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的特征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7 16:35:0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篇(1)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5-0048-06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由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的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然表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既蕴含着非短期、非偶然、非临时的新机遇,也面临着突出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必然深入渗透和广泛影响国民经济的各领域、各部门,同样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速度、规模、形式、流向等产生重要影响,并可能产生一些新的值得注意的倾向和问题。目前学术界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基本情况和特征、土地流转的意愿、参与土地流转的行为和动因、土地流转市场、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土地流转绩效及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土地产权制度、粮食安全、劳动力转移、适度规模经营、农民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一重要论断提出的时间不长,目前学术界关于新常态下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新特征、新趋势以及需要重视的问题,新常态下有序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新思路和政策举措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而这方面研究无疑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一、新常态下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新特征、新趋势

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特征,许多学者经过研究认为:总体上表现出流转速度加快、流转类型多样、流转主体多元化、以短期流转为主、由市场决定价格、租金支付方式多样等特点。①郜亮亮借助全国6省1200户在2000年和2009年两轮农地流转的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农地流转的4个特征:区域差异明显、流转多为口头合同、流转多发生在亲属之间、流转合同期限不固定或较短。②截至2013年底,我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达34亿亩,是2008年底的31倍,耕地流转比率达到26%,比2008年提高了171个百分点。新常态下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规模和速度呈加速趋势,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显著特征。

1.土地流转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扩散式加快

许多研究表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经济发达地区、城郊地区由于土地的区位价值高、市场需求大、劳动力非农就业比重高而比不发达地区、边远地区的土地流转程度更高、规模更大。但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由于边远地区、不发达地区农业特色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开发程度低、土地流转价格较低等原因,外来或本地业主流转农地进行规模化发展特色农业的现象大大增加,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以江苏省为例,虽然仍是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苏南地区土地流转比例最高,然而在2000―2012年期间苏北地区的农地流转年增长率(4621%)显著大于苏中地区(2939%)和苏南地区(2108%),而且2008年后苏北地区的农地流转比例已经超过苏中地区。③又如,四川省经济不发达的巴中市2013年农村耕地流转面积达4107万亩,较上年增长106%,耕地流转率达179%。同时,随着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的区域覆盖面还会更广。

2.土地流转以出租为主的多种方式加快

过去土地流转的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转包,新常态下土地流转是出租、转包、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并存,虽然转包仍占很大比重,但出租已经超过转包。四川省2014年土地流转中出租占457%、转包占370%、转让占47%、股份合作占48%、互换占27%。出租这种方式由2010年的384%提高到2014年的457%,已经替代以前的转包位居第一位,这是由于出租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交易成本低,利益关系比较直接,土地转出方承担的风险比较小。值得一提的是,土地股份合作目前虽不占主流,但在一些地方已经快速成长。四川省崇州通过“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经营模式,回答了大城市郊区能不能种粮、如何种粮的问题,短短3年多时间规模经营面积由101亩扩大到21万亩,避免了规模经营中容易出现的非农化和非粮化问题。土地股份合作社与一般的土地流转相比,内化了土地集中的成本,既保留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又使农民通过租金、薪金、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推进了农业的规模经营,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3.土地流转向以大户为主的多元化去向加快

过去土地流转主要是发生在农户之间、亲戚之间的自发流转,非正式流转居多。近年来,龙头企业、外来业主、科技创业人员、返乡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流转土地增多,土地流转的受让主体日益多元化。据统计,四川省2014年土地流转流向农户的占流转总面积的516%、流向龙头企业的占188%、流向农民合作社的占165%;与2010年相比,流向农户的比重降低了75个百分点,流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的比重分别提高了61个和24个百分点。虽然土地流转流向农户的比重下降,但仍占一半以上居主导地位,流转面积2014年则比2010年增加了327%。目前,四川省30亩以上种粮大户增至13391户、养殖大户8532户、家庭农场6267家。全国的情况则是,截至2014年6月,全国农村各类专业大户达到317万户、家庭农场87万个、农民合作社124万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万家。

4.土地流转区域开放性和主体开放性加快

过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范围窄、封闭性强,土地的租赁、承包、转包基本局限在本社区内,受让主体比较单一。在新常态下土地流转的范围已经大为拓展,跨区域突破了行政村界限;转入土地的经营者已经不局限于本村农户,外来业主、个体工商户、龙头企业增多,尤其是城市居民也加入到这个行业流转农民土地。随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各种阻碍土地流转的制度性因素被破除,土地流转的开放性会进一步增强,城里人到农村流转土地的趋势会增强。

5.土地流转以价格攀升的方式加快

过去,农村土地流转的支付水平不足以调动农户出让其承包土地使用权的意愿④,导致农地流转的供给动力机制缺乏,即便是具有农地流转的欲望也难以转变成为现实的农地流转行为。⑤但是,在新常态下,受农民财产意识增强、土地价值预期上升、工商资本流转土地增多、政府规模偏好等影响,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价格在不断攀升。一些地方两三年内土地租金已经翻了一番,土地租金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尤其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的主要成本。从对四川种植业家庭农场的调查来看,土地租金占经营总成本的比重高达537%。与土地流转价格过高相伴的另一种现象就是耕地闲置在一些边远地区仍然突出,这些地区农村外出劳动力多,农村老龄化、空心化问题严重,加之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信息不灵,导致农民既无力耕种而又很少有外来业主来流转土地的现象。

6.土地流转向适度规模经营加快

近年来,土地流转以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为主,流转几十亩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较快。据调查统计,目前四川省在规模流转中,流转50―99亩土地的比重最大,增速最快,2014年比重达到231%,增速达到154%,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我国人多地少,地貌类型多样,并且许多地方土地细碎化、小块化十分突出,集中连片几千亩十分困难。在这种现实条件约束下,土地流转的结果是多元化的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

二、新常态下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机遇

及需要重视的问题1.新常态下土地经营权流转面临的机遇

第一,新型城镇化持续发展为土地流转不断提供拉力。劳动力转移和非农收入比例增加是农地流转的主要动因,提供非农就业机会可以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⑥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但乡村常住人口仍有6亿多人,尤其是在目前城镇常住人口75亿中,还有2亿多户籍、土地均在农村的“农民工”,我国的城镇化远未完成。在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将稳步推进,尤其是将人口的城镇化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这必然为土地流转不断提供新的拉力。同时,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将在3―5年内完成确权颁证,农民土地财产权益未来受到侵害的可能性因物权保护强化而大为降低,具有稳定就业的外出务工农民可以更放心地流转土地。

第二,农业农村巨大的投资潜力为土地流转提供新的动力。农村不仅具有大量的资源尚未开发,并且还具有良好的景观和生态环境。新常态下消费结构的升级,人们对优质、生态、安全农产品需求的提高和对自然、景观、环境、休闲度假的更高追求,使农村的生态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优势更为凸显,必然为农业和农村发展带来巨大的投资潜力。在此吸引下,不仅工商资本进入农村开发建设越来越多,而且市民下乡成为新农人也越来越多。

第三,国家政策仍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为土地流转提供良好的环境。经济新常态下,尽管有许多过剩行业面临调整转型和政府投资减速,但农业和农村仍是国家的重点投资领域,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另一方面,国家扩大“绿箱”支持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调整改进“黄箱”支持政策和更向主产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将为土地流转创造有利条件。

第四,可预期的改革为土地流转提供新的制度基础。近年来,土地产权不清、农村土地缺乏抵押担保权能等制度因素严重阻碍了土地流转。一旦这一关键性制度障碍被突破,将会扩大城市资本下乡的规模,从而提升土地集中水平。已有研究表明,土地确权颁证可以提高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安全性,农地使用权越明确越充分,土地供需双方流转土地后的预期收益越稳定,从而农地需求和供给的意愿也越高。⑦新常态下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已全面展开、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制度逐步建立,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向前迈进,承包地、宅基地退出机制逐步推行,将使阻碍土地流转和城乡要素对流的制度因素被打破,从而为土地流转迎来新的活力。

2.新常态下我国土地经营权流转需重视的问题

对于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学者研究总结出的问题主要有:不尊重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流转程序不规范,市场机制缺乏;农地使用权流转范围狭窄,经济发展好的地区比落后地区流转规模高;土地产权不清;土地流转市场放开后,可能带来农民阶层分化加剧的矛盾及新的土地合作组织监管的风险;土地流转可能导致农地非农化、非粮化,危及粮食安全。在新常态这样一个新时期、新阶段,我国土地经营权流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强势群体和工商资本介入与农民长期利益保护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企业交风险金、农民与业主直接交易、保底分红、租金几年一涨等让农民有了多重选择方式,农民利益得到维护,但是,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预、被流转现象仍然存在,有些工商资本经营不善“一走了之”的现象仍有发生。已有研究表明,多数企业的租地经营农业行为只是短期的投机行为,不仅对当前中国农业发展无多大益处,而且未来可能会使中国农业发展出现衰退。⑧经济新常态下,传统产业产能普遍过剩、销售不畅,一些工商企业敏锐观察到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对农产品品质要求不断提高所带来的商机,进入农业和农村领域的势头增加。这些工商资本长时间、大规模直接租赁农地对农民的挤出效应明显,经营不善的风险最后可能还是由农民承担。同时,随着阻碍城乡要素流动的制度逐步被打破,城市各种强势群体可能把农村土地资源作为争夺的重点对象,这在给农民带来先进要素的同时,如果控制不好,也将给农民长期利益保护形成激烈挑战。

第二,片面追求流转规模和速度的倾向。近年来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和速度不断加快,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非理性、非市场的倾向。有的地方盲目定指标、下任务,甚至把土地流转列入目标考核以行政手段强迫农民流转土地,盲目追求土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有的地方把土地流转作为增加乡村收入的手段,与民争利;有的地方为追求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集中连片的规模效应,在土地流转中倾向于把土地转租给企业经营而忽视本地适度规模的专业大户的成长。

第三,近年来我国土地经营权流转加快的同时,虽然非粮化、非农化倾向得到初步遏制,但随着土地规模化流转的比重提高,非粮化、非农化面积增大的风险可能越来越突出。经济新常态下国内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联系日益紧密,在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与农产品价格“封顶”的“双重挤压”作用下,即便是工商资本、龙头企业、外来业主,如果单纯经营第一产业尤其是粮食生产,也难以获得与二、三产业同等的平均利润,而农地一旦转为非农用途又具有很大的增值空间。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工商资本、业主进入农业,非粮化、非农化的冲动始终存在,如果监管机制失灵,这种冲动将转化为现实行为。

第四,土地流转价格上涨要求与遵守土地流转合同不够的矛盾。近几年来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价格在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和工商资本的助推下不断攀升。未来土地流转的价格还可能受已有价格刚性、当地习惯、农民对土地升值的预期、关键性制度因素突破带来的城市资本下乡规模扩大等影响而继续上涨。土地流转价格的上涨有利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农民土地流转,但是将进一步压缩规模经营主体的收益空间,给粮食规模经营主体成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形成明显制约。土地转入和转出双方通过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确定土地流转价格、期限、用途、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有利于给土地流转双方提供长期稳定的预期。但是,土地流转合同也限制了双方随意更改合同内容的灵活性。对于转出土地的农户来说,具有“想收回土地经营权随时收回”“希望土地租金年年上涨”“不承担经营者任何经营风险”的意愿和动机,因此并不希望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土地流转合同,更意愿口头承诺,给之后的土地流转纠纷埋下了风险。即使是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有的合同还确定了租金每年按一定比例增长,但是土地流转租金的合同价格与市场价格不一致是普遍现象,一旦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不遵守合同的现象就时有发生。2013年全国农经部门受理土地流转纠纷超过7万件,呈逐年上升趋势。

第五,土地利用短期化与环境质量的矛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产出价值,存在短期内利用土地价值的动机和行为。已有实践表明,有些规模化业主对土地短期化利用的现象明显,造成了土地属性变化、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而这种变化还往往不可逆,一旦破坏要恢复十分困难。新常态下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的比重必将越来越高,土地短期化过度利用的问题将可能更为突出。另外,随着规模化种养殖逐步成为主导模式,因粪便、薄膜、废水、农药残留等造成的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可能更为严峻,如何处理由规模化经营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是一个突出挑战。

第六,基础设施建设与土地变化的矛盾。土地规模化流转后,为了发展规模化的特色产业,必然要打破原有的一家一户承包地的界限进行统一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但田间道路、灌溉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占用土地流转户的承包地,而且还要占用未流转农户的承包地。今后农民的土地权属更为明晰,占有农民承包地进行田间道路、灌溉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困难。同时,现有的基础设施建设方式是以行政村组为单位的,与规模化种植的布局不相协调,土地规模化流转后如何与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有效对接也是个突出问题。

三、新常态下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思路调适

适应新常态下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新特征、新趋势,在推进土地流转宏观思路上必须要做适度的调适,才能使其更为有序和健康,为确保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服务。

1.必须更加注重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核心

30多年前,以为主的农村改革,使土地所有权与承包权经营权进行分离,实现了农业改革发展的第一次飞跃。30多年后稳定土地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推进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置,是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新一轮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核心。我国人多地少、劳动生产率低下和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现实,决定了放活土地经营权,推进“三权分置”的特殊意义和作用。适应农地“三权分置”的新形势,必须抓紧研究探索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在土地流转中的相互权利关系和具体实现形式,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突破口,创新土地经营权多种流转方式,鼓励承包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尤其要支持农民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并以此为载体规模化流转土地;必须深化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制度,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收益评估、登记办证办法及后续流转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参与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积极探索建立抵押资产处置机制,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保障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功能的完全实现。

2.必须更加注重以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能力为前提

新常态下土地流转规模将会继续加大,非粮化、非农化及大规模流转所带来的土地利用短期化问题和对环境的破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非粮化会加大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压力,非农化会影响农产品有效供给,土地利用短期化一旦使土壤和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恢复将会十分漫长,严重影响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推进土地流转不仅要显著提高规模经营水平,还必须注意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和生态环境保护。在实践中要强化土地流转中的用途管制,增强刚性约束,严禁借土地流转之名在流转农用地上违规搞非农建设,严禁破坏、污染、圈占闲置耕地和损毁农田基础设施,决不容忍在大规模土地流转中对土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要结合土地流转加强土地综合整治,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围绕适度规模经营改造提升基本农田,继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集中连片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采取更为有力的监管手段,配套以环境治理措施,最大限度地遏制各种规模化经营主体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的行为。

3.必须更加注重以适度规模经营为指向

我国人多地少,地形复杂,农业人口比重仍然较高,就业问题仍然突出。新常态下我国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应符合人多地少、地形多样、土地零散等特点,充分考虑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农业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反映土地节约型、劳动节约型等不同农业类型。在实践中要防止土地过度向工商资本大规模集中现象的进一步蔓延,鼓励土地流转在适度的规模经营范围内获得最佳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要根据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地形地貌、不同种养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因素,研究确定不同区域适度规模经营的适宜区间,防止农业企业主导的求大求多的单一规模偏好倾向的不合理发展。调整部分地区对土地流转补贴和政策支持按照以流转主体流转土地面积为依据的计算方式,重点支持在适度规模经营适宜区间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劳动力转出多、区位条件较差、外来业主少的地区,应更加注重对本土化特征突出的适度规模农户给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以提高适度规模经营的区域覆盖面。

4.必须更加注重以保护农民利益为根本

土地经营权流转是政府、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之间的博弈行为,在这种博弈中农民也是理性经济人,能够做出有利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判断。但是,由于农民自身认知水平的局限性、获取信息的有限性、组织力量的单薄性、经济实力的脆弱性,在强大的政府实力和资本实力面前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今后博弈关系将更为复杂,农民利益最容易受到损害。彻底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还有一个过程,家庭经营收入仍占重要地位,土地问题更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土地流转的过程不能演变为对农民土地权益剥夺和排挤的过程。土地流转必须要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其土地流转的主体地位,没有农户的书面委托,农村基层组织无权以任何方式决定流转农户的承包地,更不能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名义,将整村整组农户承包地集中对外招商经营。坚决防止定任务、下指标、将流转面积和比例纳入绩效考核。支持农户以土地经营权、资金等方式入股农民合作社,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加强合作和联合,推广“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模式。

四、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经济发展新常态必然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产生重要影响,总体上会呈加速流转、加速形成适度规模经营之势,但是新常态下土地经营权流转需要高度重视强势群体和工商资本介入对农民长期利益保护带来的影响,片面追求土地流转规模和速度的倾向,土地大规模流转产生的非粮化、非农化风险,土地利用短期化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方式与土地变化的矛盾。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土地流转的新趋势,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必须要更加注重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核心、以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能力为前提、以适度规模经营为指向、以高度重视农民利益保护为根本。为此,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加快土地确权登记颁证

地权稳定有利于土地流转。基于目前农民经营权已有相当部分流转的现实,可在严格尊重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采取确权确股不确地的方式。针对有些地方农民承包地十分细碎、小块化的情况,在农民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可以把确权与承包地互换结合起来进行,经农户协商互换承包地后再确权。为提高确权效率、降低确权成本,应统筹协调开展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三者联动、多权同确、整体推进的方式。要建立农村产权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土地承包与流转管理网络化、信息化。为保证“确实权、颁铁证”的高质量,应加大财政对地方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补助力度。

2.加快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

适应新常态下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流转的新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强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农村产权流转市场的发展应突出公益性,鼓励各地探索符合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实际需要的多种市场形式,培育和发展土地流转各种市场中介组织。现阶段应重点依托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建立土地流转监测制度,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政策咨询等服务。要加强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引导承包农户与流入方签订书面流转合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机构要指导流转双方在充分自主协商的基础上,依法建立合理的流转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妥善化解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纠纷。

3.加快培育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既有利于克服土地流转的非粮化、非农化倾向,又能提高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应重点改变原有的偏向农业企业、偏向低效率普惠式小农户的政策支持方式,今后的政策支持要更加注重精准导向,更多地向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倾斜,对其流转土地给予更直接的租金补贴等政策支持。加大对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建设生产性基础设施的政策扶持力度,对其所需的粮食晾晒、大中型农业机械停放场(库、棚)等项目所需设施农用地的用地指标适当放宽。鼓励由地方整合的涉农资金建设的连片高标准农田优先流向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规模经营农户。鼓励抵押方式多样化,破解家庭农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的融资瓶颈。加大农业保险多元化力度,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4.强化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

篇(2)

一、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动力机制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所代表的经济发展状态,在这个新阶段中,将发生一系列全局性、长期性的新现象、新变化。经济发展将走上新轨道,依赖新动力,政府、企业、居民都必须有新观念和新作为。“稳增长”着眼近期,“调结构”着眼中期,“促改革”着眼长期。着眼于长期的改革,也需有现实的动力源泉,应有激励相容的机制机理。在经济新常态下,最重要的改革方向和政策取向就是要形成“公平―效率”的新常态关系,这是能否实现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之一“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关键。往往呈现如下一般特征。

(一)增长速度换挡

“新常态” 是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过后的 “换挡” 期状态,这一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属于一般规律。上世纪,日本经济增速从五六十年代 10%降至七八十年代 5%,进而90年代后1%的水平;韩国经济增速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从9%到5%的落差,都是经济“换挡”的典型表现。与日韩等国略有不同的是; 中国属于不平衡性显著的发展中大国,国内各区域板块、产业板块和消费板块具有梯度衔接、接续发力的特征。所以,经济增速会表现出“非典型” 的“缓降”特征。

(二)动力机制调整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起飞的早期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稀缺资源 (如资本、技术)投入激发富裕资源 (如劳动力、矿产)的产出潜力;而随着闲置富裕资源不断调动,经济体产出基数不断放大。一方面,作为产出潜力的富裕资源的市场价格水平持续上涨;另一方面,作为动力来源的稀缺资源的边际产出效率逐级递减。所以“,新常态” 下经济增长速度的回落,其实是经济发展动力机制被动或主动调整的外部表现。要想延续经济发展的起飞阶段,就必须将动力机制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调整为结构驱动、技术驱动和创新驱动――向结构要增值,向技术要效率,向创新要效益。

(三)经济在新常态发展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如果对于新常态利用不当则会造成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即经济发展值忽高忽低、企业生产过剩、企业生产投入基金存在潜在的问题、企业间之间为提高生产值而形成不良的价格竞争、市场中不健康的两个极端、企业对大自然破坏性的生产等都将逐步显现,进而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新的挑战并提出新的要求。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的两大内涵。在“新常态” 下企业生产能力不稳定、内部管理及动力如何进行平衡、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潜在矛盾怎么样建设成为了新常态经济发展下经济如何健康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而目前,由于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式的冲击,外加内外市场经济发展力的挤压,市场经济正处于深刻的趋势性变化,所以为了将压力变为动力,企业需要不断地自己的经济进行调整和升级,目前,结构调整主有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调整企业的产业结构;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的选择性,按照群众所需、进出口所需来确立物品主体的地位;通过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其积极的影响方面,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缩小不平衡间距;注意消费群体的差异性,尤其是注重下层次群众所占据的百分比的情况。

在此过程中,经济体系的收益结构将得以升级,风险结构将得以释放,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将得以转换,政府调控的政策结构将得以优化。

二、把握机遇,在新常态下走出一条宽阔之路

(一)面对新常态

抛弃旧有的守旧理念,及时地更正自己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错误理念和理论,避免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以新常态的为根本发展理念,秉着不怕输的精神走在时代潮流的剑锋之上,用于面对困难,面对挑战,由于改变自己,接受新事物和新动态。

(二)面对新常态

积极掌握机遇,把握适时动态,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创出一片更为广阔新天地。在新常态基础之上,从国家的发展理念出发,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才方面的引进和培训,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正确结合。

(三)面对新常态

我们还要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创建新的竞争优势。要始终保持战略自信与战略耐心,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加强与主要经济体的协调与合作,同时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拓展深度、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用“开放红利”稳固“全球化红利”,以互利共赢、多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激烈的国际经贸格局变化中争取主动。充分利用新形态中有利因素,将自身劣势转危为安,提升自身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竞争能力和应对能力,从本质上改变自己,把握机遇,重新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历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功绩。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上竞争态势越演越烈,各国都在积极地寻找自我全新的发展套路,以避免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为了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也全面进去紧张形态,以人为本,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以积极引进各方面的人才,把握经济发展的新形态,加强经济更深层次方面的管理,快速推进经济向着更健康、更绿色、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此种经济形态不仅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而且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如果将其进行恰当地利用,那么我们将在世界经济领域占领更多根据地,收获更多果实,并且能够在一波波的压力下逐步提升自我的抗打击能力和抗干扰能力,所以我们要换个角度重新研发经济发展的新形态。(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光远.读懂中国经济新常态[J].商界评论,2014 (6):26.

[2]张慧莲,汪红驹.中国经济 “新常态”[J].银行家,2014(6):11-13.

[3]张占仓,杨迅周.中国经济新常态与河南的新机遇[N].经济视点报,2014-11-06

篇(3)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近年中国经济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人口结构发生巨大改变,从而形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

中国经济的“过去式”可理解为是2007年以前的状态,我概括为三个特征:一是经济增速较快;二是通胀率较低;三是资产价格上行压力持续存在。理解这一现象以及更长时间诸多宏观经济现象重要出发点就是高储蓄。如果假定中国储蓄给定的话,实际上使用方式只有三种:第一是形成境内有形资产;第二是形成境外有形资产;第三是形成境外金融资产。 一

中国高储蓄形成较高境内有形资产,就是较高的投资水平;高投资形成高增长,但是中国高增长伴随的不是相对高通胀而是低通胀。对此可以从总供给和总需求框架考虑。投资扩张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带来通胀压力上升;但投资形成产能扩张使总供给线向右移动。总供给快速反应造成高增长伴随较低通胀,这一点是与成熟经济体不一样的。分析中国宏观经济问题时,不能简单地假定总供给曲线不变,即使在中短期也不应假定垂直总供给线。

虽然我国鼓励对外投资,但是由于获得境外有形资产难度较大,所以储蓄更多地体现在境外金融资产上。在外汇资本账户管制的情况下,中国对外金融资产集中体现为外汇储备积累,从国家整体讲是对外金融资产积累,同时也形成对内流动性的创造。换句话说,从国家整体来讲有对外金融资产,但是就每个居民个体、企业个体并没有形成境外金融资产,而是把手中美元卖给央行然后由央行进行对外投资,这就造成了内部流动创造,产生流动性过剩的现象。

一方面境内有大量有形资产,另一方面境内又存在大量的流动性创造,具体体现在货币增速很快。加之,国内资本市场不发达,尤其体现在证券化产品供应比较弱(包括股票和债券市场),这就形成了资产价格的上升压力,因为多出来的流动性需要寻找投资机会。这种金融性质的投资机会由于不发达市场的存在形成了不对称,于是中国经济的“过去式”的根本特征表现在:较高的经济增长、相对较低的通胀和资产价格上行的压力。

储蓄实际上并不是给定的,影响储蓄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人口结构。理解中国经济系统以及对储蓄影响时,可将人口作为外生变量。计划生育政策相当于在中国社会中执行了一个伟大的深远的社会实验,改变了人们的基本行为,宏观层面表现出对储蓄率的影响。其他国家人口老龄化要花几十年上百年的过程,中国三五十年就完成了。此外,人们消费习惯难以改变,尤其体现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受益最多的群体,我们这一代以及父辈们经济收入实力增长很快,但是消费行为变化比较慢,这也是造成高储蓄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这样一个宏观经济特征和制度环境中,最突出的特点表现为金融压抑。政策制定者面对这样一个环境,实现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难事,难点在于如何抑制资产价格上升的压力以及可能产生对金融系统的威胁,于是产生了金融压抑。具体体现在通过对利率、汇率、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管制,使得资金使用上受到严重限制,以至于防止由资金使用自由化引起的对资产价格上行压力必然带来的泡沫以及泡沫可能对金融系统的影响,这既是中国经济“过去式”的特征,也是政策制度的特点。 二

近年中国经济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形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计划生育政策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政策带来人口结构的拐点已经在出现,进而造成储蓄率停止上升甚至下降,储蓄率下降自然会引起境内有形资产、境外有形资产、境外金融资产积累放缓、投资增速放缓、GDP增速放缓。

投资扩张本身会形成需求增加和通胀压力,但是供给反应不再那么迅速,使得经济出现相对较低的增长伴随着相对较高的通胀,这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在境外金融资产积累方面,储蓄率下降会减缓境外金融资产积累,加之资本账户管制,外汇储备的积累和流动性创造也会相应减少。过去两年我国外汇储备积累速度明显放缓,去年几乎没有新增长,由外汇占款产生的流动性创造也很少。同时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有价证券供给大幅度增加,使资产价格上行压力减弱。

篇(4)

要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理解新常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高增长,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奇迹。这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经济非常落后的基础上,急起直追的伟大成果。现在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当然还要努力发展,但要兼顾到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也要更加关注民生,努力满足群众物质文化健康多方面需求。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正在探索继往开来的新路。对于增长速度既积极进取,又适度控制,更加重视创新推动,更加重视调整产业结构、分配结构,更加重视环境保护,更加重视民生。人们从现实的经济运行和社会氛围里明显感到这些经济的新常态特征,感受到社会的进步、稳定与祥和。

新常态不是简单否定过去,过去的时代背景、发展条件和工作任务不同,有些发展方式虽不完美,却也是当时较佳的选择。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发展的基础、条件、任务都有了变化,时移势易,就应该顺势应变,改革创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新常态也是一个新的哲学范畴,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事物是不断发展的,经历了重大、剧烈的变动之后,往往出现不同以往的新特征,并且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经济发展是如此,国家、社会发展的很多领域也是如此,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甚至个人,都会有新的发展阶段。新常态的思维方式可用于广泛领域,但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还是用来观察国家发展大势,把握大局,在大局中有所作为。

怎样认识和对待新常态,考验着我们的战略思维能力和应对能力。在新常态下工作,有很多新问题需要认识、研究和解决,更加需要努力奋斗,需要锐意创新!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很多,而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是应对的基础。

平常心,要镇定从容。在战略思考和把握大局上,看问题要理智,既不受激情所干扰,也不因面临危机而惊慌。环境有了变化,新的矛盾产生,翻老黄历不灵,用老办法不再管用,判断事物不如原来清晰明白,有人就惊慌失措,紧张万分,感到天快塌下来了;也有人喜欢发“警世之言”,把前景说得一片灰暗,领导干部听了这类论调要分析,不要轻易跟着喊狼来了。

篇(5)

关键词 新常态 影响 经济转型 制约因素

一、新常态视域的中国经济特征

新常态是异于旧质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它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一个新判断。学界认为新常态是一种无法回到过去高增长状态的新的经济态势。新常态下的经济表现有: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人们的物质消费相对减少,社会储蓄数额增加,企业利润相对稳定,政府的经济控制力和再监管能力一再加强。从新常态视域来看,中国经济新常态在实质特征上是客观经济运行与主观政策调整叠加作用的结果。新常态下的宏观经济波动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受此影响,一旦经济潜在产物难以维持原来的水准,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回落或疲软现状,也就变得不可避免。

二、新常态下制约经济转型的因素

(一)工资性收入增长困难。有关调查研究指出,在社会主义薪酬结构大致固定的情况下,我国工资性收入在GDP中所占份额日渐下降,民众工资性收入表现出增长缓慢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短期内,我国工资增长速度数次再创新低;长期内,我国工资增长速度远低于GDP增长速度。如2012年,我国工人平均货币工资为35000元左右,比1986年增长了将近30倍,但是同时期人均GDP却增长了将近35倍。专家分析,我国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难度现状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实际工资增长困难,不但加大了收入分配差距,还不利于扩大消费和内需。

(二)劳动力结构变化限制了劳动生产率。新常态下,我国政府在发展经济上所以采取减速策略,除了因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调整外,还有就是人口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与改革初期相比,我国人口结构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社会发展给劳动力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的生育理念也出现了变化。2012年底,我国劳动力人口首次下降,16-6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同比净减少约400万,60岁以上人口同比净增加约900万。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资源净减少严重,老龄化人口增加,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正在逐渐减退。劳动力减少意味着劳动成本的增加,也意味着更多的经济发展困难。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减少对人口的依赖心理,加大技术创新步伐。

(三)宏观经济波动不利于企业创新投入。为了鼓励科技创新,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这极大鼓舞了企业和个人的研发创新能力,许多企业都加大了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企业研发投入主要来源主要来源于内源融资和股权、债权融资,在宏观经济波动频繁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都深受影响,企业现金流下降和分布也表现的更加缺乏规律性,企业创新研发也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冲击增加了资本市场的管理风险,企业股权融资难度也不断加大,企业借贷成本、短期融资成本也相应加大。受此影响,许多企业不得不减少研发增幅。

(四)地方经济较为脆弱。就目前来说,我国地方经济尤其是乡镇经济始终以粗放型经济为主。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在宏观经济政策上会对刺激性措施进行适当调整,国家对粗放型经济的支持力度也会逐渐减弱,财政金融的去杠杆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如此一来,地方经济的脆弱性也就表现出来,如地方政府偿债能力下降,地方债务增长过快,公共债务扩张无序,地实体经济和金融风险加大,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转型;地方政府在管理上会更加小心,在稳中求胜心态的影响下,他们会将经济重心放在房地产、地方资源优势行业上,使得地方经济体系更加单一,地方经济结构趋同化严重。

三、新常态下消除影响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的思路

(一)政府要加强供给管理,提高供给效率,改变过去那种以劳动力、资本高投入为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减少环境、资源对经济的束缚,减少落后产能供给,以解决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结构性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整中,变需求管理为供给管理,通过有效的供给管理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经济管理创新。

(二)提高改革成果的共享力度,让社会群体共享改革红利。在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应正视利益调整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改变过去那种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完善社会福利机制,让改革红利惠及普通大众,增加民众的工资性收入,以实现更加全面的社会公平,增加人们对改革和经济转型的信心。

(三)实现经济的多元化、差异化发展。地方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地方经济繁荣兴盛是消除国民经济转型制约因素的根本。因此,政府要在宏观经济管理上,减少对地方政府的投资,促使地方政府在发展中尽快找准定位,提高地方经济管理和服务能力,减少对政府的依赖性。在此基础上,地方政府应放宽市场进入限制,允许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市场化运作,同时提高政府在经济管理中的公益性和服务能力,完善市场责任制度,争取在多样市场主体的参与下减少市场对资源、人力的以来,提高投资和市场的多样性。

篇(6)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引言

在我国,传统的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也是实体经济的主要体现,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心骨。新常态(所^新常态是指经过一段不正常状态后恢复正常状态,本文的新常态是指经济的新常态和工业的新常态)的到来,对传统的工业发展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理解和把握这一新的动向,抓住改革带来的机会,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新常态下工业的特征

新常态的到来,使我国传统工业有了一下几点新特征:

1.工业增速下降,从高速增长下降到了中速增长;

2.工业的整体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工业向新型产业方向发展,出现了传统船业和新兴产业共同协调发展的格局;

3.促进工业增长的因素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高投资促进工业发展,转向投资效率的大幅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促使经济发展;

4.强调可持续发展,生产发展的过程中变得更加的绿色、环保、生态长久,更加重视人才和科技的力量,以传统工业为基础,依靠创新的力量,构造新的竞争优势。

二、新常态下,我国工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新常态下,国家推出了财税改革政策,实行营改增等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为工业经济培育新增长提供了机遇。除此,随着财务、价格、市场等改革的不断深化,创新体系也足部完善起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创新成为第一生产力,这也极大的推动了我国传统工业的国际化脚步。

2.面临的挑战及遇到的问题:①随着新常态时期的到来,工业经济增速开始下滑,企业实力不够的企业很可能会有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情况,而且传统工业中产能过剩的问题会更加的突出,这都会导致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甚至有出现恶性竞争的可能,很可能会造成行业洗牌,导致一些企业的破产倒闭。②进入新常态后,我国工业需要加快创新、协调发展,只有让“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才能跟得上市场经济的脚步,当然这一系列的发展也面临这诸多问题:思路不清晰,战略不落地、政府职能无法转变、政策不到位、科技园区没有技术支撑、工业产业链脱节等。

三、如何在新常态下创新工业发展

1.改变思想,适应新常态,以新思路谋划新发展

进入到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则不能再用传统的眼光看问题,要放弃单纯追求规模和利润的方式转变成从国内外经济科技发展的角度,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出能促使企业发展的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的方法和策略。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石,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企业重组,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把企业做大、做强、左右,打造能让工业各版块协调发展的组织结构。

2.强化工业的系统发展,把传统产业与全球创新资源相结合,充分几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信息,在工业中进行信息化建设,进行产业配套、多远融合、网络整合、空间拓展等方式的转型。以科技创新为中心,做好网络与传统工业的结合,实行互联网+,从根本解决工业创新无的放矢、各自为战的情况,推动经济、社会、科技等的共同发展,实现转型升级。

3.鼓励差异化,鼓励企业进行自护创新,提高优势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差异化的发展战略,进行新技术的研发、专业化的生产、互联网+的销售模式、创新型的服务等方式来冲破传统工业的发展瓶颈,使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以此优化传统工业的经济结构及经营服务,建立具有特殊的新兴产业,建设研发、设计、生产的工业产业链,推动科技产业园的转型升级。

4.实施链接发展,充分利用创新与转型带来的体制机制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建立起跨界合作、多元协作的经济链管理,如:与高等院校联手,进行校企联合,培养企业所需高科技创新性人才。整合与企业有关的知识链、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校企联合,以创新为主,推进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并以此来进行创新驱动链接,实现科技产业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

5.加快协调发展,合理引导投资,注重效率,以重大工程和重点装备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开发为突破口,提升工业基础能力,通过实施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的一体化进程,推动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构筑新常态下工业创新的协调发展。

6.提高企业劳动者素质,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提高就业人员的教育水平、专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企业的自主创新奠定基础,使传统的工业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新常态工业的发展。

7.提高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能力,不断晚上企业的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同时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对企业的制度、文化、政策、氛围进行建设,注重创新和创意以及标准版管理,寻找更有效的管理模式,创造价值,把控风险,让我国的工业走上国际化的道路。

四、结语

总之,在新经济、新工业的状态下,工业发展需以国家利益及可持续发展为中心,围绕着“稳步前进、结构调整、优化创新”几个目标去发展,加快创新、投资,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化创新布局。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还需要注意避免新常态下创新发展带来的各种风险(蜂窝经济、闭环产能、空壳规划、网络泡沫经济等)只有这样,我国的工业发展才能从传统的生产为主转型成科学发展、研发创新的新型企业,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如.引领工业新常态关键要把握好四点[J].经贸实践,2015(1):13-13.

[2]罗文.工业新常态呈现四大特征[J].中国科技投资,2015(4):60-66.

篇(7)

1经济新常态特征及机遇

经济新常态包含经济可持续稳增长,在经济结构方面要求不断优化,鼓励从要素、投资要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增长方面强调从高速调整为中高速增长,因为任何一种经济的发展,都存在其一定的客观规律,经历高速增长后势必会放缓,不可能一直处于高速度的运转。然而,在实际的调查中显示,即便放缓,其速度还是比较可观的。如今,在国家的战略与政策中,无论在哪一方面都要求多元化发展,鼓励过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降低对国外的依赖。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的同时,还结合政府政策的深入推进,使得全国市场被再次激发,企业新增数量、速度都呈上升趋势增长。

2简述企业工商管理

企业工商管理是在市场经济多元发展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企业进行管理、谋划等,进而帮助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其中包含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在经济运营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参与的市场分析、管理等工作都是复合型人才。在这类人才的作用下,不断完善企业工商管理,优化其内外部管控,强化其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调整其经营结构,提升企业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中的稳定、有序发展。

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开展工商管理的重要性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诸多企业未能很好的抓住其特征预见未来,正确规划,导致竞争力下降的同时,失去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主要是对经济新常态的了解不够深入,对其发展情况未能很好把握,导致失去最佳发展时机。经济新常态背景中,要求企业多元化的投资、不断优化结构调整等,对企业内部做出新的战略部署、调整、改变,使得企业经济市场越发成熟、壮大,并且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融合。企业如何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中稳定持续发展,就要在企业内外部推广企业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为企业规划、谋略,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控制。工商管理在企业内部的顺利实施,贯穿着整个企业发展的始终,里面所包含的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科研管理、监督管理等,对于这发面的工作专业人士都是企业的人才,也是提升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所在,如果将其运用而生,便可以帮助企业顺应社会潮流,迎合、拓展市场,更好地预见未来更多的问题、机遇、风险、挑战等,进而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实现更多的价值。

4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实施企业工商管理的路径

4.1增强企业工商管理意识

一个企业要想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中适应市场竞争环境,并站稳脚跟,长期立足于不败,就要对内部增强其企业工商管理意识,有一个争取的认识与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正确谋利,帮助企业稳定发展,并预见未来所要面临的各种问题、挑战、风险等,进而找准方向,对其做出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帮助企业在经济新常态环境背景中稳固、长久、健康发展。具体到实践当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工商管理职能,并将其发挥到极致。对于陈旧、传统的制度、体系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进行改革、优化,取其精华,采用科学、可行、有效地方法对企业进行规划,具体到企业发展的任何一个步骤、细节等都要进行具体分析、操作。总之提升其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强化企业发展。

4.2构建、完善工商管理体系,以创新为中心

任何企业要想长久健康发展,就要不断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日新月异的持续发展,而这已经成为现如今所要考虑、钻研的重点问题。科技创新。企业要想长久稳定发展,其产品是关键,那么,产品如何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符合市场需求,就要在产品上不断创新,而创新的前提是必须依靠科技,只有依靠科技不断区研发新产品,才能提升产品质量,稳固企业市场经济发展。也就是说,企业在产品的生产环节,无论是新产品的研发,还是对生产的服务、销售等环节都要进行创新。因此,企业要构建科技创新体制,在工商管理的作用下,需求企业发展。人才创新。人才创新在企业中也是不容忽视的,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也是关键性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一,要正确用人,改变传统、陈旧的思想观念,真正把有工作能力,为企业创造利益的有用人才进行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第二,构建人才管理模式。实行公平竞争、公开招聘的方法,通过笔试、面试等方式招聘各类人才,对于招聘的人才要根据合同进行管理,奖罚分明,激发员工潜能,促进企业发展。第三,企业应该定期或者有组织的对员工进行培训、学习。这方面,企业应该为员工不断地创造学习环境,提供学习机会,鼓励员工多接触管理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打造、培养成复合型有用人才,为企业规划筹谋,推动企业发展。营销创新。如今,企业经济发展已经与国际市场接轨,并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那么,采用有效地营销策略手段就是最佳的方式。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自身条件等调整营销策略,不断适应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企业市场竞争,在国内乃至国外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求得生存。

5结束语

如今,我国企业经济发展要想稳定、长久,就要根据现如今的经济新常态特征对企业内外部实行管理等制度进行分析、谋划,而运用工商管理最为企业稳定发展的最佳路径,既要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根据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进行有效规划,进而帮助企业壮大、长久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智勇.公共管理视域下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若干思考[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3.

篇(8)

中图分类号:F3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2-0035-08

2014年4月,国土资源部颁发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度试行)》(以下简称《规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科学评测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加强开发区用地管理,并为开发区扩区升级提供科学依据。《规程》指标体系虽能层次清晰地反映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经济效益和土地管理绩效等方面现状,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无法反映开发区产业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内在联系;(2)无法反映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动态性特征,仅能反映出土地利用某一阶段的静态水平;(3)缺乏反映生态效益环境的指标,反映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指标不够全面;(4) 仅关注土地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缺乏对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产出的综合考察。同时,目前学术界关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多地考虑土地利用结构和合理布局、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等驱动因素,却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这一宏观驱动因素很少涉及,这可能会导致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出现偏差。本文结合经济新常态特征及新常态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要求,提出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构建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并以成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成都经开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为例展开实证研究,以期评价结果对新常态下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度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一、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

为了便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土资源部《规程》从狭义层面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统一界定为:以符合有关法规、政策、规划等为导向,通过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改善经营管理,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不断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一种开发经营模式。但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对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应该从广义层面来理解,大致包括以下三方面:(1)从可持续发展视角出发,强调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效益最大化[1,2];(2)从宏观层面出发,强调开发区内部土地与区际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3,4];(3)从存量土地挖潜视角出发,通过土地合理布局和用地结构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的土地投入产出率[5,6]。国内学者虽然研究视角不同,但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即:一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条件是土地的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二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最大化;三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途径是挖潜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四是从时序特征上看,土地集约利用是一个动态化过程。

然而,以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却未能直观地体现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正向关联性。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未来经济增长动力将主要来自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7,8]。在以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动力改变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增强为特征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原内涵无法体现新常态对土地集约利用的新要求,即:(1)土地利用结构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优化,特别是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不适应;(2)土地低效产出与新常态所要求的经济集约发展不协调。

因此,在我国“三期叠加”的经济发展阶段,笔者将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界定为: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转型机遇期和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背景下,通过提高开发区生产要素质量、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创新土地供给制度和完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减少土地闲置与低效利用,实现在兼顾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前提下的土地产出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加的一种土地可持续利用过程。其内涵主要包括:(1)在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的背景下,通过提升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质量,有效发挥其要素替代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增量土地的投入,实现存量土地的充分挖潜;(2)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转型机遇期,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优化土地空间布局等途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3)在经济中高速增长和土地需求放缓的特殊阶段,以土地供给制度创新为驱动力,通过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减少土地闲置与低效利用。

二、新常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一)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内容

1. 指标构建思路和原则。一是指标构建思路。本文在对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指标化处理时,对土地利用管理、投入产出、产业结构、能源环保、可持续发展等可量化因素设计计量指标,对土地供给制度等无法用指标衡量的变量,结合评价结果提出建议。二是新常态下指标体系构建要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指标选取要符合开发区土地利用实际情况,计算方法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2)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构建要紧扣新常态特征,充分反映发展水平,各层次目标构成系统有机整体。(3)重点突出原则。指标选取要具有代表性,突出主要影响因素,利于纵向和横向比较。(4)可操作性原则。指标设计要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5)动静结合原则。指标体系要包括静态指标、动态指标和弹性指标,要能反映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情况,且有适度的弹性。

2.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指标体系设定,以《规程》为基础,参考部分学者的指标构建方法[4,910],并紧扣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共计设定7大目标:土地利用状况、土地管理绩效、要素投入质量、产业结构状况、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市场化率和土地利用趋势,19个子目标和30个具体指标。本文设计的指标(见表1)具有集约化、科学化、高效化、系统化等特征。虽然整个评价过程会加大数据获取和计算的工作量,但能相对全面反映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具有实际意义。

三、案例佐证:来自成都经开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一)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成都经开区创办于1990年7月,并于2000年2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开区位于成都中心城区东南方向,其主区面积927.61公顷,发展方向区面积3 770.67公顷,综合发展水平列全国132个国开区前列、西部第2位。2014年,成都经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4.6亿元。成都经开区聚集了如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吉利、沃尔沃等世界著名的汽车企业,是四川省和成都市确定的以汽车整车(工程机械)及关键零部件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因此对其展开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的数据来源主要采用从管理部门收集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调查表格,通过实地踏勘、座谈问卷、统计调查等多种途径实现资料的收集工作。

(二)指标理想值确定

理想值的确定结合成都经开区发展实际和自身特征,用多种方法确定理想值[11,12]:

1.目标值法,根据成渝经济区、四川省、天府新区、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目标,结合成都经开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等确定部分指标理想值。

2.发展趋势估计法,结合成都市经济发展以及龙泉驿区产业发展状况和趋势,预估近5年的开发区发展状况,确定部分指标理想值。

3.先进经验逼近法,借鉴了新加坡、上海、武汉、重庆等国内外开发区[13,14]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经验, 确定部分指标理想值;(4)专家咨询法,选择高校、成都经开区的10余位专家咨询确定部分指标理想值。

(三)传统评价体系:《规程》指标体系评价结果

在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规程》方法计算得出成都经开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指标和集约度得分见表2。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成都经开区土地整体利用水平高。在土地利用状况方面,工业用地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系数等指标尚未达到规划的目标水平,导致主区土地利用状况得分要高于发展方向区。在用地效益方面,以电子电器、模具、包装、食品等产业为主的主区开发较早,而发展方向区以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主,投入产出强度更大,用地效益较高。在管理绩效方面,主区闲置土地占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面积比例低于发展方向区,主区管理绩效集约度更高。

(四)改进后的评价体系:新常态指标体系的运用

1.FAHP方法确定权重。模糊层次分析方法(FAHP)是把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综合起来的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15,16]。模糊层次分析法兼有判断矩阵的模糊性和计算的简洁性的特点,具有转化方便、快捷等优点。由于本文指标数较多,数据处理量大,故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可以确保计算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提高计算速度。

2. 评价结果及分析。利用FAHP方法计算出权重值,各个指标分值按照《规程》标准化处理方法,得出新常态下集约分值结果(见表3)。

表3的评价结果反映出成都经开区土地集约利用具有以下优点与不足:(1)坚持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以规划为手段提高项目用地效率,引导高附加值和现代化的汽车相关配套产业向园区集聚,形成汽车产业价值链,提高园区土地经济密度和经济运转效率。(2)开发区内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用地比重偏小,产城融合度有待提高。(3)全要素生产率(TFP)提高并未成为开发区快速发展的内在动力。(4)开发区对技术驱动作用和科技创新的溢出效应关注度不够。(5)企业能耗偏大,单位土地面积上的节能减排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6)地价对土地供求关系变化的敏感度不高,开发区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还有待提高。

(五)《规程》指标体系与新常态指标体系评价对比

对比表2、表3,按照《规程》的评价指标体系,成都经开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得分为96.20分,属于上等水平,而按照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成都经开区得分为74.59分,属于中等水平,这说明新常态下成都经开区土地集约利用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1.从具体指标上看:表3在表2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开发区要素投入、产业结构、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评价,体现出新常态指标体系是《规程》指标体系的扩展和提高,同时用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指标替代了《规程》中的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指标,弱化了对开发区资本投资规模的衡量,更加注重开发区土地要素的利用质量。

2.从评价得分上看:表2中土地开发率指标得分为90.59分,而表3中土地开发率指标得分为100.00分,表3的结果高于表2,这是因为《规程》中,土地开发率只针对发展方向区进行评价,而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土地开发率的研究对象是主区和发展方向区,因为主区开发早,发展较成熟,故整体得分较高。表2中主区的土地供应率得分为99.62分,土地建成率得分为98.54分,而表3中土地供应率指标得分为61.95分,土地建成率指标得分为53.42分。这是因为表2中这两个指标只针对主区进行评价,而表3中对整个开发区进行评价,同时发展方向区起步较晚,土地供应和建设还没有达到规划水平,影响了整体得分。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对比两种评价结果发现,新常态评价指标具有以下特点:

1.系统性。新常态评价指标由于在《规程》基础上增设了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资源环境等指标,因此能够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等方面系统全面地反映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

2.时代性。新常态指标体系较好地体现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近年我国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理念,但这在《规程》的评价体系中未能得以体现,而新常态指标体系则将其体现在新增的生态效益、能耗水平等指标上,从而能够将开发区快速发展中易被忽视的问题反映出来。

3.动态性。新常态指标体系在《规程》的基础上,增设了固定资产投资与建设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单位人口增长消耗新增城乡建设用地量,经济增长耗地指数和建设用地扩张系数等指标,比较能够反映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动态变化特征。因此,新常态指标体系下的评价结果更能反映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度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同时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开发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

(二)建议

从新常态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和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特征的成都经开区的土地利用,不能与新常态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相适应,需要在土地利用、产业升级、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要寻求突破,因此本文建议:

1.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修建多层厂房,促使开发区发展向空间扩展,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强度。

2.打破现有单一最高50年期土地使用权出让模式,创新土地供给模式,探索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少工业用地低效利用。

3.加快推进开发区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增加科研投入,提升现有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完善土地经营管理体制,从项目准入、土地利用监管、项目建设、项目产出、环保监管等环节,完善监督考核制度,从制度层面确保土地集约利用。

5.对投入-产出收益小的项目,建立项目退出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存量土地潜力,提高现有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

6.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降低碳排放水平,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注重生态效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土地利用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孙伟杰,侯学平.广东省开发区土地利用模式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4(1):1922.

[2]王昆,陈银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国土资源管理,2008,25(6):22.

[3]卢新海.开发区发展与土地利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33.

[4]陈逸,黄贤金,陈志刚,等.城市化进程中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苏州高新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22(6):1116.

[5]潘锡辉,雷涯邻.开发区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0):3538.

[6]江立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动态评价及潜力预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8.

[7]青木昌彦.从比较经济学视角探究中国经济“新常态”[C].中日经济学家2015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5:6671.

[8]张军扩,余斌,吴振宇.增长阶段转换的成因、挑战和对策[J].国研论坛,2014(12):1220.

[9]翟文侠,黄贤金,张强,等.基于层次分析的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96102.

[10]刘向东,高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0):6 2856 288.

[11]王永峰,李保莲,宋利利.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新乡高新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279283.

[12]何芳,张磊.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理想值的确定――以上海市19个开发区为例[J].城市问题,2013(4):1621.

[13]周静,朱天明.新加坡城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经验借鉴[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1):3942.

[14]赵宏伟.中国-新加坡城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比较研究――以中国重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新加坡裕廊镇国际商务园区为例[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536.

[15]Mandani E H.Twenty Years of Fuzzy Control:Experiences Gained and Lessons Learned[J].Fuzzy Logic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Robert Marks,Ed.IEEE Technical Activities Board,1994:1924.

[16]肖辞源.工程模糊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80190.

[17]徐泽水.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排序的一种算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1,16(4):311314.

篇(9)

经济新常态在这里会成为一个时代的特征。它不仅仅是我国的经济新常态,同时也是世界的经济新常态。针对这样的经济状况,管理会计已经成为我国会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我国的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具有,“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等特点,这些都不断地要求管理会计要加强创新和发展。

二、经济新常态下管理会计发展的路径选择

首先,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给管理会计在发展上带来了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竞争优势主要以低成本为主。想要确保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开源节流”是目前阶段的主要战略。详细来说就是,加强对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对于全面预算的管理也要不断加强,从而达到降本成本增加效益的作用;同时,也要不断地增强产品的转型升级,加强产品的竞争力。总的来说,需要增强管理会计在权变性方面的特征,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其次,我国的企业发展正处于成熟期,企业管理会计在应用方面也处于发展的初期,在这样的情况下,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更好的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在管理会计方面,需要我们在其使用工具上不断的开发与创新。

篇(10)

2013年10月,总理在第26次常务会议上正式提出审计全覆盖理念。随后,《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审计部门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审计全覆盖的提出适应了当前建设更高监督水平的新需求,旨在实现对审计对象的全方位监督覆盖,做到不存在审计盲区和死角,极大地增加了审计工作的强度。2014年5月,指出,中国经济正呈现结构优化升级、增长速度放缓、创新驱动增长的新常态。审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监督机制,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廉洁行政、构建和谐社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面对新常态、新发展、新需求,审计工作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使命。而基层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前沿阵地,对国家经济监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在新常态下实现基层审计监督全覆盖成为焦点问题。

一、新常态下的审计特征

为保障新常态下经济稳定发展,新阶段审计工作呈现以下特征:

以“资金+权力+政策”为审计内容。《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对发挥审计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的保障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明确指出“持续组织对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宏观调控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强调政策作为审计工作重点内容的重要性。

以审计全覆盖为目标。审计目标从选择性执法扩大到实现审计全覆盖。审计机关要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要把各地区、各部门贯彻中央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作为一项日常工作。

以保障和监督为职能。新常态下,审计不仅要发现问题、揭示问题,还要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挖掘,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提出完善制度、防范风险的建议,从而提高经济社会运行的质量,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以大兵团作战为方式。随着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篮子,中国经济市场开放程度加大,经济市场化趋势明显,不同经济职能部门早已不是单独行使职责。审计作为一个大系统,应更多注重整体功能的发挥,注重大兵团作战,强化“一盘棋”意识和“大格局”思维。

以智慧审计为工作模式。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审计工作量也将越来越大。以往传统的审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监察需求。为提高审计能力,加快审计信息化,审计工作模式向智慧审计发展,信息化技术应用和大数据分析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新常态下基层审计面临的问题

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赋予了审计新的使命,对审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实现基层审计监督全覆盖,更好地发挥审计职能,我们需要对基层审计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充分了解新常态下基层审计面临的问题。

1.审计资源不足

审计资源不足是基层审计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审计人员力量缺乏,素质参差不齐。新常态下,政策审计内容多、涵盖范围广,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保证审计工作的持续开展。然而,目前各级基层审计机关均存在人员少任务重的突出矛盾,大部分审计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导致审计工作质量难以提升。同时,随着审计监督和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展,审计工作愈来愈复杂,对审计人员的知识要求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审计机关工作人员有90%是财会专业出身,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复合型人才。

2.信息传递受阻

政策跟踪审计数据大部分分散于各个政府职能部门,这些职能部门之间没有有效的数据分享渠道,有的甚至出现信息不兼容情况。这直接导致审计人员难以从中获得全面的审计数据,更无法精确估计审计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同时,基层审计机关都是按行业分类设置审计业务科室,各科室之间缺乏沟通,相关行业间的信息不流通造成审计成果利用率低,增加了大量的重复工作,造成不必要的审计成本。削弱了应有的团队优势,审计无法达到预期的有效性。

3.审计监督重复交叉

审计监督重复是指上级审计机关计划审计项目与下级审计机关计划审计项目存在重复性。对于同一个审计事项,上、下级审计机关在相同时期或者间隔较短期间内重复进行调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被审单位带来了人力、物力的重复支出的成本。

4.方法存在滞后性

目前,基层审计工作的开展采用的方法依旧是根据审计人员收集的资料和证据为依据来判断。但是,这些资料并不全面,无法反应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从而很大程度上减低了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而且,政策跟踪审计关注的通常是国家层面的政策措施,影响范围广,涉及层次深。因此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全局化、系统化的审计意识。显然,还停留于账务化的审计方法无法适应政策跟踪审计的要求,导致审计工作被动。

三、新常态下实现基层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工作建议

根据以上对基层审计现状的梳理,结合新常态下审计工作的特征,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增强审计力量

审计领域范围广,涉及各行各业,审计机关的人力资源相对有限。因此,为确保审计质量,增强审计力量势在必行,一方面,直接增强审计力量,面对审计人手不足的情况,可以适当增加编制,中办国办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指出,建立审计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审计专业类公务员和综合管理类公务员职务序列,确保审计队伍专业化水平,推进审计职业化,同时,针对基层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业务重、规模小的基层审计机关的编制,并适当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参与审计工作,同时严格管理,奖惩分明,健全审计职业岗位责任追究机制。

2.审计全面覆盖,但需突出重点

审计长刘家义提出“全面覆盖要有深度、有重点、有步骤、有成效”,因此在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同时,也要注意突出审计重点。全面覆盖,就是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都要实施经济责任审计。突出重点,就是对审计对象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及其所在部门或单位的工作性质、经济活动的规模、掌握资金量大小等,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应着重分析审计对象的性质特征,对审计风险进行预估判断,重点实施。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问题进行全面了解,做到有重点的审计全覆盖。

3.加强信息化建设

上一篇: 劳动教育课的收获 下一篇: 医院网络安全培训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