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舞弊调查的方式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7 16:35: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反舞弊调查的方式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反舞弊调查的方式

篇(1)

舞弊是“用欺骗的方式做违法乱纪的事情”,是困扰全球各类组织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大到、,小到采购人员吃回扣、利用组织资源为个人谋私利等。舞弊如空气般无处不在。因舞弊而带来的损失令所有组织头疼不已。如何反舞弊成为全球各类组织和专家学者们面临的一个课题。尽管人们不断地推出各种各样的反舞弊措施,然而,似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舞弊与人们的生活始终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令人们几乎束手无策。

一、反舞弊的成功案例

令人奇怪的是,就是这样一个让投资人、组织管理人员、专家学者都束手无策的问题,却莫名其妙地被一家火锅店解决了。这家火锅店就是――海底捞。

(一)海底捞公司概况。海底捞,全称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最初只是一家街边小店。截至2014年1月,海底捞已在北京、上海、西安、郑州、广州等国内24个城市拥有91家直营餐厅。在国外,有新加坡和美国洛杉矶各一家直营餐厅。曾连续5年被评为“最受欢迎10佳火锅店”、“中国餐饮百强企业”。其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二)海底捞的授权政策。客观地说,用二十年的时间发展到这个程度,海底捞的速度并不快。就火锅本身而言,其口味多半由顾客掌握,经营者也很难有什么创新。但在管理上,海底捞却和其他企业有着极大的不同。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授权上。

在海底捞,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和大区经理有100万元以下的签字权,工程、采购等部门的部长和小区经理有30万元的签字权,就连店长也有3万元的签字权。更与众不同的是,海底捞给了服务员免单权:不论什么原因,只要服务员认为有必要,就可以免收顾客一个菜的钱或免费给顾客加一个菜,甚至,全单免收。这种权力在其他餐饮企业只有门店经理才享有。在财务上,这样的大胆授权是不多见的。

(三)海底捞大胆授权的结果。授权是最令管理者纠结的问题。授权小了,不便于中层、基层灵活处理,影响经营效率;授权大了,难免有权力失控风险,影响经济效益。而由于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员工的风险无法量化,现象屡见不鲜。海底捞如此授权,如果员工滥用免单权,那不是要带来无法预计的损失吗?

然而,事实上,和一般的伴随大面积授权带来的高舞弊风险相反的是,在海底捞,上述问题却极少发生,大面积的行为更是从未发生过。

无数业内人士对此羡慕不已,采取各种手段去取经。他们效仿,却发现舞弊丛生,根本不行。效仿不成,就挖人。却发现提高待遇也很难挖到,偶尔挖到,却也无法复制海底捞的成功。他们为此困惑不已。海底捞的成功甚至成为哈佛商学院的经典案例,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

那么,在舞弊问题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海底捞究竟是如何成功反舞弊的?

二、舞弊发生的原因

W.Steve Albrecht教授提出的舞弊三角理论认为,导致舞弊发生的原因有三个方面:动机或压力、机会、借口。

(一)动机或压力。人们用欺骗的方式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为的是什么?是利益!为了获得利益而采取非法手段就是舞弊行为。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动机:学生要成绩、求职者要工作、员工要业绩、管理者想加薪、老板想赚更多钱、官员要升官……

同样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学生要考试、员工要考核、老板要节约成本……压力无处不在。

(二)机会。机会是指使人们能够实施舞弊、掩盖舞弊并逃脱处罚的各种因素。也就是让舞弊者有可乘之机。比如:制度有缺陷、舞弊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罚等。没有完美的制度,因此,只要想找,机会总是有的。

(三)借口。借口是指人们为自己的舞弊行为寻找借口使之变得合理,也称合理化。通常情况下,人们实施了舞弊之后会产生恐惧(担心被发现)、犯罪感等心理,这种心理会使舞弊实施者陷入焦虑不安的状态,导致心理失衡。为寻求心理上的平衡,人们就会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

当机会和动机或压力并存时,舞弊风险会大大增加。而心理学研究表明,几乎没有人会不对自己的行为找借口使之合理化。

三、海底捞的反舞弊策略分析

既然舞弊发生的原因是存在动机或压力、机会和借口。那么,如果从舞弊原因着手来采取措施防范、及时发现和纠正舞弊问题,就一定能有效地反舞弊。

(一)减轻压力。诚实、公开、公平、互助的工作氛围对于减轻压力有良好的效果。海底捞通过以下做法,营造了一个诚实、公开、公平、互助的氛围。

首先,关注员工的品德。海底捞对员工的要求是诚实肯干、不怕吃苦、不能赌博、要孝顺父母。海底捞认为“一个人自私到不管父母,工作起来一定会斤斤计较,也不可能与人为善;面对诱惑,很可能会铤而走险。好赌的人都是喜欢走捷径的人,不可能对餐馆这种又苦又累的工作全情投入”,一旦欠下了赌债就可能发生舞弊行为。因此,在海底捞,不孝顺父母、对家庭不忠实的人,不能担任管理工作。

其次,关注员工满意度。海底捞给了员工最珍贵的资产――信任和尊重。海底捞把员工当成家人一样对待。关心他们,在生活上给予他们细致入微的照顾(住正规住宅、有空调暖气,住处有专人打扫卫生等),关心他们的子女和父母,有难处的时候帮助他们(建寄宿学校,解决员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每月给领班以上员工的父母发数目可观的补助,每年组织优秀员工家长出去旅游,给同在一家店工作的夫妻提供由公司补助的夫妻房等)。这些做法不仅减轻了员工工作、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压力,也感动了员工,使员工把海底捞当成家。试问,谁会对自己的家下手?

再次,创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海底捞的人事、经营政策都是公开、公平、切实可行的。这就给了员工正常的晋升通道和积极向上的动力。在海底捞,学历和工龄都不是晋升的必要条件。每个人都必须从服务员干起,只有把顾客服务好了,才可能晋升。这样的人事政策,让员工可以公开、公平地竞争。在海底捞的经营目标中,排在第1位的,不是“将海底捞开向全国”,而是“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其次是“致力于双手改变命运的价值观在海底捞变成现实”。这就消除了员工通过舞弊来升职加薪的动机,因为他们相信并看到,只要踏实肯干,就一定会有美好的明天。

第四,特殊的员工来源渠道形成了熟人社会。众所周知,熟人社会很少发生不名誉的行为。海底捞的员工大部分是现有员工介绍来的亲戚朋友。这使得员工之间有较高的信任度和互相帮助的氛围。

第五,对员工进行职业行为培训。海底捞通过培训与具体的行动告诉员工: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踏实肯干、用心服务的,就得到晋升;不努力工作、违反制度的,坚决辞退。

(二)消除机会。理论上说,消除机会最好的办法,是完善内部控制。海底捞的一些做法足以防范和及时发现、纠正舞弊问题。

1.独特的考核方式。在海底捞,每个员工都有一张记录卡,记录员工在店里的所有行为,作为考核的依据。记录的内容包括:是否有顾客对其服务进行评价,如何评价,同事和上级如何评价。全方位的评价有助于多角度分析员工的服务质量,相对客观公正,既能保护员工的积极性,也能有效消除员工的负面情绪,增强员工的成就感和对公司的归属感。

2.较完善的制度。海底捞设有定期对单核查制度、奖励举报人和为举报人保密制度、越级投诉制度等。其中对于领导不公平,特别是领导在人品方面有问题的,允许员工随时越级投诉,甚至可以直接向大区经理和总部投诉。

例如,对于“吃单”(指上桌的菜退了,服务员把钱揣进自己的口袋;或者服务员跟收银说给客人免一个菜,但他实际向客人收了钱等做法)的问题,海底捞首先采取了对单的方法来防范和发现。一旦发现对不上单并且超出正常范围,那就意味着可能有人“吃单”了。这一措施可以让公司及时发现舞弊问题。

3.有错必纠的调查过程。仍以“吃单”问题为例。一旦怀疑有人“吃单”,管理层就会展开调查,然后举证。直到查出责任人为止。前已述及,海底捞对员工如家人,让员工也视海底捞为家。海底捞又是一个熟人社会,即使有人想舞弊,也会担心被既是同事、又是亲戚朋友的人发现。而奖励举报人和为举报人保密的制度也会促使那些视海底捞为家的同事举报。

4.严格的处罚措施。海底捞一旦发现员工实施了舞弊或者公司不允许的行为,会立即开除。例如对于赌博的人,海底捞的做法就是直接开除,不会再有第二次工作的机会。严格的处罚让员工看到,一旦实施舞弊,绝不会逃脱处罚,这起到了极好的警示作用。对于不愿意离开海底捞的员工而言,这无疑是最重的处罚。

四、结论

在消除舞弊动因的措施中,消除机会是治标,减轻压力、减少借口是治本。海底捞在减轻压力方面做的最好,而减轻压力又使员工减少了为舞弊行为寻找借口的可能,辅之以良好的制度,海底捞标本兼治,创造了一个无法复制的奇迹。

参考文献:

1.黄铁鹰.海底捞你学不会[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2.W.Steve Albrecht,李爽,吴溪等译.舞弊检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篇(2)

(四)信息与沟通在治理会计舞弊中的作用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很多信息收集与沟通,这个过程能有效确保企业内外信息的传递与应用,使企业各个环节得到有效衔接,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决定了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各项决策能否迅速落实到位,能够确保上下级工作间的透明度,是预防会计舞弊的重视手段。(五)监督在治理会计舞弊中的作用现阶段我国企业开展以内部审计以及监事会为主导的监控制度,如果两者没有充分发挥好肩上的监督职能,那么会计舞弊现象依然会很猖獗。一般在会计舞弊现象多发的企业中,监事会与内部审计部门工作都存在失职,并没有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监督是防范会计舞弊现象的重要手段,需要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并且不断进行规范,对企业各项活动进行高效率的监管,才能够有效遏制会计舞弊的发生。

三、利用内部控制抑制会计舞弊的策略(一)不断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清理完善内部控制的运行是建立在一定的控制环境基础上的,要想内部控制的各项机制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运行,发挥最大的作用,就需要为其创造提供更有利的控制环境。企业上下需要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会计舞弊抑制的重要作用,意识到会计舞弊对企业发展带来的损失,动员企业上下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提升整体重视程度,在企业内部建立起领导高度重视,全体员工参与,相关制度不断完善的企业文化,积极引进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机制,全面提升自身的内部管理质量与水平,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从源头开始紧抓内部控制,全面遏制会计舞弊。(二)紧抓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企业需要充分重视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结合企业所处的发展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不断进行风险评估机制的完善,建立一整套完整的风险管控体系,尤其是重大风险预警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需要设定明确的风险等级,有针对性的制定备用的应急方案,对相关人士需要担负的责任进行明确,对各项操作的具体过程进行规范,一旦遇到紧急意外情况,确保能够及时应对,妥善处理好,最大限度地控制可能带来的损失。

篇(3)

一、引言

考试是学校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形式。一方面,它是督促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考试的成绩也是评定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条件,更是决定是否能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的重要依据。因此,考试与一个大学生的命运和前途是休戚相关的。正是如此,少数学生不惜铤而走险,使出了形形的考试舞弊手段。高等学校是国家培养高层次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场所,高校学生考试舞弊不仅妨碍学生个人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影响到整个学风校风的建设,更影响到青年学生良好道德观的形成。对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都产生了很大的阻碍。所以,1993年12月,原国家教委就向高校发出了《关于加强考试管理、抓好学风建设》的通知,l995年又再次召开了《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抓好考试管理工作》的电话会议。近几年,教育部又多次下发明传电文,特别强调高校考试纪律,要求各高校杜绝考试舞弊行为。各高校对考试舞弊行为是高度重视的,采取了种种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事实让我们认识到,与舞弊现象作斗争将是高校的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加强对舞弊行为和舞弊防范措施的研究对加强高校学风和校风建设,对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高校学生考试舞弊的手段

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智商,因而考试舞弊的手段相对而言十分高明,正所谓是形式多样、五花八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抄袭型”

这是“最古老”的考试舞弊手段。即考生将课本或作业本带进考场,答题时直接抄袭课本或作业本内容本的行为。由于高校对考试纪律要求日益严格,这种“明目张胆”的舞弊已经少见。

(二)“夹带型”

将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写在纸张上,再将纸张带进考场,夹杂在试卷中,边做试卷边抄袭的行为。也有的是直接将课本或教材的某些章节撕下来带进考场进行抄袭。“夹带型”舞弊随着科技的发展现有新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数码摄像和高清晰复印来实施,使夹带的内容“大容量”“微缩化”。每逢考试季节,高校周围的复印机生意异常火爆就是这个原因。

(三)“偷看型”

通过偷看相邻座位考生的答案来达到舞弊的目的。由于高校对此类舞弊已经通过“Z”型排位、间隔座位等方式有所防范,加之大学生中视力好者不多,此类舞弊已显得“过时”。不过假如前后左右的考生协商作弊,相互有意提供“偷看”的机会,则“成功率”较大。因此,“偷看型”舞弊还有一定的市场。

(四)“张冠李戴型”

甲考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通过某一考试便请乙考生参加考试,考生在考试中不填写姓名和考号。当考试结束时甲考生在自己试卷上填上乙考生的姓名、考号,相反乙考生在自己的试卷上填上甲考生的姓名和考号,乙参加考试是虚,代甲考试是实。有的考生自己干脆根本就不去考试,直接由代考者代替自己参加考试。这种类型的考试舞弊主要出现在大型的省级或国家级考试中,考生互不认识,监督教师对考生也缺乏了解的情况下。

(五)“偷梁换柱型”

这是最典型的有预谋考试舞弊。出于对舞弊防范的需要,现在许多考试在报名时要求现场摄影,准考证上贴照片,并要求与身份证配套使用。少数考生便“随机应变”,报名时便伪造身份证,姓名、年龄、地址、号码均不变,只是将自己的照片变成请来的代考者,这样考试时准考证和身份证的头像做到了一致,但实际上,是“偷粱换柱”的行为。

(六)“暗渡陈仓型”

这是监考教师与考生协同完成舞弊的行为。考生正常参加考试,只是不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在答题卡上交给监考教师后,监考教师综合其他考生的情况后迅速填写答案。这样考生在考场的表现十分“正常”,但实际上一次肮脏的考试舞弊在无声无息中完成。此类型的考试舞弊主要出现在以填写答案卡作为答题形式的考试中。比如全国大学生英语教学水平考试、全国律师资格考试以及公务员考试。

(六)“暗号传达型”

考生之间相互约定暗号来传递答案的一种作弊形式。比如甲乙考生约定,甲以咳嗽声表示开始,依题号顺推,挖左耳表示的答案是“A”,挖右耳表示的答案是“B”,摸左肩表示的答案是“C”,摸右肩表示答案是“D”。这样,一方基本能将选择题之类的答题告诉另一方。这种舞弊最容易出现在前后两个考生之间,多出现在选择、判断题等客观题居多的考试中。

(八)“厕所交易型”

这是以厕所作为考试舞弊场所的一种舞弊。双方约定,由成绩好的一方迅速做完试卷,将答案写好,交卷出场后,将答案放在厕所中一定的位置;另方则佯称要去厕所,利用上厕所的机会将答案带回考场进行抄袭,从而完成整个舞弊行为。因为整个舞弊的完成“厕所”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因而称之为“厕所交易型”。

(九)“电讯联络型”

通过电讯工具进行联络来完成考试舞弊,称之为“电讯联络型”。通常以手机和寻呼机为工具。考生进考场时,将手机或寻呼机一同带进考场,使之处于振动状态。当另一考生或其他协同作舞弊者将答案做好后,以信息的形式将答案输入对方的手机或寻呼机上,对方收到振动信息后,将答案迅速抄袭下来,从而完成舞弊行为。由于电讯传输的范围广泛,这种舞弊已经出现跨县、跨省作案的趋势。

(十)“身体依托型”

这是以身体的某个部位作为依托来进行考试舞弊的行为。常见的是在手掌心、脚背、小腿、大腿书写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在考试中进行抄袭用身体作依托,由于有衣服作掩护一般不容发现,特别是女生将考试内容写在大腿上,监考教师对此十分为难,往往因无法取证而不了了之。

(十一)“大雪无垠型”

这是掩蔽性极强的一种考试舞弊类型,考生在考前用力将考试内容写在双层纸上,这样在第二层纸上也就留下了书面笔迹,将第二层纸作为草稿纸带进考场,监考教师只见其是白纸一张,一般很难引起注意.而考生只要认真去看,考试内容便一览无遗,此种类型的舞弊虽然只是“夹带型”的一种变种,但欺骗性显然要比“夹带型”大得多。

(十二)“巢穴先筑型”

这种类型主要出现在有考场安排计划的考试中。当考生知道自己的考室后,便提前在考室的一定座位上由自己或由别人写上考试内容.供考试时使用。特别是请别人写在座位上,一旦监考教师发现,往往可以矢口否认,监考教师也拿他没办法。

三、高校学生考试舞弊的防范

(一)教学改革的推进是减少舞弊现象的首要条件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舞弊的主要动因在于课程内容设计的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且与现实情况脱节,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无心学习,不能有效的掌握所学课程的重点内容,只能靠通过考试舞弊的方式蒙混过关: 而学生对于所学知识形成的无用性这一群体性认知,客观上导致学生对于舞弊行为的同情和自身的参与。因此,要真正减少舞弊现象,一方面,要纠正学生对设置的课程学习价值的错误知识,正确引导学生认识所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另一方面,要采取具体措施,对高校教学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其契合现实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从源头上降低舞弊的动因从而减少舞弊现象。

(二)考场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减少舞弊行为的有效手段

调查问卷中,学生普通认为,考场管理不严是其舞弊的直接原因,因而,应加强考试的组织管理工作, 督促监考人员认真履行自己的监考职责,严格考场纪律,遇有学生舞弊的倾向时,应及时制止;要加强巡视,加强对各考场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处理考试当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此外,要加强对监考人员反舞弊意识的教育,提高监考人员的反舞弊能力,防止学生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舞弊。

(三)各类舞弊行为的严肃查处是减少舞弊的重要保证

打击考试舞弊是考试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考试主办机构往往也制定了具体的规章制度,对各种考试舞弊行为都制定了详细的处罚办法,但一方面,某些监考人员本身对考试管理的制度所知不深,仅凭自己的经验来处理舞弊,导致执法标准的不一,违反了考试公平公正的理念;某些情况下,监考人员发现考生的舞弊行为后,由于对规章制度了解不深而没有依照章程与程序进行正确处理,造成不当的处理结果。另一方面,出于学生前程的考虑,有些学生的舞弊行为被发现后,监考人员甚至学校管理机构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罚,变相地助长学生的舞弊行为。因此,对于学生的舞弊行为尤其是多次舞弊行为,应严肃查处, 并告知学生家长,从多方面给予舞弊学生一定的压力,并影响其他学生的考试行为。

(四)课程考核形式的改进是减少舞弊行为的重要途径

目前的考试中,教师习惯于照书出题,而学生不管平常学习是否认真,学习效果好与不好,只须通过机械的记读就可以取得不错的分数,这种考试无法考查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无法体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 使得夹带等舞弊形式盛行,加大了学生考试舞弊的概率。因而,在考虑减少舞弊行为时,我们亦需对我们的考试形式进行反省,要变识记性知识的考试为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力的考试,变一次性的决定性考试为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的不同特点而进行的多次性的、多形式的考试,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此外,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使学生转变思想观念,从而形成以舞弊为耻的良好风气,并呼吁社会上对于舞弊行为进行关注等,都有助于减少高校考试中的舞弊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考试风气,使得考试真正成为一把选拨、评价学生能力的标准尺度,发挥考试的功能,真正体现考试的作用和价值。

四、结束语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如何杜绝舞弊现象,如何做好诚信教育, 如何做好思政工作, 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总之,考风是高校普遍关心的问题,让我们共同努力,综合治理,使高校考试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以考风促校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游细玉.高职高专学生考试舞弊的成因研究.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03期.

[2] 李玉芳.大学生考试做弊原因及对策. [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报学院。(社会科学版)2005.(2).

[3] 姜威.陈健.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

[4]王良圣.吴汉东.改进课程考核方式。促进考风、学风的好转.改革・创新・ 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篇(4)

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机构的差异分析

美国法务会计培养机构包括美国法务会计师理事会、美国注册欺诈检查师协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北美法务会计师协会及美国各高校等。美国法务会计师理事会主要负责组织注册法务会计师资格考试和资格认证。美国注册欺诈检查师协会为全世界的注册欺诈检查师提供交流的平台,提供大量与反欺诈有关的资料和培训教材,为注册欺诈检查师和对法务会计感兴趣的人员进行反欺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广大法务会计从业人员获取法务会计知识的重要组织。该组织为从事司法鉴定、舞弊调查、法律专业、会计调查、商业评估等的从业人员提供大量有关法务会计、舞弊调查、商业评估的专业知识和信息,并随时关注会计、审计、法律方面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知识扩展,使法务会计从业人员能迅速地将这些新知识新动态运用到实务领域。除此之外,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还开展了注册会计师职责和义务、客户沟通、调查方法和技巧、舞弊手段的最新发展和防范措施等拓展领域的知识培训,使法务会计从业人员能更快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美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较大,成为法务会计最重要的人才培养和输出机构。由于美国会计师事务所具有独立开展法务会计培训的条件和能力,并常态化与联邦调查局、法院、税务局、律师事务所等进行合作,通过交流和培训提升法务会计从业人员的技能。美国高校是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其在教学方法、理论水平、教学资源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授课方式灵活多样,采用诸如邀请专家开展讲座、研讨会、开设案例分析课程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全面系统的法务会计知识。网络教育是美国法务会计知识传播的重要窗口。由于网络教育的广泛灵活,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法务会计人员的需要。Cpenet远程教育网聘请了许多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舞弊检查专家传授法务会计知识。针对不同需求,其课程形式分为初级普及、中级知识、高级讲座等。

在我国,高等院校成为法务会计专业研究和人才培养的生力军,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渤海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京审计学院等高校在会计专业或法学专业开展了法务会计本科生和硕士生的培养。除了高校之外,社会培训机构也成为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北京中财国融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北京启文教育培训学校、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培训中心、四川大学科技园培训部等开设了国际注册法务会计师FCPA的认证培训班,在借鉴美国法务会计师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现状,聘请会计界、审计界、法学界的专家学者;法院、检察院、律师界的业内精英,对法务会计从业人员展开专项培训。除了传授知识技能外,强调提高学员的分析能力,实战演练如何高效办理经济案件,最终培养出在法务会计服务领域中理论扎实、业务熟练的法务会计从业人员。但是,我国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机构存在的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我国高校法务会计招生分为两大模块:一是在法学类专业下开设法务会计方向。二是在会计类专业下开设法务会计专业方向。这对于对法务会计感兴趣的学生而言,会存在学科体系上的困惑,即法务会计究竟属于法学学科还是会计学科,这种学科体系上的困惑会导致学生毕业之后的的研究方向及工作属性的不清晰,这无疑对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极端不利。因此,在法务会计高校招生人才培养方面,我国需在国家教育部明晰法务会计的学科类别,这样既有助于学校专业开设制度的健全,也有利于学生的了解法务会计专业的详细信息,从而促进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繁荣发展,做到术业有专攻。其次,我国法务会计社会培训机构的良莠不齐也成为我国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瓶颈。有的培训机构只是抱着赚钱的目的开班,仅单纯地对会计人员补充法律知识,对司法人员补充会计知识,没有有效的将法务会计应具有的知识进行融合,更没有将之付诸于实践。因此,应积极借鉴美国培训机构的成熟经验,通过市场化、专业化、规范化,加大法务会计社会培训机构的建设力度,使法务会计培训机构尽快成熟规范起来。

法务会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差异分析

美国法务会计人才培养设置的主要课程包括:内部舞弊审查、计算机舞弊与数据安全、检查盗用阴谋、确认舞弊财务交易、高级法务会计技术、法务会计———舞弊报告与隐匿资产、舞弊与财务报告审计、舞弊调查与舞弊数据分析、高级舞弊调查、信息技术审计、高级会计理论、会计与电子商务、会计欺诈检查、法务会计与舞弊管理、经济犯罪与调查、计算机法务调查、私人安全与防范损失理论、知识产权安全管理、计算机舞弊检查、法务沟通与交流专业知识、舞弊会计报表分析等。由此可见,美国的法务会计课程设置是在已经掌握相关法学知识和会计学、审计学、金融学、犯罪学等学科的基础之上开展的,这也符合法务会计的学科特征。

在本科阶段开设的法务会计课程涉及学科领域广、课程门数繁多,而法务会计课程几乎是会计学和法学课程的叠加。本科阶段学生能否通过本科段领会和掌握法务会计并实际应用很值得怀疑。所以,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会计师,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律师很值得怀疑,而能否培养出合格的法务会计师就更值得怀疑了。研究生阶段的课程仍旧设置了部分法学专业课程、部分会计专业课程,只是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了法务会计特色课程,包括:高级法务会计、证据调查学、破产法与破产管理人制度、财务审计与内部控制、税务管理与筹划、电子商务安全、经济犯罪调查学、舞弊检查等法务会计实务应用课程。由此看出,研究生阶段的课程设置虽然比本科生课程设置更加符合法务会计的实务应用特性,但公共课的设置上不是与会计本科生课程重复,就是与法学本科生课程重复,造成教师资源浪费、学生学习重复的现象。因此,要想加快加强法务会计在我国的具体应用,满足社会各方对法务会计的需求,应该尽快建立我国法务会计专业目录,以免造成培养的人才未能尽社会所用的局面。

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师资力量的差异分析

篇(5)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发展观念的不断深入,新兴的法务会计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法律领域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在经济发展飞速的当今社会,和谐共处发展理念使得社会系统当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形成相互连接和相互协调的关系,使得社会各界的相互利益关系可以达到平衡的状态。由于不同的利益冲突会产生不同的舞弊现象来侵犯他人的相关利益,其中可能存在员工或管理层人员的舞弊,以及企业财务报表的舞弊等等,使得反舞弊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舞弊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使得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受到严重的损失,对我国市场经济的有序性造成严重影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利益冲突

利益相关者主要指的是企业的经济利益的直接受益者,或者是企业利益的间接受益者以及相关受益群体,因为他们有着同样的市场经济利益目标,这个原因将他们捆绑在一起,当其在利益诉求过程中,他们为了考虑自身的利益,会出现意见不统一,发生分歧等现象,使得其作为维护相关利益的行动不同,如果发生上述现象没有进行有效的处理,很容易产生相应的利益冲突,因此,当产生经济冲突和矛盾时,要站在不同相关利益者的角度进行利益问题的考虑和解决。因为利益相关者在企业当中地位不同,使得收益程度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目前很多企业的相关利益者范围在不断扩大,有些企业是为了协调企业组成结构之间的关系,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主动性[1],实施让部分员工可以购买或持有一部分企业股份,使得企业员工也可以参与到企业的发展管理当中去,有效提升了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二、利益冲突中产生的舞弊行为的表现形式

当利益相关者产生利益冲突和矛盾时,不仅关系到某个单方面的利益,同样关联到企业各个发展环节和部门之间多方面的利益冲突,因此,利用冲突产生的舞弊行为的表现形式是涉及到企业发展多方面的表现形式。针对企业的发展运行环节来说,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相应的利益冲突,以及各个部门之间的运行合作环节可能会出现利益冲突,以及产品在配送和销售两个过程中都可能会出现利益冲突;针对舞弊行为的范畴来看,舞弊行为存在企业发展运行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当中,通常以偷账和漏账等舞弊行为达到自身的目的,或者通过自身的权利接受贿赂,以此帮助他人完成相互的利益需求,企业的股东可以利用自身的权利进行舞弊行为,以此来侵占企业的资产,从而产生利益冲突。在舞弊者准备舞弊之前,一般都会制定相当严密的舞弊计划,利用较为隐秘的手段来达到自身所需的经济利益,进而达到舞弊的行为;与其他的非法行为相比较,舞弊行为是有目的性而采取相应的行为,不同的舞弊者利用的舞弊行为不同,促使其利益在表面上构成和谐关系,使其不容易被人察觉。

三、法务会计治理舞弊的功能分析

法务会计的服务氛围和对象很广,因而法务会计为了实现服务对象的目标,使得其治理舞弊手段的多样化,呈现出不同的治理特性,使得法务会计的功能多样化,以下几个方面是法务会计为服务对象提供相应的舞弊治理手段,首先,针对企业财务报表出现问题,可以对服务对象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帮助其指定科学、合理的决策提出相关的现实证据;其次,法务会计向服务对象提供已经经过交易或者相关事宜,以及获取和损失的经济效益,并且告知其发生的时间等方面信息;最后,法务会计根据相关实际依据得出相应的调查报告,为服务对象争取相应的经济效益赔偿[2]。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法制社会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法务会计对舞弊行为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理,就目前企业的舞弊行为进行强有力的控制和监督,为企业内部审计和会计事务发展的引领方向,根据不同相关利益者的角度出发,分析出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发生冲突,一方利用相关的舞弊行为对另一方进行侵占相关经济利益,法务会计通过专业角度进行分析舞弊行为,进行相应的舞弊调查和诉讼,为损失经济利益者寻找处理方式,维护相关利益者的经济利益,以及协调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篇(6)

摘 要:COSO新版《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对1992年旧版框架的某些概念和指引进行更新和改进,以期适应近年来企业经营环境的演变、监管机构的要求和其他利益关系人的期望。本文在分析新版框架和旧版框架变化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出见解。

关键词 :企业;COSO;新框架;内部控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116-02

收稿日期:2015-06-20

作者简介:黄红星(1968-),男,黑龙江省黑河市人,黑龙江省锦河农场副场长,高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纳税筹划和经济法学。

一、前言

2013年美国COSO了新版《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以下简称新版框架),对1992年的旧版《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以下简称旧版框架)的某些概念和指引进行更新和改进,在经营和报告目标上扩大了内部控制的应用范围,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标准的有所变化,有助于企业在业务、组织结构、商业模式和经营环境变化的背景下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我们企业深入研究总结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新版框架,不断完善和加强本企业内部控制。

二、新老内部框架的主要差别

1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不同

旧版框架在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上主要考虑的是:经营目标实现程度、公开财务报表可靠性、合法合规。而新版框架则考虑的是:内部控制体系应将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2 报告对象和报告内容有不同

新版框架在报告对象和报告内容两个方面上对报告目标进行了扩展,分为内部财务报告、内部非财务报告、外部财务报告以及外部非财务报告四类。在报告对象上,既要面向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部门的外部财务报告;又要面向董事会和经理层,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需要的内部财务报告。在报告内容上,分为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非财务报告主要有经济运行分析报告、资产使用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人力资源分析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非财务报告。

3 增加了反舞弊与反腐败的内容

新版框架对舞弊风险做比旧版框架更为详实要求,并增加反欺诈反腐败的内容。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意见

1 完善内部控制执行环境

自旧版内部控制框架颁布以来,财政部、中国证监会等五部委颁布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致力于本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构建了比较成型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受体制、经营机制和经营理念限制,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还没有形成大多数企业的自觉行为。内部控制的推动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决策层重视内部控制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在规范企业经营管理、风险防控、实现发展和经营目标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单位领导不重视单位或强权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发展缓慢,即使有规范内部控制体系,也是形同虚设,内部控制的作用无法显现。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原因是决策层有规不依,无法可依,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没有适合内部控制制度推行的土壤。目前,国内的内部控制法制建设还处于部门规范性文件层面,在法律层面上并没有专门对内部控制的责任、义务加以规定,且相关法律中对与内部控制有关的处罚措施也较轻。因此,要加快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将有关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内容纳入相关条款,明确企业以及企业法人代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的责任,明确监管部门对内部控制建立的运行监管责任,并借鉴美国《萨班斯法案》,强化对隐瞒内部控制缺陷、虚假披露内部控制有效性信息的有关企业和个人的处罚力度,依法推进内部控制的实施和内部控制作用的显现。

2 强化全面内部控制理念

虽然内部控制在企业推行多年,也取得了一定实效,大多数人员对内部控制建立的全面性原则认识和理解比较正确,但是对内部控制度的执行存在误区,往往片面地认为加强内部控制是保证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经营目标与保费收入、承保利润等财务指标有关,认为内部控制度的执行应是财务人员事情,与其他岗位关系不大。在内部控制研究和学术领域的主要群体是经济类院校专家教授,以及各企业中财会人员或与财会相关人员,要求执行内部控制又是财务人员呼声最高,这样就进一步加深了大多数人以至于部分决策层人员“内部控制是财务工作”错觉,这也是部分单位内部控制不能有效推行的原因之一。新版内部控制框架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继续坚持并强化“全面内部控制”的理念。首先,内部控制实施的好坏关键因素是人,对人的管理是重点,高层管理人员既是风险管控的重点,也是推动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关键力量。要明确董事会与管理层各自的权责,董事会独立于管理层并具有胜任能力并保持独立性,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监督;管理层建立健全企业架构、汇报路径、合理的授权于责任等机制,定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监督并报告给董事会。其次,要将内部控制制度融入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通过落实责任和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宣传教育,将内部控制理念意识、制度规范等融入企业每一名参与者思想,让员工更自觉地接受内部控制制度,养成自觉参与内部控制习惯。并制定绩效衡量以及激励惩处机制,在企业内部形成遵守内部控制的压力,使员工各自担负起内部控制相关职责。

3根据新旧版框架差别不断完善现行内部控制

(1)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上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新旧内部控制框架在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上差别是旧版框架不是基于风险的,而新版框架是基于风险的。旧版框架的有效性通常是“事后”检查的结果,而新版框架的有效性是基于风险评估的,是“事前”判断的结果。新老内部控制框架的这个差别的影响将影响到关于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的一系列问题,要求企业在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的程序设计、标准制定、报告和监督的执行等方面进行更新和改进,应以风险管控为逻辑起点,从基本制度管理办法、操作细则及流程图等三个层级着手,将风险应对策略和方法纳嵌入到企业各业务流程的具体业务活动中,融入内部控制体系的各项规章制度,构建以风险为导向、价值增值责任为主线的内部控制体系基础框架。

(2)进一步完善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之一,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都需要信息支撑。新版内部控制框架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观,扩展了报告目标,增加了对内、对外信息内容,要求企业结合实际丰富信息与沟通制度内容,拓展内部、外部数据获取渠道,强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建立与股东、客户、监管机构、财务分析师等外部相关方的沟通机制,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为企业加强管理、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和防范风险提供信息支撑。企业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畅通信息与沟通渠道,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将企业目标和内部控制职责在内的必要信息传达给每位员工,确保内部控制的职责得到认真实施。同时要注重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与沟通,避免成为各自独立分散的信息系统,形成信息孤岛。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发挥各方面力量,全面健全和整合企业各个信息系统,构建覆盖整个企业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平台,将“信息孤岛”中的各大信息系统有机连接起来,形成大的信息系统,产生大的平台支撑效应。

(3)进一步强化反舞弊、反欺诈机制

随着国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反舞弊机制,但新版内部框架包含了更多关于舞弊、欺诈等涉及职务犯罪的内容,并且把“评估风险的过程中考虑舞弊的可能性”作为内部控制的第8项原则,充分反映了反舞弊、反欺诈机制等在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和预防职务犯罪重要作用。企业应要进一步完善提升反舞弊、反欺诈机制,一是加强机构舞弊、欺诈风险管理。企业要将舞弊风险(或廉政风险)作为专项风险来识别,制定一整完善的风险评估流程,在评估风险的过程中考虑舞弊的各种可能性,评估舞弊的动机和压力,评估舞弊的机会大小,建立风险数据库,建立风险应对矩阵。要坚持“全面和重点相统一,制衡和协作相统一”的原则,强化决策层、各经营管理层级在反欺诈、反舞弊机制的建立与执行中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全体员工的反舞弊、反欺诈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适合本公司实际的舞弊、欺诈风险动态管理政策,将反舞弊、反欺诈内控制度和流程覆盖到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二是借鉴国内外反舞弊、反欺诈的经验,利用公司内部风险管理以及IT人才或采取业务外包的形式开发适合本公司实际的反舞弊、反欺诈信息系统,并将其纳入整个公司信息系统,作为子系统之一。三是与时俱进地完善反舞弊、反欺诈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舞弊、欺诈手段和方式也不断升级,有的还采取高科技手段实施舞弊、欺诈,必将给我们现有的反舞弊、反欺诈机制形成严重挑战,因此必须坚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理念,不断研究、改善、改进反舞弊、反欺诈机制,做好“事前”控制,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四是进一步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举报投诉网络平台,提高信息传输速度,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要切实保护举报人合法权利,加大泄密事件的处罚力度,营造良好信息反馈环境。

(4)加强以复合型人才建设为主的内部控制支撑体系建设

企业拥有内部控制复合型人才(如内部控制师)是完成内部控制工作,实现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真正实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新版内部控制框架进一步强化了董事会的监督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作用,强调内部控制责任分工,给参与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新要求。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才能胜任于不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中“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的管理风险工作,方能实现“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新版内部控制框架扩展了报告目标的范畴,要求我们内部控制部门人员不仅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和监控流程等知识,还具备使用分析问题中所需要线性分析、概率分析、因素分析等高等数学知识,更要具备使用计算机和书写报告的能力。

构建符合内部控制复合型人才队伍,首先要走内部人员培训的路子,企业现有的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具备知晓企业管理模式、结构、运行环节及特点的优势,采取送到高校或内部控制培训学校学习,或请内部控制专家来企业授课的形式,对内控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掌握内部控制所需要的各项知识,提升胜任内部控制工作的能力。其次,加强与相关高校合作,按照企业管理需要定向培养,充实一部分年富力强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参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队伍,提升内部控制复合性人才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 郝振平,COSO委员会新版《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主要内容和实施策略,《中国内部审计》,2014.

篇(7)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相关的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球增长按购买能力的平价衡量降至0.5%,全球的谨记也将从这里不如衰退,因为这样的原因各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就随之而抬头。各个国家都开始提高自己国家的关税,而这也就使得贸易摩擦变得更加的频繁。

根据相关的数据现实,在1995-2008年期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摩擦中遭遇到反倾销最多的国家,而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而如何的加强相关的反倾销的措施的检测,以此来保证各出口企业的正常的发展这也就成为了我国国际贸易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与反倾销应对之间的关系

自从加入WTO以来,我国已经成为了国际反倾销的最大的受害者,因此如何应对反倾销也成为了各界人士过关注的重点和热点。而我国发改委最近所发起的对于各大企业和行业所进行的反倾销调查,可以说就是对于这一问题的一个正面的回应。

一般的看法认为,会计信息的质量在反倾销的应对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问卷调查以及实地的考核,这些方式都有利于取得更好的信息来源,使得到的信息具有更可靠的真实性。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会带来反倾销的低税率,但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并不是自然而然就存在的,它需要一个有效用的内部机制来进行调控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会计信息的调查问卷的时间一般都不是很长,那么这就需要内部控制有一个良好的发挥,一次来促进调查问卷和相关资料准备的快速完成。完善和优化内部控制对会计质量信息的影响作用无疑是不可以忽视的,只有一个有效的良好的内部控制才能有助于会计信息于一个良好的完成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才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最为关键的因素,也可以这样认为,内部控制越好,那么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就会对应的更加的高,而被调查的机构所做出的反倾销的税率也就会随之变低。

再回头来讨论内部控制这一关键因素,它的主要要素之一就是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就是影响企业内部控制以实现和采取相对应的策略的过程,而这主要是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但相关的企业在面临被反倾销的时候,企业就可以进行相关的风险的估测,从而采取比较及时的措施来进行应对。举例来说,如厦华在应对彩电反倾销中形成了一套管理方案,建立了灵敏的反倾销预警机制,并在公司内部组建团队收集相关信息,及时识别、分析和应对外部风险。而这也就说明风险评估的好坏与否对于企业做出相关的应对相关的反倾销时候的所做出的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无论是援助还是被反倾销企业,盈余管理一旦超出区间范围,必然会导致舞弊行为的发生。舞弊是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性的大忌,导致信息质量下降,所以应该建立反舞弊机制来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如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缓解企业压力;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建立舞弊监督程序;加强信息沟通、建立匿名举报制度;强化舞弊结果处理等措施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根据这部分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三个结论:首先,内部控制越好,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被调查机构做出的反倾销税率裁定越低;其次,风险评估越好,更能及时的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和应对,被调查机构做出的反倾销税率裁定越低;最后,反舞弊机制越好,会计信息质量越高,被裁定的反倾销税率越低。

二、国内出口企业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并没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体系,存在着大量的问题。

首先,大部分的出口企业对于自身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的认识性还远远不够,内在需求的不足是的相关企业只能非强制性的接受,这也就导致相关企业内部的会计控制的建设并不完善,很多也都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而且部分企业对于反倾销还抱有侥幸的心理,根本不能意识到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的存在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管理者们的对于内部会计控制管理观念的认识,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提高对于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质量建设的重要性的态度的严肃性,需要切实的执行,而不只是纸上谈兵,不付诸于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完善相关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建设,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一次来应对反倾销的来袭。

其次,相关的会计控制制度并没有发挥出自身本有的作用,这也就导致了会计信息的真实程度大大降低,很多企业出于某些目的,账簿设置不规范、不健全。很多出口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漏洞较多,原始凭证不真实、不合法、不完整;不少企业记账凭证填写不规范,账表、账证、账物不相符,不按规定设置账簿,通常设置“两本账”、“多本账”、“账外账”,总账、明细账、日记账之间数据相互之间不能核对,这些不规范的账簿体系都将导致企业会计在反倾销诉讼中处于劣势。而这也是我国的许多企业在反倾销的诉讼案件中败诉的重要原因。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对于会计信息制度的建设,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样也就可以做到有据可依,有凭可证。

此外还需要加强相关的会计档案保管制度的健全,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并且派出专人来进行管理,这样不见你可以保证会计档案的完整,也可以保证其信息的真实性的持续的存在,不发生任何的变动。

三、如何应对当前国际经济的局势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的大背景下,除了一些新兴的经济独立体之外,绝大部分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基本都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而处在这样的一个大的环境之下,对于我国出口企业如何去应对反倾销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的出口大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产品会出口,而在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的出口量也一直在持续的增长,而飞速发展的外贸经济也给我国带来了更多的贸易摩擦,这也就使得我国的绝大部分的出口企业不得不面临更多的反倾销的压力。从最近的消息可以看到,不论是对于原材料还是对于一些制成品,国外的许多国家都对于我国的相关企业制定了相当严格的审查制度和调查,那么我国的这一些出口企业又应该如何的去应对这些问题呢。

首先,各个企业应该加强自身产业的建设,汲取更多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为企业创造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有着高层次的管理水平的团队,这样也就有利于各项事务的开展。企业应该对于未出现的风险进行提前的预测,提高自身的风险评估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准确的把握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之中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例如前段时间格力空调在美国市场所遭遇到的反倾销的调查,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对没过市场的一些相关的质量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所以说一个有着高水平的管理团队对于企业做好内部控制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

其次,就是将强对于会计信息的采集,会计信息的质量的真实性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比如最近的五粮液集团,为何会遭到经销商的叛逃,而导致了经营无法继续的状况,在很大的程度上来说,这主要就是因为会计信息上面除了重大问题,为了提高业绩,而虚增产量数值,并没有尊重和考虑信息质量真实的重要性,这也导致了五粮液集团在资金链上面出现了重要的危机,从而导致了这一严重的后果。所以加强对于会计信息的考核,加强会计信息档案的保管制度的建设是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的。

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已经不可立传,那么我们所面临的反倾销以及应对也就必不可免。这就急需我们的企业建立一个非常完善的制度,处理好内部控制、会计信息质量与反倾销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利于我国的相关的出口企业在对外贸易之中占据更加主导的地位。

四、结语

基于内部控制的视角研究反倾销应对,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对于我国出口企业提升被反倾销调查的能力、维护自身权益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公司内部控制越好,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被调查机构做出的反倾销税率裁定越低;公司风险评估越好,更能及时的进行风险识别、分析和应对,被调查机构做出的反倾销税率裁定越低;公司反舞弊机制越好,会计信息质量越高,被裁定的反倾销税率越低,支持了文章的研究假设。而且,众多企业面临被反倾销调查危险时,过度依靠外部力量解决问题,而这样所起到作用明显是非常有限的,企业自身的特征在调查机构取证中具有重要作用,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微观组成部分在反倾销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经验证据有助于更加深入的理解反倾销应对中微观因素的重要性,避免过度依赖于主体以外的力量,而忽视自身应对机制建设来解决问题。

篇(8)

“106”行动打掉作弊团伙

身为松原市公安局国内安全保卫支队副支队长马宏哲将破获考场高科技舞弊案视为分内的事,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位曾被歹徒的子弹打穿了肾脏、打碎了胆囊,却仍咬牙自己到医院就医的警官,解读了松原“5・28”案的侦破过程。

2009年1月初,在梳理以往的高考作弊案线索时,一个名为EMP集团的、制作精良的专业考试作弊网站吸引了马宏哲的视线。网站涉及大学英语四六级、高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等几乎所有国家级考试内容。网站不但及时更新新闻资讯、提供考试答案,还提供配套的作弊方式和设备――橡皮接收器、信号手表、信号接收笔……这些电影中高级特工才使用的设备让马宏哲和队友们大吃一惊。很快,在吉林省公安厅的部署下,代号“106”的侦破行动全面展开。

为方便买主联系,作弊团伙在网站“联系我们”一栏留下了手机、邮箱、QQ等联系方式,这也就成了马宏哲和队友们破案的突破口。“这些卖家有一定反侦查能力,从不轻易和买家见面,大多数交易,都是通过支付宝、特快专递、网上银行等方式进行的,这使人很难见到犯罪嫌疑人的真面目。但经过对线索的排查,终于发现,一家名为奥博电子的科技公司,竟在长春设有实体店!”

大喜过望的马宏哲等人于是通过网络与卖家取得联络,然后化装成购买器材的学生家长,来到位于长春市铁路大厦的奥博电子科技公司。

“所谓的科技公司,办公环境十分简陋,只有两张办公桌、两台电脑和一张沙发。”公司里的两名年轻男子在核对了“买主”的身份后,热情地介绍起各种器材、当场调试效果,还信誓旦旦地保证,效果不好可更换或退款。干警们当即买下一套设备:黄豆粒大小的耳机和与之配套的接收装置,如改装的橡皮(在橡皮里挖个小洞,将电路板放进去,再套上橡皮套,跟正常橡皮一样)、格尺和手表。“买主”现场用金属探测仪器探测,结果基本探测不到。

除了这个实体店,马宏哲和队友们还通过技术手段监控、跟踪了这个团伙另几个用来交易的QQ号码,发现其联系人分布全国。经过历时5个月的监控,2009年5月28日,马宏哲带队友将这个交易团伙一举抓捕归案。16个犯罪嫌疑人中,一半以上受过高等教育,其中包括一名硕士生,一名在校大学生。而团伙中的一名成员,当年就是借助此类器材的帮助,才顺利挤过高考的独木桥。更让马宏哲惊讶的是,“平均年龄不过26岁左右的他们,都不认为自己触犯了法律,觉得自己不过是做了些违反考试纪律的事”。

一级讲述超额利润

当前,警方将售卖高科技舞弊器材的犯罪团伙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全国级)销售商从企业手中购买器材后,负责招募答题团队,并组织人员从考场里向外传送试题;二级(省级)商也称为批发商,主要从一级销售商处购买设备,并在本省范围内召集设备操作人员,然后随设备一起提供给下一级;三级主攻零售市场,主要面向考生和家长,既要负责提供“工作”场地,还要负责接待、配合二级商介绍的操作人员。

今年31岁的李涛,算得上是我国最早的一级之一,在这一行“混”了七八年后,于前年决定退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出了贩卖作弊设备所能获取的高额利润。

李涛说,自己当过两年义务兵,后来靠着战友的人脉在北京开了个店面,经营安防器材。当时,安防器材生意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市场也不成熟。

2001年,一个老乡找到李涛,希望他能用电子器材帮自己的领导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虽然听起来不可思议,李涛还是答应了下来。他曾试过一种警察用来办案或在赌场上用来出老千的隐形耳机,便托南方的同行帮忙找,并最终以近一万元钱的高价,从一家香港公司买到了这种东西。

李涛和老乡随后策划了一套作弊方案:先通过作弊者带进考场的针孔摄像头将考题拍下、回传,再由守在场外的李涛用笔记本电脑接收并录下回传图像,然后开车送回距考场1公里的宾馆包间,由等候在那里的、花高价请的在校研究生做出答案,最后通过电话将答案读给“领导”听。这后来成为用电子设备作弊的标准程序。

那次行动后,李涛和老乡分别从“领导”那里得到了3万元的报酬!这在当年是笔巨大的财富。李涛看见了商机,决定投资经营“考试器材”。他还专门到深圳、东莞考察,发现国内早已有厂家开始做这类东西了,虽然没有美国的精巧,但成本低。“一个磁共振耳机,批发价不过几块钱,我们转手就能卖到好几百。”

最初,李涛并不知道该如何铺开自己的销售网络,只能尝试着雇用大学生在宿舍推销。每到寒暑假前,生意就很好。再后来,他干脆在网上做起了批发商,在全国发展商。“那时候,利润空间大,我有一个,在校4年就赚了几十万,毕业就买房了!”

李涛说:“事实上,这些作弊设备中,除了一部分特别精致的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部分都是国内制造。由于芯片产业发达,东莞等南方城市成为主要零部件批发地,而北京、河北等大城市,则是成品的集散地。我虽然并不清楚这些作弊设备最终被哪些人买走了,但从发货记录来看,东北、山东、河南等地是大头。”

记者也根据马宏哲警官的介绍,上网随意输入“作弊器材、隐形耳机”等关键词,瞬间便搜出了各种各样的网站,它们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西等全国各地,90%都不加密,公开叫卖,并且留有详细的联络方式。

然而,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作弊设备的质量也是一年不如一年。据李涛介绍,早年的作弊设备虽也是三无产品,但都是正规电子器材厂家生产的,起码有质量保证。这几年,很多人开始自己购买电子零件,在临时租来的房子里雇人生产,设备的质量越来越差。有的放进耳朵里断成两半挖不出来,有的最多用一两次,甚至“一不小心”在考试中途坏掉。而就是这些成本低廉的作弊器材,经过层层转手,到学生手中时,价格往往已经达到七八千甚至上万元。

不断升级的作弊手段

为了和官方对抗,李涛和他的同伙们不断升级高科技舞弊手段。2005年以前,李涛和他的商们还能用电话传答案,但随着教育部门开始使用“电子狗”等对抗手段,他们便不敢再用手机接听了。

“我研究过电子狗,它是一种电子侦查设备,可以探测附近发出的电磁波信号。”这一特性让李涛转而想起了对讲机,只要不通话,它就不会发出电磁波信号,从而在“电子狗”面前隐形。

但很快,电子狗技术升级,新增了侦查无线耳机的功能,但它成本高昂,监考老师不可能人手一个。“我们于是尝试给耳机加上开关,并将开关藏在考生袖口处。看见巡查老师进入教室,就关闭耳机,这样,新的电子拘也‘失灵’了。”

2006年年底后,随着探测无线耳机设备的出现,李涛和他的同行们开始不断开发新的高科技舞弊产品。比如随着耳道式隐蔽耳机的声名远播,一些高级别考试开始在进入考场前检查考生耳道。为了躲避这种检查,口含式隐藏耳机应运而生。它主要藏匿在作弊者的后牙床上,利用口腔和耳道之间的导管传声,隐蔽性更强。更高级的是骨感耳机。这种耳机最早用于特种部队作战,是为了能让特种部队的队员在枪声大作的环境下也能准确听见指挥官的命令。它通常紧贴头部骨骼,比如耳骨后的头发中,利用骨骼震动传声。

还有作弊手表。为了躲避监考老师,新的作弊手表开始配有水银开关。只要晃一下手臂,显示的答案就会变回时间。而即便手表不再被允许带进考场,内设电子显示屏的尺子、橡皮等也会取而代之。

在与官方的对抗中,李涛表达了同行“心声”:“相比起教育部门,我们永远是主动的。你今年屏蔽干扰了一个电子频段,明年我改个频段就是了;你今年发现一个器材,明年我改装一下又能推出新的产品。现在电子技术标准化、通用化了,只要有创意,随便哪个作坊都能研制出新的玩法。教育部门怎么跟得上这个节奏?”

人心正,则天下无贼

面对“李涛们”的嚣张,马宏哲警官有自己的看法:“我们一定有办法去制服他们,因为他们做这些是为了赚钱,不可能花全部心思研究怎么作弊;而我们的全部心思,就是如何抓住他们。我们比他们专心!”

而在中国公安大学教授王大伟看来,近年来,作弊的设备和手法发生如此触目惊心的变化,是因为背后有一个高需求的购买市场,这个市场刺激了整个高科技舞弊“行业”的发展,并使其日益“普及”。王大伟的看法,在记者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

记者在吉林采访时偶遇到一位叫小西(化名)的女孩,听说记者并不了解考试作弊的方法时,她不屑地摇了摇头,并热心介绍起来:“其实特简单。那些器材都不贵,有的地方连答案一起,一门也就5000元。当然,答案传来传去,有时候难免变了样,不太准,所以也可以选择能保证分数的,不过这种比较贵,按照本科线和重点线的不同,收费从1.5万元到两三万元不等。”小西告诉记者,自己4年前参加高考时,“班里的很多同学就都带着耳机、摄像头之类的设备进考场,到现在,这么多年了,(师弟师妹们)一直这样。”

篇(9)

(二)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想要对法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应先明确法务会计的一般涵义。综合各家观点,总结我国法务会计的社会实践,笔者认为,所谓法务会计,是指由独立执业的法务会计师,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综合运用会计、审计及法律等多学科交叉知识和专业技能,对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经济纠纷及欺诈行为等进行调查、审核、估算、分析和鉴定等,据以提出鉴定意见或为法庭审理作证的特定专业服务活动。它是以法学和会计学理论为基础,集会计学、审计学和法学于一身的综合叉学科。要理解上述法务会计的基本涵义必须把握住以下五个要素:

二、法务会计的目标

(一)法务会计的技术方法。法务会计的技术方法是在执行法务会计业务时需要综合运用的调查、审核、估算、分析、判定与鉴别等技术方法,以取得合乎法律要求的各类证据。法务会计与传统会计的最大区别在于:法务会计所执行的业务职能及出具的专业报告都是直接为法律服务的。法务会计经常涉及舞弊调查,并为公、检、法等职能部门和纪检、监察、律师辩护、经济调查及审计等专业活动服务。法务会计师执业有助于社会各界了解和解决诸如经济损失,特别是金额方面的损失。另外,法务会计师还经常帮助内部管理部门强化公司内部控制,以减少内部舞弊的发生。可见,法务会计师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经济纠纷、经济过失和经济犯罪等,其基本职能是向法庭等职能机构提供专家性意见,作为法庭客观、公正地裁决经济案件的专业依据。在法学科的法务会计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确定的法学(法务会计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法学、会计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审计的技术方法,熟知证据规则和法定程序,熟悉国内外会计财务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国际惯例,能够综合运用法律、会计审计知识、方法和技能,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技术或区域分析、解决法务会计问题能力,具备会计、税务、审计、鉴证等法务会计职业技能,适应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社会中介组织及企事业单位等需求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这一目标定位的鲜明特点是:具体详尽、面面俱到、学科交叉,涉及面广,出发点是适应性强,无论市场变化有多大,似乎都会有好的就业去向。但是,目前的就业竞争压力大,人心浮躁,学生一般只注重眼前,价值取向以实惠为主。经过几年来的培养实践,笔者以为,设置法务会计专业或专业特色方向,不论是在法学科下的,还是在会计学科下设的特色方向,都应该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源于实践需求,又高于实践要求,应符合科学发展观和与时俱进的原则,既要简明扼要,又具有专署性和可操作性,而且还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保持预留发展空间,要可持续下去。培养学生的周期较长,市场瞬息万变,可能招生时形势一片大好,可到毕业时,市场风向标变了,所以,还是要有缜密的顶层设计。基于上述情况,分层次的法务会计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目标本科可定位为:本专业(方向)培养适应信息化国际市场竞争需要,德、智、体、美协调发展,具有法学应用基础与财务会计学功底,能够综合运用法律规则调查各类经济纠纷与财务舞弊案件证据,并胜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相关岗位需求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法务会计专业(方向)硕士人才培养的目标可定位为:本研究方向培养适应信息化国际市场竞争需要,德、智、体、美协调发展,具有较深厚的法学应用基础与财务会计学功底,能够综合运用法律规则调查取证各类经济纠纷与财务舞弊案件,具有创新精神,并胜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相关岗位需求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法务会计专业(方向)博士人才培养的目标可定位为:本研究方向培养跟踪信息化国际市场竞争变化,德、智、体、美综合发展,具有深厚的法学理论基础与财务会计学理论功底,能够综合运用法律程序调查研究各类复杂的经济纠纷与高端舞弊案件,具有创新精神,并胜任跨国集团、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研究与实践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美国高校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视培养模式和路径不同而有所区别。许多美国高校目前对法务会计人才培养仅停留在研究生在职教育阶段,加之社会上法务会计人才稀缺程度较高,各高校确定的法务会计培养目标以“能够胜任法务会计、舞弊调查等相关工作”为主。

(二)各类层次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体系设计一般复合型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设计较普通专业的课程设计复杂且目标要求高,搞不好就会出现“两张皮”或“拼盘式”的局面,全凭学生自己去消化融合。在学分有统一规定、不能突破的前提下,需要课程设计者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法学院的法务会计专业(方向)通常偏重开设较为系统的法学科类课程,因为法学科的一级学科门类较多,国家统一规定的法学科基础和主干课程就有十六门课,加入各部门法、专业法规,令人眼花缭乱,再按照教育部统一规定的大学必修课、通开课、通识课,跨学科选修课等,剩下极其有限的学分分到复合的会计学科、审计学科,达不到需求。学生就业时常常出现会计学功底不扎实,法学又难就业。为改变这一局面,只能再尽力压缩法学类课程,增加一些经管类会计课程,但交叉融合又是难题,还是改变不了“拼凑”的色彩,改革创新就要冒风险。所以需要每年微调课程开设计划,按照“通、识、精、活”原则构建课程体系,逐年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同样道理,在会计学院下设置法务会计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设计正好相反,通常偏重开设较为系统的经管类会计学科课程,在国家统一规定的经管类学科基础课程就有十到十二门课,加上按照教育部统一规定的大学必修课、通开课、通识课,专业主干课以及跨学科选修课等,剩下的要想置入法学科一系列课程不大可能,只能选择性嵌入部分主要的课程。学生就业经常是会计学具备一定的功底,但是法学知识不系统,法学思维跟不上。无论在哪个学院下面设置法务会计专业(方向),最关键的是看学生的兴趣和未来人生的发展方向,根据获取哪个学士学位来定它的主要知识结构取向,然后实施课程再造系统工程。我们通过三年的努力,尝试性地进行课程再造,打破“拼盘式”局面,为有效地节省学分、提升专业交叉和学科融合度、扩大复合效果、增强实战能力,组队实施了课程开发计划,目前已经完成五门课程的改造和教材出版任务,正在试用阶段,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再进一步深加工使之完善。目前,在我国,为适应社会对复合型法务会计人才需要,缓解单一专业的就业压力,除了积极申办本科层次的法务会计专业以外,可以尝试多元化培养模式,如在财经类院校的会计学或法学专业开设法务会计第二学位;为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可以像国外一样,实施本硕连读制度,在本科阶段主修会计学三年专业,在硕士阶段主攻法学科和实践应用三年;实施硕博连读制度,在硕士和博士阶段偏重法学和交叉融合性研究,培养出真正的法务会计高端人才。

三、探索我国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国外职业资格考试与专业教育结合培养模式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应拓宽思路,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借鉴ACCA/CGA等在国内高校的办学成功经验,尝试探索学历教育与ACFE(美国注册舞弊审核师)职业资格教育相结合模式。本科阶段学习的第一要务是厚基础、宽口径、重思想、强能力,以专业素养教育为主,有的专业课直接对接ACFE的职业资格考试内容,抢占先机,凸显法务会计专业特色,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历专业教育与社会实践需求脱节问题,以适应市场变化对特殊人才的需要。

(二)探索国内与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目前,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国际化,国外大学积极抢滩中国的教育阵地,为了充分体现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教育的“国际化”并不断扩大队伍,我们应具有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发展战略眼光,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与国外有专长的大学合作,联合培养法务会计高层次人才。具体可以推行国际化“2+2”、“3+1+1”、“4+1”等培养模式以及“国(境)外高校交换生”等人才培养模式等。

(三)校内跨学科基地班培养模式现在许多院校都按大类招生,可以在本校的会计学专业与法学专业搭建一个“2+2跨学科专业平台”,由学生自主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还可以组建“创新法务会计人才基地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实验班,推行全新教学法,设置综合性较强的特色系列课程。此外,有条件时不妨借鉴重点大学的办学经验,采取本硕连读或硕博连读模式,即本科阶段完成会计学教育,法学科放在硕士和博士阶段完成。美国高校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表现为:要么仅限于开设舞弊调查与白领犯罪调查一门或几门法务会计相关的课程,涉及有关诉讼支持的培养计划较少。据调查,已有17所高校开设了法务会计课程,向学生系统、全面传授法务会计知识,其中有5所高校开展了法务会计本科教育的尝试,还有两所高校同时开展法务会计本科和硕士学位教育,其他高校多数只开展法务会计硕士学位教育。而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入学门槛,如工作经历、相关预备知识和学历要求等,主要教育对象为在职或在校生,主要教育形式为远程教育和全日制教育。开出法务会计课程的绝大多数是经济学院和会计学院,少数高校由法学院承担。

四、法务会计专业方向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法务会计专业(方向)就业遇到的尴尬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需求巨增,新兴行业越来越多,学科划分也日渐细致,科学研究及各领域拓展急需一些有学科专业交叉融合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市场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显示,法务会计人才大有可为,如各级财政、税务、物价部门,公检法、纪检审、银行、企业等都需要既懂法律,又精通业务的复合型专门人才。目前,法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总体上很受欢迎,但在就业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尴尬。有些单位在招聘时,要么招纯法学的,要么招纯会计学的。从每年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的专业要求看,要么是延续多年以前的专业类别要求,要么有新类别出现,但并没有单独设置法务会计这一类别,对专业要求也没有添加到新增加的目录中,学生如果选择要报考公务员,只能走法学系列,要去企业单位就只能选择会计学,可实际毕业时不可能同时拿两个学位,所以学生往往很纠结,到底要拿哪个专业的学位。笔者认为,国家人事部门公务员招录过程中,应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与时俱进,根据有效需求,及时地更新招录专业目录和进行岗位设置更新。政府部门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真正发挥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高校也有责任千方百计扩大宣传和影响,有效推介复合型人才深入各行业基层,利用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机会和招聘会及网络舆论宣传阵地,做好信息沟通工作,借助政府和社会舆论宣传和网络信息强力推进法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和行业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法务会计与舞弊审计的辨析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上的企业财务造假、会计舞弊以及高级管理层犯罪案件此起彼伏,由此对舞弊审计和法务会计的需求日益兴盛,刺激国外的舞弊审计研究迅速升级。而在特别复杂的经济案件中,单凭舞弊审计和法务会计唯一手段是无法完成的,经常是双方交叉并联合作战,优势互补才能顺利结案。法务会计的产生和具体内容与舞弊审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而许多著作和学者经常将两个词交叉使用,或者混为一谈,事实上,舞弊审计和法务会计虽然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差异,详细了解两者的异同,合理安排,使两者相互配合协作,有利于在调查舞弊案件时使两者的优势最大化,促进反舞弊事业的发展。例如,美国“世通”公司董事会在知道发生财务舞弊欺诈案后,立即成立了包括前联邦总检察长、审计人员、律师等专业人员在内的“特别委员会”展开独立调查,聘请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执行部门前首脑提供咨询,共同解决财务欺诈导致财产被非法侵占案件中的财务、法律、会计等问题。在这之中,审计人员对账务进行舞弊审计,而前检察长、律师、证券与交易委员会前首脑则相当于法务会计人员,对于账务资料提供法律方面的专家意见,支持诉讼,两者相互配合,共同解决财务欺诈案中的会计、法律问题。

篇(10)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2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及目标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是全员全过程参与的过程,建立内部控制组织体系,需要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协同管理效应,确保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转,并且它必须嵌入企业生成经营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只有适合企业的内部控制才是最好的。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内控的目标满足不同的需要,目标之间又相互交叉。

二、目前企业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1.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对内控了解不足,片面地把内部控制理解为成本控制和资产安全控制。在有些企业中往往由一个主要领导说了算,在工作中对于内部控制的约束不习惯,其往往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直接违反者。有人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整章建制,是最高管理层的事,与会计人员无关,或者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相互牵制,对内部会计控制的方式、方法与手段没有整体的认识。由于领导者以及员工认识不到位,加上内部控制缺乏一定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企业人员对于内部控制意识不强,企业尚未形成应有的内部控制文化。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在一些民营中小型企业没有内控制度,大多数民营企业家依靠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和个人的冒险精神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他们大多数对会计不太重视。在他们看来市场才是最重要的,内部控制会束缚他们的手脚。所以,这些企业往往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老板一人说了算。有些企业存在内部控制,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没有覆盖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各个操作环节,使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

3.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为了加强监督,我国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在内的企业外部监督体系。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监督功能交叉,再加上缺乏横向信息沟通,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使如此庞大的监督体系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效果却不尽人意。有的企业虽然有内部审计,却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有些企业的内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与财务部同属一人领导,内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另外,在内审的职能上,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会计账目,而在内部稽查 、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外部、内部的监督方面,我国企业普遍显示监督乏力。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借鉴COSO报告框架,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内部控制的要素归纳为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5大方面。

(一)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企业对控制的认知,在这个环境中人们进行经营活动并履行控制职责。内部环境是建立内部控制的根本保障,只有拥有良好的内部环境,才能保证内部控制的实施。在内部环境框架中,管理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层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以及有效地传达企业的书面制度和政策、职业道德标准和员工行为守则来影响企业的控制环境。管理层是强化内部环境控制的关键。企业员工应当遵守员工行为守则,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内部环境规定企业的纪律与架构,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企业文化氛围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科学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只有建立以风险管理作为导向的内部控制,才能为企业的存续和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

风险评估主要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

企业必须制定与生产、销售、财务等业务相关的目标,设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企业所面临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不同风险。影响风险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内部因素包括人力资源、开发创新、管理、财务、安全、环保等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法律因素、社会因素、科学因素等。企业应当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等,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常用的风险应对策略有:风险规避、风险承受、风险降低、风险分担。不同企业应该依据自身的情况、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适合本企业的策略。

(三)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指能够帮助确保企业应对风险的方法会被及时执行的政策和步骤。企业管理层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

设计有效的控制活动:1.人员控制。人员控制方面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优化工作流程、票据与记录控制、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绩效考评等。2.信息控制系统。在信息系统的日常使用中,信息系统产生的舞弊现象比更具隐蔽性,具体应通过采取权限控制、数据录入输出控制、手工凭证的控制等方式,规范对数据的查阅或修改。

(四)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企业应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要求内控机制可以合理保证信息是适当的,真实的,及时的和有用的。

信息与沟通的要件主要包括:信息质量、沟通制度、信息系统、反舞弊机制。企业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获取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信息的价值必须通过传递和使用才能体现,重要信息须及时传递给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企业中,要使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保持一个开放的、与客户、供应商及其他外部关系联系的沟通渠道。信息沟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报告并加以解决。信息系统在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中一定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企业应当建立反舞弊机制,并建立反舞弊工作常设机构并明确相应的工作职能。坚持惩防并举、重在预防的原则,明确反舞弊的工作重点、反舞弊的责任归属、舞弊的预防与控制、舞弊案件的举报、调查、处理、报告和补救程序。

(五)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于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内部监督的目的是确定内部控制是否被恰当的设计和执行,以及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和适用。

企业应当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内部审计机构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范内部监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

内部监督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企业应当在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定期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自我评价报告。对内部控制的评估应该通过对企业运作进行持续的、实时的监控,以及单独的定期评估。监控的范围和频率取决于其监控的风险的重大性,以及该控制在减轻风险方面的重要性。监控应该融入企业正常的、持续的运营活动中。制定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对于发现的缺陷,应设置上报和追踪整改机制。

内部控制的建设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并承担相应的职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必须是自上而下的,基于战略导向的。企业要找出风险控制点,针对控制目标进行控制活动。在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我们在考虑管理的同时,也得考虑提升工作效率与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朱荣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1,1.

上一篇: 本科毕业设计标准 下一篇: 对审计工作的认识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