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6:34: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农业及其可持续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资源的消耗大、利用率低,农业技术和装备相对落后等问题,实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土壤与肥料是保障粮食安全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重要基础,是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的根本。但目前,土壤和肥料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土壤肥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1.1 土壤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各种农作物生长繁育的自然基地,土壤具有营养库、养分转化和循环、雨水涵养、生物支撑、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等重要作用。统计资料表明:人类消耗的约80%以上的热量,75%以上的蛋白质和大部分的纤维都直接来源自土壤。从一定程度上讲,土壤资源具有可再生性,是人类宝贵的可更新资源,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是农业生产持续进行的重要保障。土壤肥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够全面地、持续地和协调地供给植物以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的能力,是衡量土壤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肥沃的土壤能持续协调地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土壤肥力因素,保持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稳定与提高。因此,许多国家都把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壤退化的综合治理纳入发展农业与整个国家经济计划之中。
1.2 肥料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施肥能增加农作物产量。土壤养分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基础,肥料则是土壤养分的主要物质来源。因此,肥料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表明,在提高单产方面,化肥对增产的贡献额为40%~60%;合理施肥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如可提高蔬菜、瓜果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及其他营养物质含量,提高棉花衣分、绒长等;合理施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使土壤养分含量持续增加,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等;合理施肥能减轻农业灾害,如合理施肥使作物茎杆粗壮,抗倒伏、抗病害等抗逆能力大大提高。在未来农业中,肥料在提高产量与改善品质方面会发挥重要作用。面对我国有限的耕地和众多的人口的农业发展现状,施用化肥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科学合理使用肥料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2 土壤肥料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不科学施肥和过度施肥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
一些地区由于过度的施肥,比如说氮磷,从而导致地表水产生富营养化的现象。没有腐熟的有机肥和含有铬、氟等有毒元素的化肥,很容易造成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再加上各种各样的金属片、玻璃碎片、塑料薄膜等很容易破坏土壤原来的结构,从而降低土壤的肥力。
2.2 土壤养分缺失,土壤的质量下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了增加产量,人们开始大量的使用化肥,且使用方法不当,导致耕地的质量不断的下降。而且,人们逐渐忽略了有机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养分缺失。主要表现为土壤的基础肥力下降,土壤的物理状况下降,缓冲能力下降,土壤的各种各样的污染剧增。调查显示,我国有55%的耕地是缺磷的,55%~65%的耕地是缺钾的,这都成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巨大问题。
2.3 化学肥料与有机肥的施肥比例不均衡
在施肥比例不均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氮磷钾的施肥比例不均匀。钾肥的施肥比例相对于氮磷的施肥比例来说是比较低的。单质化肥、低浓度化肥的施用比例高,高浓度的化肥施用比例小。过多的施用化学肥料,有机肥施用的比例较小,这也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3 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土壤肥料问题的建议
3.1 建立和健全耕地资源保护法
当前土地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导致耕地保护工作效果受到一定影响。进一步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明确耕地资源保护立法的价值,调整耕地保护法律关系,是保护耕地应用的重要措施。此外,严格控制非农占地和破坏耕地,强化耕地利用管理,并建立基本农田建设保护区,加强耕地资源的研究等都是解决目前土壤有效利用问题的有效措施。
3.2 加强土壤肥料的监测与研究工作,提升土壤肥力
对土壤肥料的有效应用的准确监测,可以实现对土壤肥料应用情况的准确把握。土壤肥料的有效监测手段有国家肥料效益试验网络等,该网络能实时地掌握土壤内部氮钾磷的分布状况和对作物增产所产生的作用。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为全国范围内资源的共享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
3.3 大力推广微生物肥料,提升土壤的肥力
“农家乐”是利用农村自然地理条件优势,为旅游者提供吃、住、游、玩、购等休闲娱乐活动的农村新型产业形态。作为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农家乐”既能使人充分领略传统社会农家生活的自然和谐之美,又能展望市场化、产业化和具有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的巨大潜力。随着都市^对钢筋水泥和喧嚣噪音的厌倦,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去感受大自然的真山真水,体验简单淳朴、节奏缓慢的农耕文化和乡土文化。因此,自1987年四川省陴县友爱镇农科村徐家大院首先以“穿竹林,走石径,过小桥,观花木盆景,吃农家饭菜,宿农家屋”这种方式打造出第一家“农家乐”以来,这种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的新型农村旅游形式,迅速发展为遍及全国的一种休闲方式。
一、“农家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功能
“农家乐”作为近年兴起的一种城郊产业形态,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功能。具体说来,这些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农村发展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致富,产业发展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通过发展“农家乐”形式的乡村旅游,农民可以将一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转化为经营性资产,从中创造财富,直接受益。调查表明,湖南所有城市周边乡村,均不同程度地利用荒山、荒地、水库、林地等,通过村民自筹资金或者招商引资,开发建设了休闲度假、娱乐健身的度假山庄、休闲山庄。截至2007年10月,湖南省达到一定规模的“乐”已发展到4000多家,各乡村旅游区(点)近万家。其中,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7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8家,仅“农家乐”年接待游客就达到150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亿元人民币,直接就业人数10万人。这种投资少、风险小、门槛低、经营灵活的“农家乐”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已经成为城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为农村发展与农民增收培育和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二)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中国农村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家乐”的出现使第三产业融入农业的发展成为可能。实践证明,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的这种民俗旅游,一方面调整和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另一方面调整和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
(三)解决了部分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旅游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就业门槛低、数量大、受经济衰退影响小、产业带动能力强等特点。旅游业每收入1元,相关行业可增收3元;旅游业每增加1个工作人员,相关行业可增加5个工作人员。“农家乐”中游客所涉及的吃、住、行、游、购都需要大批的相关从业人员,如“农家乐”经营户、服务员、导购员、种养殖户、农副产品加工户等,这样就增加了农民就业门路和生产经营及劳动收入,使农业富余劳动力得到了很好的转移。如青海互助县小庄村自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旅游业以来,不仅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该村2006年还吸纳周边劳动力就业1600多人。
(四)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劳动者素质
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源,许多村庄都在保护生态环境、文化遗产和民俗传统。促进村容村貌改观方面做出了努力,村风村貌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逐步建成了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城市与农村相结合的平台,“农家乐”带动影响了轻纺工业、建筑业、加工制造、邮电通讯、房地产、金融保险、文体事业等在农村的发展,起到了“一业带百业”的作用。事实证明,发展乡村旅游对农村社会综合的带动功能远远大于它直接创造的经济效益,它逐渐使农村人过上城市人的生活。与此同时,“农家乐”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农户在文化素养、经营管理、农业技术、思想观念等方面不断地学习提高,并能因地制宜地加以运用,这大大激发了农民学习文化知识的自觉性。具有高度外向性的乡村旅游可以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并在经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资金、商品的流动与交易频繁,打破了这些地区曾经的对外封闭状态,形成一定的“造血”功能,从而造就一代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五)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业旅游给农村带来了新鲜的面孔、新潮的思想、新奇的外面世界。它不仅给旅游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提高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在与都市游客的接触中,给农民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和思想。其中包括全新的服务观念、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谦逊有礼的举止言行、时尚清新的衣着打扮等,大大增强了当地居民的文明意识,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农家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家乐”大多是农户自发的、封闭的、封建式的自家经营,缺乏系统、广泛、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经营趋同无创意
大部分“农家乐”的经营是以当地农民为主,他们重模仿,缺乏创新,在建筑样式、园林风格、室内陈设、菜肴品种、经营管理方式、娱乐项目等方面比较趋同,缺乏个性化色彩。在许多“农家乐”里,人们只能进行垂钓、打牌、唱歌、聊天等活动,不能体现出农耕文化的根本特色。大部分农户对这种旅游的发展前景不乐观,经营上不够主动,缺乏营销意识。
(二)大众文化鸠占鹊巢
源于中国农家文化的“农家乐”,其吸引力与生命力就在于它具有原生性、原创性农耕文化的可贵品质,它面向都市,而不是都市化。在城市兴起的当代大众文化作为后工业文化的产物,具有批量复制消费文化、泯灭文化个性等诸多异质文化的特点。20世纪末,当长沙“农家乐”兴起之时,一两间土屋、一方水塘便可招徕客人。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农家乐”如同招待所,或者别扭的小洋楼,空调代替了炭头,洗头按摩、卡拉OK、自动麻将等流行于城市的大众消费文化,有取代农耕文化和乡土文化的危险。这势必削弱“农家乐”的生命力,危及其进一步发展。
(三)环保意识差
“农家乐”经营者和消费者环保意识普遍较差。有的道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有的废弃物、污水随处抛洒,风景区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有的废气烟尘排放
量严重超标,一些农村池塘河流变得污浊不堪,饮用水质量变差,等等。“农家乐”对农村环境的破坏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不仅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也由此封杀了“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四)服务质量欠缺
“农家乐”服务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不具备专业服务水平。有些“农家乐”根本没有专门厨师,卫生条件不达标。旅游旺季就临时聘用亲戚邻居、雇佣外来打工者作为服务员、厨师等,这些人一般在没有卫生健康证明的情况下就上岗就业。另外,这些没有经过培训的服务员的水平有待商榷。
三、“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
(一)抓住自然和谐乡味
“农家乐”对都市^最原始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浓浓的乡风乡俗、乡味乡情,它的根在农,本在农,优势更在农。农村风光、农舍民情、农家饭菜、农事活动,这些才是吸引城里人的法宝。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许多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他们的根还是在农村。对“农家乐”的追寻,除了它质朴自然的环境外,似乎还在寻找老屋和童年时的梦。因此,在“农家乐”的开发建设应该遵循关爱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享受自然的基本原则,最大程度地保持和突出各地农家特色和风情。用“特色”树立起良好形象,为“农家乐”注入旺盛的生命力。浙江富阳新沙岛的农家乐园既没有现代化建筑,又没有珍贵文物,却一直受到中外游客,尤其是来自欧美国家游客的青睐,原因在于农家乐园推出农家牛车作为进村的交通工具,将路途时间无形地转化成为旅游时间。这一成功案例无疑为各地“农家乐”的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启示,建设发展“农家乐”一定要抓住自然和谐的乡味。
(二)弘扬特色民俗文化
匈牙利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使游人在领略风景秀丽的田园风光时还体味着千年沉积的民族文化。这种做法于20世纪30年代就闻名于世。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中国民族众多,各地农村的穿着打扮、饮食习惯、节庆、婚嫁、建筑样式等乡土文化也各具特色。发掘、传播和弘扬这些天然有趣的文化资源,一方面将会使民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另一方面通过乡村旅游,使民俗文化产生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支撑起“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在利用文化的过程中,当地居民认识到了历史文化的价值,增强了自豪感,将会促使本民族自觉地去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也会积极深入地挖掘、拯救、复原、宣传民族文化。由此可见,弘扬特色民俗文化,不仅能够促进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使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三)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要通过多种手段加强从业人员对旅游、经济、管理知识的认识和学习,帮助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当前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学习其他地区“农家乐”经营者的成功之道,掌握日常管理和经营的技能。面向市场,面向服务对象,征求好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加强服务方面的培训,从而使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加强对本地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方面的培训,使“农家乐”民俗旅游与当地民俗风情和乡土文化有机结合,提高“农家乐”民俗旅游的文化品位和服务档次,让游客真正能食农家饭,住农家宅,品农家风土人情,体会地道的农家之乐。
(四)建设生态旅游
“农家乐”的产生与发展,是建立在绿色经济基础之上的。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化“农家乐”在未来的竞争中将占有巨大的优势。应该突出乡土田园特色,选用乡土树林、花草、瓜果、蔬菜,营造浓郁的农家乐园环境,使人们感受到真正的农村文化。“农家乐”不应使用有毒、辐射大、腐蚀性强的建筑材料,要避免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以免造成白色污染。要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建设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保持村容整洁,山清水秀。
(五)丰富游乐项目,创新旅游模式
前言
在当前农业发展的新时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于稳定社会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改变传统农业经济形式,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并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作为指导,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提高农产品效益为目的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实现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有效融合,既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也是“三农”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上几点,本文将联系当前当地实际情况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1重要课题进行分析探究,并提出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应对策略。
1中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1农业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增产需要施化肥,为了预防农作物病虫害需要喷洒农药,农药虽然对害虫有杀伤作用,但对益虫益鸟也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另外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因为农药会与土壤中的固、气、液态物质发生一系列的化学、生物反应后,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而农户为了提高产量不得不加量使用化肥,化肥和农药的过量和长期使用,对自然资源,比如土壤、空气和地下水等都造成了不可逆的污染和破坏。
1.2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由于我国农业分布广泛,种植技术相对落后,没有系统化的管理手段,而且有些地方由于农村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量耕地被征用,人均耕地逐年减少,这样的农业种植现状,使得农业很难实现土地统筹利用,而且农民对市场没有预判力,对于农产品的品种和品质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调节,这些因素都是导致农民不增收,农业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因此进行规模化种植高质量的农作物,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3农业经济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
由于农村信息闭塞,农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无法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经济需求,导致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发生脱节、滞后的现象。为此,在当前经济转型期,要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农村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从而为农业经济的良性循环奠定良好的基础。
2新时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化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
科学技术是任何一个产业创新与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了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科技的推广和应用,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成果,使资源、技术、农业以及社会都能够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例如可以根据当地土壤特质和农作物品种,进行有针对性的种植技术指导,从而让农民能够更全面的了解和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通过科技的支撑,提高农民作业效率和农作物的产量,全面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2.2因地制宜选择农业发展模式
在发展农业经济时,不仅技术需要改革创新,还必须结合当地发展实际,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模式。实践证明,实现专业的农民集体合作是有效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实现资源整合,也符合农民的自身意愿,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通过这样对整体农业经济发展和产业规划布局的指导,可以有效地实行对农业经济的科学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2.3加强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保护
为了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个理念,应加强对农业资源的宏观调控,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农业经济收入的行为。提高对生态资源的重视程度,严格遵循自然生态发展规律,尽量减少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降低农药、化肥的使用污染,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方式,尽量避免农业灌溉水资源的污染,加强水土流失等问题的治理力度,积极实施退耕还林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3结束语
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进行计划指导,还必须发挥其在市场机制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我国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
[中图分类号]F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6)08-0019-02
当前,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农业已取得良好绩效。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各国的自然资源和国情不同,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中必然存在着不同模式与途径。
美国: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的可持续农业。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倡导可持续农业的国家,曾先后提出过“低投入持续农业”和“高效率可持续农业”的构想。其中,“低投入持续农业”的主攻目标是建立一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农业生产体系。已在实践中广泛实施的具体模式有:农作物合理轮作模式、种植业与畜牧业综合经营模式、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模式和主要利用农场内部有机肥的土壤管理模式等。实践证明,此种模式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但其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因此,后来又提出“高效率可持续农业”模式,该模式注重农业的生态原则和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强调依靠科技进步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通过合理使用化学制品,来减少环境污染,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日本:环境保全型农业。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后,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农业机械化、化肥化和高收益化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土壤和水质污染,自然环境和生态破坏严重。上世纪80年代,日本农林水产省正式提出“绿色资源的维护与培养”,开始走上“环境保全型”农业发展道路。该模式主张以有机物还田与合理轮作为基础,通过对人工合成化学制品的限制和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的大力开发与应用,把资源的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同提高农业生产率结合起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德国:“综合农业发展模式”。德国曾经是世界上生产和使用化肥、农药最多的国家,但负面影响较为严重。于是,德国提出了“综合农业发展模式”。其主要内容:一是综合农业与生态系统平衡。综合农业的实施以不破坏自然环境为前提,而且必须与生态系统要求的平衡过程相一致。二是综合农业与土壤保护。农业经营要因地制宜,合理轮作,施用钙肥,综合植保。三是综合。农业与水源保护。措施包括:合理规划农田,避免在水淹区进行耕作。在水域周围建立保护绿地,合理栽培,涵养水分以及实施最佳施肥法等。四是综合农业与经济。发展综合经济必须协调好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关系,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并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来具体实施。
韩国:“亲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韩国的“亲环境”农业是指遵守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作物施肥标准量、适当使用家畜饲料添加剂等,保护环境,生产安全的农(畜)产品的农业。韩国“亲环境”农业之所以最近几年进展迅速,主要是因为这期间韩国政府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颁布《亲环境农业培育法》,为促进亲环境农业的发展奠定制度基础。二是引进两大制度,即亲环境农产品认证标示制度和亲环境农业直接支付制度,以提高亲环境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并促进亲环境农产品的有效流通。三是实施一系列促进计划,包括《亲环境农业培育五年计划(2001―2005)》。
以色列:“节水型”可持续农业。以色列的60%土地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人均每年可用水资源300立方米,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1/30,约为我国平均的1/8。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以色列自1948年建国以来,仅一代人就建成了现代农业,甚至赢得欧洲“冬季厨房”的美名,这主要得益于全国管水“一条龙”。以色列全国水利工程,从1953年起历时11年建成,耗资1.47亿美元,主管道130公里,共400个扬水站,5000公里输分水管道,每年输水13.5亿立方米。以色列虽然私人经济十分发达,水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权却牢牢控制在国家手中。以色列先后制定了《水法》、《水计量法》、《水井控制法》等一系列法规,并子以严格执行。另外,没有“国家水利委员会”,负责制定全国水利政策、分配配额,以及防止污染、研制海水淡化设备、保护土壤和排污等工作。
二、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1.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美、日、法、德、韩等国的共同做法就是把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改善放在第一位,在农业生产中注重生态原则,提倡自然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把资源的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韩国政府在其正在实施的《五年计划》中提出了自然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提倡立足于区域概念的农作、畜产、林业的自然循环发展:促进农作与畜产的循环发展,使农作向畜产提供粗饲料,尤其是安全农产品之副产品粗饲料,为亲环境畜产发展提供条件,而畜产向农作提供有机肥尤其是安全的有机肥,为亲环境农作发展提供条件。促进畜产与林业的循环发展,使畜产为林业提供堆肥、液肥,而林业为畜产提供林业之副产品饲料和生产资料。
2.技术创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美、日、法等国注重运用科技创新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以色列把“科技兴农”作为国策,政府每年农业科研经费上亿美元,占农业产值的3%。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和具体指导,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ARO(农业研究组织)是世界著名的农业科研机构之一,承担了全国3/4。的农业科研任务。以色列斯迈哈・博拉斯父子发明的滴灌技术,有其他灌溉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据称已开发到第六代。发明滴灌技术以后,以色列耕地面积从16.5亿平方米增加到44亿平方米,但农业用水总量30年来一直稳定在每年13亿立方米,农业产出却翻五番。以色列农业增产的95%靠科技。
3.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美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国家,同时,它也是最早颁布此方面法律的国家。早在1983年,美国就制定了有机农业法规,对有机农业进行了界定。1985年,美国通过了《可持续农业教育法》,1986年又通过了《可持续农业法案》。德国的农业有一套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一般农产品种植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就有8个,种子法和物种保护法、肥料使用法、自然资源保护法、土地资源保护法、植物保护法、垃圾处理法和水资源管理条例。此外,德国还根据欧盟于1991年和1994年分别公布的种植业和
养殖业的生态农业管理规定,制定了更严格的生态农业管理标准和规定。日本于1992年颁布了《有机农产品及特别栽培农产品标志标准》和《有机农产品生产领域管理要领》,并将以自然农业、有机农业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列入保护环境型农业政策。日本于2000年还颁布了《日本有机食品生产标准》。韩国政府于1997年12月颁布了《环境农业培育法》,并在2001年修改时改称为《亲环境农业培育法》,为促进亲环境农业的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4.积极的政府补贴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持。各国为鼓励本国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都在实施积极的补贴政策。韩国政府为补偿实践亲环境农业的农民可能遭受的收入减少,奖励农业、农村的环境保护和安全农产品生产,于1999年引进并实施亲环境农业直接支付制度。以2003年为例,旱田中有机、转换期有机农产品生产地为每公顷663美元,无农药农产品生产地为每公顷563美元,低农药农产品生产地为每公顷437美元。水田中各类农产品生产地每公顷直接支付费用分别减少20美元。德国的环保型农业分三个层次,低级层次是在耕作中控制使用化肥和农药,中级层次是再加上土壤和生长调节剂的控制,高级层次是有机农业。不同层次的环保农业,根据农场主减少的收入固定补助标准,由政府从生态农业基金中给予补偿。欧盟、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对有机农业的补助每年每公顷总计可达1000马克。日本不但对从事有机农业提供必要的农业专项资金无息贷款(7年内偿还),而且对建设堆肥供给设施、有机农产品装运设施等进行补贴。
三、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启示
1.广泛参与、共同促进。中央政府应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计划和政策。地方政府应根据所辖区域的地域特点,制定和实施本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计划。相关民间团体应协助政府实施具体措施,为会员和农民实施必要的教育、培训、技术开发和指导等。农民应把各项指标落实到生产实践中。
2.积极的环境教育。通过环境教育,使农业生产者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伦理意识、法律意识以及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通过农民专业技术组织等传播、推广环保技术,促进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化学物质,掌握并使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农业发展要求不同,因此也就产生了对可持续农业理解上的差异。由于发达国家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因此更加注重农业产业的综合功能和重视食品安全与营养,并且更多地强调资源环境的保护,这是一种现代化农业观念。而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投入水平低,经营粗放,农业发展更多地集中于数量的增长。也就是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起点不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各有侧重,但共同点都是要求保护资源和环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因而《丹波宣言》中的“可持续农业”定义已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即可持续农业是“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基础方式,以及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以确保当代人类及其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得到满足,这种可持久的发展(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维护土地、水、动植物遗传资源,是一种环境不退化、技术上应用适当、经济上能生存下去以及社会能够接受的的农业”[3]。
2农业可持续性的特征
农业可持续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一个关键性概念。由于不同学者所从事研究的学科背景不同,其对农业可持续性的认识角度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农业可持续性的内容基本都包括生态、经济与社会3个方面,并具有以下特征。
2.1公平性
在可持续发展中,公平主要有2个方面的含义:①代内公平,即当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也就是说,要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要求和给全体人民以同等机会,满足他们较好的生活愿望。②代际公平,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损害人类世世代代满足需求的基本条件———自然资源与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农业系统发展的公平性,即农业生产不能以牺牲后代及其他地区人的长远利益为代价,从而剥夺他人生存发展权利。农业发展既要消除农村贫困,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农业生态资源和环境[4]。
2.2持续性
农业可持续性包括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与社会可持续性3个方面。资源与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持续性保持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农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农业发展要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持农业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
2.3协调性
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注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促进生态平衡;农业发展必须在开发、利用、保护和重新培植资源与环境动态过程中来实现,决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5]。
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农业是一个包含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复合系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是多角度、综合性的,因此需要对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全面考虑。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较多,可以概括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方面。
3.1人口因素
人类是社会的主体,也是农业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可以说,人口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索。适度的人口规模与优化的人口素质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目前我国的人口现状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总量大,增长速度过快,且农村人口比重多,庞大的人口总量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于生产结构不合理和人均支配生产资料有限,使得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效率差,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3.2经济因素
农业的本质特点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经济系统是作用于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其特征与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具体影响农业发展的经济因素很多,主要有农业GDP、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农业要素生产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村非农产业比重、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比重、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农业信贷以及农村市场发育状况等。这些因素有的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有的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6]。
3.3社会因素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左右,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农业人口的40%,农民文化素质总体偏低,观念落后,创新能力弱,农业科技成果难推广和普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农业的技术进步。特别是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的根本出路是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不断研究和推广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3.4自然环境因素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业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又一个热点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至少体现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子系统之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应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要求;二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人们发展农业时不能再继续沿袭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而要重新研究农业发展的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绿色环保的新农业。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目标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双赢发展,即人类、自然和谐发展;当代人、后代人和谐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农业、生态和资源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1.农业可持续发展含义的界定
目前,学者们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含义的界定并没有一个定论,而多数学者认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内涵至少应体现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子系统之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它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要求;二是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型农业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会不同。就一般情况而言,都包括三个目标:(1)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2)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3)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对上述三个基本目标的着眼点及侧重点也存在差异。由于发达国家已基本解决粮食安全和粮食短缺的问题,其目标就主要侧重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上。对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还没有解决粮食安全和农村贫困的问题,就迫使他们把满足基本需要放在首要位置上,但并不是就可以否认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各构成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而是要说明一国在选择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时候,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国情出发。
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应该是不断的解放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力,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持续增长和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显著提高;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康和较高水平的共同富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合理、持续利用农业资源,更好地满足现实及未来国民经济和人口增长及其对农产品的需要。
二、奇台县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奇台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幅度增加,农业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奇台县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奇台县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农业资源浪费,农业生态破坏严重,导致自然灾害频繁
农业资源是直接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奇台县的农业资源却因大量浪费而面临着日益短缺的威胁。奇台县全县耕地面积159.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21.4万亩。近几年来,全县约有10万亩耕地沙化,湿地基本消失。水资源也出现短缺情况,奇台县人均占有水资源约27.8%,而且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全县农业用水每年缺少约13.2万立方米,地下水位也日趋下降,地面水越来越少。自1995年以来,东大桥河流、三清宫河流出现断流,断流时间和距离逐年延长,至2002年已经干涸。同时,奇台县农业用水方式落后,水资源浪费严重,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加快,耕地和水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会更加明显。
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一个完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支持和保证。长期以来,由于奇台县人民只重视农业开发,轻视环境保护,致使农业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同时农业环境污染也十分严重,由于资源过度耗费,农业生态破坏,加之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全球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奇台县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越来越多,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危害也越来越大,致使农作物遭受损失。2000年9月一场霜冻带来了高达1.2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
2.农业科技发展滞后,科技人才缺乏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现代农业的根本特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是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奇台县农业科学技术虽然已具备了基本的科研能力,但总体水平仍比较落后,其中主要是基础研究落后、农业科技储备不足、突破性农业成果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成果对农业的贡献率只有12%,大大低于我国39%的水平。科技人员偏少,占农村人口和从事农业劳动人员总数的比重较低。据调查,每个乡、村拥有农业科技人员还不足15人。农村农业科技人员的拥有量,就其数量和质量而言,仍远远不能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再加上农村科研队伍不稳,农村农业科技人员的严重流失,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奇台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农民问题日益突出,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奇台县农民生活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农村和农业尚未摆脱不发达状况,农民问题突出。具体来说:一是农民总体生活水平还比较低。二是农民收入增加不快,2001年甚至处于停滞状态。2001年~2003年由于价格和市场等种种原因,奇台县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三是奇台县农民涉及的社会负担较重,20世纪90年代各种名目繁多的乱摊派,乱集资和乱收费现象严重的挫伤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四是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据统计奇台县现有人口约23万人(包括农六师驻县团场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2.3万多人,文盲半文盲人数达4%,高中毕业生只占到6.7%。农业劳动力中智力型的知识人才占的比重十分小,基本上是体力型的人力资本。这种情况使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和农产品的深加工比较困难,更使得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而且影响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也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农村的市场经济不发达,市场化程度不高
我国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有限的资源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约束力,而且市场的需求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也越来越明显。目前,奇台县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低,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这主要表现在商品市场、农业生产要素市场规模小、设施落后、市场运行效率低,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市场化和农产品的竞争力,从而制约了奇台县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奇台县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解决的基本路径
针对奇台县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我们应从奇台县农业的实际出发,顺应其农业发展的趋势,采取行之有效的途径以确保实现奇台县农业可持续发展。
1.面向市场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奇台县农产品不仅要供给自需,而且大量的涌向乌市、克拉玛依、南疆的大中城市,这就意味着奇台的耕地资源利用强度较高,但普遍只用不养,难以得到应有的保护与改善。针对这个问题,奇台县应面向市场,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实现农业产业化,以实现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实现资源――初级产品――初加工产品――精加工产品――商品――货币――资源的良性循环,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农民贫困的原因在于他们只参与资源向初级产品的短链转化,而在其他环节上却得不到应得的利益。资源的保护和改善主要依靠农民的投入,其他环节上则没有拿出足够强度的投入用于改善和保护资源。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组织、协调和完善资源向财富转化的环形链,形成生态、技术、经济的良性循环。奇台县农民既可以参加资源向财富转化的全过程,得到应得的利益,又可以通过合作创造财富,促进奇台县农产品的加工,并改善农业资源和农业环境。
2.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运用农业科学技术,用最少的资源投入实现最大化的生产产出。农业生产的增长来源于人的劳动、自然资源、资本和科学技术四个方面。奇台县自然资源的供给是固定有限的。因此,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科技的进步。运用科学技术改善奇台县的传统农业是农业改革的必经之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科学技术方面考察,奇台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生态农业,就是充分利用奇台县光、土地、水等资源,研发新品种,增加品种和产量;二是在农业生态的基础上,实行两种或多种作物一次性种植,合理利用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减少了因分次种植而增加的机耕费用和出苗水费,从而减轻农民的财务负担。如奇台县绿丰种业经销部草业专家陈明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马学忠等7名技术人员,经过三年潜心研究,大胆提出的“春小麦混播苏丹草技术”,就明显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基础性的条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由具有现代文化素质和现代道德修养的农民去实施。因此奇台县要积极发展职业和技术教育,办好广播电视、学校、夜校和农民短期培训班,帮助广大农民掌握各种实用技术。采取措施来提高农民学科学技术和用科学技术的积极性。
奇台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有待深入,特别是指导农民如何进入市场。奇台县要在稳定,明晰农村财产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股份合作制、合伙制等多种合作方式,从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
3.政府采取措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奇台县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多种多样,但归根到底是一条:适应市场的需要,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即奇台县农业的结构调整要“适市求市”。这个“适市求市”包含两个层次。“适市”就是适应市场种地,种出来的农产品要与市场对接,符合市场的需要,消除库存和积压,这才算是“适市”;“求市”就是求得市场规律,进行推销。“求市”调整比“适市”调整更甚一筹。市场在胸,规律在手,能摸透市场的发展趋势,找准其固有的内在规律,才能掌握农业调整的主动权。
奇台县的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半荒漠干旱气候,光热、水土资源占一定优势。奇台县要充分利用有利优势,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奇台县要充分利用光热、水土资源优势,抓好复播工作,重点发展高效蔬菜、豌豆、荞麦等作物;依托金鹰亚麻厂、奥新亚麻厂、天山面粉厂、新啤集团奇台制麦有限责任公司和屯河奇台食品分工司,发展亚麻、大麦、优质小麦和甜菜,提高单产,增加效益;围绕畜牧业建好人工饲养草料基地,全县发展以玉米和苜蓿为主的饲草;围绕市场抓好高效特色作物种植,重点是蔬菜、西甜瓜、打瓜等作物,力争形成新产业,建成新基地。
总之,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在生态不被破坏,资源不被耗尽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使当代人及其后代人对农产品的需求得以满足的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应体现在保持农业持续的增长、保持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性和保持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三个方面。以实现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体现出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奇台县是农业大县,通过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充分利用奇台县的农业资源,才可以为奇台县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
参考文献:
[1]金兆怀: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89~148
[2]高启杰:中国农业技术创新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调研世界,2004(8):18~23
一、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是指特定区域建立在当地比较优势基础之上的产业分工和专业化方向不断强化、细化的演进过程。所谓强化是指区域分工在规模和范围上的不断扩大;所谓细化是指区域分工由农产品大类主产区向品种主产区的发展。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农业区域分工和专业化所赖以建立的区域农业比较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一个区域农业比较优势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禀赋、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因此,农业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农业区域分工所依赖的生产要素的可持续发展,即区域分工条件下主导专业化产品持久的、不断增加的资源动员能力或吸引能力。在影响区域比较优势的渚因素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具有不断减少的规律,农业资本有机构成具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农业技术进步也具有经济系统内生的必然性,只有自然资源禀赋的变化结果会因利用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合理利用,用养结合,则自然资源的再生产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人们就可以持续利用;相反,如果利用不当或过度利用、只用不养就会降低自然资源的再生产能力,自然资源就会趋于枯竭。可见,自然资源环境的不断改善是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的基础性条件。
二、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机理分析
新增长理论认为分工是经济内生增长的源泉,分工本身也是经济系统内生的,这样就形成了分工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持续发展的人类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分工所产生的交易费用,也会因进一步的分工和技术创新而趋于下降,因此,分工本身具有不断演进的内在机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这里得出结论,认为农业区域分工的可持续发展也是自然而然的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首先,新增长理论所指的经济增长并不是可持续增长,而是一种长期的增长趋势,分工所具有的自我演进趋势也只是出于对交易费用的降低。我们这里所指的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从而不断提高区域分工条件下农业产业体系的效益。其次,农业区域分工所依赖的自然资源环境是一种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因而存在过度利用的倾向,易于导致生态系统再生能力退化、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可以看出,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并非易事。因此,探讨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机理,对于把握影响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其过程,更好地实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可以简化成一个动态的经济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特征是区域农业经济系统和区域生态系统的共生共荣、协调相长的关系。在这两个子系统中,包括光热、降雨、地下水、环境、一般技术等公共物品类的生产要素,以及联系和规范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文化习俗、观念等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物品性质的生产要素由低收益部门向高收益部门流动是基本规律,耕地的减少具有不可逆转的刚性,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下降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资金是否流向农业取决于农业的资金利润率大小。因此,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就要求,一方面,要在尽可能保护好耕地的条件下,用好养好现有耕地,不断提高土地的自然再生产能力和经济产出;另一方面,要在农业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的同时,不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从而增强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和正确应用,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农村制度创新
制度的创新或变迁有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诱致性变迁必须由某种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引起。然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可以纯粹因在不同选民集团之间对现有收入进行再分配而发生。制度变迁或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制度变迁或创新可能带来的预期收益。当预期收益超过预期成本时,一项新制度安排就会被创新。因此,通过这些因素促成的制度创新,一定会带来经济增长。由此可见,农村制度的创新必须建立在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基本经济制度之上,并沿着这一路径深入和细化。
2.农业技术创新
西北地区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可持续农业技术”的支持。这些技术一方面要不断强化西北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的优势,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创新不断缩小本地区的劣势。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必须围绕特色农业、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体系建设,以提高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从多层次加快科技成果向农业及相关产业领域转化的速度,特别是在以下方面要有所创新:(1)以早地集水、节水灌溉、保护地栽培、改土培肥、优良品种等为重点的综合种植技术;(2)以畜禽品种选育与改良、家禽笼养、瘦肉型猪快速育肥、牛羊圈养育肥、秸秆青贮与加工、草场改良、饲料开发(绿色饲料)与加工、畜禽疾病综合防治等养殖技术;(3)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外观质量、内在质量、环保质量标准化技术;(4)农产品精深加工、包装、储运、销售技术;(5)荒山荒地绿化技术;(6)沙漠治理技术及沙产业开发技术等。
3.农村教育体制改革
自然环境的破坏、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各项制度创新的滞后、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不足都与教育落后所造成的劳动力素质低下有紧密的关系。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程度和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主要参数。根据目前我国地区广大农村条件差,大学生毕业后不愿回家乡,而绝大部分农村高中毕业生都要回乡务农的实际情况,农村教育体制亟待改革,这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生产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不断提高农业劳动者的职业技术水平和技能显得尤为重要。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将其重点放在普通理论知识的教育不同,职业技术教育则注重与职业技能紧密联系的教育与培训,强调的是使用性。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相互渗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要求系统各因素之间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民脱贫致富的愿望,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易于进一步恶化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发展经济和保护恢复生态环境的关系,也可能使生态环境状况雪上加霜。因此,地区农业区域分工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必须在以下方面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Evaluation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Linzhi of Tibet
LI Ping, SUN Zi-bao, FANG Jiang-ping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Department of Tibet University, Lin zhi 860000, Tibet,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Linzhi area of Tibet,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agriculture and rural economy,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e rural population and society,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and then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apacity of Linzhi area was evaluate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nzhi of Tibet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各界关注,而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林芝地区位于西藏东南部,是西藏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之一,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仅关系到本地区及西藏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对全国的可持续性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分析,探讨其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趋势,为林芝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根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系统性以及定性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在参考众多文献的基础上[1-5],结合林芝地区的农业资源和环境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建立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将林芝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分成3个子系统即3个目标层,分别为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农村人口与社会系统,每个子系统选取若干典型指标,共计17个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A):农业总产值(A1)、人均粮食产量(A2)、人均肉产量(A3)、人均生产总值(A4)、财政支农(A5)。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粮食作物单产(B1)、人均耕地面积(B2)、粮食播种面积(B3)、农机动力(B4)、化肥使用强度(B5)、农药使用强度(B6)、农村用电强度(B7)。农村人口与社会系统:农牧民人均纯收入(C1)、农业人口比重(C2)、人口密度(C3)、第一产从业人员比重(C4)、人口自然增长率(C5)。根据17个指标的特性,将它们分为正向作用指标和逆向作用指标两类。其中,正向作用指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指标值越大越好,如农业总产值、人均粮食产量等;逆向作用指标值若超过一定限度会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值越小越好,如化肥使用强度、农药使用强度等。数据来源于林芝统计年鉴1996―2000、2001―2003、2004―2007[6-8]。
1.2 确定各指标权重
各评价指标权重的大小直接反映该指标在农业可持续性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并且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因此,合理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是科学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9-11],采用专家打分及层次分析法(AHP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3个目标层的权重及17个二级指标的权重,结果见表1。
1.3 评价步骤
1)指标数据的标准化。为便于比较,以1996年为基期,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各指标的标准化值,见表2。指标数据的标准化采用极值法,即当指标为正向指标时,Xit=Cit/Ci0(1);当指标为逆向指标时,Xit=Ci0/Cit(2),式中:Xit为第i项指标在第t年的标准化值;Cit和Ci0为第i项指标在第t年和基年(1996年)的统计值,对于任意项指标,只要标准化值增大,便意味着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2)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计算。用y表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y=∑Wi.Xit(3),式中,W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Xit为标准化值。综合评估值Y=y1+y2+y3。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指标标准化后的结果和综合评价模型对林芝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各子系统和综合水平进行评价,1996-2007年林芝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各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林芝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值由1996年的1逐步增加到2007年的1.888 5,增加了0.888 5,增幅88.9%,年均增幅达7.4%,表明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改善的良好趋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加强。
2.1 农业与农村经济系统
如图1所示,1996-2007年间,农业与农村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先呈逐年递增趋势, 2004年突降后又呈上升趋势,总体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其持续发展能力由最初的0.528 0波动增加到2007年的1.278 0,增幅58.7%,年均增长率为4.8%。从该子系统各指标的表现来看,农业总产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基本为逐年增加的趋势,其数值分别从1996年的18 388.20和0.37万元,上升到2007年的 29 939.00和2.05万元,分别上升 11 550.80与1.68万元,增幅达 62.8%、448.9%,这两项指标的大幅增加,使该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以大幅提升。另外,财政支农指标的变化也明显影响了农业与农村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特别是2004年财政支农力度的大幅下降导致了该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幅下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林芝地区农业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和政策性强的特点。
2.2 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
图1、表3,表明林芝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在研究时段内呈慢速增长态势,其可持续发展指数值由1996年的0.322 8缓慢增加到2001年的0.403 8,增幅25.1%,在2002年突降到 0.352 8后又持续增加至2007年的0.406 9。纵观不同年份之间的指标数据发现,1996-2007年间,虽然粮食作物单产、农机动力、农村用电量三项指标的较大幅度增长,使得林芝地区的农业资源与环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指数有所提升,但农药、化肥施用强度的逐年增强,造成了土壤退化、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使该区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极大地影响了该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导致该子系统在研究时段内可持续发展能力增长缓慢。因此,农业现代化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但林芝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警示我们对通过农业现代化手段来提高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做法要慎重,特别是在本区化肥和农药施用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要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非农建设占用大面积耕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导致的人均耕地面积的持续下降也是致使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长缓慢的主要因素之一。采取有效措施遏制现今的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态势,是促使林芝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的必要措施之一。
2.3 农村人口与社会子系统
表3所示,1996年至2007年,该子系统农业持续发展能力指数值基本为持续缓慢上升态势,1996年其指数值为0.149 2,2007年为0.203 6,增加了0.054 4,增幅36.5%。对照指标数据(表1)可以发现,1996-2007年,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升外,其余指标包括农业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一产从业人员比重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农业人口比重指数值由1996年的0.751 2降低到2007年的0.749 7;而一产从业人员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可持续发展指数值分别从1996年的0.449 0降低到了2007年的0.395 3,降幅为13.6%。上述分析说明,人口密度的增加、农业人口比重加大、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持续上升,不仅不利于该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将对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比较明显的副影响。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有利于本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总体说来,1996-2007年间,林芝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改善的良好态势,可持续发展能力正在不断加强。但不容忽略的是,林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均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强度加大、人口密度增加等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妥善解决,将会对其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从而影响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3 结论及建议
研究时段内,农业与农村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较快,而农业资源与环境及农村人口与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相对滞后,但三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林芝地区农业初步表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中图分类号]S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18)02-71-1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护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提高产能,增加经济收入水平的发展方式。可持续发展能否顺利实施关系到人们未来的生活环境,因此不可忽视。而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如何进行植物保护成了急需解决的难题。
1植物保护手段
传统的植物保护方法有物理防治法和农业防治法,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人们更加青睐于化学防治法和生物防治法。
1.1農业防治法
农业防治法主要是通过给予植物适合的生长环境,并且利用转基因等高新技术培育出抗病虫的品种,达到保护效果。这种方法是十分有效的,现如今仍在大量使用。
1.2物理防治法
物理防治法是指利用一些当今存在的机械设备如超声波、紫外线、红外线等,利用大部分害虫有向光、向热的特性进行诱杀。更直接的方法是利用人力进行灭杀。
1.3化学防治法
化学防治法的效果十分显著,是现在使用最频繁的方法。化学防治法,是指利用化合反应形成一系列化合物直接作用于病虫上,甚至可以利用化合物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植物进行修复。配合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可以大面积进行防治,效率高、效果好。但是,化学防治法存在十分明显的缺陷,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化合物,使用后会留下一些化合物,然后通过各种途径被广泛扩散开来,很可能会对食物链等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不能一味使用化学防治法,需要和其他手段结合起来进行合理使用。
1.4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法是当前优先推荐的方法,因为其是利用一些有益的生物及其新陈代谢的产物对植物进行除害,所以这种方法是无害无污染的,逐渐获得更多人的认可。
2加强植物保护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不少的问题。一方面是外来物种的入侵使得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另一方面是化学防治法因具有快速见效的特性而被大量使用,导致水土污染严重。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发展问题不可忽视,尤其是植物保护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想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植物保护是前提。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保护手段,使得植物避免受到病虫侵害的同时,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成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尤其在近些年来,我国农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这就为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是有效确保农村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也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研究和发展的重点。
1现阶段我国农村畜牧养殖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在我国畜牧养殖业大力发展的背景之下,无论是牲畜本身的数量,还是其品质,都在得到提升程度的提升[1]。尤其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业、畜牧业的支持和帮扶力度,这就使得我国畜牧业实现了大步伐的进步。可是,在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发展的过程当中,一些问题的产生和出现也直接制约和影响了我国农村畜牧养殖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相应的资金投入不够、技术推广有限、农民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偏低以及相关的技术设备落后等,这些因素直接制约了现阶段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快速以及可持续发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未来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发展的关键。
2促进农村畜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1注重对养殖户思想的改进
有效转变农户的思想,切实提高养殖户的综合能力,是有效促进农村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所以,相关的部门可以有效引导农户对现阶段畜牧养殖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并且在实际的养殖过程当中,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同时还需要兼顾市场发展情况,对市场发展行情有明确认知,从而找到适合农村畜牧养殖的科学发展对策。
2.2选择适合本地区生存的畜禽品种
畜禽品种的科学选择,是有效提高本地区畜禽养殖水平的关键。这是因为不同的畜禽生长,需要不同的自然环境作为依托,不同自然环境下的不同畜禽品种,其生产性能也会有所变化。所以,未来在畜牧养殖的过程当中,需要注重对畜禽品种的科学选择,这样才能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达到良好的养殖效果。
2.3注重以及加强对本地区动物疾病的预防及其控制
避免动物疫病,可以切实促进农村畜牧养殖业的长久发展。并且有效对动物疫病进行控制,还可以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以及避免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对畜牧养殖业动物疫病的防控,首先需要对现阶段的养殖场环境进行改进。通过进行必要的消毒,从而营造良好、安全卫生的养殖环境。其次,需要建立全面的免疫制度,这样才能使得疫病一旦出现,有科学合理的免疫方案作为保障,从而避免了疫病的大范围传播。加之科学合理使用疫苗,势必可以改善动物疫病现象。最后,则需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只有让其掌握相应的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才能使得饲养与管理更为科学,进而促进农村畜牧养殖业的长久发展。
2.4科学使用健康的饲料资源
选择科学、健康的饲料资源,可以确保周边环境的生态性不被破坏,同时也可以真正提高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效果[3]。比如可以选择利用秸秆、枇壳等农副产品作为饲料,代替了传统人工饲料的使用,避免了许多饲料的弊端。并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畜牧养殖和管理的成本,对于提高畜牧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具有很大帮助。
2.5注重对农村畜牧养殖的规模化以及产业化经营
实现农村畜牧养殖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实际上也是为了规范现阶段农村畜牧养殖现状。尤其是当前许多偏远农村,在畜牧养殖方面均以家庭为单位,且对畜产品的加工也停留在表层。这就使得这些畜牧产品本身的经济附加值降低,甚至许多时候无法形成完整的畜牧养殖产业链条,对于促进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4]。鉴于此,需要尽可能对畜牧产品进行深层次加工,这样才能使得产品本身的价值有所体现,进而为农户谋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带动农村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从国家以及政府的层面来看,近些年来,对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为我国农村畜牧养殖规模的扩大奠定了基础。但与此同时,农村畜牧养殖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多,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进我国农村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带动我国农村经济向着更好、更强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邓鹏.农村畜牧养殖可持续发展道路探讨[J].现代畜牧科技,2016,(10):18.
[2]陈正会,王维珍.农村畜牧养殖规范化与科学化发展途径分析[J].当代畜牧,2015,(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