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1 16:48:5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景观规划与建筑设计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文章对建筑生态环境设计的意义和景观设计做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了现代建筑生态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未来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做了探讨。
二、建筑生态环境设计的意义
建筑生态环境设计是一种全方位的立体环保工程,对自然而言,它以不触动生态平衡为目的,达到了节能环保的要求,住宅建筑生态环境设计的提出,发展以及推广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住宅建筑生态环境设计在运作过程中,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对经济而言,起到推动作用"住宅建筑生态环境设计是在全球实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提出来的,它是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而可持续发展又是人类在理解人地关系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管理制度、决策体系、政策法规等诸方面综合作用的产物。所以,它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人文意义、经济意义、自然意义。
三、景观设计概述
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又叫做景观建筑学,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
1.广义的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主要包含规划和具体空间设计两个环节,广义的景观设计指的是大规模、大尺度的景观设计,具有内容有:场地规划、控制性规划和环境规划等。场地规划是为了达到某种要求,人们对土地进行长时间、刻意的人工改造与利用,特别是对建筑、交通、景观、地形、水体、植被等诸多因素的组织和精确规划;控制规划主要是处理土地保护、使用与发展的关系,包括景观地质、开放空间系统、公共游憩系统、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等诸多单元之间关系的控制;环境规划指某一区域内自然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环境保护,目的在于维持自然系统的承载力和可持续性发展。
2.狭义的景观设计
具体空间设计环节就构成了景观设计的狭义概念。景观设计以生态思维为核心,是客观现实的需要。狭义景观设计中的主要要素包括地形、水体、植被、建筑及构筑物以及公共艺术品等;主要设计对象是城市开放空间,包括广场、步行街、居住区环境、城市街头绿地以及城市滨湖滨河地带等,其目的不但要满足人类生活功能上、生理健康上的要求,还要不断的提高人类生活的品质、丰富人的心理体验和精神追求。
景观生态设计是将生态理念应用与景观设计之中的一种设计形式。城市的建设需以自然的和谐、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的可持续为基础,居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必须要遵循生态原则,追求宜居的、富有精神感染力的居住环境,此时,景观生态设计在居住区生态建设中就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现代建筑生态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
1.高技术大量应用存在弊端
完全依靠高技术势必使得人的主体性受到限制与异化,而且带有极高的经济负担,所以高技术应该转向“适当的技术”。转向中间技术、适宜技术和软技术。
2.伪生态设计
如果在现代住宅建筑生态环境设计方面时只顾及了作为应用对象的地球方面,而没有考虑到人本身方面的变革,因此它只是对传统工业思想的修正,而不是彻底的变革,那么只能是伪生态的治与生态哲学的思想;如果仅从保护环境.出发或仅从应当做什么而忽略其可行性,就极易陷入理性超越论,那么必然导致伪生态;
3.片面的强调生态技术
住宅建筑生态环境设计强调的是与自然!文化!美学的多维融合,因而不是一个生态技术所能涵盖的"现在的很多做法是只注重生态环境而忽略其中的文化、美学等多种艺术因素,从而违背了初衷,没有整体性质。
4.片面重视艺术性和美学特征
住宅建筑生态环境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心理环境、城市环境休戚相关,单纯追求艺术性与美学特征不符合实用目的,所以它不应该片面重视艺术和美学体现。住宅建筑生态环境设计应该在研究人文科学的同时,加强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在探讨艺术的同时,注重技术的运用;学会从生态角度探索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将生态学、文化学、哲学、艺术学、建筑学/环境学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五、未来世界建筑景观设计发展的前景和方向
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得到进一步深入贯彻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这个时代的特点一是人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了;二是人越来越独立了;三是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稀少;四是人与自然环境越来越疏远。因此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面对面的接触和交流,更渴望向自然的回归,怀念过去带有人情味的邻里生活。请注意,我们这里所提到的“以人为本”之“人”的范围是广泛的,他包括了不同时代的人、不同阶级的人以及不同地域的人等。由此可知我们的设计只有在尊重自然环境、历史人文以及不同阶层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的前提下,才能体现出住宅区景观设计“以人为本”理念的真谛。
2.对分享性的重视
我们设计的首要目的就是让生活在居住区中的每一个住户都可以欣赏到舒适漂亮的景观。首先,在规划时要尽量利用原始自然风貌造景,尽量减少人工修饰,让居民们都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亲切,共同分享住宅区的环境资源;其次,强调区域性、领域性,这样可以丰富我们小区的层次,为居民们提供良好的交流场地,创造休闲、安逸、环境幽美的居住区环境。
3.注重历史文脉及其延续性
现今人们主要的活动空间就是住宅区,住宅区也成为历史文化的凝聚地与承载点。设计师们已经认识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在住宅区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而营造这种文化氛围,在设计中的具体体现应是对地域环境及地方建筑风格和当地传统文化的再现、提炼和发扬,使居民的居住环境既有品位又有特色。
4.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随着居民们的审美品位不断升高,住宅区景观设计开始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同时在设计中对居民生活的便利性、环保性以及舒适性都更加关注,力求其设施实用的同时又要美观,尽可能创造天然、舒服、亲切、宜人的住宅区环境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如在设计中创造亲地空间、亲水空间、儿童游乐空间、健身娱乐空间等。
5.坚持绿色环保的生态设计理念
我们设计质量的好坏不仅仅体现在艺术层面上,还要看是否环保及可持续发展。微观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为居民提供良好的采光、通风、降低噪音、吸附有害气体等方面的改造,同时加强了对地域自然景观、自然生态的保护。对于建筑环境景观设计来说,共存性和可再生性是非常重要的原则。我们在设计中要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融合;要更好地因地制宜,利用所有有利于居民们生活环境改善的因素,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发出绿色环保的住宅区环境景观。
结束语
建筑规划生态环境设计现在应用的很多,但是大多都是伪生态,一味的使用高科技去营造生态环境或者仅从保护环境出发或仅从应当做什么出发而忽略其可行性,这样的设计都不是生态环境设计,我们需要改正这些措施的观点。
参考文献:
[1]李俊玲,崔淑钦. 我国生态住宅发展途径探索[J].住宅科技,2002,(8)
1 前言
一个人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初期人们对他的要求仅仅局限与基本功能的满足,现在对于视觉、心理的感受有着更高的要求。对于生活和审美的要求能够更好的满足,并且创造出更高品质的居住小区,采取相应的规划。一般小区的规划都是要小区做好一个平面功能的布局,并且要求专业的建筑团队来进行户型的设计,然而景观的设计也只是对规划起到一个补充和完善的作用。但是这种绿化并不能从实质上提高景区的建筑质量,最近一些年很多人对于景观的设计理解有很大的改变,对于景观的整合并不是仅仅在花草树木上做些文章。而是要有一个整体的布局,从空间的层次、建筑的形态等方面实现综合一体化。将多种专业整合的方法结合在一起,进行环境优美居住小区的设计与规划,
2 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思路
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对于基础地基的自然情况进行研究和利用,对于景观中一些关系的处理情况和发挥,对于小区整体的风格要进行规划。很多方面,道路的流水线设计,水景的布置情况,地面的铺设。照明的设计等,这些情况若是能够处理的很好,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视觉都是一种很好的享受。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2.1 多元化的融合原则
经济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与发展,要求也在逐步的提高。所以对于居住环境中一些整体上的规划都是对于景观的一种结合,一种延伸和过渡,使人们走出狭小的居室,走到户外享受生活,置身在优美的环境中。在居民小区的内部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将其植物、建筑有序的结合在一起,能够充分体现有氛围的生活。
2.2 以人为本作为设计的思想
对环境重视一些,重视身边的每一个景色,注重自然与人产生的摩擦与共鸣、人们都是自然的一个附属品,而自然也是依托着人们才发展起来的。他们都是互相依托发展的,设计与环境之间也存在这一定的互动的空间,使其生活在狭小、固定、网络化的人们找回一种自由和畅快。在居民居住的小区中,设计必须要重视社会化和人性化的一些要求。并且小区中的居住景观要满足人们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人情味。可以在景观整合设计中对居民经常活动的范围进行仔细的设计,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和不同身份的人进行设计和整合。保证小区的居民放松身心。
2.3 设计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对于人们生活小区的设计必须要满足可持续发展这一基本原则,尽可能的减少混凝土的建筑物对人们视觉的冲击。保证给人们一种天人合一的淳朴的感觉,让人们回归到自然当中。
3 景观整合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在设计中出现绿化率降低,建筑群出现,品质下降
居民小区在规划和整合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小区内部空间的一种打造,这样的设计很容易造成绿化率的几千年各地,并且也很容易出现建筑群,建筑的质量下降。对于每一个建筑商来讲,最重要的容积率,也就是所谓的建筑面积,销售收入和利润。很多开发商都是追求高利润忽视了对景观整合的一些具体内容。土地资源是不可能再生的宝贵资源,对于土地资源的保护也是比较重要的,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也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商家都忽视了居住小区内部环境的打造并且并不是很重视小区的规划。建筑群出现,建筑密度很大,建筑品质下降。
3.2 居民小区对于住宅重视,对于规划不够重视
居民小区在建筑规划中,很多都是大面积投入到规划住宅,配套的设施被压缩到很小的范围,这就是一般建设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的问题。在审批的过程中很多审批下来的景观整合的面积都变成住宅楼的面积。这样的情况给居民的小区的住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所以只有解决了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才能够对使其小区成为一个真正高品质的住宅小区。
3.3 居民小区的景观整合设计过于简单,缺少空间感和层次感
居民小区在景观设计和整合上存在一个很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问题,就是景观的设计比较简单,在空间和视觉上都给人比较空洞,过于简单的感觉。在小区中没有草地,没有树木,也没有给居民一个休憩的空间和位置。
3.4 小区设计在建筑风格上过于城市化
很多居民小区的设计是城市设计中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比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很多小区景观整合设计的设计师往往重视的城市整体的风格,这样的设计就造成居民小区更加趋近与城市化,与随追求的自然、清新的环境都严重的脱节,这样对于城市景观也有一定的破坏。
3.5 居民小区的规划华而不实
居民小区在景观规划的过程中很多设计都是华而不实的,并且设计的面积过大,不能够准确的体现出我国现有的情况。小区规划的最后阶段就是户型设计比较重要的问题,并且也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对户型的设计看似简单的问题,也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细节的问题容易造成华而不实,面积偏大,不能准确的表现出我国的基本情况。
4 对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4.1 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居民小区在设计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并且对于建筑中出现加大层数的现象要严格的禁止,减少建筑的密度。对住宅的布置和环境的布置要保证在充足的阳光下,有清新的空气,并且要通风良好。提高小区的绿化率。首先对于建筑的层数减少建筑的密度。使得有更大的空间来维持小区的绿化,保证有充足的日照,有清新的空气,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根据地形选择一个合适的建筑方向。对于小区内的交通规划,要更加的合理,更加的人性化。有一个良好的交通环境,更加方便居民的进入,使得生活更加有秩序。
4.2 明确侧重点,住宅与景观比例相当
景观的规划过程中配套设施也占有一定比例,在配套设施的建设过程中要明确居民生活的需求,使配套设施能够放在比较有用的位置上,方便居民的生活。小区景观规划中需要注意的还有就是垃圾箱的处理问题。往住宅的垃圾处理通常是将垃圾道附设在住宅的楼梯平台处,因而经常发生堵塞而造成臭气四散、影响居住环境。在住宅小区规划中可以放弃垃圾道收集方式而采用室外垃圾桶、垃圾箱和中转站来处理。
4.3 重视小区景观整合的设计思想
建筑的造型能够充分的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水平,地区的风貌。有的城市景观的风格是代表现代、明朗、生机勃勃,有的景观的风格则是以祥和为侧重点。有的住宅则是采用立体的模式,以横线条为主,局部红色勒线,香槟色窗框,弧形窗,显得飘逸活泼。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设计的一些特点围绕不同的侧重点来进行。
5 结语
社会的发展进步,使得人们在社会中分工更为细化,合作也是比较广泛,很多人都是靠着舒适的环境来缓解各方面的压力。所以更多的人喜欢回归自然,喜欢自己生活的环境更加的和谐、舒适。这样对景观设计整合的要求就更高,景观的设计者只有充分的理解自然、历史、文化的含义,结合不同的人的不同想法,整合出更为完美的计划。
参考文献:
[1]丁亚亚 欧阳明晖. 紧张用地下的建筑规划――泰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规划设计方案 [J].《科技信息》 2011年 第30期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0;TU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5-0060-03
Literacy Culti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odelling In Painting Langua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Aspects of Thinking
QIN Hong-wei(City College of Art,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4, China)
Abstract :Digital age; What kinds of value is existed about manual painting art in people’s aesthetic cultivation of mind and practical design thinking until today?. It is the article first to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atercolor painting aesthetic mental training to promote the design of the British and people first entered the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Secondly, Western modern painting art’s influence on the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design. In the end, it is focused on about it be directed by Chinese painting art in the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thinking and function research.
Key words :digital age; painting modelling language;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thinking; application
Internet :.cn
当下,在数字技术增益人类生活的同时,也给人类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行知模式带来挑战。技术的高速进步往往超越了人类心理的进化速度,使人类对技术的接受方式、程度和技术与人关系的良性互动产生了差异和分离。在城市生产、生活、设计和教育领域中,电脑在其各环节中几乎得到全面的应用,致使徒手训练与绘画艺术的重要性受到一定忽视。作为技术工具的绘画,在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人类的多种智慧。也启发、表达了人类的技术能力和行为的界限,同样作为技术手段的电脑数字程序出现,也是人类智慧进步的脚印,这两者在人类的行为关系上各起到怎样的作用,而相互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这是个学术问题,又是一个在艺术与设计教育领域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它关系到人类的认知方式、审美的本质特征和技术的终极使命等重大学术命题。
数字技术的当下,绘画对设计还有哪些存在价值?带着这个疑问,文章是先从促进历史上最早进入工业文明的英国设计与民众素养的水彩画造型语言审美心智培养视角切入进行分析;进而扩展到西方现代各流派绘画造型语言及艺术观对现代建筑景观设计思维与形式风格的直接影响;最后落脚到中国古典绘画艺术对古今中西建筑与景园规划设计思维、功能形式表达的指导作用。阐述了绘画的艺术特色、造型语言素养及其对艺术与设计主体的景观建筑规划设计思维培养方面的内在应用机制与过程。
一、从1997年1月1日起,新建住宅的设计图纸必须明确标出每套住宅的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
二、住宅套内使用面积的概念是每套住宅户门内除墙体厚度外全部净面积的总和。其中包括卧室、起居室、过厅、过道、厨房、卫生间、储藏室、壁柜(不包括吊柜)、户内楼梯(按投影面积)。利用坡屋顶内空间作房间时,其一半的面积净高不低于2.1米,其余部分最小净高不低于1.5米,符合以上要求的可计入使用面积;否则不算使用面积。
每户阳台(无论凹、凸阳台)面积在6平方米以下的,不计算使用面积;超过6平方米的,超过部分按阳台净面积的1/2折算计入使用面积。
三、住宅建筑施工总承包单位要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洽商变更记录,对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的变动要准确地反映在竣工图上。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城市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创建优美、和谐的城市建筑环境也成为现代人所追求的新目标。加强城市建筑景观设计规划,为人们创造更舒适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是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功能与作用
1.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功能
建筑景观设计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调节,实现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并且使人们能从建筑景观设计中获得一定的认识和启发。从一定意义上说,建筑景观设计非常强调建筑个体与整体环境之间的关系。景观设计理念核心是人文主义,即在建筑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实现人对人文精神的追求。建筑景观设计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它必须同时满足建筑物的空间结构和人们对建筑环境的精神需求这两方面的要求。
2.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作用
城市建筑景观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它作为城市文明以及民族文化的表现符号而存在着,除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外,更多地是作为满足人们视觉感观上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存在的一种文化符号或载体。例如北京天安门、苏州园林等,作为城市最优代表性的建筑景观,他们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城市精神文明意义。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也在不断增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日益加强,城市作为最重要的平台,它必须作为承担多元文明相互交织、碰撞、发展的舞台而存在,现代城市文明的发展需要更多更新的城市建筑景观来承载多元文化的发展。
我国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发展现状
1.建筑景观设计规划与实践操作脱节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在建筑设计规划与具体实施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许多好的建筑景观设计往往不能转化成具体的现实景观。它主要表现在:一.建筑景观的设计规划布局不完善,在城市绿化、特色文化区域、建筑景观细节要素配置等方面还有待完善。规划设计得不到具体的落实。二.建筑景观的设计规划不够科学,部分建筑景观规划对区位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地区资源条件等要素考虑不够周全,建筑规划与国家在相关方面的宏观调控措施不相符,区域性的建筑景观设计缺乏对社会全局性考虑,最终造成建筑景观的重复建设。
2.城市建筑景观缺乏独创性,雷同现象严重
城市建筑景观的精髓在其人文意义的展示方面,失去了人文思考,建筑景观也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而许多设计师由于对建筑景观、人文景观、社会环境等综合方面的知识缺乏系统、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缺乏足够的人文思考,最后导致建筑景观设计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建筑与植物的安排问题、植物的选取、建筑物与植物的色彩搭配、植物的生长习性等。设计师缺乏这方面的思考,最终导致建筑风格的雷同现象严重,缺乏独创性。
3.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对土地、植被等资源的浪费严重
城市建筑景观规划设计必须要考虑城市区位、土地及自然植被资源等多方面的资源条件。而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加快了对城市建筑景观的建设力度和速度,但是,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尤其严重,建筑景观设计规划中的材料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原则相背离。一些建筑材料的使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而一些如太阳能、自然采光等可再生资源并没有在建筑景观设计中得到有效的使用。
加强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对策
1.确立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
加强建筑景观设计,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树立满足使用者需求的服务意识。设计单位和设计师对建筑设计的创新必须以能够满足建筑的基本需求为重点。要满足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需求。同时,建筑景观设计还必须兼顾周围的环境,建筑物要与城市环境相融合,从整体上体现和谐、统一的建筑设计理念。此外,确立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还应该体现在设计方案的各个细节处,例如园林的绿化设计、路灯、公园的桌椅的设计与设置等。要力争在现有的环境下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居住环境。而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还应该体现在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方面,在场地的选址、布局等方面,必须将自然环境因素充分考虑进去。
2.加强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生态优化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现代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予以足够重视的一环。而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也应该生态环境要素进行优先考虑。设计师要对现有的场地条件、土地植被资源等进行充分的评估,在确立节约资源,优化设计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城市居住环境。建筑景观设计的一个重点是要加强对土地、植被资源的保护,不能在加强城市建筑景观建设的同时破坏人类的生态环境。对土地的使用也必须得当,建筑用地与城市绿化用地的比例要分配好,建设用地也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努力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3.努力提升设计师的综合素质能力
加强对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师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名优秀的建筑景观设计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建筑专业理论功底,同时,还必须对城市、园林、社会学、美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系统的了解。只有加强综合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设计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其能够将各学科的知识融合、渗透到建筑景观设计之中。设计师必须从满足人的需求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将人本思想深入贯彻到其设计方案之中。因此,可以说建筑景观设计师的素质能力对提升城市建筑景观设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引 言:现代城市园林的功能不仅要满足人们观赏的需要,还要创造合理的适合现代城市人的生态环境,现代园林的建设对于现代城市的建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城市建设中建筑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就当前我国的城市大体规划方向而言,建筑景观设计的统一是城市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在符合大众需求的同时也是和国家提倡的环保建筑理念相统一的。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进行的不断加快以及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我国的城市建设实际上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城市化建设中,由于建筑的不断修建、土地的不断占用,人们的生活空间也变得日益狭小,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工作的繁重等都会给城市居住者带来身心上的疲惫和压力。面对这一现象,城市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将会是城市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将自然生态的理念融入到现代化城市的建设中,能够从心理上满足居住者的需求,舒适的生活环境能够缓解城市压力和身心的疲惫,从而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一座赋予美感的城市,是相关的城市规划者、建筑设计师以及园林景观设计师共同努力创造的结果。只有达到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完美结合,才能使城市建设呈现出真正的美感,赋予城市艺术性,提升居住者的生活品质。
2 建筑景观设计原则
2.1 生态性原则
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绿色建筑景观规划已经成为建筑发展的方向,因此,在进行建筑景观设计时,就要充分遵循生态性的原则,力图把建筑景观设计为绿色低碳生态的居住区,这样就可以保证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把建筑打造成园林化居住园区,提高人们的满意度和舒适度,使建筑使用群体可以充分与自然和平共处,享受自然和生态环境带来的乐趣。因此,在建筑景观规划中,就要合理造景,最大限度的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图使用建筑周围原有环境要素,使建设与原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2.2以人为本原则
建筑景观设计是构建建筑实体周围环境的重要环节,因此建筑景观设计就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从而保证建筑景观设计的有效性,发挥建筑景观的功用性。在建筑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把建筑使用群体的需求作为首要出发点,从而增加建筑的满意度,发挥建筑建设的效益水平。所以,建筑景观设计要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把建筑使用群体的需求作为出发点,要发挥以人为建筑核心的根本,要充分了解建筑使用群体的心理,并针对不同年龄的居住人群对建筑景观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从而使各个年龄阶层人的需求得以兼顾,只有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切实提高建筑的效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使人们在居住环境中得以放松。
2.3 地域性原则
建筑景观设计不能毫无依据,盲目推陈出新,要根据建筑坐落地点的整体风格进行景观的构造和布局,使建筑景观整体色彩风格可以体现地域化的特点,这样可以增强建筑景观的代表性,使建筑景观与周围大环境和谐统一,防止由于过于个性化的设计带来的不协调,使建筑景观、建筑与建筑依托的大环境能够形式一致。
2.4 功用性原则
建筑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人们需求的满足,同时还要保证建筑景观功用性的发挥,要保证建筑景观规划能够满足人们对居住日常的需求,比如说休闲以及运动和娱乐。这就需要在建筑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考虑相关设施的建立。比如一些运动器材和场所的规划,同时还要设置一些休息的区域,使人们能够有合理的交流场所,增加建筑使用群体的沟通,使建筑居住人员之间能够增加亲密程度。有很多居住区设计美轮美奂,但转来转去没有一处可供坐下休息的地方,让人觉得只可远观而不可亲近,因此要强调休息设施的合理配置。建筑景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阶层和年龄人的需求,合理布置区域,发挥建筑景观的功用性,同时要塑造景观的艺术效果,使建筑景观集功用和形式美感于一体。
3 城市建筑景观中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3.1城市建筑景观现状与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建筑景观开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进行景观设计时,片面地考虑城市建筑主体设计、景观手法与生态规划,而对环境治理与公共安全缺少同步考虑。二是在用地紧张污染颇重及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使得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与开发过于盲目,生态化建设的不足,使生态调节能力弱化,造成掠夺性生态破坏。三是建筑景观设计的人本意识不强,过度挖掘商业价值,而往往会忽略人的真正需要。四是我国绝大多数城市建筑开发方式单一,缺乏人文内涵、生命力与观赏价值。五是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区域管理力度不够,经验不足,多由临时施工管理组织,且缺少房地产、交通、园林、公用设施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参与建设全程。
3.2 我国城市建筑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基于当前我国城市建筑景观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我们所设计的建筑景观方案除了要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与人文效益之外,还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以顺应现代城市发展需要,具有可操作性与可持续性,并为以后的发展留有空间。我国城市景观建筑设计应在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以促进自然的良性循环为前提,以适度开发为原则,以城市长期的可持续展为准绳,政府控制与市民监督相结合,把我们生活的中心区域建设成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
3.3 城市建筑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规划要点
现阶段我国正在大力倡导建设生态友好型的社会。在城市建筑开发过程中重视环境因素,坚持生态设计的理念,尽量减少原生态破坏,尽量利用原有生态条件,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态环境的自给率;规划时确保共享性,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与组合改造;设计时坚持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共同维护原则,增加景观的生态复杂度,实现城市建筑景观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4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筑景观的规划设计方法
在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筑景观时,应立足于建筑范畴的大环境, 这里可分为宏观(城市)、 中观(群体或单幢建筑)、 微观(建筑内部环境)三个层次。
在宏观方面要通过对整个城市的基本状况的相关文献与统计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并采取现场勘查、观察记录等手段掌握有效信息,在充分了解本区域的历史文脉情况、自然特征与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提出规划策略,分析区域功能特征及整个城市功能间关系。在中观层面,要明确规划对象,立足现实情况进行方案的构思和起步,整合与选择;初步设计阶段要注意城市功能布局结构规划,空间与景观结构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与绿化规划,强调主次分明、整体协调性、经济性充分考虑到景点的属性、特征、重点和元素的相互关系。微观层面也即深入设计阶段,主要包括总平面布局与定位、竖向设计、绿化设计,地面铺装设计、管网综合设计与环境景观设计。
4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的社会发展环境下,人们对于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良好的建筑质量,还需要追求建筑的美感,充分迎合人们的审美观点,实现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和统一,推动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城市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1.1 我国城市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1.1未能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针对于我国的城市景观规划来说,目前,其管理仍然未能建立一个真实有效的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作为一个政府职能来看,城市景观规划中管理的地位还是不够强大、比较脆弱,有很大一部分地区的城市景观规划管理都没有对行政执法这一主体地位加以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在城市景观的调控方面,政府都没有形成一个应该有的综合主导、调控能力机制。可以说,我国的城市景观规划在专业的设计、管理工作尚没有引起大家真正、广范围的重视,致使在其中的一系列设计理念、规划的程序与方法以及设计的水平上,整体都呈现出水准不够成熟的现象,差不多等同于国外20世纪70、80 年代的水平。
1.1.2 法规制度不够健全。目前,我国还未能针对城市景观的规划以及管理确立一个明确的法律地位,致使其严重缺乏切实可行并有效的法律依据,从而使城市景观规划工作无所适从。具体而言,城市景观规划还未能被纳入正常程序的法定管理之下,缺乏有效易操作的法律依据条文。在现在施行的城市景观规划当中,一旦规划的大体要素被确定之后,也就是做建筑设计的时候,建筑师就只把红线范围之内的主体建筑设计放到考虑的范围之内,而对所用地点的周边景观、要实现的功能以及所做用途都不够重视、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致使在城市空间以及建筑体量两者之间缺乏一定的整体协调性。若想要有效支撑以及规划景观设计的要素,就必须要求城市设计的导则具备一定的法定效力,否则,城市景观规划就会变得软弱无力。
1.1.3缺乏专业人才、经验不足。在城市景观规划这个行业之中,要说其最缺乏的,无外乎就是设计相对应的教育体系、管理体系以及认证体系,间接的就是相对应的景观设计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供应不足。我国的城市景观规划长时间以来,因为城市景观规划这一市场管理太过宽松,存在有待整治的市场分割以及垄断问题,在现今的计划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均是以实用、经济,有时在可能的情况之下会注重美观这一原则为指导思想,可以说城市规划太过遵循传统、固有的模式,其理论以及方法研究都严重滞后,直接导致打入国际市场领域的经验严重缺乏。
1.1.4规划不够整体化、系统化及科学化。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在美学、科学和人性化、与自然环境和谐方面欠缺考虑,存在视觉上追求宏观、尊贵气派及堂皇的形式美等现象,景观规划的内容需要补充和完善。景观规划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较低,专家参与规划决策和公众参与的机制尚未建立,景观规划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城市景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缺乏统筹考虑,比如,景观的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特定区域规划等。
2 完善城市景观规划相应的对策
2.1 真正的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为了起到引导、主导城市景观规划能够正确、易操作的进行作用,政府相关的部门要制定出各具体方面的城市规划法规以及其设计依据,并加以确定。若想要城市的景观规划能够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以及严密性,就必须对实践中的设计提出必须遵循的具体要求,绝不能投机取巧,不能仅仅顾着自己眼前的那么一点利益,不重视大局。作为政府主管、调控部门,不管是出于职业道德的考虑,还是对城市景观规划质量水准的负责,政府在操作中,都必须对法律条文的地位以及控制指导起到自觉维护的作用。
2.2 健全法律制度、强化规划理论研究
目前,基于我国城市中,景观规划设计管理的现实情况,彻底的变革长时间以来都是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指导的管理方法是城市景观设计管理的主要改革前进方向。应该以建立健全法律机制建设以及整体的完善市场经济机制作为出发点,合理的运用科学发展观,根据公开透明、公正以及公平的原则,改革市场机制的审批制度,规范景观规划设计的实施管理,与此同时,构建民主严谨、科学具体的景观规划体系,重视景观设计构思,比如多样与统一、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等,重视人和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创造人人满意的城市文化景观,从而彻底实现城市永远的可持续发展。
2.3 培养人才,转变观念、适应时代要求
首先,我们应该加快对城市建设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育以及引进的步伐,从各大高校的招生、教育入手,围绕建筑、园林、景观、美学、自然人文、动画设计各个相关学科开展,根本上创造市场人才供应机制。其次,针对于设计规范以及标准来说,必须密切的结合我国国情,广泛有效的借鉴国内以及国外城市景观规划的成功经验,就景观规划的要素和守则,组织全国相关专家做出规定,以此作为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的依据。再次,对于景观规划市场来说,要严格的对城市景观规划的单位资质加以强化管理、整治,全方位的引进市场竞争制度,建立一个完善、可靠的市场准入机制,以便更好的形成规范有秩序的城市景观规划大市场。为了营造优良的城市空间氛围,在设计的大环境概念指导之下,要把城市景观的整体要求作为首要考虑点,设计出要与景观规划的场所、底蕴文化相协调的建筑,彻底改变只是唯建筑主导的传统陈旧观念。
2.4 重视艺术、文化的表达
城市景观的规划囊括了人类物质和精神这两大方面的演变经验,也即是说,其是一种人类的文化行为表现形式。城市的设计者要做的和在做的职责其实就是能够把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正确的继承与发扬出来,这就需要城市景观来体现,城市景观不仅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还需要自然风貌的保持、人工工艺的融合、意境的展现,从而塑造成一个鲜明的具备协调文化语境、环境、人类的建筑有机结合体。过去的城市景观都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文化意义上的专用含义或是说代名词,比如北京城。优秀的文化传统示人就是通过城市的景观规划表达出来,人们必须明白人类得以生存的基础是自然的绿色,而民族精神得以延续的基因就莫过于文化的绿色。
3 结论
从文中可知,不论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是人们生活水准的日渐提高都对城市景观提出了更高的水平要求。基于我国城市景观规划的现实情况,一方面就是需要政府加快脚步研究制定、出台以及对专门用途的法规、技术标准机制加以完善;另一方面需要相关的专家学者广泛的借鉴、吸收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城市规划成功经验,在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之下,建立一个城市景观规划可操作的理论体系,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城市景观规划质量的不断提升,克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创造出一个真正具备中国特色主义的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 朱骏,游俊霞,黄卫东.城市景观规划中的文化脉络与地域特征——以杭州市余杭创新基地生态核心区景观规划为例[J].中外建筑,2010(7)
2 张水英.浅论城市园林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4)
3 阮立阳.论当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9(18)
4 张艳梅.浅谈城市景观规划[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12)
无论是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还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都对城市景观提出了更高的水平要求。基于我国城市景观规划的现实情况,一方面就是需要政府加快脚步研究制定、出台以及对专门用途的法规、技术标准机制加以完善;另一方面需要相关的专家学者广泛的借鉴、吸收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城市规划成功经验,在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之下,建立一个城市景观规划可操作的理论体系,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城市景观规划质量的不断提升,克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创造出一个真正具备中国特色主义的城市景观。
一、城市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缺乏专业人才、经验不足。在城市景观规划这个行业之中,要说其最缺乏的,无外乎就是设计相对应的教育体系、管理体系以及认证体系,间接的就是相对应的景观设计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供应不足。我国的城市景观规划长时间以来,因为城市景观规划这一市场管理太过宽松,存在有待整治的市场分割以及垄断问题,在现今的计划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均是以实用、经济,有时在可能的情况之下会注重美观这一原则为指导思想,可以说城市规划太过遵循传统、固有的模式,其理论以及方法研究都严重滞后,直接导致打入国际市场领域的经验严重缺乏。
2. 未能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针对于我国的城市景观规划来说,目前,其管理仍然未能建立一个真实有效的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作为一个政府职能来看,城市景观规划中管理的地位还是不够强大、比较脆弱,有很大一部分地区的城市景观规划管理都没有对行政执法这一主体地位加以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在城市景观的调控方面,政府都没有形成一个应该有的综合主导、调控能力机制。可以说,我国的城市景观规划在专业的设计、管理工作尚没有引起大家真正、广范围的重视,致使在其中的一系列设计理念、规划的程序与方法以及设计的水平上,整体都呈现出水准不够成熟的现象,差不多等同于国外20世纪70、80 年代的水平。
3. 法规制度不够健全。目前,我国还未能针对城市景观的规划以及管理确立一个明确的法律地位,致使其严重缺乏切实可行并有效的法律依据,从而使城市景观规划工作无所适从。具体而言,城市景观规划还未能被纳入正常程序的法定管理之下,缺乏有效易操作的法律依据条文。在现在施行的城市景观规划当中,一旦规划的大体要素被确定之后,也就是做建筑设计的时候,建筑师就只把红线范围之内的主体建筑设计放到考虑的范围之内,而对所用地点的周边景观、要实现的功能以及所做用途都不够重视、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致使在城市空间以及建筑体量两者之间缺乏一定的整体协调性。若想要有效支撑以及规划景观设计的要素,就必须要求城市设计的导则具备一定的法定效力,否则,城市景观规划就会变得软弱无力。
4. 规划不够整体化、系统化及科学化。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在美学、科学和人性化、与自然环境和谐方面欠缺考虑,存在视觉上追求宏观、尊贵气派及堂皇的形式美等现象,景观规划的内容需要补充和完善。景观规划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较低,专家参与规划决策和公众参与的机制尚未建立,景观规划实施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城市景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缺乏统筹考虑,比如,景观的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特定区域规划等。
二、改善城市景观规划的措施
1. 培养人才,转变观念、适应时代要求。首先,我们应该加快对城市建设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培育以及引进的步伐,从各大高校的招生、教育入手,围绕建筑、园林、景观、美学、自然人文、动画设计各个相关学科开展,根本上创造市场人才供应机制。其次,针对于设计规范以及标准来说,必须密切的结合我国国情,广泛有效的借鉴国内以及国外城市景观规划的成功经验,就景观规划的要素和守则,组织全国相关专家做出规定,以此作为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的依据。再次,对于景观规划市场来说,要严格的对城市景观规划的单位资质加以强化管理、整治,全方位的引进市场竞争制度,建立一个完善、可靠的市场准入机制,以便更好的形成规范有秩序的城市景观规划大市场。为了营造优良的城市空间氛围,在设计的大环境概念指导之下,要把城市景观的整体要求作为首要考虑点,设计出要与景观规划的场所、底蕴文化相协调的建筑,彻底改变只是唯建筑主导的传统陈旧观念。
2. 真正的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为了起到引导、主导城市景观规划能够正确、易操作的进行作用,政府相关的部门要制定出各具体方面的城市规划法规以及其设计依据,并加以确定。若想要城市的景观规划能够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以及严密性,就必须对实践中的设计提出必须遵循的具体要求,绝不能投机取巧,不能仅仅顾着自己眼前的那么一点利益,不重视大局。作为政府主管、调控部门,不管是出于职业道德的考虑,还是对城市景观规划质量水准的负责,政府在操作中,都必须对法律条文的地位以及控制指导起到自觉维护的作用。
3. 健全法律制度、强化规划理论研究。目前,基于我国城市中,景观规划设计管理的现实情况,彻底的变革长时间以来都是以行政命令为主要指导的管理方法是城市景观设计管理的主要改革前进方向。应该以建立健全法律机制建设以及整体的完善市场经济机制作为出发点,合理的运用科学发展观,根据公开透明、公正以及公平的原则,改革市场机制的审批制度,规范景观规划设计的实施管理,与此同时,构建民主严谨、科学具体的景观规划体系,重视景观设计构思,比如多样与统一、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等,重视人和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创造人人满意的城市文化景观,从而彻底实现城市永远的可持续发展。
4. 重视艺术、文化的表达。城市景观的规划囊括了人类物质和精神这两大方面的演变经验,也就是说,其是一种人类的文化行为表现形式。城市的设计者要做的和在做的职责其实就是能够把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正确的继承与发扬出来,这就需要城市景观来体现,城市景观不仅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还需要自然风貌的保持、人工工艺的融合、意境的展现,从而塑造成一个鲜明的具备协调文化语境、环境、人类的建筑有机结合体。过去的城市景观都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文化意义上的专用含义或是说代名词,比如北京城。优秀的文化传统示人就是通过城市的景观规划表达出来,人们必须明白人类得以生存的基础是自然的绿色,而民族精神得以延续的基因就莫过于文化的绿色。
三、结束语
城市景观的规划必须合理的关注、重视人类文化中蕴含的特征并含蓄的表现出来,之后,把其融入城市景观规划的整体构架中,构建一个新的城市景观规划理念。
参考文献:
[1] 朱骏,游俊霞,黄卫东.城市景观规划中的文化脉络与地域特征――以杭州市余杭创新基地生态核心区景观规划为例[J].中外建筑,2010,(7)
所谓生态景观设计,即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并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景观设计。设计应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维持植物生长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环境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摘自—生态学家西蒙·范·迪·瑞恩( Sim Van der Ryn)和斯图亚特·考思( Stuart Cows)在1966年提出的生态景观设计定义】。
生态景观设计应尊重场地的自然形态,并将场地与周边环境密切联系,形成整体的设计理念。最好的设计看上去就像没有经过设计一样。它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场地原有机理的一种延续。例如,萨尔布吕肯港口岛公园的设计师彼得·拉茨用生态学思想,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对废弃的材料进行再利用,处理这块遭到重创而衰退的地区,使他们与各种植物交融在一起。生态景观设计的意义也是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景观共生与和谐,设计最终目标就是建立一种和谐的生态观和自然观。例如,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芭芭拉市郊橡树草原的葡萄园和位于怀俄明州的杰克逊洞峡谷度假区内杰克逊洞的两河家庭休养寓所等。
生态建筑
德国著名的生态建筑师托马斯·赫尔佐格说:生态建筑并不是简单的绿化加阳光,其真正的目标是为了节省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具体说是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环境(即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清洁的空气、好的光环境、声环境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等);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 (即对自然界的索取要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要小)。
以建筑设计为着眼点,生态建筑主要表现为: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注重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与遮阴,为改善小气候采用多种绿化方式,为增强空间适应性采用大跨度轻型结构,水的循环利用,垃圾分类、处理以及充分利用建筑废弃物等。
“生态建筑”是呼吁建筑与环境共呼吸的建筑设计观,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另一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现实中的案例有:德国的“三升房”、奥尔良的“诺亚”、加里·内维尔的私人别墅等。
生态园林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生存。植物是绿色世界的主体和基础,它为我们提供生活坏境和生存的物质条件。现如今,人工雕琢的痕迹已经渗透进我们所能到达的任何角落,使原本平静的心开始浮躁,自然平衡的绿色成了我们释放心理压抑的港湾。
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个人认为:在遵循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采用人为的手段来改善周边环境,为生物创造一个“最适区间”。(例:北京亚北农业生态园)
生态园林设计最大程度地遵循生态环境。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环境的特点和人们的要求,建植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如:在污染严重的工厂应选择抗性强、对污染物吸收强的植物种类(重阳木、合欢等)。选择“乡土树种”作为我们绿化种植的骨干树种,灌、藤、草相结合(种类的多样性导致群落的稳定性);尊重“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地引入外来树种,丰富当地的景观效果,使之能够达到春花烂漫、夏阴浓郁、秋景绚丽、冬景苍翠的效果。
它对自然资源的一种“循环”和“再生”,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北京低碳经济循环农业示范园)
成功案例
在如今这喧闹的城市生活之中,找寻一处绿色的静土是人们心中的渴望。越来越多的人把对大自然的敬畏抛在了脑后,有意无意地将其破坏、毁灭。对于从事景观设计行业的同仁们,保护自然、从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进行规划设计,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找回大自然赋予人们心中的那片美丽的‘桃源’!”是山东意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景观市政所所长李睿提出的针对他们近期完成的平阴桃花峪休闲度假农业生态园区景观规划项目的首要观点。
在“绿色”和“生态”概念日渐普及、农业和旅游业产业地位不断提升的今天,走观光农业发展的道路已经成为“绿色经济”大背景下的一种自然选择。李睿认为,农业生态观光园应具备1. 规划用地必须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元素;2. 得到相关政策的扶持;3. 具备生态科技农业养殖的先进技术;4. 规划和创意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5. 市民的认可度;6. 有可持续发展空间,六点前提条件。搞农业生态观光园,首先还是遵循生态景观设计原则,只有使景观自然生长,才能迎合人们的需求,才能让生态农业回归自然,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参观。
平阴桃花峪休闲度假农业生态园区景观规划项目是集接待、度假、休闲、娱乐、观光、绿色粮菜花卉种植及畜牧等为一体的高品质的具有现代慢生活情调的农业观光生态风景园区规划设计。
园区具有独特的景观特色,山明水秀、湖光山色、观涛揽秀、乡野情调、现代时尚,是我们在遵循景观生态设计原则的前提下,提出此次规划的设计理念。
根据景观规划的功能分区及对现状地貌的分析,我们设计了九个景观节点,分别是:1、紫气东来2、长堤卧波 3、桃源遗梦 4、竹林求贤5、松下悟禅6、乱石问道7、琴台品茗8、杏坛讲学 9、丰收乐园 。九个节点的设计形成都建立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基础之上,借景抒情,并赋予文化定位。其中,长堤卧波和桃源遗梦的搭配是设计的亮点:长堤卧于碧波荡漾之中,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无限柔情。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流连忘返。这里山明水秀、湖光山色、郁郁葱葱,成为让人梦魂牵绕的世外桃源。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环境恶化、特色缺失等一系城市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城市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我国,城市景观规划管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城市景观”从全新的意义上阐释着城市物质形态空间,应该怎样建设我们的“城市家园”,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
一、城市景观的内涵
景观是人们通过视觉、知觉,对景物产生的生理及心理上的反映,可分为自然景观、人工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由此可见,景观是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城市景观指在城市范围内的视觉总体,是实体环境所反映出来的城市形象,是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结合体,其构成要素有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以及人文要素。其中自然要素包括城市的地形地貌特征、典型气候、植被、水体等;人工要素包括建筑、广场、街道、公园绿地等,其中建筑应当是它构成的主体;人文要素包括不同城市人们独特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等。由此可见,城市景观的形成是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和风景园林师共同塑造的结果,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历史的积累和文化的积淀。城市景观是人们历史生活场景的印记,又是人们的精神寄托所在,更是现代生活的空间和系统。不同的社会生活对环境的不同需求导致了景观的多元化:从形式层面上到意义层面上隐藏在形象结构中的内在文化含义,都呈现出多彩缤纷的多元景象。
二、我国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目前的发展现状
我国城市景观规划管理现状城市景观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管理的一部分,是指政府通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管理措施等手段,对城市建成环境的公共干预,主要是针对城市形态的建立和发展及城市景观形成的公共价值领域。但是目前城市的景观管理还存在着不同的问题。
1 落后的景观规划设计制约了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管理的发展。西方的城市景观设计思潮大体经历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正在讨论的新现代主义的过程,呈现出一种纷纭复杂的现象。而在我国,景观设计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过去长期停滞不前,从事景观设计的所谓景观设计师也仅限于风景园林、环境艺术、建筑学等半路出家的人员,符合专业要求的设计、施工力量远远不足,城市的景观环境管理迟缓滞后。
2 控制措施的不明确抑制了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管理的发展
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是城市景观控制的指标体系。控制内容主要是建筑密度、高度以及容积率,还包括建筑形式、色彩、风格等城市景观方面的要求。有了控制性详规,对城市景观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些控制性详规只注重指令性指标忽略了指导性指标,一些规划管理者的素质水平和喜好往往制约了设计方案的发展,单凭几个数字指标的控制远远不能满足我们对城市景观的要求。景观规划大多处于被动管理,他们对景观实施的主体追求是经济利益。以城市景观构成为目的的控制规划还没有普及实施,急需我们从景观的角度来制定我们的城市规划,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景观环境。
3 城市化妆式的景观规划设计造成了大量的污染。目前中国大地上的"城市美化"风起云涌。建大广场,修宽马路,做雕塑,搞喷泉,席卷大江南北,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城市"化妆"浪费了大量的宝贵的资金,丧失了城市的特色,造成了空气污浊,水体污染,生态平衡破坏。
三、完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措施
1 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控制依据
(1)以城市设计为控制依据
城市设计对城市景观规划的控制作用非常明显,它将很多元素元素综合在一起并取其优势,对城市的地块街道有重点的整体综合设计。城市设计要考虑城市形态的结构组织、城市的自然与人工环境、城市整体特色、历史文物的保护、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工业区等重要区段划分,加入了形体对人的感应、社会环境意识行为对人的感应等人的感受因素,还有地块内道路的结构关系、时空结构、文脉联系,形象符号系统、微观运动体系等对人的影响和作用。
(2)实现城市景观规划控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合理定位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不能只做绿化和美化的表面文章,要保证城市规划建设的整个过程必须贯入景观设计的思想,具体体现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都要有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思想,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的作用,取得最佳效果。
2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要遵循的原则。
(1)民众参与的原则。民众对环境质量的高度认识和强烈参与意识,是发展城市设计控制工作的强大动力满足人的活动要求。
(2)满足个性化的人的需求。城市景观规划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的活动要求,创造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和建设各项设施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主,在符合人性化的尺度下,提供合宜的设施和设备,并考虑外观美,以增加环境视觉美的趣味。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要反映人类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必须符合人与自然的友爱关系。遵循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把人视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真正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友爱的我们的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要遵循生态原则。
3 制定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管理机制
(1)制定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法规,强化城市景观规划控制的法律地位,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考虑自然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作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
(2) 建立景观规划设计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成立适合于城市景观发展的规划设计机构,不断壮大景观规划设计队伍。政府一方面要提供更加宽松的条件,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景观规划设计机构的管理,切实提高我们的景观规划设计水平。
城市景观规划管理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一部分,要靠一系列的运行机制来实施,其中法律与行政机制是根本保证,通过我们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利用行政手段落实到建设项目中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