比超过30%或房地产开发贷款占比超过10%)、工商企业贷款类(工商企业贷款占比超过20%)、农业贷款类(农业贷款占比超过20%)、多专业类型(符合前述5种类型标准的两种以上)以及非专业化类型(不属于任何一种类型)。从发展趋势看,在1984~2011年期间,商业地产类机构数量占全部社区银行的比率从2%大幅上升到24%,工商企业类机构和消费信贷类机构则明显减少,占比分别从11%和9%下降到2%和1%。

社区银行的业绩状况

用税前资产收益率(ROA)比较,在90年代中期之前,美国社区银行的经营状况与大银行基本持平,但在之后的时间里,其经营效率方面的劣势日益明显,差距逐渐加大(见图1)。到次贷危机期间,两类银行的收益都出现了大幅下降。平均来看,在1985~2011年期间,社区银行平均税前ROA为1.05%,显著低于大银行的1.31%,也低于银行业整体平均水平(1.25%)。

对利润作进一步的分解后,可将社区银行与大银行之间的盈利差异归结为几个主要原因:一是社区银行收入结构相对单一,非利息收入占比较低,缺乏收入增长的来源;二是利率市场化所导致的存贷利差收窄,对社区银行收入产生了更大的冲击;三是社区银行与大银行的经营效率差距日渐扩大。

从收入结构角度考察,社区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明显低于大银行(见图2)。在1985~2011年期间,社区银行非利息收入与总资产之比为0.85%,远低于大银行的2.05%。究其根本,是因为社区银行业务模式单一,拓展非利息收入的能力相对有限。从与大银行的分项比较来看,除了储蓄账户服务收费与大银行大体持平外,在信托收入、金融市场收入、服务收入以及证券化收入方面,社区银行都明显偏低。

从趋势上看,受利率市场化的影响,从90年代早期开始,美国银行业的净利差水平一直在稳步下降。尽管在大多数时间里,社区银行的净利差都高于大银行,但由于收入结构的单一性,净利差收窄对其产生的冲击明显高于大银行。

在经营效率方面,社区银行与大银行的差距日益扩大。以效率比率(Efficiency Ratio)来衡量(非利息支出除以营业净收入),在考察期内,社区银行的经营效率在9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逐渐降低,而且,与大银行之间的差距开始逐渐扩大,并在次贷危机爆发之初达到最大。根据效率比率的构造,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社区银行经营效率的下降,一是非利息支出相对较高;二是总收入增长相对较慢。从实际数据来看,收入结构单一导致总收入增长缓慢,应是更主要原因,这说明,在过去20多年中,银行业范围经济的特征在不断增强。

社区银行的风险与资本

当然,尽管整体业绩表现落后于大银行,但社区银行仍具有一些明显的比较优势,特别是信用风险相对较低(见图3)。在考察期内,社区银行的坏账损失(核销率)全面低于大型银行,在信用卡、个人住房按揭、农业贷款和消费信贷方面更显突出,信用成本仅为大银行的一半左右,甚至更低。这一情况,反映了社区银行所倚重的关系融资技术,在特定领域的风险防控方面有其独特优势。

尽管实际信用损失较低,但社区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却长期高于大银行,或许除了覆盖风险外,社区银行将持有较多的资本作为增强客户信心的一种手段。从趋势上看,从90年代初开始,美国银行业整体的资本充足率迅速上升,这与巴塞尔协议实施有直接关系。相比较而言,社区银行平均的资本充足率水平更高,基本维持在15%以上,高于大银行的13%左右。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二者间的差异显著缩小。

留存收益和外部融资是银行获得资本金的两个主要渠道,相比而言,社区银行更依赖于收益留存,大银行外部融资占比则相对较高。在1984~2011年期间,留存收益在社区银行总资本中占比到了48%,而同一期间,大银行资本金构成中留存收益只占29%。从时间趋势来看,在经营平稳的时期,留存收益是社区银行资本的主要补充渠道,而在经济波动较大,特别是危机时期,银行盈利能力大幅下滑,内源融资能力下降,对外部融资的需求明显增强。此外,在银行发展较快的时期(如兼并),也会有较大的外部融资需求。

在外部融资方面,除了传统的股权融资外,美国监管当局还允许银行发行信托优先证券(Trust Preferred Securities,TruPS)来补充资本,在次贷危机爆发前,此类证券成为美国银行业募集资本的重要途径。尽管在规模上,社区银行发行的TruPS与大银行不可同日而语,但在2000~2007年期间,通过TruPS募集的资金仍占到了社区银行外部融资的一半。针对一些规模较小,不能在公开市场直接发行TruPS的社区银行,一些投资银行还开发出了相应的担保债务凭证(CDO)工具,将其进行打包发售。

2007年之后,次贷危机的爆发对TruPS市场造成了致命打击,市场规模急速萎缩。此外,“巴塞尔协议Ⅲ”也对银行资本做出了更为严格的界定,大大削弱了TruPS的价值。为此,2007年后,美国政府设立了两个计划来为银行进行临时性资本补充,一个是2008年启动的不良资产处置计划(TARP),在该项目下,财政部专门成立一个资本购买计划(CPP),用于直接购买金融机构的资本,其中也包括社区银行。另一个则是2010年创立的小企业信贷基金(SBLF),该基金中,有300亿美元可用于购买社区银行的资本,以改善小企业的信贷可得性。

总结与启示

总的说来,在过去20多年中,因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和几次金融危机的冲击,美国银行业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趋势是银行业集中度明显上升,大银行(特别是超级大银行)的市场份额大幅提高。与之相对应,以社区银行为主体的小银行的生存空间则受到较大挤压。概括起来,在此期间内,社区银行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银行的“社区化”转型,直接侵蚀了社区银行的传统领地。随着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不断发展,“社区化”业务中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障碍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缓解,这为越来越多的大银行介入该领域提供了便利,同时,大银行在资金成本以及运营效率上的比较优势开始逐步显现,导致竞争日渐激烈。

第二,利率市场化对社区银行造成较大的负面冲击。从90年代早期开始,美国银行业的净利差水平一直呈稳步下降趋势。当然,由于目标客户议价能力上的差异,在大多数时间里,社区银行的净利差水平都要高于大银行,但由于客户需求和收入结构相对单一,受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却更为明显。

第三,城市化水平提高也削弱了社区银行的客户基础。在考察期内,美国人口向大都市区聚集的趋势仍在继续,且保持了较快的速度。对于机构分布和业务重心主要在小型县域和农村地区的社区银行来说,这一变化意味着客户以及业务机会的持续流失。

第四,互联网金融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广义上的互联网金融,既包括网络技术在银行业服务中的广泛引用,也包括近来比较受关注的互联网企业对金融业的渗透。总体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金融服务的地理区域,克服了传统银行服务在距离上的不经济,由此给客户提供了更多的转换服务机构的选择。在这种新的环境下,社区银行网点下沉的优势将受到较大的挑战,考虑到互联网渠道极低的成本,这种潜在威胁或许相当严重。

当然,在面临众多挑战的同时,我们也能看到社区银行所具有的一些独特优势,特别是其所倚重的关系融资模式,在现代银行业的竞争中仍显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凭借这种融资模式,社区银行在局部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上仍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远高于大型银行。而同时,在信用风险的控制上,社区银行的表现也全面优于大型银行,坏账成本相对较低。

尽管并没有明确的“社区银行”分类,我国数量众多的地方中小银行(包括大部分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以及村镇银行在内)基本都具备社区银行的主要特征,如服务对象以本地客户(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为主,业务模式相对传统,更依赖重视客户“软信息”的“关系融资模式”,等等。长期以来,这些中小银行都是支持我国地方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市场准入放松以及大型银行的“社区化”战略,中小微企业及零售客户领域的竞争开始日趋激烈,而且,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也给部分地区的中小银行形成了较大的挑战。所有这些,与美国银行业曾经的经历并无二致。考虑到以上这些趋势在未来仍将持续甚至强化,那么,美国社区银行业在过去二十几年中的变迁,或预示着我国中小银行未来发展的轨迹,为此,中小银行自身以及监管部门都需提早研究和应对。

上一篇: 民事诉讼特有原则 下一篇: 初中物理学习经验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