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4 16:41: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言语理解的方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的学科,具体涉及语言的结构、
运用、功能历史以及语言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尤其是在高等院校中,英语语言学更是一门基础的必修课程,在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本文将更多地以笔者的英语教学经验为例,以英语语言学为蓝本,在明确影响语言学能力因素的基础上,提供增强语言能力的具体措施。
一、影响语言学能力的相关因素概述
现阶段,语言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侧重点,一为系统地传授给学生语言方面的知识,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这两个侧重点和当前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标准,笔者根据以往在外语方面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得出影响英语语言学能力的具体因素有以下六点:①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
②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得到满足。③在课堂上是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④是否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能力的培养。⑤是否注重在课堂上应用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⑥是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一名英语教学工作者,在进行英语语言教学的同时,我发现其实语言学的教学目标与一些其他的侧重点都是一致的,因此,根据外语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以及考察,我得出影响语言学能力的相关因素为以上六点。
二、促进语言学能力提高的具体措施
针对上文中影响语言学的具体因素,本部分笔者提供具体增强语言学能力行之有效的四点措施。①教师要进行教学策略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应用行之有效的科学教学方法,积极提高语言教学的教学质量。②为学生布置对语境、语感有要求的合理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时得到较大的自我提升。③以英语语言学教学为例,教师应该多提供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机会,例如,设置英语角、课前三分钟演讲。④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置更高层次、高素质的语言学教育,例如,名著分享等。
总之,语言学是现阶段各所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具体涉及很多门语种,语言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因此,要求我们加以注意、修饰和完善,做到从多个方面改善语言学方面的教育,从而达到提升语言学能力的最终目的。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2-081
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宗旨是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儿童。儿童写作是儿童言语生命力的表现,儿童写作教学是言语生命力的牧养和储存过程。传统写作教学,规训多,放胆少,禁锢多,自由少,教师教得孜孜LL、吃苦卖力,学生学得亦步亦趋、畏畏缩缩,这样的教实质上是给儿童言语生命力的发展人为设置了重重枷锁。写作的本质不是赶考,不是应试,不是功利,不是实用,本质上是生命的一次次发现和表达。发现式写作,就是把写作的基本自由还给儿童,彻底解放儿童的头脑、眼睛、嘴巴、双手,让儿童的言语创造力因为发现而成为生命本真的表现。发现式写作,解放了儿童言语生命力,是儿童作为写作主体的胜利突围。
一、敏化儿童的心灵感受,发现生命世界的趣味意义
“新鲜有趣的东西本来在那里,我们不容易见着,因为我们的习惯蒙蔽住了我们的眼睛……”对周围事物视而不见,朱光潜先生把这种现象称之为“视觉瘫痪”。所以,让儿童拥有“第三只眼”――生命发现的眼睛,是发现式写作教学的关键。这个过程是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发现自己、发现他人、发现周围世界、发现生命世界的趣味和意义的过程,是心灵敏化、享受发现事物本质的快乐过程。
1.我有发现的眼界
这双眼睛发现自我的存在――发现自己的长相、表情,发现自己内心的情感――高兴、悲伤、不安、紧张、懊悔、失望……发现自己内心的想法,发现事物之间的关联,发现事物的趣味……这双眼睛发现世界的秘密――发现你,发现他,发现它……这双眼睛发现写作的乐趣――西瓜虫翻身、一片叶子的秘密、听来的春天、饿的滋味、冷的滋味、吃撑的滋味……过去、现在、未来,自己、周围、宇宙,微观、中观、宏观,听肚子咕咕叫唱空城计,看含羞草羞答答地合拢叶子,望着星空呆呆地冥思遐想……目光凝视,定格放大,可看清爸爸脸上的细小绒毛;“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看到银河里的浪花、月宫里的玉兔……发现的眼界很宽、很大,还会随着时光而变化。发现不就是一个个生命探索的游戏吗?它们让人乐此不疲,流连忘返。
2.我更有发现的眼力
《小王子》中,狐狸对小王子说:“只有用心看,才能看得清楚;本质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教会学生在观察外部世界的同时善于捕捉内心的感受和体验,体察内在的活跃的语言,不断敏化自己的心灵,这比训练他们一味地观察外部的世界更重要。
(1)电脑鼠标发现法。鼠标可以使电脑上许多看起来不够具体的事物变得细致而清晰。学生心里的鼠标会把他们的眼睛引向观察物,并不断地指向各个细节,定格放大后,事物的形貌就会有声有色地出现在他们面前。于是,小男孩脸上的雀斑成了“北斗七星”,樟树叶子成了拉长的“心”……他们的发现能力在一次次发现的惊喜后拥有了一次次飞跃。
(2)动手实践发现法。“鸡蛋在盐水、糖水里会浮起来吗?鸡蛋什么时候能站起来呢?空蛋壳能做成一个可爱的不倒翁吗?鸡蛋能从三楼飞下来不碎吗?……用你的双手去发现吧!”儿童的双手在他们的头脑和外界事物之间架起了一道彩虹桥。通过动手尝试,他们发现,把鸡蛋使劲摇匀,让蛋黄均匀散开,于是,鸡蛋像开天辟地一样,重的沉底,轻的上浮,鸡蛋重心变低,更容易立起来,不必像传说中的只有在春分才能让鸡蛋站起来。
(3)五官并用发现法。“冷是什么感觉?什么东西给我们带来‘冷’这种感觉呢?用你全部的感觉器官去发现吧。”学生通过有趣的观察,有了丰富的发现。
“冷是可以看得见的,比如地上的霜、光颓颓的树、厚厚的冰、白白的雪、嘴里呼出的水汽、屋檐挂着的冰凌……冷是可以听得到的,风呼呼吹树枝的声音,像刀子在割树的皮肤;风挤过门缝、挤过窗缝的呜呜声好像在叫我们赶紧添加衣物;教室里的跺脚声,听着就觉得脚底生寒风……冷是可以摸得着的,我们不敢光着手抓铁栏杆,抓笔的手不那么自如了……五官并用,使学生的心灵敏感起来,看到路边的一朵小花会蹲下来闻一闻,下雨了会挤在走廊看雨中的玉兰树怎样乐呵呵地洗澡。”他们听到了内心的声音,发现了一片独特的、美妙的天地。
(4)浮想联翩发现法。“天空是有表情的,你知道吗?就像一个人的表情一样,会开心,会生气,还会哭泣、发怒的时候。不同的时间,天空的表情不一样;不同的天气,天空的表情不一样;有风的日子,天空的表情不一样;节日,天空的表情不一样;城里和乡下,天空的表情也是不一样的……”学生“神与物游”,浮想联翩,尽情享受“心鹜八极”的自由之乐。
(5)由表及里发现法。“冬天是一个眼里冷、心里暖的季节,你知道这种暖意来自哪里吗?”学生带着发现的目标出发,发现了暖冬里藏着的各种暖:来自奇妙的变化――水仙花开的温情;来自丰富的色彩――红色的热水袋,五彩鲜艳的棉衣、手套;来自坚强的人们――坚强的冬泳爱好者、晨练的人们、扫街的清洁工、执勤的交警……发现需要思维的参与和心灵的审视,需要对话分享,以一种感悟推动另一种感悟,在联想、比较中,目光与心灵共进,最终外为生命化的表达。
3.我要在庸常的生活里发现诗意
写作不是单纯的文字能力的提高,主要是思想和心灵的陶冶。所以,儿童写作不仅要解放儿童的眼、耳、鼻、舌,让儿童和自然界、动植物、社会现象亲密接触,快乐探究,教师还应以审美的情怀,引领儿童解放自己的心灵,在寻常的生活中发现诗意的烂漫,拥有辽阔的思想视野和宽广的精神襟怀,培植儿童生命写作的娇嫩花朵。
劳动是生活的主题。开学初,重新粉刷的教室遗留下不少卫生死角。一番热火朝天的苦干后,教室里桌凳成行,窗明几净。看着焕然一新的教室,孩子们汗津津的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喜悦。我知道,劳动的快乐正在催发诗意的花朵,诗性的潜能等待着开发。
师:看着整洁明亮的教室,摸摸自己流汗的脸,想想劳动时的情景,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1:劳动也需要恒心。我的那块玻璃布满了白油漆,没一会儿,我的手就酸了。这时,我的肚子又痛了起来。我在心里默默地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我就靠着这样的信念坚持了下来。(掌声响起,师生都很受感动。)
生2:印度哲人奥修在《生命的真意》中写道:“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他的东西。当你看着一朵玫瑰花时,你感到快乐,你的快乐是玫瑰花创造的。”劳动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今天,我们把教室认真地打扫了一遍,我们使教室快乐了;明天,我们在明亮、整洁的教室学习,教室也会使我们快乐。所以说,你送别人一个快乐,别人也会赠你一个快乐。(掌声)
发现式写作教学就是这样一个引导学生解放心灵的过程。一次解放,就会有一次发现;一次发现,精神生命就获取一点自由,天长日久,言语生命也就逐渐强大起来。
二、尊重儿童的个性表达,让言说抵达心灵
解放儿童的前提是理解儿童,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言语生命力的前提是尊重儿童的言语动机,尊重儿童言说的自由。德国哲学家诺瓦利思说,人的心灵――内心世界有着比理性及其要求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想象力,自我感觉的感受性、体验性。我们看待儿童尤其应该如此。
1.让发现成为一种生活牵挂
有所发现还要乐意表达,写作的发现让儿童的言说抵达自我的心灵世界。我鼓励学生每天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发现及时记录下来,每天语文课前五分钟,轮流畅说自己的发现。坚持一年以后,发现和倾诉正慢慢成为孩子生活里的一种快乐牵挂。
一个孩子像竺可桢爷爷观察杏花那样,每天记录绿豆发芽的情况,真真切切地过了一把“科学家”的瘾。他这样述说发现的惊喜:“一回到家,我就把绿豆放在加了水的小碟子里。绿豆像一个个熟睡的小娃娃,裹着绿色的小被子。晚上,我梦见绿豆发芽,豆芽一直伸往天上,我往上爬呀爬,看见了一个美丽的世界……”
2.让个性写作充满不一样的发现
率性、自由的习作写多了,学生面对新的习作话题就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论是语言表达角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创新之处。他们会发现新角度,发现新思路,发现新词语,发现新开头,发现新结尾,发现这里需要加一句话作为衔接,发现中间需要和开头照应一下,发现一个更棒的题目……旺盛的创造活力不但鼓舞了他们自己,而且令教师折服。
有一次,我和学生一起确定了一个习作话题――介绍家乡的特产。孩子们花几天时间进行了参观和资料的收集活动。课上,他们交流各自的写作打算。
生1:我参观了南通蓝印花布馆,我准备学做一名解说员,跟游客说说南通的蓝印花布。
生2:我姥姥家住在通州市正场乡,那里的熏糕很有名,上次我的亲戚带我参观了做熏糕的地方,我就以这位亲戚的口吻说说熏糕的制作过程。
生3:我写两个小学生比赛说自己家乡的特产,通过他们的对话说明南通的特产又多又好。
生4:我认为南通可以成立一个南通土特产进出口公司,我要是董事长,就开个记者招待会,好好地把南通的特产跟外地人说说。
3.让自主修改成为“发现美”的过程
习作修改是能力,更是态度和境界,是儿童言语生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明证。习作修改是一个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的快乐旅程。面对稚气十足的童真之言,我遵循多评少改、多就慎改和导而不改的原则,充分珍视儿童在言语创新上的种种努力,一个描写具体的段落,一句充满灵气的句子,一个准确传神的词语,甚至一处耐人寻味的标点符号,都是孩子们心灵的感发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TU-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3-0071-04
在城市的发展中,城市旧区往往是被人们遗忘的角落,正是这种“遗忘”,使得有部分街巷保存相对较为完整,保存良好的街巷格局。古朴的建筑,使这些街巷成为城市发展的见证,散发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与生活气息。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些街巷,街道狭窄,建筑破旧,基础设施不全。保护历史文化遗存,保存城市格局与记忆,对城市中确定为历史街巷的街道进行保护与整治,是近阶段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学术界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整治研究较多,而对处于规划划定的历史街区之外、保存尚好的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的历史街巷的保护与整治缺乏研究。本文以长沙市历史街巷化龙池为例,对历史街巷的保护与整治的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
1 前期研究
1.1街巷的历史
历史街巷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与一定的文化底蕴,历经多年而形成,对其历史的研究是确定街巷保护的基础。
化龙池是一条南北向的古街道,因古老传说而得其名①。化龙池东侧为古善化县学宫所在地,现仅存学宫青砖(薄壁青砖墙)照壁。旧时化龙池曾为繁华商业街道,素有“长沙秦淮河”之美称,尤以油鞋、木屐、油伞等雨雪天用具制造与销售著称于市。2004年被长沙市人民政府列为13条保护历史街巷之一。
1.2现状调查
历史街巷,经历年建设的沉淀,建筑形式与风格多样,建筑质量参差不齐,建筑性质不一,周边环境也对历史街巷的生存构成较大威胁。
1.2.1周边环境状况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街巷周边的改造已逐步展开,历史街巷应有一定的生存环境。因此对街巷周边建设状况进行调查,控制历史街巷的生存环境与外界影响条件,对街巷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
1.2.2建筑质量与性质
建筑质量指建筑的保存状况,包括建筑的未损坏状况,风貌的完好度,设施状况等,分为好、中、差三个等级。针对建筑的等级,结合建筑的建设年代,即建筑时间的长短,确定各等级与用途的建筑保护措施。
而建筑性质是由街巷的职能所决定的,居住性街巷以民宅为主,商业性街巷以店铺为主。
1.2.3建筑权属
建筑产权的复杂与否,决定了街巷的保护与整治的难度,一般经过建国初期的社会变革,大部分房屋已变为集体或房产局公房,极少数为私宅,这为街巷的保护与整治奠定了条件。
1.2.4化龙池全长仅202m,建筑以近现代改造者居多,以两层砖混结构为主,平顶或木檩小毛瓦屋面,亦有清、民国时期砖木与纯木结构。大部分改造建筑中夹有明清断垣残壁,建筑形式相对杂乱且破旧,违章搭建严重。
建筑沿街以日用品、餐饮为主,亦有部分废品集散、娱乐休闲(麻将馆、茶馆等)。
街巷周边建设状况较好,商业发达,东边与天心阁公园邻近。
2 规划目标
2.1历史街巷因其历史成因与所处环境的不同,有着自身不同的特点。其发展的目标,也有着各自的不同,但其基本目标应遵循着维护街巷格局基本不变,避免大拆大建,在充分挖掘、利用和拓展历史文化,通过保存、保护、更新、修缮、控制等手法提高建筑质量与居住品质,形成具有整体感的街巷地域、风格特色,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
2.2通过对化龙池历史与现状的研究,结合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化龙池保护与整治的目标。
2.2.1展现历史街巷的历史文化印记
化龙池不仅有善化学宫照壁,又是古代名人荟萃,栖止之地,更有如“铁匠舍身化孽龙”、“开一天酒店”②那样美丽的传说与故事。修复麻石路面,寻找历史与文化的印痕。
2.2.2拓展传统商业与手工业文化
化龙池有过历史的辉煌,又有现时良好的商业文化基础。在整治过程中,突出“复”与“兴”,针对街巷现有空间、民众习俗,保留和拓展传统商业,新辟特色手工业及工艺品。
2.2.3发挥原住民的自主力
人们往往留恋自己生活过的地方,也不断追求生活品质的提高。以改善原住民的生活环境为前提,在此之下进行改造与建设,积极调动原住民的积极性,使之在各个方面参与到历史街巷的规划与建设中来,使保护与整治,具有较强的实施性。
2.2.4为历史街巷改造提供示例
化龙池为首批整治街巷,其保护与整治规划,在保存街巷空间格局不变的前提下,保存、保护、更新、修缮、控制等相结合,改造成具有浓郁地域文化气息的商业购物、观光游览、休闲逸兴、安居乐业的新天地,为其他历史街巷的保护与整治提供借鉴。
3 保护与整治的原则
3.1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整合历史、人文、民俗、地域资源,挖掘街巷的潜在优势,集合各方力量,保护与整治好历史街巷。
3.2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在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指导下,化龙池遵循以下原则进行保护与整治。
3.2.1尊重街区在尊重街区原有巷道格局基本不变的原则下,梳理现存的各个时期建筑,以不着痕迹的手法将街区定格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提炼街区内现有各类建筑的特色,探索街区肌理和丰富的历史印痕,留住长沙历史的印象,展现有魅力、有艺术、有感情的城市历史空间。
3.2.2和谐社会强调以改善原住民生活条件为前提,在改善居住生活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其它的建设和拆迁;发掘原来属于化龙池街区居民生活但已经失传的部分,以丰富街区的璀璨文化生活。
3.2.3因势利导保护街区内真正有意义的传统商业与手工业,恢复名牌,老字号,开拓传统优势产业的市场前景是复兴打造新型历史商业街区的目标与宗旨。鼓励多元化的商业,促进街区适应现代化的可持续的商业需求。
3.2.4清新健康保留街区内的巷道格局,留住麻石铺砌的街道,修复保护历史遗迹,塑造人文景观,展现传统街区与民居的神韵,营造清新优雅的环境氛围,做到既“丰富”而又“简朴”的境界,一种曲径通幽,此处最宜人的感觉会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3.2.5真实生活以展现自然生活形态为旅游热点,挖掘生活化的场景和特色,将传统手工劳作休闲化、游戏化、艺术化,吸引热爱生活的人们前来体验和感受生活。
4 景观风貌规划
4.1在确定了历史街巷各项保护与整治内容的基础上,对历史街巷的景观风貌进行规划,确定街巷各段的保护与整治的具体内
容与手法,加强历史街巷的环境特征,构筑历史街巷的开放空间系统与景观系统。
4.2化龙池历史街巷的景观风貌分为三类三区
传统民居建筑类:即以小毛瓦、双坡屋面、白屋脊、风火墙、青砖台度、白灰墙面、栗色格子木门窗为基调的仿古民居建筑为主;
传统商业建设类:北入口重建的,以小商品买卖为主题的传统商业仿古建筑为主;
湖湘文化、古文物展示类:修复保护的古善化学宫照壁。
传统建筑风貌再造区:即改造建设后的化龙池历史文化商业街区;
传统园林风貌展示区:以新建的“森庐”以韵古寓意和“化龙池”以清心逸兴为基调的传统园林风貌展示区;
麻石古街风貌展示区:即修复改造后的化龙池麻石古街风貌展示区。
拆除违章建筑,改造现代建筑,以维护街巷风貌与格局的一致。
5 保护与整治的内容与方法
5.1物质化内容
历史街巷物质化内容是指历史街巷的街道空间、建筑形式与建筑材质、色彩、建筑群体的关系等。对这个几个方面的保护、整治,就塑造了历史街巷的物质环境。
5.1.1街道空间
历史街巷主要是对街道、广场进行保护与整治,对街道的重要节点强化处理,从而保存街道的基本格局。
化龙池主要强调居住与商业相结合的街巷特征,以此来构筑街巷的街道空间体系。
街道保持原街巷的空间尺度,修复麻石铺砌的街道,重点塑造南北两个出入口,创造与化龙池地方特色相适应的标志性节点,南入口建麻石里门,刻名人佳句以为引荐,北入口拆除重建,建筑为双坡毛瓦屋面,北间为青色面砖压顶白灰墙面,建筑开口由外逐渐转向化龙池街巷,增强入口的导引性,与化龙池相连的内巷设“里门”隔断连接。保持并修复古菩化学宫照壁。
开辟新的宽敞空间,塑造游憩环境,一日“化龙池”以“清逸”为主题,占地1000余平方米,掘龙井,辟龙池,建水榭亭台,岸植垂柳,水种绿荷;一日“森庐”,以韵古意,植古樟银杏,秋季斑斓,四季青翠。
5.1.2建筑与建筑群体
街道以建筑为主要界定边缘,建筑的形式、材质与色彩,决定街道的环境氛围,建筑体系与群体关系决定了街道的空间氛围。
化龙池,建筑以传统民居的木檩双坡屋顶,毛瓦屋面,白屋脊,封火墙为基本格调,现为石棉瓦屋顶改为毛瓦屋顶,平顶则通过增加檐口达到建筑形式上的一致。
建筑色彩以黑白灰为基调,同时适当运用长沙传统民居常见的原木色(栗色)、黄褐色等(用于阳台、门窗等处)。拆除违章建筑.新建筑通过仿旧技术纳入整体风格之中,建筑体量与原街巷尺度相合。
以泥灰堆砌,多层次、纹饰简单的装饰手法处理檐口、门帘、窗格和楼间的护栏,以传统的形式和材料制作门牌与店面招牌,以跨街封火墙门洞加强街道的聚合感与层次感。拆除部分墙面使街道空间变得开合有度,形成有趣的进退关系,并使街道的节点与拐角通透起来。
5.2历史街巷非物质化内容
非物质化内容是历史街巷的生命所在,应采取原味性、发展性、尊重性、共享性的原则。随着其所处的环境及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得到创新发展,从而保持人类的文化多样性和促进人类的创造力。
挖掘与利用历史街巷的非物质化内容,应从街巷的历史成因、人们的生活习俗及历史掌故、历代人物等方面入手,总结、归纳、利用,从而发挥与光大历史街巷的特色。
化龙池从传说中得名,因此辟龙池、凿龙井以正其名。以化龙池及周边设施为人们提供纳凉与活动的场所,以合湘人喜聚会之特点。恢复经营传统生活方式如炒货、地方特产,体现湘楚传统商业之特征。
6 交通与市政公用设施
6.1历史街巷的交通分内外两部分。一般均与城市道路相连,公共交通可以方便抵达巷口,能便捷对外联系。历史街巷内部以人行为主,以保护街巷的神韵,便利人们的生活。但在紧急时,应保证消防及救护车辆驶入。
6.2市政公用设施如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环卫等应按照城市相应配套标准进行设施配套。结合历史街巷的特点,因地制宜,寻找最佳的技术途径,节省用地、投资及运行费用,做到技术上安全可行,维护管理方便,规划的可操作性强,便于各专业部门实施。
7 保护与整治的难点
7.1建筑风貌的统一
历史街巷虽具有较强历史特色,但因建设年代久远,建设乃历年沉积而成,建筑的建设年代、质量、风格各异,特别是近代建筑对历史街巷风貌的破坏更加严重,因此应针对不同类型和特征的建筑采取相应的保护与整治措施,以维护历史街巷景观风貌的整体性。
化龙池保护与整治过程中,落实到沿街每一栋建筑立面,将立面分解成屋顶、墙体、门窗和细部装饰要素,进行评价后对整治措施进行细分。
7.2保护与整治要求的可操作性
历史街巷整治时,街道,市政公用设施及街巷环境由政府投资。而街巷两侧建筑由于建筑性质与产权的多样性,在资金投入,房主的保护意识与积极性等有着较大的差异,使得保护与整治的难度增大。化龙池整治工作中,采取居民参与规划方案,充分听取居民意见,使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同时政府补贴改造资金也解决了居民投入不足的问题,使整治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实施完成。
8 结语
历史街巷保护与整治工作涉及因素多,情况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尊重历史与文化,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制订出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的保护与整治规划。
参考文献:
[1]长沙市规划设计院《化龙池历史街巷规划》2004年.
[2]陈先枢.金豫北.长沙地名古迹揽胜,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
[3]李和平.历史街区建筑的保护与整治方法[J].城市规划,2003(4).
[4]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M].中国建工出版社,2000.
摘 要:当前随着数字媒体应用的广泛化和深入化,数字媒体理解面临着媒体对象复杂性、媒体数据规模化、应用需求多样化等挑战问题,已成为制约数字媒体应用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必须研究媒体内容的有效表示、建立符合人类媒体认知的计算模型、充分利用计算机处理的优势,并且实现三者的有机结合。为达到上述研究目标,需要重点解决3个关键科学问题:针对媒体认知具有的层次性、整体性,构建符合媒体理解层次性和整体性的理论框架;针对媒体对象固有的多义性、多态性,发展刻画媒体对象多义性和多态性的表示体系;针对媒体计算应有的协同性、高效性,突破制约媒体处理协同性和高效性的技术瓶颈。围绕这3个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该项目将研究内容分为科学问题解决、关键技术攻关、典型应用示范等3个层次,认知机理与计算模型、表示框架与特征描述、融合机制与学习算法、验证平台与应用示范等4个方面,设置了以下6个课题:(1)视觉认知的层次性与整体性机制;(2)媒体认知的层次化计算理论与模型;(3)面向多义性对象的学习理论和方法;(4)多模态高维异构数据的特征提取与描述方法;(5)跨媒体分析的理论和方法;(6)数字媒体理解验证平台与应用示范。
关键词:数字媒体理解 层次化计算模型 跨媒体分析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 how to understand the contents of the media data complexity, large-scaled and application demands diversification has become a very serious problem which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media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effectively presentation of media content; establishing the human cognitive media mode and the way to make full use of computer processing advantages is requir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a better way,we need to focus on three key scientific issues: how to construct and recognize the hierarchical integrity frame for media technology;how to shape and develop the polysemy、polymorphism frame for media technology; how to break through the media processing restrictions efficiently and cooperatively.To solve these three key issues, the project was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levels which are: Scientific problem solving,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Typical application demonstration; and four different aspects which are: Knowing the principle and calculation model, Frame and feature description, Fusion principle and algorithm learning, Platform ver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demonstration. We also set up the following six topics:(1)hierarchical and integrity of the visual cognition;(2)computation model and theory for the hierarchical media;(3)the method of multi-modal analysis;(4)description and extraction of the multi-modal high-dimensional data;(5),the method of multi-media analysis;(6)digital media platform ver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demonstration. This six different topics help us built up the hierarchical model which reveals the hierarchical and integrat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dia technology; also reveals the inherent law of the polysemy formation of the media technology; building up the multi-dimensional and multi-modal mechanism for the heterogeneous data. Give a new idea of the global and local feature extraction, contextual feature fusion, multi-granularity mapping of the low-level features and high-level semantics, hierarchical semantic analysis of the multi-media; also proposed a number of widely used, smart and high speed processing algorithms. Set up the global high standard media algorithm testing platform, demonstrate the secure and stable network intelligent video surveillance interactive television application to benefit of the public.
Key Words:Digital Media Understanding;Hierarchicalmodel;Across-media Analysis
阅读全文链接(需实名注册):http:///xiangxiBG.aspx?id=50961&flag=1
中图分类号:
TN71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2)05
-0175
-04
Theory and graphic method analysis about experimental
phenomenon of analog amplifying circuit
SU Bian-ling, LEI Neng-fang
(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Weinan Teachers University, Weinan 714000, China)
Abstract:
Some unexplained experimental phenomenon existed in analog amplifying circuit are analyzed by using theory and graphic method. The performance of amplifying circuit can be understood directly by students, and the principle and essence of amplifying circuit can be mastered.
Keywords: electronic technique; experimentation; graphic method; voltage amplifier
收稿日期:2011-09-15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基金资助科研项目(09YKZ016)
0 引 言
《模拟电路技术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实验课程,是对模拟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重要补充[1]。电压放大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重要的基本的内容,贯穿于整个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电压放大电路实验包括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实验、射极电压跟随器实验、多级电压放大电路实验、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和差动放大电路实验等,是模拟电子电路课程实验的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实验[2]。对于电压放大电路实验,主要研究的是电压放大电路的性能,即电压放大能力、带负载能力以及从信号源索取电流的能力。为了研究放大电路的性能,实验电路中往往通过静态工作点(即调节基极偏置电阻)的改变,实现对放大性能的影响;负载电阻的阻值的改变,实现对放大性能的影响;单级放大电路的级联提高电压放大能力;引入负反馈改善放大电路的各性能参数。下面就从影响放大电路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入手,对放大电路实验中常出现的、学生觉得无法解释或与理论似乎又相悖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与基于图解法的解析,以期望使学生深入理解放大电路的性能,真正掌握模拟放大电路的原理与实质。
1 静态工作点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如图1为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实验原理图与输出特征曲线,理论上可通过调节Rb,Rc或更换三极管的方法实现静态工作点的调整,但在实验中一般只通过调节基极静态偏置电阻(即Rb2),研究静态工作点的改变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在电压放大电路中既存在直流信号又存在交流信号,即既存在静态工作点又存在动态的交流信号,且直流信号为放大动态的交流信号提供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保证放大电路能不失真且最大限度地放大交流信号,而交流信号在放大电路中的流动必须建立在静态的基础上[3]。由此可知:静态工作点的改变必定对放大电路的性能产生影响。
首先分析调节Rb2时,静态工作点的移动。由于IBQ≈VCC-UBERb1+Rb2,且VCC、Rc不变,即直流负载线不变[4],则当Rb2增大时,Q点沿直流负载线下移,如图1(b)中的Q1点;当Rb2减小时,Q点沿直流负载线上移,如图1(b)中Q2点。
再通过理论分析可得动态参数,电压放大倍数及输入电阻:
从式(1)表面无法看出Rb2的调节对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能力的影响,但实验中却明显地得出:当Rb2改变时,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在改变。对静态工作点的改变必定对放大电路的性能产生影响的解析如下所述。
由此可知:当Rb2增大时,Au减小,Ri增大;当Rb2减小时,Au增大,Ri减小。
尽管理论上已经获得解析,但从图1(b)中可知由于VCC、Rc不变,直流负载线不变,当Rb2改变时,Q会沿直流负载线上下移动。那么就产生Rb2增大,Q点下移时,Au下降,Ri增大;而Rb2减小,Q上移时,Au增大,Ri减小的疑问。从图1(b)所示共射放大电路的输出特性曲线上可知,Rb2改变时直流负载线不变,交流负载线斜率不变,且为线性,在输出信号不失真的条件下,只是Q点上下移而已,但是根据负载线的线性及输出不失真的条件,即使Q点移动,Au,Ri也不应发生变化。通过图2所示图解法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分析,便可理解其中的原理。
从图2可知,在输出不失真的条件下,对于同样大小的输入信号,由于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的非线性,使得当Rb2增大时,Q下移,对应的输入ib减小,ic减小,Uo减小,显然Au随之减小,Ri增大;当Rb2减小时,Q上移,对应的输入ib增大,ic增大,Uo增大,Au随之增大,Ri减小。
不过,在此应注意:当静态工作点移动至特性曲线近似线性的区域时,Au和Ri就几乎不再发生改变,为一固定值。
2 负载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1 对Au的影响
理论上由式(1)可知:RL增大,Au增大;RL减小,Au减小。
用图解法同样可知:当RL增大时,RL′增大,交流负载线[6]变平坦,输出的动态范围增大,即输出信号增大,Au增大,如图3所示。
图3 负载电阻的改变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示意图
2.2 对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实验现象:固定Q点,带负载RL,调节输出为最大不失真的输出;再断开负载,发现又出现了失真现象;固定Q点与RL,且使Q点偏离放大区中心,调节输入信号幅度,使输出出现失真现象;然后调节RL,使RL减小,可发现失真减弱或消失。
理论上:如上节分析所知,由于RL增大时,Au增大,输出信号增大,动态输出范围增大,使得原本刚好不失真的最大输出由于动态输出范围的增大而产生失真现象[7]。
图解法解析:如图4(a)所示,假设Q点固定且偏离放大区的中心,靠近饱和区,那么,当带负载且输出调节为最大不失真输出时,断开负载,交流负载线就与直流负载线重合。由于三极管特性的非线性,由图4(a)可知,尽管输出的动态范围增大,但出现了饱和失真现象。当Q点处于放大区的中心(如图4(b)所示)或者靠近截止区时,同样由于三极管特性的非线性,会出现同样的实验现象,只不过当Q点靠近截止区时,出现的是顶部失真。
图4 负载的改变对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3 单级放大电路的级联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实验现象:首先单独调整每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使得每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都处于放大区的中心,然后级联两级或多级放大电路,在输入信号不变的情况下,发现①输出端产生了顶部和底部同时出现的失真现象;②在降低输入信号的过程中,发现顶部和底部失真并非同时消失。
理论与图解法解析:由于调整每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都处于放大区中心的过程中,每级放大电路的输出都为最大不失真输出,当级联后,用上级的输出作为下级的输入,势必超出了下级的最大输入信号的范围,即输出超出了最大的输出(如图5(a)所示),必定产生上下都被削去的失真现象。由此可知,要消除这种失真现象,只要减小输入信号的幅度,便可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调整每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都处于放大区的中心的情况下,在降低输入信号的过程中发现顶部和底部失真并非同时消失的原因是:在调节前级静态工作点时,下级电路是断开的,也就相当于前级放大电路在空载的情况,但当电路级联后,相当于带上负载,此时前级放大电路的交流负载线与空载时不同,对于空载时的Q点处于放大区中心的情况,由于三极管特性的非线性,带负载后,Q点会偏离放大区的中心(如图5(b)所示),因此,在降低输入信号的过程中,发现顶部和底部失真并非同时消失。
图5 级联对非线性失真的影响
4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负反馈的引入对放大电路的影响是非常全面的,它可以改变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能力、带负载能力、索取信号源信号的能力,可以拓展频带宽度和可以改善非线性失真[8]等。这些性能通过实验都可以得到验证,但在实验过程中同样也会出现让人困惑的问题与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在带负载、闭环且静态工作点固定的情况下,观察闭环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9]时,出现①若此时将闭环开路,失真又立即产生;②若此时断开负载,失真同样立即产生。
实验现象①的解析与级联所产生的实验现象①相似,只不过在此是由于开环电压放大能力高于闭环电压放大能力,使得在闭环情况下的最大不失真。当电力开环后,由于放大能力的提高,输出超出了最大不失真的动态范围,因此,产生了失真现象。
实验现象②的解析与如图4(b)相似,此时闭环放大电路的交流负载线与带负载时不同,对于带负载时的Q点处于放大区中心的情况,由于三极管特性的非线性,空载后,Q点会偏离放大区的中心,因此,闭环带负载情况下的最大不失真,在空载时会出现失真现象。当Q点偏离放大区域时的情况如图4(a)所示。
5 结 语
在模拟放大电路的实验中,经常会使学生产生难以理解或无法解释的现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图解分析法可以直观、全面地对这些现象做深入透彻地解析[10],可很好地巩固理论知识并提高动手能力,使初学者的基本实践技能循序渐进地提高,并因此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 考 文 献
[1]张伟珊.Multisim 7在模拟电路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08,31(16):3-5.
[2]孙建设,陈志红.电子实验技术中的理论与应用问题解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8):920-922.
[3]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邵中元.晶体管放大电路图解法应用的延伸[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32(1):33-38.
[5]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向秀岑,李明辉.叠加定理在求解交流负载线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110-111.
[7]江晓安,董秀峰.模拟电子技术[M].3版.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8]陈军.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上):模拟电子电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9]朱华光.Multisim 10在模拟电路实验中的应用及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0,33(15):192-196.
[10]丛琦,姜光远.用图解分析法分析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32-35.
[11]赵波.Multisim在竞争冒险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电子技术,2010,33(7):166-168.
[12]王全宇.基于Multisim的电子技术课程虚拟实验环境创设\[J\].现代电子技术,2011,34(17):188-189.
作者简介:
苏变玲 女,1964年出生,陕西大荔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研、数字信号处理。
(上接第174页)
图2中x轴为时间基准,每格250 ms;通道1是U1第4脚上测量所得充电波形,y轴为每格1 V;通道2是闪光灯触发脉冲,y轴为每格2 V;取充电时间1 s及2 s时验证,从图中可以看出,x轴4格和8格时对应的y轴幅度分别占满幅的79%和92%左右,考虑到电容、电阻实际值与标称值误差,可以认为理论计算与实际测量结果非常吻合。
3 结 语
通过积分方法,实现了闪光灯充电限流电阻功率计算,并且得到了实验验证,按照计算结果选取的功率电阻,已经在实际产品中得到应用,并且运行稳定可靠。
参 考 文 献
[1]佚名.闪光灯[EB/OL].[2011-08-21].baike.省略/view/13713.htm.
[2]炖鱼(still hope left).关于闪光灯[EB/OL].[2011-02-11].省略/group/topic/17525588/.
[3]曲学基.电力电子整流技术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4]戴志平.开关电源工程调试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5]沈元隆,刘陈.电路分析基础[M].3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6]胡薇薇,陈江.电路分析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马军.微积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1)在大多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一阶段往往是自给自足型的经济。在这一阶段中,当地居民几乎完全与生活必需品的供给联系在一起,基本上没有贸易上的投资,人口是按照维持自给自足经济所必须的资源基础而分布的。
(2)随着交通运输的日益发展,贸易往来和地区专业化生产也在区域中发展起来了。第二阶层的人口开始出现,他们进行着简单的手工业生产,为当地农民服务。由于乡村手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市场和劳动力全部是由农业人口提供的,所以手工业分布与基本阶层农业人口分布直接相关。
(3)随着区际贸易的日益发展,区域也开始趋向于从原来粗放的畜牧业转向发展系列农作物产品,如种植水果、生产日用农产品和发展蔬菜农场等。
(4)随着人口的增长及农业生产和采掘工业生产效益的下降,区域被迫开始实现工业化。区域工业化的早期阶段立足于建立在农林产品的基础之上,主要发展食品加工、木材产品加工和纤维纺织业等。工业化的后一个阶段则出现了诸如冶炼业、金属材料加工、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等。
(5)在区域经济成长的最后一个阶段,区域实现了为出口服务的第三次产业专业化生产。这时,区域开始输出资本、熟练技术人员和为不发达地区提供专业化服务。
据此,在部门理论看来,任何区域的发展都必须经历两个相辅相承的成长过程。一方面区域经济必须经历由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商品经济转换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运输成本下降起着关键性作用,因为只有运输费用降低才使区际贸易成为可能。此外,要想区际间资源转移获得最大比较利益,还必须建立区际贸易基础。另一方面,与此相适应,区域经济必然要相应地完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过渡。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则是区域工业化战略的实施。甚至在胡佛等看来,由农业、采掘业等初级产业向以制造业为中心的次级产业过渡被认为是维持区域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部门理论由于系根据大多数欧洲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而总结出来的,符合大多数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客观规律。但该理论的弱点也是很明显的,正如大多数评论家所指出的,并非什么地区经济发展都必须经历这样的“标准阶段次序”。
二、输出基础理论
输出基础(ExportBase)概念最先由城市规划者们所采用,他们用它来预测地方化城市经济的短期变化趋势。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曾建立了一种能定量地对城市经济进行预测的理论模型。在这种模型中,经济被划分为两个部门,即一个输出基础部门(包括所有的城市外部需求导向的产业活动)和一个自给性部门(包括所有的城市内部需求导向的产业活动)。在这种模型中,通常假定自给性部门不具备自发增长的能力。但是,随着外部需求的扩大,输出基础部门的扩张、并为地方经济带来额外收入时,这些部门也会随之相应扩张。
输出基础思想后来被著名经济史学家、1993届诺贝尔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North)用来预测区域经济的长期变化趋势,从而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输出基础理论。诺思在其1995年所发表的《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增长》一文中,根据把太平洋西北岸作为其实证研究的基地而得出结论:区外对木材、毛皮、面粉、小麦等产品需求的扩大,不仅会影响到那里的绝对收入水平,而且也会影响到诸如辅产业的特征、人口的分布、城市化模式以及收入与就业波动范围等。他进一步指出,对区域输出需求的增加能对区域经济产生乘数效应,这不仅会导致输出产业投资的增长,也会导致对其它经济活动的投资增长。因此,按照诺思的观点,一个区域要求得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在该区域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而特定区域能否成功地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又将根据它在生产和销售成本等方面对其它区域所拥有的比较利益而定。
与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相对应,蒂博特在其于1956年所发表的《输出与区域经济增长》论文中也提出了相类似的“大宗商品输出理论”(thestapleexporttheory)。该理论认为,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往往开始于该区域发现了一种诸如矿产品等特殊的自然资源,或者因为其自然条件特别适合于生产某种出口作物,在世界市场商品价格为既定的条件下,资本甚至劳动力将输入该区域,于是供出口的“大宗商品”生产将发展起来,而地方工业和地区市场是随着出口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因此,按照该理论,特定区域要取得发展,必须以建立外向型的“大宗商品”出口产品基地的方式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大宗商品输出理论”可以被看作为输出基础理论的一种变种,也可以将其归之为广义的区域输出基础理论之列。
三、资源禀赋决定论
无论是部门理论还是输出基础理论,均是从部门或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区域发展过程的,而较早从空间或区位的角度来对区域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的理论可追溯到珀洛夫(H.S.Perloff)与温戈(L.Wingo)所提出的资源禀赋决定论。
珀洛夫与温戈在《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1961年)等论文中,将诺思等人的区域输出基础思想作了进一步的推广,并把制造业的建立看成是区域经济出现增长的首要条件。在他们看来:企业家总是选择使其生产利润最大化的区位进行投资。为此,他们需要对不同区位的生产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并相应地作出区位投资决策。就特定产业来说,由于不同区位的“自然资源禀赋”不同,取得其基本生产投入要素和接近产品市场的机会也将有所不同,相应地其成本与收益变量也就有所不同,从而企业家必然作出有利于某一特定区位而不利于其它区位的区位投资决策。并且一旦投资向某一区位倾注就会产生相应的区域乘数效应,从而加速经济活动在特定区位上的集聚过程。
珀洛夫和温戈通过对美国经济从早期农业社会阶段向先进的工业和服务业社会阶段过渡过程的实证研究发现,随着经济上的日趋成熟,不同的自然资源都在区域发展中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并且随着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之不同,这些区域也将出现或大或小的繁荣。一般来说,区域增长主要取决于区域生产国民经济所需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以及按竞争利益向区外输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并且这种输出能力增长将导致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将通过乘数效应方式而得到强化。乘数效应大小将依赖于某些反映区域社会经济特征的“内在”特征而定。在这些内在特征中,尤为重要的有:输出产业的性质、地方产业关联程度、劳动力的质量与数量以及工资水平、地方收入分配状况等。但是,随着区域经济的扩张并出现自我强化和自我维持的经济增长时,新的内在因素,如与社会分摊资本及与产业集聚相关的外部经济、内部规模经济等将成为决定乘数效应和经济增长率的重要因素。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中,将导致工业“核心地带”的形成。而工业核心地带的出现为经济增长在全国范围内的出现造就了基本条件,正是由于工业核心地带的出现而使得新的区得到连续的发展。即随着所需投入量的扩张以及地区新的“自然资源禀赋”的发现,经济增长将逐步“渗透”到地区。
珀洛夫等认为,美国东北部“核心地带”的形成,最早即在于该地区拥有钢铁工业发展的“自然资源禀赋”,这一自然资源禀赋使得该地区在本世纪初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并进一步在后来发展成为美国主要的制造业中心。而美国自1920年以来所出现的不同州之间人均收入差距缩小的整个趋势中,核心地带对地区的“渗透过程”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世纪以来,随着工业资本投资在美国西南部和东南部等落后“内陆腹地”铺开,或者是从美国西南部和东南部等落后“内陆腹地”向美国东北部高收入地区的移民,州际间的区域差异已逐步缩小。
珀洛夫等人的资源禀赋决定论将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禀赋以及区域乘数效应等因素联系了起来,其理论思想与蒂博特的“大宗商品输出理论”和诺思的“区域输出基础理论”具有某种类似特征。所不同的是,该理论已经将“核心地带”与“地区”等空间变量引入到区域经济分析之中,并且所分析的对象已由孤立的区域经济分析转向综合的区域发展分析,因而更接近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
四、经济进步延滞假说
珀洛夫与温戈的资源禀赋决定论已经将“核心”与“”等空间因素引入到对区域发展的分析之中,而美国著名农业发展经济学家、1979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T.W.Schultz)对“农业社区”与“经济进步中心”即农村地区与工业城市中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区域经济进步的“延滞假说”(theretardationhypothesis)。舒尔茨最早在其于1950年所发表的《农业部门贫困的反思》一文中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正当美国经济处于空前高速增长时,一些“农业社区”的生活标准还总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他最初在该文中所给出的答案是,这种相对贫困并不是由土地的自然特征来决定的,而是由农业社区与“经济进步中心”的亲疏性(Proximity)所决定的。他在1951年所发表的《土地经济学构架:长期观点》一文中,又将这种思想具体化为所谓的“延滞假说”,该假说的基本内容包括:(1)经济发展出现于特定的区位基(locationalmatrix)上,经济中一般存在着一个或数个区位基。(2)区位基一般以典型的工业化城市经济结构为其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往往出现在这些区位基的中心;基的中心一般都不会属于农垦区而往往为工业化城市中心,但由于这种城市中心的崛起而使得一些农垦区比另一些农垦区处于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区位上。(3)位于或靠近特定经济发展区位基中心的区域经济组织将运行良好,受惠于中心的农业区的经济组织也将运行良好,只有远离区位基的农业区的经济组织运行状况比较差。
舒尔茨所提出的“延滞假说”后来由尼科尔斯(W.H.Nicholls)和唐(Tang)在南加利福尼亚、佐治亚和田纳西等州进行了检验。其研究结果证实了“延滞假说”所作出的结论。他们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发现,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发达的县,其劳务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效率也高,越靠近这些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越高,农村收入也更高,这些都是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对农业要素市场所造成的影响的结果。
五、区域创新扩散理论
无论是珀洛夫与温戈的资源禀赋决定论还是舒尔茨的经济进步延滞假说,均已经强调了“核心区”或“经济进步中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贝里(B.J.L.Berry)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实证考察了城市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扩散理论。
在贝里看来,城市中心在发展中的作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创新的渗透作用,使经济增长通过城市等级而逐渐向下传播;二是增长利益的扩展作用,包括从核心区往腹地区及从大都市中心向城市间区的扩展两个方面。在他看来,增长起源于企业和家庭对创新的采用。区域不平等则是由于创新的收益效应为时间的递减函数,并受扩散的门槛范围所制约。因此,城市中心本身即能起着一种“发展作用”,因为它们能强烈地影响着不同地方创新采用时间的先后顺序,而经济变化的影响将按城市等级顺序由高级城市中心逐渐传播到低级城市中心。
贝里认为,创新在大范围内的等级扩散及其横向扩展将带来城市与区域的经济增长与收入提高。或者说增长起源于创新通过城市等级顺序的向下渗透以及创新向城市周围腹地的横向扩展。
从贝里的这一理论结论中可以推导出各种政策主张。一般说来,要促进区域成长就应该去加速创新的扩散,从而使创新逐渐渗透到贫困地区及小城镇之中。而且如果城市中心“创新潜力”大小真与其本身规模及接触创新采纳中心之机会相关,那么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应该是去促进地区城市中心的人口增长,并改进它们同最大或最早的创新中心接触可能性。
六、区域发展倒U字型假说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那么,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趋势将如何,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研究应该首先应归功于杰弗里·威廉逊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所提出的区域发展“倒U字型假说”。他根据其在50年代对24个国家有关区域差异的国际性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在国家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收入差异将会不断扩大,但是在达到发展过程的某一点后区域差异开始缩小。
由于威廉逊把区域人均收入作为指示器,将权变系数作为度量区域收入差异之工具,通过对24个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区域不平等格局的经验考察得出了惊人的结果。即当这些国家按其发展水平进行“排列”时,我们可以发现,区域不平等格局呈现为倒“U”字型状,其中,如巴西、哥伦比亚、菲律宾与波多黎各等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到达了倒“U”字型的顶端。威廉逊又将横断面分析法扩充到对单个国家区域收入差异变化趋势的分析上来,并从24个国家中的16个国家中取得其所需的一年以下的短期数据。其结果是,这种趋势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所假想的格局:人们预料富国各区域之间会逐步趋同。事实上,它们也正在走向这个阶段,而不是趋向于区域收入差距的扩大,而穷国正相反,它们以区域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为特征。
威廉逊的发现是引起区域发展理论家发生争执的重要源泉。然而,他所得出的结论,即“在发展的初期,区域间以收入差距扩大和‘南北’二元性增强为特征;在国家成长和发展较为成熟的阶段,则以区域间趋同和‘南北’问题消失为特征”在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前期被区域发展理论家所接受,并把它看成是发展中国家将会出现的或应该通过政策干预使之出现的模式。
七、经济增长空间影响论
【摘要】 目的 观察及分析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2005年5月~2010年5月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70例,男112例,女58例,均经导管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结果 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肾综合征、异位栓塞等。全组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例,其中1例死亡;腹水5例;肝肾综合征8例,死亡1例;栓塞性胆囊炎1例;碘油脑栓塞1例。结论 分析并掌握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严重并发症原因及给予正确处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严重并发症
对于已经失去手术机会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经导管肝动脉内药物灌注及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成为目前公认的首选疗法,但术后大部分患者除出现栓塞综合征等一般并发症外,还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肾综合征、栓塞性胆囊炎、碘油脑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如处理不当会导致死亡, 现就本院2005年5月~2010年5月共170例行TACE治疗的肝癌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170例,均符合1999年中国抗癌协会制定的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或转移性肝癌诊断标准[1],男112例,女性58例,年龄36~77岁,平均54岁。全部病例且无TACE禁忌证。
1.2 方法 采用Seldinger方法。局麻下经肝动脉插管,将导管插入肝动脉或超选至肿瘤供血血管,灌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1000~1250 mg+顺铂40~80 mg+表阿霉素40~60 mg等化疗药物,同时注入碘油乳剂或明胶海绵等以堵塞病变血管,减少肿瘤血供。常规保肝、抗感染等支持疗法。
2 结果
170例肝癌患者均顺利完成TACE术。其中125例出现栓塞后综合征,约占73.53%。表现为发热、疼痛、恶心、呕吐等一般症状,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无死亡病例。有20例发生了严重并发症,其中上消化道出血5例,其中1例死亡;腹水5例;肝肾综合征8例,死亡1例;重症胆囊炎1例;碘油脑栓塞1例。
3 讨论
肝脏有双重血供,正常情况下门静脉提供70%~80%肝脏血流量,肝动脉供应肝血流量的20%~30%。肝癌以肝动脉供血为主,(TACE目的在于显著地提高局部肿瘤区的化疗药物浓度,更多杀灭癌细胞,同时可阻断肿瘤的动脉血供,加速肿瘤的缺血坏死,从而达到最有效的治疗效果。但TACE术后不良反应的几率很高,杨建勇[2]列举出四大类19种,其中以栓塞后综合征为最主要不良反应。但也有部分病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处理不当会导致患者死亡。
3.1 上消化道出血 共发生5例,均有乙肝后肝硬化病史,同时伴有食管胃底中度静脉曲张,表现为呕血、黑便、心慌、面黄、血压下降等,出血量500~1000 ml,经补充血容量,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应用止血药如血凝酶粉针、垂体后叶素、奥曲肽、质子泵抑制剂等,必要时输血,4例缓解,1例因导致肝性脑病死亡。机理可能与化疗药物反流入胃十二指肠动脉有关,静脉破裂出血或急性胃黏膜溃烂或溃疡出血[3]。李辛等[4]认为与碘油逆流入门静脉并阻碍血流引起门脉压升高有关,肝癌伴门静脉高压的患者介入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较大。预防治疗可在介入治疗前2 d及治疗后3 d,皮下注射奥曲肽100 μg,2次/d,降低门脉压,预防消化道出血。
3.2 腹水 本组5例出现腹水,经口服安体舒通、双氢克尿噻等利尿剂、输注人血白蛋白等对症治疗腹水消失,无死亡病例发生。治疗时可配合中药清热利湿,健脾补肾,利水消肿,效果更佳。
3.3 肝肾综合征 本组8例出现肝肾综合征,均合并肝硬化,其中Child分级C级3例,B级5例,年龄均为60岁以上,临床症状有少尿或无尿、水肿、尿素氮升高、表情淡漠、嗜睡,或暂时性意识丧失等。治疗方法可输注人血白蛋白及维生素等,7例经治疗后缓解,1例死亡。主要因患者年龄大、体质较差、自身伴有肝、肾功能差,化疗药物对肝肾功能损害所致。嘱患者介入后适当饮水,可静脉滴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加速化疗药物排泄,防止药物结晶,减轻肾损害,禁用或慎用肝肾毒性药物。
3.4 重症胆囊炎 本组有1例,患者表现为术后发热、上腹持续性疼痛、胆囊肿大、莫菲氏征阳性。B超示胆囊肿大、胆囊壁水肿。给予抗菌消炎、利胆解痉止痛等处理后症状缓解,未发生胆囊穿孔。该例患者术前患有胆囊炎,可能为化疗药物或栓塞剂进入胆囊动脉,加之患者术后过早进油腻而诱发。手术中注意超选择插管,避开胆囊动脉,控制注入碘油时的速度。
3.5 碘油脑栓塞 临床表现较一般脑梗死严重,常表现为急性脑缺血症状,突发头痛、头晕、呕吐、烦躁、意识不清、血压升高等临床症状。CT显示广泛的大脑皮质、基底节区,甚至颅外头皮小血管高密度碘油沉积[5]。发生机制可能为碘化油用量过多,碘化油经过正常微循环到达体循环的量也增多,最终导致脑栓塞的发生。本组1例碘油脑栓塞,于术后2 d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症状,查CT示脑梗死,经对症治疗15 d后症状缓解。
总之,术前、术中、术后全面预防,严把手术适应证,加强术者栓塞技术的培训和提高,术中做到超选择性栓塞,合理选择栓塞剂和栓塞方法,术中或术后予以必要的预防处理,可以避免或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中国抗癌协会.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原发性肝癌分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9.
[2] 杨建勇,陈伟.介入放射学理论和实践.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36-239.
[3] 梁传新.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并发症观察及处理.中国临床研究,2010,23(1):25-26.
引言
法规范的解释是所有法律领域均存在的问题,民事诉讼法亦不例外。但是,与其他法律领域就方法论争论不止的情形不同,在民诉法领域有关解释方法论的讨论以往并不多见。这种状况或许与民诉法规范对象的特点有关。民诉法的诸多规定具有规范法官和当事人等诉讼主体行为的一面,它往往是法官或当事人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如何行为的指南,并且有时表现为法官个体的行为判断或选择,而很少像实体法那样去向当事人说服或论证裁判结果的正当性。可是尽管如此,为了避免个案中因法官主观而导致诉讼处理的差异,依然有必要获得一定程度普遍性的解释。在寻求这种普遍性解释的过程中,解释方法论的明晰会具有前提性的意义。
不过,本文无意于就中国民诉法解释方法论展开深入分析,而是力图对日本民事诉讼法解释方法论的现状和发展做全景式的观察,以期能为中国民事诉讼法解释方法论的讨论提供一个比较法的视角。本文将首先通过日本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的演变,明确民事诉讼法在规制对象上的独特性以及何种观点目前处于通说或者存在何种争点;其次以利益衡量论为重点,探讨日本民事诉讼法解释方法论的发展和现状,并试图明确法规范特征及基础理论的演变与方法论的选择之间是否存在着关联的可能性,或者说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解释方法论的选择。再次,探讨实务、判例在民事诉讼法解释方法论上的作用,旨在明确实务判例和理论研究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方式和途径。鉴于日本为法律移植国家的特点,外国法研究自然会影响到方法论的选择与运用,所以本文在最后也将对此进行考察。
一、日本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的演变
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的构成具有多元性,在范围上也具有不确定性。囿于论述的重心,这里主要选取诉讼目的、诉讼标的、当事人适格及审理程序等理论构成予以阐述。所以进行这样的选取,主要有两点考虑:其一,这四个方面涵盖了审判的目的、对象、主体和程序四方面要素,足以构成相对独立的程序理论结构,折射出民事诉讼法与实体法在法规范特征及解释方法论上的差异;其二,结合诉讼标的、当事人适格论和审判程序的理论演变,可以窥视出诉讼目的论在构筑基础理论以及解释方法论中的重要作用。当然,基本理论的理解也可以为解释方法论的说明提供范例。
(一)民事诉讼目的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的核心概念是作为诉讼目的论的“纠纷解决说”及与此相应的基本理论——“程序保障论”。[注]纠纷解决说与德国法上的传统观点“权利保障说”具有重大区别,率先提出这一主张的是时任东京大学教授的兼子一。他认为,权利即便在观念上是存在的,但是在判决确定之前其存在只不过是一种虚像而已,只有在判决确定时权利才能够成为实在的东西,而既判力作为判决的法定拘束力正是基于诉讼终结判决生效时成型的实在性权利(也称为“权利实在说”)。[注]三月章教授强调通过既判力强制解决纠纷的必要性,也来自纠纷解决说的发展和承继。不过,三月章教授并非一味地强调实现实体真实,而是主张为实现纠纷的解决,即使是不当判决也要赋予其强制性的效力或拘束力。其基本的观点是,民事诉讼作为动用国家人力、物力资源的纠纷解决制度,必须贯彻防止同一纠纷推倒重来的原则,而既判力正是实现这一原则的制度装置。[注]新堂幸司教授在诉讼目的上虽然主张的是包括权利保障、私法秩序维持、纠纷解决等多元目的的多元说,但对于纠纷解决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正是因为这一理论着眼于纠纷解决的社会现实需要,才唤起理论界去分析民事诉讼的现实功能和效用,促使人们去反思目前民事诉讼制度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回应社会的现实需要”。[注]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高桥宏志教授提出的搁置说。高桥教授认为诉讼目的论过于抽象,在具体解释论上不具有直接作用,搁置对它的讨论也不影响民事诉讼的研究。尽管如此,高桥教授还是基本继受了新堂教授的解释方法论。[注]
纠纷解决说对后世的日本民事诉讼法产生巨大影响。通过民事诉讼解决纠纷的关键在于赋予判决既判力和构成其核心内容的遮断效。遮断效是指根据前诉生效判决的主文或其理由中所做出的判断,对于与之相矛盾的事实主张及证据申请,一律禁止在后诉中重新提出的效力。根据遮断效,后诉的当事人将被剥夺把前诉判决的妥当与否(即认定的要件事实是否有错误、是否与实体真实相吻合)重新作为争议对象的机会。因此,纠纷解决说首先带来了围绕着遮断效正当化根据的热烈讨论。对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美国民事诉讼法中“dueprocess”(“正当程序”)思想的影响,诸多学者主张当事人在前诉中已经被赋予过提出攻击防御方法的机会,即获得过程序保障而未提出,正是当事人受拘束于对其不利的遮断效之根据。[注]
(二)诉讼标的论
三月章教授基于纠纷解决的民事诉讼目的论,提出了“一次性解决纠纷”的命题。这一命题被扩张至具有判决效力的法院判断之范围(判决效力的客观范围)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民事诉讼法学三大论争包括“诉讼标的论争”(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期),“争点效论争”(1965年前后)以及“证明责任论争”(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前期),其中前两个正是关于判决效力客观范围的论争。传统的旧诉讼标的理论把实体法上的权利视为诉讼标的的最小单位,三月章教授提出的新诉讼标的理论则认为,给付诉讼标的的最小单位的构成应该与实体法上的请求权相分离,即应该是能够就内容上同一的给付进行请求的权利或法律地位。[注]这一观点力图以既判力来防止同一给付的纠纷被推倒重来。相对于诉讼标的理论一般都主张既判力仅对判决主文的判断产生效力,新堂教授提出的争点效理论则主张,类似于既判力内容的生效判决的拘束力在一定条件下也产生于判决理由中争点事项的判断。[注]如后所述,争点效理论是新堂教授运用利益衡量论这一解释方法论的最初命题之一。
(三)当事人适格论
无论是新诉讼标的理论还是争点效理论,都是通过扩张判决效力的客观范围来寻求更有效地、一次性解决双方主体之间的纠纷。但是,由于民事诉讼所解决的纠纷不可避免地具有超越双方当事人主体内部而呈现出社会扩散性的特点,纠纷解决说试图把受判决效力拘束的主体范围(判决效力的主观范围)扩张到诉讼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这种探讨路径引起日本民诉法学在多数当事人研究上的繁荣。对之,程序保障论者认为,那些受判决效力扩张的主体必须成为当事人,或者应当从实质上保障他们有参加诉讼的机会。然而,把所有的利害关系人都作为当事人并不现实,同时蕴含着诉讼成本增加的风险。于是,有学者提出为了使判决效力主观范围的扩张得以正当化,应当赋予能够充分从事诉讼活动的人相应的当事人地位,当事人适格论应运发展起来。总体来看,将多个主体之间的纠纷进行统一解决会同时牵涉到当事人论与判决效力论两个领域,致使问题的解决呈现出疑难复杂性。就近期的研究状况而言,随着近几年一系列日本最高裁判所相关判例的出现,固有必要共同诉讼中拒绝参加诉讼的原告是否受判决效力拘束、非法人团体的当事人适格以及非法人社团的登记请求权等问题,引起了日本学术界的论战。[注]超越管理处分权说和诉讼政策说之间的激烈争论,是否应当反思日本法长期以来把德国法中的实体资格(Sachlegitimation)和诉讼实施权(Prozessführungsbefugnis)融为一体作为当事人适格的解释,也是日本学者们近些年重点思考的问题。[注]
(四)审理程序论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对诉讼目的论和判决效力论的考察来展开当事人论、诉讼标的论(或诉讼构造论)是日本民事诉讼法学历来最为关注的研究课题。当然,其后的民事诉讼法学发展对有关审理程序的规律也逐渐予以关注,形成了释明权论、程序裁量论、上诉审理构造论、尤其是证明责任论争等庞大的研究领域。特别是近几年,在法院于实体问题上的诉讼指挥权和释明义务以及争点整理程序中主导作用日趋明显的当下,如何切实地去实现诉讼运作过程中的当事人主义;在坚持辩论主义原则的大前提之下,基于何种理由、能够多大程度地让不负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事案解明的义务,这些均是日本学者格外倾注精力研究的课题。[注]与民事诉讼中其他领域相比,审理程序领域涉及众多诉讼指挥等法院裁量权的问题,所以自然会呈现出相对多样化视角的解释方法论。今年是日本现行民事诉讼法实施后的第20年。[注]该法典创设了三种争点整理程序,[注]但普遍认为,相对于集中证据调查的落实,争点整理程序因过度依赖法院的主导而停留于书面的交换、不能实现口头方式的充分讨论,从而妨碍了迅速和充实地确定争点。[注]是否应当引入限制争点整理程序结束后的攻击防御方法提出(另一种遮断效)等制裁措施是今后的立法改革所重点讨论的理论课题。
二、日本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方法论
基本理论的演变与解释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相互交织的关系,一方面基本理论的发展脉络可以透视出解释论方法的选择,另一方面某些基本理论上观点的选取也决定于一定的解释方法论。这些在日本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方法论上均一定程度上得以体现。
(一)法律条文及立法者本意的作用
多大程度地拘束于法律条文及立法者的本意,往往是影响法学解释方法论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在日本民法学界尤其明显,对法律条文及立法者本意作用的评价造就了解释方法论成为具有牵动整个民法学界的单独命题的契机。具体而言:[注]日本民法学界在二战前一边倒地继受了德国的学说和解释论。但由于日本民法典的立法过程兼受法国法与德国法要素的影响,由东京大学星野英一教授在二战后提出了“以德国法的理论框架来解释源于法国法的民法条文并不适当”的主张,并强烈地指出应当在确认立法者本意以及各个法律条文在母国法的规定这一基础上,建立对现行民法进行解释的方法论。星野教授反对纯粹的学术继受、重视法律条文及立法者本意的观点引发了日本民法学解释方法论的激烈论战。当然,如下文,星野教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的利益衡量论对后世民法学界的影响更为深远。
应当指出的是,与民法学不同,日本民事诉讼法所继受或移植的外国法就是德国法或奥地利法,本身就缺少讨论“所继受的法律在不同国家有何内容、其相互之间关系如何”这种问题的必要性。其次,由于明治时期起草日本民事诉讼法典的立法资料所剩无几,查找立法者的本意十分不容易。再次,因为法律规定本身的详略不一和诉讼法本身具有的实务性等特点,也降低了法律条文本身的重要性,为继受来自德国民诉法的既判力、诉的利益、辩论主义等学说留下了充足的空间,并使这些概念较容易为实务界所接受。最后但或许最重要的理由为,民法以及其他实体法领域法律条文的调整对象一般是利益对立关系的纠纷当事人之间财产或价值的分配。与此相对,如前文基本理论的演变也可看出,民事诉讼法的调整对象大部分是当事人及法院等诉讼主体的地位和权利或义务,从而提供了与目的论解释或功能性考察更为亲和的前提性条件。[注]
以上理由均造就了在日本民事诉讼法解释上弱化法律条文的拘束力和立法者本意的作用的历史性背景,并为后世的学界所普遍认可。当然,在回顾学术发展的过程中学者们对此不无反思。
(二)利益衡量论
民事诉讼法解释方法论在日本法上虽然没有民法学领域如此炽热的争论,但解释方法论的运用依然会存在,尤其新堂教授的利益衡量论深刻地影响到日后的日本民事诉讼法学说并不同程度地波及实务。
1.纠纷解决与功能性考察方法论
新堂教授在利益衡量论的形成上,受三月章教授影响较大。三月章教授在批判性地继承兼子理论并论述自己的纠纷解决目的论时,明确提出了自己对民事诉讼法的考察方法。即不采取以“实定诉讼法”为前提条件对诉讼法规范进行逻辑上、体系上说明的考察方法,而是致力于考察“制度的应然状态”。这种方法被称为“目的论或功能性考察方法”。[注]由于它是从民事诉讼目的出发的解释方法论,是以纠纷解决为中心,所以很容易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迅速解决纠纷的必要性上,从而弱化包含于程序法规范中的实体权利保护价值。很自然地它也会滑向利益衡量论,亦即根据各种利益的比较衡量,得出解释的结论。
2.新堂利益衡量论的登场
利益衡量论被新堂教授作为明确的方法论意识运用于对新诉讼标的论、争点论的分析。这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程序法解释论”在民诉法学界的正式登场,被誉为日本民事诉讼法学说史上最具有方法论意识的学说。[注]新堂理论涵摄的利益衡量论主要是为与传统的演绎形式逻辑的“三段论式”法律解释方法对立而提出的方法论。相对于三月章教授的功能性考察方法,新堂教授在重视当事人主体性上有飞跃性的发展,相比公共和制度运营利益更强调当事人诉讼便利等诉讼制度利用者的利益。事实上,利益衡量论更早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加藤一郎教授和星野英一教授作为日本民法的解释方法论引入。[注]虽然两位教授的观点不尽相同,民法中的利益衡量论主要以强调当事人之间利益的衡量为轴,具体包含:通过法官的积极创造活动确保判决的具体妥当性;相比依照法规直接演绎出的结论,更重视通过利益的比较衡量或价值判断获得的妥当性结论;在利益衡量中尊重普通人的常识和认可度;为获得妥当性结论主张根据社会关系或利益状态的差异进行类型化的必要。
与民法中的利益衡量论不同,新堂教授的利益衡量论并非局限于作为诉讼当事人的原被告之间财产或价值分配上的利益。即,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利益衡量,新堂教授的利益衡量论更多地蕴含了考量作为制度利用者的“当事人的便利”“制度运营者的利益或其他公共利益”“民事诉讼程序的动态发展”等要素。[注]
举几个典型例予以说明。对于不具备诉的合并要件的反诉是作为驳回起诉处理,还是作为独立的诉受理?如果从确保诉讼程序运作统一性及法院的利益这一视角进行解释的话,既然不具备诉的合并要件就只能驳回起诉。但是,考虑到当事人重新起诉、另行起诉的负担等为诉讼制度利用者的当事人便利角度来看,应当作为独立的诉来受理。
关于是否应当视为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的判断标准问题,为解决只要一人反对就无法诉讼等的问题,新堂教授提出了应当根据各种实体法观点和诉讼法观点的考量去判断是否符合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的诉讼政策说。[注]根据该观点,在利益衡量中需要考量的因素主要有:(1)个人是否能单独处分权利利益;(2)对于不易作为当事人的人,解释为固有必要共同诉讼是否会事实上否定其他适宜当事人或对方当事人接受本案判决的权利;(3)如果允许部分当事人实施诉讼,败诉情况下是否会实质性地侵害其他人的利益或者产生对方当事人因其他人起诉又不得不再次应诉的不当情形;(4)第一审本案判决后发现部分应当成为共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是否撤销一审判决重新审理,除了诉讼经济,是否还需要考量已经进行的审理有无充分考虑到遗漏的当事人的利益、依靠未来的参与能否充分保护其利益等。在此可以看出,新堂教授的利益衡量论融合了对多个关系人的起诉难易等诉讼利益的考量、诉讼经济以及诉讼程序的具体阶段和进程。
新堂利益衡量论不限于当事人之间利益考量的特点在审理程序论领域证明责任分配的分析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相对于通说,新堂教授更加重视当事人之间证明责任分配的公平性。具体而言,作为通说的法律要件分类说(规范说)将法律效果发生要件区分为权利发生、权利障碍、权利阻止和权利消灭,并以此为基础来考虑证明责任的分配。对此,新堂教授提出了批判。他认为以意思表示错误为例,权利发生规定和权利消灭规定是很难明确区分的,所以证明分配不应当拘泥于规范的形式,而应当从当事人之间公平的观点,以立法者的本意、与证据之间的距离、立证的难易、事实的盖然性等为基准来决定如何分配。[注]
3.利益衡量论的普及
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界普遍认为,新堂教授的利益衡量论是现今日本民事诉讼法学通用的方法论,被广泛地运用于具体问题的解释,并且尤其为高桥宏志教授继承和发展。这种状况与民法学界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日本民法界,由于加藤教授和星野教授提出的利益衡量论中用以衡量的利益的具体标准或价值序列不存在,同时因为这种方法论不区分发现的过程与正当化的过程,平井宜雄教授对其提出了强烈的批判,由此引发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民法学界关于解释方法论的另一次论战。平井教授强调正当化的过程的同时提出的辩论理论在日本民法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并上升为民法解释学领域的共识。也正是这一时期,为平井教授的辩论理论提供评价框架的动态体系理论被山本敬三教授引入日本。[注]
实际上,新堂利益衡量论也并不是没有受到任何批判。深受德国法影响的松本博之教授近年来就对三月章教授的功能性考察方法论,尤其是新堂教授的利益衡量说提出了强烈批判。他认为,“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利益衡量在解释学上存在的问题是:某案件中承认某法规的适用,他案件中又否认同一法规的适用,这种随案件变化的相对性解决,在应当予以考量的利益中包含很多私益和与其完全不同的公益性质的利益的情况下,是无法提供相应根据的。……这种个别解决也会使法律丧失稳定性”。[注]日本民诉法学界的主流学者也都认识到新堂利益衡量论在用以衡量的利益或价值的内涵以及序列方面所蕴含的不清晰和不稳定性。所以是否能够从新堂理论本身总结出某种价值序列、宪法性价值能否提供某种序列标准、放弃特定的利益或价值的正当化的过程展示,是否沿用平井教授的辩论理论等均是民诉学者们苦于思考但尚未有结论的问题。[注]
然而,除松本教授外,目前日本民诉法学界的主流学者所思考的还是如何去弥补利益衡量论的缺陷而不是废弃利益衡量论。并且,支持利益衡量论的学者们很少把解释方法论作为独立的命题进行讨论,所考虑的只是在展开具体问题的解释时如何运用进行利益衡量的问题。究其根源,或许还要重回到前文所述:诉讼目的纠纷解决说在基本理论演变中的核心作用和支配性地位,民事诉讼法与民法等实体法在规范对象方面存在的差异,制度利用者即诉讼当事人的便利在价值序列方面的相对优越性等。
(三)亲实体法解释方法论及其他
值得一提的是,松本教授在对利益衡量论提出上述强烈批判的基础上,提倡了应当遵循民事诉讼的特性进行法解释。松本教授认为,民事诉讼目的应当遵循德国的通说将实现和保障实体权作为目标,因此,在民诉法适用产生疑问时,应以合乎实体法目的的方法就疑问做出解释。[注]具体而言,松本教授主张首先应当选择亲实体法的解释方法。所谓亲实体法是指在适用诉讼法规范时,在可能的多种解释中应当优先选择最符合实体法要求的解释理论。例如,对于固有必要共同诉讼,松本教授坚持传统的管理处分权说。他认为,法律对固有必要共同诉讼的规定固然不明晰。但是,既然对作为诉讼对象的权利或法律关系的管理处分权属于全体关系人,那么是否属于固有必要共同诉讼就取决于该权利的诉讼实施权是否为全体关系人享有。亦即,依据实体法标准或法理判断是否属于固有必要共同诉讼。在证明责任的分配问题上,松本教授也是以实体法规范为前提的通说-法律要件分类说(规范说)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学者之一。其次,松本教授还主张,由于民事诉讼存在于宪法之下,当有两种以上解释时,应当优先选择最符合宪法且能够有效贯彻基本人权的解释。宪法所要求的基本人权包括公正程序请求权、权利保护平等、当事人之间武器对等及诉讼经济原则。例如,存在固定类型的证明困难或者证明上处于不对等状态的案件中,考虑到承受不利益的一方当事人处境,为保障武器对等原则,有必要考虑让不负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真实陈述义务,或者应当适当减轻证明度。整体来看,松本教授是在强调以法规出发的概念法学或法教义学解释,但又希望运用亲实体法和符合宪法性要求的方法加以补充性解释。尽管没有上升为抗衡利益衡量论的方法论,松本教授的亲实体法解释方法论的提出可谓是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界围绕着解释方法论出现的最正面的一次论战。
此外,日本民事诉讼法学还出现了过度重视程序保障或强调委诸当事人之间谈判过程和自我责任,并将其作为民事诉讼目的本身和解释方法论的“程序保障第三波论”。[注]具体而言,程序保障第三波论不再静态地理解民事诉讼的目的,而是动态地去理解诉讼内外的纷争,将民事诉讼法定位于给予动态的纠纷中的当事人以程序保障,在此基础上主张,民事诉讼是解释原被告之间有关民事纠纷法律规范的过程。因此,比如违法收集的证据,应当考量诉讼前后当事人之间的交涉过程而决定能否使用证据。不过,批评者提出强烈的质疑,认为这种解释论从重视法的安定性和程序统一性角度蕴含着根本性的缺陷,将导致完全否定司法权、实体法规范以及判例的先例性。[注]
三、实务、判例
实务和判例对日本民事诉讼法学方法论具有相互交织且广范的影响。
(一)实务与学说的互动
竹下守夫教授曾经在日本民事诉讼法学会五十周年纪念大会的主题报告中,就民事诉讼实务与学说的互动指出:[注]在判决效力的范围等领域,民事诉讼法学界的通说与实务的主流观点之间出现了相当深的“裂痕”,但在审理程序领域,学说与实务之间进行了珍贵的相互交流与共同作业。在审理程序领域必须提及的就是所谓实务解释的出现。2006年法科大学院设立之后,随着来自实务一线的实务家在法科大学院占据教职,逐渐可以看到实务教员从实务适用的现实性、运用的便利性、诉讼经济等实务运用层面支持旧诉讼标的论,反对争点论等的观点。[注]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种实务解释具有过于迁就现实的一面。虽说同样是实务解释但在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界能获得一定共识的是着眼于诉讼指挥等法院的广泛裁量权,以三木浩一教授为代表的程序运营论。[注]如果说学说上一直专心研究的权利、义务、合法与违法等问题还可以用“要件=效果”模式予以精细化,那么有关法院裁量的当与不当问题,无论如何不得不注意程序整体的效率性、设计的合理性及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三木教授尊重当事人之间的公平和程序总体的效率性、当事人自律性的程序设计功能,虽然是从程序运营(例如,赋予当事人行为责任,赋予法院案件管理义务)的视角构造部分请求、重复诉讼的规律,但是却在辩论的分离、限制、合并及裁量移送等诉讼指挥与多数当事人纷争密切相关的领域也促进了解释方法论的发展。[注]
不过,实务对学说影响更大的是在另一个层面。上文竹下教授指出的判决效力理论的“裂痕”大概是指,新诉讼标的理论和争点效理论在学术界虽掀起了热议,但最终两者都没能在司法实务中被采纳。[注]但是,不管结果如何,日本民事诉讼法研究者通常都倾向于认识和分析司法实践,在此基础上进行解释论、立法论研究并对实务的“应然方向”提出建设性意见。[注]实证调查是日本民事诉讼法界长期以来为正确认识实务场景和需求采用的方法。迄今为止的代表性业绩为以竹下守夫教授为代表的民事诉讼法学者小组主导的“民事诉讼的计量分析”。[注]这本书以各地方裁判所1991年新收案件中已结案件的卷宗为材料,就各地区民事诉讼程序的景象进行描绘,并从“当事人对裁判的可接受度”的视角出发进行了分析。实证调查的传统承继和拓展到破产法领域。2010年,日本破产法系列之一《民事再生法》实施10年,由山本和彦教授牵头的破产法学者小组主导了“民事再生计划实证调查”。该调查主要通过对东京、大阪等法院三百多件重整计划的样本调查,分析了《民事再生法》的落实,并从程序或制度角度提出了完善意见。[注]应当指出,民事诉讼法不是简单的程序规范的集合,它是预设法官、律师和当事人行为的法律,法曹阶层和当事人的状况都强烈制约着程序规范的适用,这就决定了民事诉讼法学具有不只是停留于虚学的实学因素。
(二)判例与解释方法论
判例与解释方法论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上:其一,如“先例具有事实上的拘束力”这一术语所表现的那样,判例理由中运用三段论的法律适用部分正是法律解释操作的结果。由前述分析可以看出,利益衡量的解释论过程虽非在所有问题领域均存在,但是在民事诉讼的判例中却是相对被广泛地接受的。其二,法律欠缺时通过裁判的法律创造。目前,由于民事裁判中不允许法官拒绝裁判,所以坦率地承认法律存在着欠缺,由法官以制定法的现有条文为基础,基于衡平地考量去形成具体的裁判规范在日本法上没有障碍。尽管对于将法律欠缺场合的法律适用理解为广义的法律解释也有质疑,但是将它作为法律解释领域之一的观点普遍获得认可。因为在实际的裁判中,这种法律适用多以适用诚实信用、权利滥用等一般条款的形式实现。例如,日本最高裁判所明确地否定了新堂教授争点效理论中所提出的判决理由的拘束力,但是,争点效理论所指向的防止同一给付的纠纷被推倒重来的目标,在该判例中则是通过民事诉讼法“诚实信用原则”条款解释适用的方式实现的。[注]这些判例所创造的“法”反过来在法解释论上都会成为未来裁判的重要“法源”。
四、外国法研究
如学界一般所认知,日本民事诉讼法具有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交叉的特点。近代法律继受时期,日本完全继受的是德国民事诉讼法典及其理论学说。二战之后,受美国法影响,日本民事诉讼法进行了数次修改。外国法研究背景对日本民事诉讼法解释方法论也施与了一定的影响。二战后,在新堂教授、谷口安平教授、吉村德重以及三木浩一教授等有过美国留学经历的学者们的影响下,程序保障等美国法的思想或程序运作论(procedureadministration)及案件管理(casemanagement)等观点融入日本法,为学界带来了极大的活力和刺激。新堂教授的利益衡量论或三木教授的实务解释方法论都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不过,以中野贞一郎教授为首的一批深受德国法影响的学者,仍然长期一直运用着概念法学或法教义学方法对民诉法进行解释。这种方法论上的差异因松本博之教授强烈主张亲实体法解释方法论而公开化。[注]
不过,外国法研究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对解释方法论的影响。无论采用何种解释方法论,在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的具体问题的解释论、立法论上外国法研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常被视为“学者的宿命”之一,是一项永无止境和充满挑战的工作。[注]重视比较法研究的传统即便在法制和学术研究水平高度完善的当今仍然得以保留。毋庸置疑,正确的外国法研究的方法并不是停留于制度的表面,而是结合其成立或者生成过程中构成其基础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历史要因或脉络去努力理解该制度及其学说,借此来说服本国保守的实务家,所以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外国法研究是“民事诉讼法立法论和解释论的优质肥料”。[注]
结语
从以上考察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和评价:
第一,法律条文和立法者本意在日本民事诉讼法解释中不具有绝对的拘束力,这种现象多少取决于日本民事诉讼立法的背景以及民事诉讼法的调整对象大部分涉及当事人及法院等诉讼主体的地位和权利或义务更为亲和目的论解释。尽管在日本民事诉讼法研究中很少将解释方法论作为单独的命题进行讨论,但新堂教授的利益衡量论作为最具有方法论意识的方法论,被日本民诉法学界普遍认可并运用于具体问题的解释和研究。与民法利益衡量论不同,新堂利益衡量论并非局限于原被告之间财产或价值的分配,更多地蕴含了考量作为制度利用者的“当事人的便利”“制度运营者的利益或其他公共利益”“民事诉讼程序的动态发展”等要素。利益衡量论的形成一方面源于民事诉讼的目的被定位于纠纷解决,另一方面也深受战后比较法研究中利益衡量论引入的影响。并且,从新堂教授和高桥宏志教授采用的诉讼目的论不同但最终均采用或继承利益衡量论的方法论来看,利益衡量论最终相对脱离了诉讼目的论而获得独立的发展空间和地位。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民事诉讼中作为解释方法论的利益衡量,并不是若干利益单纯比较后的结果裁判主义,它是在裁判制度结构制约下各种利益的权衡与选择。这种衡量是对法律适用过程中三段论形式性演绎方法论的变更。与民法界情形不同,日本民诉界中坚学者们普遍接受利益衡量论并苦于思考去发掘针对利益的不确定性和衡量标准的解决方案。由此可以窥视出,日本学者们认为或期待利益衡量论其过程和程序一定程度上可以结构化。即,在这种结构化背景之下,遵循着一些基本的利益衡量原理:首先,尽量以制度利用者即诉讼当事人的便利为价值序列的最高位,并考量诉讼的动态发展;其次,对于制度运营者的利益等公共性、公益性等社会利益,尽可能在具体地、个别地明确其内容基础上进行考量;最后,虽然委诸法官智者的裁量性判断,但尽可能类型化地、一般性地提示利益衡量的对象和标准。[注]利益衡量的正当性还须借助于上诉制度的保障。
此外,在从中国法的角度评价日本民事诉讼法的利益衡量论时需要注意两点:其一,由于近代对德国民事诉讼法典相对完整的继受并完成了多次的立法修改,当今日本的这种利益衡量论是在法典体系相对规范或者完备前提下展开的。利益衡量论虽然可能会引起具体解释技术的差异,但由于规范的明确化和体系化,并不会导致解释论在基本价值上产生过大分歧。其二,目前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界对解释方法论的态度和选取也同中坚学者已经在立法工作中占据核心地位,对司法实务及判例具有一定的影响密切相关。由于学者主持下制定的法典会相对注重利益的客观性与中立性、用词的严谨与准确、制度之间的严整与协调,所以一方面学界易对规范产生认同感,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实务秉持相对包容和吸收的态度。这两者均在潜在地约束着利益衡量论。所以最终解释论的重心也自然集中在如何进行利益衡量以及如何弥补其局限性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65例糖尿病合并烧伤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5例。其年龄范围38~71岁,平均年龄为(50.33±2.21)岁。入院空腹血糖水平在7~18 mmol/L之间,餐后2 h血糖水平为10~23 mmol/L。烧伤面积在5%~34%之间,烧伤深度为混合Ⅱ~Ⅲ度。烧伤后4~72 h入院。均无急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二重感染、低血糖昏迷、严重败血症等并发症。
1.2 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予以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如下。
1.2.1 监测和控制血糖 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其相关疾病病史,根据入院时烧伤情况、血糖水平、降糖药物使用情况等明确血糖监测方式与频率。若烧伤程度比较轻,且血糖较为稳定,可在三餐前和餐后2 h进行血糖的监测;若烧伤程度比较重,且血糖不稳定或者需使用大剂量降糖药物,则每隔1~2 h监测1次,同时详细记录监测值,及时汇报给医师。手术时,术中常规监测血糖,以及时了解和掌握患者血糖情况。血糖监测方式有血糖采耳垂与手指一滴血,若有必要可结合实验室测尿糖或者试纸法测尿糖予以判断。另外,在监测期间还应严格观察患者临床症状。
1.2.2 用药护理 糖尿病合并烧伤患者,尤其是严重烧伤或者烧伤并感染时,均应把原有降糖药物改为胰岛素以此达到快速控制血糖的目的。由于普通胰岛素作用时间短且代谢快,便于短期调整,因此在疾病早期通常选用短效普通胰岛素,若出现该药素抵抗现象,则用门冬胰岛素实施治疗。当患者全身情况稳定且创面基本愈合,可稳定进食后适时降低胰岛素使用剂量,或者考虑改用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使用途径有皮下注射、胰岛素泵、静脉滴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明确用药途径[4]。实践发现直接予以患者输液葡萄糖时,容易使其血糖上升,对此通常较少直接单独地使用葡萄糖药物,根据相应的配比加用胰岛素,若条件允许可用果糖或者木糖醇等代替;烧伤治疗中所用生长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都可能会使血糖上升,故在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者用药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对用药方案进行合理地调整。鉴于严重烧伤者长期卧床,在治疗期间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活血药物或者扩张血管药物。
1.2.3 并?l症护理 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昏迷、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并烧伤所致严重感染及败血症等,防治这些并发症的重点就在于调整和控制血糖,及时发现和预防性处理。①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当烧伤后更加容易引起肾功能衰竭与休克,若需要补液,则根据患者心肾功能情况及烧伤程度明确补液种类和总量,护理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各生命体征变化,监测尿量,定期检测肾功能与电解质等,合理调整用药方案。②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和感染发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血糖控制效果差与合并感染之间互相影响,容易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导致创面愈合效果不良,加重感染,而感染的加重将会使机体代谢上升,继而加大血糖水平控制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在早期应用光谱抗生素,使用剂量需充足,以便控制感染和血糖,打破创面感染和糖尿病间存在的恶性循环。另外由于该类患者免疫力较低,容易发生二次感染,特别是真菌感染,故在护理过程中,需特别注意口腔、呼吸道以及会的观察与护理。③烧伤创面如果未处理好,感染易蔓延到深部组织,严重时还可能发展成败血症或者脓毒血症等,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对此,在临床中除了实施相应的创面治疗处理外,加强创面的护理也变得尤为重要。在创面护理期间,保持创面干燥整洁和保持引流通畅性为原则。采取包扎疗法处理创面的时候,需及时换药,且始终保持敷料干燥和干净;以暴露疗法处理创面时,需及时将表面分泌物清理干净,确保创面整洁。有研究报道表示[5],在创面处理中,局部使用胰岛素、重组表皮生长因子等药物对于创面修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故创面可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山莨菪碱、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普通胰岛素或者庆大霉素等处理,若有必要可实施高压氧治疗或者浸浴治疗。
1.2.4 健康宣教 针对糖尿病合并烧伤的特殊性,主动和患者以及其家属交流沟通,了解患者以及其家属的心理、文化、家庭以及社会等情况,予以全面评估,以此施予合理的健康宣教,内容包含有糖尿病合并烧伤的病理变化和特殊性;病情恢复时间较长,要有耐心,良好心态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性;糖尿病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治疗终身性以及重要性;药物治疗种类、作用、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处理方式等;饮食治疗、心理干预以及体院锻炼的重要性,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表现、预防治疗方式;讲解负性情绪和精神压力对疾病治疗的影响,教于患者缓解压力和消除负性情绪的方式,介绍成功治疗病例,强化患者治疗信心,将心理护理干预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宣教方式可结合患者病情具体情况,采取一对一、制作成为宣传小册、多媒体等方式实施健康宣教。
1.2.5 饮食护理 因烧伤患者全身处在高消耗以及高代谢状态中,要想创面更快生长愈合,还需机体有足够的热卡和必要的微量元素、氨基酸以及维生素等供应。对此,在糖尿病合并烧伤的临床中全身营养支持也变得非常重要,全身营养支持包含有静脉营养与饮食营养,其中饮食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着患者血糖水平,故加强饮食护理也成为了营养支持治疗的关键。以少食多餐的方式进食,食物应多样化,合理搭配不同类型的食物,以粗粮为主,及时补充各种维生素、蛋白质,禁止使用高胆固醇食物和含有高糖量食物,进食时间应规律。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合理饮食,伤口早期若病情允许,鼓励患者多进食,并且加强血糖监测,合理调整胰岛素的使用剂量;伤后稳定和恢复阶段,尤其要注重饮食规律性,从而确保血糖稳定性。
2 结果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变电站直流系统的主要功能指的是为系统的自动控制装置、保护装置、监控通讯装置等控制、保护回路的正常运转可以提供电源,以及当发生交流电源消失后就为事故照明等可以提供直流电源。如若直流系统出现接地的话,那就比较容易使得接地短路,自动装置误动、继电保护或者拒动,以及造成直流保险熔断,或者使保护以及自动装置去控制回路而失去电源。这样的话就为变电站带来了不可想象的安全风险。
二、直流系统接地的危害性
变电站内的直流操作的电源系统,它的直流供电网络将分布在各个一次以及二次设备之处,当发生接地的概率较高以及对电力系统危害性较大的故障之时,直流系统的正极将会接地,那么就有会造成继电保护误动的可能性,同时因为有一般跳闸线圈,比如出口中间继电器线圈以及跳闸线圈等。等其均接到电源负极,回路再发生接地或者绝缘不良的话则就会形成两点接地,同时引起保护的误动;直流系统的负极接地,如果回路中再有一点接地,那么就会形成两点接地就可将跳闸回路或者合闸回路短路,同时保护拒动,如果此时系统一旦发生了故障,那么保护的拒动则就必然会导致系统事故扩大。与此同时,还极有可能烧坏继电器的触点以及保险。所以直流系统对地的话应该有良好的绝缘体并且对其进行实时的在线监测,同时当某一点出现接地故障之时,应该立即发出报警的信号,并且提醒运行人员可以查找并且排除故障,进而可以隔绝直流系统接地,以免引起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三、对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运行方式的阐释
变电站的直流系统的主要输出是电源方向为主的线路控制保护装置、公用信号装置、控制保护装置、设备操作装置等等变电站运行的设备。所以在一般的情况下,直流系统的两段母线将处于分列运行的状态,因此直流负荷将处于断环运行的状态之中。直流以及交流系统则分别带有一部分直流负荷,并且同时使得两段母线的直流负荷处于基本平衡的状态。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则很有必要禁止两套充电系统的长期并列运行。通常见的直流系统运行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五种。
第一种方式是充电装置以及母线之间的一一对应运行,即1号充电装置的运行位置则为第一段母线,如此推算,2号充电装置的运行位置则为第二段母线。同时母线的分段开关则为分闸位置,那么该方式可以实现两段母线之上的直流负荷均匀分布。
如果其中一组的充电装置或者蓄电池组发生故障之时,那么就可以采用第二种运行方式。并且这种方式只有一组蓄电池组或者充电装置在母线之上运行,那么母线的分段开关则变成合闸位置,此时依然可以使两段母线的直流负荷保持均匀分布。
一旦其中一组的母线发生故障的话,那么就可以使用第三种运行方式。如果该方式可以正常运行的话母线的充电装置以及蓄电池组设置在该母线段,母线的分段开关应该设置在分闸位置,此时直流负荷应该全部分布在正常运行组的母线部分。
若其中一组的充电装置同另一组的蓄电池同时发生故障的话,那就必须采用第四种运行的方式,这种方式将蓄电池和充电装置组分别放置在两段母线上运行,将母线的分段开关应该设置在合闸位置,此时直流负荷则就可以实现两段母线的均匀分布。
一旦交流电源全部失压,那么直流系统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两块蓄电池组则可以分别为两段母线供电,那么应该设置母线分段开关在分闸位置,同时这种运行方式可以保证直流负荷在每段母线的均匀分布。
因为变电站各系统的所有运行过程是动态的,那么这就需要确定一个统一的原则,这样的话才会对发生状况时的系统及时进行状态的转换,同时该原则应包括的内容有:
3.1、两组充电机以及两组蓄电池是不能较长时间并列运行的;
3.2、当充电装置发生问题之时就应该对各部分的操作顺序为先合母段开关,同时在停止交流电源;
3.3、每一种转换方式都应该使系统避免出现失压的状态;
3.4、应该按照合母联开关、合负荷开关、分母联开关这样的顺序进行负荷的转移。
3.5、一旦充电装置工作处于在送电状态之时,这样的话确保充电模块电压可以高于蓄电池端的电压。
四、直流系统接地的处理
当直流系统发生接地之时,应该由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发出预告信号。此时,应首先确定的是正极接地,或者是负极接地,或者是完全接地,还是绝缘电阻降低。之后再根据他的运行方式、检修、操作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判断可能接地的地点,并且找出寻找地点的步骤以及方法。
4.1、直流系统接地查找方法
一般来说,每段直流母线则都会配置一套绝缘监查设备,这个设备就可以监测到直流系统中的正负母线之间绝缘状况,然而出现直流接地故障后这种设备就只能够进行大致故障范围定位,同时具置还应该配合手动拉路方式的来查找。
然而,在确定大致的接地范围之后,就可以辅助使用万用表对母线的电压进行测量,从而判断直流系统接地情况,正负极的电压出现不一致时,哪一级电压低那就可以判定该极是接地极,此时可以配合使用拉路法就可以对故障位置进行精确的定位。
而拉路法则就是指将直流系统的各负荷回路进行短时的停电处理,同时停电的时间也不能超过3秒。负荷回路的停电顺序应该建议是:事故照明回路、接地现场临时工作电源、附属设备回路、操作控制回路、保护回路、信号回路、蓄电池回路。而当拉某一回路短时停电之时,而接地现象并未消失的话,那就表示该回路直流系统运转是正常的,同时就需要对下一回路进行测试,这样的话就可以直到短时停电后接地现象消除为止,那么该回路为发生直流接地的位置。然后经过层层的分解以及段段的排查,这样最后就可将接地点定位在特定简单的回路之中,同时也可以通过使用摇表对该回路内的接线进行绝缘测试,同时进行故障排除。
4.2、借助仪器查找直流接地故障
在运行过程中近几年因为微机保护的应用以及综合自动化的发展,传统的“断保险”“拉回路”查找直流接地的方法,就已经适应不了电力系统一、二次回路在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因为变电站的扩改建,这就使得二次回路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系统本身就存在着大量事故隐患,这样通过拉回路查找直流接地的话可能会导致更大的事故的发生。
以ZJDT-TQP5Q这种便携式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定位装置作为例子来说明使用仪器查找接地故障的操作方法。第一先将装置的信号发生器接到靠近蓄电池输出端的地线上以及正、负母线。同时将表钳在直流配电屏的屏面上的各个保险的出口线上,如果检测结果是“非接地”,那就说明这扎直流电源的回路没有接地故障。如果这扎线检测结果有“接地”然后在分别钳各个回路,检测方法与上面相同。其次是在直流配电屏的电缆而对出口处,对于每条电缆分别钳住查找,如果在“快速”期间,显示是“非接地”,那就表示该回路没有接地故障;那就显示是“接地”,则就说明该回路有接地故障,同时故障比较严重,同时参考“绝缘模拟指示”的亮灯情况对其进行判断。当检测出接地支路后,应该对具体接地故障点进行定位检测,这是为了可以方便迅速地检测出具体的接地故障点。
直流系统的单个支路如果有多个直流电源相连的话,一旦现场条件允许的话,那么建议在检测时应该断开各个连接压片,这是为了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同时也可使用“绝缘模拟指示”的微小差异,分开实际接地回路以及通过环路形成的虚假接地回路。
五、 结语
因为直流接地是变电站中常见的一种故障。因此对于该种故障的处理就需要掌握基本的直流运行知识,那就必须深入了解变电站内直流系统和负荷回路的工作的运行状态,同时根据积累的经验来对检测设备以及其他故障现象等故障位置做出准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