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6:34:5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辩论的相关知识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c)-0163-01
1 送变动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构成
送变电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是指进行施工的企业将施工项目的工程作为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的对象,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将所有的生产资料的耗费、劳动者的工时费以及机械成本的消耗等一切生产费用的总和进行管理与控制的过程。送变电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构成主要有:生产所消耗的主要施工材料、各种消耗的构件和附件、各辅助材料、各种周转材料的费用、租赁机械设备的费用、支付给劳动生产者的工资、奖金以及工程项目部进行组织和施工管理所消耗的费用。将施工项目成本按照经济性质划分,可以分为直接成本、银杏成本、场地征用费及清理费。银杏成表示指不确定性的,如突发性的难以预料的消耗;直接成本就是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等组织施工产生的成本消耗;场地征用及清理费则是指土地征用费、拆除清理费以及旧有设施的迁移补偿费等。
2 送变电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分析
进行送变电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可以说成本控制的原则是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构建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体系的重要准则,也是进行成本控制活动的准则。成本控制基本原则是在长期的工程项目和成本控制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并且根据社会环境以及成本控制的客观要求不断的发展。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全面原则,也就是要求对成本控制进行全过程的、全方位的控制,将所有经济活动都纳入成本控制的范畴;节约原则,也就是无论是材料费、人工费,还是机械费都必须在保证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约使用;重要性原则,也就是说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生存发展意义深远;整体性原则,要将送变电施工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各个环节纳入到一个有系统的整体,进行整体性的成本控制与管理;系统性原则,一贯性原则,也就是要对成本控制进行系统性的控制,一贯性的控制,不是暂时性的,而是全过程的控制。
3 送变电工程施工项目的控制措施
3.1 送变电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经济措施
送变电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经济措施主要是指施工过程中的人工费的控制与管理;材料费的控制与管理以及机械费的控制与管理。项目经理部是进行送变电工程施工项目控制与管理的中心,必须切实的编制好各类资金的使用方案与方案,制定好成本控制的总体目标,将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加强风险分析,做好潜在风险的防范措施。在具体的成本控制计划执行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等各项费用的控制,并且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及时的、准确的核算与记录,及时落实业主签证和结算工程款。
3.2 送变电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组织措施
组织措施是送变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关键措施,科学的进行组织成本控制的主体,将一切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纳入到成本控制的范畴中,每一个人的树立强烈的成本控制意识,并且从自我做起,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首先,项目经理作为送变电施工成本控制的关键和第一人,必须加强对项目部的成本控制工作进行全面的组织,对施工过程中的盈亏情况及时的掌握,及时的分析,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迅速的采取有效的对策。其次,工程技术部是进行送变电施工工程施工技术、施工进度管理的责任部门,必须在保证送变电施工工程质量、按时完成任务的情况下采用降低消耗,节约成本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以加强成本的控制。再次,负责订购材料工作的经营部,必须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项目预算和结算控制。最后,财务部主要是负责送变电施工项目财务收支情况的管理工作,必须合理的调动资金,促进资金的流通,提高有效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3.3 送变电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是送变电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之一,所谓技术措施就是指科学制定施工方案,保证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先进、经济,从而实现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目的。这些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顺序和流程;科学选用施工机械;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工作效益高、耗能少、经济效益好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根据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的地理自然等方面的条件,因地制宜,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运输成本,降低施工成本。
3.4 送变电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合同措施
合同措施是加强送变电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措施。所谓合同措施就是指通过合同条款规定的方式进行成本控制,将成本控制与管理贯穿于整个合同期间,从合同的谈判到合同最终结束的全过程都必须贯彻执行。在施工合同条款和规定中必须充分的将一切可能影响到施工成本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都考虑在内,尤其是对于一些可能潜在的成本控制风险,必须切实的做好规划,制定好必要的对抗风险的措施,在整个合同执行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各方合同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另一方面也要履行自己的合同条款,避免被对方案赔。
4 结论
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是送变电施工项目的重要管理项目。送变电工程施工项目又和一般的施工项目不一样,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需要切实保障质量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送变动工程的成本控制同样重要。可以说,成本控制与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加强送变动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与管理,节约成本,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将成本控制在预定目标之内,是目前送变动施工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0.引言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衰退现象,我国的建筑业也面临着战,各类竞争日益激烈,而各种竞争中,价格竞争是其中的关键因素,面对这一现象,一定要对工程整个过程进行合理的成本控制,从工程组织、技术构成、合同、信息交流等多方面挖掘工程的潜力,以有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工程效率,而要想做好这些的关键是工程概预算,它不但与工程成本有关,还与工程质量及进度控制联系密切。
1.建设工程中概预算的定义
建筑产品,是按照国家建设规划及设计标准在指定区域进行建设的构筑物及建筑物。而各个建筑产品的工程规模、结构组织、装修的标准、施工的周期、施工条件、气候条件均存在不同,因此并不能对建筑产品标定一个标准价格,而一定要按照文件设计及各种标准,预先进行一定的经济计算。而建筑工程的概预算就是指在工程建设执行流程中,按照各个设计阶段文件设计要求的具体内容及国家有关规定、指标、各种费用收取标准,预先计算需要新建、改建、扩建及重建工程中全部投资额的文件。它实际上反映了建设工程项目在不同阶段的经济组成,是研究和计算工程价格费用的基础文件,是进行工程决策、分配、管理、控制、监督、核算的重要依据。
2.建筑工程进行概预算编制的具体步骤
概预算的编制步骤通常为:(1)获得工程相关信息;(2)掌握与工程有关的图纸;(3)计算相关的工程量;(4)计算相关的定额量;(5)按照所在地实际情况,对工程所用材料的价格进行调整;(6)使用取费表进行计算,汇总整个工程造价;(7)复核并写出编制说明。
在对概预算进行编制过程汇总,获得工程相关信息就是对取费流程中相关费用计算所要求的费率因素的确定。这些信息因素包括:工程所在地的工程类型;待建工程类型;工程实际结构类型。而对工程的材料价格进行调整是指,在对费用进行计算过程中要仔细分析定额中所使用材料的价格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内两者之间存在的差价。使用取费表进行计算是指,在对工程造价进行计算时,使用恰当的取费表,对所定的材料差价总额、工程建设直接费用及各种相关费用的录入。套定额是指对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用等费用进行的定额汇总。该过程中要求将工程所需的所有定额录入计价表,并且将相关的工程量做好录入。复核及编制说明是指对上述步骤进行复查,并且对具体操作流程的工作注意事项做出说明。
3.工程预算编制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工程预算按照编制的时间及目的不同可大致分成施工预算、施工图纸预算及相关设计预算等。施工预算是工程实施的开始,是将理论变成设计的过程。其作用是为了控制成本。而工程预算编制对建筑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1)预算是依据按劳分配,工资按照计件进行计算的依据;(2)企业的经济核算、领料、施工任务的下达均以该预算为依据;(3)企业在编制计划、做好施工管理过程中该预算也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依据。
设计预算包含施工图预算,因此施工图预算也叫做设计计算,该预算是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完成之后,按照现行预算定额或者估计表等对经济技术文件及预算价格作出的编制。而建筑工程受到施工图预算主要影响有以下几点:(1)该预算是企业进行施工计划编制的基础;(2)该预算是计算工程造价、核定工程成本的关键;(3)该预算是进行工程价款计算的标准;(4)该预算是编订投标文件、签订合同的重要指标。
设计预算就是根据设计要求概略性的计算工程造价。该预算是设计单位按照初步的设计说明和设计图纸在投资估算的控制下,对指标或定额等各项收费标准进行的概算及确定整个建设项目过程中所需的全部费用以及编制材料和设备的预算价格等说明的文件,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投资中的最高限额就是设计预算。建筑工程受到设计预算的主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该预算是对整个设计方案进行考核,确定其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2)该预算是进行贷款情况核定的关键;(3)该预算还是工程承包及工程进行招标的重点依据。
4.对工程预算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要点
4.1实行动静结合的管理模式,准确的掌握价格要素的市场动态
建筑工程价格要素的市场变化对控制工程造价和预算编制影响重大。对工程造价进行编制的人员一定要对材料和设备的价格、性能、规格和品种做到了如指掌,必须在工程招标前及时准确的了解市场价格的变动,对价格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合理准确的报价,减少和避免风险。市场中的材料和人工费用等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的变化,整个市场都处于“动态”中,而“静态”管理是一个定数,国家有法定的统一的定额,对造价预算中的消耗量、机械台班、材料和人工都进行了统一的管理,如果在预算时之采用单一的“静态”定额,就难免增大工程的风险投资。所以要有效应对和价格和政策在市场经济中的变化,就必须采用动静结合的管理模式。
4.2分析方案的前期设计,对设计进行科学的概算
建设工程的概预算编制要对当前设计人员的经济观念进行改变,使其能够克服目前片面的追求高标准以及部分设计中没有结合地域实情的现象。建设工程的概预算编制一定要从经济角度出发,认真分析每一个设计方案并做出估价,在不会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对施工图纸设计概算的编制来控制和衡量施工图纸的设计,提出合理的建议,尽可能的降低造价,在这些基础上最终能够挑选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4.3提高工程预算编制人员的素质
工程概预算对工程预算编制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求预算编制人员熟悉预算专业知识,还要求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对设计、设备机械、现场工艺、工程结构、投资分析控制等方面也要熟悉。工程预算编制人员要对设备材料的品种、价格、性能和价格做到心中有数,了解市场价格并预测其变化趋势,减少风险的潜在因素。在实施过程中更应密切关注,搞好动态分析,及时根据市场变化作出调整。
4.4在工程监理方面加强力度
目前的一些建筑工程中,无人监督工程的变更,变更是否合理和必要得不到有效的监管,以至于一边施工一边变更的现象在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难以控制工程的造价。所以监理部门应该切实发挥其监管职能,将概算的投资额度严格的控制在限额以内,对设计文件进行严格的审查,对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和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严格的控制等,为了有效的控制工程的造价,加大监理力度。
5.结语
实践证明,概预算工作只有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才能更有效地控制投资,有效地控制基本建设规模,才能防止概算超投资,预算超概算现象发生。因此,要求造价预算人员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一定要找到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新途径、新方法,并抓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和“动态”管理,这样,才能确保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顺利完成工程建设目标。 [科]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60(2013)04-0040-07
现有的国际关系理论往往很难将物质因素与国际变迁结合起来,很难用物质因素发生的变化来解释国际关系的变迁。如果我们仔细回顾一下既有的大多数国际关系理论,就会发现,那些能够解释变迁的理论,都是建立在观念因素的视角之上的。本文试图对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给以部分解释。首先,本文以社会科学中的“基础范式”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已有的国际关系变迁理论的规律。然后,本文将会分析以观念因素解释国际关系变迁的不足,以及导致以物质因素解释变迁的困难的原因,并将指出以物质因素解释变迁的必要性。本文特别强调构建新理论的关键是能否找到合适的解释物质因素变化的维度。在列举新近的几个试图以物质因素解释变迁的理论之后,本文特别强调这个转向对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国际关系变迁相关理论的规律
本文对国际关系变迁理论中的规律的分析,需以社会科学的“基础范式”作为分析工具,旨在寻找国际关系理论中各“基础范式”之间彼此可能存在的联系。
1.社会科学的基础范式
唐世平认为,整个社会科学中其实只有11个基础范式,它们分别为物质主义、观念主义、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生物进化决定论、社会化、化、冲突范式、和谐范式、社会系统范式和社会进化范式,各种学派或理论实际上是基础范式经过组合后得出的结果。一个学派的理解能力,主要取决于这个学派能够有机地整合基石性范式的能力。但只要一个学派忽略了那些拥有本体论优先性的基石性范式,这一学派就注定是有严重缺陷的。
2.依赖于观念主义范式的国际关系变迁理论
笔者经分析发现,大多数国际关系理论中存在一个并不绝对的规律,即物质主义范式往往与冲突范式及静态的或循环的理论相联系,而观念主义范式、社会化范式往往与和谐范式及变迁理论相联系。当一个国际关系理论学派中的物质主义范式比观念主义范式拥有更多的本体论比重时(亦即物质主义范式比观念主义范式拥有更多的认识论上的优先性和比重时),它更多地强调国际政治中的冲突与循环,并且缺乏时间维度;而当一个学派中的观念主义范式比物质主义范式拥有更多的本体论比重时(亦即观念主义范式比物质主义范式拥有更多的认识论上的优先性和比重时),或者越采纳社会化范式时,则往往越表现出乐观的、变迁的或进化的特点。好像只有借助于观念因素才能解释国际关系的变化。
二、国际关系理论的分类回顾
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一下主要的国际关系理论,这里是以各个理论中的物质主义与观念主义范式二者在本体论上的比重(也包括认识论上的优先性和比重)作为分类标准而进行回顾。
1.纯粹的物质范式与纯粹的观念范式
新现实主义(或结构现实主义)理论的各个分支,基本上可以说都是纯粹的物质主义范式的理论。新现实主义的学者所理解的国际政治无非都是新旧权力分配的交替,即国际体系永远是一轮又一轮冲突的循环。新现实主义所论述的“变迁”并不涉及国际关系在时间上的质的改变,只不过是国际体系中不同的权力结构的转换,或不稳定状态与稳定状态之间的转换。国际制度、国际规范都依然依赖于权力结构的最终支撑。或者说国际制度只能延缓权力结构变化的作用,但最终无法改变权力结构变化带来的压力。国际体系的变化最终还是取决于物质权力结构的变化。
2.基本纯粹的观念主义范式的国际关系理论
还有一部分理论特别强调观念的作用,而物质因素则受到极其明显的忽视或贬低。这类理论主要有四种:自由理想主义、英国学派、自由建构主义和过程建构主义。早期的自由理想主义强调以好的规范为指导来建立国际组织。理想主义都认为规范可以脱离权力而单独发挥作用,将变迁完全依赖于观念因素,贬低利益、权力等物质因素。英国学派的国际关系理论,基本上也都是纯观念主义范式的,而且越到后来观念主义越强,和谐范式特征强于冲突范式,并且常体现西方中心论中的进化或进步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建构主义,严格地讲应该是“自由建构主义”(liberal constructivism),就本体论的比重来讲,它是纯粹的观念主义范式与社会化范式的结合,非常善于解释变迁。此外,秦亚青教授提出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模式,是中国学者非常重要的创新之一。过程建构主义的取向是社会性过程理论,强调国际社会的进步发展,也基本符合笔者总结的上述规律。
3.介于前两种理论特点之间的国际关系理论
还有一部分理论介于上述两种理论特征之间,即物质主义、观念主义在本体论比重上均占据重要分量的中性理论。这类理论主要有四种:古典现实主义理论、国际关系理论、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以及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之所以认为它们是中性理论,是因为尽管这些理论中的观念因素大多是物质因素的附属,但恰恰是其中的观念因素使其理论体现了变迁的性质。这些理论既包含了冲突也孕育了和谐,既体现了循环也暗含了变迁。
(1)古典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古典现实主义强调物质、观念两种因素的结合,寻求两种力量的平衡。其理论主要关注于现实,但也包含对变迁的讨论。它不完全是静态的理论,带有鲜明的历史视角并憧憬未来。从总的世界观上看,古典现实主义实际上是在冲突中寻找维持和平的办法,冲突是永恒的,但和谐也不是完全没有存在的可能。爱德华・卡尔(Edward Carr)的理论坚持了弱物质主义的特点,而且明显包含了观念主义范式与社会化范式。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认为和平不能仅仅靠权力的均势来保证,观念能使和平更为可靠,国际道德和国际舆论能够制约权力。
(2)国际关系理论
尽管的世界观大体是冲突的,但绝不是静止的、循环的,它具有很强的历史维度以及历史进化论的性质。大致地说,国际关系理论与上述规律不完全相符,它是物质主义范式理论中的一个特例,它从生产力角度解释国内发展和国际变迁。它强调生产力、经济等物质因素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强调政治的冲突。国际关系理论以冲突范式为主,同时兼具和谐范式,但和谐仅存在于阶级内部。经典国际关系理论兼具物质主义、观念主义两大范式,而它不仅关注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循环与周期,也强调从现存的、冲突的国际政治到理想的、和谐的国际政治的进化,因此也属于前面所说的中性理论。新更加强调国际秩序变革中主观革命的作用。
(3)新自由制度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可以分为两大支柱:相互依赖、国际制度。相互依赖理论是一个以物质主义范式占主要比重的理论,尽管观念会对相互依赖的形成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新自由制度主义中的相互依赖理论,是前面所述的规律的一个例外,也是长期以来少有的能够将物质主义范式与变迁联系在一起的理论。基欧汉曾列举了几个可能导致和平变迁的重要因素,即相互依赖、政府功能、信息、国际制度和规制等等。国际制度发挥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国际制度的形成以及它对国家行为的作用,实际上是前者而非后者更明显地体现了国际变迁。就国际制度的形成过程来说,这是一个明显体现变迁的过程。国际制度又是在相互依赖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是对相互依赖的反应,这一过程中,物质因素发挥了主要作用。但新自由制度主义主要关注的却是国际制度形成后对国家行为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物质的作用,也有观念的作用。物质的作用主要体现为相互依赖的深化、公共产品的提供,以及国际制度通过改变理性国家的偏好进而改变国家的行为。而观念的作用则主要体现为从国际制度中产生的国际规范与准则对国家行为的约束,但新自由主义者对此并没有太多的研究兴趣。新自由主义者的理论中并未体现出太多的对国际制度形成后的国际变迁的研究。大体上说,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历史观是进步性的,它以国际制度的形成和变迁及其对行为体的作用来解释国际政治中的变迁,认为国家间有可能通过国际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实现国际进步。新自由制度主义对变迁的解释,既有物质上的因素,也有观念上的因素。
(4)防御性现实主义
防御性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理论中对国际问题看法比较乐观的一支,其内部包括很多学者提出的理论。防御性现实主义认为尽管安全两难存在,但并不一定导致冲突或战争,而导致这一乐观结果的原因有两个方面:观念因素和国内政治因素。防御性现实主义学者都看到了国际关系的变迁,并且能够对此给以一定的解释。概括地说,防御性现实主义解释国际变迁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仍然是从观念因素寻找导致国际变迁的原因。尽管这种理论仍然是以观念来解释变迁,但它们要比纯观念主义范式的理论以及前几种中性理论相对要好。因为它们讨论国际政治的基点是物质性的利益,而非观念上的身份、认同,其理论根基较为稳固。另一种则是从物质因素方面寻找原因,即物质因素的制约机制或者进化机制,请读者见本文第五部分。
三、对已有部分国际关系变迁理论的反思
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以及一些批判理论,都将对国际关系变迁的解释依赖于观念主义范式。这就导致了此前的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些问题,要么很难解释变迁,要么带有偏见地将西方价值作为国际关系变迁的终点。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才有了近些年来关于变迁研究的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仍然以观念因素解释变迁,主要是通过心理学路径。第二个方向也是以非物质因素解释变迁,但试图摆脱西方中心论而构建非西方特色的理论。第三个方向是国际变迁研究的物质主义范式转向,主要从物质因素自身的变化机理来解释变迁,并结合部分观念因素,这就可以尽最大可能避免上面所说的四个问题。
1.物质主义范式为何难以解释变迁
物质主义范式之所以难以与变迁相联系,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物质因素和物质主义范式本身的特点所致,二是由国际关系理论科学化与简约化的结果所致。目前的理论局限和未来的理论突破主要指在第一个方面。
第一,物质因素本身难以与变迁相联系。物质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假定行为体身份和利益是在社会性互动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是给定因素,是不以行为体的实践活动和话语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也是非历史的。主流的国际关系理论大多将物质因素默认为静态的、不会发生变化的因素。各个国家的物质资源、经济力量或军事力量的变化只有一种取向,即数量上的增长或减少,因此单个国家的物质权力也就只能有增长或衰退的变化。而除此以外,物质因素很难再有其他的变化取向。一旦解决了这个理论难题,使物质因素的变化取向得以拓展,就会使物质主义范式与变迁联系起来。物质主义范式更多地与冲突范式相联系,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物质资料最早地决定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多具有固定性以及明确的归属,特别是物质因素难以避免稀缺性和零和性。历史上的绝大多数冲突都是由于领土问题和资源问题导致的。物质主义范式在国际关系理论中更多地表现为冲突的、悲观的和循环的理论。
第二,这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科学主义以及简约化的结果。物质主义往往与理性主义相结合,即物质因素总是比观念因素更加容易衡量,因此更适合作为理性计算的标准。而经济学和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理论又都是物质主义决定论,排斥建构因素。因此在新现实主义那里,国家的理性就是执行与自身物质资源(即权力)相符合的外交行为。能够研究变迁的理论,要么是完全抛弃物质主义和理性主义而代之以观念主义和建构主义,要么是实现理性主义与观念主义的通约。而物质主义与变迁的联系则很少有人探究,只是近期学界才有少量的理论涉及到。
2.物质因素与变迁的联系
尽管建构一个能将物质主义范式与变迁理论结合起来的逻辑存在很大困难,但物质主义范式,即使是纯粹的物质主义范式,仍然可能有助于为国际关系的进步提供重要解释。当然,笔者只是认为,从物质因素寻找导致国际关系变迁的原因要比观念因素更为可靠,并非认为只有物质因素才能导致变迁。而构建新理论的关键是找到合适的解释物质因素变化的维度。
与观念主义相比,物质主义范式基础上的进步式的理论更为可靠,由观念导致的国家间关系的变迁,结果既可能是进步,也可能是退步。凡是那些将变迁依赖于观念主义范式解释的理论,都刻意忽视了退步的存在。物质因素导致的变迁,基本上是与国际政治的长时段的历史相联系,其进步的性质更为可靠。观念因素可以导致国际关系的变迁,但无论结果是进步还是退步,都必须在由物质因素导致的国际变迁的具体时间段上发生,不能超越这个时间段。具体的由观念因素导致的进步或退步只能由物质因素的变迁提供基础,不可能超越这个基础。
四、以物质主义范式解释国际关系变迁的理论尝试
近十几年来,国际关系学界关于变迁的研究,已经有了一个新的研究趋势,即开始逐渐由观念主义范式和社会化范式转移到物质主义范式方面。国家之间的物质因素的某些变化取向,本身就是推动国际关系进步的重要甚至根本力量。如果构建新的理论,使其能够解释变迁,关键是找到合适的解释物质因素变化的维度。目前较为重要的理论成果,有物质要素间的相互依赖性、物质要素间的相互制约性、争夺物质要素的行为的自我否定性以及各种物质要素之间的互补性等等。
但物质因素导致的国际变迁或进化又是复杂的,物质主义范式不可能直接与和谐范式结合起来,冲突范式对和谐范式具有本体论的优先性。在物质因素导致变迁或进步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没有冲突。概括地说,物质主义范式方面导致的社会进化,主要体现为冲突(或竞争)与合作的交织与统一,通过冲突引向合作。下面例举几个相关研究的重要努力与尝试。
1.相互依赖理论
相互依赖理论是从物质要素间的相互依赖性增长的维度来解释国际变迁的。相互依赖理论是第一个比较系统的从物质主义范式角度研究国际变迁的理论,尽管仍然存在缺陷。新自由主义学者将相互依赖看作是权力的替代。新自由主义学者论述的权力观,实际上就是将权力理解为经济权力,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国际政治的和平、进步、相互依赖都是相对容易的。但这又是不完整的,一个好的以物质主义范式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变迁理论,应该包含对经济和军事要素的考虑,因此还需要完善。
2.防御性现实主义
防御性现实主义主要是从物质要素间的相互制约性增长的维度来解释国际变迁的。前面说到,防御性现实主义都看到了国际关系的变迁,它解释国际变迁的方法有两种,本部分仅探讨从物质因素角度解释国际变迁的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主要包括攻防平衡理论,以及对国家间物质制约机制的研究。攻防平衡理论认为,当具有防御性属性的军事力量占据优势时,进攻将变得难以发生,从而缓解安全两难。斯蒂芬・范・埃弗拉(Stephen Van Evera)则是从近几十年来国家间的物质制约机制的维度来探讨当代世界的变迁的。在当代世界,国家间的平衡“机制”会遏止扩张行为。
3.社会生产力与国际变迁
布赞等人强调从社会生产力的维度来解释历史的进步。英国学派在解释从国际体系到国际社会再到世界社会的变迁中,主要是观念主义范式的。布赞继承了英国学派的历史主义研究传统,以社会生产力(主要是物质技术和社会技术的进步)来解释国际体系的演变,在英国学派中也是独树一帜的。他强调了生产力在国际体系形成与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布赞用上述逻辑论证了生产力发展与国际关系发展的直接联系,尽管他的研究并没有很好地阐释导致国际变迁的动力和机制。
4.国际政治的社会进化理论
国际政治的社会进化理论,主要是从争夺物质要素的行为的自我否定性的维度来解释国际变迁的。唐世平将社会进化范式引入国际关系理论,指出国际政治已经从进攻性现实主义世界稳固地进化到了防御性现实主义世界,进攻性现实主义世界是一个自我毁灭的系统,它不可避免且不可逆转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变成防御性现实主义世界,这一转变恰恰是进攻性现实主义世界中国家行为的必然结果。唐世平的研究中,这一深刻变革背后的根本机制(“征服或被征服”导致的国家数量减少与国家规模扩大,以及征服变得困难)主要是以物质主义范式为出发点的,能很好地解释国际关系中的变迁与进化。
5.体系功能理论
杨原的体系功能理论是从各种物质要素之间的互补性的维度来解释国际变迁的,是体现了将物质主义范式与国际关系变迁或进化二者相结合的较成功的研究。这个理论合理地综合了物质主义范式、观念主义范式、社会化范式、冲突范式与和谐范式。杨原认为,国家功能理论揭示出了国际政治进化的一个内在机制,能够为从防御性现实主义世界到新自由主义世界的进化提供很好的解释,从而完善国际政治进化的理论。他认为,国家功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看待国际政治本质的全新视角:国际政治曾经可能是冲突的,但它总是在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如果大多数国家都在充分发挥彼此有差异的国家功能,就会形成和谐状态。
五、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则;盈余管理;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1-0180-02
1 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概述
1.1 资产减值与资产减值准则
所谓资产减值,是指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此时,企业为避免资产虚增和利润虚增,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把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资产减值会计力图为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度量。其目的在于通过提供目前资产价值的信息,向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未来现金流入或流出等决策相关的信息。这实际上是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是会计信息决策有用观的体现。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明确了所有资产减值处理的一般适用原则,并对其具体规范的范围做了进一步界定,并且在考虑我国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尽量达到了和国际趋同。使企业更加稳健地确认收益和计量资产,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2 盈余管理的概述
盈余管理一直是会计学理论界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的意见。
随着人们对盈余管理认识和研究的深入,盈余管理有了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概念: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虽然恰当的盈余管理有利于企业吸收投资,扩大经营规模,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我国现在部分法规和制度还不健全,企业利用盈余管理操纵利润的事件时有发生,有必要加强对盈余管理的引导和管制。
1.3 资产减值准则变动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概况
新资产减值准则制定前,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大额冲回来调整当期利润,是进行盈余管理的一个主要表现。一是当预计当年会出现大幅亏损时,大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然后再下一年度冲回,从而作出下一年度扭亏为盈的财务报表,即“洗大澡”;二是选择某一年份超大额计提减值准备,其后几年分次冲回,制造出利润连年上升的假象。
2 资产减值准则变动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2.1 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
2.1.1 资产减值的计提基础更为科学
针对单项资产有时难以独立确认可收回金额的问题,新准则引入了“资产组”这一概念。新准则规定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该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其中,企业以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它资产或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可以认定最小资产组合。这使得比起原准则,资产减值的计提基础更为科学。
2.1.2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计量更具有可操作性
原准则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的销售净价与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较高者确定,对于如何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包括销售净价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没有提供具体的指南和方法。新准则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新准则还就如何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及其预计处置费用,如何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等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操作指南,使得在新准则颁布后,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计量更具有可操作性。
2.1.3 对资产减值损失转回做出了禁止性的规定
为了避免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项规定是一个很大的修改,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的随意性。
2.1.4 增加了资产减值披露的内容
除了披露当期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外,还要求披露提取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累计金额,资产组的基本情况及其所包括的各项资产于当期确认的减值损失金额,以及资产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和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估计基础、折现率等。这样的规定有利于外部报表使用者更好地判断公司经营状况和报表信息的可靠性。
2.2 新资产减值准则下盈余管理仍有空间
新资产减值准则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改进和完善了原准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但仍有一些漏洞,难免给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留下一定的空间。
2.2.1 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主观性强,缺乏可操作性
现实经营环境中,资产发生减值的情况多种多样,虽然新准则对资产减值迹象进行了明确,但是不可能包括所有的减值迹象。企业根据准则综合考虑各方面去确认资产减值情况时,离不开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一方面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较高,另一方面使得资产减值的判断主观性强,缺乏可操作性。
2.2.2 资产减值计量标准的公允性难以衡量
虽然新准则规定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应当按照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使其比原准则更具可操作性。但是实际上,直到现在公允价值的概念还相对抽象,加之我国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不够完善,资产评估的规范化水平及评估机构的独立性还不是很高,其确定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并且,可变现净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的选择等一定程度上还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这使得资产减值计量标准的公允性难以衡量,给企业盈余操纵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2.2.3 资产减值损失禁止转回的范围存在限制
虽然新准则规定了“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但这只是针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在建工程等长期资产进行了限制,这引发了期望进行盈余管理的企业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行为。比如,存货跌价准备在以后的年度依然可以转回,企业在可能亏损的年份可以通过转回存货跌价准备增加当期利润,达到扭亏的目的。
3 减少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建议
3.1 进一步完善我国资产减值准则
虽然新的资产减值准则规定更加具体,操作性有所提高,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自其实施以来,在实际应用中还是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现象。新准则对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在很多方面赋予了会计人员较大的会计政策选择权和职业判断范围。例如,在确认减值损失时,可收回金额的计算需要选择折现率,而折现率是一个十分不稳定的因素。新准则中没有说明如何取得折现率,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从而使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缺乏可靠性。
3.2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加强社会审计监督
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能规范企业会计行为,减少企业在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中的主观随意性。企业应建立相对完善的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管理者应制定一个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额的限制,若总额超过一定限制后,应通过管理者向董事会报告,取得审批。
注册会计师作为社会审计监督力量,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在实施审计工作中,应充分了解企业资产减值内部控制制度和业务流程,对企业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计提是否合理,披露是否充分做出客观评价。同时,证券监督部门等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加大对违法违规的惩罚力度,约束我国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的选择权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3.3 完善我国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
由于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因素涉及公允价值,一个客观合理的公允价值计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价格信息市场可以使企业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市价得到合理公正的确认,但目前我国价格信息市场尚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所以我国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各行业的数据信息,定期公布有关资产的信息资料,只有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才能保证资产减值准则的顺利实施,使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章可循,提高资产减值准备的可操作性和公允性。
3.4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一、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现状
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财政部于1997年的,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统一了会计记账方法(即借贷记账法);确立了会计原则;建立了会计要素;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等会计报表及其附表、会计报表附注、收支情况说明书等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体系。在会计核算基础方面,《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规定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二、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事业单位的公益性特征导致了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监管不如对企业的严格有效,另外事业单位是非盈利性的,不必自负盈亏,导致了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的动力也不及企业。加之,各事业单位都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年度任务的完成和考核的过关,很容易忽略日常的财务管理,在预算管理、经费使用等环节缺乏有效测算。因而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存在很多漏洞。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单一会计财务管理制度不适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不能准确核算和反映日益复杂的经济业务。
3、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不完善。现行的零基预算办法缺乏对预算单位和人员的有效控制,缺乏编制预算时所需的基础数据及其合理依据,缺乏对现有数据真实性、合理性的有效鉴定手段,缺乏对经费定额确认的科学手段。
4、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健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于应付未付的负债并未反映,对于已付但应由各期分摊的费用一次性的计入了费用支出,影响当期利润;对经营性产生的应收款不计提坏账准备金,易于产生虚增利润现象;固定资产损耗得不到反映;新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属于国家所有,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向企业会计制度转变的可行性
1、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预算会计的职能也随之相应拓宽和发展,预算单位会计主体地位不断地变化和加强,非盈利组织的事业单位作为一个独立的特殊体系,与企业会计的差别逐渐减少,二者有着逐渐趋同的发展方向。
2、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存在诸多的相同点。首先是两种制度的会计前提相同,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业务活动、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在会计核算的原则方面,二者也遵循着大体相同的原则,例如真实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等。
3、在企业会计制度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规定的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在信息质量要求、报表要素确认和计量原则、报告方法和内容等方面来看,其对资产、负债、收入、支出等方面的规定也大同小异,各项核算原则、方法基本一致,报表构成也基本相同,所有者权益、利润、净资产和结余实际上是资产和负债以及收入和支出计量的结果,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企业与事业单位不仅在核算和报告原则上有一致性的理论指导,而且在确认、计量方法上也有一致性的原则。
四、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企业化管理改进的基本思路
1、设置合理、统一的会计科目。在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的过渡阶段,从会计核算的规范要求来看,经营性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内容将会向两边分化经营性事业单位中,事业型的单位其会计核算规范将进一步向预算会计靠拢,而具有施工性质、需要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或者部门将向企业会计靠拢。
2、建立科学的固定资产核算方式。事业单位企业化后应当根据企业会讨一制度建立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在固定资产的构建、使用、处置方面进行设置,选择合适的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并增设“累计折旧”科目,使得会计核算能正确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损耗。根据不同情况,在转制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中列支折旧费用,对不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可只提折旧不列支出。
3、构建合理的成本核算模式。针对如何构建合理的成本核算模式,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一些业务出于管理要求和成本核算的考虑,比较适应权责发生制的,可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即在总账和报表中采用企业财务准则反映,事业经费采用事业单位财务准则以附表和辅助说明的方式进行反映。
4、将基建会计纳入事业单位大账。将基建会计纳入事业单位大账,就要求在改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时吸收《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中的相关核算内容。这样既能满足对基建工程进行具体会计核算的需要,又能满足单位管理层和政府主管部门的信息需要。
因此,实行企业化管理后的事业单位应该加大对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及时更新财务人员的业务知识,提高会计核算水平,逐步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走向规范化,尽快适应事业单位财务的企业化管理。
本文将在分析建设项目大中型事故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综述已有的事故致因模型和阶段性模型,探讨建设项目大中型事故管理从致因理论走向阶段性模型的必然性,巩固已建立的阶段性模型,并对阶段性模型在大中型事故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1建设项目大中型事故的特点
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及建质[2010]111号两个文件,根据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将工程建设安全与质量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个等级。其中,较大事故以上类别是指“造成3人以上,或者10人以上,或者10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此外,国际上将建设项目根据事故发生的频率及损失的大小两个因素,也分为三类:职业类伤害事故、中型事故和罕有且不可接受的事故。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对应于我国法规事故划分中的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3个类别,同时主要是与职业伤害类事故相对应的“基于进程”的大中型事故,并将这类事故统一表述为“大中型事故”。
基于进程的特性决定了这类建设项目大中型事故与六类职业伤害类事故,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电击等职业事故具有明显区别。这类事故发生前可能有一个相当长的潜伏期,事故发生后危害可能继续扩展,产生次生或衍生事故,如对临近建构筑物、路面、管线等造成危害和影响。基于过程的特性决定了这类事故可以通过进程实时控制来进行事故管理,防止事故危害的继续扩大,其内容包括在事故前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在事故发展演变过程中及时控制或者终止事故的进程,减少事故的损失和危害等。因此,事故进程实时控制是大中型事故管理的关键,阶段性模型的建立对于事故控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事故致因理论与阶段性模型
2.1事故致因理论
建设项目大中型事故的预防建立在识别事故发生原因的基础上,而识别事故原因可通过事故调查技术如事故致因理论来实现。事故致因理论可为事故的定性定量分析提供依据,进而从理论上为事故的预测预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改进奠定基础。
事故致因理论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系统论事故致因模型,二是事故致因链(链式模型)。系统论事故致因模型用“人(Man )、机(Machine )、环( Medium )、管(Management )、目标(Mission )"(5M模型)来表达事故原因。它认为事故发生在一个系统中,而不是组织内,这个系统由人员、机械设备、运行环境、管理等子系统组成。事故原因来自于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
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较大的两种事故致因模型是多米诺模型(Domino Model, DM)和瑞士奶酪模型( Swiss Cheese Model, SCM )。多米诺模型将事故发生原因比作一块一块连接起来的多米诺骨链,逻辑清楚地阐明了导致事故的各种因素,以及各因素与事故之间的关系,但其缺陷在于,认为事故的发生原因在于事故引发者的个人因素,如其所接受的遗传因素、成长环境等,而与其所在组织的控制或影响作用无关。瑞士奶酪模型认为事故引发者个人错误是由于组织因素或者组织行为决定的,比Heinrich的多米诺模型进步很多。事故致因理论对于分析事故原因,从而有效预防事故意义重大,但对于事故进程中的实时管理问题则无能为力。
2.2灾难与危机阶段性模型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学者们做了大量关于阶段性模型的研究工作。主要是针对灾难与危机进行的定性的阶段性划分与阶段特征的研究,对事故阶段的刻画比较准确,但其研究对象是针对灾难与危机,同时部分模型综合了“灾难/危机”和“灾难管理/危机管理”2个过程。
3事故致因理论转变到事故阶段性模型
通常,灾难是指“极少发生,经济损失巨大,远超公众预期,或者具有上述综合特征的事故”。危机是“可能会发生决定性变革的不稳定的时间或状态”。灾难或事故通常是未被处理好的危机的后果。由于“灾难”“事故”“危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经常作为同义词来使用。建设项目大中型事故具有不经常发生、危害较大的特征,同时其基于进程、具有时间关键性的特性使其具有了借鉴现有灾难及危机模型对其进行阶段性划分的可能性。为了剖析事故自身发展的内在机理,有必要在已有的阶段性模型的基础上,将事故所属阶段从事故与事故管理混合的阶段模型中剥离出来,然后基于多个模型阶段性划分的共同点,对建设项目大中型事故进行阶段性归类。
根据上述分析及前期研究成果,将建设项目大中型事故划分为潜伏、爆发、扩展和结束4个阶段。此阶段模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该模型简便、易于理解和使用;二是它能准确地描述建设项目大中型事故随时间序列的发展过程,反映事故发生各阶段的特征;三是它将事故自身的发展与事故管理两个过程进行了分离。
从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的建设项目大中型事故管理到基于阶段性模型的事故管理转变建立在3个转变的基础上,一是促使事故管理从静态的寻找事故原因导向向动态的时间与过程导向转变;二是促使事故管理从事故预防向事故实时控制转变,包括事故发生之前的预防及事故发生之后的实时控制;三是促使事故管理从反应式的、事后的管理向主动的、实时的管理转变。基于事故阶段性模型,可以在事故不同阶段采取安全设计与规划、安全监测与控制等来进行安全管理,而这些管理可以基于当前信息技术在建筑业中的应用来得以实现。这是一种事故管理思想与方法上的重要转变,对于事故管理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解决了当前建设项目大中型事故管理的关注点,是当前建设项目大中型事故管理的积极革新。
4阶段性模型在大中型事故管理中的应用展望
阶段性模型为事故实时进程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事故实时控制有赖于事故各阶段发展进程中信息的实时获取。具体地,只有通过事故各阶段各致因因素的持续性的信息获取与分析,才能为事故各阶段实时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因此,要使阶段性模型发挥作用,必须获取各阶段各致因因素的实时信息。基于阶段性模型的事故进程实时控制具有实践可行性。
识别大中型事故进程发展的内在规律,建立阶段性模型,将当前各类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事故进程发展有效地匹配,为事故发展进程的决策控制提供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对于大中型事故管理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关于大中型事故进程的阶段性发展规律,以及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事故阶段性进程控制的研究较为有限。未来的研究,应在阶段性模型构建的基础上,构建实时管理信息系统,并对信息系统架构构建与实施流程进行研究,推动具有预测、预警、监测、分析和决策功能的实时管理信息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实现大中型事故进程管理的科学化,提高我国建设安全管理的水平,促进建筑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辩论式研讨课的教案设计
为培养学生的多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笔者在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发动机研制概论课程中采用了这种辩论式研讨课。该课作为面向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通识核心课,为学生初步了解航空发动机复杂产品研制过程,从宏观上了解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目标、周期长的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掌握航空发动机研发流程中必要的知识奠定了基础。设计好一堂辩论式研讨课,并尽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
辩论式研讨课是具有辩论赛特征的研讨课,需要设计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题目,划为正反双方两个讨论组群。设计的题目通常是涉及人文类、多领域或系统性多学科知识的课程,是有多目标等多种观点类型的讨论题。研讨课通常应安排在课程即将结束阶段,其研讨主题涉及的相关知识点都已讲授过,研讨题目要当堂布置,当堂进行研讨和辩论。辩论式研讨课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分组讨论,第二阶段正反双方进行辩论。第一阶段,两个组群的划分原则是把学生随机分组,按照3 人一个小组分为正方或反方,双方各有相同的小组数。可根据教室的布局,将正反双方分别划分在教室的左右两个区域。例如,对36 人的小班进行分组,3人一组,36 人共分为12 小组,正反双方各6 个小组。通常3~5 人一个小组较为理想,增加人数会使小组讨论不够充分,减少人数则会降低讨论的水平。不建议将同宿舍熟悉的学生分到同一个小组,最好是男女搭配,这可以促进学生间交流的机会,同时增强团队意识。
讨论活动开始每小组先在各自的白纸上写观点,10分钟后将各自标有组别的记录纸依次传递给下一组,即正方A1 组传递给A2 组,A2 组传递给A3 组,最后A6 组传递给A1 组;反方B 组也在本组群内进行依次传递。在拿到上一组的记录纸后各小组成员要进行学习讨论,下一组可以在上一组观点的基础上补充新观点。之后每隔5 分钟将记录纸传递到下一组轮换,进行观点补充,直至本组群内轮换回自己最初的记录纸,并进行归纳总结完善。
第二阶段,正反双方各派代表上台陈述各自的观点和论据,之后学生可自由发言补充或反驳对方观点。这样设计,课堂氛围会十分活跃。通过激烈的辩论,双方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各自的观点,同时学会了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最后教师进行点评综述,并在肯定学生各种观点的基础上,围绕本门课的相关知识进行概括总结。
二、辩论式研讨课的教学实施
在新生研讨课发动机研制概论课程中,笔者实施了一节辩论式研讨课,按照辩论式研讨课的要求,设计了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题目造发动机不如买发动机。研讨内容涉及发动机研制的有关概念和知识点,正反双方学生组可从多视角论述发动机的研制问题。第一阶段,把选修的42 名学生分为两个组群,按照3 人一个小组分为正方和反方各7 个小组。讨论活动开始,各小组成员在各自的白纸上写观点。由于涉及航空发动机研制阶段的复杂性,学生所罗列的观点涉及发动机研制的多个领域,形成了图1 所示的围绕发动机研制的逻辑关系图。
第二阶段,正反双方各派代表上台陈述各自的观点和论据,如表1 所示。之后学生可自由发言补充或反驳对方观点。经过前期对辩论题的思考,学生们发言十分踊跃。通过激烈的辩论,正反双方学生不仅能从不同视角来看待问题,还学会了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最后教师进行点评综述,肯定学生分析问题的各种观点,并围绕本门课的相关知识进行概括总结。过去,学生只能从技术角度谈论国产发动机落后的原因,只能从材料问题、工艺落后、加工能力差等方面去议论这个话题;现在,学生学会了从需求分析入手,从经济发展、技术难度和需求、军事意义、政治和国家意识、研发周期等方面,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对其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学生不仅视野扩大了,还坚定了发展国产航空发动机的自信心,增强了航空情结,提高了对专业学习的兴趣。
教案设计要求教师围绕着发动机研制所需的知识体系进行研讨。答疑解惑是教师的职责,但通过研讨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改变,能使学生的学习由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
三、教学效果分析
通常辩论式研讨课安排在课程即将结束时,因为其必须以前阶段的知识传授为基础,其教案设计与前期教学内容是一脉相承的,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目标是贯彻始终的。涉及人文类和系统性多学科知识的课程更适合采用辩论式研讨课,也更能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思辨能力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重要内涵的两个方面,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培养。
大学的课程要使大学生从高中的被动学习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变,从记忆知识向解决问题转变。高考作为大规模考试的一种形式,不得不采用以客观题为主的考试模式,从而使学生形成了任何问题都有一个标准答案的思维模式。大学教学要转变教学方式,要更多地设计开放式的问题,采用多种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发动机研制概论课中成功地采用了辩论式研讨课之后,笔者又在面向大四学生开设的航空发动机维修性工程课程和面向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维修性设计课程中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辩论讨论的题目是发动机性能达标比发动机维修性设计更重要。同样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分享观点,学生参与度百分百,思辨积极主动。
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好的教案设计需要
做到如下几点:
1.设计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题目。引导学生把相关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研讨性和互动性,增强学生参与度。
2.以提升思辨能力为目标。把航空发动机设计中的一些典型案例作为研讨内容,做到以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为出发点,以提高主动获取系统知识的能力和思辨能力为落脚点。
3.以培养素质为核心。通过课堂辩论式研讨课等途径,培养学生的主动性、逻辑分析能力和表述能力。通过教师进行点评,以提升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手段、方法和能力。
课堂教学开始了,我按部就班,一股脑儿将所有知识丢给了学生:学生慌忙记笔记,然后抬头望着我,一脸茫然。我深感头疼,本来我就不同意这种教法。看来死的教条和干瘪的理论并不能启发学生的智慧!如何才能改变这沉闷的课堂气氛呢?我得动一动脑筋了,该怎么办呢?
突然想起曾经看过一场精彩的辩论会,辩题是“如果刘邦和项羽去应聘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教练,谁更合适”。那场辩论,各辩手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对呀,为什么不把这个活动用到课堂上来呢?来场辩论,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借此让学生体会议论文的有关知识。
于是,我对昏昏欲睡的学生说:“我们来场辩论赛吧!题目就是‘如果刘邦和项羽去应聘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教练,谁最合适’”。
听说要进行这样有意思的辩论,学生们顿时来了兴致。我请了两位学生作正、反两方的组长,并要求他们将本组的观点工整地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对自己所支持的观点进行分析。
辩论开始了,梁佳首先发言:“我认为刘邦比项羽更适合当国家队的主教练,因为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团结最重要,而刘邦礼贤下土,最善于团结群众,因此我认为刘邦刘备更合适。”
“要说礼贤下土,我认为项羽比刘邦要做得好得多。你看他范增多尊敬,不仅听他意见,还尊范增为亚父。这不是典型的礼贤下土?”洪敏反驳道。
小欢立刻补充:“除了善待人才之外,我认为就个人能力而言,项羽明显胜于刘邦,他几次把刘邦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你看巨鹿之战,就是其能力的最好证明。”
“说项羽能力比刘邦强,我可不同意,项羽不是自刎于乌江,他怎么就比刘邦强了?而且刘邦跑得快呀,虽然有时候是逃跑,但不可否认他跑的速度快嘛!这不正是足球教练需要的特质吗?”小伟也当仁不让。
“最重要的教练还要能虚心地听得进意见,采众家之长,补自家之短。刘邦的优点就是能虚心地听得进意见,别人愿意为他所用。而项羽就不行了,他只听一个人的,其他人的话根本就不听,他只是逞个人之勇,结果身边的人都跑到刘邦那儿去了。球场就是战场,它需要众人的团结,而不是个人之勇。
刘邦这点就比项羽强多了。”嵇好高调发言。
……
辩论会进行得如火如荼,学生提出了很多新奇的论据。两位组长就同学们提出的理由进行了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
正方:刘邦比项羽更适合做国家足球队主教练
理由:人缘好,灵活,跑得快,虚心听取意见。
反方:项羽比刘邦更适合做国家足球队主教练
理由:礼贤下士,自身素质高,对工作投入。
辩论结束了,我的目的也达到了。我说:“同学们,大家看,我们黑板上正、反方所写的观点,其实就可以作为论点。它紧紧围绕刘邦和项羽谁更适合做国家足球队主教练这个问题阐述了自身的看法和立场,在议论文中这样的句子就被称为‘论点’。”
学生点头,似乎有些明白了。“那么,什么是论据呢?”学生问。
我说:“论据不就在黑板上吗?组长在黑板上总结的理由就是用来支持论点的东西呀,换句话说‘用来证明论点的事例或者道理就叫论据’。同学们刚刚激烈的辩论过程就叫作‘论证’,因为你们是在利用论据来证明中心论点。”经过这样一个环节,学生对议论文相关知识理解得更透彻了,在此基础上,通过全班讨论,关于论据的类型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点等知识的结论,也就水到渠成了。
“老师,那什么叫‘论题’呢?”
“‘论题’就是我们讨论的话题,是一个总的讨论题,它可以有不同的观点、看法、主张等。如我们今天讨论的‘如果刘邦和项羽去应聘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教练,谁最合适’就是‘论题’,它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即‘刘邦’还是‘项羽’做中国国家足球队的教练。”
互动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各种互动,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过程。互动教学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一种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是对传统被动式教学的重大突破。在互动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究相关的知识点,并将“以人为本”作为教学理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需要整合不同的要素,既要发挥出教师的主体,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教”与“学”之间能够形成互动。因此,互动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能将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反馈给教师,使教师能够对相关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为学生传授更多、更好的知识点。由此可见,互动教学重点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性,关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创造出更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在互动教学模式下,学生会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教师更应该认真钻研相关知识点,精心备课。对教师而言,互动教学能够对其起到激励和鞭策的作用。
2.双师互动教学的分析
双师互动教学是指由两名教师同堂授课,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两位教师要共同完成备课,并协调好教学工作,所以两位教师通常在教学风格上都比较相似。双师可以是不同的组合,但最终目的都是要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和自身的进步。比如,一名老教师和一名青年教师,老教师的教学经验比较丰富,能够带动青年教师学习,增加其教学经验。同时,青年教师的思维更加活跃,对新鲜事物的了解比较多,可以对老教师的保守教学观念进行补充。因此,在双师互动教学模式下,不仅能体现出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能体现出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师生之间的双重互动。不仅能发挥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性作用,还能为两位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提供交流的平台。比如,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学辩论、教学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法学问题,给出自己的法学观点,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法学学科的教学现状
1.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体现出来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法学学科的教学一般以知识讲解和学术培养为主,所以教学中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师分析讲解法律条文、法律体系、各类法律等,学生被动地听教师分析,注入式的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法学学科课堂教学中,基本是围绕课堂、教材、教师进行的,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能力都得不到很好的锻炼。比如,在讲解“民事诉讼法”相关知识点时,教师主要讲解民事诉讼法内涵、范围、对象等理论知识,而学生主要是背诵记忆这些内容,没有理解相关内容的实质,导致很多法学生不会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法学学科的教学实践性不强
随着全国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确立,要求法律人才要具备更高的专业化水平。因此,在司法考试中,更加注重对学生个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的考查,并要求学生要能够运用相关的法学知识解决各类纠纷。在法学学科的实际教学中,虽然教师会分析一些案例,但分析过程基本是以教师为主,学生能够参与分析的机会很少,从而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比如,在学习刑法中,教师对以下非法拘禁案例进行分析:2016年8月的某天,某旅客列车抵达上海火车站,鸭贩A、B从行李架上将鸭崽卸下,被告人C的妻子D向A、B索要鸭崽被拒绝。C与前来接班的民警小张提出查票,于是双方发生争执,并同A、B以及接车的农民小刘厮打。C和小张以袭击警察和妨碍执行公务为由,将A、B用手铐铐住,强行推上列车的行李车厢。而在列车的行驶途中,C将B暴打致死,小刘则受轻伤。教师分析被告人C借机非法拘禁他人,造成他人伤亡,已经构成非法拘禁罪。整个分析过程都是教师完成的,学生只是听教师在分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法学学科双师互动教学的实践方法
1.合理选择“双师”
在法学学科的“双师”教学中,首先应灵活选择“双师”,两位教师要能够了解彼此的教学风格,这样才能协调好教学工作,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比如,在知识产权法的教学中,双师可由一名法学专业的教师和一名与知识产权相关学科的教师组成,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学科主要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如果课堂讨论中的问题与专利侵权有关,知识产权教师可选择机械、计算机、通信等工科教师。如果课堂讨论的主题与知识产权的全球化有关,知识产权教师则可选择社会学、国际政治学等学科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由法学教师讲解基本知识,再由知识产权教师分析和讲解具体的问题,以便学生能够将法律知识与知识产权知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开展辩论教学
辩论是法学学科交互教学的一种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要求学生要主动参与到辩论活动中。两位教师引导和点评辩论双方,最主要的是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将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造能力体现出来。比如,在某刑法案件中,2015年3月,张某在其所在村上寻衅滋事4次,公安机关在立案侦查后以涉嫌寻衅滋事罪提请当地县检察院批准逮捕。经过审查,当地县检察院于同年7月批准逮捕决定,因嫌疑人在逃而未执行逮捕。2016年4月,公安机关将黄某缉拿归案,并于5月移送当地县检察院审查。经审查,当地县检察院以黄某犯寻衅滋事罪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讼。在本案中存在争议点,有的观点认为检察机关作出的批准逮捕决定属于采取的强制措施,此案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而有的观点则认为本案中是黄某不是由公安机关执行的逮捕,并没有限制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不属于采取强制措施,所以本案受追诉时效的限制。其中一位教师对辩论活动进行引导,另一位教师则观察辩论双方,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针对性的提出学习意见,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在整个过程中,两位教师之间需要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也需要交流,在激烈的辩论过程中,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3.案例互动教学
学生学习法学知识是为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人们生活中的一些纠纷问题,通过分析案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并提高学生利用法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某知识产权法案件中,2015年5月3日,西湖龙井协会在某店铺购买一份礼盒装的茶叶,礼盒中有两罐茶叶,外包装完全相同且印有“西湖龙井”字样,但包装上没有生产厂商、生产日期和批次等信息。西湖龙井协会认为该店铺侵犯了协会的注册商标专用权,并向法院提讼,要求店铺赔偿5万元的经济损失费。在此案例分析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案例中涉及哪些法学知识和知识产权知识,并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思考西湖龙井协会的诉讼要求是否合理,说出自己答案的依据。在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过程中,教师能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也能受到教师的启发,从而使双方都能有所进步。
4.演讲点评教学
演讲点评教学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主题演讲活动,阐述自己的论证思路,双师则在适当时将自己的理解分享给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引导和点评,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同时促进双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比如,教师以民法为主题创设情境,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在二孩家庭发生离婚纠纷时,就抚养权的归属问题进行演讲。学生在演讲过程中要有明确的观点,并用相应的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然后,双师点评学生的演讲,并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二孩家庭出现离婚纠纷时,法官会综合考虑抚养人的生活环境、经济条件、孩子的生活习惯等因素,以保护未成年权益为原则,将抚养权判给相对更利于孩子成长的一方。通过演讲点评的方式,能确保师生之间的互动,而在点评学生演讲时,双师之间的互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语
在法学学科的教学中,采用双师互动教学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法学理论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法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法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应灵活选择“双师”,并合理运用辩论、案例分析、演讲点评等互动方式,以提高学生的法学综合能力。
作者:杜慧 单位:武汉东湖学院 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红艳.卫生法学双师多态同堂教学法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3):64-65.
[2]杨杰辉.研究生诉讼法实施双师同堂协同教学探索[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86-90.
[3]银红武.美国法律院校双语教学及其借鉴[J].时代法学,2016(3):115-120.
关键词
积极参与;品德与社会;高效课堂
“不学礼,无以立。”故而,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教学尤为重要。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出高效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是每一位小学品德教师应当着重思考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高效开展“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必须要成功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丰富知识储备,优化自身行为,从而达到明辨是非、知行结合的最终教学目的。接下来,笔者将从角色扮演、组织辩论以及开展实践三个方面入手,谈一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进而建构高效的教学课堂。
一、角色扮演,激感
教师引导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不能只让学生死记硬背教材上的知识点,而是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学生将教材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在无形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充分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进而取得预计的教学效果。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中《我想要我能要》这一课的内容时,没有直接给学生讲解有关“我能要和我想要”的一些教学内容,而是通过讲述一个有关于“我想要,我能要”的事例,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联想自己想要的物品,并进行故事中角色的扮演,换位思考,引感体验,进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先给学生讲解了一个事例:琳琳的眼睛近视了,虽然家庭很困难,但妈妈还是决定带琳琳去眼镜店配眼镜,挑选时有一副220元既经济又实惠的眼镜,省吃俭用也能买得起。但是琳琳看中了一副420元的镜架,质量跟220元的差不多,只是外观比较好看。我派两位学生分别扮演琳琳和妈妈,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心中对不同角色的感知,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距离。角色扮演中,学生充分地展现出了琳琳想要漂亮镜架的心理和妈妈十分为难不愿购买昂贵镜架的心理,这就使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类似的事例有了充分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谅他人、换位思考,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组织辩论,明辨是非
我们知道,很多是非观都是在不断地思考、表达,甚至于辩论中形成的。于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应当组织学生就某个品德与社会问题进行辩论,让学生在不断的思索和有所依据的辩论中,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为后续的教学奠定基础。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心中的110》这节课的内容时,没有直接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内容,而是通过设置一个场景,让学生根据场景中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根据观点的不同将他们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所设置的场景如下:在上学的路上,小丽遇到一个从公交车上下来的陌生人向她问路,并说自己是小丽班主任的朋友,找小丽的班主任有很着急的事情,那么小丽应该带陌生人去找班主任吗?我让同意带陌生人去的学生坐在左边,不同意的坐到右边,分为两个小组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也就增强了自身的是非观念。在辩论赛中,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并在不断地思考和发言中树立了自己心中的是非观,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危害自身安全的,这就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开展实践,知行结合
实践是检验一切知识的最终手段。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组织学生适当地进行实践,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和道德评价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我在讲解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中《我的劳动感受》这节课的内容时,就带领学生学习了相关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劳动体验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检测自己,达到知行合一。我要求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的学生布置了不同的劳动内容:第一小组打扫教室内的卫生;第二小组摆放桌椅;第三小组擦干净桌椅;第四小组将黑板上的粉笔末擦干净。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充分体验劳动的乐趣,再开展与之相关的一些教学活动,就能达到知行合一的最终目的。通过让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也有效地检验了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体会了知行合一的乐趣。由此可见,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升华自身的素养。此外,有效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将所学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作者:孙平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浦头镇高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