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机制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6 08:48: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科研创新机制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科研创新机制

篇(1)

作者简介:王玉龙(1977-),男,山东临沂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曾庆军(1969-),男,江苏句容人,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江苏?镇江?212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61004025、60964004)、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KJD120001)、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江苏省2012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编号:JGZZ12_066)、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项目编号:YJG11Y_08)、江苏科技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KX200820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16-02

一、协同创新概述

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创新发展的主流模式。协同创新系统将为创新个体提供创新所必不可少的智力资源等,因此,任何一个创新个体都不能独立于某一特定的创新系统之外而发展。另一方面,跨学科研究生拥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如果能够科学引导、合理培养、协同创新,往往会成为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我国高等院校开始关注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机制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不断探索。另一方面,研究生的跨学科培养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知名大学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综上所述,开展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工作可以培养研究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拓宽专业口径和研究视野,因而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重视。

从自主创新角度,文[1]将创新分为三种: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消化吸收再创新,即结合目前的科学难题以及解答这些难题经常使用的方法进行跟踪到模仿再到创新。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整合教师,学校及整个社会的资源,提高学生创新能力。[2]

根据协同创新实现途径的不同可将协同创新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种。[3,4]内部协同创新的主体是产业组织本身,其实现依赖于组织内在要素之间的互动;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产业组织与其它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同时,文[3]指出,已有的有关协同创新的成果在研究对象、研究系统性、研究手段和方法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文[5]指出,随着“产学研”联盟的兴起,人们对网络组织的协同创新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当前技术创新的速度日益加快,技术创新的领域日益向交叉化发展,科研团队之间、研究组织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协同创新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创新模式进入人们的视角。文[6]研究了协同理论在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中的指导作用、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中的误区及协同理论的指导的价值分析、基于协同理论的研究生参与导师课题的创新能力培养原则与方法等。文[7]研究了跨专业的协同创新、导师辅导下的师生协同创新、行政学团齐抓共管的协同创新、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的转化等。

以上文献主要研究了协同创新,并未对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协同创新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另一方面,对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机制进行相关研究对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机制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激励形式、资源配置形式、导师指导形式及评价形式等,同时将相关研究成果应用到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实践中,所得结果对于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

下面结合工作实践,讨论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机制问题。

1.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及激励形式

对于跨学科研究生而言,由于每个人的研究背景、研究兴趣及研究特长不同,如何把这些多个学科的研究生组织在一起,产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问题。跨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可以采取集体管理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集体管理主要是针对研究生的日常文献阅读、科技论文写作、学术报告、实验室综合管理等,且集体管理过程中要配备专门的人员。由于现有的研究生培养通常是随着科研项目的开展而进行的,且一个科研项目往往需要用到许多学科专业方面的知识,集体管理导师要掌握每个学生的特长,进而以研究生的特长为依据,给他们分配具体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等,同时要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在研究方法方面分别予以指导。项目组要定期举行学术活动,一方面是交流项目的研究进度、项目研究过程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等;另一方面起到对研究生的督促作用,使得他们能够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相关研究任务。

篇(2)

1.引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要着力提高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①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把创新能力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第一推动力量来加以培育和推进。高等院校作为国家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技创新成果的水平和层次直接决定着国家科研自主创新的实力和水平。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将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不仅需要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支撑和保障,而且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软件”环境,即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环境和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②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市场机制在高校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活动中的作用得到增强。

但是,近些年来,在高校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属于科技创新所占的比例并无明显提高,科技创新的质量和层次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基础性和前沿性的自主创新突破并不多见。反思这种情况,我认为,在科技创新的体制因素中,一方面,由于过分强调了科技发展的市场化导向,忽略了科技发展本身的内在规律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领域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基础性和前沿性自主创新成果的弱化。另一方面,当今科技发展的技术特征使得科研自主创新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宏观科研管理体制都要做出相应变革以适应科技发展的技术要求。而从机制和政策上看,高校的宏观科技管理体制还存在着诸多与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提升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必须进一步推进高校科研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既能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又符合创新活动发展的特点,从而推动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高校科研自主创新机制的困境

高校的科研资源分配及组织管理体制等影响科研活动的过程因素妨碍了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在科研资源分配上,作为科研过程中重要的资金保障,国家科研费用投入不足,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R&D/GDP)仍然偏低,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尤显不足,普遍存在着人均科研经费投入少、课题小、成果质量不高等问题。现行教学、科研合一的依托学院(系)、教研室开展科学研究的管理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科研自主创新。在这种管理体制下,高校的科技活动以单学科、分散化、小型化居多,容易导致教学、科研在资源使用与分配上的矛盾,使科学研究的中心地位得不到保障,难以适应科技创新群体化和学科交叉、研究对象复杂化的要求,难以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的优势,制约了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技创新的效率。在科研组织管理体制上,高校除了科技管理部门的宏观管理与服务以外,没有强有力的承担多学科、系统集成及重大项目的组织体系,基层科研组织的建设也没有得到重视。

在对科研项目及科研人才的评价等科研活动的评价激励上,当前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也存在局限。科研管理方式单一,主要是“以管理物为本”或“以事为本”,不利于发挥人的创造性,从而影响了基础研究的发展。基础研究是一种战略性研究,研究周期长短不一,不具有近期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多以论文形式发表,而传统管理模式是一种技术合同制,在时间、结果上限制了知识创新活动的开展。科研人才管理上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控制监督机制和管理办法。对科研人员科研业绩的评价完全是具体量化指标,如科研经费多少、核心期刊论文数量、SCI论文的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和级别等,而不是根据不同评价主体的具体情况有所区分,因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的研究阶段研究者的研究周期、难易程度都有所不同,一旦以同样的指标来评价不同的研究主体,容易造成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甚至进行学术造假的不良学术风气,影响科研的发展与繁荣。

因此,从高校科研活动的过程与评价两方面来看都缺乏有效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不利于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3.高校科研自主创新的体制安排:科研过程与科研评价激励

推动高校科研自主创新,必须从高校科研管理体制上做出变革,改变创新主体所处的制度环境,激发他们的创新积极性,使外部的制度激励转化为内生的创新动力,促进科研水平和层次的提升。虽然科研体制创新本身并不增加科研资源的供给,但是它可以改变科研资源的配置,极大地影响科研活动的效率。科研体制创新能够促使更为有效的科研体制安排的形成,对于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制度创新的供给,高校科研体制的改革应围绕着科研自主创新的机制需求来进行。由于高校科研自主创新体系在科技资源配置和科研组织协调等科研过程机制上的制度激励不足,同时在科技项目评价和科研人员评价上的制度安排不尽合理,因而,在科研活动的过程和评价机制的创新上便产生了制度需求。科研自主创新是一项系统的科学活动,要求在科研活动过程中保证有创新价值的科研项目得到足够的科技资源配置,且由于创新科技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跨领域或跨学科特性,科研活动过程中更加需要多部门的协调合作和跨领域的相互支持;必须安排对科研活动的评价激励,根据科研成果的创新价值对创新活动进行考核评定,并依照科研活动的规律进行相关制度安排。因此,高校科研体制创新应从其外在的制度安排,从这项活动的过程和评价两方面来进行设计,即通过对科研过程和科研评价两方面对科研自主创新主体进行有效激励,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科研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4.科研自主创新的过程激励:科技资源配置与院系合作

近20年来,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高校科技管理体制由过去强调高度集权转向重视科研单位的自主管理,由过去的以计划调节为主转向以市场调节为导向,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日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高校科研单位之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科技资源的整合,制约了自主创新活动的有效展开。因此,在自主创新的机制保障上,要加强科技投入的管理协调,统筹科技资源的配置;还要改革现有的科技评价制度,为科研自主创新提供更强的制度激励。

4.1统筹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科技投入的管理协调。

科技资源的动员能力和配置能力关系着科技发展水平、层次,亦关乎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高校作为国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与高效协调的科技资源管理是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的重要制度保障。

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的科技投入采取的是典型的集中型体制,将科技资源集中投向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资金来源单一,投入模式单一。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高校科技投入也由单一的集中型体制向多层次的分散化体制转变。由于科技投入管理体系的多层次性,导致科技投入过程中相互交叉的现象经常出现,有的领域重复支持,造成资金浪费,有的领域缺乏有效支持,造成发展受限。

科技投入的多层次性和分散化体制,以及科技活动的复杂性特点,客观上需要建立科技资源的统筹协调机制,对科技预算实行宏观调控和协调管理,使科技投入和科技发展总体目标相适应。按照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规划,高校对科技投入的方向和具体领域实行总体规划和调控,整合有限的科技资源,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推动高校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4.2推动高校科研部门的协调合作。

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要求在创新过程中围绕创新活动的核心内容,综合运用多方面资源进行科研攻关和深度研究,这需要高校科研部门间的有效合作。当前高校科研活动的开展大多是在各自所在的行政体系内部进行的,学院(系)、教研室之间缺乏统筹协调机制。这种制度上的条块分割状态极大地制约了高校科研自主创新活动的展开。

解决高校科研部门间协调合作不畅的问题,应加强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建立学院(系)、教研室之间的科研协调机制,更好地协调跨部门之间的整体科技合作。将学院(系)、教研室之间的协调方式进行调整,逐步由行政性的协调转变为非行政性的协调,发挥科研单位的自主性,建立院系间的良流与合作机制。这样也可以为高校、产业界和高校外科研机构之间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促进全国性的科学研究及知识转移。

5.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有效激励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

作为科研活动及过程的最终评价,对科研成果进行考核是增强科研自主创新主体动力的有效途径,构建一个有效激励的科研评价体系将直接关系到高校科研体制的运行效率。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存在评价制度不科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高校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③因此,应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有效激励的科研评价制度,从对科技项目的评价和对科技人才的评价两方面来促进自主创新的评价机制建设。

5.1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当前对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评价往往以科研活动所产生的论文数量、的杂志层次及论文引用率作为评价标准,并有诸多各种形式的评审活动。不可否认,这种科技成果评价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科技论文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对高校科研水平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这种评价制度过于形式化的特征不利于真正具有创新价值的科研项目的脱颖而出,会导致科研领域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不利于有长期收益和创新价值高的基础性与前沿性科技项目的出现。

科技活动复杂性、不确定性高。对于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科学研究活动要根据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以及科技活动的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的评价制度,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要以尊重科学发展规律为前提,对于基础科学、应用研究等不同类别的科技活动,实行科技项目分类评价,确定不同的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及评价标准。例如,对于基础性研究和前沿性研究,要以科学意义和学术贡献作为评价重点,突出其创新性;而对于应用性研究,则要以其市场竞争力为标准进行评价。同时,要强化科研活动的外部评价,甚至可以考虑建立科研活动的独立评价体系。对于重大的科学研究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可以引入第三方评审机构对科研项目进行独立的考核评估。确立以科研质量为核心,独立、公正为原则的评价体系将有力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成果的产生。

5.2改进高校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制度。

创新型人才是推进自主创新的关键因素,而选拔和激励创新型人才则是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的重要机制保障。选拔人才、激励人才,必须革除现有人才评价体制的弊端,根据人才成长和培养规律来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制度。

当前,一些针对高校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操作上过于机械,过分追求短期效益和轰动效应,将科研活动过多地与职称、津贴等直接挂钩,导致科研活动浮躁之风盛行,甚至产生违反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的学术腐败现象。由于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和高不确定性的特征,因此,也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在对高校科研人才的评价上,要尊重科学发展的规律,为科研人才学术创新活动提供一个宽松的研究氛围,而不应用过多的形式化的科研指标来评价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只有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才能真正激发创新主体内在的活力和发展动力,促进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现。

6.结语

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的总体实力和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推动高校的科技创新,不仅要在人才、资金和技术设备上给予保障,更重要的在于要建构有利于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而建构这一体系,要从增强科研活动过程和科研评价两方面激励来进行。

从科研活动的过程激励上看,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利用是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促进科研部门的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则是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从科研活动的评价激励上看,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项目评价体系和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能有效激励科技创新主体,从而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注释:

①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N].光明日报,2006-02-10.

②方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③金碚,谢晓霞.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创业与创新机制及启示[J].管理世界,2001(4):63-70.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N].光明日报,2006-02-10.

[2]方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3]Coase,R.,Alchain,A.,North,D.著.刘守英等译.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金碚,谢晓霞.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创业与创新机制及启示[J].管理世界,2001,(4):63-70.

[5]Kash,D.E.,Rycoft,R.W.Emerging patterns of complex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02,(69):581-606.

[6]Griliches,Z.Issues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productivity growth[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9,10(1):92-116.

篇(3)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249

0 引言

当前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纯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创新成为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其置于核心地位。在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将科技作为其宏观调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 构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必要性

1.1 我国当前国情的要求

现如今粮食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1]。而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对国土资源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多地少是我国现在发展的现状,人均矿产资源更是不足,资源浪费严重,也写现象的存在就更加剧了我国的资源紧张。

1.2 有利于国土资源的长远发展

我国的科技虽然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是还无法满足国土资源的发展现状。国土资源方面科学技术应用不高的表现如下:第一,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强,地质科学仍然处于过渡阶段;第二,本领域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以及精密仪器需要进口;第三,相关的科技创新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

1.3 有利于创新源动力的激发

国土资源的长远发展必定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因此可以说科学技术就是国土资源创新的原动力。当前国土资源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开采需要面临供应紧张和利用效率低的问题,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构建可以有效缓解当前比较激烈的矛盾,是国家的国土资源得到安全保障。

2 构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途径

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构建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科技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源泉,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科技需求,才可以针对需求开展各种研究,得到需要的成果;科技创新则可以把相关的成果直接进行转化,进而为国土资源事业服务;科技创新支撑机制则是通过信息共享和服务等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2.1 科技需求反馈机制的构建

国土资源科技需求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划分为社会需求、管理需求和国家需求三个方面[2]。社会方面的需求,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主体进行构建,比如矿产开发的企业需要的是矿产资源开发的科技方法,而 地质勘探企业则是需要更加先进的成矿理论。管理层面的需求,主要研究的是怎样发挥国土资源管理中科技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国家层面的需求则是要通过科技的力量来促进国土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协调发展。在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的构建中需要注意对科技需求反馈机制的构建,从而为国土资源的长远发展提供获取和捕捉信息的渠道。

2.2 科技创新动力机制的构建

构建科技创新动力机制需要构建起相应的平台、充足的资金以及相关的制度作为保障。具体构建的过程如下:第一,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积极的建设一些重要的科技示范工程、产业化基地等,建立起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创新平台,使各种科技创新项目可以实现有效的对接。对于一些基础性的科技研究项目,比如地质或者地质等,可以和高校进行合作,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起可操作性。另外也要建立水平更高的研发中心或者是科技创新孵化器,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第二,科研主体创新制度的建立。此种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相关的科研主体进行科技创新。企业作为市场主体,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最需要进行科技创新了,应该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多种类型的创新协会。而公益性的视野单位则可以探究现代化的科研所制度,在人事制度管理和经费制度方面提高自主管理的能力。高校则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理论的主要研究基地,所以要加强对新理论的研究,加快技术转化应用。

2.3 科技创新支撑机制的构建

第一,需要完善科技创新合作制度。为了实现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机制可以跨地区、跨行业的合作,可以将地质学会、土地学会等相关单位作为纽带,加强和国内外科技组织之间的联系,积极的参与到国际上的重要科研计划中,建立跨部门的科技立项以及攻关制度。第二,服务和信息平台的完善。为了建立起更加强大的咨询服务系统,使大型的仪器设备实现共享,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可以建立起国土资源相关的服务和数据共享中心,使一些基础的数据资料可以快速的和实现网络共享,使一些应用性比较强的成果可以进一步的扩展和使用。第三,科技创新评估制度建立。通过对科技政策和专项工程中的科技创新进行评估,提高科技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 总结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和灵魂,而科技是综合国力提升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在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积极构建科技创新机制,推动国土资源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篇(4)

白马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园(以下简称“白马园区”)位于气候适宜的南京市溧水县,交通便利,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同时,长三角地区突出的科教资源优势、人才资源优势和科研水平优势为白马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何以白马园区为载体将地区科技、市场、信息等资源整合起来,充分发挥其集聚效应和整体优势,是白马园区发展壮大的关键,也是将其构建成为高水平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的关键。

1 白马园区资源条件分析

1.1 南京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状况概述

南京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十一五”以来,南京GDP年均增长18.2%。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以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含军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资源创新机制逐步建立。南京在农业科技资源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从人才资源来看,南京农业科技力量很强,聚集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江苏省植物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等20多家涉农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如此密集的农业科研单位和科技人才在全国仅次于北京。从科研水平来看,南京农业在超级水稻研究、常规小麦育种、转基因抗虫棉技术、农业信息技术、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动物重大疫病发生规律与防制等研究领域,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具有很强的农业科技优势。丰富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储备和较高的农业科研水平为南京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依托现有优势,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创新机制建设,支持白马园区发展,南京完全有条件成为我国南方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1.2 白马园区资源条件分析

作为南京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白马园区集聚了园区发展的多项优势资源。

1.2.1 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

目前,已经落户白马园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包括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正在洽谈并有明确意向的有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地理湖泊所、江苏省植物研究所、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江苏省资源开发局、河海大学、江苏省林科院等9家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在农业类高校中仅居中国农业大学之后,其农业人才优势及科研水平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南京林业大学利用其在林业的学科优势,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他科研机构都是直属国家或江苏省的专业部门,不仅掌握大量资金、人才等资源,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也相当突出。

1.2.2 涉农企业

目前,已签约落户白马园区的企业单位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东方集团(国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常力蜂业、沃德(天津)集团等3家。另外,南京绍兴商会意向投资1.2亿元建设玫瑰园,上海熙可携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建设蓝莓基地和食品加工项目。这些龙头企业的落户,不仅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也将成为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产业化的主导力量。

1.2.3 农民

溧水县总人口为41.05万人,拥有劳动力20.47万人。白马园区所在的白马镇现有人口39 336人,有劳动力20 535人,农村人口11 679人,其中农业劳动力6 821人,占总劳动力的33.2%。近几年来,溧水县每年举办各类农业培训班20期以上,培训5 000人次以上,并已建立健全了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体系,极大地提高了园区内劳动者的素质。

1.2.4 农业基础

近几年来,溧水县按照产业化经营思路,建成了特色林果、优质畜禽、有机蔬菜、特种水产四大基地,开发出黑莓、茶叶、獭兔、有机蔬菜、旅游观光农业五大主导产业,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区域化、特色化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2 制约园区发展的因素分析

白马园区集聚了南京乃至全省、全国的优势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禀赋优势突出,但由于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缺乏有效合作,制约了白马园区的进一步发展。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市场驱动缺乏。脱离市场导致农业科研创新与生产需求相互脱节,导致白马园区市场生存和竞争能力的缺乏。改革开放以来,尽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但在科研、科技创新等方面仍然缺乏市场竞争,高校、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偏弱。白马园区建立之初,由政府划拨土地和主导建设,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条件和政策来吸引高校、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入驻。白马园区的经营管理则实行政府部门领导、职能部门协调、企业自主运作的机制,园区自身只是日常运行管理和推动各主体在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然而,在市场经济时代,市场既是生产的终端又是动力的源头,农业科技园区服务于市场并最终依赖于市场,只有推动市场这个驱动引擎,各个科研、生产等环节的主体才能流畅地运转起来,并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二是资源合作利用机制缺乏。由于白马园区中各主体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各自追求的目标和价值观念也不一样,使得彼此合作动力不足、活力不强。具体表现在:①资源重置,利用效率低。白马园区中的每个企业或高校都是独立建设并且各自具备完善的功能,缺乏资源整合和功能互补,导致资源浪费,利用效率低。②信息交流不畅。白马园区内各主体之间的合作和信息交流,一方面是依靠朋友、同学、师生等关系传递信息、进行合作,另一方面则需依赖园区主管部门的组织。各合作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渠道有限,信息交流量不大,范围不广,交流不及时,难以有效地捕捉转瞬即逝的市场需求信息,更无法获得市场、科技、生产等与科技创新息息相关的信息。③缺乏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农业科技创新不仅仅指品种、生产方法等的创新研究,还包括前向的市场调查、后向的推广、应用等一系列的过程。目前,白马园区合作的主要形式是垂直合作,即各个主体依靠其优势负责整个创新链条的特定环节,而在同个环节上的深入合作还属空白,例如南京农业大学与东方集团的合作就是前者建设高新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负责研发,后者建设科研成果转化中心负责成果转化。

3 以市场驱动为导向,建立“双向”的资源合作利用机制

针对上述两个方面的制约因素,本文从资源合作利用的角度出发,以“市场驱动”为目标,建立各主体之间的“双向”合作机制,如图1所示。

3.1 建设市场创新平台

针对与市场需求脱节、缺乏市场驱动的问题,建设市场驱动的创新平台。通过创新平台将农业科技创新由“政府推动型”转变为“市场拉动型”,真正做到让市场连接各创新主体和推动科技创新。同时市场创新平台也可以作为合作信息沟通与交流的另一渠道,有助于保证信息交流的通畅。市场创新平台主要指网络信息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

3.1.1 网络信息平台

网络信息平台用于上载与农业相关的各个机构的基本状况和科研情况、与农业相关的整个市场信息、农业各领域的最新动态等。该平台一方面连接白马园区与整个外部市场,便于园区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动向;另一方面连接白马园区内部各主体,增进彼此交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

3.1.2 公共服务平台

作为一个实体的服务支撑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整合专利处理、金融服务、孵化功能、价值评估以及相关的咨询服务等众多功能,直接为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及农民服务。公共服务平台与网络信息平台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2 建立“双向”合作机制

“双向”指纵向合作机制和横向合作机制。“纵向”合作主要是指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民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横向”合作主要是指同类主体之间的合作。考虑到农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公共性质,这里主要研究不同的农业科研院校和机构之间的合作。

3.2.1 纵向合作机制

①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机制。农业科研机构拥有科研人才和设备优势,而企业拥有资金和市场优势。两者可以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他们之间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两大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合作:一是人才,二是科研。人才的合作形式有:高校科研机构开办培训中心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高校的一些与企业有长期合作关系的系别可以针对企业开设课程,增强适用性;高校与某些相关企业合作,将其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科研的合作主要体现在共同开发新产品或新技术、关注成果转化和推广、共享收益。②企业与农民的合作机制。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科技创新最终服务的目标。然而,大多数农民文化素质较低,缺乏资金和对市场的了解。仅仅依靠农民,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撑和企业带动,很难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业科技的进步以及农业现代化。企业与农民合作的关键在于依靠国家的政策引导和财政资助,实现企业的带动和市场化的经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技术推广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满足农户的科技需求为目标,经过试验、示范、综合配套等环节,通过农户特有的技术扩散行为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大范围、大面积的推广,改变科研单位、农业院校与农户之间相互独立、相互对立的局面。另一方面则是顺延加工和需求反馈。农民负责上游生产,企业负责下游加工、再加工和市场销售,两者分工协作,激活整条产业链,达到双收共赢。同时企业针对农民的需求反馈开发适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及不同类型农民的适用技术,提供综合的信息咨询服务。③大学科研院所与农民的合作。大学、科研院所与农民的合作重点在技术推广方面。大学、科研院所与农民联合所进行的技术推广可学习“杨凌”模式即科技培训模式。通过建立农民培训学校集中培训、现场培训和组织参观交流和学习,培训出一批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的农民,带动周围乡镇农村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3.2.2 横向合作机制

大学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主要是通过资源共享以降低成本,提高整体使用效率,推动农业科技创新。①大型设备共享。大型设备共享的方式包括共同拥有所有权和相互交换使用权。共同拥有所有权:一些相关的大学科研机构涉及到同一领域的研究需要购买大型仪器设备的可以联合申请购买,根据各自的研究能力和使用频率来确定所占的比例。相互交换使用权:各个大学科研院所拥有设备的所有权,其他院所如需使用可以向中介机构申请,由中介机构与拥有方协商并按照统一的标准向其收费。这样既减少单个院校购买的成本,又能作为设备的维护费用。②人才资源的共享。不同大学机构、不同学科领域的人相互合作共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这样的合作一般以科研项目主导,针对一个课题集结各个院校机构的优秀人才共同研发推广,或者各个院校科研机构依据自身的优势负责农业科技创新的不同环节。③实验基地的共享。大学科研机构建立的许多实验基地都有很强的专业性,通常利用率不高,可以通过转让或租赁来实现共享。例如在网络信息平台建立资源利用板块,统一收集需要使用基地的主体的信息和整个白马园区空闲基地的信息,由管理部门出面来为双方牵线搭桥,在转让或租赁的方式下实现实验基地资源的共享。④信息交流与共享。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上载与农业相关的各个机构的基本状况和科研情况、与农业相关的整个市场信息,农业各领域的最新动态等,促进白马园区与整个外部市场的信息交流和园区内各主体的信息资源共享。除此之外,白马园区可以开办各种正式的展览会、座谈会和专业学术沙龙等活动以及非正式的交谊会、餐会等等促进信息交流和共享。就像闽台设立的高层论坛和杨凌开办的农高会一样,白马园区也应该由公共服务平台定期联合园区的各主体,邀请外界的各领域专家和企业共同参与举办农业高新技术成果洽谈会,增进交流,开阔眼界,促进成果推广和转化。

3.3 政府基础支撑

篇(5)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122-02

收稿日期:2010-01-18

作者简介:徐延生(1971-),男,陕西子长人,经济师,从事工商管理研究。

一、科技园区创新动力要素

科技园区创新系统的基本模式,主要有价值网络型科、企业主导型、高校―科研机构主导型、政府主导型 [1]。从科技园区创新模式以及各地高新科技园区的实践,可以发现科技园区创新动力要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充足的科技与智力资源。与传统产业依靠大量自然资源不同,高技术产业主要依靠智力资源。没有科技与智力的高新科技园区是先天不足的。(2)良好的创业环境。只有具备良好的人文环境,宽松的政策环境,高效的政府管理,明晰的产权安排,才能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3)发达的创业投资。资金是任何产业发展的保障,但高技术产业对资金有特定的需求。一是高新科技园区内创业频繁,在创业阶段,一点有限的资金可起大作用,联想、北大方正的发展便说明了这点。二是高新科技园区内小企业多,小企业没有良好的业绩纪录,银行对它的信用的评估很困难,创业阶段的项目大都风险高,银行不敢投。因此,必须找到一种为企业创业融资的有效办法。风险投资的出台解决了这一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4)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与产业多样化。高新技术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硅谷的高技术企业就是最有创新力的企业,这也是硅谷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5)产业的集群与网络化。产业集群营造了良好的区域创新氛围,提高了企业创新的发生率,降低了区域内企业创新的壁垒,促进了区域内组织创新。为什么美国的硅谷得以快速发展,而128号公路后劲不足的重要原因是硅谷的企业是以网络为基础的,他支持了分散的学习过程,而128公路则是以公司为基础体系的。

二、科技园区创新系统动力机制

1.科技园区创新系统多元驱动动力机制。科技园区发展的关键在于形成园区特色的创新系统,而创新系统的形成不仅依赖于各动力要素,更在于各动力要素相关体政府部门、工商企业界、大学科技界、企业孵化器及投融资机构的共同驱动。政府部门的驱动,为科技园区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创业环境、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提供了先进的基础设施,并且为其他驱动元素在科技园区的聚集起到了引导和推动作用,甚至为尖端高科技产品的应用创造了市场需求;大学科技界的驱动,形成科技园区企业技术创新源泉;工商企业界的驱动,构建了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体系;企业孵化器的驱动,构建了科技园区的创业孵化体系;投融资机构的驱动,构建了科技园区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

2.科技园区创新系统综合动力机制。科技园区创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交织着多种动力,科技园区创新行为的产生是外部动力和内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生动力主要源于企业利润,区域创新瓶颈,地方政府推动。由于内生动力的存在,促使科技园区创新体系内部各要素主动地积累自身的创新能量,从而产生创新动力,导致创新行为。外部动力主要源于市场竞争,区域竞争,国家创新引导。由于外部动力的作用,迫使科技园区产生创新压力,从而产生创新行为。如果科技园区因循守旧,就难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获得经济的发展。

3.科技园区创新系统多元互动动力机制。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一项庞大系统工程,单一的动力驱动只能是短效的,多元不能达到协调的驱动也只能是低效的。科技园区创新更重要的是形成基于产业集群的官、产、学、金、孵等多元互动的园区创新系统。只有各个动力要素主体如产、学、研等多元互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官、产、学、金、孵互动网络系统,才能形成园区特色的创新文化,才能创造适宜创业和科技企业生存的栖息地,才能减少系统内耗,形成合力,达到事半功倍作用,促进园区稳定持久发展 [2]。

在多元互动创新系统中各行为体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而且每一个行为体都与其他行为体相联系,形成相互协调促进的创新。在这一网络中各行为体通过自身发展促进其他行为体的发展变化,而其他行为体的发展变化又能牵动他自身的发展。个别行为体间关系不仅塑造了他自己的行为,反过来又对网络的集体行为产生影响。在创新系统中各大学与研究机构作为知识与技术的源头,不仅可以创造新知识与新技术,还可以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产业集群中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为集群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企业之间频繁的交往与合作,导致一些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产生;政府对共同技术研究的支持,中介机构及时地传递科技信息,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孵化器的作为等,都会导致产业集群内的科技创新较容易发生。正是通过多种行动主体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园区互动创新系统。创新网络中各个相关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等)在互动中协同效应不断加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从而推动园区经济发展。

多元互动的直接结果是形成了园区颇具特色的创业文化,先进的创业文化是科技园区持续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创业文化作用和演变的结果创造了适宜于创业和科技企业生存的栖息地。美国硅谷的成功,一是由于政府的宽松政策,导致大量世界级顶尖人才的涌入、人才频繁的流动以及容易创业和容忍失败;二是由于大学与企业界的广泛联系及合作,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三是由于企业的灵活创新机制和合作精神;四是由于特曼教授的孵化作用和对人才的培养;五是由于风险投资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企业不断走向资本市场;六是多元互动形成的创新系统能使各驱动体协调一致,形成合力,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总之,多元互动理论能够解释成功科技园区的创新发展。

三、科技园区创新系统动力机制优化

1.完善多元互动创新系统, 创造创新文化氛围

完善多元互动创新系统。中国高新科技园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区域发展的要素基本齐备,创新系统基本形成。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要它们互动起来,形成有机系统,实现系统功能。

多元互动创新系统模式可依各地具体特点,在以外部市场交易为纽带;以产权为纽带;以政府项目计划为纽带;以大学与企业之间自发产生的项目为纽带;以大学为依托的科学园区的互动模式中选择。

创造良好创新文化氛围。激励、创新、宽容的文化氛围使硅谷赶超128号公路地区,成为半导体产业的龙头。科技园区要在管理上创新,鼓励企业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创业精神,激发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使每一个员工有一个可以挖掘自己潜力的空间。鼓励敢冒风险、敢于创业、富于进取,同时也要接受和容忍失败。通过管理创新带动管理文化的形成,满足高技术人才追求社会承认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要求,形成一种创新文化氛围,从而使高技术人才被吸引。

2.健全多元互动的激励机制

通过内部激励模式,股权激励模式实现多元合作的激励。内部模式是指企业方通过在内部建立技术中心或是指学研机构以自己开发的技术为基础创办企业。股权激励模式指产、学、研等各方将各自拥有的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围绕全部各方有效需求进行整合,并将合作创新活动完全纳入企业组织内部进行,在产权和合作各方的责、权、利明晰,企业的法规健全,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合作成本主要体现在产、学、研等各方利益在企业内部的分配上,只要处理得当,对产、学、研等合作创新的贡献会最大 [3]。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强政府政策激励。尽管产、学、研等合作的驱动力直接来自于市场的需求,但市场本身并不能保证造就一个最有利于产、学、研等合作的市场结构,也不能创造有利于产、学、研等合作的最佳外部环境。 同时,市场的人力资源配置带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局域性,随机性会使产、学、研等合作行为目标追求发散,局域性使合作领域出现市场低效区和失效区,市场低效区往往通过政府行为来调整。只有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强政策面的导向和支持,突出政府在产、学、研等合作中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包括人才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传播扩散制度和市场经济制度,才能促进产、学、研等合作向纵深发展。

3.建立多渠道的风险投资融资体系

风险投资在中国高新科技园区的迅速发展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各地高新科技园区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风险投资体系,然而它的风险投资无论从规模还是数量都不能满足高新科技园区的迅速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完善风险投资体系,建立多渠道的风险投资融资体系,以及灵活运用组合投资和联合投资的策略,以分散资金投放的风险。

充分发挥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扶持引导作用。从美国的经验来看,政府在风险投资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并非体现在政府向风险投资直接注入资金,而是体现在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对风险投资业的扶持引导。中国科技园区应借鉴这一点,充分发挥其扶持引导作用,发挥其权威性的协调作用,制定风险投资管理方面的规章,扩大减、免税范围,延长免税期,解决风险投资公司双重征税的问题,为风险投资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注重培养风险投资人才。首先注重从海外吸引风险投资家,其次要特别注意培养一批扎根本土的风险投资家队伍。要支持具有项目管理背景、金融基础和具有企业运作基础的人从事风险投资实践,要将理论系统培训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要支持风险投资家在区内合理流动,注重专业化风险投资人才的培养。总之,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快风险投资人才的培养。

建立立足国内、面向全球资本市场的企业融资体系。高新科技园区要进一步组织中介服务机构对园区企业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股改工作,通过股改吸引一大批风险投资资金,支持创新企业实现高速增长。也要组织证券机构推进企业创业板上市,上市后风险投资可以取得巨额回报,进而刺激风险投资进入下一个投资循环和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

推进利益与风险共担的多元主体合作。应当逐步建立起产、学、研等合作创新利益与风险共担的责任制度,实现分层次,分阶段分解风险责任,谁投资多谁受益大,谁决策谁负责,谁掌握项目进展的主动权谁负责,谁影响了项目的进展谁负责,谁承担风险大谁受益多。

总之,科技园区创新动力是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参与体交互作用的结果,中国高新科技园区产学研等主体合作互动的创新动力机制不健全,长远发展乏力。只有建立多元互动的区域创新系统,健全多元互动的激励机制,鼓励多元互动的风险投资体系建设,推进利益与风险共担的多元主体合作,形成多元互动的区域创新系统,并不断优化不断完善克服系统内耗,形成合力,才能促进中国高新科技园区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目前高校科技创新普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科技经费严重不足,科技队伍缺乏有效的凝聚机制,科技资源难以共享,国际合作进展缓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缺乏创新。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极大制约了高校科技创新。为此,经过调研,提出如下几点改革意见:

一.充分认识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推进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要明确高校的重要地位,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形成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的新的体制和机制。高校是培养人才、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思想、新科学的重要基地,高校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高水平的科技专家,而且具有学术思想活跃、学科门类齐全、人员更新流动快的优势,适合进行自由探索式的、好奇心驱动下的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也适合开展具有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高校科研人员通过积极从事技术发明,并通过专利许可和技术转让等形式,为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目前,高校与产业界联手越来越密切,与产业界联合开展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已成为普遍的趋势,在开展科技创新的同时,不断为社会提供经过严格科研训练的各类专业化人才。因此,要加大国家对高校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调动高校师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让高校真正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基地和国家、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的主力军。

二、着力推进产学研结合

为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高校科研体制改革,提高科研能力和办学品质,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逐步明晰产学研各方的角色定位,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产学研结合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方之间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自觉行为。推进产学研结台,应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的原则,产学研结合资金投入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投入为辅,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支持的途径。产学研各方应对自己的优势和在产学研结合中的角色定位有比较准确的认识, 力求产学研结合的各方以诚心为前提,以效益为目标,在市场中使合作成熟化和规范化,使各方积极性得到了更好的调动与发挥。

第二,以市场为导向,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科研院所应面向市场行业领域,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一方面,高校利用教学和科研条件,为企业定向培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成为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生力军,解决企业人才匮乏和综合性人才培养不足的缺憾。另一方面,企业要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资金资源为高校提供实习基地和试验基地,更好的服务高校人才培养。

第三,逐渐提高产学研层次,开启产学研结合新局面。从总体上来说,产学研结合发展的目标是形成一个以企业为主体,以学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突破口,以形成创新机制为主线,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产学研结合新体系。各省应通过推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建设、省部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联合创新平台建设等方式,大幅提高产学研结合的紧密化、集约化程度,成为新时期我国产学研结合的一面旗帜。同时,各省应紧抓机遇,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由原来的“突击式”的合作走向经常性的合作,由碰撞式的合作走向网络式的合作,由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合作。

第四,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和完善“官学产研结合”。政府行为应在我国产学研结合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纽带作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为产学研结合各方提供良好、有效和发展的机会,是当前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各省应重视对产学研结合的协调领导和积极推动,可参照外省经验,成立由省长或副省长挂帅,由各有关部门参加的产学研联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等机构,为长期有效地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同时,政府尤其是财政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丰富财政支持手段,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筹协调,与教育部门、科技部门、产业部门等通力合作,共同推进产学研有机结合。

三、增强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能力

篇(7)

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是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是国家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1]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科技进步的灵魂,人才是战略资源,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和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首次将协同创新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这对协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提供了思想指导和方法指引。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需要推进协同,加大力度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增强我国综合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协同与协同机制

协同一词在英文中有synergy、co-operation、coordination、collaboration等多种表达,在《汉语大词典》中是互相配合、齐心协力的意思。1971 年,德国学者Haken在系统论中最早提出了协同的概念。他认为,协同(Synergy)是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使整个系统形成个体层次所不存在的新质的结构和特征。协同在本质上就是打破资源(人、财、物、信息、流程)之间的壁垒和边界,使它们为共同的目标而进行协调的运作,通过对各种资源最大化地开发、利用和增值以充分达成一致的目标。协同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通过对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共享方式创造价值。[2]

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协同是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个基本主体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共同进行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协同活动。这种创新活动是在政、产、学、研、介、金协同下完成的,其核心是协同进行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政府通过法规、政策进行引导和鼓励,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相关科技人才信息服务,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共同完成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

协同机制是指协同主体系统结构及其运行机理,即相关主体(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相关对象和要素(如科研力量、市场、技术、经费等)等在协同创新中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的动力、方式、功能、程序及运行原理等,包括动力机制、决策机制、投入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方面。政府要制定政策,鼓励和支持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之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和其他技术创新机构,通过产学研合作机构、合作项目、专用基金共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对于作为育人主阵地的高校来说,要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通过科技攻关、科技服务开展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各协同主体都要开拓思路,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建立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提高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质量与数量。

简言之,协同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政策、人才、技术、资金、设备、信息”等多方面资源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最大效益,建立满足多主体需求的、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规律和特点的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局面。

二、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质量与数量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需要优势资源的配置、管理机制的创新和平台基地的建立。政府是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定者和人才发展的规划者,可以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政策环境和指导方略;企业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和信息优势,为创新型科技人才提供了难得的条件保障,应该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使用单位走向培养单位;高校具有学科优势、教学优势,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还具有丰富的科研设备条件,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独有的优势条件。在协同思想的指导下,这些优势资源协同利用,打破以往各自为阵的分散状态,就能爆发出强大的能量,能够提升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进而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建设

与普通人才培养不一样,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必须加强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成才规律和特点,必须创造相应的环境和条件。从人才培养方面来看,既创新发展了新的人才培养形式,又丰富了机制体制的建设内涵。从内部来看,需要建立一套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从外部来看,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长效机制,制定和实施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政策和制度,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机制。因此,协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必须建立协同机制,寻找切入点和结合点,协同主体之间要建立一种长期的伙伴关系,在资源培养和共享上探索新路径和新办法,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大批量涌现。

(三)营造浓厚的创新社会氛围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离不开创新社会氛围的支撑,同时,又对创新社会的氛围营造能够起到重要的渲染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形成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为荣的社会氛围,完善体制和机制,彻底破除论资排辈、忌贤妒能、保守消极、墨守陈规等落后习惯势力的影响,各类创新型科技人才将会脱颖而出。[3]政府、高校和企业要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学术交流的机会以及大量的研究经费,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创造有力条件,其实这也是营造创新社会氛围的过程。如果氛围有了,将更加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创新型科技人才在各行各业展现出来的科技创新能力和魅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这样会改变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让创新成为一种永不落幕的时尚。

三、目前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的主要做法

协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近年来,我国在这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简要归纳起来,主要做法有以下方式。

1重大项目协同式。重大科技项目能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为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与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

2“项目+基地”协同式。该模式是以科研项目为企业和高校双方的结合点,以产学研基地为各类创新要素资源汇聚结合的平台,除了科技攻关、技术转移之外,校企在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

3“渗透型”协同式。这种形式要求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有机地渗透到教育管理、教学活动、课程体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所有环节。目前采用的主要形式有:一是构建“专业+企业+项目”嵌入式合作教育新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质量规格、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置、教学模式和培养途径等方面把专业和企业的合作有机地统一起来。目前许多高校建立的“校企联合班”就属此类。二是探索多途径、多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新机制。这种新机制要求行业企业参与该计划的实施,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共同培养单位。高校要与合作培养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就是这种形式。三是积极打造国际化合作教育大平台。当前高校积极与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公司)合作,通过跨国企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利用高校的实验教学条件和优势人力研究资源,共同建立联合实验室。跨国企业在实验室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结合企业发展设立科研课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兴趣参与科研课题立项,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4]

(二)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还存在的问题

在协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实践过程中,随着实质性合作的深入和合作领域的拓展,一些影响协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困境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协同培养的认识还不尽统一

由于在创新过程中的定位、资源和能力、发展目标上存在着差异,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形成了不同甚至是潜在对立的组织文化和行为准则。企业通常具有明显的利润导向,注重合作带来的经济价值;高校则是科研导向,考虑合作是否有利于学术研究。这种价值观的分歧影响着各方对合作利益的评价及合作范围和模式的选择,造成高校所提供的科技成果与市场脱节。高校应重视关注如何服务于企业,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企业则应更关注如何准确地提出知识需求,为高校参与创新提供资金和物力上的支持,并友好沟通知识产权和项目收益上的归属。

2协同培养的运行机制还不尽完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面窄,主要集中在最高端几个点上;二是多个部门管理,出自部门利益,监管不协调,服务不到位,未形成合力;三是政、产、学、研互动单一,信息无法交流共享,尚未发挥各自优势,充分体现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协同中的应有作用。因此,如何对现有人才培养机制进行调整优化,直接影响到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成效。

3协同培养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加强

由于条块分割的历史原因,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等不同主体更多关注本领域的人才问题。同时,各主体间在人才工作的功能方面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定位重叠、混乱的问题。建立健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长效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政策,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中的积极性,就显得十分重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各有自身优势,目前已初见合作的局面,但是总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4政校企还未真正成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协同体

过去,政府只是人才政策的制定者。在协同思想指导下,政府也必须拿出政府的资源投入到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上来,从而要成为人才培养的协同主体。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过去的合作大多以资源交易为主,企业希望从高校获得技术解决方案,高校则希望从企业拿到科研经费,合作层次停留在某一个项目或技术培养上,而在人才培养合作方面基本上处于零散状态。在新形势下,人才培养不仅仅是高校的任务,而且也成为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一项重要工作。三方必须都参与协同培养人才,才有利于各方的长远战略发展。

四、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协同机制探索

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行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征,除了高校外,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都拥有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条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资源分别掌握在不同的主体手中,任何一个主体都不能够有效掌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必须依靠其他主体提供支持,形成协同效应,共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需要突破制约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内外部机制障碍,建立多机构、多部门、多单位协同创新机制。

(一)建立促进走向协同的政策调控机制

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离不开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章制度来对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调控安排。从宏观层面上,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财经政策、培养和吸引人才政策等来引导、推动和调控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协同培养。要通过建立开放、公平的体制机制,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以及全社会的科学技术普及机制,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制度环境和支持平台,为形成创新社会氛围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建立引导、推动各方主体之间的需求、沟通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各方主体的内在协同动力。同时,还要发挥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中的激励作用,通过文件、法规和建立稳定的行业组织指导、协调各方主体之间的协同开展。

目前,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方面,政府已经逐渐有了倾斜性政策和投入,比如探索以企业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校企联合委员会为载体的协同模式,但是这些模式主要着眼于创新科技、转化成果、推动经济发展。随着国家“2011计划”的推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协同发展目标的提出,这对创新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将会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政府应深刻认识到创新型科技人才对加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目前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还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厘清在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中的角色认识和职能定位,打破以前纯粹管理者的角色,通过政策制定、机制建立、平台搭建,转变成为人才培养的参与者和协同体,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协同机制,推动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自觉地走向协同,在实现生产、科研和教育三赢中培养大批满足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创新型科技人才。

(二)建立实现协同共赢的利益动力机制

德国心理学家卢因(Lewin)的群体动力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决定于内在的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内在需要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5]利益需求是产生行为的内在动力。因此,利益动力机制的建立对协同运作至关重要。大体上讲,利益动力机制分为内部动力机制和外部动力机制。内部动力机制是指存在于系统内部的各主体对协同产生的内驱力,主要包括自我发展需求、利益驱动、外部诱发转化成内驱力等三方面因素。而外部动力机制是指能对协同起推动作用的外部动力因素,主要包括政策推动、社会心理、市场拉动。这些外部动力因素能驱动或转化为协同主体的内在因素,推动协同合作。能否协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取决于协同体之间的共同需求及协同体之间内部的相互利益的驱动。

由于政府、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各主体处于不同的领域,存在观念、价值观、制度及管理等方面的差异,因此使得各协同主体间存在着互补与互斥、竞争与合作,客观上造成协同的困难重重。加上在实践中体制机制有效调节的缺乏,更使协同主体各方动力不足、活力不强。因此,建立体现各方共同利益需求的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各方主体具有相互结合的利益需要,才能产生相互协同的行为。

(三)建立推动协同运作的资源共享机制

政府要积极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创造政策条件,搭建平台,促进相关资源向人才培养聚合优化。政府要加强对高新区、创业园区和大学创业基地的规划和建设,以整合科技服务平台;要鼓励企业建立研究中心,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同时,要紧紧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分配物质和财力资源,以确保创新平台能为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6]政府要引导和加强各方主体的深度合作, 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优势和企业的实践资源优势, 并将其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快速发展。高校和科研院所基础研究力量雄厚,由于学科交叉和相互融合,不断衍生出新思维、新理念、新设计,企业要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爆发出新的科技生产力。从企业和高校自身发展来看,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具有契合性,高校与企业协作可以促进教学资源配置的合理利用,实现双赢。

要搭建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交流平台, 通过依托行业协会或相关社团组织, 建立专题讲座、论坛、沙龙等行业性、区域性信息交流平台,加快创新型科技人才专业素质的提升。支持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联合建立实验室或研发中心等方式,建立创新型科技人才“三方双向”交流兼职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的“双导师制”,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团队。同时,要积极开展与国际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团队之间的实质性合作,特别是支持重大合作研究计划和项目,以发挥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带头作用。要建立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国际化培训模式,引导和扶持企业在境外建立培训基地,请国外专家进行指导,鼓励创新型科技人才参加国际高科技俱乐部的一些重大活动,保持他们的创新活力。

(四)建立促进协同发展的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是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挖掘其潜能、发挥其作用的有效手段。[7]要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保护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合法权益,建立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公平有效的奖励机制,强化科技创新的激励效应,特别要在科技成果上建立科技奖励制度,对有重大的科技成果和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能够提高创新型科技人员的社会地位,激励科技人才从事创新活动,推动科学技术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强大的推动力。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激励政策,还要体现在分配政策上的激励,除了体现劳动价值的传统薪金分配制度以外,着重体现人力资本的产权价值,即知识的产权价值的分配制度。[8]

必须发挥协同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面向市场,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人才培养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人才培养投入机制,进一步激发创新型科技人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政府要通过经济杠杆、政策措施和导向、约束机制等引导和鼓励企业主动增加人才培养投入,支持和鼓励大型企业集团提取一定数量的资金,集中用于人才培养的投入。同时,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要依托国家重点创新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高新区等创新创业平台,协同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在世界科技前沿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科技人才奖励制度,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不断增强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科技贡献力。

(五)建立提升协同效益的考核评价机制

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考核评价, 对提高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实体的培养绩效、建设绩效具有重要的引导、诊断、激励作用。而建立符合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规律的科学、公正、有效、操作性强的考核评价体系,又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一大难点。具体来讲,重点要解决好三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谁来评价,应当包括政府评价、培养实体评价和社会评价等评价主体;二是评价标准是什么,应当有分类、分层、动态的标准和程序;三是评价结果如何运用,评价本身不是目的,关键在于对结果地有效应用,才能达到评价的目的。

总之,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考核制度,要尊重创新的内在周期规律,避免考核短期化的倾向,给创新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要变个体考核为团队考核,以适应现代科研的团队协作特征,避免因考核个人化影响团队协调配合。要增加考核制度对创新失败的容忍度,既能容忍科技人才因潜心研究而短期内不出成果,又能容忍创新失败,鼓励不断尝试。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考核应以“扬长”为主,改变对党政干部综合素质考核的“补短”导向,这样才能有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鼓励从事原创性研究,激发广大创新型科技人员的科研热情和科研主动性、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的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同时,制定评价指标和考评制度,适当地引进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根据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绩效判断人才的科研和工作效率与绩效,真正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发展的机制环境。[9]

参考文献:

[1]李寅甲,郭剑霞,陈浩.高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8(5): 44-49.

[2]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2):165-173.

[3]钟荣丙.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育机制研究[J].科技与产业,2005(5):26-29.

[4]王剑,孙锐,陈立新,潘陆山,孙一平.我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8):165-173.

[5]刘理,韦成龙.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动力机制问题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10):63-65.

[6]李中斌.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研究与队伍建设[J].中国人力资源培养,2011(7):102-105.

篇(8)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11-03

先进制造技术是高新技术中的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它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制造技术,它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管理学最新成就于一身的新兴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创新是产业升级、产品更新换代的基础。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科技落后地区如何整合资源,引进、消化、吸收高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推动技术应用创新和产业升级,是一个大课题,其中,搭建平台,校企、校际合作进行创新是当务之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广西第一所国家高职示范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学校正以建设区域性高职名校为目标,探索实践“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随着开放性办学机制体制创新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科研的投入越来越大,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意识和能力越来越强,学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路径研究目标和思路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的路径研究目标:创建平台,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以产品的研发带动课程开发,校企、校际合作共建基地,培养企校两用双师型人才;以先进制造技术中的精密零部件加工技术解决方案研究为载体,开展科技创新试点研究,进行项目孵化、人才孵化和小微企业孵化,提高本区域的高新技术应用水平,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教育的持续革新作贡献。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的建设思路:联合实施校企、校际合作的名高职内涵建设亮点工程,搭建一个平台、发挥两种功能、设置三个岗位、开发四门课程,推动五种创新――科技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模式创新、学习模式创新和基地管理模式创新。通过分三步走:第一步,苦练内功,建立校内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第二步,走出去,与兄弟院校、合作企业共建基地、开发项目;第三步,请进来,把成熟的科技合作项目引进校园,建设高新科技创新应用实体。

发挥“敢为人先,力争第一”的南职精神,组建精干队伍,苦练内功,走出去,请进来,依靠组织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用3到5年的时间,打造一个服务南宁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以高新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综合创新实践基地。

二、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路径及其实践成效

(一)在校内建立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整合现有实训基地与资源,充分挖掘教师队伍在技术创新、技术攻关等方面的潜力,更好发挥我校实训基地和设备的优势,推动教师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教学方法探索,培育与整合创新项目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我校成立了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主要职能如下:

一是提供综合实践资源平台,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室以企业项目为载体,开展高水平和实质性的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技能培训。各类实习实训资源,包括场地、设备、网络资源、图书资料等,全面而有序地对创新工作室的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勤于参与专项技能强化、拓展技能训练,开展技术交流、技术攻关、技术研发,勇于探索与创新。

二是培育创新项目,储备创新成果。工作室针对区域经济、行业、企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面临的技术问题,结合实际条件,在技术突破、技术集成、技能强化等方面选择可行性项目进行培育。通过若干年的持续、递进式累积,配置系统的软硬件资源,组建一批在多个专业领域中具有娴熟技能、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创新团队,储备一批创新性成果,支撑学校在高级别的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中的项目遴选。

三是整合教师资源,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方法。工作室充分整合教师队伍的资源与能力,通过校企合作等多种渠道寻找可培育的项目,并在项目推进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探索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积累创新工作经验,实现技术创新科研对教学的反哺。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运作方案及成效如下:

一是“筑巢引凤”,学校提供一间100平米左右的教室,专门配备了20台全新的电脑和办公设备,挂牌成立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作为学校专门的先进制造项目综合化设计与工程实践的项目研究场所,工作室可以利用本校机电工程学院闲置的办公设备、机电设备或调用学院相关仪器设备,此外还购置一批研究专用工具设备和专用材料、资料,开展探索性的基础研究、企业产品试制、专项测试等工作,为分门别类申报先进制造技术开发项目打基础。

二是“养鸡下蛋”,创新工作室专门聘请两名有专长的机械产品研发工程师和机械产品制造工程师作为专职研发和制造人员,并对他们进行传、帮、带,与院内科研型教师组成团队(突击队),承担企业项目研究、课程开发和相关实践教学工作,在一年内把他们培养成双师型人才,薪资水平达到在校骨干教师水平。

三是“放水养鱼”,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工作室作为师生共用专用工作室,依照学校制定的创新工作室规章制度对其进行目标管理、项目管理和课程管理;工作室起到“信息、项目推介、项目管理、学习管理,进度通报、成果展示”的作用;承担机电工程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模具专业、机制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开发应用以及公共系列特色选修课程研究、设计、开发和实施管理工作;组建与科研项目研究、特色选修课开发实施密切联系的先进制造技术服务队,并定期给予技术业务指导;利用技术开发和课程开发等科研、教研项目对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团队进行专项基础训练和专项竞赛演练工作。工作室团队(创新突击队)在完成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基础上,进行持续的“学习、研究、实践”和“改革、开拓、创新”,以申报各种类型的科研、教研、研发项目的形式主动完成院校下达的各项任务,争创一流业绩,在短时间内提升我校的高新技术应用科研水平。

我校先进技术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以下的成效:

为北海双赢洋弓制造有限公司成功进行了铝弓箭本体的成型工艺研究和数控制造工装的研发及塑料弓箭手柄的模具研制;与南宁燎旺车灯公司联合研发并申报了《LED车灯监控系统》1项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LED车灯控制电路》1项实用新型专利;与南宁市五洲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联合并申报了研发《一种可扩展的加工机械手》1项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切削工具》《一种机械加工中心用换刀机构》《一种机械加工定心装置》等6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一种高速切削工具》等5项实用新型专利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与广西锦新科技公司联合并申报了研发《一种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金属丝的制备方法》1项发明专利、《一种慢走丝线切割走丝头》1项实用新型专利等。

(二)走出去,与兄弟院校、合作企业共建基地、开发项目

为进一步拓展我校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必须走出去,通过校企、校际合作等多种渠道寻找可培育的项目,寻找到行业领军精英、企业技术能手、精干的管理人员,并在科技合作项目推进过程中,探索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积累创新工作经验,实现技术创新科研对教学的反哺。

校企、校际科技创新合作模式及成效如下:

一是创新机制。建立校外共享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所,按行业、企业标准营造真实的科研条件和环境,开展项目开发、产品研发、人才孵化和课程开发等工作,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和企业化运作,承接政府、企业、院校科研、教研项目外包,承担院校两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实行灵活的目标管理、项目管理和学分管理。计划以行业协会和专业研究会的形式建立公益性NGO组织,提升南职院的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二是完善功能。以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所为依托,根据我校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的科研、教研以及相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需要进行项目开发和立项建设,整合资源,开展高新技术的共性技术、核心技术专门技术的应用研究,协助各二级学院教学团队把科研、教研成果转化为专业内涵建设;开发3-5门高新技术应用系列特色选修课程,筹建竞赛训练基地和创新创业培训基地。全力支持各二级学院为开设新专业进行知识储备、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提升相关专业招生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学校整体办学综合实力。

三是项目孵化。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搭建校企、校际合作平台,组建学习共同体、研究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进行高新技术应用创新和项目孵化,努力提高科研成果的产出率和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实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科技落后地区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应用、再创新的良性循环,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申报市级、区级、国家级科技创新项目打基础。

我校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团队联合广西大学、广西机电工业学校等院校,玉柴工程研究院 、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富桂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并联合申报各类国家级、区级教研及科研项目,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广西高等职业院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获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协助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申报并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协助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申报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密零部件加工技术及配套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2014年度广西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协助南宁市五洲通精密机械公司拟申报2014年度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

(三)请进来,把成熟的科技合作项目引进校园,建设高新科技创新应用实体

我校先进制造技术研发团队通过自身的苦练内功,并走出去进行了校企、校际横向联合科研项目的研发和制造,已经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与合作单位科研项目联合攻关、科研成果转化、人力资源共享、校企设备资源共享及组织保障等的路径,因此,把成熟的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引进学校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把成熟的科技创新合作项目引进学校的模式及成效如下:

一是高水平建设“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共享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以先进制造技术集成工程设计、先进制造技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为载体,引进知名制造类企业,构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带动一大批主动学习者,在学习型组织架构下,建立共同体文化,在基于学习科学设计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嵌入式项目化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研究、实践”,力争在“改革、开拓、创新”实践中,成长为先进制造技术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

二是共享型区级、国家级技能大赛和创新大赛训练基地。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创新、产品开发、集成工程所形成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代表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迈进,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的支撑,作为引领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广西创新大赛的竞赛项目万变不离其宗。我们的研究所和科研团队应主动介入国家级、区级比赛的竞赛项目设计和相关竞赛组织工作,建立起长效机制,引进企业深度参与,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进行竞赛训练项目的策划和竞赛团队的选拔考核工作,在力争取得佳绩,减轻学校投入负担的同时,真正发挥大赛对专业内涵建设和学校综合实力建设的引领作用。

三是企校两用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高职院校利用政府支持,依靠社会力量,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整合资源,建立以教育教学实践创新为基础,以高新技术应用为载体的共享型师资培训基地是十分必要的。

实践表明,高水平的高新技术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是非常紧缺的,培养这些人才的人才,即双师型教师更是稀缺。一般而言,即使是高新企业也养不起这类科研人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很多所谓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多是成熟技术的应用和现有产品的仿造而已,在高科技应用方面的产、学、研合作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真正转化成生产力的科技创新不多。缺乏高科技的产品研发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和体制,留不住。养不起高水平的研发人才,这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创新乏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的原因所在。因此,创新机制和体制,以项目合作的方式,聘请有丰富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经验的企业人才与校内专职科研人员组成专兼结合的科研型教学团队,以立项建设的方式进行项目孵化和人才孵化,在立足于自己培养的基础上,才能造就更多的双师型人才。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引进广西知名机械企业柳州奋达模具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厂, 柳州奋达模具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汽车模具、焊具、检具、大型数控加工、精密塑料模具等产品生产、科研、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鼓励类投资和广西重点扶持类型的中外合资企业,该公司拥有《叉车外门架下横梁焊具》等多项国家技术专利,主要为广西柳工机械股份公司、柳工集团叉车股份公司等企业配套产品。奋达公司带着科技项目、真实产品进校,校企双方合作成立董事会,组建产品研制团队,运用先进制造技术为区内多家企业生产配套产品,在营造数控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同时,还引入了企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兼职教师及企业文化,为培养数控高技能人才提供了保障,又能使学校减少纯消耗性实习,降低培养培训成本,提高基地设备的利用率。同时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校内工厂每年实现产值达300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经过有效运营实训工厂,校企双方都扩大了知名度,创立了校企合作典范。

综上所述,加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诸多部门应积极努力、广泛参与,相互协作、大力配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切实解放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合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对照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要求,我校的科技创新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今后,我们应继续加强校企、校际合作机制创新,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

【参考文献】

[1]高霞.高等院校科技创新的路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7)

[2]于兆吉.装备制造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现状与展望术[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

[3]孙兵.高职院校与企业协同科技创新的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9)

篇(9)

高职高专院校如何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开展科技创新,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并在服务中使自己得到发展和提高,是当前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高职高专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内知识积累、创造与传播的主体,是原始性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以及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高职高专院校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工作,主动融入地方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加强服务地方工作,是学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是学校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改革完善办学模式与运行机制,提升办学水平的关键所在。只有切实提高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的能力和水平,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才能将学校的人才、智力和科技优势转变为地方产业竞争优势、文化发展优势,从根本上促进地方社会的发展;才能更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增强办学优势,赢得地方的尊重和支持,促进与地方的共同发展。因此,必须准确理解和把握建设高水平大学与科技创新、服务地方的辩证关系。开展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工作的过程,既是学校参与技术创新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也是高职高专院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更是高职高专院校争取地方和社会支持的过程。要进一步明确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积极参加各种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活动。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着力在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抓好学科专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人才培养与区域发展需求的对接、科技项目与支柱产业的对接,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地方有多种层次、多种形式,但大体而言,可以分为人才支撑、技术支撑、文化支撑、思想支撑。人才支撑主要体现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创办体现地方特色的学科和专业,为地方培养和输送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基础;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办学,通过各种类型与层次的培训班、函授班、短期班、远程班、辅导班等,培训党政、技术、教育、文化、卫生、家政等各类人员。技术支撑主要体现为根据社会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推广科技成果和进行技术转让,提供技术资料、信息和咨询服务等。文化支撑主要体现为对先进文化的生产、引进、传播、引领作用,即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在道德、知识、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入社会,在理论创新、文化繁荣、科学发现等各个领域积极思考、大胆突破,从更高的层次上推动地方文化建设。思想支撑主要体现为“思想库”的作用,即努力成为新思想、新观念的倡导者、传播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

二、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根据高职高专院校的定位与特色,高职高专院校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工作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坚持党和国家教育科技发展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中的科技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学校的学术竞争力、社会影响力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把学校建设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决策咨询、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支撑和产业服务,推动学校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高校技创新与服务地方工作的应该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培育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使科技资源向创新能力强、创新效率高的创新群体倾斜。

2.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求真务实,勇于攀登。围绕重点目标和重点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形成优势与特色。

3.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自然科学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协调发展的原则。重视基础研究,突出应用研究,强化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

4.坚持科研教学互动的原则。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总目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逐步形成教学、科研互促互动的良性发展态势。

5.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以合作谋共赢的开放办学理念,密切关注地方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的新模式、新机制,努力形成政府、产业、学校和科研单位四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工作的目标

(一)构建科技平台,为地方发展提供科技支持服务

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强化建设一批对地方发展具有重大推动和支撑作用的优势学科、新兴学科和特色学科。以应用型学科群和科技成果为依托,整合资源,增加投入,努力打造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科技服务平台,通过跟踪服务等形式,完善服务机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积极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按照“学校主动、政府推动、市场引导,资源共享、全面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全面对接战略合作关系,并积极拓宽合作领域,不断完善方式,在政策咨询、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教师培养培训、智力引进等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大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要力求实效,努力推进双方合作持久稳定深入地发展,逐步实现校地、校企的共惠共赢和共同发展。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服务

要根据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才紧缺行业的需求,及时调整现有的传统学科与专业,积极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要以地方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继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订单式培养、联合培养、委托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继续教育和培养培训,面向地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积极开展经济、管理、法律、外语、计算机等专业领域的成人在职教育、脱产教育,开设公务员培训、外语培训、干部教育培训、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技能证书培训等培训项目,大力培养在职高级人才。做实一批产学研战略联盟,做强一批创新服务团队,做大一批科技创新项目,让更多成果走出实验室、实现产业化。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通过专利许可、技术转让、产品开发、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高高校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过创新发展,使彰显学校学术实力的主要学术指标明显提升。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实现“三个重要突破、四个明显提高”。即:集聚创新人才有重要突破,产出科技成果有重要突破,创新体制机制有重要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产学研结合和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明显提高,成果转化和培育创新型产业能力明显提高。

篇(10)

1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也是技术创新竞争的世纪,而创新竞争归根到底是创新人才的培养即创新教育的问题。创新是国家生存的基础和保证,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所在,也是未来人才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建立创新机制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先决条件,也是教育和科研面临的新课题。

随着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越来越多的数控设备出现在现代制造企业中,企业需要大量从事数控技术服务等工作岗位的技术人员。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以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为依据,以符合数控技术应用领域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为内容,参照国家职业标准,构建并实施了“引产入教、任务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经多年的建设与实施,成效显著,特色凸显。

2“引产入教、任务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2.1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很难被学生接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高等职业教育传统的课程体系一般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选修课等。这些课程之间的相关度并不很高,有的课程内容还存在较多的重复,尤其是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在教学目标之间没有实际的承上启下关系,学生往往在学完一门课程之后,并不知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有什么用场,这种教学满足不了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此,笔者在学习、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引产入教、任务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设想。

2.2高职数控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①课程设置模式过于传统;②课程设置未充分围绕学生的就业方向和社会需求,不能与区域环境的具体需求密切结合;③课程设置相互独立,相关知识和技能没有有机地渗透融合;④存在课程设置前后脱节及学时安排不合理等情况;⑤教学方法和手段不够灵活,不能根据课程性质灵活选用;⑥课程实践环节的内容过少。针对这些问题,在专业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以“企业产品”为载体,以“完成产品”为平台,组织相关教学内容;并通过“完成产品的工作过程”带动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在完成“企业产品”的过程中,获得职业技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以职业人才培养标准评价产品为中心的教学实施效果,检验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生在产品实施过程中学习知识,锻炼技能,提升职业素质,实现培养目标。

2.3“引产入教、任务驱动”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制造类企业走访、座谈、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多种形式的调研,了解数控技术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分析现代制造企业中典型的机电设备,按学习认知规律与职业成长过程,对课程进行序化,构建“引产入教、任务驱动”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如图 1 所示。该课程体系分为职业素质、岗位基础能力、岗位专业能力和岗位拓展能力等四个学习领域。以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企业、咸宁工业园为基础,选用鸭嘴榔头、激光标头的加工、一级减速器为教学载体,以三个层次、四个学习阶段,划分四个学习领域为支柱支撑,以产品为导向,采用项目化教学,实施基于工作过程教学,使学生掌握车削、铣削等岗位核心职业技能。

图1 “引产入教,任务驱动”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3“引产入教、任务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3.1围绕核心技能设计学习领域,以产品为导向

因此在“产品”载体的选择上应主要考虑方面有: ① 全面。该产品须涵盖数控技术专业岗位所涉及的知识、技能、素质,使学生在完成该产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② 实用。产品应使学生在探索实施过程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自己的操作与思考,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同步提高。

为此,在种类繁多的机械加工产品中,选用鸭嘴榔头、激光标头的加工、一级减速器这些典型产品作为教学载体,在四个学习领域的教学中围绕这些教学载体的相关内容来组织。将机械加工中的车、铣、刨、磨、钻进行大综合,把前面相对独立的知识点和技能串联起来,通过整合形成学生综合职业技能,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3.2构建一体化教学环境,开设“理实一体化”课程

“引产入教、任务驱动”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必须有硬件的支持,因此,充分依托校内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分别对应开设“理实一体化”课程,依托校外企业基地实施工学交替,帮助学生掌握数控技术的核心课程。所有课程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典型产品为载体设计学习任务,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转变教学方法,改造教学环境,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3.3创设行动导向教学方案,形成“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根据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采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通过企业调研进行典型工作任务的细化、教学载体选取,通过研讨完成教学内容排序、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工作,与企业合作开发《手动工具的零件加工》、《普通机床的零件加工》、《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计算机辅助编程与加工》等多门专业核心课程。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坚持“教、学、做”三位一体,每个教学任务都贯穿了“任务的引入任务的分析工作方案( 计划) 制定任务的实施技术资料编写与评价”五个阶段。在每个任务中,由教师讲解每个任务的相关知识,并充分利用现场教学设备进行操作演示,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工作任务分析,并按照自己的构思制定各自的工作计划或方案;最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产品的加工,并进行汇报展示,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完成从模仿到应用到创新的递进模式培养,逐渐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

3.4数控技术“引产入教、任务驱动”课程实施特点

数控技术“引产入教、任务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形成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岗位基本能力与岗位综合能力培养,较好地实现了学生综合职业素养与技能水平的全面提升。其特点为: ① 针对生产实际中的机械产品设置课程,针对能力培养开展教学,不断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②在产品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③围绕职业人才需求构建课程体系,围绕产品来带动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更贴近生产一线;④“引产入教、任务驱动”模块化课程体系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有机结合起来。

4结束语

随着我国数控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人才的需求量在增加,规格在逐步提高。高职教育作为数控技术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要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在充分调研、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明确数控技术人才的市场需求状况,围绕数控技术人才的职业能力,并结合国家职业标准,构建模块化的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并加强课程设计的系统化、精细化、职业化等,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栾咏红.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教学的研究与设计[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54-57.

[2]刘安华,刘守义,陈德清.基于工学结合课程体系中的行动导向课程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1,(8):138-139.

[3]马树超,郭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上一篇: 医疗高端医疗保险 下一篇: 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