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7 16:35:0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语文课文故事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47-01
古诗作文民族的瑰宝,同时在语文教学中也占着十分重大的比重,学习古诗,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塑造学生健康的情操、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语文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于古诗有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要重视古诗的作者、背景相关介绍,让学生能够深入的进行了解,也要引发学生进行感情体验,实现古诗学习的新境界,此外也要扩展学生的古诗知识,扩充他们的知识量,为他们的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1.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不在"逆水行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学生学好古诗,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兴趣。古诗与现代文不同,古诗大多言简意赅,在理解的过程中还需要添加一些修饰词汇进去,这在刚开始的时候会引起学生的不适应,所以就需要教师从古诗本身的特色入手,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古诗的重要性以及趣味性。比如教师首先就可以从朗读入手,古诗都有特点的平仄节律,所以在朗读的时候就会显得朗朗上口,很有节奏感,很有艺术魅力,教师就要先从朗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也有跟着读的冲动。其次,教师也要对古诗的教学做一些特殊的准备,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教材配备的录音材料进行播放,让学生感受到一些新奇的教学模式在里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喜欢上古诗,比如有些课文是需要学生通篇背诵的,而古诗只有短短的几十个字,这就大大的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通过这些内容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充分设置情景,让学生变得"书山有路"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有效教学方法,它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能使小学生入情入境,深刻感悟,使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真实地感知古诗词中所描绘的意象和意境,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不知不觉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古诗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学生入"境"。具体方法有很多,主要方法有这几种: (1)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使学生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2)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再现古诗词的意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4)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古诗词情景,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和意境。
3.注重个性理解,让学生体验"润物无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由于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这就表明,阅读反映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有位哲人说: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即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在诗意理解上要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但是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如《泊船瓜洲》中的"一水""只隔""又绿""何时还"等,都表达了一种浓烈的思乡情,学生通过品读理解,进一步体会到诗人思乡心切的心情,此时,再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这诗与情,情与境的交融,则是古诗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才能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感染。
4.强化拓展连接,让学生享受"学海无涯"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古诗词教学中的拓展,表现出读的拓展和写的拓展。一节课只读一首诗是不够的,以一诗带多诗已经成为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一是读诗人的其他作品,加深对诗人思想性格的了解,把握诗人的写作风格。比如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结合"泪"的意象链接杜甫的另一名篇《春望》,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分析诗人面对国破家亡时的悲愤流泪和听闻收复失地时的喜悦之泪,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二是读相同主题的作品。例如,学习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可以拓展学习高适的《别董大》、白居易的《青门柳》等一类描写送别的诗,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写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在执教《赠汪伦》时,结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两句,引导学生写出朋友间依依惜别时的心境。或者让学生对古诗进行改写,将原诗改编成故事、抒情散文甚至是现代诗歌。通过改写,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总之,"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只要我们教师能够逐渐培养起学生学诗词的兴趣,就定会将诗词课上得兴趣盎然、有滋有味、摇曳多姿。让古诗词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展现古诗词教学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思考,呼唤着我们每一位教师去创新!
参考文献:
一、古诗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古诗词是中国几千年来遗传下来的经典,是中国人文化智慧的结晶,每一首古诗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古诗的背诵,已经是要求必备75首了,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全部学习完毕,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古诗的学习任务是不一样的。
随着中国几千来的文化,古诗渐渐地传承下来,每一首古诗不是简单地表达,而背后是有深刻的含义,但在低学段、中学段、以及高学段的教学要求是不一样的。学生年龄的递增,对学生的要求也逐渐提升,不单单是会背就可以了。四年级属于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既属于小学段和中学段,课标上要求了 ,四年级前,学生已经能背诵22首古诗,缘由是每首古诗的讲解都是需要背诵的,这等于间接性去积累。如昔加上日积月累的经典诗句,学生的积累量就会大大增加。但是,就我们所观察,往往发现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升上高年级以后,以前学过的这些古诗却渐渐被淡忘,大体上只是依稀有点印象,纵然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反复背诵,并且加大力度的强度,也把这些倒背如流的古诗渐渐让它们消失在脑海中。
二、古诗教学的诵读
自古以来,诗人在创作佳句的时候,考虑的一个原因是琅琅上口, 而古诗不像古人在写诗的时候,吟诵出来,再提笔写作,而对于现代小学生的要求就是诵读,在低学段只需要背诵就可以了,五、六年级也就是高学段要求更高一些,要求学生理解之后,进行诵读。曾经朱熹在《训学斋规》这本书中说过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并且让我们后人根据他说的,理解 很明白:“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熟读成诵、其意义就明白了。
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们通常注意的就是诵读诗歌。学生初见诗歌的时候,在情感上就有一个倾向性,用自己的方法就读,并且也没有断句,因为低年级重诵读,乏记义,学生感知内容就可以了,而不是像高年级的解诗题、知作者、释诗意、悟诗情这四大步骤;而这些学习的基础也得会读诗歌,才能进行以后的教学过程,什么都不会,最最基础的东西也不会读,那接下来理解的也是错误的。在低年级的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的适示范,言传身教就是这么来的,在完成以后,以学生读书为本。
初读古诗时,教师要设立目标和任务,学生做到什么程度,要求学生自己对照拼音先读第一遍;在根据诗歌所给的生字并进行圈画,做到读准准音,不丢字不多字,把诗读正确地、流利地朗读出来。前两遍的学体上学生有了了解,学生不仅仅复习了学过的汉语拼音,同时也便于学生克服依赖思想,提高自我的朗读能力。自读后,教师设立泛读,这就是言传身教,让学生快速地进行模仿,也就是诗歌的第三遍朗读,学生进行朗读,指导学生大声朗读,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相互评议,这是检验学生的最佳效果,让他们纠正指导读错的字词;第四遍教师伴随着音乐,让自己在音乐的带动下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渐入佳境,渐渐地得到熏陶,再让学生利用绘声绘色的领读,做到耳、脑、口所有的诗歌活动。我们在第五遍朗读的过程中,要让W生慢慢感悟到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的诗的语言美、节奏美等更多的美感,从而渐入古诗意境。五遍的朗读之后,我们在课堂中就要变换多种的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小组读、全体读等。
学生只有在课堂中找到读的乐趣,才能逐渐领会读的乐趣,感悟到诗的意境,从而我们达成的要求,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样的古诗教学课堂,学生读的不累、学的不累,而且越读以后,他们的兴趣性越来越浓。朗读的韵味一次比一次浓厚,大多学生当堂背诵是根本不成问题的,也间接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师就应该扎稳脚跟,一步一步贯穿古诗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开展古诗教学的教学策略
(一)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对已背诵古诗的复习。
就我们所观察,往往发现了一个恶性循环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升上高年级以后,以前学过的这些古诗却渐渐被淡忘,大体上只是依稀有点印象,纵然在低年级的时候我们反复背诵,并且加大力度的强度,也把这些倒背如流的古诗渐渐让它们消失在脑海中。
而到高年级的时候,保存在学生脑海中的记忆痕迹不复存在;二者教师没有经常性地复习和应用。结果是,学过的古诗词渐渐遗忘是正常的。因此,从四年级起,建议老师们在教学古诗词当中,建立我们一直所用的教育理论,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复习相关内容的古诗。
(二)建立一个专题进行学习
每个诗人身上都有固有的特色,可以以诗人为专题,把古诗进行归类。比如学习《独坐敬亭山》,可以把李白的诗背一遍,并熟悉每首诗歌的大体意思,以内容为专题进行划分。比如学习《忆江南》,就把描写春天,甚或四季的古诗背一遍;如《赠汪伦》是一首送别诗歌,可以以诗情为专题,建立送别诗歌的专题,方式上可以采用多种多样,没有固定限制。很多中高年级老师教学古诗,课末都不忘主题的拓展。如果能在课后或者课中对学生进行辅导,会产生很大的效果,就能很好地、以及最大限度地落实“积累”这个教学目标。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中,古诗文是一个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古诗文,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认识、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还能较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古诗吟诵是古代文人墨客最为常用的一种诵读方式,它本身同朗诵有些许的差别,一方面要讲究平仄、入声以及尾韵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还要在吟诵的过程中融入读者的内心情感。
一、吟诵的内涵
吟诵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读书模式,在国外又被称之为是“中国式读书”。在《说文解字注》中对于吟诵有着这样的解:“吟,呻也,从口今声。段玉裁按:呻者吟之舒,吟者呻之急,浑言则不别也。”其中,“舒”所指的即为平缓且悠扬的将读的声音拉长;“急”所指的就是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吟”所指的即为根据诗意进行有意识的长吟。更加简单的一些解释,“吟”又可以理解为唱,吟诗时能够在旁伴有音乐,同样也可以随意地进行类似于哼唱似的吟读;“诵,讽也。从言,甬声。似用切。注: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倍同背,谓不开读也。诵则非直背文,又为吟咏以声节之。”由此可见,“诵”就等同于歌唱,其所看重的是读音的节奏把握与长短错落的准确调整。“不歌而诵谓之赋”的意思即为,在吟诵的时候虽然没有音乐旋律,但读者应当利用自己的语调和语音形成节奏,拿到今天来说,“诵”就相当于是我们进行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古诗文吟诵的教学方法
(一)初读,带领学生感受音韵的魅力
古诗文在我国古典文学中是一道永不褪色的靓丽风景线,其最为明显的特色就在于诗歌韵,古代的文人墨客在创作古诗时非常注重对字的揣摩,并且还会整体考虑诗歌的节奏感与音律感。即使是在文化形式如此丰富的当代,古诗文也同样值得后人去传承和发扬。基于此,小学语文教育者要带领学生充分感受古诗文中的音韵美,从根本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古诗《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这首诗的句式非常整齐,韵脚也设计得非常讲究,令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种酣畅淋漓之感。这工整的二十八字,不仅完美地诠释了回环呼应与抑扬顿挫,同时还营造出了强烈的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秋日的江舟之上,不知不觉便陶醉其中。
教育者在进行吟诵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先自行阅读古诗文,准确掌握每个字的字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朗读方式,例如,听读、范读以及齐读等,通过此种自由式的教学让他们更快地进入吟诵的情境中。
而后,教育者可以借助文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并且告知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所应注意的语速和语调。例如,“一丈丝纶”“一曲高歌”“一人独钓”这三处的节奏要掌握好,同时还要了解此首古诗的押韵与平仄,将诗中的音韵美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二)意读,引导学生走入意象的世界
我们可以将古诗文的音韵美理解为是吟诵的初始阶段,而对意境的把握则更加有难度。在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中,意读诗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古人十分擅长通过意向营造意境,为读者打造出想象的空间。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应怜屐齿印苍苔”中的“印”字等,都展示出了古诗文的意向内涵。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将这些用于表达意象的文字在头脑中生成画面呢,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即为朗读。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大声朗读古诗文,尽可能达到字正腔圆且底气十足的程度。正如古人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意读古诗文虽然要经历多次的反复,但这并不意味着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要在朗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我,深层次地挖掘诗文中的物象。相信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学生就一定会感受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伟壮丽,同样也能体会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唯美空灵之感。
(三)品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当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古诗文的吟诵方法后,教育者就要着重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让他们通过品读的方式走进角色,逐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教授《山行》这首诗时,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应着重突出韵脚“斜”,此处为叶音,读音为二声“xi弧保在读的过程中,音调应当由轻柔逐渐转变为响亮,同时在脑海中联想到绵延上山的那条弯曲石径。为了强化学生的感受,教育者在这里还可加上举头远眺的神态,让诗文的吟诵变得更具雅趣。
参考文献:
诗题就是古诗词的眼睛,也是古诗词心灵的窗户,正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只要我们从诗题入手,就可以具体感知到诗的大概内容。例如从《赠刘景文》一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秋天美景的描绘,从而抒发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从《山行》一诗中,我们可了解到这也是诗人对山中美景的赞美之情;从《回乡偶书》一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诗人抒发热爱家乡的千古名诗;从《赠汪伦》一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诗人成功地写出了汪伦对李白的情深义重,从而抒发了作者十分珍惜友情之感。其它如《夜书所见》《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词、诗题与内容也有关系,因此,古诗词教学必须从诗题着手,我们应舍得在诗题上下功夫。具体的可以通过诗题,让学生在课前整理资料,了解诗人写诗时的时间、地点、与他人的关系,包括描写对象的相关材料。
二、抓住诗句中的重点字词,理解诗句。
小学教材中的古诗词浅显易懂,一般来说,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只要借助于书中的注释,借助于字典、词典,自己应该会懂,我们这里讲的重点字词,提的就是那些需要教师指点的,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疑难字词,还有就是一些虽然是常见词,但在特定语境中有特殊的含义的那些字词。如:“停车坐爱枫林晚”这一诗句,教师应有意识帮助学生弄清“坐爱”的意思,“谁言寸草心”重点应放在解释“寸草心”这一词。请看下列教学片断:
师:请大家找一找,诗中体现诗题意思的是哪句,请认真读一读,体会它的意思。
生: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你们知道“坐爱”的意思吗?“红于”又是什么意思?
生:“坐爱”是因为喜爱的意思。
生:“红于”就是比什么还红的意思。
(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红于”深秋枫林的画面,让学生形象感知)
师再出示文中插图,让学生“寒山”“白云生处”的地理位置。
师问生:你这样标出的根据是什么?
生: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说“寒山”,白云飘浮的地方。
学生从这两个重点词的解决,较好地理解了这两个诗句的意思。
三、品赏佳句,体会意境
古诗词中有许多名词,这些名句如同镂精绣,炫转荧煌,让人玩索不尽,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它们有的想象丰富,情感饱满,如“一年美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有的清疏泉永,激人联想,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有的哲理深蕴,耐人咀嚼,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句子脍炙人口,神韵悠远。教学时,应让学生反复吟读,领会其意思,并熟读成诵。如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教学,我们可以还诗句从为一下几个具体景物,具体形象,具体画面:江河两岸上猿猴的叫声清晰悦耳,江中的小船却飞快地向下奔流,早已绕过一座又一座数不尽的大山了,虽然两地远隔千里,但坐船却一天就能一个来回,这些画面可以让学生脑中有诗人目驻神驰的情态,从而体会到诗人官复原职的快乐的心情。又如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教学,可以通过解决“诗人拿什么跟什么比较?”和“诗人为什么会感到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天里的鲜花还更红艳?”两个问题,来体会诗句的哲理意蕴,小学教材诗词中的佳句是不可少,如“野火烧不尽,春天吹又生。”“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目边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山村水路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些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却需要我们教师给予指点迷津的,让学生多读多背,铭记于心。
四、吟诵诗词,体味声律美
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充分说明了吟读诗词的重要性,古诗词讲究用韵,特别是韵律诗,对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还有严格规定,读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声,琅琅上口。对小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大声吟诵来体味其中韵律的和谐之美,教师指导朗读时,重点应放在怎样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韵,为此我们可以结合看图,边读边联想,感悟诗句中的含义,在诵读中,结合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诵读时,必须注意把握好停顿,把握好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律,一般地说,七言绝句诗要把握好四、三停顿,五言绝句诗要把握好二、三停顿。
如: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对小学生而言,指导朗读还要注意读的方式要多样化,比如,全班读、分组读、男女生对读、分角色读、范读、领读、配乐演读……等等。
五、拓展学习空间,博闻强记在心间
中华上下五千年,古诗词浩如烟海,璨若繁星,文本中那些古诗词只能是沧海中之一粟,仅仅依靠书本中那几首诗词的学习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把古诗词教学置于古典文学的大文化背景之中,注意对课堂广度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优秀古诗词,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古诗,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古诗词阅读,如下面的教学片断:
师:请大家再读读《无题》,把你由此想到的告诉给大家,(先读古诗,看插图,联想)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生:我想到了李清照的《秋思》,(接着高声地读了起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师:你读得真是太棒了,把它写在黑板上。请你领着同学们读一读,好吗?
一、课题的提出
生活中有美,古诗教学中也有美。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入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尤其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 70首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反思过去,我们说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使学生终生受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这种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二、课题的界定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古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是一次自主体验的过程。近十年来,在美国兴起的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所以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实际上,阅读也需要倾吐,可以说阅读是伴随着倾吐的吸收。犹如吃饭,吃饭自然是吸收,但必须分泌唾液、消化液,伴随着倾吐消化液才能吸收食物营养。由此看来,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毫无疑问,必须十分尊重学生这种自主性。
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完全处于整个学习探索过程之内。现在各种资料充斥着学生的生活,相信学生完全有能力利用自己手头的资料,利用自己已有的查字典解释字词的能力理解古诗。
三、课题操作策略
1.自主感悟,读准诗句。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首先要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让学生大声朗读,“不求甚解”地读,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在读中自悟。
2.自主理解,画诗意图。激发学生进入诗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诗句的描写,充分发挥想象,画诗意图。古诗把诗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熔铸在短短的几十字中,以少胜多,以大见小,给古诗教学鉴赏者留下充分的再创造的余地。
3.画演古诗,探究诗意。古诗意境深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诗意图形成了,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又深了一层,在教学中让学生合作交流讨论,结合自己画出的诗意图,对照诗句说说或演演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4.灵活多变的写作技巧赏析
诗人描写事物时,除了采用白描的表现手法之外,更多的还采用夸张、比喻、对偶等的修辞手法,若能稍加赏析,定能其乐无穷。“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春色满圆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是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二是遥远的历史知识会增加学生感知的难度。只选择与该古诗有密切关系的且有助于帮助理解诗意的内容,重点的介绍,使学生了解诗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体会感情和意境,切莫满堂“灌”。新课标要求,小学古诗教学是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热爱古代文化,学会朗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用学到的知识去丰富。
四、课题实验成效
1.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通过赏析,理解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达到会背诵。2.学生学习古诗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探求,自学能力大大增强,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同时把古诗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从而真正发挥古诗教学的特有魅力;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对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中形成言简意赅的文风。3.通过对古诗的学习与鉴赏,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和美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4.古诗教学并不是为了学古诗而教古诗,该实验研究让学生跳出了单纯学古诗的境界,拓宽学习空间,渗透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的能力与素质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古诗凝练含蓄、形象生动、意境深邃、内涵丰富,并且表现手法多样,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正确的古诗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可以教会学生为人处世之道,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引导学生,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时间,使学生愿意主动思考,并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堂语文课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预习必不可少。如果所有的知识点都需要在课堂上讲述,不仅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也不利于学生听课效率的提高。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指出重难点,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自主预习,比如说作者、背景、生涩字词等。例如学白的《赠汪伦》,如果不了解诗的写作背景,学生不禁会迷惘,水真的深千尺吗?写的是友情还是爱情?还有南宋陆游的《示儿》,如果学生不了解当时南宋朝廷屈辱求和、偏安一隅的背景,就难以体会诗人临终前满腔的悲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可以自己解决这些疑问,不但加深了印象,还提高了自己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独立学习的能力也会有所增强。
二、激发兴趣,丰富古诗教学
当前的网络文化、快餐文化充盈着学生的日常生活,加上古诗文特有的含蓄凝练使学生潜心学习古诗变得十分困难。而且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大多是“灌输式”教育,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方法单一,教学质量低下,学生完全感受不到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体会不到作者在寥寥数语背后寄托的深厚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应付考试,往往注重对字、词的解释,将很多精力和时间放到了古诗翻译上,缺少对全篇的整体把握,学生无法展开想象,于是很难理解古诗的深层内涵,领悟不到词的意境。想要改善这种状况,教师必须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发育尚未成熟,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控能力还比较差,对于学习知识往往是凭借感性认识,对于感兴趣的东西会深入研究,不感兴趣的知识便无法继续。学生无兴趣、无精打采,必然会影响教师的授课,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如果教师能够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学生对所学内容饱含兴趣,就不会排斥听课,反而会以学习为乐,勤于研究,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时,可以给学生讲述关于“阳关”的历史典故,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成功地引起学生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课堂上。多媒体教学存在诸多优势。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突破自身条件的限制,补充设计教材难以涉及的生活内容,输入生活信息,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教学资料,使学生全面理解教学内容。同时要保证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具有趣味性、新颖性,同时还要具有针对性。还是用王维这首诗举例子,“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上课伊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阳关的照片,介绍有关的旅游景点,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古诗意境的理解。
三、强化朗诵,体会古诗情感
古诗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浮躁、苍白,我们可以从优秀古典诗文中摄取精神的雨露甘泉,洗涤我们的灵魂,从这些美的境界中,感悟古人的智慧才情,从而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国学修养,提升我们的品味。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有利于更好地感知意象,有利于画面在脑海中的展开。例如,学习到《敕勒歌》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时,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脑海中会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尽头仿佛和天空融为一体,一阵轻风吹过,有牛羊闪现,但瞬间又被淹没在绿色的海洋里,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经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后,教师再加以适当讲解、引导,古诗的神秘面纱便会被揭开。古诗是语言的艺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会对古诗的内容有一个初步地理解,还可以体会到古诗和谐的韵律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在对古诗内容有了初步理解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于不同的见解,教师要加以尊重。例如,唐代王翰的《凉州词》,有同学认为体现了诗人对战争、对生死的豪放,有同学认为表达了作者极度悲痛的心情。对此,教师可以作进一步的讲解和补充,让学生真正理解古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朗读方法,如个人朗读、小组朗读、优秀学生示范朗读等。
文学领域有多种文学题材,其中最富有韵律和美感的文体是诗词。诗词除了能够传达语言信息之外,还能宣泄作者内心的情感。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要注意控制好诗词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语文思维与文学喜好。笔者立足自身教学实践经历,研究了为小学生开展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运用这些策略,可以提高小学生理解诗句、感悟诗意的能力。
二、通过朗读示范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字音和情感基调
教导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第一步,是要让学生学会阅读、朗诵诗句。通过阅读可以了解诗词的大致内容,而朗诵可以让学生掌握诗词传递的情感。受年龄和学识的局限,小学生无法像初中和高中生那样自主分析诗词情感,因此教师必须为学生进行朗读示范,在示范时教师要注意把诗词中蕴含的情怀原原本本地展现出来,使学生的内心受到触动。比如,教师在讲到《悯农》这首唐诗时,可以为学生示范朗读诗歌的方法。在朗读时,教师要注意控制语速和情感,在读前两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粮”时,教师可以用一般说话的速度和口吻进行朗读,将诗句描述的内容呈现朗读出来。而读到后两句,“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时,由于诗句的含义和情感出现了明显的起伏,因此教师也要转变朗读速度和语气。教师可以适当把读速拖缓、延长音调,以此来体现对农民的同情和对世道不公的控诉。完成朗读后,教师要为学生讲解诗歌的含义和写作手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悯农》中蕴含的深刻情感。诗歌的前两句使用了对偶修辞,通过“春种”“秋收”“一粒”“万颗”这些词表现了农夫的辛劳,同时使诗句对仗工整。在讲解对偶修辞时,教师不能直接点明对偶词,而应该引导学生对诗句进行观察,自己找出两句诗的特点。教师在讲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时,要让学生准确地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再引导学生通过表面的文字叙述体会深层的情感。
为了巩固小学生的朗读能力,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运用学校配备的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一些诗词朗诵录音或诗词歌曲,反复收听诗词录音和歌曲,能够加深学生对诗作的记忆,有助于学生背诵诗词。比如,在教小学生学骆宾王的《长歌行》时,教师可以运用计算机在网络上查找《长歌行》的朗诵录音,并在上课前抽出几分钟给学生播放录音。听完录音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朗诵《唱歌行》或默写《长歌行》,经过2~3次练习,学生就能顺利地将诗词背诵下来。
三、运用图片影像帮助学生体会诗歌描述的画面和意境
我国小学语文课本经过数次改版后增加了许多古典诗词。如《古朗月行》《村居》《江畔独步寻花》《江上渔者》,等等。这些古诗除了词句生动、格律清雅之外,还表达了诗人内心情怀,为读者创造了优美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这些古诗时,除了要帮助学生读懂诗句和诗词内容之外,还要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诗词描绘的图画及画面中流露出的情怀。古语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创作的诗词作品皆是有感而发,因此诗句营造的画面往往能呈现出某种情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描述的“景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给学生播放一些与诗歌相配套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可以在脑海中想象诗句刻画的景观。
四、结合绘画活动将诗歌转化为画面调动学生的联想能力
语文教师在开展诗歌教学活动时,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文学悟性,引导学生在阅读诗词后使用画笔、画纸把自己理解的诗句内容画在纸上。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小池》这首诗时,可以先组织学生朗诵诗句,帮助学生翻译诗句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彩色笔和画纸,将诗歌描述的景象画在纸上。又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咏柳》这首诗时,同样也可以在帮助学生翻译诗句后,组织学生用图画形式把《咏柳》描写的内容展现出来。贺知章在写作《咏柳》时,巧妙地使用了比喻修辞,使诗句在不提及“柳”的情况下,将柳树的美态、盎然的春意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绘制图画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切身了解比喻修辞在诗歌中使用方法和修辞效果。
五、结束语
中国的古典诗词具有鲜明的特点,是每个中国人都必须学习、了解的传统文化。小学是引导学生养成语文兴趣与文学喜好的初级阶段,因此教师在日常课程教学中要辅导学生阅读诗句、背诵诗词,甚至掌握仿写诗句的能力。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教授诗词能够刺激小学生的悟性和创造力。笔者从阅读、绘画、观看图片三个途径,分析了开展诗词教学的具体方法,运用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小学生理解诗句内容,领会作者的情怀。
古诗词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中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对古诗词进行透彻的理解,还需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进行教学,否则会降低教学质量。目前,在大多数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中,存在很多教学问题需要解决。
一、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背诵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方式中,多采用死记硬背方式进行教学。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地领会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意义,仅仅只是将古诗词的词句背诵下来。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尤其是对于不爱背诵的学生而言,更是有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古诗词的意境理解
古诗词是一种古代文明传承的表现,通常诗人会通过诗句呈现出一种意境,或许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也或许是诗人或高兴或忧愁的心情。但是,在现代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对意境的感受,只重视基础知识教育。这样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枯燥与乏味,无法理解古诗词所蕴藏的魅力。
3.教师的课前准备不够充分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授课前,教师通常会将古诗词的翻译、古诗词作者的背景准备好进行授课。但是,这样传统的备课方式是不健全的。每一首古诗词的创作都会具有一定的背景,教师应当在课前将古诗词作词时所处的背景状况进行详细整理。在正式对古诗词进行讲解之前,让小学生先领略到背景状况,才能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此来提升教学水平,确保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的教学质量。
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1.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将自身的角色进行转换,从过去的主体地位转换为引导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教师不能一味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而应当带领学生融入古诗词的情境当中,让古诗词能够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熏陶。
例如,教师在教授《春晓》这一课时时,教师可以通过描绘出一幅雨过春晨的景象,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春晓所表达的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诗词的魅力,融入其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
2.采用现代科技进行教学
科技的发展推动各个领域快速发展,其中,对于教育领域而言也有重大作用。教师在教授小学语文古诗词课程时,可以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开始前,需要根据所教授的诗词内容选择视频或图片进行展示,让学生先融入教师所给予的情景中去,再开展之后的教学内容,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授《锄禾》一课时,教师在课堂一开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现出农民耕田、种地的视频或者照片,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烈日阳光下农民的辛苦,再进行诗文的讲授。这样,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农民的不易,让学生能够真正读懂诗词中的含义,感受到何为“粒粒皆辛苦”,提高教学质量。
3.采用合作学习方法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融入到讨论中去,甚至连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让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改变传统教师严肃、严厉的形象。
例如,教师在教授《游子吟》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阅读后,按照自己的理解讲述诗文中所表达的内容。最后每组再派出一位代表同学进行组间总结,教师在学生总结后可以进行指点与添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采用合作学习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还能够让学生学会沟通、协作能力,是一种优质的教学方法。
4.采用情景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情景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让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在情景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重要的引导地位,在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时,教师需要将课堂的氛围控制在有序状况中,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儿垂钓》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表演钓鱼的情景,让学生能够了解钓鱼的步骤,以及自身钓鱼的心情。通过情景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了解诗词所表达的内容。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工作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智力仍然处于成长期。教师如果一味采用单一的文字表述教学方式,会让小学生感到理解困难,进而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会让产生产生抵触情绪。而教师通过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技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以及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会使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质量有所提升,促进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建伟.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21):80.
【关键词】
小学语文古诗 互动交流 主动性激发 策略探析
在小W阶段,学生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不断的接触外来汉语的学习。因为,认识其它事物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学习与表达基本功,学生积极地参与意识能够得到激发。因此,再遇到新鲜事物才会表现出良好的语言功底,增强自身的语言理解技巧。因此,通过创新学习模式教授小学生语文古诗课程,可以激发学生课堂上的主动性,提升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首先,应该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主动性,这也是开展互动与交流的良好开端。
例如,进行基础语文古诗阅读教学时,不能遵循传统的古诗课教学理念,除了读就是读写,授课教师过多进行说教式授课,即授课教师讲课学生被动学习,这只是一种效果不好的方式,一味的记或者是死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得到激发,同时也影响了学生课堂互动交流的氛围。这样的教学模式进程中,学生的言听计从表现良好,课堂参与效果却很差,这根本没有达到学生综合能力的真正提高。
一、以心得交流为契机,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不能单纯的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来作为学校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方式。因为,小学生语文古诗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交流主动性,从识字方面的浅显学习再到古诗阅读分析能力的转化,古诗阅读的时效性要得到体现,也是实现学生自主发挥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例如,对于以下问题:低年级出现学习跟不上,理解能力欠佳、较高年级学生不能抓住诗词重点和诗词传递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课程结束没有相应的读书心得或者是古诗学习无重点等等,这些方面都需要从课堂上的交流来获得。但是,他们往往都是被动的去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比如,授课教师可以给出这样一个课后作业,如收集表达作者对春天的喜爱的古诗词。将学生通过大脑涌现出来的看到过的大量诗词进行总结,并进行合理的分析。对一首诗词的理解应该让学生逐渐的认识到诗中关键词的作用。
二、创新性培养方法,规范思维互动方式
语文古诗课程学习的标准就是对语言理解能力的提升,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独立的阅读古诗并思考和理解古诗思想感情的能力。因此,内心的交流与互动可以通过外在的互动交流形式得到提升,这些对于小学生而言,完成语言的基础学习只是一部分,授课教师的安排进程首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整体和系统性学习模式开展的同时,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综合的提升,就能完成这些教学与教育目标。首先的目标是培养参与主动性。学生的思维要开放,不能局限于一学科的教学过程,而是整个思维的交流和提升。第二是提供思维互动的平台,进行批评与反批评。授课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是读写与思考的方式,是一种引导,一种合理性的配合。
提升语文古诗理解能力最重要的是方法指导,另外就是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提高。课堂的互动交流和引导是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步骤。例如,在讲授《泊船瓜洲》和《商山早行》两首古诗时,不能让学生只是停留在背诵,小学生理解能力的欠缺就需要学生之间的交流或者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来获得,作者的归心似箭和旅途的失意之情虽然自己理解不了,但是通过这种交流能够达到掌握并延伸,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能够提出一些关键词等,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生活化教学,理论结合实际创新升华课堂互动模式
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课堂教学的基础主要是学生的认字辩词能力的提升,但是互动交流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还需要实施开拓性的开放性古诗教学活动或者是课堂教学模式,例如,主题式多元化古诗学习、主题回顾性古诗学习、古诗情景交流与分享、实践拓展古诗阅读分享等方式。小学生对语文古诗的学习特别喜欢问,通过让每一位学生分享古诗学习心得,提高个体理解能力的同时,感化并传播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李白古诗交流会,像《静夜思》《赠汪伦》等课程学习交流会,授课教师会安排学生进行古诗阅读学习与交流,使学生产生对课外古诗阅读的兴趣,通过这样不断地进行课堂内外的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交流和互动激情。
通过开展不同作者的古诗学习活动,如孟浩然、杜甫等,或者是按思乡、怀才不遇等题材开展,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对语文古诗课程教学的形式改善,不断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也能够突出自主学习模式开展的主题。例如在六年级学习《咏柳》一课时,通过选择性的适应课外古诗学习情景,如授课教师更应该让学生进行分组式交流与学习讨论课外读到的古诗,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不断深入的探究与品析,总结古诗中遇到的问题和收获。
【结 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创新性一定要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的转变教学理想与教学方式,不断增加小学语文古诗学习的独特性,语文古诗课程中的创新性教学方式需要授课教师不断的结合学生的兴趣,逐步的做到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的古诗学习与理解性的互动交流学习。
当“只有垃圾才会进垃圾桶”的故事讲完后,学生开始沉思。真的像故事里说的那样,这世界没有谁真正想做垃圾。中考失利,除了发挥失常,肯定还有一些自身的原因,不能只有抱怨。人生的路上有成功就有失败,关键是怎样走出失败,没有一个人甘愿放逐自己。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就应该认清自己的处境和问题重新面对,因为人生最要紧的,不是你站在什么地方,而是你向什么地方走。
很多学生因为以前是“差生”受过很多歧视和打击,虽然新的环境给了他新的机会和挑战,可他还是找不回自信的自己,也认识不到自己的重要性,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依然会很自卑,很怯懦。这时候,我会告诉他:
当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时,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我们是“重要”的。谁叫我们是造物主最大的奇迹呢?作为子女,我们在父母眼中是重要的;作为学生,我们在老师眼里是重要的;作为公民,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是重要的……谁要说自己不重要,于己于人,都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说法。
也许有人说:“我真的不重要,我对社会没有什么巨大的贡献。”诚然,我们只是芸芸众生中微不足道的一分子,但是,一人只要安安分分地在社会中干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你是工人,你能创造一个零件,你很重要;你是个体户,你的商品能满足大家的需要,你很重要;你是学生,你能努力学习知识,你很重要。
每个人的存在都是合理的,要学会正视自己,肯定自己,给自己一个自信的理由。没有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要相信自己。对此,只要学生做得好,我就不吝啬我的赞美和肯定,放大学生的优点,让他们知道自己很重要,不再怯懦,鼓足勇气看见自己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发光点。
对于我们的学生,自身的基础和习惯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学习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的,但我会引导他们至少要有一样拿得出手的东西,不管它是什么。
电影《小英雄雨来》曾名震天下,剧中雨来的扮演者孟旭也因该片获得广泛赞誉,被称为“天才小影星”,成了许多人眼中的未来的“电影大明星”。
但是,命运并不都像人们所预期的那样。孟旭长大后不仅没有成为影视界的明星,而且书也读得不理想,处境似乎有些尴尬。
进入社会后,他父亲送他到日本学习厨艺,临行时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人活在世上,总要有一样东西能拿得出手!”
在日本留学的几年,尽管他非常刻苦、努力,但很遗憾,厨艺还是拿不出手。
20岁那年孟旭回国学杂技――舌头穿针。他终于找到了人生的突破口。总算有一样东西拿得出手。
孟旭凭着用舌头在嘴里纫针的绝技在高手如林的“中国首届绝技绝活评选暨挑战大赛”决赛中,以6分40秒用舌头纫针31根的成绩获得了“十佳”最高奖。不久前,他还拿到了英国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
每个人都像孟旭一样,身上一定也隐藏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一手漂亮的钢笔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或是一手好文章。只要能开发出一样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人生就会充盈如歌,亮丽夺目。人生在世,可以有很多尝试,可以有很多探索,可以有很多追求,但千万别忘了,总要有一样东西能拿得出手!
我总对学生说,有时候父母要求你去做一些你不愿意的事,那只是你还没看到它的好处,没懂父母的良苦用心罢了;有时候老师也会要求你多做一些练习,他只不过是想让你强化知识罢了。被要求、被强迫也没什么不好,只要你懂得是为你好,就没有什么是不能接受的。因为有时候,才能是逼出来的。
有一个在酒吧打工的男人,他是很好的钢琴师。很多人都慕名前来,只为了能够听他弹奏一曲。但是,一天晚上,这家酒吧的常客告诉钢琴师,他不想听他弹奏的任何曲子了只想听他唱一首歌。
钢琴师回答:“我不会唱。”
但是,那个男人坚持要他唱,还对酒吧负责人说,我厌倦了他的钢琴声。我想听那个家伙唱歌。
负责人大声叫着:“嗨,伙计!如果你不想失业的话就唱一首歌吧。”
他没办法,只能照做了。一个从没在公共场合唱过歌的钢琴师就在这种情况下唱了第一首歌:《蒙娜丽莎》,并且是任何人都未听过的版本。他就是风靡全球的黑人歌手纳特・金・科尔,一个怀才而不为所知的奇人!因为他必须要唱,他的人生就此改变,成了世界最著名的歌手之一。
有时候身怀绝技,而你却浑然不知,但实际上你这方面的才能远超出你的想象。适当做些改变吧,或许你的生活会因此而丰富多彩!也体谅那些要求你前进和期望你幸福的强迫吧!
但有一些学生总是眼高手低,自以为是,总认为老师教授的内容是那么的不屑一提,那么的没用,所以总是坐着理想的白日梦,手底下却什么也不干,等着梦想成真。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会说:“做好当下的活儿”。诚然,生活中的很多失败者都是由于好高骛远,总去追求一些遥远而不可知的东西,到最后却荒废了手中的活儿,远方的目标自然也成了海市蜃楼。其实,生活中的我们要想摘取胜利的果实,那就是把握好现在。记住最有力量是现在。做好当下的活儿,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