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2 16:50:3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峡工程自1994年正式开工建设以来,按期实现了各个阶段目标。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新变化、新格局,倍受国内外广泛关注。初《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三峡库区建成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这对促进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必将对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确保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持续发挥综合效益,促进库区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三峡工程运行及其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功能的发挥,涉及三峡库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诸多领域,包括水库综合调度与管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环境质量与安全等各个方面。加强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恢复和改善库区自然生态环境,使之更适合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从根本上保证三峡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和综合效益持续发挥。
当前,三峡库区正面临着百万移民安稳致富、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等重大问题,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创造可持续发展基础的艰巨任务,这迫切需要坚持科学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可持续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库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百万移民安稳致富、促进库区和谐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种种原因,历史欠账较多,目前经济发展较湖北省、重庆市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较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更大。如何实现三峡库区跨越式发展,尽快赶上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好移民安稳致富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加强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充分认识和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改变“重经济轻环境、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等非理性的发展观,谋划好库区后续工作规划,构建移民安稳致富长效机制,研究制定合理的水电工程效益分享机制,建立移民利益表达、平等协商和矛盾问题排查调处机制,维护好广大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移民在经济上享受应有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尊重,社会上得到应有的平等地位,构建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生态优良、和谐稳定的新型库区。
(三)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库区生态安全,确保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生态环境安全的战略需要。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必须从大自然整体运行的宏观视野全面审视人类社会发展问题,要求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既要考虑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也要顾及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加强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提高库区生态系统的整体服务功能,缓解水库上游及库区经济发展对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形成的压力,保护水库水质及库区生态环境质量,对确保库区生态安全、实现长江流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促进长江中下游经济带建设的现实需要。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如重庆库区土地面积和人口占重庆市的一半,可gdp总量仅占全市的30%。重庆市要实现中央提出的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库区。加强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生态经济和清洁生产,加快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步伐,将进一步优化库区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库区城集镇建设,这将有利于加快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使之成为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并对加快湖北库区经济发展、促进中部崛起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当前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
三峡库区地形复杂、经济落后、人口密集、土地垦殖系数高,面临着不少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库区生态文明建设。
(一)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超荷承载。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匮乏,有效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加之水库175米蓄水淹没大量耕地以及25度以上坡地退耕还林还草,使本来已很紧张的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加大了库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压力。
(二)水质安全潜在隐患,环境污染严重。据中科院调查,到,重庆市排放的废水将达到24亿吨(含约100万吨污染物),加上上游排放的20多亿吨废水,每年流入三峡水库的废水达40多亿吨。随着水库蓄水,尤其是在冬季,上游来水量减少,使水库内的水体流速减缓,水的自净能力降低,将加重局部江段水质污染,甚至威胁到一些城镇生活用水的水源地。此外,水库消落区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升降幅度达30米,可能引发新的环境问题。同时,库区每年排放的生活垃圾约300万吨,工业废弃物约500多万吨;库区酸雨污染仍处于较高水平,是我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
(三)地质安全受到威胁,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受到一定影响。三峡工程建设加剧了人类在库区的开发活动,难免对库区地质结构的安全性产生影响。水库蓄水后,绝大部分老滑坡体的中前部将处于175米水位之下,江水的侵蚀作用和反复交替消落上涨,可能会诱发危岩崩塌、部分古滑坡复活和新滑坡体产生。与此同时,库区部分峡谷的近景景观受到蓄水影响,库区部分文物古迹被淹没,需要做好库区景观保护和开发规划,并加大对地面和地下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和发掘。
(四)产业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目前,库区相当一部分搬迁重组企业经济实力不足,进一步发展十分困难;库区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化水平和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运行质量不高。同时,库区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投入不足,
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人才匮乏将会增加库区建设生态文明的成本与难度,其影响极其广泛而深远。三、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库区各地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库区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库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和宣传,提高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财富观和消费观,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前言
作为五家渠市近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水生态文明建设在近期得到了高度重视。延吉其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能够更好地促进该项工作的开展,进而保证五家渠市的水生态环境。本文从介绍五家渠概况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五家渠概况
五家渠市是兵团首批四个设市城市之一,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师部所在地,位于乌鲁木齐市北郊,地处天山博格达峰西北麓,准格尔盆地南缘。地理坐标东经87°33′22″-87°34′10″,北纬44°08′18″-44°11′06″之间,东与米泉市相邻,南与乌鲁木齐市相接,西、北与昌吉市相连。南北长75km,东西宽29km,面积740.14km2。
五家渠市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6.0-7.0℃,昼夜温差大。年均日照为2800-30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90mm,年蒸发量为2000mm左右。年平均风速为2m/s,多为东风和东北风。
五家渠市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乌鲁木齐河流域山前平原。在大地构造上,属于乌鲁木齐山前拗陷带和准噶尔台地之间的一部分。地势平坦,地质情况较单一,地下水埋深浅。地形分山地丘陵、冲积平原和北部沙漠三种类型,以冲积平原为主。地貌形态南高北低,由南向北倾斜,坡降0.5‰~2.5‰,海拔420~530米。
三、五家渠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1.水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和谐”
水生态文明理念提倡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解决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出现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水问题,使人和水的关系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使宝贵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久远的支撑。
2.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是水资源管理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全面建立。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就是围绕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三个环节”,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四项措施”,严格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入河排污总量“三项控制”,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能够相协调。
3.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是水资源节约
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水资源节约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之举,是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局面的重要措施,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是厉行水资源节约,优化水资源配置,基本形成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构建一个节水型社会。
四、五家渠水生态文明现状分析
1.水资源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49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27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87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为0.66亿m3。全市亩均水资源占有量935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894m3。
现状条件下全市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3.22亿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为2.27亿m3(包括:平原水系入境水量0.16亿m?、老龙河入境水量0.31亿m3,外调水量1.22亿m3,农六师内部调节水量0.58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0.95亿m?。
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五家渠市就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兴修水利设施和防洪工程,开荒造田。通过五十多年几代军垦人的艰苦创业,现已基本形成了以“三引”(和平渠引水渠、头屯河引水渠、沙山子引水渠)、“四库”(猛进水库、八一水库、沙山子水库、黄家梁子水库)、“四渠”(猛进干渠、八一干渠、八一西干渠、八一东干渠)和“两水源”(青格达水源地、沙山子水源地)为骨干工程及干、支、斗、排配套的灌排工程体系。
3.防洪排涝现状
五家渠市域处于头屯河、乌鲁木齐河及东山水系汇交互沉积的山前冲洪积平原上,猛进水库是五家渠灌区的龙头水库,汇集了乌鲁木齐河、老龙河、头屯河以及黑水桥、高家湖等地表径流。由于下游开垦建设,使猛进水库本来属注入式水库变成了具有拦洪防洪任务的水库。以猛进水库为首的灌溉系统兼作了分洪、蓄洪、排洪的防洪系统。
4.水生态现状
五家渠市地处河流下游、沙漠边缘,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近年来,为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城市水环境,五家渠全面启动了“清污分流、生态修复”工程,开展水生态环境治理。疏通了老龙河三个庄子至八一水库8.9km的老河道,将老龙河冬季进入青格达湖的污水泄往东道海子,初步实现了青格达湖“清污分流”;对穿越五家渠市的3.2km长的老猛进干渠进行改建。
五、五家渠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
1.组织保障
成立五家渠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长担任组长,分管市长担任副组长,各县、区(市)人民政府和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规划局、市水利局、市建设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旅游局等相关部门主管领导为成员,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并根据各自职能形成合力推进五家渠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2.制度保障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跨行业、跨部门的复杂管理工程,长期以来,河道管理城市与农村分割、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割、水质与水量分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破坏了水资源系统的完整性,难以实现区域内的统筹规划与优化配置。应优化现有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涉水政府管理部门的协商与协作机制;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强化对区域防洪、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等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
3.资金保障
建立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资金保障体系,利用经济杠杆实现政策激励,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投融资激励制度,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国内外企业、社会和民间资金投入建设,保障资金及时到位。
4.科技保障
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课题,因此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深入研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所涉及的科学技术问题,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成果提高建设与管理水平。在提高管理技术水平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有关的基础研究,如重要保护目标的生态需水研究、生物生态治污技术、富营养化防治技术等,为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科技支持。
六、结束语
通过对五家渠水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该市的多项水生态现状决定了要对该项工作保持高度重视,因此,我们要从五家渠市水生态文明的现状出发,充分利用技术优势,研究制定最为科学合理的相关对策。
参考文献:
[1] 彭金平.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3(01):46-48.
[2] 陈明忠.关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水利.2013(15):1-5.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成渝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要按照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路径,做到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是发挥成渝经济区比较优势的抓手之一。因为,成渝经济区是一个特殊的地域空间,它既是我国少有的资源富集区,又是重要的生态屏障;既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有关系到生态安全。并且,成渝经济区内人口众多,城乡差距明显,区域内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一,一些单位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下岗分流问题、就业不充分问题等尚未得到妥善解决,民生领域的支出水平仍然较低,这严重制约着成渝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成渝经济区在建设过程初期,应以“促进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和“五位一体”为路径,大力推进成渝经济区的农业生态文明。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区的过渡地区,总面积44000左右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耕地面积、林地面积分别为60.5%、1.48%、20.47%,是我国农牧交错区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自治州下辖碌曲、玛曲、舟曲、迭部、临潭、卓尼、夏河和合作七县一市,境内有白龙江、黄河、洮河、大夏河等120多条干支流纵横分布,是黄河、长江干流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在涵养和补给黄河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和生态地位。甘南藏区气候寒冷干旱,拥有典型的高寒草甸、草原;在高原边缘区域高山峡谷地带又发育和形成了丰富的亚热带阔叶林带、山地针叶林带和寒温带针叶林带等多种森林生态系统;在内流低洼地区形成广阔的内陆湖泊和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一方面平均海拔 4000m左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也是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另一方面由于结构简单,致使系统的脆变性强而抗扰能力弱、敏感性强而自我修复能力弱。在这片生态敏感区内,其发展模式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二、甘南藏区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一)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
甘南藏族自治州共有天然草场272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70.28%。目前草场退化面积达到1200多万亩,占甘南州草地面积的29.38%,草场产草量由20世纪50年代的436公斤每亩下降到2000年的301公斤每亩。优良牧草比例由1982年的70%下降到2000年的450%,杂毒草由30%上升到55%。植被覆盖率由85%降至75%,特别严重的地方牧草高度由25厘米下降到15厘米。草地中度以上退化面积占草场面积的50%,干旱缺水草场扩大到300万亩,缺水人口17.9万人,占总人口的27.68%;缺水牲畜109.47万头(只),占总饲养量的37%。
(二)森林资源锐减
甘南是全国第六大绿色宝库,甘肃省最大的原始森林区,据《甘南州志》,甘南森林面积89万hm2,占总面积的22.82%,其中林地39万hm2,占林业用地的44.52%。由于长期以来缺乏保护意识,大规模的采伐,加之采伐方式粗野,致使林线严重后移、林木质量下降、江河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加,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以森林资源最为丰富的迭部县为例,经过30多年的持续大规模采伐,森林资源目前己到了基本枯竭的地步。
(三)水资源日趋减少
甘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其成为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补给区。据测算,黄河从青海省久治县流入甘南玛曲时平均年径流量为 137亿立方米,占黄河总水量的 20%,而流经玛曲境内再返入青海省河南县时平均年径流量增加到 164.1亿立方米,占到黄河总水量的 65%左右,补充水量高达 45%。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降水量逐年减少,地面径流量锐减。境内的主要河流白龙江、挑河、大夏河,20世纪80年代末平均径流量比60年代初分别减少20.6%、14.7%和31.6%,大部分山涧小溪彻底绝流,数千眼泉水干涸、湖泊水位明显下降,许多沼泽地变成了戈壁滩和植被稀少的半干滩、黑土滩。
(四)环境恶化,物种减少
甘南大量的森林、草地是天然的空气过滤器和清洁器,不但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而且能加快水分循环,调节降雨分配,对形成区域特殊气候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甘南生态圈由于独特的高原湿地资源而成为生物多样性的富集区。丹顶鹤、雪豹、黑鹳、梅花鹿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马鹿、白唇鹿、棕熊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期栖息在这里,也是水禽赖以生存的繁殖地、越冬地和迁徙的“中转站”。经调查,仅在首曲境内栖息的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就有31种,各种植物400多种,具有特色的各类珍贵药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由于生存条件的恶化和近几年的滥捕滥采,致使野生动物种群大量消失,名贵植物药材分布区域逐年缩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三、建设生态文明甘南的路径选择
(一)树立藏族草原生态伦理观
藏族传统生态文明是藏族人民在长期生存生活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藏区地处高寒地带,生态环境脆弱,从藏族先民开始就对自然环境中的万物存有敬畏之情,以维护自然界一切生物的平衡为前提,以保护生灵万物为基本行为规范,逐渐形成了以保护自然、珍惜生命为前提的基本特征。由于藏区海拔较高,连绵不绝的高山环绕,山山水水无形中被赋予强大的生命特征,藏民怀有崇拜敬畏之心,对自然资源的利用都表现出了节制有序的生存特点。这种民族性极强的传统生态文明不同于西方的工业文明,与其不断的索取自然资源,膨胀性的占有并征服自然的性质截然相反。藏族传统生态文明主张有机统一的发展理念,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现代生态文明不谋而合。
(二)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甘南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生态系统,要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依靠自然力恢复原有的植被为主,适当进行人工促进。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生态改善与农牧增收的关系,甘南既是高寒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又是文化落后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广大农牧民生产方式落后,生活贫困,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要以人为本,坚持通过生态保护与建设促进农牧民增收和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殊优势产业,如各类特色种植业、藏中药产业、土特产加工、生态旅游等。
(三)完善生态立法监督
一、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定位
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在一起,构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布局。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的各要素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互动并与人们和谐相处,在资源紧缺与发展速度相矛盾的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所谓建设区域生态文明,就是在某一地区率先实行《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强调的在特定地区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包括“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等。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保护本地区的自然生态资源,利用好生态资源,节能减排,治污防污,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生态体系。营造最适合人居的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化,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协调与和谐,在创造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的同时,让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提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基于以下理由:其一,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是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的,经济区域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其二,就我国的实际国情来看,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使区域经济活跃,整体效益高,各地区都发展起来,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才能把整个国民经济搞上去;其三,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地区差距大,总体发展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是基本特征。中国要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其任务相当艰巨,区域经济发展应该是我们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重要一环;其四,我国自然资源禀赋先天不足,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可持续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GDP平均年增加达到9.4%,令世人瞩目。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基础上。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正面临着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素严重缺乏的“新结构危机”。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无限需求决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再是单纯的天然产物,而是一种短缺的生产要素。因此,“拼资源换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无以维继,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有力抓手。
建设区域生态文明,破解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难题,最重要的是要从治“本”入手。这个“本”就是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正如“环境伦理学之父” 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所言,“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还必须同时诉诸伦理信念”,“文化是比自然更重要的影响地球未来的决定性因素” 。
二、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定位
公众的环保参与是指社会团体、公民有权参与到影响环境利益的相关决策中,使得该项目或者决策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符合广大公众的利益。让公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就是防止决策的盲目性,消除因此会给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保护公众的环境利益不受侵犯。据此概念内涵要求,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的环保参与意识应该树立“大环境观意识”,即自己做好又关注和参与公众的环境管理。
(一)“大环境意识”更能体现公众的自我参与作用
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公众参与,无论是可持续发展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离不开人。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人是主体,生态文明的建设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又称自觉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是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能力。意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人们只能用语言表达它,用文字记录它,不能用它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虽然只靠单纯的意识不会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但是意识却有一种本领。那就是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停地告诉人们,应当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在实践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种力量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动物是不具备主观能动性的。
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载体,以旅游扶贫为手段,将优美的自然环境、绿色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导入广大乡村区域,使美化环境与发展生态经济、旅游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紧密结合,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让农民过上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和享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我国生态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向。尤其在旅游资源丰富或比较丰富的贫困地区,在进行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中,加大对旅游资源保护性的开发利用,发展乡村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并以此带动和促进乡村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强贫困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以此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实现贫困乡村“输血”功能与“造血”功能的有机结合,促进乡村居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最终促进乡村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的全面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农”问题是事关国家稳定与繁荣的重大问题,在具备开办乡村旅游的贫困地区,加强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意义重大。
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一)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
乡村旅游资源是人与自然长期作用而形成的乡村景观,它由自然环境、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具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广泛性、多样性、地域性、系统性、季节性、民族性、时代性、保护性等多种特点。乡村旅游资源一般具有农业景观、聚落景观和民俗文化景观等类型,是长期以来人们与自然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形成的一种独特乡村文化景观。此外,由于乡村居民世代不断的努力,创造了许多各具特色乡村景观,其中不少可以作为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存在地域差异性,乡村旅游资源具有明显地域性特点,其组合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和类型多样,农村、牧村、渔村、林区村落等形成不同特点的聚落景观。独特的乡村民俗文化也是重要的乡村旅游吸引物,不同区域乡村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情。由于政治、宗教、民族、文化、人口、经济、历史等要素组成的社会环境差异性又形成了如民族服饰、信仰、礼仪、节日庆典等不同的乡村民俗文化。在广大乡村,由于地理区位、交通和信息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民族文化较少发生变异,能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加大,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吸引物在城市几乎消失殆尽,对城里人有很强的吸引力,加大和加强乡村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二)乡村旅游市场现实需求的推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问题的出现,回归自然、追求绿色、休闲度假已成为人们的向往。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使人们有了更多可自由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节庆长假和带薪休假的兴起,为乡村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契机。受城市工作压力大,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到城市就近和生态环境良好的乡村旅游和度假就成了城里人缓解压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由于对生活环境差异性追求,城市人们自然对乡村生活向往与憧憬,对乡村旅游产生了较大的市场需求,现实的市场需求将有力地推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中,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动两者的联动发展,是实施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生态文明村建设为旅游扶贫提供了开发基础
生态文明村是实现农村可持续新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态文明村建设以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提出以“改路、改水、改厕、改灶、改房和文明进村、科技进村、法律进村、卫生进村、文明风尚进村”的“五改五进”为突破口。它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以生态农业为主导,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并做到保护自然、保护居住地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共处,这为乡村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或提供了可能。
我国许多乡村区域,尤其是贫困地区具有较好的旅游资源和较优良的生态环境,尤其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旅游扶贫具有其他产业所不具备的优势。在生态文明村开发与建设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做到生态文明村建设与道路建设、村庄绿化美化、文体活动场所建设、生态家园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有机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村和旅游扶贫联动发展之路。实际上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提供了基本条件,基本满足了旅游需求的“六要素”。与农林牧等传统产业相比,旅游业本身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利用有资源条件的乡村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乡村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提高乡村的经济收入,而且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进一步地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条件提供了可能,为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实施良性互动提供了条件。
(四)联动开发是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中开发乡村旅游业不仅可以改变现有的农林牧业生产方式,而且能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前提下实现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是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生态文明村建设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生态文明村使绝大部分农户走上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道路,随着生态意识的提高及沼气综合利用的推进,农业系统的生态逐渐步入良性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得到加强。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保护了森林资源,保护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塑造了农村新形象,又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载体。例如建沼气池的农户每年可节省薪柴或作物秸杆2.5-3 吨,相当于5-6亩薪柴林的年产薪柴量。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互为依托,相互支撑,生态文明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又为生态文明村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又会反过来促进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因此将资源与市场条件较好的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借助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生态文明村的东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为有条件的地区迅速消除贫困,促进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对策
(一)完善生态文明村规划,建设增加其旅游休闲功能
在生态文明村的规划与建设中,不仅要完成和完善村级道路、供水、通电的规划与建设,实现乡村园林绿化、环境美化和卫生达标建设等公共资源。在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条件的地方,还要科学规划,精心布置,循序渐进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的联动建设,在规划与建设中增加乡村旅游休闲功能,配套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和增加旅游项目建设。但是,农村情况错综复杂,基础条件差异大,在制定乡村发展规划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
(二)创新机制,将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经济建设有效结合
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就是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过程,把农村潜在资源转化成实用资源的过程,因而也可将资源转化成为旅游资源,促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村时要更新观念,引入市场机制,在引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建设生态家园的同时,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尤其是乡村旅游资源,要广开思路,克服“等、靠、要”思想,依靠市场运作筹措资金,把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农民是直接受益者,也是建设的主体,只有他们充分认识了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经济联动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部门除积极引导和宣传外,还要通过文艺演出、墙报、标语、培训、组织参观、印发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引导,使广大农民真正了解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联动开发好处,激发农村居民参与“两个建设”的热情。
(三)利用乡村资源优势,增加旅游吸引力
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要结合各地实际,因地制宜,重点要突出地方特色。对落后乡村进行生态文明村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时,一定要强调创新,走自己的路,开发突出乡村个性与特色的旅游产品,改变狭隘旅游资源观,旅游资源不能仅限定在风景优美、有古迹历史的区域,有特色和独特的景观和特有的民俗都是旅游资源。要充分认识到特色就是旅游资源,它体现在食、住、行、游、购、娱方方面面,吃的方面,当地农家的家常饭;住的方面,整洁又有本地乡村风格;行的方面,传统的交通工具,如马车、木筏、溜索、藤桥、索桥;游的方面,各种乡村景观;购的方面,土特产、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品;娱的方面,农事活动、农事参与、民族歌舞、婚丧、宗教等活动,均是乡村特色旅游资源。文明村建设和旅游扶贫开发要做到有活力、有魅力和吸引力,要讲究风格、气质、品位和特长,要让参观学习,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人们感到特别、特殊和一见钟情,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人新我变,以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四)突破单一致富观念,与其它开发实施联动
在有条件的地方,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但旅游扶贫不应仅仅只依靠旅游业来扶贫,更不能仅因扶贫需要而盲目发展旅游业,或就旅游而论旅游,而忽视旅游业与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的协作。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建设中,如果仅让旅游业单兵作战,孤军伸入,旅游业不可能长远发展,也会阻碍乡村发展其它优势产业,也无法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乡村实施旅游扶贫战略时,在突出旅游业地位的同时,要注意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做到“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旅则旅”,通过联运开发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实现乡村经济再上新台阶,不仅要突破传统致富观念的局限,还要突破单一的致富观念,要树立依靠多种手段致富的观念。贫困乡村要根据各村实际,审时度势,有效地发挥本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即使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乡村,在实施生态文明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联动的同时,也要注重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其它第三产业协同发展。此外,在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下还要形成先进的生态文化氛围,提升贫困农村整体文明程度,要在经济和精神上使农民变得富有,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五)加大环境保护,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近十年来,我国旅游扶贫战略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贫困地区的人们脱贫心切,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不考虑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如在规划中数量指标、利润最大化等经营性设计思想充斥其中,在开发中“竭泽而渔,毁林而猎”的现象屡见不鲜,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将环保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使许多原本环境优美的乡村环境恶化,污染加重。因此,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贫困的治理并不是一项随意的短期行为,否则就会使一些贫困地区在暂时脱离贫困之后又出现“返贫”现象,扶贫不会持久,文明村不会持久,旅游扶贫达不到目的。在实施旅游扶贫和生态文明村建设中,不仅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更应从整体出发,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旅游开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旅游扶贫开发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在开发中强化保护,做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强化管理,不能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繁荣”,为实施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六)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参与
政府在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积极引导、政策与资金支持,政府主要是做好规划、服务工作,投资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在财政补贴、建设资金、银行信贷、税收、企业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与优惠,引导和吸引投资资金与社会资金投向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建立起多渠道的投资机制。政府职能部门要在生态文明村建设过程中对旅游扶贫开发给予引导和支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有意识地发展乡村旅游业,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更要对贫困乡村发展旅游业给予专业指导与管理,如乡村旅游环境监测与评价,监督旅游业发展对环境与文化的影响,组织公共教育活动,提高当地居民与旅游者对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支持,在旅游开发和经营中,加强对土地、森林、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管理,减少废气、废水、废物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杜绝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倡导与环境和谐的旅游活动。并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采取动员、启发、开导和典型带动等方式,鼓励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
(七)加大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
将生态文明村建设和旅游扶贫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扶贫开发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乡村社区居民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到项目中,如以资源入股、劳动力入股、集资入股等方式参与其中,此外,与乡村旅游配套各种服务性项目建设也是加大社区参与的一种有效方式,如开发农家旅馆、农家餐馆、农家观光果园、农家采摘菜园、农家鱼塘、农家作坊、农家茶馆等。加大对乡村的资金扶持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确保广大农村的利益能落到实处,为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提供良好的资金保障,提高广大农村的积极性。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尤其是对于缺乏劳力、资金,缺乏参与能力的弱势群体,要做好相应的保障,建立建全帮扶体系和受益资金的分配体系,
(八)加大科技投入,注重高校参与
针对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科学研究与增加科研投入,系统研究前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中“贫血”和“返贫”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重点解决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中出现的缺乏规划、盲目开发、知识贫乏、缺乏主见或创业动机模糊,指导不足,资金筹措困难、跟风模仿,恶性无序竞争,居民参与意识淡泊与民主保障机制缺失、乡村特色文化受到威胁、以及缺乏良好的可实施的旅游参与项目等现实问题,增强乡村旅游“造血”功能。目前,对我国许多学校关于校-企“结对子”的科技扶贫多停留在形式上,对于科技文化比较落后的广大乡村,“校-村”科技帮扶显得意义非常重大,通过高校与乡村之间对口乡村旅游扶贫模式与实践研究,探索出一种“校-村”对口旅游扶贫帮扶的模式,不仅可以开创一条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路子,提高的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维护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乡村的科技帮扶又反哺高校大学生,形成高校-乡村良好的“哺育”、“互哺”与“反哺”机制,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增强大学生与农民的感情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科技能更好地服务“三农”奠定基础。
(九)立足乡情,创新加大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的模式
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型模式、市场化运作模式、对口帮扶和联合开发等模式。政府主导型联动模式运用于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对于经济落后,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多石山,生态环境脆弱,联动开发应以“政府主导型”的模式和乡村旅游综合开发模式并举。对于具备较好的资源条件和市场条件的乡村,可以进行市场化操作,对外进行招商引资,将旅游扶贫开发与生态文明村建设同步进行,共同发展。政府对应各部门的对口扶贫工作与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联合行动,共同开发,协同帮扶,共同探索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的新模式。达到政府规划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社会资金参与、村民参与、企业建设与银行贷款的协同扶贫的模式体系,达到政府增税,企业获利,村民致富和社会发展的目的。总之,要立足乡情,敢于创新,探索生态文明村建设与旅游扶贫的多种模式。
参考文献:
1.高曾伟,高晖.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分类及开发利用[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2,17(3)
1.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定位。建邺区生态文明城建设,始终坚持在规划的指引下,高标准建设“绿色河西”、“生态建邺”。《南京市建邺区总体规划(2010-2030)》明确了建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把打造“宜居宜业的国际性人文绿都示范区”作为建设“南京都市圈重要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国际性现代化生态滨江新城区”重要发展目标,将“功能强化与品质提升”作为建设“南京都市圈重要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国际性现代化生态滨江新城区”重要发展战略,围绕高品质滨江生态宜居宜业新城区的定位,按照低碳生态示范区的理念,进一步优化中北部地区的环境品质和配套设施,高标准推动南部地区和江心洲的规划建设。这既丰富了建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又为建邺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
2.注重绿色项目建设,提升城市生态文明品质。建邺区高标准实施了”绿色河西”工程,建成滨江风光带滨江公园、绿博园、万景园和滨年公园等,建成10万平方米的中央公园和长约2公里的商务绿轴。中部地区绿化覆盖率达48%,人均公共绿地达22平方米,80%以上居民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一块城市公园、社区公园、街头广场绿地等集中绿地,形成以“三带(长江沿线绿带、夹江沿线绿带、南河—秦淮新河沿线绿带)、四轴(江东路、应天大街、河西大街、江山大街四条重要的绿化轴线)、多点(多个公园绿化节点)”为核心绿化网架的绿地系统。正在建设中的海峡城项目“云谷三号”获得了世界建筑环保评估最权威机构——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颁发的LEED标准金级预认证。该项目以海峡之芯为示范,从屋顶绿化、太阳能发电、雨水回收技术、节能保温等技术入手,将可持续性、节水、能源材料带入建筑中,“基地保水”、“生态屋顶”、“雨水收集”、“社区热岛效应与社区风环境优化”、“太阳能停车栅”等把绿色可循环空间引入生活,将建设成为中国领先的绿色、生态、节能社区。正在建设中的新加坡生态科技岛是河西新城迄今为止最大的生态科技项目,在“绿色、生态、低碳、节能”方面,将充分彰显绿色、滨江、生态河西的新形象。
3.实施小区提升工程,打造人居生态文明家园。建邺区按照现代化新建邺的设想,全面实施整合区居住环境综合改造提升,累计完成“平改坡”、立面出新等房屋整治1500多幢和街巷出新近百条;进行了忠字河、南湖东河、南河、北河水、幸福河环境整治,湖西街、文体路、南湖东路等道路环境综合提升,小庄子、河北大街、莫愁湖东路108巷等淹水片区改造,店招、广告、围墙改造、城市小品建设;全面实施雨污分流工程;久被尘封的南湖公园建成全市首个集休闲、娱乐、运动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开放式大型社区公园;实施水西门大街、江东中路等重点区段亮化。建设区体育大厦、莫愁湖小学、奥体新城中学、兴隆、南苑、沙洲、双闸社区中心等一批公共配套设施。与此同时,出台《建邺区关于加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意见》、《河西新城城市管理导则》,进一步推进城市精细化和长效化管理,开展渣土整治等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扬尘污染控制和渣土运输管理。在全市率先推广垃圾分类,覆盖率达51%,在全市排名第一。继续保持拆违控违的高压态势,拆除违建数百万平方米。巩固提升“创卫”、“创模”成果,集庆门大街创建成为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水西门大街被评为市级市容管理示范路。顺利通过全国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建设数字建邺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区-街-社区三级政务外网互联互通,城市模块化管理系统获建设部华厦科技进步奖,技术和应用水平国内领先。
4.开展创新创建活动,传播城市生态文明文化。建邺区依托新城背景,紧扣“十运”、亚青和青奥等主题,精心策划和创新组织“十运”倒计时200天万人太极拳展演、“盛世迎十运、龙狮跃新城”全国舞龙狮精英赛、“放歌新城、相约十运”文艺晚会、世界城市建设论坛和城市CBD发展研讨会、第15届全国城区体育工作研讨会、“迎青奥万人长跑”、“舞动青春走进青奥”、“我与青奥共成长”、“十万人看河西”、“文明从细微处入手”、“做文明观(听)众”等一系列城市生态文明活动,充分展示新城“运动之区、健康之区、活力之区”风采。开展生态文明单位、生态文明行业、生态文明街道、生态文明个人等各类创建活动和“文明楼栋”“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创建“生态文明城区”“生态文明和谐社区”“生态文明明星社区”“绿色人居环境社区”“绿色市场”等。举办“河西建邺十年晒幸福”“精彩365,快乐每一天”等精彩活动,让城市生态文明文化在新城得到广泛有效传播。
5.发展生态健康产业,保护城市生态文明环境。建邺区始终致力于发展现代服务业.紧紧追踪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智慧经济等产业发展新趋势,加快推进生态健康产业发展。实行搬迁、关停、转型计划,对高能耗、有污染、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企业,限期搬迁和关闭,至今年底,新城建邺将不再有对生态环境质量有影响的企业。实行“千企升级”行动计划,从规模效益升级、创新能力升级、产业链条升级、经营管理升级、品牌质量升级、两化融合升级、绿色制造升级、人才队伍升级等八个方面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实行节能降耗计划,在雨润公司、中北公司等重点企业中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创建环境友好型企业;在奥体中心等大型活动场所推广和普及能源计量器具,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拟落户园区项目的税收、就业、产业集聚度、低碳环保等进行综合评估,确保项目引进质量,增创产业生态健康发展新优势。依托市场,推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带动生态健康产业的发展,逐步把建邺的产业调整、改造、发展成为生态健康产业,实现市场经济与生态经济的有机统一和同步发展,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健康化产业体系,努力提高生态健康经济在建邺国民经济中的份额。
二、建邺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显著成效
1.推进了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转变。自2002年坚持不懈地进行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以来,全区上下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淘汰能耗高、有污染企业,加快促进产业培育与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十一五”期间,牢牢把握各种战略机遇,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走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发展之路。“十二五”以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走转型发展之路,通过大力引进和发展现代服务业,淘汰传统落后中小企业和有污染、高能耗企业,改造提升现有规模企业、引进技术和转型升级,使金融、总部、研发等高端产业比重不断加大,努力构筑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强劲内生动力的产业体系,打造以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全省现代服务业核心区,实现产业结构、产业层次和产业品质的不断优化和提升。全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80%,主导产业发展优势明显,金融业已集聚各类机构190家,其中法人总部9家,一级分支机构42家,准金融机构79家。电子商务、游戏动漫、文化广告创意和现代商贸发展迅速,并形成了一定规模,集聚企业1100多家,产生年营业收入达200多亿元。
2.推进了百姓生活走向更加幸福的时代。建邺区的生态文明城建设,一方面通过多年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文明城区创建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产生了浓厚的社会生态意识优势,居民环境意识得到较大提高,参与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意愿不断增强,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每年关于环境问题的建议和提案有数十条,特别是“12345”、民意调查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大大激发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每年收集到环境方面的问题多达数万条,倒逼政府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当前,在十精神的指引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意识不断攀升。这更为建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重要的时代要求,创造了良好的时代契机。另一方面,建邺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百姓幸福为目的,持续实施“绿色河西、生态建邺”建设工程,使百姓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社区居民5分钟内可见社区公共绿地公园。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100%达标。2012年创建绿色社区2家,星级绿色社区1家,绿色学校3所,餐饮业污染控制示范街2条。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今年全面启动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建设南京河西新城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区,必将有效提升民生福祉,推进建邺区生态文明现代化。
3.推进了城市品质的国际化。建邺区在建设生态文明现代化过程中,始终坚持河西新城发展的国际定位,以国际视野来规划河西,主动融入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的国际潮流,用国际标准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学习借鉴新加坡等国际先进的经验和办法,按照国际惯例来管理城市,河西新城的建设品质和环境面貌显著提升。“十一五”“十二五”时期,建邺区创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管理模式,同步推进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提升,城市环境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河西CBD彰显了国际生态环境特色,一个花园式的中央商务区初具规模,成为一个拥有现代化商务办公功能的,又不乏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的综合型CBD,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正在建设中的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借鉴国际先进生态理念,建设一个集产业、文化、居住为一体,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宜居、宜商、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滨江生态新城,长三角乃至全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生态文明示范城。河西南部地区,规划把河西南部地区定位为“南京市拥江发展的滨江前沿地区,宜居、宜业的生态化新城区”。不久的将来,一座国际化的生态文明城将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建邺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几年来,建邺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生态产业基础还不够坚实;民众生态价值观的形成仍需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仍需健全和完善;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品质提升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和南部低碳生态示范点等重大生态项目建设步伐亟须加快;生态示范区创建中少数指标还存在一定差距;等等。当然,生态示范区建设不只是拿块牌子、打打品牌,更深层、更内涵、更本质的是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融为宗旨,以形成资源节约性和环境友好性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内涵,引导全社会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当前,建邺区生态文明建设中还面临着一些新的课题,需要进一步地思考和探索:
1.几点思考
(1)建设生态文明有助于提高河西新城国际竞争力。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出于全球环境保护的需要,生态化设计、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等已成为国家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见,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会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制高点。为此,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竞相追求生态文明。英国:为保护环境,提出“禁用塑料袋”的口号,举国上下,从首相到商家、平民百姓都在关心如何降低塑料袋的危害。日本:多年之前,日本就开始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为了推动环境负荷低和资源利用率高的循环型社会的构建,颁布了《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还分别制定了《绿色采购法》《促进包装容器的分类收集和循环利用法》等。德国:制定了《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它把资源闭路循环的循环经济思想推广到所有生产部门,其重点侧重于强调生产者的责任。美国:在能源战略上,美国通过财政手段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政策倾斜,鼓励节能。在当今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空前严峻之时,国际竞争更重要的是应该比谁最能可持续发展。因此,建邺区在开发建设河西新城中,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有助于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功能,形成国际竞争优势。
(2)建设生态文明有助于提升科学化发展水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协调,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是“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归宿是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是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是循环经济。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建设生态文明,要正确处理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文明,让老百姓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有一个良好的宜居宜业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幸福都市的重要战略举措。
(3)建设生态文明有助于加快打造南京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建设步伐。节能减排已成为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必成指标,因此,我国各大城市在建设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更为注重的是人居环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北京市以绿色塑造未来:一是营造清新城市环境,让空气更清洁,实现垃圾全处理,全面治理水污染,防治其他污染。二是重现秀美自然山川,让森林走进城市,让绿色遍布乡村,让河流风貌再现。三是共建宜居绿色家园,深入推进节能降耗,倡导绿色生产生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上海市以“环境经营”谋经济生态双赢,以高新科技推动节能减排,5年节约的标煤相当于4座年产百万吨级的大型煤矿,实施生命水源“青草沙原水”工程,千万上海市民喝上“有点甜”的“江心水”,人均绿地面积已从“一张报”大小扩展到“一间房”,今后三年内将投资百亿元强化PM2.5防治,“消除灰霾见蓝天”。深圳市以构建“生态格局、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五大“生态文明体系”成为国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杭州市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以产业集聚为抓手,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杭州特色“3+1”现代产业体系。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打造南京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的内在需要,也是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主要污染物排放必将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必将明显改善,产业结构必将更加优化,居民生态文明观念必将牢固树立,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新中心必将早日建成。
2.几点建议
建邺经过几年的开发和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比较优势已十分明显,并形成了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应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之契机,创特色树品牌,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生态品牌,将建邺生态文明建设推向新的高度。
(1)实施城市水利生态化建设工程,做足水文章。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建邺区水资源丰富,拥有长江之滨、影色秀丽的莫愁湖、南湖,辖区还数十条纵横交错的河流,应充分挖掘潜力,加大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力度,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把水利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要通过加强长江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通过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长江岸线和内河等水利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通过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防止被治理的河、湖等再次被污染,让水文化建设成为建邺生态文明建设的亮点。
1引言
兰州是中国西北地区的第二大城市和黄河上游资源富集中心,也是东西部交流合作和联系中亚、欧洲、中东及南亚次大陆的重要通道,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治理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1]。特别是目前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的提出,为兰州市不断增强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和跨越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兰州是一个典型的河谷盆地型城市[3],黄河呈东西向贯穿市区全境,构成城市环境的主脊,南北两山作为南北向界面,将城市限定在带状空间内。“两山夹一河”的地理格局,很好地体现出山水城市中的“边缘效应、闭合及尺度效应、豁口及走廊效应”[4],是将兰州建成独具特色城市的物质基础[5]。兰州南北两山生态建设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不仅反映在建设规模与空间布局上,也反映在景观品质、文化内涵、服务功能和生态经济等多层次的需求上[6]。随着兰州在我国西北地区战略地位的不断提升,其城市职能也由工业重镇向西部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与集散中心等复合型职能转变,对城市形象、生态环境、旅游服务等功能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兰州南北两山生态建设已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绿化建设,而成为提升两山景观质量和丰富两山文化内涵的多功能综合性建设[8]。2014~2015年,本项目组受兰州市南北两山环境绿化工程指挥部委托,在多次实地踏勘的基础上,从区域自然环境分析着手,结合兰州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地域文化特色,从城市整体风貌层面提出未来两山景区建设总体规划。这对于提升兰州城市形象、丰富兰州文化内涵、保障兰州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生态限制性因素与地域文化特征
2.1自然环境概况与生态限制性因素分析
兰州地处甘肃省中部,位于北纬35°34′20″~37°07′07″,东经102°35′58″~104°34′29"之间。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南北群山对峙,层峦叠嶂。地质构造属祁连山东延部分。黄土山地、梁状丘陵及河谷川台阶地共同组成支离破碎的地貌单元。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2%,地形相对高差在150~300m之间,坡度一般在25°~35°之间。其中,南山区海拔1560~2171m,坡度由东向西逐渐趋于平缓。北山区海拔1545~2052m之间,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水土流失严重。兰州属于半干旱温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9.8℃,≥10℃的积温为3242℃,无霜期179天,年平均风速2.8m/s,年均降水量326.8mm,蒸发量为1437.7mm,其中南山区属于干旱草原地带最北端,是甘肃省400mm降水的临界线;北山区属于半荒漠地带,年降水200~300mm。兰州过境水资源比较丰富,南北两山生态建设用水全部取自黄河水。兰州地下水含盐量高,多为苦咸水。地表水资源匮乏,大部分属暴雨洪水。地带性土壤为黄土母质上发育而成的灰钙土。南山多为暗灰钙土和典型灰钙土,北山为淡灰钙土。暗灰钙土有机质含量在2.5%以上,典型灰钙土在1.5~2.5%,淡灰钙土小于1.5%。降水、植被类型、母质、海拔高度及坡向等对土壤水分和养分分布有重要影响[9]。兰州市自然植被以干旱草原和荒漠草原为主,种类贫乏。天然植被以禾本科、菊科植物为主,其覆盖度阴坡在30~50%,阳坡在20~40%。常见的有锦鸡儿类、中国枸杞、蒙古莸、红砂、白刺、霸王、碱蓬、蒿类、骆驼蓬、本氏羽茅、黄花补血草、芨芨草、野韭菜、莳萝蒿、阿尔泰紫菀等,人工栽植的树种有侧柏、刺槐、柠条、红柳、紫穗槐、沙枣、白榆、油松和一些经济果树[10]。
2.2地域文化特征与特色文化品牌建立
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涵盖了兰州的地域文化特征,反映了兰州的形成和发展,继承了兰州的历史与文脉[14]。首先,黄河文化形塑了兰州文化的灵魂,荟萃了陇原黄河流域文化的精华。兰州自古就是农牧重地,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以及作物栽培均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反应了黄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和蓬勃发展,与中华核心文化一脉相承。其次,兰州是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为贯穿华夏东西版图的交通要塞,成为横跨2000公里、连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张掖大佛寺—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点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中心。霍去病西征传说、左公柳依然长青、将军柱的历史叙述、反弹琵琶和飞天雕塑等文化遗产,均展现出丝路文化的魅力,衍伸出形态迥异而又和谐共生的文化图景。再次,兰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历史上羌、西戎、匈奴、鲜卑、吐蕃、党项等古代民族都曾在这块土地上留下足迹,兰州现有36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兰州又是多宗教交融共存地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这里和谐并存,具有鲜明的宗教融合渗透氛围。甘肃人文文化源远流长,著名历史人物不胜枚举。汉代大将军霍去病、卫青、张骞、班超,汉唐名僧法显、玄奘,清代刘一明、林则徐、左宗棠、谭嗣同等,都曾与甘肃和兰州的历史紧密相关。
可利用遍布两山的农田,尤其是七里河与西固区南侧梯田,栽培种植黄河上游极具特色的作物,如兰州的百合、永登苦水的玫瑰、白兰瓜、白凤桃、冬果梨、软儿梨等,突出陇上人家特色,展示农耕文化魅力。配套建设特色农耕体验园、桃花园、牡丹园等,在创造两山恢宏景观的同时,形成兰州特色文化品牌。规划应当尊重历史,利用当地传说与历史故事大力宣传兰州人文文化。将当地少数民族建筑、风俗、歌舞和服饰等符号化,并与旅游、度假、民俗体验相结合,尊重宗教多元文化发展、对立和包容,促进民族文化和谐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必将进一步推动兰州的人员流动和文化交流,为中华文化传承、文化传播和文化创新提供新的契机。
3兰州南北两山景区建设规划
3.1景区建设规划原则
“甘肃绿化看兰州,兰州绿化看两山”,兰州在甘肃生态屏障建设中具有战略性、典型性和示范性地位和作用。按照中心城区南北两山的资源特征和市场需求,要充分考虑行政区划进行规划分区[15];以核心资源带动周边,以市场带动发展;突出兰州“山—水—林—城”特色,使两山旅游资源与城区、黄河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增加地表植被覆盖,防治水土流失和风沙蔓延。本规划的总原则可概括为如下四点:
(1)尊重自然,科学布局。虽然黄河穿城而过,但水资源配额有限,不能无限制扩大。两山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与水资源等相关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的建设目标与规模,确保规划建设的可操作性。
(2)合理利用,良性循环。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和长期维护势必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因此必须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利用两山区位优势、环境条件和文化资源,适度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性。
(3)传承文脉,彰显特色。兰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景区建设必须立足于黄土高原的自然风貌与风土人情,尊重黄河文化与古老文明,使南北两山成为黄河靓丽的风景线和兰州地域文化的载体。
(4)统筹兼顾,和谐发展。南北两山生态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兼顾社会各方利益,尤其是农民利益。把退耕还林与生态移民、科技进步与产业优化相结合,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社会和谐。
3.2景区建设总体规划
本规划将南北两山划分为12个景区,在黄河北岸由西向东依次为:凤凰山—柴家台景区、仁寿山—天斧沙宫景区、大青山景区、白塔山—九州台景区、五一山—徐家山景区、北麓山生态景区;在黄河南岸从东向西依次为:营盘山—大山顶景区、大兰山景区、烈士陵园景区、彭家坪—牟家大山景区、石头坪景区、河口生态景区(图1)。其中,包括4个具有独特地域特色及景观价值的特色景区,5个以风景游览、运动健身、科普教育、休闲养生为主的游憩型景区,2个分别为黄河入城口和黄河出城口的生态型景区,1个以烈士陵园为主的纪念型景区。
(1)凤凰山—柴家台景区:景区面积11391.95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7.98%,以展示山体地貌景观为主。在山体主要观赏面和观赏点前侧,严禁建设遮挡视线的构筑物[16]。对具有一定价值的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进行保护与修缮,增设标识系统等配套设施,以方便游人参观游览。生态建设主要以封育为主,维持山体原始风貌与山水格局,在山脚平缓地段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与水土流失治理。
(2)仁寿山—天斧沙宫景区:景区面积517.17公顷,占规划面积的0.8%,集观光游览、餐饮、健康养生为一体。仁寿山延续“桃花”主题,形成“十里桃乡”景观。天斧沙宫维持自然风貌,对产生影响的人工构筑物予以拆除或绿化遮挡。规划建设游览线路、观景平台及标识牌等必要设施,恢复原生植被。划定重点保护与视线控制范围,控制开发建设强度与建筑风格,对拆迁地增容扩绿,丰富植物色彩与层次。
(3)大青山景区:景区面积1190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88%,打造以体育休闲为主要功能的山地运动休闲基地。丰富运动项目及配套服务设施,控制开发建设强度与建筑风格。保护现有植被,进一步提高绿化覆盖率,对拆迁地增容扩绿。滑雪场周边以常绿树为主,在此基础上丰富植物色彩与层次,远山区采用以灌木为主的干旱造林。
(4)白塔山—九州台景区:景区面积1248.79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97%,以历史文化展示、黄土高原地质景观体验和风景游览为主,以休闲养生为辅。提供登山揽胜、文化休闲、游娱健身等活动场所。加强对白塔山保护,清理周边杂乱建筑,突出“白塔层峦”的标志性景观。九州台延伸文溯阁的“四库藏书”文化和碑林文化,引入敦煌写经文化展示项目。规划建设九洲阁,与三台阁呼应打造“九洲揽胜”景点,依托九州台较好的绿化本底进行整体塑造,形成自然与文化和谐交融的核心景观。生态建设以秋色叶风景林为主,在坡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灌溉造林,划定重点保护区与视线控制范围,严格控制景区开发建设。
(5)五一山—徐家山景区:景区面积2985.51公顷,占规划面积的4.7%,以市民休闲游憩为主要功能,开展自然观光、科普教育、运动健身、森林氧吧和游乐场等活动。重点提升入口区的绿化面积,将交通环岛作为景观的一个节点处理;合理布局服务设施和休闲游憩项目,突出徐家山作为两山绿化示范及教育基地的作用,充分展示徐家山纪念林文化。目前绿化条件已基本成熟,需进一步强化风景林观赏特色,在坡度允许范围内开展灌溉造林。
(6)北麓山生态景区:景区面积3952.24公顷,占规划面积的6.32%,以山体绿化为主,为市民提供就近休闲游憩场所,并营造黄河出城的河口生态景观。面山区以灌溉造林为主,加大常绿树种比例,不宜上水区域则以干旱造林为主,使用柠条等抗性强又具有季节性观赏价值的植物[17]。远山区全面开展干旱造林,坡度过陡区域坚决采取封育措施。
(7)营盘山—大山顶景区:景区面积9826.09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5.5%,规划为以休闲游憩为主、科普教育为辅的活动场所。以牡丹园作为核心资源,带动周边果园生态农业观光项目的开发。桃树坪规划为以各种常绿树种为主的生态园林,公墓区根据经济发展加大绿化投入,形成独有的故园文化。城市近山区以灌溉造林为主,突出乔木林景观,远山区以干旱造林为主,结合梯田并兼有作物景观展示。
(8)大兰山景区:景区面积为4999.86公顷,占规划面积的7.89%,主要恢复兰州古八景中“兰山烟雨”和“五泉飞瀑”等著名景点,为游人和市民提供金城揽胜、观光、文化休闲、科普教育、休闲度假等活动场所。综合整治环境,拆除不合理建筑。以营造风景林为主,增加北坡常绿树种比例,在坡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灌溉造林。
(9)烈士陵园景区:景区面积1367.61公顷,占规划面积的2.16%,规划为纪念性园林。在入口区规划景观节点,形成由陵园入口—入口大道—纪念碑一条完整轴线。入口区节点转换,引导视线俯瞰黄河,寓意“守望金城关”,以强化纪念园主题。轴线上增加姿态颜色有变化的常绿树种,辅以必要的休息亭台,打造“华林掩碧”景观。山体西侧回民公墓以绿化造景为主,中心城区南侧出入口突出乔木风景林景观,远山区以干旱造林为主。
(10)狗牙山—牟家大山景区:景区面积16059.7公顷,占规划面积的25.34%,以田园度假和农业休闲体验为主,突出农业文明。打造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文化系列展示平台,开展农耕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表演及彩陶制作等多种活动。台地及缓坡带形成壮美的梯田景观,结合果林产品开展蔬果采摘等休闲活动。城市面山区以灌溉造林为主,局部以植物结合山体及道路形成色块,远山区以干旱灌木造林为主。
(11)金城公园景区:景区面积2635.19公顷,占规划面积的4.16%,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利用废弃工业遗迹塑造景观和服务设施。在黄河与两山交汇处增设观景台和解说牌,展示西固区工业文明特色。生态建设层面以营造风景林为主,引入山杏、山桃等春花树种,结合梯田兼有作物景观展示,增加北坡常绿树种数量。远山区以干旱造林为主,突出灌木景观。
(12)河口生态景区:景区面积7200.67公顷,占规划面积的11.36%,以风景林绿化为主,供市民休闲游憩,打造“西城隐秀”的森林景观,重要节点突出黄河远古文明。建设完善的近郊游园体系,适当控制建筑高度及建筑风格,保证景观的完整性。开展蝎子尾区域的果园农业观光、采摘体验等休闲活动。加大山体绿化建设,城市面山区以灌溉造林为主,远山区以干旱造林为主。
云南省127个县(区)、市中,有51个少数民族贫困县,占全国贫困县总数的8%,云南少数民族有600多万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的10%,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直接关系到各民族的团结和睦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如何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开发扶贫,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而将资源与市场条件较好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借助在云南范围内建设生态文明的东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为有条件的少数民族地区迅速消除贫困,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发展的辩证关系
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旅游是一种相辅相承的关系,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为发展旅游提供机遇,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反哺生态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支持。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与旅游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创建生态文明为载体,以旅游扶贫为手段,将优美的自然环境、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导入少数民族地区,使干部和群众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严格按照生态规律办事,不仅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还要通过旅游开发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旅游和谐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的必要性
(一)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
长期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区位、交通和信息等条件的限制处于相对落后和封闭的状态,传统的民族文化较少发生变异,原生人文生态系统也正因此而得到较完整的保存。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各民族生存环境的差异,形成了种类繁多、绚丽纷呈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它们包括房屋建筑、服饰文化、生产生活习俗、饮食文化、歌舞文化、节日文化等。这些极其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异的消费心理需求,对不同类型的旅游者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此外,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存在地域差异性,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具有明显地域性特点,其组合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和类型多样,形成不同特点的聚落景观。这种状态下,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对其进行挖掘,对促进民族旅游业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生态文明建设为旅游扶贫奠定了开发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以生态农业为主导,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做到保护自然、保护居住地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这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创造了条件或提供了可能。
生态文明建设提倡保护人居环境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共处、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道路条件的改善、村庄的绿化美化、文体活动场所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实质上是民族村寨环境的全面改善和升级。在一定程度上,这些设施的建设基本构成了旅游需求中“吃、住、行、游、购、娱”的六大基本要素,为开展旅游奠定了基础。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可为拥有丰富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但缺乏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少数民族村寨创造旅游开发条件。
(三)联动开发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相结合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又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济支撑,又会反过来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1.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旅游业的措施:(1)将生态文明作为旅游区有机组成部分进行规划设计,树立区(旅游区)村(新农村)共进的理念,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2)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吸纳村民参与管理,充分反映村民意愿,培育民主管理理念;(3)提供社区参与旅游服务的多种渠道,加强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培训,切实推进村民增收致富;(4)根据旅游发展要求,通过培训、宣传等途径提高村民的服务意识、专业服务技能与文化素质; (5)将现代农业作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进行旅游开发和利用;(6)引入旅游循环经济理念,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能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2.结合旅游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做法:(1)少数民族地区的规划必须与旅游规划相协调; (2)基础设施建设符合旅游业要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3)民居改造传承地方精神、体现地方特色;(3)村落整治中保护自然风光与人文遗产,保护旅游业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与环境; (4)产业结构调整中注意发展能够与旅游业相互耦合的环境友好型产业; (5)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考虑旅游可能对社会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保护纯朴的乡风民俗与珍贵的非物质遗产。
三、联动开发对策建议
(一)政府扶持、规划先行
旅游资源的脆弱性、不可再生性决定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一定要进行系统调查,科学规划,合理设计,选择良好的发展模式,依靠资源、依靠市场进行旅游开发,真正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需要大思路大手笔,只有政府才能做大做全旅游文章,也只有政府能有宏观的战略眼光和魄力,对本地区以及相关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总体长远规划和合理开发。循序渐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的联动建设,在生态文明的规划与建设中,不仅要完成和完善村级道路、供水、通电的规划与建设,环境美化和卫生达标建设等公共资源,还要增加旅游休闲功能,配套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和增加旅游项目建设。
(二)保护环境、找准特色
以往,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竭泽而渔,毁林而猎”的现象屡见不鲜,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将环保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使许多原本环境优美的乡村环境恶化,污染加重。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
旅游扶贫开发必须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对各种旅游资源务必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在开发中强化保护,做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加强管理,反对任何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经济繁荣”。在实施旅游扶贫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时,一定要强调创新,走自己的路,开发突出乡村个性与特色的旅游产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文化内涵是可以永续利用的旅游资源。人无我有、独一无二的就可能是旅游资源。美丽的、独特的景观和特有的民俗风情都是地方特色。可体现在吃、住、行、游、购、娱方方面面:吃的方面,当地百姓的家常便饭;住的方面,室内装饰整洁又有当地风格;行的方面,传统的交通工具,如马车、木筏、溜索、藤桥、索桥;游的方面,各种手工作坊、民居;购的方面,土特产、民族服饰、民间工艺品;娱的方面,农事活动、节日活动、民族体育活动、民族歌舞、婚丧、宗教活动等。
(三)创新机制、有效结合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就是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过程,把农村潜在资源转化成实用资源的过程。因而也可将资源转化成为旅游资源,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时要更新观念,引入市场机制,在引导农民发展庭院经济、建设生态家园的同时,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尤其是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依靠市场运作筹措资金。在突出旅游业地位的同时,要注意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相互促进,互为支撑,做到“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旅则旅”,通过联动开发带动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培育依托农业的相关产业发展,如手工制作、农产品深加工等,尽量延长农业产品的销售链;通过本地的少数民族特色展演节目增加旅游的娱乐性等等。
(四)政府搭台、群众唱戏
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积极引导、政策与资金支持。政府主要是做好规划、服务工作,投资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部门在财政补贴、建设资金、银行信贷、税收、企业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与优惠,引导和吸引投资资金与社会资金投向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开发,建立起多渠道的投资机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旅游业的发展,使之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生力军。群众既是旅游扶贫的对象,又是参与旅游业的生力军。
社区群众参与,既可增强地方特有的文化气氛,提高资源的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让社区群众真正从旅游中受益,实现旅游扶贫的功能,又能使自觉保护具有强大的动力。因而政府招商引资时,应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估、作价,以股份的形式参与控股,使政府在保护资源和群众的利益以及规划发展中有一定的控制权。资源是大家的,当地少数民族群众应拥有一定的资源股份,这样不仅体现了其利益,更有利于群众积极保护生态环境。
(五)注重科技、追踪培训
针对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扶贫联动开发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科学研究与增加科研投入,系统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中“贫血”和“返贫”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重点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开发中出现的盲目开发、知识贫乏、资金筹措困难、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受到威胁、以及缺乏良好的可实施的旅游参与项目等现实问题,增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造血”功能。加强对群众旅游脱贫致富教育,积极动员当地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引导他们利用现有条件开展旅游经营,兴办农家乐,加工出售各地土特产品和少数民族工艺品。要加强当地群众的旅游培训,就地取材。尽可能利用和开发当地的人力资源,积极引导,做好示范。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本地人才脱颖而出。
四、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可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丰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内容,强化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的内涵。两者最终目标是统一的,两者联动开发都是为了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27502
1 我国生态文明评价研究
1.1 研究区域
从研究的区域来看,我国生态文明评价研究主要分国家层次、省域层次、市域层次和县域层次。例如:张玲等立足生态文明建设的广义内涵,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行统计评价;严耕等运用改进的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C12013),计算出各省份最新生态文明指数和绿色生态文明指数,总结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类型;施生旭等构建指标体系对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实证分析与综合评价;林震等针对贵阳市、杭州市和南京市三个省会城市各自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指标体系,对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高媛等通过构建兰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其2007~2011年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张欢等建立了反映特大型城市资源环境问题特征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武汉市2006~2011年生态文明建设完成情况进行了评价;李敏等运用综合指数评价分析法对浙江省新昌县2010~2012年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等。相对而言,国家、省域和市域层次的研究较多,特别是近几年城市生态文明评价的研究逐渐增多,而县域层次研究较少,此外还有微量涉及企业、校园的研究,但是此类研究主要是结合特定的研究领域展开的。
1.2 研究领域
从研究的领域来看,主要涉及产业部门、资源、教育等方面。如牛敏杰等从分析农业生态文明的影响因素入手,构建了农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2013年各省农业生态文明指数进行核算和评价;孟祥江等在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堂课旺构建了水生态文明多层评价指标体系,将我国不同地区的水生态文明状况划分为五级。蔡太义以基于河南省粮食主产区的实际状况构建了土地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价研究;陶宇构建了矿产资源开放利用评价体系,并通过建立的评价体系对河南安棚碱矿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评价;蔡丽霞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进行评价等。总的来说,特定的研究领域总是跟特定的研究区域相结合的,农业和水资源是主要的研究领域。
1.3 研究方法
从研究的方法来看,主要采用指标评价法:根据研究区域或领域的实际情况,构建生态文明的指标评价体系,然后收集体系中指标的相关数据,运用相应的指标权重核算方法计算生态综合评价指数,最后得到评价结果。这一研究的区别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是评价指标,二是指标权重核算。
1.3.1 评价指标
由于不同的研究区域有不同的区域特性,因此构建起来的评价指标必然存在差别,而为了更准确的评价,指标的选取就尤为重要了。这中间有从生态文明涵义为依据来构建生态文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例如:何天祥等从生态文明理念出发在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从城市生态文明状态、压力、整治和支撑4个方面构建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王会等将生态文明概括为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同时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形成了生态文明内涵的“1+3+1”阐释,基于这一内涵构建起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该框架包括了生态环境、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系精神文明、与区域外部的关系5个系统层和35个指标。齐心根据“十”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理论,提出了由生态自然建设、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个方面组成的衡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等。
此外,是根据研究区域或领域的特性来构建生态文明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例如:黄显峰等基于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念和要求,构建了水安全、水生态、水管理、水景观、水文化5个方面包含29项指标的城市水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邵强等从生态环境影响、三废处理、资源利用效果、环保管理和环保投入等多角度构建中国石油开发企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等。
1.3.2 指标权重核算
指标的选取和构建目的是对生态文明水平进行评价,而不同的指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对指标重要性进行排序即核算指标权重,主要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德尔菲法等。如:张茜等采用熵权法确定了评价宁波市生态文明的指标权重;杨红娟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云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各指标的权重;孔雷等采用德尔菲法对普洱市生B文明建设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测算和评价;宣子岳等使用矩阵的无量纲化、变异系数法、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我国10个省(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程度。
2 结语
我国生态文明评价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对象不断变化,从区域来看,从最初的国家研究到近几年的城市研究、企业及学校研究;从研究的领域上来看,范围越来越广,涉及到产业部门、资源、教育等方面。研究方法上从不同的角度构建生态文明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多种方法核算指标权重,通过计算出的生态综合评价指数来评价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 玲,杨加猛,张智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统计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3(23):19~21.
[2]严 耕,林震,吴明红.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和评价[J].中国行政管理,2013(10):7~12.
[3]施生旭,郑逸芳.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构建路径与评价体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157~163.
[4]林 震,p志敏.省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5):22~28.
[5]高 媛,马丁丑.兰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2):155~159.
[6]张 欢,成金华,冯 银,等.特大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J].生态学报,2015,35(2):547~556.
[7]李 敏,温常玲,阳攀登,等.新昌县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和启示[J].价值工程,2016:261~2632.
[8]牛敏杰,赵俊伟,尹昌斌,等.我国农业生态文明水平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6(3):17~25.
[9]孟祥江,李灵芝,王 蕾,等.重庆三峡库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16,45(5):12~15.
[10]唐克旺.水生态文明的内涵及评价体系探讨[J].水资源保护,2013,29(4):1~4.
[11]蔡太义,张合兵,黄会娟,等.河南粮食主产区土地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3,34(4):67~70.
[12]陶 宇.生态文明视角下矿业企业资源开发利用绩效评价研究――以安棚碱矿为例[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5.
[13]蔡丽霞.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设计与评价[J].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11):244~247.
[14]何天祥,廖 杰,魏 晓.城市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经济地理,2011,31(11):1897~1900.
[15]王 会,王 奇,詹贤达.基于文明生态化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3):27~31.
[16]齐 心.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中文版),2013(12):182~186.
[17]黄显峰,贾永乐,方国华.基于投影寻踪法的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评价[J].水资源保护,2016,32(6):117~122.
[18]邵 强,李婷婷.中国石油开放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93~497.
[19]张 茜,澄,马仁锋.基于熵权法与协调度模型的宁波市生态文明评价[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4,27(3):1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