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案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6 08:48: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创新创业教案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创新创业教案

篇(1)

对个体的检查,用竞赛的办法可以产生很多矛盾,这也是教案检查浮而不实的心病,对团体的检查,开展竞赛活动,很有生命力。教研组长有退坡路,即使自己没做好,可以找老师的原因;老师没做好,可以把责任推到教研组长身上。

对检查人员滚动开展竞赛活动,是保证检查不流于形式的法宝。

采用竞赛滚动的方法,有制度作保证,不怕老师不认真写教案,甚至不怕老师胡写教案。老师的教案采用活页的形式存档。

检查教案的流程如下:

一、招聘值周考评人员

由副校长招聘值周组长,值周组长在全校范围内招聘组员2人(不管是领导,还是老师都可以参加,体现民主治校),设七个组。

二、教案检查时间

周一 下午 语文

周二 上午 音美体

下午 数学

周三 上午 政史地

下午 外语

周四 下午 理化生

三、教案检查方法

1、教研组长检查周前备课,合格加1分,按1/2评优秀教案加0.1分,缺一节扣0.1分。

2、值周成员检查,合格加1分,按1/2评优秀加0.1分,缺一节扣0.1分。

3、把固定教案复印成活页教案,装在档案袋里保存存档。

4、优秀教案张贴展览,并复印成优秀教案集。

5、每周在规定时间内检查教案,做到周周查、月月评、期期奖。

四、评比方法

每周值周组长把各教研组教案检查情况评出甲、乙、丙,公布,使教研组的教研充满竞争的活力,通过竞赛落到实处。

五、活页教案的用途

篇(2)

1加快促进郑上快速通道建设

积极协助区委、区政府上报市政府修建郑上快速通道的请示,区交通运输局全力争取郑上快速通道建设。促成该项目获批郑州市城建计划,工程可行性研究演讲已经编制完成的情况下,积极与市交委、市发改委组织的专家尽快修改方案,完成此项目的前期工作。

2农村公路改建工程项目

总里程8.87千米,年农村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共14个。涉及峡窝镇6个建制村;目前,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下阶段将全面展开施工,将派多名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工地,监督、检查施工质量,确保我区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公路养护

认真落实各项道路养护作业考核规范,1干线公路养护:继续推行干线公路分段养护责任制度。做好国道310线段的日常颐养工作,及时处置各种影响行车平安和道路畅通的各种病害,保证路面整洁、边沟畅通、绿化美观,做好年交通部全国干线公路大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

真正实现我区农村公路“有路必养”2农村公路养护: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方法的出台实施和日常小修颐养经费的落实。

(三)运政管理

确保运政队伍稳定。1继续做好运政体制改革工作。

加强行业监管,2继续做好道路运输行业平安生产工作。充分利用GPS等高科技手段。严把运输市场准入关,落实“四项机制”三关一监督”和“三不进站五不出站”制度,加强汽车站和检测站监督管理,抓住源头,抓好预防,搞好事前监督,确保我区运输市场全年不发生一起重特大事故。

完善96520服务热线,3建设我区道路运输信息监控中心。平安监控中心现有基础上。做好二类以上维修企业联网工作,道路运输信息收集工作,建立信息查询网站。

篇(3)

世界上最早的案例教学法始于美国的哈佛商学院,也是全球范围内最其有影响力,最成功的案例教学典范。由于案例教学法的成功,哈佛商学院培养出的职业经理人在美国的各大财团中占到三分之二。其实,在19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法学院就第一次引进了案例教学法。19世纪90年代,哈佛医学院也相继启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法律和医学教育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引起商业教育领域的兴趣。在1908年,哈佛商学院成立之时,案例教学法被正式引入商业教育领域。100多年后,案例教学已经成为哈佛商学院所独有的教学方式。随着案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断完善,案例教学方法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

一、侦查专业案例教学模式的构成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发生联系的桥梁,是教学目标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知识体系。如何把现实中的案件带到课堂,把教学的双方带到案件的真实情境之中,把枯燥单调的理论讲授转变成侦破真实案件的公开讨论,把束之高阁的理论框架转变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实践,从而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破案能力便成为侦查专业教学关注的重点。

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定而策划,由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剖析式案例说理、演示式案例验证、互动式案例讨论、专题式案例研究、模拟式案例训练;由部分学生根据教学需要收集的并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意外式案例研讨就成为新型案例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

(一)剖析式案例说理

剖析式案例说理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讲授侦查理论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讲解有关案例,用案例来说明某些理论观点,“寓理于例、以案说理”,启发学生理解相关侦查理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实战案例的剖析把抽象的侦查理论具体化,将抽象的侦查理论置于一定的案件情景之中,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所要讲授的侦查理论在侦查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和表现,从而恰当地掌握它们所具有的特定含义和意义。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进一步牢固掌握侦查理论知识。

(二)演示式案例验证

演示式案例验证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侦查理论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播映有关案例教学视频资料,使学生通过观看这些视频资料更加形象地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的实际表现和做法。案例演示是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进行案例教学的模式,它的优点是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在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侦查理论教学时,要求所演示的案例要具有典型性、相关性和时代性。即所演示的案例必须具有突出代表性、能充分说明侦查理论某个方面特定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特定时代侦查破案的趋势和方向并涉及到多项侦查措施,以增强学生综合运用侦查原理和侦查措施去分析、侦破案件的能力。所演示的案例既可以是成功侦破案件的范例,也可以是在侦破案件过程中遭受挫折的案例,以使学生汲取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

(三)互动式案例讨论

互动式案例讨论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侦查理论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组织学生对某一案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侦查理论来分析具体的案件,解决实际问题。案例讨论式是一种启发式、参与式、民主式的教学模式。妥善运用案例讨论式进行侦查理论教学,可以启发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使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寻求答案;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运用侦查理论去侦查破案的能力;并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讨论时互相启发,广开思路,使大家对相应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清晰,理解越来越深刻,从而加强对所学侦查专业理论的理解。

(四)专题式案例研究

专题式案例研究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侦查理论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一个已经侦查终结的案例,确定一个研究课题组织学生分小组围绕该课题收集各种资料,写出研究报告。案例研究式教学内容更丰富,更贴近现实。妥善运用案例研究式进行侦查理论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和掌握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侦查理论水平和写作水平,提高学生思维、决策和采取适当侦查措施去侦破案件的能力,训练学生系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采取行动的勇气与决心,把学生所学的侦查理论转化成侦查实践的技能。

(五)模拟式案例训练

模拟式案例训练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侦查训练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根据侦查部门的实际办案程序和某一案例的案情,模拟犯罪现场和实际办案程序各环节案情,组织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现场勘查、侦查理论、技术检验、讯问等办案知识和技能,进行实战训练,使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缩小理论知识与侦查实际的距离,可以提高学生对将来从事侦查工作的适应性,进一步牢固掌握所学侦查理论知识和各种侦查技能,增强学生综合运用各种侦查措施和手段的综合实战能力。

(六)意外式案例研讨

意外案例研讨,就是在教师预先设定教学主题的基础上,由一部分学生收集实际发生的案件并作预先设计,教师和其他学生共同参与“未知案件”的侦破的过程,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促进教师自觉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侦查专业案例教学模式的目标定位

教育的根本在于人才的培养,通过教育给予学生知识的累积和储备,使学生成为可开采、可利用的“优势资源”,同时通过教育要培养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能力,使其成为可反复开采和利用的“再生资源”。

(一)夯实基础,宽理论

20世纪以来,智能化、组织化、暴力化犯罪以军突起,如果现代侦查人员缺乏从广阔的视角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就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犯罪形势。因此,如何扎实学生的侦查理论基础,宽厚学生的侦查知识积淀,拓展学生的侦查学科视角,进而培养学生能够对邻近专业的知识进行统整、融合,遇到问题能够从跨专业的视角、开阔的视野进行思考就更成为现代侦查专业教学的应有之义。

案例运用真正的目的就在于,案例可以成为传递理论概念、原理的最强有力的方式。侦查理论就更加具有应对新情形产生的新挑战的价值。因此,在侦查专业的案例教学中,首先要做的是奠定学生宽厚的侦查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然后,再选择出能够说明这些基本原理和理论的实际案例。通过教学过程牢固学生的理论基础,完备学生的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学科视角,进而培养学生能够对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统整、融合,遇到问题能够从跨学科的视角、开阔的视野进行思考。

(二)适应实战,强技能

随着国家权力构造不断科学化,警察作为一个正式职业从军队、司法中分离出来并被赋予了独立的内涵。同时,随着犯罪形势的不断变化,对警察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合格的现代警察不仅需要侦查理论的传授,更需要严格的实战应用技能训练。

因此,警察教育决不能放纵“重理论、轻实践”、“重讲授、轻训练”等脱离侦查实战的现象泛滥。在侦查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将提高侦查实战能力作为侦查专业教学的首要目标,突出教学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即注重基本理论的教学,以实现“文明其精神”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进入警察职业角色,培养学生的侦查实践操作能力,在案例所营造的“真实案件”中学习和领悟侦查的经验和技巧,以实现“精湛其技艺”的目标。

(三)完备素质,重创新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同样是现代人才观的核心。所以侦查专业的教学也应该以培养勇于创新、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侦查人员为己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让学生在思考、分析和讨论中,整合已有的理论知识储备,结合案例的情境,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整体素质就成为让学生变得“聪明”的不二法门。同时,案例所营造的情境常常是独一无二且变动不居的,那么就需要学生审时度势,权衡所学的原理和规律去面对新的情形,掌握处理新问题的技能与技巧,进而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侦查专业案例教学模式的实施

案例教学法在侦查专业教学中加以应用,需要精心把握课前准备过程、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过程三个重要的环节。只有这样,才能使案例教学法趋于成熟和完善,从而深化侦查专业的教学改革。

(一)课前准备过程

1.要明确阶段性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包含侦查基础性学术知识的整理传播、赋予培养对象在未来的工作中具有的创造性和培养出学生具有所从事的工作所需的品行与个性等三项要素。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每一次具体的案例教学课所制定的目标就是蕴含于贯穿整体目标的更为具体的、详细的阶段性教学目标。

2.要选择好案例。案例要与所讲授理论密切联系,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争论性。所谓典型性是指案例一方面能够反映特定时代的犯罪形势,同时案例能够与所要阐述的侦查理论相“匹配”。所谓争论性,就是所选案例必须案情比较复杂、侦破难度较大,能呈现出问题困境。争论性是能够组织好学生进行讨论的基石,具有争议的案例能引发学生思想上的冲突、碰撞,唤起学生的自我经验,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并辩论。

3.要精于课堂设计。教师在组织案例教学前,一定要紧密配合教学的目的,精心选择能反映侦查破案各进程、各环节的典型案例,精心策划、设计情境,精心确定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案,精心设计教学的进程。

(二)课堂教学实施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当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模拟实战中侦查破案的某一环节或实际进程进行。在操作过程中,由教师通过引入多媒体案例营造侦查破案的“真实情境”,并结合灵活的“点将”发言和自由发言相结合的方式,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认真做好发言准备。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的主张,尤其要鼓励学生开展辩论,并将传统的“互动式”教学形式人为地升级为“对抗式”教学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形成教师与学生的对抗、学生与学生的对抗、学生与案件的对抗。使学生在“对抗”中拓展侦查思路、在“对抗”中自主寻求最佳侦查方案,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也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在“对抗”升级的一定程度时,教师就要适时的对侦查思路作出疏导,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使学生的思路趋于合理化。对学生在案例讨论时存在的知识缺陷,补充相关知识或进行课后辅导。

(三)教学效果评监

评价与反馈是案例教学中的最后一环,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案例教学的效果怎样。教学评价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由教学管理部门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反馈信息,这种方法较系统、正式,是按一定程序进行的;二是教师本人对课程的评价与反思,旨在总结教学经验,积累材料,为提高自身教学质量服务。

1.教师对于学生行为的评价与反馈。首先,评价学生的参与过程。案例教学是一个实践领域,为了督促、检查、评价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简短记录并作定期讲评。这样,通过课后讲评、阶段讲评与整个学期末的总评相结合,能及时激励、督促学生参与“侦破案件”的积极性。其次,评价学生案例分析水平。应该重点考查学生能否把课堂传授的侦查理论与实际案例侦破紧密地结合起来,能否有针对性地、科学地用已有理论去指导办案实践。因此,重视学生参与的程度和学生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是评价学生案例分析水平的主要根据。

2.教师自己对教学的评价。要对教师自身发挥的作用、对案件“侦破”进程的引导以及课堂的应变能力进行自我评估,以促进教师自觉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龚怡祖.论大学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6.

篇(4)

二、就业视角下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措施

1.注重档案真实性,确保学生档案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学生档案能否真正对企业的人才筛选与学生的就业指导起到作用,关键在于其客观性与真实性。如果档案内容不真实,评价不客观,企业在根据档案进行人才评定时,便会出现评定结果与学生实际情况存在误差的问题,这会严重影响企业对校方的评价,进而对校方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可见学生档案的客观性与真实度,是校方最应重视的因素。由于受到功利化思想与人治风气的影响,目前许多院校内部都存在档案内容不合实际的问题,许多管理层与教师都存在以自身要求与好恶去评断学生、填写档案的情况,甚至会有档案作假的问题,这是十分不利的发展趋势,这样的风气会让学生档案完全失去应有的作用,无法为企业、校方与学生自身的决策提供任何有意x的参考。意识到这一点,校方应当首先从转变工作思想及内部风气开始,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强化,利用更加严格的规章制度纠正校内风气,避免学生档案中存在不客观、不合理的评价,影响企业对学生的判断,要保证对学生的每项评定都有明确依据,避免档案成为被利用的工具,让档案成为具有权威性的判定参考,才能保证其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2.利用创新意识,提升档案的完整性与精确性

在目前的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相关技术的应用为各个领域的各项工作都提供了更大便利,档案管理工作亦不例外。学生档案涉及学生信用、履历、技能、学习与工作态度等多个方面的信息,一言以蔽之,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是工作量非常巨大的工作,如果不借助信息手段,不仅会影响到档案相关工作的效率,更会影响档案内容的完整性与精确性,导致档案工作无法与发展趋势接轨。综合以上分析,校方应当注重利用信息化的档案建设与管理技术,在网络平台上对学生档案进行整理归纳,并且要根据发展趋势,随时对学生各项信息的变动进行更新,设立更多档案信息分支,确保信息收集的多向性。

档案是一份记载着学生重要信息的原始资料,对学生未来发展与企业的人才选择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在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强烈需求之下,校方更应正视当前发展趋势,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性的规划,确保其真实可靠、公正透明,才能真正作为有意义的参考,为社会企业人才选择、学生自身发展及校方形象的建立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篇(5)

1.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培育良好的安全心态

安全理念是一个地方、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总的价值选择,主导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思维、思路及决策。一些企业在“利益至上”观念的驱使下,不顾职工生命安危,冒险蛮干;更有甚者,明知存在较大危险,仍强迫工人作业,最后酿成事故。因此,培育正确的安全理念非常重要。许多安全事故并非由于人的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不够,而是因为人的过度情绪化所致。因此人的心态和情绪是影响安全行为的重要因素,对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上多点关心,多份爱心,及时了解并帮助解决其急难问题,最大限度地化解了不良情绪,保证了和谐、安全生产。

2.深刻分析安全教育形势,不断探索安全教育方法

通过深入分析研究,目前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包括:

(1)安全管理人员结构欠理想,高学历较少;(2)岗位工资低,但责任大、工作繁;(3)发展空间不够,留不住人才,干的好的辞职跳槽、转行,变数较大;(4)专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够高,管理能力需加强;(5)安全教育授课讲解能力有待提高。

针对当前形势,企业应制定行之有效的目标任务和措施:(1)采取激励机制,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考试,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素质;(2)通过互动式安全例会、组织安全活动、开展班组安全活动来促进安全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提高;(3)组织安全课件编制人员定期交流、研讨,完成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课件、题库、讲课、考试等任务;(4)关键装置安全工程师全部聘任获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的人员;(5)鼓励安全工程师多总结安全管理经验,发表专业论文;(6)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安全管理人员都要具备讲课能力,每人至少承担一门安全课程的授课任务;(7)每门课件力争制成多媒体短片,能够自动播放并分出层次,以备对不同人员施教。根据受教育人员的需求不同,分清了层次:中层干部、管理干部、工人(操作工、化验工、其他工人)、转岗人员、新职工、外委人员(长期固定、短期临时、运销相关人员)、临时人员(协助指导专家、参观交流、实习培训)等多个层次,分别由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编制培训内容,因材施教,大幅度提高教育效果。

3.建立安全教育的长效考核管理机制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安全教育长期以来存在主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教育培训效果不理想,应付考试考核现象普遍存在等问题,制定了安全在线培训实施计划并严格执行:各部门可通过班组安全活动、安全讲座等形式进行培训。全员考试,检验了职工掌握安全知识的真实水平,促进了职工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全面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4.全员参与,创新形式,提高安全活动效果,助推安全技能提高

为进一步活跃班组安全活动气氛,增强活动效果, “讲述身边的安全故事”的主题活动中,职工们把自己日常的工作、生活经历编写成安全小故事,各班组利用安全活动时间,让大家轮流讲述、交流自己对安全经历,增强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该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通过发生在身边的鲜活的事实提醒大家时刻要注意安全,让职工们体会到安全就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点点滴滴当中,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这种喜闻乐见、贴近实际的学习形式得到了职工的充分认可,使以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吸收式的安全管理,从而促进车间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对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促进装置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在,经过收集整理,已经把这些安全故事编制成了安全故事集,成为职工日常安全教育手册,为今后的安全教育工作留下了一笔可观的财富。

二、增强安全技能

1.编制安全练兵卡,实现安全培训日常化

安全操作经验的征集。职工积极参与,纷纷将自己实际操作中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关键的一次提醒,关键的一个操作步骤,关键的一个阀门,关键的一次指挥等等,这些细微鲜活的例子让每一位职工都获益匪浅。活动为职工创建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以达到拓宽职工眼界、相互取长补短的培训效果。大家从成功的经验中取长补短,在失败的操作中汲取教训,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就能少跌跤、少走弯路,干起活来轻松自如,得心应手。此次传授经验活动不仅丰富了职工的操作知识,提高了大家的操作水平,而且避免了各类操作事故的发生,有效地消除了威胁安全生产的瓶颈。编制成卡片,成为了装置操作的宝典。在操作经验卡旁配备了一个记录本,便于日常安全操作经验征集,每季度进行梳理补充,不断丰富内容,成为一笔操作财富。

2.全员参与,创新形式,助推安全技能提高

篇(6)

通过深入分析研究,目前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普遍问题包括:(1)安全管理人员结构欠理想,高学历较少;(2)岗位工资低,但责任大、工作繁;(3)发展空间不够,留不住人才,干的好的辞职跳槽、转行,变数较大;(4)专职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够高,管理能力需加强;(5)安全教育授课讲解能力有待提高。针对当前形势,企业应制定行之有效的目标任务和措施:(1)采取激励机制,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参加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考试,不断提高个人专业素质;(2)通过互动式安全例会、组织安全活动、开展班组安全活动来促进安全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提高;(3)组织安全课件编制人员定期交流、研讨,完成职工安全教育培训课件、题库、讲课、考试等任务;(4)关键装置安全工程师全部聘任获得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的人员;(5)鼓励安全工程师多总结安全管理经验,发表专业论文;(6)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安全管理人员都要具备讲课能力,每人至少承担一门安全课程的授课任务;(7)每门课件力争制成多媒体短片,能够自动播放并分出层次,以备对不同人员施教。根据受教育人员的需求不同,分清了层次:中层干部、管理干部、工人(操作工、化验工、其他工人)、转岗人员、新职工、外委人员(长期固定、短期临时、运销相关人员)、临时人员(协助指导专家、参观交流、实习培训)等多个层次,分别由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编制培训内容,因材施教,大幅度提高教育效果。

2.建立安全教育的长效考核管理机

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安全教育长期以来存在主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教育培训效果不理想,应付考试考核现象普遍存在等问题,制定了安全在线培训实施计划并严格执行:各部门可通过班组安全活动、安全讲座等形式进行培训。全员考试,检验了职工掌握安全知识的真实水平,促进了职工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全面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3.全员参与,创新形式,提高安全活动效果,助推安全技能提高

为进一步活跃班组安全活动气氛,增强活动效果,“讲述身边的安全故事”的主题活动中,职工们把自己日常的工作、生活经历编写成安全小故事,各班组利用安全活动时间,让大家轮流讲述、交流自己对安全经历,增强对安全生产的认识。该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通过发生在身边的鲜活的事实提醒大家时刻要注意安全,让职工们体会到安全就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点点滴滴当中,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这种喜闻乐见、贴近实际的学习形式得到了职工的充分认可,使以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吸收式的安全管理,从而促进车间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对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促进装置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在,经过收集整理,已经把这些安全故事编制成了安全故事集,成为职工日常安全教育手册,为今后的安全教育工作留下了一笔可观的财富。

二、增强安全技能

1.编制安全练兵卡,实现安全培训日常化

安全操作经验的征集。职工积极参与,纷纷将自己实际操作中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关键的一次提醒,关键的一个操作步骤,关键的一个阀门,关键的一次指挥等等,这些细微鲜活的例子让每一位职工都获益匪浅。活动为职工创建一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以达到拓宽职工眼界、相互取长补短的培训效果。大家从成功的经验中取长补短,在失败的操作中汲取教训,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就能少跌跤、少走弯路,干起活来轻松自如,得心应手。此次传授经验活动不仅丰富了职工的操作知识,提高了大家的操作水平,而且避免了各类操作事故的发生,有效地消除了威胁安全生产的瓶颈。编制成卡片,成为了装置操作的宝典。在操作经验卡旁配备了一个记录本,便于日常安全操作经验征集,每季度进行梳理补充,不断丰富内容,成为一笔操作财富。

篇(7)

然而,目前西方经济学的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如何有效地克服和解决这一问题是高校从事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们的共同课题。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提出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对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途径进行分析,并指出在实施该方法时应当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

一、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西方经济学教学活动中主要存在如下不足:

第一,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需要运用大量的原理、图表、公式和模型来解释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导致大学生对于现实经济问题和经济形势热点的关注不足。因此,不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其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造成其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最终使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不甚理想。

第二,课程内容与授课方式忽视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西方经济学课程学习过程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表现为老师教理论、学生学理论、考试考理论。经济学的学习贵在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课程的系统学习,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根基。

第三,课程教学内容和手段不够丰富。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偏爱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缺乏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案例讲解偏少,同时能够将案例教学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更少,大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无法体验经济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更奢谈提高和培养其创新创业意识。

二、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在案例教学法的引入过程中,遵循创新创业案例解读经济学理论学习与消化吸收经济学理论应用的课堂讲授模式,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不仅仅是停留在了解与识记层面,而是内化和升华为自己的认知认同与灵活应用,可以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的经济现象和进行创新创业决策。在具体实施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案例教学法时,笔者认为有如下几种组织形式:

1.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有机结合

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一般是安排在大学课程的前两年,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和阅历有限。此时西方经济学课程讲授中的案例导入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案例讲授像一座桥梁,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学习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可以极大提高大学生对这门课程实用性和趣味性的认识,同时在案例讲解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比如,在介绍微观经济学的弹性理论时,谷贱伤农就可以作为一个案例。在大学生阅读案例过程中,让其思考如下问题:(1)为什么农产品丰收了,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请结合弹性理论解释这种现象。(2)有哪些办法解决这种现象?(3)政府对农产品的保护价格(或支持价格)有什么利弊?(4)是否所有的农产品都是缺乏价格弹性的?若未来自己创业进行农产品经营,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农产品?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搜集信息,再进行讨论交流,这样不仅会加深对弹性理论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政府行为和企业经营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为自己日后可能的创业行为奠定了较为扎实的理论认识根基。

2.密切结合目前经济社会热点讨论

教师在讲授完某一章(或某一节)内容后,可以引入与该理论有密切关联的经济社会热点问题,让大学生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或辩论),教师最后进行总结。例如,在讲到宏观经济政策的时候,可以结合我国2010年住房限购令的实际情况,让大学生分析:(1)住房限购令出台的原因以及该政策对经济活动中房地产行业发展和个人的影响;(2)讨论总结住房限购令对抑制炒房行为的有效性以及该政策的利弊;(3)探讨是否有比限购政策更有效的确保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4)若你需要购房,你将怎么解决政策壁垒?(5)若你是房地产开发商,你会选择此时买地吗?当然还可以结合其他宏观经济问题,比如住房限购令对就业和消费有哪些影响等,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经济学课程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调动和活跃课堂气氛,让其积极和兴趣盎然地参与课堂教学,而不是被动听课,形成良好的课堂参与和学习氛围。同时,通过大家的讨论(或辩论),也锻炼和提高了大学生们面对实际问题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课后作业布置,让大学生动手搜集实际案例并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释

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经济学。由于课堂学习时间有限,为加深和强化大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该重视课后作业布置。比如,在学习成本理论知识时,为了让大学生掌握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决策中的不同作用,而非仅仅同于成本概念本身,应鼓励和引导大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实例并结合课堂学习加以说明。比如,有的大学生通过课后搜集案例,介绍了河北航空公司推打折机票策略,实现淡季不淡。该案例加深大学生对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企业短期运行和长期运行决策时作用的认识,同时他们也理解了航空公司实施打折机票策略的合理性。此外,大学生在课后的这一思考潜在地提升了他们日后运营和管理企业的能力。再如,在讲授完效用理论之后,可以让大学生自己举例说明价格反映商品的边际效用而非总效用这个结论,让大学生通过课后查阅资料深刻理解创新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认识到在消费者喜新厌旧的消费心理下,精心选择创新或差异化产品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创业的成败这一道理。总之,课后作业布置深化了大学生对课堂所学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为他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智慧资本。

4.高度重视案例教学中学生的课前小组讨论

鉴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课前的小组案例分析和讨论成为案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有的案例课堂临时阅读需要花费较多时间。若无事先的充分阅读,大学生在缺乏实际工作生活经验和充分讨论交流的前提下无法深刻透彻理解案例的内容。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提前1-2周发放课堂教学案例,同时配以案例教学的学习目的、需要思考和讨论的若干问题等相关说明,并尽可能推荐相关参考资料,方便学生查阅。一般来说,由于学生之间认知和社会生活阅历不尽相同,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就会有不同观点的交流和碰撞,每个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捕获到不同的知识信息,这不但增加了自己的阅历,同时还可能迸发不同的灵感火花。其次,小组学习讨论提炼总结的成果,通过小组代表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其他同学的积极问答参与,产生更大范围和不同程度的头脑激荡。最后,各小组在结合其他同学和老师观点的基础上完成案例分析报告。通过上述完整的案例学习过程,将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同时锻炼了团队协作精神、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写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案例学习讨论过程中拓宽了大学生们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认知视野,提升了他们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

三、应用基于创新创业的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关键环节

1.案例的选择要与大学生的理解程度相结合

西方经济学理论产生有其特定的假设和历史文化背景,与我国现实的经济社会情况存在一定差异。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应尽可能多的选择中国的案例。选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更易被大学生理解和接受,同时也有利于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进行启发。同时,在选择案例的时候,应结合理论知识,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选择,让大学生由浅人深地学习,以便于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善于运用新型教学方式以促使理论知识和案例较为完美地结合

篇(8)

高等法律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适应岗位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管理型”高等法律职业人才。结合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应注重案例教学法的创新研究。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传授法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通过列举案例、讲评案例、讨论案例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另外,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也发展和提高了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高等法律职业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案例教学法的原则

(一)联系实际原则。联系实际原则是高等法律职业教育应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实际,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各种教学与实际的联系,注重学以致用,使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学习知识、认识社会,提高他们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能并重原则。知能并重原则要求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能力和操作能力,并使他们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启发诱导原则。启发诱导原则是指教学活动应以启发为指导,并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智力活动,从质疑问题、答疑解惑中理解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和积极主动精神通过反复的比较、分析、概括和抽象,理解有关理论知识。案例教学法是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的良好载体。

二、案例教学法的研究阶段

(一)案例策划阶段。主要任务是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正确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是深入钻研教材内容,深入了解本班学生的情况。其次是提出这次执教的教学目标。第三,确定教学思路。第四,设计教学工具。

(二)案例展开阶段。中心任务是放手发动学生、充分依靠学生来完成学习任务。要切实贯彻“以学定教”原则,灵活运用事先设计的教学方案;引导全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正确发挥任课教师的指导作用。

(三)案例总结阶段。主要任务是评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提炼教学经验与教训。要求任课教师把自己的认识水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

(四)案例的撰写、制作阶段。撰写案例应在占有大量材料和形成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经过起草、反复修改和定稿,案例便以作品即科研成果的形式正式诞生了。案例作为一种作品,大多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案例的背景、案例的展开和案例的总结。案例展开部分的写作须突出三个要点:突出主要问题或主要任务;突出主要学习步骤;突出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案例教学法的创新研究

(一)列举案例法。列举案例法是指教师在授课中,为了说明法学理论、法律制度或某项法律条款的内容或某一实践问题而列举一个或一组案例。目的在于揭示现象、说明问题。列举案例中的案例可以是现实发生的真人真事,也可以是为教学需要对真人真事进行加工后的案例,也可以只讲案例的主要内容;可以是十分严肃的案例,也可以有轻松自由的气氛。这要根据讲课的具体内容由教师自主灵活地掌握和使用。

(二)讲评案例法。讲评案例法是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某一教学内容而对某一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中挖掘出比较深刻的东西,并通过讲评案例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当然,也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播放庭审录像,边看边讲评,这样的效果更好。

(三)讨论案例法。对某一法学课程的主要章节进行讲授后,为了巩固学习效果,检验学习水平而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案例这一方法要求教师必须事先准备好有一定针对性和难度、有不同意见和结论的案例。这类案例必须具各主要情节和细节,教师在介绍案情后,提出有关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学理论和有关法律规定解决实际问题。可分小组讨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最后教师还要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同意见进行评析,给出标准答案并说明理由。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运用讨论案例法的关键和目的。

(四)旁听案例法。教师为配合讲课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民事、行政等案件,组织学生进行旁听。这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能使学生对于各类诉讼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旁听案例法作为一种现场教学方法,还能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实习案例法。实习案例法就是模拟法庭。在学习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模拟法庭。由学生亲自当法官审理案件或参加庭审,全面掌握和理解程序法和实体法的法律规定解决实践问题,提高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实习案例法是一种具备综合内容的学习方法。它不但可以掌握知识,更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组织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四 案列教学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篇(9)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Use of Case Teaching to Enhance Students' Innovative Capacities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SU Xiling, HUANG Shujing

(College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4)

Abstract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se has a teaching mode interactive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process, comprehensive teaching participation and equal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use of case teaching, administrative professional help enhance students' awareness of innovation, knowledge-based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so as to enhance its ability to innovate. From a practical point of view the administration of teaching, case teaching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and obstacles. To this end, we should start from teaching philosophy,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four aspects,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enhanc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innovate.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student; innovative ability; enhance

1 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理论诠释

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是专业教学从基础理论知识传授向实践应用过渡的前置性“接口”,是在高等学校开展对学生的职前培训。它试图通过体验式案例,使学生从感性经验中中学习和理解行政管理理论知识,认知和体验行政管理实践过程,发现和掌握行政管理的一般性规律。行政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主要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教学模式的互动性。作为一种典型的启发式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可以有效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而且使得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同时进行。第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案例教学主要是对教学案例进行模拟、分析和讨论,要求学生融入案例。学生作为案例事件的参与者,需要身临其境地面对实际问题并寻求答案。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第三,教学参与的平等性。 在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的角色是信息传递者、引导者、倾听者,而学生则是案例教学的主体。这样,在案例教学和案例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到案例的分析与探讨之中,充分体现了体现了教师引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结合。第四,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案例教学涉及到众多环节和不同领域,同时也有必要借助多元化的和教学工具和分析方法,更好地达成教学效果,体现案例教学的综合性特点。

行政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型专业,案例教学对本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案例教学是激发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前提。在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中,案例教学的重要作用在于,它“在行政管理理论研究与生动的行政管理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具有解决公共行政问题的情境感特性,有助于激发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其次,案例教学是构筑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知识基础的重要途径。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区别,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需要学生积极去思考问题,主动去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辅知识,并注重知识的现实性运用。最后,案例教学是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有益方式。“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案例教学更具有威胁性和挑战性,因为它更为民主。”在案例教学的氛围中,学生可获得与教师平等交流的平台,并有助于激活对传统教学模式下专业知识的批判和创造性反思。这在很大程度上将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接受较为系统的创新思维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创新思维,启迪创新潜能,同时也取得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效果最大化。

2 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在国内深化教学改革和行政管理学科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之下,案例教学在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得到了逐步引进和运用。但是总体而言,我国行政管理学科建设起步比较晚,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不利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方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案例教学的地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由于中国高校对于案例教学重要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够,加之高校教学模式长期形成的教师讲授灌输、学生听课记录的“填鸭式”教学路径,使得不少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按照案例教学的要求,学生必须是一个主动参与者。而目前就学生的现状而言,在从被动接受者向积极主动参与者的转变过程中,他们尚存在一定的适应性困难,不利于良好的案例教学氛围的形成。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案例教学的地位,科学地选择和设计行政案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次,案例教学硬件设施建设亟待加强。一方面,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教材建设和案例库资源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强化。由于国内行政管理专业发展起步较晚,案例教学更是姗姗来迟,更多地是依靠引入西方国家的案例资源来弥补本土案例的匮乏。这些案例由于缺乏“中国语境”,因而很难引起中国学生的共鸣。而且,在实际案例教学中,教师往往中选择一些脱离学生知识储备条件的、情节过于复杂的“经典案例”,也会导致学生无从下手,进而影响其参与讨论的兴趣和案例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对案例教学的配套设施建设重视不够,案例教学的基础设施较薄弱,也会使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实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影响教学质量。

再次,案例教学方法尚不规范。由于在行政管理专业引入案例教学仍处于摸索阶段,不少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科学内涵把握和理解不够,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这种误区和障碍主要包括:一是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子,将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说明,缺少案例教学过程的回应性、启发性;二是案例教学与理论传授相脱节。事实上,理论传授是案例教学的支撑,学生只有在掌握一定基础概念和理论的前提下,才能对案例展开充分的分析与讨论;三是教师易陷入角色误区,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容易充当自由角色,任由学生自由讨论;或者充当讲解员的角色。总之,这些不规范的案例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的实际效果,导致学生对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不高,从而使得他们的创新意识不强烈,创新思维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最后,案例教学评价体系有待优化。从教师的角度而言,现行教师的评价考核体系与教师教学方法的新旧、上课质量的优劣关系并不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开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也不足。同时编写行政管理案例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案例却不能作为研究成果。此外在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方面,仍然只侧重于评价,忽略了对学科教学中创新的评价,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教师缺乏推行案例教学的动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缺乏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学生考试内容、成绩的评定标准等都与案例教学没有紧密的联系,加之案例教学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很高,因此习惯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学生容易对案例教学产生畏惧、甚至排斥的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 进一步运用案例教学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把强化提升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出发点,可以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改进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力求在学科教学与学生培养之间找到结合点。

首先,强化案例教学理念,营造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氛围。在强调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积极作用的同时,要积极转变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互动关系,而案例则构成了他们沟通的平台。在以案例为基础而构筑的沟通平台上,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关系。作为案例讨论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去思考。必须要明确,案例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以启发为途径的,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对教与学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是有效施行案例教学的先决条件。

其次,加强案例教学内容和设施建设,搭建有利于丰富学生知识基础的优质平台。一方面注重完善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材和案例信息库的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行政管理案例教学库,高校也应加大对行政管理案例教材建设的支持力度,建设一批典型高质的本土化案例教材。同时,行政管理专业教师也可鼓励学生一起自主进行案例库的收集、积累和编写,尤其是具有时效性和本土化的案例,实现从被动等待案例向主动收集、整理案例资料的转变。另一方面,必须进一步加大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高校可以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案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包括建立一些专用的案例教学模拟教室、行政管理案例库、决策分析模拟厅、电子政务实验室等,为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基地。

再次,规范案例教学方法,注重有益于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环节。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每个环节需要规范运行,注重技巧,关键在于促进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可以事先选择合适的行政管理案例,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查阅资料有所准备,消除对案例教学的心理障碍。在课堂讨论阶段,鼓励学生通过个体独立或群体合作的方式做出分析和判断,积极寻找多种解决方案。并及时对课堂讨论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对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疑问进行信息反馈。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和监督者,言传身教地教会学生相互沟通,同时增强其说服他人的能力,为案例教学营造一个有效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经过反复的学习和领会,使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的思维习惯,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完善案例教学评价体系,激发有助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力。一方面制定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的激励机制。确保高效的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建立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效果测评系统。跟踪研究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实践,建立与之配套的教学效果测评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改项目《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行政管理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小劳伦斯・E・列恩.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M].郄少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篇(10)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172-03

在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后,面临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处于升级与转型中的环境产业也面临新的发展形势,社会对环境类本科教育的要求正在发生重大变化[1]。环境类专业的特点是一个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只有将创新教育实践引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技术和管理人才,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2]。然而,当前多数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由于培养规划相对单一,多以普通的工程教学目的为导向,知识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的兴趣减弱,重视程度降低[3-4]。针对目前环境类本科教育对实践教育的极大重视但创新性不足的问题,选择合适和有意义的实践案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施,城市黑臭河道整治及生态恢复成为环境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实践内容。然而,绝大多数学校由于自身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学案例设计的缺陷,只能带学生到江河湖边做一些常规的监测实验和定性的观察描述,这样的实践活动固然可以达到对河道理念的初步认识,但其不严密和不够科学性成为实践活动的一个大的瓶颈[5]。例如,城市河道黑臭的历史、成因及其污染源负荷量均不能或不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就使得实践效果大打折扣。该研究基于上海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参加上海市杨浦区虬江河道污染源调查的实践案例,详细介绍了城市河道污染源调查创新性实践的实施过程及其意义,以期为环境类创新实践案例的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1 城市河道污染源调查专业实践的综合优势

城市河道本是城市文明的摇篮,而今在人类的影响下却被冠以富营养化、黑臭的形容词,河道整治和生态恢复是众多城市迫在眉睫的民生工程。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河道既是城市防洪排涝和引水抗旱的通道,又是城市景观和市民休闲的要素,黑臭河道的治理是一项涉及众多学科专业的系统工程。城市河道的污染分为外源污染与内源污染。外源污染主要来自于沿岸的人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点源与面源污染。其中,点源污染如沿岸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点源排放污染,包括污水厂尾水排放;老城区排水管网建设不能及时完善,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道现象常有发生;经济利益导致偷排现象等。面源污染主要是沿岸的农业或养殖污水汇入以及降雨带来的地表径流的冲刷引起面源污染等。内源污染主要指沉积物释放。单就城市河道的污染源调查而论,就包括了专业文献检索与资料收集、河道水力学、污水管道和排污口、水工建筑物、面源污染、环境水质监测、沉积物和河道生态修复等多项综合性知识。该研究的实践创新就在于结合杨浦区的调研项目,将这些综合性的知识融入城市河道污染源调查的实践,构成了系统的实践教学内容。

2 虬江污染源调查实践创新的实践案例介绍

2.1 创新实践的目的

虬江是杨浦区的重要市管河道之一,在整个水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虬江由于长期水流不畅,水质恶化,尤其是天热时会散发着阵阵恶臭。虬江水质的恶化和黑臭现象,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认清其成因并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消除黑臭,是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上海市第六轮环保3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

基于虬江的污染现状,结合学生的创新性实践,此次污染源调查实践创新的目的在于:(1)在环境保护新常态下,带领学生了解城市河道污染形成的历史和原因,了解国家环境保护新常态,形成以污染源调查为主的多学科融合的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2)指导学生学习并实践污染源调查的基本方法,调研分析虬江污染及治理现状、生产生活污染源的污染特性、存在的问题,确定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污染区域;(3)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鼓励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提出科学、可操作、创新型的虬江污染防治对策,为减少虬江水生态环境压力提供有效支持。

2.2 创新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此次创新实践形成了5个方面循序渐进的实践内容,即以资料调研为主的专业知识学习、以现场踏勘为主的污染调研、以实验室实验为主的水质和沉积物监测、以探索性研究为主的降雨径流污染调查和以组织讨论为主的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措施研讨,引导学生围绕污染源调查,思考城市河道污染的成因和污染防治措施。这5个方面实践内容的形式构成如图1所示,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2.2.1 资料调研

通过资料调研的形式,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对河道基本情况进行了解。采取了集中教学―自主搜索―集中教学―问卷设计―集中讨论的形式,形式可根据需要自行组合或拆分,既引导学生如何从专业的角度查找相关资料,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2.2.2 现场踏勘

这部分是此次污染源调查的重点内容。污染源调查的主要目标和内容是:采用走访、实际观察和现场测量等方式,对虬江河道的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明确河道沿岸入河污染源的数量和种类,确定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污染区域,分析估算区域污染物,包括COD、TN和TP等的排放特征。采取全面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自国定路桥至虬江汇入黄浦江河口,分2次和数个小组进行,观察沿途河水的水质现状,深入居民家庭访问,并通过居委会等管理部门了解所在小区的人口、生活用水等信息,从而对虬江的污染源及其负荷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采取全面调查的方法,对虬江河道进行了整体踏勘,具体调研了虬江生产生活污染源的污染特性、存在的问题,初步确定了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污染区域;并针对相关信息走访了杨浦区水务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针对虬江的现状河道断面特征以及河道路桥、涵洞、闸等的数量、尺寸、不同水期水量、流速特征、排入河道雨水、污水特征等进行了了解。整个调研能够帮助学生切实理解了污染源的特征,同时其中设置相关研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兴趣。

2.2.3 实验室监测实验

这部分内容是污染源调查内容的深化。设置的内容包括定期的水质采样和监测,引导学生通过现有的评价方法进行水质评估,结合污染源现场调查内容进一步使参与学生对河道污染现状进行了解;同时设置了沉积物采集和监测实验,让学生对沉积物的风干、研磨、消解等过程进一步了解,实现了环境监测课程的实践;同时由于仪器限制,指导参与学生观摩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检测。在检测结果出来后,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对河道内源负荷进行了估算。

2.2.4 研究性探索

在污染源调查的同时,此次实践还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了关于降雨径流污染调查的研究性探索,在几次降雨期间组织学生参加地表径流的采集和水质分析,分析降雨径流的污染特征,也为估算河道面源污染提供了基础数据。部分兴趣浓厚的学生在实践取得初步性成果的基础上,以学院组织的科技创新实验或直接进入课题组,继续进行研究性实践,成果好的也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发表学术论文。

2.2.5 组织讨论

最后,在污染源调查、实验室研究和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了学生对虬江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策略的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一些学生还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意义的想法,例如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开展城市河道的污染整治技术,以及生态功能和景观建设兼备的虬江河道生态修复模式等。

2.3 创新实践的积极意义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在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将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转化为常态化的教育实践形式。此次创新性实践的实施,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围绕城市河道整治这样一个重要课题,以污染源调查为中心设置了一组层次递进的环境类综合课程实践,具有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首先,这次实践围绕城市河道整治和生态恢复设置课题,以环境监测和环境生物修复工程课程为依据,是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的关键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这次综合性实践真正提高了学生从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变,培养了环境工程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使之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次,这次实践是该专业在环境保护新常态下对实践课程设置的初步尝试,为今后设置类似更多的实践课程提供了有益借鉴。最后,在此次创新的实践体系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日益广泛,有些学生还不舍昼夜来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极大地提高了其科研兴趣。因此,培养学生“在兴趣中认知,在认知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6]”,才能激发其创新潜能。

3 结语

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环境类创新创业教学实践亦在发生着重要变化,围绕环境保护新常态设置综合性实践课程的必要性愈发重要。此次研究围绕城市河道的污染源调查这个主题,创新性地设置了资料调查、现场踏勘、实验室实验、探索性研究和组织讨论5个层次递进的过程,其中开发了不同形式的实践内容,并具有实施方式的灵活性,充分调动了参与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实践的效果。当然,这次实践是学校环境专业在环境保护新常态下对实践课程设置的初步尝试,一方面为其他环境类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另一方面也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以适应新的学科发展需求,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优秀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傅涛.新常态下环境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环境保护, 2015(1):32-33.

[2] 李飞鹏,陶红,毛凌晨.面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环境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5(9):51-52.

[3] 蒋惠忠,张凤君,李绪谦,等.环境工程专业综合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9):130-132.

上一篇: 劳动教育功能 下一篇: 集团合同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