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16:50: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促进民间投资的建议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010年5月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要求消除市场准入障碍,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但现实却是很多地方政府冷对民间投资,甚至宁愿借钱也不启用民间资本。如何走出这种困境,我们有必要做一个思考。
一、民间投资现状及分析
1、投资资金难
在我国,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自身积累。据数据显示,我国超一半以上的金融资源被用于国有经济部门,而用在民营企业的资金十分有限。这无疑反映了我国民间投资的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的现状。
由于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很难通过正规的金融渠道融通资金,在直接融资方面,更是被拒之门外。民营经济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由于银行支持力度不够,资本市场难以进入,社会中的贷款是很难流向民营企业的,即使民营企业有幸能够获得部分融资资金,但面临的融资成本也要比国有企业高很多。融资困难已成为当前民间投资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投资项目局限
民间投资在很多领域的发展仍然受限,特别是在铁路、金融、能源、市政公用事业等重要领域的进展甚微。据统计目前民间资本在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中只占13.6%,在金融业只占9.6%,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只占7.5%,至于在石油、电信、铁路等领域,所占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些地方政府以重组整合的名义将民间投资挤出煤矿等领域;甚至很多地方政府出现了宁愿借钱建高铁也不愿意使用民营资本的奇怪现象。在很多领域,由于民间投资的规模所限,淘汰落后产能的“指标”只能靠关闭民营企业来完成。民间投资比重较大的行业仍然是制造业、房地产业、农业和其他一些投资少、见效快、技术性不强的一般性竞争行业,在科学技术、金融保险、文教卫生体育等行业投资比重仍旧很低。
3、企业自身限制
民间投资自身条件也限制其发展,在我国,由于许多民营企业都是私人创立的,他们大多数是非专业人士,同时也很少有人懂得管理,因此民营企业呈现出管理水平低、信息不灵、人才缺乏等弊端。除此之外,对于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国家一直以来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制度规范,使得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严重的已经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建议
1、解决融资难和拓宽融资渠道
若要使民间投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解决融资难这一现实问题。我们要结合中小企业的现实需求,建立健全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通过融资担保公司对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的风险进行监督和控制。建立面向民营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建立专门为民间企业融资的银行,除了抵押、质押贷款以外,良好的信誉也可使民间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
当然要树信,企业必须培养高技术人才,提高民间企业投资者的素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民间企业的信用程度,而商业银行也要把支持民间投资作为信贷工作的重点,制定贷款政策和管理办法,增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意识。
2、拓宽投资项目,认真落实《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0年7月印发的《意见》就相关行业和领域中存在的市场准入障碍,进一步明确和
细化了有关放宽市场准入的政策规定,从以下四个方面解决了民间投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障碍:第一,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第二,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第三,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第四,建立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加强服务和指导, 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环境。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民间投资都是机遇,都有利于我国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扩大民间投资的准入领域,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大投资空间,开放更多投资领域,提供更多优质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民间投资的长足发展。
3、加大政府的扶持和服务,提高民间投资的质量
政府投资要引导民间投资,在政府与民间投资的协同发展中,政府要起到积极引导,抛砖引玉的作用,充分搞活全社会资本,让政府政策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在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基础上,政府应结合政府与民间投资的相应特点,强化后续管理,提高投资质量。发挥民间投资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政府或相关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培训,对企业的管理者进行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等全方位的培训。并且制定落实相关政策,鼓励高知识水平的专业人士到民营企业中进行实践和发展,给民营企业注入鲜活有力的新生力量。
4、进行立法,规范和保障民间投资行为。
目前,在中国投资领域和与之密切相关的融资领域,存在着法律空白。我国对民间投资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很不健全,必须把完善这方面法律规范摆上立法工作的议事日程。例如: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间投资促进法》立法调研课题。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论证,起草了《民间投资促进法》立法建议稿。《民间投资促进法》立法建议稿有26条,对投资和民间投资做出了界定,立法目的是促进民间投资,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投资渠道,保障国民自由投资的权利,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国民拥有财产性收入,实现民富国强。
此外对以往出台的有关法律规范,必须毫不动摇地加以全面贯彻,如对反垄断法,不能停留在宣传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这对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意义重大。同时要加大打击力度,尽可能减少和克服侵害民间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确保民间投资者放心、放胆投资。
文献参考:
[1] 辜胜阻 拓宽民间投资渠道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J].财经(2011):59.
2010年5月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要求消除市场准入障碍,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但现实却是很多地方政府冷对民间投资,甚至宁愿借钱也不启用民间资本。如何走出这种困境,我们有必要做一个思考。
一、民间投资现状及分析
1.投资资金难。
在我国,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自身积累。据数据显示,我国超一半以上的金融资源被用于国有经济部门,而用在民营企业的资金十分有限。这无疑反映了我国民间投资的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的现状。
由于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很难通过正规的金融渠道融通资金,在直接融资方面,更是被拒之门外。民营经济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由于银行支持力度不够,资本市场难以进入,社会中的贷款是很难流向民营企业的,即使民营企业有幸能够获得部分融资资金,但面临的融资成本也要比国有企业高很多。融资困难已成为当前民间投资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投资项目局限。
民间投资在很多领域的发展仍然受限,特别是在铁路、金融、能源、市政公用事业等重要领域的进展甚微。据统计目前民间资本在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中只占13.6%,在金融业只占9.6%,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只占7.5%,至于在石油、电信、铁路等领域,所占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些地方政府以重组整合的名义将民间投资挤出煤矿等领域;甚至很多地方政府出现了宁愿借钱建高铁也不愿意使用民营资本的奇怪现象。在很多领域,由于民间投资的规模所限,淘汰落后产能的“指标”只能靠关闭民营企业来完成。民间投资比重较大的行业仍然是制造业、房地产业、农业和其他一些投资少、见效快、技术性不强的一般性竞争行业,在科学技术、金融保险、文教卫生体育等行业投资比重仍旧很低。
3.企业自身限制。
民间投资自身条件也限制其发展,在我国,由于许多民营企业都是私人创立的,他们大多数是非专业人士,同时也很少有人懂得管理,因此,民营企业呈现出管理水平低、信息不灵、人才缺乏等弊端。除此之外,对于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国家一直以来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制度规范,使得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严重的已经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建议
1.解决融资难和拓宽融资渠道。
若要使民间投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解决融资难这一现实问题。我们要结合中小企业的现实需求,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通过融资担保公司对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的风险进行监督和控制。建立面向民营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建立专门为民间企业融资的银行。除了抵押、质押贷款以外,良好的信誉也可使民间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
当然要树信。企业必须培养高技术人才,提高民间企业投资者的素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民间企业的信用程度,而商业银行也要把支持民间投资作为信贷工作的重点,制定贷款政策和管理办法,增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意识。
2.拓宽投资项目,认真落实《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0年7月印发的《意见》就相关行业和领域中存在的市场准入障碍,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有关放宽市场准入的政策规定,从以下四个方面解决了民间投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障碍。第一,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第二,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第三,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第四,建立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加强服务和指导,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环境。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民间投资都是机遇,都有利于我国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扩大民间投资的准入领域,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大投资空间,开放更多投资领域,提供更多优质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民间投资的长足发展。
3.加大政府的扶持和服务,提高民间投资的质量。
政府投资要引导民间投资,在政府与民间投资的协同发展中,政府要起到积极引导,抛砖引玉的作用,充分搞活全社会资本,让政府政策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在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基础上,政府应结合政府与民间投资的相应特点,强化后续管理,提高投资质量。发挥民间投资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政府或相关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培训,对企业的管理者进行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等全方位的培训。并且制定落实相关政策,鼓励高知识水平的专业人士到民营企业中进行实践和发展,给民营企业注入鲜活有力的新生力量。
4.进行立法、规范和保障民间投资行为。
目前,在中国投资领域和与之密切相关的融资领域,存在着法律空白。我国对民间投资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很不健全,必须把完善这方面法律规范摆上立法工作的议事日程。例如: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间投资促进法》立法调研课题。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论证,起草了《民间投资促进法》立法建议稿。《民间投资促进法》立法建议稿有26条,对投资和民间投资做出了界定,立法目的是促进民间投资,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投资渠道,保障国民自由投资的权利,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国民拥有财产性收入,实现民富国强。
此外,对以往出台的有关法律规范,必须毫不动摇地加以全面贯彻,如对反垄断法,不能停留在宣传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这对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意义重大。同时要加大打击力度,尽可能减少和克服侵害民间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确保民间投资者放心、放胆投资。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拓宽民间投资渠道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J].财经,201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发展,我国民间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幅度提升。但从整体上来说,我国民间投资起步晚、发展快,尚未步入正轨,存在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新形势下,积极探究我国民间投资的发展困境及规划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我国民间投资的发展困境
(一)外部环境问题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民间资本、政府财政投资相互争利,这不可避免地导致民间资本结构混乱。政府投资旨在改善民间投资环境、吸引民间资本,但本轮扩大内需的重点放在交通、能源等行业,而对环境保护、农村、农业、中小企业等短板领域的投资不足,且垄断、半垄断行业不直接对民间资本开放,民间资本缺少公平的入股机会。从一定程度上讲,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相互竞争,挤占了民间投资的盈利空间。
(二)缺乏完善的融资渠道
一直以来,我国融资环境不合理、融资渠道扭曲,国有银行的信贷投放侧重于国有企业,民间投资则受到歧视。由于民营企业缺乏信用担保,很难得到平等的融资机会。与此同时,我国银行部门强化了风险约束体制,使其不敢轻易批准民营企业的贷款。由于缺乏银行资本的大力支持,民间投融资渠道不畅,资金压力非常大。此外,民间借贷风险大、成本高、规模小,若运用不合理,很可能使企业面临沉重负担。总而言之,融资困难已成为阻碍民间投资的主要障碍。
(三)民营企业自身因素
从整体上来说,我国民营企业自身综合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大部分民营企业人才缺乏、信息不灵,整体管理水平比较低,很容易导致投资失误。第二,中小企业自身的信用等级不高,普遍存在欺诈、逃避银行债务、信用意识淡薄、财会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加之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抵押资产,尚未建立信用档案,因此很难成功获得银行贷款。第三,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均具有“家族式”管理的特点,在财务管理方面缺乏准确性与真实性,并且缺乏完善的社会监督机制,很多企业存在逃避债务、偷税漏税等问题,大幅降低了民营企业的整体信用度。第四,部分民间投资者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只是将企业作为个人致富的途径,不思进取。与此同时,随着行业饱和度的提升,企业利润减少。再加上信J少、投资渠道少等障碍,导致大部分企业无力将资金放到扩大再生产与产品创新上面。
(四)未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从整体上来说,我国民间投资规划尚未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政策不充分。现阶段,我国资金、土地等资源紧张,特别是建设资金尤为紧张,直接限制了资产的增速,影响了投资建设的进度,进而导致投资项目规模小等问题较为普遍。第二,风险大。政府投资导向不明确,无形之中加大了投资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第三,我国第三产业仍然存在发展不稳定、不均衡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产业的健康、充分发展。第四,民间投资数量比较少并且渠道单一,尚未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的重要功效。第五,我国尚未出善的民间投资制度,很多领域依旧存在空白,这就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影响了民间投资的稳定发展。
二、我国民间投资的发展规划
(一)充分认识民间投资的重要性
虽然我国已在相关法律、文件中明确了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是并未在思想上取得一致认同,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工作力度也不尽相同,传统社会的偏见、陈旧观念依旧制约着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新形势下,必须加强舆论宣传,使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到民间投资的重要性,尤其要在各级干部中及时树立“私营经济、个体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这一思想,认识到民间投资对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各部门领导也应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给予民间投资充分认可,平等对待民间投资及国有投资,充分运用市场调节机制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还应加强民间投资宣传,积极调整民间投资人员的心态,提升投资者的信心,更好地引导民间投资向社会不同领域进军。
(二)投资主体多元化
传统市场金融体制不利于我国民间投资的健康发展,新形势下,必须积极改善民间投资的外部金融环境,改革投融资主体,加强多领域开发,逐渐建立健全完善的投融资渠道,促进民间融资活动的开展。在投资改革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通过各种政策引导,实现对外商投资、国有投资、民间投资的一视同仁。这就要求打破所有制歧视与行业垄断,真正将投资领域放开,只要是没有法律禁止的行业、外商开放领域,均应对民间资本开放。若投资领域具有优惠政策,这一政策应同样适用于民间投资。第二,建立健全完善的配套体制,全面强化各项政策的可操作性与针对性。例如,对于投资回报稳定、具有收费机制的基础项目,可通过联合投资、股份投资等方式吸纳民间资本,促使各项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加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支持力度,拓宽基金覆盖面与投资领域,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更好地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运行。进行全面的信用等级评估,允许信用优良的民营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为民营企业提供资本市场筹资机会。积极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金融市场,合理引导民间投资的良性运作,从而保证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三)拓宽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重工业、通信、银行等行业禁止民间资本进入,但已逐步对外资开放。按理来说,传统投资限制领域应先对内资开放,然后对外资开放,若该类行业能对外资开放,也应对民间资本开放。对此,相关部门必须积极制定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通过规范管理,保证民间资本合理、有序进入。为了更好地促进金融体制创新,应明确民间资本可以进入的领域。笔者建议,应放宽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领域限制,放开高新技术准入领域,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到道路、桥梁、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去。积极推动民航、电力、电信等体制改革,尽快引入竞争体制,进一步打破国有垄断。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计算机、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领域。此外,现行金融制度严重制约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健康运行,新形势下,必须积极推进金融制度改革,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具体可从如下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健全信贷担保系统,充分发挥担保公司的作用,对民营企业进行财务监督与指导,利用财务杠杆约束民营企业的各种行为,全面降低银行信贷风险。第二,加强机构建设,积极成立专门面向民营企业的政策性金融部门,更好地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贴息贷款与优惠贷款。第三,商业银行应打破传统信贷模式,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信贷功能,合理设置各项贷款权限,积极鼓励各类民营金融机构参与到融资活动中来。
(四)全面提升民营经济综合水平
近年来,我国民间投资有了大幅度发展,但仍停留在“粗放”发展阶段,在历史发展的新时期,必须从根本上进行体制改革,全面提升民营经济综合水平。
首先,全面提升民营企业管理阶层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对企业领导的学习与培训,切实提升其管理能力、经营水平与自身综合素质。与此同时,民营企业还应制定合理的人才招聘政策,相关部门也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综合素质高、技术水平过硬的博士生、研究生进入民营企业工作,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政府部门还应积极鼓励知识分子、科技工作人员创业创新,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倾斜,促进民营企业规模、经济发展,并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组织结构方面,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强化企业员工培养。民营企业应根据不同岗位的具体要求来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这种针对性强的培养模式对帮助新员工了解企业整体情况、全面掌握岗位信息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还有利于企业完善自身制度,帮助企业顺利运营。此外,只有在员工个人目的和企业目标一致的情况下,企业和员工才有可能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才会大幅度减少企业内部矛盾,做到力往一处使。这就要求企业将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纳入企业培训管理中,促使员工学习需求与培训需求相结合,重点培养员工的价值观念,真正做到以员工为中心。
再次,民营企业应致力于企业技术创新,积极引进新技术,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与此同时,强调产品品牌意识,积极打造名优产品,全面提升产品的市场综合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发展潜力。
(五)加强政府支持
民间投资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政府部门应当在民间投资发展中发挥指导、协调、服务、监督等职能。作为产业政策的制定方,政府部门必须加强与外部群体之间的沟通,充分利用政策引导干预民间投资发展。具体来说,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第一,积极突破民间投资瓶颈,充分发挥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的协同作用,促使二者协调发展。政府投资需要给予民间投资一定的政策引导,民间投资也应有利于政府投资的合理开展,从而将投资用到真正需要的领域,全面提高投资效果。在两者的协调发展过程中,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发挥带头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作用,全面搞活市场资本。第二,合理定位经济发展方向,积极营造健康的投资环境。政府部门应结合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保障对策,加强投资后续管理,保证投资质量。第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作为朝阳、新兴产业的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度提升。对此,政府部门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充分借助并发挥民间投资灵活性高等优势,有效弥补政府投资不到位、投资不足等缺点。
三、结语
本文以我国民间投资的发展困境为切入点,从思想认识、投资主体、融资渠道、民营经济发展、政府支持等角度入手,详细论述了我国民间投资的发展规划,旨在为民间投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挝晃国家开发银行)
参考文献
[1] 褚鹏.疏解民营经济困境激活民间有效投资――以宁波市为例[J].宁波经济丛刊,2016(6).
[2] 杨丽媛.对鄂尔多斯发展私募基金疏导民间资本的调查[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1(7).
[3] 张少君.新时期我国城市规划所处的困境与发展[J].科研,2015(9).
[4] 马子红.我国民间投资改革发展的新思路[J].思想战线,2013(6).
[5] 朱明生.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县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6(14).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4-0060-03
一、供需失衡:朔州市融资现状分析
(一)投资规模逐年扩大,刚性需求旺盛
近年来,朔州市经济总量逐年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张迅速,资金需求旺盛。2005年到2010年全市GDP分别完成181.6亿元、234.1亿元、332.2亿元,420.4亿元、561.3亿元、670.1亿元,平均增速达到13.6%。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扩张,2010年达到373.95亿元,6年平均增速达到38.29%。
(二)投资规模总量小、增速慢
从全省分析,2005年朔州市投资规模占全省的3.9%,排在全省第十位,2010年投资规模上升到全省的5.98%,但总量仍居第十位。虽然2005年到2010年期间,固定资产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仍没有改变投资规模偏小的现状。与周边能源城市相比存在差距,如大同市在2005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是朔州市的2.09倍,2010年仍达1.58倍。
(三)融资渠道单一,直接融资水平低
一是融资主体少,范围狭窄。目前,朔州全市为支持经济发展提供融资的主体较少,在现有融资体系下,间接融资方式采用较多,缺乏直接融资手段,全市无一家上市企业,经济的证券化率为零。二是融资过程中对金融工具的运用不充分。如票据贴现运用范围有限,增速较慢,2005年全市企业贴现融资额已达到4.41亿元,到2010年达到6.6亿元,增量和增幅都较小。三是传统融资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创新型融资方式发展滞后,金融对投资的贡献较小。
(四)信贷融资规模小,金融支持经济增长的力度弱
一是新增信贷规模偏小。2005年全市新增存贷比为负增长,2010年达到15.05%,期间2009年新增存贷比最高达到31.01%,信贷投资规模偏小,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不强。二是信贷投放主体单一。2005年全市银行业机构只有四大国有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2010年这种银行机构布局仍未有大的改变,信贷投放主体的单一性严重影响了信贷投放力度。三是政策性银行融资发展迟缓。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唯一的一家政策性银行,2005年当年新增贷款3.06亿元,2010年仅为0.48亿元。
二、朔州市融资问题分析
融资是经济主体、经济行为、资金在经济活动中融合、配置的过程,经济发展环境、制度安排、金融生态环境、企业信用状况、经济参与主体行为对融资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只有提高认识,探根寻源,总结改变现状的方法和途径,才能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一)思想认识滞后
虽然,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领导干部、企业和个人对金融的了解程度有所加强,但对金融的了解层次不高,对金融知识、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了解深度不够,构建经济金融发展“共荣圈”没有达成共识,金融促进融资、再融资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金融撬动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二)融资环境、机制建设滞后
作为资源型城市,对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和延伸产业链发展,培育多元化支柱替代产业都需要融入大量资金,但目前朔州全市只对大力招商引资政策制定较多,其他方面如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奖励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措施的制度安排较少,对融资机制的建立缺少统一规划、宏观管理,融资的软环境建设滞后,不利于融资环境的快速形成,不利于融资机制的快速建立。
(三)融资中介功能没有充分挖掘
2010年末,朔州市已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7家,占全省总数的4.76%,已累计为113家企业提供了4.19亿元信用担保,办理担保业务企业数占全市企业总数的0.29%。全部为政策性担保机构,无民营担保机构。而且受社会信用环境、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的制约,担保机构应有的功能没能充分发挥。
(四)信息不对称现象仍然突出
近年来,朔州全市通过多种方式举办了各类融资洽谈会,对缓解企业融资难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会议规模、频度、参与主体范围有限,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依然存在。金融机构普遍反映难以及时获知融资项目信息,难以了解融资需求企业的基本情况,以致不能主动跟进项目、及时对企业进行信贷投放;而企业则反映不了解金融机构具体的金融产品和贷款条件,以致难以寻求适合自身条件的金融服务。
(五)企业自身建设不足是影响其融资的根本原因
朔州全市90%的企业是中小企业,其生产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弱,发展前景难料,贷款风险相对较大;而且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管理方式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抵质押物,很难达到银行贷款条件。同时80%以上的企业未参与过信用评级,错过很多增进信用等级的机会,难以提高信用等级,影响企业融资。
三、提高朔州市融资体系能力的建议
(一)全方位构建合理的融资机制
一是建立融资管理机构,由融资管理机构统一制定融资规划,制定融资政策,年度预算,调度和运用资金,并根据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和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年度融资方案,明确规定融资来源、资金管理、投放范围和偿还条件等。
二是逐步放开经营性投资领域。对符合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允许民间资本介入的行业,要打破界限,逐步开放,大胆引进社会资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商业化。尽快制定《朔州市地方政府融资管理办法》等适合朔州当地的融资制度,以规范融资主体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融资向法制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三是建立促进融资规模快速扩张的辅政策。要制定银行机构信贷投放的奖励政策,加强对银行机构吸收存款大量投放当地的奖励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异地银行机构加大朔州信贷投放;增加、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扩大融资面;制定引资奖励政策,加强对政府部门组织、促进融资发展的奖惩力度;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扶持政策,建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提高中小企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二)多途径实现融资主体、融资方式多元化
一是继续利用信贷资金,扩大商业银行贷款总额。作为资源型城市,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发展多元化产业集群需要大量的银行资金支持,必须提高现有资源性产业的技术含量,延伸产业链,发展新兴产业,并积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强企业自身建设,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信用等级,力争获得更多的信贷支持。
二是改善经济环境,改变现有金融机构布局。大力吸引股份制银行机构来朔设立分支机构,适时组建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推动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增强小额贷款公司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形成与现有金融机构优势互补和业务竞争的态势,促进金融机构积极作为。
三是加强政银企合作平台建设。目前,朔州市银企互信和对接有了很大进展,建议进一步加强部门合作,提升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定期通报经济运行情况和今后一段时间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媒介重点项目,帮助金融机构作好项目储备、开发和筛选,促进政银企互动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四是积极稳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直接融资力度。建议精心筛选项目,重点挑选辖区优势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优秀企业上市融资,并积极培育企业上市优质后备资源,扩大市场直接融资规模。同时适应债券市场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完善管理体制,培育、发展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筹集企业发展资金,满足生产需求。
五是引导规范民间借贷。据调查,朔州的民间借贷规模逐年扩大,2010年已达80.1亿元,而辖区约有70%以上的企业都参与民间融资。建议建立规范民间借贷、引导民间借贷市场健康发展的相关制度,建立健全民间借贷备案、监测、预警、风险处置机制,规范民间金融活动,加强民间非正式金融自律,促进民间借贷规范、健康发展。
(三)积极培养中介服务机构,加强融资中介服务
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发展政策性担保机构。借鉴国外经验,通过多种方式解决信用担保机构资金来源问题,加快建立由财政参股、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出资的信用担保机构。完善促进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担保机构的直接投入,辅助制定灵活稳定的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银保共担风险,推进担保公司与银行业机构的深度合作。
二是建立债券评级制度,促进朔州债券市场发展。建议加快建立公正权威的债券资信评级中介机构,实行政企分开,促使企业信用评估成为一种规范化的市场行为。要建立中介机构服务竞争机制,不断完善服务网点,并适当引进国内优秀中介机构,共同促进债券市场发展。
(四)深化企业诚信建设,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要强化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建设“诚信朔州”。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征信知识,培养信用意识,推广信用文化,政府要带头讲信用,依法行政,照章办事,提高自身公信力,把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建设融为一体,共同推进,使讲信用、守信用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和行为规范。
二是加强信用主体建设,培育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相结合的市场机制。建议建立一种制衡信用主体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大失信行为的披露与惩戒力度,把失信方与交易方的矛盾扩大为失信方与全社会的矛盾,失信者对个体的失信,就等于对全社会失信,扩大失信的机会成本,从而正确引导社会信用观念,逐步培育起良好的社会信用道德和信用环境。
三是健全信用管理体系,明确监管职责,由于公安、保险、税务、工商等部门也掌握经济主体信用信息,因此,就必须整合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信用信息资源,由同业征信向联合征信发展,并以制度的形式,对这些部门履行信用管理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以形成合力,完善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
民间投资是相对于国有投资和外商投资而言的,意指民间经济主体为了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而垫支货币或其他资源,进而转化为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的经济活动。一般来说,投资的主体是个人,产权属于集体或个人,构成民营经济。民间投资是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支重要的社会投资力量。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曾提到“要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出来,以造福于人民”。扩大民间投资,有利于把社会资源蕴藏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对经济的快速增长有重要的拉动作用。
一、民间投资存在的问题
1、民间投资已在一般竞争性领域中占有较大份额,但在一些国有垄断部门尚待加快进入
尽管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后,民间投资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如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中占有了较大份额,但是一些投资领域(如基础设施、科教文卫、能源交通、水电煤气、港口和航空等)还存在政府垄断经营和保护经营的现象,民间投资有些还没进入,有些进入很少。
2、缺乏信贷支持,融资还很困难
在实际操作中,民间投资主体遇到了难以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和在向商业银行贷款时出现梗阻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手续繁琐、费用高和担保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原因。现今,融资难已成为了一个“瓶颈”问题。另外,绝大部分银行信贷资金一般都是流入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大企业和大型项目中,中小企业自然享受不到太多的政策优惠。然而,我们都知道,中小企业才是解决就业的主力军,由于其缺乏一定的信贷支持,民间投资难以启动。这样,即便民间投资者有较好的投资项目与强烈的投资热情及冲动,也会因缺少金融支持难以进行基本建设投资和扩大再生产。
3、民间资金分布不合理
在投资的地区上,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因为西部地区相对比较落后,为保持地区差异的平衡,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开始推行“西部大开发”政策,而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沿海及中、东部地区,因为其民营经济发展强劲,已经形成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产业集群。房地产投资就是民间投资的主要领域。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带动作用,但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比如人们购房之前节衣缩食进行储蓄,贷款购房后减少消费还贷款,而政府投资为主的西部开发,因民间投资未能及时跟上,其带动投资需求的作用也并不明显。
二、民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
启动民间投资有三个好处:一可以减轻中央财政的压力,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二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三可形成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增加群众收入。大力发展民间投资对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具有很大意义。沿海发达省份的经验表明,有些困扰我们很久的问题,民间投资一旦发展起来就能迎刃而解。如城镇失业问题和与国企改革相伴而生的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谁来创造就业岗位呢?民间投资。在民间投资发展较快的沿海省份,没有失业问题,有的只是劳动力不足问题。再比如农民收入问题,大量人口挤在一小块土地上富不起来,根本出路在于把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附近城市去就业。谁来吸纳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呢?还是民间投资。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农村这个庞大的市场就能启动,需求问题才好解决。
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过去一段时间主要依靠外贸即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途径面临困境。于是,我国中央政府就决定投入4万亿元把促增长的视野转到扩大内需上。他们知道,用政府投入资金来扩大内需虽然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但它既可能造成国家的财政赤字增加,又可能诱发新一轮通货膨胀,因而只能是“权宜之计”。从长期和总体来看,启动民间的投资与消费需求,应是政府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治本之策。因此,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形成民间投资的“蚁群效应”。目前推行的“家电下乡”政策就是在政府的带动下,通过民间投资的积极参与,有效地扩大了内需。
民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通过四个途径来实现:一是民间投资形成固定资产直接增加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二是由于民间投资的增加,就会增加对各种投资品需求,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订货就会增加,并通过这些企业拉动相关企业的生产;三是增加民间投资会增加最终消费,民间投资中有部分投资转化为消费,而增加消费又会带动生产;四是增加民间投资可以增加出口,出口的增加又带动了国内需求的增加。可见,增加民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仅体现在投资本身产生的需求,还在于投资的乘数效应。只有民间投资得到有效的激发,对国民经济增长才能产生持续的拉动作用。
三、新形势下扩大民间投资的对策建议
扩大民间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政府、民间投资主体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新形式下,为了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更大的增长,应该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由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放弃保护垄断,全面有序地放宽民间投资的准入领域
为了适应国有经济战略性布局的调整和中国加入WTO后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进一步明确鼓励和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准入领域的放宽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准入领域的放开。第一,在放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准入领域方面,建议可以从下面两点做起:首先,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到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道路、供热、桥梁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其次,加快推进电信、电力、铁路、民航等行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打破行业垄断。第二,在放开高新技术产业的准入领域方面,可以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及计算机等产业领域的投资。
2、加快推进民营企业的融资体制改革
融资困难造成民营投资发展缓慢的现状迫切要求我们要加快对民营企业融资体制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非国有经济部门(即民营企业)的贷款份额,增加信贷支持,保证民营投资活动顺利启动。在这方面,国有的四大商业银行以及地区性金融机构(如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等)应该发挥主要作用,将以上做法作为一项主要业务、将对民营经济提供金融服务作为其拓展金融业务的一项主要内容来对待。第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规范经营和加强监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的信用担保体系,解决民营企业担保难的问题。建议可以由各级政府组织成立专门的民营企业融资担保公司,通过收取适当比例的担保手续费负责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第三,建立适应民营企业发展需求的中小资本市场,并完善相应规章政策。可以建立地方性证券交易所和柜台债券交易等多层次中小资本市场,取消上市公司的所有制限制,促使非国有企业能通过股市融资,鼓励民营企业捆绑上市或借壳上市的做法,鼓励非国有企业对上市公司的资产进行收购,逐步放开债券发行市场,增加非国有企业债券发行规模。
3、改善投资管理,简化民间投资审批程序
这一点,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国外政府对投资的管理有两个特点:一是审批手续少且程序简单;二是对不同的项目审批的内容和重点不同。政府审查政府投资项目相较私人投资项目范围要广。通常情况下,对于私人投资项目,政府部门只用审查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而对于政府投资项目,政府不仅要审查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还要对资金的来源、构成、总额和经济效益进行全面审查。在我国,对投资项目的审查,不仅审批环节多,程序复杂,涉及的主管部门多,时间长,而且不管什么项目,审查的内容都是一样的。通过借鉴国外的经验,我认为,我国在政府对投资项目的管理上,应当依据项目的资金来源情况采取不同的审点,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查,特别是审查资金来源、运用、对环境的影响和经济效益的情况,以防止资金的滥用和管理上的混乱。而对于私人投资则应该将程序简化,缩短审批时间,最终提高行政效率。
4、引导民间资金合理流向西部地区
在全国已探明的自然资源中,约有一半在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环境不好是西部地区的显著特点,其工业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它具有较大的潜力,这为民间投资者提供了生产扩张的空间。另外,西部地区的消费市场潜力也很巨大。对于全国的整体规划来说,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处在一个调整的过程中,产业升级正在加速,在这一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分工中,西部地区可以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多的投资热点。鉴于此,国家应该对西部地区制定一系列倾斜性的优惠政策(而不是所谓的“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为民间资本进入这些领域(基础设施、公益性事业等)创造良好环境,以提升民间投资者的信心。这样,在政府的引导下将民间资金合理的流向西部地区,将对带动新一批就业军、解决大学生严峻的就业问题,以带动经济的更大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民间投资是保证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加快民间投资的发展,扩大民间投资,是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能否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因素。各级政府应该努力把促进民间投资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出台一些有利于民间投资的倾斜性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形成支撑经济增长的“蚁群效应”。
【参考文献】
今年以来,盐城市亭湖区固定资产投资改革不断深化,5000万及以上投资项目进入一套表联网直报平台,项目申报更加完善,投资数据更加可靠。尽管新常态下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但投资总量仍然平稳增长。
一、基本情况
(一)投资数据情况
今年以来,亭湖区投资增速同比逐月缓慢回落。2016年1-8月份亭湖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236.18亿元,同比增幅15.3%。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完成投资额165.01亿元,同比增幅20.5%。
(二)投资项目情况
截止8月份为止亭湖区500万以上投资项目一共469个,其中5000万及以上投资项目144个,亿元以上项目77个。目前为止今年新增5000万及以上项目44个。
(三)产业投资情况
1-8月份,一产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同比增长3.1%;二产累计完成投资103.3亿元,同比增长13.4%;三产累计完成投资额129.68亿元,同比增长17.3%。一、二、三产业投资结构为1.4:43.7:54.9。
二、投资运行特点
(一)服务业投资占比提高
1-8月份全区完成服务业投资130.88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全部投资总量比重为55.4%。7月同比增长20.8%,占比55.2%。6月份同比增长18.6%,占比54.7%。8月服务业投资占比较7月、6月分别提高了0.2个、0.7个百分点。
(二)工业投资增幅回落,技改投资势较好
亭湖区作为盐城市主城区,工业企业发展缓慢,在招商引资条件的竞争中,工业投资项目不足存在明显的硬件缺陷。1-8月份,全区完成工业投资102.1亿元,同比增幅13.5%,比7月增幅下降了1.3个百分点。但技术改造投资52.7亿元,同比增幅高达76.16%,增幅比全部投资高出了60个百分点。
(三)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迅猛
1-8月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完成65.77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15.33%。6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速162.61%。主要是今年以来我区新增了三个大的基础建设项目,青年路高架项目总投资62.5亿元,本年完成投资31.9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2.66亿元。连盐铁路盐城段建设项目总投资105亿元,本年完成投资11.17亿元。徐宿淮盐铁路盐城段项目总投资90亿元,本年完成投资4.8亿元。这三个项目投资完成额占了全区投资额的20.3%,对全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四)民间投资有所回升
1-8月份,全区完成民间投资147.53亿元,同比增长-9.87%。比年初增幅回升了17.2%。1-6月份,全区完成民间投资107.36亿元。1-5月份全区完成民间投资95.5亿元。
(五)房地产投资好转
2016年8月房地产完成投资37.28亿元,同比增幅8.12%,环比增幅12.3%。今年以来房地产投资增幅首次上升为正。一季度,亭湖区房地产完成投资12.8亿元,同比增幅-34.69%;4月增幅-14.55%;5月增幅-11.5%;6月同比增幅-7.6%;7月同比增幅-3.8%。今年年初房地产投资下滑较严重,4月开始下滑趋势逐步回缓,8月开始好转。
二、存在问题
(一)投资增速逐月缓慢回落
亭湖区1-8月投资增幅15.3%。比7月份增幅回落了0.5个百分点,比6月份回落了0.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了1.5个百分点。1-6同比增幅16.0%,1-5月增幅16.0%,1-4月份增幅16.1%,1-3月份增幅16.8%。只有6月份略高于市投资增幅,其他月份均小于市平均增幅。从去年年底投资增速22.4%到今年8月的15.3%,投资发展呈现回落态势。
(二)投资项目不足,入库困难
1-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除房地产)项目469个,同比减少41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严重不足。1-8月份5000万元以上项目144个,同比减少了75个,在9个县市区中排名第7,仅高于响水和建湖,与项目最多的东台相差124个,共完成投资165.01亿元,同比增幅20.1%。
项目申报困难重重。市直企业不配合,材料不全,已入库的项目还发现批复总投资与区计划投资严重不符合。有一些国投的项目比如先锋岛的台山寺和先锋国际大楼,城投的大洋湾生态风景区不属于亭湖的项目,不管是和主管部门沟通还是和企业联系材料申报都困难重重。申报材料不全导致这些项目无法申报入库,加重了我区投资统计的缺口。
(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低于全区投资增速
受整体工业投资增幅下滑影响,全区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转型升级方向的投资相继收窄,1-8月份全区高新产业完成投资30.36亿元,同比增长-2.87%,低于全区投资增速18.17个百分点。1-6月份全区高新产业完成投资24.41亿元,同比增长9.51%,1-7月份全区高新产业完成投资28.11亿元,同比增长-2.41%。我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比不高,严重影响我区投资结构的发展。
(四)新开工项目增速回落
1-8月份,全区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由1-5月份的-16.28%提升到60.27%。由于5月新增了两个铁路项目总投资一下提升。但是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额仍然是负增长,1-8月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额增幅-29.7%,1-7月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额增幅-24.18%,1-6月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额增幅-36.83%。8月增幅比7月又回落了5.52个百分点。
四、对策建议
(一)抓项目入库工作,确保新开工项目纳入统计。与项目审批管理部门做好对接,定期交流各部门企业(项目)审批情况。特别对新立项的5000万元以上项目从开工起就要抓紧申报入库。开工一个月后还不入库的项目,建议有政府督查中心集中督查问责。并及时反馈到各经济主体,督促各大块对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进行摸底排查,及时报送新开工企业和项目入库材料。投资专业要和单位名录库专业一起,及时将企业(项目)验收入库,并做好投资专业名录库单位增减变动工作,保证新开工5000万元项目应统尽统。
随着改革开发的发展,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与进步,在此背景下民间金融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应运而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众多作用,如减少了交易费用、集中了金融资源等。虽然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到了众多学者的检验,即金融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促进作用,但他们检验的金融指的是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民间金融作为非正式金融,其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同样需要不断分析与检验。因此,进一步了解与认识民间金融与地区经济增长之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间金融与地区经济增长之关系分析的重要性
民间金融经过二十年时间的发展,其总量持续上涨,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包括增长性和经济贡献性的降低、流动性加强等问题,所以民间金融急需深入发展,以及急需深入研究民间金融和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关于民间金融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分析与研究,从文献角度而言,部分学者以经济结构与民间金融发展之g的关系为视角进行分析,如张杰于一九九八年在《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中》明确指出了金融三元结构;部分学者注重分析与研究了我国民间金融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原因及经济影响;还有部分学者以发展渠道为视角进行了分析,如易宪容于二零零二年对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进行论分析。
民间金融与地区经济增长是紧密联系的关系,民间金融的发展需要地区经济的支持,地区经济增长背景下,民间金融才能更好的发展。地区经济增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间金融发展,即民间金融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地区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只有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地区经济增长根本原因的基础上才能推动民间金融与地区经济增长的良好互动发展。
二、相关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大型国有控股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已经无法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相适应,在此基础上民间金融市场应运而生,且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地区制度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间金融的发展,一般地区制度环境较差,民营企业则更愿选择民间金融融资,但民间金融对民营企业业绩有着不良作用,从而对当地经济增长产生不良作用;但民间金融在良好制度环境管制下,其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不良作用就会减少。从地区层面而言,在当前金融体系背景下,金融发展水平与制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对地区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作用,即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更有利于减少民间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的不良作用。因此,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第一,在关注与重视民间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时,不能轻视制度环境的影响与作用,制度环境的改进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民间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不良打击。为了促进民间金融发展的合理化,需要完善民间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规,即从法律视角明确规定了正常民间金融融资与非法集资行为的分界线,非法集资行为主要包括集资诈骗与非法贪污公众存款等,保障民间金融融资的规范化、合法化,与此同时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与高利贷等。制度环境的改进与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民间金融法律法规的健全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从长远角度而言,中央与地方政府应高度关注与重视中国市场化进程,并积极推进,创建公平廉政的司法体系,放宽企业经营决策的要求,增加企业经营决策的自,保障民营企业的产权,拓展金融市场的多方面发展,促进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及制度环境的完善,从而真正发挥民间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第二,民间金融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民间金融活动具备存在的现实需要与客观基础,但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的合理融合的实现才是处理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关键,即以指导民间金融合法化发展的方式满足社会融资的各种需求。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的合理融合的实现需要多种措施的支持,主要有:结合地区发展的实际状况建立中小民营商业银行,符合该条件的一般都是发达地区;加强小额贷款单位的发展;促进民间资本管理服务单位的创建;结合市场发展原则合理开发民营企业需要的相关金融产品,不仅保障了民间金融供应方的资金安全而且较少了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除此之外,还可以促进创业投资企业与投资管理单位的创建,以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资,这种股权投资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营企业的治理及增加了公司的未来收益。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的合理融合,不仅可以减少民间金融投资风险而且可以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以及发挥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促进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间金融与地区经济增长有着紧密联系的关系,但影响民间金融与地区经济增长良好互动发展的因素不容忽视,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与了解地区经济增长与民间金融发展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强化我国金融制度创新、改善金融结构、加强金融风险意识,从而真正发挥民间金融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以及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路,谢志华,李思飞.民间金融、制度环境与地区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14,(03).
政策建议一:
明晰重点功能区产业规划和政策导向
新机场临空经济区
如果说耗资超过700亿元的新机场及配套基础设施是北京城南计划中政府投资的主角,那么新机场周边占地数百平方公里、地跨京冀的临空经济区则是未来一段时期京南地区最重要的投资热土。新机场临空经济区作为京南地区发展的战略增量与巨大带动引擎,也是京津冀区域合作的重要平台和首都经济圈建设的首要切入点,将带来千万亿元的投资,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社会资本。建议加快对临空经济区的的产业规划,明确政策导向与负面产业清单,在机场周边10公里半径范围内优先选择会议会展、航空金融、商贸物流、高端休闲等产业要素。同时,在新机场航港内,注重培育民营为主的低成本航空公司、通用航空运营企业、航空物流企业发展壮大。
南苑地区
南苑地区地处整个城南板块的核心区和南中轴沿线的关键节点。南苑机场搬迁至新机场旁已获得广泛共识,这将有助于打开南苑及周边广大区域的净空和限高制约,释放城市空间,助推城南地区实现整体转型升级和品质提升。建议结合南苑机场搬迁,加快制定南苑地区整体开发建设规划方案,完善和优化综合交通以及水、电、气、热等城市基础设施体系,重点布局商业、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以南苑机场搬迁为契机,完善南中轴地区规划,发掘南中轴文化脉络,重点布局展现东方文化的大型功能性项目,如文化博物馆、中国文化园、皇家苑囿等,促进经济与文化融合发展。
政策建议二:
引导民间资本加大投资力度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领域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投资规模大,公益性强,长期以来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第一阶段城南行动计划通过实施的一批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项目,初步缓解了城南地区的发展瓶颈,为社会力量加快进入城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未来3年,是城南地区继续夯实发展基础、全面提升发展水平的关键时期。通过扩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领域对社会资本开放力度,有利于优化政府投资效率、增强民营企业发展活力、提升京南板块的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建议发挥首都地区得天独厚的资金和运营优势,细化投资目录,拓宽融资渠道,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道路交通、能源管线、信息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以及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学校、医院、养老设施、旅游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领域。
区域特色产业领域
目前,北京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建设不断深入,并有力推动了首都经济圈的产业升级。立足京南板块的优势产业基础,应发挥区位和腹地优势,顺应未来京南地区向国际交往新区和首都实体经济核心区的战略转变,与其他功能板块差异化定位,加强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力度,重点发展数字新媒体与文化创意、版权交易、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通用航空、绿色食品等区域特色产业,并结合未来首都高端功能要素集聚,鼓励发展航空偏好型产业、金融创新产业、后台行政服务业、平台型产业等。
一、逐步放开加快审批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
国务院“新36条”颁布后,从政策层面讲,已经放开了鼓励和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现在的问题是审批过紧,到目前为止,审批通过的很少。比如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发展银行,在理论和政策层面上都没有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却非常困难,有很多门槛。建议国务院有关部门在“支持民间资本以入股方式参与商业银行的增资扩张,参与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的改制工作。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参与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金融机构,放宽村镇银行或社区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等方面有更为明确的政策意见。地方政府也要加快制定地方性促进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的政策及配套措施、实施细则等。
二、进一步改善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环境
让小额贷款公司“收编”民间资金,规范民间借贷,是合理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经济实体,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好形式。但是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还有许多问题。如只贷不存,资金来源不足,税负过重,以及无法进入银行诚信系统导致的经营风险扩大等。同时,国家对小额贷款公司控制村镇银行设立的门槛过高,要求必须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等限制,成为民间资本未来在金融领域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拦路虎”。为此建议,一是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小型金融机构性质,减少发展阻碍。二是拓宽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向优质小额贷款公司适度开放金融市场,允许其进入银行间拆解市场,开展短期、中期票据和捆绑债务;将小额贷款公司向银行融资的比例从资本净额的50%逐步提高到2倍以内。三是减轻小额贷款公司税费负担,实现财务转移的可转债。根据“新36条”,尽快明确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同时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税前呆账准备金的比例,增强其抗风险的能力。四是畅通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的现实操作路径。建议银监会对村镇银行制度进行微调,选择风险控制好、运行规范、股东资质高的小额贷款公司,不改变股权结构直接改制为村镇银行,或者开展民营企业直接设立村镇银行试点。五是加强和改善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任务。
三、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与激励机制,在原有担保风险补偿资金的基础上,加大风险补偿力度,重点对经营管理规范、风险控制良好、服务中小企业贷款软担保业绩突出的规范型担保机构进行风险补偿的鼓励,引导担保机构积极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加强对担保机构的运行监管服务,提高担保机构的运营质量,培育和提升担保机构的信用,严禁担保机构随意提高担保费用,变相发行高利贷。探索建立全国、省级多层次再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担保业务的开展建立一道风险屏障。
四、尽快出台对小型、微型企业减税免税政策
当前,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融资难、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汇率波动等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建议抓紧研究针对小型、微型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根据吸纳就业情况,对小型、微型企业给予减税和免税。
五、鼓励发展和规范管理股权投资基金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下简称PE)是民间资本投资实体经济的重要渠道,也是初创期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个重要方式,PE为企业贡献的正是中小企业所短缺和急需的。可以说PE是中小企业门当户对的盟友。因此,要加快股权投资基金体系建设。目前国内PE疯狂增长,鱼龙混杂,业内PE机构大小不一,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家设立小型PE。他们都在各个领域激烈竞争,其承揽能力、专业水平、对投资标的公司提供附加值能力都各不相同。随着国内的上市热,越来越多的PE急功近利,投机性越来越强。因此,要加快制定有关政策,明确监管部门,努力规范PE市场,促进民间资本健康有序进入实体经济,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发挥有价值的作用。
六、开展地方小法人金融机构放权试点
按照“地方政府承担风险,地方政府准入监管”的原则,在省、区、市建立以地方政府为责任主体的地方小金融机构监管体系,培育微小金融体系。对于稳健运作、本地经营的县级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地方小法人金融机构,把管理监督权下放到省级政府,督促其更好地为中小企业和“三农”服务。
一、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简介
灰色系统理论(邓聚龙,1982)是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行为、演化规律的正确描述和有效监控。其中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可借助不是很充分或者不完全的信息,根据系统的统计数列间的微观或者宏观的相似和相近程度来分析有关因素的影响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从中了解系统的主要特征或主要矛盾,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即它是根据因素间发展态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的关联程度的,是一种动态过程发展态势的量化方法。因而,该方法对数据的样本量的大小没有太高的要求,分析时不要求有典型的分布规律,而且分析的结果一般来说与定性分析较为吻合,故灰色关联分析法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灰色关联分析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确定比较数列和参考数列:参考数列为X0(k)=(X0(1),X0(2),...,X0(n)),比较数列为X1,X2,…Xi。
Xi(k)=(Xi(1),Xi(2),...,Xi(n))i=1,2,...,m;k=1,2,...,n
第二,计算绝对灰色关联度:令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的差数列为X00,Xi0,且X00=X0(k)-X0(1),Xi0=Xi(k)-Xi(1),则:
第五,关联度排序,结果分析。
二、黑龙江省民间投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一)指标选取
经过对黑龙江省民间投资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本文主要选取了以下影响民间投资的主要因素:X0代表民间投资;GDP(X1)代表民间投资的市场因素;人均GDP(X2)反映了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体现了该地区对商品和服务需求的规模与层次;每万人中大学生数(X3)体现了黑龙江省的教育水平,进而体现劳动力的素质以及劳动生产率;职工平均工资(X4)体现黑龙江省劳动力成本的高低,生产周期理论认为投资是为了利用该地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中等水平的地区;资金配套能力(X5),本文用全省的人均储蓄存款来表示。一个地区的民间资本越充足,对民间投资的贷款越多,民间投资越发达;第二、第三产业比重(X6)表示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产业的结构化程度越高,越处在经济发展中工业化的后期,对投资的要求越大,从而及时的拉动了民间投资的发展;研究与发展经费占GDP比重(X7)表明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技术能力,是吸引创新资产寻求型民间投资的关键因素;电话普及率(X8)代表黑龙江省的通信水平,体现了该地区物质基础设施的状况;近几年经济增长率(X9)。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说明该地区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增长速度,有着更多的投资机会,对民间投资的吸引力也较大;城市化水平(X10)代表黑龙江省的生产规模和经济活动的集聚性,现有经济活动的规模是一个影响民间投资的重要的区位因素。
(二)灰色关联度计算
本文选取了2000-2008年各相关因素的数据,数据如表1所示。
利用以上数据对影响民间投资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绝对关联度、相对关联度、综合关联度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各因素的灰色关联度有如下排序:ρ03>ρ08>ρ04>ρ01>ρ05>ρ02>ρ07>ρ09>ρ10>ρ06,即以上各因素对民间投资影响程度按大到小排列为:每万人中大学生数>电话普及率>职工平均工资>GDP>资金配套能力>人均GDP>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经济增长率>城市化水平>第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三、结论与建议
从灰色关联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对黑龙江省民间投资的影响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每万人中大学生的数量、电话普及率、职工平均工资。说明教育水平和质量对黑龙江省民间投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水平越高,则该地区的劳动力素质越高,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该地区的劳动生产率,而职工的劳动生产率高就会产生高的职工平均工资,所以,应该加大教育的投入,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劳动力的素质,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民间投资的竞争力和利润回报率,促进民间投资更快的发展。促进黑龙江省民间投资的发展,同时也能够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电话普及率对黑龙江省民间投资影响较大说明基础设施建设在黑龙江省民间投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会影响到民间投资的成本,所以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降低民间投资的成本,加快民间投资的发展。
GDP、人均GDP、资金配套能力、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以及经济增长率与民间投资的灰色关联度较高,说明这些因素对黑龙江省民间投资的影响也是较大的,所以应该进一步扩大黑龙江省的市场容量、加大科技的投入和银行对民间投资的支持,提高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提高产品和服务需求的规模和层次,推动民间投资的发展。
城市化水平、第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与黑龙江省民间投资的关联度不高,都在0.55以下,说明生产规模和经济活动的集聚性和产业结构对黑龙江省民间投资的影响程度较小。
参考文献:
1、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8.
2、刘思峰,党建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三版)[M].科学出版社,2005.
3、马虎兆.河北省民间投资现状和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