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1 16:49:0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重要性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关注学生物质生活的合理需求,超出部分一定要清楚原因,正向引导,适当节制。满足合理的需求,保证学生生活和尊严,防止其出现过度自卑,让其保持阳光心态。也要限制学生奢侈和虚荣,防止学生攀比注重物质享受,鼓励其发展兴趣,注重人格修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家庭无微不至的爱。须知,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3)关注学生学习,经常了解学生学习状态,让学生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了解学生学习内容,经常让学生介绍所学课程及取得的成绩,多加鼓励,有助于学生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避免沾染不良习气。多向学生介绍其所学专业中的成功案例,以激发其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还不能接触社会,所以其成长环境比较简单,主要是学校和家庭。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就显得比较重要。如果家庭环境和谐,家庭教育得当,将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同时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和学习也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家庭环境比较复杂,家庭内部矛盾冲突很激烈,孩子整日处在一个不安、动荡的环境之中,家庭教育就会出现很大的副作用,孩子的身心不能得到健康发展。同时,这种家庭教育带来的后果十分严重,对孩子以后各个阶段的教育以及成长都产生难以抹灭的负面影响。
其次,孩子在进入学校学习以后,学校会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十分强的。当孩子回到家以后,会模仿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思想品德教育理论和方法,或者根据自己所接受的思想品德教育来分析家长的行为和言谈。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孩子的?@种有利于思想健康发展的行为可能会被抹杀,或者得不到鼓励而使孩子对思想品德教育失去兴趣。同时,孩子在家里的模仿或者实践行为,也是对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思想品德理论和方法的拓展与延伸。简而言之,家庭教育在小学生思想品德中发挥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延伸和提升作用。
不仅如此,家庭教育对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补充作用。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虽然比较全面系统,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践应用教学课较少,对于在实践应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分析不够全面。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当他们把在学校思想品德课上所学的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学校没有及时讲到,学生可能会出现错误的选择。此时,就需要家庭教育发挥其补充作用。对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进行正确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健康地发展。
二、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自古以来我国就把家庭教育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如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明显。时代的发展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人才对于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推动力。而家庭和教育则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对于家庭教育来说,作为整个教育事业中的一部分,其好坏决定着孩子未来的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健康成长,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有带动作用。
三、现阶段我国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
第一,很多家庭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受旧观念的束缚,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应当并且只需要由学校来负责即可。同时,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可有可无的。家长只需要为孩子提供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孩子只需要学习好就行。在这种错误想法的引导下,很多小学生都没有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生教学开展的重点和难点。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应首先抓住教学的关键点,培养学生的道德理念,养成家庭教育教学习惯。
一、家庭教育对小学生习惯养成的意义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场所,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都得益于家庭,有时候看一个孩子的行为就能了解这个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所以,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树立榜样意识。
二、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略
1.因材施教,发挥孩子亮点
农村父母因为平时农活较忙,对孩子疏于管理,对孩子的性格、爱好和很多方面了解不多,家长在这些方面沟通不到位,有时候孩子的很多爱好不但不被鼓励还容易受到打击。学校要和家长勤于沟通,让家长拿出更多的时间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性格发展特点,并和孩子一起制定相关的学习方案。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要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不能统一模式而要因材施教,对孩子进行启发性的教育教学指导,帮助孩子建立学习自尊心和自信心,发现孩子的优点、亮点,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孩子的创新、创作能力,使孩子全面发展。
家长学校是对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理论知识与方法、提高家长素质的业余学校。家长学校的任务是: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传授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素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系,提高家教水平,促进少年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推动家庭和社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学目的是:通过向家长讲授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营养学等有关家庭教育知识,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介绍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从而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和科学性,促进家长主动配合学校把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组织领导:
社区书记、主任巢凤英任组长,社区副书记叶明芳任副组长,同时由辖区退休老教师和志愿者等担任组员,切实加强家长学校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学内容:
1、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1)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家长教育行为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明确思想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点,掌握在家庭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了解新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内容,知道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懂得如何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品德教育。
(3)知道对孩子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训练,掌握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家庭礼仪行为的方法,教育孩子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社会公德、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2、中学生的智育
(1)知道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的重要性,明确加强对孩子进行学习指导的意义,掌握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2)掌握培养孩子正确学习态度、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减轻过重学业负担。
(3)知道如何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指导孩子过好双休日、寒暑假。
3、中学生的健康教育
(1)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了解中学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掌握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2)知道中学生睡眠、卫生、饮食和用眼等方法及生活习惯的要求和内容,掌握良好生活习惯养成训练的方法。
(3)知道为孩子选择适宜的体育锻炼项目、时间和运动量,知道体育锻炼时应注意的事项。
4、中学生的审美教育
(1)知道中学生衣着打扮要整洁、美观、大方、有中学生特点,并帮助选择适宜的影视、书籍、音乐等。
(2)了解中学生审美教育的内容,掌握家庭中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主要心理学教育依据包括与社会化相关的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养成相关的人格心理学、与学业相关的学习心理学,以及人际心理学等。
一、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社会心理学问题
所有教育目标都指向个体的社会化,家庭教育亦在其中。个体的社会化内容主要包括:获得自理和谋生技能、习得社会规范(法制规则、道德规范)、承担社会角色、完成价值社会化。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儿童社会化是家庭教育最主要的目标,因此也就成为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
儿童社会化作为家庭教育目标,随不同的社会要求而不断更新、调整,尤其在社会急剧变迁的时代更是如此。社会变迁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当代中国正是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急剧变迁过程之中,经济、政治体制的重要变化,带来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的重大改变。家庭教育作为儿童社会化最初的、必需的教育,必须接受社会变化的直接规定,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家长是家庭教育目标的执行者,是制定孩子培养质量规格的具体落实者,因此,了解变迁之中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的发展变化,十分重要。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的特征是服从、社会本体、权威道德、否认个人价值,社会心理特点则是:无违、秩序、安全、归属需要为主导心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意识则强调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益、平等、公正、民主、法制:社会心理的特点是以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主导,强调充分的个人价值的实现;这种巨大变化带给家庭教育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家庭教育目标作怎样的调整才能适应社会转型的要求。将来的社会要求什么样的人才,人才的规格是什么等,家庭教育都应该重新审视。
在之前二十多年计划经济要求下,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人才要求服从性、外在的行为规范,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个人价值的微不足道,而市场经济的要求,更多的强调独立的、个性的,重视培养公正、分享、合作、内化的日常道德行为,注重独立性、批判性、责任感、求异、创造性,其中,对于中学阶段的孩子来说,独立性发展是核心问题。
二、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人格心理学问题
在中学阶段,孩子的独立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是人格发展的两个核心问题。
1、独立性发展的人格心理学问题中学生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独立性发展,这既是社会化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人格发展的核心问题。独立性主要包括独立意识、独立判断、独立决定、独立解决问题、独立评价、承担责任等要素,这些要素的发展需要条件,而来自家庭教育提供的条件显得至关紧要。
中学生发展独立性的条件是些什么呢?从心理学角度看,有两个条件是必需的:适当牺牲成人的权威和充分的同伴交往。
(1)成人的权威不能成为中学生独立性发展的条件。独立性发展在中学这一阶段,表现为中学生从内心对长辈、尤其对家长是叛逆的,其本质是要摆脱权威和成人世界对他们心理世界的控制,这是孩子长大、成熟的必经之路,因此心理学认为,成人的权威不能成为儿童独立性发展成熟的真正原因,因为独立性的发展要以独立判断为先决条件。在亲子关系之中,如果要求中学生“听话”,要求对权威的服从和无违,也就是要求中学生以权威的判断为判断,以成人的是非为是非,这种服从和无违可以赢得成人的一致赞赏,在权威的接纳和庇护下安全无惊地过渡到成人期,但是家庭教育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极其沉重,是以孩子“丧失个性为代价的”(皮亚杰)。所以心理学强调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真正条件,是以牺牲成人的约束和强制为代价,家长要有意识地提供给孩子这种条件。
提供给孩子这种条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具体来讲,家长如何认可中学生这种叛逆和反抗的合理性?一般来讲,中学生对权威的反抗并不一定都以“无错”形式出现,很多时候还表现为“是非问题”、“明知故犯”,往往导致家长认为问题严重,必须严加约束。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就是一种叛逆态度,并不存在是非问题,是表示希望独立的一种方式,告诉成人们他(她)不是只会听话的乖乖小孩了,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家长要学会从反抗的合理性这个角度去评价中学生,理解他们的成长心理,切勿简单结论“是非”。从认知角度讲,中学生何尝不知“是非”?但他们的成长更需要摆脱权威,认同自己,伸展哪怕尚显幼稚的智慧。
中学生独立性发展的条件,还需要家长让孩子学会“做决定”。从中学生的成长讲,不让他们做决定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一个人禀赋才能发挥和实现的程度,取决于他所得到的自主的程度。中学生丧失独立做决定的条件,就始终无法脱离“权威遵从”心理水平,很难获得良好的社会性发展,甚至不能解决基本的人生课题。家长要懂得,一个人的高抱负、雄心、独立性、批判性、主体性、责任感、求新求异、创造性的形成(林崇德1995),都需要在他自主的活动过程中形成,而自主活动的家庭条件,主要依靠家长提供。
发展学生独立性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孩子应该被允许失败。中学阶段孩子的学业、人际、情感等重大人生课题,发生困难、挫折和失败是经常性的,家长如果不允许孩子失败,甚至反复纠缠孩子的失败和差错,孩子就会选择更加保守、重复、服从,以降低失败的可能性,不敢做尝试、选择、质疑和进取的努力,独立意识、独立判断就很难发展。在这个问题上,家长要记住:对于中学生独立性的发展而言,失败具有与成功同等的教育价值,甚至更高。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每个人都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必然遭遇更多的失败和挫折,中学生的学业、人际、情感随时都可能遭遇挫折和失败,所以允许失败、让孩子学会承受失败,获取失败的价值,是家长非常可贵的教育意识,也是独立性发展的锻炼和培养。同时在方法上,家庭教育要因机设教,在孩子学习生活过程中提高承受失败的心理素质,而不是生硬地制造所谓的挫折情境,脱离孩子实际,孤立地进行抗挫折教育。
(2)充分的同伴交往
中学生独立性发展的另一必须条件是充分的同伴交往。皮亚杰指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在同伴间所进行的基于相互尊重和平等原则之上的社会交际和合作活动日益成为道德发展的主要推动要素”。
在亲子关系中,家长不能单纯考虑成人对孩子成长的意义,还要考虑同伴对孩子的重大作用。同伴对中学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中学生的独立性发展,同伴关系的支持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说,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的功能与同伴的功能无法相互替代。
同伴关系对中学生的社会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心理学研究指出同伴的友谊具有多种社会支持功能:从权威中独立出来,获得稳定感,消除孤独感,在压力的环境下得到情感支持,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习评价他人,相互提供亲密、协调的经验,掌握社交技能,提高儿童的自尊,促进诚实、平等的发展等。所以在中学生的社会性支持功能中,亲子关系的功能颇具有限性,因为相对于中学生的同伴关系,其心理相齐、情绪满足、社会认同感、团体归属感,都是其不具备的。正因如此,中学生更看重同伴,亳无怀疑地认定同伴对他们更重要。基于此,家长的责任是指导孩子注重同伴关系,提供孩子与同伴充分交往的家庭条件,使之不断获得来自同伴的心理支持,促进独立性发展。
2、心理健康培养的心理学问题
同绕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家庭教育要重点关注两点:
(1)了解心理健康的构成和指标。中学生家长要有意识的了解心理健康指标,才能胜任心理健康培养。心理健康的主要指标有抑郁性、情绪稳定性、自卑感、神经质、主客观性、协调性、细致性、思考倾向性、支配性等,社会倾向性等,在此基础上,可以为中学生建立起有效的家庭心理支持系统,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
(2)重视中学生的精神需要
心理学研究认为,儿童青少年心理的健全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精神需要得到的满足水平,中学生正处于内心激烈动荡的青春期,自我确立的过程充满了不安、断裂和怀疑、否定,精神需要十分强烈。据调查,高中学生的精神需要排在前三位的是:朋友、知识能力、升学,可见他们的精神需要已经转向同伴和自身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心理支持、通过学业进步而确立“自我”、获得良好的自我意识,成为中学生家庭教育的重心。家长要认真关注他们的精神需要,调动教育手段提供充分的来自家庭的支持,提高中学生的精神需要满足度,保证心理健康。
三 、中学生家庭教育的学习心理学问题
1、协助孩子完成学业是中学生家长的重要任务,学业是中学生社会谋生、独立生存的预备。在中学生阶段,学生主要的人生课题是系统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因此协助学校教育指导孩子适应中学学习、学会学习、完成学业是中学生家长的重要任务。
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学习指导的重点要有所侧重。初中阶段学习指导的重点首先是适应中学的学习,学会处理比小学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内容,发展快速阅读能力、归纳、分析、综合能力、理解记忆能力,注意纠正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强调学习的有效性,练习的有效性,指导学生形成追求“有效学习”、“高效学习”的明确意识。
高中阶段的学习指导要突出胜任高中学习内容的方法,注意提炼适合自己高效学习的方法,更注重学习策略、学习过程调控,考试心理及技能、归纳知识点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同时,高中学生面临高考,优化考试心理和考试策略,知识预备度和心理预备度两种准备都要充分。协助孩子完成中学生学业,争取接受高等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
2、优化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长期以来我国以“认识活动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以“政治思想品德为目标”的德育模式,缺少健康积极的学习心理培养,导致我国中学生的不良学习心理比例较大,考试心理水平不高,尤其是高中生不良学习心理、不良应试心理比例、考试失水准也较常见,这与缺少指导有很人关系。
针对这种不足,中学生家长要了解一些学习心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一些优化孩子学习心理的方法。除了一般正常的强化、多关注、多交流之外,这里提醒家长要重视体育的心理功能。在优化中学生学习心理的有效手段中,体育是一张非常有效的“好牌”,是中学生家长必须要“打”的一张“牌”。不少中学生家长担心孩子学习时间不够,总设法减少孩子的体育锻炼时间,甚至完全取消孩子的体育活动,不善于打这张“牌”,是极不明智的。家长要懂得,体育对消除不良学习情绪、调动生命能量的独特作用不可替代,身体活动是中学生极为强烈的需要,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消极情绪大量堆积,压抑身体活力,破坏中学生的积极学习心理,学习低效甚至无效、负效。所以即使单单为了优化学习心理,体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体育活动能有效消除不良情绪、保持蓬勃的精神状态,平衡心理,保证紧张学习消耗的能量补充,是优化中学生学习心理的有效方法。
四、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人际心理学问题
家庭教育关系也就是亲子关系,形成富于建设性、积极性的亲子关系,家长自身的心理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家长身在社会,同样承受着生存压力,处理这复杂的人生课题,因此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要主导两点:一是有意识地提高对生存压力的防御机制水平,二是有意识地提高情感水平和人际能力。
1、提高对生存压力的防御机制水平
社会转型、市场经济、激烈的社会生存竞争对家长构成的职业压力远远高于以前,同时社会转型也给家长带来巨大的价值困惑、教育困惑、失败感、无效感、焦虑孩子的发展等,都可能导致家长的生存紧张。此外,家长被允许积累的经济、文化条件如果不充分,或者处于社会文化不利地位,家长的心态有可能比较脆弱,在亲子关系中更有可能心绪恶劣,容忍度低,甚至教育失控。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提高对生存压力的防御机制,始终重视的自我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在亲子关系中保证双方积极的、富于建设性的精神状态。
2、提高情感水平和人际技能水平
中学生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教育者,应该有意识提高情感水平和人际技能水平。据有关研究,教育能力强弱的50余项指标中,有30余项在本质上是情感的,如满足感、成效感、鼓励、对置感、爱、期待、希望、宽容、严肃、乐观、稳定、不偏不倚、公平、耐心、欣赏等,与之相对的有敌对、嫉妒、绝望、狂怒、轻视、发泄、偏爱、冷漠、任性、烦躁、不顾后果、冲动、情绪强制、不善言辞、积压、不好随时疏通等。
家长人际能力是指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的能力,这是满足孩子精神需求、充分凋动孩子积极情绪的重要能力。忽视亲子沟通,不重视沟通技能,在孩子的中学阶段,亲子之间难以沟通,甚至可能积压而成紧张的、怨恨的或冷漠的心理关系,加剧亲子双方的心理压力,导致家庭教育的失效。
1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代表着未来的希望,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强则国家强”,所以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整体素质是中国未来持续发展和复兴的重要因素,而在中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占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因而发展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发展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核心部分。在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表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中的这部分内容说明了学生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关键影响,也表明了我国基础教育对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关注。但一些调查表明,当前的中学生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根据新华社的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较大的上升趋势,调查显示大约35%的中学生表现出了心理异常,其中的53%的中学生普遍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问题。这些数据表明,在当前的环境中,中国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这也说明了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分析
个体心理特征的形成主要来自其青少年时期,而其心理素质的形成和与发展很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个学生是否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与他所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了解和分析相关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要能够因地制宜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应对这些问题。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
2.1社会环境的影响
弗洛姆认为个体的心理健康情况是由客观因素所决定的,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也可以扭曲个体的发展。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这种快速而深入的社会变化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转型所产生的独特的中学生价值观。社会学认为个体价值观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变迁所带来的。在社会变迁中,个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会随之发生重要的调整,这一点对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而言更加明显。目前很多关于新生代、80后、90后群体的探讨,恰恰反映了中学生群体在社会变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特点上的特殊性。所以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当前中学生心理特征形成的社会基础,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能更多地包容和理解中学生。第二,社会风气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尚未成形,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认识容易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而在当前,社会转型和外来文化的引入使社会中存在着很多备受争议的观念,它们对原有的社会价值与道德意识形成了挑战。很多中学生在这一阶段尚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大都处于叛逆期,加上部分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存在的夸大与失实,常常会对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第三,社会生活方式的网络化转变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交往方式日益呈现出电子化和虚拟化,中学生在这一方面具有更快的技术接受能力,所以他们的沟通方式和社会联系也变得更加网络化。这种社会交流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青少年群体中普遍存在,这一变化改变了青少年接触信息的方式、类型和深度,其所接触到的信息对其价值观念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2.2学校环境因素
学校是中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心理素质教育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需要以学校教育为主干,以日常教学活动为载体,所以学校的整体教育环境与教育水平是影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在当前的中学教育中,学校在注重传统的德智体等教育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这种陈旧的教学理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学生群体的价值观与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德智体教育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一个个体如果没有良好的自控能力,是无法进行长期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学校在对学生学习的正常监督之外,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使之能够在离开中学和进入社会之后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从心理特点上讲,中学生常常处于逆反期,在过于强调分数和服从的教育环境中容易出现厌学、焦虑、对抗等消极心理,这会使很多具有良好潜力的学生没有有效发掘学习能力,反而影响其长远发展。
2.3家庭氛围的影响
家庭的环境与氛围一直在中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氛围会在不同方面影响着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第一,家庭的完整性与内部关系的决定性影响。家庭的完整性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情况,单亲家庭、婚变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等情况会使青少年在心理发展中形成孤僻、自卑、冷漠、自私等负面的心理特点。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家庭类型的数量要多于过去,这实际上也是社会转型和社会环境变迁所产生的一个派生现象。其次,家长行为不端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起到不良的示范作用。家长的言行、理念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并在其心理素质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少年在家庭中会更加潜移默化地受到家庭中的其他个体,尤其是负面言传身教的影响。所以家长的行为方式也具有重要作用。
2.4中学生自身因素
中学生的自身特点也是其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学生一般在12到18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是其心理素质形成的核心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常常缺乏良好的自制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常常在心理情绪上变化很大,并且难以独立面对压力。因此,需要包容他们的想法,注意他们该时期情绪上的敏感性。
3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建议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前社会环境的整体性变化不仅会直接影响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会通过对家庭的作用来产生间接影响。这些情况使当前的中学生素质教育具有复杂性与变化性,教育工作者对于这一点首先应该具有清晰的认识,并且也需要认识到中学生素质教育并不是依靠学校和教师就能够完成的,还需要家庭的配合,而后根据这些情况来采用更加具有包容性的教育态度,采用更加丰富多样和全面有效的教育方式。具体建议如下:
3.1将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心理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是相互促进和内在统一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与主要目标。所以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对知识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整合的重要意义,提高其对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并通过积极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来促进中学生的知识教育质量的提升。
3.2积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水平
教师自身的修养与能力直接影响了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劣,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发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更具有包容性的教育心态,这一点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尤为重要。一般而言,教师需要具有两方面的素养:第一,对学生教育的敏感性。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指导学生时,需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耐心,既能够及时察觉学生心理倾向的细致变化,也能够为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给予细致有效的指导。第二,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宜人性。在进行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时,教师需要的关键素质不是威严和使学生服从,而是开朗合群的性格特征和谆谆诱导的教学方式。具有这类特征的教师能够使学生敞开心扉,师生之间开展有效的交流,从而更好地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变化,便于教育的有效深入。
3.3与家庭教育结合,促进家长的配合
现代家庭教育应该将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放在中心地位。对青少年成长而言,家庭教育有着比其它教育形式,甚至是学校教育更为深远的影响,所以教育工作者应理解和重视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也应是作为主要教育者之一的家长所需要具备的观念。在心理素质教育中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和学校,更需要充分家庭教育的作用:第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中学生心理素质,需要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所以家长应注意主动构筑良好的家庭气氛,并根据子女们的身心特点,恰当选择教育方式,为孩子心理素质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第二,家长应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家长自身素养的水平是决定家庭教育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在开展中学生的素质教育时,需要家长能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教育理念,并注意平时的言谈举止,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反复引导来推动中学生素质教育的良性发展。
作者:苗殿卿 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市霍尔奇中学
参考文献:
[1]陈磊.素质教育新论[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李丽.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心理素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
[3]郑琰.广东省中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调查报信[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
[4]宋志一.父母亲职业类型对子女心理素质发展影响的测验研究[J].学术探索,2002(4).
[5]陈带有.澳门中学生心理素质状况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2008.
[6]郝秀香.浅谈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09(10).
[7]邱莲.广东中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导刊,2006(6).
[8]杨海珍.东莞市初中生心理素质调查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2).
一、在中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素质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文明礼仪教育发展的最佳时期。针对在中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有利于中学生的自身健康成长。开展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帮助学生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培养他们的文明礼仪习惯,促使他们形成乐观、豁达、健全的人格,才能让中学生更好地发挥才能,在这个意义上,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提高中学生自我能力的内在需求。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是接受道德熏陶教育的过程,有利于社会化道德情操的培养。对于当代中学生而言,文明礼仪教育应成为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中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怎样用礼仪规范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对于中学生来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营造和谐心理氛围的基础。文明礼仪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也是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综合反映。因此,文明礼仪教育是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交际能力,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在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同时,带来了丑陋的现象和一些不良风气。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能力。文明礼仪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对于中学教育有着重要意义。我国有着丰富而宝贵的文明礼仪遗产,对中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明礼仪。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在一定程度上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文明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而且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情操及文明的生活方式等,做到讲文明,有礼貌,所以文明礼仪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中学生对文明礼仪教育的掌握,能帮助中学生满足社会规范的发展需要,进而满足社会需求,培养中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有利于维护正常秩序和社会规范,从更深层面讲,有利于促进社会的正常运转。另外,文明礼仪教育是道德教育的范畴,是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有利于改善学校风气,有利于加强精神文明学校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也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
二、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具体措施
为了更好地加强对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建议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开展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
(一)开展文明礼仪课堂教学活动
根据教育的不同阶段的要求,定期文明礼仪教育的宣传材料,精心组织,丰富内容,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效性,促进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水平。加强,校园文明管理,营造教育校园环境,提高文明礼仪教育质量。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教育内容,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性。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开设一系列文明礼仪教育课程,教学礼仪知识。中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到远的过程。文明礼仪教育课应根据时代特点,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实现文明礼仪教育横向一体化、纵向序列化。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营造愉快的活动氛围,结合具体学习情况,给予细致指导。按照激发兴趣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调动中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的积极性。注意及时引导和挖掘文明礼仪教育因素中的具体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与此同时,学校应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的监督和评价,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激励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的积极性。
(二)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
从文化的本质特性来看,文明礼仪教育是中学生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本质部分。因此,以礼仪教育为契机,开展道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文明礼仪行为是一种思维和行为的有机融合,文明礼仪习惯是文化的核心,只有充分展示礼仪的文化内涵,发扬人文精神,才能使礼仪发挥更大作用,优化德育方式,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文明礼仪教育必须是渐进的过程,做到常抓不懈,需要多方面力量的有效配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结合实际,做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逐步培养学生的礼仪习惯,争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文明礼仪教育过程中的一致性,达到二者教育效果的相辅相成。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学校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广泛征集学生家长对于文明礼仪教育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更新和改进文明礼仪教学方法,从而建立一个家庭与学校合作的文明礼仪教育平台。同时,促进礼仪教育进课堂,把礼仪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合理确定教育内容,作为礼仪教育的主要内容,加强对家庭礼仪和社交礼仪等关键领域的教育,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此外,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与探索,礼仪教育逐步形成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挖掘整合各种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文明礼仪教育。
(三)营造校园文明礼仪的良好氛围
校园环境是影响中学生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起到规范指导、示范激励和约束作用。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浓厚氛围,形成文明礼仪教育合力,培养中学生合理的审美情趣和美德,加强文明道德建设,合理发挥教师的作用,形成文明礼仪教学示范效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纠正不良行为。加强对学生意识和行为文明的培养,通过树立典型与校园争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明礼仪的魅力,追求内心境界的提升,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管理,促进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只有教育和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使文明礼仪教育卓有成效。学校要根据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建立完善学生文明礼仪教学管理系统,结合学校教育和学生课堂,让学生理解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外,学校建立必要的文明礼仪规章制度,加强学校文明礼仪管理,积极鼓励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号召学生不断总结自己在文明礼仪方面存在的不足,帮助中学生及时提出改进措施,进而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结语
文明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文明礼仪是一个人的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一种促进人际沟通的行为规范。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塑造中学生的良好形象,进而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本文结合中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从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具体措施入手,鼓励学生全员参与文明礼仪学习活动,接受文明礼仪教育。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需要通过创新文明礼仪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开展文明礼仪课堂教学活动,加强与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沟通和配合,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进而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各种文明礼仪教育的信息和资源,营造校园文明礼仪教学的良好氛围。在中学阶段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不断丰富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实施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进而推动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田玉洁.礼仪教育: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J].学理论,2013(03):261,262.
[2]刘元春.强化文明礼仪教育完善中学生素质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7):19.
[3]罗卫东,邓文梅.关于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思考与建议[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4)44,45.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4-316-01
好习惯养成教育是关系青少年一生发展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和如何思维。
一、当前中学生心理及思想状况
目前多数中学生心理是健康乐观的,乐于帮助同学,热心参加集体活动等,这些较好的行为表现反映出中学生品德思想的大趋势是良好的。然而,在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中也存在诸如心理上、学习上、生活上的不良行为,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很多中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一定要讲排场、摆阔气,不珍惜父母的血汗钱,不够勤俭节约。经常跟身边同学攀比物质水平,做出不必要的浪费,这种心理是不利于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
2、由于各方面社会原因,致使现在的中学生很多都以自己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精神,不懂得分享和包容,甚至会与人发生冲突,在学校或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中,很多学生缺乏应有的热情,表现得非常麻木和淡漠,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学业,不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缺乏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3、处于学习关键阶段中的中学生,因为法律方面的意识比较缺乏,自身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早恋、逃课、打架等情况时常发生,成为不得不重视的教育问题。
二、好习惯养成教育应坚持的“四项原则”
1、坚持基础性原则。好习惯养成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是为了学生一生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即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抓养成教育,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出发,从每一件小事出发,从日常的行为习惯开始,到关注社会,到有社会责任感逐步推进。
2、坚持整体性原则。好习惯养成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应把学生看成各具特色的、有其自身成长逻辑的活的主体,及时加以引导和鼓励.给他们更多的信心和力量。
3、坚持针对性原则。养成教育要针对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及时加以纠正,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取材源于学生生活,教师要教育学生抵制不良诱惑,改正不良行为习惯,引导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良好习惯。
4、坚持实效性原则。行为习惯养成重在效果,要不断总结和提高。采取多种方法落实养成教育。
三、好习惯养成“三位”一体从点滴抓起
育人,并不是说在学校一个样,回到家却是另一个样。为了让好习惯养成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必须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一学生一家长”三位一体的好习惯养成教育体系。
1、学校教育。
好习惯养成需要长期的、反复的坚持,让学生由原来的“不好习惯”变成“好习惯”。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我们要做到两点。
(1)示范作用。很多学生不良习惯的养成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实老师在学生眼中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学生的习惯养成,因此,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去养成良好的习惯,更要以身作则。比如,很多老师喜欢写潦草字、简体字,而很多学生在课堂中也会产生无意模仿,导致在写字过程中,不能写规范字。还有些老师穿着不得体,有些男教师喜欢把外套敞开着,学生也模仿,不拉外套的拉链,把衣服敞开着。这样类似的例子很多,但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们老师必须做到。因此,老师必须养成应有的良好习惯,在学生面前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为了学生的习惯养成。
(2)督促效果。习惯的养成需要反复性、持久性,中学生的自控力相对薄弱,习惯的养成必须要在老师和家长的长期督促下养成,采用常检查、常勉励,用约束性来提升学生对坏习惯的敏感度,从而提升学生的习惯养成。除此,我们还要为学生创设养成良好习惯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比如,整个校园都非常干净、美观,个别卫生习惯不好的同学也会潜意识地提升自己卫生习惯;如果教室的自习课非常安静,爱说话干扰他人学生的同学也会自觉遵守自习课的课堂纪律。多种方法来渲染、促成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此,老师必须做个有心人,用我们的恒心和爱心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2、家庭教育。
形成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培养互相关怀的家庭关系,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增强家庭教育的方式的科学性对中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健康的心理是保证成功的重要品质。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其心智正处在发展的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就需要重点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其知识学习效果。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的特点,但由于其意志力较弱、自觉性较差,同时依赖感较强,因此一旦受到不良影响,就会产生焦虑、抑郁和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学生很容易产生情绪的不稳定。学生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就会导致不正常行为的产生,如果长期得不到纠正,甚至会走向极端,对社会产生危害。因此就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素质教育中明确提出:针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在中学校园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素质教育中的很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学校中不仅要将知识教育作为重点,同时也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受到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中学生存在较多的心理困惑和心理矛盾。一些学生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时不能够进行正确的判断,就会产生错误的行为。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密切关注学生在学校中和社会中的表现,在学生有不正常的行为表现时及时地进行引导,防止学生错误行为的产生。
教科文组织指出,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就要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高度重视,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把握,同时做好相应的研究工作,对于其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的身心正处在发展阶段,整体还不够成熟,因此就需要针对其个体的特点进行疏导。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领悟,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育,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我国中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多是身兼数职,缺乏专业性,其本身所具有的知识并不能够满足心理教育工作的要求,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投入,选择具有高素质和较强责任心的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加强培训工作,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采用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在德育工作指导中指出: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使学生准确掌握心理健康常识,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有效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为学生创造出更加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一)优化校园环境
在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的布局,完善校园中的人文设施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实现环境育人。利用板报、校报等形式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宣传,加强学校的校风和学风建设,通过名人名言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
(二)优化家庭环境
学校要加大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采用家长会、家访和电联等形式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为家长提供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庭教育方法,促进形成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有效地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
(三)实现学科渗透,实现全员育人
在心理健康教育要求中明确指出:在中小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在教育过程中进行重点体现,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需要加强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和管理,在学科中渗透心理教育,实现全员育人的教育目标。对心理教育的方法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逐渐改善教育水平,使学生的心灵和知识共同成长。
(四)进行多元化的心理辅导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就需要充分发挥学校中的心理咨询室的作用,鼓励学生在产生心理问题时要进行及时的求助,在疏导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交流对于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其及时消除心理问题。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感恩是一个人对自然、社会、他人所给予的恩惠或帮助的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与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联系。而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能知感恩也是懂得真善美,分辨是非最起码的觉悟要求。
感恩教育其实无处不在。在家庭中,父母要感恩孩子,孩子要感恩父母,妻子要感恩丈夫,丈夫要感恩妻子;在学校德育教育中,老师要感恩学生,学生要感恩老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感恩教育也必不可少。
所以感恩教育贯穿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中,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感恩教育却越来越被“冷落”。首先,是家庭教育,父母太过注重儿女的成才教育,而忽视其成人教育。大多数家长认为自己对儿女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只要儿女过得好,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使本来应为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感互动,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的无私付出。长辈的过度溺爱,使不少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养成了唯我独尊、骄横任性的习惯。而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使得父母自身漠视感恩教育的重要性,这势必影响到中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部分中学生甚至产生了心理上的偏差,认为父母都是欠他们的,为他们提供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感激、尊重成了没必要的东西。其次,是学校教育,一些学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学生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这与学校德育落实不够,尤其是忽视感恩教育有关。再次,是社会教育,现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影响的增加,社会邪气蔓延,污染了中学生纯洁的心灵,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也给中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因此,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特别是对“双差生”来说尤为重要。
所谓的“双差生”是指道德品质和学习成绩两方面都差的在校学生。他们处在不同的家庭结构中,有的是家庭的中心,被家人过度宠爱;有的是父母不在身边,管理不到位,甚至无暇顾及,长期以物质来满足他们;有的是单亲或离异家庭,对周围的事物相对敏感。使得他们在思想上缺乏正确的人生观,行为上,缺乏理智,往往凭一时的感情去行事,很少考虑到行为的后果,为了所谓的“兄弟义气”,大打出手;学习上,缺乏正确、坚定的目标和学习积极性,求知欲望低,厌学思想严重,更有甚者以不学为荣,以学习为耻;纪律上,缺乏自觉性,对学校、班级的管理教育抵触性强,认为错皆不在己;生活上,缺乏自我约束,个人主义思想严重,追求娱乐消遣,易结交一些有类似行为的同龄人,拉帮结派,无事生非,欺负他人。
他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出现诸多不良现象。在家中,有些对自己的父母不太礼貌,经常因为一些琐事与父母争吵,甚至顶撞父母;有些跟父母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不断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而忽视父母的付出;有些甚至嫌弃父母唆、贫困;更有甚者无故发脾气,对父母大呼小叫,丝毫不顾及父母的感受,甚至做出伤害父母的事。在学校,以自我为中心,时常与同学发生冲突,迟到、早退、睡觉、旷课,甚至抽烟、喝酒、打架,扰乱课堂秩序,顶撞老师。在社会中,不懂礼让,经常出入网吧、娱乐场所,甚至以破坏公物来宣泄心中的不满。他们这些行为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感恩教育,他们不懂得感恩。所以,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有一本书曾这样写道:如果我们的青少年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自己的父母、家人、老师、朋友、成长,社会、生活、学习,那么他们才会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将来才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用感恩的心去面对身边的每一个人,用感恩的心去化解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社会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越来越近。学会感恩,懂得感恩,应成为每个人的美德。而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学会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让“双差生”学会感恩,关键要让他们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报生活。
古人云:“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这些都因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芬芳四溢,香泽万里。对“双差生”进行感恩教育,能唤醒他们内心的真善美,让他们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感恩身边的人和事,能让他们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去发现,去探索,去品味生命中的至真至纯。
参考文献:
1.彭成.感动中国:青少年必上的8堂感恩课[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2.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