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16:45:0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绿色农业的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食品已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而许多学者的大量研究也表明,二十一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理想模式和可行模式是绿色农业。目前,积极发展绿色农业,已成为我国迎接国际挑战的战略举措。
青海是资源大省,也是生态大省。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农业资源不仅为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也为发展绿色农业奠定了基础。以绿色理念发展特色农业经济,是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效益的“双赢”选择。而科学选择青海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不仅是将青海农业劣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形成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最优选择和有效途径,更是保护“三江源”生态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
特色农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发达国家。适时,世界各地掀起了开发特色农产品、发展特色农业的热潮,荷兰的设施农业、日本的农业公园、美国的生物农场、以色列的节水农业等都以不同的发展模式脱颖而出。在这些模式中,各国更是从自身农业资源出发,将发展农业与保护环境有机结合,采取多种措施使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保持平衡。例如,在德国,其农业的战略定位是除了提供食物外,更赋予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功能。特别是近年来,德国把有机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积极实施“绿色生态”农业计划,禁止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化学合成的生长调节剂、转基因技术;限制单位面积畜禽饲养数量;实现饲料因地制宜,自给自足;每年7%的耕地休闲以此改善土壤的理化环境;采取建立国家森林公园、农业自然保护区及杂草保护区等措施,来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
在我国,特色农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一般认为特色农业包括示范农业、设施农业、订单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等。其模式可以从生产要素、区域化、产业化三个角度加以分类:按生产要素分,有特色产品、景观农业、区位农业、工程农业、示范农业、循环农业6种发展模式;按区域化分类,可分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型、企业带动型、市场主导型、区域经济发展型、技术带动型5种发展模式;按产业化分类,可分为带动模式、主导模式、协会支撑模式、结合模式4种。
国内外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告诉我们,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利用各地资源优势,发挥产业效应,实现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青海的特色农业不可能复制任何一种典型的、完全的发展模式,更不能像美国那样一些农业经济发达、金融资本雄厚、科技和现代化水平高的国家一样发展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化、机械化农业和畜牧业。青海地广人稀,农村人口众多,但文化程度普遍较全国低,农产品经营分散,农业基础设施、科技含量、市场发育、经济效益都很低,特色农产品基本上都以出售原材料、加工初级产品为主,良好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甚至“拿着金子当铜卖”。同时,由于青海特殊的地理条件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使特色农产品不可能只注重规模开发或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产业化、机械化发展,而应结合实际,各取其优,走特色发展之路。
二、特色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以青海为例
1.青海特色农业发展概况
特色农业给各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在青海,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气候等条件,造就了丰富的农业资源,也为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基础。
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和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有广阔的天然草场,据统计,可利用的草地面积3162.3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3.8%,草质优良,为特色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全省有经济动物400多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仅木本、草本、藤本、真菌、地衣等植物蔬菜就有700多种,且大多处于野生状态,农业生物资源具有贮藏丰富、种类多、用途广、绿色、高原特色显著的特点。此外,青海的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有著名的青海湖,藏传佛教著名寺院塔尔寺,阿尼玛卿大雪山等独特旅游区。这些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为青海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而多样的物种资源、人文环境和基础条件。
依据特有的自然和生物优势,青海立足特色,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品质为核心,进一步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并克服耕地面积小,质量差,草地退化严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据青海省农牧厅统计,2009年,青海在确保薯类、油料、豆类等传统经济作物产量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变化扩大了优势作物种植,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8万亩,比上年增加7.1万亩,蔬菜总产达到122万吨,新增17万吨,果品面积达到13.4万亩,比上年增加3.36万亩,果品总产达到2500万公斤,新增200万公斤;花卉面积达到7500亩,比上年增加500亩;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8.7万亩,比上年增加9.15万亩。经济作物的发展,使农牧民新增收入25700万元,人均增收70元。
为发挥优势农产品效益,青海初步建成了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了百万亩优质油菜、百万亩优质马铃薯和12个国家级粮油高产示范县,建立优质蚕豆出口基地35万亩,新建沙棘基地4.5万亩、枸杞基地2万亩。另有中藏药生产基地、特色果品、花卉等生产基地,正逐步成为青海省部分地区特色经济的又一增长点。截止2009年底,全省已形成648个“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其中,从事种植业的448个村、养殖业的106个村、非农产业94个村,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到76.6%。
2.主要模式
青海深居内陆,地广人稀,日照时间长,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大,加之独特的冷凉气候和地域特征,使青海农产品具有天然的绿色、无污染特性及有效养分含量高等优良品质。同时,高海拔、强紫外线、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又使青海成为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这些有利的基础和条件,使青海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具有了很强的优势。根据青海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因素,综合青海近年来特色农业发展实践,从发展结构的角度将青海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产业带动型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公司+农户”的形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业基地为基础,绿色生产为手段,加工转化为龙头,效益农业为目标,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即公司与农户之间以合同的形式建立起稳定的供销关系的经营模式。
青海蜂产品生产企业和青海文元养殖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门源县三福粮油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大多采用了这一模式。该模式较为广泛的被认同和使用,是因为这一经营模式不但能够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还通过合同的方式实现了分工合作:公司帮助农户收集市场信息,提供技术指导,农户向公司提供农产品 ,公司又通过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将农产品原料或加工后的农产品推向市场,实现了订单农业,减少了农民的交易成本和交易的风险,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这一模式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围绕种植基地,生产一项或多项产品,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格局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形成之前只有少数农户开始选择具有地方特色、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进行生产和经营,因其投资小、见效快、适合农户种植等特点,通过周边扩散使其他农户逐渐接受,从而使种植规模扩大,形成基地,产品交由相关公司加工销售;或由农业生产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投资建成基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有了公司的带动,农户不再为生产出的农产品愁销路,而且公司还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既保证了生产的数量和质量,也促进了公司和农民收益的增加。青海61家省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和这其中的1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大多采用了这一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订单农业等方式来带动农户和企业的“双赢”。这一模式成为当前青海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
目前,青海除了利用这一模式发展青稞、油菜、马铃薯、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外,还利用东部地区、西部柴达木盆地优良的光、热、土资源发展特色沙棘、枸杞产业,已形成“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林业产业发展。据青海省农牧厅统计,2005年以来,结合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青海省林业部门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大力扶持清华博众、柴达木高科技药业、康普德等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积极发展沙棘基地、枸杞基地,至2009年建成沙棘基地26.8万亩、枸杞基地14万亩,对改善和治理荒漠化土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生态效益明显。
该模式有利于土地流转,形成规模经济,同时也能减低农户的市场风险,推广农业科技,增加农牧民收入。但由于双方协作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所以公司和农户存在市场、诚信、劳动成本等方面的不确定性风险。
第二、“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
这一模式以农民合作组织为依托,农民通过以实物、土地使用权、专业技术、产品等折股入会,发展现代农业,这是保护农民经济利益的有效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发挥了区域资源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农民自愿组建、自愿加入合作组织,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组织化程度。
随着青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经营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种植业、畜牧业、农机服务、土地流转集中耕作等领域。截止2009年底,全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890家。其中,从事种植业的占36.3 %;从事畜牧业的占48.9%;从事花卉、苗木等林业的占3.6%;从事技术、销售、农机、土地流转等服务类的占5.5 %;从事渔业、手工业等其他的占5.7%。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员、协会会员达到11.8万人,参与联合经营和合作经营的农牧户34万户,占全省农牧户的40%。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收入,还加快了青海特色产业发展的进程,涌现出了一批以“一村一品”特色产业乡村为背景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乐都县雨润、高店两镇,以大蒜种植基地为主的富民大蒜专业合作社;碾伯、高庙两镇,以辣椒、黄瓜种植基地为主的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互助县八眉猪养殖、化隆和循化县的牛羊育肥等都采用了“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
这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青海应用比较广泛,成本较低,形式灵活,管理更直接,容易激发农户积极性,方便形成“农超对接”等低成本运行方式。但目前青海这类模式中存在融资困难、管理制度不健全、组织设计松散、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限、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今后需在资金、技术、人才、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加大培育力度。
第三、“专业市场+农户”模式
这类模式是以专业市场,如花卉、蔬菜、观光体闲等为依托,农户产地生产紧随市场需求,并以市场为核心逐渐向周边辐射,形成以专业市场为核心的生产经营模式。专业市场的参与者有生产专业户,运销专业户等。农户根据市场需求或与各购销专业户的协议安排生产,使信息传递更加迅速,较好地解决了生产对市场的适应问题。
青海发展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以大中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在便于集散流通的城乡结合部建立农产品专业市场和生产基地,通过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和农户直接沟通,使农户与专业市场之间通过产品这一纽带形成一种相互连接、相互依赖、互为发展、互惠互利的产业化组织关系,广泛带动周边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形成专业化区域经济发展带。如青海实施的黄河、湟水流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使海东和西宁周边蔬菜、肉蛋奶、花卉、药材等种养植产业与市场直接对接,建立起了专业市场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再如:乐都县兴农农产品产销协会,开展农产品订单生产、加工、储藏、运销和科技培训、实用技术推广等业务,在县内建立了84个基层购销服务点,与北京华联、西宁大百、宁食集团、华润万家超市等多家超市实现“农超对接”,使生产的产品直接对应供应的专业市场,有力地促进了特色农产品市场价值的实现和竞争力的提高。但这一模式中专业市场的规范管理、农户与专业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的互惠互利机制的形成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和加强。
②旅游文化型模式
旅游文化型发展模式是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利用区域内特有的自然和特色农业优势,经过规划和建设,集赏花、垂钓、采摘、餐饮、健身、宠物乐园等设施与活动于一体,形成具有生产、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乃至教育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7]。
青海旅游文化型模式既融合了当地独特、自然的农业资源,还融合了多民族文化内容。青海是藏族、回族、土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奇特的山水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众多的人文景观,也为旅游、观光增添了文化内涵。青海通过当地独特的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和特色农业资源发展旅游业,既吸引游客,又增加了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如贵德县的“梨花节”、民和县的“桃花节”、门源县的“油菜花节”,还有各地特色“农家乐”等,就是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和民俗风情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农业旅游模式。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农牧业科技含量,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青海各地还建设了集科研、展示、示范、推广、培训、农产品加工、观光为一体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为以特色农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又一新型模式。
青海发展这一模式的优势是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实现农业发展与休闲旅游的结合,增加了农业的附加值。缺点是,就目前而言,投资主体有限,难以深化综合优势,缺乏将农业项目、娱乐活动、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等达到优势组合的最佳效应,且发展规模较小,品牌特色不鲜明,模仿度高,难以彰显核心竞争力。
③设施农业模式
设施农业模式是通过采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人为地创造出相对可控制的动、植物生长环境,以有机肥料全部或部分替代化学肥料、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为主要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动、植物的共生互补促进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农业生产依赖自然环境的一种新型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它具有高投入、高科技、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
近几年,青海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积极发展日光节能温室,初步形成了以川水地区为主,由西宁周边地区向州县,由川水地区向浅脑山,由农区向牧区的温室产业带。甚至在海拔4200米的玉树州曲麻莱县种植温室细菜,开创了在高海拔地区设施农业建设的先河。设施农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提高了市场蔬菜的供给,也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
该模式的优势是利用现代化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摆脱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缺点是需要的资金量大,技术性要求高,投资主体有限,对目前青海大多数地区而言,只能更多的依靠政府扶持发展设施农业。
三、以绿色农业为目标的发展模式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走绿色农业的发展模式,我国特色农业必然也要朝这个方向发展。青海是资源大省,更是生态大省,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依据青海特有的农业资源和环境优势,青海特色农业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必将朝着生态保护型的绿色农业方向发展,以绿色理念实现特色农业的现代化,实现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所说的“把保护生态与发展农牧业优势统一起来,走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生态改善和农牧业经济发展的‘双赢’。”
在我国各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同样重要。农业经济的发展既要走特色发展之路,更要把提高农民收入、建设小康农村同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农业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经济的“双赢”发展、可持续发展。而绿色农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因此,包括青海在内的我国特色农业的理想发展模式应该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绿色生态型发展模式。
国内外和省内外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将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组织、企业等主体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其组织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才能实现这一产业的高效运转。而通过发展“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可以促成农牧业在产业化发展中实施绿色发展的联结机制,使特色农产品在生产层面上,由小型规模化农户家庭生产经营为基础,建立起标准化生产基地;在生产服务方面,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绿色技术和信息推广为主导;在产业运作方面,以 “公司+合作社+基地”为系统,将产品开发、信息沟通等结为一体,设立产业联盟或行业协会,组成高效运行的组织结构,形成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和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绿色生态型发展模式,有利于提高特色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效益。因此,建立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种、养、加”平面结合和“产、供、销”垂直结合的绿色生态经济系统, 有利于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联合, 充分发挥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带动的作用,以达到资源有效与节约利用、生态环境得以保护与改善、农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农村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实施对策
1.系统化建设
以绿色农业为目标发展特色农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从标准化建设、组织化建设、产业化建设做起,把生态建设、农村小康建设纳入这一系统建设工程中进行整体化运作,以农地制度改革和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运行、健全产业化经营体系为途径,全面实施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强化监督绿色产品生产、加工标准,系统开展以无公害农产品为基础、绿色食品为中端、有机食品为高端的绿色农产品的种植、加工和销售。
2.市场化运营
以绿色农业为目标发展特色农业,必须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需求,适应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竞争的省际化、国际化。坚持企业自主创新与政府引导、支持相结合,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做大做强农业资源型企业,使资源优势通过市场转化成经济优势,造福农牧民,造福消费者。特别是在农产品的开发方向上,应以产品的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为手段,明确目标市场,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的认知度,要注重以品牌建设促市场效益,实现“产业品牌化、品牌产业化”发展格局,尽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农牧业产业群和产品品牌。
3.区域化布局
因地制宜,科学布局,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因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区域特色,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药则药,形成各具特色的绿色发展模式;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较为完善的技术、信息、资本交流平台,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及其农业生产结构,实现科学、合理的区域布局。
4.产业化经营
目前,农业经济已进入后农业产业化时代,它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为主导,更注重产业链条的严谨性和价值的创造性。要运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培育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和手段,形成市场连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格局。特别是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紧紧依托和围绕优势资源及其特色产业,突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有效整合龙头企业、能人大户、集体经济组织的力量,形成多模式、网络化的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允许行业协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和其他多种形式发展,鼓励开展技术、劳动和资本的合作,以创办服务实体为主,提高合作社的服务能力,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标准生产、商标注册、品牌培育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的产业服务链条。
参考文献:
[1]李晓俐. 德国农业农村发展模式及其启示[J].北京:世界农业,2009(6):41-43
[2]金莲,王永平,刘希磊.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11): 6070-6072
[3]邹晓娟.“公司+农户”经营模式探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12):34
[4]孙国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J].上海农村经济,2008(12):22
[5]刘宁侠,张云玲.我省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壮大[N].青海日报,2010-2-24(6)
[6]曹建勋,吴晓杰,张理廷.海东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路劲与模式探析[J].青海金融,2010(3):17-21
其次,绿色农业经济生产过程是先按照农业生态规律,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然后在此基础上达到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活动过程。所以,绿色农业经济生产与一般农业物质生产有着本质的区别,它通过采用具有节约、清洁、无污染等优点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将经济发展同农业生态环境附加值的增长联系起来,实现了二者协调统一的发展。
最后,由于绿色农产品减少了生产、消费过程中及消费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因而降低了未来社会治理污染所需投入的资金、技术与人力的强度,也就是降低了未来清洁环境的成本,使得绿色农产品具有很高的价值。所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二、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条件
1、地域环境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地域环境体系有助于我们掌握绿色农业生产区的区位特点,使绿色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能扬长避短,根据各种生物所适应的特定繁殖生态位来发展相应的种植与养殖业,以逐步达到绿色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目标;有助于我们看清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条件与不利环境条件,使绿色农业生产者及时掌握区域环境容量,确定绿色农业生产区所必须遵循的环境约束条件的临界点与阀值,进而将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控制在可承载的环境容量之内。通过提高一个绿色农业生产发展的环境预警屏障,促使绿色农业生产者保持这个生态环境体系的良性循环,以使其足以支撑绿色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下去。所以,地域环境在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是最为基础的支撑条件。
2、农业资源承载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撑条件
农业资源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范围内,人均占有的农业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当代及后代人口基本生存与发展的支撑能力。从农业生存的角度来看,某一地区所拥有的农业自然资源数量越多、种类越丰富、质量越高,那么该地区的农业资源承载力就越强,其支撑作用也随之增强,农业的生命力也就越旺盛。绿色农业作为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虽然依靠绿色技术提高了资源利用率,以满足人们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欲望,但并没有改变农业自然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原始承载力,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农业自然资源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的弹性。
三、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1、财政政策
国家结合现有的财政扶持政策,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的同时,出台一系列支持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财政政策,以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绿色农业领域的转移。
国家在完善现有税收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相应的、专门针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制定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信贷扶持政策,对积极从事绿色农业生产,推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绿色农业生产经营者,通过农业银行和信合以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优先贷款等方式予以资金上的支持,并拓宽他们的融资渠道,以逐步完善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融资模式。
通过探索绿色农产品的资源价格体系构造,理顺不同地区的价格体系间的关系,出台绿色农产品的价格调节政策,以确保绿色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效益。
2、技术研发
减量技术:大力普及高效喷灌设施,推广高效栽培技术和集约化养殖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用绿色农产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动农业资源高效产出技术和无害化生产。
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应用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在某些相对产出效率较低的农业生产部门,积极推广投入产出转化系统的优化技术,以促使绿色农业生产者更新现有生产设备、再造生产工艺流程、调整绿色农产品结构和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替代技术:重点研发再生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积极推进绿色农业能源的应用技术,大力鼓励低物耗、低能耗和高转化率的生物质能转换技术。
绿色农业是指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工作装备和管理经验,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1],以促进农产品、生态安全以及提高农业综合经济的协调统一为目标,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2]。但是由于受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3]。笔者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济南市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发展绿色农业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找出加快绿色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1济南市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济南市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上,大力提倡绿色农业的发展。随着政策扶持和技术推广,济南市的绿色农业生产基地数量逐年增加,并结合现有资源发展特色济南农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典型示范、政策倾斜等措施,从整体上提升济南市现代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济南市坚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以减肥、控药、洁田、修复、循环为技术路线,2015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8.7万hm2,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完成农业有害生物防治面积900万hm2、统防统治面积120万hm2。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630”工程,着力推动多种经营主体和经营方式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章丘市、历城区分别晋升为国家和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一区六园”和200个都市农业园区总面积近4万hm2,农高区“四园一校区”重点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彰显,逐步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综合体。2016年济南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36家,是2010年的1.5倍,实现销售收入469亿元。
2有利形势及存在问题
2.1有利形式
2.1.1政策支持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并在制度和政策方面采取了相应措施,且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4]。政府部门的重视推动了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2.1.2旺盛的市场需求推动了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民的教育水平有所提升,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广大群众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5]。目前,绿色农产品市场总体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形势,从中可看出绿色农业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1.3生态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逐渐受到重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促进现代农业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6]。当今社会,注重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已成为一种新的理念和趋势,农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不但改善了济南市环境情况,也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7]。2.1.4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成为必然趋势。绿色农业经济是农业发展的新的转变方式,它有利于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实现农民增收[8]。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任务,这为济南市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9]。
2.2存在问题
2.2.1耕地减少。近年来,济南市耕地面积有所减少,2008年济南市耕地面积为360664hm2,而到2014年耕地面积为359725hm2,6年时间济南市的耕地面积减少了939hm2,再加上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污染、过度施肥等原因,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绿色农业的发展速度[10]。2.2.2环境污染影响绿色农业发展。工业中废水、废气、废渣成为发展绿色农业的障碍,造成水域、土壤、空气的污染比较严重[11]。小清河是发源于济南市的重要的农业灌溉河流,近年来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大量排入小清河,远远超出其自净能力,致使小清河严重污染,对济南市农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农业方面,2005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为197501t,2015年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增长到229933t,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受到影响,虽然近几年济南市加大了综合治理工作力度,但是目前仍然阻碍济南市绿色农业发展。2.2.3很难构建完善的市场体系。济南市作为发展绿色农业较早的城市,在绿色农业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也带动了其他县市发展绿色农业的积极性。但济南市绿色农业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企业与农户的结合还相对松散,缺乏完善的市场共享、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12]。2.2.4专业人才相对缺少。农业人才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3]。近几年来,济南市通过与高校合作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但这与农村总人口相比,差距仍然偏大。专业人才的匮乏也成为阻碍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14]。
3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3.1合理规划绿色农业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辽阔,各地区环境条件存在差异,各地发展绿色农业的经济资源和条件也有所不同[15]。济南市在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依据当地自然和农业经济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基础条件,确立合理的发展目标,做好绿色农业的规划设计,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特色产品[16]。
3.2加快绿色农产品开发和体系建设
加快完善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市场体系,并且健全基地建设、环境监测、产品质检和市场监督等管理体系。科研部门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绿色农产品的研发,为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提供技术支撑[17]。
3.3建设并推广绿色农业示范区和龙头企业
建设推广绿色农业示范区,并加大对农业方面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以打造一批具有济南市特色的知名绿色农产品品牌,并利用绿色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会及各种媒体,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18]。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02-2
1 农业生态保护简述
1.1 人类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与保护
生态系统通过漫长的演化过程使自身具备了在一定范围内的自主调节和自主控制等能力,使其在结构与功能上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从而保持相对的稳定。然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与对自然规律认知的严重不足,使人类长期处于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发展的模式,它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与影响已经超出了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降低必然会导致其功能的退化,使其平衡难以维持,进而严重危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这些发人深省的教训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要以坚持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由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上,所以要求人类采取措施对生态环境进行维护和治理,生态保护的概念也由此产生。生态保护是人类以生态学为指导,遵循生态规律有目的地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维护和治理的活动。通过针对人类不合理的资源利用和开发活动进行约束和调整,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限制在生态承载力限度范围内,以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
1.2 针对农业的生态保护
农业生态环境是指农业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各种天然和人工改造的环境要素的总和,包括土地、土壤、森林、草原、水源、空气、阳光、温热、微生物等农业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这些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农业生态环境总和系统,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载体。
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离不开对农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这两者作为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态保护的重要对象。由此可见,农业生态保护的实质就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间的协调统一。
首先,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经济发展的载体,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物质基础。人类不仅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资源,获得更多的生产、生活资料,更要从根本上解决如何通过保护农业生态安全来获取充足、优质、安全的农产品的问题,从而达到产量与质量上的双达标。
其次,人类作为农业生态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主体,必须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面对全球性的人口数量增加和消费质量要求的提高,必然会引起对于农产品消费总量和总体质量两方面的需求大幅增加。虽然人类试图通过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来解决这一问题的能力在不断加强,但是,这一过程所产生的“三废”等有毒、有害物质同样会对农业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如果这种危害超出农业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危及到农业生产和人类安全。
2 生态保护与绿色农业发展的必然联系
2.1 生态保护是绿色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绿色农产品作为绿色农业的产出,与传统农业相比,不仅对农产品的营养、卫生标准要求严格,同时对农产品产地的生态环境、原料作物的生产规程、包装和储运过程都有着更多的规范,但对于绿色农业及其绿色农产品更基本的要求在于生态环境。
绿色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会对绿色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现实却是:“三废”排放无序、农化物质滥用等一系列造成环境污染、资源缩减和生态系统失衡的不合理问题在我国仍然十分严重。只有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着重发展农业生态建设,以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绿色农业的立足点,才能使我国的绿色农业得以更好、更快的发展。
2.2 绿色农业的发展对生态保护起到促进作用
农业生产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常是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合理造成的。如果农业发展以破坏生态、掠夺资源的方式进行,它所带来的效益也只是短期的,而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却是长久的。这种不合理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绿色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并已在我国农村逐步推广。由于绿色农业在理念上强调对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利用,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并且把生态环境作为绿色农业生产的根本。所以,绿色农业生产会极大的提高农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绿色农业的生产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所以,它对保持生物多样性、提高植被覆盖率等方面都有长远的重要意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3 绿色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1 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概述
首先,发展作为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目的,其主要是农业生态环境由广度到深度全面提高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中的多数资源都具备可再生的特点,并且各因子的结构和功能都会根据农业生态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产生不同的变化以维持农业生态系统自身的稳定性,这些时刻变化的因素都使得绿色农业生态的发展具有动态的特性。
其次,农业的发展既要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又不能对生态环境产生过为严重的影响,所以,如何使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之间建立长期协调统一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重要难题。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自身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结合,其在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更是体现出极强的统一性。
最后,绿色农业生态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单纯的经济价值上,同时它还具备环境价值与社会价值,这就使其在功能上具备了一定的多样性。绿色农业发展是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整体,这是它区别于传统农业的重要特点。
3.2 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概述
3.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绿色农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与其持久发展的能力是分不开的,农业生态系统本身的调节能力固然重要,但要做到绿色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绿色农业系统的可持续性,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里的可持续性是指绿色农业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仍能保持或恢复其生产率的能力。
为贯彻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要求:第一,根据可持续性的条件调节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生态允许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第二,有足够的绿色农业设施系统保障能力,确保在季节与气候不利的情况下仍可以确保农业生态的稳定性;第三,绿色农业生态环境的长期建设也决定了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2.2 有序发展原则 绿色农业生态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可以通过吸取国外的成熟经验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错误,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进行,绝不可以忽视农业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盲目的。在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业尚处在不发达的传统农业阶段,农业生态环境也在逐步恶化,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所以,这就要求我国的农业生产要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现代农业科学分步骤制定与其相配套的农业生产管理办法,循序渐进地进行优化,为今后的绿色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积累财富。
3.2.3 立足资源与环境原则 发展绿色农业,要立足节约优先、环境优先的原则,进行农业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在节约资源方面,要通过发展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绿色农业循环经济,尽可能的做到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非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在环境治理方面,要从政策上加大污染的防治力度,尽可能的减少其他生产活动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大面积污染,并对与绿色农业生产相关的水、地、生物等自然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为绿色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逐步实现绿色农业和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立东,刘新勇,孟慧君,罗昆.绿色农业生态发展论,人民出版社,2008.
1.1 绿色农业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经济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的一种“可承受的经济”。绿色农业经济是绿色经济的一种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以知识经济为导向,从社会生态条件出发,要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资源的协调发展。所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可以避免过分片面追逐产业经济增长或单纯附和生态农业,能够使农业产业由经济总量增长向社会收益增长转型。
1.2 绿色农业经济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绿色农业经济的生产过程是要遵循一定的农业生态规律,合理开发各种农业资源并使农业生态环境的维持良性发展,在此前提下达到的农业资源可长期循环利用的活动过程。因此,绿色农业生产不等同一般农业物质生产,两者之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它由于采用具有清洁、无污染、节约等优势的绿色农业生产科技,将经济发展同农业生态环境有机的协调在一起,实现了二者高度统一的发展。
1.3 发展绿色农业经济
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绿色农产品在消费、生产过程及消费后对农业生态环境有较少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社会治污中所需投入的资金、技术与人力的力度大大降低,也就是说改善环境的成本降低,从而将绿色农产品的价值提高了很多。因此,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是激活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
2 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
2.1 绿色农业生产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生产在人力、技术与资本的整体水平运动下,可转化为绿色农产品的能力就是绿色农业生产力。不可否认的是绿色农业生产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绿色农业生产力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大小是其制约程度的表现,而其支撑能力的强弱又体现在人力、技术和资本3个方面:即绿色农业科技含量及技术普及状况、绿色农业生产者的整体素质、资金投入多少及融资渠道的种类和数量。所以,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绿色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前景,它是推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除此以外,某单一要素生产能力的大小不能决定整体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同时要将不同要素有机组合、巧妙衔接,以达到效益最优的目标。所以,绿色农业生产力作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先决条件,应当重视其支撑能力的合理有效改善。
2.2 农业资源承载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撑条件
农业资源承载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想要发展农业就必须强调农业资源的承载力。一定区域范围内,人均拥有的农业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对全社会的当代及后代人口基本生存与发展的支撑能力就是农业资源承载力。一个区域的农业自然资源能够承载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满足当代人口及其后代人口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那么该区域的农业经济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一个区域所拥有的农业自然资源数量、种类、质量的高低决定该区域的农业资源承载力的强弱,从而影响其支撑作用和农业的生命力。绿色农业虽然利用绿色科技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它却只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农业自然资源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的弹性,并没有改变农业自然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原始承载力。
2.3 地域环境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支撑条件
地域环境体系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生产区时空分布的特点,生产区的区位条件,生产区的区域差异规律,生产区的地域、地势、地带特点,生产区所在地的生态体系、人文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状况及地区环境容量。绿色农业地域环境体系有助于绿色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能扬长避短,掌握绿色农业生产区的区位特点,使根据各种生物所适应的特定环境来发展相应的种植业与养殖业,由此达到绿色农业的高产、高效、优质目标;可以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环境的优劣条件,使绿色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掌控区域环境容量,发现并利用绿色农业生产区所必须遵循的环境临界点,进而将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容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为了使绿色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下去,我们要提高一个绿色农业生产发展的环境预警屏障,促使绿色农业生产者保持这个生态环境体系的良性循环。所以,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是最为基础的支撑条件是地域环境。
当前,我国逐步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政府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要求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切实向三农倾斜,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步形成。湖南省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生态农业,重点扶持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注重农产品生产源头治理和产销全程监管,培育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在此背景下,绿色农业,尤其是作为龙头企业佼佼者的绿色食品企业,将在基地建设、资金融通、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支持。
1.2城镇化建设将进一步扩大绿色农业的市场空间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策略是城镇化建设,其理想目标是将工商企业集中在城镇和园区发展,把农民集中到城镇生活,从而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使基本农田得到高水平保护,建设用地获得高效益产出,为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2012年湖南省城镇化率已达到46.7%,长沙的城镇化率已超过70%,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到“十二五”末,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城镇化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通过支持绿色产品龙头企业,构建绿色农业生产基地,不仅解决农民进入城镇后的就业问题,使农民在城市有长期稳定的生存手段,为农民进得来、留得住创造条件,而且统一有效的生产基地将代替一家一户的生产,绿色标准化生产将可得到进一步推广。这给湖南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1.3城乡一体化将提升居民收入并扩大绿色农业产品需求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湖南省的恩格尔系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幅度下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1980年到2012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57.4%下降到37.3%,下降了2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66.3%下降到43.9%,下降了22.4个百分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恩格尔系数会进一步降低,人们对于食品的要求将由吃饱向吃好转化,绿色食品的需求会日益增加,从而给绿色农业产品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
2湖南绿色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2.1湖南绿色农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在绿色浪潮的推动下,湖南省的绿色农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作为绿色农业发展最直接体现的绿色食品产业也有了一定数量和规模:2003年绿色食品生产企业45家,绿色食品产品数量109个,均居全国第17位,而到2012年湖南绿色食品企业有253家,居全国第11位,绿色食品产品787个,居全国第9位。各地区绿色食品企业数和绿色食品认证数对比见图1。总体而言,在湖南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绿色农业发展较好:长沙无论企业数还是产品数都位居全省第一;株洲在2006年时绿色农业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但经过几年的重视和发展,其绿色企业数和绿色认证食品数都位列全省前列。而在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绿色农业发展不太乐观:湘西和张家界虽然有大片的绿色区域可进行绿色农业生产,但因为龙头企业实力较弱,难以进行绿色食品生产销售的一条龙规范经营,再加上绿色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又集中在大中城市,运输困难,所以发展缓慢。
2.2政府对绿色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
就全国而言,不仅先天条件优越的东北三省和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在大力扶持本地区绿色农业的发展和绿色食品的生产,而且一些生态优势不明显、经济发展不靠前的地区也在想方设法推动其绿色食品的生产。黑龙江省早在上个世纪就制定了《黑龙江省2000年~2010年绿色食品发展规划》,2014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市场推广工作方案》正式出台,决定要在发展十大重点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绿色食品的发展,并且每年拿出8到10个亿的资金专门支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江苏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绿色食品认证认定步伐,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广东省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绿色食品产业一体化发展战略。湖北省实施了九大政策扶持绿色产品的生产,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开发绿色产品,并且给予绿色食品企业高科技产业优惠政策的待遇。所以尽管湖北省与湖南省农业资源相近,其绿色食品企业数量却比湖南省多100多家。江西省确立“绿色江西,绿色食品”的发展战略,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成为该省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之下湖南的发展力度是不够的,湖南省虽然提出了发展绿色农业的目标任务,但尚未制订绿色食品发展的总体规划,政府对绿色食品的申报、生产和发展也缺少引导,缺乏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2.3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接受程度不高
绿色农业的直接产品绿色食品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首先,不少消费者不了解绿色食品,不认识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志。其次,在市场调研中,虽然对于绿色产品许多消费者表现出了较大的偏好和购买意愿,但往往很少采取实际的购买行为,也就是产生了所谓的“绿色消费态度行为缺口”。再次,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造假事件降低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认同率。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后,人们对绿色食品标志的信任度有所下降,而有机食品标志可以通过买卖获取的报道见诸报端后也使一部分消费者对有机食品认证持怀疑态度。最后,价格因素仍是最大障碍。从中国目前的收入状况来看,绿色食品的价格偏高,且高于消费者的心理接受范围。商务部2008年的《绿色市场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分别约为普通农产品价格的4倍、2.4倍和1.6倍,昂贵的价格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
2.4绿色农业产品生产上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科技投入不够,加工水平不高,利润率低。从世界平均水平而言,农业科研投资约为农业总产值的1%,一些发达国家已超过5%,而我国只占0.2%左右。发达国家的绿色食品工业加工程度也较高,其产值已经相当于其种植业产值的3至5倍,利润率可以达到30%至50%,甚至更高。而湖南省目前绿色食品生产的利润率仅维持在10%至20%之间,不少企业在绿色食品生产上还处于亏损状态。二是龙头企业势力较弱,产业链不完善。湖南绿色农业的发展相对湖南农业大省的地位而言仍较为落后。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湖南253家绿色食品企业中仅有7家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居全国第13位,42家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居全国第11位。大多数绿色食品企业规模小,产地分布广,生产经营者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的分散组织,产供销呈分割状态,外延的产业链还没形成,谈不上规模效益。绿色食品的物流渠道急需改进:绿色食品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产地和消费地的距离相隔较远,对物流尤其是冷链物流的要求较高,但目前物流业尤其是冷链物流的发展还远远跟不上绿色食品的运输要求。三是农民素质需要提升。发展绿色农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通过培育具备优势的支柱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流通速度与质量,可以帮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农民从绿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但目前湖南的农民很多对绿色农业还不了解,与龙头企业合作的形式大多还处在一家一户签订合同阶段。不少农民没有意识到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联合起来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性,农业合作社等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产业化组织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农民的学习能力、合作意识等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湖南绿色农业发展的思路
3.1提振消费者信心
绿色食品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品,就国际市场而言,到本世纪30年代,绿色食品的销售额将占食品销售总额的80%。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知和选择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为使消费者放心购买绿色食品,应当加强宣传,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认同。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升绿色食品的认知度和公信度。首先就要消除消费者的购买顾虑。要消除购买顾虑,就应当加强认证,尤其要加强监管,严格保证绿色食品的真正“绿色”。其次,要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从这方面来说就是要帮助企业提高绿色食品的生产效益、适当降低绿色食品的价格,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绿色食品的消费信心将得到提振。也就是说A级的绿色食品应当批量化生产,提高技术,降低成本,让中高收入甚至更多的人可以消费。而AA级的有机食品可考虑走高端路线,满足高收入群体:目前,长沙的博野有机食品企业已在长沙开店5家,还有浏阳浩博有机公司也已在麦德龙超市,浏阳天野有机食品企业在大润发超市销售,这些有机食品的价格普遍比普通食品的价格高几倍,但市场前景看好。
3.2做好绿色农业发展整体规划
目前,湖南省对绿色食品的申报、生产和发展还缺少引导,应在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新型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制订湖南省的绿色农业总体规划。可考虑根据区域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绿色农业产业带。湖南省可根据现实条件和现有的绿色食品企业情况,分片区进行布局和管理,充分发挥不同片区的特有优势。比如长株潭地区因经济较为发达,消费绿色食品的人较多,可考虑以生产绿色蔬菜为主,环洞庭湖地区可考虑多发展水产品。绿色农业的基础是农产品生产基地。所以要集中抓好绿色稻米、绿色水果、绿色蔬菜、绿色油茶、绿色水产和畜牧养殖等优势产业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绿色生产基地标准化水平;抓好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等质量管理。实施品牌名牌战略,引导湖南绿色农业向一个行业一个龙头,一类产品一个品牌的方向发展,即学习黑龙江整合五常大米、北大荒绿色食品一样整合品牌。
3.3加大投入
自第一家生态银行于1988年在德国成立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不断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投入,美国环保投资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德国、日本等为了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对绿色产业的投融资实施优惠信贷政策。云南、江苏等省对获得绿色证书的产品奖励5到10万元;黑龙江、山东等省每年投入上亿元的资金用于发展绿色食品。2005年,湖南省仅投入100多万元扶持基金到绿色食品产业,而相邻的江西省投入了500万元,云南省投入了1500万元,江苏省的投入则高达5000万元。绿色农产品检测体系、服务体系、营销体系的建立与健全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资金投入不足,绿色农业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所以湖南省应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提升绿色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研究开发出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种或引进特优品种,创出一批具有湖南特色、能够占领市场的名牌绿色农产品,增强绿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4扶持龙头企业
绿色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兴衰不仅会影响其自身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扶持政策应倾向于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科技含量高的绿色食品企业,根据国际上发展绿色食品的经验,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从市场准入、财税、融资、检验等各个方面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创造好的外部条件。根据市场需求,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建立自身的专业化生产基地,并全程提供配套服务;农户应按照合同的要求进行生产、销售,企业则按合同进行采购、加工,然后将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利润应在各个环节合理分配,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在良性循环的基础上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带动绿色农业走好贸工农、产供销一条龙发展的道路。另外,应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设备,建设绿色农产品的“三资企业”,实现龙头企业与国际市场对接,进入蓬勃发展的发达国家绿色农产品市场。
3.5完善绿色食品产业链
在合理规划绿色食品产业带的同时,政府还需要根据产业带分布情况建设一批绿色食品加工区,引导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创业,引进相关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以促进绿色食品加工的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拉长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韩国的农村工业园计划成功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农村工业的适当集聚,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及共享问题,并且发展中所需要的技术、信息服务和分工协作问题也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提高了企业的规模效益。长沙的望城高科技食品工业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集约和带动效应。建议湖南省因地制宜在不同区域建设15个左右的绿色食品加工区。加快发展绿色农产品的储藏、保鲜及运销业,把湖南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也就是说通过物流业的发展,真正建立起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基地的产业群。
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1有效确保食品的安全
农业是为民众提供食品的重要产业,农作物的生产质量直接影响食品的安全[1]。随着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逐渐提升,传统农业种植技术生产的农作物原料已然无法满足食品生产行业的实际要求,这就意味着农业的发展迫切需求新型农业种植技术的支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使用,要求农民群体尽量减少使用甚至不使用化学肥料加快农作物的生长速度,从而降低化学肥料中有毒物质对农作物质量的负面影响,为食品生产行业提供更高质量的农作物原料的支持,进而实现对食品安全性的提高。由此可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对确保民众的食品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1.2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
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工业行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农村地区各项资源的利用率呈现逐步下滑的发展趋势。为扭转这一不利局面,加强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是及其必要的。首先,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问题对农作物质量的侵害,全面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保证农作物拥有较好的生长环境,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可以确保农作物的质量;其次,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支持,这就意味着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可以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从而全面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1.3有效缩短贫富间差距
现阶段,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2]。受农村传统农业种植技术影响,农产品的质量较低导致农产品的价格较低,极大地限制了农民群体经济收入的增长。而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从而保证农产品价格的稳步提升,进而实现对农民群体经济收入的增长。首先,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顺应民众对食品质量的需求,为民众提供高质量的食品供给,增加民众对农产品的消费欲望,扩大农民群体的经济效益范围;其次,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有效维护农村的生态环境,为农村旅游行业提供更为优质的发展环境,实现对农民群体经济收入渠道的拓展,进而实现对贫富差距的缩短。
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发展建议
2.1加强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宣传
为保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高效开展,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人员应明确认识到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加强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宣传,深化农民群体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认可。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制定相应的帮扶对策,从而利用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引导民众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学习中去;其次,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人员应向农民群体展示绿色农产品与普通农产品的区别,引导民众认识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对自身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农民群体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信心;最后,政府相关部门应收集部分应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农民群体生活状态的转变,从而为其他农民群体树立榜样的力量,鼓励这部分农民群体自主参与到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宣传工作中去[3]。
2.2加大对推广工作的资源投入力度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相应资源的支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推广工作亦是如此,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资源投入力度。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人员的沟通交流,从而明确认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资源需求,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的资源供给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支持;其次,各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应对应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农民群体提供物资奖励,从而调动其他农民群体学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兴趣,保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工作可以得到更多农民群体的支持;最后,各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构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实验基地,从而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资源支持。
2.3提升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人员素质
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低碳经济”的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农业作为国家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门,更需要实现“低碳”、“无污染”。绿色农业经济是指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工业装备和先进管理理念,以促进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倡导农产品标准化为手段,推动人类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模式。
1 我国当前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1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从整体上开,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由于使用周期长、年久失修等原因,导致一些地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服务能力在逐年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绿色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过分强调掠夺式的发展和粗放式的发展,农民收入非常低,因此不愿意出资修建或维护水利设施,而政府的财政投入又相对有限,投资渠道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投入。
1.2 规模较小,品牌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经济相低碳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虽然比较迅速,但基本还处于起步阶段,全社会农民群众的绿色化农业意识还不是很强,农业企业的品牌建设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目前我国绿色化农业的发展规模和品牌建设都相对滞后,绿色农业经济的整体效益还未完全显现。
1.3 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首先,我国绿色农业的引导体系还不够健全,尤其是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政府对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对农民群众和农业企业积极有效的引导;其次,绿色农业经济生产的标准化体系还不够完善,导致我国的绿色产品在市场上的混乱局面,出现了一系列“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问题,更不利于与国际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接轨,在出口贸易环节遇到了很多障碍和壁垒;再次,缺乏完善的市场服务体系,例如对市场需求和农产品价格的分析,农产品对接交易展览会的组织等方面的缺失,导致绿色农业产品的生产未能实现与低碳经济时期市场需求的充分适应。
二、走出绿色农业经济困境的创新发展策略
2.1 加大经济和科技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要想促进我国绿色农业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逐步走上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国家首先要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拓宽农业基础设备建设的投资渠道,加强对存在问题水利设施的维修与更换速度,提高农田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快绿色农业的信息产业配套建设,为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2.2 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构建区位优势和集群优势 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农业生产的区域性比较强,而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政府的引导或个别农民、企业的参与是远远不够的,也很难抵御市场风险带来的冲击。对此,每个地区可以结合自身农业生产的传统优势,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想方设法构建自身的区位优势和集群优势。例如,绿色农业发展产业园区和试验园区的建设可以互相弥补企业、农民、合作社组织之间的不足与缺陷,实现资源的互补和高效利用,提升绿色农业产品的竞争力。
2.3 建立健全绿色农业经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绿色农业经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一方面,要大力推动社会化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组织的建设,该组织的主要目的是对农民群众、农业企业以及农业合作社等组织进行充分引导,提高他们的绿色农业艺术和产业化发展意识,掌握更多的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多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进而实现共同发展和抵御市场风险的目的。另一方面,要加快绿色农业市场服务机构与组织的建设,大力建设绿色农业标准体系的建设,引导建立更多示范基地,用真实案例和样本产品引导农民生产市场所需要的绿色农业产品,从而打开市场,提高农民在经济作物、畜牧养殖、水产渔业、林业中的收入比例,增强绿色农业生产的针对性,确保绿色农业产品供应与市场需求的充分适应。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农业经济是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农业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值得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优势,加大绿色农业经济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制定更加完善的绿色农业发展服务体系,促进绿色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低碳 循环农业 经济发展 措施研究
一、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基本还停留在小农经济的个体单户动作状态中,特别是北方的内蒙古,土地贫瘠,水源缺泛,新世纪更具发展优势的创新技术运用极少,不能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优质的条件,农业经济发展亟待培育新型的增长方式。
1、农业生产经营相对分散经济效益低下。
自一九八七农村实行联产承包以来,内蒙古地区直到现在还处于分散的个体生产状态,尽管在土地流转以来,农户有的把土地承包出去,使得农业经济小部分地走上了集约式发展,但由于各种原因,农业产业化发展还是没有多大起色。农业生产基本处在粗放型阶段,抗风险能力差,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2、村镇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业科技应用不广泛。
改革三十多年来,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的,但也很难弥补土地承包时对水利设施的严重破坏,因而很多地方农作物的收成还决定于天气的好坏,倘若遇到旱灾或洪灾,则农作物的收成会损失很大,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相当脆弱。再加农民文化成度不高,科学知识短缺、用科学种田的意识淡薄,因而在病虫害防治、新作物的引进、化肥的选择、农药的用量、使用的周期方面做的并不怎么到位,从而就在一定程度上影着农业生产的收成,并在饮食的安全上会出现诸多问题。
3、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近些年来,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土地盐碱化、沙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加之大水满灌式灌溉方式,不仅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严重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稳步向前发展。加之当地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工业生产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日益严重,大量的固体废弃堆积占用了大面积的农田,使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日益加重,极大地影响了内蒙古地区农业的发展。
二、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及特点
1、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
内蒙古地区的县域农业经济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加快经济转变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经济之路。因为,绿色农业经济是以市场需求和经济、生态协同发展为原则的,是传统农业经济走上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的必由之路,是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开发并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最好方式,是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方式。这种发展方式是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与社会、生态资源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深入认识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的价值。
我们知道,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是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主要方式,同样,也是内蒙古地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内蒙古县域虽然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但是土地贫瘠,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却有限,已经开发的土地又面临着高消耗、高污染的问题,这种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因此,县域农业经济必须采取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内蒙古县域农业的发展还要注意土地污染和大气污染的问题。在传统农业经济发展中,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工业用水的乱排乱放,水土污染日益严重,而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保护环境,更有利于提升农业产品的质量,切实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因而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县域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措施
1、加大低碳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
近年来,我国一些农业发达地区的低碳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发展县域农业低碳经济就应该大力推广现有的好经验、好技术。首先政府要通过财政政策进行支持和引导,引导社会资金的不断投入低碳农业生产中来,为发展低碳农业提高充足的资金。其次要积极构建引进低碳技术推广的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学会运用先进农业技术,使技术真正运用到低碳农业生产中。第三要加强农村地区新型农机技术的推广力度,组织农民学习新技术,开展免费农业教育课堂培训业务,宣传新型低碳农机的作用,使低碳农机在农村得到真正使用。
2、提升低碳农业经济从业人员的发展理念。
首先,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理念的,加强从业人员树立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我们提出了从业人员的概念,就是针对当前的农业从业者的现状。自土地流转以来,有的农民把自己承包的土地流转出去,城市一些人员获得了这些流转的土地,他们也就成了“二手农民”,他们往往是“短视”的,往往以掠夺式经营方式获取短期利益,因而要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现代农业发展观,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农业发展理念,走科学的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现代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道路。同时要对他们加强低碳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法》《资源保护法》等资源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还要适当利用优惠的经济政策引导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鼓励和扶持绿色低碳农业生产。
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目前,内蒙古地区县域正处在工业化发展时期,二氧化碳的排放给本地区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以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县域农业的产量和质量,进而提升当地粮食安全水平,为当地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绿色农业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加强农业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农业并不是否定自然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也并非回归传统的农业模式,而是在现代农业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种优势,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模式,是思想观念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 绿色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绿色农业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绿色食品生产模式和绿色技术在现代农业重点示范发展和全面推广的重要标志。现代化、技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而绿色农业技术的应用,则加速了这一进程,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的供应,保持社会经济的平稳增长。标准规范性、全面高效性、持续安全性以及开放兼容性是绿色农业的主要特征,绿色农业是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化的标志。
绿色农业实现了标准化管理,并通过第三方认证,这就是绿色农业所具有的标准规范性特征,绿色农业进行组织和管理的重要环节就是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促进并实现从农产品生产到消费者食用的质量控制。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在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下得以实现,这也是绿色农业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即全面高效性。绿色产品的质量和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发展绿色农业的重要内容,对于食品卫生现状的改善,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促进现代农业的合理发展,保护自然环境,必须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合理应用工业投入品,减少化学产品的使用量,这同样是绿色农业的重要特征,动物技术和现代生态技术获得了很好的应用。
绿色农业满足了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将卫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作为工作的重心,注重综合生产力的提升,具有开放兼容性的特征。充分利用现代资金和技术投入的方式,以及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
2 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
2.1 生态安全问题
在农业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除草剂、农药和化肥等化学产品,农业是一个污染较大的产业。这些化学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将其含有的农业废弃物以及有毒有害的物质,通过雨水进入地下水、大气和土壤中,因此对于环境的污染是非常大的。当地的居民饮用被污染的水、呼吸被污染的空气,就很有可能出现各种疾病,不利于当地居民的健康。同时金属含量超标、水体富营养化等由于农药和化肥使用过量而导致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生态问题。
2.2 食品安全问题
上个世纪末,我国农产品的产品结构存在剩余或短缺的问题,但是在农产品供给以及食品数量安全方面,还是取得一定成果的。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供应种类日益丰富,有效缓解了食品数量安全问题,然而却忽视了食品卫生安全。市场竞争日趋积累,食品行业更是如此,因此很多商家将添加剂和化学色素等有害物质应用到食品生产的过程中,进而导致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2.3 贸易壁垒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贸易出口,受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严重影响。据统计,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农产品无法出口,而其原因就是受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之所以出现绿色贸易壁垒,就是因为我国的农产品质量无法达到国际的标准,生产标准体系建设缓慢,进而影响到了农产品的质量。
3 绿色农业的发展目标
3.1 保障农产品安全
质量安全和数量安全是绿色农业农产品安全的两个主要方面。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进程中,绿色农业的应用对于减少资源短缺现象,缓解人口增长问题给粮食资源带来的压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发展绿色农业,必须基于现代绿色技术,这也对绿色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满足现代人对于食品质量和数量的需求。
3.2 保障生态安全
种群规模和物种数量在生态环境中处于稳定的状态,这是生态平衡的主要表现。而生态环境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的维护下,得以保持平衡的状态。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生态安全就会受到威胁,生态结构被破坏。
3.3 保障资源安全
满足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这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因此农业生产应能满足人们生活所需的农产品,具体体现在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上。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为推动绿色农业的发展,必须确保农业生产的资源安全。
3.4 保障农业的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低,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并且农业是社会发展及人类生存重要物质基础的来源,因此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也是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并且,绿色农业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加工质量,促进农产品的出口,农业经济效益的增长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
4 促进绿色农业发展的措施
4.1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减少化肥使用率,需要创新施肥技术,提高农作物养分供应管理;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利用生态技术进行施肥;合理使用农家肥与有机肥,提高绿色农业的生产效益。减少农药的使用,需要综合应用病虫害的生态防治、生物调控及非化学药剂的驱虫药等措施,以利于促进生态平衡,保障农产品质量。
4.2 提高农产品产量与效益
提高农产品产量就必须应用现代新型技术,保障食品安全,重视农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满足现代人们对食品的需求。绿色农业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合理开发,重视对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并重视食品安全问题,重视农业发展及农村经济的提高,全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4.3 降低农业生产的能源消耗及排放
降低农业生产所需能源的消耗与排放,首先需要重视清洁能源、新型能源的创新与推广,并推动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发展节能、环保的绿色农业,实现低碳农业的发展。绿色农业的发展,有助于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推动生态资源及环境的合理利用,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翁伯琦,徐晓俞,罗旭辉,等.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对绿色农业发展的启示[J].山地学报,2014,32(2):141-149.
[2]胡雪萍,董红涛.构建绿色农业投融资机制须破解的难题及路径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6):152-158.
[3]钟天娥.河北省环首都地区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张家口市怀来县为例[J].经济论坛,2013,16(7):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