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6:40:5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初中生职业技能培训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已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60%以上[1],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虽然文化素质总体上有所提高,但相比城镇新增劳动力而言,其文化素质和人均受教育年限依然偏低,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只能在收人水平较低的非正规部门就业,而就业的不稳定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生活步履艰难。然而,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我国未来产业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而且还直接影响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他们的冷暖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
职业教育的供给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各类社会培训机构等。从政府方面来看,在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农村富余劳力转移的同时,政府理应努力做好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一方面,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教育体制,教育资源分配明显偏向城市,尽管国家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基础教育长期发展滞后的格局依然没有改变;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农村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7.11元,全国农村普通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63.56元,全国农村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9.74元,全国农村普通初中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5.5元[2];城乡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直接导致了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教学环境与条件无法满足农村教育的实际需要,导致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总体上较低,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进而限制了农民工进城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在高等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职业教育往往被忽视。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低6973.89元,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比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低4057.14元[2]。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职业技能培训发展滞后,总体规模较小,与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不适应[3];农民工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整体偏低,其较差就业的稳定性,较低的收入水平严重影响了他们转移性就业。从企业方面来看,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和增加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用工企业理应加强员工的职业教育培训,然而实际情况是,用工企业对农民工培训积极性不高。企业由于受资金、人员、机构、生产状况等影响,开展农民工培训多为岗前安全及规范教育,多数中小型企业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甚至不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仅有的少量教育培训也只是围绕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职业技能展开,对农民工缺少企业精神、城市文化、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教育,未能从企业和农民工的长远发展来看待职业教育培训问题。从社会培训机构方面来看,社会培训机构的快速成长也为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途径。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进入社会培训机构的比例依然较低,究其原因在于大多数的社会培训机构都是以营利为目的,较高的职业技能培训费用将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拒之门外。
(二)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不旺
职业教育是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较高的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意味着较高的收益。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职业教育无疑是改变自身命运,实现自身价值和人生梦想的主渠道。从这个意义上讲,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的愿望异常强烈,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教育的有效需求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相当多的实用技能培训收费较高,对于大多数进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是一个难以逾越的经济门槛;另一方面,在于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难以找到合适的培训时间;另外,许多培训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职业技能培训缺少针对性与实用性,培训方式不够灵活,培训地点离农民工较远,进而导致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有效需求不足。
二、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水平的途径
(一)夯实农村基础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
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决定着未来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它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因此,从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布局出发,必须夯实农村基础教育。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环境与条件;另一方面,要逐步形成资金来源多元化的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格局,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农村基础教育,不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质量与水平,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
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主导作用。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的与农村义务教育相衔接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输出地政府在引导性培训上的作用,强化输入地政府在办学条件、用工需求、市场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满足输入地劳动力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的同时,也为输入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储备了大量人才;而伴随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的提升,收入水平的提高,其转移性就业能力增强,越有利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空间;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职业教育培训资金投入,制定有效的农民工培训政策激励措施,如通过税收优惠、补贴或奖励等多种政策激励措施,吸纳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到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之中;同时要强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职业技能鉴定,落实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另外,要建设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平台,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实时的市场需求信息、培训、就业一体化信息服务。二是要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主体作用。企业要树立人力资本培养意识,强化岗位培训责任,使已经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生代农民工能够接受初中级职业技能培训;同时,企业要与培训机构密切合作,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企业定岗培训;大中型企业还要联合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建设一批农民工实训基地,促使新生代农民工、企业、培训机构的有效对接,切实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技能。三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重要作用。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及农民工的不同素质,合理设置培训内容,确保职业技能培训市场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同时也要尊重农民工自身的意愿,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努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能力。
(三)进一步完善培训资助政策,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职业教育培训资助既是促进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建立和完善社会安全网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引导全国培训资源的合理配置,引导农民工增加培训需求的重要途径。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不仅有利于帮助有培训需求的农民工减轻个人培训负担,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培训,新生代农民工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文化素质,提高了自己的职业技能,而且增强了城市生活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培训资助政策,建立农民工培训直接补贴的配套政策体系,实行社会统一的国家资助扶持政策,为有培训需求的新生代农民办理和发放农民工培训卡,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培训补贴基本标准,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公平合理[3],真正把国家提供的优惠和帮助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2014-05-12)[2015-10-30]..
[2]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关于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EB/OL].(2015-10-13)[2015-11-02].
[3]韩俊,汪志洪,崔传义,等.农民工培训实态及其“十二五”时期的政策建议[J].改革,2010(9):74-85.
[4]银平均.论人力资本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福利[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9):10-17.
[5]周小刚.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质量及其提升路径[J].江西社会科学,2014(7):201-205.
[6]林娣.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人力资本困境[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215-217.
[7]许小青,柳建华.关于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的研究[J].求实,2005(2):93-95.
[8]唐惠敏.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困境及重塑路径[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5(1):1-6.
[9]陶树果.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途径研究[J].青年学报,2014(2):26-28.
[10]梁燕.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3(4):74-79.
[11]韩长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是个重大问题———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2012(6):6-8.
一、以职教中心为依托认真抓好职业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学校共开设机械加工、电子技术应用、汽车维修、学前教育、护理、餐饮服务、焊接工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0多个专业。其中汽车维修、学前教育、机械加工一直以来都是学校的主打专业,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6%,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5%,岗位巩固率达92%,近几年内学校又经过不懈的努力,改变校容校貌,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要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管理科学、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知名度较高的教育、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培训基地。同时也成为镇赉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当地企业开展短期培训的主阵地,开展“订单式”培训,使学员都学到一技之长。就业率达到90%以上,有一部分没有就业的自己办起了实体。学生在校能够自觉的学习,经过考试合格学校发给毕业证或结业证,县劳动部门发职业资格证书,便可就业上岗。使全县初中考不上高中的学生、高中考不上大学的学生及大学生毕业不能就业的学生,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最后走向了就业岗位.
二、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将构建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战略性任务提到了全党全社会面前,这是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全党、全社会为之共同努力,不懈奋斗,职业学校作为统领先进的职业技能,培育合格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当而且必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在抓好职业教育问题上,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同志曾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切实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改变职业教育薄弱状况,要解决体制问题,投入问题,社会环境问题,但首先解决对职业教育的思想认识和领导重视问题”同时确定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发展职业教育其中包括“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训工程,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工程等“四大工程”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职业院校教育素质提高计划等“四大计划”,抓好“四项改革”即: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转变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办学;强化职业学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切实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充分利用城市和东部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进一步推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学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
镇赉县职业学校发展经验和模式化型式已经逐渐形成:2+1办学模式,也就是校校联合最后到企业,招收应往届初中生在校学习一年半,然后送到有实力的名校进行技能培训,之后到企业综合实践并有一定补助费,最后就业到企业的办学模式形成链式结构模块系列化。2 是订单式办学模式,也就是校企联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能使学校、企业、学生实现“三羸”这种合作和共建对企业和职业教育是互补的。也是职业学校紧密依托企业,共同建立产学紧密合作的远行机制,已经成为深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当务之急。3 是职校与中介合作,也就是由学校培养出合格成品,最后通过中介组织介绍到企业的联合办学模式。通过这些办学形式模式化,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技能人才,使这些人才逐步的走向镇赉县的各个企业的主要岗位,发挥着自身的能量和作用,同时为镇赉的经济发展做贡献,也为社会和谐镇赉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1、是思想认识要到位
市直相关单位都要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作为本部门工作的重要职责。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顾全大局,服务大局,齐心协力,共同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市发改委、教育局要统筹规划,整合职教资源,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加大对远城区培训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搭建平台;市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在努力争取国家“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补助资金的前提下,按照年度培训目标任务,确保市级财政补助资金落实到位;市农业、劳动保障和教育部门,要根据市政府确定的年度培训任务,通过“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就业计划”和扩大中专(技校)教育,推行“双证制”,各履其责,各记其功,团结协作,确保政府目标的实现。
二、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年度目标
年度转移培训工作的重点一是要确保完成2.5万人的转移培训任务,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二是积极推行“双证制”教育,促进农村新增劳动力顺利转岗就业;三是加大资金扶持政策的实施力度,通过减免学费,努力扩大中专(技校)教育规模,采取“长、稳、高”的培训转移方式,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永久转移。围绕以上工作重点,市直相关部门都要做好计划安排,保证资金投入。按照培训资金渠道不变,年度目标任务打通,补助资金落实到人的办法,将20*年农业部门实施的“阳光工程”培训、劳动保障部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就业计划、教育部门实施的“双证制”教育、扶贫部门实施的“雨露计划”培训以及扩大中专(技校)教育全部纳入统一管理范围。实行部门安排资金组织培训,全市统一归口管理。根据市政府协调会议研究决定,由劳动保障部门安排资金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0.7万人;教育部门安排资金,完成农村“两后生”试行“双证制”教育0.5万人;扶贫部门安排资金,完成“雨露计划”培训0.2万人;农业部门安排资金,完成“阳光工程”培训1.1万人。对年度受训人员,劳动保障部门要对符合减免条件的人员办理职业资格证,收费予以减免。各部门执行结果,每季末报*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市农转办)备案。
三、严格补助标准,实施规范管理
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实施)
*市农业户籍人员参加技能培训,要严格按武财社[20*]310号文件精神,规范管理,确定培训对象、申报程度、享受条件,培训时间不低于180个学时。补助标准:中心城区600元/人,远城区500元/人。
2.“两后生”试行“双证制”教育(市教育局组织实施)
*市农村应届初、高中毕业未升学人员,培训时间半年,补助标准400元/人。
3.“雨露计划”培训(市扶贫办组织实施)
*市老区贫困地区农业户籍23岁以下人员,培训时间1~3个月,补助标准500元/人。
4.“阳光工程”培训(市农业局组织实施)
*市农业户籍人员,普通工种培训时间1~3个月,补助标准300元/人;制造业培训时间半年以上,补助标准500元~800元/人。
以上各类培训,由主管部门按照相关文件规定,认真组织实施,实行规范管理。各类培训要重点面向农村新增劳动力,面向需求,合理引导,对“两后生”开展多层次、广覆盖的职业技能培训。所有符合条件的参训农村劳动力只能享受一次政府培训补助。
四、增加资金投入,扩大中职规模
为了适应农村劳动力“长、稳、高”转移和培养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农民需要,扩大中职(技校)规模势在必行。结合*市实际情况,提出措施如下:
一、引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7亿人口中有一半是农民,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及生活保障。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因城市化和工业化用地而产生了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相关研究显示每征用一亩地,就伴随着1.5个农民失业,据统计,1999-2009年,中国耕地减少了近1.3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300多万,这就意味着10年增加了近2亿失地农民,若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从2000-2030年的30年间,中国占用耕地将超过5450万亩,那么失地或者部分失地农民将超过7800万。
数量庞大的农民失去土地后,生存和生活状况都会发生很大改变,了解和妥善处理好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的生活、就业及社会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基于此,本文以西安市城中村的失地农民为样本对象,对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生存现状、补偿安置方式及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调查,以切实掌握西安市城中村失地农民生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二、西安市城中村失地农民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西安是中国西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位于黄河流域关中盆地,辖境东西长约204km,南北宽约116km,面积9983km2,其中市区面积1066km2。市辖九区四县,102个乡镇,3159个行政村,农村人口408.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5.13%。根据现有的资料显示目前已有20多万的失地农民。本文选取西安市具有代表性的碑林、雁塔和未央新老三区的城中村失地农民为样本对象进行调查,共发放6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20份,有效率为70%。调查结果如下。
(一)失地农民的基本状况
从年龄分布上看,所调查的420名在18岁-55岁的具有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的年龄结构为18岁-39岁占43%,40岁-55岁的占57%,由此可见,目前西安市农村社会的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从性别结构看,调查人口中男性人数多于女性,占58.5%。在文化程度上,调查对象大部分为初中生和高中生,二者占到样本总数的72.9%,其中初中文化程度最多;大专文化程度的仅占到8.5%。这说明失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另外,大部分失地农民的家庭人口集中在4人-5人,劳动力大体为2人,基本属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结构。
(二)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
1、家庭支出情况
对失地农民收入的调查本是我们调查的重点内容,家庭收入也是涉及到家庭隐私问题,出于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该调查从消费支出角度进行调查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从表1可看出:大部分失地农民的生活支出占到了总支出的50%以上,即恩格尔系数高达50%以上。若物价持续上涨,对于这些无稳定收入的失地农民来说,生存也就变的更加困难。
2、家庭生活水平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失地农民的现存生活状况,我们对征地以后他们的生活水平做了调查,如图1所示:
征地使71.2%的农民的生活状况没有变坏。但我们必须清楚,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并非只源于征地后补偿金,而和中国GDP近几年持续保持10%以上的涨幅有极大关系。事实上,农民失地后,政府虽给与每个人的补偿金,但补偿金并未考虑农业产出逐年增加、物价上涨、土地增值等因素。若农民手中的补偿金不能合理有效的使用,很多问题将会暴露出来。
(三)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
调查以“失地前后失地农民就业结构的变化”为主题内容,设置“务农”、“外出务工”、“安置就业”、“赋闲在家”、“其他”五个选项,结果表明,失地对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影响最大,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从49.5%下降至1.9%,外出务工的比例从30.0%增到39.0%,被安置就业占失地农民总数的6.7%,赋闲在家的比例从10.5%提高到23.8%。
(四)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及其他
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况的变化与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很大关系。调查中反映社会保障是失地农民最担忧的问题,因失去土地,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来源改变,对未来情景程度不可预测,大多数农民的心理处于担忧状态。
调查同时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失地农民所面临的生活问题有所不同,对于青年人来说,他们迫切地需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技能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对于中年人来说,他们目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问题就是培养子女,即支付教育费用;对于老年人来说,维持现状就是目前最重要的问题。
对于政府的期望,不同人有不同的要求。如碑林区失地农民希望政府在就业、社保上多做一些努力,并要求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障他们的权益;雁塔区失地农民要求政府有相关的政策来保护因物价上涨而给他们带来的损失和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未央区失地农民希望政府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子女的教育及就业问题。
三、西安市失地农民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从总体上看,失地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生活水平有一定提高,大部分失地农民对城镇化建设征地能理解,并能给与支持,但同时也存在自身素质较低再就业难,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不牢等问题,究其原因:
(一)失地农民的心态转变问题
农民失去土地后,彻底割断了与土地的联系。这就意味着土地对其社会保障功能彻底丧失,他们中间虽有一些年轻人通过多种途径再就业,但很多人还认为没有种地牢靠,尤其是无技能的40岁以上人员,他们对前景彷徨,焦虑,无法适应角色的转变,有的甚至会由于新生活尤其是新技术的冲击而导致心态失衡,原有的心理上的焦虑,口头上的不满,会演化为不当或过激的行为。
(二)就业压力大
据有关资料,计划经济时期,对失地农民采取“谁征地,谁安置”的原则,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地农民的安置以货币为主,就业安置基本上不再列入政府计划之内。而失地农民由于大多数原以种地为生,文化程度较低,又没有其他技能,同时又缺乏就业信息,从事第二、三产业又缺乏启动资金等问题,自谋职业存在很多困难。即就是谋得了一份职业,与城镇工人不能“同工同酬”、“同工同时”、“同工同权”,且又常常被歧视,致使很多失地农民沦为“无业游民”。失地前后,有一技之长的人外出打工为生;而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低,无一技之长的失地农民只有以出租房屋收入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一旦政府全面改造,他们的就业将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三)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正因为失去土地以后,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来源改变,对未来情景不可预测,大多数农民的心理处于担忧状态。政府虽采取了三种保障方式,但在实施过程中的三区甚至各村的情况有一定的差异,各区社保实施的范围和程度都不一致,未形成统一的模式,而且虽然政府对失地农民的社保制度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具体细则还不够完善。为此,失地农民强烈对子女教育、赡养老人及生老病死等方面有着极大的担忧,寄希望于政府能有一个有效的保障制度来保障他们以后的生活。
四、妥善处理失地农民生活及有关问题的建议
(一)高度重视,做好失地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
妥善处理好失地农民的身份转变后带来的思想问题,区政府和村委组织要通过教育、培训和引导失地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一是要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使农民充分认识到这些政策,就全局和长远而言都是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的。二是要引导农民树立法制观念,通过宣传、教育使农民懂法、守法,并能够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三是通过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劳动技能,增加就业和自己创业的机会和能力。
(二)调高补偿金额,采取让利于民的措施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现在失去了土地,就等于自己的子孙后代就失去了土地。当前征地的补偿金额只能满足失地农民现在的生活需求,但随着物价上涨等一些不可遇见的因素,生活很可能陷入困境,也会导致自己的后代没有了生活来源,所以政府应根据具体情况将征用土地改为租用土地。这样,有利于减轻土地增值和物价上涨给农民带来的损失,也有助于缓解政府在失地农民问题上所面临的压力。为此,要采取切实措施让利于民。一是必须按照市场基准价大幅度提高补偿水平,使失地农民能够获得转换其房产业和居住城镇的必要资本。二是政府要将土地使用权出让获得净收益按一定比例返还给农民,并用此解决“失地农民”的福利。三是在土地征用过程中,政府应给予集体经济组织一定比例的非农建设用地,允许自由入市交易,或以土地入股、投资合作联办企业,以增加集体经济投入,安置失地农民。四是尽快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保体系,切实为失地农民提供农转非的必要条件,如户籍和社会保障权等。
(三)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根据西安市政府《关于印发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对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费及医疗保险费都有明确的财政补助。但考虑到农民的切实利益和社会保障,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还应设立多种保障形式。如创业基金、教育基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对于想自己创业的失地农民,政府应该给予鼓励,并在政策上有一定的支持,这样有助于提供就业岗位,解决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对于子女较多的失地农民家庭,应主要在教育费用上给予资助,保证每个学生不会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对于老年人,更多的应是生活上的关照,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以外,在特殊情况下,应给予最低生活保证金。
(四)提供有效就业信息,引导失地农民自主创业
政府对失地农民就业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就业前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和劳务中介组织要积极向失地农民提供就业信息,介绍就业,还要组织外出务工和劳务派遣;政府应为失地农民设立专门的信息服务机构,及时正确地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并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引导农民合理理财,适时投资,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陈运遂.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对策[J].农村经济,2007(9).
2、李薇,张学英.关于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3).
3、赵艳霞,张红.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16).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248-02
1 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许多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据专家测算,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人才缺口高达65%。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将达到200万。作为中等职业学校,需要深思如何把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方向和目标,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
1.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的职业教育模式。”
1.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根据学校与企业签订的“人才订单”为导向,共同确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知识技能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估。
1.3“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技能型人才培养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总体来说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以下特征:
(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
(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
(3)产学结合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①
2 中职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在经历了一段波峰之后陷入了低谷。生源不足、师资力量匮乏、专业结构不合理、校园管理松散等一系列问题致使中等职业学校发展举步维艰。当今社会教育的发展存在“三中三轻”现象: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技能培训;重普教升学率、轻职教就业率;中职学生缺乏职业所需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缺乏企业工作所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具体问题如下:
2.1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不清,培养方向不明确
中等职业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开办时间短,加上无法准确把握其在电子商务教育体系中所处地位,而且培养要求经常随着企业和市场需要的变动而变动,造成了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定位模糊、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专业特征不明显、课程设置不能相融互动。
2.2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师资匮乏,师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师资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最重要的因素。目前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真正具备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结构的教师严重匮乏,现有教师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窄、专业知识不成熟等问题。
2.3实践环节薄弱,技能不突出
电子商务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环节是整个教学进程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目前的电子商务专业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特别是中职学校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用性人才,更应强化实践环节。3 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操作
3.1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方向
结合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不同的需求和中等职业学校自身特点,中等职业学校应侧重培养学生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培养出“实用型、技能型、操作型”的电子商务人才,即精通电子商务技术,掌握电子商务技术的最新进展,同时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对出现的问题能够以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予以实施和满足。
3.2加强实训课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比重
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要有应用和现场操作的能力。实训课是实现目标的关键环节,实训课应该引进先进的企业电子商务实用软件系统,用计算机网络模拟电子商务的各项业务操作和系统维护,加强对商务管理方面的理解和体验,如利用电子商务实验室软件,可以完整地模拟BTOC、CTOC和BTOB的整个交易过程,学生可以选择消费者、商场经营者、产品供应商、运输配送企业、认证中心或银行等角色进行模拟,效果显著。模拟环境的建立,对于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3.3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结合,注重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
2003年以来,我国出现了空前的就业高峰,这无疑给许多中专生带来了比大专、本科生更大的就业压力和困难。如果能让学生在毕业前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就会给他们赢得更多的机会。
3.4注重技能操作训练,以就业为导向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企业所需要的实际动手操作人才。首要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技能,以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最终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技能与其所从事的岗位相适应为原则。
(1)了解阶段。首先,精讲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要具备相应的知识。其次,示范操作,学生要知道操作过程,就要看懂老师的示范。再次,同步操作,在实训室老师与同学同时进行操作,老师边做边进行讲解。最后,独立操作,学生独立完成操作,教师进行指导更正和答疑。
(2)掌握阶段。针对电子商务师专业技能考试要求进行反复练习。首先,应严格规范学生的操作要求。其次,合理安排实训时间。再次,注重个别化教学。最后。合理安排模拟考核时间要求,采取一对一的方式,督促学生掌握考试时间,操作速度,探索操作技巧,提高操作速度和质量。
(3)熟练阶段。熟练是接近于自动化的操作模式。此阶段的训练师不断强化的阶段,要求学生完成限时训练、考核、讲解、答疑、再训练、再考核、进入企业实习、参加专业技能大赛等过程来实现。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其教学对象、教学目的等特点,必须以实用性人才作为自已的培训方向和重点。这样才能在全国电子商务人才市场上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为迅猛发展的经济大潮输出所需要的人才。
注释:
①引自杨枝旺.云南西双版纳州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06版第16页。
参考文献:
[1]朱向阳.探索适合职校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M].北京.职教论坛,2006.
创新要正视历史 实事求是
对于园林学校而言首先要尊重学校六十多年来的办学历史,客观认识学校与行业的依存关系,始终坚持“依托行业、服务行业”的办学思路不动摇,在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领导下密切与行业的血脉联系。其次要正视学校当前发展所面临的中专生源减少、办学条件有待完善、教师素质有待提升、办学机制有待改进等问题,实事求是,集思广益,依靠集体的智慧解决问题,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第三要理清学校的办学基础,扬长避短,在北京市教委的指导下、在行业各部门的支持下找准学校发展与行业发展需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契合点、突破点。当前首都园林绿化事业、旅游业、服务业蓬勃发展,一线人才需求旺盛。世界城市建设对一线技能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学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灵活办学,进一步发挥教育服务支撑作用。
创新要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大到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单位,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
北京市园林学校的创新发展首先体现在办学方向的调整上。北京市园林学校是一所老牌中专学校。顾名思义中专学历教育是学校的主业务。但在当前中专生源减少的情况下,学校要主动应对挑战,改变战略战术。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做优学历教育的同时,把优势办学资源整合,逐步加大职业技能培训、行业职工继续教育力度,以图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创新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用现念武装思想,跳出学校本身寻求学校的发展。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的开放教育,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一切人都是职业教育的对象,一切资源都是职业教育资源。职业技能学校不能孤立地看待自身的发展,其发展需要置身于行业发展、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要打破传统观念,完善机制,整合一切能利用的资源,走教学研为一体的园林职业技能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开放办学之路。第三要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人才是创新的内在动力。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流的人才。学校鼓励职工创新、创造,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真正做到尊重人才,培养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创新要主动出击 系统实施
2008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为8%,比2007年9.5%的增幅降低了1.5个百分点。而在2009年,农民增收将面临工资性收入减少、农产品价格下行、农资价格上升等挑战,农民增收形势不容乐观。
贵州作为农业比重较大的欠发达、欠开发省份,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更大。2008年,贵州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80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左右,与2007年19.6%的增幅相比增速明显放缓,同时,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继续拉大。
对贵州而言,制约2009年农民增收的最重要原因是农民工就业难问题。去年下半年起,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沿海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减产甚至倒闭,大量农民工面临失业或大幅减薪。经济形势不景气之下,不少农民工选择提前返乡。贵州作为重要劳务输出省份之一,自2008年11月起,逐渐迎来农民工返乡回流的。在贵州,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在收入结构中占35.8%,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这意味着,农民工失业或减薪将直接导致农民收入大幅减少。
调查显示,2009年,贵州省因金融危机返乡农民工人数在130万人至150万人之间,占全省在外务工农民总数的20%以上。如按每个农民工年收入6000元计算,100万农民工返乡将造成全省农民纯收入总数减少60亿元。如分摊到全省2852.8万农业人口身上,相当于人均减收210元,占全省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5% 。“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使得全省农民增收面临前所未有的艰难局面。”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贵州省副省长禄智明表示。
与此同时,另一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家庭经营性收入也面临农产品价格下行和农资价格上升的双重夹击。“从2008年下半年起,我省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行趋势较为明显,而农资价格一直在上涨。”省农业厅市场信息管理中心主任李刚毅告诉本刊记者,虽然春节期间价格有所回升,可是春节刚过,各类农产品价格又出现走低的趋势,一些农产品出现销路不畅的苗头。与此同时,化肥等主要农资价格则持续上涨。这意味着农民生产比较效益可能下降,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前景堪忧。
挑战来自外界,也来自自身
2008年12月,一批在贵州大学赛恩培训中心完成电焊技术培训的农民工顺利找到工作,其中还有人被上海的企业录用。此时,正是失业农民工返乡的高峰期。
“其实,现在沿海地区的企业还是缺工的。” 省农办劳动力转移培训处处长高松告诉本刊记者,“不过它们不缺普通工人,缺的是掌握一定技术的技工。”春节过后,广州、深圳等地都举办了多场企业用工招聘会,耐人寻味的是,尽管前去应聘者众多,不少企业却没有招满。这是因为,企业对农民工的技术水平和能力素质要求提高了,再不像以前那样来者不拒。农民工流入大省江苏省的一项调查显示,企业对农民工文化素质的要求明显提高,90%的岗位要求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其中20%的岗位要求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事实证明,农民工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技术素质,才能在就业竞争中有更多选择。
根据贵州省有关部门之前的调查,贵州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年多。由于文化较低,企业用工需求旺盛时,他们大多从事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虽然辛苦,得到的报酬却很少。2008年以来,随着劳动力市场形势逆转,企业用人标准提高,他们中的很多人便遭到淘汰。
与此同时,不少农民工虽然持有初中文凭,实际却没有达到初中生的文化水平。而职业技能培训效果和受培训者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文化水平低、基础差,学习其他技能自然比较困难。在省有关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中,有些农民工觉得自己跟不上,培训还没结束人就不见了。“农村基础教育还应更加务实,不能只是发发文凭,或单纯追求升学率,而是要让进入学校学习的孩子真正学到今后一辈子受用的知识。”负责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高松对此颇有感触。
与之相应,农产品价格波动这一影响贵州农民增收的另一重要因素,既有市场需求减少、市场连锁效应等原因,也与我省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有很大关系。
“如果像‘老干妈’这样的龙头企业再多一些,贵州农产品的价格会稳定得多。”省农业厅果蔬站的工作人员邵宇告诉本刊记者。他举了一个例子,2008年夏天,贵州西红柿丰收,反而出现了菜农“丰收却减收”的现象。西红柿收购价一度大幅下跌,收购价最低时曾跌破每斤1角。“表面看来,似乎是西红柿太多了,卖不出去,供大于求导致价格下降。然而,其实去年贵州全省西红柿总产量还抵不上外省农业大县一个县的产量,并不存在供求关系明显失调。”邵宇认为,“如果多一些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按照生产需求,和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机结合起来,风险共担,互惠互利,就不容易出现这种现象了。”
此外,农户与市场对接能力不强、中介组织发育不良、各生产环节的联系较为松散也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内在原因。例如,去年西红柿收购价虽然曾经大幅下跌,其零售价格变动并不明显,即使在收购价跌至每斤1角时,省内主要城市菜场里西红柿的零售价始终维持在每公斤3元左右。“收购价和零售价相差比较大。” 省农业厅市场信息管理中心主任李刚毅说,“因为中间经历的环节多,农民实际没有得到很多实惠。”
千方百计保增收
“从总体上看,我省农业弱、农民穷、农村落后的局面还未根本转变,‘欠发达、欠开发’的基本省情和特征在农村表现得尤其突出,农业农村发展还处于艰难的爬坡上坎阶段。我们必须更加解放思想,增强危机意识,采取果断措施,培育积极因素,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努力保持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面对严峻挑战,贵州省委农村工作会传递了一种理性而客观的声音。
据悉,2009年贵州省委1号文件将从九方面对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进行部署。现将其中部分要点内容摘要如下。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的各种补贴政策,并结合贵州实际,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马铃薯、茶叶、特色畜产品纳入良种补贴范围。将更多适合贵州山地特点的农机具纳入补贴目录。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认真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加强动态监测,及时准确掌握回流农民工基本情况,加强组织、引导与服务。努力巩固现有输出渠道,开辟新的劳务市场,稳定农民工外出规模。引导回流农民工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参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工接受和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提高农民工的择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一)劳动力转移是农村女性的必然选择。引导农村女性劳动力合理流动是增加农村妇女收入的重要途径。首先,农业人口的比例过大与可利用耕地的逐步减少形成了明显的矛盾。一方面由于小城镇建设的加快,镇区的范围不断扩大,可利用的耕地在逐步减少;另一方面,随着招商引资工作的步步深入也要求乡镇划出一部分土地来建立工业园区,吸引客商。据了解,我市农民人均耕地仅有一亩多一点,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必须走出家门,寻求发展。其次,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比例失调,效率相对较低。*市很多乡镇农产品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靠农耕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难以致富。有的乡镇85%以上的人口常年或阶段性地在外打工、再加上机械化作业程度的加深,提高了耕、收、种的效率,这样也促使更多的人走出家门。再次,随着沿海城市开发、开放的扩大和加深,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富余劳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有限,城市居民在现有规模下短时间内尚不可能实现充分就业,留给农民的机会就更少。农村女性劳动力作为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受到市场调节,参与资源配置,受供求关系驱动,女性劳动力向城区工业园区及沿海城市转移也就理所当然。
(二)自发盲目流动存在的问题。据渝水区统计,有85%以上女性劳务人员是靠邻里、亲戚、朋友等自发型带出去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可以克服人生地不熟的恐惧感,这是女性劳务人员走出家门的最主要障碍。身边有个朋友可以给心理上、生活上带来依靠。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劳务中介机构等这些中间环节的费用。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自发的对外流动却存在着种种问题,一是法律意识淡薄。她们中的大部分都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劳动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她们大都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常年超负荷的劳动,很少有时间休息,一些重污染的化工类企业没有很好的劳动保护措施,劳务人员的身体受到很大的威胁。二是不稳定性较大。通过朋友、熟人介绍的企业大都是一些中小规模的个体、私营企业,受季节、市场行情的影响较大,连续生产不能得不到保证,劳动报酬有的不能够得到及时兑现。在这种情况下她们会盲目地寻找下一个企业,常常使自己处于被动状态。
(三)有组织劳务输出的优势。*市、县区两级妇联是从2002年开始正式介入劳务输出工作的,从基层妇联一年多的实践来看,劳动力有组织输出相对于自发流动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是通过妇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联系的企业大部分是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企业自身的法律意识较强,当地劳动部门对企业管理也比较严格。进入这些企业务工都需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同时它们在劳动保护、保障等方面也做的比较好,并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有能力为职工买各种保险。所以这些企业对年龄、文化程度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而自发的流动则没有这么多的限制,有的没毕业的初中生也能混进去,从长远来看,自发盲目流动会影响本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二是有组织的输出可信度高。对于18-25岁的女青年,家长们最担心的是她们的人身安全,她们大都没单独出过家门,又在农村长大,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很少,再加上一些城市的治安混乱,不得不令父母们担忧。而妇联组织基本上都是与用人单位直接联系,在成批量的输出之前都对企业进行了认真的考察,在用人过程中还保持联系并能及时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帮助外出务工女性人员协调解决困难,这也是有组织输出最突出的优势。三是有组织输出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由于妇联组织掌握较多的用工信息,她们可以根据外出务工女性己经掌握的一些技术和技能帮助其挑选合适的单位,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帮助她们参加各种实用技能培训班,提高劳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参与竞争的能力。
二、有组织转移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制约因素
我市有组织转移农村女性劳动力还遇到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自身素质的约束。一是思想观念约束。一些年龄稍大的农村妇女受陈旧落后的思想的影响,见识不多、不广,思想不解放,囿于农村的小天地,缺乏自信心,害怕竞争,不敢走出去,观念特别难转变,妇联干部上门动员她们参加培训外出务工,会被以种种理由拒绝;或者有一部分人把妇联干部动员她们走出家门打工创业当作是在为妇联办事,缺乏内在动因,因而不去主动想办法,克服和战胜外出的困难,而是处处依赖妇联干部,在外稍有不如意,便会打退堂鼓。据我们抽样统计,由各级妇联组织动员外出务工的人员返回率接近30%。二是文化素质约束。农村妇女劳动力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能否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生产技能以及掌握的多少、深浅、快慢和熟练程度,不同素质的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决定了其转移方式和转移方向的不同,进而导致转移绩效的千差万别,文化素质高的妇女劳动力在转移中可以担当技术的重任,产生绩效相对较高,而文化素质低的妇女劳动力在转移中大多只能从事一些手工、体力工作和简单的再生产操作,就业面被限制在极小的范围之内,其转移难度较大、收入偏低。今后,随着城镇产业结构的升级,市场竞争的加剧,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农村妇女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偏低必然会使其有效利用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而提高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工程,其长期性和艰巨性是我市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转移绩效迅速提高的最直接障碍。
(二)劳动力市场发育缓慢,外出转移组织化程度低。当前,劳动力市场上供需脱节、供应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的现象同时并存;有出去欲望的并非都能符合用工条件,劳动力市场还不是统一开放的市场,仍然由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所构成,制约了农村妇女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信息服务滞后,管理收费较重,也挫伤了农民妇女外出转移的积极性。据了解,社会上的一些劳务中介机构中介费一般在300-500元左右,这对于普通的农村妇女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因此,她们转移往往会选择自发流动。目前我市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转移真正通过政府及中介机构有组织转移的比重极小,不足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30%。这主要是由于目前部分地方政府部门的工作权限还仅仅局限在对国家政策的上传下达,在如何转移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为她们提供有价值的就业信息方面做的较少;部分职业技术学校、劳务市场对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后缺乏有效的跟踪服务;部分地方劳务市场管理部门对中介机构监管不严,种种因素使农村妇女不愿依靠政府及中介服务机构寻求就业,而是投亲靠友式的自发流动,加之外出务工农村妇女的法制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弱,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有发生。自身利益能否得到保障成了农村妇女外出后最为担心的问题,甚至有的农村妇女宁愿呆在家中种田也不愿出去冒风险。劳动力市场发展滞后、政府及中介组织功能乏力与转移规模庞大的不协调使全市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难以有大的突破,已成为加速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一大制约因素。
(三)农村妇女技能培训资金短缺。有组织转移农村妇女首先必须要开展技能培训,然后成建制输出。但在实际操作中开展技能培训难度很大,尤其是培训经费的短缺。,
(四)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良好,但个别现象不容忽视。总体来说,通过妇联输出的人员整体素质较好,有相当一部分是高中毕业,还有的经过中专或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但也有一部分人组织意识、集体观念不强,有的承受不了高强度的工作,有的没有经过任何程序擅自离开,有的带头组织罢工扰乱正常工作秩序。尽管这是个别现象,但不仅给用工单位造成了损失,而且也损害了务工输出地的整体形象,同时这部分人回来之后在周围人群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农村女性劳动力有组织转移的途径及对策
从当前看,组织妇女进入市场就业我们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抓好思想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要大力宣传妇女外出务工致富成才的典型,引导她们主动克服“男主外、女主内”和“等靠要”等思想,树立“不断进取,男女平等和勇敢创业”的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妇女的职业技能培训要求内容新、层次高。全市各级妇联系统要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网络,建设应用好培训基地。在对农民实施教育培训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针对农村妇女的特点制定实施计划,多做与从业相联系的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同时根据年龄段的不同实行不同的培训,比如对于20-30岁可开展电子、缝纫等培训,对于30-40岁可集中开展家政服务培训。要充分发挥妇女培训中心的作用,同时争取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和化技术培训基地支持,还要与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机构联合开展培训。要大力开展职业技能“订单”培训,根据用工协议和意向岗位,定向培训,保证上岗率,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村妇女两方面的积极性。
第二、巩固和壮大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的组织主体。自发的农村妇女外出务工、自主创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环境适应等多种压力,迫切需要一定的就业组织主体,提高组织化程度。我们认为,要大力培育和规范社会专业性的职业介绍机构。要把发展社会专业性的职业中介组织作为劳务市场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鼓励各类经济实体、群众团体和社区组织兴办,鼓励劳务输出人员返乡创办,鼓励农村女能人成为劳动力转移经纪人,把职业中介作为一项产业来办,同时依法规范各类劳务中介组织和企业经营行为,合法经营,切实保障农村妇女权益。要加强市场培育和规范、管理及监督,不断完善建立一个合理、有序流动的市场就业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2-0037-06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普通劳动力工资呈持续上涨态势,大部分行业劳动力成本在2005年以后增长加快。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村有效剩余劳动力数量持续下降,普通劳动力供求关系正在发生转折性变化,因而这种上涨是趋势性的,应从战略层面高度重视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问题。
一、我国劳动力成本近年来持续较快增长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较快增长,2001~2010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以下简称人均工资)从10834元提高到36539元,年均名义增速为14.6%,实际增速为12.4%。分产业来看,采矿业人均工资增速最高,年均实际增速为16.7%,平均工资从2001年的9541元提高到2010年的44196元;制造业人均工资从2001年的9891元提高到2010年的30916元,年均实际增速为11.1%,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人均工资一直维持在高位,但年均实际增速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12.0%。第三产业人均工资从2001年的11894.4元提高到2010年的40738元,年均实际增速为12.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同时,农业劳动力工资也在快速上涨,小麦、大豆、稻谷、玉米生产雇工工资年均增长9%以上,苹果生产的雇工工资增速达11.3%。
二、农民工工资上涨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直接原因
我国二三产业平均工资水平与农民工工资水平密切相关,农民工工资对农业雇工工资也有重要影响。为分析这种影响,我们计算了相关行业人均工资定基指数及农民工工资定基指数,并测度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一)农民工工资在2004年以后持续快速上涨
我国农民工工资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偏低的水平,并且一度几乎无增长。但是从2004年珠三角地区开始出现“民工荒”以后,农民工工资出现持续快速上涨。至2011年,外出农民工月平均工资已增长到2049元,与2005年的875元相比增长了一倍多。(见图1)
从区域看,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增长加快,与东部工资差距明显缩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11年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月均收入2053元,中部地区为2006元,西部地区为1990元,西部与东部的平均工资差距由2005年的15%左右下降到3%左右。
(二)农民工工资对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影响
为了分析农民工工资对制造业各行业劳动力成本的影响,我们计算了农民工实际工资与制造业各行业人均工资定基指数(2005年=100)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制造业30个行业人均工资定基指数与农民工实际工资的相关系数都高于0.90,有着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农民工工资上涨会带来制造业各行业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三)农民工工资对服务业劳动力成本的影响
从计算结果来看,服务业平均工资定基指数与农民工工资定基指数的相关性更高,除与金融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三个行业相关系数为0.98外,同其余行业相关系数均为0.99。特别是对于劳动力密集型服务业,农民工工资上涨是其行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
(四)农民工工资对农业劳动力成本的影响
在理论上,农民工工资上涨会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的机会成本,带动农业劳动力工资上升。从计算结果看,农民工工资与各类农产品雇工工资定基指数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90,说明农民工工资对农业劳动力成本确实有着很大影响。在现实中,农业“用工难”问题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甚至一些地方出现“雇不到、雇不起”的现象。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下降是农民工工资上涨的根本原因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民工总量持续增长。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达到252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人数为15863万人,较2005年分别增加了12700万人和6054万人。伴随农民工数量持续增长的是“民工荒”现象从沿海向内地蔓延,从季节性向常态化演变。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转变,农民工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反映在劳动力价格上。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大幅下降
自1978年我国农村开始实行以后,农业生产积极性得以激发,劳动力剩余现象日益显现。根据一般的定义,农村剩余劳动力等于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总量减去当时生产技术条件下农业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农业劳动力数量是确定的,而对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要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测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用不同的方法测算了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求量,虽然各种方法估计的剩余劳动力数量有较大差异,但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估计的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基本上在0.8亿~1.1亿人之间,平均约为9560万人。(见表2)从年龄结构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以中年以上妇女为主,以剩余劳动时间为主,真正可外出务工的有效剩余劳动力只有不到3000万人。相对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和剩余程度已经大幅降低,剩余劳动力已经从最初的全面过剩,进入到总量过剩、结构性短缺的阶段。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下降对农民工工资有显著影响
我们以2001年为基期(2001年=100),计算了2001~201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变化和农民工工资变化的定基指数。从图2可以看出,农民工工资变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变化高度相关,二者相关系数为-0.95,即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下降直接导致了农民工工资的上升。
分析表明,农民工实际工资与滞后一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长期弹性系数为-1.68,即从长期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减少1%,次年的农民工实际工资就会上涨1.68%。二者的短期弹性系数为-1.06,即从短期来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减少1%,次年的农民工实际工资会上涨1.06%。长期弹性系数要高于短期弹性系数,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对农民工实际工资的提高存在累积、滞后效应,长期影响更为显著。
四、人口增长放缓及教育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人口增长放缓,导致作为普通劳动力主要源泉的农村新增人口数量下降。二是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扩招,又导致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农村新成长劳动力数量下降。在剩余劳动力存量不断被吸收的情况下,二者的共同作用必然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尤其是年龄在40岁以下的有效剩余劳动力数量持续下降。
(一)长时间低生育率导致农村新增劳动力供给逐年减少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初中毕业生已成为我国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或初中毕业后直接工作,或继续升学后工作)。然而,长时间的低生育率导致农村新增劳动力逐年减少。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初中毕业生数量在2005年达到顶峰后开始连续下滑,2010年比2005年减少373万人,下降幅度为17.6%。农村初中毕业生数量则在2004年达到峰值后连年下滑,2010年农村初中毕业生比2004年减少398.2万人,减少幅度达到39.2%。(见图3)初中毕业生人数的下降直接导致我国新增劳动力供给的减少,特别是农村初中毕业生人数的大幅下降,更是从源头上减少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供给。
(二)教育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扩招,进一步减少了农村低端劳动力的供给
从2003年到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7%上升至26.5%,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人数由2003年的382万人增长至2010年的661万人,增长超过73%。高等教育的扩招提高了适龄学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积极性,带动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导致更多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习。从全国来看,初中生毕业后直接工作的人数由2003年的750.56万人下降到2010年的43.69万人,减少了94.1%,主要是农村初中生毕业后直接工作的人数大幅下降。这导致低端劳动力(指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新增劳动力)供给逐步减少,2010年比2005年减少327万人,下降幅度达到27.8%。由于农村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新增劳动力,是我国农民工的主要来源,在农民工需求仍较旺盛的情况下,其快速下降必然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
五、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趋势可能会持续到“十三五”中期
目前,我国农村有效剩余劳动力已不到3000万人,根据农民工的需求、新增农民工数量综合预测,这3000万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在2017年左右转移完毕。2010~2017年问,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年均将下降6.4%左右。按照剩余劳动力下降速度与农民工工资实际增长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推算,这一期间农民工工资年均实际增速将达10.8%。如果再考虑物价水平上涨因素,并假定这一期间CPI年均涨幅为3%,则这一期间农民工名义工资年均将增长14%左右。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未来5年,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绝大多数地区最低工资标准将达到当地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40%以上。由于农民工工资主要由最低工资和加班补偿构成,从政策层面来看,未来农民工工资实际增速不会低于13%。由于农民工工资与制造业、低端服务业、农业雇工工资高度相关,因此,从“十二五”到“十三五”期间,这些行业普通劳动力工资名义增速也将保持在14%左右。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趋势可能会持续到“十三五”中期。
六、积极应对劳动力成本趋势性上涨的对策建议
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增加行业成本,对行业竞争力和产品价格产生一定影响。但同时,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会改变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增大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品附加值提升;对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和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消费增长。因此,面对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趋势,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这一趋势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劳动者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切实维护劳动者权益,在提高劳动力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让劳动者充分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另一方面,也要加大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增强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居住的稳定性,鼓励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减轻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
(一)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质量
在继续做好在岗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农村富余劳动力、“两后生”的技能培训,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级技术工人,从源头上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素质,适应和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二)推进农民工融入城市,形成稳定的产业队伍和中产阶层
从农民工的现实需求、地方政府的财力基础等实际情况出发,鼓励各地通过降低落户门槛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并行,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使农民工成为稳定的产业工人和城市中产阶层。对于已在城镇稳定就业、稳定居住的农民工,应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使之成为市民并享受市民待遇;对于市民化能力较弱的农民工,以及市民化成本较高的地区,应以农民工最关注的住房、子女教育等基本民生需求为重点,使相关福利与户籍脱钩,让农民工部分享受市民待遇。
(三)鼓励设备和技术投资,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
北京市2011年的中职招生是一个转折点――百余所中职学校的3.1万个招生计划,录取了仅1.8万人,超四成招生计划未完成。这使得从2012年开始,北京市中职招生放开了政策,外来工子女被纳入了北京中职招生范围。
北京外事服务学校招生负责人刘群芳老师坦言,中职学校每年不仅招生困难,而且录取的学生中,还有不报到的,部分被录取的学生选择复读,托关系上高中,这种二次流动又会压低录取率。
据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副校长林国新介绍,初中生源数量逐年减少,是导致中职学校招生难的最直接原因。他表示,上海最近3年里初中生源下降了三成;从全国范围看,全国初中毕业生最近两年每年减少30万到40万人。按国家计划,初中毕业生约四成分流进中职校,上海中职校每年应招生约3.6万人。如果不招收外地学生和农民工子女,仅招本地学生,根本完不成计划。
另一方面,从2005年起,国家中职教育实现大扩招,连续两年每年扩招100万名,2007年再扩招50万名,今年国家中职招生计划达到820万名。中职校扩招国家设定普职比是调整人才结构的重大举措。社会经济发展,既需智力型人才,也需技术型人才。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产业工人,是顺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的根本所在。
一边是不断增长的招生计划,一边是逐年减少的生源,身处夹缝中的中职学校面临生源困境。
合并学校应对生源减少
北京市原有400多所中职学校,在生源危机面前,北京市政府决定大幅缩减、合并中职学校数量,减少到每个区只有一两所中职学校,而缩减后保留下来的中职学校办学经费却越拨越多,最终形成了若干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堪比高校的中职学校。
不只是北京,很多省市都在尝试用职校合并方式应对激烈的中职招生竞争。安徽省有500所中等职业学校,生源普遍不足,招生竞争激烈。今年9月10日,安徽省教育厅决定,淮北、蚌埠等多个市的中职学校要改变职业院校各自封闭、专业设置趋同的旧模式,进行合并招生。据悉,淮北市打破部门、行业、学校类型界限,把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集中纳入到市职业教育局管理,改变目前条块分割、资源分散、效益低下的局面。如将淮北工业学校、淮北师范学校、淮北商贸中专学校(原淮北市二职高)和淮北艺校合并,成立淮北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淮北卫生学校并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整合两校专业资源。
蚌埠市围绕优势学校、优势专业,积极整合各类职教资源,建设面向蚌埠、辐射皖北,集职业教育、实习实训为一体的职教园区,蚌埠市职教中心与蚌埠技师学院实现实质性整合,实现人、财、物的统一。泗县职教中心将区域内公办职业学校进行合并,组建县职教中心。泗县新建职教中心,整合全县公办职业教育资源,将原泗县第一职高、长沟职高、黑塔职高等3所职业学校合并。
合并学校是为了避免激烈的免招生竞争,也是为了执行教育部规定。今年8月,教育部了《关于做好2012年秋季开学工作的通知》,部署了2012年秋季开学工作重点,即关于中职学校招生问题,尤其提到禁止有偿招生、抢拉生源这样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也要避免重复招生、重复录取、虚报冒领这样一些违法的做法。
生源素质低影响教学质量
在生源减少的同时,生源质量下降成为困扰中等职业学校的另外一个大问题。由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加上城市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出现,企业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合并学校、招收外来工子女,只是解决了中职学校自己的生存问题,如何在生源质量下降的情况下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则是当下中职学校面临的更大挑战。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职学校的新增生源是外来工子女,他们往往就读于师资力量不齐全的打工子弟学校(即招不足本市生源而开源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弟的公办学校),或者就近就读于开源招生的公立学校,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公认较差的。加上外来工子女往往家庭教育条件不够好,这些学生通常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都较差,往往容易产生于厌学情绪。
河北省保定市职教中心从事中职教育工作的阳建波认为,厌学情绪是职校学生中最普遍、最具危险性的问题,也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而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保守、跟不上时代,也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根源在于改变学生厌学情绪和改革中职课程设置。
阳建波认为,中职学生厌学情绪是由于学生学习行为获得的内外反应不同而造成的。其内在原因是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消极情绪体验和自我认识存在偏差,而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也会起到消极的推动作用。有的学生知识基础较差,经过多次努力,学习成绩仍然不见提高,经常受到家长和教师的批评、同学的歧视,他们在学习中无法取得成功,生活中又无人能理解关怀,逐渐形成“学习无意义”、“自己就是学不好”等偏执观念,很容易就形成了厌学情绪。
职业学校要想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必须直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从反思自身的教学问题入手,把目光聚焦于更新评价观念、改革课程设置、改变教学方式等,以此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中职学校应树立注重能力开发、素质培养的现代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法,突出职业教育特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加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增加实训课比例,强化学生岗位技能训练。
外地生源成“救兵”
2011年起北京市各中职校将3000余人的招生计划投放到京外,此举被认为可有效缓解招生难。2012年,北京市中职学校开始大量招收来京务工人员子女,该举措更是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被看作打工子弟实现在流入地升学的“突破口”。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按北京初中毕业生数量测算,本地毕业生不能满足所有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接纳量,因此北京的中职校可以通过合作办学等项目从西部省份、周边省市招收学生,也可以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补充生源。
当下学生和家长普遍把上高中、考大学当作主要目标,只有此途无望才会考虑到中职求学。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大部分学生是初中阶段学习困难者,进入职业学校后,由于生活环境、学校管理方式、教学方式等的不同,一些中职学生难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问题,他们往往会感到困惑与不安。
到树仁学校招生的北京市石景山区黄庄职业高中是该区保留不多的职业学校之一。该校校长王彦荣介绍说,学校近年来从政府获得的校舍、设备资金已达上千万,但是却招不上学生来。为鼓励学生就读中职学校,市政府还给读职业学校的学生许多优惠政策,可是生源依然是问题,于是对外来工子女敞开大门就成了重要途径。王彦荣分析说,北京市民对子女教育期望很高,很少有本地学生主动选择中职教育。而北京的外来工子女升学一直是个大问题,现在学校尝试大量招收外来工子女,对他们实施免费中职教育,这样才能不愧对政府拨付的巨额经费。
不止是黄庄职业高中,很多公办职高都对外来工子女敞开了大门。《教育》旬刊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黄庄职业高中所有的学生宿舍都是公寓式管理,条件甚至好于一些大学。
北京外事服务学校位于北京二环路边,紧邻金融街,处北京市核心城区的黄金地段。该校有两座自己开办的实习饭店,校内外装修高档,教学设施齐全。在该校,高级教师和专业技师是教学主体,50%以上的专业教师经过出国培训和学习。教育部门还对该校学生给出优惠政策,在金融、旅游专业开设高考直通车班级――学生在校3年,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毕业后免试直升高等院校。
课程改革适应生源变化
由于生源的变化,中职学校面临课程学制的方向选择。在原来以城市生源为主的情况下,一些中职学校的学制和课程强调与高等教育衔接,中职毕业后直接升入高职,或者通过内部考试升入一些高等院校的大专和本科,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和高校相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