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6 08:48: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自主创新核心技术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必要性
从本质上看,世界各国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起因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恢复、提振经济的战略选择而提出来的。其共识是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率先走出经济危机,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1]。而历史经验也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如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第一次波及全球的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面对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例如,美国提出,将研发的投入提高到GDP的3%这一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基础科学、干细胞研究和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欧盟宣布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日本重点开发能源和环境技术,将新能源研发和利用的预算由882亿日元大幅增加到1 156亿日元。韩国计划到2012年投资60 000亿韩元研发绿色能源新技术,另外,还把加快“三网融合”作为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英国、法国相继出台了“数字国家”战略,德国推出“信息与通信技术2020创新研究计划”,倾力增强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英国还计划十年内在癌症和其他疾病领域投入150亿英镑用于相关的生物医学研究,这比英国以往任何时候对生物医学研究的投入都要多。俄罗斯提出开发纳米和核能技术,在2009年宣布投资2 000亿卢布发展纳米技术,使其成为国家“科技战略的火车头”。
2009年底,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确定工作启动,当时初步确定的领域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产业。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文件起草组也相应成立,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先是从原本的七个领域扩展到了九个领域,增加了“民用航空”和“海洋工程”两大领域。2010年年初起,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四部委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代拟稿,经过半年的意见征求,主要领域从七个扩为九个,现在又改为七个,但前后七个领域的产业内容已发生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已进一步定为七个领域、23个重点方向。“新七领域”为“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这一宏大规划,被业内人士看做继“4万亿”后中国政府启动的最大规模的产业计划。而这一计划,已瞄准发展结构的根本转变。
但是,从国际社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也就是说,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可能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而发达国家为维护和垄断自身的科技优势地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封锁政策[1]。例如,美国有极为严格的高科技出口制度,有20个大类的高科技产品不得对中国出口,并动辄以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为由,拒绝向中国输出技术。因此,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果我们的技术还是依赖国外,到最后仍然只能成为一个制造大国,不能享有高端利润,就会陷入恶性循环。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和标准的关键核心技术,发展一大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一大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才能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理论现状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它既涵盖了“战略”本身的重大性、长远性和未来性,也涵盖了“新兴产业”的新技术、新作用的特征[1]。例如,******总理(2009)在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时则指出,“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特征。同时,从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依据看也体现了“新兴产业”的特征(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1]。科技部部长万钢在两会期间表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战略性’是针对结构调整而言的,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这些产业是着眼未来的,它必须具有能够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可能性;‘新兴’主要在于技术的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仅仅依赖于技术创新,最重要的是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 赵刚(2009)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在国民经济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的和长远影响的行业,其次是着眼未来,必须具有成为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可能性。王勇(2010)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关系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1]。中国部分媒体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内,由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性进展所形成的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前提[1]。
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与关键核心技术相联系的。对二者关系的解释可从20世纪世界各国关于国家关键技术的规定中得到认识。例如,美国在1991年3月的《国家关键技术》报告中指出“国家关键技术”是对“对美国的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的技术”。如先进技术计划(ATP)、信息高速公路计划(NI-I),生物技术计划的人类基因组技术和环境保打技术计划的清洁能源及清洁车辆计划技术等,把关键技术与国家产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德国技研部委托弗朗霍夫系统和创新研究所与七个研究管理局合作提出的《21世纪初的德国关键技术》报告认为,所谓“关键技术”指的是“对国家经济有决定性影响;欧盟制定的《第四次研究、技术开发示范活动总体规划》把“关键技术”定义为:“能够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就业机会,增强社会凝聚力的跨部门、跨行业的通用技术”;韩国政府制定的“高度先进国家计划”(又称HAN计划,c-7计划)认为,“关键技术”是“能够给经济带来最大潜力,并对社会有综合效益的基础性通用技术和应用性产业技术”。这些规定都把关键技术与国家经济发展、新兴产业的兴起联系了起来。
第一次把关键核心技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联系起来的是国务院总理******,他在2009年9月21日和22日面向47名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大学和科研院所教授、专家召开的三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他指出,选择关键核心技术,确定新兴战略性产业直接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就会贻误时机。新兴战略性产业要真正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否则就会受制于人。其后,他又在2009年11月3日的《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中强调,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
当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形成也是与自主创新相联系的。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认为,“中国要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从科技大国走向科技强国,就必须加快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科技部部长万钢指出,“从国际社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发达国家为维护和垄断自身的科技优势地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封锁政策。因此,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如果技术还是依赖国外,到最后仍然只能成为一个制造大国,不能享有高端利润,陷入恶性循环。同时他还指出,中国要通过自主创新拥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和标准,着力发展一大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一大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理论评述
从以上理论讨论的状况看,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通过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是其重要手段。同时,也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通过自主创新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可使中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重要意义。就整体来讲,通过自主创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当然,从这些理论讨论的情况发现,尽管各国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提得较多,但并没有形成具体的自主创新路径,就相关的概念都还处于争论之中,例如,什么是战略性新产业?什么是关键核心技术?推行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究竟能够产生哪些效应?这些效应产生的机理是什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条件有哪些?都还没有作出完整回答。因此,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相关问题,形成明确、具体的研究路径是必要的。
1.可形成的具体研究路径分析。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发展趋势:(1)对问题中所涉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及自主创新等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并利用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条件和目的,建立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研究的逻辑起点。(2)为了有利于问题研究的深入,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背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条件进行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明确,将奠定继续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理论基础。(3)为了明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联系,可在前面的研究基础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作用过程进行分析。例如,关键核心技术与自主创新及关系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过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形式分析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详细研究,不仅从理论上回答了为什么要通过自主创新形式来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持。(4)为了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到底能够带来什么效应,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产生的产业市场效益、产业技术效益、产业带动效益、产业优化升级效益进行分析。这一部分的研究,可从理论上清楚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产生的效益,也可为后面的研究内容提供直接的标准。(5)为了更深入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可对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条件进行分析。例如:技术知识聚集、资金保障体系、畅通的技术推广路径和产品销售市场等。这一部分的研究,可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的探索提供逻辑参考。(6)为了能够探究出对实际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办法,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路径进行探索。例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有效政府服务平台建立、配套技术使用体系的建立、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的建立等。这部分的探究,可实现课题研究达到的实践指导意义的目的。 研究路径的结果分析。从以上研究路径看,可达成的预期结果有:(1)研究中形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的背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条件,这不仅构成了完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还丰富了新兴产业理论,也拓展了“战略”理论的范畴,具有研究理论上的创新结果;(2)该研究根据关键技术理论和核心技术理论形成了关键核心技术理论,具有理论上的重大创新,这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作用。同时,也拓展了“关键技术”理论的和“核心技术”理论,具有理论上的创新结果;(3)该研究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自主创新条件,探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自主创新路径,形成的完整的自主创新路径和研究体系,对中国有效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有一定实际指导作用,具有实践上的创新结果。
参考:
[1]王勇.战略性新兴产业简述[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技术转移;自主创新;耦合
[中图分类号]F061.5;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1-0061-06
围绕承接产业转移,研究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战略,对于安徽省实施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承接产业转移最终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产业的承接、对接、转化和创新能力。从历史经验来看,无论是美国承接英国的产业转移,日本承接美国的产业转移,还是亚洲“四小龙”承接美日等国产业转移,其成功经验无不是强调技术转移中推进自主创新。我国东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也警示我们必须要注重产业转移、技术转移和自主创新的有机耦合。所以对于皖江示范区而言,要紧紧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优化技术转移体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实现产业承接、技术转移和自主创新的高度融合,从而促进示范区产业创新升级和安徽省经济快速发展。
一、皖江城市带产业技术现状分析
1. 传统产业比重过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
近年来,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2011年,安徽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8,33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5%,其中皖江城市带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大约占据了全省88%的份额。但是,从总体来看,皖江城市带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安徽省GDP的比重仅为9.5%左右,传统产业仍占90%以上①。从高新技术龙头骨干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来看,2011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1,335家,营业总收入亿元以上的551家,其中营业总收入过10亿元的83家企业几乎都集中在皖江城市带,仅占总数的4.64%,呈现出数量少、规模小的特点。
2. 自主创新能力低
纵向比较,皖江城市带的高新技术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从总体来看主导力不强,数量不多;横向比较,则与发达地区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重要原因[1]。《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2011》显示,2010年皖江城市带研发经费投入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1.48%,投入小,持续创新能力不强。同时,皖江城市带产学研互动性不强,多数企业研发投入低,主要从事组装加工,低附加值产品比重高,精深加工少。
3. 产业发展不具备规模竞争优势
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800万,据世界第一,2011年继续居全球第一。而10年前,我国汽车年产量仅仅只有300多万辆。规模的扩张,带来的是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但是皖江城市带的集群式经济组织大多由“小而全”的企业构成,大多数企业都没达到最低经济规模的要求。以皖江城市带18家特色产业基地(其中国家级6家)为例,2010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881亿元,利税总额267.6亿元,但是所有基地的企业总数却达到了3,932家,上述两项指标的单个企业平均数为0.73亿元和0.068亿元。可以看出,单个企业的经济规模很小。同时,由于行业协调与指导的缺失,产业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低的矛盾突出。此外,皖江示范区内大多数企业群体之间竞争多,相互联系配合少;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品牌建设意识缺乏,整体竞争力不足。
4. 资源环境压力逐渐增大
皖江示范区建设必须立足于可持续发展, 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但是,皖江城市带工业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较低,能源、原材料等传统工业、资源型工业占据了主要份额,总体上来看污染问题形势严峻,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压力很大。巢湖流域严重的水污染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现实情况。资源环境的压力,势必会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不利影响和制约。
二、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教训
从自主创新和技术转移的视角分析,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一般存在着两大误区:一是想当然的认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会自然而然地推动我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以为可以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就等于拥有了高新技术;二是重视技术引进和外资引进,忽视技术学习和自主创新。拉美国家在产业承接中却被动的迎合产业转移,放弃自身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动权,忽视技术学习和自主创新,以致陷入发展困境。而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和地区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积极进行技术学习,实现了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飞跃,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
1. 拉美教训
受到发展经济学的结构变动模型和线性发展理论的影响,20 世纪50 年代中期起,许多拉美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以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取代了原先的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的工业发展战略。各国政府纷纷集中优势的资源、要素,采取扶持“幼稚工业”的产业倾斜政策,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外资本投资本国制造业,大力发展重工业和制造业,工业年均增长8%以上,国民经济年均增长6.5%。20世纪60年代,拉美各国的经济全面腾飞,除个别国家外,拉美主要国家人均GDP一举从400多美元提升到1,000美元,个别国家甚至达到1,500美元左右,创造了被人们普遍赞誉的“拉美奇迹”。但是,以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等国家为代表的拉美国家直到现在,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美元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被视为遭遇“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国家,并且看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
拉美国家面临的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技术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视角来看,拉美国家普遍缺乏技术学习和自主创新,则是其致命的失误。拉美国家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缺少巨额长期投资使得科技创新难以进行。总体上说,拉美国家历来不够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主要依赖于引进外国技术。一直以来,拉美国家都没有意识到知识及创新的重要性,他们试图依赖市场来完成技术发展和结构升级。然而事实证明,贸易自由化和放松管制并没有带来经济的大发展,却破坏了当地生产活动中通过“干中学”积累技术能力的机制,错过了抓住知识经济的机会,结构升级也非常缓慢,甚至停止不前。值得注意的是,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进口替代时期,拉美国家也曾经试图通过贸易保护的工业化来改变自身一味依赖自然资源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改变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不利地位。但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却放弃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外国资本和市场的力量使大部分拉丁美洲国家又重新走向了静态比较优势的发展道路。拉美的发展模式仅仅依靠非熟练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基本放弃了国内技术能力和本土基础性R&D努力等“知识密集型”的活动[3]。
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并购浪潮和大量的FDI涌入使得拉丁美洲地区主要作为两种角色参与世界经济:一是日益成为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工业产品(钢铁、纸浆、铜和蔬菜、油等)的供给者;二是在装配线工业模式下利用非熟练劳动力为发达国家生产廉价商品。所以目前在拉丁美洲就出现了两种难以改变的支配性的国际专业化形态:南椎地带国家专业化于自然资源加工工业,而墨西哥和小的中美洲国家则从事装配线制造业,所有这些在国际生产供给链上都是低附加值的生产活动。拉美国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充分说明了作“初始”的技术学习能力、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极端重要性。
2. 日韩经验
1968年,日本GDP总量达到1,000亿美元,在经济规模上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在此后不到10年的时间里,日本人均GDP继续高速增长,并基本保持了社会稳定,平稳度过了中等收入陷阱。而韩国的人均GDP则在1995年达到了11,469美元,成功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优先发展科学技术,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转型是日本和韩国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共同做法。
20 世纪60 年代,日本大力实施“技术立国”战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0 世纪80年代,日本开始将那些比较优势快速递减和逐步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外转移,对东亚地区、东南亚及我国沿海地区展开垂直梯度的直接投资,不断提高其国际分工地位,逐步建立了基于新应用、新技术的新的比较优势,有效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实现了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赶超发展。如1957年~1990年间,技术进步因素对日本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6%②。 “技术立国”以及21世纪的“知识产权立国”战略使日本成为东亚地区工业化的先行国和经济发展大国。
1982年,韩国正式提出“科技立国”战略。该战略明确提出,要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原有产业,大力促进从轻工业向重化工业再向电子工业和高技术工业的转型,降低对国外技术的依存度。韩国一直把基础研究视为整个国家技术的源泉,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提升高附加值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成功实现了经济赶超和发展跨越③。进入20 世纪90 年代,韩国为了降低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技立国”战略,开始大力发展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入21世纪,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格局,韩国提出了“第二次科技立国”战略,核心内容就是要实现从“引进、模仿”创新向“创造性、自主性”创新的转变。2011年年初,韩国知识经济部公布了2020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思路,提出要实现从“快速跟踪”战略到“领跑者”战略的转变,并实施“独一”未来成长战略。作为“科技立国”战略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来韩国大幅度增加了对R&D的投资,反映了政府政策从促进轻工业、传统工业到关注重工业、技术型工业,再到发展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重大转变④。
三、技术转移与自主创新的耦合机制
耦合是物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4]。本文认为技术转移与自主创新是相互耦合的关系。这里耦合的含义是指技术转移与自主创新不仅仅是静态的交叉重叠的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关系,二者应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二者相得益彰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为承接产业的目标服务。
技术转移包括很多方面,自主创新内同样也具有丰富的内容,实现二者的有效耦合必然要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对实现二者的有效藕合的作用却不尽一致。本文仅针对二者耦合过程中的典型的、有代表意义的方面展开研究,将二者的耦合机制归纳如下三个方面(见图1):
1. 组织机制
这是技术转移与自主创新宏观外部的耦合域。这里的“组织”的含义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狭义的创新网络的“组织”,又包括形成这个网络组织的制度,其中制度又包括创新的文化氛围和激励创新的政府政策。
(1)创新的网络结构。高等院校和有关科研单位是知识创新的主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中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技术转移”。一般来说,企业研究机构、大学科研机构、政府研究机构、非营利研究机构等是创新的生产网络;教育系统、培训机构,技术咨询服务系统等是创新的传播网络;企业、政府等是创新的传播网络。
(2)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对创新的作用;二是如何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对于某一地区而言,积极培育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尤其重要。同一个地区的企业在互相学习、竞争的过程中使得创新的意识和理念不断渗透到企业组织机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从而催生区域内的创新文化氛围。对单个企业来说创新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外部经济性的行为,即在创新过程中,企业所得的收益小于整个社会所得的收益[6]。同时,企业和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通过产学研的合作,在区域内相对信赖的气氛中交流和分享技术,互相激励,共同创新,共同追求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这就形成了区域内部互相带动的创新文化。
(3)政府激励创新的制度供给和政策支持。区域创新体系对发展区域经济、提高区域收入的重要性会促使区域政府重视对技术转移和自主创新的激励新的制度供给和政策支持。政府通过制度创新、体制建设,消除区域创新体系的制度障碍,打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税收优惠、人才引进、市场建设、基础设施、服务质量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同时,政府可以集中技术转移和科技开发中心构建有效科技创新平台,形成技术转移与自主创新互动发展的有效机制,实现经济与科技互动的良好局面。
2. 投入机制
(1)人力资本投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总是倾向于把技术转移到人力资本积累相对丰裕国家和地区。而人力资本水平的高低一方面决定各国的技术能力,因为先进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依赖于各国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另一方面人力资本水平决定先进技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因为先进技术毕竟需要相应素质的普通劳动者与之相匹配[7]。要通过增加基础性人力资本投资、培育研发性人力资本、注重生产性人力资本累积等途径,积极承接国内外先进技术转移,不断提高区域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R&D经费投入。经费投入是确保区域R&D活动的前提。技术转移和自主创新的R&D经费都倚赖政府投入、企业投入、科研机构投入、风险投资、银行借贷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社会投入。特别是金融机构参与到区域创新体系中,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广泛的融资渠道,通过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运作,为创新活动的各个环节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3. 转化机制
(1)企业载体。企业在开放型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为了市场竞争的主体。作为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企业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8]。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还难以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高校和有关科研机构必须继续担任技术创新的中坚角色,加强核心技术和竞争前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以帮助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服务平台。科技中介组织主要为科技成果的需求方和供应方搭建沟通的桥梁,协助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进行科技成果的交流与转让,消除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中由于主体间缺乏知识和技术流动的平台而产生的诸多障碍。行业协会、中介型服务组织(如市场调查、技术咨询、资产评估、会计、法律、职工培训机构等)以及提供研究开发和技术支持的机构,是提供创新的孵化平台。
四、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技术转移、自主创新耦合的对策建议
1. 确立企业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在因地制宜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强调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产业竞争领域的研发活动应由企业来承担,并把企业的技术需求作为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来源[9]。因此,应将确立和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作为自主创新的突破口,引导企业成为新技术的主要创造者,科技成果的吸纳者,创新人才和创新资金的投入者,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拥有者,产业发展先导技术的引领者。要继续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而确立和形成以企业为主的区域创新体系,从体制上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10]。
2. 培育创新型的产业集群
目前,皖江城市带的家电产业集群(以合肥、芜湖、滁州为主)、汽车及零配件产业集群和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以合肥、芜湖为主)、轻纺产业集群(以安庆、芜湖为主)、冶金产业集群(以马鞍山、铜陵为主)、化工产业集群(以沿江石化和精细化工为主)和建材产业集群(以芜湖为主)已经初具规模,部分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非常明显。但许多产业集群的层次较低,创新性不强,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还非常小。所以,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现有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从内部自我深化和外部资源利用两个方面升级产业集群,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一是过生产技术升级、产品升级等途径,实现产业价值链低端到高端的]进;二是使本地产业集群融入外部先进生产网络,并与之建立纵向的差异化分工联系,从而促进集群内企业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与生产能力的提升。
3. 组建广泛的区域协同创新联盟
要加强区域技术创新资源的整合,尤其是加强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起自主创新合作的联络网络和常规工作体系[11]。皖江城市带的产业升级,有赖于技术进步,而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则是技术进步的不竭源泉。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任何单一企业的技术创新都无法适应技术竞争的需要。对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表明,建立技术创新联盟是跨国公司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手段[12]。在技术创新联盟的技术研发过程中,可以实现联盟企业成员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优势共享,推动企业的技术水平提升档次,提高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所以要鼓励皖江城市带各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加强合作交流,组建专业性区域协同创新联盟,进行联合研发,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着力打破承接产业转移中的技术障碍,实现产业技术创新,全面提升皖江城市带的产业技术水平。
4. 搭建区域创新的服务平台
一是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要积极引进知名专业中介机构,围绕战略咨询、网络信息服务、高新技术服务、金融创新服务等重点领域,发展一批新兴中介机构,通过规模化、市场化、规范化运作,举办各类贸易和投资洽谈会、展销会、交易会,加强与发达地区的联系和交流,为产业集群创新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二是搭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要充实有网络平台内的信息资源,拓宽网络平台的辐射范围,进一步优化现有科技信息网络平台。建立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等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为各类创新主体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服务。三是完善促进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体系。要通过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来创造软环境,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促使他们积极参与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为皖江城市带各类自主创新主体提供服务。四是发挥科技服务类行业协会的作用。要积极组织协会会员开展市场开拓、行业协作、经验交流等活动,努力规范行业协会的行为、提高行业协会的声誉,提升科技中介服务类行业协会的影响力,扩大其覆盖范围,充分发挥科技服务类行业协会在区域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5. 构建区域创新的政府支持体系
皖江城市带各地方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努力提升自身公共服务水平。要积极推进皖江城市带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跨部门业务协同,促进政务网站群向功能服务型转变,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在皖江示范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各地政府要制定适合地区优势和特点的招商引资目标和政策,有选择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通过产业链招商等形式,引导区外产业集群的转移。要为承接产业转移中的企业自主创新和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中介组织、政府之间的协同创新提供全面的金融、财税、土地、人才等政策支持。
[注 释]
① 根据《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2011》、《2011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公报》中有关数据计算整理。
② 转引自:王春法,《国家创新体系与东亚经济增长前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第232页。
③ 在20世纪80年代,韩国在R&D上居于领先地位,韩国工业提供资金的R&D的比率超过台湾3倍、巴西或印度19倍、泰国将近50倍或者墨西哥的380倍(转引自桑加亚·拉尔,2000,第163页)。
④ 1981年以来韩国、巴西两国R&D投入强度的]变情况与两国人均GDP]变趋势高度相似:20 世纪80 年代韩国、巴西R&D投入强度起点的差距并不大,但随着韩国"科技立国"战略的确立实施,韩国R&D投入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态势,并于2007年达到3.47%,超过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位于世界前列。长期以来,巴西科技进步与创新不受重视,R&D投入强度始终在1%以下徘徊。
[参考文献]
[1] 张海林.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研[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3-27.
[2] 孟丽,潘理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3):107-111.
[3] 贾根良,于占东.自主创新与国家体系:对拉美教训的理论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6(6):82-87.
[4] 吴勤堂.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J].管理世界,2004(2):133-136.
[5] 黄卫平,李娇.国际产业转移平台与技术转移探析--兼论中国促进技术转移的对策[J].经济经纬,2008(4):24-27.
[6] 杨丹萍.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耦合机理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5(8):18-20.
[7] 邹薇,代谦.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J].中国社会科学,2006(11):26-38.
[8] 唐乐乐,苗长虹.产业转移与河南省产业技术学习及自主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8(8):99-101.
[9] 张雪梅,王双.国外科技发展模式与我国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构建[J].中国国情国力,2007(12):44-48.
[10] 戴庆华.江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自主创新[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6):22-24.
[11] 钟敏.“泛珠三角”区域自主创新与技术转移分析[J].经济纵横,2009(8):57-59.
[12] 袁兢业.基于技术创新联盟的企业竞争力构建[J].改革与战略,2005(9):74-77.
The Coupling of Industrial Transfer,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 Example of Wanjiang City Belt
Wang Xianzhu, Cheng Zusong, Wang Chuanbin
从企业资本构成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汽车企业可以分为四类:国有企业、合资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笔者从创新资源和创新动机两个维度分析了四类企业自主创新的可能性,如图1所示。
从创新动机上来看,实力最弱的奇瑞、吉利等民营企业的创新动力较强,而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和合资企业的技术掌握能力制约了其创新的动力;在我国的外资企业以零部件和设计公司为主,以先进技术输入为主,创新的动机较低。从创新资源掌握情况来看,国有企业是自主开发的绝对主体;合资企业在市场换技术战略中的特殊角色,是衔接我国汽车产业和世界汽车产业技术的中间环节;民营企业在这四类企业中实力最弱,但其市场和创新观念强,是创新的生力军,目前主要扮演集成创新的角色。
由以上分析可见,我们应该从系统的角度看待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过程,赋予不同类型的企业相应的角色,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各类企业的多赢。国有企业是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绝对主力,其承担着提升整个汽车产业创新能力的重任,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在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合资企业是汽车产业二次创新的主体,民营企业是汽车产业创新的生力军,目前其以集成创新为主要方式,未来会在自主开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外资企业作为先进技术的输出者,其作用也不容忽视。
针对不同的创新主体我国政府的支持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如表1所示。对于国有企业,为了激发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的动机,政府已经由对重点企业的支持转向支持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合资企业方面,政府承认并鼓励合资企业在自主开发方面的作用,在相关政策中政府也多次提出鼓励技术转移和合作技术开发以及自主品牌的支持倾向;从资金和项目资助的方式,支持民营企业的关键技术创新。例如,2006年8月奇瑞、吉利等整车企业入选了国家三部委启动的我国创新型企业试点。另外,对于外资企业,政府目前采取从以引进技术为主转向引进技术、引进开发资本投入的方向的方针,支持外资进入研发领域。
二、自主创新的技术突破口选择
我国汽车产业通过合资实现“技术引进”,然后实现零部件的国产化,最后实现自主开发,这个政策实行了几十年也没有取得成功。我国本土汽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合资企业存在“技术空心化”的负面效应,未掌握核心技术的内资企业在合资中几乎毫无例外地处于被动地位。要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必须选择技术突破口,总体而言有三个趋势:
趋势一:在传统技术方面,鼓励自主创新,希望通过自主创新继续掌握汽车车身开发技术,并尽快形成底盘以及发动机的开发能力。汽车产业政策规定:汽车生产企业要努力掌握汽车车身开发技术,注重产品工艺技术的开发,并尽快形成底盘和发动机开发能力。这表明,我国目前首先要发展的仍然是车身技术,接下来则是发动机技术以及底盘技术。
趋势二:在汽车电子技术方面,汽车零部件技术是我国汽车创新发展的基础,电子化和模块化是未来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产品中的广泛应用,汽车电子产品占整车价值的比例已由80年代末期的5%上升到目前的25%,未来几年音响和通讯、电子与电器以及引擎系统增值潜力较大。
趋势三:新技术的发展方面:以节能环保为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混合动力和氢原料的新替代能源技术;以柴油技术为节能领域,提升新型柴油机技术的能耗水平。国内外汽车界有关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路线已基本达成共识,中近期应主要发展柴油技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以降低油耗和排放;远期则主要发展氢动力汽车。如表2所示,我国的主要汽车企业新能源技术以混合动力为主,已实现了样车生产和验收,但与国外相比,在柴油技术方面的开发明显不足,根据我国汽车工程研究中心的统计,欧盟2005年柴油汽车的达到了总产量的50%;美国2005年也达到了总销量的56%。因此,加大在柴油技术领域的开发力度是今后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点之一。(如表2所示。)
三、发展对策
笔者从技术创新突破口选择、创新主体、创新方式三个方面分析汽车产业创新的基本思路,在选择好技术创新突破口,确定创新主体的基础上,产学研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对于创新的效率有重要的意义,另外,政府要从政策引导和激励等方面营造有利于汽车产业创新的环境。如图二所示。
第一、针对不同的技术方向确立不同的创新主体和对策
对于国外成熟的传统技术,应该坚持消化吸收基础上的自主开发的方针,以国有企业、合资企业为创新主体,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消化吸收体系,尽快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对于汽车电子技术,应该坚持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的方针,以合资企业和零部件企业为创新主体,在与国外先进零部件企业或整车企业技术合作的过程中,积极学习、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应该坚持自主研发为主的方针,以研究机构和大型国有企业为主体,政府要从政策、资金、税收优惠等方面,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
第二,推动不同类型且的合作创新
上海大众、通用公司等合资企、业采取中外双方各自50%股权的模式,外资方提供核心技术,中方不掌握核心技术。国家要出台外资企业技术转移的规定,从税收优惠等方面对于合资企业技术转移、自主开发项目进行适当资金补助。我国本土企业的底盘、安全技术、汽车电子,车身设计等关键技术水平较低,随着国内消费者日益成熟、需求日益复杂化,国外整车企业需要设计真正符合本土消费者的产品,国外企业成熟的技术在我国存在适用性的问题,本土企业应利用了解市场需求的优势,积极引进消化国外成熟的技术,增强企业对核心技术的理解和集成能力。政府要引导和支持大企业集团进行产业层面上的重组,合理布局企业分布,使汽车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易于形成网络,
促进协同创新的发展。鼓励企业和其他供应商、零售商、商等在各方面进行交流和合作,提高集群整体创新能力。
第三、积极提升产学研一体化程度
1创设实践环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教师应注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指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元、角、分的认识”和“千克、克的认识”是二年级的教材内容,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盲目的接受,死记硬背,难以理解,不会用书本上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教师设计了一份调查报告,创设一个“虚拟超市”的情境,利用网路,让学生进行“网上购物”。学生兴奋不已,都迫不及待地想做网上“顾客”。根据电脑显示,学生自己可以充当售货员,点击食品到盘称上去称,然后根据单价算经额。也可以是顾客,任意地购物,但要注意节约,有计划地花钱,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
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既学到了数学知识,又接触了生活实际,还学会了网上浏览和网上购物的知识,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可以通过网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长了学生的才干。
2创设情境环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如:六年级数学《圆》一课在探讨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车轴要安装在圆心位置这一问题时,教师借助网络的资源共享优势下载了一个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一片绿色的草地,一只小猴子坐着一辆安装着方形车轮的车,在音乐的伴奏下开始前进。只见小猴子被车颠簸的一上一下的,学生们哄堂大笑,教师则借助信息技术接着趁热打铁,因势利导,让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为什么小猴子会感到颠簸呢?是不是车轮没有棱角坐在车上就不会感到颠簸了呢?境中有趣,趣由境生,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紧接着教师又出示了这样的画面:小猴子坐在安装着椭圆形车轮的车上,伴随着音乐驱车前进,仍见小猴子随着车轮上下颠簸。“这又是为什么呢?”问题的又一次出现使学生在开心、恢谐的情境中兴致盎然,由“趣”到“思”,学生们经过热烈的讨论,不仅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了这一现象,而且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车轮做成圆形的,在滚动的时候,因为车轴安装的位置就是圆心,车轴到地面的距离可以始终保持不变,这样车子在前进时,就会保持平稳,所以车轮要制成圆的。肯定了学生的回答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再次看屏幕:一只小猴坐在安装了圆形车轮的车上,唱着歌平稳的前进。车轮向前滚动时,车轴“画”出了一条与地面平行的直线,直观的解释了车轴与地面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的道理。
又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教师运用课件展示了生活中的各种对称的实物、图形,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直观的感受,弥补了生活中见识的不足,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围绕教学内容,整理有关的直观图片运用信息技术几种展示在学生面前,弥补学生生活中见识的不足。
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探索的欲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有了思维的活跃,也就燃起了创造性思维的的火花。
3直观形象展示,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教师针对重难点内容,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想象,之后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真实的内容验证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想象,再通过口语表达展示自己的情感与想象,使思维更具深刻性,广阔性,独特性。
如:在数学《角的认识》一课,从实物中认识角的环节教师进行了这样的设计:先用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实物让学生独立找角,看谁找的准,找的全,然后同桌交流,在集体汇报时,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用课件演示脱去实物中角的外衣,看看角的真面目,从而抽象出角。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再让学生自己总结什么是角,这样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物为切入点,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找角,感知角,建立角的表象,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抽象表达,使思维更具深刻性与逻辑性。
又如:在数学《分数的认识》一课认识四分之一时的过程。教师首先创设情境:在校园中有一块正方形的空地,其中四分之一要交给咱们班同学来绿化,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把这块正方形空地的四分之一表示出来吗?
接着用课件出示了方法:(1)折一折,用你手中的正方形,折出它的四分之一。(2)涂一涂,折好后,用彩笔画斜线涂出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3)涂好后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得到这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的。看谁的动作轻快,方法新颖。之后教师借助实物投影展示课学生的不同分法。教师没有就此结束而是接着用课件补充了学生没有想到的不同分法。这时老师又抛出了问题:“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中,得到的一份的形状不同,大小相同吗?”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让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利用课件进行演示,验证。最后让学生自己准确规范的语言说出结论:都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大小都是这个正方形的1/4。同一图形的四分之一形状可能不同,但大小相同。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处在积极思考的状态,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课件的展示验证和语言表达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4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认识正方体后,教师课件出示两三个展开图,让学生想能否拼成正方体,再通过剪、折、粘,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时教师利用课件进行演示,验证。再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想象,试画展开图,看一看你能画出多少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先给足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接着让学生汇报交流,在汇报每一种方法时教师都用课件演示学生汇报过程,这样学生表达与课件的动态演示相结合,给其他学生以视觉听觉相融合的感受,这样理解的更透,而且在学生汇报演示的同时又一次次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了学生的灵感,学生又想出了新的办法。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172-01
随着科技时代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大。为了满足社会的强烈需求,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信息技术教学开创新的教学模式。
1 “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我们知道,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地传授学生知识,学生就没办法做到“举一反三”,他们只知道对某个问题进行解决,却不懂得如何解决某类问题,长期下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渐削弱,他们也对学习信息技术失去了兴趣和热情。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让他们能更加自主地学习,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地学会独立思考,不再依赖于老师的指导,老务必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和创新。具体来说,老师在教新的知识内容时,不用全部都讲明,而是给学生留出充裕的时间,让他们自己通过实践进行探索,找到学习的最佳路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无形中得到培养,而学生的自我探索也有利于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2 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学习环境
如果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即使学生想更好地学习也没办法集中注意力。所以良好的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的课堂教学情况,从学生的具体出发,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在创新氛围中去探索、去创新。举个例子,老师在讲word这部分知识时,可以提问学生“如何在word中插入自己喜欢的图片作为背景图片呢?”。学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会自己动手操作,探索答案。有时候会出现错误,但是还是继续进行不断的尝试,最后有的同学发现可以使用“插入”――“图片”这条路径,而另外有的同学找到了直接复制粘贴的路径。通过这种有趣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索,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增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创造性的环境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3 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创新灵感
老师如果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局限在课本知识里,那么会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和禁锢,他们的思维没办法得到发散,他们只会在一个框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没办法想到新的解决途径,这样的话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更谈不上了。为了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创新灵感,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老师可以将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探索和研究,从生活中找寻答案,获得更多的思考灵感。例如,老师在讲新课之前,可以问学生“信息获取的途径有哪些?生活中你们是怎么获取信息的?”学生便七嘴八舌地说出答案。通过这种联系现实生活的教学方式,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他们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便会不断搜索平时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找出各种各样不同的答案,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意培养。
4 打破传统的教学路径,培养学生自主创新
我们知道,在过去信息技术的教学路径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为学生解答课本中的问题,学生没有自主思考和学习的空间,他们的思路只会跟着老师走,完全失去自己的学习方向,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利于学社的素质发展。为了改善这种教学现状,老师应当敢于打破过去的教学路径,在进行教学之前,让学生先自主地预习,将问题记录下来,老师在课上并不是先讲知识,而是询问学生关于在自主预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并为他们进行解答。不过老师在解答之前,可以让学生猜想可能的答案,然后再一步一步地引导他们。只有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对教学路径的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学习,从而保证了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5 任务分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如果老师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任务分配实行“一刀切”的做法,只会让基础差的学生“吃太撑”,让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老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应当科学地运用“任务分层法”。所谓任务分层就是老师根据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对所布置的任务进行分类分层。老师可以将任务按难度进行分层。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老师可以安排一些基础性的任务让其完成;而对于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老师可以设计一些难度系数较高的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这种分层学习,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完成任务,在获得成就感后,学生便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合适的能力范围内进行自主探究和创新学习,他们完成任务之后会有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可以作为动力推动他们完成更高一级的任务。
6 结语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教学需要老师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特点,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为学生营造具有创新性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探究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从而提高了信息技术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一、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机理
(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众多企业和机构聚集在一起有利于获取创新资源。创新资源越容易获取,创新就越有优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区内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利的制度环境、技术支持环境、孵化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劳动力环境。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大都靠近大学和科研机构集中的地区,大学等科研机构与企业间形成的科研网络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提升。第二,有利于人才的流动。人力资源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产业集群便于企业了解人才,也便于人才了解企业;这样就促进人才在区内的自由流动,并能有效降低企业搜寻人才的成本。同时,由于高端人力资本在产业集群内积累和流动,使技术创新过程中形成的隐性知识在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失真度减小,从而提高创新技术扩散的效率。此外,由于地理临近,增加了企业间通过各种正式或非正式途径交流的机会,使得集群内的知识尤其是缄默性知识传播非常快,形成溢出效应。第三,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形成后,集群内紧密相邻的企业由于共同的区位缩短了竞争的过程,激励了当地供应商的发展,加速了相关产业不断出现新的竞争者,出于对技术创新的内在需求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结合集聚区内的创新资源优势,迫使企业形成了各种促进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二)技术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
技术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从产业集群的历史经验看,集群的形成主要因素很多例如:创新时机、产业特征、区域环境、偶然因素、政府的支持等。其中技术创新是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因素。这是因为技术创新来源于市场需求,并服务于市场需求。它包括企业整合、创新资源进行研发、开发生产出新的产品、并进行商业化获得创新利益,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技术创新又衍生出对其它市场主体新的各种市场需求,从而导致新企业的诞生,或者诱导其它企业也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先创新企业的需要,该地区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相关配套机构也不断进驻该地区,从而促进了地区产业集群的形成。第二,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保证。企业只有不断地技术创新,才能不断降低成本,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企业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主体和基本单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发展,只有企业生机勃勃,产业集聚才具有生命力。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受行业特点的影响,必须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只有随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内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才会带动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实现了优化和升级,从而增强了集聚区的活力,加强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此外,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提高其竞争力的保证。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长久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经济体都面临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尤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表现更为明显。哪个企业技术力量强,其便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每个企业都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同时也提高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自身的竟争优势,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竞争力的有力保证。
二、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对策建议
(一)通过业务外包加强产业集群,增强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辽宁高新技术产业中,大型企业较多。由于产业结构偏向重型工业,因此,老工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多数要以国有大型企业为核心。众所周知,企业规模越大,管理成本就越高,资金周转也会减慢,为了提高大企业的生产效率,国有大型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集中自身的物力、财力把企业发展的重点放在核心竞争力的构筑上,对生产过程、工艺进行重新界定,控制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把非核心的配套业务外包给其他中小企业。这样核心企业可以通过组装化生产采购体系,实现生产的灵活专业化,通过产业配套实现近距离采购,既分散了成本和风险,也能够克服由于经济、制度及技术等环境快速变迁所造成的不确定性,还节省自身的资金和管理成本,是这些大企业可以利用更多的资源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带动了相关小企业的发展,这样大企业和相关小企业便可快速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因此,鼓励业务外包是促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促进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的发展
从产业集群发展的国际经验来看,中小企业是产业集群活力和竞争力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为此,辽宁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特色经营,主动为大企业、大公司配套,打造优势产业链;加速企业技术、人才、资金的合理集聚,形成一个技术先进、专业化程度高、与大企业协调发展的辅机配件产业群体;推动中小企业的专业化集聚,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加速集中到统一规划的产业园区内,优化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促进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扩大产业规模。要按照产业链形成规律确定产业分工及布局,并制定有效的产业政策导向,分类指导推进,把产业链做大做强。
(三)发挥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服务作用
产业集群虽然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在发展产业集群方面完全放任。世界上许多国家产业集群的发展,都是在政府制定的区域发展规划指导下完成的。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和引导。政府对产业集群进行适当的政策引导将有助于形成多样化的、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的产生、发展和壮大,并会使产业集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耦合,从而使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得到放大的效应。因此,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推动。政府在加强对产业集群的引导和规划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其一,产业集群的建立目的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利互惠的效果,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全越好,而应按照比较优势,求专求强,追求既定成本内效应最大化。其二,鼓励集群形式的多样性。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推动不同形式产业集群的形成。同时,区域之间要加强规划和协调,注重个性与特色,根据地域特点,资源特色,采取灵活多样的集群形式和联合深度。不能为了“集群”而集群,做到错位发展,防止一哄而上和过度竞争。同时也要避免产业集群只是成为是一种“地理”上的集中,而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集聚体。其三,政府要建立良好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其包括建立产业带、产业园区和基地,以及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齐全的专业化批发市场和畅通无阻的物流体系等等的硬环境和包括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优化经商的法制环境、制定相应的财税政策、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及其他方面的优惠条件等软环境建设。
(四)完善产学研合作体系
企业、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联合研究、联合专利以及更为非正式的联系。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生产与科研的联系问题,生产与科研的脱节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三者交流的频率和效率是决定产业集群和产业自主创新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辽宁现己建成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35个,技术中心45个,聚集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现有博士近2500人,硕士2万人,学士10余人,高新区从业人数35万余人。因此,各高新区应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的流动机制,并且要加强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投入,其中关键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推进:其一,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签约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建立起联盟成员之间互动开发、长效发展的创新体制和模式,以扁平化的组织形式,建立产学研联盟网络,使各联盟成员能实际互动,各专业人才能相互联系,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及时总结经验,对成功开展合作的产学研机构予以表彰和奖励,加速示范推广。同时,为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要构建起“知本激励”的最佳激励方式,包括培训、内部沟通、知识管理等使人才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制度安排。鼓励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以各种方式直接参与工业园区技术创新活动,鼓励大学教师、研究生到公司兼职,知名教授兼任公司顾问或董事会成员。建立和完善技术入股制度、科技人员持股经营制度、技术开发奖励等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分配形式,鼓励科研院所承担技术创新项目,对科研成果的所有权,技术转让及使用的付费方式等做出明确的规定;鼓励企业主动寻求科研院所的支持,为科研院所的项目提供经费援助,以此达成产学研相互支撑的有机联合体。其二,充分利用好产业投资基金、引导基金等创新金融工具,加大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前景良好项目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货款担保风险准备金的作用,促进产学研结合科技企业和项目提高融资能力。其三构建产学研联盟的有效平台,开辟多种信息渠道,提供数据、政策、技术咨询。重点支持相关研发平台建设,将其优先纳入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框架并给予相关政策扶持。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及大学生到相关企业兼职或实习,鼓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高校兼职授课,形成良性互动。其四,是建立开放的人才大市场。人员及其所携带的知识的流动既是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也有助于技术创新速度的提高和深度的拓展。
参考文献:
[1]杨超,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研究[D].沈阳大学硕士论文,2011.3
[2]赵维双杨明靖.基于区域创新网络的辽宁省产业集群升级研究[J].经济师,2012(9)
[3]吴芷静,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对策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商业时代,2011(9)
[4]张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9
[5]于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12)
[6]楚尔鸣,李勇辉.高新技术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7]董国娟.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经贸导刊,2010(6)
[8]王玲.辽宁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2YJA790137)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研究。
[分类号]F276.44
1 引言
知识经济时期,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知识因素,而不是物质因素。知识资源是某个产业未来财富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决定性资源,它在当前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演进的过程中以至整个知识经济时代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资源都无法替代的。知识比其他生产要素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和创造性,能大大增加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因而越来越成为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源泉和战略性资源。近年来,有关我国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但现有研究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许多学者虽然都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自主创新的发展途径等进行了探讨,但大多是基于概念上和逻辑上的分析,很少有人针对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过程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如知识资源整合过程进行深入研究,而知识资源整合既是支持其自主创新过程的动力源,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本文以知识作为基本研究视角,旨在研究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资源整合的详细阶段划分以及各阶段的运行方式,探索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力求为其提供有益思路。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速度的快慢、自主创新过程中获取新知识的质量、自主创新活动规模的大小都将由知识资源整合的速度快慢决定。
2 自主创新过程中知识资源整合的知识基础
2.1 知识的创新性
知识的创新性是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资源整合的生命线和发源地。高技术产业集群依靠持续的创新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知识资源为基础的持续动态创新、全员互动创新和效果创新都为高技术产业集群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保障持续发展蓄积了能量。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高技术产业集群自身能力水平的集中体现,产业集群规模浩大,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捕获了很多的新知识,而新知识的注入不代表自主创新的完成,在此过程中知识的创新能力才是知识资源整合的重要动力,创新后的知识才更具有竞争优势,才能促使高技术产业集群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创新战略的实现、产品功能的创新以及获取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对于一个产业集群来说,知识的创新作用巨大,它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最终将知识资源转化为提升高技术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永续动力。
2.2 知识的共享性
知识的共享性为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能性。首先,高技术产业集群生产经营各个阶段的进步与发展都与知识的共享性分不开。高技术产业集群重视新产品的研发,因此如何使产品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如何使需求数量与需求层次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达到高水平持续经营的目的,是高技术产业集群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知识的共享性是保持集群中的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除了不断进行自主学习与创新外,还必须不断借鉴国内外领先的思想和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创新体系,从而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库存。借鉴领先的思想和经验有很多方式,如与合作伙伴的交流与沟通,也可以是先进的电子网络和媒介,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均需要在知识的共享条件下进行。自主创新中的知识资源整合过程需要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同时在双方交流与共享活动进行的同时,产生促进知识流量增长、提高知识层次、形成新知识的效应。
2.3 知识的互补性
知识资源的整合蕴含在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成长过程中,因此从外部获取的知识也具有生命周期性,如果在知识的生命周期终结之前,不能及时地将现有的知识通过交流、学习等手段进行更新,补充新的知识内容,并且调整已有的知识和评估融入组织内部的知识,必然会影响知识资源效用的充分发挥与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提升,同时将会给整个产业集群带来更大的资本投入和实践投入,影响知识的绩效产出。为此,高技术产业集群中的单元企业在互补的前提下实现知识相互融合和渗透,是知识资源整合的基本要求。在实践中,高技术产业集群与外界环境的知识互补性是多方位、多层次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在知识资源整合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知识互补的情况,包括企业员工在所处的知识环境中与外界的交流、互动、沟通与合作等知识互补的需要。
3 自主创新过程中知识资源整合的四阶段构成要素
高技术产业集群作为一个整体,其自主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资源整合是一个动态、复杂、模糊的不确定性过程。为了清晰地分析研究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过程,可以把自主创新知识资源整合过程按照知识的流动轨迹划分为知识的获取与创造、知识的转移与扩散、知识的共享与管理、知识的整合与评估4个阶段,这也是自主创新知识资源整合的四阶段构成要素。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总和能够加速高技术产业集群整体的自主创新过程。在自主创新过程中,不同的阶段其知识资源整合所侧重的内容亦不同,如表1所示:
随着高技术产业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技术产业集群通过四阶段的合理布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从知识的获取与创造到知识的整合与评估,完成了集群内部自主创新的一个完整生命周期,是一个“微波浪式”的动态发展过程:从知识的获取与创造过渡到知识的转移与扩散,完成集群内部自主创新的基本生存需要;从知识的转移与扩散过渡到知识的共享与管理,提升集群内部自主创新的短期创新绩效;从知识的共享与管理过渡到知识的整合与评估,提升集群内部自主创新的持续创新绩效。具体见图1。
3.1 知识的获取与创造
此阶段的创新活动有内部和外部引入两种模式,前者主要立足于从市场需求中获得信息,进行自主研发和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在自身战略目标的引领下投人人力资源和R&D经费,对新获得的知识资源和知识能力进行完整梳理,进行新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开发。
3.2 知识的转移与扩散
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过程更专注于技术和知识的转移与扩散,帮助集群内部企业填补在市场上的“知识结构洞”。在知识的转移与扩散阶段,高技术产业集群的主要目标是在企业家精神和政府支持的带领下完成新知识的开发和利用,通过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自主研发,努力形成独有的专利、技术秘密和技术诀窍以及通过知识创新奖励的实施等手段弥补市场空白的知识,形成企业独特的知识资源,通过知识重组和商
业化运作协助高技术产业集群改善其内部的创新流程。
3.3 知识的共享与管理
在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过程中,知识的共享与管理更富价值性,也是形成集群整理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过程,知识的共享与管理使得知识资源和知识能力通过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整合化(integration)和内部化(intemalization)4个过程得以在集群内部螺旋状发展和延伸。社会化和外部化主要是通过高技术产业集群信息平台的建设与利用水平体现,整合化和内部化主要是通过知识共享与管理制度的完善、知识共享与管理激励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来形成助推作用力。知识共享与管理侧重完成组织跨部门、跨团队、跨项目、跨产品领域之间的知识交流和信息流通,企业藉此实施专业化战略,将优势覆盖多种产品领域,并向其他经营领域延伸,体现范围经济,实现知识的流动性价值。
3.4 知识的整合与评估
高技术产业集群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所蕴藏的知识体系具有复杂的特征,是多元知识资源的融合体,但是这些多元知识的无序性会造成知识融合的困难,而条理性、秩序化的知识便于知识的融合。知识的整合从最开始的知识“源”体开始,通过一系列的受力动态活动,摒弃无用的知识,使高技术产业集群员工和组织的知识能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知识系统的新旧知识、内外知识和零散知识资源得以有效整合,满足核心竞争力培育与提升的知识需求。同时,整合过后的知识需要通过知识评估进行有效的反馈,使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够尽快做出调整。
4 自主创新过程中知识资源整合的四阶段构成要素的运行方式
自主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高技术产业集群内部的自主创新也无非包含这两个方面,不同的是高技术产业集群更注重的是集群的技术创新。在这两个过程中,除了高技术产业集群这个技术创新的主体以外,还有高校、科研主体等知识创新主体的介入,他们能够将知识创新成果进行商业转化,即知识成果转化,而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则主动向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投入或者提出所需要的科研方向,以获取原创性成果,实现创新。
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过程应当注入新鲜的血液,即知识。知识在创新领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快速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加速器和转换器,企业的自主创新过程就是将创新过程中的各种知识有机整合起来,最终达到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知识的目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在开展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对企业从内部和外部获得的知识不仅是单一的处理和吸收,而且要通过一系列过程有步骤地进行,将获取的知识在不同创新主体(个体、团队和组织)中进行共享和学习,加速新知识的生成,从而解决高技术产业集群在自主创新过程中的难题。
4.1 知识的获取与创造阶段
知识的获取与创造是知识管理对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过程的第一阶段。就像一位“启蒙老师”,此阶段的运行方式主要以“拉力”形式进行。这种拉力作用在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中均有体现,见图2。
4.1.1 市场需求拉力 自主创新是企业对市场变化的一种本能回应。当集群内企业意识到一种全新的需求出现时,企业会设法满足这种需求,由此派生出企业对自身技术创新的要求。新产品的需求是最根本的拉力,因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首先要以市场需求为前提。而新产品的市场需求意味着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收益有了最根本的保障。因此市场需求具有很强大的导向作用,能够指引高技术产业集群辨明方向,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减少盲目的冲动。当一种需求出现并得不到满足时,必然会形成市场空缺,使相应的潜在产品价格上升,这意味着企业能够获得潜在超额利润,如果集群内的一家企业能够首先进行创新而占领市场,还可能抢占先机,形成垄断地位。追求效率可以产生一系列中间产品需求,它也会促进整个产业进行自主创新。市场需求对供给的选择使自主创新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发展起来。总之,市场需求为自主创新提供了方向性指引,拉动了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
4.1.2 科技成果拉力 知识创新的主体,即高校和科研机构,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的科技成果是基础拉力,因为自主创新离不开科学技术。相关研究表明,技术发明和创造能够转化为现实财富,而在当今的竞争市场中,科学技术发展永不停息,其发展所经历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每一环节都具有不断地向生产化、商品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更是自主创新的强大推动力。在自主创新活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新技术寻求商业化的应用而引起的,也就是说科技成果能够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同时也能缓解市场竞争中的压力。
4.1.3 集群内部的拉力作为自主创新主体,高技术产业集群内部具有的动力才是自主创新的重要“拉力源”,这种“拉力源”能够为高技术产业集群赢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和保持率,同时使其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为自身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储备力量。它在知识的获取与创造阶段通过内部动力的两个“分源”,即知识资源和知识能力来体现。
・知识资源。知识资源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具有经济资源最基本的特征即稀缺性,表现为生产知识资源(成本)和转让知识资源的产出(收益),是基础性资源。对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过程来说,除了对知识服务者和知识需求者之间显性知识资源的转化外,更注重隐性知识的相互交流。自主创新过程中加入“知识”元素以后,对整个过程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知识作用效果的好坏,因此高技术产业集群需要挖掘知识服务者内在的隐性知识资源并加速其向知识需求者转化的过程,同时不断提高知识服务者自身的素质,增加知识资源的存量,加快知识资源的转化速度,提高知识资源的收益。
・知识能力。知识能力对于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过程来说是最重要的,知识能力影响自主创新的能力,知识能力的提升影响自主创新过程的总体效用和结果。这种能力体现是高技术产业集群领导和员工共同作用的结果,领导对创新的重视程度、对产业集群的整体经营战略和创新战略的协同能力、员工的创新精神等对自主创新都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
以上三种动态拉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为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第一阶段提供了强有力的“源动力”,为自主创新知识资源整合的下一步进行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准备。
4.2 知识的转移与扩散阶段
知识转移和扩散受到知识自身特性,包括知识的可成文化和可教导化的影响。知识的可成文化与可教导程度越高,就越适合由内外部取得知识,这也是高技术产业集群在此阶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在这一阶段,
高技术产业集群自身更加注重的是自主创新的强度和力度,即将最初获取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挖掘。相关研究表明,知识转移和扩散的速度取决于其转移和扩散的成本,而转移和扩散的成本主要受到转移和扩散的经验、技术的新颖程度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等的影响。因此,在这一阶段,高技术产业集群除了加强自身条件的完善之外,还应该重视外部的力量。此阶段的运行方式主要以“支持力”的形式进行。见图3。
4.2.1 成本投入支持力 高技术产业集群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要想更好地完成自主创新,就必须加大对知识创新的投入(如先进设备的购买、创新机构的设置、消化吸收经费比重、R&D人员投入、R&D经费投入等),这不仅能够加强和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与外部环境中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好地合作,而且能够帮助高技术产业集群高效率地完成自主创新,将从内部或者外部创造和获取的知识很快地融合到组织内部,融化到组织的“血液”中,快速被集群内企业和企业员工所吸纳。此外,这种投入也会减少下一次知识转移和扩散的成本。
4.2.2 政府支持力 政府在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政府要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实行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法律保障机制,财税、金融机制和创新激励机制等,以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政府应提供制度保障,营造创新环境,在法制规范、政策制定、舆论营造中发挥服务型作用。政府根据集群内企业所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来进行政策的调整,政府的有效支持能够帮助集群内企业减少不必要的科技和资金投入,因为当高技术产业集群需要政策导向时,政府能够及时为其指明道路和方向,使其少走弯路,减少投人和成本。在知识的转移与扩散阶段,高技术产业集群将自身的自主创新过程更深一层地进行了“武装”,通过成本的投入和政府的支持提高了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充分调动了高技术产业集群内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积极性,吸引了高技术产业集群外部的优秀人才加盟,这样就达到了知识转移与扩散阶段的目的――形成自主创新的集群内企业文化,接纳和吸收更多有用的知识,同时也为高技术产业集群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4.3 知识的共享与管理阶段
高技术产业集群在前两个阶段已经借助外力和内力,将知识要素的各种表现形式如何作用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过程体现得非常充分,而知识的共享与管理就是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消化和保护,否则即使高技术产业集群自身有很多充足的资源,也无法在内部进行分享,甚至很有可能被市场竞争对手打败。这个阶段的运行方式主要有两种:信息服务升级压力和知识保护升级压力。如图4所示:
4.3.1 信息服务升级压力 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有用信息不足,而无用信息严重过载。而高技术产业集群面临的压力是:如何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既能保证信息知识传递的及时和通畅、加速集群内企业自身信息化的程度,又能保证核心信息资源不被侵犯。一方面,用户从过载的信息资源中挑选出有用的信息越来越困难;另一方面,面临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更加复杂的问题,传统的信息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对需求者的服务,因此需要适应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生存环境进行服务升级,即建立知识型信息服务。这种信息服务形式为集群内各企业自主创新的需求提供知识、挖掘知识的手段及解决问题的方案,是对情报服务、信息服务的升华,是信息服务机构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环境网络化、数字化的双重冲击下寻求的服务突破口和生长点,因此能够满足高技术产业集群员工对创新信息共享的要求。
知识型的信息服务作为高技术产业集群在知识共享和管理方面的新的手段,不是按照信息传递的模式,而是按集群整体自主创新需求行为的过程来组织业务活动。高技术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行业知识,这些知识的来源和渠道以及经过集群组织过滤后如何配送,是高技术产业集群建立知识型信息服务的关键。高技术产业集群中的各企业以及不同的供应商、分包商和销售商都是整个供应链链条中的重要组织部分,企业根据供应商、分包商以及销售商的需求行为来提供相应的产品、技术和服务,形成系统的网络业务体系。要努力形成集群内大中小型企业的紧密结合,使专业分工与协作更加完善,并且针对现有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内各企业配套能力各有缺陷的现状,以大中型企业为龙头,通过市场需求度量和产业环节的分解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因此,集群中的企业必须按照不同的需求行为来组织业务活动,信息服务的升级能够使得集群整体在自主创新过程中根据不同知识信息的来源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创新方案,从而形成一种网络化的创新信息共享模式。
4.3.2 知识保护升级压力 高技术产业集群间的市场需求是其进行自主创新的外在拉力,而来自高技术产业集群内部对知识保护的升级压力也可能转化为自主创新的动力源泉。知识的共享和管理阶段需要高技术产业集群处理大量的知识信息和知识资源,而这些信息和资源通过高技术产业集群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必然会产生能够给集群内各企业带来巨大利润的专利或新产品,而一旦高技术产业集群率先完成自主创新,会打破原来的市场竞争格局和企业间的利益分配格局,使相关企业先前的自主创新贬值或完全失去价值,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或面临生存危机。因此,在此过程中,高技术产业集群一定要对自己的知识进行保护,将这种压力转化为一种斗志,以此来保持竞争的主动地位,迫使集群整体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
信息服务的升级为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知识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高技术产业集群内部知识保护的升级又能进一步推进信息升级。高技术产业集群在知识的共享和管理阶段,已经使为自主创新所准备的知识被高效、准确地使用了,但是这并不是自主创新的终结阶段,高技术产业集群还需要对这些有效的知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评估,使之在每一个阶段使用完毕之后对其各个功能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能够进行及时的反馈,以利于高技术产业集群做出正确的决策。
4.4 知识的整合与评估阶段
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过程是一个多元知识资源要素融合的体系,但是这些多元知识资源市场会形成无序的状态,造成知识融合的困难,而条理性、秩序化的知识才能让自主创新过程的价值体现更加明显,因此知识的整合与评估阶段的顺畅运行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如图5所示:
4.4.1 内部整合与外部整合的合力 不同于单个企业,高技术产业集群是一种具有地域特征的知识创新体系,群内的社会网络、生产网络、制度网络、文化网络已经将集群内的各个企业紧密结合,形成自主创新合作团队和知识网络,知识资源的整合频繁地在整个知识网络内发生,这样会使多元化的知识资源变得更加
有序,而集群内的企业也可以通过知识资源的整合各取所需,因为其是关系各类知识资源能否相互融合的基础。而知识资源的整合离不开集群组织中各企业技术、管理、营销团队的参与协作和集群外部各经销商、分包商以及销售商的合作分工,因此内部组织与外部环境的通力合作是最佳的方式,这需要在前一阶段共享制度和激励措施完善的基础上,进行跨部门、跨团队、跨产品领域的整合,实现有用知识的流动性价值。同时,这种整合的结果使知识资源变得有序,为知识的评估节省了时间、成本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高技术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比单个企业更具有稳定性和效力性。
4.4.2 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的合力 知识评估的过程中,除了对已有的知识进行评估外,还对自主创新的可行性进行评估,主要通过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的运行方式实施。内部可行性评估包括成本预测、集群内各企业内部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企业设备的应用水平、研发资金预算、研发周期预评等;而外部可行性评估包括定价策略、目标客户、客户接受度、预期市场容量等。可行性评估能够将评估结果和发展潜力反馈到研发设计人员,为将无形的创意转化成有形的技术或产品做准备。内部的整合与评估会对知识整合的结果做一个良好的反馈,以便高技术产业集群做出相应的调整。
知识的整合与评估阶段是高技术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知识资源整合运行的终结阶段,但它既是第一阶段的终结,又是下一个循环的开始,只有使其不断地运行,才能让高技术产业集群不断进行自主创新,完成最终使命。
5 结论
我国高科技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高科技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它是走在科学、工程和技术最前沿的新兴技术群。高科技产业则是科学、技术与生产一体化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生产体系,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开放的今天,高科技产业经受市场的大力推动,成为世界最为瞩目的焦点产业。高科技产业是知识与技术的高度结合,因此技术难度大,智力要求高,其渗透性和竞争性强,投资风险大,是对人类进步有着重大影响的走在最前沿的科学技术产业。特殊的产业性质与特点需要高科技企业内外环境的高度协调与完善。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并且要不断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2010年两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依然成为焦点,它将是中国未来15年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期企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我国高科技企业自主创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自2008年以来,我国高科技产业的生产以及出口都发展较快。其中高科技制造业的增加值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个百分点。在对外出口方面,尽管受到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但高科技产业依然蓬勃向上,一片生机,占了全国出口总额的29.4%。
“自主创新”的技术是高科技产业真正得以成长和发展的最核心的资源,我国高科技产业自主创新一直走在国内前沿,并在国内形成了如北京中关村等具有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在以企业为创新主体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内外环境的相辅相承给予了我国高科技产业勇猛向上的发展势头。然而我国企业总体上仍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大部分企业只是照搬国外模式,纯粹在国外孵化,忽略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特殊性。此外,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以及人才的匮乏同样制约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挥。对于高科技产业来说,激励机制的完善对于促进本企业的发展及留住企业核心技术人才来说都是必要的条件。
政府对高科技产业自主创新的支持与激励
高科技产业激励机制的完善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在我国的国情下,政府对于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政府不仅可以在经济财政上、政策法规完善上给予企业最核心的支持,还能为学与研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
加大财政投入,从经济上给予支持。财税政策是我国宏观调控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已经将其作为对企业重要的激励措施。研发对于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关键,政府可利用财政政策加大对企业研发的支持比例,财政的拨付应向其倾斜。高科技产业是具有高风险的,为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政府可能扩大财政的担保以及支助的范围。这对于那些有发展前途但风险又很高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保障,不仅可以扩大高科技企业的规模,还可以更加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鼓励高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这也有无形的导向作用,企业的发展得到政府的支持激发了企业的发展潜能,有效地形成了激励机制。
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在经济上给予支持。税收的减免将会大大缩减企业的成本,从侧面宣传了政府税收的激励政策,企业将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企业的研发以及员工身上。政府除了对企业在政策上给予扶持,还可以作为企业的客户。规定政府每年都要定比例采购我国高科技企业的产品,划出专门的资金用于采购,这不仅提高了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政府还可以借此检验产品的质量,监督企业的生产。
保护企业知识产权,完善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是无形资产,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支撑点,高科技企业就是凭借自身力量开发出的新产品新技术,并以此作为核心竞争力屹立于市场。自主知识产权已经成为高科技企业间的竞争点,它从诞生到管理的过程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在发达国家,专利权等知识产权受到极大的保护,同时知识产权的管理也在欧美的各大型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外国的知识产权一般都不会轻易卖给他国,如果我国想在高科技产业领域中有所发展,则要靠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真正实现科技上的独立,拥有自身最核心的技术。在这方面,我国要加紧建设知识产权战略,形成一套完备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我国有零散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规条例,但目前仍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来保护自主创新的成果。法律制度是从根本上鼓励和保护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果,这样不仅可以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扩大国际影响力,更是有效地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方式。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企业自主创新是相互促进的。
“产学研”相结合,重视人才的力量。“产学研”是高科技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效发挥各界力量的综合体现。它是将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都纳入了创新的行列,要充分重视高端科技人才,培养、扶植和造就这一批创新创业的人才。“产学研”体系加快了研发的脚步,且促成了企业科技成果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而对于企业来说,把“学”与“研”联系起来,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培养了专业化的人才,企业以最小的成本获得了最大的收益。对于科技人员来说,这一体系则为其提供了发挥自身才能的平台,得到企业最大的尊重,有利于实现自身的价值。“产学研”的结合无论对企业还是高技术人员都达到了有效激励的目的。
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
高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需要社会以及民众的支持。只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增强人民群众的创新意识,才能深刻理解企业的自主创新,支持与包容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高科技产业是高风险产业,失败率也就多于其他产业,自主创新仅仅依靠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自主创新的结果。创新不易,特别是对于世界各国都竞相争取的高科技产业,一个能够允许失败的机制则免去了许多企业冒险的后顾之忧。同时广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精神有利于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对于那些高科技技术人才则有了精神上的鼓舞。营造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有效激励的外部因素。
加强企业自身自主创新的激励
我国目前倡导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要培养企业自觉创新的能力,让其自身成为创新的主体,政府只能通过外界环境的完善来支持和引导企业的自主创新发展。高科技企业自身自主创新的激励是对企业经济和人力的投入。在经济上是要健全企业的核心技术加大研发比重,在人力上则是善待企业高新技术人才,培养核心员工的忠诚度。
2005年,我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完成1.32万亿元,占全国GDP的7.2%,电话用户总数、互联网上网人数、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均位居世界前列,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但目前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关键领域存在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优秀拔尖人才匮乏、科技投入不足5大“掣肘”,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信息产业的重大使命。我国信息产业“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战略主体,选择两大发展方向,逐步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科技的整体性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其中,一个战略主体就是自主创新,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两大发展方向是面向发展瓶颈和重大应用,实现技术突破。根据这个总体思路,我国信息产业“十一五”科技创新必须重点落实以下工作。
1、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信息产业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发展我国信息产业,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信息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信息产业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是信息产业 “十一五”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
2、加大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当前信息技术的很多领域正处于更新换代的时期,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期,举全国之力,继续努力突破集成电路、软件、关键元器件等核心技术,加强自主标准的开发,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十一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支持力度,并争取国家财政对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投入的稳步增长。
3、建立多元化的信息产业科技创新资金来源体制。为保证“十一五”期间我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重点技术研发、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保证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源。除了国家要大幅度增加投入外,还要引导企业建立和强化研发投入机制。此外,要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广开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信息产业科技创新资金来源体制。
4、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这段论述精辟地阐明了政府、市场、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之间的关系。我们要认真学习,抓紧落实,在“十一五”期间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应用为主线、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十年磨剑、五年“磨”出笔芯核心技术,太钢集团终于看到了添加剂分布均匀的笔尖钢,第一批切削性好的钢材出炉,骄傲地写上了“中国制造”的标志。
但是,直至“太钢造出圆珠笔笔尖钢”这一消息传出,人们才恍然大悟。“我们可以造出高铁、大飞机,怎么就造不出一个小小的笔尖钢呢?”同样的发问来自国务院总理。
2016年年初,总理发出“圆珠笔头之间”,引起业内强烈反响。在5轮近百次的试验中,太钢先后在材料的易切削性、性能稳定性、耐锈蚀性等7大类难题上取得突破,掌握了贵重金属合金均匀化、夹杂物无害化处理等多项关键技术,终于啃下了自主生产笔尖钢这块硬骨头,且在未来两年将替代进口。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圆珠笔生产国,光鲜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材料高度依赖进口的尴尬局面,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沉思。我国圆珠笔头生产技术及材料之所以一直靠进口,固然有多方面的客观和主观原因,但自主创新意识不强、科技研发投入不足或许是个关键因素,找不到突破口、研发不出自己的核心技术,就只会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