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2 16:50: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

篇(1)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顺序的异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属于祖国学中的“心悸”、“怔仲”,“胸痹”、“眩晕”、“厥证”等范畴,临床表现为心悸、胸闷、气急、惊恐不安、脉律不齐,甚至出现胸痛、眩晕、晕厥等症状。中医治疗本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且治疗有其独到之处,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因此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规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病因病机

心律失常按心率可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两种类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普遍认为是心脏亏虚、血脉瘀滞、瘀而化热。如周燕青等[1]强调,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脏亏虚、血脉瘀滞是发病的基本因素,心脉瘀阻、瘀而化热是其必要环节。在此基础上,各医家各有体会,王振涛[2]认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病机制无外乎“虚”、“瘀”、“热”,即气阴亏虚, 热毒瘀血,心神失养,同时强调心神不宁为本病之共性。赵永华[3]从内风的角度来认识快速性心律失常,并从肝阳化风,煽动心火;血虚生风,心脉失养;阴虚风动,扰动心宫;热极生风,痰火扰心;肝逆动风,忤犯心宫等六方面具体阐释。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目前多认为是心脾肾阳气亏虚,寒湿、痰饮、瘀血之邪阻滞心脉,心脉瘀阻流通不畅。如严永琴[4]总结李松林经验,认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基本病机是心、肾、脾的阳气虚弱,阴寒内盛,在阳虚的基础上兼有血瘀、痰浊致使脉道不畅,鼓动无力,脉来迟缓或结代。张东兴[5]认为,其病机属心肾不足,阳气衰微,阴寒内侵,气血运行受阻,瘀血内停。郑源庞[6]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于自身阳气虚弱,阴寒内盛或气虚血寒或兼痰瘀阻滞等,以虚为本,气虚、阳虚最为常见。从脏腑辨证角度看,主要责之于心脾肾,但以心肾阳气虚弱为关键。

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特色及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依据整体观念探讨病因病机

篇(2)

痰湿体质是中医体质学说研究中七分法的一个病理类型[1],是指由于人体脏腑阴阳偏颇,气血津液运化失司,造成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形成以粘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主要表现有体态偏胖、口粘、痰多、胸闷、多汗且粘、身重不爽等。

痰湿体质作为基本的中医体质类型之一,与多种生活习惯疾病有关,如亚健康、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2~5]。痰湿体质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痰湿体质形成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于上述各种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原理概括为:体质过程论、心身构成论、环境制约论、禀赋遗传论等四个基本原理[6]。

其中,环境制约论认为,环境、社会对体质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也就是说,在个体体质的发展过程中,生活条件、饮食构成、地理环境、季节变化以及社会文化因素都可产生一定的制约性影响,有时甚至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7]。

同时,笔者从当代疾病谱的变化中发现: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而这些疾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膳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如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每天增加看电视2h会增加肥胖和糖尿病的危险[8,9]。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上的变化尤为巨大[10]。因此,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对痰湿体质的影响及在2型糖尿病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1 膳食结构变化对痰湿体质的影响

饮食物具有滋养五脏,增强体质的作用。如《素问 ·六节脏象论》指出:“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而膳食结构不合理,会损伤人体体质。如《素问 ·五脏生成篇》则指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 … 此五味之所伤也。”

我国传统的膳食结构以谷类食物为主,特点是低脂肪、低能量密度、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膳食纤维[10]。2000年中国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国民膳食结构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明显上升,而谷类食物、蔬菜、水果的消费量下降,与1992相比,有明显差异,这是一种“高密度能量”的膳食结构,造成脂肪摄入过高及健康食物摄入减少,患慢性病危险将因此增加[11]。

与之相对应,调查还发现: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较前一次调查,具有明显增高[12]。超重的人群是在1989-2000年的12年间,超重率由15%增加至28.2%,增长幅度为88%[13]。

而胡以松等人的研究表明:食用油、蛋类、奶类、糕点等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呈正相关;深色蔬菜、畜肉、禽肉等与代谢综合征的患病呈负相关[14]。

中医学认为,此种膳食结构属于偏嗜肥甘,即是《灵枢·逆顺肥瘦》篇所说:肥人……其为人也,贪于取与;《素问·奇病论》:素食肥甘,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此种膏粱厚味,油腻腥膻,易积湿生痰,而成痰湿。故有《张氏医通》:“膏粱过厚之人,每多痰”及《杂病源流犀烛》:“饮啖过度,好食油麦猪脂,以致脾气不利,壅滞为痰”之说。更有朱丹溪“肥白人多痰湿”(《格致余论》)之著名论断。李东垣亦在《脾胃论》中指出:饮食失节,过嗜膏粱酒醴,则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致使痰湿内停。

同时,现代研究发现:脂肪摄入过高,造成的脂代谢紊乱(表现为: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极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产生“痰浊”的重要生化物质基础[15]。

因此,膳食结构的变化,尤其是“高密度能量”的膳食结构,是痰湿体质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 生活方式变化对痰湿体质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职业性体力活动的强度在降低,家务劳动在减少,人们生活方式和体力活动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生活方式趋向静态的变化,体力活动严重不足。

2002年who在世界卫生报告中指出,每年由于体力活动不足导致全球190万人死亡;12%缺血性心脏病,11%缺血性中风,14%糖尿病,16%结肠癌及10%乳腺癌由体力活动不足引起。缺乏足够的体力活动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病关系密切,并可增加患直肠癌、乳腺癌、高血压、血脂异常等的危险性[16]。

2002年中国人群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调查显示:人群中有11.7%、20.5%、44.7%和23.0%的调查对象分别从事非常轻、轻、中等和重体力劳动的工作。虽然,从事中等和重体力劳动的人,有44.7%和23.0%,但是考虑到技术革新和进步,此种工作强度仍在不断的下降之中。人群中只有18.04%的人参加体育活动。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9.0%和16.0%。3.74%的人采用静坐生活方式。因此,体力活动不足,是我国目前居民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形式[17]。

江国虹等对天津人群的研究发现:在每天锻炼少于30min的813人中,超重肥胖的有413人,占50.8%。而在每天体育锻炼超过30min的28人中,超重肥胖的有6人,只占21.4%。统计分析显示:每天体育锻炼超过30min,可以有效地预防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每天运动30min是慢性病的保护因素。而在每天看电视超过3h的543人中,超重肥胖的有206人,占37.9%;在每天看电视超过3h的298人中,超重肥胖的有213人,占71.5%。统计分析显示:每天看电视超过3h,患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危险增加0.89、0.79、0.47、0.45倍。静态活动时间过多是导致慢性病的危险因素[18]。

全国各地,如吉林[19]、上海[20]、南京[21]、河北[22,23]、浙江[24]、广州[25]等地的研究,均得出相同或类似的结论。

中医学认为,这种生活方式的变化,体力活动不足,多静少动,易造成“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素问·宣明五气论》),《吕氏春秋·尽数篇》谓:“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故,使中焦壅滞,脾失健运,水湿停聚,酿生痰湿”。

王琦等对中医痰湿体质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低运动水平、喜食油腻之物是影响痰湿体质的重要因素[26]。

因此,在对2型糖尿病的防治中,要重视对痰湿体质进行研究,其中膳食结构与生活方式是两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王琦.中医体质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29.

2 颜平.平衡观--中医调治亚健康的根本.江西中医药,2006,37(2):13-14.

3 邹志春.从中医理论探讨亚健康及其与运动的关系. 江苏中医药,2005,26(4):7-8.

4 姚晓天,程志清.社区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分析.浙江中医杂志,2004,(8):352-353.

5 刘艳骄,王琦.肥胖人痰湿体质与糖尿病相关性研究.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3,17(2):34-39.

6 王琦,王睿林,李英帅.中医体质学学科发展述评.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07,9(22):627-629.

7 王琦,于卫东.中医体质学说的基本原理.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9,12(1):10.

8 diabetes and obesity:time to act.international diatebes federation,2004.

9 debate on obesity;the observer, london uk,2004.

10 杜树发,吕冰,王志宏,等.中国居民膳食的变迁.卫生研究,2001,30(4):221-225.

11 翟凤英,何宇纳,马冠生,等.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现状及变化趋势.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85-488.

12 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478-484.

13 王惠君,翟凤英,杜树发,等. 1989-2000年中国部分省份成人超重流行趋势分析.营养学报,2004,26(5):329-332.

14 胡以松,翟凤英,何宇纳,等.中国人群代谢综合征与食物摄入的相关性研究.实用预防医学,2008,15(1):1-8.

15 徐济民,蔡沛源.痰浊型冠心病与血脂水平关系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5):256.

16 毛淑芳,刘岩.体力活动与慢性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承德医学院学报,2004,21(1):67-70.

17 杨功焕,马杰民,刘娜,等.中国人群2002年饮食、体力活动和体重指数的现状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4):246-251.

18 江国虹,李静,潘怡,等.膳食、体力活动与慢性病关系的研究.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2):94-96.

19 丁冬,汪丽萍,张锡斌,等.吉林省居民体力活动与慢性病的关系.中国卫生工程学,2008,7(4):238-239.

20 向会英,王人卫.上海中老年妇女体力活动现状及对体质健康的影响.医学信息,2009,1(7):269-270.

21 洪忻,殷晓梅,梁亚琼,等.南京市居民体力活动与2型糖尿病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128-1130.

22 王晓波,王跃进,李建国,等.高血压与膳食和体力活动相关关系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020-3022.

23 王晓波,姜红,王跃进,等.河北省农村成人超重、肥胖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7,23(7):775-777.

篇(3)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有9亿多农民,农村人口占了全国人口的70%左右。改革开放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民的看病难问题还未能全面解决,仍然有农民看不起病、吃不起药、住不起院。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医疗卫生资源却仅占世界的2%,其中80%又集中在城市。据统计:1998年到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48%,但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却达到了11.48%,后者的增长已接近前者的五倍。

中医药用较低的费用解决农民的病痛,能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作为一门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生命科学,中医药学具有独特的病理观和疾病防治观,临床疗效确切、用药相对安全、副作用小、费用比较低廉等特色和优势十分突出。因此应该提升中医药在新农合体系中的地位,保障农民的健康水平。

二、提升中医药地位的意义

(一)可以解决农民看病贵的困难

新农合只要求农民出资10元,费用低廉,但较低的筹资水平与昂贵医药费用相比显得很不相称。如果以中医药作为新农合体系中的主体,情况就会大为改观。治疗感冒,用西医西药最少也要几十元,多则需要几百元,如果使用中药或针灸,一般几元钱或十几元钱就好了。中药材在农村资源丰富,成本很低,甚至还可以就地取材,针灸既无毒副作用又简便易行,特别适合农村。

(二)可以遏制医疗成本不断攀升

提升中医药在新农合体系中的地位可减少医疗攀比现象。目前各类医院纷纷添置昂贵的先进的医疗设备,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并促使医疗成本上涨。中医主要通过“望、闻、问、切”辨证施治,“一根针、一把草”就可以解决多发病、常见病的诊疗问题,只有大病才需要送到上级医院作进一步检查。这样,不仅能节约患者看病的时间和成本,也可避免加重农民负担和看病压力的恶性循环。

(三)可以激发农民的参合积极性

如果提升中医药在新农合体系中的地位,广大农民会体会到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甜果,由此而激发广大农民的参合积极性,将使新农合覆盖面得到延展。随着参合农民的增加、覆盖面的扩大,势必会激发中医药医疗服务的优化、药剂研发和生产的扩张以及专业技术队伍的充实提高,由此推进整个新农合体系的日趋健全、完善。

此外,中医药是我国独具知识产权、最具可持续发展优势的朝阳产业,国家作出振兴和发展中医药的战略决策,非常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此中医药也完全有可能进一步在城镇医保体系中逐渐发挥出主体、主导作用来,并进而在全民医疗保险体系下,发挥更大的作用,凸显出我国医疗卫生保险体系的鲜明特色和优势。

三、中医药在新农合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投入经费不足

政府投入的农村卫生事业经费不足,投入中医药的更少。据调查,不少县级卫生经费的投入未达到国家所规定的要求,而投入农村中医药专项经费与投入农村西医药专项经费也存在明显的差距,且各项农村卫生政策(包括中医药)难以落实到位,经费运作效率低,许多基层卫生机构无法进行正常的运作,更谈不上发挥作用。

(二)农民参合路径不畅

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着制度缺陷、管理不到位和医疗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制度运行的效率,也致使农民参合的途径不畅。从全国的现状来看,大多数地区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满意程度比较低,参与意愿不强。

目前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县为统筹单位,各乡村的缴费都要交由县统一管理,实行缴费、筹款、核算、管理和服务的一体化。然而,这一体系存在着管理流程混乱、手续繁琐等问题,引起农民对制度的不满。据有关人员调查统计,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不足之处,54.44%的农民认为报销手续繁琐,47.78%的农民认为看病不自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多项程序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报销审批复核环节多、参合农民转诊难、定点就医不便等问题。很多地方规定参合农民医疗报销要经县、乡两级审批,农民就医要到定点医院,转院的要实行逐级转诊制度。由于受人员、时间、地点、交通、通信等因素制约,给参合农民看病带来了许多不便,降低了参合农民对医院的选择性,参合农民感到不满意。

(三)农村中医从业人员缺乏

农村是人才洼地,医务人员队伍素质低,人才流失严重。人才缺乏一直是农村卫生发展的老难题,在中医药领域中更为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一是卫生院条件差,技术环境落后,政府又缺乏优惠政策,高层次人才“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二是人员配置不合理,无法形成竞争机制,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人员的编制远远低于西医人员,各种人员占据着工作岗位,严重制约了农村中医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农村中医药设施缺乏

在医疗中与中医药相配套的设施差且少,无法满足现行医疗要求。据调查,大多数中医科室条件差,设施落后,除了听诊器,几乎没有其他中医诊治设施,这种条件影响农民更好地享受中医服务,而且制约着中医治病救人的疗效。

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不全、技术水平落后,很难为参合农民提供大病、重病医疗服务。一旦参合农民患上了大病、重病,就只能到县(市、区)级或以上的医疗机构就医。然而,县医院医疗费用相对较高,起付线设置也比较高,而补偿又偏低,相当比例的农民支付不起需要他们自付的医疗费用。不仅如此,农民因看病而花费的交通费、护理费等支出也将大大增加。

(五)对中医药认识存在偏差

目前,不但部分农民甚至有些医疗部门和医疗主管部门,对中医的认识也还不足。长期以来有不少人存在中医是落后的、西医才是先进的思想,这种不公平使中医药长期处于农村医疗的附属地位,服务领域不断缩小,中药特色和优势不断淡化,严重制约中医药在农村的正常发展。

四、提升中医药地位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中医药地位

把提升中医药在新农合体系中地位的主张,纳入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才能真正提升中医药地位。在此基础上,各级政府和有关行政部门还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具体引导和保证中医药在新农合中占据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如积极探索制定新农合中医药服务的补偿政策,引导农民选择运用中医药诊疗疾病。有的地区对中医药费用占治疗总费用50%以上的13类门诊慢性病人,纳入住院统筹资金的补偿范围;有的地区规定,参合农民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用中药饮片治疗疾病,提高10%的报销比例,运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疾病,提高20%的报销比例,并当场就可得到提高相应比例的报销。此外,对门诊或住院选择中医药为主进行诊疗的费用报销优惠措施也要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尽量从政策上鼓励农村患者就诊、住院时首选中医药。同时应将符合条件的县级中医医院列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服务机构;将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补偿范围;将必需的中成药和中草药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

(二)加大财政投入

城镇职工医保经费主要由财政和企业投入,新农合推行后,虽然各地政府的经费投入也较前有所增加,但与前者的投入和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需要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因此必须逐步加大投入,以确保广大农民能真正享受到新农合以中医药为主体的实惠。

此外还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卫生资源,合理利用民间资本,提高资金运作效率。我国是一个资源缺乏的国家,过分增加财政对农村中医药的投入,可能会影响到其他资源的配置。所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卫生资源,合理利用民间资本为农村中医药发展服务,提高资金利用率更为可行。

(三)改善参合路径,提高农民参合率

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任何经济活动的最佳决策都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农民参合实际上也是一种经济决策,也必然遵循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因此农民是否参加新农合取决其受益情况。虽然农民不懂经济学,但和任何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一样,很讲究投入产出效益。只不过农民看得更实际一些,或更眼前一些。

新农合要求参加者每人每年缴纳10元钱,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任何人都会考虑投进去的10元会得到多少,最低的回报期望值也是10元,如果低于10元,则必然会回避。因此以这种思维参合的,都是经过核算认为参合是划算的。他们认为自己出了10元钱,而实际上最终还能收回至少10元,而且有了大病还会得到一定比例的补偿。

解决路径不畅的问题,要以参合农民为本,从农民利益出发。要针对报销手续繁琐和转诊程序多、周期长等问题,进一步简化审批、审核和结算程序,明确报销时间,限定办理时限,减少中间环节,确保在短时间内报销医疗费用。要在一定范围内,取消逐级转诊的规定,放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让参合农民自由选择医院。此外,要适当调整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根据资金收支和农民生活状况,适当调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逐步提高报销比例,增强政策吸引力,使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路径畅通。

(四)培养大量农村初级中级中医药人才

人才是解决中医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面临的问题的关键也是难点之一,解决中医药人才问题,最根本办法是真正按中医自身规律特点培养人才。一是国家要在政策上扶持,如提高待遇,创造激励机制;二是承认“师徒传承”、“以师带徒”培养模式。“师徒传承”、“以师带徒”培养模式被历史验证为培养中医药人才有效模式,是中医药回归本原的教育模式。

(五)增加对中医药的宣传力度

经常组织中医讲师团,到农村普及以中医药为主的初级医学知识,为广大农民全面地准确地介绍中医药知识,消除农民对中医药怀疑心理,增强对其的信心。鼓励农村卫生医务人员积极应用中医药,引导农民自觉接受中医药诊疗服务。同时也要建立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新机制。加快中医药适宜技术的宣传和推广,鼓励在农村开办私人中医诊所。

总之,中医药大有作为,因为群众需要中医药,中医药也符合新农合“低水平、广覆盖”的宗旨。因此,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尽快提升中医药在新农合体系中的地位,我国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一定会有较大幅度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Z].2009.

2、卫生部.2006年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Z].2007.

3、柳清瑞,宋丽娟,胡家诗.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问题与破解之策[J].经济体制改革,2007(4).

4、孙玉洁.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1).

篇(4)

[中图分类号] R758.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004-01

中医体质理论源于《内经》,历代医家多有发挥,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当代医家对体质学说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较系统的独具中医特色的理论,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银屑病中医称之为“白”,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顽固性、难治性、慢性皮肤病。学界普遍认为其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基因改变及多阶段发展的复杂病变过程。其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方兴未艾,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及体质学说对银屑病开展中医体质研究及其相关因素关联性分析,有望为银屑病的防治研究另辟蹊径。本文旨对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意义、路线及存在的问题和前景作一简要概述。

1 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渊源 《灵枢・论痛》:“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理之疏各不同……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素问・逆调论》:“是人者,素肾气胜”、《素问・厥论》“是人者,质壮,秋冬夺所用”,上述条文所提的“素”与“质”,即中医体质学理论的最早论述。张仲景《伤寒论》所述喘家、淋家、汗家等表示各种宿疾的体质特点,并认为体质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发病方面,还体现于疾病的发展及治疗诸方面,同时也充分强调体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治疗、预后中的重要作用,为后世“辨体论治”思想埋下了伏笔。王叔和《脉经》明确指出不同“性气”或“形性”的人,因禀性不同,脉象上有迟、速、大、小、长、短之别,虽无“体质”之名,实为中医体质理论的重要内容。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漆疮候》中云:“人有察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较早地描述了皮肤病中过敏体质对漆过敏的现象。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云:“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是对小儿体质特点的概括,用药强调:“小儿易为虚实,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当识此勿误也”、“小儿之脏腑柔弱,不可痛击,大下必亡津液而成疮”等,此则以小儿脾弱的体质特征所立的治则与治法[1]。金元四大家从体质影响疾病易感性做了不同的阐述,以及明清张景岳、叶天士、吴鞠通等在著述中对体质特点的论述,乃近代体质学说发展之滥觞。历代医家不仅重视体质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而且把人体体质特点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进而更有效地指导辨证处方用药。

体质学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有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发展,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从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日益深入,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如1982年,王琦编著的《中医体质学说》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这一概念,中医体质学说即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2]。并概括体质学说的基本原理:体质过程论、心身构成论、环境制约论、禀赋遗传论[3]。王琦等[4]提出人体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基本体质类型的概念及分类方法,为中医体质研究开创了新篇章,同时也为体质学说在各科中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皮肤科体质学说的研究方面也有一定得发展,如谢氏等[5]对97名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发现平和质、湿热质、气郁质人数较多,共占总数的67.1%,其中平和质PASI评分最低,湿热质、气郁质患寻常型银屑病的机率较其他体质类型高,且发病时多表现为血热型,病情较重,平和质虽也可患病,但多表现为血燥型,病情较轻。

2 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意义 随着中医体质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体质分类标准逐步客观化,中医体质与疾病发生发展、辨证与辨体结合用药、运用体质学说指导疾病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如中医体质特点与疾病特征、实验室检查、临床实验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等不同层面进行了有益地结合,探索其关联性,为疾病的预防提供多条途径,为更多的临床学科开展疾病体质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研究方向。

银屑病为皮肤科常见病,发病因素复杂,治疗棘手,通过对银屑病患者体质研究探索该病患人群体质分类、影响因素、形态结构、心理特点等方面的科学规律,更好地运用辨病、辨体、辨证三维有机结合的中医特色诊疗模式,为疾病诊治、缓解期调养、高危易感人群预防提供有益的指导。贯彻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疾病防治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优势。同时,借助现代科学中的生理学、临床流行病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心理学、病因学等,实现中医体质多学科交叉研究,延伸其研究范围,促进其与科学前沿的对接。

多学科交叉、多层面研究、多中心观察的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必定给银屑病的防治带来广阔的前景,笔者认为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①在学术思想上深化“病理体质学说”、“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辨质调养”等理论在皮肤科疾病中的运用;②在全国范围内将实现大规模的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引入多种相关因素,开展分层次、多中心、纵横结合的综合流调策略,尽量做到调查数据真实、客观、典型、可重复性;③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检测及早期实验室诊断等条目引入银屑病易感相关因素的分析中,以期提供发病微观层面的实验室依据;④计划制定有中医特色的银屑病个性化的防治调养方案及健康管理模式,积极面向临床推广,方便医护人员,造福广大患者。

3 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思路 当前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主要为:中医体质与证得关系研究、体质与疾病相关研究、体质与药物治疗及调体研究、体质与防治保健研究四个方面。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3.1 流行病学调查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诊断学术语规范》等文献,并结合历代文献调查结果及征询专家意见,拟订的《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参照王琦编制的《中医九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和《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制定《体质分型设计表》、《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调查表》、《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积分评价表》。在国内选取9大调查区域,分属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中南地区、云贵川地区、两广地区、青藏新疆高原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台湾海南海岛地区等9大中心,每个中心选取1-2家医院筛选不同类型银屑病患者150-200例,展开银屑病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通过中医四诊资料及皮损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统计银屑病患病体质类型的特异性。

3.2 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对银屑病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电话等)、发病相关因素(既往病史、家族史、病程、发病缓急)、患病症状体征(皮疹形态、数目、大小、色泽、部位、自觉症状)、舌脉、皮肤专科检查、中医辨证分型、西医分类分期、辅助检查(常规检查、肝肾功能、组织病理)、药物治疗情况、体质类型等条目的统计。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银屑病流行病学数据库》中数据条目进行统计学处理,先进行指标的频数分析,所有相关因素、症状、舌脉等条目均变换为分类变量(0、1),删除出现频率小于5%或虽大于5%但辨证意义不大的条目,保留30个常变量。分析频数较高的发病相关因素与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的关联性,分析总结银屑病易感危险因素及其权重系数。对所收集的中医症状及体质分析条目等进行系统聚类法样品聚类分析,列出各聚类症状、舌脉、体质指标频数及百分比分布,结合中医理论确定各聚类类别的中医证型和中医病理体质。

3.3 典型银屑病体质微观层面研究 采集银屑病患者皮损或血液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基因芯片等蛋白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银屑病特异蛋白、易感基因、miRNA、炎性细胞因子网络等方面的检测,或采用皮肤屏障仪检测银屑病皮肤屏障指标等,并将银屑病病症特点、相关易感因素与实验室微观层面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其关联性。

3.4 个性化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 根据上述流行病学研究、中医体质调查及银屑病发病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并结合微观层面实验室数据,综合分析,适当取舍,制定出初步的规范、量化、操作性强的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诊断标准和银屑病有中医学特色的个性化综合防治方案,同时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广泛实用的银屑病健康管理体系。

4 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虽然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及其应用有广阔的前景,然而在实际当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①中医体质分类涉及因素众多,需要建立在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遗传背景、社会心理因素、生活环境差异、职业因素、地域因素、饮食因素、形体气质因素等,所以目前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尚存争议,需要进一步完善,形成相对科学化、规范化的国家标准;②银屑病体质病理学研究为使具有典型性,需要经过多层次、分区域、按病程、大规模、跟踪式的调查研究,需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③制定《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和《中医体质量化表》,并在不同地区完成一定数量的病例统计,以及后期进行数理统计,全过程需要精细操作和复杂统计;④研究探索银屑病与体质的相关性,从而指导银屑病高危人群的预防、发病患者的个体化诊疗及缓解期患者的辨体调养,加强该病的防治的可操作性,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银屑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模式,最终实现成果转化,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其周期长、难度大。

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居处环境的恶化,银屑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增高的趋势。随着银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工作的深入,从多角度、分层次、多中心、微宏、纵横等方面研究银屑病发病及防治成为当前及今后临床及实验研究的主方向。制定银屑病个性化的防治调养方案及健康管理模式,对广大银屑病患者控制病情、预防复发、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沈晨群.钱乙对小儿病辨证用药的特点[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3(12):1813-14.

[2] 王琦.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7-8.

篇(5)

现代医学认为胃肠道疾病发生的根本机制是胃肠道膜黏攻击因子占优势所致。健康人是以防护因子占优势与攻击因子处于动态平衡,一旦打破这种平衡由攻击因子占优势则发病。胃肠黏膜的攻击因子和保护因子是由多种因素介导并相互作用形成的复杂网络体系。现代医学的这种平衡失调的发病理论与中医学发病理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正相争,百病之由”的观点是相互吻合的,这也是中医药治疗胃肠疾病的基本原理。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干预胃肠道疾病的效力,深入探讨中医药对胃肠保护因子和攻击因子的相关作用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本文就中医药干预胃肠疾病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1 胃肠黏膜保护因子与攻击因子的组成

1.1 胃肠黏膜保护因子的组成 依据胃肠黏膜细胞的解剖结构,可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①由分泌入胃肠腔的成分,包括酸、碱、黏液、活性磷脂、免疫球蛋白和其他抗菌成分等;②由胃肠黏膜上皮细胞组成的黏膜细胞屏障[1];③由黏膜下微循环,黏膜传入感觉神经组成丰富的血管网,所以黏膜血供很丰富,能提供足够的HCO-3,胃的壁细胞每分泌1个H+,同时从细胞的基底膜释放一个HCO-3入血,维持酸碱平衡,构成屏障作用[2];④由胃肠道免疫反应系统组成,包括细胞免疫由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等组成,体液免疫主要通过免疫球蛋白A(S-IgA)与细菌、病毒结合,中和或粘附阻止病原体侵入;⑤由神经内分泌体液网络组成,主要的因素有:前列腺素E2(PGE2),环氧化酶-2(Cox-2),二相酶包括醌还原酶(QR)、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4),一氧化氮(NO),胃肠肽包括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TGF)、血小板获得性生长因子(PD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生长抑素(SS)、胃泌素、促胰液素,主要调节细胞的合成、生长和增殖,三叶肽家族,热休克蛋白,其他激素等组成屏障;⑥由胃肠腔内微生态组成,胃肠腔内微生态平衡是发挥胃肠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是防御外来致病菌的主要屏障、

1.2 胃肠攻击因子的组成 胃肠攻击因子主要有①致胃肠溃疡的攻击因子有:胃酸pH6~8 h,高酸H+过度逆流,pH梯度消失,胃蛋白酶引起自身消化[3];②胃幽门螺旋杆菌(Hp)的侵袭:Hp借助黏液素在胃黏膜上繁殖,Hp可分泌多种酶与毒素,如VacA毒素、CagA毒素、脂酶、磷酸脂酶A、生物碱等, Hp可导致氧化爆发;③致化学性胃肠黏膜损伤的攻击因子有[4]:乙醇、烟、胆汁等化学性刺激物:可引起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PGS)合成、抑制环氧化酶活性,直接产生细胞毒作用,促进炎性反应,影响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2 胃肠疾病的中医药干预

胃肠疾病的发病是胃肠黏膜攻击因子占优势所致。因此,对胃肠疾病干预的关键是增强保护因子的作用,削弱攻击因子的作用,使其逆转为保护因子占优势的动态平衡,胃肠疾病自然趋向痊愈。近年来根据中医治疗疾病“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广泛进行中医药干预胃肠疾病的实验室与临床研究。

2.1 增强胃肠黏膜血流量(GMBF) 胃肠黏膜内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以保护血流通畅及维护能量代谢,并能中和和清除从胃腔弥散入黏膜的有害物质,促进碳酸氢盐的分泌以中和清除H+等,因此增强胃肠黏膜血流量对增强保护屏障具有重要的意义[5]。姚希贤[6]运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以检查胃黏膜血流量,观察益气活血类方药如人参、黄芪、丹参、川芎、赤芍、甘草等,治疗脾虚型慢性胃炎的患者,治疗6周以后观察证实该方药不仅能使临床证候明显改善,而且还确能增强GMBF。另外,采用氨基比林清除法,也观察到该方可增强乙醇损伤胃肠黏膜大鼠的GMBF。另外,四逆散、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等也有相同的作用。多数活血化瘀药如丹参、麦冬、当归、川芎、丹皮等能明显降低黏膜的血管阻力,改善肠系膜有效循环,增加组织的血液灌注,肠壁血流量加快,有利于胃肠损伤的组织修复,如溃疡的愈合和糜烂的消退等。不少破血软坚药如乳香、没药、三棱、莪术、水蛭、桃仁等具有拮抗血凝,提高纤溶系统酶和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在急性胃肠坏死性炎性反应和组织创伤中能更好地提高治愈率,发挥明显的胃肠保护作用。

2.2 加强胃黏膜的屏障作用 房殿春等[7]用实验大鼠研究发现,以健脾益气和舒肝解郁为主的中药方剂,如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汤、小柴胡汤、养胃舒和温胃舒等均能加强正常大鼠胃黏膜表面黏液凝胶厚度,明显增多由乙醇损伤的大鼠胃黏膜中氨基乙糖含量而使黏液屏障增强。其中尤以参苓白术散对促进由乙醇损伤的大鼠胃黏膜模型的黏液合成和分泌效应作用非常明显,中药党参无论水煎液或乙醇提取物均可使胃黏膜中氨基乙糖含量增多。

2.3 清除氧自由基作用 氧自由基是很多胃肠道炎性反应的致病因素之一,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证明有不少中医方药具有清除氧自由基作用。袁耀宗等[8]报道苍脂颗粒(苍术、补骨脂、石斛、厚朴等)、养胃舒胶囊(党参、白术、黄精、山药、干姜、菟丝子、陈皮、乌梅、山楂、北沙参)和人参健脾丸(人参、白术、黄芪、当归、远志、枣仁、龙眼肉等)组成。用上述中成药中的任何一种均可使大鼠胃黏膜中具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肽还原酶(GSH-PX)和非蛋白结合巯基(NPON)等显著增多清除了氧自由基,因此可防止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2.4 增强胃肠系统免疫功能 胃肠系统是人体与各类外界物质如微生物、毒素和食物等密切接触的部位之一,也是机体第一道抗外界有害物质侵害的屏障,现已公认胃肠道的免疫系统已成为机体内最强大的免疫防御器官,其突出的特点是胃肠道特殊的免疫结构和功能组成了胃肠局部免疫系统或黏膜免疫系统[9]。

2.5 调节胃肠道微生态环境 张声生等[10]提出微生态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观点与中医学理论如整体观念、阴阳学说、邪正盛衰等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因此引起了中医药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从中药生地提炼而制成的双歧因子口服液,可激发体内双歧杆菌的增殖活力,在2周内即能增殖10倍以上,从而达到抑制外来有害病菌的入侵和繁殖。临床观察证实应用加味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腹泻患者肠道双歧杆菌调整作用的研究表明临床总有效率达到88%,肠道双歧杆菌水平明显升高。对于中医辨证为湿热毒邪蕴结体内的严重菌群失调的患者,应用黄连解毒汤(黄连9 g、黄柏、黄芩各6 g、栀子14枚)、白头翁汤(白头翁30 g、黄芩10 g、黄连6 g、秦皮10 g、葛根15 g、白芍12 g、生甘草6 g)、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10 g、黄连5 g、黄芩5 g、甘草3 g。喘甚加炙麻黄;热甚加连翘、石膏、竹叶;痰多加贝母、桔梗、半夏、桑白皮)治疗多能收到明显的效果[11]。

2.6 清除Hp作用 Hp是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也是公认的致胃癌因素,国内人群的感染率高达10%~30%左右,因此根除Hp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目前,西医的三联疗法等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根除率也较高,但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副反应较大和药费较贵等制约着广泛应用。目前中医药清除Hp研究有效的疗法,已引起广泛的重视。金亚弦等[12]采用与西药对照相比研究,胃炎清胶囊在清除Hp的疗效上优于胃黏膜保护德诺;加味香砂六君子汤与奥克胶囊比较,在清除Hp的作用上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对于根除慢性浅表性胃炎Hp的感染,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中医药对于慢性浅表性胃炎Hp阳性的治疗是有效的,但还不能证明中医药根除Hp的疗效比西药显著。总的来看,中医药治疗Hp根除率较低,疗程较长,但优势是导致耐药菌较少,副反应少。有抑制Hp作用的中药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舒肝理气和收敛固涩等类药物为多,其中以黄连、黄柏、苦参、大黄、青黛、五倍子、三七等抑菌作用最强,若进一步加强科研设计,扩大筛选,认真组方,可能研制出更加有效的疗法,很值得今后深入研究。

临床上可以根据病情表现,灵活掌握,综合采用,有的以一个方面为主,再合理配伍,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在实践中,首先要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精神,贯彻理法方药的原则,抓住主证,合理组方,精心选药,证效相应,方药严谨。另一方面,也可以辨病和辨证结合,针对发病机制的现代病理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认识,根据所用方药的研究实验、药理、药效学的资料和经验,参照应用,彼此借鉴,以求得最优化的个体化治疗方法,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季国忠,朱人敏. 胃黏膜屏障在消化性溃疡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6,11 (2): 89-90.

[2] 姒健敏. 关注生长因子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9): 2744-2745.

[3] 杨妙芳,朱人敏.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进展.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6,11(2): 91-93.

[4] 钟娃,阚方巨,李庆明.急性胃黏膜病变与胃粘膜保护研究进展.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6,11(2): 109-113.

[5] 候晓华,蔺蓉. 胃粘膜保护与胃动力.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9): 2739-2745.

[6] 姚希贤. 临床消化病学.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4-47.

[7] 房殿春,彭志红. 胃黏膜屏障功能研究概况.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7,12(1): 48-52.

[8] 袁耀宗,汤玉茗. 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中华消化杂志,2008,27(7): 435-436.

[9] 周丽雅,崔荣丽,林三仁.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中华消化杂志, 2008,28(7): 436-439.

篇(6)

关键词:思维方式;系统论;黄帝内经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3-0487-03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Systematic Thinking in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

DING Bao-gang, MENG Qing-ga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Systematic thinking is a thinking style that 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ystem theory. Although system theory is originated in modern west society, its ideology had existed in China in ancient times and affected the direction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ystematic thinking in Huangdi's Internal Classic from the angle of system theory's four basic principles, which are holism principle, relativity principle, dynamic principle and orderliness principle. Then it shows that the ancients applied systematic thinking to stud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accomplished lots achievements.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thinking style of the ancients in studying TCM and give some inspiration to thinking style in TCM study.省略。

思维方式是人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所形成的认识事物、研究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是该历史时期人们相对稳定的思维格局或思维定势,影响和导引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1]。系统思维主要以系统论为理论指导,对事物进行分析研究。而系统论作为一种研究系统特性和规律的科学理论,虽然产生于当代西方社会,但其思想在我国古已有之,并且早已被应用于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如农业、军事、政治、医学等。中医学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毫不例外地采用了具有系统论思想的思维方式。基于此,自古至今中医学的理论处处渗透着系统思维的内涵。明确提出中医的思维方式是系统思维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他在1980年给卫生部中医司吕炳奎司长的一封信中提到:“人体科学一定要有系统观,而这就是中医的观点”[2]。纵观历代中医著作,系统思维犹如一树奇葩,早已贯穿于中医发展的始终。

1 系统论的基本原理

系统论作为系统思维的理论模式,其基本原理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整体性原理、联系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和有序性原理。分而言之,其主要内涵可简单概括为:①整体性原理指的是系统的整体属性不是各部分属性的简单加和,而是大于各部分属性之和,并且具有各部分所不具备的某些属性,这是系统内各个部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②联系性原理主要是指系统内部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特性,它揭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内在原因;③动态性原理指的是系统在内外条件的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趋向并保持在特定的目标值上,揭示了开放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走向并保持一种稳定目标的特性规律;④有序性原理指出有序化是系统自组织和进化的内在本质[3],体现了开放系统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我调节,进而保持和恢复平衡状态的特性。系统论的这4条原理各有特点,又彼此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系统所具有的基本特性。

2 系统思维在中医研究中的体现

几千年来,历代医家在利用中医为人们解除病痛折磨的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部又一部辉煌的著作。这些传世经典,不仅凝聚着他们一生行医中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渗透着他们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推本溯源,《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作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中医理论奠基之作,是历代医家研究中医的必读之书,书中不仅汇聚着《内经》以前古人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亦是《内经》之后医者研究中医的理论源泉和思维方式之典范,故研究《内经》,可窥历代医家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

2.1 研究对象 古人研究生命规律,除了研究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等的内在变化规律外,还站在天人合一的高度,认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而且“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把人看成自然变化的产物,认为外界的一切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相应的影响,故同时还研究与人体息息相关的环境、时间等的变化,比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气候变化、节气变更等等。因此纵观《内经》全文,可以看出古人把研究对象定格为一个内有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精神情志等相互作用,外有地理环境、社会变迁、时间推移等相互影响这样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复杂生命系统,而研究这样的一个复杂系统,必须要有相应的思维方式来支撑,而系统思维就是其中之一。

2.2 研究内容 《内经》包含的内容涉及哲学、生理学、病理学、心理学、天文学、地理学、物候学等多学科知识,其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而这些复杂的内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交叉,共同构成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庞大系统。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古人已经运用了系统思维,对人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与联系性: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的联系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各个部分的相互作用而发挥出各部分不具有的整体功能,比如在生理状态下,五脏系统中的心系统是由心脏、经脉、气血津液等的有机组合及其他脏腑的配合才发挥出其主血脉和主神志的作用,这些作用是部分所不具有的;二是人体是形神的统一体,形与神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灵枢・天年》:“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指出人是形神的统一体,有形无神或有神无形都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病理状态下,神的变化可影响形体的状态和功能,如《素问・疏五过论》:“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以及《素问・举痛论》:“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飧泄,故气上矣。”分别讲了神志的异常变化可以消耗精气,损伤形体或使气机逆乱;同样形体的变化也可影响神的状态,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血气者,人之神”指出气血是神的物质基础。《素问・调经论》:“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说明气血的充足与否会产生不同的情志变化趋向。而人体的这种整体性离不开联系性的作用,同样联系性也离不开整体性的配合,故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挥出各自相应的功能和系统的整体功能。

(2)人与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人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份子,与其他万物一起共同构成大自然这个整体。大自然的各种变化(包括时间和空间),必然会影响作为大自然一部分的人类的状态。在构成大自然的各个要素中,对人的生存具有最直接影响的是其周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由于人无时无刻不在与周围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的交换,因而人体自身状态的发展势必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影响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这也就是古人所讲的“天人相应”。人体运行自身这个小系统同时,又与周围环境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大系统。《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描述了各个地区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体质,同时也产生了不同的多发病和治疗方法,说明自然环境对人体的生理状态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人又是社会中的人,故人又与社会环境构成一个整体,人的生存状态与社会发展的各种状况紧密相连。社会的安定与动乱、富裕与贫穷等状况以及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等等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比如《素问・疏五过论》:“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就讲了作为社会因素之一的地位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中医大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在诊治疾病时,应该本着整体和联系的观点“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

(3)人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性:大自然的昼夜更替和四季轮回,产生了万物的寤寐与生长化收藏。人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其生理和病理状态亦必受此影响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由盛转衰的变化趋势和随着昼夜四季的更替而呈现盛衰的交替变化两方面。首先,人体会随自身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由盛转衰的生理状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讲了男子从八岁到八八,女子从七岁到七七,精气的盛衰变化及其对人生殖功能的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讲:“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指出了人在四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在各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衰老状况。其次,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还受时间变化的影响。大到一年四季,小到一日的每个时辰,人体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了四季变化的特点及人们养生方式的变化,旨在使人体顺应四时变化而调节身心,以达到健身防病的最佳状态。《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盛,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讲了一日之中阳气的盛衰变化与昼夜晨昏的变化相应,人体的生理状态亦随之而变,反之则会产生疾病。《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则讲了在疾病状态下,随着一日之中阳气的不同盛衰变化,出现了正邪之间的胜负变化,故人体的状态亦随之而变。由上可见,人体每一时刻的状态都有变化,都在随着昼夜更替、四季轮回及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出不同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体现了人体状态的动态变化性。

(4)人体状态的有序性:大自然的阴阳晦明和五运六气等的变化,使得整个大自然处于一种有序状态,而人作为大自然的一份子,其生理状态势必亦受这些变化的影响,从而使得人体处于一种与大自然同频共振的有序状态。如《灵枢・口问》:“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讲了人随昼夜更替而处于睡眠与清醒的有序状态;《素问・六微旨大论》:“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亢则害,承乃制。”人与自然相应,运气的变化必然影响人体的状态,使人体与自然一样皆有生有克,这样方能保持人体功能活动的最佳状态。另外,人体状态的有序性还受自身系统的调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体先天具有维持有序性的机制,主要表现在通过阴阳的对立制约和五行的生克制化来维持人体各种功能的动态有序性。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指出了阴阳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并以此来维持人体的平衡状态,同时在该篇中也指出:“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指出了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人体的五脏、五体、五志等皆与之相应,并依此维系人体脏腑、情志等的平衡性;二是通过各种后天的调节方法,或自身精神的调节,或外界药物等的干涉,调动人体的自愈机制,使人体保持健康有序状态或使之从疾病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化,即从无序到有序,从阴阳失调到阴平阳秘的状态转变,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以及《灵枢・本藏》:“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都说明保持精神的安静与调和,可以使人体正气充足、脏腑安宁,从而保持一种阴平阳秘的有序状态;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指出在疾病状态下,可根据疾病不同的发病阶段和部位,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使人体恢复健康有序状态。因此,人体无论是随自然变化的自动调节,还是借助于后天各种方法的配合调节,都揭示了人体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趋于有序性的特性。

3 系统思维是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之一

由上分析可见,《内经》从把研究对象设定为人体这一复杂生命系统,到对具体的内在变化及其与外界之间的相互联系等生命规律的描述,都渗透着系统思维的内涵,反映了古人早已运用系统思维来研究中医,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说明系统思维适合中医自身发展的需求。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曾说:“生命是宏观的,但20世纪的文明是微观的。用微观层次的规律不能解释宏观现象。两个层次之间的差异是由自组织机制造成的”[4]。指出了微观层次的规律不适合宏观现象的研究,而中医则偏重于对宏观现象的研究,故研究中医须用宏观层次的规律,而系统思维就属于思维方式上的宏观层次。我国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说过:“中医与西医一样,正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但中医药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走按照自身发展规律的道路”[5]。指出了在中西医的现代化进程中,研究中医必须走自己的路,而系统思维就是在思维层面上研究中医的道路。因此,无论是古人运用这种思维方式研究中医所取得的成就,还是近现代著名专家、学者的远见卓识,都证实了系统思维在研究中医中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综上所述,系统思维是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 李东海,林少健,李勇.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谈中医思维方式的培养[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6):417-418.

[2] 吕炳奎.对当前中医工作中几个问题的看法[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4):1.

篇(7)

【中图分类号】R593.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15-01

体质现象是指在人类生命活动中,在先天和后天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1]。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人类体质特征、体质生理类型、体质病理等方面的特点,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是一门新兴学科。中医学认为体质差异对生理病理以及养生预防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在临床对疾病的诊治活动中,对疾病的防治措施和治疗手段应建立在对体质辨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该人的体质特征,并针对其体质特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该学科对于疾病的预防和预后判断都具有重大意义,在临床工作中能对临床预防起指导作用。

贺江雁等人通过综合辨析个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心理状态将体质分为9型,体质在特定环境下都会对疾病的发生和转归产生影响。结核病患者属阴虚性体质,通过长期中药、食疗的调整,阴虚性体质可转向平和型。因此,体质又具有可调性,运用中医药调整偏颇体质,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我中心在结核病等慢性疾病的的防治过程中运用中医体质学说进行诊断、预防性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于我中心进行诊治的结核病患者,共计682例。其中男性患者370例,女性患者312例;平均年龄48.6岁。将上述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341例,对照组341例。其中治疗组患者使用中医体质学进行诊断,采取预防性措施进行初期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常规治疗药物和流程、教育情况和家族病史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结核病治疗中,中医体质学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疾病的发展和判断,以及运用相关药材和手段对疾病进行控制和预防。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体质学治疗判断,两种方式相互配合,对患者进行诊治。

1.3观察指标

治疗组和观察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患者给予中医体质学治疗判断,使用相关手段对患者体质进行调理,以配合常规治疗。医护人员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情况,分为四个等级:显著,有效,一般,无效。计算有效率并进行对比,以说明中医体质学对疾病在预防和预后的作用效果[2]。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对比数据以P

2结果

统计后结果如表1所示,对照组中治疗后效果为显著的患者有97例,治疗后效果为有效的患者有141例,治疗后效果为一般的患者有84例,治疗后效果为无效的患者有19例,总有效率为69.8%;治疗组患者给予中医体质学诊治调理,治疗后效果为显著的患者有131例,治疗后效果为有效的患者有184例,治疗后效果为一般的患者有25例,治疗后效果为无效的患者有1例,总有效率为92.4%%。对比后发现,中医体质学在疾病的预防和预后方面效果显著,配合常规治疗手段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3讨论

中医体质学是一门以中医理论观点为基础,主要研究病例的体质特征、类型,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疾病临床症状,分析疾病的反应和发展,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学说[3]。体质四项基本原理:体质过程论、心身构成论、环境制约论和禀赋遗传论,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医体质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背景。不同体质类型在形体特征、心理特征、生理特征、发病倾向、病理反应状态等方面各有特点,患者的体质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决定疾病的发展、变化、预后等差异。目前,随着中医体质学的不断发展,对内科疾病的体质日渐受到重视,在临床疾病的诊治应用也越来越广,通过研究不同体质类型与疾病的关系,强调体质的可调性,从改善体质入手,从而实现个体化诊疗。

结核菌普遍易感,若体质虚弱、无力抗病, 则邪易深入,甚至发展为重症,而且体质虚弱者在正虚邪退的后期,不易康复,故结核病易发展为慢性,具有一定的治疗难度。故体质的调理对结核病的预防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各种治疗结核病的手段中,除规范地服用国家免费提供的肺结核药品外,均应用中医药调整患者不平衡的体质,此外改善饮食及生活方式,以提高其正气,能有效降低药物副反应,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运用中药调体的一种向平和体质转化的过程,如本文中所示,我中心使用中医体质学对患者进行诊治,对患者的体质特征进行判断,得出相关结论后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调理治疗,改善患者体质特征,对提高患者疾病的预防和预后有良好的效果[4]。综上所述,中医体质学充分贯彻中医学“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在疾病的预防和预后判断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较高的作用,制得临床广泛推广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母国成.中医体质学说及其异化[J].新中医,1983,(9):9.

篇(8)

目前,大多数糖尿病治疗主要是依靠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但为什么老李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是什么原因?那中医在治疗糖尿病上又有哪些特色与优势呢?

分析:

糖尿病中医苏开志说:“这种情况虽然有,但是其实并不多。”那老李的这个情况究竟是个什么原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首先,降糖药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肯定是有用的。中医可以做到不用西药而只用中药就把血糖控治好,但是老李在服中药后所起到的显著疗效,跟之前几个月的降糖药治疗也是分不开的。几个月的西药降糖药的治疗,就算没有让老李的血糖乖乖听话,但是老李的体质一定也因此而有所改善了。之前的治疗改善了老李的胰腺功能,身体对胰岛素更敏感,使胰岛素能更好的发挥作用。这就给之后的中药治疗打好了基础,所以效果显著。

其次,中医治疗更注重个体,就2型糖尿病人来说,肥胖者多属于痰湿体质,要注意化痰利湿。瘦的人就可能是精亏体质,治疗方法就会有不同。而西医对糖尿病的分类会比较粗,没有中医细致。

此外,中医还会通过解除“血糖难控因素”来降血糖。那些药物剂量和种类不断调整,血糖仍然不能控制的病人,除了常见的药物、饮食、运动因素以外,还有一些严重干扰降糖的诱因,中医称之为“血糖难控因素”。主要有:失眠、便秘、焦虑、抑郁、急慢性感染、疼痛、月经不调等。这些因素多通过神经、内分泌的反馈调节升高抗胰岛素激素的水平,从而使血糖升高。这些因素一旦找到,给予恰当的针对性治疗及处理,血糖往往就能够下降。对于“血糖难控因素”的治疗是中医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优势。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特色与优势

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出现过有关记载,中医学在防治糖尿病方面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中医独特的防治糖尿病的体系,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上都有其特色。

首先,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中药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上效果明显。中医讲究治“本”,可以使血糖、尿糖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阴虚是糖尿病发生的实质,脾虚是糖尿病不愈的根本,血虚是糖尿病合并症产生的关键。中药可以把养阴健脾益气活血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从而使糖尿病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疗。举例说,有的患者血糖控制已很好,尿糖已阴性,却仍感到口干又不欲饮,疲乏无力,西医不好解释这种现象,也没什么特殊治疗。而中医则认为降糖只是解决了“标”的问题,没有改变肾阴虚的“本”,主张用补肾、养阴、清热及利湿等治则,用六味地黄丸类药物,确实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其次,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是中医、中药的一大优势。通过辨证论治,活血化瘀,综合调理,往往会收到满意的疗效。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上,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特色引入了中医“络病”理论,采用活血通络法,早期进行干预。多项动物实验表明,活血通络法可以有效的延缓糖尿病多种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改善生活质量。

第三,中医有“治未病”的说法,讲究对糖尿病的预防和尽早的发现,这就有效地防止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病痛。

第四,中医诊疗,方法多样,除中药外,针灸、按摩、药浴、理疗、食疗等,都能用于对糖尿病的治疗上,根据不同患者,选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就能取到不错的效果。

病情较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在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单纯服用中药治疗;对于病情重一些的糖尿病患者,可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既可以达到迅速降糖的目的,又可综合调理全身的机能状态。

中医治疗降血糖

正如老李的状况,中医在糖尿病早期时,有较显著的功效,且治“本”、预防的优势明显,所以在糖尿病早期时候,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可以尝试中医药治疗。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

近年来,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表现为尿中排出微量白蛋白,继而出现临床蛋白尿,严重者可导致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原则是在辨证分型治疗的基础上注意活血化淤。

活血化淤要贯穿整个治疗始终。病人由于体质不同,并发症多种多样,如水湿内停引起的水肿,根据不同证型可用五苓散、五皮饮、猪苓汤等方药,也可以补气活血与发汗利尿并用,除内服外还可采用中药泡洗、中药药浴、中药离子导入等治疗。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是致死的重要原因,轻者可仅见尿中微量蛋白尿,重者可致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在基础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治疗高血压、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同时,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和中医辨证论治,治疗糖尿病肾病,对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控制本病的进展有积极作用。

中医外治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友因足部并发症而住院的比例也比较高,且很难预防,因为糖尿病患者极易感染,所以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引发糖尿病足,严重者还可造成截肢。

中医药促进糖尿病足创口愈合的基本原理是祛腐生肌。虽然多数疗效并不太明显,但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糖尿病足创口的愈合。中医对糖尿病足通常采用外部治疗的方法,如药敷、药浴等。

中医食疗,运动

饮食和运动都是糖尿病防治的“五驾马车”中的内容,是糖友们每天必修的功课,但是糖友是否也知道中医的食疗与运动的特点呢?

世界上最早提出“饮食治疗”的是中医孙思邈。“辩证用膳”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它利用药用食物或药膳的偏性,来纠正患者阴阳气血的偏胜偏衰。而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展规律一般为早期燥热津伤,中期气阴两虚,晚期阴阳两虚,可兼夹血瘀、痰湿等症候,以气阴两虚为多见。所以中医在食疗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益气、养阴、补肾、健脾或清热。

篇(9)

夏天是小儿腹泻的高发季节,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孩子的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烂的常见临床表现,可伴有发烧,呕吐和其他西医症状,儿童腹泻,腹泻的治疗抗炎,补液,中医认为,与腹泻的儿童的主要疾病脾,脾往往是湿的治疗原则。根据这一原则,腹泻55例,辨证论治,疗效满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腹泻病诊断和治疗方案》[1]小儿腹泻的诊断标准,在我们医院就诊的小儿腹泻10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男31例,女24例,平均年龄(3.8±2.2)岁,病原菌的检测,其中7例细菌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腹泻3例,45例非感染性腹泻,发热7例,呕吐12例,轻度脱水15例,14例严重脱水,中度脱水16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4±2.6)岁,病原体检测,其中10例合并细菌感染性腹泻,6例感染性的病毒性腹泻,34例非感染性腹泻,10例在发烧,呕吐8例,轻度脱水13例,中度脱水29例,8例严重脱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纠正水,控制和非感染性腹泻的电解质,酸碱失衡,加强护理,饮食调整,防止病毒感染的并发症;蒙脱石散对腹泻和口服盐酸头孢他美酯低镁联合应用治疗细菌感染性腹泻,抗感染治疗。观察组的一般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医证型的不同,中医和针灸辨证。细菌性腹泻明显,中医药治疗的同时,同样的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组和对照组。

1.2.1.1湿热泻脏腑娇嫩,易受外邪侵袭病。由于季节性气候,长夏多湿,所以夏天容易受湿热之邪,湿热泄泻。本证多急性起病,泻多,如果不及时治疗,易伤阴,治疗不当易腹泻迁延。治疗应根据清肠解热,化湿止泻原理,用葛根黄芩黄连汤为基础方加减,重用葛根素,发表解肌,并提高清阳,腹泻,夏天孩子里热多偏生,黄芩,黄连以清热,甘草协调诸药[2]。多次腹泻,并伴有发热、马鞭草,胡椒,鸡苏散来加强清热解毒作用;呕吐、竹屑,半夏降逆呕吐;腹痛甚者加木香理气止痛。

1.2.1.2小儿腹泻有脾常不足,运输能力弱,因为夏天容易吃生的水果或冷菜,难以消化的食物,以损伤脾胃引起腹泻。食物残渣,味酸为特征,伴有腹胀,便前腹痛及压痛,并缓解后呕吐。腹泻可以单独发生。脾胃治疗,如胃。方药保和丸山楂重用,可以消除所有的食物停滞;神曲辛温,消食健胃;莱菔子感平和,下气消食除胀。三种药物与陈,加强消化功能。食品容易呛,湿,热,为半夏,陈萍罪万,气湿,和胃呕吐;茯苓甘淡,有健脾利湿;连翘味苦、性寒,能散结,而且还明确解决发热辅。各种药物的配伍,保留胃气,热,湿,然后所有的症状都会消失。呕吐次数更加藿香,生姜和胃止痛;腹痛甜,槟榔理气止痛;谢仍感腹胀、白玉兰消胀气[3]。

1.2.1.3观察组采用中药、针灸治疗配合针刺治疗,加固效果的影响。针刺足三里,中脘,天枢,脾俞,上巨虚,阴陵泉,水分和其他要点。针灸曲池湿热腹泻,消化不良,冷的腹泻和呕吐,神厥,甚至与内关,腹胀感和峡湾。用毫针针刺,神阙穴隔姜灸的方法,根据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1~2次/d针灸。此外,儿童应伴随脱水补液纠正脱水适当。

1.3疗效评价

1.3.1疗效标准 两组的效果是1998年国家公布的《腹泻疗效判断补充建议》[4]为疗效判断标准,治愈:5d内的粪便和次治疗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5d大便频率的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5d大便次数及全身症状的治疗,没有更好或更糟。

1.3.2其他观察指标 对两组小儿腹泻的总住院天数、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进行综合评估。

1.3.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无效1例,有效4例,治愈50例,总有效率为98.2%;对照组无效6例,有效6例,治愈38例,总有效率为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

2.2两组小儿腹泻总住院天数、脱水纠正时间、止泻时间比较。观察组在止泻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总住院天数上均短于对照组,且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

3 讨论

小儿腹泻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疾病,根据两项新的针对儿童腹泻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多个儿童腹泻,尤其是0~2岁的婴儿更可能有腹泻,在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成熟,被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引起腹泻。夏季由于细菌,病毒和其他致病因素多,增加小儿腹泻的风险,所以夏天是小儿腹泻病的发病高峰。在中医,腹泻为"泄泻"的范畴,其原理是小儿脏腑娇嫩,往往因为致病因素,对饮食和脾胃损伤,引起腹泻脾胃虚弱,脾中的主要病变。中医专著《汇编儿科,腹泻综合征》是"由于脾胃腹泻提到,无不为",所以脾脏治疗小儿腹泻的基本原理。最近,治疗小儿腹泻的中医学者的观察[5],如刘勇的《对参苓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5例应用》,张文亭的《63例小儿腹泻消化不良的治疗》,这样的研究也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6]。然而,大多数这些研究在药物治疗方法,如与服药依从性较差的缺点的孩子,药物治疗是困难的,因此作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通过结合中药和针灸两种小儿腹泻辨证论治的中医治疗方法,以达到内外合治,标本的临床疗效。采用经典的处方,这源于婴幼儿腹泻的治疗,并根据临床证候特点改进[7]。从本研究的结果发现,在使用草药和两种疾病的方法和单用西药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治疗,针刺疗法,具有起效快,副作用小,彻底的治疗优势。作者认为,针灸疗法已联络脏腑,运行气血,抗御病邪的作用,正确的诊断和穴位选择可以发挥出来,促进药物或药物归经,提高中医药的疗效,但也有疗效,副作用低,夏季的腹泻患者的临床治疗,因此,在为了提高疗效,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减少滥用抗生素的滥用,缩短治疗周期,为了治疗,可以考虑使用针灸和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在小儿急性腹泻治疗的许多国家建议补锌。有系统地回顾了锌的治疗价值在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2010在印度医学研究基金[8],鼓励发展中国家锌在儿童急性腹泻治疗的基本策略。2010的欧洲对锌的制备营养杂志不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进行了讨论,虽然锌补充剂可能影响儿童的血锌水平,但可以降低儿童腹泻的患病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①锌缺乏会影响刷状缘酶活性,与肠粘膜增生和角化不良。锌离子可减少有害物质在细胞的损伤,保护肠粘膜;②通过降低胃肠激素的分泌,降低小肠上皮细胞磷酸腺苷水平,促进吸收的钠离子和氯离子;③可能是肠道渗透压降低有关,提高肠黏膜酶的功能,加强肠道免疫功能,抑制细菌繁殖和早期清除肠道细菌[9]。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89.

[3]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4.

[4]刘景衍,马俊仙,刘益林,等.腹泻病患儿8 054例次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6):423.

[5]林泽军.小儿腹泻病616例流行病学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2):161.

[6]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00.

篇(10)

[中图分类号]G25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41(2012)05-0057-03

1 引 言

从2008年开始,90后新生代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大学校园的主力军。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度全国在校大学生总量接近3 000万人,2011年全国毕业的大学生更达到了640万人。这些大学生就业后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这些新生代大学生身处经济社会转型期,比他们的父辈面临着更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工作和生活中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压力和挫折,以至于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主要表现在抑郁、自闭、焦虑、偏执、强迫等方面,新生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近年来,图书馆开展阅读干预治疗已经成为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和大学生群体方面,但对阅读疗法所采用的图书形式鲜有涉及。本文试图根据阅读疗法的基本原理,同时针对新生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年龄特点,选取绘本作为阅读疗法的“药物”,探讨图书馆开展绘本疗法,化解新生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服务建议。

2 绘本疗法的含义、作用机制和优势

2.1 绘本的概念

在被称为“读图时代”的今天,“绘本”一词遍地开花,已经成为年轻人阅读的新时尚。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同父辈们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们不再满足于连篇累牍的黑白文字,而是更喜欢那些图像化、直观化的信息。“绘本”一词最初源自日本,英文是“picture book”,随着绘本在中国的流行,我国学者对绘本的含义从不同方面给出了界定,对概念的不同理解主要有以下两种。

(1) 广义上的理解:绘本是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表现一个故事或情节的,和中国过去的“小人书”“图画书”是一回事,只不过绘本听起来似乎更加简洁时尚或有现代感[1] 。

(2) 狭义上的理解:绘本不是小人书也不是连环画,更不是漫画书,是区别于这些图书类型而独立存在的一种书籍形式。它以图行事,以图言物[2]。

虽然在学术界对绘本还没有一个严格和统一的概念,但是著名的儿童作家松居直用一个简单的公式使我们能够充分理解绘本的含义,他认为,绘本不等于“文+图”,而是“文×图”[3] 。美国的绘本创作家芭芭拉?库尼把绘本形象地比喻成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则是穿起珍珠的细线。本文选择绘本作为新生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读物,是因为绘本这种图书形式对于年轻人有着强大的吸引力,符合新生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年龄特点,在阅读治疗中具有其他类型的读物无法比拟的优势。

2.2 绘本疗法的概念

绘本疗法是由阅读疗法延伸而来的,阅读疗法(reading therapy)在西方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研究成果已经趋于成熟化和大众化,而且目前仍然受到国外医学界、心理学界和图书馆界的普遍重视。对于阅读疗法,学者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定义,1961年,《韦氏国际英语词典》第三版对阅读疗法做出两条释义:“A. 利用选择性的阅读辅导医学与精神病学的治疗。B. 通过指导性的阅读,帮助解决个人问题”[4]。而绘本疗法是由台湾大学阅读疗法学者陈书梅首先提出来的,陈书梅教授指出,所谓绘本疗法乃是指以绘本为媒介的一种辅情绪辅导与心理治疗的方法[5] 。本文认为,绘本疗法就是根据阅读疗法的基本原理,同时又考虑到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和年龄特点,将绘本和阅读疗法二者有机结合的产物。

2.3 绘本疗法的中医学原理

绘本疗法是绘本这种图书形式同阅读疗法的有机结合,所以完全继承了阅读疗法的原理。几百年来,西方学者从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生理学、心理生理学、发生学等不同学科、不同角度对阅读疗法的原理进行了系统的理论阐释。在我国,北京大学阅读疗法学者王波将阅读疗法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的“情志相胜说”是最容易被我国读者接受的。情志相胜简单地说,就是根据中医理论的金、木、水、土、火五行制约关系把图书根据主题分为相对应的怒、喜、思、忧、恐五种类型,读者选择的图书,其传达出的情感如果恰好减弱或抵消了郁藏于读者心中的不利身心健康的感情,读者的病情就会缓解甚至消失[6]。反之,如果选择的图书加重或增强了读者的不良情绪,就会加重病情。

3 绘本作为新生代大学生治疗读物的特点

3.1 信息表现形式丰富,与新生代大学生的阅读特点相适应

上一篇: 测绘工程和土木工程 下一篇: 茶文化的内涵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