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技术教程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8 17:06:4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云计算技术教程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篇(1)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具有业务复杂度高、数据类型复杂、规模各异、各类应用资源应用环境纷繁复杂等特点。这就使得如果按照在建线路进行软件开发和应用环境的部署按同比例搭建软件开发测试环境的基础环境支撑平台的话,会极大的降低开发测试系统的投资性价比。在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建设、运营等生产环境中,各类应用目前运行环境有基于IBMPower芯片的AIX小型机运行环境,有基于IntelX86芯片的Windows计算环境和各类Linux计算环境。如果按照目前的生产环境以1:1的比例建立软件开发测试平台,将会造成极大的投资浪费。因此,在建立统一的软件开发测试平台时,如何搭建一个能够包含各类标准的IT基础资源的资源池(包括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安全环境等),并且能够动态的进行IT资源分配和快速部署从而极大提升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将是统一开发测试平台的基础环境支撑平台的建设要点和难点。

1.2统一开发测试管理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软件开发测试平台主要针对两类软件业务,一类是轨道交通行业的核心生产系统,一类是轨道交通行业的日常管理系统。这两类应用软件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主要采用“边开发、边实施、边测试、边上线”的策略,这样的开发流程往往导致系统开发周期长、成本高、前端生产需求和后端软件开发人员沟通不顺畅、需求描述不准确、上线版本控制不严格等一系列弊病。与此同时,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快速发展及线路规模的不断扩充,各类应用软件均需大面积的整合,但是因为各类IT项目所采用的平台工具不同、软件开发架构不同导致数据不能很好的整合,而且工具自身的功能也越来越不能很好的满足业务的需求,使得信息技术部门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因此,在统一开发测试平台上对各类软件开发项目进行统一管理,成为统一开发测试平台的基础服务同时也是系统建设的主要难点之一,随之而来的还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软件开发测试规范及标准的优化完善。

2方案架构和主要模型

按提供服务层次的不同,云计算平台主要有提供基础设施层服务、提供平台层服务和提供应用软件层服务的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1)基础设施层服务(IaaS)。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和存储资源,整个基础设施也可以作为一种服务向用户提供,不仅包括虚拟化的计算资源和存储,同时还要保证用户访问时的网络带宽等。统一测试平台的基础环境支撑平台服务即为基础设施层服务。(2)平台层服务(PaaS)。在基础设施之上的平台层主要包括并行程序设计和开发环境、结构化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管理系统、海量数据分布式文件系统以及实现云计算的其他系统管理工具,如云计算的系统中资源的部署、分配、监控管理、安全管理和分布式并发控制等。平台层主要为应用程序开发者设计,开发者不用担心应用运行时所需要的资源,平台层提供应用程序运行及维护所需要的一切平台资源。(3)应用层服务(SaaS)。主要是面向用户提供简单的软件应用服务以及用户交互接口等,用户无需购买和管理服务器端软件,称为软件即服务。与传统的软件相比较,应用层服务解决方案有明显的优势,包括较低的前期成本、便于维护、快速展开使用等。应用层服务的底层可以基于基础设施层或平台层。统一开发测试平台的软件项目管理及配置变更管理的应用服务,即属于应用层服务。以云计算架构为基础,为了实现轨道交通信息系统统一软件开发测试平台最终的管理目标,我们将解决方案建立在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技术架构的基础上。SOA架构作为体系的支撑平台,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轨道交通行业的信息业务繁杂、信息资源分散、用户众多等问题。应用支撑平台基于SOA架构进行构建,提供完整统一的基于SOA架构的应用、交换和管理解决方案。SOA架构的实现机制如图3所示。

3统一开发测试平台方案设计

3.1通过虚拟化技术进行基础环境支撑平台的设计

虚拟化是云计算的一种基础性设计技术,它允许将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其他硬件视为一个资源池,而不是离散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分配这些资源,通过快速提供虚拟机器或物理机器,迅速部署和增加业务环境和工作负载。除网络平台、服务器和存储整合之外,虚拟化还提供整合系统架构,包括应用程序基础设施、数据和数据库接口、网络、桌面系统甚至业务流程等。通过云计算中的虚拟化技术,我们可以通过对数据中心的各类闲散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建立一套独立于生产系统之外的统一的开发测试云平台的基础环境支撑平台,动态的从各类资源池中搭建出开发和测试需要的生产环境,进行系统上线前的开发、测试和验证。如通过服务器虚拟化,可以将一个物理服务器S上闲散的计算资源抽象为一个或多个虚拟服务器实例Si(i=1,2…n),Si与Sj(i≠j)之间完全独立,每个Si均可以独立执行计算任务。结合杭州地铁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我们将物理资源、虚拟服务器资源均作为云节点,可以建立包含各种运算资源的云平台,如从现有的EBS系统的AIX计算节点上,独立出一部分AIX资源作为EBS系统的测试环境,从Maximo系统的Windows环境下的应用服务计算节点上独立一部分X86计算资源作为Maximo应用服务系统的测试环境等,通过云计算业务管理平台进行各类测试环境的资源分配、统一整合和业务调度,形成统一的软件开发测试基础环境支撑平台。开发测试平台基础环境支撑平台架构如图4所示。

3.2基于SOA架构建立项目管理服务,为统一开发测试平台建立基础管理服务

项目管理作为开发测试平台的基础管理服务之一,以电子化方式实现软件开发与项目的管理,为项目管理及软件开发过程中相关人员提供统一的工作平台,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结合杭州地铁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借助项目管理平台以期达成任务或目标。(1)建立最基本的以需求为驱动的项目管理平台,解决杭州地铁当前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建立一套健全的可以综合协调业务部门、技术部门、开发商的统一交互平台,以实现需求建设的透明化管理,提高需求的开发质量和效率。(2)建立统一的信息交互、处理平台:通过平台提供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收集所有项目数据;解决手工项目管理先天性缺陷,保证项目数据在各项目干系人之间传递的有效性、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一致性;实现信息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统计、共享、存储的集中处理。(3)建立可视化的项目执行和管理环境:保证项目执行过程和管理过程可视、可控,即实现量化管理和可视化管理。(4)建立多级的项目管理和监控体系:提供多级项目管理视图;各级管理领导、各个项目经理都能够从该平台中获取各自所需的项目管理信息,从而实现各个管理层面可以分别对项目执行不同粒度的监控。(5)建立标准化的软件配置管理规范,保证每个系统的变迁历史和代码资源的有效掌控。引入先进的工具管理软件资产,降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风险,提高软件质量管理能力。(6)建立合理并有效的供应商管理办法,能够对供应商起到监控和考核的目的,保证外包项目的进度和质量。(7)建立轨道交通企业软件项目管理统一门户。轨道交通行业的IT项目管理人员在应用该系统平台时,可以与现有网络办公门户集成,实现单点登录、消息和数据集成。对于开发团队,为了方便操作无需通过门户登录,可直接登录项目管理平台。长远目标:建立一套完整的全应用生命周期的统一管理平台,从需求提出、分析、设计、开发、测试、上线、到运维部门的服务台事件问题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实现标准化、量化的管理。本平台总体架构设计是建立以需求为驱动的软件项目管理平台,如图所示5。针对轨道交通企业的实际需求,方案总体包括业务和支撑两大模块,其中支撑模块包含了角色权限管理、流程管理、风险库管理和文档中心等,为业务模块和企业知识库的建立奠定基础;业务模块包含了项目管理、需求管理、开发管理、测试管理、配置管理等,为轨道交通企业软件开发的日常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直至将项目管理平台建成一个多用户、全流程的IT综合管理平台。如图6所示是项目管理平台总体架构蓝图。为了便于将来集中部署,方案采用B/S体系结构,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系列、Linux及各种主流的Unix,如AIX、HPUX、SOLARIS、SUSELinux等;并且支持多种数据库,例如:Oracle、MySQL、SQLSever等;支持多语种语言环境,如中文等双字节语言;支持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上统一的应用编程接口(API),在系统层次可以实现异构平台数据格式的透明转换,还可以很方便实现与其它主流系统的集成,如QC、MSProject和Office等。因此,整个解决方案在统一的平台上通过定制开发完成,且使用统一的用户管理中心来管理。这样,系统内各模块之间的数据建立在统一数据平台之上,与项目相关的各方可以在统一平台上协作完成开发及项目管理。

篇(2)

电大教育给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机会,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得远程教育网络和资源存在着诸多不足,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网路资源缺乏,未能实现资源共享

电大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给许多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由于学习资源非常多,另外一些学习视频资料也比较多,这就导致在当前条件下,远程传输比较困难。这样的一个后果就是各个服务器的资源不能够及时的得到更新。在一些地方,由于资源比较缺乏,学生想找资料,却找不到。在市级服务器上找不到资料的话,就访问省级的,省级没有在访问中央服务器,这就会导致访问量过大,访问通路不畅通。一些省级电大或者市级的电大即使有丰富的资源,但一般是不对外开放的,这样一来,就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

1.2 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

各个地方的电视大学为了能够满足本部地区的教育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建设,这样虽然使得学习资源丰富起来。但总的来说,许多地方的电大远程教育资源规划不明晰,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重复性建较多。与此同时,网上资源由于重复性的上传,导致网路宽带比较紧张,接收资源的效率非常的低。再者,由于学习资源更新不及时,使得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实现共享,给电大的教育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1.3 登陆频繁,效率低下

当前,学生在登陆远程教育资源服务器的时候,需要登陆许多次。学生要想浏览相应的资源,就必须先登陆中央电大服务器,然后登陆省级服务器,最后登陆市级服务器,这样多次登陆好、使得网络资源的使用非常繁琐,效率低下。

1.4 技术服务支持相对落后

电大教育作为开放教育,其技术环境建设,最为重要的是对硬件和软件系统进行建设。这些系统包括天地网合一远程教育平台以及网路教学支撑软件等等,这些软件和硬件是确保远程教育良好发展的关键,但当前由于资金以及技术方面的原因,使得软硬件建设上还比较落后,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

2 云计算技术的含义与特征分析

在对云计算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之前,有必要对云计算的概念以及特征进行阐述。

2.1 云计算含义

当前,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我国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对于云计算的含义,现在存在着诸多不同的说法。一些学者将云计算定义为:把数据储存在云端服务器上面,用户如果需要使用,就可以直接从客户端进行访问。这个定义是从云计算的操作方式上来进行定义的。另外,还有一些专家学者从计算模式方面对云计算进行定义:云计算是一种以虚拟技术为核心的计算模式,它是在分布式处理以及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与此同时,它将基础设施、开发平台以及软件当作一种服务,用户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从这个概念看的话,云计算是对所有的用户开放的,用户可以使用各类客户端实现对资源的访问。

2.2 云计算的主要特征

云计算的主要特征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方面:

2.2.1 云计算的虚拟性

对于云计算来说,其最为主要的特征就是其虚拟性。虚拟性包括两个方面:资源的虚拟化以及应用的虚拟化。云计算的运行环境与承载运行的物理平台是没有关系的,通过虚拟的环境就能实现对不同应用的操作。

2.2.2 云计算动态的可扩展性

云计算对于用户来说,资源是可以不断扩展的,随着用户的增多,资源可以相应的进行扩展。除此之外,对于应用来说,也是可以进行扩展的。如果用户在不断的增加,已有的服务器群里可以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不断加入新的服务器,通过这样的方式,云计算的服务能力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2.3 云计算的有效性

云计算的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对存储的资源以及计算能力进行使用,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的不同随时的进行调整,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也就防止了资源的浪费。

2.2.4 云计算具有可靠性

使用云计算能够在不同的位置,运用不同的服务器给用户提供服务,这种分布式的方式使得云计算的可靠性大大增加。另外,云计算能够很快的将一些功能向其它的服务器节点上扩展,这样就能非常有效的确保用户正常的使用云端的资源。

2.2.5 云计算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

对云端资源的管理采取的是虚拟资源池的方式。运用这种方式能够提供非常强大的处理能力,与此同时,这种方式对物理资源的要求不高,投入成本也很少,但获得利益比较大。

2.2.6 云计算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当前电大远程教育采用的是集中模式,而云计算采用的是分布式模式,这种分布式模式显然就有非常高的安全性,它有效的解决了集中式所具有的单点失效的弊端。云计算的处理能力非常的强,因而服务提供商也能够对数据的安全进行强有力的维护。

3 云计算技术在电大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随着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在电大教育中引入云计算技术,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还能方便学习,促进电大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其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云计算技术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的应用

电大教育主要是远程网络教育,因此,电大教师资源分布的范围比较广,不能集中起来。如果将云计算技术引入教师队伍建设就能形成教师资源云,它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将优质的教师资源进行互联,实现共享。原来的远程教育师资都是以本地为主,学生不能享受到一些教学水平较高的师资教育。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共享,不但能够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还有利于电大整体师资水平的建设。

3.2 云计算技术在学生群体上的建设

电大远程教育的本质就在于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个性,而通过云计算技术建立学生云,就能够很好的将学生的个性体现出来。云计算的运用,使得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课程的选择和学习。在学习地点以及学习时间上,不受任何限制,这大大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云计算的环境下,学生可以对云端的各种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与此同时,学生如果遇到问题也可以和优秀的教师进行沟通交流。

3.3 云计算技术在学习资源上的建设

(1)在云计算的环境下,电大的教育资源完全可以整合到云端里,同时学校的服务器也可以随时的加入到云中去,这样一来,就真正的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由于每个学校的图书资源以及教师资源都被整合在一起,实现了共享,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视频课程的观看、资料的查找,同时还能够随时的向教师进行提问。

(2)电大采用云计算技术能够充分的实现对教育资源的利用,避免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在云计算的环境下,由于所有的资源都已经被存储在云端,学生可以不受任何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的进行学习,随时的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得资源。学生在学习中,不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限制,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另外,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两点:首先就是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然后来确定教学目标;其次,电大远程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简单,体系要条理,同时还应该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实现对学生学习的有效引导。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017-02

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的目标是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养交通运输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对学生在交通运输综合化、信息化、网络化、集约化发展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提高交通运输专业相关的计算机水平,是培养学生工程素养的基本要求和发展重点,也是传统教学体系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需要以培养适应信息时代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为目标,以交通运输专业卓越工程师班为载体,提出在交通运输专业的计算机水平创新型培养模式。

国内同类专业非常重视计算机水平的培养,其中,同济大学侧重于应用软件教学,在本科培养阶段普及各类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北京交通大学侧重计算机设计能力,交通运输大类培养方案中,计算机相关学分达到11分。由此可见,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模式应当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过度偏重管理与理论,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弱、操作能力差的现象。而计算机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有机结合,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在把握基础原理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水平,以培养在工程实践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改变原有过于侧重计算机理论基础的教学模式,通过以培养适应信息时代的交通运输专业人才为目标,以逻辑原理、专业调研与动手实作多方位能力全面提升为具体任务,启用专题授课式、专业案例式、导入启发式、探索答疑式、评价参与式等多形式的授课手段,全面提升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信息化水平,为成为与国际接轨的高素养交通运输工程技术人才打造坚实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基础。

一、主要改革思路

本文提出的改革思路为,通过逻辑原理、专业调研与动手实作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提升计算机专业相关计算机应用水平。

(一)摆脱冗长的固化理论,以计算机逻辑原理为主线,进行面向实际应用的理论教学

计算机系统涉及的理论庞大而复杂,但作为交通运输专业而言,对计算机水平的要求多集中在仿真软件使用和管理信息系统方面。原有固化的理论教学强调大而全的知识体系,使学生难于把握教学重点,从而深入理解软件的功能、内在逻辑及应用方式。教学中应注意将对理论进行重新梳理,以建立学生计算机逻辑思维模式为顶层目标,从软件的表现形式入手,明确不同软件之间的异同,挖掘内在的联系机理,从根本上理解前台后台软件内在的逻辑关系,把握面向交通运输工程实践应用的计算机原理。

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例,应当首先把握数据库系统、程序开发语言两大主体软件在系统开发中的实际作用。然后,以各项功能的实现为目标,建立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各项联系,明确使用程序语言进行数据库调用的各项逻辑联系,从而明确系统开发的主线。

(二)摆脱单纯的课堂讲授,以交通运输企业需求为对象,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实地调研

计算机是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其根本目标在于解决生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也是工程技术人才,因此,需要以相关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对象,开展需求调研,培养学生专业问题的发掘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通过社会调研,将本专业相关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到的课程相关内容主动地形成问题,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然后再去探索、寻找答案,解除自己认知上的冲突,通过这种过程来使学生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结构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培养起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问题求解策略,并形成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态度。

例如,以轨道车站的仿真实验为例,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前往轨道场站进行实地调研,具体分析人流流线组织情况、轨道车辆到况。通过现场实际问题的分析与思考,设计各类改进方案,建立轨道车站车辆和人流的仿真模型,利用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实验结果,对比各个方案的效用,择优选择最佳方案。在整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还能够培养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科学工具,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摆脱传统的纸上谈兵,以解决专业实际问题为目标,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摒弃原有枯燥、抽象的理论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结合计算机逻辑原理,通过对基本操作技能的导入式启发教学,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形象化操作与问题的解决,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激发探索与创新的学习激情。

除了规定的实验外,应积极激发学生对专业实践的积极性,深入相关企业进行参观与实习,锻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对实际操作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引导学生认识分析各类计算机软件,对问题进行模拟、仿真和解决,逐步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与运用能力。

二、教学改革方法

(一)专题授课式

由于信息行业发展迅速,传统的教材在内容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知识相对陈旧。因此,本项目将脱离以教材为纲领的授课模式,启用专题授课的方式,及时更换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沿性。教师需要通过项目、自学、参加各类研讨会等方式,密切关注交通运输业信息化发展状况,紧跟学科信息化发展步伐。

(二)专业案例式

以交通运输行业的实际系统工程项目为案例,对涉及到的计算机知识进行分析与教授,避免学生因为背景不熟悉而产生“空中楼阁”的感受。除了企业实际项目外,还可大量引入挑战杯、交通科技大赛的实际案例,在丰富教学素材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同行业其他院校的专业水平,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挑战精神。

(三)导入启发式

与通用计算机能力不同,专业计算机知识的针对性较强,平时生活中并不常见,因此,导入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本项目将通过实际问题的提出,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导入方式,对系统的构架设计、数据库的表段安排、功能的实现方法等重要步骤进行启发式教学。与此同时,在同类功能的启发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探索答疑式

篇(4)

中图分类号:TP3-4

所谓的计算机虚拟技术也只计算机信息,现阶段的主流虚拟技术包括虚拟操作系统、虚拟硬件和Xen等几种模式。虚拟硬件模式作为较为传统的一种模式,在存储、计算机以及网络硬件等构成要素之间建立一种较为抽象的虚拟化平台,从而将所有的系统硬件都集中在一个较为统一的虚拟化层次中。虚拟机作为真正的机器拷贝,有着强大功能主机能够被分割成很多不同的虚拟机[1]。虚拟化的Intelx86平台,能够同时运行很多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在虚拟化层的作用下,提供较多的硬件虚拟,保证主板芯片、内存、CPU、IDE磁盘设备、SCSI、显示、各种接口以及其他各种输出输入设备都实现了虚拟化处理。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运用虚拟机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拓宽实际教学思路,从而达到对教学经验进行推广的目的,缓解教学过程中计算机设备存在的压力,尽可能地减轻教学工作中的维护工程量。

1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设备陈旧。很多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条件教学落后,教学硬件设备以及实训条件很难满足实际教学工作的需求,很多设备较为陈旧,维修以及保养工作难以进行,从而对学生学习各种前沿技术有着直接的影响。

1.2 部分专业课程难以实际操作。为了能够从根本上减少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所用设备的维护以及保养工作量,很多院校机房开始安装还原软件或者硬件设备,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很多专业课程难以正常进行操作。例如硬件分区、BIOS设置、安装操作系统以及格式化等操作都难以完成[2]。虽然对原有的设备进行拆除和还原,也会导致演示机系统环境遭到破坏,从而对教学环境产生较大的制约,导致计算机教学实验室机器的实际维护工作难度增加。

1.3 网络技术和安全教学工作受到影响。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网络技术课程,很多练习都需要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进行。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安装操作系统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若进行相似的练习,就需要在很多计算机上安装较多的操作系统,从而保证计算机通信、网络组建以及安全操作的顺利进行。还要对学生实施分组,让学生能够对不同的系统平台进行操作练习,这样不仅会从根本上增加维护设备的实际工作量,还会减少学生的上机时间,从根本上减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整个教学质量。

2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虚拟机技术的运用

2.1 设置BIOS参数。设置BIOS参数是现代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主要技术盲点,中职学生本身的文化基础就相对较弱,尤其是英语基础,所以,对于电脑学习中的各种专业术语了解的教师,很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很多教师在对BIOS参数设置的相关教学活动中大都是进行简单的讲述,很少引导学生进行联系,从而导致他们对于计算机时间调整、开机顺序、CPU工作状态以及主从硬盘等其他设置接触较少,从而导致其学习质量受到影响[3]。虚拟机软件能够给学生提供类似于较为真实的BIOS设置环境,目前常见的版本有AWARD BIOS、PHOENIX BIOS程序以及其他品牌机特有的BIOS程序。

2.2 操作系统的以及应用程序的设置与安装。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的设置与安装是现代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完善的环节,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设置以及安装操作系统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破坏性较为明显,从而会对整个教学程序产生影响,导致学生无法顺利完成练习活动,缺乏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设置以及安装技能培养机会,对于计算机故障诊断以及软件维护技能的提升和培养受到影响,缺少独立维护的技能和知识。例如VMare公司的旗下的个人电脑都给客户提供了具体的操作系统支持[4]。将操作系统安装在虚拟机中之后,安装的新软件就能够与其他正常的计算机安装软件相同,从而尽可能地满足计算机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的配置以及安装教学需求。

2.3 构建网络环境以及实验平台。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开始注重对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际运用以及网络知识能力培养。无论是服务器设置还是网络设备互联设计与开发,都需要一个可以进行反复实验和配置的网络环境。我国现阶段很多中职院校都开始对校园网络进行组建,提供给学生和教师一个较为和谐的教学环境,但是,由于校园网络各种功能都与校内办公网络平台、弧线网咨询以及网络教学资源紧密联系在一起,很难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服务器配置、网络设配互联、网站开发和网站设计等学习活动提供更多的实验平台,因为,学生在实验中所犯的各种错误都会对校园网络或者服务器数据产生严重的后果,网络服务器、互连设备价格相对较高,投资较大。虚拟机技术的利用可以在单台计算机上王城服务器噢诶之、网络设备互联、网站维护以及上传等教学工作实验[5]。构建可以多次进行实验和配置的网络环境,能够给学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更好地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节省更多的教学投资。

网络设备互联过程中所有的交换机或者路由器价格相对较高,从而成为整个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都是对网络互连设备的进行功能性的介绍和讲解,从而导致学生对网络设备的互联技术相对较低,很难完成实际工作。通过网络设备模拟器,则能够保证学生在单机上顺利完成网络设备互通试验和组网配置工作。

网络应用技术也是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的重心工作,除了网络设备配置以及互联工作之外,服务器的配置、相关的Ftp和Web应用,也显得较为主要。Microsoft Virtuai PC都提供了宿主机与虚拟机以及虚拟机之间实施网络通讯的各种细腻网络环境,从而更好地完成Web Ftp应用、服务器配置等具体的实验,还不会对校园网络运行产生影响。

2.4 在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运用虚拟机技术。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活动需要学生能够完成组建局域网、管理和配置网络等一系列实验,所有的学生都需要一台或者多台计算机来完成相关学习。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大都是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具体的实验,这样就会对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相关问题,可以在计算机上安装相应的虚拟机系统,从而综合利用计算机功能,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际实践活动中,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

3 结束语

通过系统的分析和比较,中职计算机教学活动中运用虚拟机技术,能够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从教学管理方面来分析,虚拟机技术的运用能够帮助教师管理教学设备,从根本上提升设备的完整性,尽可能地提升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计划中规定的相关实验项目,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验过程中,保证中职计算机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更多的动力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平.谈虚拟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4(09):158.

[2]冯国华.VMware虚拟机在职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今日科苑,2010(14):136-137.

[3]运永顺.试论计算机教学中虚拟机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9):135.

[4]刘友林.试论计算机教学中虚拟机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06):155.

篇(5)

0.引言

自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教授提出“计算思维”以来,在国内外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周教授清晰系统地阐述了计算思维的概念,并认为计算思维是每个人的基本技能,不仅属于计算机科学家,应当使每个学生在培养解析能力时除掌握阅读、写作和算术外,还要学会计算思维。既然是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思维能力,那么作为最“接近”计算思维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该如何培养学生具有这种思维方式呢?这个任务显然不是某一门课程能独立完成的,它需要渗透到每一门专业课程中。这就要求任课教师本身就应该具有计算思维的教育理念,唯有这样才能把计算思维渗透到每门课程中,最后把这一抽象的思维方式融到学生的生活和今后的工作中去。

笔者将以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数据结构”的教学经验为载体,详细介绍如何在课程中传授计算思维,使大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他们的计算素养,使其成为卓越人才。

1.计算思维的定义和特征

计算思维不是新生事物,从古代的算盘到近代的加法器、计算器以及现代的电子计算机,直到目前风靡全球的互联网和云计算,计算思维的内容在不断丰富,推动着人类科技的进步。虽然计算思维一直都在被人们应用,但是却没有明确地被人们用系统的理论来揭示。直到2006年,周以真教授在计算机权威期刊CommunicationsD,theACM上指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人类行为理解等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周教授系统地给出了计算思维的6个特征:

1)概念化,不是程序化。计算机科学不是计算机编程,像计算机科学家那样去思维意味着远不止能为计算机编程,还要求能够在抽象的多个层次上思维。

2)根本的,不是刻板的技能。根本技能是每一个人为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职能所必须掌握的;刻板技能意味着机械地重复。

3)是人的,不是计算机的思维方式。计算思维是人类求解问题的一条途径,但并不是要使人类像计算机那样去思考。计算机枯燥且沉闷,人类聪颖且富有想象力,是人类赋予了计算机激情。

4)数学和工程思维的互补与融合。计算机科学在本质上源自数学思维,因为像所有的科学一样,其形式化基础建筑于数学之上。计算机科学又从本质上源自工程思维,基本计算设备的限制迫使计算机学家必须计算性地思考,不能只是数学性地思考。

5)是思想,不是人造物。不只是软件、硬件等人造物以物理形式到处呈现并时时刻刻触及我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接近和求解问题、管理日常生活、与他人交流和互动,计算的概念无处不在。

6)面向所有的人,所有地方。当计算思维真正融入人类活动,以至于不再表现为一种显式哲学时,它就将成为一种现实。

同时,周以真教授又将计算思维阐述成了具体的几种思维方法:递归,抽象和分解,保护,冗余,容错,纠错和恢复,利用启发式推理来寻求解答,在不确定情况下的规划、学习和调度等。

2.计算思维与数据结构

通过对计算思维的仔细分析,我们试图用这样一个公式来概括计算思维,即“模型+算法”。首先,学会合理地抽象,把有待解决的问题抽象成有效的计算过程,抽象成合适的模型,这是问题求解的第一步。然后,基于建立起来的模型利用各种思维方法去求解问题。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软件编程设计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数据结构”的研究内容可归纳为3个部分: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和运算集合,即按某种逻辑关系组织起来的一批数据,按一定的映像方式把它存放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并在这些数据上定义了一个运算的集合,可以用“(逻辑|存储)结构+算法”的公式来概括。

对比两个“公式”,我们可以发现相似之处,都是静态结构和动态操作的结合。当然,计算思维中的模型和算法都要比数据结构中的概念来的宽泛很多。但正因为某种程度的契合,使得在“数据结构”课程中贯彻计算思维的思想,要比其他课程来得自然和容易许多。具体体现在:

1)从“逻辑或者存储结构”的选择理解“抽象建模”。在“数据结构”课程中,当面对一个问题时,首先是要能从问题中抽象出数据对象,然后分析数据对象中各个数据元素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接着这种逻辑关系用什么样的存储结构来实现。确定好这些后,再思考各种算法的设计和实现。整个问题的求解过程,就是一个抽象建模的过程。只不过,计算思维的概念更宽泛,它还需要考虑问题的可计算性(即计算的能力和极限,知道哪些问题可以计算,哪些问题不可以计算),而“数据结构”课程中所给出的问题都是可计算的。即便如此,依然能通过对问题的抽象去训练计算思维。

2)通过算法多样化训练思维方法。“数据结构”课程中,对于一个问题往往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来完成算法。在选择不同求解方式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训练计算思维。例如,可以学会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分解,分解的方法和结果当然是多样性的,分解的过程要希望每个分解块能尽量被重用,重用计算过程,重用程序。如何有效重用,是一个问题的抽象分类。这样做,能快速获得计算结果。在设计算法和优化算法的过程中还需要利用递归、并发、启发、学习等方法。

3)通过灵活的实验手段打造创新思维。虽然在计算思维的第一个特征中强调“计算思维是概念化,不是程序化。计算机科学不是计算机编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你使用计算机来解决具体问题求解时,把算法思想编写成可执行的程序是解决问题和验证算法有效性的最好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并培养学生对于抽象过程的严谨性,编写程序时强调从需求定义开始,进行算法优化与选择,最后通过上机实验来验证。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在安排实验内容上,多以实用课题为主,尽量生动化、趣味化,例如,在线性表的实验中,选择了通讯录的设计和管理;在图的实验中,选择了最经济出行路线的设计。

3.教学案例

3.1抽象和分解方法的使用——排序问题

“数据结构”中有很多排序算法: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冒泡排序等算法。在讲解这些算法时可以渗透讲解计算思维中“抽象和分解”的思想。该方法是“选择合适的方式去陈述一个问题,或者是选择合适的方式对一个问题的相关方面建模使其易于处理”,也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相关的子问题或者简单问题去处理。

以插入排序为例,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每次将一个待排序的记录,按其关键字大小插入到前面已经排好序的子表中的适当位置,直到全部记录插入完成为止。多个记录的排序问题可以看成是一个大的复杂问题,这个问题可抽象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把一个待排的记录插入到已经有序的子表中。那么原来的排序问题就变成了不断增长有序表中记录的个数,即记录个数依次从初始的1增加到n(即所有记录的个数),个数增加到n时,排序就完成了。这个小问题又可转换为数据的两两比较,即待排序记录依次和有序子表中的记录进行两两比较,直到找到合适的位置,插入即可,插入后的子表依然有序。最后,通过这样两层转换,排序问题就转换成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数据两两比较的问题。同样,其他排序方法也可以通过层层抽象和分解把问题转换为简单的小问题。

3.2递归方法的使用——二叉树的遍历问题

二叉树的遍历是按照一定次序访问二叉树中的所有结点,并且每个结点仅被访问一次。递归方法是“把代码译成数据又把数据译成代码”。从程序设计的角度看,递归就是在定义一个过程或者函数时出现直接调用或间接调用本过程或本函数的成分。

二叉树及其相关操作的讲解是“数据结构”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由于二叉树的定义本身就是一个递归定义,因此与其相关的操作,利用递归的方式来完成也是最自然的事情,是一个能很好地体现递归思想的知识点。以二叉树的中序遍历为例,我们首先可以利用上述的分解方法将整个遍历问题划分成若干个子问题,即分解为中序访问左子树,根结点,中序右子树这样三个子问题;接着,对访问左子树和访问右子树的子问题,利用相同的方法,又可以分解为类似的若干个子问题或者不能再划分(如子树为空);如此反复进行,直到不能再划分成子问题,或者已经可以求解为止。在分解过程中,算法不断地利用同样的方法分解问题,不断地按照左子树一根结点一右子树的顺序访问。这个“较小问题”反复不断地被重复,形成了递归体。从问题分析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去理解递归这一抽象而又重要的方法。

篇(6)

初中计算机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开拓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精心选择教材,因材施教,巧妙安排教学结构,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形式,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提高。

一、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引发心理与情感共鸣,从而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依托,设立出带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形象的主体形象场景的教学方法就是“情境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与传统单向的知识灌输模式不同的是,它更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将理论知识从课本中脱离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利用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对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照本宣科进行讲解,学生很难理解计算机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而情境教学法,往往首先是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然后利用学生积极向上、正面的情绪创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来获得计算机知识。另外,计算机课程由于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并不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技能。因此情境教学法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来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更好地获取计算机知识。

二、初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中情境教学的运用对策

(一)情境创设要能贴近生活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只要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因此,要使教学成功,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最重要的功能表现在陶冶和暗示。设定一个好的教学情境作为教学的导入,无疑能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形成良好的影响,同时明确参与动机,剔除情感中的消极因素,保留积极成分,那必将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效解决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情境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和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信息科技课是体现创新性、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课堂上,要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用学到的技术解决生活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点。情境把同学们不知到已知、浅知到深知类的问题融合在情境里,激起了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

(二)精心选择教学材料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当有充分、丰富的课堂教学材料为铺垫,使学生的思维在广度、深度上有一个充分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和余地。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时,精心筛选材料,紧扣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目的,而又应有所拓展和延伸。通过教师精心选择的资料,使学生获得一个美好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针对性的学习解决问题。中学计算机教学课在选择教学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时,切忌教条、僵化、语录式的材料,那种空洞、说教式的材料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反感甚至排斥。应选择富有情趣和吸引力,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焕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的教学素材。问题情境用于新授课,从一开始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很快进入活跃的。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计算机教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课堂进行教学,这就要求学生与教师之间要建立起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要加强沟通与交流。而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一定的情境,最后让学生在指导下可以自主学习知识。但由于计算机本身具有极强的复杂性,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又大不相同,所以学生在学习計算机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各种问题,遇到各种挫折。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形式解决问题。在这种良性的沟通和交流中,学生从原来的不愿意参与,转变到主动积极参与,真正做到“我想学、我要学”。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备课环节,充分利用身边有的素材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深入学习。

结语:情境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可以紧密联系师生之间关系,还对提高计算机学习效率,改善学习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云计算 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 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高校掀起了数字教学资源建设的,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数字教学资源低水平重复和校际共建共享不足的现象。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有助于解决师资不足、学训矛盾等问题,基于云计算建设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能够节省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一、云计算的内涵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服务模式,为网络用户提供一组抽象的、虚拟化的、动态可扩展的、可管理的计算资源能力、存储能力、平台和服务的一种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的聚合体。云计算有三种服务类型: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可为用户提供动态易扩展的、虚拟化的资源(软件、平台和基础设施)。云计算技术具备跨平台、跨时空的人机交互功能,基于云计算建设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目前硬件投资过大、人员技术要求较高、运营维护成本过高等缺点,有助于广大体育教师利用手机、iPad和台式机随时随地的建设数字课程资源。

二、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软件操作问题

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大部分体育教师在体育场馆游刃有余,面对日新月异的计算机软件却手足失措。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需要应用多种软件才能完成,教学课件的制作、教学视频的录制与剪辑等设计到的文本、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编辑软件(如PowerPoint、Acdsee、Cool edit、Animantor、Flash、Camtasia Studio)的使用和版本升级让大多体育教师望而却步。

(二)平台应用问题

建设数字教学资源的目的是依靠网络平台实施教学的,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有助于解决师资不足、学训矛盾等问题。但是,网络教学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较高,需要教师灵活掌握和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作业、在线答疑、统计分析等功能,这对于习惯口传身授教学模式的体育教师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

(三)基础设施问题

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相关软件和硬件。目前可用于网络教学的硬件有台式机、笔记本、iPad和智能手机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Windows、Android、iOS等),现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存储兼容性不足,不能很好地跨平台实施教学,面对众多数码设备及其纷繁复杂的操作系统,体育教师大多会望而生畏。

三、基于云计算建设高校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的对策

(一)使用网络软件,在线建设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

软件即服务,云计算为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方便的网络软件。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利用Baidu Wenku查找下d教学课件,利用在Google Docs创建教案,在Youku中查找或上传教学视频,也可以使用美图APP在体育场馆拍摄教学图片、使用美拍APP录制教学视频,并进行适当的编辑剪辑,然后使用美篇APP制作图文声色并茂的网络教学资源。

(二)借助网络平台,在线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

平台即服务,云计算把开发环境作为一种服务来提供,用户可以使用中间商的设备来开发自己的资源。高校体育教师可以灵活使用现有的网络平台进行网络教学,如通过QQ群的作业功能作业信息,利用WeChat朋友圈共享自己开发的网络教学资源给学生学习,利用飞信课程通知信息,通过平台互动的状态数据来分析数字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

(三)借助移动设备,在线分享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

基础设施即服务,云计算通过虚拟化的云存储把数据存储到云端,解决了传统硬件设施的存储兼容性问题。高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在智能手机、iPad和台式机上分别登录QQ、WeChat或借助手机、电脑管家软件实现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在不同设备之间的传输与分享,利用Baidu网盘、360网盘等云存储适时分享大容量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NBA、世界杯等大型体育比赛实况录像等)。

四、结语

云计算作为一种大规模的资源整合与存储技术,为数字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方便。高校体育教师要积极探索云计算对网络教学方式的影响,加大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力度,努力提升体育课程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质量和使用效果,加快高校体育教育信息化进程。

基金项目:2016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资助项目(16YBA181)。

参考文献:

篇(8)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根据下图列算式正确的是(

A

.

B

.

C

.

二、判断题

(共3题;共6分)

2.

(2分)比kg重是1kg(判断对错)

3.

(2分)计算(

+

)×18=

×18+

×18时,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4.

(2分)

,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三、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

5.

(2分)4×

=_______×_______=10

6.

(1分)一条绳子长6米,用了它的

,又用了

米,还剩_______米。

7.

(1分)合唱团有男生54名,女生的人数比男生的

还多5名。合唱团里有_______名女生。

8.

(1分)一个长方形桌面,长

m,宽

m。一个正方形桌面,面积是

m2。长方形桌面的面积比正方形桌面的面积少_______

m2。

9.

(6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共3题;共35分)

10.

(20分)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5÷

×

(2)

×24

(3)

×86

(4)(

)×3×5

11.

(5分)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

×

×(

③24×

×9×

④30×(

⑤51×

÷

12.

(10分)看图列式计算。

(1)

(2)

五、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13.

(5分)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婴儿心跳每分钟约135次,青年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婴儿少

。青少年每分钟心跳多少次?

14.

(5分)小青的体重是42千克,爸爸比小青重

,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15.

(5分)图书室新进一批图书,其中故事书有81本,科技书有多少本?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判断题

(共3题;共6分)

2-1、

3-1、

4-1、

三、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

5-1、

6-1、

7-1、

8-1、

9-1、

四、计算题

(共3题;共35分)

10-1、

10-2、

10-3、

10-4、

11-1、

12-1、

12-2、

五、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篇(9)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

一、口算

(共1题;共1分)

1.

(1分)

计算

3.96÷(1.8+1.5)=________

二、填空题。

(共4题;共7分)

2.

(1分)

计算.

0.85×101=________

3.

(1分)

用简便方法计算.

5.28×99=________

4.

(1分)

(2018五上·甘肃月考)

6.8×2.01=6.8×2+6.8×0.01可以用________律进行简算。

5.

(4分)

59×2.5×0.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算式利用了乘法________。

三、数学医院。

(共1题;共5分)

6.

(5分)

(2019·吉水)

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2.8+5

+7.2+3

②9

×4.25+4

÷6

③2.5×3.2×1.25

④75.3×99+75.3

⑤23.46-6.57-3.43

×8.3-0.3×62.5%

四、计算

(共1题;共10分)

7.

(10分)

(2019四下·府谷期末)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

19.5-19.5×0.4

(2)

6.3×11.6+6.3×8.4

五、解答题

(共4题;共25分)

8.

(5分)

学校操场是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0.75千米,如果有人绕操场走一圈,那么共走多少千米?

9.

(5分)

洋洋准备用长1m,宽0.6m的长方形卡纸做三角形学具,学具的规格如下图所示。如果不计损耗的材料,洋洋最多能做多少个学具?

10.

(10分)

刘叔叔有一块地,如果种白甘蔗,能收460kg;如果种红甘蔗,能收420kg。

(1)

白甘蔗的价钱是1.2元/千克,红甘蔗的价钱是1.8元/千克。刘叔叔种哪种甘蔗更合算?

(2)

张阿姨有95.4元,她最多能买多少千克甘蔗?

11.

(5分)

妈妈到超市买了一些苹果,给售货员25元,找回1.5元,苹果每千克4.7元,妈妈买了多少千克苹果?

参考答案

一、口算

(共1题;共1分)

1-1、

二、填空题。

(共4题;共7分)

2-1、

3-1、

4-1、

5-1、

三、数学医院。

(共1题;共5分)

6-1、

四、计算

(共1题;共10分)

7-1、

7-2、

五、解答题

(共4题;共25分)

8-1、

9-1、

篇(10)

引言

云计算技术是近年来计算机和互联网领域的研究热点,云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和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因而云计算课程正逐渐成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国内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云计算相关的课程,在培养云计算专业人才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1-2]。为促进学生掌握云计算相关技术,培养学生的云计算设计和应用能力,河海大学在物联网工程专业开设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课程,主要介绍云计算的基本理论、关键技术以及云系统的架构和应用。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云计算的解决方案,掌握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部署云平台,进而在云平台上构建相关云应用。由于云计算是来源于互联网企业的一项综合性技术,是虚拟化、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负载平衡等多种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融合的成果,云计算技术的实践性、时代性与发展性,决定云计算是一门以实践为中心的课程,因此实验环节对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对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探索和实践,通过构建实验平台、优化实验内容、创新实验模式、强化综合设计训练等措施,帮助学生掌握云计算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更有竞争实力。

1构建云计算实验平台

为了给云计算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提供实验环境支持,笔者采用“IBMOpenStackSolutionforSystemX”云平台解决方案设计企业级私有云架构[3],构建基于OpenStack的云计算实验平台并在其上部署虚拟桌面、分布式计算等应用环境,按实验需求分配基础设施资源,提供实验教学的软硬件环境支持。OpenStack是一整套云计算开源软件项目的综合,旨在为公共及私有云的建设与管理提供软件,实现基础设施级的资源配置。基于OpenStack的云计算实验平台根据用户需求快速创建实验环境,为云计算课程以及其他物联网专业课程提供应用开发和环境管理服务。云计算实验平台框架如图1所示。云计算实验平台的物理设施资源包括网络、计算和存储设备等,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KVM对底层硬件进行虚拟化,形成统一的虚拟资源池[4]。云计算实验平台中部署了OpenStack的核心服务组件,包括存储服务、计算服务、镜像服务、认证服务、网络服务等,以提供实验所需的软硬件资源管理;同时还配置了开源的网络资源监控工具Ganglia和Nagios,对云平台的运行状况及性能进行实时监控。Nagios用于监控云平台的主机、网络和服务状态,Ganglia用于监控系统资源负荷情况。在基于OpenStack的云实验平台下配置常用的云应用工具,如数据库、桌面云系统、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存储平台Hadoop等。桌面云系统为实验教学提供一种自主创建和管理虚拟机实验环境的方式,采用VDI(virtualdesktopinstructure,虚拟桌面架构)模式构建。云实验平台将实验所需的软件环境制作为镜像,需要时再利用这些镜像创建虚拟机,学生只需获得使用权限,通过桌面云登录到虚拟机,就可获得所需的实验资源。云实验平台下的Hadoop应用环境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的相关实验以及专业工程实践提供环境支持和展示服务;在OpenStack云平台中部署Hadoop,不仅能充分利用云平台中未被利用的计算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器资源利用率,还可简化Hadoop集群的部署工作,大大提高实验环境的部署效率。

2产学合作,优化实验内容

云计算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动手对云平台进行操作和配置,加深理解云计算的理论和架构并掌握一些云应用构建和部署的经典技术,最终能够利用云平台开发各种应用。围绕这个目标,河海大学与IBM公司合作共同建设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云计算实验的关键内容和实验项目,帮助学生对所学理论和技术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IBM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和平台支持、教师参加IBM的云计算技术培训等各种方式,积极吸收云计算企业的前沿科技成果;充分利用IBM公司提供的云平台资源实施相关的实验项目,设计IaaS、PaaS以及SaaS相关的实验项目并持续完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在IaaS级别上的实验项目主要是对开源云平台OpenStack的部署和应用。通过安装和配置OpenStack核心组件,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基础设施云架构,从而理解怎样构建公有云和私有云;学生采用脚本安装或源码安装方式搭建一个多节点的OpenStack云平台,安装OpenStack的主要组件服务并对OpenStack云平台实现基本的操作管理,掌握IaaS平台对基础设施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模式。在PaaS级别上的实验项目包括Hadoop以及IBMBlueMix平台的应用。学生通过搭建一个Hadoop集群的分布式计算平台,熟悉其核心组件,同时自主研究大数据分析算法,对现实中海量数据处理场景进行分析,并在Hadoop集群环境中处理实现。BlueMix是IBM公司推出的PaaS公用平台,学生在BlueMix平台配置开发环境,可以实现移动应用、Web应用、大数据应用和物联网应用的开发和部署[5],通过自主研发和实践操作理解云计算PaaS平台的可靠、高效以及高可伸缩的处理特点。在SaaS级别上,以IBMWorklight开发环境为核心,将云计算和移动开发相结合,设计海量并发移动应用开发等案例。这些实验内容的设置,旨在通过实践教学结合行业云应用案例,帮助学生掌握云应用的特点以及构建、部署、运行和管理云应用的相关技术。学生通过实验可以了解虚拟化、集群管理、云平台资源分配、云应用部署和等多种技术内容,加深对云平台层次模型的理解,提高云平台的实践技能。教师在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和补充实验项目,结合物联网专业的其他实验教学平台,开发与工程训练与工程应用相关的实验项目,如与移动流媒体应用开发实验平台相结合,在云计算平台部署后端移动视频直播服务器,实现手机视频即拍即传、手机视频直播和点播播放功能,设计基于云平台的实时移动视频应用实验项目,作为开放性实验。

3依托在线课堂,探索实验教学新模式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对实验素材进行整理和测试并补充完善相关的理论知识,编著出版针对本科生层次的云计算实践教程,使学生能够在教程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项目;同时对课程进行在线课堂建设,整合包含视频、PPT、文字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实验素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由于云计算技术发展迅速,平台更新快,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需要通过网络资源获取,因此在线课堂应密切关注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动态,紧密跟踪主流云计算平台与技术,及时更新技术资料和知识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依托在线课堂,教师应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强化课前预习(在线)和课后拓展(在线)环节并在课堂实验中增加研讨内容,逐步打破传统的单一课堂实验模式,形成“课前预习(线上)+实验研讨(线下)+课后拓展(线上)”的混合型实验模式。在线课堂的开放性和云实验平台的共享性决定课程采用混合型实验模式具有先天优势:学生可以随时提前进行实验预习和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网络平台传给教师审核;教师可以在云实验平台上验证学生提交的实验作品;课后拓展实验所需的软硬件资源可以通过远程登录云实验平台申请分配,并通过虚拟桌面的方式获取。在混合实验模式下,教师在实验前准备相关知识点的视频和阅读资料上传到在线课堂,并为学生制订可完成的预习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自由自主地完成与实验相关的预习任务;在实验中引导学生完成实验并进行互动讨论,让班级同学以小组形式开展协同学习,将实验任务落实到组内的每个成员;实验验收时由各组讲解相应内容,教师与其他小组进行点评和提问,参与讨论;要求学生在实验后在线提交实验作品和实验报告,根据学生表现和实验结果打分并计入课程总成绩。混合型实验模式打破传统实验方式对实验场地和时间的限制,让学生自主决定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难度,解决学生学习意愿与资源供给的矛盾,从而有效提高实验效果。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线上学习、线下动手实践和讨论的方式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不仅轻松学习专业知识,还可锻炼自主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和表达能力。

4强化综合设计训练

对于云计算的初学者和本科层次的学生来讲,课程教学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快速建立云计算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实验操作直观了解云平台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再深入了解和剖析云计算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实现模块,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课程教学的进度实时安排实验内容,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及时消化理解课堂所授知识点;同时,鼓励学生在完成课堂实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对云计算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完成拓展实验项目。学生以课外小组的形式提高学习,学习主题不限,可以是IaaS/PaaS平台搭建配置,也可以在云平台上进行应用开发,或者设计一套从底层到应用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以PaaS平台BlueMix为例,该云平台具有强大的灵活性和兼容性,不限制开发内容和开发工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在该平台实现与硬件、网络、软件开发相关的应用并且即时到互联网。课后拓展实验环节注重综合能力训练[6],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在开放的实验环境中设计开发云计算应用系统,逐步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表现突出或者在公有云平台上优秀作品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国家、省部级组织的云计算相关赛事,如云计算应用大赛、IBM公有云平台开发大赛等,利用学科赛事训练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7]。通过自主学习和参加竞赛,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最先进的软件开发模式,掌握最新的云计算技术,提高云计算设计和应用能力。

上一篇: 临床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 社交媒体的特征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