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1 16:49: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网络信息管理工作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信息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信息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信息技术作用的综合产物。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就是指对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信息输入、组织、控制、输出以及调控等进行对应的操作活动的总和。是档案管理机构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以及社会各个方面提供档案信息与服务的工作体系。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以及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利用网络化对档案进行管理已成为一种趋势。在信息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应该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为核心,在工作过程中将扩大档案信息开发与利用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统一的档案管理模式、制度体系,尽量利用先进、可适性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档案管理行业的相关信息资源加以充分利用,逐步形成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以达到加强对信息档案的收集、组织、存储、统计、应用与编研的目的。同时,提高现代信息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为企业的管理、生产、经营与科研提供种类齐全、形式多样、内容客观的真实性档案服务,为档案的信息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档案的信息化以及档案利用的信息化。
三、信息网络环境下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途径
(一)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建设意识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是任何档案管理环境下的能动资源,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因此,信息网络环境下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同样需要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作用。首先,档案管理部门必须逐步改变相关人员的工作观念,提高其档案管理工作中利用信息技术以及提高自身信息技术利用水平的意识,使得他们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必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完成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作;其次,应该加强工作人员信息技术的学习,尤其是相关应用软件的学习和培训,提升其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的相关操作能力,争取尽快实现信息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再次,档案管理部门管理者还要认识到适当加大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档案管理人才的投入,培养专业管理人才的重要性,为信息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人员保障。
(二)加强档案管理部门间联系,实现档案的纵横共享
信息网络时代,人们产生和使用的信息量在迅速增加,这使得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信息量得以迅速加大。在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中,任何一个档案管理部门都不可能利用其自身的力量对所有知识、信息加以收集、组织、加工、存储和应用。所以,各个部门之间要彻底打破传统的各自为政管理方式,在各个部门之间建立并形成一个相对网站的档案信息网络,通过统一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出档案的整体优势,通过将所有文献汇总、形成联合目录,最终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形成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可以使得各个部门之间形成各自资源的共享,便于信息搜寻者能够通过更多的途径获得更加广泛、丰富的知识、情报。另外,利用所建立的联合目录,通过网络化管理方式,使得各个档案管理部门能够重复挖掘出潜在的资源,有效的实现了档案资源的互补,提高了馆藏资源的利用率,有效的避免了资源的重复和浪费。不但很好的缓解了存储空间拥挤、资源利用紧张等问题,而且还使得档案馆更加专一,系统性更强。
(三)重视信息反馈,促进信息的深层次挖掘
信息反馈方法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内容,而且信息反馈工作是多方面的,不但可以在所有档案管理工作者与档案管理信息之间形成反馈,而且还可以在信息使用者与信息之间形成反馈。档案管理人员在将反馈得到的信息综合整理之后,得到一份完整的信息反馈报告,利用该报告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为后续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提供更加科学、针对性更强的依据。
(四)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与防护意识
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具有足够的信息安全意识,通过层层把关、严格管理的方式,避免出现档案资源人为破坏的问题。由于计算机网络自身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尤其是个别企事业单位,其对信息安全的要求较高,加之在网络使用过程中没有重视病毒的防控,直接使用免费甚至是盗版的防病毒软件,这些都个档案的信息安全埋下了隐患。在档案信息系统的网络病毒防御、计算机安全机制保障过程中,要定期对计算机进行全面的查杀,通过升级反病毒软件、更新病毒库、设置在线防御体系等方式,提高系统的抗病毒攻击能力,能够随时防止网络病毒入侵和人为攻击。常用的措施包括使用身份认证、数据备份以及防火墙等措施。同时,还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的方式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TN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所谓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网络信息安全分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两个层面。其中网络安全包括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使数据免于被破坏和丢失等。逻辑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信息安全则主要是指数据安全,包括数据加密、备份、程序等。
一、造成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的因素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决定因素是由数据连通的安全、信息运行的安全、网络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3 部分组成。这3 方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安全问题都会波及到整体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软、硬件的完善程度、病毒对于网络信息安全的影响、内部泄密等导致的机密文件泄露以及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这些都会不同程度上造成网络信息安全的各类问题。以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角度出发, 其对网络安全管理最主要的需求便是建立统一界面对网络中各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控, 同时对于大量文本信息以及预警系统进行及时梳理、整合与审计, 在相同界面进行各项功能、问题的处理。因为当前网络设备的构成复杂,应用系统数量众多, 面对巨大的差异性与特殊性, 往往会令网络管理员觉得盲从, 同时因网络中设备、操作与应用系统都有各自的管控平台, 造成工作中的繁杂程度非常大。另外, 应用系统的存在是专为业务服务而设立的, 在企业内部工作流程中, 每个员工在业务处理的过程中都有不同职能, 所以相应的系统使用权限也各不相同, 而网络管理员在对待多个不同系统中的不同用户权限的问题上很难做到全局一致。同时, 在对待大型网络信息时, 管理及相关安全问题的事件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复杂、繁琐的现象。网络管理员往往要将每一设备、系统所产生的事件与相关信息联系起来进行归纳, 才能从中发掘更深层的安全问题。所以, 在用户进行网络信息交流的过程中, 建立一种新型的网络安全统筹管理方案势在必行。这种管理方案的实行将会为网络信息整合与管理、配置与调控等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加便捷的通道, 实现对多种网络资源的安全、集中式监管, 有效优化网络安全管理工作, 同时提升网络安全水平的可掌控性与可管理性,减少用户的安全管理费用开销。在操作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因为操作系统作为一个基础软件, 可以让人们的程序在一个正常环境下运行, 操作系统本身提供了许多管理功能, 主要是管理系统的软、硬件资源等。对于操作系统自身并不安全的特性, 在系统设计伊始便留下破绽, 为网络安全留下隐患。同时, 其结构体系的缺陷也是其存在安全问题的一大因素。对于操作系统本身具有的管理体系中不乏存有细节上的缺陷, 如果一处程序受损, 则整体会接连出现问题。就如内存管理中的问题, 在外部网络中的一个连接, 刚好触及到相应缺陷模块, 则计算机系统会因此全盘崩溃。一些不法之徒往往通过操作系统尚未完善的这一特点进行攻击, 使得计算机系统以及服务器系统立即瘫痪。
二、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措施
1、合理配置,注重防范
第一,加强病毒防护。单位中心机房服务器和各基层单位工作端均部署防毒、杀毒软件,并及时在线升级。严格区分访问内、外网客户端,对机房设备实行双人双查,定期做好网络维护及各项数据备份工作,对重要数据实时备份,异地储存。同时,严格病毒扫描。针对网络传输、邮件附件或移动介质的方式接收的文件,有可能携带病毒的情况,要求接收它们之前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扫描。第二,加强强弱电保护。在所有服务器和网络设备接入端安装弱电防雷设备,在所有弱电机房安装强电防雷保护器,保障雷雨季节主要设备的安全运行。第三,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应急事件出现时的事件上报、初步处理、查实处理、责任追究等措施,并定期开展进行预演,确保事件发生时能够从容应对。第四,加强“两个隔离”管理。即内、外网物理彻底隔离和通过防火墙进行“边界隔离”,通过隔离实现有效防护外来攻击,防止内、外网串联。第五,严格移动存储介质应用管理。对单位所有的移动存储介质进行登记,要求使用人员严格执行《移动存储介质管理制度》,杜绝外来病毒的入侵和泄密事件的发生。同时,严格安全密码管理。所有工作用机设置开机密码,且密码长度不得少于8位,定期更换密码。第六,严格使用桌面安全防护系统。每台内网计算机都安装了桌面安全防护系统,实现了对计算机设备软、硬件变动情况的适时监控。第七,严格数据备份管理。除了信息中心对全局数据定期备份外,要求个人对重要数据也定期备份,把备份数据保存在安全介质上。
2、防病毒软件
采用防病毒软件,如卡巴斯基、金山毒霸、360 安全卫士、瑞星杀毒软件之类的能够对新病毒进行及时更新、联网查杀、预防,还可以实时监测病毒、实时查杀病毒,保护用户计算机系统数据安全,提高全方位的网络安全保护。现在计算机病毒越来越高级,越来越复杂,严重威胁到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一旦发现网络系统感染了病毒,就应该采用防病毒软件进行实时防范,扫描出病毒所在位置,对计算机系统的感染程度进行彻底地检查,将病毒彻底、完全地清除掉,从而保障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如360 安全卫士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独具“自学习、自进化”优势,秒杀新生木马病毒,助力360 杀毒获得AV- C 国际评测查杀率第一,实时捕捉病毒威胁,预防效果更出色。全新架构进一步减少对系统资源的占用,性能提升30%以上,电脑轻快不卡机。智能引擎调度技术升级,可选同时开启小红伞和BitDefender 两大知名反病毒引擎,双剑合璧查杀监控更凌厉。同时,隔离沙箱为用户提供百毒不侵的安全体验,运行风险程序不感染真实系统,新增“断网模式”保护隐私不侧漏。
3、安全管理方面的防护措施
要保护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除了增加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防护措施外,还应增强安全管理方面的安全教育工作,提升网络用户的计算机系统安全防范观念,进而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只有加强网络用户的安全防范观念,网络用户才会重视并拥有相应的信息安全防护手段,有效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针对网络用户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可从提高其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及网络安全意识教育等两个方面开始[5]。其中,网络安全意识教育主要指导网络用户如何设置及保护密码、机密数据、个人识别码等,加强其网络密码安全意识,以及教导网络用户设置计算机个人防火墙、使用杀毒软件,提供其网络安全信息等。此外,为了提升民众对于防火墙、计算机杀毒软件之类网络安全防护工具的认识,还可举办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措施方面的培训,使用现场演示或一问一答等方式提高其网络安全常识。
总之, 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然而在网络中总有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存在, 对于已经网络化的社会和企业而言, 正常的网络运行和信息服务是极为重要的, 因此深入做好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研究必将推动网络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327-01
前言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各种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在新技术的推动之下,各行各业都处于不断的发展状态。就文献采编行业而言,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如何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更好的开展相关的文献采编工作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首先介绍了网络环境下科技文献采编工作的特点,接下来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文献采编工作的重点环节,最后探讨了如何在做好数字文献采编工作的基础上优化信息服务管理工作。
1 网络环境下科技文献采编工作的特点
文献采编工作是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献资源建设又是文献信息服务的关键环节,因此文献采编工作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传统的文献采编工作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采编方式过于简单,最为主要的采编方式就是以出版物为主要依据,对相关书籍和期刊进行采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之下,文献采编工作也逐渐脱离了传统的固定模式,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相关信息服务机构对文献采编工作的定位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大”和“全”。
在网络环境下,目前的文献大多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对文献的整合的共享是现阶段的研究重点。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经构建了一些综合性科技文献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中存储了各类文献,主要包括学位论文、中文期刊文章、专利、会议论文等,使用者可以借助网络搜索工具从上述数据库中非常方便的搜索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源。
笔者认为目前文献采编工作具有下述特点:第一,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并以此作为选择文献的主要依据;第二,采编人员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开展采编工作,在工作中考虑文献服务机构的实际情况;第三,在采编时有效的使用各种网络工具;第四,文献采编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献鉴别能力等。
2 网络环境下文献采编工作的重点
2.1 对文献资源载体形式的调整
现阶段,多种形式的载体不断涌现,极大推动了文献的数字化转型。传统的文献以纸质化为主,在网络化的环境之下,数字化的文献才是潮流趋势之所在。相关机构应该重视对文献资源载体形式的调整,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对存储文献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2.2 逐渐增加数字化文献资源
数字化的文献逐渐引起了用户的重视,人们也越来越偏爱数字化的文献资源,于是文献部门应该大力满足用户的需求,抓紧增加数字化文献资源的数量。具体来讲,现阶段比较典型的数字化文献资源主要是数据库镜像站,如NSTL本地镜像站和“中外专利数据库”等。
2.3 开展专题文献收集与报道工作
文献采编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各类文献进行科学合理的采集、整理和报道,这也是文献采编工作的核心内容。在网络环境下,和读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读者的实际需要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做到这一点,相关机构可以尝试构建“网上阅览室”,根据不同的专题对文献进行分类采集和报道。
3 在做好数字文献采编工作的基础上优化信息服务管理工作
笔者认为信息服务机构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开展信息服务优化管理工作:
第一,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不断健全管理体系。以人为本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文献服务也应该充分体现以人文本的精神。重视用户的服务体验,及时了解用户反馈的意见,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第二,构建多种形式的数字服务平台。当今时代处速发展的状态,文献机构应该紧跟时展的步伐,关注热点问题。并以数字服务平台为依托向用户介绍一些新兴产业和新技术,不断满足用户对新事物的了解欲望。
第三,对文献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优化。具体工作内容包括:首先,健全呈缴制度;其次,构建期刊交换制度;再次,关注二次文献的开发工作;最后,进一步完善文献荐购体系。
第四,纸质文献也是一种重要的文献存储方式,信息服务机构应该重视对现有纸质文献的整理工作,及时开展剔旧工作。对于纸质文献进行踢旧处理不是一项新任务,相关人员可以利用相对比价传统的方式开展文献踢旧工作。也可以使用一些新的方法,具体来讲就是踢旧时充分考虑现有的数据库资源,同时开展一定的统计调查工作,通过调查透彻的了解现阶段用户的具体要求,然后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最终给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文献踢旧方法。
4 结语
网络时代到来为文献采编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相关人员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不断完善文献采编工作,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文献信息服务。本文主要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采编和相应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何洪武.论网络技术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1.
[2] 卢铮.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业组织变革[D].复旦大学,2012.
[3] 赵晓宇.网络时代高校校报信息管理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4] 葛连兵.学术文献知识元数据库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清华大学,2006.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材管理正面临着办学规模扩大、专业更新调整、课程改革建设、学分制、主辅修制等多方面挑战,传统的手工和半手工管理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重复劳动多、在一段时间内工作频度高、易出错等诸多不利因素。高校教材的信息化管理就是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利用教材管理系统对教材使用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效获取、快速传递、即时交换、及时反馈、高效处理的过程。做好高校教材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益和水平,是广大教材管理人员面临的共同问题和迫切任务。
1构建高校教材信息化管理的背景
1.1 教材管理模式落后
对高校教材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足,认为高校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科研水平,创出名牌院校,而教材管理只是辅助工作,得不到高度重视,使教材管理出现人员少、管理人员信息处理水平偏低、队伍薄弱等现象,不少高校的教材管理仍然实行手工账本式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高校教材管理的需要。
1.2 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猛,高校在校学生人数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且办学层次呈多样化。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增多,使用教材的品种、教材需求量随之迅猛增长,但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与高校的发展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学校还一贯靠经验进行手工管理,这势必会影响教材供应工作。
1.3 高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1998年,各个高校都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了调整,把创新、竞争与适应性作为培养目标,为了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为了加快培养高素质人才,实行学分制,由学生自己选择修读课程已成一种趋势。这样就打破了专业限制,学生不受学制年限限制,且选修课程门类多,学生人数难以预计。这样,行政班级、专业人数对教材采购和供应的参考价值大大降低。
1.4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
各个高校的招生计划和实际入学注册人数之间存在着差距,报到率不高,还有退学、转学、调整专业等问题的存在,从而使教材预订数难以把握,一些课程的教材是按照招生计划预订的,由于出现退学、转学、转专业等问题,有些专业教材出现了过剩,占用了资金和库房;一些教材由于学生专业的变化出现缺货,需要追订教材,有的还要多次追订,从而使教材工作出现脱节、忙乱现象。
1.5 高校获取教材信息能力有待加强
高校教材管理与供应工作对出版社以及流通环节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信息深入了解相对困难,处于被动地位,特别是教材选用、采购工作中因不能及时了解教材出版发行、修订改版、教材定价等信息,出现教材选用、采购错误,造成教材课前不能及时到位,甚至出现了新版教材,仍选用旧版教材或选用价格很高的教材,导致与教师备课教材不一致、学生经济负担过重,引起教师、学生不满,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的稳定。特别是地方高校由于地理原因,比较闭塞,信息不灵,影响了教材管理工作。近年来建立的相当多的地方高校处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受地理、通信条件的限制,教材管理人员很难获得准确有效的教材信息,对于教材出版、版本变化等难以把握。
2教材信息化的实践
2.1 引进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结合本院办学实际,经可行性分析论证,引进了长沙青果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kingosoft高校教务网络管理系统,此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模式,能够基于校园网为高校教务管理提供实用、先进的网络化、信息化手段。该系统涵盖了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所有环节,各个环节紧密关联,形成一个严密的、有机的完整整体,其实用性和先进性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此教务管理系统包括了教材网络管理系统,为教材的征订、发放、库房存储、财务结算及网上浏览提供实用、先进的网络化信息管理手段。
此系统的投入使用使我们做到:① 通过教务网络管理信息平台,公布国家和学校有关教材的政策文件、有关教材预订的最新信息、有关教材的通知、最新教材展示、与教材出版供应相关的网站链接等; ② 及时确定教材的征订种类和数量; ③ 教材的快速准确入库;④ 教材的快速准确发放; ⑤ 教材库存的动态管理; ⑥ 能够简便、快捷、准确地完成同众多供书单位的账目核算; ⑦ 能够简便、快捷、准确地完成同众多学生个体之间的账目核算; ⑧ 实现多校区的教材管理。
从以上功能可以看出,该系统可以实现教材的信息化管理,并在教材供应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先进之处有以下几点: ① 教材的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和校园网的功能,为教学系提供了各类教材查询信息和教材出版发行信息,使教材供应与师生需求形成网上直通车,有助于协调开展工作。② 教材的信息化管理极大地方便了教材的发放和教材的结算,学生通过登录查询,便可以很清楚地了解教材的领用情况和教材费的使用情况,大大方便了教材的发放和教材费的结算,把教材管理人员从烦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③ 教材供应的信息化管理,使教材的征订同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关联起来,通过在计算机上的查询,可以很方便地知道教学任务及教材的征订情况,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征订过程中的纰漏。④ 有利于教学评估的进行,在当前高校规模很大的情况下,为教师、学生进行教材评价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教材评价及统计成为可能。⑤ 工作模式的改变,使教材的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和现代化,使教师和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查找到所需的信息,满足他们的需求愿望。
2.2 利用网络资源与教材供应商进行网络沟通,提高订购教材的工作效率
学校教材供应离不开与教材供应商的联系,联通一个学校与供应商之间互动的信息交流渠道,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目前,我院教材订购与供应商利用相关信息平台或用e-mail来进行教材的查询、征订及信息交流、反馈,既节省了人力资源和工作成本,也提高了工作效率。用网络资源来进行信息交流是进行教材管理工作不容忽视的优势,应用的程度及覆盖面应进一步加强。
2.3 建立教材信息员制度和建立优秀教材最新样书展示厅
通畅教材信息交流渠道,收集反馈教材管理与供应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加强教材选用和预订管理工作,确保优质教材的供应,提高教学质量;联系各有关出版社进行大型优秀对口教材展示,充分利用教材样书资源为教师提供全面、准确、直观的教材信息。
3高校教材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高校教材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是学校教学活动中体现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知识载体,是高校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教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教材管理模式则体现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和教育教学创新改革的结果,对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运转和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关系。高校教材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教材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信息系统功能是信息化管理的保障,人员信息化水平是信息化管理的关键。信息化管理是教材管理的一次重要变革,是对传统教材管理的一次重要变革,是对传统教材管理模式的突破与转型。信息化不单是引入信息系统,更是管理模式的一次创新。目前教材信息化管理也存在诸多问题,系统的部分功能需进一步完善,甚至需进一步研发,比如教材信息库建设,教材质量评价功能的进一步加强等。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广大教材管理工作者和研发人员的进一步的合作,并开展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与研究,进而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材管理和高校的快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普遍应用到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同时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所谓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及可使用性受到保护。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包括两个方面,即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物理安全指系统设备及相关设施受到物理保护,使数据免于被破坏和丢失等。逻辑安全包括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
1计算机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
1.1计算机信息辐射产生的信息泄露
计算机及其附属电子设备在工作时能把寄生电磁信号或谐波辐射出去,产生电磁辐射。这些电磁信号若被接收下来,经过提取处理,就可恢复出原信息,造成信息泄密。利用网络系统的电磁辐射获取情报,比用其他方法获取情报更为及时、准确、广泛、连续且隐蔽。计算机信息辐射泄露,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被处理的信息会通过计算机内部产生的电磁波向空中发射,称为辐射发射;二是这种含有信息的电磁波经电源线、信号线、地线等导体传送和辐射出去,称为传导发射。计算机电磁辐射尤其以带阴极射线管的视频显示器最为严重,屏幕上显示的信息,在很远的地方用相应的设备,不需要复杂的分析技术就可以直接接收下来。
1.2计算机存储介质产生的信息泄露
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的大量的信息,包括各种保密信息,实际上成为一种以信息形式出现的资产。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存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受到篡改、伪造、窃取、销毁等不法行为的威胁。由于计算机存储介质具有信息存储量大、复制容易且不留痕迹的特点,泄密的隐患相当大。计算机存储介质泄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使用过程中的疏忽和不懂技术,存储在介质中的秘密信息在联网交换时被泄露或被窃取,或存储的秘密信息在进行人工交换时泄密。二是U盘、光盘等外存储介质很容易被复制。三是计算机出故障时,存有秘密信息的硬盘不经处理或无人监督就带出修理,或修理时没有懂技术的人员在场监督,而造成泄密。四是介质失窃,存有秘密信息的硬磁盘等介质被盗就会造成大量的信息外泄,其危害程度将是难以估量的。
1.3网络产生的信息泄露
由于计算机网络结构中的数据是共享的,主机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通过线路联络,就存在许多泄密漏洞。一是计算机联网后,传输线路大多由载波线路和微波线路组成,这就使计算机泄密的渠道和范围大大增加。网络越大,线路通道分支就越多,输送信息的区域也越广,截取信号的条件就越便利,窃密者只要在网络中任意一条分支信道上或某一个节点、终端进行截取,就可以获得整个网络输送的信息。二是黑客利用网络安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网络攻击,通过进入联网的信息系统进行窃密。三是在Internet上利用特洛伊木马技术,对网络进行控制。
1.4管理不善产生的信息泄露或丢失
一是无知泄密。由于不知道计算机的电磁波辐射会泄露秘密信息,计算机工作时未采取任何措施,因而给他人提供窃密的机会;或者不知道上Internet时,会造成存在本地机上的数据和文件被黑客窃走。二是违反规章制度泄密。如将一台发生故障的计算机送修前对数据不处理,造成秘密数据被窃;或思想麻痹,疏于管理,造成数据丢失等。三是故意泄密。竞争对手常常采用非法手段笼络工作人员,窃取信息系统的秘密。四是信息丢失。如未经授权的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轻而易举地浏览其他部门文件和数据,从而使得机密数据被泄露。另外,数据大量集中存储于介质中,一旦发生火灾、水灾、被盗之类的事件,就可能使全部数据丢失或者毁损;同时存储介质对环境的要求较高,不仅要防水、防火,还要防尘、防磁,而且对温度还有一定的要求,从而增加了数据的脆弱性。
2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的几点对策
2.1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1) 系统访问设置密码:要求计算机设置账户名和密码,严禁将账户名和密码告诉任何人,除非必要,尽可能使用普通用户的身份进行操作,减少超级用户口令泄密的危险性;同时定期更新口令,缩短口令使用的周期,使用尽可能长的口令,增加安全强度;口令错误时,应该限制登录的次数。
(2) 日常病毒防护:定期更新防病毒/防木马软件;定期检查并扫描系统,任何文件在未经扫描之前,均不允许打开。
(3) 可移动介质管理:最好禁止使用可移动介质,如果需要使用可移动介质,必须讨论可能的风险状况。建立最佳的管理方案,以便减少恶意程序进入网络。
(4) 下载限制:在安全策略中应禁止下载任何软件、文件,如确实需要,应在策略中注明要递交一份由经理签字的需求表,并确保在打开之前使用防病毒/防木马工具来扫描。
(5) 加密处理:一些重要的数据必须制定相关的加密程序,并指定相关负责人。
(6) 系统备份:制定相关系统备份的操作规程、定期备份的时间以及相关负责人的职责。
2.2利用防火墙、防病毒技术进行安全隔离与保护
采用防火墙技术是最基本的安全措施,目的是要在内部、外部两个网络之间建立一个安全隔离带,通过允许、拒绝或重新定向经过防火墙的数据流,实现对进、出内部网络的服务和访问的审计和控制。同时,要加强计算机预防病毒技术的研发。计算机病毒预防是指在病毒尚未入侵或刚刚入侵时,就拦截、阻击病毒的入侵或立即报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高级,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极大的威胁。防病毒软件,从功能上可以分为网络防病毒软件和单机防病毒软件两大类。当然,网络防病毒软件本身必然需要增加额外的服务器系统资源消耗,此类软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还是较为明显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慎重选择。
2.3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维护
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应用程序维护。系统的业务处理过程是通过程序的运行而实现的,一旦程序发生问题或者业务发生变化,都必然引起程序的修改和调整,因此系统维护的主要活动是对系统应用程序进行维护。
(2) 数据和代码维护。数据维护需要由专人来负责,主要负责数据库安全性、完整性以及并发控制,定期生成数据字典文件以及其他数据管理文件,同时负责在硬件故障排除后,数据库的恢复工作等。当用户环境变化,原有的代码已经不能继续适应新的要求时,必须对代码进行变更。
(3) 文档维护。在进行应用系统、数据、代码及其他维护后,要及时根据维护后的变化,对相应文档进行修改,保持与系统的一致性,为以后的维护工作打好基础,同时要对所进行的维护内容进行记载,内容主要包括维护工作的内容、情况、时间、执行人员等。
(4) 硬件设备维护。硬件设备维护主要包括对网络设备、服务器、计算机、打印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维护工作也要由专人负责,要定期对各设备进行检查、保养和查杀病毒工作,同时要设立设备故障登记表和设备检修登记表,以方便设备维护工作。通过定期检查,及时解决潜在故障隐患,从而保证各设备的性能都处于最佳状态。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的网络系统越来越容易遭受攻击,因此,我们要采用相应的安全对策,制定相应的防范策略来阻止这些攻击,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主要参考文献
科技时代的迅速发展,各种发达的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不断应用并逐渐普及。与此同时,信息量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增多,传统的信息存储方式日益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网络存储方式。鉴于上述变化,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从事日常档案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只有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不断积极主动地更新工作理念,在工作中勇于创新管理模式,才可以让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不断得到提升,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公众对档案利用的需求。
1革新管理观念,提升档案管理意识
目前,创新驱动逐渐成为时展和进步的主流,并且已经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多个方面和多项工作当中。特别在网络信息时代,档案管理人员更需要不断加强信息化管理的意识,不断革新管理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和管理理念,积极更新档案管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作为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一定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教育工作和培训工作,不断提升负责档案管理的工作者的管理水平,能够更有效地发挥档案的真正价值。需要注意的是,作为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开展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务必要找准管理工作的关键方面,积极增强自身的主动服务意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单位服务,也尽力将优质的服务推向全社会。
2更新管理模式,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使得人才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之下,负责单位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要采取一系列新型的管理模式,才可以有效地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2.1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来说,一定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目标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够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才能够推动档案管理工作顺畅、有序地进行。与此同时,还要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将档案管理的成效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薪金相关联。采用这样的奖励机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他们付出更多的精力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进而提高整个单位的工作效率,给单位带来更大的收益。通过采用合理的奖惩机制能够对全体员工有一定的约束,也给管理工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让管理工作更加的有章可循,让员工在该机制下形成竞争的局面。2.2要积极引进一些现代的先进技术,不断提升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水平。要想提升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水平,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一定要针对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充分利用扫描仪或者其他网络设备来完成此项工作,从而将原始档案信息通过文字或者图片的方式存储在计算机或者网络里面,这样非常有利于日后随时随地进行资料的管理、搜索、阅览等;第二个方面,要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工作。比如,可以引进先进的标准化的档案管理软件,构建针对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数据库或者建立相应的数字档案网络等。因为以往的档案数据库大多被用在档案馆的内部使用上,所以在档案管理上没有表现出整体化和规范化,常常导致数据库功能单一、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出现,对档案信息的利用和共享非常不利。所以,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档案管理数据库数字化的建设,同时严格遵循档案管理的有关标准和规定,参考通用性、标准性等要求,分别建设对应的多媒体数据库、文字数据库以及视频、图片数据库等。通过目前先进的数码设备对原始档案文件进行录入和管理操作,最大限度地推进档案管理信息数字化的全面实现。还要对原档案数据库进行科学、合理地改造,从而让原数据库的工作容量得到进一步地提升。2.3现代社会仍然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形式下,以此同时,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作为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不断探究能满足时展的管理新方法,以便全面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和档案管理水平。
3重视信息安全,规避资源安全风险
档案管理工作的关键是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自从互联网技术被广泛使用以来,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效能。可是,需要指出的是,现阶段由于我国大部分从业者都没能完全掌握新的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再由于在技术应用上存在非常明显的短板,导致目前的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a.由于没有对应的保护系统,导致数字化电子档案非常容易被入侵,通常都是从后台侵入,并且随意篡改内部的多项内容。b.互联网黑客和网络病毒活动越来越猖獗,并给数字化档案的管理安全带来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c.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他们自身的职业素养不高,网络安全意识也相对淡薄,因此非常容易造成各类数字化媒体载体出现丢失、损毁等问题。鉴于以上情况,相关部门应该结合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比如,对档案管理人员开展专业的培训,通过这种途径来提升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还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日常维护工作,尤其是查毒软件,一定要及时更新;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备份工作,系统通过这些措施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避免资源安全风险。
4建立管理制度,保障档案资料完整
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一定是包括档案的具体搜集工作。所以,针对档案的具体搜集工作一定要建立细致的管理制度,确保将所有信息资源都收集齐全。与此同时,作为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遗漏现象的发生。同时还要借助多种渠道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让他们可以积极配合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资源搜集工作,进而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长期工程。要想充分发挥出档案管理工作良好的综合效用,就必须紧密结合信息网络带来的优势,自觉主动地把创新驱动引到工作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思维理念、方式方法和管理模式,不断地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全面提升档案工作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好信息化条件下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巍.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安全防护[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3):98-99.
所谓的自动化信息办公系统也就是指,人们将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办公工作的相关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它主要是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来对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使得相关信息数据在传递的过程中更加的快捷,从而使得办公工作的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目前在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自动化信息办公管理系统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并且成为一种电子政务,来对机关部门的相关项目内容进行管理和服务。而目前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了实现现代化农业工作的自动化管理,就将该系统应用到其中,进而使得农业经济得到了更加快速的发展。
一、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特点
在当前我国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开发的过程中,人们为了使得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工作性能的进一步的提高,就将许多先进的科学节和设计理念应用到其中,使其性能得到有效的完善。
1、采用三层架构的B/S结构
所谓三层架构的B/S结构其实主要是由客户层、服务器层以及数据层这三个层面组成的。其中这三个不同的架构结构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有着不同的应用效果。其中客户层主要是用户接口和用户请求信号的发出场所;服务层则是利用Web服务器和其他的远程应用程序来满足客户的服务要求。而数据层的应用主要是为了给人们充足的数据资源,使其自身的服务范围和质量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Web Service技术实现系统跨平台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为了满足管理系统跨平台的相关要求,我们就将Web Service技术应用到其中,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通信环境。目前在我国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过程中,其系统跨平台的要求以及基本实现,这就使得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应用范围和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J2EE技术平台的使用
当前自动化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J2EE技术平台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独立性,而且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使得管理系统的并发机制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的人们的广泛应用,从而使得自动化系统的性能得到最大化的提升。
4、利用XML作为系统接口的数据交换标准
XML数据传输是不同系统之间日渐流行的标准数据传输方式,由于与平台和编程语言的无关性,因此,通过XML可以有效保证对各种异构系统的数据接口需要,以达到政府各系统数据资源的最优整合。
5、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技术
采用基于UML的CASE工具。进行UML统一建模,将UML和谐地集成进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中。不论是在系统需求阶段,还是在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软件的实现与测试阶段,都提供了清晰的UML表达方法和完善的工具,建立起相应的数据模型和软件模型。
二、系统设计
农业工作系统网络自动化管理平台主要分为农业工作办公自动化系统、农业工作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和农业工作信息网组成。
1、农业工作系统业务管理系统
农业工作系统业务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专为农业工作系统专门领域而设计的农业工作系统管理软件,是农业工作系统的机关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系统应用。
2、农业工作信息网站
农业工作信息网站服务对象是农业工作者和广大农民,为其提供对外交流、信息共享的功能。把农业信息网贯彻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应用中去,为农民和用户提供切实的服务,为农业建设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其中农业工作网站的相关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个方面:
①农业信息。提供最新的农业工作动态、农村发展情况等;
②政策法规。介绍我国农业方面的有关政策与法规;
③农村建设。介绍农村经济、文化等建设情况;
④农民生活。介绍各地区农民的基本情况;
⑤产业投资。介绍国内外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高新技术和优良品种,并提供拓商引资工作的平台;
⑥领导信箱。为用户提供与领导交流的平台;
⑦留言建议。对农业工作和网站建设提供宝贵意见。
三、接口设计
1、平台的接口设计
WORD文档转换方式接口设计。在现有系统中,加入一段相似的程序,将新系统生成的WORD文档及TXT文件的字段转入到现有系统中,生成一个收发文档。将现有系统中的发文转入到新系统中,原理及程序基本同上。
2、与MSSQL/ASP及其他应用类型接口设计
①采用文件方式连接ASP应用方式接口设计。需要在两个应用系统中加入一程序功能,将字段内容转入到TXT文件中,公文内容转入到OFFICES文件中,再转入到新系统中,同样新系统中的公文文档以同样的方式转入到现有的数据库系统中。②采用后台数据库连接方式接口设计。当前所有在用的应用系统,都具有后台数据库系统,对于应用规模较大、记录数据较多的应用系统连接,可以选择后台数据库连接方式作为接口。
由此可见,随着信息化在全球迅猛发展,电子政务正在世界各国蓬勃兴起,利用信息技术重塑政府的组织与管理,提高政府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效率和透明度,有利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农业工作网络自动化信息管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加强对农村和农民的服务,让更多的用户通过电子网络得到更广泛、更便捷的信息和服务,使农业工作部门从根本上提高行政效率、办事能力,做到“统筹规划,资源共享,面向公众,保证安全”,推动我国农业事业发展上升到新的高度。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我国农业工业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人们为了使其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控制,就将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到其中,这就使得农业工作服务的范围和质量而对了进一步的提高。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也将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计理念应用到其中,这就使得农业工作网络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其一,总公司办公楼计算机、打印机及其他办公机具维护管理,其二,全公司网络维护工作。
现对前期工作作如下总结和计划:
一、计算机及其网络维护管理方面的工作
工作内容:此项工作主要包括公司计算机硬件的维护、维修、管理,并保证公司计算机及相关网络产品的正常工作,公司计算机上软件的安装及维护,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防治机器及整个网络被病毒攻击,及公司内办公资源共享设置等。
完成情况:本年度此项工作的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一)、计算机的定期更换,新增配置和维护情况
公司计算机硬件整个年度总体来讲,因是定期更新机器所以出现问题频率较少,每台机器除了日常的简单故障维护之外,硬件方面很少出问题。
(二)、计算机系统及软件维护
公司计算机由于机器较多,日常出现故障的情况较为常见, 主要的计算机故障有:系统故障,网络故障,软件故障等,很多机器由于长期使用,导致系统中存在大量垃圾文件,系统文件也有部分受到损坏,从而导致系统崩溃,重装系统,另外有一些属网络故障,线路问题等。其他软件问题主要包括杀毒软件的安装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等。
(三)、公司计算机病毒的维护与防范情况
目前网络计算机病毒较多,传播途径也较为广泛,可以通过浏览网页、下载程序、邮件传播,为了做好防范措施,公司每台机器都安装了杀毒软件,并定期自动升级,对发现病毒的机器及时的进行处理。半年来,公司机器中毒情况较为严重的现象是机器杀毒软件被病毒攻击,防火墙无法配置,最后处理方法是每台机器断网进行杀毒,经过查杀病毒得到及时控制,病毒通过优盘及局域网传播,查杀后对所有杀毒软件行进升级,并保证后期正常使用。另外一种病毒中毒现象是exe文件被感染,运行速度缓慢,共享文件夹自动复制病毒文件,此种病毒经过晚上下班期间,对整个网络进行中断,后来每台机器查毒进行处理,才全面得到控制。并恢复网络的正常使用,保证日常工作的进展。后期病毒防范方面一定要加强职工的防范认识,经常升级杀毒软件,并对机器进行定期杀毒。
年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公司计算机及网络方面的管理情况较为混乱,这其中有部分属职责尚未明确方面的问题,另外,早期的计算机管理方面比较混乱,后来对公司所有计算机都进行了详细的配置登记,并把每台机器责任到人,对机器的选型也进行了一定的控制,从而对设备管理方面进行有效控制。
2、公司目前软件使用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是职工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是网络管理规划中存在部分问题。
来年工作计划:
本岗位作为公司一个服务性岗位,来年工作重点可从两方面进行:
一、认真抓好矿政工网络信息管理站的建立
建立矿政工网络信息系统管理站,最基础的工作是让全矿每个单位都有电脑并能联网。筹建之初,某矿先对全矿的电脑进行了大普查,摸清了各基层单位电脑的分布状况,同时提交了网络系统主机房及架设全矿宽带网线路的资金预算报告,仅用二个星期就完成了全矿联网线路的敷设。对全矿的电脑资源进行了一次整合,抽调部分单位多于或闲置的电脑,转给还没有电脑的单位,使全矿每个基层单位至少有一网电脑。对外出创业的外掘一和外采一,矿党委专门购买了两台电脑送给他们,并要求他们与所在单位联系上网,从而实现了全矿电脑联网,为二级信息站的建立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认真抓好政工网络信息系统的运行的主要环节
集团公司政工网络信息系统主要是一个向上传递信息的上行信息系统。它一共有九个功能模块按钮,分别是信息申报、信息查询、信息统计、信息反馈、信息调查、信息公示、个人资料、退出、管理入口。在具体操作方面需要从实际出发抓好三个主要环节:
1、政工信息系统使用对象的环节。政工网络信息系统这九个功能模块,面向管理员、信息员及普通大众三个对象,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使用功能。1、管理员。该系统的管理员分为两级。一级管理员(集团公司管理员)、二级管理员(矿级管理员)。一级管理人员可以使用所有的功能按钮。二级管理员不能使用信息调查、信息公示功能按钮的管理后台。2、信息员。不能使用信息统计功能。信息查询功能只能使用一半。信息员申报信息后,可以使用"信息查询"功能查询自己是否申报成功。但不能查询申报表的具体内容,这主要是基于保护其他信息员申报信息的安全性。3、普通大众。只能浏览“信息反馈”、“信息调查”、“信息公示”功能按钮,但不能申报信息。如果也想申报,可以通过集团公司政工网络信息系统的“通用账号”进入,才能填写申报表。
2、政工信息系统使用方法的环节。要求信息员在申报信息时,要填写申报类别,否则不能申报,申报信息要客观公正,反映的问题要具有普遍性。对个体事件要详细说明细节,不要把个体事件夸大化,严格遵守信息员报送信息的规定,每周至少上报一次信息。对信息员的上报信息,经常提醒信息员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入信息查询功能,以检查上报信息的情况。当然在信息查询中,信息员只能看到自己上报的信息,看不到其他信息员上报的信息,只有管理员才能看到每个信息员的申报内容,这一方面可以让信息员大胆申报信息,另一方面可预防其他信息员随意传播信息,增强了信息保密性。对信息员申报的信息,管理员要定期查看信息统计,通过分类统计、汇总,撰写信息报告。对信息反馈互动模块信息员与领导对话申报解决的问题,一般由领导亲自答复。管理员也可以协助领导答复(管理员随时查看信息,并根据信息的轻、重、缓、急,及时向领导传递信息,在征求领导的意见后,进行答复)。同时对集团公司政工网络在公示系统公示的文件、规定、通报等及时收看,并结合单位情况加以落实,以促进本单位政工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转。
校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安全保卫工作的校领导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经常在各种会议上强调做好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对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对安全保卫部门上报的有关网络动态信息认真阅读和研判,并及时作出重要处理批示,在学校每次召开的有关维护校园稳定的工作会议上都要对加强校园网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进行专门部署。学校还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其中指出“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防止信息传媒的管理失控,要健全网络管理机构,落实管理措施,强化网上监控”,为做好校园网络与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了目标和方法。
二、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互相配合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
在维护校园网络安全方面,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有着明确的分工。如校宣传部门主要负责全校网络安全教育,网络信息动态的监查、跟踪和掌握并进行相关处置;校网络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加强整个校园网络技术方面的安全防范、保障、封堵和指导,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对网络运行安全进行有效的监查,为查处网络不良、有害信息及案事件提供技术支持;保卫部门主要负责对网络不良、有害信息及案事件进行查处,并根据自身工作性质对网络信息进行监查。各职能部门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协作形成合力,为做好校园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使工作更为顺利、效率更为提高、成效更为明显。
三、建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学校根据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条例与规定,并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形势发展和学校具体实际情况,不断予以修订完善。各责任单位则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各项具体规章制度,如日常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审核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网管员工作职责等。由此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可循,不断制度化、规范化。
四、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做好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保障
(一)实行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制
学校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对校园网络安全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研究制定涉及网络安全方面重大问题的对策、措施,并对一段时期内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作出部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全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和协调。各学院、部门、单位应当相应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小组,其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并指定专人担任网管员,负责本级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
(二)实行安全责任制
学校与各学院、部门、单位签订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书,各责任单位要将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层层落实到所属各部门和人员。其中,各责任单位的网管员,具体负责本单位日常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网络与信息系统的主管单位承担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监督责任,运行维护单位和个人承担系统的技术安全保障责任,使用单位和个人承担系统操作与信息内容的直接安全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
(三)实行一票否决制
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重大隐患和问题而不认真及时进行整改,或发生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当年评先评优及个人晋职晋级的资格。
(四)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不落实、日常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安全教育不到位等,导致网络与信息重大安全事故或事件的,学校将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书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并予以全校通报批评。对触犯法律的,则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五)实行值班备勤制
各责任单位要指定专人进行日常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确保24小时通讯联系保持畅通。在重要、敏感时期,重大节假日期间,安排值班人员,一旦发生问题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五、强化网络安全形势的预测研判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学校各职能部门密切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学校出台的重大举措,结合当下校园网络的具体实际并根据网络本身的特点,对一段时期内校园网络的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并上报学校,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特别是在每年重要敏感时间节点时,对校园网络安全形势进行预测研判并提出有关防范措施上报学校,使网络安全防范工作更趋主动和有的放矢,例如,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G20峰会等时期,均及时对校园网络可能出现的舆情、动态预作研判,将防范工作做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