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特征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4 16:41:0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化遗产特征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文化遗产特征

篇(1)

笔者有幸参加了本地的这项工作,并经历了从起始阶段到现在的过程,其间对许多具体问题进行过相对深入的思考,并通过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形成了一定的认识。比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界定,我们就应该根据以下三个突出特征,综合地去进行把握。

一、传承性

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唇齿间倾谈的、纸页上流淌的、精神意识层面跳跃着的“活态”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

文化是由物质和非物质两种形态构成,而文化的进化是传承和积累的结果。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化同样也是通过传承和积累来实现,其细致周密和循序渐进的过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经过传递实现传承,另一方面经过长期的沉淀达到积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自我选择、对文明的自主抉择。应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特定历史阶段,特定种群民族、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人民群众,世代沿袭所传承的结果。其传承过程,生动地保留并表现了这些人群的生存状态、生产习俗、生活风貌、伦理观念,并形成了对当时的社会形式、自然环境和等多方面的历史发展状况的反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依靠冗繁的传承载体和庞大的传承群体。其中,传承载体重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传承群体离不开人们之间所依靠的“口传心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体性的传承,包括礼俗仪式、岁时节令和社祭庙会等,主要是依靠群体性传承或者是家庭性传承而构成的传承链传承至今。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和民间知识等文化,一般是由传承人代代相袭而传承延续。一个优秀的传承人,既传承了先人的文化遗产,又以过人的聪慧,按照当时社会发展的节拍推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发展,他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起着重要的链接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手段离不开人的因素,传承人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直接面对的是传承人的保护问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其提供生存和发展延续传统文化的环境和土壤,才能实现当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标。

二、“活态”显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和民族审美习惯的“活态”显现,它保持了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

篇(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已在一些国家兴起,1950年日本政府提出的“文化财保护法”中从“有形文化财”的概念延伸出“无形文化财”概念,并首次授予拥有精湛传统技艺的民间艺人“活态民族珍宝”(Living National Treasures)的美誉。1962年韩国政府在《文化财保护法》中将文化财(即文物)分为四类:有形、无形、民俗和纪念物,正式将无形文化遗产纳入国家文物普查和保护的法定范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根据上述定义,能够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特殊遗产,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集中表现为传承性、活态性、无形性、民众性、地域性、多元性、文化性等特征。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是研究其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前提。

(一)传承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是指具有人类集体、群体或个体一代接一代享用、继承或发展的性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人对“精神文化”的传递,载体与对象是分离的,传承过程是通过人与人的精神交流,即口述、身教、观念或心理积淀等形式进行的,具有无形性、抽象性。如剪纸艺术、戏剧表演、美术工艺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由老一辈的艺术家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承艺术、发展艺术。因此,传承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共性特征。

(二)活态性

无论是语言、戏剧、还是传统手工艺制作或民间习俗,它们都需要借助人们的行为活动直接表现。在这些特殊的行为活动中,语言的使用、口头传说的传播是动态的;音乐、舞蹈、戏剧的表演是动态的;同技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器物制作是动态的;民俗习惯的表现也是动态的。这种动态性贯穿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个存在过程中,赋予他们以活态的特征与生命力,从而与静态形式存在的文物明显区别开来。

(三)无形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抽象的文化思维,它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且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而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一方面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像物质文化遗产那样是有形可感的,如山西杏花村汾酒酿制技艺,人们可以感知的是一套完善精密的、无形的酒水制作工艺,而不是一台有形的酒水制造机器。无形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不是通过物而是通过人对“精神文化”进行传递,载体与对象是分离的,它的传承是通过人与人的精神交流,因而是抽象的、无形的。

(四)民众性

非物质文化产生于民间,也主要在民间流布。以民俗为例,仅从字面上就可以知道,它是指官方以外的有某种共同社会关系的群体,主要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中下层民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一定自然与文化环境的产物。一个社会群体的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其中并不包括官方的法律规章制度,也不包括上层社会有的生活习惯,尽管二者对民间风俗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五)地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是一定自然与文化环境的产物,也只有在适宜的生态环境中才能传衍,因此带有深深的民族和地域烙印。以民俗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为例,如果说民俗的民族性获得,是受民族居住地自然条件、社会生活,以及语言、心理、信仰等文化传统制约的结果,那么,民俗的地域性更是与其所形成的区域环境,包括自然资源、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审美观的特点密切相关。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是对民俗区域特点的概括。

(六)多元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性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区、种族、信仰、风俗、群体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部差异,以及同一地区、种族、信仰、风俗、群体在不同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部差异。

(七)脆弱性

高度的个性化、传承的经验性、浓缩的民族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脆弱没有过的危险境地,仅就戏剧表演艺术来看,其消亡速度,呈现出岌岌可危令人心惊的现状,如广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有地方剧种18个,桂剧、壮剧、彩调剧、粤剧、毛南戏等,到上世纪末,除壮剧、彩调剧、粤剧以外,其他剧种已难得一见。山西省的地方戏为例,上个世纪80年代尚有52个剧种,现在却只剩下28个,短短的20年里,24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剧种消失了。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立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非物质文化遗产脆弱性要求必须致力于对它们的保护。在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还没有充分树立起来之前,立法显得格外重要。截至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我国有关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立法已有30多部。《文物保护法》和一些地方保护性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处于国家或地方法律的保护之下,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我国这一宝贵资源免受不法侵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坚实的法律和政策的规约和保障。

(二)普及“非遗”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性、民众性要求“非遗”可持续发展必须普及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很好素材。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参与保护“非遗”的程度从根本上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命运。因此,非遗传承的根应该在学校,学校教育是“非遗”传承最为核心和带有根本性的举措。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纳入学校正规教育,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从而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此外,要加强“非遗”基础理论研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争取把理论研究转化成实践成果,为保护、利用、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理论支撑。

(三)创新“非遗”保护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无形性要求必须创新其保护方式,才能确保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同样,科学技术也是应对“非遗”被毁危机、扭转“非遗”保护严峻形势的关键途径。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说:“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国的“非遗”资源要得到切实的保护,还必须大力发展“非遗”保护科学技术,积极培养“非遗”保护科技人才,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保存、修复、传承“非遗”,用先进的科学手段记录或整理、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3)

关键词:汉绣;汉绣纹样;吉祥图案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14-0145-02

刺绣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四大名绣还是其他地方性绣种,都有着自己的发展历程和变迁轨迹。汉绣同样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自身独特的发展脉络。经历了缘起、兴盛、流变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以武汉、洪湖和荆沙为中心并覆盖了湖北省长江两岸和江汉平原广大地区的刺绣体系。

民间绣品从刺绣工艺的角度反映了传统图案的精神品格。传统的吉祥图案,普遍运用了象征性的表述方法,将祈福纳祥,驱恶避邪的思想观念,通过谐音、会意、借代、比喻等方法,曲折含蓄的化为图案,并运用丰富多彩的刺绣针法,表现为精美的刺绣纹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绣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其图案丰满,装饰性强,因极具楚韵遗风得名“汉绣”。

1 汉绣纹样的内容形式

1.1 花草禽兽类

汉绣承袭楚风,在图样上多喜龙凤鸟兽、花草或两者结合。龙、凤、花草是楚文化中历史悠久,富有特殊感情价值的纹样。我们从出土众多的楚国丝织品中可以窥见一二,除了龙凤、花草以外,还喜欢表现虎、鹿、蛇等其他动物,这些丝织品无不体现着荆楚大地人们充沛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随着岁月的流逝,由这些动物、植物崇拜衍生出“龙凤呈祥”、“龙飞凤舞”、“福禄寿全”、“四季富贵”等吉祥观念,连同那些楚文化遗产在汉绣纹样中仍然鲜活的存在着。

1.2 金线人物类

汉绣中人物绣一般表现宗教人物较多。用汉绣手法来表现宗教中的人物,更显得含蓄、宁静、富贵。汉绣的金线人物类刺绣也是它的一大纹样特色,用金线刺绣人物在很多绣种中都有。但汉绣的金线人物纹样运用在汉绣中时其构图、色彩搭配都和其他绣种迥异,极大的保持了汉绣来自民间的纯朴气质,又不失楚文化的飘逸、汉绣的富贵等艺术特色。

2 汉绣纹样的艺术特色

汉绣纹样从内容上讲是承袭楚地对被赋予一定特殊意义的龙凤、花草纹样的崇拜,而从其纹样的艺术特色上来说,它的艺术特色和内容紧密相关。

2.1 汉绣纹样的造型

我们可以从丰富的楚文化的艺术遗存中看到:楚文化喜爱的纹样造型无不是清秀、韵致俊逸、线条蜿蜒流畅的。而承楚文化脉络而下汉绣龙凤、花草纹样造型同样是这样的特色。

2.2 汉绣纹样的色彩

汉绣以红、黄、绿、白、黑五色中的“上五色”亦即五色中最鲜艳的色调为主,色彩极其丰富、富丽。它的色彩的主要特点是浓墨重彩、对比强烈、绚丽多彩、富丽堂皇。它多用深色做底色,衬托画面主要图案,讲究实绣,使作品完全不褪色,完全靠一针针把它拼起来。正是这些鲜明的特色,使汉绣成为雅俗共赏的绣种。

2.3 汉绣纹样的构图

汉绣喜爱特殊的构图形式。传统的汉绣,色彩、画工和构图都极讲究,绣品充分运用圆格、条纹组合的芦席片、万字锦、冰竹梅、竹龙锦等图案,再结合抽象的条纹、圆格图案来构图,以表现装饰图案的夸张变形,描绘大胆想象中的人物花鸟、瑞兽祥云,从而使绣品呈现饱满匀称、敦厚古朴、浓重热闹的强烈效果。处处体现着汉绣艺术原始、神秘、艳丽、富贵的民间之美。

3 汉绣纹样艺术特色的源头

3.1 汉绣纹样艺术特色的源头是楚文化在民间的基因传承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大量汉绣纹样艺术遗产无不是造型清秀、韵致俊逸、色彩富丽、线条流畅。显示出楚人崇拜太阳,崇拜大火,喜爱亮丽的红色,向往日出的东方;从中可以窥见汉绣纹样传承着这些艺术特色。这是楚文化在楚地民间的基因传承:①楚地人们火辣、大气、浪漫、热烈的性格是其艺术特色得以继承的内因;②楚艺术自身的美和气质及其对中国传统社会审美趣味的影响,是其艺术特色传承的外因和动力。这样的基因传承,是很难动摇和改变的。

3.2 汉绣纹样艺术特色的成因是民间祈福、吉祥文化的体现

中国民间的传统社会是农耕文明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依赖自然环境,以农耕、繁衍为中心,对神奇的自然界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在生活中借现实中的自然物寄予美好的愿望等,在民间艺术中沉淀,形成祈福、吉祥文化。从汉绣的纹样中,可以看到很多象征性的造型,其中大部分的纹样就是驱邪接福、谐音寓意等祈福、吉祥文化的体现,这些装饰图案的形成都受到了中国民间民俗思想的影响,充分表达了人们对健康平安、吉祥富贵的向往。成为民间艺术中最富美学价值、学术价值的一部分。更体现了汉民族楚地人民生活中对丰衣足食、驱邪降幅的美好企盼。

3.3 民间艺术生存环境对纹饰的影响

汉绣绣品包括民情民俗产品、舞台文艺用品、宗教文化用品、民间灯会庙会产品四大类,这些类别需求对刺绣纹样有着特殊的要求。而汉绣的日用品过去绣品的消费对象,主要是富绅官宦人等,尤其是封建王朝,文武百官春夏秋冬的官服上,都要绣出与官阶相应的花鸟鱼虫图案来,在他们的家里,也免不了有绣品挂饰,是绣品的主要消费者。汉绣为了适应当时的市场环境、生存环境,发展出了以花鸟鱼虫等图样为主的纹样内容和艳丽、富贵的艺术特色。

4 结束语

汉绣工艺复杂,对于从业人员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我对一些重要的汉绣艺人进行了走访和调查,用最平实的语言记录他们对汉绣的理解和表达,他们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有对汉绣默默坚守的老艺人,有后现代社会催生的对汉绣创造、革新的汉绣艺术家,有发展汉绣产业的实业家,也有靠家人言传身教的后起之秀。他们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为汉绣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的行为和精神是值得我们记载和发扬的。

参考文献:

[1]李友友.民间刺绣[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王连海.民间刺绣图形[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Han Embroidery Patterns Characteristic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篇(4)

目前对于博物馆文化产业的问题具在着不同的认识,由于博物馆属于社公公益性组织,各博物馆公共资金支持力度、办馆理念及经济活动中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博物馆文化产业开展的理论层面和实际操作层面上都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所以本文也简要的从博物馆文化产业开展的理论层面上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博物馆文化产业的意义

(一)新形势下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长期以来,我国博物馆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都是依靠政府事业上投入,其他融资途径的资金收入几乎没有。但依靠政府事业性投入,对于当前发展中的博物馆事业则远远不够。因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均衡,这就导致博物馆所接收到的政府事业性投入资金受到较多因素的制约;同时博物馆发展过程中,由于软、硬件设备的投入,使其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这与传统管理模式下的博物馆运营和维护的成本则会有很大的增加,这就导致现有投入的事业资金无法满足博物馆正常运营的要求,严重制约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所以急需博物馆从自身经营管理方面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使其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博物馆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打破传统的经营管理体制,树立市场竞争的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引入产业经营模式,从而加快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建设,使博物馆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二)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经济和文化意义的实现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都是由国家统一进行规划、领导,可以说一切都是由政府包办的,博物馆做多事与政府给多少钱是成正比的。所以在这种思维方式下,博物馆事业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但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则需要及时转变观念和工作思路,将产业经营引入到博物馆发展当中,使博物馆能够积极主动的运作起来,针对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建立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新机制。所以在博物馆文化产业建设过程中,需要与经营理念进行完美的融合,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以合理的运营方式,为大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消费中品,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博物馆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但应该注意的是,博物馆在发生文化产业过程中,其所产生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而且也体现在文化方面,可谓实现了经济和文化的双赢局面。博物馆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不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其自身的造血机能和生存发展能力也得到增强。而在这同时,也为大众提供了精神性和感知性消费,与实体产业相比,其更能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和满足感。而且通过文化产业的建设,使公众对文物等学术界的东西,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喜爱。

二、博物馆文化产业的特征

所谓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经营犷史翼熟扮博物缤经鹜瞥理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它以文化为主要资源,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其最终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以此为认识基点,博物馆的文化产业是指以博物馆为主要资源的、从事博物馆文化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服务的一种文化产业。它包括以收藏、展示、传播、研究等一系列与博物馆业务紧密相关的、或作为其外延的、或支持和补充性的活动。从总体上讲,博物馆的文化产业不同于人们通常所说的博物馆“三产”。归纳起来,博物馆文化产业具有如下特征:

(一)涵盖范围广,内容丰富

博物馆的基本社会职责是在最直接的人类文化、自然遗产与当代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一条文化的桥梁,使这些资源得以保护、认识、尊重和可持续利用。可见,博物馆工作的对象,既有物又有人;既有历史又有现实;既有文化艺术又有科学技术。博物馆的可利用资源,既有人力资源又有藏品资源;既有场馆资源又有技术资源;既有环境资源又有品牌资源。对各种现有资源和潜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有纵深性又有扩展性。

(二)结构完整,具有体系性

众所周知,博物馆为社会大众提供的是精神文化产品或服务,而这些产品和服务是与博物馆机构的功能结构密切相关的。之所以用“体系”来表述博物馆的文化产业,主要撷取其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结构的严谨而内部关系密切;二是指结构的复杂多样和庞大。换而言之,博物馆业务功能的结构完整性,决定了博物馆文化产业自成体系。所以,逐步建构和完善一套结构严谨、内容丰富、科学合理的博物馆文化产业开发体系,这是我们必须争取达到的目标。当然,这不是一跳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奋斗过程。

(三)文化投入量不同,同时渐进性强

博物馆的文化产业具有文化属性,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博物馆不同的产业类型或项目中,其中的文化投人量(或称为“文化涉入”)是不一样的。高文化涉人意味着本博物馆文化力的积累和加强,只有这样,才能以此为“圆心”,强有力地、持续性地释放文化能量,并辐射产业,带动博物馆微型产业链的形成。然而,一座博物馆的文化力是需要长时期培育和养成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三、结束语

我国博物馆发生文化产业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具体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还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所以需要各位业界人士,要在把握博物馆公益属性和精神文化产品特征的同时,不断的在思想、方法和实践方面进行创新,从而加快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博物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动力。

参考文献:

篇(5)

手工艺产品是在手工生产过程中对手工物品进行艺术化的处理行为。手工艺产品的明显制作特点就是制作时,所选、所用的素材都毫无意外的来自于自然界,并且展示出人自身与其生活情境不可分离的亲密性,例如在弓箭上雕刻猛兽和凶禽用以代表力量,征服或者是庇佑。装饰与产品拥有者的生存情境相互呼应,使得人在运用手工艺的产品时,既没有感到脱离自然,也没有感到丧失自己。手工艺人和物质进行着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在顺应自然物质特性的基础上,让手工艺品的造型、装饰和它所处的情境相融合。手工艺人在手工艺的塑造和装饰中可以更好的拥有和保持自身和自然的和谐关系。海德格尔说:“当我们保持物作为物时,我们便居于亲近之中”。

手工艺产品的制作不是在理性的程序之中有计划的制作。制作者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很少的对当下所处的情境进行理性的推理,更没有从理性的角度去观察自然物,而是始终不带有来自逻辑的陌生规定性。正是由于这种非概念性的接触,手工艺者必定保持在完全的非概念状态和不被区分的状态之中,不带任何独立于其情境的思虑,而这种对自然物的直接的体验恰恰是生活在现代各种制度和程序中的人们所无法做到的。

1856年,欧文・琼斯在《装饰基本原理》中写道:“野蛮民族的装饰是处于自然本能,所以总是忠实于装饰功能。而在大多数文明的民族中,由于那种能产生为人所接受的图形的自然本能被不断的削弱,所以这些民族的装饰常常出现方法不当的情况,他不是首先找到最方便的形式,然后再加上美,而是在蹩脚的形式上无限制的加上装饰,这就把美完全的破坏了,因为适合性都被破坏了。

与自然生活的亲密接触和真实体验是手工艺创作的源泉。这在关于手工艺产品的技艺传授、观察与制作方式上也表现出来了。

农业时期的手工产品没有批量化的生产条件和要求,也就没有标准化生产的制约。师徒相承和家业世传是手工艺教育的方式。《管子・小匡》中对此有生动的描述:“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旦夕从事于此,以教其弟子,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这种教师方式就注定了手工技艺要依靠匠心经营,而非逻辑演绎。通过人与人之间身体力行的教习,人与手边事物面对面的亲近。

手工制作的观察方式不管在取材还是造物方面,都充分的发挥了直觉的领会。这种观察不追求具体质的判断,而是倚重一种生动的、与物体相关的“像”。观象取物的方法在中国古代的技术上非常的普遍,如南北朝时有根据植物找矿的论著《地镜图》,其中记载:“山有葱,下有银,光隐隐正白。草茎赤秀,下有铅。草茎黄秀,下有铜锡。”《考工记》中记录了古人手工制作也充分运用了观象的方法,如对冶铁火候的掌握,“凡铸铁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清白次之;清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

手工艺产品对于技术的要求很高。但是始终遵循着“道法自然”,受技术的影响很小。这一点从中国的手工业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很发达,制作技术的水平也很高,技术从来是作为“器”的制造手段居于对世界领会的“道”的“形而下”的地位。在中国的手工业生产的过程中,一直遵循着“天人合一”的天道观,即《周易・系辞》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的制器观。在手工的制造过程中,讲究身心合一,通过手、视觉、触觉等亲和体验来塑造物件。庖丁在谈到他解牛的“技出于此”的原因时说:“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遇行。依乎天理……”

手工生产注重对世界和人的关怀而不是执着对世界的理性掌握。手工艺也是如此。寓意于物而非留意于物,这是手工艺得以保持它和自然世界相容相生的秘诀。但是,农业生产水平不高是农业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手工业生产的低效率和制作费用的昂贵是它后来被工业生产代替的主要原因。如中世纪的书籍都是手抄本,制作既耗时又昂贵。当时一本200页的书需要4-5个月才能完成,根本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1424年,剑桥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只有120本。晚清以来,西方生活用品源源输入中国,如洋布、洋油灯、洋火、洋袜、电扇、电灯、表等等,逐步占领了大都市的市场,就连慈禧、光绪都有了钢琴和沙发。1893年(光绪十九年)上海安装了6325盏电灯,次年达到9091盏。接着,北京、天津,包括皇宫禁苑都装起了电灯。这样,实用手工艺的生产必然受到排挤。

手工艺生产在我国民间有着悠久的制作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她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丰富的门类、传世佳作蜚声海内外,几千年来,传统手工艺产品始终是代表中华民族的一大特色产业。传统的手工艺品既是文化艺术品,又是日常生活用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时尚手工的手工艺产品在现代都市如此红火并流行,确实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有人说这是因为怀旧,是一种对往昔手工岁月的追忆;还有人说,这是因为现代都市遏制了人们动手的机会,时尚手工成了家长提高孩子动手能力的一种手段;还有人说,这纯粹是一种情绪,一种自我放松,自我陶醉的方式。

在追求个性化的今天,手工制作工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装饰和实用的性能、手工产品随心所欲的乐趣,已经不可抗拒的在我们身边流行起来,她像风一样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

篇(6)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5—0031—04

近年来,伴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业界和政府开始推动和规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集聚的作用引起了文化创意企业经营行为和竞争优势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得益于产业集群的聚集原理并强化和引发了产业的竞争优势。

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其特征

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来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特定区域内众多文化创意企业在业务联系上具有关联性,可以共享大部分的产业要素,一些企业在业务上是互补关系,因此,可以产生共生效应,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其次,集群内部很容易建立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信用机制,减少投机和短期行为,使企业间保持一种彼此信任的非正式关系,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从而起到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再次,集群能降低产业的进入门槛,缩小文化创意竞争者之间实力的差距,根据波特的产业竞争模型,产业集群能影响竞争变量和由此促进产业的竞争,有利于产业的成长和发展。最后,集群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压力,无形强化了激励机制,可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各种创新。在区域内企业的创新可以很便捷的外溢到区域内的其他企业,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创新的外部效应(李玉敏,2007)。

如果以地理近邻性的单一标准来判别,目前在空间上连片或者成块的文化创意产业集中地区可视为产业集群。但仅考察文化创意企业的地理聚集形态并不能理解其作为集群存在的涵义,比照Amin(1994)和王缉慈(2001)对企业集群的判别标准,并结合文化创意企业的特征,本文认为需要考察其三个方面的特征:企业的性质、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需求条件。

(一)企业的性质

作为集群网络组织中的结点,企业的性质一直是企业集群研究中关注的重点。Amin(1994)强调了集群以中小企业结网的性质,从而隐含指出企业应该具有相对平等的集群权力,但这一观点受到Markusen(1996)的质疑,她认为现实中存在的集群并不完全由中小企业组成,大企业为主导的集群更为突出,因而必须考察集群权力不对等情况下的集群状况。但在集群专业化方面的意见基本是一致的,即集群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更易于各方的互动,以获取信息交流和劳动力市场共享方面的利益。对于文化创意企业集群而言,强调大企业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强调在同一经营领域的多个具有市场垄断力量的大企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是重要的,因为专业化经营的多企业地理集聚才易于形成外部规模优势,从而扩张市场范围和建立地方品牌,而且由于文化创意企业以差异化竞争为主的特点也要求具有相当实力的多个企业的并存,这样才能保证集群竞争手段的多样化,并避免恶性竞争带来的中小企业破产所导致的集群衰退。

(二)企业的互动关系

对网络化过程的理解需要从网络形态和互动关系入手,Messner等(2000)概括了网络结构的三个特征:行为主体间的水平联结、跨组织关系和行为主体的互动。关系是经济活动的基石,然而网络组织中的关系与市场及企业层级组织中的关系都不同,企业中的关系是以任务为导向的,市场中的关系是以利益为导向的,网络组织中的关系则是以互动为导向的。由于在集群中一方依赖于他方控制的资源,利益的获得又依赖于整体对于资源的整合能力,合作各方必须不以牺牲他方利益去谋取己方利益。则集群网络组织的价值在于诱发各种交互作用的网络关系,通过企业之间的竞争与联合,来发挥异质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的互补和协同效果。在文化创意企业集群中,当由于企业聚集创造出原来不具备的要素资源如更通畅的信息、市场需求的扩大及区域品牌时,通过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来进行资源整合并进行利益分配是至关重要的。

(三)需求条件

需求条件是针对市场而言的,指本国市场对该项集聚所提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需求条件的状况决定了集群的竞争力,而市场规模和市场模式则具有强化竞争的效应。对文化创意企业集群而言,提供文化产品的需求条件在于文化企业能否实现对于这些供应产品渠道的共享与整合,而社会对于企业集群的需求则主要体现在市场范围的扩张效应上。一个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市场范围不仅具有当地性,也应该具有区域性甚至是全国性。

可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以专业化经营的文化创意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密集团聚,从而形成一定区域密度和专业化经营的产业网络组织体系,通过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扩张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创造更具集聚优势的需求条件并进行利益分配的经济形式。

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差异

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特征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总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的差异。

(一)结构方式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在结构上的最大差异是其已经融入了文化的因素。传统产业集群的结构是以价值导向为联结方式的,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以文化传播和渗透以及价值实现为联结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下的企业之间的互联关系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更具有扩展性。在这种结构下的企业组织模式与传统产业集群下企业之间的组织模式也不尽相同,传统企业集群下的同类企业之间更加偏向竞争关系,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下的企业关系更加注重合作,而相同的文化则是合作的纽带。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更加注重关联性,这种关联性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的整合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区域经济的整合对于提高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则是有力的促进。

(二)跨越空间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不仅表现在地理空间上的群集,更突出地表现在虚拟网上的集聚效应。文化创意产业下的产业集群不仅表现为企业在同一地理位置的集聚,更表现出跨地理空间的集聚。现代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往往同现代科技发展有着密切地联系,现达的科技手段使文化创意这种无形的产品内质得以突破空间的界限和约束,使得价值流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超地理空间的存在形式,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更具有张力,其经济辐射效应更强。

(三)呈现出柔性特征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相比,呈现出更加柔性的特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价值联结方式和内容已经较以前有了本质的变化,产业集群的核心向心力也由以前的价值实现变成了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在以这种为动力的群集网络中,企业与企业、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联结表现为柔性特征,也就是讲,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时,其内在的结构和可扩展性较以往有了更大提高,而这种扩展性和更多的接口使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结构更加丰富,内部的协调机制更加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网络集群的柔性特征使区域经济的发展有了更广阔的选择,在这种柔性机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道路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三、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聚集原理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集聚而言,区位条件、市场规模、初始企业布局、专业化和政府规划成为其聚集的要素。

(一)产业区位的形成

区位论的奠基人之一廖什(Losch)以垄断代替自由竞争、以最大利润代替最低成本,从而创立了服务于最大限度利润、以市场为中心的商业区位论。廖什认为,价格差和消费者对价格的弹性是决定商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商业区位论对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区位选择和形成有重要借鉴意义,可以认为,企业集群的形成正是最大利润导致的市场为中心的区位形成问题,产业中心的形成会形成自强化作用,吸引更多的企业向同一地域集聚,从而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二)市场规模扩张

文化创意企业在某一地域的集聚涉及到其服务能力所限的市场规模问题,依据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即是企业中心向其腹地提供商业服务的能力问题。克氏认为,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向其腹地提供服务的质量和能力不同,从而其腹地的大小也不同,正是不同等级的中心地之间的结网保证了对于所服务区域的覆盖。我们可以据此理解为,当专业化经营的企业具有向某一地域集聚的趋势时,具有提升这一中心地等级的效应,从而扩张市场规模。实事是,当市场规模由于文化企业的聚集从而扩大时,其提升中心地等级的功能与上述区位条件具有相互强化的效应。

(三)初始企业选址的路径依赖

初始企业布局对企业集群产生的作用已为实践所证实,如北京的798、宋庄文化产业区,上海苏州河沿岸创意产业集聚区,西安唐延安路创意产业带等。这也获得了相关理论的证明,如新经济地理学在强调收益递增的基础上指出,规模经济与运费(针对文化创意企业来讲主要是人员成本)的相互作用会产生倾向于集聚的内聚力,从而导致初始企业布局对后来的企业产生地理指向性的影响,最终形成集聚。值得注意的是,新经济地理学虽然从贸易与经济活动区位和外部效应两个角度讨论了这一内聚力的形成机理,但仍然不能从理论上解释初始企业的选址问题,克鲁格曼将其归于“偶然性”,初始企业的空间选址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而且这种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既可能由经济因素引起,也可能由非经济因素引起,但初始企业选址的偶然性却对后续企业的聚集带来路径依赖的必然性结果。

(四)专业化带来的区域品牌效应

对于生产型企业集群来说,专业化除带来生产关联、劳动力共享和规模效应外,还由于专业化的路径依赖性质而带来聚集效应。但对于以非生产型企业为主的文化创意企业集群而言,由于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规模经济同时存在,从而显示了专业化经营对于聚集的重要性质。当聚集于某一区域的企业具有专业化经营性质时,会产生区域品牌效应,如北京和上海的创意艺术产业区,众多艺术家和艺术画廊高度聚集,从而产生区域品牌效应,形成一种单个企业无法复制的无形资产,这相当于给专业化经营的文化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广告效应,从而节约了成本(张晓明,2011)。但这种广告效应所带来的收益并非为单个企业所有独占,而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所共享,换言之,专业化带来的品牌广告效应内生的促进了文化企业的聚集。

(五)政府规划

与生产型企业集群以市场自发形成机理不同的是,服务型企业集群的形成往往带有规划的性质,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更是得益于业界和政府的大力推动。上海在全国较早的把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作为推动新一轮经济发展和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目前已经有逾百家政府挂牌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北京也已形成并挂牌成立了近20家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北京市的重要支柱产业。

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竞争方式与单个文化企业的竞争是完全不同的,当不能完全区分不同消费偏好的消费者群体时,价格竞争就成为企业最终的竞争方式,但价格竞争的结果往往是一方破产退出竞争,或两败俱伤从而导致市场的破坏。企业集群的特征是以企业之间良好的合作竞争来取代恶性价格竞争,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目的,由于双方都明确知道合作竞争的巨大利益,并完全能够意识到破坏这一合作竞争所付出的代价,从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总能够比单个企业具有更好的生存环境。但由于文化创意企业具有产品差异性竞争和价格竞争的本性,如何通过集群来协调其行为就显的非常关键,本文认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所导致的价格竞争(伯川德竞争)向非价格竞争(古诺竞争)转移的内在机制,以及聚集产生的资源整合和价值观趋同是其竞争优势的源泉。

(一)空间聚集的古诺竞争

为了描述不同企业的空间位置,霍特林(Hotelling)首次建立了一个选址模型,并证明了在没有价格竞争情况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态结果导致两家企业均倾向于向城市的中心集聚,而这一均衡是选址策略中的纳什均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是否进行价格竞争必须对价格的性质进行设定,如果价格由企业成本函数内生给定,在不考虑线性运费的影响(即认为运费是二次的)的情况下,为避免引致对手降低价格,企业倾向于分离布局来弱化价格竞争,此时,均衡是伯川德——纳什均衡(Aspremont et al.,1979),但空间差异化的结果会导致聚集不存在。相反,如果假设价格是外生给定的,则企业之间将选择产量竞争,给定产品成本分布函数整体凸的前提,聚集均衡将存在,而且是古诺——纳什均衡(梁琦,2004)。

当价格是外生给定时,企业集群能够依靠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达到维持集群所需的价格约定,虽然这一约定可能只是一种默契。因为每一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实现都依赖于其他企业的行为,任何背离默契价格的行为都可能招致恶性价格战的后果。事实是,即使某一群内企业在整体利润最大化下不能实现自身最大化,它也不会贸然打破平衡,因为发动价格战的损失过大,则遵守约定虽然不是最大化战略,却是极大化极小策略,仍然是一个纳什均衡。基于聚集的古诺竞争优势在于:它能够有效的消除市场不稳定带给单个企业的经营风险,由于创意产业集群的需求规模和价格水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是基本稳定的,从而群内单个企业能够预期其收益,产量竞争实质上是对集群整体利益的分配手段。

(二)资源整合与价值观趋同的竞争优势

战略管理中关于竞争优势的来源有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观、以活动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观和以无形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观(唐建民,2003)。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则在于对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体现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整体优势。可以认为,这一过程即是集群中企业、社区管理者、相关服务机构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观念整合和趋同的过程。从时间上来看,每一个区域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都是历史上产业聚集的延续,其结构和功能的逐步完善是通过这一生态系统的演替实现的,当某一区域文化创意产业聚集中的价值观形成之后,会通过自组织的效应强化,吸引同质企业加入这一演化过程,并扩张其整体的竞争优势。企业生态群的资源整合同样具有扩张单个企业竞争优势的效应,并通过集群中的知识溢出和学习机制惠及其他企业;价值观趋同则具有建立区域品牌的效应,强化区域文化创意产业优势的同时也降低了社会中商业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成本。和聚集带来的产量竞争优势不同的是,这一竞争优势不仅强调对于企业的价值,更体现了对于社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Amin A. The difficult transition from informal economy to Marshallian industrial districts[J]. Area, 1994, 26(1): 13-24.

[2]D'Aspremont, C., J. Gabszewicz, and J. F. Thisse. On Hotelling's Stability in Competition[J]. Econometrica, 1979(17): 1145-1151

[3]Markusen A. 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 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J]. Economic Geography, 1996,72(3):293-313

[4]Messner D, Meyer- Starmer J. Governance and Networks: Tools to Study the Dynamics of Clusters and Global Value Chains[C]. Paper prepared for the IDS/ INEF Project "The Impact of Global and Local Governance on Industrial Upgrading", 2000

[5]Porter, M. E., 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11): 77-90

[6]李玉敏.创意产业集群的生成机理与政策支持[J].产业研究.2007,(8):119-120.

篇(7)

[中图分类号] G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4-0049-02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cultural globalization, Jingdezhen ceramic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y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support industry which influences the regional social development. It has become the key part of regional social development by means of the advantages of low carbon,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added value, and also represents the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But many deep value conduction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value management and academic should study the intrinsic value conduction princi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nal factors and combine the internal mechanism and external market environment, so as to further find out the value-added strategy, increase the industry innovation efficiency, improve the profit model, and promo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Jingdezhen ceramic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y.

Key words: Jingdezhen ceramic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y, value conduction, principle, strategy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进步将促进景德镇这座具有千年陶瓷文化历史的城市发展有效转型,由原有的工业化城市转变为创意城市类型,并确立创新发展的目标。三种形式的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形态都不是自我独立发展的,都需要与内部和外部等环境建立充分的联系性,不断的进行创新发展。因此,在社会城市布局方面,应推动工业化厂房,稀缺滨水区和环高校这三种创新产业集聚区融合发展,从而快速激发城市转型的进程。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来说,应推动企业经营模式创新,促进创意能够尽快的转化为有用的创意成果,使其具有经济价值,也就是推动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经济等多种产业融合共生,成为区域经济的特色组成成分。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言,产品、产业和知识之间相互作用、价值鞯加肴诤戏⒄梗最终形成了整个产业的价值网络,不仅推动了产业创新,也提升了产业价值。

一、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价值传导的内涵

创意经济已经深入传统经济的骨髓,千年瓷都的景德镇,其文化创意成就已经为世界瞩目。探索如何利用文化底蕴优势,分析产业规模有效扩大,突破价值传导的瓶颈,产业管理的重心从实物型管理向价值型管理转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2]。目前急需从内在和外在影响环境等多方面对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在价值传导以及增值机制延伸等开展分析,以分析价值传导的机理,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探索价值传导在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运作机理,就必须分析价值传导的基础和来源,区分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品与创意服务的异同。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值主要是由于原创性知识将无形和抽象的创意转化为具象的产品生产和价值概念,从而促进其成为产业的一种表现形式。陶瓷文化创意产品有吸引力,才具有价值上的增值功能,才能促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发生。而由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了人们的休闲、日常使用和审美需求,因此,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对于社会的价值不仅表现为美学价值,还表现为经济价值。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不同于一般的产业。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满足了陶瓷文化创意消费者的需求,并以此为据,不断的调整产业的发展,使其能够契合消费者的观念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促进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价值传导。正是基于此,消费者是价值传导的源泉,也是产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只有从根本上关注消费者的需求,才能真正掌握消费者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要求;只有关注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评价,关注如何将符号转化为具有产品价值的产品类型,才能把握产业价值传导的要素,从而促进价值增值。

二、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价值传导的特征

(一)知识密集属性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经过了研发、创新、获得创意进而转化为经济价值,这也就意味着,这一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因此,在产业划分方面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从内在构成方面来说,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文化和创意理念,通过对于知识、智慧和灵感进行经济价值转化使其具有经济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其本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或者审美需求,并在社会发展中衍生了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这也就是说,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和传统制造业最大的差异性在于:成本小,消耗少,具有集约型和知识型的特点,属于朝阳产业。

知识密集型的特性说明,创意产品价值要远远高于传统产业的社会价值。但是,在价值发挥方面,必须要进行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才能够促进其和谐长远健康发展,促进其价值的发挥。创意被具象化之后,进行创意产品复制也不会损害原有的创意,相应的成本损耗非常小,可以进行多次的复制。另外,由于创意产品的不断与外界进行融合发展,使其能够产生更多的产品类型,反过来又促进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这就说明,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知识极易被模仿和抄袭,在社会发展中必须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其能够长远有序开发和发展。

(二)低碳属性

从产业属性上来说,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是知识密集型产业,这也就意味着其能耗低、污染小,在社会中属于低碳产业。从产业集聚区布局方面来说,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多分布于旧城区,旧工业建筑区内,例如:明清园原为雕塑瓷厂旧厂区,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原为建国瓷厂的厂房仓库,陶溪川创意园区原为停产的宇宙瓷厂厂房。由此可知,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在空间布局上,主要是集中在旧厂房或者旧仓库改造而成的,从产业发展成本上来说,属于低成本低碳产业类型;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当今社会追求低碳绿色发展经济需求是相符合的。

(三)高附加值属性

微笑曲线显示,产业链的中间生产制造环境中附加值较低,附加值较高的部分集中在两端产品设计、品牌营销部分[3]。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以陶瓷创意和设计为基础而进行,对其进行商品价值包装,强化陶瓷品牌营销传播。因此,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是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的产业类型,效能要明显高于其他产业类型。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还属于低投资高收益的产业类型,还可以实现一次投资,多次收益,而这一结果的实现主要依赖的是附加值的不断附加。

(四)产业融合属性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是陶瓷文化创意、思想或者设计,这对于其他实业产业发展来说,融合性较强,能够在不断的发展融合中形成新的产业。如延伸出的陶瓷文化创意旅游等。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属于高端产业类型,其原因就在于创造了高额的附加值,与其他产业能够进行较好的融合发展,推动价值出现新的分配路径。这也就是说,提高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价值传导的效率可行性较高,表现为,可以将陶瓷研发、生产、加工以及销售变为产业链的形式,加入新的文化元素,使其产生很高的附加值部分,从而促进产业的高价值性。

(五)高风险属性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高风险属性指的是,该产业的价值构成是由创意主体、受众以及组织生产过程所共同组成的。这就是说,陶瓷文化创意产品开发需要依赖于陶瓷艺术家和设计人员等,他们的创新思想都非常独立、新颖。陶瓷文化创意产品的高风险性是由其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创意产品属于是精神性、文化性和娱乐性或者心理性的产品或者服务项目,产品还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是否能够契合市场中的复杂性约束因素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这些因素主要有:消费者喜好、时尚因素、发展机遇、地域文化以及环境等方面,这对于陶瓷文化创意产品的推广来说,带来了极大的难题和不确定性因素。陶瓷文化创意产品的高风险性意味着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对陶瓷文化创意进行社会化转化的过程中,需要重视陶瓷创意的设计、包装以及后续价值的延伸发展方面,这就需要团队合作,共同参与到陶瓷文化创意经济价值转化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加速价值转化和实现。

三、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价值传导的影响因素

文化创意产业价值传导的影响因素研究方面,最早针对的是文化创意产业现象形成原因的研究。在20世纪的80-90年代时期,出现了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GREMI),该组织创立了“milieu”概念,也就是情境或者氛围,意思是,环境或者背景对于事物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力。创意情景具有四方面的特征,表现为:信息传递性、知识或者信息的储存性、个人能力对于活动的胜任性以及创新能力。创意情景是特殊的氛围类型,对于创意的产生具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力都可以称之为创意情景。影响创意情景发展的因素有:财政,规章制度以及原创性的知识以及能力等。

在创意情景研究理论之下,在学术界和理论界出现了很多关于影响创意产业形成和价值传导能力因素的总结。一般而言,影响创意产业发展应当包含以下几种因素:人的因素(表现为人品、意志;领导能力和素|等);环境因素(表现为发展机遇、文化环境、地方特色、城市空间,基础设施等)。也可以将影响因素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创意人才、投资体系、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信息交流平台。

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传导而言,其最为重要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来自于陶瓷文化创意人群。从区域上来说,陶瓷文化创意人群应当归属于一个阶层,陶瓷文化创意阶层可以界定为独立的陶瓷文化创意企业或者个体;陶瓷文化创意阶层在社会上具有重要价值和地位,这一群体是景德镇城市变迁和千年陶瓷文化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因此,陶瓷文化创意阶层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当然,除了这一要素,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如陶瓷文化创意环境,陶瓷文化创意产品的成本等,都会对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产生不同层面的影响。陶瓷文化创意的来源还表现为城市环境、创意价值网络的发展,这两个因素与创意阶层共同促进了价值创造力的提升。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日益深入,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影响区域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其低碳、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优势,使其成为区域社会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也代表了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在发展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需要以自身特性为基础不断发展,确保其价值得到不断的发挥和呈现,这也是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动力和策略。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管理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重视价值管理;也需要学界从内部因素出发,研究其内在价值传导原理,将其内部机制与外部市场环境相结合进行研究,从而能够进一步找出促进其价值增值的策略和方法,提升整个产业创新效率,完善其盈利模式,促进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得到较好的提升。

[参 考 文 献]

篇(8)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510-01

【基金顶目】 本文系“景德镇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法规与保障体系研究”课题的研究论文之一。

景德镇市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二十四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沧海桑田,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保护方式的不当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因此,探究适当且有效的保护方式成为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对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深刻理解基础之上。只有适合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保护方式才是我们应当采用的保护方式。

(一)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

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且形式多样,数量繁多。探究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有利于全面把握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提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水平。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口语遗产。景德镇市有着丰富的口语遗产。浮梁县地方方言极多,可谓村村皆不同。这些方言是研究浮梁县历史变迁的活化石,非常珍贵。景德镇市还保留有大量的民间谚语、歌谣、传说等。这些民间谚语、歌谣、传说等多与吴越文明、陶瓷文化相关,是研究吴越文明对景德镇地区影响力和研究景德镇陶瓷我们的重要资料。

2、传统表演艺术。景德镇市民间至今仍流传着一些传统表演艺术。

3、民俗活动、礼仪及节庆。景德镇地区的民俗因为历史、地理的原因,具有形式多样、内容繁杂的特点。

4、传统手工业技艺和民间美术。景德镇市是千年瓷都,陶瓷手工技艺享誉世界。

(二)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

1、非物质性特征。非物质文化主要通过口语和形体语言来表现,它既然不需要以物质形式为载体来体现和传承,非物质性就是其最重要的属性。景德镇市是以陶瓷文明著称于世的千年古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刻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特征有助于采取适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

2、环境性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和存在依附于特定的环境,具有历史文化属性和区域性。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基于自然经济状态下农耕文化环境(农村)和发达的手工业经济(城镇)环境下产生的。如在世界上都极具代表性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与景德镇古达的陶瓷手工业和陶瓷商业密切相关。

3、人身依赖性特征。非物质文化既然是通过口语和形体语言来体现,那就不开人这个主体,具有极强的人身依赖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得到有效传承与传承人的个人技能水平和兴趣密切相关。如景德镇陶瓷制作传统手工技艺逐渐消失就与其学习难度高,民众不愿学习有关。正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人身依赖性特征,许多独特的工艺技能,如再无人传承,就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三)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陶瓷文化特色

景德镇市作为千年瓷都,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陶瓷文化特色。陶瓷文学、陶瓷技艺、陶瓷风俗遗留极其丰富。如景德镇传统珐琅彩瓷制作技艺;景德镇传统玲珑瓷制作技艺;景德镇传统雕塑瓷制作技艺;景德镇传统特殊工艺瓷制作技艺;景德镇传统制瓷柴窑烧成技艺;景德镇传统制瓷工具制作技艺;景德镇瓷用毛笔制作技艺;景德镇瓷业祭拜习俗;景德镇中秋烧太平窑节俗;竟成镇风火仙师祭祀等。

二、适应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的保护方式

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等特点,在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中,各级政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应当秉持正确的保护理念,勇于探索适合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保护方式。既要全面保护,又要突出重点。以传承式保护方式为核心,并辅以开发式保护方式;以文字和影像为载体的存档方式;以博物馆为载体的存储、展示的方式等保护方式。

1、传承式保护

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陶瓷生产技艺为代表,这些陶瓷生产技艺很难用现代科技加以固化,而是以师传徒方式代代相袭。这种具有极强人身依赖性的传承方式极易因传承人死亡或传承人学艺不精而消亡。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传承式保护。一是对积极授徒的传承人予以奖励;二是提高传承人的待遇,鼓励民众学习技艺。目前,景德镇市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如给予少数著名艺人政府特殊津贴。但这远远不够,还需要政府采取更多更有效的措施来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如可建立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区,将与陶瓷文化相关的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到保护区内保护。

2、开发式保护

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造福当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有开发价值的传统手工技艺和民间艺术,可以合理开发利用,在开发中保护。开发式保护能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时代生命力,有利于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在开发式保护的实践中,有些地方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活动,如民间文化艺术节、旅游节、民间歌舞比赛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又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景德镇市政府应积极探索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与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在发展旅游经济与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3、存档式保护

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时代变迁,失去了生命力,成为化石般的存在,继续传承困难很大。为了不使其消亡,就需要进行存档式保护。所谓存档式保护,就是指通过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等方式将频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固化成资料,然后整理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档案,永久保存。景德镇市许多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频临消亡,急需进行存档式保护。市、县(市、区)两级政府应当组织人力物力,深入调查、深入挖掘,及时完成对频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档式保护工作。

4、博物馆存储、展示式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民众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博物馆是存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直观展示给民众欣赏、利用的最适当的场所。景德镇市市、县(市、区)政府应当尽快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为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存储、展示场所。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人们留给瓷都人的宝贵财富,保护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景德镇市政府和景德镇人的历史责任。只有寻求到做好的保护方式,才能承担起保护责任。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观念问题,一些与现代人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生活环境不协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只能任其自然消失。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不同和价值大小采取不同的保护方式。对还有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采取传承式保护;对有生命力又有开发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采取开发式保护;对已没有了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采取存档式保护,并通过博物馆存储与展示。

参考文献

[1] 曹新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J].《法商研究》2009年第2期

篇(9)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9—0091—04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域的文化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形成了具有整体性的中华文化,构成了既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人文价值与地理特征存在差异,传统文化在一致性的前提下,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因此,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要充分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文化特征,因地制宜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地域文化之中,使其在传承发展中更具本土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区域,保持其原始的土著文化特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特性

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特定区域的人群在从事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的总和”①。地域文化是一种特色文化,是以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特征为标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色文化。这种文化源远流长,这样一种传统地域文化的存在,非常明显地制约和影响着当地百姓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特定的地域环境之下,存在相似的地理条件与自然条件,当地的生产资源、经济发展、历史动因、天气状况、水土因素和自然环境都决定了该区域的文化发展特点。地域文化在古行政划分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我们目前认可的几种划分方式:“一是以地理相对方位为标准划分,如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江南文化、岭南文化、西域文化、关东文化等;二是以地理环境特点为标准划分,如长江三角洲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海岛文化、大陆文化、高原文化、草原文化、绿洲文化等;三是以行政区划或古国疆域为标准划分,如云贵文化、巴蜀文化,齐文化、鲁文化、秦文化、晋文化、楚文化等。”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融共生,共同发展,在相互依存的文化语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方面,也使地域文化特征更为凸显。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

不同地区因其生存环境与生活习惯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区域,也就产生了不同的非物质文化形态。每个地域因为地理因素的差异,出现了农耕、渔猎、游牧等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融合的文化发展态势。每个民族因为生存环境的不同,保持着自身的生产方式和审美品格,构成了多元化发展并且有独特民族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著名学者袁行霈在《中国地域文化通览》一书的绪论中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主,多源同归,“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形成的中国文化,明显地呈现出地域的差异,这些差异乃是统一的中国内部的地域差异,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呈现了丰富多彩的面貌这是我们对中国地域文化的一个基本认识”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的文化多样性,地域性正是其多样性的一种表现。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文化属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出现与发展总是与某地区的传统人文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可以成为一种感情的纽带,密切传承者与地域文化的联系,使人们找到强烈的文化归属感;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独特的自然资源联系在一起,这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成为带动地方文化发展的重要渠道;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特有的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其产生与发展都有独特的背景与条件,在自然环境制约下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格。“地域、风土不仅决定着艺术的方向,而且更宽泛地决定着文化的方向。民间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正是对这种文化地域差异的明解。”④

二、地域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域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地域文化最生动形象的呈现,它在民间以独特的方式存在,长期口耳相传,从而形成文化经典,体现着某个地域独特的文化特点。

(一)特定的地域环境决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定风格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在自然环境制约下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格。著名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经谈道:“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之区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人类文化由源头处看,大致不外三型:一游牧文化,二农耕文化,三商业文化。游牧文化发源在高塞的草原地带,农耕文化发源在河流灌溉的平原,商业文化发源在滨海地带以及近海之岛屿。”⑤由此可见,地理环境承载了不同的文化发展,孕育了不同的民族精神,形成不同的文化特色。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间有着不同的地貌特征,不同地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风格与民族品质。各种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征。如:山决定了山歌的存在,江南水田决定了田歌的存在,黄河决定了黄河号子的出现,草原决定了内蒙长调的存在。陕西的信天游,“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有时人们在距离遥远的两山之间对话,需要扯开喉咙大声呼叫,因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调子高昂,从而影响到信天游的旋律走向”⑥,形成了具有高亢之感、粗犷质朴的宽音域和跌宕起伏的旋律;而新疆由于地形原因,民歌主要由游牧生活中的牧歌演变而成,普遍带有呼唤性音调,民间音乐表演也多有载歌载舞的特征,具有很强的感召力,颇能体现新疆民歌中热情奔放的情绪。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音乐因地貌特征不同而形成各自特点,是与地域文化中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密切相关的。

(二)特定的自然条件决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定形态

不同地区自然资源分布状况的差异性也会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例如以材料选择为基础的民间雕塑艺术在各个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形成了丰富的民间雕塑文化——木雕、竹雕、石雕、玉雕、砖雕、桦皮雕、骨雕、陶塑、泥塑、面塑、酥油塑,等等,材质选择的不同也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差异,丰富了民间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地域自然资源的差异成为艺术表现不同的基础,也使同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具有不同的艺术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征。新疆盛产玉石,玉雕艺术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基于不同的选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征。同样是玉雕艺术,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的玉雕与河南南阳的独山玉雕风格不同。即使选择相同的材质,同一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在不同地域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例如同为泥塑,河南浚县的泥咕咕造型质朴可爱,成型之后吹之呜呜作响,色彩绚丽颇有民间特质;同样地处中原的淮阳泥泥狗色彩均以黑漆为底,品红、品黄、白色、绿色彩绘于上,色彩未经调和,纯度较高,造型更为夸张;陕西凤翔泥塑装饰华美富繁,色彩艳丽喜庆,汲取古代石刻、年画、剪纸和刺绣中的纹饰自成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文化属性与自然资源的密切关联,在材质选择不同但艺术形态相同的雕塑和纤维艺术中表现最为明显。我们在探讨雕塑艺术的同一性过程中,更要关注其不同的地域特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更具特色。

(三)特定的地域风俗决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定发展

不同地区特定的生活风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体现,紧密地传承了一个地域人们的传统文化观念和民俗风情。就剪纸艺术而言,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剪纸风格不尽相同,这与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民间艺人造型审美取向密切相关,在各地的地域传统风俗文化基础上形成了形态、风格各异的剪纸艺术:北方地区的剪纸艺术风格呈现粗犷有力、造型夸张的特点,具有北方民族的豪迈之风;南方地区的剪纸艺术风格则表现为玲珑秀美、优雅精致,一如南方隽秀的风物;西北地区的剪纸风格具有凝重之感,古朴浑厚、刚健有力,承袭了秦汉时期雄浑的艺术风格;关中平原地区的剪纸则体现了中原文化的包容与宽厚,形成淳朴中见秀丽、简练中见精巧的艺术特征。剪纸艺术的地域传统文化特点在题材方面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北京的剪纸多为风俗题材,表现岁时节令、婚丧嫁娶;河北蔚县剪纸以戏文人物和花鸟走兽居多;陕西剪纸根植于淳朴的农耕文化,意在祈福或吉祥,题材通常是抓髻娃娃、鱼戏莲、十二生肖或陕西十大怪等;宁夏剪纸艺术主要依托于伊斯兰文明,剪纸风格有着强烈的宗教内涵;内蒙古和林格尔剪纸依托于草原文化,审美取向中展现出草原文化的独特气质。

故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沃土,在传统民俗风情基础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了地域性的特征,也成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体现了不同种群与民族的创意和才智,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每一个民族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反映着该民族的特色,呈现出鲜明的传统文化价值。不同地域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成就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融性与共同性原则。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本身有着很强的地域性,并且至今存活在人们的生活之中,其申报形式也往往立足地方,以独一无二的区域特色为标志。因此,非物质文化遗存恰恰为我们考察地域文化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视点。”⑦反观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文化属性也应成为我们研究该项遗产的重要着眼点。我们应在地域文化视角下,透彻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形成原因、口述历史及文化源流,多角度开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三、地域文化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

由于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文化模式、文化形态、文化观念不同,导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姿百态、多种多样。就像生物的多样性是世界存在发展的前提一样,文化的多样性也是人类发展兴盛的重要前提。我们应在地域文化视阈下重新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多角度、多方位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一)积极保护具有特征的地域自然环境

地域自然环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温床,为了传承与保护具有地域性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注重对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开展基础性的保护工作,培养其生存土壤,构建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自然环境。首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联合当地群众,建立民族文化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保护区、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及生态博物馆等,形成民间保护机制,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需的生存空间和原生环境,鼓励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坚持,形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气候,营造原生态文化的小氛围,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持与发展。其次,以民间团体为单位,加强地域文化的研究。“诸如吴越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湖湘文化、闽文化、赣文化、蜀文化、中州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等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近年来在古籍整理和研究、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研究、文化艺术研究、民风民俗研究及地域文化综合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地广泛采取了实物收藏、文字音像记录、保护和培养地方特色文化创造者和传承者等多种形式,保护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对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进行地毯式普查,对濒危文化实施抢救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⑧最后,积极引导非遗传承人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专业培训或引导民间艺人拜师收徒培养传人,发扬传统的“师徒制”、“父子制”的民间传承方式,各级各类学校可将带领学生“走出去”和将民间艺人“请进来”的方式有机结合,促进区域文化传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二)加大力度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逐步提高,人们对非遗资源开发的热情高涨,许多非遗资源被形成产业化的发展,对自然资源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要加大力度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在保护独特的自然资源过程中,首先要积极培养一方百姓的乡土文化观念,树立正确的态度对待本地的非遗资源,而非单纯地对经济价值的追求,实施全方位的立体保护,将视角放在技艺、技巧和人对人的传承之上,而非物质产品本身;其次在对本地资源的开采方面亦要注重对传统的传承,学习古法在特定季节手工开采,进行保护性的开采而非破坏性的损毁;最后,在培养百姓传统文化观念基础之上,政府要积极引导,并实施必要的监督,配合文化部门促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切实投入专项经费开展非遗保护,避免非遗传承中的唯利是图现象。

(三)主动保留、恢复富有特色的民俗风情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破四旧”运动对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许多基于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流传已久的风俗活动戛然而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当前,我们要积极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的精神环境,“恢复其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尊重当地历史上所形成的民俗,使其在自由的文化环境中自然地生长,而不是人为地横加干涉。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用文化的眼光来看待民间习俗和艺术,而不是动不动就以封建和迷信来断定它们”⑨。首先,要进行民俗与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保护,积极进行调查研究、采集整理,进一步挖掘传统的民俗文化,对各地域、各民族的节令民俗活动、婚嫁民俗活动、祭祀民俗活动等进行归纳整理与思想传承,营造积极的民俗文化氛围,对目前保存完好的传统文化风俗进行重点保护,对于一些民间工艺技巧以及民间演艺艺人要有目的、有目标地进行保护;其次,要进行民俗庆典活动的开展和推广,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在旅游文化推广基础之上进一步开发潜在的地域文化资源,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最后,要积极地培养民众的传统文化信仰,在民俗活动中培养年轻一代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豪感,推动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扬弃地继承民俗活动中的传统文化观念,肥沃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精神土壤。“要适当地进行文化的调试和重新建构,使文化的表达和文化的文法在非遗中迸发出活力,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要让看得见的文化展示场景进入到看不见的文化的心态世界,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文化形态和文化心态的统一,这也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暨民俗文化的发展策略应该开创的必由之路。”⑩

篇(10)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136-0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知识产权途径进行保护是争论已久的一个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智慧的体现和创造性的发展,经历了历代传承人的累积和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民族甚至是整个国家的文化象征。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冲突

非遗是国家的文化瑰宝,按理说是公共资源。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要继续存在,就需要靠特定的传承人来继承和发展,在这个前提之下,传承人的权利就应当是私权化的。如果此时只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公有化的一面,必将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彻底消失。我认为,在侵犯非物质文化的犯罪行为中,符合侵犯知识产权特征,达到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可以适用刑法有关知识产权犯罪的规定。

根据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分析可以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同知识产权相关内容重合的部分包括:对于传统美术、书法等作品,我们可以采用著作权规定予以保护;对于基于传统技艺、医药等技术创新可以采取专利有关规定予以保护;对于一些具有地方地理特征、传承的集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采取注册集体地理商标等方法予以保护;对于传承技艺已经商业化,可以转化为一定的经济利益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商业秘密的方法予以保护。但是以上法律的适用都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明确的权利人。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与普通传承人知识产权冲突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由于众多的原因造成传承人年龄老化直至传承有断代的可能性,最终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数量极少,也有可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当中,产生了技术上的分化,将同一项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不同的门类。但是尽管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仍然存在同一项目中有数个传承人的情况。

根据我国目前现有的相关法律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要通过申请、国家相关部门的认定才能成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既然对传承人有着一定的认证程序,那必然意味着经过认证的传承人有着不一样的待遇。

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做出分类的前提下,如果普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实施了侵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享有的知识产权的行为,如何确定罪与非罪的界限?我认为应当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从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时间判断。第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通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使用程度、范围来看。

三、刑法完善

(一)确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归属

如果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犯罪适用有关刑法中侵犯知识产权罪的特征,必须要使权利的归属明确化。根据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以及《非物质文化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其权利主体可以分为三大大类型:一是国家,具体来说由我国文化主管部门来执行,包括起源地、来源不明但在我国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在特定区域内创造、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定群体。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总结说来就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基于国内的渊源产生的。

因此我认为,应当在侵犯知识产权罪中增加一条法律:对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渊源产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本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至二百一十九条犯罪行为的,可分别适用相关规定。

其次,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通传承人侵犯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罪。

上一篇: 言语理解的方法 下一篇: 股市资金流向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