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6:34: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生态的重要性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城市的发展,新型城市化成了当今中国发展的趋势,但如果在城市建设中没有考虑生态系统对城市的重要性,那么在人类文明进化史上未必是一件好事,如果在城市总体规划中,保留足够的绿地空间,使城市的生态多样性得以存在,即在城市建设中绿地面积占城市的一半以上,重视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园林绿化,重视生物物种的丰富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那么城市化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必然还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并受到人们的热爱。
一、城市建设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人类居住的城市环境与自然界有很大的差别,集中表现在人工造成特殊的城市小气候,城市化的加快,使所在生物物种受到了较大影响或破坏,适应能力差的物种种群缩小或灭绝。另外在城市建设中,往往会引进外来物种,合适的外来物种能丰富本地物种,但有的物种会很大的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虽说城市多种多样的小气候,适于很多生物物种的生存,进而丰富了本地的生态多样性,但城市的人造恶劣环境也为很多物种的自然选择增加了相当大的困难,并产生了一定数量的变异物种,这样也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并产生了新的生态平衡,但这种平衡是脆弱的、不良的、短暂的。因此鉴于人造城市形成的小气候对生态多样性的影响,我们有必要在进行城市规划建设中要尽可能避免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一方面扩大绿地面积,建设完整丰富的城市绿化体系,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确保城市建设朝生态平衡健康发展。
二、建设多样绿地系统,保护物种多样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在城市建设中,要想维护生态平衡,必然要首先建设多样性的城市绿地,如公园、植物园、苗圃、小游园、道路绿化带、防护林等。公园是城市绿地中最常见的模式,造山理水,形式多样,强调意境、情趣,注重诗情画意,创造出了丰富的生态环境,为各种生物物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对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休憩娱乐场所祈祷的重要的作用。植物园是城市植物多样性的基地,既是植物科研基地,也是植物种质资源基地,在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城市在建设规模扩大时没有考虑植物园的增加,这对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极为不利。多样的生态环境为不同的生物物种提供了生长繁衍的场所,在客观上对生物物种起到了保护作用,是维持城市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
三、城市生态系统是本土特色和生物物种丰富的和谐统一
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域不仅气候差异大,水质土壤变化也很明显,这必然造成各地的生物物种的差异,那么如何结合地域特色搞好城市绿地系统,使城市绿地系统既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又有本土特色呢?
第一,在城市绿地建设中,选择乡土树种及植物作为主要或基本造景材料,因为乡土植物既能很好地反映城市所在地域的植被特征,是城市具有鲜明的绿化特色,充分反映地方特色,又能很好的很容易的维持生态平衡,如果在城市绿地建设中不努力开发利用本地植物物种,而是为了单纯的为了增加植物物种多样性引进外地物种,必然会不同程度的破坏城市的生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景观设计已经成为一门学科被人们重视和接受,与以往的景观设 计相比,现代景观设计发生了质的变化,现代景观设计更加注重景观的生态性与环保性,而且现代景观设计的创作对象多数是人们的生存环境,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 不仅要强调艺术性,还要思考生态性,只有这样才能为人类营造一个温馨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本文针对景观设计展开讨论,分析了景观设计中生 态设计的重要意义。
一、生态设计的含义
生态学家瑞恩( Sirn Van dcr Ry n) 和考恩( Cow an) 在1996 年提出生态设计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应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剥夺利用,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环境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观念即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渗透到设计过程中使设计师在塑造物质、能量时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完整生态系统,而不是“人类中心论”或“自然决定论”,设计的最终目的( 预想的需要或欲望) 是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 minimumdesign)。
景观生态设计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含义。狭义层面是指以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的景观设计。它注重的是景观空间格局和空间过程的相互关系。景观空间格局由斑块、基质、廊道、边界等元素构成。广义层面是指运用生态学( 包括生物生态学、系统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等) 的原理、方法和知识,对某一尺度的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这个层面上的景观生态设计,实质上是对景观的生态设计。
二、景观设计与生态设计之间的关系
景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都直接在改变着我们身边的环境,而这种改变又因工程的大小而对环境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景观设计师虽然不能完全以科学的眼光看待设计,但是设计师必须了解科学,了解生态,在景观设计中形式和视觉的美感固然重要,但是设计师也不能在景观设计中只讲究形式和视觉的美,也要考虑到这个设计方案会不会对环境和生态产生破坏,一个对生态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景观设计作品一定不是一个好的作品,这样的作品是有很大的缺陷的,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设计。举个简单例子,如果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不考虑当地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为了追求形式和视觉的美而在北方地区的景观设计项目中,在植物配置的时候选用南方的常绿阔叶植物,这样的设计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也是不科学的。
在景观设计中综合的进行环境和生态分析,努力把我们人类生活的环境改造成美丽而又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的居住环境,设计师的作用是把那些不美的环境,遭到破坏的和存在缺陷环境,运用设计的各种手法,把它们改造成既生态又美丽和能够更加适合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生长和生活的环境。
三、当代景观设计的生态设计原则
3.1尊重自然
自然有其自身的演变和更新规律,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复能力,生态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的能动性来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增强场地的自我调节能力,发展可持续的、生态的当代景观。
3.2最小干预最大促进
景观设计总是在一定场地上进行的,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环境必然会产生干扰。生态设计就是要尽可能减小对场地的扰动,并努力通过设计的手段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利用和能量循环,维护场地的自然过程与原有生态格局,增强生物多样性。
3.3 4R 原则
“4R”即Reduce、Reuse、Recycle 和Renew able。“Reduce”减少对各种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谨慎使用可再生资源;“Reuse”在符合工程要求的情况下对基地原有的景观构件进行再利用;“Recy- cl”建立回收系统,循环利用回收材料和资源; “Renewable”利用可回收材料与保留下的资源,创造新的景观,服务于新功能。
3.4以科学技术为指导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充分利用当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为景观生态设计服务。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利用高科技技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利用高科技材料以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借助科技创造高技术的景观。
3.5艺术功能相结合
设计是一门艺术的学科,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设计师应当以现代艺术的思想理解现代景观的生态设计,以此来创造即饱含艺术美感,又满足社会功能的现代新景观。
四、当代景观设计的生态设计手法
4.1对场地的处理——保留与再利用
充分尊重场地历史和现状特征,保留场地的原有元素,对原有材料再次利用。这种处理手法让场地诉说历史的同时,节省了材料,也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了对场地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无疑是一种生态的设计手法。
1972年,在主持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的景观设计时,设计师理查德·哈格( Richard Haag ) 从公园的现有条件出发,保持原本地貌,并选择性保留了基地中的旧工业设备。一些气压、水压设备则被刷上了红、黄、蓝、紫等鲜艳的颜色,有的覆盖在简单的坡屋顶之下,成为游戏室内的器械。工业设施和厂房被改建成餐饮、休息、儿童游戏等公园设施,这些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丑陋、肮脏的工业设备,经过哈格的改造,重新获得了极高的审美情趣和社会价值[ 5] 。
4.2对材料的处理——循环利用与生态优先
以本地材料为主,倡导使用绿色材料。材料选择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是材料的耐久性; 其次考虑的是材料使用中只需要少量维护或者维护中对环境影响较小。另外,应该尽量使用本地材料。因此,设计师应该力求寻找一种耐久性长,本地生产的、低维护性、低能耗的材料。
材料内含能量( embodied energ y ) 与原料的开采、制造过程和方法、运输距离的远近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使用本地材料不仅可节省运输所需的时间及相关金钱的花费,还可大大减少对异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及相关运输路途中对环境的污染[ 6] 。生态透水材料的使用就是生态优先的体现。城市中大量的硬化材料有两大缺点: 不透水、吸收和储存热量能力强。这两大缺点造成城市地下水源得不到补充,下雨时城市的雨水系统的压力巨大; 热岛效益增强,对城市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而生态透水材料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两大难题。
4.3对生态资源的处理—— 经济高效与科技创新
任何一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都给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以不可再生能源引起的环境影响最为严重和显著,而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则是改善环境、保护资源的有效途径。降低能源需求,减少能量消耗,使用高效节能技术,使用可更新和高效的能源供应技术,是利用清洁能源及节能的根本原则。1983 年彼得·拉茨在卡塞尔市建造了自己的住宅,这是一处以太阳能为主的生态住宅,这一住宅也为他赢得了相关建筑奖。在其设计的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水是循环利用的。污水经过处理后汇集了收集的雨水,引至工厂中原有的冷却槽和沉淀池,经澄清过滤后流入埃姆舍河。原工厂的旧排水渠改造成水景公园,利用新建的风力设施带动净水系统,将收集的雨水输送到各个花园,用来灌溉。整治后的埃姆舍河段成为了一个长条形水池,干净的水被循环利用。
4.4对垃圾的处理——变废为宝再生利用
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出发,通过对材料和资源的再生利用,将改造后的“废料”塑造新景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新材料的需求,减少对生产材料所需的能源的索取。彼得·拉茨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中,在这里场地上的工业废料被循环使用,如砖被收集起来作红色混凝土的骨料; 厂区堆积的焦炭、矿渣和金属物用作一些植物生长的媒介或地面表层的材料;用铁路护轨整修成新的道路,用49块废置的铁板铺设了金属广场。拉茨将基地中的重新利用,即减少了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也减少了施工中的废弃物,体现了生态的设计理念。
五、结语
生态设计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建立生态功能良好的景观格局,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减少废物的排放,增强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当代景观设计中生态设计应该遵循三大理念:
(1)保护性景观设计
对区域的生态因子和物种生态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原有自然环境的破坏,以保护良好的生态系统。设计师利用生态的设计方法,减少人为干扰因素,保护着基地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基地生态系统,使其更加健康的发展。
(2)恢复与促进性景观生态设计
一般说来,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和逆向演替机制。生态环境除了受到自然因素的干扰之外,还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用景观的方式修复场地肌肤,促进场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成了当代景观设计师的重大责任。面对满是创伤的场地,设计师首先考虑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生态的恢复,即使面对未被破坏的场地,也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景观设计的方法促进场地生态系统的完善。
(3)补偿性景观生态设计
在设计中运用科学手段,探索更适宜在景观中应用而又能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设计手法和景观元素,有意识地为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是一种以景观形式对自然进行补偿的设计过程。现在,设计师们已经通过科学技术尽可能的减少了可再生能源的消耗,而开始大量应用自然界中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以适应现代生态环境。生态设计的目的是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维持物种的多样性,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公众生态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生态设计的理念将日益深入人心,并不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对生态设计理论的深入和对设计手法的探索与拓展也必将更进一步。而在我国逐渐步入节约型社会的同时,景观设计师应该通过对生态理念的理解,遵循生态原则,使得人居环境逐步走向生态化,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引言]:我国将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的方针政策,发展现代林业很好的契合了我国的发展战略,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具有极好的生命力。我国现代林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积极转变现有的发展模式,同时不断提升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将城乡差距进行有效的控制,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产生背景及其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自然资源相对困乏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从而衍生了许多次生灾害,例如水土流失现象严重、雾霾天气的加重、气候异常等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反思,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如果人们再继续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过度采伐,将会对整个森林系统造成恶劣的影响,这将成为未来经济快速发展的绊脚石,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建设现代生态林工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只有大家一起努力,才能有效地保护好生态、资源,同时还要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在对林业资源砍伐以满足林业市场需求的同时,及时做好优质种苗的种植工作,既可以促进林业行业的健康发展,又可以达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建设。
2、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问题概述
所谓的生态林业工程主要是指结合生态学、林学和相关的生态控制论原理,对自然资源的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现状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将各种生物种群进行人工匹配结合的生态系统的工程。主要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现有的生态环境。它是目前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如今人们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断的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造成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在发展的^程中,人们要不断放慢步伐,在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寻求平衡,如今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3、如何进行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
3.1 加强保护森林资源
第一,要加强资源的有效管理。并积极有效的做好林业地区的征地占地用地的报审工作及其核批的工作服务,同时要服从于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的需要。第二,要加强森林的防火意识以及工作的需要。各个部门应进一步重视森林防火工作的实施,同时需通过多种模式与方式对森林防火知识进行全面的宣传,提高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学习森林防火知识。并且可以把森林的防火工作纳入年度业绩的考核内容,制定森林防火的责任,健全森林防火的各种机制。最后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损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的惩罚力度。严厉查处森林的火灾肇事者,根据后果的严重性分别作出相应的处罚,情节特别严重者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决不宽容。要不定时的开展专项的、秘密的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以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
3.2创新现代林业发展的相关科技
对林业科技进行不断的创新,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内在要求,对于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良好转变具有积极的作用,增强绿色增长的动力。加强林业科技的应用效果,首先需要对现在能使用的林业科技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对林业科技体系进行全面的建设工作,并将其进行有效的推广,同时在各级林业区域进行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的健全工作,这样能够对现代林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强化,并且对现代林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其次还需要对现代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和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进行有效的拓展和创新,增强林业服务体系的良好应用效果,从而不断增强现代林业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再者还需要对现代林业的管理规范进行有效的制定,并严格按照具体的管理规范进行现代林业的发展工作,这样能够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3.3增加多元化资金投入
技术研发资金的持续投入是林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支柱和基础,增加林业技术创新资源的来源是我国林业技术创新的首要解决问题。因此,我国林业部门应在适当和稳定的增加政府资金投入基础上采取不断的自身投入措施,如风险投资、银行贷款、企业融资等,充分有效的解决缺乏林业技术创新资金不足困难。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针对于林业技术创新产业应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引导职责,给予更多的政策性帮助,有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各部门加强林业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调动。
3.4加强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政策指引
在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过程中,应从中央、地方政府和政策方面对生态林业工程的发展进行指引,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创建出令众人满意的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在现代生态林业的建设中,尤其是牵涉到退耕还林、放养生物等措施,以及与之有关的生态防护型的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会影响到地方上的一部分人的利益,那么,在具体的林业工程进行实施的时候,受到利益影响的地方人就会与林业工程的实施产生利益冲突,林业工程的建设实施就会受到阻碍。任何计划不管设计的多完美,在实施的时候总会有预料之外的困难发生,就算是政府已经制定好的政策在社会上实施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要加强中央、地方政府的政策指引,积极解决各方面的利益冲突等难题,使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实施顺利进行。
结语
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是我国在建设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做好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各项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对林业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促进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中图分类号:TP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301-01
一、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林业生态工程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它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进而形成一种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
纵观我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洪水、沙尘暴、我国南方冰雪天气等等,洪水的背后是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沙尘暴的背后是土地沙漠化;南方冰雪天气的背后是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加。事实上,不止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危机,当前全世界同样普遍存在洪水、沙尘暴、极端天气等等生态危机。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每种生态危机都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相关联。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只注重林业的经济效益的发展,忽视了林业生态建设,过分的砍伐森林,极大的破坏了林业生态环境。当林业生态环境被破坏后,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等一系列问题的不断涌现,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林业生态建设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林业生态建设,能够保护好植被,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环境,美化城市环境。所以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林业的经济效益,更要注重林业的生态效益,注重对森林的保护和维护。
二、生态林业建设的策略
1、转变林业生产观念
要推进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决定》指出:“林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我国林业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变革和转折时期,正经历着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建设要承担改善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战略步骤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生态需要和森林功能,划分生态功能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培育和保护不同功能的森林资源。在生产组织和技术措施上,应调整生产技术规程,使森林植被建设由注重取材的经营行为向森林生态系统经营转变,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体、乔灌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提高生态建设的质量;同时根据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的多种功能利用实际,加大科技研究和成果推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让经营者能够便利快捷地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知识和经济效益。
2、通过抓改革来保持林业发展的活力
要按照现代林业的经营思路,以要素市场为平台,以森林资产为纽带,以盘活森林资产、吸纳社会资本、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林业积极性为目标,大力推进林业市场化经营,切实把林业的改革与发展推向新阶段。一要进一步做好林权发证后续工作,特别是对一些还未明晰产权的纠纷山场,要加大纠纷化解、调处力度,争取尽快发证;对原已发放的林权证经核实确实存在错误的,要及时纠正。二要完善交易平台,进一步加快林业要素市场建设,并充分发挥其市场化服务功能,为林权流转切实做好信息、交易拍卖、变更签证、许可验证、资产评估、抵押注记等全方位服务。三要加快林权流转,要建立林木采伐、种苗供应、科技服务、项目开发、信息咨询等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林权权利人以转让、出租、股份合作、联营等形式,加快林地林木流转步伐,促进林业规模经营。四要在评估平台、交易平台业已建立的基础上,打造先进便捷、周到的社会服务平台,指导发展抵押贷款、森林保险、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下经济等服务,解决林农融资难的问题,降低林业发展的风险。
3、加大林业科研和技术转化资金投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要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并确保林业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效益,则须全面提高林业生态建设的科技含量,把科学技术贯穿到林业生态建设的全过程,做到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科学实施、科学管理和科学验收。当然,在提高林业科技含量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1)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其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
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3)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如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等。
另外,还应把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列入预算,加大林业生态建设的投入,确保足额到位。同时,要有效利用市场机制,广开融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林业建设,不断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重组,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发展优势产品,努力开拓木材林产品的新用途。
4、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保护和建设生态公益林的一项根本措施。
一要加快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以政府投入为主要渠道,同时开通其他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以“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为原则,按照一定的比例,从生态效益的直接受益单位的经营收入中提取资金,通过多渠道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为林业生态建设提供经济支撑。二要对一些重大项目应重点照顾,在多方面给予支持:资金补助、税收优惠等,以促进重大项目的建设速度。三要进一步扩大公益林补偿面积和补偿标准,让尽可能多的公益林能够得到比较高的补助,以保证林业生态建设的速度。
结语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表现。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因此作为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其职能,充分体现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向阳.生态观视野下的林业与生态文明关系[J].林业经济,2012(1).
我国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正在有序地开展,林业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发展的时间较晚,其中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反思和改进,笔者从事林业工作多年,简要阐述以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我国在这一方面发展的现状,并为其提出一些发展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帮助,推动其健康发展。
1发展林业生态工程的必要性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森林对于改善空气环境、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如果森林受到损坏,将严重制约人类的发展,为此,一个国家要重视林业工作。现如今,我国倡导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这种建设工作得益于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在现阶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使其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提供更多的林业产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发展森林文化等多样化需求,让森林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提高[1]。
2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现状
我国林业工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将“生产木材”作为工作的中心,这种工作方向会伤害我国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模式。为此我国开始向林业生态建设方向转变,我国林业建设进入了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坚持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进入了理论发展的快车道,同时,实际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2.1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更加全面化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是一个非常全面的过程,其与多个环节存在着联系,例如其要培育森林资源,保护珍稀树种,在有能力的前提下退耕还林,防沙治沙,保护森林中的野生动物,由此可见,林业生态工程并不仅仅是保护森林和树木,其还要保护与森林有关的其他事物,在林业生态工作方面,这种发展的理念更加科学[2]。
2.2注重可持续发展
我国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维持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这标志着中国林业从此进入了在明晰思路指导下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我国能够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减少树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推动我国的林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3新形势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举措
3.1注重与人们生活紧密结合
我国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国民带来福利,让人们获得更好的生活,因此,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其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联系,优化人们的消费结构,让人们的生活中减少木材的使用,让更多的树木得到保护,政府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提高人们的林业保护意识,在生活中积极参与树木的种植和保护工作,通过这些措施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质量,这样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将会实现质量上的提升,其将赋予林业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以新的内涵,极大地丰富着林业建设的内容和形式[3]。
3.2稳中求进,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
在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我国应当坚持稳扎稳打的战略,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而不是照搬西方国家的工作方法,因为我国的国情与其他国家存在差别,贸然学习必将不会取得好的结果,为此,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发展。同时,还要注重跨越式的发展,这两种要求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当我国的能力允许时,要加速发展的步伐,没有林业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速度就难以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相适应,而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动因就是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稳步推进。因此,要在“稳中求进”,提升建设的质量,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林业的特殊要求。
3.3提升人们周边的环境质量
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比较特殊,在注重发展经济的同时,忽略了其他环节的建设工作,造成人们的幸福指数较低,解决这种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提升人们生活周边的环境,让环境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政府相关部门要正确地处理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保证发展和治理同时进行,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并不是只保证群众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还要为群众建设一个山青水秀、鸟语花香、街道整洁的环境,从而让人们居住得更加惬意,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国的任务非常重,既要保证经济建设取得好的成绩,又要保证环境建设符合人们的需要,林业生态工程要服务建设工作大局,努力提升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让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考虑和进行决策,在大力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还要培养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形成爱护生态环境的社会道德,通过多种举措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
4结束语
总之,现如今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各种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国还有许多路要走,在林业建设工作中,我国需要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要注重生态工程的建设,提升发展的科学性、有效性,让林业工作更好地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我国优秀的森林资源,从而更好地保护地球。
参考文献
[1]王洪军,黄石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经验与问题[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01):33.
1.1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促进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的需要。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要依靠全体社会成员从认识到实践的共同参与。诚然造成生态环境的问题引发生态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不健康的经济增长方式、人口迅速增长等,但从深层意义来看,引发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则是由人们错误的价值观造成的。因此,实现美丽中国美好愿景,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前提是必须转变市民的价值观念,必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念———生态文明观。通过培育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将人们对大自然的态度从传统的利己主义价值观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因此,加强市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是实现美丽中国美好愿景的内在需要。
1.2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新时期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需要。对于一个城市来讲,城市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人才、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和辐射能力,在全球化的今天,具备这种能力无疑是重要的,然而更为关键的是这种聚集和辐射能力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我国有些城市为了短期实现上述生产要素的聚集,不惜以牺牲环境来换取资源优势,也确实收获了很多的短期利益,一旦这个城市的环境恶化到一定的程度,不再具备生态优势时,就不可避免地面临人才、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流失,城市竞争力也就急转直下。因此,从长远来看,加强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培育全体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城市环境、资本、人才、资源的良性循环,是保持城市长期繁荣发展和竞争力的基本条件。
1.3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促进市民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水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市民个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人通过社会实践,从自然、社会和自己的关系中获得解放而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根据的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对市民生态意识的培育就是帮助市民树立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导下树立人与自然平等互利的关系,进而在实践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目前市民生态文明意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生态环保知识缺乏,关注度低。通过调研发现,目前信阳市民对生态环保知识的知晓程度和认知广度均处于较低水平,进而导致他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也不高。大部分市民低估了自己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城市环境有直接且重要的影响。当前,信阳市民对经常宣传、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垃圾分类、节水节电、大气污染、噪声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的关注度较大,但是对土壤酸化、荒漠化、野生动植物锐减、全球变暖等离市民自身生活较遥远的问题关注度较低,甚至对这些常见的污染状况产生的原因及防治都不了解。根据2014年环保部《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中显示,公民对雾霾的了解程度高于80%,然而对环保举报电话知晓度却低于50%。正是由于市民生态环保知识的缺乏,对环境问题关注度低,就会有意无意地做出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2.2环保行动滞后,参与度不高。根据调查发现当前信阳市市民对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参与力度不高。在环境保护方面,市民“怨多行少”的现象比较严重。比如,信阳市在2016年开始了市区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第一期工程就建了覆盖全市范围的51个服务点,但通过笔者走访发现,自行车的利用率还是很低。市民对“绿色出行”的理念非常认同,认为骑自行车“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城市的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在减少城市交通堵塞的同时还能锻炼身体,但问到“是否准备使用公共自行车上下班?”时,大部分市民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骑自行车上下班还是有诸多的不便,还是觉得自己开车方便。市民环保行动滞后还表现为大部分市民对他人污染环境的行为很不认同,很鄙视他人的种种破坏环境的行为,但是却对自身要求过低,经常为自己的不良行为找借口。
2.3生态消费意识淡薄,浪费行为严重。随着经济发展,物质生活也渐渐丰富起来,伴随而来的就是不知不觉的过度消费问题。比如每年不断被刷新的“双十一”单日交易额,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一下,我们产生的这些消费中理性消费的比重占了多少。根据调查很多人在网上买的日用品如榨汁机、酸奶机因为清洗麻烦只用一次就扔掉,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自己因为冲动消费而后悔的文章比比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市民们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还是以享乐主义为上,他们在贪图自身享乐的同时忽视了过度消费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同时也会产生过量的垃圾,进而也加大了对环境净化能力的压力。如果不提高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消费观,浪费现象就难以根除。
3、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有效途径
3.1加强教育、完善生态环境知识体系。培育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加强生态环境教育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加强学校生态教育,要将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贯穿到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课堂上,让孩子们形成一个系统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第二,要加强社区生态教育,通过居委会以及各种社区组织,组织各种类型的生态环境知识小讲座、小座谈会等各种形式的学习宣传,让广大社区居民都能掌握基本生态知识;第三,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环境教育培训,领导干部是城市发展的掌舵者,要让他们通过各种针对性的培训对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进而提高他们在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决策水平。
3.2加大宣传、普及生态环保知识。现在社会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对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非常大,我们在进行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工作中,可以通过电视、微博、微信等市民利用率较高的媒体,结合每年的国际湿地日、保护臭氧层的国际日等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日,通过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制作视频等方式给市民普及湿地保护、臭氧层的保护、濒危动植物的保护等相关的生态环保知识,潜移默化地培养市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也让他们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事业逐渐地从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支持进而积极地参与其中。
3.3倡导绿色消费、形成新的生态消费理念。绿色消费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倡导市民绿色消费首先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市民们了解过度消费给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后果。通过宣传建议他们少购买一次性用品、购买家用电器时要注意能效标识、购买水流小的淋浴喷头、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等开始,将生态消费的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市民调整自己的消费习惯,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生态的正确的消费观念。
3.4完善政策法规、规范生态文明意识的行为。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是解决市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第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要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的位置,用政府权威保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进行;第二,完善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通过设定支持某些行为、鼓励某些行为、禁止某些行为等多种模式,来明确引导市民做出符合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行为,要让行政力量和法律力量形成合力来保障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工作顺利进行;第三,加强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执法力度,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为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营造良好秩序。
作者:吴昊 单位:信阳农林学院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is through the control of urban land use and spatial variation to indirectly specific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ociety, the use of eco-design can promote the harmony and unity of the entire urban space and the environment in urban planning.Key words: city planning; eco-design;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在城市化过程中,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甚至破坏,特别是原有的生物群落大为减少或者不再存在。诸如森林面积减少、沙漠扩张、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气候旱化、洪水泛滥、环境污染及人口膨胀等,都是生态平衡失调的表现。为了保持良好的城市环境与防治污染,必须把建立适宜的城市面积园林绿地系统列入规划之内。
1.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1.1生态环境的破坏
随着城市规划建设的日益发展,城市中出现了许多大中型企业。在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一些工厂都建在了市区之中,在每天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废气,给城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虽然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作用却是微乎其微的。
1.2生态环境的布局居民生活质量的好坏不单要看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设施的完善程度,还要看其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具备健康的生态环境。一个城市是否适合居住不能只看城市的规模和建筑,更主要的是看有没有合理的布局和健康的生态环境。我国现在的城市规划建设在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强烈的冲击。虽然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如水土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并对大型和重要建设项目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制定水土保持方案。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论是具体部门还是领导都对此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了法律法规不能得到具体落实。
1.3城市规划的随意性
如今的城市建设中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法律,然而当前的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经常被改变,随意性很强。具体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3.1发展变化存在于任何事物之中,没有一成不变的。
1.3.2地方政府高层领导的更替。
1.3.3利益驱使。首先是来自于地方的,地方领导们为了寻求财力多数都热衷于土地出让,这些都牵涉到了城市的规划建设。其次就是个人利益,有少数人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操纵或诱导规划的调整,从中牟利。
1.4安置房问题随着城市规划建设的迅猛发展,致使城市周边大量的土地被占用,村民失房失地,急需安置,于是出现了村民安置用地和安置房。由于土地资源少,从而导致了安置房建筑密度过大容积率过高的现象。因为起点低、标准低、环境差,所以很快的会演变成城市中的新“贫民窟”。这样的现状也就充分的证明了地不能再批,拆迁安置应该转换为货币形式,并力争让拆迁户得到长久的生活保障。城市规划建设只有以相同的高起点、高标准为目标,才能更好的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城市规划生态设计要求要把生态的观念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融入到设计创作中,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与作用,以及保持、维护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自然生态过程循环再生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1遵循大自然生态制衡、循环再生与自我调节规律,用生态观念去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2.2将自然融入城市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并得以延续。2.3以环境为本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而环境质量的优劣又是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来评价的。2.4合理布局、注重节能、低耗、无污染。
在规划设计时要力争做到布局合理,并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地质条件以及长远发展的要求。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要坚持环境保护原则,从源头避免建筑材料造成的化学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3. 城市规划生态设计体系
3.1城市功能区划分和布局
城市功能区的划分从空间结构产生,以满足生态系统的环境服务、生物生产及文化支持三大基础功能为目的,并与周围的空间格局相联系,形成规划区合理的空间格局,实现生态环境条件的改善、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规划区可持续能力的增强。
在生态理论指导下,根据各功能区所需条件、居民的心理生理要求等,合理安排功能布局,比如居民区附近应安排相应的学校、商场等以满足人们的配套需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的集聚效应及物流、能流的高效流通,同时展现一定的城市文脉及满足人们对艺术与美的追求。
3.2文化生态建设
城市文化功能的发挥决定着城市的品位与内在价值,也是增强城市竞争力、吸引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何将城市的特色资源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创造出一种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城市文化,这是搞好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失去即成千古遗憾。既要保护原有文化资源,又要体现时代特色,做到在协调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协调,不断创作出有地方特色、时代特征,有整体美感的城市建筑群。
3.3社会生态规划
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程度是生态城市体现对人关怀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应包括对人从生到消亡整个过程的关怀,这既体现对人在正常生活状态下的关怀,更能体现人在需要帮助时得到的关怀,同时,也要体现在社会性、自然性灾难时有安全保障。社会服务保障体系应包括每万人医生数、社会保险普及率、每万老人“托老院”数、社会安全应急措施完善程度、特殊人群受益率等。其次是健全社会管理机制。社会管理机制健全是保证生态城市稳定、民主、安全的重要方面,没有完善的社会管理机制,生态城市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也不可能顺利运行。
3.4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内部的绿化空间的规划应重点考虑,做为人文理念的基础及支撑。城市空间有限,应充分利用空间进行多层次绿化,乔、灌、草复层绿化体系以及垂直绿化,将绿化与建筑结合起来,并合理选择和搭配植物种类,将城市建在绿地中。合理的绿地规划才能有效发挥其生态意义,绿地斑块与生态廊道共同组成城市生态基础,并融入整个区域绿色生态网络系统。
3.5城市基质
一、城市生态系统中园林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也,因此,城市园林建设有其必要性。尤其在当前人们对生活条件以及居住条件要求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就更加需要我们加强城市园林建设,以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导向,加强对城市风景的美化,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园林建设以绿地为核心,有效利用园林绿地,合理进行园林布局,维护生态平衡,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园林建设的生态学原理
首先,关于城市生态园林的涵义。一般来讲,城市生态园林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就是地域空间,简单来讲,就是城市生态系统可以影响到的范围,不只只局限于城市,也包括其近郊以及远郊地区;其二,就是指城郊的绿地、公园以及林地,其形成自然群落,通过生态作用,使得城市生态环境中的不良因素所消除。
其次,关于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关键。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中,其关键环节就是利用生态学原理,设计好绿地群落的配置,做好城市园林的总体规划,做好对城市绿地植物生态效益的研究。
三、城市园林建设中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渗透。在城市园林建设中,设计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城市园林建设的视觉效果,却严重忽略了环境生态效益的重要性。在各地的园林建设中,大多数都缺乏合理的理论依据,一味地追求气派、图案或者是面积,对于居民本身的实际需要却根本没有考虑到,甚至于出现极为不协调的塑料仿真植物。
(二)缺乏环保意识和绿化意识。大多数普遍都认为,城市绿化是政府和环保部门的责任,所以,导致很少有市民参与到园林建设当中来。而且一些市民或者是企业违法占用绿地的行为时有出现,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态园林的整体效果。
(三)种植条件不符合要求,园林养护管理意识偏低。在城市园林建设中,通常都是利用一些城市的废旧垃圾或者是城市废料等来进行地基的填充,而这样的地质条件本身就与植物所需要的生长条件不符合。与此同时,在园林建设完工后,缺乏对植物的养护管理,即使植物存活,也会由于各种养护不善的问题,而导致植物死亡。
(四)植物质量不合理,缺乏对植物生长特性的了解。在城市园林建设中,一些植物苗其本身的质量就参差不齐,不仅影响了绿化效果,而且不易于成活,还有就是对植物的生长特性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一些施工企业盲目引进外来物种,不仅降低了成活率,而且极易发生病虫害现象,进而大大影响了园林的整体效果,无法达到人们所要求的生态环境。
四、城市园林建设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城市园林建设中,要对城市实际需求作为人手点,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回归自然,享受自然。尤其是在当前,大自然被人类改造的面目全非的情况下,就更加应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一种理性的方式,通过城市园林建设,来弥补大自然美的不足和缺失,科学地进行城市园林建设。
(二)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为的物质财富在不断地增加,人们的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因此,在园林建设中,要物质与精神的同时发展为导向,创造出更加适合人类生活居住和工作的舒适环境。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城市的园林建设中,要科学的布局,城市园林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需确保城市建设的整体性。
五、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园林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合理配置植物。在园林建设中,要考虑到植物的不同的生活习性,合理配植植物。另外,还要考虑到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合理进行乔木、灌木以及草本植物的搭配,全面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
(二)加强园林建设与生态理论的结合。在园林建设中,要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结合园林生态理论,科学进行园林布局,优化园林结构,坚持生态平衡的基本原则,以城市整个生态环境的效益为基础,使得大自然与城市建设保持相融性,提高土地的使用率,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提高园林景象与城市的统一性。
(三)注重植物的多样性,促进植物群落的形成,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城市园林建设中,要注重植物栽植的多样化,全面考虑到不同植物的缺点以及优点,进行各个物种之间的合理搭配,可以提高城市园林的整体效果,提高园林的稳定性。
(四)注重植物地方特色,做到因地制宜。要心理选择当地的植物物种,创造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出不同城市的不同特色,一方面,使得苗木更加地适合于当地的生长期环境和特点,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利于植物的成长;另一方面,选用本土特色的植物,提高了植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提高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体现了园林建设的本土特色。
六、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体现了城市个性,突出了城市建设的品位。通过城市园林建设,使得城市文化的内涵不断地充实和丰富,充分体现了城市建设的个性,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此同时,还使得城市的投资环境得到优化,增强城市建设的人文性和艺术性。
其次,加强对城市环境的改善。城市生态园林建设作为城市建设工作的重要体现,一方面,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满足了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环境卫生状况和城市气候,使得城市景观得到美化,提高了城市绿化覆盖率,维系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提供了最为重要的保障基础。
2消费教育有利于促进产品设计的绿色制造
设计、生产、消费都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产品的制造由设计和消费决定,制造原料来自生态环境,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会产生能耗以及大量废弃物和污染物,同时产品在废旧之后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联合国在《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全球性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特别是在工业化国家”。我国是制造大国,制造业总体规模在世界名列第四位,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国GDP的50%左右。然而,我国并不是制造强国,中国制造业主要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基础之上,产业竞争力弱,比较优势低。这种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如物料废弃物、能源废弃物、产品终结后的废弃物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目前,许多产品生产商家缺乏环境意识或环境意识不够,导致资源过度利用,以资源的高消耗换取短期利益,从长远来看,不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经营。对生产经营者开展消费知识、生态环境知识以及商业道德、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消费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通过消费教育,生产商的生态环境知识教育得到普及,有利于提高生产者依法经营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道德责任感。促进企业转变传统的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生产方式,积极开发和运用一些节约资源的工艺技术,以及节省能源和环保型的工艺技术,提高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制造质量,以及降低成本,减少在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另一方面,对产品设计而言,设计引导生产,生产则是产品设计转化为实物的物质保障和重要过程。企业能够树立绿色生产观念是生态设计的重要一环,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例如,近几年在汽车行业兴起的“绿色设计”,汽车除了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污染之外,在制造过程与废弃过程中,都会形成较大的环境负荷,如制造过程中能源的消耗、有机化学物质、有害气体的排放、废旧车体与部件的处理等。这些问题的最终解决方式是低消耗、轻量型的新型汽车设计,在制造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采用新工艺与新材料相结合的方法。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09YJC860026
今天,传播生态的现状已经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传播生态中包含的受众、媒介、经济问题贯穿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始终。这一问题在全国范围的讨论具有宏观发展的调控意义,在具体地区的讨论则更具有实际意义。
将生态环境引入传播学形成传播生态学。以此为基础,对其中各种因素的生态位确定和生态链条关系的阐述,可以明晰传播环境、传播语境、传播习惯、传播方式、接受方式等一系列相关于大众传播实践的连锁问题,并对区域传播的具体实施找到途径。
一、关于传播生态的解析
对传播生态,传播学界许多学者都做出过分析。笔者认为,对一个地区传播生态的研究应该从两个层面做出定位。其一是传播气候,也就是弥散、渗透在该地区的大传播背景。比如流行的传播方式、普遍的传播观念、外来的传播行为影响等因素。其二是传播氛围,即该地区特有的文化、经济、受众等因素凝结而成的具有区域传播特性的多维时空概念。如地区的区域性、地区的民族性、与其他地区形成差异的性征等。这两个层面具有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的能力。在传播气候影响和制约区域传播氛围的时候,会在具体的传播行为和传播现象中得以表征,施加在该地区的传播背景压力导致传播层次的一致性。但同时不可忽视传播氛围的自身调控和抵制作用,对于传播气候它拥有吸收融合与排斥摒弃的自养行为。正是由于这种行为作用,对传播生态度的研究,既要“综合治理”,又要“因地制宜”。以图示为例作进一步说明:
以外部圈层作为传播背景,它的特征具有中心扩散性,从传播的核心区域逐步向外延展,但其传播效果也会随着外散而减弱。
图中A区为传播的核心区域,信息穿透力、传播理念以及传播方法都较为先进,并以不同力度弥散在整个传播空间当中,是相对信息流动最活跃的地区。B、C、D、E四个区域为传播大生态背景下的单个传播区域,它们受到A区的扩散影响,同时又根据所在的不同区域表现出不同的传播个性。
值得注意的是可将B、C、D、E四个区域相对于A区的辐射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区域(如图所示),每一个区域所受到的辐射程度不同传播氛围也不尽相同,越靠近核心区域所受到的影响就越深刻,反之亦然。不同区域之间有时也会形成传播活动,将某些共性体现出来可能形成更大的区域传播生态。
造成上述传播生态内部运动的归因有四个方面:受众、媒介、经济、社会。它们有机地结合并且共同在传播生态中发挥作用。这些作用可以是顺序发展的,也可以是交叉完成的;它们所形成的网状结构编织出传播生态对传播行为作用的各种形态,并富有强力的弹性。
传播生态是实现受众―媒介―经济―社会这一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状态的演进过程。这里“生态”已不仅仅是借鉴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一个整体互动的概念,蕴含受众、媒介、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的内容,强调四者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即实现共同演进、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它是可持续发展模式。一个健康的传播生态,能使人类确立媒介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价值观和资源观,构筑正确的信息传播与消费模式,并建立科学的媒介经营与管理机制。这其中的一个核心观点是构建传播生态的平衡问题。
传播生态平衡实际上是以媒介产品生产和传播为核心的要素的优化组合,包括媒体通过时间和空间反映出来的媒介产品形态、频率频道、人力资源、广告资源,也包括受众支持、信息系统等等。前者可看作是传播生态内部平衡,后者可看作是传播生态外部平衡。这些要素在传者和受众之间乃至这两者与社会经济之间形成动态循,始终处于平衡―失衡―平衡的状态。一旦任何一个要素产生畸变或者消失,将影响整个传播生态的平衡。失衡则直接影响传播生态的生存和发展。这反映出传播生态发展的复杂化趋势。此外,传播生态的多元化与裂变化趋势也应关注。当今世界,媒介的多载体化、传播的全球化以及信息的数字化,是形成多元化传播生态环境的三大原因。而这三大原因实际上就是传播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战略环境出现了变化。
但是,传媒的发展似乎也遵循这样一种规则,即“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姿百态的地理环境为不同地方的人类活动也打上了带有明显地域色彩的印记,处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媒介也是各有特色,媒介与地理的关系则显得密不可分。因此,深刻地认识媒介与地理的关系,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媒介发展的地理格局和生态状况,有助于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当下媒介生存的地理成因以及媒介未来的发展机遇和基本趋势,从而加强媒介建设,修复媒介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进而为建设和打造和谐社会做出贡献。[1]
二、媒介地理学给出的思考
媒介地理学是从媒介学与地理学的交叉边缘地带划分出来的一块小小的学术领地,也是传播学、媒介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搅拌、混合而建成的一座理论大厦。[2]它是以人类同媒介、地理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自主和独立条件的新兴学科。媒介地理学关注和重视特定地域产生的特定媒介形态,及其相同媒介形态中呈现出的不同地理样本,认同和理解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人的不同传播特点,以及不同区域受众对媒介内容会有不同的地理“看”法。[3]
媒介地理学虽是媒介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的产物,但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和媒介学相比,它更注重把媒介现象放到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考察和分析;与地理学相比,它则侧重分析地理的媒介再现以及地理因素对媒介和受众的影响制约。媒介地理学的现实意义在于,它能够激发并促使现代社会构建人、媒介与地理之间的和谐关系。[4]
三、传媒发展失衡是传播生态失衡的重要表现
西部广阔的地理空间资源和媒介集团的数量相比较很不平衡。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西部媒介在所占有的信息资源以及媒介权利上和中东部对照差异明显。打开我国的“媒介地形图”,势必会发现:这些年成立起来的各种报业集团、广播电视电影集团以及各种媒介公司和影视制作公司等,大部分在沿海开放城市。
“中国的媒介地理版图的形势正好与中国的自然地理版图形势相反,前者是东高西低,后者是西高东低。”[5]此种东高西低的媒介地理版图形势无疑说明了西部媒介集团的数量和其广阔的地理空间及丰富的文化资源相较很不平衡。
四、应对失衡的策略性研究
21世纪作为一个信息传播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传播技术的高低和传播能力的大小,与他的经济状况的好坏、社会地位高低基本成正比。少数民族,尤其处在西北这个落后和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他们不良的媒介使用状况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
从“媒介地理学”角度出发,笔者认为,要提高媒介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切实提高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为当地的媒介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大众媒体的发展水平往往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但同时也受到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制约,最根本的作用力就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1970年美国著名传播学者P・J・蒂奇诺提出的“知识沟假说”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这一理论从宏观社会结构层面审视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不同社会地位群体在知识获取方面的差异性,从而为媒介效果研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以国家政策倾斜和政府支持为助推力。经济的发展是地理、历史等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要提高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推出相关的政策倾斜以及政府的大力扶持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经济实力雄厚了,才能为媒介的发展打下物质基础,只有各种媒介达到一定的覆盖面,传播效果才有可能提高。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受众因为条件限制而导致的报纸、广播等媒介接触极少的情况也会有所缓解。
以诚信合作实现共赢。近年来,西北几个少数民族地区电视台通过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众媒介联手,在获得发展资金和增强自身实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比如内蒙古卫视和上海开麦拉传媒合作、宁夏卫视和上海财经合作以及青海卫视与湖南卫视联合。这样的合作方式为少数民族地区电视媒介注入了资金和发展动力。因此,发达地区带动少数民族落后地区,通过合作实现共赢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其次,注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以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
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导致人们在信息传播活动中有着一定的差别。这就要求处在大众传播中的受众有较好的知识文化水平。所以,注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至关重要。
受众本身的素质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方面。受众应该变被动接受为积极主动参与,以促进自身媒介素养的提升。这就要求受众健全自身的知识体系,对信息具有更好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尽可能摆脱媒体的控制,形成自己的观点,此外,还需要受众了解媒介行为、积极主动参与媒介行为,学习使用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提高自身接触媒介和使用媒介的能力,从而促进媒介在当地的传播效果。
注释:
[1][2] 邵培仁:《媒介地理学:行走和耕耘在媒介与地理之间》,《中国传媒报告》2005年第3期
[3][4]邵培仁:《作为最新研究视野的媒介地理学》,《广告大观・媒介方法》2006年第1期
[5]周燕群:《中国报业集团系列报刊布局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新闻记者》2003年第10期
[6]段鹏:《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1]托克维尔:《美国的民主制度》,商务出版社,2004
[2]勒温:《拓扑心理学》,商务出版社,1999
[3][美]David L.Althdide:《传播生态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4]涂尔干:《社会劳动分工论》,商务出版社,2003
[5]吴继善:《心态新闻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