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3 16:45:0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艺术的基本概念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纵观整个章节,我们可以发现,教材习题遍布在例题及其变式、练习、习题以及复习参考题中,其题量统计如下表:
章节例题及其变式练习习题
2.1173037
2.29918
2.3131921
2.4125
2.5675
2.6345
复习参考题 30
从表可以看出,就这一章节中的需要学生独立完成的练习和习题多达182题,而函数这一章节基本内容多,题型方法多,高考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又高,表明了本章教材编写依然重视传统的“双基”教学,依然坚守“熟能生巧”的学习传统,通过利用大量的练习和习题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以巩固新知.
2.探究题与应用题所占的份量加重,更加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为适应新课标的发展,强调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在习题设置上,除了传统的计算、概念性习题外,还有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应用题,以推理、图表等形式出现的探究题,在阅读与思考中出现的研究性开放题.以下是对教材后出现的练习与习题进行的分类,统计如下表:
章节计算、概念性习题应用题探究拓展思考题
2.15488
2.22425
2.33714
2.4611
2.512 1
2.6261
复习参考题2622
从表可以看出,开放型问题的份量在习题设置上较以前的教材大大加重.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应用题,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同时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以及数学建模的能力.
3.习题中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更加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在函数知识中蕴含着许多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等,学生通过习题加强对这些思想方法的运用,使他们的思维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例如在判断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问题中涉及数形结合思想,在处理 这类“准二次函数”问题中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在讨论超越方程根的个数问题中涉及函数与方程的思想等,在解决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应用题中,要把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再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即涉及转化与化归思想.
二、教学建议
1.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基本素养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与灵活应用,体现了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与数学能力的高低水平.函数知识作为高中数学的非常重要的一节内容,在习题设置上,习题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数学基本素养的重要材料.
案例1P94复习题27:若关于x的方程3tx2+(3-7t)x+4=0的两个实根α,β满足0
这是一道简单的求参数取值范围的题目.我们来大致分析一下解答过程:首先将方程3tx2+(3-7t)x+4=0转化为函数f(x)=3tx2+(3-7t)x+4(函数与方程思想),再利用二次函数根的分布列出不等式组解出t的取值范围(数形结合思想).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教会学生机械地套入步骤过程,而是要站在一个“为什么”的高度去解题,潜移默化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在解题中得到自觉提升,真正发展数学能力.
2.组织和安排研究性和探究性学习,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函数习题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研究性,因此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开放性习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性素材,建议在课本习题基础上设计一些研究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行探索解决.
案例2P33探究拓展第13题:已知一个函数的解析式为y=x2,它的值域是[1,4],这样的函数有多少个?试写出其中的两个函数.
这是一道看似简单但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作为探究性学习的素材,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这样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函数三要素的理解,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1.求实原则。即具体概念或具体原理的讲授与复习,留不留“空白”,留下的“空白”是需要学生“悟”还是“记”,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摒弃生搬硬套的形式主义。
2.适度原则。提倡“留白”,讲究“留白”艺术,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留白”艺术的运用,教师要遵循适度原则。如果一味“留白”,面对新知旧知,教师什么都不讲,什么都不说,甚至将整节课都交给学生“自由”支配,那是放任自流,违背了教与学的基本规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留白”,更谈不上什么“留白”艺术。教师绝不可放弃自己的主导地位,该讲则讲,该空则空,讲空结合,这才是“留白”艺术的要义。
3.科学性原则。“留白”是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手段。它还需在科学性原则指导下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一方面要不断丰富“留白”的内容,提高“留白”的水平;另一方面还要拓宽自己的视野,探求更新、更好、更适应现代教育的教学方式。这样,“留白”艺术才能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真正焕发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魅力。
二、“留白”艺术的运用
1.在“留白”中“悟”。“悟”是领会,是理解,是温故知新,是由感知到思辨的升华。思想政治课内容理论性强,一些概念、原理十分抽象,单凭教师分析讲解显然不够,至于希望通过“讲得多、讲得细、讲得深”达到让学生透彻理解更是缘木求鱼。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这个“思”,就是“悟”。如在新授概念时,教师应在点化学生之后让他们自己去“悟”。
2.在“留白”中“做”。学生“悟”的结果是知道,但知道的仅仅是理论,理论还要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学生去实践,去“做”。练习是检查学生理解广度和深度的重要手段,是比较重要的“做”。只“悟”不“做”,则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难以深化和巩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一定量的选择题、思考题,让学生在练习中通过比较、辨别,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有时还需要把课堂上的“留白”延伸到课后,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到农村、到工厂去调查研究,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做”是学习的根本,学生只有“做”得出色才算是真正领会,也才能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
一、 概述
1、平面构成的概念
平面构成的基本定义:平面构成是指将点、线、面或基本形等视觉元素在二维的平面上按照一定的美学法则和创作意图进行编排和组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主要研究利用点、线、面等视觉元素惊醒造型,以及如何将这些元素按照形式美的法则惊醒组合的问题,从而得以产生新的艺术形象。平面构成与传统图案最大的不同在于平面构成完全摒弃实用性目的,内容和形式都相对开放而多元化,形态相对离具象较远,着重塑造形式感的视觉画面。在现代设计中只表现功能和技术上的要求是不够的,仅仅局限于表现自己的意图和形象、内容也是不足的。现代设计还需要另一层含义:(1)独特的构思;(2)新颖的创意;(3)形态的合理组合;(4)形式美的构成规律。
2、平面构成的特点及作用
平面构成是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在艺术设计三大构成中占有重要作用,它是设计和艺术创作的开端。内容一般限定在形体的广泛性和普通型规律研究上,而不受内容与工艺等具体条件的制约,这是平面构成生存的特点,也是与图案的不同之处,只有不受工艺应用及功能的制约,它才能摆脱约束,平面构成不但在设计思维上,具有融合时代的新潮性,而且在选材上还具有多样性。在形的选择方面具有广泛性与自由性以及组织形成的多变等特点。
特点:
⒈平面构成是以感知为基础的造型活动。
⒉平面构成是以一种较为理性的创造活动,是一个自觉的,有意识的在创造过程。
⒊平面构成的重点不仅是造型能力的训练,更是创造力的积累。
3、平面构成的历史发展
平面构成是艺术的一个分支,平面构成的发展是伴随着构成艺术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艺术的表现方式也逐渐从传统的写实向抽象的表现形式转变,平面构成的产生并不是独立的,它与其他几种构成形式共同起源于造型艺术运动中的构成主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初期的俄国构成主义运动。这一时期构成主义的发展处于相对的独立阶段,对于世界的设计运动的影响也相对有限,在一些欧洲国家他提倡摒弃虚无的传统三维绘画表现形式,而用基本的几何构成原理进行平面设计。在1919年德国的包豪斯学院的进行了设计课程改革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改造现有自然状态的可能性,人们可以更加主观地创造设计形态,这时平面构成的成熟阶段已经到来了,就此平面构成就在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发扬和传播达到高峰,在经过不断创新平面构成逐步形成新的思维方式、美学观念和造型原则,构成设计的概念也由此而形成,并随之发展成为现代设计教学的训练基础。
参考文献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空白”艺术的主旨在于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析、消化,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这将激发每个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空白”艺术要求教师放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彻底克服教者“包办代替”、学者“生吞活剥”的现象。教师将由演员变成导演,学生则由台下的观众变成领衔主演。在“空白”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解析概念、归纳原理,根据自己的特长来确定掌握内容的具体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空白”艺术的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在“空白”中,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或“悟”、或“做”、或“记”,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必将诱发学生的学习灵感,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皆可找到用武之处,从而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信心。
4.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空白”艺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一方面,教师必须于课前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研究和策划,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每道题、每句话都应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空白”中,教与学得到有机统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空白”的操作
1.在“空白”中“悟”
“悟”是领会,是理解,是温故知新,是由感知到思辨的升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论性强,一些概念、原理十分抽象,单凭教师分析讲解显然不够,至于希望通过“讲得多、讲得细、讲得深”达到学生的透彻把握更是缘木求鱼。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这个“思”,就是“悟”。
2.在“空白”中“做”
“悟”的结果是懂,但懂得的仅仅是理论,理论还要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学生去实践,去“做”。常言道,听一百次不如做一次,“做”能出真知。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做”也就理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
讲授新知识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新内容,特别是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理解的“难点”。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有备而来,目的和重点自然明确。
练习是检查理解广度和深度的工具,是比较重要的“做”。只“悟”不“练”,对知识的掌握难以全面、深化和巩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一定量的选择题、思考题,让学生于练习中发现知识点的误区,通过比较、辨别,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3.在“空白”中“记”
重复是记忆的重要形式,然而教师的重复绝对不是学生的记忆。每新授完一个基本概念或基本原理,应要求学生即时强化记忆。给定较短的时间,明确具体的内容,当场抽查。有理解做基础,加上时间的限制、气氛的压力,往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其记忆能力。
[作者简介]薛莉(1977- ),女,河南南阳人,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西 南昌 33001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7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理工科院校学生艺术素养培养体系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7YB08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183-03
现阶段,我国教育正在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过渡。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培养人全面和谐的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德智体美四种基本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基础。在人的四个基本素质中,艺术素养是人类生活的调和剂。人们追求愉快幸福的生活,仅有物质财富是不够的,还需要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和素质,只有提高审美素质才能提升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层次。一个人在生活中,艺术素质不健全,不懂得艺术享受,不善于感受美好的自然世界、人文景观,就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马克思曾说过,人类社会的所有进步都是追求美的结果。因此,加强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仍存在很多争议,对艺术素养概念、分类的理解和表述过于泛化和模糊,使得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及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文对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艺术素养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翼。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中,许多科学发明都从艺术的灵感和想象中受益,历代艺术从当时的科技发明和生产力发展中得到支持和启发。艺术的感受、想象、创造等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成为人才培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艺术素养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带来有益的补充。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提高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维过程进行过具体而精彩的分析:“从思维角度看,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的论证,换句话说,科学工作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者是先艺术而后才是科学。”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认为:“通过美把感性的人引向形式和思维,通过美使精神的人回到素材和感性的世界。”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结合使人处于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自由境界中,使人成为协调发展的自由个体。
二、艺术素养概念的界定
艺术素养作为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是探讨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问题的逻辑起点。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仍存在很多争议,对艺术素养概念、分类的理解和表述过于泛化和模糊,使得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及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课题运用逻辑学中下定义的基本理论,结合艺术教育的特点,对艺术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传统逻辑认为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的较为简短而明确的命题,“概念=概念所归的属+种差”。所谓种差是属下面一个种不同于其他种的特征。传统逻辑认为,属加上种差,构成事物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或固有属性)。艺术素养概念中,素养是概念的属,艺术的本质是种差。因此,要想了解艺术素养的本质,既要了解艺术素养这一概念所归的属,又要对概念的种差及艺术教育的本质进行挖掘。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素质和素养两个概念时经常相互替代,交叉使用。从词源学角度看,在整体意义上,人的素质包含着素养,素养只是素质的一部分,二者之间的主要不同就在于“素质”侧重于结果的表达,“素养”侧重于过程的表述。
纵观关于素质概念的研究,有的学者把人的素质看作是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本质属性,认为“素质”就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固有基础”;有的认为人的素质是能力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基础,“所谓素质可以概括地表述为:个体得自遗传的智能和气质乃是素质得以形成的出发点,从外界输入的直接体验与间接经验是素质发展不可或缺的诱因和材料。在主体对外部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逐渐确立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行为模式,最终内化为以能力与价值观为核心的个体素质,它与个体的人格特性融成一个统一体。人体对特定事物所持的态度和处理特定问题时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便是素质的外化形式”;有的认为素质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以人的先天生理特点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稳定而巩固的属性”;有的从素质的形成途径对素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人的素质是指以人的先天的生理和心理的自然物质为基础,通过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巩固的属性”。通过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先天遗传条件是素质形成的基础,个体接受的教育和社会化是素质形成的途径,稳定性是素质的特点。我们认为,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各种潜质,通过社会环境和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
“艺术”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是对所有具体艺术门类或所有的艺术作品的一种抽象,其内涵始终具有不确定性。美学家W.肯尼克曾自我解嘲般地说:“当没有人问艺术是什么时,我倒清楚艺术是什么,只是当别人问我艺术是什么时,我则答不出来。”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提到艺术提到美的概念时,说了众所周知的名言“慢慢走,欣赏啊”。本课题在考察艺术概念的形成的历史后,根据研究需要,认为艺术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艺术天赋,通过社会环境和美的艺术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欣赏美、创造美的特征。
三、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构成
明确艺术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关系,深入理解和把握艺术素养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层次性和依存性,对制定艺术素养培养目标,建构艺术素养培养体系有着重要的价值。艺术家的创作是把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感受和自我的审美理想融注于艺术形象中,然后物化成艺术作品的过程。人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欣赏、领悟,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积累审美经验,并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实现审美价值。因此,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美好、和谐的情感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基于此,笔者认为艺术素养应包括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等。
1.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知识技能素养是指个体对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包括对艺术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艺术的分类方法、东西方艺术的流派等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以及对艺术基本的表现要素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对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艺术的宏观认识,帮助他们在种类繁多的艺术形式面前进行认识比较,明确个体的爱好与艺术风格的取向。
2.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是指对艺术作品进行感知、分析、批判、评价解读中所展现的综合素质。艺术审美能力素养的培养不仅要依托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在具体的艺术欣赏过程中不断锤炼提升。
3.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侧重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个体面对审美对象时的情绪表达。艺术并非纯粹的物质存在,而是承载了丰富情感精神产品。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会感受到欢乐、悲伤、宁静、激昂、甜蜜、苦涩等不同的情绪和情感。艺术审美情感素养的培养,能使大学生对艺术作品展开想象,通过体验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享受欣赏艺术作品所带来的乐趣,帮助大学生学习正确的表达自我的情感,以适当的方式释放自我情绪,健康快乐的成长和生活。
4.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是指能够运用已掌握的艺术知识,依据自身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经验,表现出具有一定美感的社会实践能力。艺术审美创造素养可以分为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思维的层面,艺术可以使学生以更感性、更活跃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无限可能性。爱斯坦曾深有感触地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实践层面,艺术实践是学生艺术参与从艺术欣赏的旁观者到艺术实践的主动创造,有主动的优势。艺术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容易产生灵感火花的教育环节,学生在艺术活动参与中思维的激荡运转,往往会迸发出无限的创造性,并随之体现在实践活动中,完成艺术审美创造培养的过程。
5.艺术审美道德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是指艺术审美在精神层面的升华与体现。艺术不仅表现美、同时也表现真与善,善往往被赋予美的形式,美又因有善的充斥而更富人性的光彩。这里所讲的艺术道德素养,并非强调艺术的“辅德”功能,把艺术当成德育的媒介和益智的手段,将其“非艺术化”和“德育化”,而是在强调艺术和道德在精神层面的融合,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艺术素养和道德素养都是为了塑造学生健全和完善的人格,在审美教育中净化心灵。
四、艺术素养培养实践探索
1.开设公共艺术课程,丰富艺术知识,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培养艺术情感。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进行艺术素养教育的主要形式,偏重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和技能的系统学习。高校通常以公选课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多门公共艺术课程,如“美术鉴赏”“影视评论”“古典美学”“现代流行音乐理论与实践”等。学生通过观看绘画图片或聆听音乐录音等直观的形式,结合教师理论讲解,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大量的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丰富艺术情感。
2.引高雅艺术进校园,使学生走近艺术大师,感受艺术经典,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2005年以来,我国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组织国家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赴高校演出,这给大学生直接欣赏高水准艺术作品,参与高层次艺术活动提供了机会。大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和节目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直观感受,体会了艺术之美的震撼,艺术素养的理论知识得以印证和体验。
3.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艺术展演活动,为学生搭建艺术实践平台,提供艺术实践机会。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是高校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艺术文化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展示了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和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青春风貌。为配合这一活动,各高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比赛,评选本校优秀艺术表演节目和艺术作品,艺术表演类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戏剧;艺术作品类包括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工艺设计、DV作品。另外,每年省级文化厅与文联、美协、音协等主办的艺术活动,多以作品展览、表演比赛为形式,如江西省第×届青年素描展,江西省第×届数字动漫大赛等,比赛在参与者中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占有一部分比例,是大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一个平台。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龙头,以校团委和学生社团为支柱,举办各种艺术文化活动。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美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团委及各院系纷纷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艺术文化活动是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校园艺术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他们对真、善、美艺术的追求。
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每年举办一系列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如校园歌手大奖赛、中国书画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心理剧大赛等。其中有特色的艺术活动之一是外语学院的教师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组织本院学生举行的英文歌曲比赛,从2003年举办第一届开始已经有9年历程,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不断进取,在2011年江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这是对艺术与外语专业成功接合实验成果的肯定,验证了艺术让学习更快乐。
再如,每年一度的校园心理剧大赛,由校团委和校心理咨询中心主办,2011年11月举行的第九届校园心理剧大赛,全校有14个学院参与,前后历时一个多月,创作剧本近两百个,直接或间接上台表演人数近5000人,直接辐射和影响在校2万多名师生。活动中,无论剧本的构思创作,演员的选拔与角色安排,道具的设计制作,演员服饰与化妆的设计,还是剧情的设计与排练等都由学生自主解决,自主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心理剧剧本的创作往往充斥着大学生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评判,是他们对真、善、美的认知和评价,体现着他们的艺术审美道德素养;服装、道具和化妆的设计是学生对艺术知识技能素养的运用和艺术审美创造素养的有效释放,他们有着艺术创造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艺术的魅力在他们心中播下的星星之火,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从排练到正式的演出比赛,学生一次次体验着角色的心理历程,整个剧情的发展与冲突,表演过程展示出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素养和艺术审美情感素养。
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是一个复杂的科研命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更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本研究也是沧海一粟,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探讨艺术素养及其培养问题,携手并肩,共同丰富和完善艺术素养理论。
[参考文献]
[1]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2]章安祺.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4]洪宝书.教育本质与规律[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般的纤为分为化学纤维、人工纤维和天然动植物纤维以及有机合成纤维等,通过缝缀、编织、缠绕等综合技法,经过艺术家丰富的创造力,从而创造出了种或平面或立体的艺术表达形式。纤维艺术之所以能够从传统编制艺术逐渐发展为现代纤维艺术,再从平面走向立体、具象走向抽象、传统二维平面装饰走向现代三维空间装饰设计,正是由于纤维艺术自身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其作品深受各个领域的青睐。纤维艺术是在在最基础的最传统的编织工艺之上,同时不断地结合时代的发展,从而创造出来的新的艺术形态。纤维艺术作品因为其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语言,以及不可复制的表现技巧,在不同的领域中比如艺术领域,可以创造出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的作品,这些作品或平面或立体,从而演化成了一种极具视觉冲击以及感染情感的艺术表达。
纤维艺术的材料使用和表现手法
通常的“纤维艺术”一般包括棉、麻、毛、丝等天然纤维,同时也包括各种人造和合成纤维,譬如树枝、羽毛、金属丝、竹、塑料等等。基于材料、结构、技法、及颜色的形态设计,是纤维艺术的综合表现的表现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它不只是材料、色彩、工艺等的简单重复,而是以形态及材料的表现方法加上设计者不断的创新,进而展现出纤维艺术独特又个性的表现形式以及丰富的抽象语言。
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的物理属性,同时为艺术的不同语言的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材料基础。所以艺术家采用不同的材料来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主题。就纤维艺术来说,“表层”就是对绘画基本图案的模仿,纤维材料本身其实就是深层次的涵义。
线的纤维形态在不同空间里的表达
现代纤维艺术对于空间的主动介入,促使之成为种新型、暗示人的情感以及影响人的精神存在的空间媒介,而艺术作为纤维艺术的
部分,装置形态的纤维艺术作品,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立体装置的特点,其中环境因素也是作品的表现形式之一。而纤维艺术的材料的主要形态就是的麻材料的使用,例如在第一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上,郭振宇和他学生共同创作的大型软雕塑作品《中华根》,这件作品高6米,长21米,制作过程达三个月之久,虽然只是运用麻绳这一传统材料,但是最后却创作出一幅大气、扣人心弦的作品。该作品完美的诠释了纤维材料与传统手工编织技艺相结合的独特艺术魅力。纤维艺术作品《中华根》这个例子充分的说明了,在装置艺术和纤维艺术这两种形式共同发展的过程中,装置艺术的某些创作理念以及创作方法可以应用到纤维艺术中,纤维艺术可以吸取借鉴装置艺术的优势,创作出更加符合当展的具有独特魅力的纤维艺术。
纤维艺术中线性特征的产生和概念
说到“线”,人们对于纤维材料的线性利用与创造,是可以回溯到数万年前的。说是在上古时期,先民用将绳结打结,记录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而先民这种通过一个回环穿插的简单动作,就将线性纤维材料完成了二维到三维的表述,重新赋予了线材料新的意义。在“女红”中有一种纤维产品,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那就是“中国结”。最传统的中国结,通过不同的编织技法,来完成对整体形态的编织,虽然不同的形态表达了不同的寓意,而且有的还具有深层次的涵义。如金刚结、盘龙结等,这也体现了线的纤维艺术深深的扎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关于“线”,在生产生活方面,通常主要是用金属、麻、面、丝等来表达,具有细长和柔软可折叠的特征。由于力的大小、多少、方向等的变化和不同,“线”当然也就蕴含了多种张力。存在于“线”中的不同性格也不尽相同,例如色彩的冷暖、敏锐或者呆钝等等。总的来说有关与“线”的深入探讨,具体来说主要就是对纤维艺术的审美价值最基本的探讨。从纤维艺术的基本概念出发,我们可以看出一种规律就是它与“线”之间本身存在着一种基本的关联,纤维材料本身是它的基础,两者在定程度上有一定的契合。
结论
中图分类号:J5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3-0241-01
环境艺术设计是将艺术和科学相互融合的综合学科,是将精神和物质环境进行有效结合的艺术产物。人类归属于自然,并且能够运用自身的独立思维能力设计出人工的自然,艺术设计是表现原始自然和人工自然和谐的方式。个性化设计不同于一般的标新立异,而是通过对设计素材和环境的艺术加工创造出的独特美。个性化设计不能一味追求特立独行,更应追求艺术设计和周围环境的和谐。
一、环境艺术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系统工程学科。阿纳森认为“环境艺术”是与环境相关的绘画、雕塑等艺术设计,这种理解方式无法真正体现环境艺术的本质,从广义上讲环境艺术体现在不同的层次上。环境艺术包含了城市和地区规划、建筑设计等公共空间设计,以及景观设计、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设计和室内设计等。它涵盖了人类环境从宏观到微观的设计过程,也是一种人们生活的协调设计方式,对社会行为和人类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可以看成一门回归人类生存环境的综合艺术。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
环境艺术设计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形式,它追求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对审美需求的满足。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有和谐性、整体性和特色性的艺术美,注重个体在整体中的核心地位,将环境因素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条件,追求艺术设计和周围环境的和谐,以在不同的环境中设计出不同效果的艺术作品。现代环境艺术的基本特征有: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实用性的艺术形式,在其具备服务的同时,还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人文性,以通过作品体现人的根本利益。现代艺术的不断发展和设计材料的多样化,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现代艺术设计应该体现整体性的特点,具备科学、合理、统一的设计理念。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问题
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问题是近几年艺术界讨论的热点,是对以往设计过程概念化、公式化、生搬硬套的反思。个性化设计需要设计者通过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和总结设计经验,以此在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设计特色和设计风格。环境艺术设计的个性化是设计者在设计构思过程中对整体和局部的把握。个性化设计中带有设计者强烈的主观色彩,这种带有艺术色彩的设计能够激起人们的思想意识,给人们以文化和艺术的启迪。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为打破程序化、概念化的问题,人们开始探索已有个性化设计的创新点,重新认识个性化设计的作用和内涵。
(一)环境艺术设计个性化受到风格化的制约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设计者对室内设计的个性化创造不是个人浪漫主义的体现,而是设计者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也是设计者追求新颖、独特,摆脱平庸的表现。设计师在众多设计构思中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也是综合考虑最大限度、合理利用设计空间的必要艺术手段,这种艺术方式来自设计者的勇敢探索,不同于一般的平庸设计。
(二)室内设计的个性化能提升空间使用功能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环境艺术设计涉及的领域和内容也越来越广泛,要想在艺术设计中体现独到之处,更应该在设计中注重提升环境质量。在艺术设计中融入环境理念是环境设计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室内设计中的空间使用功能和业主的个人爱好和阅历有一定的关系,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该根据业主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进行室内设计。
(三)个性化设计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布白”艺术的主旨在于留给学生相当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析、消化,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这将激发每个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
“布白”艺术要求教师放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彻底克服教者“包办代替”、学者“生吞活剥”的现象。教师将由演员变成导演,学生则由台下的观众变成领衔主演。在“布白”中,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解析概念、归纳原理,根据自己的特长来确定掌握内容的具体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布白”艺术的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在“布白”中,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或“悟”,或“做”,或“记”,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必将诱发学生的学习灵感,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皆可找到用武之处,从而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和学生学习的信心。
(四)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布白”艺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一方面,教师必须于课前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研究和策划,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每道题、每句话都应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布白”中,教与学得到有机统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布白”的运用和操作
(一)在“布白”中“悟”。
“悟”是领会,是理解,是温故知新,是由感知到思辨的升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理论性强,一些概念、原理十分抽象,单凭教师分析讲解显然不够,至于希望通过“讲得多、讲得细、讲得深”达到学生的透彻把握更是缘木求鱼。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这个“思”,就是“悟”。
在新授概念时,教师应在点化之后让学生自己去“悟”。譬如物质概念中的“客观实在”,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所谓“客观实在”,就是“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所谓“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就是“无论你看得见看不见,摸得着摸不着,相信不相信,承认不承认,它都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然后就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
教师要指导学生由论据“悟”论点,由论点“悟”论据;由理论“悟”实践,由实践“悟”理论;由世界观“悟”方法论,由方法论“悟”世界观。只有这样,才能弄清原理的来龙去脉,把握它的深刻内涵。“悟”是抽象思维的过程,要求开动脑筋,展开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在这里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教师的越俎代庖只会使学生徘徊于思维的迷宫而达不到真理的顶峰。
(二)在“布白”中“做”。
“悟”的结果是懂,但懂的仅仅是理论。理论还要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学生去实践,去“做”。常言道,听一百次不如做一次,“做”能出真知。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做”也就理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
讲授新知识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新内容,特别是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理解的“难点”。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有备而来,目的和重点自然明确。
课堂内容的总结和原理的归纳,也应让学生自己进行。教师的责任只在引导学生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结论,不应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让他去死记硬背。
练习是检查理解广度和深度的工具,是比较重要的“做”。只“悟”不“练”,对知识的掌握难以全面、深化和巩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一定量的选择题、思考题,让学生于练习中发现知识点的误区,通过比较、辨别,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有时还需要把课堂上的“布白”延伸到课后,要求学生走出校门,到农村、到工厂去调查研究,把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做”是学习的根本,是学习的捷径,只有“做”得出色才算是真正领会,才能把书本内容变为自己的知识。 转贴于
(三)在“布白”中“记”。
“悟”了、“做”了好“记”,“记”了更好“悟”,也更好“做”。“记”是对旧知的回忆和对新知的记忆,既是巩固又是提高。理解了并不一定能够记住,记住了才能进一步加深理解。与学生交谈常常会有这样的对话:这个原理你懂了吗?懂了。这个原理的内容是什么?记不得了。既然记不得,又怎能说是懂了呢!诚然,死记硬背是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大忌,但切不可因噎废食。
重复是记忆的重要形式,然而教师的重复绝对不是学生的记忆。每新授完一个基本概念或基本原理,应要求学生即时强化记忆。给定较短的时间,明确具体的内容,当场抽查。有理解作基础,加上时间的限制、气氛的压力,往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其记忆能力。
复习旧课时,教师更应坚持“提问——记忆——回答”的原则,或回忆概念,或归纳原理,或比较关系,都要让学生先作准备、先“记”。在这个过程中,“记”是目的,其他是手段。
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地利用空白让学生记忆那些该记的内容,不要把“记”留到课后,这不仅仅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更重要的是遵循教学规律,趁热打铁。
三、“布白”应坚持的原则
(一)求实原则。
具体概念或具体原理的新授与复习,留不留“空白”,留下的“空白”是“悟”,是“做”,还是“记”,没有固定的模式,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生搬硬套的形式主义。
(二)适度原则。
提倡“布白”,讲究“布白”艺术,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布白”艺术依赖于教师的指导,没有导演的高屋建瓴,就不可能有演员的精彩表演。如果一味“布白”,面对新知旧知,教师什么都不讲,什么都不说,甚至将整节课都交给学生“自由”支配,则是放任自流,违背教与学的基本规律。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布白”,更谈不上什么“布白艺术”。教师绝不可放弃自己的主导地位,该讲则讲,该布则布,讲布结合,这才是“布白”艺术的要义。
最近台湾一南一北炒热了公共艺术的话题,南边是高雄市驳二艺术特区的停车场内,赫然竖起高12米由6个货柜组合而成的所谓超时空的《箱遇》,设置以来,已经造成大大小小不少事故,进出大型车辆的车体剐伤还不在统计事故之内,引起公众对于设置艺术品与行车公共安全的讨论白热化,呼吁移除的声浪已起;北边是台北捷运设置公共艺术以来,最老的已有17年的历史,许多已经破损不堪,有的一开始就频频故障,有的位置太高或机械的理由难以维护,不少作品长期处于当机状态,真可谓状况百出,不胜枚举,原为增添美观的公共艺术,如今却成为视觉污染或审美障碍,是否要将这些市民已感厌倦的公共艺术作品更换或干脆移除,这几天成为台湾的一个新闻热点。
高雄驳二艺术特区停车场的这件公共艺术作品,用的是几个加起来超过20吨重的货柜所组合起来的巨大装置艺术,然而只有3个支撑点,引起民众对此作品的安全顾虑,而且由于体积十分庞大,进出停车场的游览车,难免和这件艺术品产生摩擦,公安问题显然已经超越了单单艺术欣赏的层面。况且,停车场的功能主要还是供人泊车时用,自从设置公共艺术以来,不乏有游客逐流拍照,形成游客和进出交通车辆产生冲突,甚至险象环生。司机既要闪避行人游客,还要避免碰撞庞大的货柜车装置艺术,实在负担很大,想要欲除之而后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这使我回想起1989年3月15日著名的雕塑家理查·塞拉(Richard Serra)的《倾斜的拱墙(Tilted Arc)》,经过八年漫长的缠讼,终于被法院判决从纽约曼哈顿下城的联邦广场移除,尽管全世界的艺坛都有人积极申援塞拉,支持艺术的神圣性和独立性,但是放置在开放的公共空间里的艺术品,无论如何都是难以凌驾在公共安全之上的。哪怕当时塞拉甚至搬出了美国宪法所保障的创作自由,当广场周边办公大楼内的职员多数反对这件他们看不懂的作品,抱怨一大块钢板造成巡逻警察视觉死角,而且挡住他们横跨广场的路径时,公众的意见便足以否决了艺术表达的正当性。
至于台北市捷运系统的公共艺术汰换问题,并非是不能解决的难题,只是需要有人愿意担当,作为移除设置的发动者,按照程序进行,仍然有可能达到移除的目的。笔者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从美国返回台北定居,适巧碰上台湾的文建会正在研拟设置公共艺术的法案,我当时被遴聘为设置办法的研考委员,全程参与一直到法案诞生,甚至由文建会出版了笔者所著的《公共艺术的方位》,讨论设置公共艺术的许多基本概念和施行方式。在当时委员们就曾对“永久设置”的概念,提出强烈的质疑与顾虑,所以后来立法时,我们研议附加了时间的条款,所以在一定的期间过后,要移除公共艺术,其实是有法可据的。但是,可惜的是,多年来,对于如何移除公共艺术的细则,由谁提出,经过何种审议过程,移除经费的编列等等,都无法规细则可以遵循,才会出现大家对十几年就破旧难看的公共艺术早已厌倦却不知如何是好的问题。
只是公共艺术究竟是为谁而设,它的归属权又究竟是谁,还是需要透过法规来厘清的。台湾推动设置公共艺术多年,如今是负面案例多于正面的结果,实在是值得目前还在大张旗鼓张罗公共艺术的设置者进一步深思,谁的公共艺术为谁这么基本的课题。
一、传统的雕塑专业
雕塑是传统美术学院下一门主要的艺术形式,其主要是以空间造型为主要手段,创作三维空间中的艺术品。传统的雕塑专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专业院校中,对于雕塑的学习时间是最长的。一般本科艺术类学习是四年制,而雕塑专业的学习则是五年制。传统雕塑专业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其特性决定了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和学习,甚至是熟知这门艺术形式。
二、公共艺术的认知
公共艺术作为一个新兴的“词汇”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美国政府为了推行艺术“百分比”计划,在城市建设中规定百分比的艺术计划,使得公共艺术有了雏形。公共艺术的概念从上世纪末传入我国,2013年教育部正式把公共艺术专业作为二级学科建立。1.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公共艺术、无论在西方还是在都是一个难以说清的概念。在早期的公共艺术研究中,往往是对公有空间的艺术为研究对象,这和公共艺术的诞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人认为公共艺术就是城市雕塑,是壁画,是空间艺术设计,其实我们是无法将其对等的。公共艺术无法被认知为如雕塑、油画、环境设计这样的独立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实它是多种艺术形式的集合,主要集中在空间之中,根本上是一种观念的建立。因此对公共艺术无论作何种概念解释,我们对其无法否认的一定是存在于空间之中的。2.公共艺术与雕塑雕塑我们说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其诞生跟随与人类之初,是人们对空间进行造型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特点在于空间、体量这些都是必须满足于空间之中的,而非绘画艺术一般可存在于私密空间或者个人之中的。因而雕塑的这一特性使得其成为公共艺术的主要艺术表达形式。在公共艺术观念刚刚传入国内的时候,我们对公共艺术的研究很多都集中在对城市雕塑的研究。所以我们说公共艺术和雕塑是一个交叉和包容的关系。
三、《雕塑基础》课程的新角色
公共艺术专业作为新专业的建设,其基础体系的建设对于教学而言也是全新的。雕塑特性使得其作为公共艺术中的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其对空间的研究和思维是公共艺术基础研究中所必须的。1.《雕塑基础》课程的改革初探《雕塑基础》做为课程设置,在公共艺术专业下,其经历了9周的课时,6周的课时以及现在的5周课时,其课时量的安排在不断的减少。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提高。作为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生而非传统雕塑专业的学生,他们进入这一课程之后,对泥塑的认知几乎为零。同时在没有经历较深入造型训练的学生,实质是很难进入到雕塑的空间造型中的。在学科体系的建设与摸索中,我们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对《雕塑基础》课程的设置课时数的减少,本身就在于对该课程的重新定义。作为公共艺术专业的《雕塑基础》课程学习不应该是和传统雕塑的学习一致。公共艺术专业的《雕塑基础》课程学习是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公共艺术中雕塑这一主要艺术形式认知的一个基础,而非学习雕塑。2.《雕塑基础》课程改革与实施基于对《雕塑基础》课程在公共艺术专业下得重新认知,其作为对一种艺术形式的基础认知,而非技能学习,《雕塑基础》课程的改革得以实施。对于该课程的设计转向了意识培养、审美培养以及基础空间造型培养三个方面。首先针对意识培养。从公共艺术专业的认知中,我们将公共艺术之初的认识更多的置于公有空间之下,还是从观念上理解在公共社会中的公共性艺术,无论从何种概念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公共艺术都将是置于环境之中,而这样的环境可以是一个空间,社区甚至是一个城市。在空间中讨论艺术形式将是公共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雕塑基础》课程的第一任务即是培养学生对空间的认知理解。其次针对审美培养。审美是每个艺术学生的修养培养,也是一个学生在艺术设计上是否能够有独特性的关键。而审美也有本身的不同之处。在二维平面空间下得审美与三维立体空间下的审美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学生在学习之初是很容易混淆这两者的。虽然审美是一个个性与情趣,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集中体现,三维空间中得审美认知则复杂得多。形式,空间分割以及材料都是三维空间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基础空间造型培养,是根据传统雕塑专业而衍生的培养方向。无论是如何的基础体系培养,在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之上,能够进行应用才是训练的更本目的。原有的课程泥塑训练分别被替换成了泥塑造型、空间体块造型和材料造型三个部分。泥塑造型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传统雕塑这一艺术形式的完整过程有一个基础认知,学生通过两周的泥塑训练,进行泥塑的空间造型,了解和认知传统雕塑如何从概念、图像转换到空间的过程。了解基本方式之后学生将泥塑转换成为空间体块造型。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想象,运用不同的体块和组合方式,对前一阶段的泥塑进行空间重塑,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较好的理解空间造型的方法以及空间组合的方式,同时也避免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进入泥塑这种传统雕塑学习的尴尬。在后一阶段的材料造型的训练中,学生将更加广泛的对空间进行重组,通过应用不同的材料与方法,使得对空间多样性,空间正负的理解更加深刻,对空间的理解得到充分的训练,同时也较深入的理解雕塑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