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经营价值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8 17:06:5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持续经营价值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持续经营价值

篇(1)

在当今的经营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为长期的、综合性的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持续不断的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保持。企业的经营目标应由原来的追求短期利益(投资报酬率)转变为追求长远利益最大化。显然,工业时代的许多基本概念已变得过时,重短期业绩评价轻长期业绩评价、重过去业绩评价轻未来业绩评价的传统观念已远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业绩评价及其战略经营管理的要求。企业业绩如果仅仅从财务层面进行评价,显然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因为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无法对知识、技术、创新、价值链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评价。更为严重的是,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与企业战略脱节,使企业战略的实施受到严重阻碍,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极为不利。

在国外,企业业绩评价指标是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补充,从单纯的财务指标到EVA,再到非财务指标。而卡普兰的平衡计分卡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这一评价指标体系也有尚待拓展和完善之处,如体系中的财务层面业绩评价指标仍沿用传统的评价指标,指标体系中缺乏对人力资源业绩方面的评价指标。而在国内,研究企业业绩评价的文章也越来越多,实务工作者结合企业自身实践设计了各自的业绩评价系统;政府颁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实现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结合,但与卡普兰的平衡计分卡相比,该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偏重于政府管理要求,忽视了企业战略经营管理要求;偏重于企业经营业绩的评价和档次划分。该指标体系还是以企业过去业绩的评价为中心,很难反映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不能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有鉴于此,笔者拟从多层面与持续经营考虑构建一种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和企业持续经营紧密相连,着眼于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形成与保持,既注重财务指标,又注重客户满意程度、产品生产过程及管理的创新、经营效率的提高、职员满意程度和职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等非财务指标,使业绩评价和企业的长久发展融为一体。

二、基于多层面与持续经营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分四个层面:财务层面评价指标、职员层面评价指标、客户层面评价指标和业务流程层面评价指标。

(一)财务层面评价指标

在财务层面评价指标中,主要考量企业的获利能力(尤其是人力资源优势的获利能力)和现金流量、资本保值增值、资产周转速度和财务安全等指标,具体有以下一些指标。

1.企业贡献

企业贡献=税后净利+利息+税金+工资

该指标不仅为投资者这一主体计算税后净利,而且考量企业为多元主体――投资者、债权人、国家、职工所作出的总的贡献。

为了便于不同企业间的横向比较,可引入一个相对量――企业贡献率来进行比较。

2.现金净流量

企业贡献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而保证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和偿还债务的是现金而不是企业贡献,所以还需要考量现金净流量。

为了便于不同企业间的横向比较,可引入一个相对量――现金净流量率来进行比较。

3.人力资源优势贡献

人力资源优势贡献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与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具有的竞争优势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为了便于不同企业间的横向比较,可引入一个相对量――人力资源优势贡献率来进行比较。

人力资源优势贡献率这个指标反应人力资源优势贡献占企业的全部贡献的百分比。该指标既适宜于不同企业的横向比较,也可用于一个特定企业的前后各期的比较。该指标越接近于100%,则表明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该指标如果为0,则表明该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只达到行业平均水平;如果该指标为负数,则表明该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达不到行业平均水平,处于竞争劣势。

4.资本保值增值率

该指标反映了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资本保值增值率等于100%,则表明企业刚好实现保值;该指标大于100%,则表明企业实现了增值;该指标小于100%,则表明未能保值,即企业发生了亏损。

5.净利润率

该指标是站在企业投资者的角度,毕竟是投资者控制着企业,所以投资者不可能不关心自己的投资报酬率。

6.资产周转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资产的周转速度,即一年内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指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之和。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越有利于企业。

企业在考量资产周转速度时,有时需要进一步分析各种资产的周转速度,常用的有: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该指标综合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安全情况。公式中的速动资产是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的余额。一般而言,该比率越大,表明企业财务越安全,风险越小;反之,该比率越小,表明企业财务越不安全,风险越大。

有时,企业需要进一步考量企业的短期财务安全和长期财务安全情况。考量企业短期财务安全的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等;考量企业长期财务安全的比率可以是所有者权益比率。

财务安全比率是一个相对量指标,既适用于一个特定企业的前后各期的比较,也适宜于不同企业的横向比较。

上述7个指标中,企业贡献(率)综合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而人力资源优势贡献(率)则突出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势。现金净流量(率)则又对企业获利进行了进一步的诠释。资本保值增值率和净利润率从所有者角度反映了获利情况。资产周转率则考量了资产周转的速度。财务安全比率非常重要,它衡量企业财务安全情况。上述7个指标综合起来从财务层面反映了企业的业绩。

(二)职员层面财务指标

在职员层面指标中,主要考量职员的创新能力、知识水平、沟通、培训和安定性等指标,具体有以下一些指标。

1.人均创新效益

该指标反映了按企业全员人数平均计算的研究开发的净收益。

2.职员生产效率

该指标反映了按企业全员人数平均计算的企业的营业收入。

3.职员保持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人才的稳定性。

4.沟通满意度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职员对于企业内部沟通感到满意的程度。该指标可通过调查表方式取得。

5.职员培训强度

该指标反映企业对职员培训的重视程度。该指标的考量通过两个方面:一个是一定时期内的职员培训费用;另一个是一定时期内的职员培训次数。职员培训费用反映的是企业在职员培训方面的财力支出的多少,较高的培训费用支出比起较低的培训费用支出来通常更有利于提高职工的素质,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用于横向比较时,必须用培训费用率来比较。培训费用率可采用下式计算:

6.职员建议采纳次数

该指标反映一定时期内职员建议被采纳的数量。一般而言,该指标越大越好,表明企业员工思维活跃,勇于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且合理化建议被采纳,这对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大有裨益。

为了横向比较,可用职员人均建议采纳次数,公式如下:

7.职员学历(学位)比率

该指标反映企业具有一定学历(学位)的人数占企业全员人数的比例。该指标越高,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越有好处。但是,该指标也不是越高越好。

该指标既可用于一个特定企业的前后各期的比较,也可用于横向比较。

在上述7个指标中,人均创新效益反映了创新效果,职员生产效率反映了生产的效率,职员保持率反映了企业人才的稳定性,沟通满意度、职员建议采纳次数反映了职员信息沟通是否顺畅,职员培训强度反映了培训投入力度,职员学历(学位)比率反映了职员素质。上述7个指标综合起来从职员层面反映了企业的业绩。

(三)客户层面评价指标

客户层面评价指标考量了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老客户的保有和新客户的获得等指标。具体有以下几个指标。

1.市场占有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某种产品的营业额占整个市场上该种产品的营业额的百分比。

2.客户保持率

客户保持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老客户的保持程度,即本期老客户的数量(业务量)与上期客户的数量(业务量)之比。

3.客户获得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获得新客户的能力,即本期新客户的数量(业务量)与上期客户的数量(业务量)之比。该指标越大,说明本企业获得新客户的能力越强,即有越来越多的新的客户开始购买本企业的产品,表明本企业的产品对这些新的客户有一定的吸引力。

4.客户美誉率

该指标反映了客户对本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评价。该指标可通过调查表方式取得。该指标越大,说明客户对本企业越满意,就能有较高的客户保持率和客户获得率,市场占有率也会逐渐提高。

客户层面的这4个指标都既可用于一个特定企业的前后各期的比较,也可用于横向比较。这几个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制定的战略是正确的并且得到了有效的实施。

在上述4个指标中,市场占有率反映了较竞争对手的相对强弱,客户保持率反映了老客户的保持程度,客户获得率反映了开发新客户的能力,客户美誉率反映了客户的总体评价。上述4个指标综合起来从客户层面反映了企业的业绩。

(四)业务流程层面评价指标

业务流程层面指标中考量价值链、研究开发投入与回报、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设备利用等指标。具体有以下几个指标。

1.价值链效率

产品价值链效率

本指标反映了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在时间利用上的有效性。

2.新产品投资回报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新产品研究开发所带来的收益与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之比。

3.研发费用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百分比。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的投入越多,越有利于创新,而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取得有利的战略地位。该指标并非越大越好,超出企业自身的条件,盲目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反而会减少企业的经济利益。

4.新产品贡献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全部收益当中新产品带来的收益所占的百分比。该指标越高,表明新产品对企业的贡献越大,意味着企业新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比较快,这往往会使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有更强的竞争力。但过高的新产品贡献率也是不正常的,这通常意味着企业的产品多是短命的。

5.产品达标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本期产品的全部产品中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品所占的百分比。

6.产品质量效益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的收入与提高产品质量所增加的支出之比。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越有利。

7.设备生产能力利用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实际生产能力与额定生产能力的比值。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的设备利用得越充分,设备的闲置浪费少。一般而言,该指标越大越好。但是,如果该指标超过了100%,则表明企业的设备在超负荷运转,很容易引发各种问题。所以,设备生产能力利用率不宜超过100%。

8.设备完好率

该指标反映了全部设备中完好设备所占的百分比。

9.售后服务效率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售后服务的能力。该指标越大,越接近于100%,表明企业的售后服务能力越强,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恰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以,一般而言,该指标越大越好。

篇(2)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6-0106-06

引言

波特(1985)价值链理论是当今研究企业竞争优势非常有效的工具之一,它蕴涵着企业竞争优势从外显成本和质量向内隐创新与知识转变的递增机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竞争优势的转变和升级。产业价值链是价值链在产业层面上的延伸,是多个企业价值链的整合,是特定产业不断转移、创造价值的通道,其核心在于价值创造。产业链的形成是以价值链为主导,以企业链为载体,通过企业链在空间的分布来实现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的对接。产业价值链的每个节点都是由若干同类企业组成的,他们彼此之间是竞争关系,与上下游企业则是交易关系。

电影产业价值链是一个包含制作、发行、放映、窗口扩展及其他版权交易过程的完整链环。各个链环之间的链接关系和价值创造能力决定电影产业的整体竞争态势。价值链动态演变是美国电影产业构筑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

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的动态演进路径

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的动态演变经历了20世纪20―50年代的大制片厂时期、50―80年代的后好莱坞时期以及80年代以来的媒介集团化时期三个阶段。大制片厂时期,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是在相对封闭的自体系统中强化生产、发行与放映节点的控制,效率、产能、通道是评价产业价值链运行绩效的主要指标;后好莱坞时期,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是在与电视产业的对抗、较量和主动渗透过程中构建成熟,价值链向关联产业拓展寻求新的增值点,规避产业风险;媒介集团化时期,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通过交叉生产和交叉营销以实现范围经济的目标而主动融入复合媒介集团,电影成为媒介帝国众多价值链环中一个节点。

1 大制片厂时期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的建构

大制片厂制度(the studio system)是美国电影产业在20世纪20―50年代构筑早期国际竞争优势的基石。美国电影通过纵向一体化强化对上下游生产、发行、放映企业的控制以寻求行业垄断地位。纵向一体化产业价值链建构的向度既有从制片行业向发行、放映领域渗透的前向控制(如环球、迪斯尼、米高梅),也有从放映业向制片、发行行业的逆向兼容(如华纳兄弟、派拉蒙),还有以电影发行起家逐渐向制片和电影院两极拓展模式(如哥伦比亚)。大制片厂时期电影产业价值链模型如图1。

大制片厂时期电影产业价值链表现出如下几方面特征:

(1)制片人控制下的生产制作链环。电影生产制作的链环是以制片人为中心的流水线产出控制系统。制片人实施控制的目标是保证电影产品按照预定的拍摄期限和精细的预算计划制作完成;实施控制的手段是将编剧、导演、明星、其他演职人员等要素资源按费用最小化原则进行整合。电影艺术创造的动机被商业诉求所消解,成为由各种可识别元素有机组合而形成的产品,效率和风险控制是该生产系统链环的重心。

(2)寻求价值链前后向影响力的发行链环。电影发行是连接生产制作与放映的中间链:发行商通过向大制片厂本身拥有的首轮电影院提供电影产品,以及交叉发行其他大制片厂生产的超级电影实行对下游放映业的前项控制;通过市场反馈,预测观众需求订购类型电影,实现对上游制片商的后向控制。在大制片系统之外的辅助市场,发行商通过捆绑销售的发行策略向独立电影院成批发行电影,使低成本电影获得较为充分的发行市场和映出通道。

(3)电影垄断租金集中的放映链环。大制片厂拥有的首轮和二轮电影院线是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中放映链环的主要增值节点,电影院级别按照地理位置和人口密度细分,通过“映轮”和“映区”的时间和空间间隔的放映模式实施二级价格歧视,对在豪华电影院首轮和二轮上映的超级电影收取高价,以保证获得314以上的票房收入。独立电影院作为辅助的放映链边际利润的增值节点,在后轮上映过程中尽可能提升观众上座率,以达到培育国内电影观众市场的目的。

2 后好莱坞时期电影产业价值链的演化

自从20世纪40年代末,派拉蒙判决将电影产业价值链中的生产、发行与放映业强行分离之后,电影产业对产品传输通道的控制失灵增加了其产品收益的不确定性,尤其是郊区化、婴儿潮、替代性娱乐产品的增加,致使电影产品的观众人数降低,动摇了电影产业传统的市场竞争优势。图2给出了后好莱坞时期电影产业价值链模型。

后好莱坞时期,美国对电影产业价值链进行了如下调整和拓展,以应对电影产业竞争空间受到的挤压以及价值链稳态结构受到的冲击。

(1)产业价值链的分化与整合。①生产制作节点寻求创新。青春片、史诗片等类型电影以豪华的明星阵容和高质量的制作水准提高银幕竞争力,通过提供差别化产品以区别初期制作水平低、内容单一的电视直播节目。②发行营销节点的风险控制与分解。大制片公司通过为独立制片商注入资金以控制电影版权或发行权,成为独立制片公司的包装商、资金提供商和发行商。③影院放映节点的技术创新。电影在技术上的竞争策略改进主要是宽银幕试验:1953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在拍摄宗教史诗片《圣袍》时最先开发出宽银幕技术的电影,将银幕宽高比从原先1.33:1转换为2.35:1;1955年,6声道70mm电影(Todd―AO)技术在音乐剧《俄克拉荷马》中成功应用;60年代,Super Panavision宽银幕技术使用Ultra…Panavision70胶片投放出2.75:1宽高比的画面吸引观众注意力。

(2)电影产业价值链向电视产业渗透。①制作电视节目,为电视提供内容。1960年,美国好莱坞大公司为电视网黄金时段生产了约80%的电视节目。②出售电影在电视频道的播出权,创造新的产品增值节点。③购买电视网,延伸电影产业价值链。

3 媒介集团化时期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的重构

20世纪80年代之后,媒介产业范围经济效应的凸现迫使电影产业融入多元化的媒介帝国。电影在娱乐产业中的重新定位以及与电视博弈累积的经验,使得美国电影产业呈现出更加开放的视野和更加主动的姿态。媒介集团化时期电影产业的价值链模型如图3所示。

电影企业主动融入媒介集团寻求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使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在大电影产业的背景下得以重构。大电影产业是指电影突破产业边

界、成为媒介大产业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大电影产业是由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的巴里・里特曼(Barry R.Litman,1998)提出来的,其价值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扩窗效应”与大电影产业价值链的联动。电影产业价值链不断向电视网、音像产业、动漫游戏、衍生产品等关联产业延伸,形成放射状的价值链联动链环;通过“扩窗”增加产业节点,寻觅新的播出窗口和平台,创造不断延伸的边际价值;同时,媒介产业价值链中上游产品供应“瓶颈”客观上需要电影产业作为“内容”提供商,以满足关联产业的产品需求。当然,“扩窗”表面上是产业价值链向下游延伸,也有“下游”产业链向“上游”逆向伸展的情形(电影《古墓丽影》便是从英国EIDOS公司的同名电子游戏逆向开发的)。电影产业与电视网、音像业等产业价值链之间是一种双向价值互动传递机制,技术上符合媒介载体传输标准和传输效果的内容产品均可进入关联产业的传输通道,电影作为多元化内容产品的属类,关联产业价值链可以与电影产业价值链实现双向对接和互动传递。

(2)电影产业价值链自体的适应性调节。寻求混合媒介的协同优势和范围经济是大电影产业的驱动力,这一驱动力促使电影产业内部价值链进行如下调整:在生产制作节点上采取大制作和类型化策略,要求大制作电影的构成元素必须具有可分解的价值(如情节的游戏开发价值、明星的复合媒体开发价值、电影衍生产品开发价值等);在发行与营销节点上采取事件营销策略,提高电影产品潜在观众的认知覆盖率;在放映节点上采取全球同步上映策略增加前三周的票房收入(票房成败直接关系到电影相关产业的盈利状况)。

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动态

演进的需求驱动

美国电影产业能够在漫长的生命周期中创造持续竞争优势,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电影产业具备了对电影产业外部生存与发展环境变化的内部应急反应能力。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动态演进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电影产业的外部需求环境。电影作为精神产品,需求弹性较高,经济学家估算其需求弹性系数可以达到3.70。电影产品可以通过诸如上座率、票房收入等影响因子刺激电影产业价值链的链环,从而引起整个产业价值链的联动反应。

大制片厂时期,构成电影产业内部运行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不断完善(如电影产品的艺术与技术表现、稳定的企业组织结构、多级化的电影院类型与映轮、映区的上映机制等),为该时期美国电影培育了大量的消费群体。以1945年为例,美国全国的电影院总量为19013家,座位数1100万个,每周观众人次接近7000万,平均12个人拥有1个电影院座位,年发行电影250部左右。产业的生存环境要求电影产业构建高效、稳固的价值链以增加有效供给,电影产业价值链的形成与该时期相对稳态的、线性递增的需求结构相吻合。后好莱坞时期,电视居家娱乐的消费特征与城市郊区化运动和婴儿潮结合在一起,“蚕食”了大量原本参与电影院共同消费的观众群。电视产品的竞争优势恶化了电影的需求环境,动摇了电影产业发展的根基。在后好莱坞时期,三大电视网(NBC、CBS、ABC)禁止在黄金时间播放胶片节目。美国电影周观众需求规模从1929年的9500万人锐减至1953年的4600万人,60年代更是降至2000万人左右。产业价值链以内部优化和外部渗透的形式进行动态演化调整,以应对需求锐减和电视产业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媒介集团化时期,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的重构显现出它在应对娱乐需求结构多元化时的主动调整能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票房收入在电影产业利润链中的比重日趋下降(目前电影产品票房收入仅占营业收入20%左右),替代性娱乐产品所负载的新媒介传输技术、新娱乐体验、角色的主体参与等特征,相对于电影产品封闭式的集体消费来说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因此,美国电影产业的竞争策略是通过向其他娱乐产品提供内容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将电影产业价值链的各个链接点拓展到关联产业中去。

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持续

竞争优势的构建

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动态演化的过程是产业价值从不同部门间的分割转变为在不同产业链节点上分割的过程。电影产业价值链的链长也随着产业动态演进、渗透、拓展能力的强化而增加,单一节点的增值可引致价值链中的其他关联节点产生倍增效应,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1)大制片厂时期美国电影产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主要来自两方面:①大制片厂巨额资本投入和产出构筑其规模经济壁垒和行业进入壁垒,而作为固定存量资本的电影院的规模更是决定了电影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上游生产制作节点上的资金获取能力。30年代后期,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华纳兄弟、米高梅、雷电华等五大电影公司拥有电影院2724家,其中首轮电影院126家,占全国首轮影院总量163家中的3/4。②多级控制体系下的行业风险规避策略。大制片时期纵向一体化产业链是上下游企业以产权为纽带、风险共担、利益共存的控制型结构模式,价值链内部价值传导与增值节点受制于一个相对封闭的多极控制系统。银行、财团形成价值链的控制层,董事会监督下的电影企业总经理管理层处于价值链中间控制层,电影产品(项目)制片人、发行商、放映商是产业价值链核心层。多层控制将电影产品的成本预算、风险评估、产出水平、发行范围、上映轮次等关键指标分布到产业价值链各个相关节点之中,由此可以提高该产业风险预期水平和竞争能力。

(2)后好莱坞时期以价值链自组织系统的优化和价值链的下游拓展,构筑产业竞争优势。产业价值链自组织系统优化以发行控制为核心,并对产业价值链各个节点的功能进行内部优化设计:发行商通过资金注入控制电影项目的筛选与制作形式,如“解构”大制片厂组织结构为各个独立的制片单元以分解企业风险;压缩产量以提高单部电影产品制作水平;运用“重磅炸弹”的发行策略尝试市场盈利能力;控制独立电影的版权和发行权拓展发行空间,降低企业风险等。其次,电影产业价值链延伸至电视产业以维持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垄断地位:50年代电视消费市场覆盖率的迅速扩大从技术上和内容上为电影提供了新的价值增值空间。1952年联邦通讯委员会解除限制电视台发展的政策催生了大量的地方电视台,频道细分更加加剧了电视播出内容的匮乏,电影片库和好莱坞一流的节目策划与制作能力满足了电视的需求。电影与电视产业的内排斥力小于外吸引力,电影产业价值链向电视产业的延伸所经历的排斥与吸引的戏剧化动态过程为美国电影产业应对媒介帝国主义的到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进一步增强了电影产业应激反应能力。

(3)媒介集团化时期以顾客价值为核心的电影产业价值链“催生”出电影产业新的竞争优势。顾客价值是指顾客从购买的产品中所获得的价值与所付出的成本之间的净收益,是顾客在消费产

品过程中的感知利得(perceived benefits)与产品消费结束之后的感知利失(perceived sacrifices)之差。在媒介帝国时代,“电影观众”的概念外延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传统的电影院观众到电影频道付费电视的消费者,从电影录像带观众到网络视频点播的消费者,甚至网络游戏玩家都被纳入到电影产业的观众之中。美国电影产业及时抓住新媒介技术的兼容性和精神产品内容传输平台的多元化机遇,以媒介集团具备的垄断发行权为枢纽,将电影产业价值链向新媒介放射延伸,与之形成协同效应并渐进凸现范围经济效应,从而构建起新的竞争优势。该时期电影产业价值链的核心节点是顾客价值创造的观众消费点。观众消费节点既是顺向价值创造价值实现的终点,又是逆向信息反馈的起点(为企业提供成功或失败的信息回流)。美国电影产业正是通过增加观众价值链的节点数量弥补电影院线消费群的流失,并通过利用电影产品在各个价值增值节点的时滞性延伸利润创造的空间。

在媒介帝国时期,美国电影产业并没有忽视传统电影院观众的价值创造能力。票房是一部电影产品制作水平、故事结构、明星阵容、观众口碑的显性反映,票房收入的轰动效应能够降低录像带、付费电视、网络潜在消费者的搜寻成本,增加下游关联产业观众群体的消费数量,带来电影产业价值的倍增。媒介集团时期发行商对电影院控制的目的已经不再局限于大制片厂时期的垂直整合带来的行业垄断,而是渴求在后好莱坞传媒帝国架构下横向整合形成的“娱乐-产业统一体”(Entertainment Industry Consolidation)的辅助机制,把影片快捷而经济地送到每个家庭。

美国电影产业价值链的动态演化路径、动态演化的需求驱动以及竞争优势的作用机理三者之间呈现的是一个价值传递的蛛网模型,如图4:

如图4所示,需求驱动因素A1要求B1的价值链与它对接,B1的价值链保持电影产业在相对稳态时间段内的竞争优势状态C1。竞争优势C1一旦因为产业内部或外部因素的干扰出现消散趋势时,新的需求驱动因素A2将出现,并使产业价值链向B2向度演进,到达新的竞争优势状态c2,依此类推。C1、C2、C3的运动轨迹正是美国电影产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动态演变过程。

篇(3)

需要指出的是,诺基亚手机业务的表现依然超乎业界的预期,尽管它在北美市场表现低迷,但在欧洲、拉美以及亚洲国家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诺基亚的市场优势依然明显,特别是强大的研发能力以及推新品速度。而业绩低迷,主要是受旗下合资公司诺基亚西门子价值资产减记的影响,共计提了9.08亿欧元损失。

诺基亚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这一点从它巅峰时期剥离通信设备、转型互联网就可看出。现在,诺基亚调整组织架构,将智能手机业务独立出来,对人员配置也作了变动,这一切都有利于诺基亚明确重心,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一分为二看待财报

今年8月,诺基亚CEO康培凯表示,“公司正准备通过提供低价手机来扩大在印度的市场份额,我们的目标是消除支付能力的障碍,使移动通信变得轻而易举。”但是,为了维持市场份额,诺基亚频频推出低端手机,这样诺基亚颇有重蹈摩托罗拉老路的嫌疑。2007年,摩托罗拉市场份额一度述到28%,但正是这种对量的追求,使其忽视了技术竞争力,最后深陷困境而不能自拔。

“诺基亚与摩托罗拉存在明显不同,当年的摩托罗拉只靠一款RAZR手机打天下,诺基亚有覆盖高中低不同层次的手机产品线。”广州迪信通一销售经理对此有不同的意见,“产品线是诺基亚的优势,机海战术丰富了用户的选择,让它一度夺取了全球40%的市场份额。”他同时也指出,作为世界第一大手机厂商,诺基亚需要处理好新产品与老产品之间的关系,目前用户对诺基亚掉价太快反应较强烈。反观其他主流手机厂商,产品价格都有较好的稳定性,特别是苹果,就凭借一款iPhone打天下。苹果CEO乔布斯曾经在3G iPhone上市时,大幅下调原有产品价格,最后乔布斯不得不亲自出面道歉,并对原有用户给予补贴。可见,价格稳定对手机市场的重要性。

回到第三季财报上来,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若不计入合资公司诺基亚西门子的资产减记,诺基亚的本季盈利超过分析师的预期。不计一次性项目,诺基亚第三季度每股收益0.17欧元,超出市场预期。诺基亚10月15日宣布,公司进行了价值11.7亿欧元的资产减记,其中9.08亿欧元的资产减记额出自旗下诺基亚西门子。这也是这份财报不靓的主要原因。

而诺基亚在欧洲、亚洲和拉美的市场优势依然明显,其市场份额都超过了30%。只是北美市场表现不如人意,市场份额已掉至个位数。据《纽约时报》报道,诺基亚正在大力改善美国业务,最近调整了这一地区的运营策略,与AT&T、Verizon、T-Mobile以及Sprint Nextel等美国主流运营商建立了更好的联系。

这一战略已经初见成效、AT&T今年将开始对使用诺基亚Ovi服务的用户收费,用户就无需再单独向诺基亚支付费用。诺基亚还将于11月中旬开始通过百思买出售搭载了Win-dows 7操作系统的Booklet 3G上网本。

诺基亚北美地区总裁马克・鲁伊森(Mark Louison)说:“我们过去采用的策略,在全球市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对美国市场帮助不大。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改变,我们正努力来适应这一市场。”而将Symbian转型为一款开源软件,也有利于扩大诺基亚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影响力,有望收复失地。

第三季度,苹果iPhone以及RIM黑莓深受市场青睐,而诺基亚智能手机出货量则从第二季度的1690万部,下滑至1640万部。诺基亚预计,第四季业绩应会有所好转,随着公司推出N97 mini等新款高价手机、热门机种N97最新版本,及基于Linux平台的手机N900,将会提升公司高端手机的市场份额。

转型效益将释放

诺基亚的成功,源于它骨子里的创新基因,从最初的木材、橡胶制造商,到全球最大手机制造商,它的每一次转变都让人刮目相看。后来,它又通过剥离网络设备以及进行一系列收购,进军互联网――从卖产品、卖硬件变为卖服务和卖应用。

创新已经成了它生命的一部分,它总能准确把握形势,并完成蜕变。2006年,随着手机均价一再降低,诺基亚开始思索转型。“2007年,我们正式将自己定位为互联网公司,今后传递的将是完全移动的互联生活。”诺基亚全球副总裁邓元]公开表示。

为配合此次转型,诺基亚在组织架构上做了全面调整,将原有的5大事业部,调整为终端部、服务与软件部和市场运营部3个部门。此外,诺基亚的一系列收购,配合向互联网转型,其中不乏以81亿美元收购美国数字地图供应商Navteq这样的壮举。诺基亚转型跨度之大在当时引发了争议。截至目前,终端依然是诺基亚的主要利润来源。据统计,整个2008年,诺基亚互联网在线业务收入为5亿欧元,仅为500亿欧元年销售额的1%。

市场调研公司Music Ally日前的一份报告指出,诺基亚的Comes with Music服务(此服务一共提供600多万首歌曲,购买该服务的诺基亚用户,可以下载和保留这些歌曲)在英国推出一年后,仅有10.7万用户。“这项好的服务并未收到效果,”有分析师认为,“诺基亚该好好衡量一下,这项服务如何才能被消费者接受。”

诺基亚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这项服务已迅速在全球范围推广开来。并称“这不是一种短期的促销行为,应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项服务已经推广到13个国家”。

诺基亚一直在尝试推更多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如照片共享、电子邮件和地图等,也在一些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比如电子邮件服务,就颇受好评,今年8月份该服务用户超过了100万人。同时,诺基亚颇为看重的互联网服务品牌Ovi,今年5月底投入商用。诺基亚强调Ovi不是一种服务。而是一个平台,使其与苹果App Store在线商店区别开来。诺基亚公布的数据显示,Ovi商店已经覆盖了100款以上的诺基亚手机。

不过,行业人士对诺基亚应用商店在中国的前景持悲观态度,主要是国内的运营商都在建设应用商店,诺基亚又与运营商存在直接竞争,如双方在应用商店方面的竞争。“诺基亚怎样去取得运营商的支持,仍有待观察。”In-Star中国分析师刘伯丰指出。但也有人认为,诺基亚的优势明显,在中国大陆有超过3亿的用户。另外。诺基亚也在修复与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关系,通过承诺开发TD终端,换取运营商的信任和支持。

诺基亚全球副总裁邓元]在接受媒体采 访时也指出,“我们以前只是一家手机公司,现在则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我们要学习以前并不熟悉的互联网知识,要改变传统的销售方式,学会与新的合作伙伴打交道,让他们为用户提供内容与应用。”

诺基亚转型互联网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时间探索,需要时间检验。而诺基亚的技术优势以及雄厚的财力,将会支撑它走过目前的难关,释放效益。

期待化学反应

迫于压力,诺基亚正在进行一系列组织结构改革,以提升业绩,特别是下滑的智能手机业务。

记者获悉,诺基亚计划将其目前的移动设备业务部门拆分。将智能手机独立出来,以提升市场竞争力。而智能手机也是诺基亚利润的主要来源,对公司业绩贡献巨大。巅峰时期,它的智能手机占了全球市场半壁江山。

分析师认为。诺基亚无法令人满意的财报,与其智能手机的日渐式微有很大关系。无法生产引领时代潮流的智能手机产品,这使诺基亚在与苹果、RIM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将智能手机部门与一般手机部门划分一条清晰的界线,有利于诺基亚在今后的经营中有的放矢,同时兼顾利润与市场份额。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诺基亚智能手机地位下降,主要是受现有的Symbian操作系统的制约,它必须对此进行改进,才能更好地应对市场发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篇(4)

会计主体假设起源于经营主体的概念,其形成与经济组织的独立有直接联系。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出现了大量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组织-独资或合伙企业,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康美达合营公司,15世纪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冒险性公司都是合伙组织,它们客观上要求会计将企业视为独立于业主之外的经济实体,将业主个人的经济活动与企业分开。因为在上,独资和合伙企业不独立法人,它们的资产和负债仍被视为业主或合伙人的财产和债务,业主、合伙人对此承担无限责任。所以,会计上必须假设企业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会计关注的中心是企业而不是业主、合伙人。

持续经营假设。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五条:“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即假定每一个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因而它所拥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同样的过程中被偿还。若企业不能持续经营,就需放弃这一假设,在清算假设下形成破产或重组的会计程序。

持续经营假设产生股份公司的创建。17世纪英国的海外贸易逐渐发展成为连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永久性资本,把企业视为持续经营。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起初每次航行都作为一次独立的冒险活动,发行有限期的股票,结束后进行清算。但是船舶、贸易站和其它长期资产从一次冒险活动结转到下一次非常麻烦。1613年东印度公司开始出售为期四年的认股单,并逐步发展为拥有永久性资本的持续经营公司。可以说,股份公司的出现使持续经营观念具有法律效力。18世纪产业革命的生产使这一观念得到发展,到19世纪被制造商们广泛采用后,持续性就以的形式出现了,成为构建会计的一大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六条:“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帐目和编制会计报表”。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对象的时间界限,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较短时期,以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是正确收入、费用和损益的前提。

会计分期假设是由持续经营假设产生的。15世纪商业是一系列不相关的冒险活动,会计报表只在一个主要项目结束后才加以编制,一般不需要会计报告期间,当企业的生命经过多次冒险活动而连续存在下来时,到清算期再编制报表就不实际了。特别是18世纪产业革命带来的会计信息及时性要求,企业出现了趋势:在较短的间隔期内编制报表,最后形成了一种编制年度报表的基础。18世纪70年代就开始采用在每年业务经营的淡期结束的会计年度。因此说,公司的持续经营导致了会计报告的定期性。

货币计量假设。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七条:“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但编制的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的计量手段,指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可以通过货币反映。它暗含了两层意思,即币种的唯一性和币值的不变性。

尽管会计产生于货币之前,但自货币出现之后,它就成为会计记录资产和债务的计量工具。古代会计只反映商品的变动,公元前630年,希腊人发明了铸币,开始采用货币作为通用的计算单位,但以实物数量反映实物资产,以货币单位反映货币财产,而且不同城市的货币混记在同一会计帐簿中。11~14世纪随着西欧经济的发展、贸易量的不断增加,商业交易开始按货币单位来记帐,并延续到今天。

二、

假设的设立是为了引申出相应的会计原则,如:

持续经营假设可说是最重要的假设,它是资产计价的最重要基准,衍生了成本、折旧、资本保持等会计原则。它使会计的重心转向了未来,资产计价应依据公司的长期收益能力,除非资产价值的变化对持续经营价值产生影响,否则就没有必要对资产进行再估价。加上币值稳定假设,历史成本就成为资产价值的一种重要形式;固定资产的购置是为了长期使用,应采用折旧的形式,按使用期限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分期转为费用;由于股份公司必须保持资本完整,才能确保经营的连续性,而为保全资本,只能从累计利润支付股利,又导致了精确区分资产和费用的必要。

会计分期假设首先为持续经营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其次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会计信息是否可比、会计是否一致等。会计分期以定期收益,使成本需要与收入配比;又由于企业在某一较短时期,各项资产和权益的变动与现金的收入和支出是不相吻合的,导致了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基础,即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而企业在持续经营假设下,需要采取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考虑应计和递延费用,以精确计量利润。

三、不足

上述四项会计假设的观念早在19世纪就已经形成,而的变化又不断丰富了它们的内涵,或者证明了它们的局限性。并且有的假设其局限性是自身造成的,如会计分期假设,因为会计期是人为划分的,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使会计信息有明显的估计性和不确定性。

会计主体假设一般指企业本身,随着集团公司的出现,母公司和子公司各为独立法人,为了合并编制财务报表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会计主体假设发展为合并个体,再扩展又可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政府的国民帐户核算体系。而今信息造就的网上公司更突破了会计主体原有的空间范围,因为网上公司属于虚拟公司,并以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为其主要资产,会计主体假设由此扩展为企业实主体和虚主体,并引出虚主体如何建立会计程序,提供会计信息的新课题。

现行的持续经营假设其运用一直是不充分的。20世纪初,迪克西就指出资产按持续经营假设估价时,对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不严加区分会引起原则性错误,流动资产应按可变现净值计价;后来,哈特菲尔德也对持续经营进行了全面剖析,得出:如果持续经营是资产估价的关键,由于固定资产不是为销售而购进,其售价是不相关的,可以按历史成本计价;存货的存在是为了销售,则应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其售价;1981年佩顿更发展了持续经营的含义,主张按资产的市价而不是成本记录。总之,上的持续经营假设仅仅排斥了清算价格,要求按使用目的对资产计价,即对固定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对流动资产按变现净值计价。而现行的持续经营假设强调对所有的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这种观念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国家通货膨胀已很明显,稳健主义阻止了对流动资产按变现净值计价的做法,那时开始占支配地位的收益实现原则又为历史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任何较高的计价会产生未实现的收益。最后,政府的所得税法等强化了保守的资产计价观点,使得持续经营假设被不完整地运用于会计实务中。

而过去被持续经营排斥的清算前提,在今天则被频频运用。一浪又一浪地公司合并、重组,使任何环境下的企业必须具有资产迅速变现的能力,才能迅速改变其产品和业务经营,不仅流动资产应按变现价值反映,固定资产变现价值也决非不相关的。尤其是20世纪后期以来,全球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商务产生了网上虚拟公司,由于知识以思维的速度更新、扩散,网上公司的经营活动面临着空前的风险,并呈现短暂性,而不是永久经营。因此,以持续经营为假设的传统会计的主流地位渐渐受到了以非持续经营为假设的清算会计的挑战。

货币计量假设引起的争议最大。首先,以货币计量不能表现诸如员工素质、产品质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等信息,使信息局限于货币性和定量性的。而在当今知识里,知识和企业员工越来越成为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因此早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人力资源会计,不过必须指出的是,虽然人力资源会计将会计信息扩大到定性的信息,但它是以人力资产的成本可以和实物资产一样用货币计量为假设的。事实上,货币的出现强化了货币计量这一假设,会计信息本质就是数字化的货币性信息;其次,由于20世纪初通货膨胀的出现,特别是二战后,持续的通货膨胀遍及全球,动摇了作为成本前提的“币值稳定”假设。因为会计报表上以现时价格计量收入,却以历史成本计量费用,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则不能正确地计量收益,由此产生了物价变动会计和现时成本会计。它们与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之争在于币值变动引起资产价值的变动是否会产生收益,历史成本会计的维护者如利特尔顿认为物价变动自身是不能产生收益的。而且近十年来,西方国家的物价上涨指数普遍回落到50%以下,已可不必考虑通货膨胀的,同时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各国放松了对利率、汇率的管制后,面对随时变动的货币市场,企业采用衍生工具,如远期、期货、期权等回避货币变动的风险,这使币值稳定的假设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四、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会计假设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它们本身是会计人员在有限的事实和观察的基础上作出的判断,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假设也需要不断修正。在通货膨胀时代,对币值稳定假设的否定产生了物价变动会计或现时成本会计;在信息时代,会计主体假设的外延被扩展。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所有企业,对清算会计的运用渐增。当货币计量假设不足以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人力资源会计应运而生。衍生金融工具显示人们为保持币值稳定而作出的努力。

篇(5)

会计主体假设。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四条:“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它规定了会计对象和报表内容的空间范围,要求会计各要素在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业主之间区分。

会计主体假设起源于经营主体的概念,其形成与经济组织的独立发展有直接联系。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出现了大量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组织-独资或合伙企业,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康美达合营公司,15世纪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冒险性公司都是合伙组织,它们客观上要求会计将企业视为独立于业主之外的经济实体,将业主个人的经济活动与企业分开。因为在法律上,独资和合伙企业不独立法人,它们的资产和负债仍被视为业主或合伙人的财产和债务,业主、合伙人对此承担无限责任。所以,会计上必须假设企业是一个独立的实体,会计关注的中心是企业而不是业主、合伙人。

持续经营假设。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五条:“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即假定每一个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因而它所拥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同样的过程中被偿还。若企业不能持续经营,就需放弃这一假设,在清算假设下形成破产或重组的会计程序。

持续经营假设产生股份公司的创建。17世纪英国的海外贸易逐渐发展成为连续不断的过程,需要永久性资本,把企业视为持续经营。1600年成立的东印度公司起初每次航行都作为一次独立的冒险活动,发行有限期的股票,结束后进行清算。但是船舶、贸易站和其它长期资产从一次冒险活动结转到下一次非常麻烦。1613年东印度公司开始出售为期四年的认股单,并逐步发展为拥有永久性资本的持续经营公司。可以说,股份公司的出现使持续经营观念具有法律效力。18世纪产业革命的工业生产使这一观念得到发展,到19世纪被制造商们广泛采用后,持续性就以现代的形式出现了,成为构建会计理论的一大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六条:“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帐目和编制会计报表”。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对象的时间界限,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分割为若干较短时期,以及时提供会计信息,是正确计算收入、费用和损益的前提。

会计分期假设是由持续经营假设产生的。15世纪商业是一系列不相关的冒险活动,会计报表只在一个主要项目结束后才加以编制,一般不需要会计报告期间,当企业的生命经过多次冒险活动而连续存在下来时,到清算期再编制报表就不实际了。特别是18世纪产业革命带来的会计信息及时性要求,企业出现了趋势:在较短的间隔期内编制报表,最后形成了一种编制年度报表的基础。18世纪70年代就开始采用在每年业务经营的淡期结束的会计年度。因此说,公司的持续经营导致了会计报告的定期性。

货币计量假设。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七条:“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帐本位币,但编制的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这一假设规定了会计的计量手段,指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其成果可以通过货币反映。它暗含了两层意思,即币种的唯一性和币值的不变性。

尽管会计产生于货币之前,但自货币出现之后,它就成为会计记录资产和债务的计量工具。古代会计只反映商品的变动,公元前630年,希腊人发明了铸币,开始采用货币作为通用的计算单位,但以实物数量反映实物资产,以货币单位反映货币财产,而且不同城市的货币混记在同一会计帐簿中。11~14世纪随着西欧经济的发展、贸易量的不断增加,商业交易开始按货币单位来记帐,并延续到今天。

二、影响

会计假设的设立是为了引申出相应的会计原则,如:

持续经营假设可说是最重要的假设,它是资产计价的最重要基准,衍生了历史成本、折旧、资本保持等会计原则。它使会计的重心转向了未来,资产计价应依据公司的长期收益能力,除非资产价值的变化对持续经营价值产生影响,否则就没有必要对资产进行再估价。加上币值稳定假设,历史成本就成为资产价值的一种重要形式;固定资产的购置是为了长期使用,应采用折旧的形式,按使用期限将固定资产的价值分期转为费用;由于股份公司必须保持资本完整,才能确保经营的连续性,而为保全资本,企业只能从累计利润支付股利,又导致了精确区分资产和费用的必要。

会计分期假设首先为持续经营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其次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会计信息是否可比、会计方法是否一致等问题。会计分期以计算定期收益,使成本需要与收入配比;又由于企业在某一较短时期,各项资产和权益的变动与现金的收入和支出是不相吻合的,导致了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基础,即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而企业在持续经营假设下,需要采取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考虑应计和递延费用,以精确计量利润。

三、不足

上述四项会计假设的观念早在19世纪就已经形成,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又不断丰富了它们的内涵,或者证明了它们的局限性。并且有的假设其局限性是自身造成的,如会计分期假设,因为会计期是人为划分的,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使会计信息有明显的估计性和不确定性。

会计主体假设一般指企业本身,随着集团公司的出现,母公司和子公司各为独立法人,为了合并编制财务报表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会计主体假设发展为合并个体,再扩展又可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政府的国民帐户核算体系。而今信息时代造就的网上公司更突破了会计主体原有的空间范围,因为网上公司属于虚拟公司,并以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为其主要资产,会计主体假设由此扩展为企业实主体和虚主体,并引出虚主体如何建立会计程序,提供会计信息的新课题。

现行的持续经营假设其运用一直是不充分的。20世纪初,迪克西就指出资产按持续经营假设估价时,对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不严加区分会引起原则性错误,流动资产应按可变现净值计价;后来,哈特菲尔德也对持续经营进行了全面剖析,得出:如果持续经营是资产估价的关键,由于固定资产不是为销售而购进,其售价是不相关的,可以按历史成本计价;存货的存在是为了销售,则应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其售价;1981年佩顿更发展了持续经营的含义,主张按资产的市价而不是成本记录。总之,理论上的持续经营假设仅仅排斥了清算价格,要求按使用目的对资产计价,即对固定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对流动资产按变现净值计价。而现行的持续经营假设强调对所有的资产按历史成本计价,这种观念的形成有其历史原因。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国家通货膨胀已很明显,稳健主义阻止了对流动资产按变现净值计价的做法,那时开始占支配地位的收益实现原则又为历史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任何较高的计价会产生未实现的收益。最后,政府的所得税法等强化了保守的资产计价观点,使得持续经营假设被不完整地运用于会计实务中。

而过去被持续经营排斥的清算前提,在今天则被频频运用。一浪又一浪地公司合并、重组,使任何环境下的企业必须具有资产迅速变现的能力,才能迅速改变其产品和业务经营,不仅流动资产应按变现价值反映,固定资产变现价值也决非不相关的。尤其是20世纪后期以来,全球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电子商务产生了网上虚拟公司,由于知识以思维的速度更新、扩散,网上公司的经营活动面临着空前的风险,并呈现短暂性,而不是永久经营。因此,以持续经营为假设的传统会计的主流地位渐渐受到了以非持续经营为假设的清算会计的挑战。

货币计量假设引起的争议最大。首先,以货币计量不能表现诸如企业员工素质、产品质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等信息,使会计信息局限于货币性和定量性的。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里,知识和企业员工越来越成为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因此早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人力资源会计,不过必须指出的是,虽然人力资源会计将会计信息扩大到定性的信息,但它是以人力资产的成本可以和实物资产一样用货币计量为假设的。事实上,电子货币的出现强化了货币计量这一假设,会计信息本质就是数字化的货币性信息;其次,由于20世纪初通货膨胀的出现,特别是二战后,持续的通货膨胀遍及全球,动摇了作为历史成本前提的“币值稳定”假设。因为会计报表上以现时价格计量收入,却以历史成本计量费用,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则不能正确地计量收益,由此产生了物价变动会计和现时成本会计。它们与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之争在于币值变动引起资产价值的变动是否会产生收益,历史成本会计的维护者如利特尔顿认为物价变动自身是不能产生收益的。而且近十年来,西方国家的物价上涨指数普遍回落到50%以下,已可不必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同时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各国放松了对利率、汇率的管制后,面对随时变动的货币市场,企业采用衍生金融工具,如远期、期货、期权等回避货币变动的风险,这使币值稳定的假设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新晨

四、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会计假设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它们本身是会计人员在有限的事实和观察的基础上作出的判断,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会计假设也需要不断修正。在通货膨胀时代,对币值稳定假设的否定产生了物价变动会计或现时成本会计;在信息时代,会计主体假设的外延被扩展。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用所有企业,对清算会计的运用渐增。当货币计量假设不足以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人力资源会计应运而生。衍生金融工具显示人们为保持币值稳定而作出的努力。

篇(6)

    本文着重探讨财务会计基本假设或会计基础概念(以下简称假设或概念)及其变迁。假设构成财务会计与报告的基础。假设表明财务会计(会计核算)的环境特征。经济环境总是在不断变化着。财务会计与报告,它的规范体系及其基础也会随之变动。长期以来,财务会计、财务报告以及用来规范它们的准则与制度,不论在哪一个层次上,都已经发生并仍在继续变革与创新。但是,假设则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会计理论明显地落后于会计实务。如今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同过去工业社会具有重大差别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为财务会计提供了以高科技和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环境。新经济出现之后,财务会计的使用者必然对财务报告应予披露的信息提出新的要求。会计的理论工作者不可避免地要求重新审视构成财务会计及其规范的基本概念———财务会计基本假设。财务会计理论正面临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我认为,我们的因应之道,就是要探讨关于假设的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流行已久的假设,其数量与内容是否应作必要的更新与补充?第二,在新经济条件下,有哪些假设需要作新的解释?

    一、对国际公认的四个基本假设———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时间分期假设和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假设的考察

    关于主体假设

    通常都认为,主体假设是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基石(Paton&Littleton,1940;Paton,1922),今后也还可以这样看。财务会计本是立足主体,面向市场,提供该主体关于财务状况、财务业绩和现金流量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在财务会计的这些基本特征中,立足主体是前提。所以,主体成为第一个假设。主体假设的主要作用在于:主体规定了财务会计所应处理的交易、事项的空间范围,从而规定了财务报告的内容与边界,即为谁报告、报告谁的经营、财务活动。根据主体假设,通过信息的提供,把企业同市场区分开来。主体假设表明,财务会计与报告的边界是企业,而不是市场,在本质上,它只直接提供某个特定企业的微观经济信息。至于宏观决策若使用会计信息则需要再加工改制。换言之,主要承认主体假设,就难以肯定离开会计主体的宏观会计的存在。

    主体假设的性质虽有上述限制,但这个假设的内容还是发展的,我们需要通过企业的概念与形式来考察它的变化。

    在漫长的工业社会中,企业历经独资、合伙和公司等组织形式的变迁。会计的发展甚至比这一历史还长。但主体假设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基本假设,财务会计的形成则是在股份有限公司即现代企业出现之后。主体假设的另一个作用是必须把企业同它的所有者在经济上、财务上严格地分开。显然,经济和财务分开的前提是企业的经营与所有权的分离。因此在股份有限公司中,作为财务会计,尤其是财务报告的前提的主体假设,其重要性才凸现出来。有了主体假设,企业向市场传递的财务信息,将严格以各该企业(主体)为边界,既不应涉及其他主体的财产和产权,也不应涉及所有者个人的财产和产权。这是保证财务报告正确性的最基本的条件。

    在工业社会中,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企业(公司)都拥有大量的有形资产,能够长期持续经营,因而可以观察到企业的存在。这样的企业可称为“现实的企业或主体”(actualfirmsorentities),其特点是:易于识别且相对稳定。今天,新经济已初现端倪,在新经济下,由于人力资源和知识基础对财富与经济创造的贡献越来越大,无形资产将逐步取代有形资产而成为今后的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当前竞争、技术和全球化正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互联网则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向前发展。知识经济与网络经济的汇合促成了企业结构的空前变化。某些所谓企业或一连串企业或称主体串(clustersofentities),它们未来完成某种产品或作业的生产,将把全国甚至全世界某一些生产者、经营者、供应商、销售商通过互联网联结在一起,分工协作,共同分担利润和风险。一旦任务完成,该企业或企业串也就解散了,于是再捕捉其他机遇、资本、技术与人才,进行新的组合与分工,新的企业又诞生了,如此,再生再灭,这些虚拟的企业投资不多,创办和停业都比较容易,它们能快速地创造无比巨大的财富,从而不断地推动人们走向富裕的道路,其结果是在全球涌现大量的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这就是StevenM.H.Wallman为我们描述的,今后可能大量出现的所谓“虚拟企业”(virtualfirms)或所谓主体串(Wallman,1996)。因此现实主体与虚拟主体同时并存,将是新经济时代赋予主体假设的新含义。由于虚拟主体不易观察和区分主体的边界,必将给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来新的问题。

    关于持续经营和时间分期假设

    这两个假设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如果说主体假设是起由于企业作为独立法人的出现,并且是在现代企业两权分离的条件下才显示其重要性,那么,持续经营和时间分期假设却不是由环境所决定,在承认企业为一个独立的核算与报告主体的前提下,尽管现实世界中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为了使会计有可能科学地处理该主体日常发生的交易与事项,并定期报告主体的经济、财务信息,假定主体有可能持续经营(除非有反证)并定期从其持续经营的长河中,截取一个“时间段”总结其在特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描述其在特定时日的财务图像,是完全必要的(Moonitz,1961)。

    持续经营假设和时间分期假设都是对一个会计主体经营时间长度的描述。会计主体的特征也决定了这两个假设的内涵。

    从持续经营假设看,对于现实主体和虚拟主体,应当做出不同的解释。每一个现实主体,由于它相对稳定,在缺乏反证的情况下,可以承认它是持续经营的。但即使现实的主体,在全球化和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中,改组、兼并也是常有的事。有时,整个企业在持续经营,而出于战略或经营下去可能不利的考虑,关闭、合并或增设该企业所属的某些分部(包括地区分部和业务分部),这也会导致企业整体持续经营与某些分部不再持续经营现象的存在。虚拟主体则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况。这种企业(企业串)的特点就是经营期限短暂多变,持续经营假设基本上不适用于此类企业。因此,我们面临的企业将是持续经营与非持续经营、企业持续经营与分部终止经营同时并存的复杂局面。

    从时间分期假设看,由于它同持续经营假设密切联系着,凡是持续经营的现实主体,就需要进行时间分期,而不适用持续经营的虚拟主体,时间分期也可能不再适用。

    时间分期是为了定期提供财务报告。当前,经济瞬息万变,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迫切要求不断提高报告的及时性。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为在网上适时的财务信息提供了可能。但这并不等于说使用者已不需要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了。AICPA的ReportofJenkinsCommittee的调查研究证明了这一点(AICPA,1994)。

篇(7)

企业价值评估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并购、股权转让、企业改制等经济活动时刻在大量发生,各经济活动主体对企业价值评估的需求呈迅速上升之势。从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业的发展看,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产生于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国有资产管理需要,虽然理论界与实务界不断进行探索,但由于理论研究的滞后、评估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以及市场环境的制约,企业价值评估在实践中尚面临评估方法不科学、评估参数不合理、评估程序不规范等诸多问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鉴于此,2004年12月30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在借鉴国际评估理论和评估经验基础之上,了《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从评估要求、评估方法和评估披露等方面对企业价值评估活动进行了规范。三年多来的实践结果表明,《指导意见》的颁布与实施对提升我国评估行业的服务水平,加快国内企业价值评估与国际接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仍然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制约着评估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对当前一些比较突出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一、非股份制企业的价值评估

(一)企业类型与企业价值评估

从组织形式看,我国企业分为股份制企业、合伙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根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截至2007年12月底,全国股份制企业所占比重为42.72%,合伙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等非股份制企业所占比重则高达57.28%。

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重点是股份制企业的价值评估问题,而对于数量众多、影响广泛的合伙制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的价值该如何评估则极少涉及。《指导意见》第二十条指出:“本指导意见所称企业价值评估,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对评估基准日特定目的下企业整体价值、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或部分权益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专业意见的行为和过程。”由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编著的《讲解》(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讲解》)对该条款的解释为:“企业价值可以进一步分为企业的整体价值,即股东全部权益价值和付息债务的价值之和,股东全部权益价值和部分权益价值。”很显然,《指导意见》针对的是股份制企业价值如何评估以及股份制企业价值评估如何规范等问题,合伙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则被排除在外。

(二)非股份制企业与股份制企业的差异

毫无疑问,作为微观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合伙制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同样具有价值,但由于股份制企业与非股份制企业在企业组织形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企业价值评估也必然有所不同。导致股份制企业和非股份制企业价值评估差异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权益投资人以及债权人承担的风险存在差异。股份制企业的股东以其投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而非股份制企业中,权益投资人承担无限责任,相对应的是股份制企业的债权人承担的风险要高于非股份制企业债权人的风险。

2、权益转让限制(流动性)的差异。从法律的角度看,对于股份制企业中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出资或者部分出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其出资时,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只要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股份转让即可。而在合伙制企业中,合伙人向企业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企业财产份额的,须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合伙人有优先受让的权利。在个人独资企业中,投资人可以依法转让其权利。从权益转让的市场条件看,股权交易市场发育得比较成熟,为股权提供了较好的流动性;而非股份制企业的权益转让市场无论是从规模还是市场的活跃程度都要比股权交易市场差很多。

3、企业所有者在企业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存在很大差异。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是股份制企业的普遍现象,股东仅仅是企业的最终所有者,经营权往往由非股东行使,因此,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股东所起的作用相对比较有限。而在非股份制企业中,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合一,企业所有者在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由于与股份制企业相比存在上述三个方面的明显差异,从而导致非股份制企业价值评估有别于股份制企业价值评估,这种差异并非表现在评估方法上,而是表现在具体的评估要素确定上:首先,根据风险收益平衡理论,资产的风险越大其预期收益越高,因此,非股份制企业的权益投资将需要获得更高的风险报酬,与此相对应,必须赋予折现率更高的风险溢价;其次,在预测非股份制企业的未来收益时,应充分考虑所有者的人力资本所起的作用。如采用成本法评估非股份制企业的价值,则需要将所有者的人力资本作为企业整体资产的有机组成部分,评估其价值后加入到评估值当中;最后,因非股份制企业的权益流动性较差,在评估值最终调整时,需要给予较大幅度的折价。

二、成本法的独立使用

(一)我国企业价值评估主流方法的变迁

与国外成熟市场中收益法、市场法在企业价值评估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不同的是,自从我国开展企业价值评估活动以来,成本法在相当长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而收益法、市场法仅仅处于从属地位。虽然早在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中规定,资产评估可以采用收益现值法、现行市价法、重置成本法等方法,但长期以来,由于受评估主体素质及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的限制,评估机构、管理部门和委托方、使用方都习惯于运用成本法评估企业价值,成本法成为企业价值评估的主流方法。1996年,由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的《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试行)》颁布实施后,实务界逐渐形成企业价值评估的一种普遍模式,即以成本加和法为主对企业整体价值进行评估,采用收益法对成本法评估结果加以辅助验证。

2004年12月颁布的《指导意见》使这种局面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第二十三条指出“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企业价值评估业务,应当根据评估对象、价值类型、资料收集情况等相关条件,分析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三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的适用性,恰当选择一种或多种资产评估基本方法”,同时,第三十四条规定“以持续经营为前提对企业进行评估时,成本法一般不应当作为唯一使用的评估方法。”上述规定体现了与国际评估实践接轨的指导思想,强调了收益法和市场法是企业价值评估最为适用的方法。自此以后,收益法在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逐渐被广泛应用,成本法的垄断地位逐渐被颠覆,且成本法丧失了独立评估持续经营企业价值的权利。

(二)对否定成本法独立使用的商榷

成本法的评估思路是通过分别估测构成企业的所有资产价值加和后扣除负债价值的企业价值。这种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无法把握一个持续经营企业的价值整体性,忽视企业组织化资本(organizational capital)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评估结果得到认可的程度较低,因此,在国际上不作为一种主流评估方法使用。但如果像《指导意见》中规定的那样,对持续经营企业彻底否认成本法的独立使用则值得商榷,对于某些条件下的持续经营企业,独立应用成本法评估其企业价值有着充分的理论基础。

根据托宾q理论,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信息充分,不存在交易成本,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某一行业,企业中也不存在能够带来超额收益的专利、专有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此时,托宾q值等于1,即企业市场价值等于重置成本(成本法评估的企业价值)。如果托宾q值不等于1,则套利活动将使企业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趋于一致。虽然信息充分、不存在交易成本的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几乎不存在,但还是有一些企业所处的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在这种市场上,企业数量众多,企业中几乎不存在有碍市场竞争的无形资产,因而,企业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相差无几。也就是说,成本法的最大缺陷在于容易忽视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如果企业没有无形资产或者无形资产的价值微乎其微,此时,应用成本法可以比较准确地评估出企业的价值。

另外,由于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过程中,企业经历市场洗礼较少,与西方成熟市场国家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寿命普遍比较短,这就增加了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的困难(从本质上看,市场法的基础是收益法和成本法,故在此不列入讨论范围),加之,参数选择缺乏客观、科学的标准,评估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等,目前普遍推行收益法,所得评估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出现的偏差可能也比较大。因此,目前还不宜彻底否定成本法的独立使用。

三、持续经营企业价值评估中的价值类型选择

企业价值评估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是为产权变动和产权交易提供交换价值意见。不同的价值类型对应着不同的评估值,企业价值评估人员有责任为委托方发现最大化的企业价值,不应机械地选择评估价值类型。结合到企业价值评估实践,对于处于持续经营中的企业,评估人员往往简单地运用持续经营假设,选择持续经营价值来进行企业价值的评估,但持续经营价值未必一定大于非持续经营价值,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非持续经营价值(清算价值)甚至高于持续经营价值,因此,如果相关权益人有权启动被评估企业清算程序,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根据委托,分析评估对象在清算前提下价值大于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价值的可能性。那么,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企业的非持续经营价值可能高于持续经营价值呢?

以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为例,根据剩余收益模型有:

式中:V表示股东全部权益价值;B表示股东权益的账面价值;yi表示i期的收益;Ri表示i期的净资产收益率;r表示折现率。

上式表明,股东全部权益价值是在账面价值的基础上加上未来剩余收益(收益扣除资本成本)的现值。如果公司的盈利能力强,净资产收益率高于折现率,则未来剩余收益的现值大于0,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要高于账面价值;相反,如果净资产收益率低于折现率,则未来剩余收益的现值小于0,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低于账面价值。

假设账面价值与清算价值相等,对于持续经营企业,未来净资产收益率与折现率相比,若净资产收益率小于折现率,那么,该企业的持续经营价值将小于清算价值。更加极端的情况是,对于一个连年亏损且将来难以改善的企业而言,持续经营的结果只能是负债累累、破产清算,其持续经营价值为0,甚至为负数(非股份制企业),而清算价值则可能远大于0,此时,价值类型选择清算价值所得的评估值将较高。

四、收益法中折现率参数的确定

(一)折现率对企业价值评估准确性的影响

折现率是运用收益法评估企业价值的一个重要参数,评估值对该参数具有非常大的敏感性,若以Gor-don模型计算企业价值,设E为预期的下一年度收益额(股息、股权自由现金流等),r为与预期收益流相对应的折现率,g为未来收益的永续增长率,企业价值y为:

由于,g≥l,r>g,故有P≤-1。当g=0时,s=-1,当gr时,s-∞,由此表明,若折现率偏差1%,所得到的评估值至少偏差1%,企业收益增长速度越快,折现率偏差所导致的企业评估值偏差越大。正因为企业价值评估值的准确性对折现率高度敏感,所以科学确定折现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折现率由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报酬率构成,其中,无风险收益率是不存在违约风险以及不存在再投资收益不确定性资产的收益率;风险报酬率是风险资产收益率超过无风险收益率的部分。很显然,折现率的准确性取决于无风险收益率和风险报酬率的准确性。

(二)无风险收益率的确定

根据无风险收益率的内涵,在国际评估实践中,无风险收益率一般取短期国债或长期国债的收益率。而在我国多年来的评估实践中,由于《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试行)》中规定:“折现率可以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为基础,再加上3%—5%的风险报酬率。除有确凿证据表明具有高收益水平或高风险外,折现率一般不高于15%。”因此,注册资产评估师在采用收益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无风险收益率的取值一般为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这种确定无风险收益率的方法存在着非常明显的问题:一方面,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包含了风险因素,是行业内所有企业经过风险经营后获得的报酬,它不符合无风险收益率选取的标准;另一方面,无风险收益率应该是任何投资者均可以获得的无差别报酬,如果以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则无风险收益率的获得被限制在不同的行业内,且不同行业的投资者获得的无风险收益率可能存在很大差异。

《指导意见》对无风险收益率的确定进行了完善,第二十九条规定:“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综合考虑评估基准目的利率水平、市场投资回报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等资本市场相关信息和被评估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定风险等因素,合理确定资本化率或折现率。”,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不再作为无风险收益率的取值依据,然而,在评估实践中,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评估人员仍然以行业平均资金利润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据此所得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就值得怀疑。

关于无风险收益率的确定,《指导意见讲解》建议取评估基准日中长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无风险收益率是与收益流期间相匹配的无风险收益率,而评估基准日中长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仅仅是评估基准日的无风险收益率,并未涵盖整个收益流期间。由此造成的结果是,评估基准日相隔不久,无风险收益率可能相差很大。比如,2004年2月发行的5年期国债利率为4.42%,而2005年10月发行的5年期国债利率仅为2.14%,不到前者的一半。

国际上确定无风险收益率的通行做法是,将足够长时期(一般是数十年)的短期国债或长期国债的利率加以平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故无风险收益率不会因评估基准日的不同而出现差异。与西方国家相比,虽然我国的国债发行历史比较短,国债的市场化交易起步比较晚,但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以来,也有20多年的数据可以利用,运用20多年甚至更短时期的国债利率信息计算所得的无风险收益率,其准确性和科学性显然要强于运用评估基准日中长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

(三)风险报酬率的确定

对于风险报酬率的确定,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一般是基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将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风险价格)与B系数(风险数量)相乘得风险报酬率,这也是西方评估界普遍采用的方法。问题是,CAPM建立在投资者理性、资本市场有效的假设前提之上,这些假设前提在西方成熟市场上基本能得到满足,并得到大量实证研究验证。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历史非常短暂,市场体系与有效市场的要求相去甚远,CAPM在中国缺乏运用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中国的股票市场尚不具备对风险进行定价的功能。很显然,如果无视中国股票市场非有效这一基本事实,机械地套用CAPM,则所得的风险报酬率必然会出现偏差。

上述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解决:

1、如果运用CAPM计算风险报酬率,则要合理选择股票市场的风险溢价,包括风险溢价的时间段以及风险溢价的大小,并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非有效性,对最终的计算结果进行适当调整。

2、运用风险累加法而非CAPM计算风险报酬率,即从实体经济领域着手,将企业持续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行业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予以量化并累加得风险报酬率。

篇(8)

一、引言

会计假设(accounting postulates)又称会计假定(accounting assumptions)①。1922年,佩顿在其著作《会计理论》中最先提出会计假设的概念:“现代会计不但需要在许多场合运用估计和判断,而且整个结构是建立在一系列的一般假设的基础上,换句话说,要有一些基本前提和假定支持会计人员对价值、成本、收益等作出特定结论。否则,这些结论将难以成立。”②并在此书中提出了7项会计假设。在这以后,1961年,莫里斯・穆尼茨完成了第1号会计研究文集《会计的基本假设》(ARS NO.1),其中提出3类14条基本假设。虽然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同,但是,认为财务会计必须受到4条基本假设的约束,则是比较普遍的。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货币单位、会计期间(会计分期)。其中,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③。而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③。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会计分期是建立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之上的,是对持续经营进行的人为“等分”。葛家澍、林志军(2005)也认为“由于持续经营假设已把会计主体当作一个长期存在的经营单位看待,而信息使用者为了短期决策却经常需要有关一个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种种信息。考虑到信息使用者的这种客观需要,必须提出会计期间即会计分期的假设。”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的关系是否真的如此?葛家澍、杜兴强(2009)认为“这一点是‘后此谬论’”。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脉络、逻辑关系及知识经济环境下的新证据三个方面来重新思考会计分期与持续经营之间的关系。

二、从历史发展脉络的重新思考

会计的历史源远流长,按照郭道扬教授(1998)的研究,“它的历史起点可以追溯到人类的史前时期”。然而,古代会计技术相对简陋,与现在的会计理论和体系相差甚远,所以,一般认为,西方国家的现代会计起源于中世纪的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以伴随当时的商业贸易活动而诞生的复式簿记为标志。因此,起源于14世纪左右的复式簿记就成为研究会计思想发展的适宜起点。而1908年斯普拉格(Sprague)出版了《账户原理》,因此在会计理论发展史上享有开创者的盛誉(葛家澍、杜兴强,2009)。

我们从会计的发展脉络中截取14世纪到1908年这一时期来看会计分期与持续经营之间的关系。中世纪的意大利城市贸易的兴起,为会计的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这一时期在组织形式上,以合伙企业为主。贸易兴起的开始阶段,属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大部分组织属于暂时合伙,即合伙人为了某次海上投机活动(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而组织在一起。经过海上冒险返回,并且根据记录的报告分享收益后,如果没有更好的投机机会,该暂时合伙组织就解散。随着贸易的不断发展,财富逐渐积累于意大利城市,取而代之的是所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合伙形式。这样使得漫长的海运风险可以分担,使得资本家的财务和青年商人的胆略相结合④。这种合伙方式的特点就是长期专门从事海上贸易活动,并于每次返航时向其合伙人报告收益情况,使得合伙人计算其实际拥有的财富量。从上述可以看出,暂时合伙组织形式显然不符合持续经营的条件,但是会计的分期核算(即返航时核算)已经出现了,当然,这里的会计分期并不是人为“等分”,而是按每次航海结束的时间核算。核算期具有不确定性,可能是一年,但大部分情况下不是。长期合伙组织形式具备了一些持续经营的特点(当时的合伙一般都约定合伙期限),但是会计核算分期仍然不是按照人为的“等分”来进行。

此外,根据记载⑤,威尼斯的簿记在15世纪以前,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中,巴尔巴戈里家族的账簿最具有代表性(1443―1482)。该账簿在结账的基础上,在1482年编成了试算表(即余额账户),并且进行了不定期的年度利润计算。也从不同侧面说明了会计分期不是对持续经营的人为“等分”。会计理论发展到17至18世纪,这一时期的一个重大发现是:“实行在每年年终而不是在每次短期合伙终了来结算损益。……这一发展主要是这一事实的结果,即单独的一次交易或短期的合伙已日见其少,而更多的企业则是以长期持续经营、制造和买卖业务为目的而组织的”⑥。可见,会计分期出现在持续经营之前,并且会计分期不是对持续经营的人为“等分”。

三、从逻辑关系的重新思考

从持续经营假设的产生来看,“企业持续性的概念在股份有限公司产生以前就出现于合伙和股份公司的组织形式中”,“但是,股份有限公司为无限期的资本投资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⑥。这一假设产生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推导出其他的会计概念。首先,企业持续经营假设带来了资本保值的需要,以及确定收益中计提折旧的需要。一个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收益来用资本当作股利支付给股东,而要无限期的保持其寿命是不可能的,正如早期美国和英国铁道业所做的那样。所以就要求企业区分资本和收益,固定资产的价值才有必要分期的、逐步的计入成本,从而导致了折旧的概念和会计处理。其次,持续经营假设要求资产的计价不应考虑清算。由于清算价值不适合于持续经营条件下的资产的计价,所以历史成本就成为普遍认可的计价基础。

另一方面,会计分期假设产生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对持续经营进行人为“等分”。由于存在着会计分期的假设,为了分清各个期间的经营成果和经营责任,在会计产生了“应计”、“递延”、“分配”和“摊销”等特殊的程序,来处理一些应付费用和应付收入、预收项目、预付费用以及折旧和摊销项目等。也就是说,会计分期是权责发生制的基础,而权责发生制又是现在财务报表体系的基础(当然现金流量表是按照收付实现制来编制)。可见,从逻辑关系上讲,会计分期和持续经营分别推导出不同的会计概念,从逻辑关系上属于平行关系,并不是从属关系,把会计分期当成持续经营的人为“等分”有“后此谬误”之嫌。

四、知识经济环境下的新证据

一方面,随着全球化和竞争的不断加剧,经营风险日益加大,企业随时都有被并购、清算、终止的可能。据统计,美国高技术企业技术项目成功率只有10%―20%,某些高技术项目成功率甚至在3%以下,而这些项目的开支费用一般数目巨大。如此高的风险率,企业面临倒闭、清算的威胁可想而知,持续经营假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无论如何,企业的资本资产仍要定期计价,收入利润也要定期核算,以保证资本保值和股利发放,而且经营者和外部各利益相关者也需要及时了解企业的信息,因而,会计分期依然存在。而那些认为会计分期依赖于持续经营,是持续经营的附带假设的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另一方面,新经济已初现端倪,在新经济下,由于人力资源和知识基础对财富与经济创造的贡献越来越大,无形资产将逐步取代有形资产而成为今后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当前竞争、技术和全球化正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互联网则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向前发展。知识经济与网络经济的汇合促成了企业结构的空前变化。某些所谓企业或一连串企业或称主体串(clusters of entities),它们未来完成某种产品或作业的生产,将把全国甚至全世界某一些生产者、经营者、供应商、销售商通过互联网联结在一起,分工协作,共同分担利润和风险。一旦任务完成,该企业或企业串也就解散了,于是再捕捉其他机遇、资本、技术与人才,进行新的组合与分工,新的企业又诞生了,这些虚拟的企业投资不多,创办和停业都比较容易,它们能快速地创造无比巨大的财富。这就是Steven M.H. Wallman为我们描述的,今后可能大量出现的所谓“虚拟企业”(virtual firms)或所谓主体串(Wallman,1996)⑦。虚拟企业的出现不仅对会计主体假设提出了挑战,也加大了人们对持续经营假设的质疑。而虚拟企业却完全可以以其目标活动为核算期间,来核算资本资产的投入运用和收益分配,为各个投资合作团体提供必要的信息,即会计分期假设仍然适用。

五、结论

包括教材在内的很多图书关于会计分期与持续经营假设的认识都存在一定的误区,他们认为会计分期是对持续经营的人为“等分”的观点,正如上述葛家澍、杜兴强(2009)所说,属于“后此谬误”,即如果我们仅仅认为因为一件事发生在另一件事之前,就想当然地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那么,我们就犯下了这里所说的后此谬误。之所以这么说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通过对历史脉络的重新思考,会计分期出现在持续经营之前,并不是持续分期出现以后对期间的人为“等分”。二是通过对两者逻辑关系的思考,两个假设分别推导出会计理论的不同内容,各自为会计理论服务,属于平行关系而不是附属关系。三是知识经济环境下出现的高风险以及虚拟企业,使一部分会计主体的持续经营受到挑战或者不存在持续经营的条件,但是会计分期依然存在。

【参考文献】

篇(9)

二、会计假设

1.会计主体假设

通常都认为,主体假设是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基石,今后也还可以这样看。财务会计本是立足主体,面向市场,提供该主体关于财务状况、财务业绩和现金流t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在财务会计的这些基本特征中,立足主体是前提。所以,主体成为第一个假设。主体假设的主要作用在于:主体规定了财务会计所应处理的交易、事项的空间范围,从而规定了财务报告的内容与边界,即为谁报告、报告谁的经营、财务活动。根据主体假设,通过信息的提供,把企业同市场区分开来。主体假设表明,财务会计与报告的边界是企业,而不是市场,在本质上,它只直接提供某个特定企业的微观经济信息。至于宏观决策若使用会计信息则需要再加工改制。换言之,主要承认主体假设,就难以肯定离开会计主体的宏观会计的存在。在工业社会中,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企业(公司)都拥有大最的有形资产,能够长期持续经营,因而可以观察到企业的存在。这样的企业可称为“现实的企业或主体”,其特点是:易于识别且相对稳定。今天,新经济已初现端倪,在新经济下,由于人力资源和知识基础对财富与经济创造的贡献越来越大,无形资产将逐步取代有形资产而成为今后的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源,当前竞争、技术和全球化正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互联网则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向前发展。知识经济与网络经济的汇合促成了企业结构的空前变化。某些所谓企业或一连串企业或称主体串,它们未来完成某种产品或作业的生产,将把全国甚至全世界某一些生产者、经营者、供应商、销售商通过互联网联结在一起,分工协作,共同分担利润和风险。一旦任务完成,该企业或企业串也就解散了,于是再捕捉其他机遇、资本、技术与人才,进行新的组合与分工,新的企业又诞生了,如此,再生再灭,这些虚拟的企业投资不多,创办和停业都比较容易,它们能快速地创造无比巨大的财富,从而不断地推动人们走向富裕的道路,其结果是在全球涌现大量的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这就是StevenM.H.Wall~为我们描述的,今后可能大量出现的所谓“虚拟企业”(V讯ualfirms)或所谓主体串(Wallman,1996)。因此现实主体与虚拟主体同时并存,将是新经济时代赋予主体假设的新含义。由于虚拟主体不易观察和区分主体的边界,必将给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来新的问题。在信息社会中出现的虚拟企业,它以市场机会为存在的契机,以网络为纽带,各个相互独立的企业组成临时同盟,随机会消失而解散,具有极大的虚拟性,会计主体范围模糊,难以确认。但是如果没有会计主体假设,特定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和进行的经济业务就失去了基础,会计记录对象和报表所涉及范围也失去依赖的主体,人们将无法理解会计报表的意义,更无法利用会计报表去管理、控制经济活动。因此,会计主体假设是必要的。实际上,我们可以将会计主体看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样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网络公司“虚”的会计主体:网络上各独立法人企业组成的临时联盟体。我们的会计就是为这样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服务的,是一个存在于网络上的组织。因此,我们用相对会计主体假设替代传统会计实体假设,这一假设的功能仍然是使各经济单位明确其处理各种经济活动的范围和所持的基本立场,从而正确地进行会计资料的同常记录、汇总、结算和报告。

2.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

这两个假设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如果说主体假设是起由于企业作为独立法人的出现,并且是在现代企业两权分离的条件下才显示其重要性,那么,持续经营和时间分期假设却不是由环境所决定,在承认企业为一个独立的核算与报告主体的前提下,尽管现实世界中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为了使会计有可能科学地处理该主体同常发生的交易与事项,并定期报告主体的经济、财务信息,假定主体有可能持续经营(除非有反证)并定期从其持续经营的长河中,截取一个“时间段”总结其在特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描述其在特定时同的财务图像,是完全必要的(Moonits,1961)。持续经营假设和时间分期假设都是对一个会计主体经营时间长度的描述。会计主体的特征也决定了这两个假设的内涵。从持续经营假设看,对于现实主体和虚拟主体,应当做出不同的解释。每一个现实主体,由于它相对稳定,在缺乏反证的情况下,可以承认它是持续经营的。但即使现实的主体,在全球化和竞争不断加剧的环境中,改组、兼并也是常有的事。有时,整个企业在持续经营,而出于战略或经营下去可能不利的考虑,关闭、合并或增设该企业所属的某些分部(包括地区分部和业务分部),这也会导致企业整体持续经营与某些分部不再持续经营现象的存在。虚拟主体则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况。这种企业(企业串)的特点就是经营期限短暂多变,持续经营假设基本上不适用于此类企业。因此,我们面临的企业将是持续经营与非持续经营、企业持续经营与分部终止经营同时并存的复杂局面。从时间分期假设看,由于它同持续经营假设密切联系着,凡是持续经营的现实主体,就需要进行时间分期,而不适用持续经营的虚拟主体,时间分期也可能不再适用。时间分期是为了定期提供财务报告。当前,经济瞬息万变,财务报告的使用者迫切要求不断提高报告的及时性。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为在网上适时的财务信息提供了可能。但这并不等于说使用者已不需要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了。AICPA的ReportofJenkinsCommittee的调查研究证明了这一点(AICPA,1994)。因此,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按会计分期定期提供分类、汇总的财务信息与通过互联网实时各种财务信息将同时并存。

3.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是价值唯一可以表现的、能够量化的形式。“商品并不是由于有了货币才可以通约。恰恰相反。因为一切商品作为价值都是物化的人类劳动,它们本身就可以通约,所以它们能用一个共同的特殊商品来计量自己的价值,这样,这个特殊的商品就成为他们共同的价值尺度或货币。”(马克思,1867)。会计要反映价值的形成、耗费、收回及其循环周转,非依赖货币计量不可。为什么称它为主要计量单位,而不是惟一计量单位呢?因为在财务报表的量化表述中,货币不应是惟一的计量单位,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所以它是主要计量单位,但其他财务报告以及报表附注都还需要披露其他不能用货币量化的信息。这些信急对使用者特别是对投资人的决策非常相关。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已发展成为电子货币。货币出现了无纸化趋势,加上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这些对虚拟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又无法用货币计量,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上予以披露。例如,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人力资源就非常重要,一批高素质的专家、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可能对企业财富、价值和盈利的创造贡献最大。对这些资源的披露,就要按专家、工程师的职称、专业水平(和熟练程度)以及他们的创造发明等特殊的标志为量度。又如看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不仅要预测其盈利水平、未来的现金净流量,而且要观察它的产品品牌、职工的服务念度、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未来经营的风险程度等等。后几种信息也不是能够用货币来计量的。为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发展非货币计量单位,以使这些变动因素的计量变成可比性强和易于分析的因素,以满足利害关系人对这些非经济性信息的需求。因此,这个假设应当更明确地表述为:货币与非货币度量并用,以货币度量为主。

三、会计平衡公式

篇(10)

中图分类号:[DF4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森林可持续经营已从林业界走向社会,并取得了社会各界的共识。木材采伐是森林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森林可持续经营涉及到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和森林生产力与可再生能力。局部森林的采伐,使得森林生态系统的局部功能消失,系统可再生能力(林木更新能力)的强弱将影响森林的可持续性。

合理的木材采伐技术将使得木材采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在森林采伐研究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集材工序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相继研究出对环境破坏较小的新型集材设备。例如,在湿地使用加宽轮胎和履带式拖拉机,减轻对土壤的压实,使用捆木索和抓钩集材,减少压实面积;使用索道集材和其它空中集材方式,将与林地接触面积减小到最低程度,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保证,促进了林业的经济发展。

1木材采伐作业在林业可持续经营中的作用

木材采伐是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森林经营活动。木材采伐业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林业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森林和采伐业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1.1提出区域资源利用模式

木材采伐前有必要根据区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途径与技术体系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区域资源平衡表和资源流动的时空动态模型,来研究和评价木材采伐作业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将木材采伐限制在森林可持续生产的能力之内,据此提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区域资源利用模式,包括森林工程、木材采伐技术模式。例如:寻求最小的道路、楞场、集材道面积和最佳的修建时间,以减少土壤期及水土流失;限制采伐机械设备、集材车辆的最大重量,采用最佳的设备重量组合,以保证对森林土壤的干扰及压实为最小可承受水平。尽可能采用已被证明是可取的轻型悬空索道用于疏伐和主伐作业;以森林可持续经营为指导思想,根据林业分类经营原则,对不同类型的森林采取不同的木材采伐技术模式;在森林采伐作业设计时,事先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预留供野生动物栖息、迁移的森林廊道;考虑木材采伐后下一代森林的设计的相关问题等等。

1.2制定环境评价程序

按照林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和环境评价标准,研究基于作业水平上的木材采伐作业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影响的可接受水平,建立伐后环境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制定环境评价程序。

1.3建立计算机模拟模型

对森林的伐前、伐中、伐后进行计算机模拟,以伐后评估模型和指标体系指导、修正森林工程、木材采伐技术模式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区域资源利用模式,以达到合理规划,降低木材采伐作业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

2木材采伐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森林过量采伐以及采伐技术与环境的不和谐能够使地球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从可持续发展这一世界发展战略目标看,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森林的三大效益。上世纪末,人类社会开始对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观念进行反思和批判,力求寻找资源、环境、发展协调演化的最佳途径。要求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效益质量,扩大森林生态效益的受益区域,同时寻找基于环境友好型的木材采伐技术,并努力促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化方向演化。

3采伐方式

采伐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主产品的结构和等级,决定着产品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对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3.1现行采伐方式对市场经济严重不适应

①首先考虑的是完成全年计划,山上长什么就采回什么,至于新采回的木材能出什么产品,其销路如何,售价怎样,无从计划也没有计算过,与市场脱节;②在森林保护方面有简单机械化的趋向,本可对那些市场暂不需求的产品,以活立木的形式存在山上,等待市场需求和行情的变化,保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

3.2采用限树种、限径级的择伐作业方式

虽然可采的成片资源已经不多,但存量资源蓄积并不少,尤其是中龄林和近熟林采取大面积低强度择伐,能延长采伐年限,使资源危机得到缓解。这种采伐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应当注意:①对资源底数应了如指掌;②在森调时,应限树种、限径级地进行每木调查,对活立木进行造材设计;③按要求限树种、限径级地生产目的树木,必要时可采用牛马套子配合集材以保护幼树;④在费用结算方面,应以立方成本的方式承包给作业班组或工段。

4采伐综合技术

4.1造材规格的确定

造材是指将原条在横断面截成一定长度的原木。因此,相同的原条,造材规格有很多种类,但同样的原条采用不同的造材规格,其总价值是不相同的,木材价值随造材规格不同而变化。同长阶,木材价值随径阶增大而增加;同径阶,木材价值随长阶增大而增加。

造材规格由木材长度和小头径阶决定,木材材积也由长阶和径阶共同决定。径阶相同,长阶4米的原木材积不等于两根长阶2米的原木材积之和。因此,林木尖削度越大,造材长度越短,出材率越高,反之造材长度越长,出材率越低。林木尖削度越小,造材长度越长,出材率越高。但对于某一根原条来说,造材规格的长阶决定了径阶大小,决定材积的大小(出材率的高低)。因此,造材规格非常重要,它决定了出材量、木材销售价格以及木材价值总量。在遵守造材“三优三降低,即优先制特殊材,优质材和长材,降低次小径材、等外材的比重”和“三要三杜绝,即要按计划造材,杜绝按楞头制材;要量尺准确,杜绝超长短尺;要对线下锯,杜绝躲包让节”的原则条件下,必须根据原条的尖削状况和木材销售价格而造材。

4.2集材方式的确定

集材是指从伐木地点把原木或原条,伐倒木向装车场或集材场(山楞)汇集的作业,集材作业是森林采伐最繁重的工序。集材方式分机械集材(包括拖拉机、绞盘机、索道集材等),人力集材(包括人力板车、人力肩扛集材等),畜力集材和自然力集材(包括滑道、水力集材等)。每一种集材方式都有其特点及适应条件,必须全面考虑伐区的自然条件及经济技术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集材方式。

4.3集材道的设置。

集材道的设置是采伐作业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一项繁琐的工作。集材道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开展采伐工作是否顺利,也关系到集材成本的高低。因此,设置良好的集材道是非常必要的。设置集材道从坡度、沼泽地、石头地、雨水冲刷,已发生泥石流、集材成本、出材量等各方面分析,来确定一条坡度小、建设成本低、集材方式容易的集材道。

参考文献

[1]林涛.根据立地条件确定采伐方式的研究[J].林业建设,1996,(02)

[2]李国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采伐方式改革[J].中国林业企业,1998,(04)

[3]鄷考周.新创造的一种采伐方式:采育兼顾伐[J].林业实用技术,1958,(33)

上一篇: 小学生廉洁教育教案 下一篇: 房地产风险案例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