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方式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4 16:40:5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方式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方式

篇(1)

Abstract: Looking at the present construction market, competi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fierce, the business risk is increasing, if the lack of awareness of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can not be put in place, it is bound to bring great loss to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ypes of this topic firs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operational risk, then discusses some concrete preventive measure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market; enterprise; operation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

环顾当下的建筑市场实际,经营风险无处不在,如果一个企业缺乏对潜在的损失和风险辨识的能力,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表明,在对经营风险有所辨别的基础结合工程实际采取对应且科学的防范处理措施,在经过科学处理后可以有效地转化和减少风险。笔者在实践中对该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思考,先就该问题谈几点笔者的看法。

一.建筑工程的经营风险种类

1.因低价中标导致的利润风险

环顾目前的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竞争愈发剧烈,低价中标的模式应运而生,从其效果来看,低价中标让施工企业中标的概率大大增加,不过随着而来的也导致了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下降。从工程实践经验来看,特别是近几年一类工程三类取费的现象屡见不鲜。就目前这种建筑环境而言,一个企业如果成本控制的意识不强,缺乏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势必不能彻底走出因低价让利中标而带来的低效囧境,带来企业潜在利润风险的增大。

2.因巨额拖欠款而导致的财务风险

近几年国内的建筑市场和经济存在着较大的不稳定性,拖欠工程款的问题表现越来越严重。从工程实践经验和相关统计数据可知,尤其是到了年关拖欠工程款的问题尤为严重总额,究其原因,主要涉及到下面几个方面:

(1)市场上存在着严重的供求关系失衡,僧多粥少现象严重,恶意竞争,加上工程结算还存在着故意拖延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催讨工程款的时机上的延误,导致财务风险。

(2)国内,建筑市场法制目前还非常的不健全,致使建筑市场的交易秩序处于混乱状态,经营行为在法制监督缺失的状态下,“拖欠有利”的不良风气盛行。

3.施工合同存在不平等性导致的履约风险

正是因为竞争的激烈程度愈发增加,导致甲方在许多的建筑工程项目利用竞争激烈的实际,从自身利益出发要求施工企业在与其签定的施工合同中存在着较大的平等性。像“垫资施工”普遍成为了投资方降低自身资金成本、将经营风险转嫁转嫁给施工企业并榨取后者利润的做法。

4.项目管理上的粗放不细腻导致的效益风险

从工程实践经验来看,施工企业自身对项目管理的优劣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就目前的管理实际来看,管理薄弱、管理效率低下、机制不合理是较为普遍的管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导致工程成本风险的增大。

5、垫资风险

投资者在不给付预付款的情况下,要求施工企业带资施工到工程一定部位,或要求施工企业在工程开工前预缴一定数额的工程履约保证金。垫资的方式包括:带资施工、形象节点付款、低比例形象进度付款和工程竣工后付款等。在目前的建筑市场上,无论是政府投资的项目、房地产项目、民营投资项目还是基础设施项目几乎都涉及这种法律、行政规定和市场交易习惯并不明确的行为。不过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垫资及其利息有约定,请求按照合同约定返还垫资款和利息的,应当予以支持”,从而确定了垫资合同有效的处理原则,因此对我们施工企业来说,承接这类工程要承担的风险是比较大的。施工企业经营部门以及法纪部门对建设方的全方位考察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资料的查证。应该对已有复印件的资料要求对方提供原件核对;对要求补充提供的资料要求提供原件并复印备存。重要查证以下内容:(1)主体是否一致,法人营业执照是否已年检。对合作开发的项目更要重视主体。(2)土地使用权证和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规划设计条件与方案的差异。(3)总体方案是否已经审批。

6、施工材料价格上涨,是成本目标失控的最关键因素,是项目部工作的重点

材料价格的极不稳定,会给我们的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有关资料显示,材料费用一般占工程造价的60%一75%。可以说,材料市场价格是施工企业利润的晴雨表,如果材料价格上涨10%,将会使造价提高6%一7.5%。不幸的是,材料价格不是施工企业能够控制的,特别是几种主要材料(钢筋、水泥)的价格上涨的幅度有时候会大大超乎我们预料,在利润微薄的建筑市场中,这样的经济风险对施工企业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7、工期是施工企业必须密切关注的问题

建设单位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公司对工程建设工期的要求往往很紧迫,加上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意外情况,使得我们施工企业在工期上压力非常大。而业主往往就是抓住了这一点,对逾期违约金的规定非常苛刻,一旦不能如期竣工,施工企业每天都要承担违约金,动不动就罚款伍千/天,有的竟然高达上万元/天。反之,建设单位违约,对其处罚却如隔靴搔痒,不痛不痒,根本起不了对其的约束作用,因而会导致工程进度款的延付、结算时间的拖延,结算款的延付等等,严重影响我们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8、轻视合同风险分析

篇(2)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主要的经营方式就是负债经营,如果这种经营方式运用恰当,就可以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如果运用的不够妥当,企业就会陷入困境,甚至是破产。在现实企业经济中,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是负债经营,负债概率很高,本文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目前资金紧张的现状,从筹资渠道入手,分析造成企业负债筹资财务风险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1目前建筑施工企业负债筹资的现状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就是资金,资金是一个企业的基础,其在企业经营中被形象地誉为“血液”。但是,当下有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高度缺乏运营资金,大都是通过高额负债的方式来维持企业的运营,平均的资产负值率已经达到了90%左右,那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导致施工企业出现这样的财务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条件下,企业要想获得项目,就必须通过低价来中标,这样就会导致项目的利润降低,影响企业的资金流,这是根本的原因。通过对现在大型公路投标企业的调查发现,降标率在22%到27%的范围内。除此以外,导致企业资金流来源减少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企业自身的问题,管理水平低下,盈利能力较差。

第二,在工程项目进行招投标的过程中,需要企业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比如投标保证金、质量保证金等,这些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导致企业资金紧张。

第三,垫资项目逐渐增多,垫资的数额也在逐渐增大。有很多项目不存在预付款条款,有些就是全垫资项目,这些都迫使企业采取负债筹资的方式来解决资金流的问题。

第四,企业在进行生产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存在,导致企业收入无法得到业主的及时确认,这样就使得工程进度款或者变更理赔款无法及时地到位。

在当下建筑施工行业的经营模式下,对于大部分想要站稳脚跟,在竞争中获取胜利的施工企业来说,在经营中占据重要和关键地位的是做好负债筹资的风险管理以及防范。

2对建筑施工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研究

2.1筹资风险的主要来源

通过研究和分析,发现筹资风险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下面进行简要地描述。

筹资风险来源于具有不确定的企业经营利润率以及负债资金利息率。当企业投资利润率比负债资金利息率大时,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杠杆作用,利用一些负债资金来使自有的资金利润率提高;反之,企业采用借人资金的方式就会降低自有资金利润率,有时还会亏损,甚至是导致破产。

筹资风险来源于资本结构。作为一个企业来言,资本结构应该合理,也就是说自有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值应该合适,一般情况下若负债利息率低于投资收益率的时候,那自有资金收益率会随着负债比例的增大而变大,此时应当将负债的比例适当加大,不过当比例大到一定程度时,企业的集中还债风险就会变大,虽然企业收益率较高,但是资金流一旦发生问题,依然会致使企业破产;另一方面,债务利息率高于投资收益率,自有资金的收益率会随着负债比例的加大而减小,严重的可能就会发生亏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将资产负债率控制好。

项目经营失败导致的风险。这其中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由于决策的失误而导致项目经营的失败;另一个是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管理存在的问题,致使企业经营失败。不管是那种原因导致的经营失败,都没有办法将项目投入的大量负债资金归还,进而出现严重的财务风险。

2.2防范施工企业筹资风险的对策

(1)加强企业的风险意识,创建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有些变化是企业无法预测和掌握的,因此企业必须要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每时每刻都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对风险的评估和测试要定期进行,采用一些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

(2)企业的负债比率一定要合理。判定企业负债经营的合理性,是通过对企业资金结构的判断,也就是判断企业负债比率和企业的具体状况是否一致,风险和报酬是否是最佳组合。在实际的操作中,选择最佳资金结构的工作往往是相当复杂,而且难度较大,较高的负债比率适用于那些生产运营稳定、项目利润高、资金周转较快的建筑施工企业;较低的负债比率适用于那些经营不够理想的企业。如果反之,就会给企业带来筹资风险,甚至是破产。

(3)负债财务计划一定要合理。负债量的确定依据的是企业的资产数额以及企业经营的需要和可能。另外,还需依据企业的负债情况将还款计划制定出来。所以,企业要想通过负债经营的方式获取生存和发展,就要在管理和资金周转两个方面下功夫,尽量减小资金的占用额、缩短生产周期,增大产销率,减小应收账款,强化防范风险的意识。除此之外,当企业借入资金的时候,资金的使用和安排都要依据需要进行,并要使资金的结构合理,还要避免出现过分集中的还款期。

(4)对利率风险要进行准确地把握。对于市场货币的供求以及国家的相关利率政策,企业一定要加以认真地研究和分析,以便做出合理的负债筹资安排。在利率较高的时候,企业要将筹资数额尽量降低,或者只筹借一些急需的短期资金。在利率逐渐降低的情况下,企业也应该少筹资,对于必须要筹借的资金,企业应通过浮动利率的计息方式来计算资金的数额。在利率较低时,筹资是比较有利的。在利率逐渐升高的情况下,企业需要积极地进行长期资金的筹集工作。

(5)将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对于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资金都比较分散,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采用一些方式将资金集中起来,使资金整体的利用率提高。另外,在项目中标后,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管理,使得项目的盈利水平得到提高,还应尽量减少对资金的占用,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

3总结

建筑施工企业在面对这些不可避免的筹资风险时,应该创建一套与市场变化相一致的风险管理机制,使得项目的管理更加规范,从而使企业的盈利水平提高。在对筹资风险正确认识的前提下,充分掌握筹资风险的防范措施,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和进.建筑施工企业负债筹资财务风险分析.《山西建筑》.2011年3期

[2]冷冬署,张艳林.负债筹资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9期

[3]庄瑞清.基于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相关措施探讨.《商场现代化》.2012年28期

篇(3)

Abstract:Aft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basic pattern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has already formed. The difference of various ownerships and different scale enterprise business model will become more obvious, its business scope boundary contour will gradually clear, enterprises of all types of market division of labour will gradually clear, enterprise class distinction clea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must start from the brand construction, make good use of talents and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Marketing;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2011年至2012年,我国经济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个调整型增长期,深刻的结构调整过程才刚刚开始。预计2013年GDP增长7.5%左右,物价增幅继续放慢,但结构调整过程将有所加快,即呈现“增长放慢、结构调整加快”的新型发展特征。宏观经济政策将继续保持“一稳一积极”的总基调。未来几年,经济均处于调整期,增长放慢但结构调整过程会加快,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特征。

今后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估计在6%~8%运行,CPI和PPI的增长也会较慢,这将使许多产业和企业效益继续恶化,意味着结构调整的动力增强。预计2013~2015年将是许多企业兼并重组的大好时机,许多落后的产能将被淘汰,效益差的企业将会破产或被兼并,打破行政垄断,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加快国有资本从竞争性行业(包括战略性竞争行业)退出,鼓励民营资本加大对战略性竞争性行业投资,使民营资本做大做强,成为创造产业新优势的重要力量。

经过近十年来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行业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各类所有制和不同规模企业的经营模式的差异性将表现得更为明显,大型民营建筑施工企业将加速推进多元化的经营方式,以经营和股份结构调整为核心,非建筑业产值将在企业经营中逐步占有主要地位;中小型民营建筑施工企业仍将以延续目前的经营方式为主,力争扩大产值规模并获得更高一级别的资质,同时聚焦专业细分化以求占有局部的优势;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仍将维持目前的发展方向,以建筑业为基本发展领域,进一步巩固在各自专业领域的垄断地位,朝更加专业化高技术化的方向发展;而以地方国有为主的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其经营方式将不得不向民营建筑企业经营方式靠拢。

基于未来的环境和发展趋势,建筑施工企业在2013年及随后的2-3年里,该如何明确各自的发展思路呢?笔者认为,建筑企业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速建筑施工企业良性快速发展。

一、品牌建设是建筑施工企业市场营销的关键。

建筑企业的品牌意识包括:一是品牌的理性意识。它包括对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水平、管理水平、营销水平、科技水平、竞争能力的全面体现,这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同时,品牌也是建筑企业通过工程、产品或客户服务给予业主或客户的一项重要承诺,作为联系建筑企业与业主、与客户的无形纽带,品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市场的权力和商业利润,决定着建筑企业的发展的方向。二是品牌的市场意识。动态的市场,变化的业主,很难使建筑企业与各行各业的业主进行更为详细的互相了解。建筑工程也不是社会大众消费的固定产品,因其工程项目投入大,工期长、风险高,不可能象工业产品一样,用一个试试,先干一个看看。建筑企业要想得到市场和用户认可,品牌就成为客户进行判断和确定是否合作、以及如何合作的重要因素。三是品牌的竞争意识。品牌就是信誉,就是形象,就是占有率,就是市场。四是品牌的资产意识。目前,中国建筑企业品牌化发展刚刚起步,近年来人们已经把品牌当作战略资源,当作影响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当作企业的重要资产,这个资产是无形的,它包括品牌的知名度、品牌影响力、客户对品牌的认同度等。

二、探寻适合企业自身发展之路。

管理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管理理念不存在地方差异,但每个企业的发展都不会一样。管理有许多固定的程序模式,但事实上真正的管理是无定律的,要想使企业发展壮大,必须把管理的科学与艺术职能相结合,做到科学管理,合作双赢,同时要正确处理公司与项目部之间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走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特色之路。目前,由于一方面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国内金融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引发一系列的社会投资变化,可能会影响国家对建筑行业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从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以及经营模式来看,企业需要对自身进行把脉,找到企业生存的主动脉,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的调研及实践,才能得出正确的方向。

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建筑企业走哪条路适合发展,是否走这条路,怎么走,能走多远,是受市场经济规律以及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有探索出能适应市场环境、符合市场经济行为的经营方式,企业才能在恶劣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壮大。

篇(4)

引言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造成财务状况不确定而使企业存在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要注册成立一家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具备资质要求的相应各工种的技术人员和相应的技术职称及相关硬件设备等条件后才能办理施工企业的施工资质,只有取得了施工资质方能成立施工企业在建筑市场上承揽工程。施工资质等级的不同决定施工企业在建筑业参与竞争的范围不同,承揽的工程项目不同。但无论这类企业规模大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近年来,由于地方政府干预等因素,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垫资越来越多,拖欠工程款居高不下,资金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经营风险不容忽视,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弱化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应查明风险的来源及性质,力求找出最优方法来控制和防范企业产生的财务风险,这对促进现代建筑施工企业的良性竞争,保持健康和谐的发展尤为关键。

一、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筹资方面的财务风险

当建筑施工企业承接工程项目的规模不断增加时,流动资金易出现短缺,这时必然会向银行借入资金。借入的资金将会产生借款费用,这些费用与还款的压力有时就会构成一定财务风险。由于经营的需要与流动资金的限制,在经营规模扩大时必然占用供应商的资金,当供应商索债紧迫时,也会给本单位造成财务风险危机。根据对电力施工企业的调查情况,2008-2010年,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平均比重分别为38.31%、53.67%和47.2%,一方面占用了大量的资金,资金周转效率降低;另一方面导致企业没有足够的货币资金以偿还债务,应付账款数额巨大,资金链条过于紧张,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挂靠经营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的相关财务风险

挂靠,即无资质的企业挂靠有资质的企业、低等级资质的企业挂靠高等级资质的企业,利用有资质企业参与建筑市场的工程等竞标活动。目前多数项目经理人即建筑承包商(或挂靠者)均采取挂靠的方式参与建筑市场的竞标,向挂靠的施工企业一般按合同或决算总额交纳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因此挂靠容易给施工企业带来的风险有:

1、挂靠导致施工企业的收入、成本、不真实从而引发利润的虚假;因被挂靠企业是按合同或者决算金额的一定比例的收取管理费的,实际操作中是每一次收到工程款时全额计入收入,被挂靠企业是不知道此工程的真实利润的,反应在账面上的就是那百分之几的管理费,从而引发错误的信息反馈,使统计数据不清从而带来风险。

2、挂靠引发施工企业的财务银行信用风险;当施工地与被挂靠企业的经营所在地不在同一地区时,工程项目又较大时往往建设方会要求施工方在工程项目所在地开立银行专户以保证工程资金专项使用,这时被挂靠企业不派财务人员驻现场则银行账户由挂靠者管理,当他使用支票时即是将被挂靠企业的信用抵押了出去,银行信用风险则产生了,从而影响被挂靠企业的生产经营。

3、挂靠带给施工企业潜在的财务税务风险;因收入成本的不真实核算;成本是用各种发票填充的则挂靠者就会在市场中找各种发票来抵充甚至有可能用假发票来套取现金 。如青海省国税部门稽查发现,正在建设中的青藏铁路西宁―格尔木复线工程流入了大量假发票,存在严重偷逃国家税款现象;据悉,目前所查假发票数额高达1.28亿人民币。

4、挂靠带给施工企业的法律风险; 挂靠人作为自然人,在挂靠工程中不以个人名义财承担民事责任。挂靠单位赊欠材料的情况下,如果不能主动偿还或无力偿还,单位就面临着承担责任的问题。

(三)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业余造成财务制度混乱

建筑施工企业大多是民营或带有作坊性质的家族产业,企业内部管理不善及财务关系的混乱也是建筑施工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家族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和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职责不明、管理相当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率低,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无法得到有序的保证,没有建立很好的财务预警制度势必使财务风险时有发生。

(四)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缺乏风险意识

就目前的情况看,中国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从事的财务工作认识不足,甚至不是专业的财务人员,风险意识薄弱也是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受财务专业教育程度的限制,这些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都有待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缺乏,这也客观的加大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这就要求在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做到防患未然。

二、防范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几个对策

(一)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合理承接工程任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施工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残酷。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市场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增强防范风险的意识,在日常的筹资、投资、分配等财务活动中.根据财务管理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提高对市场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处置办法。

首先,企业的决策者一定要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并及时将这种信息传递给员工,只有领导重视、员工认识、加强风险意识,制定相应的控制制度才能主动地去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治理的效果才能凸显。赵斯秋于2003年在《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一文中,提出了财务风险分析的杠杆分析法、概率分析法和财务报表分析法。作者从制度上进行探讨,通过建立各种控制制度达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

其次,要不断加强对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加大对财务风险知识的宣传力度、财务业务和管理的培训力度,使财务人员了解各种财务风险,熟悉工作中财务风险的不同表现形式,把产生风险的各种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得接触财务环节的每一个员工都在评估和排除风险,这样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保持健康常态的企业发展。

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取得招标文件后,应当全面考虑施工风险成本,深入研究和理解招标文件,从企业自身具备的实力和项目投资盈亏预测中确定自己的风险承受力。采取相应的策略,既要提高企业的盈利度,又要防范经营和财务风险,保证资金的良性循环,合理承接工程任务,减少风险的发生。

(二)杜绝挂靠经营带来的财务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对挂靠这种经营方式是明令禁止的,《建筑法》第26条规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禁止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公司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公司的名义承揽工程”。杜绝挂靠这种经营方式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三)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拓宽投资渠道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规范内部管理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必须通过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改变落后的家族作坊式生产,推进劳动力管理,杜绝不合理的人工支出、杜绝人力资源浪费,实现资金的合理统一调度,根据新上项目和施工生产需要,统一编制资金预算计划,充分发挥资金规模优势,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其次,通过多元化经营或投资,有效的分散财务风险,增强抵御市场压力的能力这也是建筑施工企业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的很好对策,完全可以经营与建筑施工相关的链带产业,如房地产、建材、家装等,实现以主业为依托的多元化经营,互相补充,增强获利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选择合适险种,向保险公司投保,将风险适当转移。

最后,建立相应工程财务的风险基金。有计划地提取一定数量且独立于企业运营资金之外的货币资金,作为损失发生时的补偿基金,有效防范风险发生时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体系,推行内部审计制度

健全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施工企业内部行为。建立长短期相结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设立预警监督机构,即在会计部门常规性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其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监控防线。以现有的稽核、审计、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建立有效的以“查”为主的监督防线。通过系统规范的监督控制机制,及早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同时推行工程项目的内部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及时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弊端,及时有效的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结论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风险,任何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可避免地面临许多风险,而企业的各项管理又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因此财务风险控制是现代建筑施工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几年来, 国内建筑市场竞争已达到白热化。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与经济全球化的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机遇与风险无所不在。虽然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风险不能超越时空,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其发生的频率和减少损失的程度,尽快规范合法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树立中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新形象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篇(5)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合理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保证财务信息的精准性,相关部门根据财务信息制定预算,有效地保护了企业资产,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有利于企业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此外,建筑行业与其他企业不同,建筑企业的工程流动性强,外加地域的不确定性以及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存在较大差异,很容易因为财务信息的错误造成在工程施工、劳务结算、原料采购以及资金使用等环节上出现错误,因此,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关键所在。建筑企业只有抓住市场机遇,改进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才能够合理规避企业经营风险,避免一些违法乱纪及财务舞弊等现象的发生。

一、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一)能够完善企业内部管控机制,加速企业现代化进程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增强企业内部管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推进企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内部财务会计控制作为现代化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建立企业财产的以及相关活动的预算体系保障企业权责明确,合理处理经济责任和利益分配之间的关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使得企业在竞争压力极大的市场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优势地位,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二)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内部会计管控制度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所在,是保证企业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建筑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工程地域的不确定性,劳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不统一性,致使企业在财务分配上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完善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相关财务人员进行合理调配,加强会计核算的质量。与此同时,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财务管理文件,这样更有利于企业加强内部财务管理,在贯彻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降低企业内部财务舞弊等现象的出现,做到信息精准可靠,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二、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现存问题

(一)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不足

内部会计管控制度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之所以没有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原因就是未受到建筑企业领导者的重视,导致相关环节不能被合理安排。对于建筑施工行业而言,大多数企业领导者都重视经营而忽略管理,一些企业甚至还缺少先进的内部管控理念。有些企业虽然在内部建立了会计控制制度,制订了相关活动的管理流程,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单方面注重运营成本,从而不按照制度安排相应的会计人员。此外,有些企业领导者甚至欠缺法制观念和控制意识,忽视了对会计工作者的培训,在财务管理上投资力度较小,从而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无法发挥其作用,不利于企业的平稳发展。

(二)企业内部欠缺风险评估机制

建筑企业和其他企业不同,具有资金周期长以及地域广的特点,因此所要面临的风险系数也就更大。目前很多建筑企业内部都没有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缺乏风险评估机制,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大。建筑企业作为工程性行业,在投资选择、应收账款管理以及筹资方式上都应该提前做好风险预警,避免企业在遭遇风险时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对企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三)工程责任制度不够完善

很多建筑企业在项目管理时实行项目经理核心制,从而对施工项目做到更好的管理,但是与此相关的约束机制却存在欠缺。建筑企业的管理者对项目经理的过度授权,致使项目经理的自扩大,由于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相关会计人员受到项目经理的管制,在工程预算以及工程成本核算时受到项目经理的暗箱操作,项目经理为了个人利益,进行财务舞弊,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这严重破坏了企业内部的工作风气,损害了企业的整体利益,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企业的工程责任制度不够完善,内部会计管控制度以及相关内部控制机制的实现高效率与项目经理的个人业绩相脱离,才造成了以上现象的发生。

(四)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落后

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与其他企业不同,其具体的施工管理模式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但是就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企业领导者的集权现象尤为严重,有些企业经营者由于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甚至,致使企业出现经济效率下降的局面出现。此外,管理者由于内部管理方法的落后,导致越权行事,职责不分。与此同时,企业对内部资金流动的监控力度不够,财务监管不严,常常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降低了会计管理在企业内部管理中作用和地位。

三、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措施

(一)完善会计人员考评制度,引进先进管理理念,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综合素质较高的财务管理人员是企业提高自身实力的关键。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虽然已经在内部管控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需不定期的对企业管理思想进行更新换代,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对自设经营方式进行完善。此外,企业应该完善会计人员的考评制度。目前,我国一些财务政策的相继出台,诸如“营改增”政策等,这使得传统会计人员的技能和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财务管理的需求,因此,通过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并实施会计人员的考评制度,在普遍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基础上,选择更加优秀、综合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这不仅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还能够使企业在市场中能够长期处于优势地位。

(二)提高建筑施工领导者的意识,加大企业内部对会计管控制度的宣传工作

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充分发挥内部会计管控制度的潜在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企业管理者的传统观念,从而增加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视,充分发挥会计制度的优越性。与此同时,企业可以通过会计管控制度做好相关预算工作,避免预算过大或过小而影响施工项目的财务费用,将预算与实际结果的差值调控到合理的范围之内。最重要的是,企业领导者应该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发挥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在企业内部灌输新思想,使得企业员工能够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充分发挥会计管理的潜在作用,推动企业现代化进程。

(三)完善企业风险管理机制

资金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营的关键,企业应该通过完善内部风险防范机制,避免因资金短缺对企业经营造成不必要的影响。首先,企业应该做好应对筹资风险的防范。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债务资本在企业整体资本结构中占据很大一部分比例,而短期债务又是筹资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大大加剧了企业所面临的资金风险,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对筹资方式的选择,在筹资之前对不同的筹资方式进行可行系数、经济系数、风险系数的对比,选择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筹资方式,处理好长短期资金的比例关系。此外,企业应该加强投资风险防范意识,因为建筑企业的资金使用周期长、投资地域广等特点,致使建筑企业在投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企业根据不同情况,认真分析对比,建立投资风险防范小组,合理规避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最后,企业应该注重对资金回收的风险防范,因为建筑企业的特殊性,致使大量应收账款的存在,企业应该建立资金回收小组,利用合理的方式对欠款人进行催债还款,减少企业所面临的坏账、赖账等现象的发生,并针对坏账行为提前做好风险应急预案,防止企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生断金短缺而面临停工的现象出现,增强企业经营的稳定性。

(四)建立建筑企业领导责任体系

由于工程责任制度的不够完善,导致项目经理由于自过大而出现财务舞弊等现象的发生,因此,通过建立企业内部领导责任体系,将企业内部管控的效率与企业领导者的业务成绩进行挂钩,能够充分提高企业领导的责任意识和自我约束意识,并通过各部门层层约束,级级传递,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状况进行实时监督,并定期抽查,根据内部会计制度的执行效率实行奖惩制度,增加企业员工的压力,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此外,选出企业具体项目的第一负责人,监督内部会计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对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中出现的财务舞弊以及违法乱纪等现象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总而言之,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利于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核算与企业现代化进程。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在内控管理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内控管理过于形式化,采购业务管理难度较大,项目责任制不完善以及工程管理者对内部会计制度重视程度不够等都是制约建筑企业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筑企业应该紧随市场潮流,实行企业领导责任制,提高领导者的思想意识,加强对资金走向的监控力度,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增强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在提高自身综合实力的同时让企业在市场中占据长久的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篇(6)

随着我国建筑业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和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建筑施工企业间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环境,在充分整合和利用社会资源、用市场化手段实现快速经营和管理创新的同时,都将不可避免地带来经营风险。如何规避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这些风险成为全新课题。笔者经过认真的实践论证,提出了以下的措施进行探讨。

一、正确决策,把好项目“入口关”

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风险有多种,其中包括承揽工程的市场风险、资金风险、履行合同的信誉风险、经营纠纷中的法律风险等。为规避承揽工程的市场风险,把好项目“入口关”首先要对建筑项目出资人要有一个科学的分类。第一类是政府项目,即政府作为出资人;第二类是国有单位项目,即国有单位(或政府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构)作为出资人;第三类是民营项目,即私人企业、民营开发商等作为出资人。我们尤其要注意的是第三类建筑项目,应该对其作严格的风险评估,对他们的信誉度、经营业绩、项目本身的利益空间等,作准确的了解和分析。施工企业必须把项目内存的经营风险作为取舍项目的先决条件,把好项目的“入口关”,最大限度地防范承接任务的决策风险。

二、加强成本管理,消化低价中标模式下的让利风险

施工企业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迅速适应建筑市场的环境变化,包括适应市场的价格要求。因此,施工企业应推行目标成本管理,以中标价扣除税金后作为工程结算收入,再扣除目标利润后确定目标成本。要及时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依据工程承包合同、施工组织设计、现场条件、市场价格等,编制项目计划成本。分部分项完工后,要及时进行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主要工、料、机和间接费的对比分析,检查实际成本是否处于受控状态。

三、科学分析,化解合同风险

合同风险是建筑市场经常出现的一种风险。建筑产品作为一种特殊产品,国家对建筑产品的制造有一系列特殊要求和规范标准,对建筑施工合同也有统一的格式和要求。目前建筑市场使用的合同文本仍然是建设部统一印制的“建筑施工合同”文本。尽管如此,建筑施工企业在合同正式签订前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评审,防止合同中的条款成为不利条款,把合同的隐患消灭在评审阶段,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四、加强防范,把好法律诉讼风险关

(一)建立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一是健全法律事务机构。企业没有设立总法律顾问的,也应当由领导分管法律事务。从组织上保证企业依法维权。二是有条件的应设立法律顾问机构。顾问机构应该由精通相关法律知识,了解并掌握本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的人员组成,这样对处理法律问题就能得心应手。三是加大普法力度。要有重点地抓好法律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经常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诉讼案件开庭旁听活动,借以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素质。

(二)建立企业法律事务人员参与机制。施工企业应把法律工作的重心从事后补救转移到事前防范,加大法律咨询论证的力度。为达此要求,务必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法律事务人员应根据企业各时期的特点和市场规则,就各项重大经济活动依法论证并提出意见。二是参与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及时研究解决相关法律问题,避免和减少纠纷发生。三是强化制度,明确法律人员参与企业重大项目决策的方式和具体方法,实现法律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五、加强自身技术队伍建设,增强抵抗技术风险能力

(一) 施工企业要建立定期进行技术学习、交流的机制。要组织成立技术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收集行业中出现的新技术、工艺,并定期召集公司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学习,同时也要加强与其他同行的相互交流。另外企业要注重对自身技术人员的培养,特别是年轻技术人员,要让他们有更多的接触新技术的机会。同时也要注重引进既有丰富实践工程经验、又有扎实理论知识的高端人才,以充实自身的技术队伍。

(二) 对于行业中新技术的出现,施工企业不能盲目跟风,要避免新技术不够成熟或者是新技术过于复杂等因素对施工企业带来损失。对于行业中的新技术一定要加强实验,开始时可以应用在工程的局部,待积累一定经验和技术更加成熟后再进行推广。

六、 不断完善承包体制,控制承包体制风险

(一) 要在总结实行承包体制以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先进企业管理经验,制定完善包括承包责任制、承包风险抵押金制度、承包考核奖惩制度等在内一系列承包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彻底转变“以包代管”的管理模式。

(二) 加强项目经理(承包人)队伍建设,选择有能力、讲信用的项目经理进行项目承包,是落实承包责任制的关键。因此,要加强项目经理的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时要建立项目经理业绩考核制度和诚信档案,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和诚信经营的氛围。此外,企业还应大力引进有综合素质较高、经济实力较强的外部项目经理,以充实项目经理队伍。虽然承包和对外经济关系不同,不能通过法律来处理承包的合同关系,但只要企业与承包人双方都讲诚信,按合同办事,共同维护承包合同的严肃性,那么,企业承包这种经营方式才能具有生命力,控

制或规避承包体制风险。

参考文献:

篇(7)

我国建筑业因营改增税制的转变受到比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存在不正规的市场经济行为较多且发展水平不均衡建筑市场,建筑行业也可因此加速实现正规化发展。此外,也可将发展跟不上形势的小建筑企业淘汰掉。如建筑企业在本次营改增中做了充分准备,将会对企业发展大有益处。因此,建筑企业为获取改革中的红利,必须占得先机、准备预案,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战略目标要及时做出调整,以免遭到市场所淘汰。

一、营改增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影响

1.税收管理方面的影响

建筑企业在经过营改增后,将有以下三点影响其税收管理工作:(1)纳税地点变化,工程项目所在地不在作为纳税申报地点,纳税地点改为建筑企业组织机构所在地(经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或者其授权的财政和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2)变化了纳税人,由于之前建筑工程的性质,可分为总承包人、分承包人,而且总承包人在营改增前为代缴义务人,而施行营改增政策后,增值税的纳税义务转嫁给了分承包商和总承包商共同承担;(3)变化了税率,建筑行业在营改增之前仅收取3%的营业税,营改增后将改为11%或在某个范围内浮动税率的增值税。

2.财务方面的影响

首先,基础设施和物资等固定资产在施行营改增后可抵扣建筑企业相应的进项税额,企业总资产会相应降低;其次,难以获取一些用于工程施工中材料购买的增值税发票,且普遍存在假增值税发票的现象,建筑企业无法有效抵扣以上所述的进项税款,增加了建筑企业的纳税额;最后,拖欠、延后工程交付款项的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建筑行业中,例如,某些合同中明确规定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支付尾款,但在规定时间缴纳增值税是政策所明确规定的,因此增加了建筑企业的现金流压力。

3.收入及毛利确认方面的影响

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前,固定总价合同已经包含了营业税,但施行营改增后,增值税不会包含在合同收入中,此外,进项税包含了场地、设备租赁费、施工材料采购费等合同总预算成本费用不属于施工成本范围内的费用,直接降低了合同总预算成本。与此同时,当期合同收入在营改增后对增值税进销款项的抵扣不能与合同费用中的款项彼此对应,直接降低了合同收入与毛利。

4.投标方面的影响

建筑企业在营改增后投标概算编制文件的形式将产生变化,相应业主的招标文件也应有所更新;此外,划分成本费用中增值税进项款项将变得更为模糊,增加了编制投标书的难度,而且增值税纳入到了建筑企业所编制的投标总价中,与其税种特性产生冲突,需更进一步规范建筑行业的编制工作。

二、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的措施

1.规范和改善企业经营方式

在目前市场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为了争取眼前利益不得不采用“低价中标”的方式来获取经济收益,随着劳动力资源的短期,人工成本上涨速度飞快,极大的增加了建筑项目成本控制工作的难度。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方式急需升级和改变。首先可以依靠企业自身所积累出的优势,垂直或锥形整合产业内布局,可以逐步探索建筑行业以外的领域,注重项目的设计,科研、采购或后期运营管理等领域,在提高企业相关产品附加值的同时,注重整个产业结构的发展,将税制改革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此外,目前建筑业的发展态势是朝着建筑工业化的方向发展,建筑工业化可作为施工企业的一个发展机遇,培养相关人才并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摸索一套属于企业自身的运输、生产、设计和施工的完整经验,将人工成本控制在最低,提升企业利用的同时也可提高生产效率,目标成为技术精、产出比高的大型建筑企业。

2.强化对项目部及分公司以及承包人的管理

建筑企业通常为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扩大公司业务而建立项目部、分公司等多种经营机构,但是也给建筑企业管理造成很大麻烦。各分公司、项目部均有其独立的经营理念,难以相互融合,所以对财务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比较轻视,如果项目部、分公司未能了解营改增之后的税制变化,还继续停留在固有营业税发票想法的话,对今后工程项目各方进行工程款项结算时都有较大的冲突。因此,加强培训企业内部各分公司、项目部的管理人员,帮助其了解和掌握增值税改革政策的关键点,做好增值税发票的保管和索取工作。

3.重视材料采购合作商的增值税纳税人资格

建筑企业为节省成本开支,通常会与小规模纳税人或个体商务进行施工原材料的购买或租赁相关工程机械设备。由于相关税费在营改增后发生变化,为削减进项税和应缴税额,建筑企业合作对象应该为一般纳税人。

4.开展税法培训,及时调整报价

大部分建筑企业预感到营改增后会对其成本管理产生很大影响,已经积极开展相关准备工作。但由于营改增政策尚处于试运行阶段,没有形成有效的实施方案。甚至很多相关企业人员不清楚营改增的影响,工作思路固有僵化的现象比较突出,制约了建筑企业在营改增政策下的发展和规划。税务结构和建筑企业增加沟通交流,了解新税制的变化重点。积极组织建筑企业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进行财务培训,尽快将营改增税制下的经营方式传达给员工,以便员工适应和学习,也可扩大企业的经济收益。

5.加强信息化管理手段

为了方便建筑企业管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分公司,企业应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并完善其信息化管理平台,从而有效管理其增值税链条。可在平台上将机械租赁、工程项目分包、材料等信息进行整合,甚至可以汇总施工材料出入库信息,进度款支付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以及对各个供应商、分包商应收应付款项等信息,从而实现实时跟踪项目成本,过程监管和统一管理。此外,还可通过信息化管理监视开具票据到传递的每个环节。为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公司各项目部、分公司也应有此平台进行监管,以确保企业经营状况开展顺利。

6.积极改革现有管理模式

建筑施工企业目前普遍采用直管的经验理念,严重制约了企业下属分公司的竞争力,而且这些分公司的施工资质也比较低。传统的招投标模式可以概括为投标均有公司集团负责,下属分公司则是要等到总公司中标后再接收其分包的工程施工。在营改增后,这种管理模式将会迎来更为强烈的挑战。工程分公司在营改增政策实施前不需要关注营业税的缴扣问题,但在施行营改增后,每一个集团下属分公司都是单独的纳税单位,缴纳增值税的工作全由分公司全权负责,业主与集团公司无需理会(如果实行总公司汇总纳税模式,总分公司需要及时准确传递增值税信息以免造成漏报、多报或少报增值税)。因此,建筑企业应适时调整传统管理模式,集团公司应设立单独的财务核算机构来负责成本的管理,分公司只负责工程施工,利润的分配有独立财务核算部门来负责。

三、结语

总而言之,营改增对建筑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能否健全自身的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和风险管控,将成为建筑企业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营改增不仅仅限于税制改革的层面,而且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导火线,我们要积极应对,让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8)

1.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内控存在的问题

1.1财务管理内控意识较弱,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施工企业中,公司及项目领导多为干工程出身,对财务管理内控工作不了解,不清楚,重视程度不够,利润最大化才是最终的追求目标,使得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导致财务管理内控工作较难开展。

另外,财务人员素质层次不齐,无法提出有效的财务管理内控建议和制定有效的财务管理内控计划,从而难以对企业实现及时有效的财务管理监督和控制。

1.2全面预算制度落实程度有限,预算执行往往浮于形式

全面预算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在预测、决策基础上,以数量和金额的形式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的具体计划,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对各种资源和企业活动做得详细安排。通过全面预算制度,使得企业的经营目标转化为各部门、各单位以致个人的具体行为目标,作为各责任单位的约束条件,能指导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

建筑施工企业一般以项目部为具体的会计核算单位,具体事务处理的灵活性较大,预算编制时相关部门的配合程度往往不高,未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数据的影响,导致预算本身未切合项目实际,反而会束缚企业发展,执行起来意义不大。

1.3企业内部检查监控力度不够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检查人员缺乏较为严重,内部检查人员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大量施工项目的检查要求,且内部检查人员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综合性人才凤毛麟角,多数由财务人员临时抽调,综合分析能力、风险防控意识等比专业检查人员尚有一定的差距。

2.加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的有效途径

2.1制定符合公司实际需要的财务管理规程

为了贯彻执行好国家的会计准则、规章制度及财税政策,实现公司及下属各内部单位在会计科目使用、会计核算、财务报告编制等方面的规范统一,真实、完整地提供更有价值、更快捷的会计信息,公司应根据本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管理理念,及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的配套制度,规范和统一公司及所属单位的会计核算,为公司财务人员提供一本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工作指南。

2.2强化施工企业会计内控意识

企业员工提升会计内控意识是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只有施工企业全体员工强化了会计内控意识,企业的内控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首先,企业的领导必须通过学习和研究,深刻地意识到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对于整个企业的重要性,只有领导层意识到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才能将会计内控意识逐渐的扩大到每个员工心里。

其次,加强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内控知识,只有能力强、素质高的会计人员才能有效地推动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运行。目前多数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明显较低,导致了企业会计工作不规范,所披露的会计信息也无法反映施工企业的真实状况,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重视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个人修养,在选拔会计人员的时候必须严格,对在职的会计人员也要督促其不断地学习,时常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第三,加强企业全体员工的会计内部控制意识。对于企业来说,领导层和会计人员的内控意识加强了并不代表会计内控工作就可以顺利地进行,要想内控顺利地进行,必须要加强所有员工的会计内控意识。只有施工企业全体员工强化了会计内控意识,企业的内控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2.3完善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完善的会计内控制制度,需要强有力的预算管理体系作保障,促进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为此,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全面预算管理是将业务、投资及财务等管理手段实现无缝对接,全部纳入预算进行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确定企业的经营管理的目标,加强预算的执行控制,确立与预算挂钩的业绩考核体系,通过过程中及时考核兑现,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参与项目管理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全面预算。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预算管理:其一是从预算编制环节人手,使预算成为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企业应分别编制收入预算,成本预算,并进行反复平衡直到实现目标利润为止。该指标体系以利润为指导指标,销售收入和成本为辅助指标,有利于提高企业利润,改善企业管理。降低营运成本。预算编制程序是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最后上下结合的方式。其二是提高企业员工在实施预算管理中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建立预算执行责任制度。企业预算一经批准下达.各执行单位应当认真组织实施。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各部门、各环节和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体系。同时企业应当建立预算执行责任制度,对照已定目标对相关部门人员责任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实施考评。第三企业应制定严格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企业应定期对各预算执行单位和个人进行考核。切实做到有奖有惩,奖惩分明,必要时实行预算执行情况内部检查制度。

2.4充分发挥内部检查功能,强化内部检查监督的作用

施工企业内部检查机构应当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综合内控制度,尤其是建立健全施工企业内部检查工作质量控制的规范体系。并通过培训、加强会综合专业知识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提高贯彻执行内部检查规范的自觉性。

篇(9)

一、基本情况

据有关资料显示,自20__年以来,我市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筑业完成总产值年均增长达40.2。同时,来自建筑业的地方税收(只统计营业税及所得税)也同步快速增长,年均增长达41.3,以下是20__年至20__年上半年的有关数据:

__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及地方税收入库情况表

项目年度建筑业完成总产值(亿元)与上年同比增长()入库建筑业地方税收(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入库建筑业营业税(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入库建筑业所得税(万元)与上年同比增长()

20__年38.111098793291658

20__年55.9146.711532839.511333642.95199220.14

20__年70.5626.202110237.671863239.71247023.99

20__年上半年52.0447.511547646.671351245.04196449.02

(数据来源:建筑业完成总产值来自《__市统计年鉴》,入库地方税收来自税务统计报表,所得税为

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之和)

从上表来看,地方税收中营业税保持了与建筑行业同步快速增长,年均增长达42.57,但企业所得税的增长则不同步,除今年上半年增长较快,前两年年均增长仅为22.06,低于我市地方税收的平均增长幅度。

由于营业税为流转税,是根据工程结算收入及企业收到的工程形象进度款,按规定的税率(3)计算征收,所以当期征收入库的营业税税款与同期完成的建筑行业产值有很大的关联性,而企业所得税是根据企业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按规定的所得税率计算征收,应纳税所得额又以企业经营成果(利润)为计算基础,所以当期征收入库的企业所得税税款与企业当期实现的经营成果(利润)密切相关,而与同期完成的建筑行业产值没有必然的关联性。如果企业账面普遍反映亏损或微利,那么即使当期完成的建筑工程量很大,仍然会无企业所得税税款入库。

通过对我市20__年度及20__年一季度有工程结算收入的建筑施工企业的调查,20__年度203户企业中,有149户企业账面亏损,亏损面为73.4,亏损总金额为1592.4万元,有54户企业账面盈利,利润总额为903.2万元,共缴纳企业所得税168.6万元。20__年一季度178户企业中,有141户企业账面亏损,亏损面为79.2,亏损总金额为662.3万元,37户企业账面盈利,利润总额为237.8万元,共缴纳企业所得税47.6万元。

二、原因分析

建筑企业的所得税增长不能与建筑行业保持同步增长,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应从目前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形式和会计核算方式及税务机关对建筑企业的所得税管理方式进行分析。

(一)目前建筑企业主要采取的经营管理形式和会计核算方式

国家税务总局《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规定,建筑业的应税所得率为10—20,另据业内人士反映,建筑业的行业平均利润率应在10以上。那么,为何我市建筑企业普遍反映亏损或微利,其中原因要从目前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形式和会计核算方式进行分析。据调查,目前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形式和会计核算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实行工程项目责任承包经营方式。目前我市规模较大的建筑安装企业较多采用这一种经营管理方式。一般是总公司下设多个分公司,实行二级管理、二级核算。总公司属于管理机构,工程业务统一以总公司名义对外承接,由各分公司具体组织施工,并按工程量的一定比例上交总公司管理费,管理费收取比例视不同的工程项目而定,在3—10之间不等。总公司对各分公司下达上交管理费基数,分公司超基数上交的管理费,则由总、分公司分成。分公司为内部二级核算单位,各分公司按季度向总公司报送会计报表,总公司将各分公司报表汇总后,对外报送汇总报表,税款也由总公司统一缴纳。在实行工程项目责任承包管理方式下,虽然经营损益由总公司统一核算,但由于总公司只是收取管理费,具体工程施工及对工程的收入、成本核算均在分公司,总公司并不能对工程成本、费用等支出进行有效的控制,况且总、分公司之间本身也存在着利益分配问题,所以总公司汇总报表反映的经营损益,并不能完全反映所有工程项目实际已实现的利润。从对我市几家采取这一种经营管理方式的国有建筑安装企业的调查情况看,账面利润率仅在1左右,有的甚至亏损,我们认为这并没有完全真实地反映建筑行业的利润水平。

2、实行工程项目挂靠经营方式。目前,绝大多数建安工程都是工程承包人既所谓的包工头联系到工程后,寻找有建筑资质的建筑公司挂靠,并向建筑公司上交管理费。建筑公司虽然也参与工程的招投标,工程预决算,并对工程质量进行一定的监督,但整个工程项目主要是由包工头自己负责。一般工程款会先转入建筑公司账户,在扣除收取的管理费后,由包工头通过工程材料发票、人工费等以现金形式提走,两者比例大致为75和25。建筑公司收取管理费比例一般为工程量的5—6,扣除应上交的各种税费(税款由建筑公司缴纳),剩余1—2的实际管理费收入。在挂靠经营方式下,建筑公司的会计核算采取“倒扒”方式,即以开具建安发票的金额作为工程结算收入,以工程结算收入扣除收取的管理费后的余额作为工程结算成本。假设包工头挂靠工程的工程量为100万元,建筑公司 收取管理费比例为5.5,则建筑公司的账务处理为:工程结算收入100万元,工程结算成本94.5万元[100×(1—5.5)],再减除营业税金及附加3.3万元,毛利率为2.2。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建筑公司的账务处理在形式上进行了工程收入及工程成本、费用的核算,但工程项目的实际损益在建筑公司的账面上并未得到完全反映,建筑公司核算的只是管理费收入。这实质上是把两个核算主体:建筑公司及包工头,合并成为了一个核算主体——建筑公司,致使纳入日常税务管理的往往仅是收取管理费的建筑公司,而工程利润的真正所有者——包工头,则始终躲在“幕后”,逃避了正常的税务管理。因建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收入有限,除掉公司本身的日常费用开支后,账面上就反映亏损或微利。由于中小型的建安企业基本上是采取这种经营形式和核算方式,这也是造成目前建安企业账面普遍亏损的主要原因。

3、有极少数建筑公司,也是采取挂靠经营方式,但与以上第2种方式相比,帐务处理及会计核算则更为简单,其工程资金不在建筑公司账上反映,也不进行工程结算收入及工程结算成本、营业税金的核算,建筑公司账上直接反映收取的工程管理费收入。这种方式与第2种方式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建筑公司账上都未能反映工程项目的实际利润。

从调查情况看,规模较大的建筑安装企业,尤其是国有建筑公司,较多采用工程项目责任承包经营方式,而中小型的建安企业基本上是采取工程项目挂靠经营方式,不论哪种方式,尽管都不能完全反映工程项目实现的利润,但由于各建安企业对工程项目实施管理的程度不一样,收取的管理费比例有高有低,从而使建安企业与工程承包人对工程项目实现利润的分配比例不一样,反映在建安企业的账面利润上也就不一样。以下是调查的采取工程项目责任承包经营方式的2户大型建安企业及采取工程项目挂靠经营方式的4户中小型企业的有关数据对比:

项目类型工程结算收入工程结算成本工程结算利润利润率已交企业所得税所得税负担率

大型1047350488795578014614421.404822750.46

1153718299625125710367970.903421430.30

中型5542422053118919113130.0220360.003

4239139440365247595460.14160770.038

小型17922671715792-36299-2————

23229591976835-10889-0.47————

(说明:表中列举的大型建安企业设定为年收入在亿元以上;中型建安企业年收入在千万元以上;小型建安

企业年收入在千万元以下。所得税负担率为已交企业所得税与工程结算收入之比。)

从上表可以看出,采取工程项目责任承包经营方式的企业,其账面利润率及所得税负担率要略高于采取挂靠经营方式的企业。

(二)税务机关对建筑业所得税管理的主要方式

目前,税务机关对建筑业的所得税管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对本市的建筑企业,其所得税征管大部分采取查帐征收方式,即平时由企业自行申报缴纳所得税,年终进行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由于目前建筑安装企业账面普遍反映亏损或微利,结果必然是企业申报缴纳的所得税很少。

2、对极少数本市的建筑企业,采取了核定征收所得税方式。既根据企业的工程结算收入,按一定的应税所得率,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并计算征收所得税。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国家税务总局《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账制不健全的单位,可以采取核定征收方式。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建筑安装企业一般都设置了账簿,在未对该企业实施税务检查前,进行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时,难以认定其账制不健全,所以一般都认定为查账征收方式,只有极少数的建筑企业是采取核定征收所得税方式。

3、对个人承包建筑工程项目,采取按附征率征收方式,对工程承包人征收个人所得税。我市规定,对个人承包建筑工程的,按其营业额的1―3附征个人所得税,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由于工程项目招投标及工程合同的签订都是由建筑公司出面,包工头在“幕后”,所以对工程是否属个人承包难以界定。目前我市除个别县局对个人承包建筑工程项目,按附征率对工程承包人征收了个人所得税,其余大部分没有征收到位。

4、对外来建筑施工企业,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纳税地点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5]227号)规定:建筑安装企业离开工商登记注册地或经营管理所在地到本县(区)以外地区施工的,由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其经营所得,由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一并计征所得税。所以对持有《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在我市从事建筑施工业务的外地建筑施工企业,所得税都是由其回机构所在地缴纳。也就是说,外来建筑施工企业的所得税,基本上未纳入我市的日收管理。

5、对门市征收及小额零星工程,采取按附征率征收方式。即对门市代开建安发票,按所开发票金额,依一定的附征率(1—3)直接计算征收所得税。

通过以上对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形式和会计核算方式以及税务机关对建筑业所得税管理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造成建筑业所得税征管不到位,税款的大量流失,既有因建筑企业管理和核算不规范,客观上造成税务机关对其难以实施有效的监控管理的原因,也有税务机关自身征管方面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似乎只有通过税务检查或稽查,才能把流失的税款追征入库,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税务检查这一最后的关口并未能很好地堵住建筑业所得税流失的漏洞,其原因是:

1、建筑工程一般周期较长,许多工程项目长期挂账,有时建筑公司故意剩少量的工程尾款,不进行工程决算,造成税务机关在对其检查时无法结算工程项目利润,也就无法计算征收所得税。

2、在我市一级稽查尚未到位的情况下,税务检查主要由各征管县、区(分)局组织实施,虽然各单位都把建安企业列为每年的汇算清缴检点,但由于建筑行业本身的特点,要准确查实工程成本、费用有一定难度,在汇算清缴过程中,往往由于人员、时间的限制,难以查深、查细,通常只是对人员工资、业务招待费等费用作一些调整,而对影响利润的主要因素:工程成本并未进行认真的检查,所以一般无所得税的查补入库。

3、由于长期以来,建筑业普遍亏损或微利,致使检查人员在对建安企业进行税务检查时,在主观上已形成了一种建筑业无所得税的观念,所以并不把所得税作为检查的重点,通常只对建安营业税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地方税种进行结算,而所得税往往只是就表结表,基本上无所得税款查补入库。

三、加强建筑业所得税征管的措施和建议

1、对建筑业所得税实行预征,变被动征收为主动管理。针对建筑行业工程周期长,经营形式及核算方式复杂的特点,建议比照我市房地产企业的所得税征收管理规定,对建筑业所得税实行预征,从而变被动征收为主动管理,改变目前建筑业所得税征管不到位,税款大量流失的现状。预征时应税所得率可定位5,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 应预征所得税=当期工程结算收入(含工程形象进度款)×5×所得税率

如按此方法对被调查的20__年度203户建安企业所得税进行预征,其总收入为179086万元,应预征所得税2954.9万元(179086×5×33),与实际入库所得税489.1万元(含个人所得税)相差五倍多。

2、加强对个人承包建筑工程的所得税征收管理。在目前建筑工程项目普遍采取挂靠、承包经营的情况下,建筑公司账面基本都反映亏损,无企业所得税,所以税务机关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工程承包人的个人所得税征管上。要把工程利润的真正所有者:包工头,从幕后推到前台,严格按照个人承包建筑工程的所得税征管规定,对其附征个人所得税。要加强对工程承包合同的跟踪管理,及时掌握工程项目的真正承包人,将对承包人的所得税征收到位。

篇(10)

前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把越来越多的公司企业带到国际化市场当中,在积极进入国际化领域渴望赢得一席之地的行业中更加注重自身能力及水平的提高。在建筑施工企业面临上述问题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好国内市场,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然后才能在国际化市场中变得更加主动和占得优势,但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大众化服务领域,需要企业自身服务理念的支持和铺垫,在同类行业对比中只有突出自己的优势才能有更大可能的成功,所以对于这样的现实很多建筑施工企业选择了在经营管理理念的创新和优化,使得企业能够在管理上获得成功的时候可以促进公司的整体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所以针对具体的理论实践研究认为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应坚持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来进行企业管理

一个企业的良好运营和发展离不开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的规范和限制来保证企业人员的正常工作和效率的保证和提升,制定的章程要合理有效且具有约束和奖励惩罚的效例,企业在对外业务的处理上也应在条例中找到相应的规定,所以建筑施工单位要遵守执行好国家级公司的相关规定,诚信经营,有效管理。在对外业务的洽谈上要清晰,意见及态度中肯,合同正规程序可靠,在施工的实际中要严格按照同内容做好相关工作,注重施工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指标。加大企业的科技和技术专业人才的投入,做到高标准地开展业务要求自己。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施工企业要做好管理施工的良好理念的贯彻和执行必须依靠人才,充分重视他们的地位和能力,积极引进优秀专门人才加以培养为公司发展创益。但是正对人才自身管理方面更要严格操作,执行一套完备合理有效的人才评估和考核机制,要不断鼓励优秀人才创新,在奖励制度上应大大超过对其的惩罚制度,只有在人才工作上给以较多的关注和支持才能在企业创新的道路上收货更多的惊喜和成果。企业还要在用人的同时给以人才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和愿意与企业一起奋斗的决心和勇气,为企业做更多的贡献。

2、完善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

在中国传统的理念影响下企业管理层在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进行指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和负责事项,不能在毫无经验和针对性的前提下指定出不合常理的规定,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正常不能出现与其他部门存在冲突的严重情况,每个部门都能得到应有的规范。加强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时建筑施工管理经营的必要问题所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运行。

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的诚信管理建设

诚信经营是一个企业和改善应当严格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是企业发展的基本坚守理念,没有诚信作为支撑的企业是难以正常运行和继续的,会毁掉一个公司甚至企业。企业在对建筑施工经营管理的设置上要对所进行的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及时敦促单位相关人员,做好工程的合同及条款的相关规定,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来保护本公司的利益,与违法违规的行为抗争,保护自己的有效权益。

4、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管理

企业的信息时企业业务发展的重要参考,在对获得的数据信息来源进行常规查询的前提下要做好信息的确认,保证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对于经常变化的信息要及时地进行运用,以免出现信息的延期失效的现象,在企业内部工程参加项目运转的工作流程要及时归纳总结,获取有效地信息源并做好相关安排。企业内部计算机信息处理操作人员要强化自身网络技术和水平,在保证企业内部信息安全掌控的基础上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公司创造效益并建立好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5、强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施工标准

强化现场施工水平的重要依据是反应企业管理经营水平的重要参考依据,在与大型建筑商家合作的过程中再合同签订前会有相关专业人员对企业建筑施工的方案制定和实际操作进行实地考察,作为关乎企业利益的现场施工内容必须要力求每场到位完善,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专业负责人,做好企业在建筑施工管理方面的具体规章条例。在施工中还要特别注意的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项的强调和漏洞修补。只有安全措施的全程保证才能打下良好的建设基础为高质量的建筑完成全程护航。施工安全负责人应加强对国家在安全施工建设规定的相关要求,并定期强化专业内容和业务的训练,切实对企业建设者负责。

6、注重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质量管理

施工建设过程要求质量和安全操控的双重效果,只有企业自觉加强自身管理能力和水平,做好专业项目规划,确保建设的每一步都依照国家标准开展才能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建筑环境,为企业的形象树立良好的丰碑。企业需自我品牌意识的强化,而强化的前提和基础就是使企业经营与合作的单位都满意,满意的重要指标就是质量和实际建筑效果的支撑,所以企业要不断地强调质量安全意识,树立工程建设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的管理层和每个参与者,并不断加强安全建设理念。

7、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成本管理水平

企业作为经常进行投资,经营开发的项目运转者对于商业参与的时间和次数都是长期且频繁的,对与某项工程的开发所进行的投资预算是难以估计和定格的。在具体的操作中需要依据实际的涉及项来进行资产的投入评估,评估的项目主要是建筑材料的采购、人力技术人才的雇用及后期工程处理人员的安排等,这些都是在预算之内的必要支出。同时企业负责人需要安排每个项目阶段的具体负责人负责施工的具体进程,因此需对相关项做出具体的管理计划,标定管理重点和项目。企业的每笔投入都是巨大且难以短期回笼的,所以在施工经营管理过程中对该项的成本的严格控制是十分必要和可观的。在进行成本控制当中要强化施工建设的纪律性和安全性规程,严把建筑施工质量关,遵守国家相关操作规定和要求。加强财务约束和审计工作,缩减不合理的开支和资金占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资金运作的效率。充分理解和运用国家给予的经济政策,盘活资产存量以谋求企业的利益和发展。

8、加强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创新

企业在全球化激烈竞争的时代主要依靠的是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没有先进的技术做为保障企业很难在国际化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所以面对这样的实际企业一方面要加强在高新技术人才的引进和投入;另一方面还需要在新的科技设备的引进上下足功夫,只有在科技和人才充分的前提下企业才能唱响想全球进军的宏歌,更好地推广自我想象和品牌。如果在不能及时保证技术和人才充分发挥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选择短期内的人才或设备的引入来应对眼前的困难和危机。

同时还应抓好纪律,树立良好的企业风气。一个好的企业、公司货组织需要有良好的风气来进行正向的引导,比如,在执行上级指令的过程中,高一级的决策层首先都从自身做起,身先士卒,做好下层领导和员工的榜样,更快更好地执行某项政策或规定。这样的榜样示范在心理学中被认为可以有效地带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形成良好风气。

9、结束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同样也是一个企业及领导者英明领导旗下人的强效武器,在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我们需要人才、需要科技支持、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动,这一切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去努力和坚持,尤其是在人才培养上。所以在开放的全球市场下企业要积极营造为科技和人才发展的机遇,开拓更广阔的建筑业市场。以上是本人的粗浅之见,如有不到之处,望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郑科.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监理控制要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5期.

[2]朱红奋,武艳文.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11期.

[3]季先华.浅议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8年3期.

上一篇: 景观规划方法 下一篇: 工程项目保险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