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6 08:48:2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传统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

篇(1)

群众文化活动基于群众文化设立,是公民道德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公民的物质需求逐渐向精神需求转变。为了满足公民的精神需求,其最便捷、有效的方法便是组织群体文化活动,将活动内容与公民生活相联系,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养,满足其对文化知识的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因此,需要加强对其的管理,创新其管理模式,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满足不同时期公民的需求。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能够有效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养,丰富其知识含量,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此外,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及其管理工作,亦有利于传承民族、社会的文明与文化。其具体体现如下:

1.丰富知识含量,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普及性、平民性、丰富性的特点,因此公民接受度较高。此外,因其活动的丰富性,公民能够接受更多文化知识的教育,例如开展端午节赛龙舟活动,能够使公民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开展消防体验活动,使公民感受消防战士的生活,学习有关消防的知识。潜移默化间影响公民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2.满足精神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公民的精神需求体现在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以及娱乐的需求。首先,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充分向公民传达文化知识,公民的知识含量得以有效提升。其次,群众文化活动的灵活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公民在积极参与时能够满足其对于娱乐的需求,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频率逐步变高,有效释放了其在生活中的压力。因此,公民在具备优秀知识含量时,还会具备充分的工作热情,工作成效将会大大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得以有效促进。

3.陶冶情操,传承文明与文化

公民在参与群体文化活动时,能够充分受到文化的熏陶,以此来陶冶情操,有利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文明的传承,其中,团结向上体现最为明显。团结向上不仅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民族中悠久的文明。通过分组参加活动,公民会对团结更加重视,并根据同组人员的互相监督与鼓励,加强公民团结向上的意识,进而能够有效地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与社会文明。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创新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部分群众文化活动体系较为滞后,没有体现出其与时俱进的特征,因此,对其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十分必要,具体策略体现如下:

1.创新活动组织机制

群体活动是否有效取决于其组织形式,因此,创新其组织机制十分必要。首先,相关管理人员组织文化活动,调查公民自身文化层次与知识含量,将参与者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组。其次,将公民作为组织者,因为不同人员之间会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及家庭条件,公民轮流作为组织人员,能够使得活动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且更显公平性。最后,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组织指导,引导公民设计出具有特色并与生活接近的活动,调动公民的热情,促进其积极参与,使得群体活动得以有效发展,并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

2.创新活动内容

群体活动的内容关系着其教育是否有重要的意义,对其内容进行创新,并不是举办与生活毫无关系的活动,而是将文化知识与内涵同活动内容有机结合。并且,根据当前社会发展趋势,插入不同的内容,使得公民在参与活动时能够在丰富知识的同时真正意识到当前的社会形态,有助于公民将其应用到学习与工作中,有效提升其职业能力及思想道德素养。此外,要有创新意识,组织者要结合当前热门话题进行活动,并发表正确的言论,有效地引导公民对时事的辨别能力,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得以正确传播。

3.创新管理模式

一个健全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保障群众文化活动的完美开展,并能将其中所要传播的文化知识全面地向公民展示。为此,首先创新管理原则。应该运用“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设计,充分将公民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一切以公民的全面发展为首要目标。此外,有关管理人员要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管理经验,并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积极运用进活动之中。其次,建立完整的管理规章制度,使得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时能够体现出秩序化、规则化及完善化的特点。为此,需要建立相关管理队伍,并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提升其专业化素养与职业技能,并对活动中违反规则的现象进行明令禁止,对严重者进行有效教育。第三,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对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进行有效记录,并对其研究探讨。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评价队伍,结合多名管理人员的经验及评价,查找活动举办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共同探讨其解决方案,促使我国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最后,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设计集中化,较为分散化的活动会使参与者较少,教育成果不够明显,将其集中化能够使得活动具备有效性,以此来更好地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

结语

群众文化活动是传播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途径,通过参加文化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公民文化涵养及思想道德素养。本文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模式进行探讨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其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丰富公民知识含量,促进其道德建设;其次,满足公民精神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陶冶公民情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文明。其管理模式研究结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创新活动组织机制,使得活动发挥出其最大的价值;其次,创新其活动内容,加强对公民的教育性。最后,创新管理模式,使得活动举办更具规范化。总之,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需要广大学者与管理工作者加强对其的重视,意识到其真正作用,并积极对活动进行创新,提高其水平,为我国文化的传播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晓,陈凌燕.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大众文艺,2015(08):12.

[2]杜成筑.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艺术科技,2014(12):206.

篇(2)

一、创新群众文化管理,提升公民道德水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城市文化管理是指城市政府及其文化行政部门依据国家和所属城市的方针、法律、法规,对城市文化事业进行规划、组织、调控和监督的一种行政行为。而公民的道德水准是群众文化管理的重要载体,公民道德水准的高低直接决定我国群众文化管理水平质量的高低,对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创新群众文化管理,提升公民道德水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二、我国群众文化管理及公民道德水准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在创新群众文化管理,提高公民道德水准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相应的精神文明的要求日益增加,针对这一点,我们组织社区文化、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同时国家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注重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准,社会上组织起来的志愿者队伍,在道德践行中收到了实效。

尽管,我国在创新群众文化管理,提高公民道德水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仍存在大量的问题:城市群众文化建设的覆盖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真正的群众建设主体得不到重视;资金筹集渠道单一,投入不足;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保障等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创新群众文化管理,提升公民道德水准的新途径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推进,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群众文化管理及社会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些成果社会各界有目共睹。但也存在一些群众文化管理滞后,道德方面依然存在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令人堪忧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创新群众文化管理,提升公民道德水准,把传统的圣人道德观转变为法治下的道德观,加强外在约束,最根本的还要唤醒公民道德自觉,加强道德自律,使道德意识深入每个人灵魂深处。

3.1创新群众文化管理,提升公民道德水准应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

文化事业发展是文化前进的基础,而群众文化活动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给群众文化活动创造环境,提供足够的硬件设施;培养群众文化专兼职干部队伍,找出群体中的带头人物,使得先进的文化得到传播,不断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要高度重视群众文学艺术的创作,贴近社会生活,紧跟时代步伐,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提升公民的道德水准,创新群众文化管理,应动员全体人民,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3.2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着眼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民族民间文艺与群众文化水融、密不可分。群众文化吸收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形式和精华。今天,许多群众文化活动的优势,都来自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浓郁的地方风味,为群众文化提供了健康的思想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实践证明,群众文化利用当地的民间文艺形式开展活动,最易为群众所接受,最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亲自参与,才艺得到展示,心理得到满足,情绪得到释放,情趣得到提高,这是专业团体无法替代的,这也是民族民间文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民族民间文艺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传承着民间文化艺术的精髓,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教育,也是群众文化活动最突出的表现形式。

3.3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落脚于对公民道德水准的提升

篇(3)

群众文化起源于民族民间文艺。劳动者创造了文化,劳动产生了艺术。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艺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深深植根于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之中。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候,它的文艺形式从原始歌舞发展到实用艺术,文化艺术活动由自娱扩展到娱人。在奴隶社会,不仅乐舞、工艺美术及各种技艺不断发展,而且随着民间祭祀、庶民歌舞及民间诗歌的兴起,形成了与统治阶级宫廷文化相对立的传统民间文化,即群众文化。由此可见,民族民间文艺是群众文化的源头,是现代中国文化的根基。

早期的民族民间文化,受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其视野较为狭窄,表现形式较为简单,一般把生产对象和劳动过程作为主要的表现题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这种民间文艺逐步扩大了,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民族民间歌舞、武术、戏曲、曲艺、谣谚、皮影、剪纸、绘画等形式:反映某一民族或区域习惯风俗的礼仪、节日文艺活动、民族体育活动、饮食、民居、服饰、器具、建筑;在一定范围流行的语言文字、传统医药知识、有价值的手稿经卷及碑碣槛联等。民族民间文艺是一个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是大众愿望和审美情趣的体现,是一种文化生活。民族民间文艺有鲜明的个性,即口头性、集体性、流传性、通俗性。

民族民间文艺与群众文化水融、密不可分。群众文化吸收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形式和精华。今天,许多群众文化活动的优势,都来自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浓郁的地方风味。为群众文化提供了健康的思想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实践证明。群众文化利用当地的民间文艺形式开展活动,最易为群众所接受,最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亲自参与,才艺得到展示,心理得到满足,情绪得到释放,情趣得到提高,这是专业团体无法替代的,这也是民族民间文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民族民间文艺鲜活直观,朴实无华,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没有任何文件,没有任何命令,端午节吃粽子祭屈原;中秋节吃月饼盼团圆:相声、京剧为很多人耳熟能详,还吸引了许多外国人,“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从中得到最充分的佐证。可以说民族民间文化像一个磁场,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传承着民间文化艺术的精髓,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教育,也是群众文化活动最突出的表现形式。

虽然群众文化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学许多内容和形式,但二者并不能等同,群众文化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传播手段都比民族民间文艺宽泛得多。正因为如此,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就应该利用群众文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形式,着眼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不是完全照抄照搬。

二、应落脚于对公民道德水准的提升

篇(4)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6-0259-01

一、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

群众文化是人们职业外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的社会性文化。群众性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是人们以自我意识认识和把握群众文化的主观实践。自我参与在群众文化中显现着以“自我”为主体的自愿、自由、自主的个体意识,也表现为“自我”的积极参与,以及自我意识欲和他人相互作用的集聚意向。

群众文化活动以其广泛的参与性、大众性,在全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自主意识普遍增强,表现在文化上,最明显的就是自我参与、自我欣赏、自我发展意识的增强,而且人们的欣赏口味越来越趋于随意性,审美需求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由于群众文化活动是一项人们的自我意识很强的广泛参与性活动,就使得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在形式上表现为多样性,加之群众文化的消费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口味、年龄、阅历、知识结构、欣赏水平都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要满足他们的业余文化需求,就需要在群众文化管理上不断创新,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着眼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民族民间文艺与群众文化水融、密不可分。群众文化吸收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形式和精华。今天,许多群众文化活动的优势,都来自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浓郁的地方风味。为群众文化提供了健康的思想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实践证明。群众文化利用当地的民间文艺形式开展活动,最易为群众所接受,最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亲自参与,才艺得到展示,心理得到满足,情绪得到释放,情趣得到提高,这是专业团体无法替代的,这也是民族民间文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民族民间文艺鲜活直观,朴实无华,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说民族民间文化像一个磁场,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传承着民间文化艺术的精髓,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教育,也是群众文化活动最突出的表现形式。

虽然群众文化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学许多内容和形式,但二者并不能等同,群众文化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传播手段都比民族民间文艺宽泛得多。正因为如此,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就应该利用群众文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形式,着眼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不是完全照抄照搬。

篇(5)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3-0083-02

1 道德建设的实质

关于道德的概念,不同的人以及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认识是不同的。例如,在我国古代,道德主要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有时也指个人的思想质量,修养境界,善恶评价,乃至泛指风俗习惯和尊重道德教育的活动。而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摩里斯”(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引申其义,也有规范、规则、行为质量和善恶评价等含义。在现代,人们认为道德是一种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具有良好的基础,往往流传较为广泛,形成共识。对于这一解释,笔者是比较赞同的。但是,笔者同时也认为道德既然有其广泛的基础,也就说明对于个体来说,它也起到了维护其利益甚至是寻求利益的一种手段或指导,而不仅仅是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据此,我们可以提出一个对道德的本质的认识。所谓的本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殊的根本性质。那么,道德的本质就是指道德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根本性质。基于上述对道德内涵的探讨,在此,我们可以认为道德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规范和工具的统一体,这也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其本质是在规范性和主体性的矛盾统一中,非强制的反映和调节社会性利益关系的具有伦理价值的一种实践精神活动。那么,我们强调道德建设所要真正追寻的也就在于此:道德的理想主义和我们实际的社会生活的有机统一的结合。之所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是因为道德源于现实,但却又超越现实,我们的这种本体论的认识所强调的是对个体需要的超越性,确立的是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至上性和超越性,将人视为道德的载体和工具;诚如是,道德仍然是我们人所具有的有目的的活动,是我们人的需要、人的利益在道德中的表达,我们认为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在道德生活中作为主体的创造性作用,更能激发人的动力,从而更有助于我们达到道德建设的目的。

2 道德建设的构建

2.1 道德建设的内容

我国目前在关于道德建设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我国在这一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于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可以说起到我国目前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的作用。因此,作为对我们的借鉴,将这一时期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归结为: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的基本道德规范为主线;以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具体包括:一个核心:为人民服务;一个原则:集体主义;五个基本要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重点抓好三个领域的道德建设(十五项具体德目):社会公德领域: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领域: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领域: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等。

今天,我们党又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不难看出,虽然是短短的一句话,但其内涵却是非常丰富的,这也是我们当前对道德建设内容的高度概括,每一个社会的成员都把它作为自己行为的规范和指导,最终每个成员也会享受到这样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2 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我国从20世纪七十年代末进行的改革开放,逐步地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特别是加入世贸以后,可以说是完全地融入了全球经济之中。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面的好处,同时也伴随着多方面的巨大冲击。物质上的强大满足;开放环境下,外来文化的不断侵入;以及在市场经济下生活节奏的急剧加快。这一切让许多人都措手不及,人们仿佛突然间置身于玲琅满目的商店之中,每个人都有着多重选择的机会。同样,对于我们的道德建设来说也面临着既要适应目前的经济形势,又要保持自主性、独立性。

当然,挑战的背后,同样也蕴藏着机遇。市场经济为保证我们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而且,开放的环境下,也对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道德建设的完善和发展。再者,一个平稳的经济局面本身也是为道德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空间环境。最后,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科技进步,同样对道德建设有所裨益,运用这些新的科技,可以寻求新的方法、手段和载体,为道德建设的多元化提供有效的途径。

2.3 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在我国历史上,特别是从两汉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以后的两千年中,传统文化就一直受其影响,从学界对其归结为“礼法合一,礼主刑辅”就可见一斑。因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被印上强烈的儒家伦理色彩,所强调的是一种伦理道德。它所宣扬的是完全的道德的本体论的观点,最为极端的表现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完全忽视作为主体的人的地位。

那么,作为今天的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传统的文化是否已经完全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了呢?相反,正如所有的事物都有其一个社会的发展过程。道德的产生也不是凭空出现的,社会主义的道德也是有它的发展过程。对于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又能与我们现今的道德水平相契合的,则应是我们所要继承和发扬的,这体现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道德的“源”与“流”的关系;再者,我们还应该充分注意到这种存在了两千年的伦理道德社会中所遗留下的“惯性”,这种“惯性”今天仍然发挥着很大的影响,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而这也正是我国道德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采取一种审慎而渐进的方式是必需的,是有助于我们社会的稳定和道德建设的顺利进行的;另外,虽然今天是对过去的继承但也要对其进行理性的分析,科学的鉴别,在借鉴和发扬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意义和生命力,不断超越。总之,对待传统文化我们总的观点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古为今用”,又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

3 我国目前道德建设的现状及反思

自建国至今,虽只有短短的六十年的时间,我国的道德建设仍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但是,在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反观我们在这一过程中的不足和失误。今天,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以及多元文化的不断涌入等,对于我们这个长久以来较为封闭的、结构单一的社会来说,所带来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各种因子的不断汇集和碰撞,给我们当今社会注入了活力,同时也携带着危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人们不在像以前沉稳平和,他们开始变得躁动不安,为寻找着自己的归属而茫然无所适从;他们也不再具有以往的亲近和平,看上去虽不是绝对的拜金者,但至少也带有了些许的功利;他们那冷漠而怀疑的眼光,是对今天我们这个诚信匮乏的社会的最好的写照;在这个强调权利的时代,个人个性得到了极度的张扬,然而我们所见到的也许只不过是一片虚假浮华和极度空虚的景象。

这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种种,促使我们反思其原因并为改善这一困难而提供解决的途径,即使是在宏观的层面而少微观的程序上的可操作性。让我们回顾本文前述的道德的本质是追寻规范性和主体性的统一,而我们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规范性和主体性不仅不统一,反而是矛盾的,甚至一定程度上是激化的。具体表现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利益的分配和政策宣传导向,即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拥有量的差异,导致社会整体利益分配的不均衡,而我们的政策所主导的正如《纲要》所强调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规范性而缺少主体性。因此,我们接下来的注意力就应集中解决这一矛盾,注重社会整体资源的调控,均衡人们社会利益的需求,促使人们主动的遵行社会规范;同时也要注意到道德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全体人民的参与,强化民众个人的自我修养,增强对道德的认同感,也是我们建设的一个着力点。

参考文献

篇(6)

一、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

群众文化是人们职业外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的社会性文化。群众性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发展是人们以自我意识认识和把握群众文化的主观实践。自我参与在群众文化中显现着以“自我”为主体的自愿、自由、自主的个体意识,也表现为“自我”的积极参与,以及自我意识欲和他人相互作用的集聚意向。群众文化涉及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活动参与的全民性、活动地域的广阔性、活动内容的普及性,集中体现着他的社会性。

群众文化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通过人们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和自我发展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群众文化的过程及其过程所产生的作用与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群众的精神生活。自我娱乐本身就是人们的一种精神需求,也是群众文化的一种基本动力,它是导致人们能够积极参与的内在动力。也正是因为自我娱乐本身就是人们的一种精神需求。才能够出现人民群众广泛的自我参与。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群众文化活动以其广泛的参与性、大众性,在全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的自主意识普遍增强,表现在文化上,最明显的就是自我参与、自我欣赏、自我发展意识的增强,而且人们的欣赏口味越来越趋于随意性,审美需求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人们思想活跃,性情开朗,并不囿于电影电视的单向性,而是希望通过参与自娱性的文化活动,充分表现和体现自身的文化智能及艺术审美水平。无论是组织充满现代风味的卡拉OK演唱,还是一家人同台展示风采的家庭文艺大赛;无论是举办故事会,还是组织读书节,总是观者如云,参与者接踵而来,人们在观赏和参与中不仅愉悦了身心,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艺术情趣。这说明,由于群众文化活动是一项人们的自我意识很强的广泛参与性活动,就使得群众文化活动的需求在形式上表现为多样性,加之群众文化的消费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口味、年龄、阅历、知识结构、欣赏水平都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要满足他们的业余文化需求,就需要在群众文化管理上不断创新,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

二、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应着眼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群众文化起源于民族民间文艺

劳动者创造了文化,劳动产生了艺术。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艺是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深深植根于劳动人民的生产活动之中。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候,它的文艺形式从原始歌舞发展到实用艺术,文化艺术活动由自娱扩展到娱人。在奴隶社会,不仅乐舞、工艺美术及各种技艺不断发展,而且随着民间祭祀、庶民歌舞及民间诗歌的兴起,形成了与统治阶级宫廷文化相对立的传统民间文化,即群众文化。由此可见,民族民间文艺是群众文化的源头,是现代中国文化的根基。

早期的民族民间文化,受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其视野较为狭窄,表现形式较为简单,一般把生产对象和劳动过程作为主要的表现题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这种民间文艺逐步扩大了,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民族民间歌舞、武术、戏曲、曲艺、谣谚、皮影、剪纸、绘画等形式:反映某一民族或区域习惯风俗的礼仪、节日文艺活动、民族体育活动、饮食、民居、服饰、器具、建筑;在一定范围流行的语言文字、传统医药知识、有价值的手稿经卷及碑碣槛联等。民族民间文艺是一个民族情感和理想的载体,是大众愿望和审美情趣的体现,是一种文化生活。民族民间文艺有鲜明的个性,即口头性、集体性、流传性、通俗性。

民族民间文艺与群众文化水融、密不可分。群众文化吸收了民族、民间文化的精髓,包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形式和精华。今天,许多群众文化活动的优势,都来自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浓郁的地方风味。为群众文化提供了健康的思想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实践证明。群众文化利用当地的民间文艺形式开展活动,最易为群众所接受,最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亲自参与,才艺得到展示,心理得到满足,情绪得到释放,情趣得到提高,这是专业团体无法替代的,这也是民族民间文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最显著的特色和优势。民族民间文艺鲜活直观,朴实无华,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没有任何文件,没有任何命令,端午节吃粽子祭屈原;中秋节吃月饼盼团圆:相声、京剧为很多人耳熟能详,还吸引了许多外国人,“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从中得到最充分的佐证。可以说民族民间文化像一个磁场,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愿望,传承着民间文化艺术的精髓,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传统教育,也是群众文化活动最突出的表现形式。

虽然群众文化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民间文学许多内容和形式,但二者并不能等同,群众文化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传播手段都比民族民间文艺宽泛得多。正因为如此,群众文化管理创新就应该利用群众文化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形式,着眼于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不是完全照抄照搬。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13-02

在儒家思想中十分注重"礼、义"思想的建设,礼和义主要指精神。但是在现实中,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大量信息资源的涌入,同时带来的是网络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冲击,这样就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不到有效地宣传。在十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并且提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1儒家"礼、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1.1"六艺"中的"礼"。

在传统文化中,关于"六艺"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指古代时的所对应的学校教育,其中学科分为六种,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科。这是当时古代教育的基本学科,是儒家文化思想教育对学生要求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在《周礼・保氏》中就明确记载了:"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另外一种说法是指古代的六部典籍,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所谓礼者,不学"礼"无以立,在"六艺"中的"礼",则是作为古代时期儒家的礼仪的标准准则。

1.2"六德"中的"义"。

所谓"六德",是指六种美德。曾在《尚书・皋陶谟》中记载到:"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而这个"六德"则是"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这"九德"中的六种。儒家思想在《礼记・中庸》中提到:"义者,宜也 ",遵行"义"道德, 正确合宜的道理或举动。"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出自《 孟子・告子上 》,指公正、合理且应当做的。子曰:"义者,宜也。"即是义者,理义、道义、正义、公义。

2网络文化下高校大学生 "礼、义"品德的缺失的状况及原因分析

2.1网络中大学生"礼、义"品德缺失的表现。

在提高传递信息效率的同时,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问题也备受人们关注 互联网大大提高了传递信息和搜索信息的效率,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基本工具。与此同时,网络文明和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

2.1.1网络礼仪文明流失。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道德不文明的行为也开始在网络上泛滥起来。人们在享受到互联网数不尽的便利和好处的时候,也不得不忍受网络上面的一些庸俗、浅薄。网络的出现,让网络作为现代传播媒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由于手机和计算机的技术的发展速度结合互联网的完善,导致一些"随手拍"在一些论坛和贴吧很火热,某些学生和市民便会通过这种方式传递到网上,间接引起全网民的关注。因此就会频繁出现论坛、聊天室的网民们的侮辱、谩骂或者是,使用一些庸俗的网名、下流的语言。

2.1.2网络诚信意识淡薄。

我国网络上由于时代和互联网发展技术迅速,出现一些诚信意识淡薄的现象,有一些非常违反诚信的行为,像黑客攻击、网络欺诈、网上教唆犯罪等。还有一些属于网络违法行为,包括抄袭、剽窃、盗版制作权等一系列内容,或者传播虚假消息等。这些的都属于违背了我们的诚信原则,违背了我们基本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的"诚信"这一基本要求。

2.2高校大学生"礼、义"品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2.2.1个人信息鉴别能力不强。

在网络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许多大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上都不仅要经常跟计算机打交道, 并且需要借助网络工作平台, 会使大量的信息输入进计算机,然后通过从网络上查找信息、处理信息,特别信息量的大量涌入导致处理信息的复杂性、难易度不断提高。这个时候就特别需要我们大学生培养自己具有一定的对是非的信息鉴别能力,需要大学生通过个人自己良好地学习和实践让自己具备一定的认识信息、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这才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网络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职业发展的需要。

2.2.2学校管理教育不完整。

在现如今的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应试教育现在就出现了单一化的问题,传统的德育教育因其内容单一化、方式过时化,不能满足时代需求。特别是互联网的加入,让整个教育机制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和转变,创新意识教育、整体意识教育、坚韧品质和优良心理素质的培养等教育内容的欠缺让德育工作出现了问题。应试教育让学校、社会过于重视学习成绩的量化标准,从而使一些大学生变得光有知识,但是文明礼仪有很大的缺陷,受过教育却没有素质。正是由于高校管理教育的不完整,对"礼、义"教育的忽视,导致现在出现了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弱化,特别是违反道德规范的活动频频出现。所以需要通过互联网这个散发性的传播方式,让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入到校园,从而深入到人心。

2.2.3传统礼义教育宣传力度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特别是西方国家也有自己的之礼数。所以,礼数是社会关系之稳固,社会文明之基石。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人类社会到现在也没有没有超出这样的范畴。崇尚礼仪不仅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需求,而"明礼"也即当代公民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的立身之本。但是,现在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生活中,我们所接触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少,这样就使传统文化中的"礼、义"逐渐有淡化出人们生活的倾向,让传统文化失去融入现代社会的机会,浪费了我国固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资源。

3网络时代中儒家"礼、义"思想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3.1儒家"礼、义"对大学生思想认知的培育。

当今社会正在处于全球化的进程中,儒学具有鲜明实践性的学问,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很好的适应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能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对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礼、乐、孝、忠、信等观念我们要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3.1.1培养"礼"文化意识。

《论语・学而》说:"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里,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礼"是与等级、秩序、过程、效应相关连的,应势而生。每个大学生都应当学会是非标准的判断以及礼仪廉耻的辨析,学会反思并从中去领悟其中的含义,正所谓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要通过教育和不断的学习,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我们应该懂得弘扬中华礼仪文明,身为天下先,以"礼、义"为荣,弘扬中华礼仪文明,为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祖国建设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敬礼让是是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

3.1.2培养"义"文化意识。

《论语.里仁》中说到:"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即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无所谓赞成或反对什么,只要符合道理就行了,其中的"义"即道理。孟子把义作为做人的最高行为准则,认为在义和生命不能并存,即"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也就是要"舍生取义"。所以至于利和义不可得兼,如何取舍,更是不言而喻了。所以儒家文化重视人的德性品格的形成,重视德性的培养以及人格的提升。在中国文化的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以重视礼义廉耻、仁孝诚信为核心的传统美德体系。

3.2儒家"礼、义"思想在网络文化中的渗透。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连续传承,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儒家的文化自觉。从2001年开始,随着互联网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渗透,网络不再仅仅是一种信息传播手段或者工具,而且日益成为日常生活的媒介环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逐步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扩展到整个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网络文化正在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关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和文明礼仪教育也不得不从现实生活延伸到虚拟的网上。通过宣传中国传统儒家"礼、义"文化思想,传播在大学生身边,可以通过建立红色网站,重视广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对儒家了解的广泛积极性,从而调动大学生对于儒家文化的积极性、创造性。利用网络的拓扑性使资源增进思想交流和交锋,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利用网络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儒家"礼、义"文化的思想形成和发展,更好的应用于实践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陈伟宏, 马育秀. 突发事件微博舆论传播的特征及道德调控探析[J]. 求索,2012(8):216-218.

[3]吴光, 袁新国, 段丽丽. 儒学问答录[M]. 杭州:杭州出版社,2011.

[4]任强. 在理念与仪则之间--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礼义与礼仪[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28-134.

[5]钱穆. 论语新解[M]. 北京:三联书店,2002.

篇(8)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6―0020―0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个人的道德品质需要长期教育和熏陶,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也需要精心培育和引导。因而,只有将党员干部、公众人物、先进模范的示范带头作用与广大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景象,汇涓流而成江海,积小善而成大德,“道德花园”里才能绽放绚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成果。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强化宣传引导,增强认知认同

“知”是“行”的思想指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做好“知”的工作。“知”的过程,就是宣传普及的过程,就是增强认知认同的过程。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全社会强烈地需要凝聚和形成价值共识。这是“分众时代”的鲜明特点,也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起点。为此,必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采取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方式,通过开设道德讲堂、开展专题讲座、编写学习读本、刊播公益广告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宣传阐释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历史渊源、现实基础和道义力量,深刻剖析优秀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努力找准与时展的对接点、与干部群众的共鸣点,力争冲破思想迷雾、廓清模糊认识,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让主流价值观浸润人们的“心灵土壤”,成为人们的“精神罗盘”。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实践养成

“行”是“知”的实践转化。纵观五千年连绵不断而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越来越深刻地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修为和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公民道德建设的持续加强、学雷锋等主题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全社会的文明素质不断提升,最美人物、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层出不穷,修身律己、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尚荣知耻的社会风气蔚然形成。但在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下,也有一些人信仰动摇、信念迷茫、理想摇摆、思想滑坡、道德失范,这就需要每个人立足平凡、追求崇高、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推动主流价值的接力传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每个炎黄子孙的积极参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离不开每个社会公民的躬身践行。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示范带动,引领社会风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丈量着道德的高地,记录着精神的标杆,闪耀着时代的光芒,引领着前进的方向。

1. 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铸魂工程,既离不开人民群众这个主体、这个根本,又离不开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2. 公众人物责无旁贷。公众人物拥有更多的社会关注以及更大的社会影响,充分发挥公众人物的积极影响,让他们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担道义、守良心、当示范、作榜样”,就能让作为最大公约数的价值认同,更快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各个领域、不同群体中发挥“正效应”,增添“正能量”。

篇(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从内容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而儒家文化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分析儒家文化的精髓和糟粕,探讨如何基于儒家文化的精华来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儒家文化为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文化导向和文化资源

儒家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提供了文化导向。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思维模式,然而部分被人们长时间认可并且保留下来的思维方法即成为某种习惯,也就是本民族的思维模式。儒家文化在我国古代文化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儒家文化特定的思维模式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至关重要。

首先是儒家文化的一体化统筹思维。一体化统筹思维对于儒家文化而言,最原始的表现就是系统化的思维模式,该模式主要依赖于寻求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从思维层面来看,在儒家文化的整个发展进程中,这种最原始的系统化的思维模式能够协助完成对系统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制度的构筑。从组成上来看,儒家所奉行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理念、以礼为中心的社会价值体系、诚信笃定的行事标准与风格,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从国家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强调的是“富强、和谐、文明、团结”;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的是“公正、平等、自由、法治”;从个人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奉行的是“爱国、诚信、友善、敬业”。因此,儒家文化与社会化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统一的思想和理念基础。

其次是不断创新思维。该思维模式在过去的儒家文化发展进程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强调宇宙与社会都处在更迭不止的情形之中,世界万物都具有潜在的不稳定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是不断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且要有针对性地汲取我国先进文化文明成果,不断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并以此为依据,概括、总结、提炼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充分表现出刚柔并济的强大宽容性以及合理化之的思想特色。

儒家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提供了文化资源。当儒家文化被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又与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相融合时,儒家文化的思想精华被概括萃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成了儒家文化最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

儒家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定了精神目标。从过去到现在,时代的进步都是为了实现国富民强,和谐是其发展的最终目标。儒家文化作为过去时代所崇尚的最高价值观,其所谓的和谐主要强调了人与自身、自然、他人、时代之间的统一团结。然而要想实现时代的高度统一和谐,就要确保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国先富则民也强。荀子曾有云:“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姓。”古时之所以要让国家富强,主要是由于“民财足则君赋敛焉不穷”,虽有其局限性,但却让国富则民富的观念影响着每一个人。它所倡导的核心思想与儒家思想理念高度一致。

儒家文化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价值标准。儒家文化十分注重诚信,孔子认为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只有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交往才能够做到真正的长久,由此也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强调的诚信思想在儒家文化当中也是有据可依的。

借鉴儒家文化,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儒学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儒学是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植根于此并沿袭其优秀的思想加以发展的,应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弘扬儒家文化。同时,儒家文化中也有不少糟粕,在借鉴儒家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对其扬弃。

汲取儒家文化中的精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传承与发扬儒家传统美德,提升公民道德水平。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的环境下有必要加强儒家文化的宣传,重视儒家文化中爱国、诚信、明理的传统美德,从而提升人民道德水平。诚信理念从古至今都极为重要,但在市场经济下,人们想要拥有越来越多的名利,成功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越来越低,诚信思想也在逐渐流失。孔子就将“诚信”视作做人最基本的条件,曾有言云:“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就现在的公民来说,诚信不仅仅在于每个个体的伦理道德水平,更是社会与时代要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儒家文化主张的诚实守信,能够给当下失信现象频繁、背信弃义现象屡见不鲜的社会以强烈的警醒。此外,还有利于建立公民诚信思想,提升其道德伦理水平。

其次,学习儒学文化中“天下大同”的理想,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儒家文化中“天下大同”的理想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从儒学思想中吸取营养,并发现其时代价值。现如今社会主义发展逐渐成熟,坚持儒家的大同思想显得格外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深化诚信教育,社会的和谐要依托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此外,学习儒家文化不断创新的理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中不断创新思维给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动态的,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进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在目前取得的成就仅仅是暂时的,“三倡导”的提出也仅仅是短期的发展结果。时代在不断进步,经济在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也在逐渐趋于完善与成熟。总的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与进步是以实践为基础,以革新为目的,在完善中逐渐对其稳定性思维进行革新。

虽然儒家文化中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然而,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儒家文化发源于我国传统封建礼教的基础之上,其中许多方面依然是为了维护封建阶级的统治。因此,在学习和借鉴儒家文化时,必须有选择地对其糟粕的进行扬弃。例如:儒家文化中强调君臣关系,这显然与我们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强调“民主”的理念是不同的。另外,儒家思想中“非礼勿视、非礼勿言”等观念也不符合当前大众所认可的人民有言论自由等民主思想的理念。在民主社会中,只要不违反法律,人们有权利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有权利去了解、认知他们想知道的事情。只要不违反法律,人们的行动不应受到制约。然而,儒家文化的一些教条则规定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必须符合皇室贵族制定的行为规范,不允许人们对于统治者有一丝一毫的质疑。显然,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不应融入这部分儒家文化的理念。因此,在运用传统儒家思想来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须对其中许多不符合时代特征和现代社会理念的糟粕思想进行摒弃,从辩证的角度看待儒家文化。

篇(10)

中国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88-1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体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学校是进行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发挥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高校里发扬光大,是切实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可行和有效的途径。

一、作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论语”试点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经典著作《论语》,是理解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为了弥补目前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不足,提高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丰富同学们的精神生活,引导同学们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与锻炼多方面的技艺,来进行《论语》活动的开展,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建立了良好的平台,在校园中营造了"研习"儒家经典的氛围,让更多人"感悟"儒家经典的哲理,使《论语》精神在学生中得以传承与弘扬,从而在培养学生掌握过硬职业素质的同时,又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培育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二、“124”模式的践行

(一)切:研读经典,授课讲学

授课是解读《论语》原著的一种重要方式。研习班成立以来,邀请了对古典文学深有研究且经验丰富的老师,从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管理学等不同角度剖析《论语》原文,结合古今中外的人与事,对原著进行多元化的现代解读。这种做法不仅大大增强了同学们对原著的理解,更使大家从中汲取有益于当下生活的思想元素。除此之外,研习社还邀请名家为研习社举办讲座,以拓宽视野和思维。

(二)磋:细嚼慢咽,交流提升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论语》研习社自觉秉承其教育思想并积极付予实践。社团每周二开展交流会,商讨社团的运作事宜与交流个人的阶段性学习心得,提高对《论语》内涵的认识。同时,还通过征文比赛、图片展、《论语》研习刊物和社团网站的建设,为同学们提供切磋琢磨的平台,大家通过这些载体交流思想,“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让《论语》的精神内化为同学们的道德自觉。

(三)琢:学以致用,躬行实践

学习《论语》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同学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更重要的是要把儒家精神落到实处。因此,社团举办了校园环保活动、卫生间清洁活动,举办了针对《论语》精神实际化和具体化的“135”(一日三省五则)行动。

(四)磨:润物无声,升华弘扬

社团通过特殊的日子,把《论语》精神融入到有纪念意义的活动中,通过活动带给同学们以精神启迪。此外,研习社通过创办刊物和网站,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论语》精神,让《论语》精神走出社团,走出校园,乃至融入社会。至2010年10月,《论语》研习社已编辑十九期社刊,并在校园内公开发行。同时,在洗手间、食堂、宿舍、宣传栏等公众场所张贴“135”行动小海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135”行动中来,为校园的美化和同学们的心灵净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收获与思考

(一)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论语践行过程中,我们提倡高校教育的生活化,德育不能游离于日常工作和学生日常生活之外,德育是一种体验和实践,而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体验,最根本的途径是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学校在推广《论语》思想过程中,根据"80后"、"90后"学生的成长状况和思想状态,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是纯粹地讲解课本,而是和学生喜闻乐见、贴近生活实际的例子相结合,尊重了学生的情感表达和目标追求,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道德教育融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体悟做人的道理,将道德内化为学生的内在要求。

(二)研习的内容和形式多样

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书已出版不少,但一般都比较抽象,很难为学生所理解,所以我们要结合当今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智特点,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进行优化。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传授传统文化,创造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新颖方式,使传统文化为矫治高校德育无效化服务。在践行内容上,除了对原文解读外,还从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管理学等方面剖析《论语》原文的做法,极大丰富了授课的内容;讲座、活动体验、主题纪念活动和征文比赛等形式的增加,丰富了研习的内容,调动了同学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在授课方式上,不是采取教条式的教学方法,而是多采用交流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三)研读与实践并举,把《论语》精神落到实处

在研习《论语》的过程中坚持研读与实践并举,让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除了在《论语》课本上研习《论语》外,还要注重在日常的生活中体会《论语》的真谛,从细节中感悟《论语》真知。我们不仅仅要熟读和背诵《论语》原文,更要体会其中的精神,把《论语》思想落到实际。传统文化蕴涵着潜在的巨大的教育力量,那些传统美德一旦内化成人们的态度和信念,必将持续地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

参考文献:

[1]王福泉.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探索,2006,(10).

[2]罗继全,朱鹰屏.论传统文化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咸宁学院学报,2008,(02).

上一篇: 科技研究性论文 下一篇: 工程项目现场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