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6 08:48:4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

篇(1)

一、文学表达的“浅语”形式

童书蕴含的所有文学性要素、意义与风格,都需要最终通过语言来呈现和表达,由“图画语言”与“文字语言”共同营造和勾勒出各种不同的意境与情感,幼儿读者在阅读“图文”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体验到这种“美”的意境或者达到某种情感上的共鸣,也就实现了童书本身的美学意义。当然,儿童文学的语言具有不同于一般文学的特质,常被称为“浅语”艺术。“浅”所指向的是读者对象儿童的认知特点;“语”即语言形式,浅语艺术即指儿童文学用适合孩子接受的方式传递关于“美”的讯息和意义。幼儿所能自主阅读的童书一般都是图文相辅的,是一个多种媒介的结合:美好的故事、美妙的画面、美的主题,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其中至少包含三类语言:文学语言、美术语言与教育语言。也就是说,童书的信息、美感与意义主要是通过这三种语言融为一体地呈现、传递与表达的。高尔基曾对儿童文学的语言这样评价:“儿童文学文体的简洁和清晰,并不是用降低文学质量的办法来达到的,而是真正艺术技巧的结果。”的确,儿童文学的“浅语”是其独有的艺术表达方式,具体表现在:其一,语言的形象性。儿童思维与语言发展的特殊性,需要儿童文学语言具有形象性。尤其是3-6岁幼儿阶段,其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无意想象为主的特点是如此突出,使得幼儿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相较其他文学样式更为重要,因为形象化的语言能使幼儿将亲身经验与语言所提供的信息很容易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帮助幼儿达到语言与思维、符号与意义之间的有效迁移。形象性的语言,使事物或情感可观、可感、可聆听、可想象,例如绘本图画书《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充满童趣,既能愉悦孩子身心,同时也激发孩子探究的欲望:一方面,通过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将每个动物的嗯嗯都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且与孩子生活经验中最熟悉的事物进行比喻联系,使得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可感知的形式显现出来,更容易被儿童感知和理解;另一方面,突出语言的动作感,儿童的认知发生于动作,是由他自身与外部世界不断地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结构。动作感强烈的文学语言不仅能唤起儿童对认识对象的注意,而且可以增强对认识对象的理解。

如各个不同动物的动作描写,辅之以大量拟声词的运用,使角色形象更加直观、形象、立体。此外,语言呈现出鲜明的色彩感,儿童借助于色彩认知,可以对事物产生强烈的直观感受。作为事物最外在的表现,色彩也是幼儿对事物认识的最直接感受,如童书中对鸽子嗯嗯的描写:“又湿又黏的白色嗯嗯”,这样将颜色与形态、形状同步进行的描绘,使事物认知更具形象性。所有关于形象的描写,既使幼儿对于各种事物有比较清楚准确的印象,又使幼儿对于角色心理有真切且较细致的体验。从而既能激发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也能满足他们的愉悦感,同时逐步习得一种成熟的语言状态。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不同动物的特点、不同动物“嗯嗯”的特性,并产生追问:“为什么不同?”这是一个难得而珍贵的开展科学教育的契机……其二,语言的简洁性。儿童文学的语言是丰富的,包括作者在描写事物、刻画人物、叙说故事时的叙述语言,以及在作品中的角色对话与交往中的人物语言描写等。作者通过不一样的语言叙述方式,通过不同的语言对话和独白来赋予不同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幼儿年龄小、难于理解和接受抽象复杂的语言,所以优秀的儿童文学总是在充分展示语言多样性的同时力求简洁生动,选取明朗并富有表现力的语词和句式,使语言赋有丰富多样而又简洁明快的艺术魅力。欣赏英国安东尼布朗《我爸爸》:语言简洁明快,把孩子对爸爸的爱用最具体形象的语言简洁明朗地描写出来,于细微之处凝读出孩子对爸爸的爱,也体会到爸爸对孩子的深情。简洁的语言使孩子易懂易记易摹仿,孩子在赏读过程中也许会更有兴致地谈论起自己的爸爸“像……像……”,语言往往是表达情感的直接方式。其三,语言的音乐性。朱光潜曾这样论述文学的语言:“情感的最直接表现是声音节奏,而文字意义反在其次。文字意义所不能表现出来的情感可以用声音节奏表现出来。”声音能够塑造形象,文学语言除了意义层面外,还有声音层面(包括字音、语调、节奏和押韵等特点)。它不仅和意义层面相联系,具有传情达意的作用,而且还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给读者以听觉上的美感,音乐性和韵律美。语言学曾指出,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有一种“语言结构的敏感性”表现在:其一,对语词排列的敏感性;其二,对语言的声音、节奏、重复和语词节拍的敏感性;其三,对语言不同功能的敏感性。如台湾林武宪的儿童诗《阳光》,语词的排列让诗歌更有韵律,对整与重复使童诗更易被理解和接受,在一遍遍重复过程中加深了理解。思及文化哲学家卡西尔所说:“符号的记忆乃是一种过程,靠着这个过程人不仅重复他以往的经验而且重建这种经验。

”看似一遍遍重复,实际上每一次经验都已经与前一次不同,是前一次的深入、更新与提升。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具有自己不同的语言特点,荒诞奇幻、美妙诗意、滑稽幽默等。不同的儿童文学作家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如冰心作品中语言“柔美温婉”、金波的“清新明快”、圣野的“充满诗意”、金逸鸣的“形象生动、寓理于诗”等,不同作品的语言风格会影响幼儿感受不同语言文字的美感。可以说,语言是儿童文学的根本要素,其“浅语”艺术的特质亦具有丰富的审美意味——它具有语言的特性,讲究语言的准确性与规范性,这对于处在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幼儿读者来说尤为重要。它是一种艺术语言,表现在它必须与具体形象联系在一起,或通过词语的选择,或通过语法关系的多样组合,让事物或情感可观、可感、可聆听、可想象,以唤起幼儿读者的情境感与形象感。最后,儿童文学的“浅语”必然须从儿童的艺术欣赏水平与欣赏趣味出发,通过“巧妙运用”形成幼儿读者心目中的艺术形象。语言文学最大的魅力即在于通过鲜明、生动、具体的语言,把大千世界的性质、情状展示给读者,使其即使没有亲眼所见,也能够感同身受、如临其境。儿童文学的“浅语”艺术,更突出地迎合了幼儿读者的文学审美特点与文学接受能力,更有效地引导幼儿将童书作品中的故事信息与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经验很容易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帮助幼儿达到语言与思维、符号与意义之间的有效迁移。

二、叙事线索的“虚实”变幻

童书里的世界,总给我们以美好的联想与感受,这份“美感”是独属于儿童文学的审美,既包括感受语言风格上的“美”,也包括感受作品意境上的“美”,这是一个心灵体验与对话的过程。事实上,童书里的世界如同我们的现实生活世界,处处彰显与折射出美好与温暖,需要我们去感受、体味和挖掘,但这又和现实生活世界的美不同,因为它来得更突显,更符合儿童的审美需要。幼儿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感受总是借助于想象与幻想,这是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形象的、具体的、想象的。因而,童书里的世界也大多是非写实的,或者说其艺术幻想大多都是超现实的,是创造性的想象。正因如此,儿童文学离不开艺术幻想,没有艺术幻想也就没有儿童文学。当然,幻想与想象不是凭空的,具有一定现实基础,这就必然形成虚拟的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与相互投射,从而也就构筑出童话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正因为对现实的关照与折射,儿童文学的叙事过程总是具有了现实与幻想的两条线索,且进行着各种巧妙的构思,文学研究者将之称为“双线结构”,即现实与幻想两条线索在作品中同时存在。这种叙事方式具有三种基本样式:其一,平行线——现实与幻想各成一个独立的世界,但两者又相互联系。如怀特《夏洛的网》,小女孩与小猪都是真实的生命交集,共同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故事深刻融入了孩子的泛灵思想与生命一体化心灵。其二,两线糅合——幻想人物在现实的生活中。如安徒生《海的女儿》,幻想出一个虚拟的不存在的人物形象,并将之揉入到现实生活中,充满幻想,带给孩子现实生活所无法赋予的奇异之美,同时也贴合孩子认识过程中本就天马行空的想象。其三,虚实线——以虚拟的幻想世界为主线,现实世界为虚线。如英国作家米尔恩的代表作《小熊维尼菩》,完全虚拟了一个世界,但是所思、所想、所感都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这种“虚实”变幻是儿童文学必要的美学品格,因为它是前两种文学特征实现的必要条件。现实与幻想的交相辉映,蕴含着童书不同的意境之美和精神内蕴,呈现了极为不同的审美体验,体现出深刻的美学意境:“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融和变幻,总是以更适合的方式引导着孩子们领略文学境界的美,无论是民间传统儿童文学亦或是文人现代儿童文学,都体现了成人对儿童和儿童生活的热爱和期盼,蕴含了浓烈的人文关怀和现实观照。正因如此,我们会发现很多经典作品的荒诞性,虽然离奇但不虚浮,因为它们是有根的,这个根就植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以及我们的文化里。其通过不同艺术风格、不同媒介材料的图画文学语言呈现了一幅幅美妙绝伦、真实可现、变幻多彩的故事情景。小读者的单纯与创作者的成熟或者说儿童世界的单纯与成人思考的成熟,本质上是一个基于图文的生命对话,也许哲学诠释所谓的“视域融合”就是这样一种基于图文的来自不同主体间的生命对话,这种对话的精神就是童书的内在品质——童书本身内蕴着的是作家对现实生活深切的感受,是其表达对现实认识和见解的绝妙方式。所以,无论从外在独特的文学特征上,还是其内在的精神品质上,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儿童文学与信仰,儿童文学与哲学的关系,收获于自身心灵的体验,也升华对幼儿阅读指导的生命深度。

篇(2)

一、前言

儿童文学因其特殊的语言特征、特殊的读者对象有别于普通的文学,因而儿童文学翻译自然具备不同于一般文学翻译的显著特点:它既要遵循普通文学翻译的特点和规律,又要时刻在文体,文字上体现其特殊性。笔者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和《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两部著名儿童文学作品的不同中译本着手,对如何把握儿童文学翻译的特点进行说明。要正确认识儿童文学翻译,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儿童文学,以及其特有的文体文学特点。

二、儿童文学及其特点

关于儿童文学,历史上有过不同的解释,且有其各自的侧重点。“五四”前后,叶圣陶、茅盾等人侧重“儿童本位”,后有人认为儿童文学的首要目的是教育儿童。儿童性和教育性显然被认为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特征。然而,还有这样一些问题有待回答,如:多大的孩子是儿童?儿童文学成年人看不看?教育性和文学的审美性孰轻孰重?等等。

笔者认为儿童文学不应仅从它的读者群体,更应从其语言文体特点为出发点加以解释。它的主要读者是儿童(儿童又可依年龄高低分为幼儿、童年、少年,其中以小学阶段处在童年时代的孩子为儿童文学的核心读者),其文字浅显易懂、形象生动,直接与具体的形象、动作、声音、味道、颜色等联系,易让孩子发挥想象,产生相应的联想。它须符合儿童的文学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语言既要充满艺术之美感,又不能凌驾于儿童之上,超越其理解和欣赏能力;既要朗朗上口,符合儿童口语的特点,又要讲究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儿童文学的译者必须考虑儿童这一特殊读者群,将自己置身于作品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用心良苦,同时还要把小读者时刻放在心中,把自己想象成目的语读者。换句话说,译者须同时具备双重身份:作为译者的读者和作为儿童的读者。

三、关于翻译的意义

所谓翻译,翻译界各门各派众说纷纭。对翻译的定义,许钧在《翻译论》一书中给了我们很明确的说法: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许钧,2003:75)。从中可看出,翻译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表达原作之意义,达到交流之目的。对于意义的把握直接影响到译文对原作的忠实程度,进而影响到译文的最终质量及其目的:交流。那么意义又是什么呢?莫里斯提出了“意义三分法”,即指称意义、语用意义和言内意义,对于具体的翻译实践颇有启发。将这三者和儿童文学翻译实践结合,同时还需要凸显儿童文学的语言上的特点,这对于译者来说要求高、难度大。

1.指称意义

指称意义是“指语言符号和它所描绘或叙述的主观世界或客观世界的实体和事件之间的关系”(柯平,1993:23)。它区别于字面意义,柯平进一步指出:“指称意义和字面意义(literal meaning)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重合的,却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去看的两个概念。指称意义是词语同它之外的某个实体之间的关系,而字面意义则是单个词语最先在语言使用者脑中唤起的概念或现象。”在此以对《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一句话的翻译为例:

Dog my cats ef I didn’t hear sumf’n.

译文1:怎么就没声了。

译文2:我要是没听见什么,那才叫活见鬼呢。

“Dog my cat”在“维基百科”上的解释是:a mild oath,or an expression of astonishment。如果从字面上理解,这一短语或许应该翻译为“跟踪我的猫”。但这样就和上下文没有任何关系,也反映不出该短语的指称意义:表达震惊的含义,另外还是一种轻度的诅咒。译文1完全没有译出这两层含义。而译文2不仅表达了两层含义,而且注意照顾到儿童语言的特点,借助助词“呢”,读起来也颇具童趣。

2.语用意义

柯平认为,语用意义“包括表征意义,表达意义(主要同发讯人有关)、社交意义(主要与沟通发讯人和收讯人的渠道有关)、祈使意义(主要与收讯人有关)和联想意义(同时与发讯人和收讯人有关)”(柯平,1993:27)。语用意义中存在一个动态系统,包括收讯人和发讯人,他们通过语言符号发生互动。把握了这个动态的语用意义,人物的形象甚至人物之间的关系,就能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中,哈克贝利是一个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野孩子”,他的语言不规范,时有错误发生,也有一些黑人语言的特点。下面用一例说明:

例1:So then I didn’t care no more about him;because I don’t take no stock in dead people.(Mark Twain:50)

译文1:听到这儿,我可就再也不关心他了,因为我对死人根本没兴趣。(贾文浩、贾文渊:2)

译文2:于是我再也不管他的闲事了,因为我对死人根本不感兴趣。(张万里:2)

例2:She jis’stood de same way,kiner smilin’up.I was a-bilin’!I says:“I lay I make you mine!”(Mark Twain:219)

译文1:她还是那么站着不动,抬着头望着我,朝我微笑。我气得要命,说:“你敢不听我的话!”(贾文浩、贾文渊:140)

译文2:她还是照样地站着,仍旧笑眯眯地对着我。我可真是火了!我说:“我他妈的有法子让你听我的话!”(张万里:194)

例1中典型的特点就是双重否定,但是在美国黑人英语中这并非意味着肯定。例2中的用语有很多的不规范之处,如音节的省略,主谓不一致,粗俗的表达。虽然两个译本都注意到这些现象,但是却似乎还少了一点“味”。原文特殊的结构正是表达了说话人的特殊身份,他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用语十分口语化,较之标准英语非常不规范,也十分粗鲁。这也正是作者借此结构所要向读者传递的语用信息。然而如果译成中文却无奈于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差异,找不到一个地位和美国黑人英语地位相同的方言或是语种,无法将这一语用意义完整表达出来。同时如果要保留所有的源语特征,势必和儿童文学中语言要规范这一特点相冲突。因此只能从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反映源语特征,又要讲究语言的规范性。极其口语化的表达也许是出路之一。就例2来说,若能将两个译文重组,将得到较为理想的译文:

译文3:她还那么站着不动,笑嘻嘻地看着我。我可真来火了,说:“我他妈的有法子让你听我的!”

这种重组,口语化更强,比原译文的“味”更浓了一些,似乎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语用信息,同时也是小读者能接受的较为规范的语言。

3.言内意义

不同于语用意义,言内意义是相对封闭的系统,并不涉及收讯人和发讯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而纯粹是通过语言本身的“游戏”来传达丰富的意义。“是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

例1:“Curiouser and curiouser!”cried Alice(she was so much surprised,that for the moment she quite forgot how to speak good English);(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

译文1:“太希(奇)怪了,太希(奇)怪了!”艾丽丝惊叫起来。(因为她这会儿实在太诧异,连怎么说好英语也忘记了。)(朱洪国:14)

译文2:“真奇怪啊,太奇怪啦!”爱丽丝喊起来,她惊讶得一时简直连话也说不上来了。(贾文浩/贾文渊:10)

例1中的curiouser是作者杜撰的一个词,以此表达爱丽丝的惊讶程度:连怎么说好英语都忘了。若翻译的时候视而不见,如译文2的翻译,就无法向小读者传递前后一致的信息。译文1用“希(奇)怪”一词,和原文一样生造了一个词,其发音与“奇怪”相近(正如curiouser和curious相近一样)。为方便读者理解,译者还用括号注明了“希”与“奇”相通,以免读者造成意义的误读。这很好地与原文对应。但是笔者认为后半句的处理大可译成:“连怎么好好说话都不会了”。毕竟在译文中读者看不出爱丽丝讲的是英语。

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时,尤其是像《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样充满童话色彩的作品时,言内意义有时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信息,若译不出来,将丢失大量信息,语言中的美与趣也就丧失殆尽。可以说译文2扼杀了原句的灵魂,不仅仅是小读者,即使是成年读者,也无法体味原文的乐趣。

4.意义与语言特点

鉴于儿童语言的特殊文体,翻译需将普遍意义上的意义论和儿童语言的特点有机结合。

例1:While the lowing of the cattle in the distance would take the place of the Mock Turtle’s heavy sobs.

译文1:远处的牛吼取代了那只仿龟沉重的啜泣。

译文2:而远方牛群的哞哞就会取代假海龟的呜咽了。

两个译文虽然都准确地表达了原文的意义,但是译文2显然在以下两个方面优于译文:第一,“哞哞”一词用得形象生动,一下子就能激发小读者的形象思维,使他们脑海中立即浮现牛的哞哞叫声,读起来也是朗朗上口。第二,译文1中的“仿龟”实在是令读者摸不着头脑,虽然“仿”也有“假”之意,但是造成差异细微之处就在于“仿”字在人头脑的中的映像不像“假”那么清晰可见,不容易让人见字揣意。这对于一个成年读者来说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儿童读者了。此外,“仿”总有人造、人为之嫌,而在mock一词中,似乎并没有包含这层含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把握了意义之后,指称也罢,语用也罢,言内也罢,译者仍然要将自己置身于小读者的位置,体会更能让他们接受,更能激发他们兴趣的语言。

例2:Lastly,she pictured to herself how this same little sister of hers would,in the after-time,be herself a grown woman;and how she would keep,through all her riper years,the simple and loving heart of her childhood.

译文1:最后,她想象着自己的小妹妹将来长大成人,却终身保持着纯真的爱心。(贾文浩/贾文渊:85)

译文2:最后,她想象出这样的情景:她这位小妹妹今后将会成为一个妇人。在成长中,她将毕生保持童年的单纯和善良。(朱洪国:138)

该例句的两种译文和上一个例句一样,都将原文的意义表达出来了。但是孰优孰劣还是很清楚的。“儿童文学当具有秋空霁月一样的澄明,然而绝不能像一张白纸,儿童文学当具有晶球宝玉一样的莹澈,然而决不像一片玻璃”(方卫平、王昆建,2004:7)。儿童文学要给孩子带来美感,其中的语言就要美,充满动感,带有节奏音乐之美,且不能拖泥带水,要讲究简洁。译文1很好地表现了这些特点,小读者读起来想必也是一种享受。

五、结语

把握意义是翻译的难题之一,把握儿童文学语言特点则是儿童文学翻译的难点之一。译者将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的概念贯穿于儿童文学翻译的全过程,是把握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的第一步。译者在注意儿童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简洁性和音乐性的同时,把握原文中最突出的一个或几个意义,这样才能将精美的文学作品完好地呈现给广大的小读者。

参考文献:

[1]方.从功能对等角度浅谈儿童文学翻译[J].牡丹江: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2).

[2]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贾文浩,贾文渊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

[4]贾文浩,贾文渊.哈克贝利・芬利历险记[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5]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7]杨实诚.论儿童文学语言[J].中国文学研究,1999,(2).

篇(3)

文学语言是儿童文学艺术的外在显现,儿童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接触的就是文学语言。所以,一个在语言方面缺乏个性和创造性的作家很难说他(她)在文学创新方面形成了大的突破。然而在儿童文学创作中,一些作家没有考虑儿童阅读的特性,将成人意识和成人语言强加于儿童文学世界。为了达到说教儿童的目的,将一些成人的思考化作文学叙事语言,对现实中的一些概念化的说教做出阐释。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叙述语言的成人化,一是描写语言的成人化。

首先,叙述语言的成人化是造成新时期儿童文学传播和接受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儿童思维习惯于形象化的语言,对于逻辑严密、抽象话语有着阅读上的隔膜。这与儿童的心理特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从传播学角度看,人类对语言符号的解读是建立在共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的,即便是对同一符号,不同经历和体验的人对符号会有着理解上的差异,对尚处于成长阶段的儿童来说,更是如此。叙述语言的成人化归根结底是“成人本位”儿童观在叙述语言上的体现,什么样的儿童观必然表现为采用何种语言来对待读者。

例如,在“童话大王”郑渊洁的一些作品中,作家将一些属于成人的思考拿到童话叙事中:“皮皮鲁全家笑干了眼泪,他们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学问’,终于懂得了‘权威’的内涵,还明白了同样的话没身份的人说是胡说,有身份的人说就是学说。”“铁饭碗的真正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都有饭吃。”这些话语充满哲理和幽默色彩,许多成人读者看了会会心一笑甚至津津乐道,但是大部分儿童读者看上去会感到十分茫然。“学问”、“权威”对于很多尚未成年的儿童来讲,或者是不理解这些词的含义,或者对这些词保持着一种崇敬,但作家对其进行了毫无保留的讽刺和批评。对于涉世未深的儿童来说,受接受能力的限制,对作品中不时显现的类似一些语言恐怕还不足以全面正确地予以理解。

更为重要的是,这会让儿童心理和审美特性受到来自成人世界的挑战。语言背后隐藏的主要还是文化的支撑,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归根结底都是文化的产物,从语词内涵到书写形式都受制于其所在的文化。好的儿童文学语言对于滋润儿童的心灵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儿童世界建造起一座纯洁可爱的童话城堡,并且能让儿童用自己能理解的语词去打开这个城堡,去探索这个城堡里的秘密。成人化的语言则会阻挠儿童进入这一世界,甚至让这个童话世界在岁月的流逝中日渐萎缩。

其次,描写语言的成人化是造成新时期儿童文学传播和接受障碍的另一重要因素。注重对事物做精细的刻画,儿童则更注重那些话语简洁、幽默的故事对话。即便是需要对事物进行描绘,也是文本对故事叙述的简单需求,因为儿童文学向来重视叙事而不言道。但是在一些作家的笔下,为了将事物书写到极致,不惜采用大量语词对建筑、风景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如同西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那种对真实的渴求。显然这种语言书写是违背儿童文学阅读规律的,遭到读者的抵制就成为必然。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大众消费文化、商业化对儿童文学的侵蚀,文学书写中出现了凶杀、背叛、暴力、腐败、性、搞笑等成人世界的情节描述。它们如同打开的“潘多拉的盒子”,开始在儿童文学创作中肆意泛滥。这种趋势不单单对儿童文学阅读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对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和儿童文化的建构形成了威胁。

在蒋方舟的《正在发育》中有这样的描写:“我看到丢了一床的衣服,比电视上那些乱丢的衣服镜头还要乱。我猜想到妈妈昨天肯定是用兰花指叼着衣服,模仿白鹭展翅欲飞的样子,把衣服不屑一顾地一件一件地丢。”“我想到我家电扇的护栏‘疏可跑马’,我对电扇始终有个神圣的心愿,就是把我的手指头伸进去,被它绞。我早就想到了指头被绞的感觉。鲜血飞溅,很壮观,很英雄。一下子把不干净的血全部流光。体内只留下干净的东西,整个人是透明的,很纯洁。没有血没有肉,也没有骨头,只是一个美丽的均匀的形体。我脑子里一瞬间想到了血肉模糊,但我克制住自己不去想它,因为那很恶心,污染了我整个干净的画面。”

以上两段分别是蒋方舟对成长期一些镜头和体验的书写。文中还有诸如婚外恋、泡妞、小、更年期、帅妹帅哥等语汇,让整部作品充溢着青春期的张扬。作者在对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的书写是细腻而大胆的,也展示了成长期儿童的真实感受和思考。但是,作为一部书写儿童和主要给儿童看的书,里面充斥了太多的成人语汇和成人观念。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这样的作品是否适合在儿童世界中传播?传播出去会发生怎样的效果?

儿童文学有着自己的话语世界,这个世界充满着诗意的阳光雨露。它是清新自然的,散发着自由快乐的芬芳。一旦这个世界失去了自己的独特性,成为的附庸,确如当下很多出版发行行业所进行的商业化炒作,让浮躁的拔苗助长的风气蔓延开来,最终遭到伤害的依然是儿童文学传播的健康发展。

语言陈旧、缺乏创新同样会导致传播障碍

文学艺术之所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其原因之一就是文学承载体――文学话语是不断处于创新发展中的。儿童文学也有着自身不断创新的生命力,因而得到广大儿童读者的喜爱。儿童出于天性,对周围事物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喜欢接触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喜欢做追根究底的询问。所以,在人类历史上,那些充满幻想的探险故事、神话传说颇得儿童的喜爱,像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地心历险记》等。文本中那些充满着鲜活气息的语言源自作家新颖独特的构思,承载了作家丰富的思想感情。而新时期以来,我国儿童文学创作中出现的话语陈旧、缺乏新意等问题,与作家创作思想僵化有着内在的关联。话语创新能力的匮乏,实际上就是作家文学观陈旧和自我创新能力不足的体现。

例如,书写抗战英雄题材的作品在建国后十七年的儿童文学创作中一直处于主流地位,诞生了一大批为儿童所喜欢所崇敬的小英雄形象,如雨来、王二小等。这些文本是在当时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背景下诞生的,因此,虽然这些小英雄的故事至今读来还令人动容,令人崇敬,但毕竟深深打上了那个时代的色彩。这种时代特色的主要体现就是文本中存在着那个时代的革命话语和说教书写。如果今天的儿童文学叙事依然采用过去的话语,就很可能不为当下的儿童所接纳,也就很难实现儿童文学传播效果的达成。所以,身处当下的儿童文学作家就采用了新的话语方式来书写新的英雄故事。作家薛涛的《满山打鬼子》采用儿童视角和儿童思维,从儿童自己对战争的理解出发,来展示战争中儿童的成长经历和捍卫国家、捍卫个人尊严的画卷。因此,作家在处理儿童对日本鬼子仇恨的细节时,是从一个儿童的视角来表达的:

打那以后,车站除了火车的噪声,票房里还时不时传出滴滴的蝈蝈叫。日本兵们都说,那是蝈蝈在唱歌。满山在站台对面听见了,听出那只蝈蝈在找伙伴,根本不是唱歌。它待在那里,太寂寞了。

滴,滴,滴。蝈蝈饿了。

滴滴,滴滴。蝈蝈想念它的伙伴了。

火车站站长河野抢了满山漂亮的蝈蝈笼子和蝈蝈,所以满山对日本人的仇恨就是从对侵略者这种抢掠的认识开始的。虽然这里没有什么大的道理,但就是从这些细小的事情上,能充分传达出一个善良的孩子最为真挚的情感。

形象性是汉语言的最大特点。与欧美语言相比,无论是字形的象形性还是表述的简短、含蓄、有韵味,还有音乐的节奏美,都是汉语言自身所具有的浓厚的艺术性的集中体现。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作家能否带着一颗童心去创造出带有个性的语言,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是能否赢得读者的重要因素。

曹文轩的《草房子》之所以成为当下儿童文学中的畅销书、长销书,与其用鲜活的语言来展示桑桑这样纯真美好的童心不无关系。在写蒋一轮老师与白雀姑娘谈恋爱受挫一节中,作者写道:“蒋一轮的课讲得无精打采,蒋一轮的篮球打得无精打采……蒋一轮的整个日子都无精打采。”“蒋一轮变得特别能睡觉,一睡就要永远睡过去似的。蒋一轮天一黑就上床睡觉。蒋一轮上课总是迟到。蒋一轮的眼泡因过度睡眠而虚肿,嗓子因过度睡眠而嘶哑。”语词简单明了,句法采用重复修辞,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将班主任老师失恋后的情态巧妙地展示出来。这是符合桑桑的孩子心理的,成人世界中的很多事情桑桑感到很神秘,感到不可思议。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新时期儿童文学的语言创新确实发生了较大变革。这种变革体现了儿童本位文学观在新时期儿童文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但是,新时期儿童文学的话语更新也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缺乏话语创新的自我意识直接导致了儿童文学话语陈旧而缺乏生命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儿童文学尤为如此。处于身心成长阶段的儿童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希望通过各种自己已经掌握的手段来获得所期待的信息,例如听故事、看电视、读书看报等。在当前的大众传媒语境中,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介一方面为儿童提供丰富的信息,另一方面以娱乐性强的特点深深吸引着儿童,令其得到全面的感官享受。面对这一发展态势,儿童文学必须重视语言的创新,努力做到以儿童适合和喜欢的语言帮助儿童打开文学之门,并最终实现儿童文学的有效传播。

参考文献:

①文言:《文学传播学引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②吴其南:《守望明天:当代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③王泉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

④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2000年版

篇(4)

儿童文学作品源于儿童生活,语言浅显易懂,富有情趣,育人于简短的故事描述中,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儿童文学类作品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个单元都有儿童文学作品。因此可以说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 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回忆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儿童诗、童话、寓言、散文尽管教学方法不尽相同,但作为儿童文学体裁作品,在教学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策略和方法。

第一、自主阅读――尊重学生感受

教儿童文学作品,我们要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教,形式可以多样化,教师应该少一点说教,多一点引导,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并尊重他们的独特感悟。窦桂梅老师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就大胆地打破传统,超越既往的主题定位,既从现实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不幸的故事,也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幸福的故事,在尊重儿童独特理解的基础上,让儿童体会到,我们不是一个廉价的同情者,而是一个反思者,能够在小姑娘“幸福”的死去中,懂得如何面对苦难,汲取怎样活着的勇气和力量。我们应该学习窦老师的做法,一方面教师自己要多角度解读文本,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当然前提是合理,合乎道德。如教《邯郸学步》,让学生说说想对那个燕国人说些什么,我班的学生有的说:“走路只要稳当、不摔跤就行,不必要好看。”还有的说:“你要学就学一个人走路,这样东学西学,怎么学得好呢?”我对这些说法都给予了肯定。在教学中,我还喜欢用“批注式阅读法”,就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将文中的重点、难点、趣点……找出来,标上特定的记号。徐特立先生有句名言:“不动笔墨不读书。”实践证明,这种阅读法对于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有效的。

第二、诵读――体会文学语言

儿童文学作品大多是一些琅琅上口的名篇佳作,小学生在这一阶段又是积累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采用诵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学的语言美就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教师以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富有儿童色彩的语言为儿童朗读,充分展现文学的语言美及其蕴含在语言之中的情感美,不仅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更能以真情牵引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读,读那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段落,读出狐狸的狡猾语调,大灰狼的凶狠,小白兔的活泼,老牛的善良等。读的过程应是语言、情感与思想和谐交融的过程。通过这样足够量的言语实践,可以更好地帮助儿童品味并实践文学语言的情感美与形式美,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儿童诗和散文最适合这一形式。

第三、表演――感受文学形象

在发展儿童的智能方面,“经验和接触是真正的导师”(卢梭)。儿童对客体的认识是从实践活动开始的。因此,表演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无限广阔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演,会促使儿童更主动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分感受到和文学的形象美,同时又在特有的情境之中进行了生动的言语训练。揣测表演技巧以及理解角色心理的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还能使儿童产生丰富的美感体验,并学会欣赏自己,感受成功。寓言和童话最适合采用表演的方法。

第四、课外延展――丰富学生积淀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课本的功能只相当于一个例子,一块试验田,一把钥匙,更广阔丰富,更生动多变,更精彩的世界在课外。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一个个文本,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写作。

篇(5)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19-03

幼儿文学是以3~7岁的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文学作品。学龄前的孩子,在感觉上以视觉、听觉为主导,并能靠视觉、听觉来认识事物,这对他们听、看文学作品有直接意义。在思维方面,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易感知,并且印象深刻;对比较抽象的语言、时间、空间的理解和记忆则比较差。由于知识经验少,幼儿的注意仍以无意注意为主,而且这种注意的稳定性较差,外界刺激极易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想象力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但无意想象仍占了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开始发展,有时这种想象会脱离现实或与现实混淆不清。幼儿期是儿童言语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已开始了初步的语言交际,但语言思维能力还很低。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幼儿文学接受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文学在语言形式上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

一、音乐美

声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形式,语言的审美意义是通过声音来感受的。老舍先生强调:“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外,还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声韵美。”幼儿文学是写给幼儿看的,但更多的是讲给他们听的。幼儿认识客观事物往往借助于声音的效果,通过对音响的直觉唤起对某一事物的理解。因此,即便暂时不会表达或发音不准,孩子们也能感知声音并逐渐辨别音响的感彩。一本幼儿读物,如果语音美就能刺激幼儿的听觉,引发他们的兴趣。

幼儿文学作品中的音响效果,主要是通过摹声和语言的韵律、节奏来实现的。摹声就是摹写人或动物的声音以达到音乐美的效果。摹声在幼儿文学语言中,主要是直接运用象声词,“汪汪汪”、“叽叽叽”、“喵喵喵”、“当当当”、“哇啦哇啦”、“嘟嘟嘟”……让语言的声音与现实生活中的音响相联系,以此引起幼儿对各种各样的声音的听觉直觉,从而唤起他们对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和想象,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欢欣。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语体比幼儿文学所用的象声词更为丰富的了。

悦耳、明快的韵律和节奏,使语言具有一种音乐美,能让幼儿产生愉悦的直觉,激发起他们的情绪。幼儿多喜欢听儿歌、唱儿歌就是因为儿歌有强烈的韵律和明快的节奏。例如,鲁兵的儿歌《天上玩玩》:

月亮圆圆,

象只小盘;

月亮弯弯,

象只小船。

坐上小船,

天上玩玩。

节奏明快,句句押韵,富于音乐性。这类作品易于上口,便于传唱,深受幼儿喜爱。同一韵律和节奏反复出现,还会引起幼儿直觉上的共鸣,从而增强愉悦感。如儿歌《啄木鸟》:

山林里——

“托!托!托!”

啄木鸟——

“啄!啄!啄!”

为树木——

除害虫,

一条不漏——

“捉!捉!捉!”

九个单字“托!托!托!”“啄!啄!啄!”“捉!捉!捉!”押的都是“uo”韵,每组有三字反复,充分表现出汉语的音响美、和谐美,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力。而层层递进的意思,会把孩子的情绪推向。

儿歌、诗歌讲究韵律自不必说,童话、故事讲究韵律,也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鲁兵的《袋鼠妈妈没口袋》就是通篇押韵的例子,“猴子,猴子,你可好!请问你是怎样带宝宝?猴子妈妈说‘我可不让孩子胡乱跑,还是抱在怀里好。’”全文节奏韵律感极强,读起来朗朗上口,赢得了孩子的喜爱。

叠音在幼儿文学的语言中使用频率很高。它的形式本身就具有音乐性,能造成连绵而和谐的音响效果,给人以声音的美感。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如,“哗”读hua,“哗哗哗哗”读出来就是hua-hua-hua-hua,由于叠音现象的反复出现,使语音连绵不断而增强了水长流不断的形象感,产生一种清脆悦耳的美感。

幼儿的记忆力很差,对事物的认识多依靠条件反射的强化。针对这一特点,幼儿文学经常运用反复的方法,帮助他们熟悉、理解和记忆所表述的语句和内容。反复既有叙述的反复又有词句的反复,或是二者的结合。如《萝卜回来了》的故事就是找东西、送东西这一情节的多次反复,成人或许会腻烦,孩子们则越听越有劲。反复的语言具有回环美,不但能给孩子美的享受,还能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和理解力。

具有音乐美的幼儿文学,对孩子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为幼儿喜闻乐见。

二、浅显美

表达浅显是幼儿文学语言的一大特色。鲁迅在《人生识字糊涂始》一文中提出:“学学孩子,只说自己的确能懂的话。”茅盾在《关于“儿童文学”》中这样要求儿童文学的语言:“请避免半文半白的字句,不必要的欧化,以及死板枯燥的叙述;请用些活的听得懂说得出的现成的白话!”这说的都是幼儿文学的语言要做到“浅显”。既然是讲给幼儿听的,就应该考虑到接受者掌握的词汇有限,理解能力差,相应的使用口语化的、浅显明白、通俗易懂的语言。

首先,在用词上,幼儿文学语言以基本词汇为主。行业语、外来语、专门术语等一般不用;表现力极强的成语、歇后语等也在幼儿文学作品中少量出现。幼儿最先掌握的是一些代表具体事物的名词(人名、动物名等)和具体动作的动词(爬、跑、踢等)。因为这些词意义明确,孩子最为熟悉。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增加和智力水平的提高,他们才能掌握抽象性、概括性极强的词语。因此,在选词时要尽量避免采用一些比较抽象的词。有些词虽然表示具体的意义但对幼儿来说显得艰深,最好不用或选用浅近的词来代替。成语概括性极强,表示的往往是转义,幼儿难以领会,有时就不得不用大体相当的浅显的口语来代替相应的成语,如《新年娃娃》:“新年娃娃来了,新年娃娃来了!明明和佳佳乐得拍起手来”,句中“乐得拍起手来”若不是顾及到幼儿的理解能力,完全可以用成语“拍手称快”来表达。尽管成语表达简洁、精炼,内涵丰富,但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家为了尽力符合幼儿的语言习惯,一般都会选择通俗易懂、浅近明白的语言来表述。

文学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符号,其目的是要传达审美信息,唤起新鲜独特的审美情感和体验。因而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传达出复杂的审美体验和多样的审美信息,文学作品往往要突破语言常规尽可能获得更为丰富的表现力,如双关义、象征义等。而幼儿对词义的理解一般是常用的、具体的含义,要理解词的转义则比较困难;理解力与想象力的局限使他们不可能领会蕴涵着多种理解与潜能的文学语言的深层含义。因此,幼儿文学不能使用含义隐晦的语言,要避免产生歧义;它要求语言直白通俗、语义单纯,一听就清楚。比如,“高大”一词,如果描述的是人的个子,幼儿容易理解;如果暗含歌颂人物品质之意,幼儿则很难体会。又如,幼儿能理解“灰色的天空”却不懂“灰色的心情”。

老舍在《儿童的语言》中提到:“用不多的词儿,短短的句子,而把事物巧妙地、有趣地述说出来,恰足以使孩子们爱听。”这句话说的是:幼儿文学语言要简短精练、切忌长句。幼儿理解复杂语句的能力比较差。在造句方面,幼儿文学力求简短明快的句式。修饰、限制性成分多的长句不利于幼儿的理解。例如:“这所有的一切都被事先躲在树上的小猴看见了”。这句话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修饰成分较长,字数多且又是被动句型,理解起来稍嫌费力。如果改为“小猴躲在树上,什么都看见了”,同样的意思,表达却简练、浅显多了。

幼儿文学作品中,单句占优势,复句很少。即便有也是选择结构松散,关联词较少、分句较短的句子。如:

(1)“蜘蛛还在演奏着,因为大家都在听,他不能停下。”(因果关系)

(2)“虽然雨淋不到大家,可是没有月亮还有什么意思!”(转折关系)

幼儿的语言能力还很弱,他们极少使用诸如“纵然”、“假如”之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既……又”等成对连词有时也会出现搭配不当的错误。在写作时,有些关联词就可以不成对出现,如例(1)。书面语色彩强的可以用口语来代替,如例(2)中,用“可是”,不用“但是”。

幼儿文学的语言不能是语言的原封照搬,成人化的语言孩子不会喜欢。但“浅显”也并不等同于幼稚浅陋,不等于咿咿呀呀地追求所谓的“自然”的娃娃腔。幼儿文学语言要尽量接近幼儿的口语,但是一定得是规范化的幼儿口语。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学习语言的途径很多,但从文学作品中学习语言无疑是条十分有效的途径。作为幼儿启蒙教材的文学作品应当以“规范、准确”的语言为幼儿作示范,让幼儿模仿。

因为幼儿文学的语言通俗、浅显,许多人认为它是幼稚的、难登大雅之堂。其实要创造出真正通俗易懂、自然流畅、浅而不陋,为广大幼儿所喜爱的语言样式并不是每一位作家都能轻易做到的。

三、形象美

幼儿文学语言特别强调形象性。形象性是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这是由文学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所决定的。就幼儿文学来说,语言的形象性还由幼儿的思维方式——具体形象思维所决定。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阶段的主要思维形式。他们主要凭借直观形象或表象来思维,对外界事物易从具体的外部特征来认识。幼儿的这一特征决定了幼儿文学语言必须在形象性上着力。尽可能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将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具体、直接地呈现在幼儿面前,使他们听(读)后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

幼儿文学语言的形象性首先体现在词语的运用上。生动、直观的语言往往能唤起幼儿对认识对象的直觉,引发他们的联想。如《老狼拔牙》:“有一只老狼……它的样子也长得很难看,一身癞皮,一双绿莹莹的眼睛,一张大嘴,嘴里长着两排尖尖的牙”。形象的语言准确传神地勾画出了老狼的形貌特征,给孩子以形象的联想,在脑里立刻浮现出狼的丑陋、凶恶形象,并从心理上产生厌恶之情。

幼儿天生好动,动作性强烈、动作变化多、幅度大的描写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幼儿文学在动词的选用上格外注重生动性。《绿太阳》:“乌龟爬来了,蝴蝶飞来了,大熊赶来了,袋鼠跳来了……”“爬”、“飞”、“赶”、“跳”这些动词用得贴切而传神,每一种动物的动作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形象而鲜明的动作能很快吸引孩子,引起他们的好奇和兴趣。

孩子感情外露,往往通过表情和动作来反映内心世界。相应地,他们也就能从人物或动物的神态动作去体验其内心活动。如《狐狸和仙鹤》:“狐狸耷拉着脑袋,脸涨得通红,只好饿着肚子走了”。这句话反映的是狐狸既害羞又无可奈何的神态,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其内心活动——惭愧。但“惭愧”这个词较抽象,作者用“耷拉”、“涨得通红”、“饿着走”这样的动作就把狐狸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写得活灵活现,形象有趣。

形容词大多比较抽象,在幼儿文学作品中一般不用。但有些形容词因其具有较强的情感性和描写性,能塑造出鲜明的形象给孩子带来色彩美的享受。如《美丽的牵牛花》:“牵牛花又把绿宝石扔进水里,混沌沌的水,立刻变得碧绿碧绿。她再把蓝宝石抛向天空,天空立刻变得蓝蓝的,象蓝宝石一样。青青的山,绿绿的水,蓝蓝的天,多美丽!”色彩是幼儿认识对象的重要外部特征之一,“碧绿碧绿”、“青青”、“蓝蓝”这些鲜艳逼真的色彩容易唤起幼儿对认识对象的强烈直觉。

有的时候,利用动词自身的动态,重复使用动词,也能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如《纸船和风筝》:“小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山顶红松鼠家门口。”“飘呀飘”这样的动词格式(V啊V)既写出风筝飘的时间长,又使不断地“飘”的动态形象、真切,让人感到了风筝在风中飘飞的轻盈。

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还离不开形象化的修辞方式,如比喻、夸张等。在幼儿认识的有限世界里,比喻是非常重要的。它用幼儿熟悉的事物去打比方,说明未知的事物或比较抽象的事物。例如,要表达“雨很细”这样一个意思,写成“这些雨细得象头发,落在小松鼠身上,可凉快了!”(《小小的彩虹》)就显得十分具体、形象,孩子立刻会将雨丝和头发联系起来,甚至还会发出“太细了”的感叹。幼儿想象丰富且往往带有主观的夸饰色彩。夸张手法可以把事物的某种特征充分强调出来,大的大极了,小的小极了;美的更美,丑的更丑。这样的极度夸饰使孩子们的审美追求得到充分满足,从而获得难以言喻的美感享受。试比较下面两句话:

“兔妈妈和小兔种了一只很大很大的红萝卜。”

“兔妈妈和小兔种了一只红红的大萝卜……兔妈妈和小兔绕着大萝卜走,要走上一百步才能走完一圈呢!如果吃嘛,兔妈妈和小兔要吃上一百天才能吃完呢!”(《森林里的红房子》)

显然,第二个句子更能吸引孩子,它将第一句抽象、平实的描写做了夸张,给孩子鲜明的印象和新奇的感觉“很大很大的萝卜竟然是这样的大!”无形之中极大地刺激了孩子的幻想欲望。

【参考文献】

[1]浦漫汀.儿童文学教程[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

[2]杨实诚.儿童文学美学[M].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

[3]祝士媛.幼儿文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4]黄云生.儿童文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5]方卫平.儿童文学的审美走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6]王泉根.王泉根论儿童文学[M].南宁:接力出版社,2008

[7]鲁兵.365夜故事(上下)[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

[8]骆小所,周芸.修辞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9]骆小所.现代语言学理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篇(6)

儿童文学以儿童的世界或儿童眼中的成人世界为主要背景,作品中的儿童化语言存在不同于成人语言的创造。比如儿童自造的新词、不合语法规范的语言等。可见,原作中有创造,译本中也应该有创造。广义的接受者包括译者和读者,不同文化背景的接受者有着不同的期待视野,决定了读者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取舍标准,以及阅读中的选择与重点(朱献珑,2003)。译文越接近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就越能吸引更多的读者,其价值也就能最大化。

1)新词的创造:《夏》的原文中出现了一些儿童创造的新词,比如从springpig(春猪)一词产生了springchicken(春鸡),这种直译不是死译、硬译,而是创造性地发明了一个汉语新词,增加了文本的趣味性,体现了儿童的创造精神。再如sedentary一词,任译为“(蜘蛛)坐网、(猪)坐窝”。原文中使用一个词sedentary,只实现了意义的迁移,而任译文中的“坐网”和“坐窝”,不仅实现了意义上的迁移,还从形式上的改变体现了语言的创造性。儿童语言的变通式模仿是从事物的特点和共性出发,任意地将相关的语言组合,拼凑成新的语言。通过这种方式创造的新词是符合儿童的语言创造方式的,也是符合儿童读者的语言期待和认知期待的,也就能被儿童接受和认可。儿童读者主动地参与接受就决定了译作的价值。

2)不规范语言的创造:儿童语言的不规范性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其不规范性主要有以下特征:语法错误、语音不标准、逻辑混乱等。比如原文中的dirty-littledirty-littledirty-little,原作者用语音的重复表现说话者口吃的特点,任译为“脏兮兮小兮兮”,语法中“脏兮兮”搭配正确,而“小”却很少与“兮兮”搭配,这种搭配不合理的语言正是儿童的语言。儿化口语词也是儿童不规范语言的一种表现方式,比如chew和eat译成“嚼嚼烂”、“吃吃光”就是译者选择的儿化口语词。语言符号系统的差异会导致不规范语言的可译性限制。而译者应在“忠实”的框架内,最大限度的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创造汉语的音近义异词、不合理搭配词和儿化口语词是译者在形式和读者反应“忠实”于原文的框架内的主体性发挥。不规范语言则能通过语言的活力彰显译文的活力、儿童语言的活力与儿童的创造精神。

3)幽默语言的创造:与成人相比,儿童的思维特征是思维的跳跃性与不合逻辑,体现在语言上就是语言的逻辑不清,意思表达不明确。例如原文中小猪威尔伯与小羊羔争论自己是nothing还是something,英语中nothing与something意义相反,但语音上部分重复。小猪反复使用两个词,努力地为自己辩解,原作者利用单词语音的重复造成意义的混乱,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任译作“零”和“有东西”,意思和逻辑关系很清楚,而台湾儿童译者黄可凡则译作“不是个东西”与“是个东西”,意义和音节的重复与原文更加契合,看似呆板不顺的译文却产生了与原文“以不顺求趣味”的表达效果。1979年康馨的译文中译为“无物”与“有物”,显得有些成人化,儿童不易理解。这说明成人与儿童的语言差别是客观存在的,译者这位戴着镣铐跳舞的舞者有时也很难模仿儿童的舞蹈。再如therottenegg任译为“老坏蛋”,译者通过双关词表达了更加丰富的意义。儿童的思维和想象特点就是译者创造时的一副镣铐。变通式模仿、近音异义词或不合理搭配的语词、谐音、双关、死译等都是译者戴着这幅镣选择的有效的语言创造策略。

2音韵的创造策略

儿童文学语言的特点之一是音乐性。儿童语言发展相关研究发现儿童的“语言结构敏感性”包括对语词排列的敏感和对语言的声音、节奏、重复和语调节拍的敏感,所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无不具有语言的音乐性和韵律感(朱自贤,2003:96)。所以,儿童文学翻译除了意义层面的转换外,必然要保留字音、语调、节奏和押韵等音乐性特征。不同语言符号系统的差异决定了儿童文学翻译中音韵的翻译是译者主动参与的创造性活动。

1)音节重复的重叠词:重叠词是汉语区别于英语的一类词,但两者的共同之处是通过音节的重复来创造音韵之美。汉语的重叠词有AABB、ABAB、ABB三种形式,英语中则有单词部分音节的重复。因此,当两个孩子游泳、玩耍、用水你泼我我泼你时,威尔伯就呆在河边的烂泥里自得其乐,烂泥暖和、湿嗒嗒的,黏黏糊糊,舒服极了。天天这样,白天快快活活,夜里安安静静。原文中的四个形容词warm和moist,sticky和oozy,在音韵上warm中的尾音/m/与moist中的辅音/m/重复,sticky和oozy的尾音/i/重复,读起来有节奏感,朗朗上口。任译文中的“暖和”、“湿嗒嗒的”、“黏黏糊糊”是通过叠词的形式实现音节的反复。第二段中的everyday,everynight,every一词重复,happy与peaceful中音节/pi/和/pi:/重复,译文中的“天天”、“快快活活”,“安安静静”也是用叠词体现节奏与音韵的。音韵和节奏能给予儿童审美愉悦,激发他们的情绪,儿童首先接受声音层面的刺激,再转移到对语言内容的兴趣,这种接受信息的顺序与成人是相反的(郁炳隆,唐再兴,1990:105)。音节的重复与节奏的一致不仅能创造音韵之美,还能体现文学语言的诗意和意境之美。译文增加了译本对儿童的朗读功用,有利于声音对语言意义的内化。

2)韵脚的创造:儿童文学中不仅经常出现儿歌和童谣,儿童文学语言本身也具有音乐性特征。所以音乐意境的重构必然成为儿童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内容之一。儿童文学翻译中韵脚的重构应该符合儿歌和童谣的韵脚创作方式。比如儿歌多为句句押韵或隔句押韵,连锁调是中途换韵,随韵粘合,字头歌则常用一字韵。

3)口语化拟声词:拟声词通过对声音的描摹能烘托气氛,增强美感,实现语言的审美功能。译者选用拟声词时要“随物而异声,随声而抓词”(张培基,1979:22)。口语化的拟声词对声音的生动模仿不仅能刺激儿童的听觉,还能再现原文的音韵之美。比如原文描述小猪大口吃东西时用了swishing和swooshing两个词,译文为“稀里哗啦”和“呼噜哗啦”。这两个拟声词不仅在意义层面上形象地表现出了小猪贪吃形象,还在声音层面上通过“哗啦”一词的重复与原文swishingandswooshing前后音节的重复契合,实现了音韵和节奏的统一。儿童文学翻译中选取语音形式与实物相似程度更大的口语化拟声词更能有效地使他们将声音与意义产生直接联系。再如任译本中还有“唧唧喳”的鸟叫声、“哒哒哒”的马车声、“叽嘎叽嘎”的老鼠磨牙声等词都是译者刺激儿童感官而增加的拟声词。声音使与其对应的形象更加鲜活,声音也创造了译本的音韵之美。

4)回环句:回环的修辞手法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其结构匀称整齐,具有回环往复的音乐美。比如任译本中的splashedwaterateachother(你泼我我泼你)、lookedateachother(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等。回环句语音的重复和结构的复沓具有整合结构的功能,产生语音回环往复的效果,让译者以听觉的美感贴近了儿童,通过方块字的变化组合造就了译文的音韵之美,为儿童读者提供了音乐性的审美体验。译本中音韵的创造必然要从语词的音节和节奏出发,所以音节重复,节奏感强的重叠词、语序整合后的押韵词、音义结合的拟声词和音节节奏对称的回环句等都是创造音韵之美的重要方法。

3风格与功能的再创造

篇(7)

本文作者:陈晓斌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

我们可以看到叠音作为一种特殊的词语使用形式在儿童文学中被大量运用,存在着AA、AAA、AAB、ABB、AABB、ABAB等多种形式。在儿童文学中,叠音词语的使用具有重要作用。

一方面,相同音节的复叠使得儿童文学的语言自然而然地透出儿童式的稚嫩、童真,给人以儿童特有的“小”“、可爱”“、亲切”之感。儿童特别是幼儿,受自身语言生理机能的制约,本身就常用叠音词,儿童文学中叠音词的使用迎合了幼儿的这一语言特点,保留了“幼儿自然口语的原生状态”,“用最简洁、最自然的语言形式传达出了幼儿最本真的生命意趣”(王金禾2009)。

另一方面,相同音节的复叠和谐了音韵,调整了节拍,或模拟声音、或描绘色彩、或状写情态、或摹写动作,使语言流畅、生动,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音乐性和美感。比如,例(11)中的“喵喵叫”、“笑”、“哇哇喊”“、呜呜叫”,通过叠音的运用,既使得前后音韵和谐流畅,读来朗朗上口,又是对猫和女巫声音的模拟、状态的描写,生动地展现出了狂风来之前的惬意、悠闲和狂风来之后的紧张、慌乱。例(13)中的“湿答答”、例(14)中的“黑乎乎”分别描述了小青蛙刚从池塘里跳出来的状态和小熊饼干烤糊了后的颜色,叠音的使用摹其声、绘其色,既显得具体真切,让人产生了相关形象的联想,读来又显得亲切可爱,儿童味十足。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作为面向儿童的文学作品,其读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语言也必然具有特殊性,必须是儿童所“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语言,必须具有“儿童味”。为实现此目的,儿童文学的语言必然受到方方面面的诸多制约。本文选从词语的使用这一方面对儿童文学的语言展开了讨论。从词语的使用形式上来说,叠音词的使用是儿童文学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具有多种不同的叠音形式,不仅使得儿童文学的语言显得稚拙、质朴,儿童味十足,而且和谐了音韵,调整了节拍,增强了作品的音乐性和美感。当然,限于笔者本人的能力,本文对儿童文学语言词语上的讨论只能是浅尝辄止,很多方面还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篇(8)

一、显化概念

显化, 又Q明晰化,这一术语是由Vinay和Darbelnet 作为翻译技巧最早提出来的。作为翻译技巧的显化, 是指译者在目的语文本中将源语文本中隐含的但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条件推导的信息加以明示。它与增词法、增加额外的解释、直接表达出原作暗含的意思、添加连接词等技巧密切相关。显化的译作由于添加了原作不曾有的信息, 因此译作一般比原作长。Blum-Kulka对显化进行了系统研究,于1986年提出了显化假说(explicitation hypothesis),即翻译过程会使译文相对于原文更加冗长,其表现形式为衔接方式的显化程度提高(Blum-Kulka,2004:92)。此处显化概念仅指翻译过程中衔接关系明晰化程度的变化,关注的是语篇层次上的“显化”,强调“显化”与衔接和连贯在翻译过程中的转换关系。

关于显化的种类和表现形式,学界仍未达成共识。Vinay和Darbelnet将显化分为词汇显化和信息显化。Klaudy则依据显化形成的原因,将显化分成强制性显化、非强制性显化、语用显化和翻译固有显化。强制性显化包括句法显化和语义显化,使目的语文本合乎目的语语法语言规范。非强制性显化是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篇章构建策略和文体偏好的差异所致,若不运用非强制性显化,目的语文本虽然合乎语法但不地道。语用显化则指由于源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异,译者常常在译文中添加解释。翻译固有显化是指翻译过程固有的显化,与源语和目的语无关。

二、显化研究现状

(一)国外显化研究现状

西方译界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有学者注意到并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由于显化既可以通过对比译文与原文发现,又可以通过对比译文与目标语非译文获知,研究者有的采取了前者,有的采取了后者或两条途径兼考察显化现象。Olohan和Baker通过统计和比较英语文本和英译文本中报告动词(如say, tell)后选择性关系词“that”的使用情况,发现英译文本中“that”的使用频率要远高于其在英语文本中的使用频率。Olohna就此进一步得出结论:英译文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显化程度高的句法形式。Puurtinen基于小型平行语料库对芬兰语原创和翻译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连接词(如关系代词、连词和具体副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未能充分证实显化假说,因为原文和译文均未出现频繁地使用连接词的趋势。2013 年,Margherita Ippolito出版的学术著作是儿童文学翻译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作者依托Even-Zohar 的多元系统理论,借助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工具和方法,通过自建儿童经典小说翻译语料库及儿童经典小说非翻译语料库的可比语料库,探讨了Mona Baker 提出的翻译语言的简化、显化、范化等普遍规律是否适用于儿童书籍的意大利语翻译,指出翻译儿童文学的地位、源语及译入语的关系,以及所有作用于翻译活动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因素决定着译者的翻译选择。

(二)国内显化研究现状

我国学者对显化也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在对英汉翻译的显化探讨中,贺显斌最早进行了实证研究,贺显斌以《最后一片叶子》作为实例考查,证明了英译汉中有较高程度的显化,并指出了汉语译文明晰化的主要手段包括使用增词、改用具体词、转换人称和转换辞格。柯飞指出,显化不应狭义地指语言衔接形式上的变化,还包括意义上的显化转换,即将原文隐含的信息显化于译文中,使意思更明确、逻辑更清楚。臧光亚通过自建小型汉语原创儿童文学语料库(OCCLC)和汉语翻译儿童文学语料库(TCCLC),对儿童文学翻译语言诸如“恶意欧化”等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胡开宝、朱一凡依据Halliday提出的语言功能的划分,将显化分为概念功能信息显化、人际功能信息显化和语篇功能信息显化,并以此为依据对莎剧《哈姆雷特》的梁实秋译本和朱生豪译本中的显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总体看来,迄今为止,国内外显化研究最新文献,其实质都是验证显化假说的合理性。

三、儿童文学翻译中显化的理据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其译文必须符合译入语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英汉两民族在思维和表达上存在诸多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并按照译入语规范进行翻译。儿童文学翻译由于读者的认知、心理等方面的特殊性,对于源语中的很多文化特有信息,译者会有意识地运用显化技巧将源语文本中隐含的信息加以明示,以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吸引目的语读者。下文将从语言、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以及儿童特殊的认知、心理特征两方面探讨儿童文学翻译中显化的理据。

(一)不同语言、文化、思维方面的差异

文学没有国界之分, 但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因而翻译不是简单的文字间的转换, 而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从历史上或从当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来看, 儿童心理发展各阶段的顺序、 各阶段和年龄的相应关系, 以及各阶段中变化发展的顺序和速度, 大体上都是相同的。但是各国儿童后天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传统观念及所接受的教育理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因而要求译者在将国外的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的同时, 既要考虑到信息的正确性,更要注意文化的移植。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一直存在着异化和归化之争,对于知识经验浅显的儿童读者来说, 前者虽然可以学到新的东西, 但是理解难度大, 因而容易失去阅读的兴趣;后者可以使他们容易读懂作品, 但是了解不到异域的风情, 从而丧失了翻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很显然, 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但是偏向哪一方面都会顾此失彼。译者可以通过添加标识或说明,这样在异化和归化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使儿童读者既能读懂文章又能了解异国的情调, 有利于他们知识的积累。

邓红顺认为在处理内在的文化意象所蕴含的意义时,应采用“异化”为主的策略体现不同文化特色,在文化意象的处理方面,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又要尽量保留原文中的异质文化意象,以使儿童读者更多地了解异域文化。向儿童读者传播异域文化,考虑到儿童读者的接受能力,有时需要添加注释性文字,这就是显化在儿童文学作品翻译中频繁出现的原因之一。比如,英语的度量单位“feet, inch”等常用异化直译成汉语“英尺、英寸”,可以使儿童读者了解英语中的度量衡单位。但对中国儿童来说,他们对一英尺、一英寸到底有多长没有概念。为了保留原作中的形象,同r使译文易于理解,可以加上注释以便于儿童读者了解。

(二)儿童特殊的认知、心理特征

专门给儿童创作的适合其阅读的文学便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具备丰富的价值和独特的艺术性。若是儿童文学作品比较优秀,不但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发展思维、提高其语言能力,还能够提高儿童的艺术审美能力、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儿童文学的翻译是针对儿童读者的,保持儿童童趣和传递异域文化是译者面临的双重挑战。

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儿童,儿童与成人是截然不同的人,儿童与成人在认知能力、存在感觉、价值观和人生态度方面有着许多根本的区别。儿童心理学中通常把儿童期限定在6、 7~11、 12岁。这个时期,儿童的身体有了相当发展,脑的发育也基本完成, 能较自由地完成各种动作, 基本掌握了本民族的语言。儿童心理发展包括两个重要部分, 一是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二是社会性发展过程(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人格等)。 研究表明,儿童的感知、思维、情感、意志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初步的发展 (许政援, 1984:67) 。在儿童期,儿童的记忆从机械记忆向理解记忆发展,思维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带有较大的具体形象性,凡是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都比较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但是儿童才开始认识世界,加之他们的人生经验少,因而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仅限于感性的层次,即他们的思维方式仍然以具体思维――具体的形象为主。同时,儿童的语言虽有了初步的发展,但是儿童对第二信号系统――语言和文字的反映尚未完善,而且抑制力差、注意阈限较短,易受外界的干扰,不像成人那样有很强的自觉性、目的性。虽然这时期注意力正逐步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发展,但主观的具体的事物(形状、 颜色、 声音和形象)仍比较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林礼元, 徐胜三, 1981:41)。

儿童文学译者应该时刻考虑儿童的接受特点,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英国语言学者及翻译理论家西奥多・萨瓦里(Theodore Horace Savory)曾着重指出,要获得圆满的翻译效果,必须根据不同的读者要求,提供不同性质和风格的译文。也就是说,在动手翻译之前,应该首先解决为谁翻译的问题。

被誉为“东方的安徒生”的儿童文学家陈伯吹曾指出:“一个有成就的作家,愿意和儿童站在一起,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就必然会写出儿童能看得懂、喜欢看的作品来。”

换言之,儿童文学翻译家应该用风趣幽默的笔调,用富于儿童特色的语言绘声绘色地将儿童生活、心理的各种特点描写出来,使小读者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激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也就是说,儿童文学语言应该是生动形象、简洁优美的。只有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让儿童读者喜欢阅读,使他们将语言所提供的信息与自身经验很容易地结合起来,使事物之间的联系以感知的形式显现出来,以促进其对作品的理解。而要译出生动、形象的语言,译者往往得借助显化这一手段。

袁毅也持类似观点,他认为儿童文学的读者是儿童,因此儿童文学文本在词语的选择上就得为儿童所理解、所乐于接受,易于激励儿童联想有关的具体形象。加之由于儿童文学语言是艺术语言,它必须与具体形象联系在一起,或通过词语的选择,或通过语法关系的多样组合,唤起读者的形象感,形成读者头脑中的艺术形象。因此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应该按照这一要求选择词汇,通过这个词汇唤起读者对具体形象的联想。

由于儿童读者特殊的认知能力,译者常常有意识地使用关系词以明示句和/或段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降低文本阅读难度,增强译本的可接受性。郑洪波用语料库方法对《海的女儿》叶君健、任溶溶的两个译本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是叶译句子较短,在翻译过程中通过较多使用谓词性指示代词使语法关系更明确,使逻辑关系更明晰。

谓词性指示代词使用频率比较――引自郑洪波(2013)

对于译者而言,儿童文学翻译要实现儿童本位的翻译,也就要求译者洞悉并欣赏儿童独有的存在感觉、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真正进入儿童独特的生命空间。唯有进入儿童独特的生命空间,在充分研究并把握儿童读者语言认知能力、独特审美能力和想象力的基础之上,把握儿童文学原作品中的特质,并将这些特质或保持或再造传入译作之中,以满足儿童的原初生命欲求和成长需要。

当然, 我们所说的显化只是一种总体性的翻译现象。不同译者具有不同的遵循程度,不同体裁的文章显化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参考文献:

[1]Vinay,J.P,&J. Darbelnet. Comparative Stylistics of French and English:A methodology for translation[M].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

[2]Blum-Kulka,S. Shifts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translation[A]. In Venuti L.ed.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New York/London:Routledge,2004.

[3]Klaudy,K. Explicitation[A].In M. Baker.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C].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Olohan,M.& M.Baker.Reporting that in translated English:Evidence for subconscious process of explicitation [J].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2000.1:141-172.

[5]Puurtinen,T. Explicitation of clausal relations:A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clause connectives in translated and nontranslated Finnish children’s literature[A].In A.Mauranen and P.Kujamaki,eds.Translation Universals Do They Exist?[C].Amsterdam/Philadelphia,PA:John Benjamins,2004.

[6] Ippolito,M. Simplification,Explicitation and Normalization: Corpus-Based Research into English to Italian Translations of Children’s Classics[M].MIT Press,2013.

[7]胡_宝,朱一凡.基于语料库的莎剧《哈姆雷特》汉译文本中显化现象及其动因研究[J].外语研究,2008(2):72-80.

[8]贺显斌.英汉翻译过程中的明晰化现象[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4): 63-66.

[9]柯飞.翻译中的隐和显[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306- 310.

[10]臧光亚.基于语料库的英译汉儿童文学语言的欧化现象微探[J].语文学刊,2009(12):82-84.

[11]邓红顺.儿童文学翻译策略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2):36-37,41.

[12]许政援.儿童发展心理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13]林礼元,徐胜三.小学儿童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篇(9)

文章结构清晰,引言部分介绍写作目的、意义和价值,并提出文章的结构框架;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介绍语料库与文学研究的背景及不足,提出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和语料库;第三部分是数据收集、数据分类、数据分析及提供图表说明,通过图表称述分析过程和观点;最后结语部分对文章进行总结。

1.系统介绍

语料库应用广泛,实用性强,在文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已取得成效,而文学教学的开放性,使它可以面向语料库语言学开放。语料库语言学可以为语言文学的教学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工具,使人们可以对文学作品进行更详实、深入和具体的描述。基于语料库的语言文学教学不仅仅可以从个别的现象中归纳出答案,还更加重视从众多的现象和现象之间的联系中归纳答案。此外,理论的真实性和概括性可以通过实证研究得以验证。文学理论也不例外。

由于文学语料库可以容纳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词的文学作品语料,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充分的例证、验证或说明某些文学理论(王一川2004)。

基于语料库的外国文学作品分析成果显着,如赵琼《〈夜莺与玫瑰〉的语料库检索分析》(2007);王雁的《〈傲慢与偏见〉的语料库检索分析》;孙彩媛、邱天河的《语料库辅助文体分析〈爱丽丝漫游记〉》;陈莹莹的《基于语料库分析〈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2007);在《名与实悖论----〈真诚最重要〉的语料库检索分析》(2007)一文中,作者将语料库方法运用在辅助文学批评中。借助索引软件对该剧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主题词(keywords)表和词图(plot),可以直观地了解该剧人物、剧情的信息以及作者独特的用词特点,为该剧的主题研究和语言风格分析提供了量化依据(吴琦,李文中2007)。

然而,由于目前的大型语料库大多是通用语料库,而文学语言比较容易获得,一直受到语料库语言学家的冷落,文学语言语料库一直没有问世。王一川(2004)、随桂岚(2004)等研究者对建立文学语言语料库有所研究,对建库目的、建库规模和建库意义有过分析和讨论。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AntoinedeSaint-Exupéry)的名作《小王子》是儿童文学作品的经典之作。自出版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不仅受到儿童的欢迎,在成人中也是广受青睐。圣埃克苏佩里写《小王子》时,自己为小说画了插图。插画拙扑稚气,梦境迷幻。法语版《小王子》1943年在美国出版。评论界和读者对这本书感到意外。几十年后《小王子》在全世界成为大人、小孩、东方人、西方人都爱读的作品。本文提供的是其英文版本,便于英语专业学生分析和讨论。但就这样一部倍受推崇的作品,对其进行文本研究的却凤毛麟角。本文旨在以语料库为辅助工具分析儿童文学作品《小王子(英文版)》的文本主旨,讨论其文本特征,深刻体验作者以忧伤的笔触抒写其“精神至上”,分析这一文学教学应用上的全新方法和视角。

2.研究方法及步骤本

部分将包含文本数据的收集、分类及笔者的分析,附带图表和说明。

本文通过使用AntConc3.2.1(Windows)2007软件中的Concordance、ConcordancePlot、FileView、Clusters、Collocates、WordList、KeywordList工具进行检索。在进行定量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定性的分析,以期欣赏小说的文体特征。数据也就是文本《小王子(英文版)》来源于网络。

首先,我们利用AntConc3.2.1(Windows)2007对文中的关键词进行了搜索,发现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词如下:通过AntConc软件,我们可以发现小说共有91312词,表1出现的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

不难发现,列表中指示代词出现得比较多,如“that”、“who”、“which”,这点可以说明小说的语言中有很多从句,而且句子结构也远比口语中句子结构要复杂。这是正式英语书面语的特征。文中出现的高频名词不部分表示人名或动植物名,代词也多是人称代词。

这一特点更加突出了《小王子(英文版)》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突出儿童文学作品的一大特点:儿童文学作品重“儿童本位”,以儿童为主人公,以其活动生活为故事情节的中心,具有现实性(杨柳2006)。儿童文学作品往往是由花、草、树、兽这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建构而成,象文中的sheep、star、flower、fox都是自然之物,它们都能说话,因为如果它们不能说话,儿童是不会对它们产生兴趣的,这就是儿童文学作品的现实性。我们还可以从这张表中获得一些信息。比如“I”、“you”和“me”排名都比较靠前,分别排2、9和18。这些代词在小说中频繁出现,必然跟小说内容息息相关。我们可以推断,故事是以第一人称攥写的,作者以亲切的口吻,娓娓道来,使童话故事性更强。再看第8位和第12位的“little”和“prince”,联系小说的题目便可推断出littleprince必定是主要角色。我们还可以大胆推断小说中必然多以叙述性话语为主。第一人称的I和me出现的比较多,而别的代词又不多,小说中必定叙述多,对话少。语料库软件AntConc3.2.1可以印证这个事实。在AntConc3.2.1中搜索“I”就会列出“I”出现的所有上下文。“I”一般都出现在叙述中,如第一个“I”出现在“Iasktheindulgenceofthechildrenwhomayreadthisbookfordedicatingittoagrown-up”中,而紧接着第二句就又出现了“I”,“Ihaveaseriousreason:heisthebestfriendIhaveintheworld。”如果我们利用软件中的“concordanceplot”功能,我们还可以得到每一章中“I”出现的位置和数量。我们从中也可以知道哪一章叙述比较多,同时这一章中,哪一块叙述比较集中。第26章拥有最多的“I”,达到387个,软件绘出的“concordanceplot”如下:如果点击其中的一条竖线,我们就可以跳转到那个“I”出现的位置,会看到它的上下文。

在竖线密集的地方点击其中一条,跳转到那个位置,我们发现,那是第一人称在描述自己的活动和思想及和小王子之间发生的事情,而且“I”、“littleprince”都出现在词频表前120个当中,笔者可以推断第一人称“我”和小王子是这篇童话的主角。

3.基于语料库的检索结果与讨论

要理解一部童话小说的精髓,必须掌握其行文的脉络和贯穿始终的情节。这种对情节发展的把握可以通过对原着的通读来完成。本文要使用的方法是通过使用wordlist和concordanceplot功能对该文本的情节进行全局把握和直观而具体的剖析。通过对全篇小说keyword的总结,可以得出小说的主要角色是第一作者“我”(I)和小王子(littleprince)的结论。两位主人公的名字在文中出现的频率最大,分别是753和210次,“I”的ClusterToken数为1396而“littleprince”的ClusterToken数为416;作者花了大量笔墨用于描写两者从相识到相知的情感经历。频次紧随其后的fox、sheep、grown-up基本上就是童话要描写的全部角色。作者要讲述的就是这些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语料库检索软件中的Concord功能,我们可以穷举出所有人物出现时的上下文,就如同制作一幅幅的人物特色。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搜罗有关所分析的人物的所有描摹,对于研究人物性格,作者对人物的写作手法,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王雁2007)。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语料库Concordance软件统计出的分析结果,就童话主要人物“littleprince”“rose”和“fox”进行语料库分析。

首先,对主要人物小王子的分析,Concordance统计出了全篇童话共210处。通过分析,无论是从丰富的话语资源,还是朴实的叙述中,都可以体会到小王子神秘和忧郁及他淡淡的忧伤和纯真的心灵。第二章小王子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其中“Mylittleprince,wheredoyoucomefrom?Whatisthis''''whereIliveofwhichyouspeak?Wheredoyouwanttotakeyoursheep?”该句是“I”对小王子的一连串疑惑,对他单纯而忧郁的气质产生了好奇,增添了小王子的神秘气息。随着故事推进,小王子倾诉了他对花的爱,“Flowersaresoinconsistent!ButIwastooyoungtoknowhowtoloveher…”,“在不懂爱的时候,我就爱上了它”。在第20章有一段“hesaidtohimself,ifsheshouldseethat…shewouldcoughmostdreadfullyandshewouldpretendthatshewasdyingtoavoidbeinglaughedat.AndIshouldbeobligedtopretendthatIwasnursingherbacktolife--forifIdidnotdothattohumblemyselfalsoshewouldreallyallowherselftodie…”。小王子发现他的花并不是独一无二,怕他的花伤心绝望,于是忧郁起来竟然伤心得哭泣,深深体会出他对花的爱。小王子遇到了国王、虚荣的人、酒鬼、实业家、点灯人、地理学家等一系列人,最后遇到狐狸。第10章中,“Thegrown-upsareverystrange,thelittleprincesaidtohimselfashecontinuedonhisjourney.”小王子遇到威严的国王,因为觉得大人们很奇怪而放弃国王授予的官职,继续漫游。第11章中,“Ah!Ah!Iamabouttoreceiveavisitfromanadmirer!”。小王子遇到爱慕虚荣的人,只爱被仰慕,除了赞美什么都听不见。

他觉得他们爱慕虚荣的行为很奇怪。第12章中,“Whatareyoudoingthere?hesaidtothetipplerwhomhefoundsettleddowninsilencebeforeacollectionofemptybottlesandalsoacollectionoffullbottles.Iamdrinkingrepliedthetipplerwithalugubriousair.Whyareyoudrinking?demandedthelittleprince.SothatImayforget.repliedthetippler.Forgetwhat?Inquiredthelittleprincewhoalreadywassorryforhim.ForgetthatIamashamed.Ashamedofwhat?insistedthelittleprincewhowantedtohelphim.Ashamedofdrinking!”酒鬼和小王子的对话让我们读到了人生的矛盾,自暴自弃只为想忘记自己的自暴自弃。第13章小王子遇到了商人,“Eh?Areyoustillthere?Five-hundred-and-onemillion--Ican''''tstop…Ihavesomuchtodo!Iamconcernedwithmattersofconsequence.Idon''''tamusemyselfwithbalderdash.Twoandfivemakeseven…”商人只为帐面数字忙个半死,想不断占有,却对占有物非常无助。第14章小王子遇见了点灯人,“”Ordersareorders“这句话被点灯人反复背诵,他遵守规律,却不知为谁忙,为何忙。但比起那些自私的人,小王子更愿意跟他做朋友,无奈星球过小,他无奈离去。芸芸众生,在他眼里终是奇怪的人,他不能理解便继续前行。

篇(10)

根据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来选择内容。幼儿心理发展特点是情绪性,凡是他们感兴趣、觉得稀奇的事物,都能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在欣赏时往往被情节所吸引。在开始学习语言阶段中,他们的思想和感受比语言发展得更快,他们会采取主观的态度,根据他们已经知道的东西,把作品内容相联系起来。因此,对于幼儿熟悉的事物,有趣的、新颖的,幼儿在欣赏时才易于接受。

二、准确解读、分析作品是开展欣赏活动的前提

1、准确把握作品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手法

对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手法,并不要求幼儿清晰领会,主要通过教师浅近的文学语言传递给幼儿一种朦胧的文学意境和模糊的音韵之美。这既是儿童文学审美过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也是今后精读文学作品的重要基础。

2、进一步领会作品的情感基调和主题思想

文学作品是作者内心酝酿已久的生活体验诉诸于情感的宣泄。“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要在反复阅读过程中把握各年龄段幼儿喜爱文学作品的情感基调,与作品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以“教师情”唤起“幼儿情”,教学中,教师要饱含对动物的浓浓爱意,以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审美。

三、精心设计、引发思考是开展文学欣赏的核心

在欣赏时向幼儿出示相应的教学卡片,或制作相应的课件,通过动态的图像帮助幼儿理解作品;通过情境表演结合讲述进行欣赏;创设相应的情景让幼儿置身其中、亲自体验作品中的意境等。另外,富有新意、手脑并用的活动是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比如,边欣赏边作出相应的动作;根据作品(如故事)情节找出相应的图片或进行拼图;提供木偶、头饰等让幼儿根据作品内容分组进行表演;根据动作或描述做出判断等。这些活动的目的不是评价幼儿学习的效果,而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同时降低欣赏的难度,提高作品的可欣赏性。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使幼儿深入地理解作品。

四、以情动人、奏响欣赏三步曲是开展欣赏活动的关键

1、以情动人,彰显语言魅力的教育功能

文学语言是以富有魅力的音韵美,给儿童以优美的听觉刺激。“美文”需要用“美语”来表达,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要发挥教师语言魅力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读懂作品。怎样引导孩子读懂作品?主要是教师要通过自身语言如语气、表情、语调等方式来达到表达的意向,做到以情激情,以情带语,以情发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将无声的语句变为有声的语言。当然,不同作品应用不同的情感格调,“因情制宜”,该亢奋时要亢奋,当低沉时要低沉,让浓郁、饱满的情感浸入孩子的心田,使孩子喜于听,乐于学。

2、借境促情,唤起其身临其境的神往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情感是思维的内涵,情感体验越深刻则语言越丰富。教学中,我们绝不能因为教育对象的年幼而小看他们。相反,我们的幼儿更多地保留着人的天性,是有血有肉,富有情感的。怎样使幼儿拥抱作品,获得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呢?俗话说:“触景生情。”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欣赏文学作品时切忌以文嚼文,要引导幼儿借境促情,唤起其身临其境的神往,从而领悟作品内涵,品味蕴含的情感。

3、放飞想象,给予独特个性张扬的空间。

教给幼儿富有诗意,充满幻想的文学作品,能促进幼儿想象的发展,让幼儿欣赏象《亮石头》等那样神奇而又有趣的情节,不仅能给幼儿美的感受,而且能引起幼儿的遐想,启迪幼儿的智力。因此,教师对于教给幼儿的每一个故事,每一首儿歌,都要认真选择,为训练幼儿创造思维创造条件,即选择的教材有丰富的想象力。老师在运用文学欣赏活动的四个环节,给幼儿组织教学,游戏,观察活动等,使幼儿能合理的迁移作品,进行创造,拓宽了幼儿的思维,锻炼了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培养了幼儿发散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和充实了作品内容,达到了创造性欣赏作品的目的。

五、引入竞争、激活潜能使文学欣赏活动永葆活力

上一篇: 工程部内部管理 下一篇: 科研经费的作用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