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与审美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6 08:48:4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电影艺术与审美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电影艺术与审美

篇(1)

二、西方音乐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了电影的内涵和品味

西方置身于西方文明的大舞台中,创作主体把对社会人生高度浓缩的体验和感悟物化于音符中,灿烂辉煌的艺术形式成为西方文化包容并蓄、博大精深的物质化载体。西方音乐闪耀着智慧和人性的光芒,体现着西方文明的累累硕果。很多电影在西方音乐作品的辉映下呈现出动人的魅力,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审美的西方音乐作品能“给视觉影像带来一种庄严肃穆、超凡脱俗的氛围,从而提升[6](P134)整部影片的层次。”使影片的主题更加深远,气质更加高雅。如《肖申克的救赎》中莫扎特著名的咏叹调《微风轻轻吹拂的时光》,天籁般的女声二重唱为影片包裹上无限美妙的光彩。美妙的旋律穿过监狱的铜墙铁壁自由柔美地回荡,“微风轻轻吹拂的时光,在朦胧的夜色里,松树沙沙叹息的地方。别的话不必多讲,不必多讲……”莫扎特的这段音乐诙谐、轻松、动听,两位女高音的重唱富有无限的美感和韵味。此曲流传性很广,是莫扎特非常有代表性的咏叹调之一,在听觉效果上极具征服感,可谓雅俗共赏。置于片中这样一个特定的场合播放,更具审美的震撼感,成为电影的神来之笔,为电影增辉无限。从情节上看,安迪邀大家一起欣赏音乐,这自由的感觉那怕只有一刹那,他也愿意不惜一切地去争取,通过音乐推近的这段人物特写,生动地塑造出安迪有思想、有学识、有文化、高素养的气质形象,他喜欢音乐、热爱生活、富有智慧、不同凡响。莫扎特这部以展现费加罗聪明机智来歌颂第三等级的佳作,用来映衬和塑造安迪这个人物的特点是再合适不过的。这段音乐既完成了情节发展过程中的完美支撑,又很大意义地提高了影片的格调和品味,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成为电影中最令人难忘的一段场景。再比如库布里克导演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首作品创意来源于哲学家尼采的同名著作。音乐在电影一开头就表现出恢弘的气势,富含深厚的哲理含义。尼采主张超人哲学,电影中呈现出的人,从猿到人,再到飞升宇宙之中的巨大进化转化,有着一种对尼采主题音乐的呼应。具有文化历史感的音乐使影片呈现出无限想象力,大大加深了电影的哲理性和深刻性,营造出影片扑朔迷离的科幻色彩。

三、西方音乐的自身魅力提升了电影的影响力和表现力

西方音乐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它具有丰满而立体的音乐表现力,深刻的音乐内涵,和谐美好的音乐形象,外在形式和内在思想的完美统一。体裁多样、题材丰富,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无比辉煌的影响力。西方音乐成为高层次精品文化的代表,既是各界文化精英喜爱的对象,也是大众人群景仰的目标。西方音乐极富影响力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影的影响力和表现力。罗伯特•贝尼尼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美丽人生》中,几次使用奥芬巴赫歌剧《霍夫曼的故事》中的《船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段音乐是歌剧第二幕中的一段著名女声二重唱,以6/8拍荡漾的节奏描绘出威尼斯河上迷人的夜景。醉人心弦的音乐,交织着主人公圭多对妻子的爱意,映衬着他们伟大的爱情。大提琴低沉如诉的引子,小提琴飘忽的高音,柔美的歌声,美妙迷人的旋律都使电影置身于美妙多彩的世界,每一次出现都将电影渲染的浪漫至极。尤其在电影后半段,圭多一家身处纳粹集中营时,灰色恐怖的色调让人倍感压抑,然而当《船歌》这首见证他们夫妻爱情的美好音乐在广播里传出的时候,巨大的环境反差彰显出音乐无比动人的巨大魅力,音乐的美感俘获了观众的心,晕染着电影中的人物和故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经久不衰、耐人回味、优美典雅的西方经典音乐作品置身于电影中,它自身的美感、表现力、影响力通常会为电影锦上添花,提升电影的艺术感染力,使电影的叙述更生动,更富有活力和绚烂的色彩。

四、西方音乐在电影介质包裹下呈现出新的审美和传播

西方音乐在最早的现代视听艺术——电影诞生前,一直以独立的艺术形态存在,从音乐创作、音乐演出到音乐欣赏都有其非常完备的体系。电影的诞生打破了艺术世界的传统格局,将西方音乐在内的多门艺术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多元化的综合发展。当西方音乐作为视听艺术的成员之一和其他艺术形式交织在一起时,转变为新的角色和新的定位,它的审美和传播自然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一)处于电影语境中的西方音乐审美

西方音乐是一种超越国家、民族、地区的局限,为世界各民族所接受,并共同参与创造的音乐文化,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深厚的文化感和巨大的表现力。在面对独立形态的西方音乐时,欣赏者更多关注于音乐自身的特点,包括音乐的旋律、和声、配器、情绪、内容等。这是一种欣赏主体有一定心理期待、主观性、有意识的“倾听”。但是当西方音乐出现在电影剧情中时,“人们在这里打破了以往各种聆听音乐的习惯,在新时空营造的环境中,在接[7](P191)受故事情节的同时感受到音乐的感染力。”这种感受被动且不独立,和剧情联系在一起,与画面契合在一个审美层面被同时接受和感知。出现在电影艺术语境中的西方音乐,它的内容、情绪、音乐感受都和电影中人物的生活、性格、命运息息相关。电影为影片中的音乐审美提供了大量非音乐性因素,使音乐的审美变得有依据。不仅包括音乐本身所体现出来的概括性的情感内容,而且还包括外在于音乐的某些因素。在故事情节的引导下,对音乐的理解进入一个新的经验中。电影提供的特定氛围和背景使音乐的表达具有一定倾向性,音乐的内涵一点点被影片的内容填充起来。所以西方音乐和电影的结合不仅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具有奇妙的化学反应,这也就是为什么同一首音乐作品置于不同的电影情境中,会带给人们不一样的审美感受。“音乐的抽象性能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就像一种化学药剂一样,它在不同的环境、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不同的化[8](P63)学反应。”电影改变了西方音乐独立的审美,使其审美和电影的相关因素建立起一定的依赖关系。

(二)西方音乐在电影中的传播

在电影中西方音乐时常留下它多姿的身影。西方音乐深厚的文化气息浸染和包裹了电影这个现代时尚同时又最贴近大众的艺术,有些人因为电影喜欢上西方音乐,有些人因为西方音乐更热爱电影。在诞生之初,电影需要借助已经发展趋向成熟的古典音乐为其敲开受众的大门,之后当其逐渐成熟并越来越有影响力的时候,它又为西方音乐的传播增加力量。对于西方音乐的传播,除了现场演奏演唱、乐谱传播、唱片传播等形式之外,其它综合艺术形式诸如电影,客观上也成为音乐传播颇有影响力的媒介和手段。众所周知,西方音乐虽然超越时空在历史上经久不衰,具有无法超越的美,但西方音乐带有的“贵族”属性,即对它的学习和理解需要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审美经验,使得它的传播群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社会普及程度不高。尤其在进入近代以后,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突破和发展,流行音乐很快成为大众的宠儿,审美对象更为平民化。而西方音乐相反越来越以“高深”“难懂”“严肃”的印象被束之高阁,与大众之间产生一种距离感。当西方音乐出现在电影中时,对观众戏内戏外的界限是一种模糊,这种感知是没有期待和预设的,大众与西方音乐的距离被跨越了,无意间进入西方音乐的传播世界。在特定场景、特定情绪的推动下,原本“远”的音乐一下“近”在耳际,原本高深莫测的音乐也因电影的相关释解,变得容易接受与理解。如前文提到的那首《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具有强烈的哲学意味,晦涩难懂,远不如《乡村骑士》间奏曲、贝多芬的《欢乐颂》为人熟知,流传性并不广。然而这首作品在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中》妥贴、流畅、自然、神奇的应用,不仅恰当地衬托出了影片的意蕴和风格,把观众带入超越镜头画面的深层表达中,而且实现了自身广泛的传播。相当大一部分人因为这部电影认识和了解了这首音乐作品,可以说这部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成就了这首音乐。被设计于电影中的西方音乐依靠电影这个大众化的传播平台,进行了趋于生活化的艺术传播,在受众群中产生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较之西方音乐独立形态的传播力度大大提高。“当音乐由电影作为载体,进行潜移默化的传播[9](P146)后,电影音乐的下意识审美转化为有意识审美。”这种传播没有停留在浅层,而是不断深入和扩大,由此电影为西方音乐增添了新的生命力,也让它原本的神韵和内涵获得了一次新生,有了另一段生命。

篇(2)

体育电影从某种意义上复兴了身体的美学,它以身体作为一个展台,着力表现出身体在后工业化时代的顽强。但是,体育电影只能算是对身体之美的缅怀,因为真实的身体之美在现实之中已经不可再现了。体育电影所反映出的身体之美只是一种超真实的身体之美,它比拟真更为真实,已经完全超出了真实的范畴。本文将从感官的身体之美、技术的身体之美以及文化的身体之美三个方面来探讨当代体育电影的艺术魅力。

一、体育电影中的身体感官之美

电影是一种综合性视觉艺术,身体之美主要是通过视觉来表现的。体育电影的拍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审美的。体育电影其实与体育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体育已经不再是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体育已经缺乏了实现生存美学的意义。体育电影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拟真。但也并非是一种完全的虚构,体育作为一种文化仍旧具有其存在的意义。从这种意义出发,体育电影对于体育的建构更多的是一种技术的建构与文化的建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体育电影首先要完成的是一种感官的建构。体育电影是围绕身体展开叙述的,因此它首先必须要选择一个适合的身体,一个现实中完全不可能存在的身体,这是体育电影拍摄者一开始就确定的目标。体育电影必然会给我们一个超真实的身体,一个天赋异禀、充满活力、甚至不需要任何科学训练就能够屡战屡胜的身体。这是一个充满诱惑的身体,诱惑所有的人进入影院去欣赏。

体育是关于身体的教育。在古希腊人看来身体的教育是为了产生美,身体之美是生存之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身体的教育与知识的教育同等重要。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逐渐取代了身体,机器所生产出的知识话语逐渐遮蔽了身体,身体在机器面前丝毫没有美感可言,反而变得越来越丑陋,身体作为一个造物者彻底沦为了一个二流产品,身体面对机器感到的是羞愧。更为可怕的是身体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产生美,而是为了适应机器的速度,身体教育成了一种规训权力视阈下的教育,这种教育的结果是身体彻底失去了主体的地位,而成了机器的附庸。体育电影对身体之美的展现并没有脱离古希腊的美学范畴。“力量即是美”是一个恒定的法则,当人类在走向衰老,面对死亡的时候身体才会到场,但是身体却是以一种极不光彩的形象到场的。因此,像笛卡儿、尼采、克尔凯郭尔等一些身体孱弱的思想家而言,这样的身体无论如何都无法激发他们赞美的欲望,他们备受身体的折磨,对于他们而言身体是最为强大的敌人,他们只能鄙视身体。

电影是一种诱惑的技术,身体最大的诱惑在于。运动员通过自己强健的肉体从而去诱惑所有的人。体育电影将诱惑推向了极致,电影技术彻底弥补了人类视觉的缺憾,超真实的视觉技术,让观众更为清晰地去看身体。例如,在最近热播的影视剧《斯巴达克斯·血与沙》中,3D技术对身体的展现已经超越了日常经验感官的范畴,不再停留在表层之中,而是进入身体的内部,身体的感官之美已经超越了二维空间,进入了三维,甚至是四维。电影不仅仅通过视觉刺激观众的感觉,同时在听觉上、嗅觉上,甚至在身体上刺激着观众。

身体教育已经失去了其初始的概念,沦为人类自我缅怀的一种手段。体育电影所指涉的不再是体育教育。而是体育竞技。体育电影是一种商业化、娱乐化的工具,身体已经沦为的商业的。体育运动呈现出高度的职业化、专业化以及技术化,它已经不再是多数人的教育,多数人的活动,运动员的身体是超越普通人的,他是一个希腊神话式的英雄。它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能够适应镜头不断地捕捉和拍摄。因此,作为演员的运动员不再需要追求超越身体,而是要追求超越身体的表现。对于演员而言,必须能够通过肌肉群表现出最为强烈的男子气概,这是一种最为强烈的诱惑,能够让观众在一瞬间彻底被震撼。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身体的确是存在极限的,身体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无所不能,于是体育电影另一个重要的表现方面就是身体的脆弱性。身体在权力面前是软弱的,是无能为力的,身体被权力打上了耻辱的烙印,于是身体就成了一个悲剧式的英雄,身体的疼痛成了对权力最为有力的控诉,身体从中获得了另一种诱惑,再次令观众产生了巨大的震撼。

二、体育电影中的身体技术之美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机器无所不能的时代,人类惟一能够战神机器的地方似乎只有智力,而智力似乎也越来越受到巨大的威胁。身体是在这场人类对战机器的战役中最先败下阵来的,我们不禁要问身体究竟还能做些什么。体育电影给了我们一种梦幻式的回答。我们认为中国武侠片是最具有典型特征的体育电影,其主要反映出了一种身体技术之美。但是,我们不难发现武侠片所处的时代都是没有机器的时代,身体只有在刻意回避机器时才敢于大胆地去展现自己的技术,这是一种普罗米修斯的羞愧,身体根本就不敢正视机器。因此,体育电影所表现出的身体技术是一种超真实的技术,在一个绝对理想化的环境中去表现身体的力量。尽管,我们内心向往着身体能够产生出这种惊人的力量,但是现实是极为严酷的。体育电影给我们一种虚拟的,让我们沉醉在一个虚幻的空间之中,在那个空间中,我们日渐衰老的身体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只要你去发现自己,你就能够找到它,但是从电影院走出来,我们才会发现这种想法多么幼稚,我们的身体仍旧是一个平庸的身体。当我们再次面对机器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去厌恶身体。

体育电影并没有崇高的理想,它从未试图通过对身体技术的展现,从而让观众能够反思自己的身体,它只是提供一种诱惑,从而让观众产生。例如《功夫足球》这样的电影,完全已经超出了体育技术的范围,它首先是一种电影技术,一种视觉技术,它所要表现的根本就不是体育技术,这样的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根本就不是体育电影。事实上,所有超越体育技术范畴的体育电影都不是真正的体育电影,它所要表现的主题不是体育,而是技术。因此,体育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不是人类对技术的一种反抗,而是试图通过技术让身体复活。但是,这种复活只能出现在电影屏幕上,而不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身体已经死亡了,真正属于身体的技术也已经死亡了。

 体育电影与一般电影不同,它已经超出了电影叙事的范畴,体育电影不对人类生活、社会工作、个人或是群体的思想以及情感进行再现,因此体育电影存在着一定的审美认知障碍。体育运动具有典型的区域性、民族性与国家性,对于相同文化背景的人而言,一些体育运动的意义是不可理解的。同样,不同的体育运动包含着不同的身体技术,作为以反映身体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体育电影,当这些技术不被熟悉或是理解时,那么整部电影就无法实现审美的意图。身体作为事件的载体,不断地进行着自我拆解与重构。这就意味着身体并不是以满足技术为存在前提的。但是,体育电影极力通过表现出身体可以使用的技术,来证明身体存在的意义,这其实是反身体的。具体而言,任何一部体育电影往往只反映某种类别的体育运动以及运动员的运动状态,对于普通电影观众而言根本无法知道这些技术究竟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因此观众最终关注的只是技术的真伪问题,而忽略了身体本身。因此这不仅妨碍了真正的身体美学的诞生,反而会落入另一个技术圈套之中。

现代电影技术对人物形体、动作以及内心的情绪都展开了细致的捕捉。身体已经不再是一个宏观的,或是抽象的哲学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微观的物质概念。特写镜头让身体成为惟一的焦点,这种高度观看让身体变得神圣起来,但是这种表现仍旧无法摆脱虚拟,这不是对真实的追求。人物的眼睛、面部的肌肉、手臂、腿等身体部位都能为了菲勒斯崇高的对象,身体非但不会在电影中复生,反而被彻底地碎片化。作为整体的身体消失了,作为具有意义的身体消失了,剩下的就是对局部精细化的拍摄、崇拜以及狂欢。这种技术之美的惟一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观众的窥视欲望。身体本身并没有发展出新的技术,相反的是身体被安装上了各种义肢,电影技术本身就是身体的义肢,身体根本无法脱离这种技术去展现自身的美。同时,参与电影拍摄的演员所接受的训练其目的也不是为了发展他们的身体,让他们的身体呈现出自然之美,而是为了让他们能够适应镜头的需要,镜头的表现是极致的,因此他们的身体也必须能够承受这种极致的观察。

三、体育电影中的身体文化之美

体育电影中的身体更多是文化的身体,身体成了文化的载体。体育电影无法关注身体本身,因为身体本身的美已经消失了,或者说现代人根本就没有身体之美的审美能力。身体是精神内核的体现,身体可以是战无不胜的,身体同样也可以是不堪一击的。因此,如何表现身体,并不取决于身体本身,而在于身体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在体育电影中,对手的身体要比你的身体更为强大,但是最终你还是能够战胜他,这是不真实的,只是一种文化美学的产物。个体总是经历千辛万苦、最终才会获得成功,身体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实现目的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身体只是起次要作用的,最终战胜对手的是精神意志或是文化上的优势。因此,体育电影真正关注的是身体之上的文化,而不是身体本身。

在所有的体育电影中,运动者一开始就处在社会最为边缘的区域。这也符合了其作为一个运动者的命运,从低级向高级展开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运动者的身体远远比不上运动者的个人意志更为重要,因为许多困难并不是身体上的强大就能够克服的,相反性别、种族、阶级、宗教、经济、政治等意识形态因素都会成为其身体天赋的敌人,身体在这些面前是脆弱的,是不堪一击的,最终力挽狂澜的仍旧是意志,是思想,是情感,是一切超物质的东西。因此,体育电影并没有给身体一个展现自身的舞台,而是将身体作为一个舞台,去展现文化的冲突、思想的冲突、情感的冲突。运动者并不是依靠身体去战胜主流权力话语的,相反只有在与主流权力话语媾和之后,身体才有了生存的空间,这是体育电影中身体之美的实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电影是一种极为独特的电影类型,其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魅力,其艺术魅力就在于其是一种超真实的视觉艺术。体育电影从三个方面反映身体之美,但是每一面都不是真正的身体之美。真正的身体之美其必然是作为一种生存方式而出现的,体育电影中的身体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主体。因此,体育电影对于身体或是身体教育而言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它只是一种诱惑,让观众进入影院得到而已。

[参考文献]

[1] 叶子建.体育电影对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及思考[J].电影文学,2011(06).

篇(3)

与其他国家不同,美国是一个由英、法等移民为主体所构建起来的国家。在美国,真正的美国人很少,大多数是移民人口。盎格鲁―撒克逊的白种人通过暴力征服以及买卖交易等方式从印第安原著居民手中获取大量的土地所有权,随着美利坚合众国的成立,白人有原先的移民到美国,逐渐成为了美国的居民,白人的地位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1]这个新建立的多民族国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受着印第安土著居民的困扰,也映射出他们在争夺土地与家园中所表现出的疯狂举动,从这一层面来考虑,美利坚民族意识的形成过程也显得非常艰辛,是用无数人的鲜血换来的。上述这些也是早期美国电影的主要素材。

移民作为一种身份与行为,承载着来自历史与社会的双重权利规约。从社会语境中来看,移民则指的是一种不公正的权利关系,他们由于语种、民俗、等与本土居民的差异性,被打上外来户的标签,不被本土居民所接受与认可,甚至是被本土居民所歧视。纵观美国电影不难发现,很多影片中都有移民的影子,不同种族或者不同的移民经常出现在美国影片中,但是美国电影中所存在的移民形象大都是无声的,他们或者是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或者是被人歧视。一直以来,美国所推崇的移民政策以及在每个主流电影商业化模式的影响下,移民常常成为电影作品叙事上的结构性因素或者被赋予其本质化的含义。在美国电影中,对移民经常表现出来的是负面、消极的评价,很少有关于移民正面的叙事,这种现象也是与美国社会历史的形成以及美国民族意识的确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二、 美国电影中的移民表述――少数族裔移民的边缘化

美国影片《阿甘正传》于1994年获得了奥斯卡奖,影片中主要从阿甘这一主人公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母亲家族的谱系,导演在其中插入了一段“3K党”的黑白影像,身穿白色的衣服、头戴高高的白色尖顶帽,用白布遮脸的人策马奔腾。这段影像最早是在由世界电影大师大卫・格里菲斯在其创作的《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中出现的。[2]阿甘在向朋友讲述他们家族的光辉历史遗迹英勇事迹时,虽然从表面上看显得格外平静,但其实内心已经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满足感与优越心理,他的听众们听得津津乐道,纷纷投去了羡慕的眼神,这使得阿甘的自我虚荣心更加强烈,有关于美国早期对黑人的种族歧视以及众多的残杀黑人事件的消息也逐渐被淡忘,使得作品从创作以来备受关注的争议。《一个国家的诞生》这部影片中主要讲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美国南部与北部两个白人家庭所遭遇的事件。导演格里菲斯从白人的立场为出发点,重现了战争对白人生活所带来的种种不良影响。影片中很多故事都是导演虚构出来的,借助这些虚构的故事集中表现出黑人群体给白人家庭所带来的强大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黑人对于白人女性的巨大威胁。在影片中导演从白人女孩的视角出发,描写了他们在受到黑人威胁时内心的惶恐与不安,借助大量的肢体语言表现出白人女孩受到的残害。影片中所出现的黑人形象大都是野蛮无理或者面目狰狞,从表情上就给人一种恐惧之感。但影片的结局却峰回路转,白人经过团结努力,最终战胜了黑人,以黑人为代表的凶恶势力最终也必然会被新主人,即白人所替代,白人成为美国新秩序的坚定维护者。这种叙事表现模式与当时少数民族移民电影人的边缘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早在20世纪初期,威廉姆・罗伯特・戴利(William Robert Daley)拍摄了《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电影主要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主要题材的电影,在电影中萨缪尔・卢卡斯扮演的是汤姆叔叔,其也成为了有史以来最早的黑人演员,也是我国首位登上美国银幕的女演员。但是这些外来移民演员所扮演的角色大都是配角,在剧作结构、观赏效果以及主流经典价值中却又是不可或缺,但又沉默的存在于影片中。与此相对应的《一个国家的诞生》这部影片中的黑人形象则是由白人演员扮演的角色,在演出时使用一些黑色颜料等将演员的肤色涂成黑色,这种使用白人演员扮演黑人角色的现象比比皆是,更是美国早期电影中常见的一种现象。1920年,由格里菲斯导演的电影《破碎的百合花》中扮演穷中国人的是由美国演员理查德・巴特尔梅斯所饰演的。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左右,黑人演员就已出现在美国电影银幕中,但由于种族歧视现象的存在,黑人演员的演艺生涯存在很多的局限性,主要在喜剧或者舞台剧中有一定的表演。[3]比如电影《哈利路亚》这部影片中,就是黑人演员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而被迫退出时,一个名叫哈蒂・麦克丹尼尔的配角成功出演,由此也获得了一定的名声,最终借助《乱世佳人》中饰演的黑人老嬷嬷形象夺得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至此黑人演员的的演艺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很多导演在选择演员中也会根据角色特征选择黑人担任相关角色。在《乱世佳人》拍摄之前的一段时间,哈蒂也在很多电影中扮演过相关角色,比如在电影《艾丽斯・亚当斯》中,扮演一个黑人厨子的角色,在影片中她表现的非常出色,所饰演的人物不再是呆板,生硬的角色,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也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此以后,哈蒂也被更多的观众所熟知,在很多影片中都能看到她的精彩表演。

三、 美国电影中移民的身份重构――族裔身份的认同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以王颖为代表的华裔导演逐渐将关注点放在了华人移民中,一批华人演员比如陈冲、卢燕等纷纷演绎着不同时代华人移民的人生故事,他们也不再是出演一些配角或者小人物,华人移民开始通过影像来进行身份重构。通过对王颖的执导生涯进行分析可知,《喜福会》应该是其的转折之作,更是华裔导演到美国主流导演的转化。倘若说从《吃碗茶》到《点心》,王颖导演所创作的作品中大都描写的是美国华裔族群的生活经验,而自当《喜福会》拍摄以后,她彻底转变了思想观念,在作品上大胆创新,放弃自己的族裔身份,尝试被主流接受。纵观各大华语电影不难发现,华人由于在美国受到种族的歧视,常常被孤立起来,因此在进行电影改编中,导演会对小说内容进行适当改变,使小说从移民的桎梏中得以解脱。王颖通过对原著小说中异质文化的冲突以及文化夹缝中精神家园的失落进行了权衡处理,让电影更贴近大众的生活,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观众在看完后也才能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在电影《喜福会》中,摒弃了传统的异族文化色彩,采取美式的表达方式,母亲们在美国并没有受到任何歧视,他们每天的生活很舒适也很精彩,他们大都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中国对于他们来说,已然成为过去,成为回忆,而美国才是他们人生的未来。在原著小说内容中,有很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描写,在影片中导演将其贯穿在母亲们的日常生活中,换句话来讲母亲们也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这种描写的优点在于不仅可使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而且透过这些文化符号也能渗透出少数民族的认知观念。在电影中有意淡化了对唐人街“边缘”的描述,街道被冲洗得非常干净,而真实的场景其实街道是混乱不堪的,影片中进行了一定的改观。影片中为白人与华人创设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在原著小说中则使用了大量的文字对唐人街的环境进行了深入描写。影片中的母亲能够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与女儿的交流没有丝毫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障碍,但在原著小说中则恰恰相反。电影对小说中的文化与交流障碍进行了一定的平衡处理,这也使得很多西方人对这种做法的不认可。西方人与东方人在处事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西方人不愿意别人过多的干涉,而东方人则喜欢干涉别人的生活,这也形成了东西方认知立场的冲突。在美国这个多种族国家中,种族之间的矛盾是一直都存在着,而且也是很难处理的问题。随着美国少数种族人口的不断增加,种族多样化的现象也日益突出,若只是避而不谈或者听之任之则对社会的安定和谐是不利的,因此应正确看待种族文化。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美国电影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美国移民政策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加之美国社会移民结构的转变,使得美国电影中的移民形象呈现出两面性的发展方向:一是关于移民形象的真实性,美国电影中的移民形象不仅将人性的话语权有效地呈现出来,而且也对美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发展进行了一定的阐释。二是移民形象的社会性。美国电影中的移民形象不仅与美国社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在发展历程中又在不断脱离移民自身特定的历史文化属性。对于美国移民的相关故事已然成为新类型电影的重述,更是对现实问题的真实写照。当前移民问题远比电影荧屏中所讲述的复杂,还需相关人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篇(4)

电影是一门年轻的综合性艺术。它是近代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是动态的再现型艺术,它的美就在于塑造鲜活的典型的艺术形象,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反映和再现生活的本质。然而,电影与电影美学又不是同一个概念。电影是指以纪录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片段为基础传递信息、制造效果的一种异质综合性的媒介手段,是可以配有声音效果并具有画面性质的动态影像。而电影美学要求电影首先要以电影的特殊艺术手段来认识现实和反映现实,也就是要具备电影的思维特点和艺术特点。电影艺术几乎拥有着其它艺术的所有表现手段。因而相对于一般美学来说,电影美学无论在色彩、空间、线条、影像上都表现的更复杂更全面一些。本文旨在从电影艺术的高度综合性、反映现实的逼真性、视听的高度融合性和时间空间的高度自由性四个方面浅要地探究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电影艺术的高度综合性

我们说电影艺术是各种艺术中综合性最强的一门艺术,这是因为电影几乎拥有着其它艺术的所有表现手段。在它的肌体中有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绘画、雕塑等各种因素。而这种综合性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种艺术的综合,并且,集各种艺术元素于一体。它汲取了各种艺术的表现特色。如:汲取了绘画对光、影、色、线条、体积的独特处理,以及如何运用二维平面去创造三维空间的艺术本领;汲取了音乐的韵律美、节奏美和音乐独特的听觉艺术元素;又如:将文学溶入电影艺术,主要在于汲取文学塑造人物形象与典型的方法,以及故事情节的结构安排,细节的描写方面等。二是,电影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综合。电影艺术是各种艺术中科技含量最高的一门艺术,它综合了光学、声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电影从无声片、有声片到现今的彩色片和立体电影,都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分不开的。

二、电影艺术反映现实的逼真性

我们知道电影最早被称为“活动的照相”。至于照相我们是清楚的,所谓的照相就是真实地记录生活中的原貌,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是静态的。而活动的照相也是真实地记录生活中的原貌,只不过是把可见的事物在运动中纪录下来,所呈现出来的画面是动态的。因此,二者具有一个共同特性――逼真性。谈到逼真性,照片的逼真在于人物、景物的真实;而电影的逼真性除此之外还在于,电影还能发出物体的声音和人的语言,它和活动的画面结合在一起,使电影具有了更强的逼真性。另外,电影还能够把生活中的颜色和色调逼真地反映在银幕上,使人们直接观赏到色彩艳丽的世界。这样,银幕上的生活由于运动的画面、声音和色彩三者的结合,就更加接近于现实生活了。这一点我们是很容易理解的,我们都看过电影。有些电影看过数边,甚至过了许多年我们依然喜爱,比如:《地道战》。究其原因,就在于影片的内容就是生活本身,它真实的反映了生活的本质,用镜头真实的纪录了生活。

电影艺术的逼真感还有另一个表现――蒙太奇――电影的独特表现手段。蒙太奇虽然来源于建筑学,但它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事物的经验却有着相似性。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总是不断地改变空间范围和视角。比如:有时远观、有时近取;有时从这个角度观察,有时从另一个角度观察;有时平视,有时斜视,有时仰视,有时俯视;有时固定地看一个事物的变化,有时则随着事物移动看一个事物的变化。人们正是通过观察点的变化以及从不同的观察点上所得的综合印象去了解事物的外貌。而电影正是根据这个特点产生了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平拍、斜拍、仰拍、俯拍等景别以及包括推、拉、摇、移、跟、升、降在内的各种移动镜头,并将各种景别、镜头连接在一起,使观众如同在现实生活中那样去观察反映在银幕上的生活,产生一种接近于现实生活的逼真感受。

三、电影艺术的视、听融合性

电影艺术是视觉与听觉为主的影像艺术。视觉、听觉以及视听融合性都是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要探讨电影艺术视、听的融合性,首先,来看看传统艺术。绘画艺术是用画面来塑造形象,但是缺少了音响效果;音乐艺术是用声音来塑造形象,但又缺少了画面,也就缺少了形象感。而电影艺术的出现,尤其是有声电影的出现,使艺术具有了音响与画面的高度融合。电影和戏剧又有所不同,电影和戏剧虽然都重视动作性,但电影更重视的是视觉动作而戏剧更重视的是言语动作。电影艺术不仅善于汲取绘画的特点,还要考虑画面的安排,关注画面美,同时还善于通过各种音响来构成节奏感与和谐美。音响和画面的高度融合性,使得形象更为真实,更为丰满,更具立体感。比如:《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台的画面外传来令人荡气回肠的《台》的音乐,构成音响与画面渗透、情景交融的意境。

四、电影艺术时间空间的高度自由性

电影艺术是一种典型的时空综合的艺术。它作为一种全新的综合艺术,是在时间与空间上同时展开的。电影艺术的时间是指空间化了的时间,成为具体可闻可见的空间运动;电影艺术的空间是指时间化了的空间,它有一个时间的流动过程。电影既是在空间中展开的时间艺术,也是在时间上延续的空间艺术,它把时间艺术的表现性与空间艺术的造型性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而成为拥有时空自由的一门崭新的艺术。由于电影艺术的这种特性,它在时空结构上具有了极大的自由性。比如受众对一个时空统一的镜头的感受并不是纯粹用钟表来计算的,它还受到镜头中所包含的信息量的多少以及它的节奏的影响。信息量大,时间感就短,信息量少,时间感就长;节奏变化强烈,时间感就短,节奏变化缓慢,时间感就长。这里还涉及一个电影艺术时空的交错的问题。所谓时空交错指的是打破现实时间的自然顺序,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场面进行交叉衔接,将联想、回忆、幻觉、梦境同现实融为一体,使时空呈现出跳跃性并获得多层次的展示。电影艺术似乎有一种不受物理空间和自然时间束缚的力量,与其他艺术相比,电影艺术更能摆脱时空的客观规定性,从而获得更大的自由。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简单论述,我们对电影这门新兴的艺术的审美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不仅有利于电影艺术的创作,同时也有利于电影艺术的欣赏与评论。当然,要进一步的、深入的探究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不仅要对电影艺术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还要对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电视、现代科学技术、受众以及审美心理学等多学科、多角度进行横向与纵向的研究与分析。以便更好的促进电影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 辛、甘 霖:《美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

[2]莫•卡冈:《艺术形态学》,凌继尧译,三联书店,1986.12。

[3]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4]E•吉甘:《论电影艺术的特点》,见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文化艺术出版,1984。

篇(5)

电影文化是人类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创造的文化样式,是指电影的“有声有画的活动影像”,即电影艺术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电影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是作为文化系统的亚文化形态而存在的,是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内的子文化部分。电影艺术,在今天的社会中不仅成为一种大众文化,而且对其他文化正在产生着深刻的、渗透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电影艺术和其他精神文化有内在的一致性,它们都是人类从事精神活动的结果,并对人类的精神领域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

论及中国美学与中国电影艺术的关系,首先应考察中国电影美学的文化属性。而中国电影美学的文化属性,当然是既打上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深刻烙印,同时也包蕴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当下色彩。而这种时代精神和当下色彩本身,也是既体现着一定历史阶段主流文化的意志,又与电影形式与生俱来的西化倾向和不断变化着的工业文明息息相关的。它们间的互相整合形成了中国电影美学的独特个性,发展至今,则又在“全球化”思潮的策动下,出现了传统与现代、古典美学与消解主义、中国国情与西方浸润,既矛盾地碰撞,又苦涩地同处的所谓多元化格局。

二、当代审美受众的共通性与差异性审美文化心理是人类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意识的积淀和凝聚,代表了审美文化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体现在特定的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以及审美价值标准等等。社会大众对文化的需求,不仅仅有满足消遣、娱乐的一面,还有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一面。从美学角度看,受众需要的形成受到其自身审美文化心理的影响;与此同时,受众选择接受媒体过程中其审美文化心理包括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审美价值标准也在不断地发展。电影发展至今,商业化倾向已成世界性潮流。

篇(6)

在电影发展的进程和艺术实践过程中,众多导演充分意识到色彩在电影中的造型功能和表达功能的重要性。有的导演甚至别具一格地夸张和强化某种色彩。在这些导演手中,色彩成为一种总体象征和表意的因素,色彩在电影中不仅起到表现客观事物的写实功能,而且起到烘托环境、表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一、电影色彩与电影画面

电影作品是靠镜头来进行讲述事情的,而这种叙事方式决定色彩的运用特别重要。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高明的影视艺术创作者不但善于利用色彩进行美的构图,而且善于利用色彩刻画人物、烘托主题和发展情节,把色彩变成一种艺术语言,来展示作品的深层意义。导演把色彩当成一门艺术语言进行研究和探索,它涉及了许多理论领域,如符号学、电影学、心理学、哲学、美学以及绘画色彩等。电影不仅从色彩基础理论出发,还将绘画色彩与电影色彩相结合,透彻分析色彩在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化学上的依据。像《辛德勒的名单》《红衣女郎》等电影作品就是通过对大量影视作品色彩特性、结构、造型手段、表现形式的解析,从而自身掌握影视色彩规律,并培养敏感、良好的影视色彩感受力。继而成为优秀的作品。一种旋律和基调的东西,是赋予作者创造思想的重要因素。例如,一部音乐作品要有它的节奏与主旋律,而一幅美术作品在色彩上要有色彩基调,这些旋律与基调是表达作品的中心,体现作者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一部电影作品,要有它的色彩基调。现在,中外一些电影导演喜欢拍摄黑白影片。黑白,也是一部电影的色彩基调,并且它也是电影色彩语言的一部分。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彩问世后,很少再有人使用黑白色彩,不容忽视的是在黑白电影时代的佳作精品在现代电影艺术中独烁其华,究其原因,电影艺术中的黑白反差能营造出的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影片色调的整体关系,一是指它的统一,使一部影片达到协调一致的色彩基调。二是讲它的对比,在对比中形成影片的色彩基调。三是电影色彩的整体运动,在运动中形成对比又统一的整体色彩关系。从而建立起一种色彩基调及整体视觉感受,更好地渗透主题思想。黑白使电影艺术制造出两度空间,其形成的画面无一处还原自然的真实原貌,但可以引发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效果。

二、电影色彩与电影特色

色彩不仅是一种贯注了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的手段,而且是影视影像还原物质世界的一种感光元素。它不仅创造节奏、氛围、风格,它还被用来展示和刻画人物,最重要的是它也可以被用来表达思想的宗旨。以前艺术家拍的电影在文学艺术上都不敌当今,普通观众都不愿意看的原因是因为以前的技术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色彩的普遍性。以前观众的欣赏能力,还不如现在这么挑剔,现在的观众群体是看惯了国外视觉特效的群体。已经不满足被拍摄物体的真实还原上,现在都讲求视觉效果的震撼,这里对电影视觉色彩要求更高了,影片的色彩除了还原画面真实美感外,它自身还要在观念和叙事中具有独特的表达功能。现在的电影色彩已经从最初的追求真实表达和胶片技术性上,上升到追求电影风格的独特性上了。准确地运用影视作品中的色彩可以很明确地塑造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的状态。在现今的世界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群体都拥有自己象征性的色彩,都体现了个性与共性并存。从原始社会起,人类就懂得使用颜色来表达多种象征性的色彩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的心理表达,在潜移默化中支配着人们的审美方式与表达方式。作为文化象征的电影,电影艺术的色彩不仅仅只是在对现实的自然反映,也不仅仅是现实为人们提供的感知整体的叙述,它是艺术家经过创造的色彩的重新组合,是具有相当约定性的符号系统,它正是以转换的方式链着观察者与社会的联系。银幕色彩是最容易穿透人物的表层空间直达人物心灵的,像摆物品那样通过视觉传达给观众。所以说,色彩和我们的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它对我们影响太多。色彩与电影作品的主题是密切相关的,恰当地利用色彩可以弥补非语言艺术在展现主题方面的疏漏。可以利用色彩的变换帮助观众来阐明作品的主题与表达观念,利用色彩造成的视觉冲击力来深化作品的中心思想。在影视作品中,有意识地搭配使用一些色彩,还有助于凸显作品的个性情节,增加作品情节的起伏跌宕,增强作品情节的感染气氛。对于这样一门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新兴艺术,还应该把它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探究,探讨它的文化内涵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文化和美的关系是一个永恒话题,一方面,美在现实中不可能是抽象的存在,只能渗入在具体的文化中;另一方面,文化只有走向美,形成模式的具体化,达到独立传播的规模。在美学中,我们研究的是美的文化模式。在文化中,我们关注的是美学的深厚底蕴。

三、电影色彩与电影表达

电影还具有艺术性和商品性,它不但是电影艺术的根本属性,而且二者的高度统一,可以创造出商品价值与艺术价值都极高的作品。从根本上说,这种既体现在现在,又体现在未来的电影艺术作品商品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不断实现,是以电影艺术作品本身艺术性为根本保证的,它也是因受众群体欣赏能力的不断提升与接受而散发出不衰竭的艺术生命力。所以,只有具备适应受众审美接受水平相应艺术性的影片,才是电影艺术实现其商品价值的重要保证。只是电影接受这种主动性是以其被动性为前提的,主动性融入于被动的状态当中的传统的对于深度的审美追求与当代的对于平面的审美追求,显然同样蕴含着局限性,然而如果考虑到传统美学成功地概括了对于深度的审美追求中所蕴含的美学表现,现代美学是否能够成功地对于平面审美追求中所蕴含的美学表现加以理论概括,就绝非无足轻重了。

四、电影色彩与电影审美

电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而色彩在电影艺术里是一种表达情意的手段。不论是从电影语言、内容还是从形态、技术角度看,电影都拥有着无数的可能性,它是永无止境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重要工具与组成部分,而且离不开色彩在这部影片中成为整体基调的奠定作用,为我们以后在广告领域正确地掌握及运用色彩起了很大的启发作用。时间结构使影视不同于其他艺术观念,电影美术也是基于时间之上的视觉艺术,这种视觉观念首先是对时间与空间的思考,这都是基于电影的特点与时间紧紧相随的时间与空间观念而形成的。其次是对色彩表象的情感深入探究,然后回到电影美术创作的本身。运用色彩进行交代、强调、暗示、提醒与评述。在欣赏与接受电影艺术时要突破色彩层面进行解析,那么观众可以通过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色彩的感觉解读电影艺术,探寻出电影艺术通过色彩在呈现客观生活情景时,其中充满着情趣和情感,使情感与理念相辅相成达到哲理和情理的充分融合,现代电影艺术使用色彩表达情意已成为电影人的一种创作理念,电影艺术创造的过程中通过色彩把主题、情感、理念、意图灌注其中,色彩成为最具表现性和叙事功能的一种表现手法。色彩包含着深厚的美学意蕴,既符合审美受众的情感逻辑,又符合审美受众的思维逻辑,带给观众的一定是强烈的美感和共鸣。优秀的电影艺术已能够自觉创造生动的色彩视觉冲击力,进而对生活做出有趣的诠释,传达出的是对现实、社会、文化、生活,思想观念的反映。没有色彩,就无法构建现代电影艺术的内容,更无法有效地表达情感与思维。电影艺术中色彩美象征地表达出情感与主题,色彩之间的相互配合又构成完美的艺术效果,促使电影文化和精品的视觉作品不断涌现。电影艺术的色彩美创造已形成一定规律,离开了色彩的支持和诠释,电影艺术将会黯然失色。画面含义更加丰富多彩,从而达到与观众的审美有交流性的沟通。在影视艺术的天地里色彩是我们视觉审美的一个重要部分。色彩之所以具有积淀记忆情绪,能折射出创作主体的观念、思想、情趣与个性的审美意味,是因为它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体验。色彩是最具吸引力的视觉因素之一,在构成影视画面语言的视觉诸要素中。影视中如果没有色彩,将会丢失它的优势从而失去大量的观众。马蒂斯说:“色彩能够传达每一事物的本质,同时配合起强烈的激情。”自彩色画面在影视作品中出现后,色彩在影视中便上升为一种富有意味的造型元素而存在。影视作品作为视听的艺术形式,其画面的色彩具有独特的视觉魅力与造型功能。电影艺术的艺术性及其艺术生命力,是来自于以满足人的生命愿望为核心的艺术内容以及对人类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对生命的价值的揭示。影像的意义同样需要受众的主观参与,影像虽然直接取自生活本身的物象,但并不是对自然的单纯记录和对客观现象的复制,而同样遵循艺术选择性和凝聚性的原则,是对自然现象外貌的某种选择和截取,以局部的呈现来暗示和概括整体,实现对叙事的讲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需要受众借助于其经验和想象空间来补充的。影像虽然非常直观、确定,但其含义并非单一,相反,影像的非概念性、直观性使其含义更具有空间性和未定性,增强了其含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就为观众带来了品味的自由,并由此形成了多义性的理解。

五、电影色彩与电影艺术

现代电影艺术应该具备艺术美的本质,会给未来电影注入更多姿多彩的新元素,为广大观众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生活娱乐享受,使电影艺术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影视的发展与创作实践,使人们对色彩在影视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随着色彩的合理运用成为作品整体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感染观众的有力造型因素,影视作品的创作人员应认识到色彩在画面语言和艺术造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影视创作实践的发展,人们对色彩在影视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色彩不仅仅是影视影像还原物质世界的一种感观元素,而且是一种贯注了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的表现手段。它创造节奏、氛围、风格,它也被用来展现和刻画人物,甚至它也可以被用来表达中心思想。对色彩的造型表现、处理方法和拍摄技巧应给予正确掌握与合理运用,力求在准确还原色彩的基础上利用色彩的配置造成不同的效果,赋予画面色彩更多的表现性和象征性,使作品中的画面含义更加丰富,让影像充分发挥其既可供欣赏又具艺术魅力的心灵疏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2] [英]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北京电影学院教材)[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篇(7)

1997年,《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创下了3.6亿票房的奇迹,2012年在泰坦尼克号沉船100年后,詹姆斯·卡梅隆导演将《泰坦尼克号》转制3D①版,与300位工程师奋战逾60周,共花费1 800万美元。《泰坦尼克号》3D版上映后在中国创造了近10亿票房的成绩,本文从艺术学的视角来观照《泰坦尼克号》3D版的成功经验,对当下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电影艺术发展背景

(一)从技术时代到后技术时代

技术是一个历史性范畴。所谓后技术时代,是相对于过往的技术时代来说的。在远古时代,技术是技巧、技长、技能和技艺的总称,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劳动中,积累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19世纪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因此人们把技术的物质手段看做是技术的主要标志。到20世纪中叶,随着科学的技术化发展与技术的科学化普及,逐渐形成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的模式,技术成为科学良好发展的运用和物化。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技术也逐渐从低技术向高技术发展,最后衍生出后技术(Post-technology),“后技术”是后现代性的产物。它有三个主要特征:首先是高新科技的简易化应用、其次为高科技成果的低智能掌握、最后是高端技术工艺的低技能操作。后技术时代中高新技术的发展为电影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载体与新的手段,同时拓展了电影艺术生产和消费的空间,使得电影在创作方式、生成方式、表达方式、审美理念等产生了深刻的变化。1979 年,美国电影大导演科波拉完成《现代启示录》,在当时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电影摄制设备的功能,调动了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的通讯、交通(陆上、水上与空中) 设备,调动大量专业科技人员的参与,技术含量非常高。科波拉对电影制作返朴归真的愿望也暗示了对电影技术前景的担忧——值此之时,电影正要跨过一道新的门槛上——80年代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进入影像合成技术高峰。②20世纪80年代“数字电影”诞生了,以胶片为载体的镜头被二进制数字编码的数字所替换,声音、字幕、色彩等画面元素变成了可以随意改动的数字编码,它是后技术时代的产物。在数字化的语境下,这些声画素材被转换成数字信号输入电脑,制片者根据自己的审美需要对这些数字编码进行相应处理,制片者还可以采用电脑三维合成技术生成镜头。这种数字电影以数字技术和设备摄制、制作、存储,并通过卫星、光纤、磁盘、光盘等物理媒体传送,将数字信号还原成符合电影技术标准的影像与声音,放映在银幕上的影视作品。从电影制作工艺、制作方式、到发行及传播方式上均全面数字化,使得电影艺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电影史上的另一次革新。

(二) 后技术时代视觉文化的转向

“电影是一门视觉的艺术”这个概念由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杜拉克提出。他曾经说过:“影片所要产生的印象,作者的不可捉摸的创作思想和作品的主导情绪,都是从视觉的和谐中产生的。”作为视觉艺术的电影,视觉语言是实现电影艺术创作的工具。当今人们的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视觉化和具象化了,人们更加关注视觉文化。正如美国的丹尼尔·贝尔所说:“当下文化正变成一种影像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或书写)文化。”③后技术时代带来了人们对感官刺激的无限追求以及大众化、虚拟化和便捷化的特点,引发了视觉文化的转向。视觉图像铺天盖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不管是触目皆是的街头广告,还是电影《阿凡达》,不管是流行歌曲MTV,还是电视报道美国NBA联赛,不管是城市白领们翻阅的时尚杂志,还是孩子们喜欢的卡通读物,我们都离不开图像,我们生活在一个视觉图像的时代。因此视觉性已成为当今文化的主导因素,广泛的视觉化根深蒂固地改变了许多文化活动的形态;图像超越文字的发展,令视觉文化与感性的、直观的和的文化相辅相成;随着视觉技术的进步,人们的视觉在不断的延伸,可视性要求不断的攀升,新的视觉样式层出不穷。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多种技术手段的运用,给人们带来了不同效果的视觉体验。视觉图像成了从事电影工作者关注的中心,电影作为一种媒介也给我们另一种艺术的欣赏和接受方式。这样一个巨大的转型,给电影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无法估量的需求。这种需求同样给电影的艺术创新方面提供更多的方法和理论指导。视觉文化的转向使得人们更关注于视觉体验,周宪教授认为,当代人正在经历“读图时代”的新文化法则,图像对视觉注意力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眼球经济。也就是说,在这种眼球经济为主导的时代,电影艺术的核心是首先要打破以传统观念下的审美理念,电影本身为诉求的视觉表达。我们认为“看就是消费”,视觉的消费在人们消费观念中逐渐有了一席之地。如今的消费观念中,不再把视觉上的享受排除在外,人们对于视觉上的追求同样也是满足人的一种需要。因此,电影艺术是一种建立在现代高新技术和媒介革命基础上,以产业化的方式提供给大众消费。它是一种传达文化、审美、精神消费的“内容产业”。 在新一轮后技术时代的经济环境中,电影艺术的发展如果不与高新技术与时代的审美化相结合,就会被飞速发展的现实世界所淘汰。 .

二、电影《泰坦尼克号》3D版艺术分析

(一)技术创新

3D技术就是在数字电影的基础上对于电影形态的发展终将产生重大影响,2009年热衷技术革命并被誉为“3D电影教父”的美国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达》掀起了全球3D风潮,2012年他把《泰坦尼克号》用3D技术转制,同样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卡梅隆认为,人的大脑中存在一种感知自然世界的方式,当观看自然物体时人们会不自觉地使用这种方式,它属于一种潜意识状态。当人们观看平面图像时,则是通过知识性的方式进行画面判断,用“深度智商”对物体进行判断;当人们坐在电影院里观看3D电影时,这种潜意识的判断被激活,则更具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能够激发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泰坦尼克号》用3D技术转制,3D 技术带来的场景纵深感,更好地诠释了片中人性的情怀,特别是那些非常有冲击力的场面,会让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泰坦尼克号”的名字来源于希腊神话中巨人的名字,以此来形容这艘游轮的巨大,这艘长达269.06米的巨轮被誉为当时造船业的一大奇迹,15年前,“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上航行的场面使得影片一开场就让人感到震撼不已。15年后,3D技术将银幕空间进一步拓展,电影镜头两次从船体正前方空中环绕拍摄,提高了观众对“泰坦尼克号”外形和体积的认知。当“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的一刻,巨大的冰山看起来将更加恐惧,3D在这一经典场景体现出了它的威力。

(二)审美体验

后技术时代与视觉文化的转向促进了电影艺术创意的形式创新,导致电影艺术中传统审美的全面变化,数字电影使电影创作进入一个虚拟化的空间,3D技术为电影创作提供交互的如真实世界一样的审美体验。《泰坦尼克号》3D效果有效地加强了故事的张力和情绪。对于重新上映的《泰坦尼克号》,本身的故事并未改变,改变的是视觉体验。在《泰坦尼克号》3D版的视觉盛宴里,它再映的纯粹视觉化是“电影是视觉艺术”最好的诠释。卡梅隆是非常看重3D技术的导演,不过在他心中技术并不是最根本的,卡梅隆说:“3D只是服务于电影创作的一种工具,属于技术手段,真正决定一部影片成败的,仍是好的故事与创意,这取决于创作者的思想和观念。技术手段是为更好地演绎故事、提升艺术效果服务的。”影片中,杰克在船头慢慢松开遮住罗丝眼睛的双手,随后罗丝喊出了全片最脍炙人口的台词:“杰克,我在飞翔。” 这船头飞翔的场面已经成为世纪经典,那么加入3D技术之后,这个场面更加具有感染力,尤其是镜头围绕着两位主演旋转两圈拍摄的画面,在3D技术的渲染下真正呈现出“飞”的感觉。作为视觉艺术的电影,导演巧妙地运用色彩在影片中取得了的巨大魅力,因为色彩对人的视觉产生冲击的同时,又承载着一定的审美内涵。“任何伟大的画家也无法描绘出日落的辉煌归于暗淡那个瞬间的色彩变幻,也无法描绘出汹涌的波涛撞击在巨石上顷刻粉碎为细珠时的彩虹纷飞。运动中的色彩具有一种迷幻性的美丽,这种美丽只有电影可以把它作为过程呈现在观众的面前。”④在影片中露丝与杰克在船头张开双臂,呈现出“飞”的感觉时,远处的天空出现了红色的晚霞,在3D技术处理上,更逼真更形象,似乎在颂扬这纯洁浪漫的爱情。3D技术让影片达到了极好的放映效果。

三、结语

总体而言,后技术时代的背景下《泰坦尼克号》3D版的成功就在于它运用先进的技术与当下视觉文化与审美体验相契合,有效地把握了文化与市场的关系,从而引导电影艺术的发展,为中国电影艺术创作提供借鉴与启示。

注: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是作者在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的“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期间完成。

注释:

① “3d电影”,即三维电影(3-D film),是使用一种立体镜视觉显示系统,再制画面将左右眼平面投影影像立体显现成像,令观众对影像产生立体深度。技术上,通常采用两台摄影机摆设,同步拍摄影像,取得主体左右侧体的立体感。观看时,观众的视觉皮层会自动对图像结合为单一三维影像画面。现代电脑技术已能够不采用传统双机“拍摄”,使用CGI电脑特效制作三维电影。

② 林焱:《后技术时代的文化传播》,《东南学术》,2002年第3期。

③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 年版,第154页。

④ 史玉梅:《当代电影艺术的审美构想与追求——论电影〈泰坦尼克号〉与〈云水谣〉的艺术性》,《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 林焱.后技术时代的文化传播[J].东南学术,2002(03).

篇(8)

电影艺术中服饰色彩的重要性

在冷色调中,一位漂亮的姑娘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坪上玩耍,这时若是远景,应该设计绿色的补色,红颜色服饰来衬托,这样会显得对比明显,“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这个道理。若是近景则可以随意地安排和设计衣服的颜色,因为人的皮肤和头发已经能和环境的颜色区分开了,就不用刻意改变人物的服装颜色。在电影中,颜色也可以表现喜怒哀乐,传达情感和信息,色彩的各种搭配还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视觉感受。这都是服饰色彩在电影中的魅力所在。人类对色彩的敏感度是取决于主观性的,也是生理学的学科证明。电影作品能否感染观众是电影艺术家们共同的心愿,而色彩恰恰是展示电影艺术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感染观众情绪的造型因素。电影中的色彩往往比现实生活中的色彩更加丰富,更具有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因为它需要周围各种环境的衬托,甚至是人为的造景,例如,电影《画壁》,主人公是邓超饰演的朱孝廉,孙俪饰演的芍药,闫妮饰演的姑姑等,每个人在戏中都有很强的个性特征,着装也不一样,朱孝廉等三人误入万花林,景色是那么美丽,蔚蓝的天空、雄伟的建筑,里面的百花仙子着装都是异常漂亮,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画面的构成也是不断变化,她们所穿服饰的色彩非常艳丽,搭配比较完美,比如说,芍药穿的衣服就大致与芍药花的颜色接近,后面还有牡丹、翠竹、百合、丁香、云梅、雪莲和海棠等,她们的服饰颜色也是与她们名字的花名一致的,剧中三个凡间男子的到来,也彻底打乱了万花林的“秩序”,男人迷失在梦幻仙境里,人性即将受到考验;欲望、贪念、爱恨,引发了一场仙界战争,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各位仙子的服饰五彩斑斓,服装款式新颖独特,可以说,电影《画壁》是把服饰色彩的艺术与电影画面构成结合最完美的一部电影。

篇(9)

中国电影艺术属于舶来品,于20世纪初在中西文化交汇中发展起来。像其他艺术种类一样,中国电影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充分继承了民族传统艺术的内涵和精华,逐渐形成了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电影艺术的民族特色,又称电影艺术的民族性,指的是体现在电影作品中的民族生活特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艺术表现形式所形成的特色,它是一个民族电影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中国新时期电影,深深根植于民族生活的土壤,富有深刻的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在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特征方面,注重从我国传统艺术美学中汲取养分,体现了比较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传统审美经验和艺术精神十分丰富,其发展历程又是那么漫长,很难用简短的语言对之作出精确地概括。不过其基本特点已经对中国电影创作尤其是以郑正秋、张石川为代表的中国电影奠基者和以吴贻弓、张暖忻、谢飞为代表的第四代电影人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1980年《巴山夜雨》和1982年《城南旧事》接踵而出,是新时期电影叙事革命的两声春雷,不仅将吴贻弓推向了中国电影的前沿,更是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电影时代,中国电影逐渐摆脱传统电影的束缚,开始走向现代电影。吴贻弓是一位继往开来的艺术家,深受民族传统艺术熏陶,其电影作品渗透出浓厚的民族艺术传统和风格特征。自1960年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到1997年,吴贻弓一共执导了15部影片。他的影片数量并不庞大,虽然题材内容堪称多样,但是艺术取向和审美风格比较一致。从题材内容方面来看,1979年的短片《我们的小花猫》是“”后重返上影厂的初试之作,通过描述老教授、孩子康康与小花猫的细腻故事,将人与物的遭遇相结合来表现知识分子的命运;1980年《巴山夜雨》以温情和诗意控诉“”,是新时期反思电影的代表作之一;1982年《城南旧事》以散文化叙事塑造老北京形象,抒发“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是中国散文电影的杰作;1984年《姐姐》在主题构思和空间造型上都极具实验意味,但是由于创作条件的限制以致艺术上并不很成功;1985年《流亡大学》表现颠沛流离的知识分子的战地流亡经历,显得中规中矩;1987年《少爷的磨难》尝试喜剧风格,仅具有类型突破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吴贻弓完成了三部后期作品――1990年《月随人归》、1991年《阙里人家》和1997年《海之魂》,大体上都属于“主旋律电影”,虽然加重了情节和故事,但依然像前期作品一样注重意境和民族传统韵味。作为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吴贻弓的电影作品重视个人情感表现和道德话语呈现,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美学和现代视听语言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富有个性的审美特色。

第一,借鉴传统美学强调“美善相乐”的审美理念,注重电影艺术的审美韵味与人道精神的统一。《巴山夜雨》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时空里展现数位普通人的生活遭遇和受伤的心扉。影片如同许多“伤痕反思”文艺作品一样,主要以知识分子的苦难象征民族的苦难。但是,片中没有一个坏人,虽然抨击罪恶却十分温暖,它通过大量中近景、情绪镜头的反复出现以及象征物象的数次特写,酿造了深邃和隽永的艺术格调,从中可以看出“美”与“善”统一的审美思想。《城南旧事》以小英子探看的眼睛串起了三个零散的情节段落,她的目光充满了善意与悲悯――在常人眼中的疯子和小偷身上,她感到了人间的至情至爱。而这种浓厚的人间温情和人道精神与由人、景、光、声、色所组成的优美画面和诗意韵味高妙融合,成就了一部情感浓郁、形式恬淡、风格简约的散文电影。

第二,借鉴传统美学的概念、范畴,丰富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段。中国传统文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概念、范畴,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经验,如情景交融、意境、意象、虚实相生、含蓄美等。吴贻弓接受过良好的传统文艺教育,在尊重电影艺术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传统审美思想,丰富电影艺术手段。吴贻弓电影多借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段,营造出具有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的意境。王国维指出:“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①“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②由此可以看出,景与情是意境的主要内容,意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巴山夜雨》借用了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夜雨寄北》的意境,以“夜雨”和“却话”作为影像叙事的基调和色彩,没有紧张曲折的情节纠葛与浓墨重彩的复杂性格,只有一条客轮、一间舱房和一群失意落寞的船客。通过大量运用中近景镜头和情绪段落的衔接,优美的三峡风景与人物形象和谐对应,平实恬淡而意境深远。《城南旧事》借用古典诗词分阙方法,将情节系统划分成三段,非常吻合儿童记忆的心理特点,即不连贯与片段式的,一个个人物的遭际,像流星和过客一般,在小英子的生活中出现了又消失,流淌出淡淡的凄凉意蕴。影片用非常物质的东西编织出诗意的世界,儿童眼中所见所感与“骊歌”的旋律相交融,在朴素中执著地表达怀旧与乡愁,带有浓郁的东方韵味。

第三,向传统文艺探胜求宝,充分吸收和消化各类传统艺术的创作经验,丰富现代电影的艺术手段。

首先,吴贻弓电影艺术受到古典戏曲的浸润,追求写意与神似的原则。古典戏曲重写意、求神似,吴贻弓对此是仰慕而倾心的,因此,他大胆地用情绪来缀合电影元素,以人物的主观情绪和情感作为电影生成的基本出发点,这如同戏曲艺术“景随人移”的表现手法。吴贻弓电影以情绪来衬托影片的哲理与意蕴,虽有一个个情节在游动,但只是情绪的“审美物象”,形成了“形散神不散”的艺术风貌,因此可称之为“散文电影”。《城南旧事》就是以儿童的情绪,来串联和演绎一种“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并以此统帅了三段互不关联的“旧事”,秀贞、妞儿、小偷、宋妈也在这样一种情绪和感受中被照亮了,而且一些情节也写意化了,妞儿母女相会到底是真是假,只有留待观众的审美想象。

其次,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借鉴运用。吴贻弓拍摄影片好用“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③的白描手法,捕捉人物心灵深处的真实冲突,因而在色彩和影调的处理上,对淡雅灵逸的中国写意山水画情有独钟。《城南旧事》以灰色、褐色为主调,灰暗中带有点点亮色,比如风沙弥漫中偶露着红枫、嫩绿等有着生气的色彩,偶尔穿插着些许跳跃流动的辅助色彩,比如孩子身上的衣裳亮色、庙会上民间玩具与装饰品的斑斓色彩,以此寓意着当时的社会黑暗中,仍有不灭的美好心灵,视觉构图宛如一幅冷色调的水彩画。又如《姐姐》里长城上空冉冉升起的太阳,《流亡大学》里最后欢呼跳跃的全景,《阙里人家》中望父台父子的远望,等等,都达到了一种借景抒情、虚实相生的审美效果。

其三,重复手法的频繁运用,这是对古典诗词表现手法的继承和借鉴。“重复”又称复沓、重言、重辞、重章,是古典诗词经常运用的抒情手法。重复手法的运用,可以加强语势,增强语言节奏感,抒发强烈的感情。吴贻弓在《城南旧事》中对重复手法进行了“极致”的运用,使影片在整体艺术效果上产生了重叠复沓的形式美,具有“复调”的审美韵味。《城南旧事》中艺术的重复包括景的重复、音乐音响的重复、节奏重复、叙述上的重复等,各种细节和场景以及音乐的重复累积逐渐蕴蓄了丰富的情感力量,对于人物塑造和情感抒发产生了重要意义。尤其是音乐的重复,影片中八段音乐有七段都是“骊歌”的旋律,不仅是一种听觉的重复,更是情感和节奏的重复,只不过演奏的乐器稍微变化了一下。由李叔同填词的“骊歌”倾诉着哀哀的离别之情,曾经风行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其表达的迷惘惆怅之情很能代表当时青少年的感伤心绪,具有浓重的历史感和时代感。“骊歌”的一次次奏响,将原本零散的故事和细节段落进行了“情绪”上的连缀和贯穿,使得影片的结构变得更为圆满了。

与此前的“第三代”和之后的“第五代”不一样,“第四代”导演以抒情作为其艺术突破口,既继承和借鉴了中国古典审美经验,又从民族传统艺术包括戏曲、绘画和诗歌中汲取了大量的艺术精华,借以拓展电影艺术发展道路,导演的内心体验和个人情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和彰显。第四代电影人从小就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熏陶,传统抒情手段和艺术表现原则成为他们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有学者指出:“把西方现代电影语言和中国古典诗词抒情手段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第四代’电影人独特的‘抒情电影’语言。”④吴贻弓在《城南旧事》导演总结中,自称这种“抒情电影”为“散文式电影”⑤。散文式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种重要影片形态,主要是指第四代导演的一部分具有纪实美学和散文诗情的影片。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电影是散文化形态占主导地位的电影,它标志着中国电影突破了传统戏剧式电影而进入现代电影的范畴,从而与世界电影趋向一致。比如吴贻弓导演的《城南旧事》,胡炳榴导演的《乡情》《乡音》与《乡民》三部曲,凌子风导演的《边城》,郭宝昌导演的《雾界》以及张暖忻导演的《青春祭》等。这种散文式电影突出情感传递、淡化情节故事、削弱因果联系、追求散点式叙述,尽量按照生活的自然流程和真实的时间关系来结构影片,一方面可以通过“形散神不散”的结构,从容细致地抒感,另一方面又充分地表达了人道主义精神。民族传统艺术精神在这一批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继承和彰显。

当然,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精神对后代艺术家的深刻影响,决不仅仅表现在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段的层面上,还有许多属于精神内涵层面的范畴。对于艺术而言,内容和形式本来就是互为一体、相辅相成的,吴贻弓对民族传统艺术的借鉴和继承,不只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写意传神的美学传统,不只是追求空灵与虚静的意境和韵味,而是在整体上表现了民族文化精神和审美特色。

注释:

①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② 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③ 鲁迅:《作文秘诀》,《鲁迅杂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14页。

篇(10)

钢琴音乐以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丰富多彩的情感画面。电影画面也是多姿多彩情感画面,但是它需要一种辅助形式来使电影更加的多姿绚丽。钢琴艺术和电影艺术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这样使它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钢琴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架起了一座由电影通往观众的的桥梁,是一种文化的选择,也是一种艺术的倾向。

一、钢琴音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钢琴音乐以多姿曼妙的音调,来演绎自然界的一切有生命的、充满灵动气息的物体。使自然界的景观、和声响通过音乐来表现其独特的魅力,钢琴音乐构筑了属于自己的空间范畴。钢琴音乐可以描绘出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也可以诠释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可以用音符来表现波涛惊骇大海的声响,也可以写实方法来表现抽象的画面。钢琴音乐艺术之所以有独特的魅力,其关键是在于其具有丰富的蕴含及情感表现。用其特有的精神指引人们走入梦想的世界,展示给人们的是丰富的画面,一次次情感的体验。人们可以感受到音乐中包含的的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情感,将自己置于画面中,其心理反应和音乐的真实效果联系在一起,从而使欣赏者的心境紧随着音乐的走势。

二、钢琴艺术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1.钢琴音乐之所以备受青睐,是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溯源及丰富的艺术感染力。能为电影艺术的视觉和听觉提供了一个超越时间、空间的理想的助推器。音乐对电影而言不仅是其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使其纵深感能够延伸到电影的剧情当中,以独特的形式深化人物形象。用本身特有的音符、旋律、声音、节奏及色彩等要素,为电影提供了隽永的意蕴和深厚的文化韵律。

2.钢琴音乐源于欧洲,被人们视为欧洲古典音乐,主要是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初的古典音乐区别, 注重强调的是它的永久不衰、百听不厌,常常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使人们的文化修养和精神文明有所提升。钢琴艺术作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主体, 汲取了欧洲历史和艺术的内涵。拥有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和蕴涵艺术美感的钢琴艺术正是电影艺术的完美钢琴艺术的魅力。钢琴艺术汲取了欧洲历史和艺术的养分。拥有强烈的历史纵深感和蕴涵艺术美感的钢琴艺术,正是电影艺术的完美配偶, 声与影、音与画的完美结合更加彰显出电影音乐中钢琴艺术的魅力。

三、钢琴音乐与电影的融合

1.钢琴音乐主要是根据影片的剧情、视频分段叙述的影响下出现的,受影片的限制。为了剧情的需要,在恰当的时间内用来深化剧情。试听的综合感受主要是把电影画面和音乐的音响相结合形成的统一体。把画面和音乐同时展现给观众。电影音乐并不是单纯的时间艺术,把画面与音乐结合起来共同塑造一个具有综合性试听的艺术形象,并通过观众的审美观念构成一个完整的思维形象。

2.现代电影是画面与音乐的有机统一体。画面主要是表露生活内涵的艺术,电影音乐则是以音乐的形式渲染人物性格,深化剧情的。电影艺术和钢琴艺术所具有的功能是不尽相同的,如果两者选择同一个主题时,会出现音画合一的、音画平行、音画对立的局面。然而,钢琴具有独特的魅力,很自然的就会与电影融合在一起,并且可以为其塑造其所需要的艺术形式。

3.优秀的影片常与音乐相结合。在电影作品中有很多是通过钢琴音乐来表达的。在《海上钢琴师》这部作品中,为了延伸剧情,就大量运用了钢琴音乐。影片中描述了一个具有钢琴天赋的孤儿一生所经历过的磨难,塑造了一个集喜怒哀乐为一身的主人公形象,音乐一直贯穿着影片始终,特别是在涉及到二战画面时,与音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那种荡气回肠的画面通过钢琴音乐的柔肠煽情来具体表现。在主人公以衣衫褴褛的形象出场的时候,用柔和动人的曲调加以衬托。在剧情悲怆的时候,一首让人称叹叫绝的钢琴音乐使影片达到。在这部影片中钢琴音乐始终用自己独特的魅力牵动剧情, 引导着情节的发展。

结束语:

钢琴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应用到电影艺术中去,不仅增添了电影艺术的蕴涵,而且也为钢琴音乐本身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钢琴音乐主要是为了渲染和刻画电影画面的,而与电影艺术的结合是现代电影的必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袁科.论钢琴音乐艺术的审美情感表达[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3).

[2]赵娟.钢琴演奏中的音乐想象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上一篇: 毕业设计的格式 下一篇: 财务状况整体评价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