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乐唱法教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8 17:06: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流行音乐唱法教学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流行音乐唱法教学

篇(1)

一、流行演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类型较少,对流行音乐重视程度低

当前许多高校的音乐教师对流行音乐重视程度较低,他们一般认为流行音乐过分强调流行性和通俗性,其中蕴含的音乐精神和涵义较少。因此,许多教师会特意在课堂上强调学生在正式的音乐学习中不得演唱流行歌曲,认为只会唱流行歌曲的学生是不学无术,综合类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中只是单一地教授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

(二)教学形式单一,课堂传统化教学

许多音乐专业的学生排斥音乐学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的教学形式单一,只是单纯的满堂灌,枯燥无味地讲解音乐理论,对作品不进行分析,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逐渐丧失了对音乐学习的热情,更有甚者会排斥音乐的学习。因此,要想真正改善流行演唱教学的效果,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教学课堂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二、流行演唱教学适应现当代流行音乐的策略

(一)更新教师观念,重视音乐的多元化

任何改革的进行都要落实到教师身上,只有教师真正意识到改革的迫切性,进而更新教学观念,才能使音乐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对流行演唱教学进行改革先要转变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首先,音乐教师要从内心真正重视流行音乐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之前,教师要详细了解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喜欢哪些流行音乐,为什么喜欢这类音乐,以及这些音乐的演唱风格是怎样的,认真筛选哪些流行音乐有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哪些音乐节奏,风格适合学生学习等,教师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喜欢哪些流行音乐,并对这些音乐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才能更好地将流行音乐元素纳入到演唱教学中。其次,教师要重视音乐的多元化,引入大量新作品及改编作品,给学生课堂做作品处理,将更多流行元素引入课堂。教师要秉承开放的态度,只要有助于学生音乐学习的流行音乐类型都可以引入。比如,在《中国好声音》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流行音乐,这些音乐通常能够引领当下的音乐时尚。因此,教师可以选取其中适合学生的音乐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丰富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音乐类节目的热播,使得流行音乐逐步走进高校流行音乐教学课堂。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节目改革和创新流行演唱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是教学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模仿《中国好声音》的盲选机制,根据学生的演唱风格和嗓音等将学生分为小组,各小组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进行比赛,这样不但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够促使学生在比赛中逐步意识到自己演唱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和其他同学互相交流切磋不断提高自己在音乐学习上的造诣。这种充满竞争的课堂模式为音乐课提供了更多的课堂活力,同时也让学生更有激情和活力,让高校流行音乐课程更加生动,让学生都避之不及用来作为迟到、旷课对象的演唱环节也充满课堂魅力,进而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教学环节中来[1]。

另外,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也可以选取在音乐类节目中比较出彩的选手,着重分析他们演唱的风格、特点、演唱过程中运用的发声技巧以及在舞台上的表现力和爆发力等。通过分析这些歌手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演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而不断提高流行音乐学习的效率。

篇(2)

2010-2013年度,中文核心期刊所刊载的关于流行歌曲演唱研究的论文共16篇。总体上表现出研究思维和研究角度多元性的特点。通过对以上论文资料的整合、梳理,它们主要是从当代流行歌曲发展的审美意识、流行歌曲的演唱技巧、流行歌曲演唱在我国高校教育中的发展等角度来进行研究。提出的新观点丰富了我国流行音乐研究的成果,对我国流行音乐理论研究方面有较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将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篇进行论述。

一、当代通俗歌曲发展的审美意识

自1927年中国流行音乐诞生以来,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道路颇为曲折。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得到全面复兴并迅速崛起。目前,流行音乐已从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边缘地带走上了中心舞台。而流行歌曲更是占据了最主导的地位,引领着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潮流,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中国流行音乐发展更理性地思考,更加注重它在社会环境中的引导作用。

星海音乐学院副教授、暨南大学2012级博士生曹桦发表在《音乐创作》2013年第7期的《当代流行歌曲演唱发展的审美期待》一文中,从音乐美学的角度对流行歌曲演唱在流行歌曲乃至流行音乐的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行研究。在他的论文中,第一部分写流行歌曲演唱审美嬗变,第二部分写流行歌曲演唱的审美缺失,第三部分写流行歌曲演唱的审美期待。曹桦认为“目前流行歌曲演唱的最大悲剧是‘把当美感,这种美感实际上是一种错位’――现在有不少流行歌曲,在歌词的内容上俗不可耐”而对于流行歌手来说,美学的修养和美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错位”便体现出中国当前流行歌曲演唱中审美的缺失。

“审美期待”于目前面临“审美流失”现状的中国流行音乐而言,尤为重要。曹桦把流行歌曲演唱的审美期待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一)歌唱形态给人以最为直接的感官冲击,歌者不仅要声音能要受众感到和谐,歌手的动作姿态、着装要能养眼。

(二)歌唱内容和情感表达要悦情。情的表达要有技巧,要有方法。

(三)气质表现要悦心。

(四)歌唱神态要悦神,“悦神是审美形态的最高要求”。中国传统美学特别强调艺术的神韵和意境对人的精神的影响。

基于曹桦博士在这方面的思考和探究,认为流行歌曲演唱的审美缺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客观原因,就是目前以商业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对流行歌手的包装更多体现在以夺取观众的眼球为主,对于歌手的包装往往重外形而非声音品质及音乐素养,如此这般,流行音乐难免被误解为茶余饭后休闲调侃之佐料,相较于严谨且更具艺术内涵的艺术歌曲而言,流行歌曲更一度被等同与肤浅粗陋的“口水歌”。这些都是对流行歌曲的盲目认知。

二、流行歌曲演唱的技巧

在中国当代流行歌坛中,对于如何唱好流行歌曲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专业人士大多数认为“要唱好通俗歌曲,必须先学美声”,非专业人士大多数则认为“唱的音够高,唱得就好”。从笔者个人的流行歌曲演唱的学习和实践经验来看,流行歌曲的演唱应是演唱者对作品内涵的把握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通俗歌曲演唱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气息、音乐感觉、对歌曲的整体把握。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郜锋和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音乐系教师白洁发表在《音乐创作》2013年第6期的《通俗唱法的思考》一文中,主要就如何学好流行唱法,怎样唱好流行歌曲,如何规避演唱流行歌曲时常见的几个误区等进行论述。笔者十分赞同他对中国当代流行歌曲演唱认识误区的两点解读:

(一)专业人士大多数认为要唱好通俗歌曲,必须先学美声

现实中有的人由于缺乏对流行唱法知识的了解与把握,认为无需系统学习流行唱法,学了美声唱法就自然会流行唱法。这种观点是把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与流行唱法的发声方法等同,忽视了美声唱法声音的掩盖特征和流行唱法声音的自然特征,其结果只能是声音非驴非马。

(二)非专业人士大多数认为“唱的音够高,唱得就好”

郜锋认为歌唱是一种美的艺术表达形式,应该以美为最主要的宗旨,而非以唱的音有多高或者有多低作为一个人唱功评判的标准。笔者很赞同郜锋的这个观点,当下湖南卫视一档很火的节目《我是歌手》,就很好地应证了郜锋的批评。《我是歌手》就是由非专业的观众来评定每位歌手的演唱,节目采用淘汰赛制,在节目中顺利晋级者往往都是一些擅长高音、嘶吼的歌手。如擅长中音低音区演唱的黄品冠,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他并未选择采用高音区演唱甚至是嘶吼的方式来演唱。在比赛现场,他的表演中规中矩,主要是抒情为主。他的声线平稳、歌曲演绎完整,单一乐器的伴奏也让这种声线特质发挥到了最佳水平,他演唱的每一个音符都处理得很精致细腻,在我看来,他是真正的实力派歌手,是很好的流行歌手,他的淘汰着实让我感到可惜。事实上,高质量的高音演唱确实能给歌曲增添渲染力,但饱满的中低音同样也是很有感染力的。这也是我们现在对流行歌曲演唱的审美认知中缺失的一部分。

李曼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四川戏剧》2011年第3期上的《理性认识流行唱法》就如何理性认识流行唱法进行了阐述,文中主要围绕气息、共鸣、真假声运用、喉位、语言咬字吐字、演唱风格等,探讨流行唱法与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在几大唱法的艺术共性中窥见流行唱法的个性特征,以期提升演唱者对流行唱法声音的掌控能力。李曼认为歌唱艺术不仅是听觉艺术,也是表演艺术。一首优秀的歌曲在优美的旋律基础上,必须经过演唱者的二度创作才能准确、完整地表达作品的内容,同时还须经过歌唱者的演唱,才能让听众了解它、接受它、欣赏它,这是表演艺术的本质。文章强调我们一定要以理性的认知来参与声乐唱法特别是流行唱法的研究,并以此从根本上来推动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

三、中国高校流行演唱专业的发展

中国流行歌曲演唱专业教学一直是中国声乐演唱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专业院校才设置有流行音乐专业。然而,流行歌曲演唱对系统、科学、专业教学的需求却是相当迫切的。这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如何发展中国流行演唱专业教学进行了更广泛、更深入地思索与探究。

沈阳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声乐教授白丽萍发表在《人民音乐》2012年第12期的《流行演唱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一文中,通过对我国各艺术院校流行演唱专业的课程设置的考察,全面了解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学时、硬件设置、师资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的现状,并对各艺术院校流行演唱专业各个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之间的结构层次和内容加以分析,构建了由演唱、表演、舞蹈以及心理学、艺术理论、艺术实践等课程组成的流行演唱专业课程框架。文中提出的高等艺术院校流行演唱专业课程设置方案,为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提供了借鉴和帮助,为本专业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四、从文化视角对流行歌曲演唱的研究

在当今多元化的音乐世界里,流行唱法作为歌唱艺术的一种,集时代性、平民性、娱乐性为一体,形式灵活,风格多样,受众广泛,其发展势头不可估量。

星海音乐学院副教授、暨南大学2012级博士生曹桦发表在《音乐创作》2011年第4期上的《中国流行音乐及演唱风格探析》,文章主要分三个部分来写,首先是对“流行音乐”进行理论界定;然后从音乐的风格上,把中国的流行音乐的发展总结为三个阶段,历经了三次发展。他认为中国流行歌曲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它们也体现着中国特定时期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思潮的特点。最后,曹桦提出了当下流行音乐的演唱风格的四种表现形式。曹桦认为中国流行歌曲的发展,与时代政治、文化、经济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折射出大众情感结构和社会心态,这种可理解的社会心态和大众情感又促进多种不同的流行音乐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我国流行音乐风格发展是从对西方流行音乐风格模仿到萌动到爆发再到复归平静的一个过程。回归音乐本位,才是音乐学者追求的目标,也是中国流行音乐风格发展的大势所趋。

而在社会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跨地域交流的日益频繁与深入,交流、融合、创新与发展也成为了中国音乐发展的一大重要趋势。

天津音乐学院现代音乐系教师陈燕发表在《艺术评论》2013年第7期上的《论中外流行音乐文化交融的创新――以〈中国好声音〉为例》一文中,以大型音乐电视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为例,从中外流行音乐风格的混搭、中外流行音乐发声方式的嫁接、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交织这三个方面很好地阐述了中外流行音乐文化交融的创新。陈燕认为现在很多的媒体节目极大地延展了中国流行音乐的传播平台,各种不同演唱风格的混搭、不同唱法的交织、各种演唱方式的嫁接,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现。这些媒体节目不仅推动了通俗歌曲演唱专业的发展,而且更体现出当今流行音乐中一种新的音乐文化现象:多种流行音乐元素相融合,多元化音乐风格相借鉴,古典与流行、传统与国际相碰撞的中外流行音乐文化大交融。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至当代,已经具有鲜明的“兼容并蓄”的时代特征。在当下的发展势态中,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特性不断被重写、强调并予以创新,外来的流行音乐的各种风格与元素也不断被大胆糅合,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不断开拓新的道路,让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单从数量上来说,2010-2013年国内关于流行歌曲演唱的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并不丰硕,但是其中所涉及的新的角度和现象,对我国流行音乐研究都具有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曹桦.当代流行歌曲演唱发展的审美期待[J].音乐创作,2013,(07).

[2]郜锋,白洁.通俗唱法的思考[J].音乐创作,2013,(06).

[3]白丽萍.流行演唱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研究[J].人民音乐,2012,(12).

篇(3)

如何唱好歌?是笔者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流行歌曲,它很时尚,又生活化,让大家感到亲切,感觉比学习美声、民族唱法的门槛低。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上了流行歌,很多院校也开设了流行唱法专业,针对教授流行唱法的著作、论文和教学光盘也不胜枚举。笔者认为,流行唱法是对所有授课声乐老师个人素养要求最高的一种唱法,因为流行音乐,尤其是大陆流行音乐的积淀太浅,作品美学内涵差别太大,但对听众审美价值观的影响又太强,这就势必更加要求教师以更高的专业水平、更完善的美学修养与更深够文化积淀为指导;且流行唱法的本质并不在于完美,统一声音造型的建立,而在于情感的显现、流通(这种流通方式有时是通过听觉传达,有时是通过视觉传达)。因此,流行唱法的教学势必要把情感训练贯穿始终。

(一)针对不同培养对象流行唱法训练中技术与情感的关系

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流行唱法教学中情感与技巧的关系有些不同,这里的不同类型,主要指的从事专业流行唱法学习的学生以及流行歌曲爱好者。

1.培养专业人才的角度,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做到技术与情感并重。对于从事专业流行唱法学习的学生而言。技术的培养是使其在演唱时区别于一般爱好者的最大特征。但情感的显现与流通却是其能否真正成为一名歌手的关键所在。而且,对于专业的流行歌手而言,情感的传达并不只是通过声音,还体现在演唱过程中舞台表演的整体视觉方面。大多数从事演唱专业学习的学生,常常把技术的锤炼放在首位,有时甚至觉得技术是唯一性的。这种想法在流行音乐并不适用,因为流行歌曲演唱的关键并不在于音高,而在于演唱的风格和情感。因此,在流行唱法专业的教学时,要注意技巧与情感并重。

2.展业余爱好的角度出发,教唱流行歌曲的重点,是对作品情感的准确投射与传达。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教学对象的个人特点,从技术上加以辅助,为其整体演唱增光添彩。对于流行歌曲爱好者而言,喜欢一首歌(抛去对歌手的个人崇拜这一因素),往往是对旋律与歌词共同构建的作品意境产生了某种情绪情感方面的共鸣。当这种情绪还无法具体言说的时候,歌曲演唱和训练的重点,体现在对这一情绪的把握与体现。当这种情绪深化为一种确定的情感之后,演唱和训练的重点则体现在对这一情感的准确传达方面。当然,不管是情绪还是情感的传达指的都不是单一的声音造型,而是包括其在内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语言。

在对流行唱法教学中情感与技术的关系有了一定的界定之后,笔者接下来具体谈一谈自己对情感培养与技术培养的思考。

(二)流行音乐教学中情感与演唱技术的培养

1.情感的培养

在流行音乐教学情感的培养方面,教师要做的,更多的是选择和引导的工作。所谓选择,是跟据学生的兴趣、年龄、性格、生活环境和成长经历,选择其在情感方面能够驾驭的作品,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因为只有自己深刻的理解了作品的内涵与作品产生共鸣,才有可能在演唱时很好的表现作品的思想。所谓引导,是指在学生还未达到能够准确、深刻把握作品情感,但又对作品产生共鸣时,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而后根据情况,选择是否更换作品进行演唱教学(这种现象往往在业余爱好者中出现频率较高)。

2. 演唱技巧书的培养

在流行唱法演唱技巧方面,笔者认为,虽然流行唱法的重点不在高音,但高音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除了高音,流行歌手在演唱技巧的训练方面大致可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放松、位置、支点和风格。其中前三点是唱好高音的基础(尤其是对于男声而言)。

①放松

放松指的是在演唱流行歌曲时,身体要时刻保持放松的状态。这里所说的放松并不是松懈,而是说无论是练声还是演唱,都要保持身体的自然,不能过度紧张和僵硬。尤其是在换气,特别是在高音区换气时,一定要做到换气当下,身体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这样才能很好做到支撑。具体放松的状态需要演唱者自己来把握,但从面部表情和体态语言上我们起码可以看出:提肩,挺胸,更脖子还有面部表情突然变化,这些都应属于不放松的范畴。流行音乐不同于美声、民族唱法的很大一点,就是其演唱的自然和放松,这种自然和放松,是正真按照身体的反应而生发,不需添加,也正因为如此,流行歌曲才会让人们感到更加亲切。

② 位置

位置指的是演唱流行歌曲时必须要注意声音的高位置。不管演唱什么风格的流行音乐作品,声音的高位置都是必需的。这是区别歌唱和日常聊天的关键。尤其是很多流行音乐作品,本身旋律线的走向和日常说话的语调线就极为吻合,如果不注意演唱声音的高位置,就不能表现作品的情感。这也是很多人觉得,明明感觉很好唱的歌,却总是唱不好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用说话的感觉唱歌,是通过说话这一日常动作使学生找到自然放松的状态,而“说着唱”的“唱”就是在放松的基础上,把声音的位置唱上去。那声音的高位置到底在哪里?流行音乐演唱所用的共鸣,主要是口腔共鸣,这与美声、民族唱法的共鸣腔体较为不同。因此,声音的高位置所要求的最基础的一点,就是声音必须从口腔上颚中发出,而不能从下巴唱出来。声音从上颚唱出来是流行唱法对声音位置的最起码要求,如果想进一步在高音区获得很好的头腔共鸣,就必须在训练初期,能够做到自然的从上颚唱歌。

③ 支点

支点指的是对歌唱气息的要求,气息是歌唱最基础的一环,气息不稳,音准就会出问题,长音就无法持续,较长的乐句就无法演唱。流行音乐的支点的训练,笔者认为,可以借鉴美声、民族唱法对歌唱气息的训练手段,但不必像这两种唱法一样把歌唱的气息的支点放得那么深,可以根据歌手自身歌唱的感觉,寻找气息支点的位置。诚然,较深的支点当然可以获得更好的气息支持,但这都必须在歌手感到自然的基础之上,否则,就需要调整气息支点的位置,以保证歌唱自然放松的状态。

④ 风格

流行音乐演唱风格是指,流行音乐演唱者(歌手)在歌唱、表演过程中(行为层面)形成的,并以人声音乐化的音响运动为手段(音乐形态层面),反应歌唱者的歌唱艺术审美观,并表现出鲜明且相对稳定的一些个性特征,这些特征具体包括演唱者的声音造型及演唱技术应用的某些特征2。

在流行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对“风格”问题的理解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流行唱法的教学一定要注意培养和塑造歌者富有个性化的演唱风格,即:演唱的“风格”,这是歌唱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是要求流行唱法的教学在面对不同风格类型的流行音乐时,能够把握其主要特点(包括语言的、节奏的、情感内容的、演唱特有处理方式等等),并最终达到“唱什么像什么,唱什么是什么”的目的。这是指作品的“风格”。其中“演唱风格”是对声乐表演艺术领域音乐作品二度创作的评判,是有演唱者在演绎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一些“特征”1也是笔者认为的,一个优秀的流行音乐歌手所必备的素质。

面对音乐风格的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对流行音乐的不同风格,例如:爵士、布鲁斯、民谣、摇滚、说唱等的主要特征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还要根据教学对象自身特点综合考量是否与其演唱作品的风格能够融合。因为,流行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一个具有鲜明个人特色的歌手,而不是一个作品,因此,一切必须从歌手的角度出发,在遵循音乐风格的基础上,更大地张扬歌手的个性。助推其个人演唱风格的定型。

以上是笔者根据个人经验所总结的对于流行歌手演唱技巧训练的四个步骤。但正如文章开始所提到的,流行歌曲的教学是一个美育的过程,流行歌曲的演唱是一个情感显现和传递的过程。而流行歌曲在现代社会商业利益和复杂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其作品的审美价值良莠不齐。但由于他的受众往往多为价值观和审美观尚未成熟和定型的青少年亚文化群体,极易出于新鲜,刺激,猎奇的心理而被一些格调低下的作品所影响,进而阻碍其良好人格的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在自身具备深厚专业知识和良好道德观、审美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技术上的教学和精神上的引导。教唱更重要的教“人”。

篇(4)

二、美声、民族与流行三种唱法与风格 混搭 的教学

1.三种唱法的含义与特点所谓的 美声、民族、流行 三种唱法, 笔者认为主要指的是作品风格的明显区分以及为之所运用的声音。首先, 美声唱法 一词出自意大利语Be l c a n t 。 , 意思是 美妙的歌声或歌唱 , 是在1 7、18 世纪意大利歌剧兴起而广泛流传的, 直至20 世纪初传入我国。现在的 美声唱法 , 更多的是指演唱外国歌剧、艺术歌曲或者是运用这种演唱风格来演绎相似风格的中国歌剧和艺术歌曲。美声唱法注重声音的通畅,将呼吸、共鸣、咬字技巧紧密结合, 充分发挥嗓音歌唱的生理技能, 声音华丽洪亮、集中而富有穿透力, 声音在延长过程中要有富有空间和适度的 颤音 。

其次, 因为中国民歌是由各民族在各自历史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各有传承和不同的地域性歌曲作品, 所以, 简单地说民族唱法就是如何演唱这些风格迥异作品的唱法。民族唱法含义较广, 通常包括有中国的戏曲唱腔、当代民族新唱法、说唱和原生态唱法等, 主要强调 以字行腔 字正腔圆 韵味风情 ,口咽腔的着力点比较靠前, 咬字要求清晰, 字和声融洽; 声音色调明亮, 音色甜润, 这是我国民族声乐史上约定俗成的审美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 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特别是西洋声乐发声方法的引进, 现代的民族声乐作品融入了很多美声唱法的元素, 大众对民族唱法的审美也有了一定的变化。第三, 流行唱法, 是指现代社会对演唱流行歌曲的一种审美的统称。也就指的是一般流行歌手所用的演唱方法和表演手段。声音比较自然, 近似说话, 中声区使用真声, 使用混声和假声的声区要比美声和民族唱法要高许多。特别是中低声区较少使用共鸣, 故音量较小, 演唱时必须借助电声扩音器, 演出形式多样化, 独唱、二人或多人组合等, 常配以舞蹈动作。20 世纪80 年代,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 文化上的禁锢被解除, 港台通俗音乐一拥而进, 形成热潮。由于音乐风格富有活力, 而且更多地展示人们的心声和人性的自由, 所以很快就风靡了全国。一大批通俗歌手不断涌现, 并且风格各异, 五彩缤纷。流行歌曲从此也受到了人民以及音乐界的极大关注和重视。

2.创新教学的目的与重要性如果把传统的美声、民族与流行唱法更好的融合在一起,,t 昆搭 出更好的艺术表现形式, 让传统唱法也通俗。让更多的人可以欣赏高雅古典音乐和各民族不同风格韵味歌谣的同时, 也把流行音乐变得让那些喜爱传统唱法的人们也可以接受和喜欢,让唱法与风格的 混搭 成为一种新的音乐时尚。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中外音乐文化交流活动, 许多优秀的外国声乐作品被介绍到我国, 而我们民族声乐也得以传播出去。其中, 唱法与风格的 混搭 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它既可以让不同民族、风格的音乐得以交融, 又可以让大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另一方面, 高校声乐表演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能在一、二线歌剧院担任歌剧演员的是凤毛麟角, 余下的不少人签约演艺公司或当上了 自由人 演员的, 这部分学生如果能以不同唱法和风格演出, 定能更适应市场和增加其竞争力。所以, 研究美声、民族与流行三种唱法与风格 混搭 的教学对于声乐专业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在国外, 很早就有了这样大胆创新的表演形式, 比较成熟的例子有: 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鲁契亚诺.帕瓦罗蒂曾举办 帕瓦罗蒂和他的朋友们演唱会 这次的演唱会不再是单纯的传统美声唱法, 而是更多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相结合, 受邀出场的来宾横跨流行、爵士、古典、摇滚、民谣等多个领域,既有像瑞奇马丁、玛丽亚凯莉这样的流行乐坛大咖, 也有像B.B.K工N G这样的爵士泰斗, 更有像野人花园这样的音乐奇才,他们之间的共同点: 均是世界顶尖的艺人, 演唱风格各不相同, 各自拥有巨大的人气和影响力。这次音乐会大胆创新给全世界喜爱古典音乐带来了一阵全新感受的音乐风潮, 让传统的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完美地融合的在了一起, 让不同风格的簇拥者耳目一新。现在, 我国不少音乐人也转向了 混搭唱法的表演形式,比如说2 0 1 3 年中央电视星光大道的总冠军美声四季组合, 他们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支跨界组合。 美声四季 由4 名成员组成,全部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的美声高材生。因为接受过高水准的专业训练, 演唱功底深厚, 组合的声音也达到了和谐统一。他们改编演唱了世界名曲《我的太阳) 和《今夜无人入眠》, 熟悉的旋律, 不同的演绎, 演唱风格上既融合了现代时尚的元素, 又不失古典风范的高贵, 在一首作品中同时用通俗唱法和美声唱法演唱, 转换自如, 让人感觉焕然一新。

4.创新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如何让传统唱法与通俗唱法更好的融合混搭, 做到既 高雅 也 流行 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说, 有以下三方面:如何用美声唱法演唱流行歌曲并做一些适合美声演唱的改编。如何用民族唱法演唱流行歌曲并作一些适合民族声乐演唱的改编。如何用美声与民族、流行唱法三种唱法相融合共同演绎不同风格的经典作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关于以上三种唱法如何互相取长补短, 融合到一起, 混搭 出更新颖的歌唱表演效果; 怎样把传统的美声民族唱法流行化, 让更多的大众人群特别是年轻人去接受和喜爱, 让传统唱法更好地在大众流行音乐文化中有更好地发展。

另一方面, 就是怎样把大众容易接受的流行唱法通过古典或传统民音乐理论大众文艺族音乐的载体而变得高雅一些, 但是又不失去流行音乐的味道,让一些喜欢传统唱法的人群也能喜欢上流行音乐。总而言之就是让 传统 和 时尚 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从而搭配别致雅趣的音乐效果。我们的宗旨就是让高雅音乐也通俗, 通俗音乐也高雅, 达到真正的互相融合, 让不同的欣赏人群都喜欢都热爱。

5.创新教学模式的教材选择通过研究国内外关于跨界 混搭 的一些典型成功的案例,分析他们表演方式和演唱歌曲以及融合在一起的方法方式, 再根据自身声音、表演能力进行一些改编。比如用流行的唱法和音乐风格演绎广西民歌, 或者在流行音乐作品中加入广西本土的民族音乐元素, 甚至不同声部以不同的唱法同时出现一首民族或流行作品中。所以, 选出大家都喜爱的美声、民族和流行的作品改编和二度创作是创新教学模式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教材的选用方面, 首先是传统的西方古典歌剧、艺术歌曲以及中国地方民歌曲集是教学选用的基础, 比如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 声乐曲选集)。其次, 是中外音乐剧类教材, 有《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通用教材: 西方音乐剧演唱鉴赏教程: 独唱、合唱卷》( 上海音乐出版社) ;《中国音乐剧声乐教材(套装共2册) 》( 知识产权出版社) 《流行音乐演唱教程: 英语流行歌曲选(女生篇)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第三, 《外国现代流行合唱精品集(古典名曲新篇) 》《中国现代流行合唱9 首》, 这两本曲集是根据欧洲古典作品、中国民歌、名歌、名曲改编的摇滚、爵士、现代流行合唱曲集音乐精髓的同时, 充分展示出爵士、摇滚现代流行合唱的和声特点与节奏韵律。第四, 本土音乐参考的教材推荐: 《广西少数民族多声部民歌教材》( 广西艺术学院内部教材) 《广西民族音乐新作声乐篇》( 广西艺术学院内部教材) 《音乐语境融族域 傅磐声乐作品集》( 现代教育出版社)。

篇(5)

今国内歌唱界,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流行唱法并举,传统戏曲唱法在音乐学院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被划分到了单独的学派。既然都是唱腔,那必定有着一些相似之处可以互相借鉴,在演唱中或许还能发挥创造力,且得到新的演唱技巧,创作出新的作品。

一、戏曲唱法与其他唱法相交融

(一)戏曲唱法与美声唱法

中国新歌剧实现了将美声唱法与戏曲唱法相结合,两种唱法在演唱的技巧上互占优势,歌唱家们在演唱中相互转换,使音乐作品非常好听。如新歌剧《白毛女》、《江姐》等,在《江姐》这部新歌剧的原剧音乐创作中,主要以四川民歌为素材,并吸取川剧、婺剧、越剧、洋琴、四川清音、京剧等音乐语汇和创作手法,大大增强了该剧的戏曲色彩。[1]虽然两种唱法在发声上还有一定的区别,特别是美声唱法在使用声带和气息的对抗中,不同力量的运用相对于戏曲唱法使用声带和气息的对抗力会弱一些,所以在演唱时可以适当降低对抗力,采用混声唱法使两种唱腔运用自如。美声唱法源于意大利,是采用意大利语来演唱的,戏曲是采用当地民间方言演唱,在吐字咬字上追求地方色彩,在不影响发声的状态下,让观众能听清楚具体的歌词内容,这也是对歌唱家的演唱技巧有一定的要求。“戏曲唱法实际上和美声唱法呼吸的基本方法大致是相同的。”“美声里说的假声其实是混声,和戏曲里面所说的小嗓,也叫‘细嗓’,是一回事。”[2]可以发现这两种唱法中还是有许多的共同点,既然存在着相同之处,为什么不能结合起来呢?美声唱法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传入我国后被快速运用到歌唱学习中,由于其在西方得到了逐渐的完善,在我国发展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喜爱。我们可以通过基本的声乐基础学习打牢基础,从而为戏曲唱法的学习开辟一条新路,通过科学的发声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戏曲唱法与民族唱法

戏曲唱法和民族唱法都是在我国民间成长起来的,之间有着相同的文化底蕴。传统戏曲唱词精炼,词曲传达的情感细腻,给民族声乐演唱启发极大。“戏曲唱腔的咬字,有字头、字腹、字尾,唱出的字很完整;民族声乐发声要求声情并茂,以情带声、情声结合。”[3]民族唱法是我国民歌结合传统戏曲词曲与西洋美声唱法融合而成的新的科学声乐表演体系,继承了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演唱风格鲜明。民歌和传统戏曲词曲是民族唱法的主要源泉,传统戏曲的演唱语言和音乐表现为民族唱法提供了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尤其是对现当代民族歌剧有着深刻的影响。[4]当下,深受大众喜爱的“吴碧霞唱法”就是将戏曲唱法与民族唱法相结合的成功案例,青年民族歌手吴碧霞的唱法,戏曲元素占有大量的比例,但是,她的唱法之所以得到大众的青睐,就是因为她把戏曲的唱法进行改良和融合,在音乐再创作上能够与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形成具有自己特点的演唱风格。[5]这也使民族唱法在发展和传承的道路上开辟了新天地,能受到大众的喜欢,说明人们在演唱过程中感受到了更舒适的发声方式,在技巧上得到了升级。

(三)戏曲唱法与流行唱法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流行音乐领域出现了将戏曲唱法结合的流行歌曲,基本上是借鉴戏曲的器乐、唱腔、念白等来进行创作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曾经说过:“音乐无国界,任何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融会贯通才是生命力。我们相当欢迎蕴涵有京剧文化因素的各种表达形式,而且我并不认为这样做会伤害到戏曲的本体。因为他们做的东西毕竟与我们不一样,他们不是标榜着唱京剧而去破坏京剧的规则和典范,借鉴是完全可以的。”[6]尚长荣老师是明白了这个道理的,京剧需要传承和发展,不是单一的生搬硬套,而是学习它,把其中的精髓融入到其他风格中,这样才不伤害到本体,达到延续。今天,在民间被普遍传唱的流行歌曲如《冰糖葫芦》《新贵妃醉酒》《OnenightinBeijing》《Susan说》《花田错》《霍元甲》《我的地盘》等。这些优秀的作品已经实现将戏曲完美融入流行歌曲,作曲家们把戏曲音乐中的精髓通过流行音乐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广大媒体让更多的人可以听到,被大家口口相传,从中国传遍世界各地,不仅让流行音乐的创作得到了新的提升,而且使得戏曲音乐在世界乐坛继续发扬光大。戏曲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瑰宝,融入到流行歌曲中成为新的血液,探索出新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7]在当代的中小学生中,包括许多大学生们对戏曲音乐比较陌生,大家基本上听的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与戏曲相结合,对于当代学生们及大众在快被淡忘的戏曲音乐来说,得到了一丝新的回暖,将对戏曲音乐新的认识开启一扇大门。偶尔还能在电视综艺节目中听到有小朋友在唱着流行歌曲,周杰伦的《我的地盘》,歌词中“:在我地盘这儿,你就得听我得儿,把音乐收割儿,用听觉找快乐儿,开始在雕刻儿,我个人的特色儿,未来难预测儿,坚持当下的选择儿……”这些个性的儿化音就是周杰伦借鉴戏曲唱腔里的地方方言特色吐字而来,在流行音乐中还是首次出现,非常有个性,这首歌在最初发行时就火遍全国,之后成为移动电话的来电铃声,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这首歌频繁“洗脑”。一般的作曲家还不太擅长将不同唱法的歌曲风格相融合来创作出新作品,当今占歌曲界主流的还是流行音乐,将戏曲音乐融会贯通进各类唱法的曲目中还有待不断开发和尝试,作曲家们在创作时还需要大量的收集各类音乐素材,聆听各种音乐,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创造力,带给大家更多好听的音乐作品。依据现有的作品可以看出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还是比较接受这样的音乐风格,这些中国风的流行歌曲能受到大众的热衷和传唱,并取得了良好的反响,说明此方法可行,未来还需继续探索,找到各种唱法的不同之处和共通之处,继续写出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

二、戏曲音乐与音乐教育

现代音乐教育以人为本,戏曲音乐虽距离当代已有历史感,但作为中国人在骨子里会对自己的传统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审美观。一方面是对传统戏曲音乐自然的、直接的理解和欣赏,这是民族天性的一部分,是中华大地赐予生活在这片地域上的人民的天然馈赠;另一方面是古今审美观的矛盾,通过长期的引导和学习,对古人审美观和世界观的关怀可以使矛盾得到化解。还可以参照和对比,将古今审美巨大矛盾化解为对传统戏曲音乐审美观的理解和接纳。[8]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欣赏中国戏曲、中外歌剧、音乐剧及戏剧和影视配乐等,了解戏剧构成的主要元素;了解我国传统戏剧及中外歌剧的起源、发展、流派风格、主要代表人物及艺术成就,并能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做出评价。在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标中也增加了京剧的教学内容。京剧在两百多年前形成于清代民间,现在是世界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的世界三大剧种之一。表演者被划分为生、旦、净和丑四类。京剧是一门极为复杂且精致的艺术产品,是世界戏剧音乐宝库中的珍品。[9]在学校的课本里关于京剧的篇幅越来越少,很多音乐教师们对于京剧的了解也不够,导致在讲课中学生们对戏曲音乐兴趣逐渐疏远。再加上每一场剧要看完的话起码要两小时多,现代都市人如此繁忙,很少有心思闲散的听上一场经典剧。目前看来大部分音乐教师对于戏曲知识比较缺乏学习,更没有此类的艺术实践和体验,在教学上无法胜任。在音乐学院和师范院校中,在对教师专业的培养中,对于戏曲普及不多,导致教师们自身对戏曲的兴趣也不高。传承戏曲音乐也是作为音乐教师的责任,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得到发展,使学生们对民族音乐加深领悟和理解。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建立对戏曲音乐的热爱及兴趣,可以多参加市区内票友们的活动,与老票友们深入详谈,会获取很多信息;其次可以去现场听一些戏曲的演出,通过现场体验来获得视觉、听觉享受,由此对戏曲音乐有更进一步的认识;然后还需要查阅大量有关戏曲艺术的文献资料和音频资料,来获取理论上的知识建构,对戏曲艺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今后在给学生们讲到专业术语时能对答如流;作为一名专业的音乐教师,除了能教授音乐课外,还需要有表演的基本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与学生们互动,在戏曲音乐这一章为了让当代学生们更能零距离与戏曲接触,可以跟学生共同编排一段名家唱段或一段戏,在编排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作为戏曲演员需要穿什么样的戏装,画什么样的脸妆,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程式动作,不同的人演绎同一个角色有哪些不同点等等,教师们将会把这样的音乐活动变成一场有意义的文化传承,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而渐渐喜欢上戏曲音乐。要让戏曲音乐传承,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音乐教师们对戏曲的认识程度,在培养音乐教师的过程中应当做个热爱戏曲艺术的教师,循序渐进的学习知识,提高戏曲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戏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为了配合全民热爱古典艺术,在今年的央视真人秀节目《叮咯咙咚呛》中,邀请了来自韩国和国内的流行歌星和演员等,分好小组,在有限的时间每三人跟随一名戏曲大师学习一段戏曲唱段,最终要表演给当地老百姓们看。这个综艺节目把戏曲介绍的非常详细,再加上明星们的名人效应,吸引了各个年龄段的观众,有许多中小学生们也在收看。结语把戏曲纳入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体系,不仅普及了知识,也实现了文化的传递。[10]现在网络运用越来越发达,通过互联网可以找到许多信息,在互联网时代,戏曲音乐在网络的点击率还远远不够,作为戏曲爱好者和当代的音乐老师们,对戏曲音乐传承的道路还会很长,坚持下去以期培养出更多的戏曲观众。

参考文献:

[1]原丽红.试论中国新歌剧中美声唱法与戏剧唱法的运用——以《江姐》选段《五洲人民齐欢笑》为例[J],歌剧,2011.05.15.

[2]罗鹏.美声唱法与戏曲声乐发声的相通之处[J],北方音乐2015.03.30.

[3]韩瑛.论民族唱法向戏曲唱腔的借鉴[J],四川戏剧,2010.06.15.

[4]唐敏.民族唱法借鉴传统戏曲词曲表现的内容[J],四川戏剧2013.05.25.

[5]尤国通、吴碧霞.演唱风格及民族唱法与戏曲的结合[J],大众文艺,2014.07.15.

[6]潘研娜.当代流行音乐中的戏曲风[J],黄河之声,2008.02.08.

[7]唐赛男.论戏曲与流行歌曲在声乐演唱中的结合——以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为例[J],音乐时空,2014.05.30.

[8]李文吟.对传统戏曲音乐审美教育的几点思考[J],戏剧文学,2010.02.15.

篇(6)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108-01

一、流行唱法与古典唱法的简介

流行唱法来自英文“Popular”,追求自然,没有固定模式,强调演唱者自己的真实声音,具有很强的个性。流行唱法具有通俗性和普及性的特点,符合大众的审美需要,对广大年轻人影响很大。流行唱法起源于欧美, 19世纪欧美工业文明兴起,城市化人口迅速增长,对声乐艺术的追求不断增强,逐渐产生了布鲁斯、爵士、摇滚、民谣、说唱等多种风格的流行音乐,并在世界广为传播。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流行唱法也因此产生。

古典唱法一般指美声唱法,意思为“完美的歌唱”。美声唱法声音优美,对声音要求较高,它的一大特点就是科学性,倡导科学的发声方法,注重音区的和谐,严格区分声部,在世界有很大影响。美声唱法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当时教廷的唱诗已经衰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16世纪末佛罗伦萨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音乐形式DD抒情音乐剧,这是最早的歌剧。它将戏剧与音乐融合,突出人物形象,为美声唱法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随着歌剧的发展,美声唱法逐渐完善,美声学派因此也形成。

二、流行唱法与古典唱法的联系

人类发音器官的结构和发声的原理是基本相同的,古典唱法历史悠久,除了创造了古典浪漫时期声乐艺术领域的辉煌,也催生了更适于现代音乐审美的流行唱法。不管是古典唱法还是欧美现代流行唱法,在声音的审美上都追求结实、温暖、宽广、色彩丰富等特点。除了在语言和音乐风格上的差别外,可以在声音训练和声音美学等方面更多借鉴古典唱法的先进经验。

基于各种唱法的共性,本人认为可以打破目前声乐教学一直遵循的三种唱法的原则,好的唱法只有一种,那就是科学的发声方法。科学的发声方法应具备以下三点要素:(1)要做到声音的保健,唱不坏嗓子;(2)要保证无论是自己唱还是观众听起来都感到自然,舒服;(3)技巧和技法的运用必须能准确的表达歌曲的情感。从单纯的训练声音的角度出发,将人体的发声器官及相关系统做最有效且最高效的歌唱训练,才是科学唱法追求的最终目标。未来应该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式,各种唱法都以科学的练声法为基础,音乐的风格则可以多样化,在演唱不同风格的音乐时,唱法的不同具体体现在对胸腔,咽腔,头腔做不同程度的开发。比如Yodeling(约德尔)唱法的歌手会快速的在胸声和头声间转换,侧重假声和头声的使用,而一些摇滚或节奏布鲁斯歌手则侧重喉音和胸声的使用;再举一个技法方面的例子,在训练歌手解决高音的问题上,所有唱法的歌手都会面临如何顺利的渡过换声区这样的难题,在此以帕瓦罗蒂为例,他的发声是在高音换声点上将a母音混e或o。让母音变暗,变立体,以获得更大的头声空间,这也是古典“关闭”唱法的要义。所以古典唱法在科学的训练声音方面有着深厚的积累和优势,应大量从中汲取营养丰富到现代演唱上。

三、古典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区别

虽然现代流行唱法继承了古典唱法的很多优点,但也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在音乐上,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风格大不相同,流行音乐与民间音乐和严肃音乐等类型的音乐之间有很多的结合,在唱法上也更多地体现出一种融合,比如在欧美流行音乐里,以节奏布鲁斯为主的歌手,他的演唱多表现出富有激情的律动,并带有非常多即兴表演成分的演唱形式,如果是乡村或民谣的类型,则更多地表现为带有叙述性的吟唱,如果是“Timpane Alley songs(廷潘胡同)”这种主流流行音乐的类型,它的唱法里还继承了古典唱法大量的发声状态,即便是三者结合的歌者也是如此,最典型的就是“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利,他的演唱有很强的节奏布鲁斯的味道,但同时也有很强的古典唱法的痕迹。

篇(7)

二、通过流行音乐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

我们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的让学生只学习流行音乐,而忽视了发声训练,就不会达到我们的声乐教学目的。我们不论选择什么样的流行歌曲,始终不要忘记我们的教学目的。流行音乐最终为我们的声乐教学服务,通过选择合适的流行音乐,而促进学生学习科学发声的积极性。可以选择当今人气比较高的歌手的歌曲。比如:韩红、张靓颖等。他们都是实力派的歌手。在学习她们的歌曲以前。可以简单的介绍一下歌手。比如张靓颖之所以唱得那么好是因为她是正规的音乐学院毕业的,学过美声唱法。尤其是她的海豚音,不经过正规训练,是不可能唱得好的。还有韩红,她也是经过严格的训练的,曾经跟李双江学习过声乐。还有唐朝乐队的主唱,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经过正规的美声唱法训练。一个好的歌手是经过严格的、科学的发声训练的。一个歌手的歌唱生涯想长一点就得要不断地进行发声训练,否则的话只会昙花一现,时间一长就会被人们遗忘。没有科学的发声方法,就是唱通俗歌曲也是唱不好的。这样一来,那些喜欢这些歌手的学生会因此而努力地练习。有的同学喜爱张靓颖的海豚音而寻找科学的发声方法,自己主动的去学习。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示范,让学生明白老师不仅仅会严谨的的演唱美声歌曲,还可以轻松快乐的演唱流行歌曲,而且在演唱时高音的发声技巧不在是问题,这都归功于美声的基础。使得他们不再排斥美声、民族唱法的学习,这时老师再加以辅导,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一个好的歌手,不仅仅是嗓音漂亮,歌唱技巧娴熟,而是要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流行歌曲最大的优点我认为是它在情感的体现上。现在的学生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很多都是没感情、没表情的演唱,只是把歌曲的旋律唱下来而已。我们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引进流行歌曲,可以让学生因为喜欢某位歌手而去模仿他的表情、动作。久而久之,可以从中获得很多情感上的体验。

篇(8)

一、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是产生于17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种演唱风格,至今发展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以优美的音色、流畅的旋律、严格的声部区分以及对音区和谐统一的重视获得了广大的欣赏群体。他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在音量方面可塑性大、气声一致,使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花腔装饰乐句流利灵活;且善于调节和运用共鸣,使音域宽广等等优势,从而使美声唱法获得大众的认可。它通过咏叹调、咏叙调、宣叙调、重唱合唱、艺术歌曲和康塔塔六种演唱风格对全世界有很大影响。

在以后,美声唱法逐渐传入我国,并逐渐在我国生根、发芽。像喻宜萱、周小燕、黄友葵、郎毓秀等这些老一辈声乐艺术家大都在国外接受过正规的声乐训练,并以纯正的美的唱法为我国培养了早期的声乐人才,像张权、高艺兰、孙家馨、黎信昌等人。在近些年来,我国产生了许多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歌唱家如戴玉强、廖昌永、莫华伦、张健一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声唱法对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无疑是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实践的创造,酝酿了理论的形成,在我们声乐艺术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背后,是我国的许多的歌唱家以及理论工作者的艰辛努力。当然,今天所取得的可喜的成果,足以让我们的理论工作得到心灵的慰藉和继续为之奋斗的热情。因此,在歌唱领域,实践创造理论,理论又指导了实践,如此的循环往复。新世纪以来,关于美声唱法的研究,我们取得了许多骄喜的成绩。比如在美声唱法的本体研究中有赵薇的《美声唱法双语教学的探索》[1]、杨凤玲的《由音乐剧看美声唱法的发展艺术评论》[2]、刘文丽.《试论美声唱法的特点》[3]、杨凤玲《美声唱法“美”的根源》[4]、郭一鸣《论美声唱法中的情感控制》[5]、白雪飞《浅谈美声唱法教学中的技术训练》[6]等等。另外,在美声唱法与其他的唱法之间的关系上也有许多的文论如的綦颖的《走进意大利——论京剧与西洋美声唱法的关系》[7]、马菲的《美声唱法对民族声乐的影响》[8]、袁永忠的《中国传统的戏曲唱法和西洋美声唱法之比较初探》[9]、满园春的《西方美声唱法与中国京剧唱腔比较研究》[10]、刘栋梁的《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发声机理比较研究》[11]、刘远的《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12]、林松的《论“美声唱法”在通俗演唱中的作用及影响》[13]等等。关于美声唱法的研究还有很多,我在此仅仅列举这些仅供参考。这些有关于美声唱法的理论成果,为以美声为表演艺术的歌唱形式添增了理论支持。

二、民族唱法

民族是人类历史起源的客观载体,人们对民族的认识经历了由粗浅到翔实,由传说到实证、有感性到理性的漫长发展过程;民族也是人们在历史上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的一个具有相对稳定的共同体,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民族的发展和生物进化轮相似,都有自己的发展和消亡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是一种社会和历史以及种族繁衍的现象,具有自然、社会和生物等多种属性。目前,学界对民族的概念普遍概括为的“民族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和文化、共同族体性格、和自我族性意识的稳定的社会集团。[14]”

民族声乐艺术是指通过歌唱活动(包括演唱方式、演唱技巧、歌唱语言、表演形式等等)能够展现出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音乐表演形式。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既包括汉族声乐,也包括少数民族声乐;它容纳了民歌、说唱、戏曲以及近现代创作的歌曲等不同的表演形式.民族唱法包括中国的戏曲唱法、说唱唱法、民间歌曲唱法和民族新唱法等四种唱法。由于民族唱法产生于人民之中,继承了民族声乐的优秀传统,在演唱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演唱风格又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语言生动,感情质朴。因此,在群众中已有根基,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本文所探讨的民族唱法专指的是民族新唱法。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民族唱法积极的借鉴国外优秀唱法的长处,避其中国唱法之短。并结合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快速的在其道路上前进。我们从文论的内容上也可以看出,近些年来我国民族唱法的发展态势。如余海漫的《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发声和吐字》[15]、毛明芳的《谈谈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异同及二者的结合》[16]、杨昌建的《中国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17]、卫晓琼的《论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的异同》[18]、余海漫的《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发声和吐字》[19]等等从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的两者关系中区研究。基本是的观点是建立在民族歌唱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去吸收美声唱法的先进之处。另外,也有从其他的不通常法中去研究的,例如在民族唱法与流行唱法的研究上有娜响的《浅谈民族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异同》[20]等、在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的研究上有杨少昆、包明德的《原生态唱法与民族唱法之比较》[21]、危瑛的《有关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的思考》[22]等等、以及在民族唱法的本体研究和历史、未来发展研究上有王佳的《中国民族唱法中真假混声演唱技法研究》[23]、魏丽莉的《关于当前民族唱法问题的几点思考》[24]、彭黄的《对当前民族唱法的发展状况及成因的再认识》[25]、刘韧、蒲亨强的《“民族唱法”二题》[26]、董丽娟的《民族唱法的继承与发展》[27]。

3、通俗唱法

通俗唱法(又名流行唱法)始于中国二十世纪30年代得到广泛的流传。通俗唱法声音的主要特点是完全用真声唱,接近生活语言,轻柔自然。强调激情和感染力,演唱时有意借助电声的音响制造气氛,所以很注意话筒的使用方法和电声效果。通俗唱法以青年人群为中心,形成了一种写青年、唱青年、青年唱、青年听的音乐环境。古己有之的那种通俗唱法,并非我们目前所指的典型意义的通俗唱法。现代通俗唱法,有两个重要的特性,一是它风格样式国标化;二是它与现代高科技电子技术结合。

中国的通俗歌曲中,普通话唱词仍为通俗歌曲唱词中的主流。语音大多比较规范,讲究“出字、归韵、收声”的咬字吐字过程,字字清晰、质朴无华。粤语歌曲的演唱,则应有浓烈的南国风格,但语言不通亦难为内地观众所接受,于是有人将粤语译成普通话演唱,但由于语系不同,字音规律差别甚大,因而仍然难于达到粤语演唱的效果。可见,语言之于通俗唱法的重要性。吐字清晰,归韵收声准确乃是通俗唱法的重要特征。新世纪以来,关于通俗歌曲的唱法介绍的文论有很多,我简单介绍几篇如姚峰的《通俗歌曲唱法初探》[28]、兰碧波的《作关于通俗唱法与通俗歌曲的关联性分析》[29]、王滔《通俗歌曲与通俗唱法》[30]、刘冬寒《通俗唱法的基本特点和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31]、赖世娟《通俗唱法几点探析》[32]、梁佶中《通俗唱法的润腔技巧对民族唱法润腔艺术的借鉴作用》[33]、代伟《浅谈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及特点》[34]、金旭《浅谈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35]等等。关于歌词写作的文论有张胜良的《谈中国当代流行歌曲歌词创作的世俗特征》[36]、胡疆锋的《流行歌曲歌词的文化属性》[37]、沈略的《谈流行歌曲歌词的审美》[38]、覃生平的《流行歌曲歌词美学》[39]、孟昭泉的《流行歌曲歌词的个性化》[40]、赵文琦的《浅析流行歌曲歌词之文化走向》[41]等等。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以消遣娱乐为主的大众文化现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今,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都能够听到流行音乐从耳边想起。可以说,流行音乐无处不在,流行音乐的发展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状态。毋庸置疑,流行音乐最大的魅力就是个性化,无论是流行音乐作品还是作品的演唱者,都要求与众不同,极具个性。因此,流行音乐的发展除了要蕴含中国元素和眷顾中国文化外,还有就是歌手及其作品都坚持个人风格。只有坚持个人风格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的个性,突出与众不同的演艺,并拥有更多的歌迷。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流行音乐也在不断地发展着,相信这种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受到国人甚至是全世界人的喜爱。

结 语:

新世纪以来,无论是美声唱法、通俗唱法还是民族唱法,他们在技法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制约,也相互促进;彼此间通过相互借鉴,相互交融,相互吸收,促进了声乐技术的进步。新世纪以来在这三种唱法基础上的声乐艺术,通过歌唱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其发展一彰显其魅力所在,我们应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共同奋进,争取赢得更大进步.

参考文献:

[1]赵薇.美声唱法双语教学的探索【J】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2年02期.

[2]杨凤玲.由音乐剧看美声唱法的发展【J】艺术评论,.2012年05期.

[3]刘文丽.试论美声唱法的特点,【J】.大众文艺2012年12期.

[4]杨凤玲.美声唱法“美”的根源.【J】音乐天地,2012年 04期.

[5]郭一鸣.论美声唱法中的情感控制.【J】大众文艺,2012年11期.

[6]白雪飞.浅谈美声唱法教学中的技术训练.【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年03期.

[7]綦颖.苏三起解走进意大利——论京剧与西洋美声唱法的关系.【J】内蒙古艺术,2012年01期.

[8]马菲的.美声唱法对民族声乐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04期.

[9]袁永忠的.中国传统的戏曲唱法和西洋美声唱法之比较初探.【J】大众文艺2011年02期.

[10]满园春.西方美声唱法与中国京剧唱腔比较研究【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年07期.

注 释:

[1]赵薇.美声唱法双语教学的探索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2年02期.

[2]杨凤玲.由音乐剧看美声唱法的发展艺术评论,.2012年05期.

[3]刘文丽.试论美声唱法的特点,.大众文艺2012年12期.

[4]杨凤玲.美声唱法“美”的根源.音乐天地,2012年04期.

[5]郭一鸣.论美声唱法中的情感控制.大众文艺,2012年11期.

[6]白雪飞.浅谈美声唱法教学中的技术训练.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年03期.

[7]綦颖.苏三起解走进意大利——论京剧与西洋美声唱法的关系.内蒙古艺术,2012年01期.

[8]马菲的.美声唱法对民族声乐的影响.中国成人教育, 2011年04期.

[9]袁永忠的.中国传统的戏曲唱法和西洋美声唱法之比较初探.大众文艺2011年02期.

[10]满园春.西方美声唱法与中国京剧唱腔比较研究.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年07期.

[11]刘栋梁的.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发声机理比较研究.艺术教育2012年05期.

[12]刘远的.中国民族声乐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艺术教育,2012年05期.

[13]林松的.论“美声唱法”在通俗演唱中的作用及影响.音乐生活,2012年02期.

[14]孟新洋 柯林著 民族声乐理论教程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9年4月 第7、8页.

[15]余海漫.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发声和吐字.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16]毛明芳.谈谈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异同及二者的结合.大舞台,2010年08期.

[17]杨昌建.中国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之比较研究.四川戏剧,2010年04期.

[18]卫晓琼.论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的异同.音乐天地,2010年04期.

[19]余海漫.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发声和吐字.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20]娜响;浅谈民族唱法与流行唱法的异同.民族音乐, 2011年05期.

[21]杨少昆、包明德.原生态唱法与民族唱法之比较.艺术教育2012年05期.

[22]危瑛.有关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的思考.艺术探索 2010年05期、.

[23]王佳.中国民族唱法中真假混声演唱技法研究.艺术教育,2012年06期.

[24]魏丽莉.关于当前民族唱法问题的几点思考.人民音乐,2011年05期.

[25]彭黄.对当前民族唱法的发展状况及成因的再认识.民族音乐,2011年02期.

[26]刘韧;蒲亨强.“民族唱法”二题.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7]董丽娟.民族唱法的继承与发展.音乐生活2010年 01期.

[28]姚峰.通俗歌曲唱法初探.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9第2期.

[29]兰碧波.作关于通俗唱法与通俗歌曲的关联性分析. 大众文艺2012第10期.

[30]王滔.通俗歌曲与通俗唱法.中小学音乐教育2012第11期.

[31]刘冬寒.通俗唱法的基本特点和歌曲演唱的二度创作. 民族音乐2011第3期.

[32]赖世娟.通俗唱法几点探析.北方音乐2012第7期 [33]梁佶中.通俗唱法的润腔技巧对民族唱法润腔艺术的借鉴作用.音乐创作2011第2期.

[34]代伟.浅谈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及特点.辽河2012第2期.

[35]金旭.浅谈通俗歌曲的演唱方法.大众文艺2011第16期.

[36]张胜良.谈中国当代流行歌曲歌词创作的世俗特征.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3期.

[37]胡疆锋.流行歌曲歌词的文化属性.词刊2007年02期.

[38]沈略.谈流行歌曲歌词的审美.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年21期.

篇(9)

声乐教学中的流行元素的特点是符合时代特征的,它的曲风大多是灵动跳跃的、绵延连贯地将其引入高校声乐是对传统声乐教学的一种突破,因为它不但能够表现出歌曲的丰富多彩,而且能够丰富传统声乐教学中的表现力。

一、流行歌曲中的流行元素的美学特征

流行歌曲表意直接,通俗易懂,大部分以直抒胸臆的方式来描写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点,类型有描写爱情的、有抒感的、有表现内心变化的等。流行歌曲在生活中随处可听,具有很强的娱乐性,能够用轻松的旋律来描述一段往事、一种状态、一种想法、一类人群等,表现形式是自由而富于变化的,这就是流行歌曲中的流行元素。

从节奏上来看,流行音乐中的节奏能够体现流行元素,其节奏较为简单,高音用得不是很多,多在人们能够运用的音区以内;旋律的变化不是特别明显,很少有转调出现;节奏相对单纯,重复的节奏较多,力度变化不是特别大,使用极端对比的情况较少;旋律的结构层次不复杂,很容易就能够分辨出旋律的层次。

从接受群体上来看,青年人是流行歌曲的主要演唱群体,这是流行歌曲的又一个流行元素。青年人对流行歌曲的领悟能力极强,大学生正是这样一种群体,他们年龄相仿,大多处于对新鲜事物、流行元素感兴趣的年龄段,通过流行歌曲不断给自己定位,自我完善,这也是提高大学生领悟能力的一种简单形式。

二、流行元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现

当今在校大学生大多数觉得流行元素让人感到适从、自然,容易被他们接受,被他们理解,这是流行元素在现代高校声乐课堂中是否能够受到学生欢迎的关键所在。然而,很多高校的声乐课堂对流行元素的应用还有待加强。目前,流行元素在高校声乐教学课程中所占比重还是比较少的,并没有充分发挥流行元素在声乐课堂上的作用。流行元素是一个很宽泛的艺术元素,不但风格、种类多,表现形式也非常丰富。

(一)题材与演唱曲目中的流行元素

在一百多年的流行音乐发展史中,可以说是流行元素主宰了世界音乐的格局,并创作出相当多的经典的含有流行元素的歌曲。例如美国歌曲《友谊地久天长》《雪绒花》《红河谷》等,中国歌曲《同桌的你》《光阴的故事》《少年壮志不言愁》《明天会更好》《故乡的云》等。这些歌曲的风格不同,但都是能够抒发人的内心感受,并能够引起人与人之间的共鸣,深得青年人的喜爱,符合他们的审美情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引入这类含有流行元素的经典歌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五花八门的流行元素中还包含一些内容粗俗、品味低级的歌曲,对于这一类元素要尽量避免。因为高校学生正处于校园面向社会的过渡时期,教师在选择作品时,一定要注重选择元素积极向上,符合学生的年龄阶段,对学生的身心能够起到健康良性的引导的作品。

(二)演唱方法上的流行元素

在演唱方法上,其特点是演唱时比较自由,肌肉相对放松,强调演唱者的真实音色,个性相对突出,情感表达注重自然流露,没有过于严格的规矩。这让学生比较容易快速进入歌唱状态,对演唱本能的运用比较自如。

在当今的高校声乐教学过程中,美声、民族两种唱法的技巧难度过大,且对学生在声乐学习中设定了过多的限制,在传统的演唱技巧的要求下演唱,会使学生感到紧张,不能充分发挥出正常的歌唱水平,给高校的声乐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境。如果学生平时的歌唱水平有十分,在舞台上演唱时能够发挥到七八分就已经相当好了。

三、流行元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一)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流行音乐能够提高人的音乐审美水平,特别是流行音乐中的流行因素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在传统的音乐审美活中,人们往往只是充当听客。而如今的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广场舞到沿街商铺播放的歌曲,大多都是流行音乐。人们在对音乐进行审美的时候不单单是聆听旋律,还要感受他们的激情、冲动和意境。在流行音乐的氛围中,有时能够由被动转为主动,人们有时还能在歌曲中找到与自身相同的经历、相似的情感。这种审美的改变,使人们成为了流行音乐的直接参与者、传播者。特别是声乐专业的学生几乎都对流行音乐有自己的审美与判断,教师更应该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沉浸于流行歌曲的同时,能够不断提升自己对音乐、对声音的审美水平。

(二)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流行歌曲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发展程度,流行元素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一首好的作品势必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它所特有的切合时代主题的特征能够直读人们的内心,而流行歌曲中一些展现真善美的作品确实不在少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选取一些积极的具有正能量的作品作为授课内容。例如《明天会更好》这首歌曲能够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朋友》是一首广为传唱的流行歌曲,经过多年依然被人们所传唱,这首歌曲能够增强一个班级、一个团体的凝聚力;而歌曲《感恩的心》则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想一想周围的人,记得别人的好,常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这一类激励人积极上进的流行歌曲还有很多,这些都是流行歌曲中的流行元素,总的来说都是对学生的成长健康、有益的,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经受洗礼,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能够促进学生声乐学习

在传统的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中加入流行因素,或者说将三者融合,对学生学习的益处很大。美声唱法具有国外音乐的历史积淀,民族唱法则包含有中国特有的历史底蕴,而流行歌曲则是极为具有时代特征的代表。将三者融合,学生既能够掌握声乐的演唱技巧,又能够了解中国的传统歌曲文化,还具有时代意义。这样学生不但能够掌握各种演唱技巧,还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演唱当中,无疑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声乐。

四、对于流行因素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发挥流行元素的教学价值

在众多的流行歌曲元素中,必然有一些曲目存在消极因素,这部分歌曲就不能放入到教学中,因为会起到负面作用。在高校教学中选用歌曲时,教师一定要仔细考量,要选择题材积极向上的、曲式有助于教学意义的、情感丰富的,演唱时需要运用声乐技巧的流行音乐作品。这样才有助于声乐教学中声乐知识的讲授以及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从而达到预期抑或超出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可以适当增加流行元素的教学频率

流行元素在现代高校声乐课堂中还没有被广泛使用,或者说使用的频率相当低,这种局面有些尴尬。有的高校声乐教师认为流行元素没有难度、没有技巧、没有底蕴,引入到声乐课堂中,会将高雅的音乐变得通俗,也不屑于使用流行元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硬将流行元素加入到声乐课堂中,那么不但流行因素得不到充分地运用,反而还会降低原有声乐教学的水平,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因此就需要计划把流行元素加入高校声乐教学中的高校,根据课程的特点与学生的需求来制订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也要转变反对将流行元素加入到高校声乐课堂的教师的观念,让其充分理解流行元素加入到声乐课堂的意义,在其认可的情况下开展声乐教学,并增加流行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频率。

(三)对于流行歌曲的流行元素一定要进行深入剖析

在当下环境中,流行歌曲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与喜爱,流行元素的益处日渐凸显,这既由于歌曲本身含义通俗易懂,也因为演唱者自然、真情流露的演唱,还因为作词作曲人在创作过程中倾注了情感,所以歌曲能够深入受众内心,感染听众。现代的音响设备、歌曲编排等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专业水平,而歌唱者在演唱时又用最放松、最贴近生活的演唱方式对歌曲进行了二度创作,这样的作品就更加能够打动听众。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教学计划的设计者以及教师都要对流行歌曲中的流行元素进行深入的剖析,取其精华进行借鉴。流行歌曲中的流行元素还包括流行唱法的声音技巧,如声乐的气声、假声、泣声等,这些都是可以培养学生声乐演唱素养的元素。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真、假声的转换来表达情感,用哑声的演唱方法锻炼学生对情歌深度的把握度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式。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充分运用流行歌曲的流行元素,通过流行歌曲演唱方法中的情感掌控,剖析流行元素的特点,都能够促进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

五、结束语

流行元素对高校声乐教学具有推动意义。高校声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对流行元素加以借鉴和运用,深入剖析流行歌曲中的流行元素,正确掌握和运用流行元素,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声乐教学水平,同时让学生在了解多项声乐技巧、多种演唱方法、多门艺术内涵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让高校声乐教学水平再迈上一个新台阶,从而实现声乐教学的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09-001

一年一度的艺术类高考即将来临,对于流行演唱专业考生来说,在众多作品中选择几首适合自己的歌曲来应考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俗话说“扬长避短”,笔者以为,量体裁衣、量力而行是选择曲目的不二法门。

乐感、技巧、嗓音条件通常是招生院校对演唱专业学生的主要考核标准,也是作为一名歌手应该具备的重要条件,更是选择应考曲目的依据。若作为一名歌唱爱好者,选择歌曲可能只需依据“好听”,但对于报考流行演唱专业的学生来说,仅将“好听”作为选择曲目的唯一标准则极不可取。流行音乐的演唱是极富个人色彩的,同一作品在不同歌手演绎下有不同的特色,因而“千人一声”的尴尬境地在流行音乐中几乎不存在。具体而论,考生在选择考试曲目前,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声音属于哪种音质类型。

在长期的教学中,笔者将当今歌手的嗓音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一、声音“尖”、“亮”、“细”型。这一类的代表歌手是张信哲、张雨生、熊天平等。二、声音“竖”状通畅型。此类歌手也许由于受过专业音乐训练,其声音的特质带有一些美声唱法的特点,如费翔、萧敬腾、伍思凯、巫启贤等。三、大众普通音质型。这类歌手在演唱上音质介于以上两种类型之间,他们也是歌坛中最为普遍的歌手群体。目前代表歌手有张柏芝、王力宏、郑中基等。四、极端个性音质型。除上述三种音质的歌手,还有一种歌手的声音一般无法模仿。如被称之为“绵羊音”歌手的曾轶可,杨坤,阿杜等。紧张备考中的流行演唱专业考生可依据以上四种类型来选择适合自己嗓音特性的歌曲。无论怎样选择,流行歌曲的演唱逃不出几条技术标准,即“声音能高能低、能强能弱、能刚能柔、能亮能暗”。当今的流行歌曲演唱已完全不存在所谓声部的区别,而更讲究声音的音色音质的统一、歌唱声区的统一、处理字音的统一和演唱风格的统一。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曲目的同时,更应注重这些“软功夫”的训练。

选定考试曲目仅仅是考生完成备考工作的一半,以何种方式演绎既定歌曲则是更深入的课题。我国古代文献记载过诸如“平声唱法”、“上声唱法”、“去声唱法”、“底板唱法”等诸多演唱方法,当代又有学者提出“气声唱法”、“轻声唱法”、“斜开唱法”等。面对众多的“唱法”,我们的考生究竟该以何种方式演绎他们的既定曲目?

笔者认为,流行音乐自其诞生时就带有自由的天性,所谓“唱无定法”,各式各样名称的“唱法”实质是演唱者个人歌唱风格的一般性归类。比如同一歌手在表达十分悲痛伤感、深沉内涵的情感时,呼吸用得很强,声带有意不完全闭合,造成一种似漏气的沙哑声,并将这种带沙哑而深沉的声音色彩夸张、外化,使听众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情感。在表达欢快轻松的情感时,则气息轻便流畅,不过于深沉,亦不用过强的力度。在表现安详的意境时,又会使用轻声弱唱的演绎方式。因为弱的音量可以表现歌曲宁静的意境,还可以表现一种自言自语的心声。在特殊的情况下,一个弱音可能比一个强音更令人激动,俗话所说“无声胜有声”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为流行演唱高考生选择曲目除需参照上述以其自身嗓音特质为标准外,还应兼顾考生具体能掌握哪种演绎方式。在激烈的“艺考”竞争中,考生若选到了适合自己嗓音特点,同时又能以自己独具个性的演绎方式去驾驭的歌曲,必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流行音乐的演唱方式多种多样,然而都离不开内心情感的支持。一个歌手首先需要被歌曲的内容所感动,自己都没有激情,演唱是无法打动听众的。激情是一种强烈、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它具有迅猛、激烈、难以抑制的特点,处于激情中的人,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调动起自己身心的巨大潜力,把全部感情、注意和能力高度集中于某一创作对象上,有力地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想象。参加“艺考”的考生们都已步入成年或即将步入成年,在十八年的生活经历中,各自有不同的情感体验。而这些体验若能与其选取的曲目相匹配,达到“以演唱发式讲述自己的故事”境界,必然能得到听众的内心共鸣,从而取得优异成绩。当然,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摸索和尝试的。

寥寥数语,抛砖引玉。拙文道出的是笔者在一线教学实践中的些许小小感悟,行于文字,期许能够略微帮助积极备考中的“艺考”学子们。撰写过程中,笔者曾多次请教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徐元勇教授,幸得先生谆谆教导,在此一并表示感谢。仓促成文,诸多不尽之处敬请众方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潘乃宪.《圆你歌星梦:现代通俗歌曲唱法探秘》[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5,P.15

[2]徐大椿.《乐府传声》[O]《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M]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7,P.147

上一篇: 产业振兴调研 下一篇: 大数据方向的毕业设计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