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流程自动化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3 16:44: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财务流程自动化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财务流程自动化

篇(1)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通过线上线下数据的整合,可以提高整体供应链运营的效率。这种变革不仅仅是把前端销售、物流线上化,更要考虑把后端的财务、采购、内部资源配置与前端的新型商业模式进行匹配。如果前端已经应用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思想,但财务、采购支撑体系、财务共享中心等后端还是以拿到发票后的事后管理为核心的处理模式,显然不能匹配前端快速响应的要求。“互联网+”模式下对后台支撑管理的要求无外乎三点:财务组织扁平化、流程简化、数据体系化。显然,这三点要求在传统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下难以实现。这是因为:

一是传统财务管理的组织模式一般是分层级的,有总部、大区、各业务单元,组织层级较多。

二是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由于财务流程与交易相脱节,导致很多冗余的流程环节。

三是传统数据支撑体系存在以下一些问题:ERP系统为流程操作服务,不是为管理服务;财务数据以事后记录为主;记账以发票内容为主体,财务数据与业务实质脱离等。

二、智能财务共享的核心价值

笔者认为,智能财务共享是实现财务组织扁平化、流程简化、数据体系化的有效路径。与传统财务共享相比,智能财务共享的核心价值有四点:

一是重构传统财务处理流程。通过构建内外部融合的交易平台,实现流程自动化,消除繁琐、低效、冗长、不增值的财务环节。

二是实现财务组织扁平化。组织扁平化是指通过减少企业的管理层级、压缩职能部门和机构、裁减冗员,从而提高管理效率。而在智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那些共性的、重复的、标准化的会计核算等业务被集中在财务共享中心进行统一、自动化的处理,在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财务组织的扁平化发展。

三是实现企业交易端的信息完全透明化。将日常采购和支出的业务活动置于财务共享中心的支撑和管控之下,让财务人员的视野延伸至业务的全流程,进而理解每一笔账背后的业务逻辑,还原一本“最真实的账”;让业务人员懂得他们的每项工作都会对财务产生结果;让管理者心中有一本“明白账”;真正实现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

四是为管理会计更好地发挥规划、预测、决策、控制、评价等功能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进而让分析更精准、管理更高效。

三、智能财务共享平台的构建

pagenumber_ebook=19,pagenumber_book=17

图1智能财务共享平台

构建智能财务共享平台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把外部的供应商、客户、分销商、经销商、工商、税务等都纳入平台,打通和连接内外,让财务管理回归企业运营的本质;另一方面,要把内部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管理起来,通过虚拟内部交易进行资源获取、资源配置、商品交易这样一个完整的内部价值链条,借助“互联网+”实现以电子交易票据为媒介的业务流(借助信息化实现所有业务环节的业务信息全流通)、票据流(伴随业务环节,产生多种业务票据,作为交易的原始凭证)、信息流(打通业务链各环节,借助互联网构建无边界信息平台)的“三流合一”,搭建起一个开放的后端支撑平台,也称之为互联网运营支撑平台模式下的财务共享平台(见图1)。

在智能财务共享平台的前端,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商城的模式,把企业外部的标准供应商纳入体系,也可以把商旅服务商、供应商纳入体系,还可以把内部存量的房产设备等作为商品到这个平台上。

在智能财务共享平台上,所有业务部门不管是使用外部采购还是内部资源配置,均遵照此流程:业务人员申请——管理者审批——定单推送至供应商和电商平台——记账、对账、结算自动化。

笔者认为,智能财务共享平台的构建给企业带来三大管理价值:

一是建立横向联通、纵向贯穿的扁平化组织模式。原来以管控为核心的平台变成了以服务为核心,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建立商城体系,可以让业务单元直接在平台上进行商品的申请采购、比价采购,而不需要再做层层申报,进而实现组织扁平化。

二是在交易闭环中实时获取各类管理数据。平台中的实时交易信息、管理口径信息、会计口径的数据等,可以帮助管理者回答为了战略决策、不同产品不同项目投入了多少资源、由哪些部门投入的、从外部和内部分别获取了什么样的商品和服务等问题。

三是打造智能财务核算引擎,实现会计核算自动化。智能财务共享平台把管理的重心延伸到交易端,交易和发票数据都在系统中,可以做到会计核算过程自动化,同时通过消费在线化,实现交易前端的管控。

四、借助新技术实现财务共享业务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随着电子发票、移动应用、电商平台、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数据采集前端化、核算处理自动化、财务档案无纸化、会计职能服务化、会计核算智能化成为可能,这为财务共享中心的转型提供了技术条件。而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会计引擎以及基于自然语言的流程、预算、标准控制引擎等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让财务共享平台系统变得越来越“聪明”。

篇(2)

监管格局日趋严紧,党支部始终坚持“央企姓党”的政治站位,紧绷风险意思,合规安全理念的底线思维。坚持走正确的政治道路,认真学习监管部门、南方电网公司重要文件和重点工作要求,将中央巡视整改意见和财务合规内部控制要求相结合,对全辖财务工作进行全面监督,自我检查诊断,并找准病因,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发现问题立行立改、部署防范举措,对违规行为进行问责,建立长效防范机制,筑牢合规防线,夯实财务基础工作。

1、提高思想认识,牵头开展财务自查和专项检查。通过制定检查方案,明确检查范围和关注重点,将检查工作分解到科室、责任到人,层层压实责任。

2、丰富检查方式,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结合的方式加强管控力度。一方面,强化现场检查结果运用,根据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出具检查报告,明确问题并限期整改,完善闭环管理机制。另一方面,继续做好非现场定期抽查机制,通过每月不低于20%的抽查覆盖率,对财务现场检查工作做有力补充。

3、建立长效机制,根据财务检查结果,完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对公司财务领域重大风险进行事前识别、事中监控,事后分析。从制度层面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规范管理流程。

(二)“增效益”--探索公司业务高质量发展途径,助力亏损机构改善经营效益。

按照“1+1”原则进行人员组合,对河北、山东等八家落后机构进行帮扶指导。以效益优先为原则,严格监督各综合成本率进展情况,指导机构制定、调整业务政策及费用投放方案。促进机构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以差异管理原则,帮扶机构定期沟通并匹配销售费用,帮助机构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检视机构关键指标预算达成情况,分析偏差原因,制定纠偏计划,打造适应当地市场环境、监管环境的高质量发展途径。以成本控制为原则。提升预算管控效率,设定成本投入上限,确保销售费用使用刚性,严格执行费用使用标准;根据“市场、机构、边际成本率、规模”四个方面给予边际成本率管控和销售支持。

(三)“促升级”--升级财务智能化共享平台,积极推进财务转型。

目前保险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疫情发生后,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保险公司均面临严峻的市场形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财务管理工作将重心移向“转型升级”这一目标。依托信息技术减少人力的使用,以技术创新和流程创新为核心,以优化组织结构、提高智能化与自动化程度、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营运成本或创造企业价值为目的的财务管理模式。

篇(3)

作者:李彤屈涛(作者单位:元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互联网+”时代传统财务共享难以为继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通过线上线下数据的整合,可以提高整体供应链运营的效率。这种变革不仅仅是把前端销售、物流线上化,更要考虑把后端的财务、采购、内部资源配置与前端的新型商业模式进行匹配。如果前端已经应用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思想,但财务、采购支撑体系、财务共享中心等后端还是以拿到发票后的事后管理为核心的处理模式,显然不能匹配前端快速响应的要求。“互联网+”模式下对后台支撑管理的要求无外乎三点:财务组织扁平化、流程简化、数据体系化。显然,这三点要求在传统财务共享管理模式下难以实现。这是因为:

一是传统财务管理的组织模式一般是分层级的,有总部、大区、各业务单元,组织层级较多。

二是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由于财务流程与交易相脱节,导致很多冗余的流程环节。

三是传统数据支撑体系存在以下一些问题:erp系统为流程操作服务,不是为管理服务;财务数据以事后记录为主;记账以发票内容为主体,财务数据与业务实质脱离等。

二、智能财务共享的核心价值

笔者认为,智能财务共享是实现财务组织扁平化、流程简化、数据体系化的有效路径。与传统财务共享相比,智能财务共享的核心价值有四点:

一是重构传统财务处理流程。通过构建内外部融合的交易平台,实现流程自动化,消除繁琐、低效、冗长、不增值的财务环节。

二是实现财务组织扁平化。组织扁平化是指通过减少企业的管理层级、压缩职能部门和机构、裁减冗员,从而提高管理效率。而在智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那些共性的、重复的、标准化的会计核算等业务被集中在财务共享中心进行统一、自动化的处理,在简化审批流程、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财务组织的扁平化发展。

三是实现企业交易端的信息完全透明化。将日常采购和支出的业务活动置于财务共享中心的支撑和管控之下,让财务人员的视野延伸至业务的全流程,进而理解每一笔账背后的业务逻辑,还原一本“最真实的账”;让业务人员懂得他们的每项工作都会对财务产生结果;让管理者心中有一本“明白账”;真正实现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

四是为管理会计更好地发挥规划、预测、决策、控制、评价等功能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进而让分析更精准、管理更高效。

三、智能财务共享平台的构建

构建智能财务共享平台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把外部的供应商、客户、分销商、经销商、工商、税务等都纳入平台,打通和连接内外,让财务管理回归企业运营的本质;另一方面,要把内部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管理起来,通过虚拟内部交易进行资源获取、资源配置、商品交易这样一个完整的内部价值链条,借助“互联网+”实现以电子交易票据为媒介的业务流(借助信息化实现所有业务环节的业务信息全流通)、票据流(伴随业务环节,产生多种业务票据,作为交易的原始凭证)、信息流(打通业务链各环节,借助互联网构建无边界信息平台)的“三流合一”,搭建起一个开放的后端支撑平台,也称之为互联网运营支撑平台模式下的财务共享平台。

在智能财务共享平台的前端,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商城的模式,把企业外部的标准供应商纳入体系,也可以把商旅服务商、供应商纳入体系,还可以把内部存量的房产设备等作为商品到这个平台上。

在智能财务共享平台上,所有业务部门不管是使用外部采购还是内部资源配置,均遵照此流程:业务人员申请——管理者审批——定单推送至供应商和电商平台——记账、对账、结算自动化。

笔者认为,智能财务共享平台的构建给企业带来三大管理价值:

一是建立横向联通、纵向贯穿的扁平化组织模式。原来以管控为核心的平台变成了以服务为核心,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建立商城体系,可以让业务单元直接在平台上进行商品的申请采购、比价采购,而不需要再做层层申报,进而实现组织扁平化。

二是在交易闭环中实时获取各类管理数据。平台中的实时交易信息、管理口径信息、会计口径的数据等,可以帮助管理者回答为了战略决策、不同产品不同项目投入了多少资源、由哪些部门投入的、从外部和内部分别获取了什么样的商品和服务等问题。

三是打造智能财务核算引擎,实现会计核算自动化。智能财务共享平台把管理的重心延伸到交易端,交易和发票数据都在系统中,可以做到会计核算过程自动化,同时通过消费在线化,实现交易前端的管控。

四、借助新技术实现财务共享业务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随着电子发票、移动应用、电商平台、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数据采集前端化、核算处理自动化、财务档案无纸化、会计职能服务化、会计核算智能化成为可能,这为财务共享中心的转型提供了技术条件。而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会计引擎以及基于自然语言的流程、预算、标准控制引擎等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让财务共享平台系统变得越来越“聪明”。

篇(4)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外IDC已经引入ITIL进行“软升级”。目前,以国内的一批意识和思路领先的规模较大的IDC已经尝试引入ITIL,在不断的探索中打造全新理念的IDC。但是如何打赢这场“升级战”?让我们先看看目前IDC运维工作所面临的困惑。

目前国内IDC运行管理主要存在四个困惑:

第一、运维人员技能不足。大多数IDC是在几十个运维人员的规模,很多人的处理能力不够,往往只需一个人就能做的事情却需要几个人才能完成,人员数量总是减不下来,误操作也比较多。

第二、以业务为核心的运维流程已不能满足需要。从IDC市场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竞争的焦点是在同质化情况下怎么做得精细化,怎样时刻考虑客户感受,从客户角度制定管理流程和策略。

第三、自动化能力较弱。自动化体现在很多方面,不仅是流程自动化,还包括对资源信息的监控和管理。目前国内IDC自动化能力比较弱,在资源的分配、供给和调度方面,尚处在自动化初级阶段,大多采用一些网管监控、资源库等工具,这也导致运维的效率低,人员数量无法减下来。

对于IDC来说,实施ITIL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建立清晰的服务目录、服务水平协议和IT财务管理流程。

服务目录是IDC在运维服务方面能够提供哪些产品或者是提供哪些具体的服务,这些产品或服务最终会涉及到基础设施,比如带宽、机架、防火墙、杀毒服务能力等。服务水平协议是针对不同的服务产品,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能力,比如80%的客户满意度、多长时间内响应故障等。服务目录、服务水平协议是回答“IDC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IT财务管理流程是回答“这些服务是怎么收费的”。

实际上,国内IDC已经具备以上两个方面内容,但是不够规范和细致。比如他们在服务水平协议中承诺的服务条款比较随意,有些时候为了能够拿下这个项目,就承诺许多,但实际能力可能又做不到。因此,服务水平协议方面还应该借鉴ITIL的思路,尽量做到科学化。

大多数IDC的IT财务管理流程比较简单,因为现在主要是托管业务,按照流量收费或者包月就可以了。对于不同客户怎么收费的问题,还没有细化。

篇(5)

计算机软件在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上应用的意义

企业办公自动化原本就是一个逐渐成长进步的概念,其充分借助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将计算机软件运用在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方面,愈来愈受广大企业的欢迎。计算机软件在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方面的运用,让企业办公业务逐渐物化在现代化先进设施中,促成了由办公室管理者与设备一起组成的人机信息处理体系,从而实现了企业期望的管理目标,给企业带来最佳的经济效益。计算机软件在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方面的运用规范了以往旧的企业管理随意混乱状态,其给企业带来的是管理的规范、标准及流程化,促使企业信息管理资源达到最大程度开放及准确,此外,企业信息的传导形式呈现的多样化,促成了企业办公自动化的扁平化管理。企业办公自动化不但是信息革命的结果,而且也是社会信息化技术的根本保障。计算机软件的运用,协助企业办公自动化促成了人、计算机及互联网信息于一体的管理体系,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准,给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2]

计算机软件在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

上的应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企业办公自动化体系的实行,给企业办公管理带来很多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改善了企业办公流程计算机软件的运用,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互相协调,一同合作,真正达到人机办公体系的自动化。此外,各个企业之间借助运用计算机软件也建构了互通桥梁,促成了跨地跨行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及合作。可以预见,目前及未来一定会有愈来愈多的企业办公室在实行自动化管理中运用计算机软件。从改善企业流程方面分析,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因素。如企业工程部门与企业财务部门可以同步实行会审,企业工程部门注重在合同的工程方面的内容,而财务部门则注重合同的资金方面地内容。如遭遇比较着急的合同会审时,部分环节不确定一定要参与的环节可越过。[3]计算机软件于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中的运用,可以让企业办公所需要的材料逐渐大幅度降低,同时,计算机软件的运用,提升了企业办公管理的效率,减低了办工事务中无需去做的环节,压缩了成本投资;而且也减低了企业办公职员的成本。计算机软件的运用给企业办公成本营造了节俭形式,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办公自动化的实行对企业办公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实行办公自动化,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能够大幅度的节约办公费用。例如:平日往来函件、货单传真发送等,不但提升了传递速度,而且节约了复印方面所需纸张等。企业部门与企业、企业部门以及企业部门内部因为地域的局限,相互沟通不便利,一般因为一项业务的达成,需车辆往来耗时耗油耗费等成本很大。实行办公自动化以后,部分业务可以利用互联网授权实施,大大减低交通成本。[4]运用计算机软件在企业办公自动化管理的宗旨就是促成企业实现规范、标准以及流程化等管理,把人从繁忙紧张的环境里解脱出来,最大程度的发挥人的创造力。促使企业办公的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企业实施办公自动化运用计算机软件需要办公职员具备掌握一定能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能力,因此,企业每位员工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力去实现自动化管理。随着办公自动化理论深入研究以及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办公自动化体统将会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趋势,企业若寻求发展,获得先机,处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要实施办公自动化管理,机动灵活运用计算机软件,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先进性,不断提升企业的办公的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文作者:康谷工作单位:江苏自动化研究所

篇(6)

一、现代文秘工作的特点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到来,现代文秘工作较以往传统文秘工作有了较大的变化。许多事务工作,如速记、誊写、发文等已经由人为的手工作业向计算机网络管理转变,伴随着(Word、Excel 、Powerpoint等计算机办公软件)的广泛使用,使得大量的财务报表、会议安排、办公文件等具体繁杂的日常管理工作趋于简单化、规范化和智能化。在信息高速膨胀的今天, 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入,信息的搜集与利用显的越来越重要,如何作好信息化社会大环境中的秘书工作,如何使秘书工作人员在本职岗位上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争议的话题。因此,办公自动化已成为现代文秘工作者的最大特点,文秘工作已经进行了高速发展的办公自动化时代。

二、办公自动化的内涵、功能与作用

办公自动化,简称 OA,是将现代化办公和计算机网络功能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办公方式,由各种办公设备和人机信息系统来协助完成各种常规的人的办公业务活动,完成办公信息处理的自动化,在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最终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办公自动化的概念,70年代未80年代初已经出现,近20年的发展使得办公自动化的内涵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现如今办公自动化是一个包含数据、文字、办公事务处理、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网络信息系统在内的综合一体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1.使得内部信息交流更方便、畅通。通过在单位内部建立局域网,使得内部通信、制度信息、文件传阅、会议安排等信息交流更加方便和畅通,避免了文秘工作者人为传递时的费时费力。

2.使得信息具有时效性。通过公司内部局域网的信息,使得诸如重要通知通告、文件精神、新闻简讯等重要事项,能够在公司范围内得到广泛而及时地的传播,为文秘工作减轻了压力。

3.工作流程的自动化、规范化。主要体现在对公文的起草、处理、收发文、各种审批、请示、 汇报流程等方面,较以往人为繁杂的程序,通过网络快速的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规范化,不仅规范了各项工作流程,还大大提高了文秘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4.文档管理程序化。可使各类文档能够按权限、时间、分类等性质进行保存、共享和使用,快速的文档查找,使得文秘工作更加细致和严谨。

三、办公自动化给文秘工作带来的影响

办公自动化使传统的抄抄写写式的文秘工作方式受到极大的冲击,迫使文秘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工作方式与之相适应。

1.信息处理的快捷、简便化。通过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文秘工作者可以通过公司内部网络和信息系统,快速的阅读和下载自己所需的文件资料、规章制度、会议安排,及时接收领导通过OA系统审批和传阅的文件,并按照相关要求及时进行修改和处理。

2.各种财务、人事报表和相关数据处理方面。文秘工作者可以直接从公司内部相关信息平台上采集、提取数据,避免了以往人为收集和统计数据时,时间、精力的耗费,以及人为测算数据时的产生的误差。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快速、高效、准确地处理各种统计数据。并且能够按照人的意愿将数据转换成各类图表,使得数据分析更具直观化、准确化。

3.收发文件和档案管理方面,依据企业对文件管理的流程,可以在办公系统中设置文件审批流程,按照办公发文要求,文秘工作者在起草好文件以后,不需要离开办公室就可以直接将文件点发给相关领导进行审批,审核修改后的文件可由领导电子签发,同时系统依据文件性质自动存档,方便今后的管理和查阅,整个收发文过程非常的简便和流畅,也大大的减少和避免了过去手动操作时人为地推诿和拖延,利用网络高效率传递,极大地的提高了办公效率。

4.办理会务工作方面。企业会务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涉及面多,一旦考虑不周全,就会影响整个会议的开展,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电子日程表安排会议,能使繁杂的会务工作变的简单、规范,能使文秘工作者轻易应付大量会议。

四、提高文秘工作水平,实现文秘工作现代化

1.建立规范而详实的文秘工作岗位职责。制定办公自动化条件下科学、规范、详实的岗位职责,能严格规范文秘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和流程,明确岗位职责。实现文秘工作的办公自动化,尤其是像公文处理、档案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的工作流程,即使采用了各类办公自动化系统,也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审批和规范处理,最总达到办公自动化与传统文秘工作的真正结合。

2.提高文秘工作者个人的素质和修养。首先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不断地积累和完善本岗位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文秘工作者不仅要掌握计算机、传真机、复印机、打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尤其要熟悉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熟练使用( Word、Excel 、Powerpoint)等办公自动化软件;其次,注重文秘所需相关知识的积累,公文写作知识、文秘专业素质、社会科学等知识的学习,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注重个人修养。言行举止、穿衣打扮都要与自己的气质和身份向符合,从细节体现文秘工作者的工作态度。

3.从思想上识到办公自动化实现的必要性和长远性。在办公自动化环境中,从容高效地处理业务工作,使文秘工作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工作的改进和创新,真正意义上提高工作效率。

文秘工作的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和逐步改进和提高的过程。如果文秘工作者仍然按照传统的工作方式开展工作,不懂得使用现代化办公信息系统,就会影响和制约企业的发展。跟不上时展的要求,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建立完善的办公自动化体系,才能使文秘工作呈现快节奏、高效率的崭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顾孝华.《现代秘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年 6 月版

篇(7)

本文所说的国家科技计划是指三大计划,分别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简称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国家科技计划预算管理系统是用于支撑三大计划经费管理工作的,它包含概算填报、预算申报、预算评审、预算拟安排、预算批复、预算书、中期财务检查、财务验收和决算九个子系统,涵盖了课题经费的整个生命周期。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973计划、863计划和支撑计划的预算管理系统是三个独立的系统,它们的功能类似,只是各子系统的流程和功能有细微的区别。

1.2系统测试特点

预算管理系统包含的九个子系统,除预算评审、预算拟安排和预算批复系统的功能简单些之外,其他6个子系统的流程和测试功能点都非常多,它们的功能和流程大同小异,我们以973计划的预算申报系统为例进行说明,973预算申报系统的填报流程如图2所示。图2只是973预算申报系统的填报流程,不包含预算申报系统的管理流程。如果对每个子系统进行全流程测试,那么对测试数据的需求量是相当大的。每个流程的起点是,填报一套平衡关系符合上报要求的报表数据,如果需要N套数据,那么就要填平N套报表。973预算申报系统包含封面、课题基本情况表、课题参加人员基本情况表、国家科技计划课题预算表、设备费———购置/试制设备预算明细表、测试化验加工费预算明细表、承担单位研究经费支出预算明细表和国家科技计划课题自筹经费来源证明8个需要填报的报表,不仅报表内有需要平衡的审核关系,报表间也存在钩稽关系审核,所有这些需要平衡的审核条件有50条之多。填平一套报表,就需要平衡这几十条审核关系。如果升级测试的重点,不是报表审核关系,而是流程测试或者是后续功能点的测试,那么把大量的测试时间花费在报表填报以及平衡审核关系上,那就太不必要了。但是填平报表又是流程测试和后续功能点测试的前提,我们需要填平大量的报表以备后续测试,但又不想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填平报表上,于是我们将QTP自动化测试引入到测试中来,让QTP帮助我们批量造数。

2、QTP在系统测试中的应用

2.1QTP自动化测试脚本的实现

QTP自动化测试脚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取数脚本,实现了报表数据的取出、存储及导出功能。

2.2QTP的应用流程

QTP自动化测试脚本在三大计划预算管理系统测试中的应用流程,如图3所示。(1)填平一套报表数据。根据待测系统的报表,人工填报一套报表数据,并且平衡各种审核关系。如果测试对数据多样性有要求,那么可以多填平一套数据,也可使用之前已经填平的报表数据,这个根据具体测试情况而定。(2)QTP取数。打开浏览器,登录系统,找到已填平的课题编号,打开报表,点击报表上方的“编辑”按钮,使报表处于可编辑状态。然后打开QTP应用程序,打开并运行QTP取数脚本,脚本运行完成后,会生成一个Excel文件,里面存储的是从报表可编辑单元格中取的数据,以及数据的坐标等信息,这个文件是造数的数据源。有几套报表数据,就运行几次QTP取数脚本。(3)QTP批量造数。打开浏览器,登录系统,打开需要填报课题的空白报表,点击报表上方的“编辑”按钮,使报表处于可编辑状态。然后打开QTP应用程序,打开并运行QTP造数脚本,程序运行完成后,点击报表上方的“保存”按钮,一个新课题的数据就填报完成了。需要造几套数据,就按照流程,运行几次脚本即可。

2.3QTP的应用效果

QTP在三大计划预算管理填报系统测试中的应用具备几项优点:(1)三大计划预算管理系统的填报系统的报表使用的CELL控件,可以被QTP识别。(2)QTP应用就取数造数这个功能点进行,即使需求变更,也只是报表结构或者字段的变化,不影响QTP脚本的复用。(3)我们将各个系统不通用的部分,如登录系统、打开网页、新建课题等操作,不放在脚本中,而是由人工完成,这样不但提高了QTP脚本的通用性,还降低了QTP的维护成本。QTP自动化测试脚本具备的优点,使得该脚本在实际测试工作中,很容易上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好地辅助了系统的测试工作。人工测试与自动化测试相结合的测试模式,大大提高了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测试成本,保障了系统投入使用的进度。

篇(8)

会计业务流程是业务流程的一部分,是信息的财务会计部门收集来自企业的经济业务数据,并生成业务流程管理活动的会计处理信息。由会计方法所产生的财务信息,是企业管理层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信息处理数据采集的会计业务流程的准确性程度与效率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管理的行为。经济业务处理的数据采集其载体主要为原始凭证,全面准确的数据信息是会计处理的基础。

(二)ERP环境下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

ERP的应用,不仅仅是引入现代化的管理软件,使企业实现自动化日常管理活动,更重要的是企业管理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使其更加合理化、科学化,从而大大提高运营效率。提高企业业务流程处理的效率,一方面是从软件本身,另一方面得益于业务流程重组。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会计业务流程缺陷要求进行会计业务流程重组

传统会计业务流程的会计数据通常在经济业务发生后,因此,财务报告数据往往不具备及时性。滞后的会计信息降低对管理决策的支撑程度,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使相关信息的应有效果大打折扣。

2.ERP系统信息的集成性要求进行会计业务流程重组

ERP系统最大的特点是管理信息、财务模块和其他模块紧密相连,从而消除信息孤岛的问题。在ERP环境下,很多工作可以通过其他部门的员工来收集,然后由财务部门进行信息集成。原始数据可分别由各个部门录入,财务部门需要时可随时调用。因此,工作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会计的工作流程也必将进行调整,对应于企业信息集成的需求,我们必须要重组的会计业务流程。

3.ERP实施要求进行会计业务流程重组

ERP系统是基于业务流程,物流,资金流设计的,取代了传统的信息收集,管理,统计等汇总统计和传输,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不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就不能成功实施ERP系统,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会计业务处理应在ERP系统的框架下进行业务流程再造,以确保公司实施科学规范的会计业务处理程序。

二、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ERP的应用,不仅仅是引入现代化的管理软件,使企业实现自动化日常管理活动,更重要的是使企业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使其更加合理化、科学化,从而大大提高运营效率。一方面从ERP软件本身来说,提高企业应用ERP的效率;另一方面是由于业务流程再造。基于业务流程再造思想重组的会计业务流程的ERP应用变得格外重要,特别是在企业的业务种类多、复杂交错的过程中,ERP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业务流程重组

在订单流程中,通过建立产品数据表和历史销售数据表来有效的减少订单的修订;建立供应商信用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历史价格,使得供应商的选择和定价过程有据可依;从地域上将订单过程进行任务整合;通过信息系统的建立来实现订单传递的自动化,有效的解决旧的订单流程中订单不断修订、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

(二)财务流程重组

通过增加采购预算功能、有效控制资金流和系统付款工作,解决财务缺乏统筹规划与管理问题;通过注册权责清晰的子分公司,逐步完成收汇、报关、核销、退税等方面工作来降低出口所引起的财务风险;由专人定期对账,将工作化整为零来解决对账过程繁琐、账目不清等问题;将地域上的职能进行整合,减少需核对项目来解决信息分散、共享性差的问题;通过运用信息系统,整合业务与财务流程,解决财务与业务脱节问题,实现财务流程的自动化。通过资金管控系统,有助于了解资金的去向,更加有效地控制资金。传统的会计业务流程己经不能够适应 ERP系统的要求并会影响其功能的发挥,因此必须重组传统的会计业务流程,使其能够适应 ERP系统的要求,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

三、对于ERP系统的建议

对会计业务流程的改进措施:

(一)改变管理理念、工作方式

ERP系统给企业带来了全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改变了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方式和重点,摆脱了过去的事务性、重复性工作,有更多的精力深入工作。以财务工作为例,会计工作从以往对数字的计量与纪录,转向对信息的加工和分析。

(二)有效分散工作、责任追查到人

在系?y实施前各种文件信息分散在相关员工手中,其完整性和准确性全靠工作态度和自觉性来保证,一旦出现问题互相推卸责任。信息系统投入使用以后,工作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统一要求存入数据库。一旦某个环节信息出现问题,可以直接追查到相关人员,并及时更正。系统有利于有效分配工作,全部相关人员参与到系统中,对各自部分工作负责,有效杜绝了员工工作量不对等现象。

(三)流程标准化、有效管控

篇(9)

2.作为一种需要在较高频率上进行审计的方式,持续审计必须要实现审计程序的自动化。所以,内部审计部门无论是从实现持续监控的需要,还是为了满足审计的需要,都需要在审计模块或持续监控系统融入更多的现有审计程序,实现会计流程中嵌入审计流程[1]。

二、审计流程在会计流程中嵌入的基本思路

1.对审计程序中具备自动化潜力的审计部分进行规范。手工审计程序根据自动化可能实现的程度分为具有能够实现自动化潜力的审计程序、可以直接实现自动化的审计程序和不能实现自动化的审计程序三大类。可以直接实现自动化的审计程序主要是用来完成常规并可重复的结构化工作,这类审计程序能够实现自动化。所谓不能实现自动化的程序,是指那些必须由人工来完成的程序部分,或者是审计职业判断无法用计算机来模拟判断,也不能分理处可自动化的程序部分。所谓的具有能够实现自动化潜力的审计程序,是指某些可以通过进行重构实现规范化的审计程序,这类审计程序需要审计人员通过计算进行模拟并运用自己职业进行逻辑判断。而对审计程序中具备自动化潜力的审计部分进行规范,就需要审计部门建立一种统一的审计方式,保证审计程序执行的准确和一致性,规范不同审计人员对具体审计程序在理解上和运用上的差异。这种规范化,是指在不把审计职业判断的空间进行全面清除的情况下,通过考虑各种不同的审计环境之下,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程序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可能情形,并将其归纳入计算机审计程序中统一执行,达到将人工审计程序转换为计算机可执行程序的目的。

2.基于有些审计程序在实现规范化上技术难以达到或者成本要求太高时,可以采用基线监控的方法。基线监控,是指在业务流程的某个时点系统设置一个基线参照,并将后续时点与这个基线参照相互比较,从而自动识别其偏离基线的情况。基线控制方式实施容易且成本较低,但仅适用于那些限制性控制的设置,审计覆盖面较为狭窄。同时,基线还需伴随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变而做出与之相对应的调整,其有效性更需要通过大量的手工工作加以验证。此外,最初设置基线时,未达到系统平稳之前,需要运行一段时间,对其监控结果进行分析,慎重决定当前基线值的添加或删除工作[2]。

3.从实时或接近实时的对详细交易的评价到对快照、详细交易或者综合数据的周期性评价,这是持续审计活动的频率范围。鉴于自动化的持续审计测试可以控制确认的成本和降低执行风险评估,相较于传统审计而言,持续审计可以在一个相对比较高的频率上执行。而高频率的持续审计留给不符合要求的调整或交易的时间有限,同时,还能减少依赖那些不能实现自动化的审计程序,因此,较高频率的持续审计同样可以提供相对比较高的认证水平。

4.为防止形成重大风险或重大控制缺陷,在审计流程中一旦出现控制异常或者风险增加的特殊情况,持续审计系统将会自动警报,并将异常通过短信、自动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的方式通知审计人员或企业内部相关责任人,提醒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问题。持续审计的警报管理需要审计人员先行将警报的审计结果进行排序,按照警报的缓急顺序加以执行。当审计系统中发送警报的控制参数的设定发生错误或者过于保守时,可能会出现警报涌现的现象,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相关人员决定全部忽略警报或强迫关闭警报开关,因而没法处理审计流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出现这种现象,审计人员应先行调查例外报告,再调整相应的控制参数,进而不断完善警报管理系统。此外,当企业经营环境发生变化,而引起警报涌现的问题时,企业需要对原有的控制参数重新做出评估和调整,达到强化持续审计系统警报管理的效果[3]。

5.在会计的信息化建设中嵌入审计流程。目前,持续审计已经被许多大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所采纳。这种将审计流程嵌入会计流程,通过实时监控会计流程、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从而实现持续审计的方案,无不体现了企业需要重视实现企业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报告和审计等各方面信息化的要求。

篇(10)

几十年来,石油化工工业自动化技术随着工艺和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从初期简单的手工操作到连续工艺及负荷不断加大,对生产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对控制的要求及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仪表使用越来越普遍,从简单回路的闭环控制到单元装置的全面自动化,使用的控制工具也从气动单元组合仪表、电动单元组合仪表到DCS的广泛应用,控制水平也从单参数简单控制回路到多变量复杂控制回路,先进控制系统、优化控制系统在各种场合都有成功应用的典范。

一、化工自动化释义及其重要意义

在化工设备上,配备上一些自动化装置,代替操作人员的部分直接劳动,是生产在不同程度上自动地进行,这种用自动化装置来管理化工生产过程的办法称为化工自动化。实行化工自动化的重要意义:

(1)加快生产速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

(2)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

(3)能够保证生产安全,防止事故发生和扩大,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利用能力的目的;

(4)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实现,能根本改变劳动方式,提高工人文化技术水平,为逐步地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创造条件。

二、石油化工综合技术的结构构成

一般而言,流程工业企业对综合自动化技术的需求主要关注4方面的问题。(1)安全:即需要用高可靠性的控制系统、检铡和执行机构对设备与装置的运行提供保证,进而对关键装置进行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2)低成本:通过先进的工艺及工艺参数以降低能耗和原料消耗,以及通过先进的建模技术、控制技术和实时优化技术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转化率。(3)高效率:通过先进的计划调度与排产技术和流程模拟技术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4)提高竞争力:通过数据和信息的综合集成,如先进的管理技术(包括ERP、CRM、SCM等)、电子商务、价值链分析技术等,以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值,最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根据国内外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的总体结构可以分成3层结构。

(1)以PCS(过程控制系统)为代表的基础自动化层。主要内容包括先进控制软件、软测量技术、实时数据库技术、可靠性技术、数据融合与数据处理技术、集散控制系统(Dcs)、现场控制系统(FCS)、多总线网络化控制系统、基于高速以太网和无线技术的现场控制设备、传感器技术、特种执行机构等等。

(2)以MES(生产过程制造执行系统)为代表的生产过程运行优化层。主要内容包括先进建模与流程模拟技术(AMT:Advanced Modeling Technologies)、先进计划与调度技术(APS:Advanced Planningand Scheduling)、实时优化技术(RTO:Real-time Opfimization)、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数据挖掘与数据校正技术、动态质量控制与管理技术、动态成本控制与管理技术等等。

(3)以ERP(企业资源管理)为代表的企业生产经营优化层。主要内容包括企业资源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产品质量数据管理(PqDM)、数据仓库技术、设备资源管理、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等等。

通过研究生产过程制造执行系统(MES)及相关技术,可以实现在线成本的预测、控制和反馈校正,以形成生产成本控制中心,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运行,可以实施生产全过程的优化调度、统一指挥,以形成生产指挥中心,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控制;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质量跟踪、安垒监控,以形成质量管理体系和设备健康保障体系,保证生产过程的优化管理。

三、企业综合自动化所需要的关键技术

(1)信息的集成、挖掘和增值

信息集成是综合自动化的核心,而数据库管理系统则是信息集成的基础。由于流程工业的特点,有大量的反映生产过程状态的实时海量数据需要处理,管理和有效地应用,因此实时数据库管理系统是采用实时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与控制,对生产状态进行分析与评价的基础。因而流程工业信息集成环境中需要同时设置关系数据库和实时数据库系统。作为整个系统信息的集散地。这两个数据库既可独立地操作,又可协同动作,及时并行或交叉地处理来自全厂的各种信息。真正做到信息集成与共享。信息挖掘和增值的目的是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

(2)科学的决策支持

生产经营决策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还处于经验决策、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而科学的决策支持则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成本效益分析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应用财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以得到垒企业综合经济指标的过程。在炼油企业综合自动化中,成本效益分析是炼油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炼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的必需步骤。

成本效益分析以企业获得最大利润为目标。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产方案的盈亏分析,为企业领导提供实际生产经营过程和生产计划的经济指标,以提高企业决策水平,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为了达到公司预先制定的利润目标,就必须协调好企业各部门的工作,即原油采购、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调度和产品的销售等。由于原油是炼油厂生产的主要原料,原油成本占了产品总成本的80-90%,因此,为了实现利润目标,必须首先控制原油成本,即控制原油的采购价格。

上一篇: 农村养殖业发展 下一篇: 科研课题管理工作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