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证券投资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2 16:50: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基础知识证券投资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基础知识证券投资

篇(1)

1、资格考试纳入学历教育考核的必要性

资格考试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资格考试获得的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我国《劳动法》 第八章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

学历教育考核的主要方式是考试,它是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工具。现今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是 “大众化”,而课程考核的方法还是与“精英式”培养背景下的考核方法没有太大的变化。其主要特点表现为:考核内容“重知识轻能力”,考核方式“重笔试轻实践”。这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在经济发达国家,资格证书教育体系发展得较为成熟,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澳大利亚的职业资格认证框架体系、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制度、英国的NVQ证书和GNVQ证书制度、日本的国家技能鉴定制度等。获得资格证书是学生结束学历教育,走上工作岗位的条件之一。发达国家将资格证书的获得作为学生学历教育阶段学习的入学资格之一,通过课程学分进行折算的方式将资格证书教育与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衔接,各级资格证书和学历的连续性不受教育系统和地域的限制。从教学内容上构建起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贯通的立交桥。

由此可见,高等教育考核方式的创新是很有必要的。挑选适当的专业,适当的科目将资格考试纳入学历教育的考核体系中来,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更能够为其未来就业增加重要的砝码,使其更快的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2 资格考试纳入证券投资学课程考核的指标构建

2.1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信息加工”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模式和“合作”教学模式的运用。

2.1.1“信息加工”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获得和智力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理论学习能力和概念获得能力。

2.1.2“个性化”教学模式:依据个别化教学理论和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增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发掘学生的个人潜力,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2.1.3.“合作”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加强校企合作。首先,通过与证券公司的合作,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证券投资专家到课上进行讲学;其次,选派优秀的学生去证券公司参与实习;另外,还定期与社会企业合作,举办“证券投资模拟大赛”,增强学生的实战能力。

2.2教学内容

证券投资学课程是金融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为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可以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安排与理论教学同比重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课通

表2-1 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内容详表

理论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

证券投资工具:包括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和金融衍生工具 大盘操作:运用所学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知识,通过实验室的模拟操作系统进行股票投资操作,撰写操作报告。

证券市场:包括证券市场的微观主体、证券市场运行、股票价格指数和证券市场法律和监管

专家讲座:聘请证券公司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了解最新的股票市场信息及证券投资行业的行业特点。

资产定价理论及其发展:包括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

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包括宏观经济分析、产业周期分析、公司财务和价值分析

举办“证券投资模拟大赛”,通过比赛选派优秀学生进入证券公司实习

证券投资的技术分析:包括技术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技术指标

证券组合管理:包括投资组合业绩评价模型和债券组合管理理论

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与证券分析师、投资顾问

过模拟操作系统进行操作,系统数据与股票市场大盘数据实时同步。为了配合学生参与资格考试,在讲授教材知识的同时,应适当加入证券从业资格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讲解。由于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所考核的内容和知识点较多,而课上授课又受到课时和教材内容的限制,无法将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全部知识点都在课上讲到。综合考察教材内容和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考试大纲内容,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具体授课内容安排如下。

2.2.1理论教学内容介绍: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科目包括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基础科目为证券市场基础知识,专业科目为证券交易、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投资分析和证券投资基金。其中,基础科目为必考科目,专业科目考生可根据需要选择。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材内容基本涵盖了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和证券投资分析两个科目的全部内容,只有证券市场运行和证券投资咨询、证券分析师和证券投资顾问的内容未包括在证券投资学教材中,因此应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加入了这几方面知识的讲解。

2.2.2实践教学内容介绍:在实践教学中,课程组老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让学生自主进行股票操作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此基础上,联合社会企业吸纳学生参加校外实习并举办 “大学生证券模拟大赛”。通过比赛的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开辟广阔的社会渠道。

2.3指标构建及考核方式

由于本课程实践性较强,学过该门课程的大部分学生都应主动参加证券从业资格的考试。因此,课程考核方式可以由原来的“平时成绩+卷面成绩”两步走,转变为 “平时成绩+卷面成绩+资格考试”三步走的模式。

针对未参加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同学,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卷面成绩”。

其中,平时成绩占30%,包括课上出勤、课上回答问题、课后作业和实习成绩四部分;卷面成绩占70%。

针对参加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并取得合格证的同学,考核方式应为“平时成绩+卷面成绩+资格考试”。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涵盖的科目较多,参考学生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同时不同的科目与证券投资学教材内容的匹配程度不同。因此,在将其纳入学历教育考核的过程中我们给出以下几种不同的选择:

第一,对于参考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和证券投资分析两门科目,并取得合格证的学生,可以将两门课的考试成绩折抵卷面成绩,即学生无需参加校内的考试,期末成绩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资格考试”。折算方式为:

总成绩=平时成绩×30%+(证券市场基础知识成绩+证券投资分析成绩)×50%×70%

第二,对于参考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和其他科目(包括证券交易、证券发行与承销以及证券投资基金)并取得合格证的学生,期末成绩考核方式为“平时成绩+卷面成绩+资格考试”。折算方式为:

总成绩=平时成绩×30%+[卷面成绩×75%+max{证券市场基础知识成绩×25%,卷面成绩×25%}]×70% 1

3、效果评价

将资格考试纳入证券投资学课程的考核有利于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鼓励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也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就业渠道、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并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注释:

注:卷面成绩占75%权重,资格考试成绩占25%权重,原因在于《证券投资学》教材中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占比约为25%,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等占比约为75%。另外,为了照顾学生参与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热情,我们在证券市场基础知识部分中取卷面考试和资格考试中的最大值参与考核。

参考文献:

[1] 钟苏婷.在考试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如何转变考试观念[J].现代教育科学.2011,12.

[2] 金敏力,聂磊,宋勤.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考试改革[J].中国高校科技.2012,01.

[3] 汪艳丽.面向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考试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0,20.

[4] 钱厚斌.创新人才培养视界的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9.

[5] 林静.高校考试改革的有效管理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

篇(2)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0074-03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证券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的地位日益重要。而作为专门研究证券市场的证券投资学课程,承担起了证券知识普及以及证券投资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任,并已成为高校财经类核心课程、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校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然而,不同类型高校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也不尽相同。高校一般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根据类型不同,大学的基本使命——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的侧重点也不同:研究型大学主要是以科研为主;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兼顾研究使命的同时关注教学工作;而教学型大学则以教学为核心使命,兼顾科学研究,但研究层次和方向以应用为主。因此,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在不同类型的高校也就显示其不同之处。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

研究型大学主要是以科研为主,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的精英人才。在国外,大部分著名大学的本科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哈佛大学本科生院具有至高无上的荣誉。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亨利·罗索夫斯基描述得很直接: 在传统哈佛人的眼里,哈佛的真正儿女只能是本科毕业生,一个研究生学位顶多只能给予一种旁系亲属的地位,只是募集基金时另当别论。国内著名大学的本科生也同样如此,目前一些著名研究型大学非常重视本科生教育,让最有水平的教师上教学第一线,使最有水平的教师通过教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把自己进行研究工作的经验、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方法渗透到教学中。如清华大学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南开大学的数学大师陈省身、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家兼物理学家陈平教授都曾上过本科班学生的课程。

研究型大学与普通大学相比,拥有普通大学无法企及的科研优势和教育资源,如相对充足的办学经费、高水平的实验室、完备的科研设施、研究水平较高的科研团队、较优的师资力量、良好的生源等众多优势。特别是在教学资源方面,通常汇集社会名流、企业精英甚至学术大师到学校上课、举办讲座和参加活动,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国际视野、竞争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环境与条件,而这些有利条件为研究型大学提供优质课程,实施高质量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体现在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方面,该课程显示出以下特点:

(一)课程目标。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对证券投资基本知识的把握和对基本原理的系统掌握,并动态跟踪证券投资领域的最新进展,注重理论体系的全面完整,强调培养学生思考型学习与研究型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二)教学内容设计。证券投资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基本分析、技术分析、风险与收益等证券投资基本理论。研究型大学在本课程教学内容中,注重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等理论内容的教学,而对实践教学一般涉及较少或不涉及。如中国人民大学吴晓求教授主编的《证券投资学》授课的课时分配中(见表1),总课时为54节,基础知识、基本分析与组合管理分别占总课时的37%、24%与28%,三个部分的内容合计占总课时约90%,对实际操作起直接作用的技术分析仅4个课时,占总课时的7%。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理解,有些教师甚至不上技术分析,认为技术分析不需要在大学的课堂上进行教学,这在典型的研究型大学中持此观点的教师较多,如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吴晓求主编教材《证券投资学》课件。基本知识包括证券投资工具、证券市场及监管、资产定价理论的发展;组合管理包括证券组合管理、风险资产的定价及投资组合管理业绩评价。

造成这一认识的另外原因是,研究型大学的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本科生读研比较较高,如中国人民大学本硕连读的比例就高达三分之一。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机衔接产生了许多教学上的优势,使专业教育的重心上移,使得他们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

(三)理论课程特色。研究型大学在理论教学上,力求全面、完整、严密,使学生系统接受本课程的理论教育,注重理论分析的力度和深度。对涉及证券投资技术与技巧分析时,一般讲授较少,或略微提及,或在理论上只侧重于理论方法的阐释,在理论层次上体现出一门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同时,注意吸收学科最新成果,将国内外证券市场的发展动态及最新成果,及时补充到课程教学中,将传统理论与现论进展有机结合起来。相当部分的研究型大学还注意与金融相关学科如金融经济学、金融工程学、风险管理等理论知识以及数理统计方法的交叉融合。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和课后较高的作业要求。例如,针对证券市场出现的热点问题,课后布置的作业思考题通常具有一定的深度,需要学生查阅较多资料研究完成。通常教师会要求学生阅读国内外有关证券投资的文献资料,以及阅读投资大师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而有些教师会让学生根据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和上市公司财务和价值分析等基本面撰写上市公司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体现了在本科阶段就开始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这一教学模式。但是,对实践教学则涉及较少或不涉及,一般由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酌情而定。

二、教学研究型大学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

教学研究型大学应培养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复合知识、有开拓精神和研究潜力的专业人才,力求做到在开展本科层次的理论教学基础上,注重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重视对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据此构建体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编制体现“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潜能和协作精神”的人才培养计划,科学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合理增加实践性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因此,其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显示出如下特点:

(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有关证券投资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掌握证券投资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运用于实践中。与研究型大学相比,提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理论要求则相对降低,力求做到本科层次的理论教学,没有研究型大学提出的在理论内容上要求全面、完整与严密。

(二)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研究型大学此门课程教学内容中,既注重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等理论教学,也注重实践教学。以东北财经大学证券投资学精品课程为例,在课时分配中(见表2),理论课总课时为54节,基础知识、投资分析与市场监管分别占理论课总课时的52%、30%与18%。其中技术分析课时约4节,占总课时的7%,技术分析已真正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在理论课程开设的同时,开设了模拟实验课程。实验的方式主要以模拟操作为主,通过证券交易过程的模拟,了解进行证券投资的条件、步骤及主要的手续,运用理论课所学的证券投资基分析、技术分析、模型分析等方法分析预测证券行情。

资料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证券投资学精品课程网站。投资分析包括基本分析、技术分析、风险与收益、组合分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效率及绩效评价;模拟实验教学为6课时,学生模拟实验一个月。

(三)理论课程特色。教学研究型大学在理论教学上也基本要求全面、完整,使学生系统接受本课程的理论教育,但在理论分析的力度和深度上没有研究型大学的要求高。如作为教学研究型的东北财经大学,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投资分析部分除包括了基本分析、技术分析外,还包括了风险与收益、组合分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效率及绩效评价等投资理论,但其占理论总课时的比例也只有30%。而中国人民大学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的组合管理就占总课时的比例达28%,如加上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的内容,则这一比例将达到59%。在这一类型大学的理论教学中,鲜见提出要与金融相关学科以及数理统计方法交叉融合。

(四)实践课程特色。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目前,全国许多财经类院校都已建立起以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学环境。如购置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验教学软件“世华金融家”、“国泰安”等教学系统进行实验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方式,成为此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特色。实验教学软件“世华金融家”、“国泰安”等教学系统均可以通过卫星接收系统得到沪、深股市和国际证券市场的即时财经资讯,并可通过模拟交易系统实现股票、期货、外汇的实盘模拟交易。

教学研究型大学也基本都建立了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学环境,在实验教学上均有一定量的课时安排,同时实行实验室开放或校园局网等。学生通过证券模拟实验,学会阅读分析证券资讯,正确使用证券分析软件,掌握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的要领,熟悉证券交易的基本流程。

为了使学生对证券投资业务有更直观的认识,有些高校还安排学生到各类金融机构进行实习,接受行业专家的指点,与行业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与研究型大学一样,教学研究型大学也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但基于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的课程的特点,教学研究型大学本门课程的教学逐步改变了从理论到理论的做法,采用了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实验教学的方面,利用证券投资实验教学软件进行模拟操作,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证券投资基本理论的理解,对学生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提供有利条件。

不少教学研究型大学进行了证券投资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并使用精品课程网站资源进行了教学。如课程的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思考题、重点难点、参考文献等均放到网上,由学生上网直接查阅学习。

三、教学型大学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

教学型大学的基本定位是,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本科教育为主,建设有特色的“教学型”高校。在办学特色定位上,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服务方向、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殊性,以及学校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学术背景。在培养目标定位上,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服务定位主要考虑有效地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解决基层第一线的问题,为基层第一线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教学型大学的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显示出如下的特点:

(一)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证券市场分析能力,能初步应用所学理论知识于证券实践中,解决证券投资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与教学研究型相比,更强调实践教学,提出了基本技能的培养,但其理论要求进一步降低。

(二)教学内容设计。在教学型大学的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内容中,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的教学,同时加大对实践环节的教学,“多媒体课件+原理与方法讲解+讨论与案例分析”的理论性、应用性教学与“实时行情接收+资讯分析+模拟投资+实地考察与现场观摩”的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基本形成。以湖北经济学院证券投资学精品课程为例,在课时分配中(见表3),理论课总课时为54节,基础知识、基本分析,技术分析、投资理论分别占理论课总课时的52%、11%、15%、22%,其中技术分析课时增加到8节,技术分析已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部分。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类似,在理论课程开设的同时,开设了证券实验课程。实验的基本方式仍是模拟投资,但安排的课时已明显增加,实验的项目更加贴近市场。另外,也组织学生到证券公司、期货公司或上市公司等实习基地进行实践。

资料来源:湖北经济学院证券投资学精品课程网站。基本知识包括证券投资工具、证券市场及监管;投资理论包括证券价格、收益与风险、现资理论。

(三)理论课程特色。给学生讲授较为完整的内容体系,阐释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建立起证券投资理论思维框架。在理论分析的力度和深度上,比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要求又有所降低。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地方院校对收益与风险、组合管理等投资理论较少涉及,这是教学型大学在理论教学中应该补充的内容。

(四)实践课程特色。教学型大学普遍加强了实践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教学基本形成了通过实验课、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以及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三种途径实现。在校内建设证券模拟实验室等,使学生在实习前便了解证券交易的基本情况,初步进行证券行业第一线所需人才实践技能的训练;在校外与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建立了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证券投资模拟大赛等课外实践活动。

而在实验教学方面,实验课时通常比教学研究型大学有相当大幅度的提高,湖北经济学院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实验课时只有10学时,相当多的教学型大学实验课时远不止10学时,如贵州财经大学为24课时,广西财经学院至少32课时。之所以安排大量的实验课时,是因为要培养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与基本操作技能,通过设计实验项目和证券实验室投资模拟操作,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证券投资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通过实践课程教学,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不少学生对于证券投资分析及投资实战操作,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一部分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研判和投资决策的能力,其中有些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证券模拟大赛取得良好的成绩,而有些学生通过考试取得了证券从业的部分资格。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型大学基本形成了“多媒体课件+原理与方法讲解+讨论与案例分析”的理论性、应用性教学与 “实时行情接收+资讯分析+模拟投资+实地考察与现场观摩”的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实践性教学比教学研究型大学有了更为具体而丰富的内容,设计了跟理论课程相对于的实验项目,甚至紧密联系证券行情的变化,在实验项目上不断跟进和完善。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类似,也积极开展了精品课程建设,利用精品课程网站资源进行了教学。

总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今天,必然要求大学的层次、类别和培养目标的多样化。既需要承担学术型的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研究型大学,也需要能够满足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提升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型大学。不同高校层次满足社会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并不代表其办学水平质量的高低。因此,对于数量较多的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证券投资学课程建设应合理定位,从其所在地区的实际出发,以重点解决本地区证券业发展中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承担起提升所在地区证券业发展水平的重任。

【参考文献】

[1]赵文华,程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2(6)

[2]张红霞.从国际经验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3]高向东.教学型大学的责任与追求[J].中国高教研究,2006(9)

[4]郑祥江.教学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构建[J].高教研究,2009(3)

篇(3)

[作者简介]周飞舟(1967- ),女,湖北武汉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会计学、高等职业教育。(吉林 吉林 132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吉林省高职教育选修课教学改革与质量提高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zj1108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142-02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20年来的迅猛发展,更多的人渴望了解证券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这也掀起了在校生学习证券、金融知识的热潮。“证券投资学”“金融学基础”“投资理财”等是各个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非财经专业的课程设置一般都不会开设此类课程,因此许多院校以“证券投资学”“金融知识”等课程作为选修课来满足和实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希望通过这样的途径和方式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非财经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决定了作为“证券投资学”等财经类的选修课程其教学目标必然与财经专业有所不同。本文仅就作为选修课程的“证券投资学”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实现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现实教学中存在的两个难题

1.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课程性质的要求差距较大。“证券投资学”的内容综合性较强,需要以一定的经济、管理以及数学等知识为基础,涉及经济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基础、企业管理等多门课程的内容,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功底。同时“证券投资学”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证券投资工具进行实际操作是检验课程学习效果的最佳途径。开设这门课程的最终目标在于希望学生在掌握证券投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自主地进行证券投资操作,并逐步形成一定的个人投资理财能力。

学生们的基础和这门课程性质的要求差距较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前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整体呈下降的趋势。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大部分学生基本没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比较差。二是,选修“证券投资学”的学生学习该课程所需的前期基础知识不足。由于财经专业多已开设该课程或者同类课程,所以选修“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学生大多为非财经类专业。以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选修课程“证券投资学”情况来看,学生一般是运营管理、工程技术、机车车辆、汽车维修、计算机应用等理工专业的。学生们大多来自学院低年级非财经类专业,专业知识结构与该课程所需基础有一定距离,学习该课程所需的相关课程知识几乎是空白。

2.课程容量大与课时少之间的矛盾。从教材的编写内容来看,“证券投资学”一般都涵盖了这样几个部分的教学内容:证券投资基础知识、证券投资工具、证券市场、证券投资分析和证券投资理论以及风险防范和市场监管等。同时,该课程内容的掌握与实践还与现实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与公司理财、个人理财等相联系。因此学习这门课程不再仅仅是背诵几个概念的问题,重要的是能够运用证券投资工具在证券市场上实现投资收益。

作为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证券投资学”课程一般在教学计划中都安排有较多的学时,包括理论教学和综合实训。有些财经类院校开设“证券投资学”课程,把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分开来分别设立为两门课程,以期进一步提高学生们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的能力。而作为选修课程的“证券投资学”一般只有30多个学时。要在这么少的时间里,让学生对证券投资有正确的认识、学会证券投资的方法,了解证券投资的技巧,需要讲授该课程的教师做出很多的努力。

二、确定选修课“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目标

确定选修课“证券投资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考虑了选修该课程学生基础和授课课时的限制,并且结合了前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学生选课缘由和对该课程的需要,最终把选修课“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目标分成了三个层次。

该课程最低教学目标是争取学生能够读懂、看懂、听懂新闻中相关的财经内容,明了现实

活中发生的一般经济现象,理解政府出台的基本金融政策。这一目标的设定可以满足对证券投资感兴趣、需要了解证券投资基础知识的学生要求。该课程最高教学目标是帮助有需要的学生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取得证券从业资格证书。这个教学目标为学生将来可能的职业迁徙打下基础,拓展学生的就业空间,提升学生职业持续发展的潜能,同时也为部分需要进一步深造学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在最高目标和最低目标之间,我们设定了一个中间的教学目标,即一般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素质的股民、基民,为社会注入理性的投资者。这个教学目标使得有理财需求的学生,能够学会证券交易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技巧,熟悉证券投资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最终能够在证券市场中通过不断积累经验成为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投资者。

三、选修课“证券投资学”教学目标的实现途径

围绕上述课程教学目标,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突出重点,合理规划教学内容。首先,需要为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确定主要的教学内容。我们把一般教材中证券投资工具和证券市场交易部分作为选修课“证券投资学”的重点教学内容,尤其是其中的证券投资工具股票和基金部分,设定为重点讲解内容和反复训练项目。证券投资分析作为次要内容,选择性地介绍证券投资基本面分析,对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只做一个大致的讲述。其次,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侧重点。对于选定的重点内容我们坚持深入讲解、反复练习的原则;次要内容和其他内容只做一般涉及,在课堂教学中基本指导思想是一带而过。最后,指导课外辅助阅读。对于代表我国证券市场特色而教材中未做及时反映的内容,如国有股减持、qfii制度、新三板、创业板市场、私募基金等内容,可以指定阅读资料目录,对有兴趣的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2.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选修课课堂班级人数一般较多,而且选修的学生基础不同、学习目的各异,因此在其他课程中非常适用的分组讨论、案例教学等方法,在这里运用起来就非常困难,同时还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无疑成为选修课“证券投资学”的首选。首先它可以非常直观和形象地反映“证券投资学”中大量的图表,既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也易于学生接受;其次可以通过网络注册实现股票的模拟交易,让学生对证券交易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最后,通过多媒体手段可以让学生了解诸多经济名家对证券市场现象的解读,让学生了解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观点,多视角多层面地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

3.注重效果,选聘优秀师资授课。选修课对授课教师的素质要求更加严格。选修课教师要在较少的时间内教会学生相对较为丰富而且适合他们需要的知识,必须对自己已知的内容进行浓缩、精选和提炼。尤其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授课教师最好能够有真正参与实际证券投资活动的经历,才可能让理论与实践贯通,使两者不至于脱节。

四、选修课“证券投资学”的教学实践

为实现选修课“证券投资学”的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实施项目教学。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尤其适合“证券投资学”这种实践性强、综合性强的课程。在“证券投资学”的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近真实的教学环境,既满足了学生多层面的需求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以证券投资工具中股票和基金的内容为主干,设计了大、中、小三个层次的项目实施教学;同时对自愿进行实盘交易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正确的引导,一般情况下倡导学生通过网络注册和专业模拟软件进行模拟交易和仿真分析,鼓励学生参加网络模拟炒股比赛。

2.教材选择。选修课“证券投资学”教材的选择主要参考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和全国证券类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做了内容浅化和难度降低处理。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课时情况,我们确定授课重点放在证券投资工具上,实践中的做法主要是:对更新较快、未能及时在已出版的教材中体现的知识和技术,自编讲义加以补充;选择经过教学实践检验已经精选提炼成型的校本教材;参考带有习题册或者模拟训练的高职高专教材。

3.考核方式。为了配合选修课“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我们将考核方式作适当调整,建立了以能力考核为主的考试制度。主要的改变

有:(1)基础理论部分的考核,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分析能力。以记忆为基础,以理解为重点进行考核。(2)一般应知应会内容采用过程考核的方式,将常规考核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着重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关注和参与实践情况。(3)可以以证代考。只要学生考取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就可以得到该课程的学分。

五、尚需完善的条件

1.时间条件。选修课“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时间问题并非指选修课课时数、授课时间长短的问题,这里的时间问题主要是:(1)选修课上课时间一般在下午三点以后,与我国证券交易所规定的交易时间完全错位,无法得到适时信息,只能进行事后解析。(2)证券投资分析尤其是证券投资基本面分析,很难在一个教学周期内检验其结论的正确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关注证券市场,并且在课程结束以后较长时间内对相关问题保持足够的兴趣,不放弃。

2.资金条件。资金条件是“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中最大的难题。(1)学生在网络模拟交易时,系统会主动虚拟出数万甚至更多的交易资金,但学生心里都清楚这是非真实的资金投入和非现实的亏损。这种虚拟或者模拟交易的缺陷很难让学生持有理性而客观的心态,而心理因素往往是最后决定投资决策的关键。(2)现实中高职在校生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极少有人能够真正开户交易。从近几年的情况看,虽然每个学期都会有少数学生选择实盘交易但交易金额都不大,还有一少部分学生主要是参与父母或者亲戚的证券投资活动,绝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的证券投资实践。如何解决资金问题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在“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目前,我们仅围绕选修课“证券投资学”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实现,在教学方法、教材和考核办法等方面作了初步探索,教学中还存在其他诸多需要解决的难题,比如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教学设备有待更新、教学手段需要进一步改革等等。我们需要探寻解决这些难题的办法,努力完善教学所需的条件,保证选修课“证券投资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初昌雄.非金融专业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8(4).

[2]梁朝晖. 关于《证券投资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

[3]刘丽雪.公共选修课证券投资学的教学思考[j].管理观察,2009(10).

篇(4)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小股民是证券投资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不仅数量多而且交易较为活跃,对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从实践来看,虽然小股民资金实力有限,但小股民亏多赢少、一买就亏等现象较为普遍的存在,因此,对小股民争取投资行为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小股民证券投资的基本现状

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居民个人素质的上升,居民投资于证券市场的热情也不断高涨,小股民的数量不断增多。

1.账户总数不断上升表明小股民投资热情依然存在

1992年,我国投资者账户数量仅216.65万户,但到2000年则达到6123.24万户,2008年更是突破亿户整数关达到10449.69万户,2011年达到14050.37万户,由此可见我国投资者账户数量不断增加,这其中就有大量的中小股民,可见小股民投资热情较高。

2.新增开户数持续减少表明小股民对证券市场并不乐观

此外,从新增开户数这一被视为“散户风向标”的指标来看,近年来我国中小股民态度趋于谨慎,2012年新增开户数为552.45万户,新增开户数连续3年下降,比2011年为1077.03万户减少了524.58万户,新增开户数创下了2007年以来的新低,这一方面表明经过前期扩张小股民增量趋于减缓,另一方面也表明部分小股民开始趋于谨慎。

3.持仓比重的降低表明小股民对证券市场观望明显

从持仓账户来看,2012年末为5514.49万户,持仓A股账户占全部有效账户的比重仅39.98%,比年初减少179.69万户,这表明在经历了长时期的亏损后,部分小股民开始离场,或者采取观望的态度对待证券市场投资。

二、小股民证券投资的三大影响因素

小股民证券投资资金总量有限,股民主要将证券投资作为一种辅助理财手段而并非专业性的投入其中,其投资过程中表现出证券投资知识相对缺乏、投资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能力不足、投资决策随意性大等特征。

1.证券投资知识的影响

证券投资知识相对缺乏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证券投资专业知识缺乏,我国大多数小股民都没有接受过证券专业知识培训,甚至对证券投资相当陌生,没有通过继续教育等方式获取专业知识,从而在投资过程中表现出对业务领域不熟悉等问题。其次,证券投资基本常识缺乏,部分小股民对证券投资的基本常识不了解,如股票投资资金要次日才能转出,st、*st类股票风险较大等,由于不了解这些基础性的知识,小股民在购买股票时可能出现操作上的差错。再次,证券投资操作软件等相关知识缺乏,部分小股民虽然知道利用操作软件购买和出售股票,但对操作软件中各种技术指标无法识别,或者没有完全了解和把握其中的涵义,无法利用这些技术指标进行决策分析,更难以根据股票的基本情况以及自身的需求对技术指标进行调整。

2.证券投资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能力的影响

首先,证券投资信息获取能力不足,部分小股民由于工作繁忙,加上投资金额不多,因而对各种影响证券市场的信息关注不够,部分小股民甚至长期性的忽视了证券市场消息,没有订阅相关的报纸杂志,也没用收集网络信息,从而难以及时有效的获取各种可能对证券市场产生影响的消息。其次,证券投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小股东在获取有关信息后,难以分析出这种信息将带来何种影响,如某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停牌公告,披露的信息显示公司正推进重大重组事项,部分小股民不知这种信息会对股价带来何种影响,因而内心可能会抵抗甚至产生恐惧心理。特别是,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信息管理还不规范,部分证券市场研究人员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一些有关上市公司的消息,小股民无法有效的辨别信息的真假,容易遭受资金损失。

3.小股民个的影响

首先,决策的随意性带来的影响,部分小股民在投资证券市场时,本着“玩一玩”、一点点钱无所谓等态度,因而在购买股票时没有对目标上市公司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更没有进行实地考察,而是根据个人喜好、购买股票时上市公司的价格、上市公司股票涨幅情况等决策,决策缺乏科学的依据。其次,小投资者从众等行为带来的影响,部分小股民在投资决策时缺乏自主决策意识,容易出现跟风等问题,什么板块热买什么板块股票、什么股票涨幅大买什么股票,这些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股民的投资行为。

三、引导小股民理性投资的思考

小股民是证券市场重要的参与力量,如果缺乏小股民的参与,证券市场可持续发展将面临重大挑战。而要将小股民留在市场当中,除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外,更为重要的是从小股民自身因素入手,引导小股民更为理性的投资,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小股民投资体系。

1.加强证券投资知识宣讲

引导小股民理性投资的前提是帮助其掌握一些基础性的证券投资知识,首先,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证券投资知识,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织高校、证券投资行业从业人员编写通俗易懂、不带有偏向性的证券投资资料,同时邀请编写人员开展讲座,通过这种大范围的宣传帮助小股民特别是刚进入股市的小股民全面、客观的了解证券投资的基本信息。其次,要选拔和培养具有较高诚信品质的证券投资宣讲人才,由于证券知识宣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并且国家会不断的出台各种制度法规,这都需要有权威的解读,此外,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会使得证券投资知识不断更新,在此背景下,建议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知识素养、独立客观的宣讲人员,充分发挥其专业性,帮助小股民了解、更新证券投资基础知识。

2.多策并举降低各种虚假信息对小股民的影响

首先,要加大对各种虚假信息者处罚力度,针对现实中充斥着各种影响小股民决策的信息,甚至部分人员还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一些影响小股民决策的信息,如推荐某一股票、暗示某一股票会有较大一波行情等等,特别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前,利用网络各种信息渠道更加畅通、影响更加深远,这就要求加大对各种违规虚假信息者的处罚力度,采取行业进入禁止、罚款乃至于追究责任等方式进行处罚。其次,要完善各种虚假信息监督管理体系,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组建专门的监督网络,供小股民对各种虚假信息单位进行举报,便于社会公众参与到监督当中,同时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处理机制,真正做到发现一例、处理一例、反馈一例,避免有举报没处理、有处理没反馈等问题。

3.创新方式引导小股民理性投资于证券市场

首先,要创新性的设立各种小股民模拟证券投资渠道,如可以开发贴近实际甚至于实况同步的模拟投资工具,并进行广泛的推广,甚至鼓励小投资者在正式进入证券市场之前要模拟投资一段时间,同时在这种模拟系统中嵌入各种证券投资基础知识,通过寓知识与实践帮助小股民了解投资知识。其次,要创新性的帮助小股民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有关部门要积极宣传、倡导良好的投资习惯,如要求证券投资公司在小股民开户时提供相关的资料甚至组织培训,再如利用各种公益渠道对一些良好的投资行为进行宣传,以此影响小股民的投资行为。

四、结语

小股民投资证券市场既对于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于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帮助小股民应对通货膨胀压力、拓宽收入来源也具有重要价值,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科学的对小股民进行引导,帮助其掌握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此外,还要按照有益于资本市场长远发展的目标,积极规范资本市场各种行为,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为保护好小股东的利益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样,不仅能够让小股东从资本市场获益,而且可以留住小股民,实现小股民与资本市场共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5)

一、证券投资学课程特点

证券投资学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财经类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学习运用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来全面理解、把握证券市场,它不仅要求学生全面掌握证券行业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实际操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证券投资学的特点之一是课程的应用性强,证券投资的魅力在于分析、操作、获利的过程,与实践联系密切,单纯的课堂理论讲授极易导致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二是课程的创新性强,证券市场上新品种、新规则和新现象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教师能及时发现、了解,并迅速而有效地把这些新内容整合到实际教学中;三是课程的综合性强,需要运用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财务分析、数理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来为证券投资决策提供支持;四是课程的动态性强,证券市场的行情瞬息万变,但是传统课堂教学由于受到空间和授课时间的限制,难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证券市场的动态特征。由此可见,证券投资学是一门理论体系复杂且具有较强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为了让学生认真掌握这门功课的核心内容,并能将知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必须对传统的证券投资学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改革。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1.关注市场动态、财经新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由于证券投资的动态性强,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对证券市场有更深刻的理解,就必须结合市场动态信息进行讲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证券知识的积累,时刻关注市场动态,关注财经新闻热点,例如,东方财富网,将搜集到的热点案例在课堂上介绍并分析讨论。如此不断地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财经热点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让枯燥的理论讲起来更生动,学生更容易掌握,另一方面活跃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的学习更有兴趣。此外,也要求每位学生主动搜集财经新闻热点,每次上课的前15分钟用于分享最新关注的新闻并分析讨论,这样更能够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增加趣味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证券投资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的课程,与经济实际联系密切,而且有很多案例可供分析,案例教学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掌握基础知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开展荐股擂台赛

让学生充当证券投资分析师,每人推荐一只股票并且说明选股理由,将分析思路呈现给大家,之后同班师生共同关注,追踪股票的走势情况,根据其市场表现验证学生所做的分析,最后期末结束进行总结。

(3)实行校企合作

篇(6)

2“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证券投资实务”是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类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尤其实践性教学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支撑。该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教材难以满足高职教育的需要

“证券投资实务”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具有实用性的证券知识,拥有一定的证券投资技能,熟悉证券投?Y流程,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分析金融证券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学生从事实际证券投资分析、投资运作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业务基础。内容应该包括证券及证券投资的概念及特征;宏观分析、行业分析和微观分析基本分析内容;道氏理论、波浪理论、形态理论、均线理论、K线理论及技术指标分析等证券投资技术分析内容。然而,我们现有的证券投资实务教材只是片面地罗列这些内容,并没有一一细致讲解。特别是教材理论知识篇幅过多,知识更新较慢,没有加入最近发生的与经济相关的重大事件,选择的案例时间太早,不能真正地反映瞬息万变的证券市场,而且还缺乏可操作性,局限于理论知识点分析,没有结合市场实际进行分析。这些都难以适应当前高职教育的教学需要。

22重理论轻实践

“证券投资实务”课程一半以上的课时都是对理论进行讲解,花费太多时间讲解证券投资、证券市场、金融产品的定义及特点,力图让学生从理论学习中去掌握证券市场的运行规律,证券投资的交易规则及分析方法,很少讲授实践性的内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于偏重理论化,学习就会枯燥无味。

23教学方法单一

“证券投资实务”到目前沿用的是多媒体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可在证券投资技术分析模块中会涉及大量的K线图、分时图及一些市场信息,很多信息在多媒体上无法全部显示。所以导致学生听课不积极,课堂不活跃,教师达不到教学效果。随着证券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及多媒体教学是“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但受制于教学资源及条件限制,难以培养学生证券投资综合实践操作技能。

24课程考核不全面

“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证券投资及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具备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和专业技能、正确进行投资决策的现财高端技能型人才。现阶段主要是对学生期末成绩的考核,轻过程重结果,缺乏对学生持续考核及实践能力考核的有效方法。

3“证券投资实务”教学改革的内容

基于“证券投资实务”课程教学存在的以上问题,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优化。

31更改教材知识体系

“证券投资实务”教材的教学目标:应使学生增加相关证券投资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原理,熟悉证券交易规则,掌握证券投资分析方法。所以,选用的教材应该是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培养的教材。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修改和完善:一是教材应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每个项目都要有学习目标、拓展阅读、过程考核、项目训练等在内;二是修改教材中的知识体系,我们介绍证券投资分实务内容应包括三大模块,证券投资基础知识、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应重点讲解技术分析部分,引导学生评论、分析推荐股票的能力;三是突出可操作性,教材中应穿插大量的图表说明技术方法的应用,要有较多的实践案例分析,以便学生在课下进行仿真学习。教材内容要满足实训室的需要,要对股票价格运行规律进行系统性分析,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对金融基础知识的领悟,对学生进行课堂训练,将投资理论转化为投资技能。

32强化实践教学

修订授课计划,要重实践轻理论,使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2/3以上。实践教学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部分,一部分是校内实训,借助世华财讯模拟交易平台,鼓励学生课下进行模拟买卖股票,通过基本面分析,了解目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状况,查看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及行业地位,分析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判断投资方向;另一部分是组织学生到当地证券公司顶岗实习或进行观摩学习,熟悉证券公司的工作流程及组织机构,感受公司文化,了解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便有兴趣从事证券行业的学生回到学校后有针对性地学习,提升自我综合素质,达到公司用人标准。

33改革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是项目驱动教学法,以课程项目核心,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独立实践动手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案例教学。本课程将精选部分证券市场热点问题等素材进行案例教学,并将教材中较难掌握和理解的有关内容进行即时的解答和点评,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应用,从而掌握和运用证券市场的基本原理。

(2)模拟教学。由于学生缺乏证券投资实践经验和多余支配的资金,学生们很难切身体会证券投资的过程,无法真正地委托买卖证券,从而使得书本理论知识与投资实践相脱离。所以本课程通过对证券投资进行仿真模拟,以证券投资分析方法作理论指导,结合证券市场的实际操作,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扎实地掌握证券投资知识。利用世华财讯模拟交易系统,结合典型K线图、形态理论、均线理论等技术方法进行讲解,建立模拟交易规则,利用系统的虚拟资金和撮合成交价格,实现从委托下单、过户、结算盈亏等全过程的操作。

篇(7)

因为独立学院学生和一本、二本院校学生有差别,主要提现在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情感丰富、自我意识且依赖性较强,不爱动手等特点。因此独立学院的证券投资学在教学方法必须进行必要改革来适应学生的特点并强调实用原则。本文结合独立学院的证券与投资教学现状,采用相应的教改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实践,从而形成一条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体系。

一、证券与投资教学面临现状

(一)微观金融的发展对课程教学产生挑战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规范化进程的加快,近几年微观金融的发展对证券与投资教学具有挑战性。因独立院校现行的一些教材主要没有太多的设计微观金融,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局限。证券与投资教学应该朝着微观化的金融发展方向,与国外教学接轨,增加微观金融方面课程,包括公司金融、资本市场、投资理论、家庭理财、公司融资、金融机构的经营与管理等方面。

(二)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对于课程教学具有挑战

国际上的金融创新日新月异,包括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创新、金融工具创新等,国内的金融创新相对而言比较滞后。因此,现行的证券与投资教材和教学内容也需要更新,使学生能跟上时代步伐。

(三)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我国目前较多高校金融证券专业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有金融证券类实验室的部分高校由于专业师资的缺乏,导致很多高校的证券投资分析教学目前仍然停留在课堂讲授上,实验操作、模拟交易、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严重不足。

二、改进证券与投资教学的相关建议

(一)在理论基础上结合案例分析

案例能使学生把理论化作工具来帮助他们解决应用中的问题,不仅使其理解理论,也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进行证券投资分析。

(二)增强学生的自主性

因为学生的自主性对学习效果会产生重要的直接影响,所以在《证券与投资》的教学改革中。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要进行自主决策,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个人条件和实际需要,自主地与教师进行沟通。在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参加实践的题目的确定、方案的设计、方法以及步骤等,都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从而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用,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也将会因此得到提高。

(三)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中强化实践教学

篇(8)

一、证券投资实务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将传统教学的以“课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为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1.《证券投资实务》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证券投资实务》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而传统的课堂理论讲授下抽象和过度概括化的理论知识,难以帮助学生完整的理解和吸收,案例教学在一个真实的背景环境下,寓抽象于具体、置情境于课堂,显著增强教师的授课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全面理解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证券投资问题,具备传统的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优势。

2.代表性案例的选择

要想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效用,就需要任课教师优选有代表性的案例,并对选用案例进行科学、合理的深加工。比如在系统讲解证券投资基础知识之后,可以对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上市证券种类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让学生对各种证券的特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案例材料应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理论知识点讲解,主要简明而系统地讲解分析本案例需要预先掌握的背景知识和技能;案例基本材料;分析问题及分析引导材料;应达到的预期效果。

3.《证券投资实务》案例教学的实施

教师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以下两点:

(1)案例教学与理论传授的关系

案例教学与理论知识学习目的应当一致。在案例教学之后应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与理论传授的进度要相同。应该根据《证券投资实务》课程的理论学习顺序来编写案例,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训练。根据教学大纲,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案例教学。

(2)案例教学的课堂组织

教师要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它教学手段的关系,要注意由传授者到引导者的角色转变,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提高案例教学效果,以保障案例教学的实施。从“案例准备、案例分析与讨论、案例总结评述、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这四个环节入手,加强课堂管理,维护好课堂纪律,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为案例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并取得良好的案例教学效果。

二、证券投资理财真实实训项目教学构想

我校财经类专业的投资理财模拟实训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对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仍不够理想。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财经类专业的投资理财能力,解决真实生产性投资理财实训难于开展这一难题,我们构想通过设立证券投资理财真实实训项目,开展实战型投资理财生产性实训。

1.证券投资理财真实实训项目意义

依托央财基地建设的投资理财与股份交易中心为财经类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软硬件实训环境,为了更好的调动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大家在真实的证券市场上累积投资经验和提高操作水平,我们构想开发基于真实证券市场的投资理财实训项目,。

2.项目实施方案

(1)实训对象:经济系证券专业和财管专业的二年级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参照基金公司架构设置基金经理(小组长),研究员,交易员,风险监控等岗位,团队合作,审慎投资。

(2)资金来源: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我校老师和参与实训的学生自愿出资。老师出资资金汇总后平均分配到各小组账户。学生出资资金进入本人所在小组的账户。

(3)账户开立:积极联系有合作关系的证券公司营业部,每个小组以小组长的身份开立证券账户和资金,组员自愿开户,争取证券公司设立奖学金和提供一些便利条件。

(4)投资范围:投资标的限定于国内A股市场、债券和货币式基金。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58-01

独立学院现在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一支生力军,为教育的大众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独立学院整体的教育发展还是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所以很多方面还受到母体院校的影响。这种教学思路忽视了独立学院个体差异性,阻碍了独立学院自身发展。证券投资学集知识、技能为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独立学院教授证券投资学教师必须放弃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模式,结合独立学院特点,进行教学改革。

一、独立学院证券投资学教学中存在问题

(一)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由于独立学院的招生体制,学生与一本、二本学生分数相差较大,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缺乏,即使遇到非常简单的问题,也总是依赖于教师解答,再加上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入大学学习阶段,很多学生不能够适应独立自主的学习环境。尤其是一旦课程难度加大,学生就跟不上教学节奏,久而久之,产生厌学心理,消极逃避学习。产生这种结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挫折承受力和自我调整能力差一些,不能够正确面对现实,努力奋斗,更多是放弃学习,所以很多学生内心自卑感很强。

(二)独立学院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应用性强,与实践联系密切,采用课堂理论讲授的方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够被激发出来,容易导致学习兴趣缺失。而现在的独立学院对实践教学环节缺乏重视,仅仅简单设立几个课程的教学实验室,关于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教学实验室更是少之又少。即使设立起来的实验室基本设施也不能够到位,影响了教学质量。校外实践环节几乎为零,即使成立了培训基地,也是名存实亡,对学生的学习不能够起到指导作用。因此建立和巩固校外证券投资学实验教学基地应引起独立学院足够的重视。

(三)实践指导教师经验不足。目前,实践指导环节未受到独立学院重视,所以,一般实践环节还是由授课教师指导。但是,由于独立学院成立时间不长,整个教师队伍还是以年轻教师为主。这部分教师一般是由学校毕业直接到学校工作,没有具体证券从业经验,所以对证券操作自身都缺乏实践认识,那么由他们来指导学生,效果必然不够理想。

二、独立学院证券投资学课程改革对策建议

(一)转变教学观念。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实践性强,所以不应当是教师单方面教学,而应当以教师与学生互动,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与自觉性。这要求教师在教授过程中,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转变原有教学观念,创建适合的教学情景,灵活处理知识传授模式,让学生自觉融入其中,成为学习主体。同时,教师也要关注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心理,抗挫折能力较低和自卑心理较重,采用合适教学语言,以鼓励和赞扬为主,让他们能够正确面对学习和现实,有一个健康学习心态,不再抗拒学习。

(二)丰富教学方法。证券投资学一般在大三开设,与其他课程有许多部分都交叉重复,所以,教师教授时应当注重衔接,对于重复的部分,采用讲授与自学教学,加强学生运用知识能力。自学形式可采用教师提问学生答疑或者学生讨论教师总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训学习能力。

证券投资学这门课程整体教学应当采用教师讲授、案例分析、实战模拟三种方法。首先先由教师讲授证券投资中的基本原理、概念、规则,以期帮助学生建立明晰的证券知识脉络,为后面教学工作打好基础;然后,在课程一些必要部分,采用案例讨论形式,使学生夯实知识基础同时,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要使得学生真正能够融会贯通运用知识,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实际演练。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证券投资学课程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校内实验室实践教学和校外实习基地教学。校内实验室实践教学主要是根据该课程的课程设计在校内实验室进行模拟操作包括模拟开户、模拟分析、模拟交易等。方法主要是将学生进行分组,并且每组予以相同的模拟资金,交由学生进行模拟投资,根据每阶段投资收益率高低对学生进行激励。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是由学生亲自动手去参与到各个环节,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独立学院也可以与证券公司签订协议建立的教学基地。学院安排教师组织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校外实践,可以深入了解和调研证券投资,并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报告,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四)充实实践指导教师队伍。鉴于目前独立学院实践指导教师缺乏,不能很好完成实践教学目标,独立学院应当加大引进和培养教师力度,建立一支实践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的队伍。定期将年轻教师安排到相关单位实习锻炼,提高业务能力,丰富工作经历,能够使他们与社会同步,更好完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同时,也可聘请业务部门专家为兼职教师,讲授证券市场前沿问题、股市行情分析、投资经验介绍等,为学生实践学习提供一个平台。

参考文献

篇(10)

传统的高等教育学术性人才是要培养学生的系统的知识体系和全面的各种相关学科知识背景。应用型人才则不必过分追求上述的传统培养体系,其需要更加关注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更加注重专业化应用型的知识体系。应用型人才还需要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包括人际沟通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与此同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需要专注于对学生心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以应对当今社会不断变化的环境。

1.2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1.2.1“T型”知识储备

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储备不同于传统的学术性人才,其具有“T型”知识储备的特征。具体的,在应用型人才所学专业领域,需要较深的知识储备量,而在其他相关的专业领域,则需要广泛的知识储备,但并不必过深的涉足。这样的知识储备就既有利于应用型人才获得本专业充分的专业知识,也有利于从相关专业获取不同层面相关信息,从而为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1.2.2专业化

应用型人才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鲜明的特点。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等。

1.2.3综合能力强

应用型人才的适应社会、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要强于普通的学术型人才。主要体现在,其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得益于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得到了大量实习以及手工操作的机会,充分提高了其将知识转化运用的能力。

2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2.1规范化原则

规范化原则是指高校需要建立规范的教学体系。将学生所必须获取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合理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明确专业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客观的按照规律安排教学日程,循序渐进的开展日常教学活动。

2.2全面化原则

全面化原则是指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地,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与实践的结合,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抗压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这样培养出来的应用型人才才可以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与生产实践。

2.3多元化原则

高校要打破传统的“关门办学”模式,积极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校企合作,根据实践教学的有关要求,在市场上广泛寻找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2.4导向化原则

导向化原则是指学校应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当今社会行业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各种行业都相对缺乏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这就急需高校了解适应社会需求,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以满足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

3证券投资方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现状

3.1培养方向不明确

培养证券投资方向的应用型人才不能仅仅只把培养目标定位于证券投资行业,毕竟我国在该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都有不成熟的地方。这样的目标定位会使学生的视野局限于一个较窄的领域,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高校应该多培养其证券投资以及相关专业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找到自身适合的发展方向,进而进行专门化的指导与教学,这样就可以避免毕业生的同质化,体现其自身的专业特点。

3.2培养方式不科学

培养方式不科学主要体现在,目前证券投方向应用型人才的教学中习惯于理论教学,把实践部分放在次要的位置,导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证券投资专业主要是为银行、券商、保险公司培养基层或一线工作人员,专业特点决定了其很多课程的教学,如个人理财、公司理财、证券投资原理、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期货投资实务等要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很多学校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不够,缺少必要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不能保障学生上机实训和临柜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

3.3培养内容不合理

我国高校证券投资方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区域模糊化,在校期间开设了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各种基础课程,由于课程面过于宽泛,导致学生不能真正学到这些课程的精髓,同时证券投资方向的知识学习也受到较大的影响。

3.4培养条件不专业

证券投资方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有大批的专业实验室、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以及高素质的师资力量。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都不具备这些软硬件条件,导致在学的学生缺少实战的机会,从而阻碍了证券投资方向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尤其是专业型的师资力量的缺乏,目前,高校的老师基本上是传统学术型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基本没有企业实际的操作经验。

4证券投资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证券投资行业具有高风险以及工作环境多变的特点,所以迫切需要高校有针对性的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证券投资应用型人才,因此,高校需要构建成熟合理的培养体系。

4.1注重专业化培养目标

在日常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证券投资行业观念,拓宽学生视野,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逐步使学生认识到证券投资行业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聘请具有大量实战经验以及资历厚重的证券高管作为组成人员,在此基础上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确定以培育高级证券应用人才为基本思路,科学合理地明确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以制定旗帜鲜明的培育方案。

4.2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在培养证券投资方向应用型人才时,将经济管理的大部分学科都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导致学科缺乏系统性以及专业性。在建立学科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证券投资方向的专业性以及与其相关的广泛性。可以充分参考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教学经验,在确保基础课程的同时,适当增加与证券投资方向关联性强的学科作为教学的重点。在建立学科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达到系统性和层次性。

4.3建立综合实验基地

培养高素质的证券投资方向应用型人才必须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训练其实践的技能,因此构建综合实验基地十分必要。高校必须建立专业化综合性的证券投资实验室,在日常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辅以模拟实训,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刻领悟所学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 旅游产业分析 下一篇: 银行绿色发展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