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经济融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2 16:50:1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城乡经济融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城乡经济融合

篇(1)

教育部《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强调,“以促进深度融合为核心,坚持应用驱动、形成有效模式……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总结提炼形成可资借鉴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大力推广、深化应用”。《警务英语》是一门典型交叉课程,既涉及英语语言又涉及警务专业知识。因此,教学内容选取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既要考虑基层警务岗位实际工作发展需要,又要考虑学生将来工作延伸性,其重点是以服务实战为切入点,以警务工作具体内容为依托,实现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与警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与警务英语的结合,可为警务英语课在教学中营造一个丰富的教学环境并创造一种多维互动的教学方式。本文以“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五个假设”为例,探讨现代信息技术与警务英语课程的融合。

一、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五个假设

2011年,赵兴龙等在《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五个假设》中提出:“技术促进关注过程,具有激励、转促、频率、联结和内化五个属性;语言运用也关注过程,具有情感参与、思维建构、记忆转化、问题解决和运用习惯五个要素。技术促进的五个基本属性和语言运用的五个要素之间存在的一种‘内嵌’式的特殊对应关系。”技术促进的属性可以嵌入到语言运用的要素中起到激活和催化作用,这种对应关系形成了“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对应关系,引申出了“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五个假设”。

(一)假设一:情感假设――自我效能感越高,成功达成语言运用活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美国Stanford大学心理系教授Albert Bandura提出自我效能感指在对特定的情境中,一个人如何胜任某一行为的期待或期望。在英语学习中,自我效能感对学生自身运用语言知识和产生特定学习行为之间的关系方面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即自我效能感是语言学习的“专利”。

(二)假设二:思维假设――技术可以借助语言学习提升思维品质进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思维的品质从思维测量的角度被看做是有助于对思维进行量化分析的一个突破点。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特性、批判性和敏捷性既作为思维测量的变量,又对培养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在英语学习中,技术要借助语言提升思维品质,这就意味着现代信息技术需要通过英语学习提升学生思维的这五个要素。研究结果显示:技术促进分别与思维深刻性、灵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五方面呈正相关,即正相关程度越高,可能对学生思维发展产生越好的影响。

(三)假设三:记忆假设――“一定阈值”和“适当反复记忆”的基础上,在“真实情景”中的活动越多,语言运用就越熟练。

在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过程中,“一定阈值”是指记忆需要有一个词汇或句子或语法结构的最低限度值,只有达到了这个最低限度值,记忆状况才有可能进入长时记忆;“适当的反复记忆”是指需要一定次数的巩固和练习;“真实情景中的运用”是指需要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进行运用的活动才能最终实现牢固的长时记忆,才能达到复杂情景中的灵活迁移和变通。从语言刺激物的输入到最终输出,这三个方面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四)假设四:问题解决假设――群体记忆和个体记忆互动越多,个体成功达成语言运用活动的质量就越高。

以记忆单词为例,在技术促进的环境中,学习者记忆的单词越多,在实战练习中正确性就越高,获得高分的机会就越多,成就感就越强。因此,学习者从使用单词与单词之间的关系记忆单词到使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学习的方式转变是学习方式转变和问题解决的飞跃,实际上,学习者在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过程中转变了解决问题的方式。

(五)假设五:习惯假设――技术使用与语言学习习惯的博弈越趋于平衡,技术提升语言学习绩效的机会就越大。

语言学习习惯是语言学习者在一种学习情境中所积累的、以个人体验为主的一种直接经验,新技术的学习恰恰需要一种适应期和体验期,需要和以前固有的语言学习习惯进行一种博弈。研究表明,二者之间的这种博弈关系越趋近于平衡,技术提升语言学习绩效的作用就会越大。

二、“技术促进语言运用五个假设”对现代信息技术与警务英语课程相融合的指导性作用

(一)情感假设的指导性作用。

“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情感假设即自我效能感越高,成功达成语言运用活动的可能性就越大。Albert Bandura的研究表明:体验、间接经验、言语说服和学习者个人的主观感受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四种因素,自我效能感对认知、动机、情感、选择这四个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在警务英语课堂教学中,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将会呈现常态化的趋势,体现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渗透警务英语教学的全过程,成为一种隐性的“自然的”常态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多形式地提供警务信息和工作场景,呈现自然的涉外警务工作生态情境,提供合适任务,采取多样练习方式,如开展小组案例讨论、人机对话、角色扮演、动画演示,举办警务英语情景剧表演赛,鼓励学生进行警务英语微电影制作等,增加公安院校在校学生的一是体验感,试图去完成某种任务,重在体验过程而不以成功为唯一目标;二是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学会观察其他人完成相同或相似的行为,积累自己的间接经验;三是言语说服,以鼓励、建议、劝告之类的话语改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增强学生承受压力的程度;四是学生个人的主观感受,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我积极的评估,自我效能感越强,语言学习效果越好。

(二)思维假设的指导性作用。

“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思维假设即技术可以借助语言学习提升思维品质进而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现阶段,公安信息化时代下,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公安信息内部互联网、公安微博、公安微信等平台。公安信息网络覆盖从公安部到各省市地区的公安厅、公安局及科所队,实现在职民警网络办公自动化、数据化。公安信息化促使公安院校警务英语教学适应了时代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与警务英语课程融合促进了警察这一职业中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学生在警务英语课堂中加强了主动性、参与意识和体验度,提升了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和发散性思维等能力的空间。

(三)记忆假设、问题解决假设的指导性作用。

著名实验心理学家Treicher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依据Treicher的实验、视觉理论和图示理论,全面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视听说的全面融合,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教学,使其沉浸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增强记忆效果。

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警务英语课程充分实现了情景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有机统一。网络教学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宽了学生视野,丰富了教材内容,增加真实的涉外执法警务环境,培养公安院校学生掌握真实警务活动中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在课堂上尽可能将警务工作的情景采用贴近警务工作的情景对话,编进情景剧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可围绕警务人员在以下工作中常遇到的问题展开,例如急救、提示与通告、盘查、交通事故处理、安检、涉外治安案件处理、出入境管理、反恐等。

通过以“情境创设”、“模拟实训”、“强化应用”为形式的教、学、练、战,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主动投入度,直接增强了学生的记忆效果,并通过认知努力间接增强了其记忆效果,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在涉外警务执法活动中语言应用能力。

(四)习惯假设的指导性作用。

“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习惯假设即技术使用与语言学习习惯的博弈越趋近于平衡,技术提升语言学习绩效的机会就越大。

以警务英语词汇教学为例,在学习警务英语词汇的时候,往往需要学生结合相关警务知识进行学习。首先,在警务英语词汇中有许多缩写词汇,如AFIS(指纹自动识别系统)、MDMA(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俗称“”)。其次,许多常见单词在警务英语中有不同含义,如cat’s eye通常是指装在防盗门上的猫眼,在警务英语的交通管理中指装在道路上用于在黑暗中指示交通的反光道钉;ecstasy通常是指“入迷、狂喜”等,但在警务英语缉毒中指“”。由此看来,将单词的呈现到一个警务执法情景中,让学生直接面对和他职业环境非常相似的情景对话,在这样的情景中学习单词,学生会产生非常大的兴趣,原因是情景的整体认知对单词的学习起到了一种语义记忆的作用。这就是“技术促进语言运用”的习惯假设中提出的“平衡”是让现代信息技术逐渐融合在公安院校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学习解决学习问题、工作问题和生活问题的助手,这样增加了技术提升语言学习、运用的有效机会。

参考文献:

[1]陈坚林.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下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概念的生态学考察[J].外语电化教学,2006(6):3-9.

篇(2)

一、“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框架

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是我院会计专业在“定岗双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以行动导向课程结构理论为基础,通过不断摸索实践而探索出的新课程改革思路。它的基本思想在于谋求学习场景与工作场景的深度、全方位融合。这种融合不仅是表象上的,如以企业典型任务为基础,在会计课堂上营造出相对逼真的工作实景。实质上,它包含两个过程:一是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的首次融合;二是课堂场景与工作场景的二次融合。通过这种双向融合,实现典型工作任务的更新与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效果。它的基本模式如图所示:

基于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理念的会计专业课程改革模式

二、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理念下《成本核算实务》课程改革思路

如上图所示,“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的关键,在于构建起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的二次融合机制,实现典型任务的动态更新与完善。为此,《成本核算实务》课程改革主要分两大过程、五个步骤。

(一)过程一:工作场景课堂场景

该阶段以会计部门成本核算岗位分析为起点,依据岗位不同的能力要求,对成本核算的工作内容进行提炼、组合、优化,使其成为可供教学使用的学习单元,并通过学习情境的开发,实现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的首次融合。

1.成本核算岗位分析调研

岗位工作分析是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的起点,直接关系到能否归纳、提取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任务。为此,成本核算实务的岗位分析,应密切围绕高职会计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如中小制造型企业、记账公司等展开。教师通过对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核算级次企业的一线“多维度”调研,对成本核算的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汇总、归类,形成具有典型性、独立性特征的目标岗位或岗位群。如以中小制造型企业为例,成本核算活动主要涉及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产品成本计算以及简单成本管理三大内容,因此,相应岗位工作内容可分为费用归集、成本计算、成本管理三大类。

教师调研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单位类型要覆盖学生就业岗位,以便提炼成本核算岗位的共性工作任务;二是访谈对象层次要多样化,如:既要对材料收发员、初级核算员进行访谈,又要对成本核算业务主管、财务经理等进行访谈,以获取不同从业者关于成本核算岗位的工作信息;三是现场观察一线员工的业务处理过程。以成本核算员岗位为例,岗位工作分析应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展开:首先,通过成本核算员访谈、成本主管、财务经理座谈等途径,了解成本核算员岗位的核心能力要求、日常工作内容等;

其次,现场观察成本核算员的常规业务处理,如:原辅材料、工资薪金及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过程,对岗位中大量出现的、有代表性的任务做好总结。

2.成本核算岗位典型任务提炼

通过岗位工作分析,调研者获得大量有关成本核算岗位的工作信息,接下来应对所接触到的工作任务进行汇总和梳理,以提炼反映该岗位核心职业能力的典型工作任务。如以成本核算员业务岗为例,调研者把单一要素费用的归集与核算内容集中在一起,形成“要素费用归集和分配”任务集合。接下来,通过与成本核算员讨论,了解完成任务集合的关键四项能力,即: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折旧及其他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而上述关键四项能力所对应的常规业务,即为要素费用归集与分配的典型工作任务。课程设计者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教学规律,按照逻辑次序,对上述四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提炼和加工。

3.《成本核算实务》学习单元策划

学习单元策划,是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有机衔接的关键。它是在工作任务提炼的基础上,把工作场景的典型任务加工为可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素材。以成本核算员“要素费用归集分配”任务为例,在进行学习单元策划时应至少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素费用归集分配的学习目标:根据现场调研所归纳出的专业核心能力来描述。二是要素费用归集分配的学习内容:材料核算员常规工作中的四大典型任务组成。三是要素费用归集分配的学习时间:根据《成本核算实务》整体性教学设计安排来分配。

4.《成本核算实务》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是工作场景的课堂复制,是学生对岗位工作内容的最初体验。为此,学习情境设计,应体现目标岗位典型任务训练,让学生在对任务的具体操作中,初步体验并最终掌握学习单元中所确立的各项能力目标。以成本核算员岗为例,在“要素费用归集分配”单元的学习情境设计上,要以典型任务为模板,确立了四大主题学习情境:材料费用归集与分配、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职工薪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折旧及其他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每个主题学习情境,按照“典型任务导入―预备知识讲解―任务分析与完成―总结评价”四个步骤来组织课堂教学。

(二)过程二:课堂场景工作场景

阶段二是成本核算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检验、更新过程。由于企业岗位工作的内容是动态变化的,如果不能构建起典型任务的更新机制,则随着时间的迁移,势必会造成课堂场景的学习情境与真实工作场景的脱节,导致学非所用,降低人才培养效果。为此,《成本核算实务》的典型工作任务,应定期与企业成本核算岗位任务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对过时、陈旧的内容及时删减,对新出现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任务进行补充完善,实现学习单元与学习情境的动态更新、调整,使课堂实景与工作实景保持高度耦合,从而保证成本核算岗位会计人才的培养效果。

实践中,课堂场景与工作场景二次融合可采取多种途径。既可以采取“主动型”融合,如:教师通过定岗实习指导、挂职锻炼、

单位走访等途径,主动调查成本核算岗位的典型任务、职业能力等关键信息的变化情况;也可以采取“被动型”融合,如:通过与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就业实习基地等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岗位信息不定期沟通,被动获得关于成本核算岗位工作内容的最新反馈。值得注意的是,为保持典型任务的时效性,教师应根据岗位特点,合理确定更新周期与频次。以《成本核算实务》课程为例,由于成本核算方法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更新周期以一年一次为宜。

三、《成本核算实务》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的特色

同传统理实一体模式相比,《成本核算实务》的校企双向实景融合模式,实现了课程开发与课程更新的综合一体化,避免了由于岗位动态变化所带来的学用脱节问题,构建起了封闭、自循环的新课程模式。课程设计者,通过课堂场景与工作场景二次融合,可及时了解成本核算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变化情况,实现主题学习单元、学习情境的动态更新与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徐田强.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理念下《税收实务》课程改革探讨[J].财会月刊,2012(4):92-93.

[2]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7-9.

[3]申荣卫,台晓红.以行动为导向的“理实一体”课程开发方法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29):26-27.

篇(3)

三网融合指的是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一、网络信息技术为城乡一体化进程带来众多机遇

(一)促进新型城乡地域组织形式的出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全国各地各种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出现如雨后春笋。在当今IT技术不断进步的发展趋势下,使得这些高科技产业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设置在环境优美以及基础设施优良的乡村、农村区域,并将其建设成城乡融合的纽带,从而实现以城市的发展来带动乡村良好势头。从当今的发展趋势看来,我国未来工业发展趋势必定会向着该工业园的结构布局发展,从而不断取代传统散乱分布的工业布局。所以,正是由于这些园区的出现,将能够缓解我国就业形势紧张的局面,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而限制当地经济发展的问题,从而为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而且能够从另一个层面上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基本素养。所以各类园区布局也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逐步满足当今信息化产业时代的基本要求要求,并借鉴城市成功的发展经验,最终实现以城市的发展带动乡村的发展的目标。

(二)信息化促使城乡空间作用的集聚与扩散力不断加强

在三网融合背景下,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已经不能笼统地通过扩散或集聚来阐述城乡之间发展的相互作用,而是应该要逐步地发展并使城乡之间的扩散与集聚作用力形成互动局面。同时,得益于当今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城乡信息交流更加有效、快捷、方便,从而不断地加速城市的扩大与发展,并加强了城乡间人们的联系与沟通,进而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了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建设步伐。

(三)信息化使得城乡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由于在当前三网融合下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下,使得城乡之间的日常交流不断深入与并且越来越普遍,从而人们更容易获得各种商品和就业等信息,人们的生活目的与对城市的了解更加明确,当然,居民的幸感也将不断提高。同时,由于城市周边农村地区的人们对各类市场信息的获得较为方便、快捷,从而为如商品信息、就业信息以及供销信息等在城乡之间的传递提供先决条件,进而更能促进农产品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发展。此外,由于近年来我国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与相关政策的出台,有效地吸引了许许多多来自城市的投资者,从而促使原先在城市工作的各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也陆陆续续地向农村地区的企业进军,不断加快城市的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和资本等要素开始向农村的渗透速度。

二、三网融合下城乡一体化应注意的问题

网络信息技术犹如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充分利用好这难得的高科技手段,同时还应看到它的缺陷,并注意相关问题,从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向前。

(一)必须建立统一的信息化市场体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必须要不断建立与完善我国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从而确保当前我国的经济能够平稳、快速地发展。尤其是在IT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更需要相关部门切实地加强市场体系的信息化建设,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进而为我国市场竞争提供良好的环境,依靠有效的信息传播途径改变传统的城乡信息资源相互以及市场经济相互独立的僵局。充分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优化配置各类生产要素的发展目标。

(二)促进城乡文化交流,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

经研究表明,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很不协调、很不均衡,并且城乡之间文化水平差异巨大。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大力组织文化下乡活动,可使农民掌握更多的科学技术,可促进城乡之间在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以及精神生活等方面的融合、协调发展。自从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以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开始,我国城市与农村的文化交流以及科技信息传播等呈现出一派良好的势头,从而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顺利开展提供先决条件。

(三)加强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

在我国大力建设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决不允许将环境视而不见,务必将环境的保护作为不可或缺的建设步伐,因为在城乡一体化中肯定会给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的高科技手段,构建一个城乡生态环境监测站,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共同管理,对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各种破坏环境举动进行实时监控与纠正,确保区域城乡生态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在构和谐社会、加速城市和乡村现代化交汇融合的重要发展战略。因此,在三网融合背景下,我们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同时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利于弊,切实地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运用到国家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季福岳,白音仓,麻术红. “三网融合”与广电网发展的思考[J]. 中国数字电视, 2010,(09)

篇(4)

我国高职会计专业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而财务会计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会计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对于整个会计专业的改革有着重大的影响。近年来,在德国行动导向课程结构的影响下,我国高职教育逐步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理实一体”课程模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院财务会计课程组教师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探索,基于通用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对财务会计课程进行改革,摸索出“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的课程模式,进一步丰富了行动导向课程的理论和方法。

一、“校企双向实景融合”模式

校企双向实景融合课程模式是一种封闭的、自我循环课程开发与课程更新体系,它是将工作和学个场景进行深度、全方位的融合,要完成这一融合,需要进行二个阶段的操作:首先,对工作场景中的会计岗位工作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典型的工作任务,然后根据工作岗位和任务在课堂场景中设计学习领域,开发学习情境,完成校企融合的第一阶段。更进一步的融合在于第二阶段,那就是要进行工作任务的检验与更新,这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再从课堂场景回归工作场景,只有这样,校企才能真正地实行双向融合。

在这个融合中每个独立模块都承载着一项具体任务,该任务在空间中表现为一系列子任务的集合,比如在财务会计岗位工作分析中,首先要进行企业调研,财务会计通常以工业企业为例,因此需走访各种类型的工业企业了解生产流程,会计制度设计等,接着和一线员工访谈,了解最为确切的岗位设置资料,然后课程组对所列岗位进行初步筛选,提出建设性意见,最终和用人单位共同确认应设置的会计岗位。因此,该课程模式下不同的模块具有明显的任务界限,并通过时间轴衔接为一个复合型任务体系。

二、“校企双向实景融合”模式的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应用

1.阶段一: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融合

该阶段课程组通过市场调研与分析,明确财务会计的主要工作岗位及其典型工作任务,与企业一线人员一起提炼岗位能力,确定课程内容,设置学习情境。

(1)市场调研与分析

会计专业已经有了不少的毕业生,学生遍布会计师事务所、中资企业(学生最多)、外资企业等,通过走访用工企业、考察人才市场,与企业一线会计人员进行交流讨论,及对本专业的社会及行业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论证,针对我系高职会计教育的定位分析,结合《财务会计》的课程地位和特点,制定本课程培养目标:首先是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中小企业日常会计核算工作,掌握在中小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所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其次是让学生具备在专业领域内向更高层次发展(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会计职称的考取、注册会计师资格的考取等)的潜能。

(2)明确会计工作岗位

财务会计一直以来是以六大会计要素作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我们试着改变模式,依据课程培养目标,专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在《财务会计》教材体系组织上,打破原有章节内容,按工作过程建立学习领域,以财务会计工作任务与岗位设置为内容起点,以会计工作岗位为主线,选择确定以出纳工作岗位、往来结算岗位、存货岗位、资产岗位、职工薪酬岗位、资金核算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岗位、主管会计岗位会计岗位来构建课程内容体系。

(3)确定和分析典型工作任务

分析财务会计各岗位的工作任务的共性与特性,按照财务会计工作岗位设置的格局构建课程学习的主体框架,以会计核算环节为每一岗位工作的主线从会计工作岗位设置导入各岗位工作任务,实现工作岗位下的任务教学,将工作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工段,每个岗位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工段。

以往来结算岗位为例:①共性:会计账户的选择、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总账与明细账的设置与登记;②特性:该岗位主要进行往来款项的结算,主要涉及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的核算。

(4)凝练岗位能力,学习情境开发

学习情境开发要体现工学结合,以工作领域为学习对象,以工作项目为主线,按照会计工作岗位,分解的任务模块,设定学习情境,分析所需的知识、技能,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整合。根据能力目标与知识目标建立工作岗位下的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与学习内容相融合。进一步凝练各岗位会计的业务范围及业务流程,重点是各岗位会计的会计管理方法、业务处理方法、计算方法、账簿登记方法,报表会计,最终实现各岗位会计业务的相互衔接,及各种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

以存货岗位中的原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为例,设置原材料在购入过程中,单货同到、单先到货后到、货先到单后等3个以上的情境学习与训练,通过观看老师演绎,摩仿老师操作,自己动手练习等使之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重复过程、步骤和方法,积累经验,不重复的是内容,找出差异性,使学生能够达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成为高职层面策略上决策的提升。

2.阶段二:课堂场景与工作场景融合

该阶段主要是实现对上一阶段内容的验证与更新,会计工作,特别是财务会计业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所以要经常关注新的会计准则,并到企业一线进行走访,了解最新的经济业务,使课堂内容与工作场景的结合更为密切。

(1)构建三段一体的实践体系

在实践教学中,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一段:单项实训,主要是假账假做,按会计岗位设定一些模拟业务,帮助学生完成认知过程;第二段:操作真账,综合模拟训练,经常到企业一线,寻求最新的企业真实业务为载体进行模拟演练,然后与公司业务的真实处理对照,从而缩短理论和实践的距离;第三段:亲身体验,要求学生在暑假期间进行专业实践,在毕业前到单位顶岗实习,在校外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会计工作的整套程序。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体会会计工作,逐步进入会计角色,将理论知识变为实践,达到零距离。也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始终与企业一线的真实业务相一致。

(2)及时更新典型工作任务

企业会计的工作是千变万化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以前不发生的业务出现在企业里,会计的业务也越来越复杂,如果我们课堂教育停留在设定的内容上不进行更新,必然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因此必须通过定岗实习指导、挂职锻炼、单位走访等途径,主动调查会计岗位的典型任务、职业能力等关键信息,将与课堂场景任务素材进行对比,寻找差异,分析原因,进而完成学习领域工作任务的更新及完善工作。比如现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有不少的企业对于房地产业进行了投资,因此我们通过走访多家企业获取相关经济业务的原始资料,及时地提炼有用信息,生成财务会计案例,在学习情境中增设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运用于课堂教学。

综上所述,“校企双向实景融合”模式通过工作场景与课堂场景的二次融合,构建起封闭、自循环的课程模式路径,实现了课堂典型任务的自我更新和完善,从而大大增强了项目化教学的真实度和契合度,提高了学生会计岗位胜任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5)

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历史机遇,发挥好“桥头堡”作用,在“十四五”中展现新作为,作好“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为主的非遗文化产业文章,建议发展壮大我区非遗产业良好基础,依托位于安富街道的**陶文化创意产业园、**高新区广富工业园将我区打造成为文、产、旅融合发展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通过做大做强“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吸引、辐射带动泸、内、荣、永及川渝周边等地非遗资源集聚,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个以弘扬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创意产业等协同发展的百亿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推动我区逐步打造成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孵化中心、展示交流中心、人才集聚中心、非遗传承中心、文旅集散中心,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建立一条文化连接纽带,持续推动双城经济圈传统文化产业提档升级,不断提升成渝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互联互通水平。

一、文创产业相关背景

(一)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和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创意产业作为知识密集的新兴领域,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产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是以文化根基的新园区

创意产业中心作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载体,其形成包括四个基本条件:一要有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二要有鲜明的文化形象,三要有包括生产、发行、消费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四要有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种功能。

(三)发展理念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文化性、创意性、产业性三个基本特点。根据**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建设文创产业中心路径的发展理念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即: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遵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围绕上述基本要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发展理念为:绿色、智慧、活力。

绿色主要是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要保护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在项目的设置和开发上走生态优美、节能低碳之路。

智慧主要是指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时代潮流与传统技术的有机结合,在项目的设置和开发上注重搭建创意经济的平台,把集聚创意人才和产业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活力主要是指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遵循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形成和壮大文化创意的产业链,形成新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群,为**的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升级打造新的发展引擎。

二、**打造双城经济圈文创产业中心发展优势

我区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安富境内陶产业和陶文化在全市乃至川渝两地范围内一枝独秀,具有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良好条件。

(一) 深厚的文化优势

**素来有“海棠香国”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特色文化、特色产品、特色产业方兴未艾,陶器、折扇、夏布等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且产业链相对完整,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 独特的品牌优势

安富是中国的三大陶都,是中国四大名陶的主产地,陶业发展历史悠久。数百年来陶文化从未间断,是川渝两地不可多得的陶文化重镇。2010年,**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陶列入重庆首届“巴渝十二品”。

安富作为川渝两地陆路要冲,是巴蜀文化的交流融合地,生态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辛亥文化、抗战文化、兰草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相互交织,五里长街、烧酒房、寨子山、鸦屿河、生态园等多种文化载体相辅相成,具有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先天优势。

(三) 蓬勃的产业优势

近年来,**把非遗文化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而且实现良好的开发利用,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产业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成功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处,重庆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处、示范基地4处,重庆市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6处、非遗传承教育基地7处,区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14处。

(四) 便捷的区位优势

**是重庆的“西大门”,正好处于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内”,是成渝经济区腹心地带的一个重要战略支撑点,具有“东西传递”、“双向开发”的独特区位优势,是成渝合作的“桥头堡”,不仅可以直接辐射四川、重庆两地,还可间接辐射云南、贵州、陕西、湖北、湖南5个省市,辐射人口3.69亿人。成渝公路、成渝铁路和成渝客运专线贯穿境内,成渝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后,大大缩短了**与成渝两大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至重庆20分钟、至成都40分钟)。

“潼荣高速公路”在**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内开设出口,**陶文化创意产业园距泸州深水港码头50公里,距四川第二大机场—云龙机场仅20公里,往北可融入陕西、山西高速公路网,往南可融入云南、贵州高速公路网,往东可融入湖南、湖北高速路网,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与此相对的是,川渝两地已进入文化消费井喷期,但相关产业或者说集聚产业群还未形成,周边城市也处于各自为政阶段,在打造文化中心工作方面还属于空白,具有异军突起的可操作性。

三、存在问题、现状

(一)现状

目前,全区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0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388名。吸引区外国家级、省市级大师设立工作室15个,吸引文化创意与经营管理人才1500余名,直接或间接从事文化产业共计7万余人。非遗文化产业初见雏形,2017年底,文化企业数2500余户,非遗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其中三大国家级非遗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市级和区级非遗项目及关联产业产值近60亿元。

(二)问题:

一是文、产、旅融合发展示范效应未进一步体现;二是文创产业体量小,产品体系单一,价格普遍偏高;三是集聚效应不明显,我区范围内的非遗产业分布都较为分散,未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四是人才培养、传承问题;五是文化多创意少,产品附加值低。

四、关于抢抓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意见建议

1.将“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或“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产、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纳入我区“十四五规划”并争取纳入重庆市“十四五”规划。

2.加快实现文产旅融合发展。按照笔者的观点,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接二连三”的产业,既可以是狭义上的文化创意设计、知识版权等相关产业,又可以是将文化创意物化制造出来的相关实体制造业,是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要搭建政企共商新渠道,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构建良好营商环境。一方面政府要鼓励**本土的企业走出去,组织非遗文化企业和产品亮相国际、国内的各大展会,并给予其一定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要鼓励文创类的企业进驻**文创园区,吸引麻织品、陶器、折扇等“老字号”入驻,对入驻园区的企业给予各类补助。二是要创新城市形象传播方式,要重点考虑年轻化和时尚化的受众群体,结合年轻人喜爱的传播方式,利用“抖音”等平台策划打造非遗“网红”,同时深化与主流媒体合作,综合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作用,探索事件营销、活动营销及渠道营销等旅游营销方式,增强**文创品牌的影响力。

3.打造双城经济圈特色主题活动。以活动为载体,策划组织周边市区来荣开展特色文旅活动,提升影响力和美誉度。例如把**陶文化艺术节上升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艺术节,并成为永久举办地,每两年常态化开展;同时用好国家级综合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成渝两地文化交流、培训活动,整合现有文化相关技能比赛、交流活动等,将每年一次举办的**陶职业技能大赛上升为双城经济圈非遗职业技能大赛,持续吸引非遗人才、文化创业产业人才来荣交流、发展。

篇(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总量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态势,以产值结构转变为主线的工业化和以人口结构转变为主线的城镇化也在持续推进。然而,在总量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结构持续转变的背景下,经济体的两大部类――城镇和农村经济并未表现出持续的收敛趋势,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依然显著,特别是1985年之后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均呈现在波动中相对拉大的趋势。1978~2008年第一产业产值占比从28.2%降至11.3%、第一产业就业占比从70.5%降至39.6%、农村人口占比从82.1%降至54.3%,然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却从2.57倍增至3.31倍、人均消费差距从2.90倍增至3.60倍、农民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占比从61.1%降至25.1%。这表明当前城乡经济的“偏差”和“失衡”特征依然突出。

就战略意义而言,城乡经济融合是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经济学的结构转型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实质上是一个要素在部门间加速流动从而引致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要素收益逐步趋同的过程,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意味着经济增长依赖的要素再配置效应依然具有挖掘潜力。从增长动力来说,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相对于净出口而言,建基于居民消费的经济增长更能够形成对外部波动的有效规避;相对于投资而言,建基于居民消费的经济增长更能够回应福祉增加的终极意义。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通过出口渠道而对我国经济形成外部挑战,基于此,促使我国经济增长从投资一出口主导方式转向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主导模式就具有重大意义,要实现居民消费驱动型增长方式就必须回应二元经济结构格局,从城乡经济融合视角去找寻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支撑条件。进一步的,增长的最终目标是促使社会成员相对均匀地分享增长成果,以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以福利分配的失衡来换取经济总量数目的增大,所以实现城乡经济融合不仅具有增加财富供给、扩大市场需求的“工具理性”,而且具有促使社会成员相对均匀地分享增长成果的“价值理性”。

从基本态势和战略意义出发,很容易引申出当前我国加速城乡融合的实质指向,即:在收入层面逐步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收敛;在消费层面逐步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消费的趋同;在权利配置方面逐步实现城乡居民生活质态、社会权益、公共产品供给等的均等配置。上述三个方面存在着相互关联、逐次递进的关系,收入融合和消费融合是实现权利融合的前置条件,而消费融合和权利融合是收入融合的发展形态。在城乡收入难以融合的情形下,要真正实现消费融合和权利融合将缺乏有力支撑;反过来说,即使收入融合能够有效达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消费融合和权利融合问题可以自动化解。当前,化解二元经济结构、加速城乡经济融合应从收入融合切入,同时着眼于消费融合和权利融合并最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央政府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背景下,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调整工农产业关系等均体现了对城乡经济“失衡”现状的精准把握,也体现了推进城乡经济三个层面融合的持续努力。

城乡经济融合是一个包含着收入、消费和权利等层面的系统框架,因此当前加速城乡经济融合的路径选择也就异常清晰,即以收入融合为基点来渐进式地实现城乡消费融合和权利融合。依据这种理解,作为城乡经济融合的基础环节,收入融合不是要采取强制措施来遏制市民的收入增长态势,而是要通过常规机制以实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加。当前农民收入源于四个部分: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2008年这四部分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51.2%、38.9%、6.8%和3.1%,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出发,针对家庭经营性收入应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来提高比较收益,通过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来增强农户的市场谈判能力。针对工资性收入应依托产业集聚发展中小城镇和现代服务业,增强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创造能力,应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来降低劳动力非农化流转的交易成本,通过教育培训制度完善来增加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的人力资本。此外,政府还应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背景下增加对农村经济的转移支付力度,在土地开发时也应增强对农民土地所有权和收益权的保护程度。

篇(7)

关键词:呈贡 城乡经济 协调发展

Key words:Chenggong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李晓薇(1983- ),女,云南昆明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研究。

引言

城乡经济协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性趋势,也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体现,它决定着一个区域发展的总体方向。呈贡作为新昆明建设的重要发展区域,是整个新昆明建设的先行者,其发展对于整个新昆明建设具有致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一些成功案列,认为城乡协调发展的定义是指以提高区域整体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率为中心,改善城乡结构和功能,协调城乡利益和利益再分配,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在城乡发展空间内的合理配置,进而达到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减少城乡差距的目的[1]。

一、呈贡城乡经济协调性发展分析

1.1 评价模型的建立

城镇和乡村两个子系统能配套发展、相互促进是城乡经济能很好协调的必备条件。本文采用系统协调度模型作为评价呈贡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方法,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效益理论和平衡理论。效益理论是指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方面的指标要同步发展,使得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效益最大。平衡理论要求三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的关系,一种效益的增加不以另一种效益的减少为代价,这种协调发展的状况就是一种复合效益[2]。为了更好的反映出呈贡城乡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分别分析城镇和乡村两个子系统的综合效益,然后根据两个子系统的综合效益来评价城乡之间的经济协调性。

根据效益理论,为了更好的反映城镇和乡村两个子系统的经济发展状况,我们采用以下的函数模型进行评价:

(1)

其中:F(x)为子系统综合发展指数, Ai为指标权重,xi为指标原始值。

为了能更好的反映城乡经济的协调性,在建立城镇和乡村两个子系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模型后,我们需要再建立以下函数模型来评价城乡之间经济协调性:

B= (2)

其中:B为城乡之间的协调系数,f(x1)、f(x2)分别为城镇综合发展指数和乡村综合发展指数。

为了全面的反映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程度,我们还需要建立以下协调发展函数来评级:

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一个地区的经济是否发展良好不能完全以该地区的人均GDP来反映,我们应该考虑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是否协调、是否能持续发展、是否能帮助该地区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本文从经济水平、经济结构、人口发展、科教水平、基础设施、生态发展这六个指标对呈贡城乡经济协调性进行评价,其评价指标如下。

以下为2009年呈贡城镇的数据:

以下为2009年呈贡乡村的数据:

1.3 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2009年的数据和公式,计算可以得=0.629,=0.905,B=0.936,C=0.712,D=0.666,也即2009年呈贡城乡经济协调性良好,但是乡村经济协调性水平与城镇协调性水平还有很多的差距,还需要克服阻碍经济协调的因素,才能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呈贡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点

通过对呈贡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现在呈贡2009年协调性良好,但是乡村协调性和城镇协调性还有一定的差距,城乡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能力还不够好,还存在一些问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城乡经济水平差距大

虽然随着呈贡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城的规模也不断增大,城镇人口比重已超过50%,但是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还是相差很远。2009年呈贡城镇的人均GDP为24282元,乡村的人均GDP为14261元,可见城乡之间的经济水平差距还是很大。

2.2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

基础设施是决定城乡一体化、乡村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从以上的数据中也可以看出,呈贡城镇和乡村人均公路差别大,这体现了城乡一体化不够好。另外,呈贡的基础设施也还有待加强,比如有些地区交通还不方便、通讯设施还不完善、水渠不完善等。

2.3科技教育水平城乡差距大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科技教育费用占GDP的比重低,而乡村人均GDP远低于城镇人均GDP,同时乡村孩子远多于城镇,故乡村对科技教育的重视程度比城镇低,这样城乡之间的科技教育水平会有较大的差距。乡村的科技教育水平低,首先是青少年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这样便会渐渐的拉大与城镇孩子的受教育程度,另外,乡村劳动力没有接受到很好的培训,便缺乏很好的劳动技能,乡村经济的发展便会受到阻碍。

三、呈贡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对于呈贡城乡经济,我们要积极解决以上几个问题,同时完善其它环节,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呈贡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3.1缩小城乡经济收入差距

缩小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呈贡整体经济水平,第二要充分利用乡村劳动力,第三是降低农民负担。

优化产业结构首先稳固农业的基础地位,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然后在以第二产业为支柱的基础上,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坚持“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原则,促进城乡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协调发展[3]。

充分利用劳动力是指在满足农忙季节的前提下,鼓励乡村闲置劳动力外出打工,这样便会加快乡村经济的发展,缩少城乡经济差距。

降低农民的负担一方面是降低他们的风险,比如政府对农产品强有力的扶持和保护,另一方面要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

3.2 完善基础设施

在基础设施上,我们要通过加大资金的投入,进行合理的规划,使得基础设施能承载更大的经济发展需求,首先要完善公路,保证公路能很好的起到连接城镇和乡村的桥梁,另外要为农村的发展建立其它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比如电力设施、通讯设施、交易市场、水渠、水库等。

3.3 加大乡村科技教育的投资

乡村科技教育一方面是对孩子的教育,另一方面是对乡村劳动力的教育。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教育水平,日后能更好的建设祖国和家乡,为城乡经济长期的协调发展做贡献,我们必须重视学校教育。国家相关部门首先要完善学校相关的设施配备,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工具,同时加大对教师队伍资金的投入,配备合适的教师,并且注重对教师的培训。

对乡村科技的培训,主要是要针对主要农业项目,安排技术人员对广大百姓进行教育,安排课堂讲座,实地帮助分析,这样才有利于乡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才会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城乡经济才会协调发展[4]。

3.4 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

目前呈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处在初创阶段,政府不仅需要在制度上继续进行深入的探索,而且需要建立起各种保障基金,逐步提高已建立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等的保障水平和标准,吸引农民自愿加入到社会保障系统中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5]。

四、结束语

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同时国家在不断的推行城镇一体化,但目前大多数地区仍然是城镇和农村独立发展,只有少数城镇和乡村在向一体化发展。只有发挥我国的城乡不同优势,通过城带乡、乡促城,才能促进城乡经济共同、持续、稳定且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城乡融合。

呈贡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程,对呈贡乃至整个昆明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呈贡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需要政府、相关事业单位以及广大民众共同努力,对各个环节的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才能促进呈贡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明华.福建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与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8,07.

[2] 张竟竟,陈正江,杨德刚.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2):5-13.

篇(8)

中图分类号:F2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7)04-0010-0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正逐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对于相对落后的中部地区而言,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中部地区城乡融合关系进行科学判断和客观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城乡融合的基本概念

人类社会的城乡发展史基本上可概况为这样一个过程:原野集聚―乡村定居―孕育城市―城乡分化―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融合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是城乡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未来城乡关系发展的方向。所谓融合,是指以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城乡之间相互依赖、合作密切、结构合理的发展关系。融合并不是要消除城乡差别,而是在保留城市和乡村两种人类聚集形态的前提下,城市与乡村相互渗透,组成关系密切、彼此功能互补、利益共享的城市一乡村复合系统。这一系统是在保持城市和乡村特色的前提下,不同自然要素、经济要素和空间要素的优化组合。有学者概括说,城乡融合的理想状态是:在经济层面上,使生产要素在城乡地域空间上、不同产业间通畅而有序地流动,促使城乡经济持续发展;在社会层面上,公平地调整城乡两大集团的利益分配,缩小城乡差距;在生态层面上,将城乡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纳入空间上共建、共有、共享、可持续的城乡生态系统;在文化层面上,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用公认、理性、进步的价值观将乡土观念和现代城市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城乡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中部地区城乡融合的现状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部地区,其城乡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根据2005年中部各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数据,中部六省城市化率最高的湖北省也仅为43.2%,最低的河南省为30.65%,整体城市化水平都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最大的为安徽省40.94%,最低的河南省仅为29.93%。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落后,人均GDP最高的为山西省12321元,最低的安徽省为8810元。城乡收入差距都较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的比值最大的为江西省3.21。最低的湖北省也达到2.8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之差最大的为湖南省,达到16.2%。城乡二元劳动生产率差别也很大,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与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之和的比值最大的为江西省0.35,最小的为山西省0.09,江西省的二元劳动生产率为山西省的3.9倍。可见,中部各省城乡融合发展的特征与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别。如何综合地衡量一个地区城乡融合关系,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三、城乡融合的度量方法

迄今为止,国内对城乡融合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大多数是集中在对其概念的探讨和实现对策的研究上,从定量上分析城乡融合程度的研究却不多见。本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分析方法,建立城乡融合指标体系,并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进行定量分析,从而给出各地区城乡融合的横向比较。

(一)城乡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并能采用量化手段进行量化的指标因子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根据城乡关系融合的终极目标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反映城乡关系发展程度和水平的指标集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能够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城乡融合的发展状态,并可以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体现城乡相互融合、发展的水平。指标体系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有:(1)科学性和全面性;(2)适用性和可行性;(3)区域性和可比性;(4)统计性和灵活性。

(二)建立评价城乡融合的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对众多相关指标进行选择,确定城乡融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共有3个子系统、16个单项考核指标。本文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三个方面来综合衡量一个地区的城乡融合程度。

经济发展方面选取以下指标:X11为人均GDP(元),X12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X13为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亿元),X14为二元劳动生产率之比,X15为城乡居民收入之比。

社会发展方面选取下列指标:X21为人口自然增长率(‰),X22为城镇人口比重(%),X23为养老保险覆盖率(%),X24为每万人拥有病床数(张),X25为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差,X26为人均邮电业务量(元/人)。

人民生活质量方面的指标包括:X31为城镇登记失业率(%),X32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元),X33为城乡居民生活消费之比,X34为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差(平方米),X35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

(三)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是主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AHP)的综合。

1.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思路

主成分分析法是研究如何将多变量简化为较少综合变量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它是对多维变量进行降维,降维后的变量是原变量的线性组合,并能反映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使信息的损失最小,但对原变量的综合解释力较强。

该方法是通过特征向量的方差贡献率来表示变量的作用,可避免在系统分析中对权重的主观判断,使权重的分配更合理,尽可能地减少重叠信息的不良影响,克服变量之间的多重相关性,使系统分析简化。

假设有样本容量为n的p个变量,通过变换将原变量Xi转换成一组新的特征值――主成分(用F表示)。主成分是原变量的线性组合,且具有正交特征,即将x1,x2,…,xp综合成m(m

2.主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的结合

对一个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结果是一个综合值,但无法根据各子系统的不同来分别进行分析,因此,我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进行改进,先对各个子系统运用一次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得到各子系统的得分,然后对各子系统分别赋予等权重,进行加权求和,最后得到城乡融合系统的综合得分。用城乡融合度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值,其值的高低,综合反映了城乡融合关系发展的程度。其函数用线性加权和表示为: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数据的收集和预处理

根据以上选取的指标体系,本文收集了2005年中部六省即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的相应指标数值。首先,对收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其次,用取倒数的方法,把逆指标数据正指标化。然后,把正指标化后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二)实证分析过程及结果

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2.0对城乡融合的三个子系统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

1.经济发展方面

对经济发展子系统指标层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方差累积贡献率≥85%的选取标准,选取了三个主成分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在X11城乡二元劳动生产率之比上有较大载荷,反映城乡经济效率差距和经济结构方面。第二主成分在X15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方面有较大载荷,反映城乡经济差距方面。第三主成分在X11人均GDP上有较大载荷,反映整个地区的经济实力方面。

中部各省份经济子系统各主成分得分及排序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在城乡经济效率差距和经济结构方面,江西居第一位,其次是安徽,第三是湖北,体现江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对于中部其他省份还较有优势。在城乡经济差距方面,河南居第一位,江西、湖北分列第二、第三位,表明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大。就地区的经济实力而言,湖北、山西、湖南分列前三位。

对经济子系统综合评价而言,江西省列第一,湖北省列第二,其他省份相对落后。

2.社会发展方面

在社会发展子系统中,我们选取了两个主成分f21和f22,得到?λ1=3.173,方差贡献率为52.89%;λ2=1.923,方差贡献率为32.043%;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93%。

可见,第一主成分在X23养老保险覆盖率、X22笠城镇人口比重、X26人均邮电业务量及X24每万人拥有病床数上都有较大载荷,反映了社会保障、人口分布、医疗卫生及基础设施方面的状况。第二主成分在X25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差、X21人口自然增长率方面有较大载荷,反映了城乡物价、人口增长速度方面的情况。

就社会保障、人口分布、医疗卫生及基础设施方面来说,湖北省居第一、山西省第二、其他省份较差。在城乡物价、人口增长速度方面,湖北省仍居第一,安徽省、湖南省分列第二、第三位。

社会发展子系统的各地区得分依次为f2=[0.516,-0.598,-0.308,-1.179,1.806,-0.2371。所以,就社会发展子系统综合评价来看,湖北省居第一位,山西省居第二位。

3.人民生活质量方面

生活质量子系统取两个主成分f31和f32,得到λ1=2.297,方差贡献率为45.95%;λ2=1.922,方差贡献率为38.5%;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5%。

第一主成分在X33城乡居民生活消费之比上载荷较大,第二主成分在X32农民人均纯收入、X31城镇登记失业率上载荷较大。各地区横向比较,第一主成分得分列前三位的省份为湖南、江西、湖北,第二主成分得分列前三位的省份为河南、山西、江西。

生活质量子系统各省份得分依次为:f3=[0.36,-13,0.89,-0.56,0.53,0.79]。从人民生活质量子系统综合评价来看,江西省居第一位,湖南省居第二位,湖北省居第三位,其他三省相对较差。

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需要城乡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此处选择三个子系统等权重方法进行加权,并求综合得分,以反映各地区整体城乡融合程度。

由表可看出,在中部六省中,城乡融合度最高的是湖北省,其次是江西省、湖南省,安徽省位于最末位。

五、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城乡融合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反映各省份城乡融合发展关系的特征及程度。在城乡融合度这个综合指标下,设计了城乡经济发展、城乡社会发展及城乡人民生活质量三个子系统,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就经济子系统综合评价而言,江西居第一位,湖北居第二位,其他省份相对较差。从社会发展子系统综合来看,湖北居第一位,山西居第二位。从整个人民生活质量子系统综合来看,江西居第一位,湖南居第二位,湖北居第三位,其他三省相对较差。从三个子系统综合考虑来看,在中部六省中,城乡融合度得分最高的省份是湖北,其次是江西省,得分最低的是安徽省。各省份可根据自身在各子系统的得分情况找出其的优劣势,并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加强。

江西省近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城乡人民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改善,但在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稍显缓慢。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更加注重城乡医疗卫生及其它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城市化进程;逐步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增加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注意农业与工业的优势互补,利用好江西的丰富自然资源和雄厚的农业经济实力。

篇(9)

中图分类号: F 2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5500(2012)06003106

城乡一体化作为当前公共财政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一个长期、复杂、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表现出纵向演进的阶段性,又表现出横向发展的地区差别性。因此,科学的设计城乡一体化的评价体系,通过量化的方法对城乡一体化以及各构成系统的动态演进和各地区间的差别进行测度和分析,有利于客观展现城乡一体化综合水平的发展趋势和地区差异,以及经济、社会、基本公共服务等在城乡一体化演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快速推进城乡一体化,有效落实公共财政政策具有战略意义。

城乡融合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城乡融合的理想状态是在经济层面上,使生产要素在城乡地域空间上、不同产业间通畅而有序地流动,促使城乡经济持续发展;在社会层面上,公平地调整城乡两大集团的利益分配,缩小城乡差距;在生态层面上将城乡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纳入空间上共建、共有、共享、可持续的城乡生态系统;在文化层面上,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用公认、理性、进步的价值观将乡土观念和现代城市文明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城乡社会的全面发展[1]。

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并能采用量化手段进行量化的指标因子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根据城乡关系融合的终极目标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反映城乡关系发展程度和水平的指标集合[2]。杨荣南[3]提出由城乡经济融合度、城乡人口融合度、城乡空间融合度、城乡生活融合度、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度5个方面共35个具体指标来测度城乡一体化水平。顾益康等[4]提出了包括城乡发展度、差异度和协调度3类共42个指标的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用来评估和反映城乡一体化的进程[4]。黄匡时[5]认为“农民工城市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应该从“农民工城市融合政策指数”、“农民工城市融合总体指数”和“农民工城市融合个体指数”3个方面进行构建。汤杰[6]利用城市流分析方法,选用15个外向服务型产业指标,从外向功能量、城市流强度角度进行分析比较,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的城市间联系互动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辽宁省城市间的相互作用整体不强,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颜芳芳[7]以城乡差异为着眼点,从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等4个方面建立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更多的学者如漆莉莉[8]、白永秀等[9]、岳利萍等[10]、刘伯霞[11]、曹志刚等[12]、郭金丰[13]、梅付春[14]、刘伟等[15]、完世伟[16]、王志军等[17]、刘新峰等[18]从省域角度,对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发展水平或城乡融合度进行了测评。

1.2研究区域概况

合作市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甘、青、川3省交界,是安多藏区的中心之一[19]。自古以来就是内地与藏区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和结合部。合作市现辖6乡4个街道办事处、8个社区居委会、39个村委会、258个村民小组。全市总人口8.5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18万人,占总人口的60.4%;农村人口3.4万人,占总人口的39.6%;总人口中藏族4.6万人,占总人口的54%;汉族2.8万人,占总人口的33%。辖区平均海拔3 000 m,年均气温1.7 ℃,年均降水量558 mm,是典型的高寒区域。高寒草原+藏系家畜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寒草原畜牧业区域[20,21]。受特殊的高寒地理环境和多元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合作市生态环境地位非常重要,但脆弱性很强,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环境基质较差;区域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支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平台太低;城乡差距较大,城乡分离发展突出,城乡互动发展的机制尚未建立或很微弱;农牧村落后,对城镇的基础支持作用不强;城镇综合实力弱小,数量有限,辐射带动农村的作用不强;人口和居民点具有较强的离散性,空间分割作用强烈,联系不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延伸不足,配套不强,成本(建设成本和管护成本)高昂,但受益面和受益人群较少;城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来源于行政推动,国家、省州的投入是拉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但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发展型的工程较少。

城乡经济融合度主要由以下3个指标组成:城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3次产业结构比,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城乡经济发展协调水平的主要指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反映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水平的协调性,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第2、3产业比重与第1产业比重比是反映产业融合的重要指标。城乡人口融合度包括人口城市化率和城乡就业人数比,其中,人口城市化率是反映社会结构变化的最重要指标,城乡就业人数比反映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的程度,而且能够进一步反映农村非农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水平。

城乡社会发展融合度包括城乡每万人拥有医生数比和城乡生均拥有的教师数比,其中,乡每万人拥有床位数比反映医疗卫生事业对城乡居民健康服务的保证程度,城乡生均拥有的教师数比反映城乡人口受教育情况的指标。

篇(10)

【 abstract 】 the balanc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s the realiz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a virtuous circle of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key and, and speed up the form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new pattern is the fundamental demand of China'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facing favourable conditions,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effective way.

【 keywords 】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nstruction; Effective way

中图分类号:F25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相互协作, 优势互补, 以城带乡, 以乡促城, 互为市场, 互相服务,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日益融合、持续趋优的动态发展过程。其实质是破除城乡分割和对立, 加强城乡联系, 推进城乡平等与融合发展,形成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生态和谐化、社会文明化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使城乡共享现代文明。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和关键所在,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推进我国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

一、城乡一体化建设面临的有利形势

1、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发展领域的放开、投资身份的打破, 一些城镇居民陆续下乡开发资源、治山治水, 许多农村群众纷纷进镇进城、务工经商, 城乡联动、工农互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 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尤其是民营经济的发展, 拆除了城镇与农村发展的“围墙”, 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置业提供了广阔舞台, 为城乡经济的交流融合疏通了渠道。

2、水到渠成的载体。时下,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组织在农村如雨后春笋, 蒸蒸日上, 形成了公司制农业。公司制农业的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对接载体。一是公司制农业的发展, 使农民认识到不仅可以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 而且可以通过自办或入股成为企业股东, 还可以通过务工或经商而成为农业工人。这就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劳动力的分工重组。二是通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这个龙头, 将生产、流通和市场紧密衔接为一个整体, 引导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加速了产品向城镇销售、产业向城镇集中、农民向城镇转移。三是公司制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城镇这个载体, 它的创办和发展必然会扩大城镇规模、增加城镇消费、繁荣城镇经济。可以预见, 公司制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必将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3、“打工经济”的兴起。据测算, 我国农村目前进入非农产业和流动就业的农民有2亿, 未来二十年内每年将有1. 2亿至1. 8亿剩余劳力。为缓解就业压力, 各地都把“打工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一方面, 打工者离开土地进城务工, 在获得收入、增长见识的同时,增加了城市容量, 扩大了城市规模, 促进了城镇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 离土人员的增加, 必然使守土人员减少, 扩大人均拥有资源, 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而实现农民增收,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 加速城乡一体化。

4、政策上的保障。在投资方面, 通过增发国债、提供信贷、安排项目等途径, 支持贫困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结构调整、发展小城镇; 在扶贫方面, 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领导包保、结对帮扶、整体搬迁等措施, 改善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在社会保障方面, 通过提高下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同时,粮棉油等供应市场的放开、房地市场的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也为农民进城提供了衣食、住房、就业等方面的条件。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 将进一步加快农村发展, 促进农民进城, 加速城乡一体化。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1、搞好城乡一体化建设要重点推进、循序渐进

上一篇: 商业银行的规则业务 下一篇: 钢铁企业安全教育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