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的特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18 17:06:5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小学教育的特点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小学教育的特点

篇(1)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3-0037-03

在日本,道德通常被认为包含有两个方面的内涵:道德规范和道德心。道德规范指的是在一定社会或团体中全体成员应该遵守的、或者在特定情况下被认为应该遵守的规则及行动的方针。道德心则指的是对行为的好坏进行区分的判断力、遵从道德规范行事的意愿和能力等。道德规范不是命令的体系,而是禁止的体系。它不是某一个人独自参与制订的,而是社会外部通过约定俗成或集体共同制订等途径得来的。而且,道德既具有通过强制力使它得到实现的义务性,也具有如果遵守它便能从社会中得到好结果的利益性。

日本人的传统道德观因为受到中国儒教思想尤其是《论语》的巨大影响,“忠”、“孝”、“仁”、“义”、“人情”等中国人熟识的传统道德观是构成日本的传统道德观的基础,过去日本天皇也把德治视为统治社会的目标,武家时代的武人更是把“尊上导下”、“忠君孝亲”等儒教道德视为根本,把“努力、忍耐”等修身行为看作美德。但自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学习西方文明,实行“文明开化”,引进西方价值观,日本人的道德观也为之大变。在传统的忠、孝、仁、义、人情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有关生命、健康、人性、民主、自由等的内容。在日本人眼里,道德规范既与礼仪礼节或禁忌等习俗有关,有些还形式化成了具体的仪式庆典等。

与中国一样,日本是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道德教化的国家。过去的日本,贵族上流青年须到官办或贵族学校学习儒家经典,进行道德教育,以便管理国家或地方事务;武家统治时代,武士修习武功的同时亦须修习儒家经典,进行修身,提高自我道德水平,以便为公家管理各种事务。明治维新之后,日本进行“文明开化”运动,大力开办学校,引进西方工业文明和价值观,通过学校进行普及教育,这个时期学校里的“修身”课便是道德教育课。二战期间,日本的“修身”课曾用来鼓吹军国主义思想。二战后,“修身”课恢复为“道德教育”课。本文主要论述的是近代以后也就是二战以后日本人的道德教育观。

日本现行的《教育基本法》中明确指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意识到作为人所应有的状态,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心以使人生过得更好。也就是学校道德教育和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对生命有尊重之心,对他人有体谅之心,对善恶有良好的判断力,内心丰富,有良好的社会生活能力。这种良好的生活能力,指的是与他人协调地自律地进行社会生活所必需的能力。而要培养“生活能力”,则有“丰富的人格”是重要的因素。有“丰富的人格”指的是对美好的事物心有感动,有极强的正义感,对事物有正直公正心,有尊重生命与人权的理念,有对社会作贡献的精神,有自立心和自制力,有责任感,对人有共生的理念和宽容心等,具备丰富的道德价值的人格品德。这些是作为人类社会一员主动地生存下去的基础素质与能力,也可称为丰富的道德心。

日本人认为,人的道德心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在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各样的体验、实践进行学习而形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往往会由他律到自律、由主观到客观、由单方面看问题到多方面看问题、由只考虑结果到考虑包括动机在内的整体事件等,其认知世界的内容和做事的方法也会随之而改变,其对道德价值的认知和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而且,儿童的心理特征显示,儿童会固执于某一习惯,但又容易因暗示而作出改变。也就是说儿童如果习得了某种习惯,不会轻易地放弃,但是一旦因为暗示而获得新的习惯,又会固执于新的习惯而不放。因此,道德教育应该从学龄前即孩童时期开始最合适。为了促进个人道德心的发展,需要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道德教育,也就是有必要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进行与之成长阶段相适应的道德教育。例如:幼儿期是促进道德观的萌芽;儿童期是通过体验活动,做好生存于这个社会的心理准备,并学习在这个社会生存的行事规则;青年时期要养成自觉的道德行动;到社会上工作后则要学习掌握各自从事的工作的职业道德。但是无论在哪个阶段,在遇到具体的事件时,都会体验到内心感情的纠结。同时,因为道德规范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所以道德心的养成和教育也渗透在社会的任何一个场合。在家庭,父母或年长的人有责任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在学校,学校有责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在单位或企业,单位及企业有责任对新人或新手进行道德教育。

因此,当代日本人非常重视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日本人认为,培养青少年儿童养成重视生命、体察他人、能判断善恶等的规范意识及道德心是非常重要的。日本的中小学都开设有“道德”课程,开展广泛而且有效的道德教育。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今天的日本人其道德观已和过去有着很大的不同,道德不仅仅指思想层面上的形而上的东西,更多的是包括有日常生活中需要大家遵守的规则习俗等形而下的东西。当代的日本人尤其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重视培养学生作为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应有的人的姿态和应该遵守的共同规则。与其它国家的尤其是中国的学校道德教育不同,日本的学校道德教育有着一些显著的特点。

一、道德教育的目标明确

日本的《教育基本法》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拥有广泛的学问和知识,有追求真理的态度,有丰富的情操和道德心,以及健康的体魄”。同时该《教育基本法》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心”,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意识到作为人所应有的姿态,为了使人生走得更好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心”。

在日本的中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中,明确指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学校的整体教育活动,培养学生拥有道德心,有道德判断力,有道德实践的意欲和态度”。在最新修改的日本中小学生《学习指导要领》中更是指出:“中小学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生之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好基本的理念,不管社会发生多大的变化,也能自主地寻找课题,独立进行判断,行动起来去更好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要有自律心,能与他人协调共处,能体察尊重他人,对他人有真诚感动之心,有丰富的人格;有健康的体魄。”显然,因为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当代日本的学校道德教育目的已由过去的以儒家传统思想教育为主变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拥有完美的人格,强调培养学生对生命有尊重之心、对他人有体谅之心、对善恶有良好的判断力、内心丰富,有良好的社会生活能力。

二、道德教育的内容具体细致

日本中小学校的《学习指导要领》是日本中小学校教育的纲领性法规,这部法规每十年会修订一次,在这部法规中,从四个方面详细罗列了各个年级的道德教育内容。例如,附表1、附表2分别是在日本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中所列出来的小学1、2年级和初中年级道德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

由于《学习指导要领》中对道德课程的学习内容罗列详尽,这不仅为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教材的组织编写提供了清楚的依据,也使后面的教育实施变得易行,被施行者――学生也易懂易于领会并遵守掌握。

三、道德教育内容的整理和实施具有科学性

日本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把道德教育课程的内容整理为四个方面进行规定和罗列,很明显这是受到西方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理论的影响,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对于纷繁复杂的各个不同的社会道德主要整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自立性(包括自由、权利、危害、正义等);集团性(包括义务、集体利益等)和神圣性(包括纯洁和高贵、个人的灵性等)。当然西方也有一些国家把这种多样的道德内容整理为几个方面:亲切性(对他人亲近没有加害之心等);公正性(保持公正,对不公平之事进行惩罚等);集团性(服务于传统和权威等);纯洁性(喜好纯洁和清洁,厌恶不洁不纯之事物等)。

从《学习指导要领》关于道德课程内容来看,日本人对中小学学生的道德教育也遵从了西方心理学中关于人的心理发展规律,这就是前面所述的:“幼儿期是促进道德观的萌芽;儿童期是通过体验活动,做好生存于这个社会的心理准备,并学习在这个社会生存的行事规则;青年时期要养成自觉的道德行动;到社会上工作了以后则要学习掌握各自从事的工作的职业道德。”所以,小学一二年级所要学会和掌握的道德内容与三四年级或五六年级以及初高中学生所要学习和掌握的道德内容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些阶段的学生们的心理特点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年龄小时重点是学习掌握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各种良好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学习事情的道理和意义,年龄再长的话,要开拓视野,学习与国家与世界甚至全人类有关的高级思维类的道理和意义,等等。日本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中也明确指出各个时期的道德教育内容:“在幼儿园,通过各领域的综合指导,培养道德心的萌芽;在中小学,以道德教育课为主,根据各学科、外国语活动、综合学习课、特别活动等的特点,通过全校的整体教育活动,进行道德教育;在高中,则以‘公民科’课程和‘特别活动课’等为中心,通过学校整体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与人生、人生之路等有关的道德教育”。

四、实施道德教育的主体广泛

日本的中小学《学习指导要领》明确指出:学校的道德教育需要通过全校的整体教育活动进行。在校长的主持下,以任课教师为中心,全体教师共同协作,对学校的道德教育活动做出整体计划,开展广泛的道德教育。以“道德课”为主,其它各学科、外语活动课、综合自习课以及其它各种特别活动课也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道德教育的补充、深化和统合,以培养学生自觉认识到道德的价值,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思考和反思,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力。在校外,则有“家长教师协会”、“道德教育促进会”以及地方教育机构、地方团体及热心教育人士等对学生进行援道德教育。除此之外,日本文部省还会就学校道德教育事业进行各种的研讨会和研究会,对道德教育教材的开发、道德教育的方法以及道德教育实施中的各种问题等进行研究。文部省还会定期地对道德教育课的任课教师进行培训。可以说,日本的整个社会都参与到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工作中,形成一个有系统的道德教育网络。正因为日本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主体的广泛性,所以在日本,只要看到有学生或未成年人做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无论在什么地方,旁边的成年人或年长者都能理直气壮地对其进行训斥,被训斥的学生常常不会无礼地抗议或不屑,因为他知道这些成年人或年长者有责任和义务也有权利这样做。

五、教材故事真实生动,贴近生活。

日本中小学道德教育课程并没有固定的全国统一的教材,任课老师使用“资料”来上课,这些“资料”大部分是各个学校基于本地区的不同特点,在校长的主持下,全体教师参与,根据《学习指导要领》上道德教育内容要求,从各处收集整理来的“资料”。作为辅助资料,日本教育委员会编写文部省监印有一本叫做“心灵的笔记本”的资料集。当然,还有一些教材出版公司会出版很多相关的资料集。这些“资料集”五花八门,但大都是以真实故事的形式出现,或者是学生写的自身故事,或者是社会上发生的登载在报纸杂志上的故事,或者是发生在身边家庭或日常生活中的故事等,根据《学习指导要领》的要求,进行选取整理而成。耐人寻味的是,日本的道德教育课程中使用的“资料”名称几乎都与“心灵”有关,如“心灵笔记本”、“培养心灵丰富的孩子”等。没有太多的道理说教,而是通过真实的故事告诉学生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

综上所述,当代日本的道德观与传统的儒家道德已有了很大的不同,道德教育方式也相应地与传统的儒家道德教育方式不同,当代的道德教育主要通过学校进行。通过对日本中小学道德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育主体、教材等的考察,笔者认为,日本的道德教育具有目的明确,教育内容清楚详细,内容的编排和整理具科学性,教育广泛,整个社会参与,教材灵活实用等特点。日本的道德教育课,其内涵与我国一直在提倡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与我国不同的是,日本的道德教育更贴近身边的生活,更注重培养学生拥有“美好心灵”、走“丰富的人生”、拥有“完美的人格”等方面;更注重利用整个社会的力量进行道德教育;教育内容更也具实用性和易操作性。虽然由于经济的不振、日本最近中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也有所下降,但是在道德教育方法上,也就是在素质教育这点上,我认为中国仍然应向日本多多学习。

参考文献

1 日本文部科学省.中小学校道德教育[EB/OL],2010.12

2 日本文部科学省.中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EB/OL],2010.12

篇(2)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380-01

一、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在启蒙学生传承文化、领会语言魅力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小学生年龄过小,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要明确教学主体的特殊性,使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解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小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分析

1、语言具有规范性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爱模仿的阶段,教师的行为能直接影响到他们日后的是非价值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规范,通过自身的行为、品德去感染学生,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所以,教学的语言要规范,以给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语言环境。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语言表达示范,使学生信之服之。语文教师用规范性语言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够很好地给学生以模仿示范,让学生明白语言交流过程中注重的是语言发音的准确和语言交流的流畅等,从而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为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规范基础。

2、语言具有可接受性

小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有限,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针对小学生能力不足的特点,运用一些简单、通俗易懂、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的语言。首先,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语言进行详细地解释,可以运用生活化实例加以分析。另外,针对小学低段学生和高年级学生对语言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效进行教学语言之间的变换,恰当地运用适合该学习阶段学生的语言词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语言具有生动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如果教师纯以客观视角去分析教材内容,就会导致整个课堂气氛沉闷,教师与学生之间毫无情感交流,难以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下学习。小学语文多以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为教材主体,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童话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体验故事主人公的思想情感,从而理解课文,提高自身思维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教师在讲授寓言故事时,可以利用教材例子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然后再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和巩固自身的语言能力。例如学习寓言《掩耳盗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捂住自己的耳朵,然后摇动教师带来的铃铛,让他观察同学们能否听到铃铛声。通过让学生亲自实践,学生就能在具有生动的语言环境下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4、语言具有趣味性

小学生年龄小,学习过程受心理和思维的共同影响,相互促进。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过分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在上课时引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引起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他们积极学习。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具有趣味性的教学语言,带领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语言环境下进行愉快学习,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感受,让他们在感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语言。

5、语言具有艺术性

教学语言艺术首先是教师的语言技术。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语言的艺术特点,利用艺术特性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传授,才能构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桥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各种语言表达技巧,使用一些生动的表达语言,带给学生艺术上的感受,让学生在感受的过程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并用于日常的语言表达中。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通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艺术,探究教师的思维过程,学习教师的语言表达方法,从而激活思维,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

6.语言具有情感性

篇(3)

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门重点学科,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特点既具有语文教学的语言共性,又具有小学阶段语言教学的特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发展能力,基于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水平,选择合适的语言进行教学。笔者从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共性与特性两个方面出发,探寻语言的规范性、科学性、生动性与情感性等方面特点,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案例,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的鲜明特色与质量。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规范性语言特点

“为人师表”,教师的语言与行为都是学生效仿的对象,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会将教师当做自己学习的榜样,小学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重视自身语言的规范性,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掌握规范性的语文教学语言,严格控制语言、词汇及语法方面的规范性,避免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出现误读、读错、乱读现象。如某些区域受到地方性语言特色的影响,将“杭州”读成“黄州”,将“故意”说成“得为”,还有一些地方不能区分“zhi、chi、shi”与“z、c、s”,这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不符合普通话的基本规范,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准确、规范的教学语言,造成学生无法区分词语的正确读音,也无法使用规范性语言进行交流沟通,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有效运用语言文字,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性语言特点

科学性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的关键特征,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保持语言的科学性特征,保证字、词、句等方面语义的正确传达,情感的合理理解,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准确理解词语、句子等的含义、情感色彩及语体色彩等,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递科学性内容。如在学习《落花生》这篇课文时,很多教师都存在理解误区,认为“落花生”中“落”字是动词,引导学生将“落”换成“种”,并讨论两个动词互换的效果,这其实就是教师对题目的望文生义,缺乏语言应用的科学性,也表现出教师查阅资料、理解能力的缺乏[1]。在小学语文语法教学中,通常会出现有歧义、多余或缺失等问题的句子,教师必须通过句子基本结构的讲授,让学生掌握句子的主谓宾结构形式,避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知识性错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实现小学生语言表述的简洁与准确。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动性语言特点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的应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接受能力,小学生的认知发展以形象思维为主导,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描述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运用语言的艺术将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如在学习《月光曲》这篇课文时,学生无法深切理解“幽静”一词的含义,教师可以利用一组语言:“冬日的夜晚、朦胧的月光、波光粼粼的水面、远处的茅屋”的描述等,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幽静”的内涵,用动静结合的语言表述衬托幽静的氛围,以此引发学生联想,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2]。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性语言特点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性语言是“活化”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师要利用充满情感的语言进行教学,让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感性色彩,当教授比较欢快的内容时,教师要能够通过情感语言的表述,为学生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当教学比较严肃的内容时,教师应通过语气的变换,使学生表现出肃然起敬或正襟危坐的行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调整自己的语言特点,通过自身情感的渗透与参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与理解,触动学生内心情感,激发学生心灵震撼。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济南冬天的场景,或者展示济南冬天的各类图片,以此表达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情感,从而引出本课的学习,通过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与现在济南的冬天对比,深刻理解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同时丰富学生对四季变化的感受与体验,促进语文教学情感性目标的实现[3]。

五、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特点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及认知规律,运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语文教学,通过语言的变换与转化,形象生动地表现语文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感知与体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4)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8.016

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口语交际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最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这与学生的心理特点也有直接联系。笔者在多年的语文口语教学中归纳出学生在口语交际中有如下心理特点。

一、临场发挥与应变性

任何一次表达与交流都有特定的场合,涉及到时间、地点、对象、语言环境等条件,而且这些条件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决定了说话人不仅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意思而“说话”,更要依靠临场的发挥、机智的应变,根据现场需要和听者的反应,临时增加或删减说话内容,变换说话的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变得流利、得体。

说到这儿有一个故事:某一年春节,村里举行文娱活动。在一戏剧演出中,因主角疏忽,上台时望了带髯口,在表演中有包公捋胡这一动作,用手一捋,却发现没有髯口,这下可大发了。故事讲到这儿,我就问学生,如果你是“包公”你该怎么办?结果回答是五花八门。最后,我告诉学生,此时“包公”吼了一句:“王朝,马汉,抬髯口来!”这虽是一个笑话,但听到答案,都为这位主角的应变机智由衷叹服。此刻,学生都深深地沉思起来。

又如今夏“六一”那天,有四位学生发言。发言稿中都有“炎炎夏日,鲜花盛开”等类似的词语,而天公不作美,偏偏下起了沥沥小雨。其他班的三位学生仍然照稿读,只有我班的那位学生把句子改为了:“沥沥小雨,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洗礼,此刻,我们的心,如同雨后清空,是那样地明净……”这样一改,就显得文境相符了。

二、思维逻辑的敏捷性

因为表达与交流都是两人或多人面对面的口头语言交流形式。既然是面对面的听说情景,说话人总不能说说停停、停停说说,而要根据现场情况,连续不断地把一件事或一个问题说完,以免造成时间空挡而冷场。这就要求说话人根据现场情况快速组织语言,从自己的记忆仓库中搜寻并罗列出贴切的词语,用较为通顺完整的句子清晰而流畅并富有感情地表达出去。这就是常说的临场应变能力,即说话与交流的敏捷性。

如课文《晏子使楚》就很好地体现了口语交际的敏捷性。许多教师讲这篇课文时都是从推理这个层面去讲的,而我却是从口语交际的机智善变这一角度去挖掘教材的。我设计了一定的问题和情景,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思考问题。由于学生已置身于某种情境之中,他们已经暂时变成了该情境中的某个角色,此时思考问题就必须与该情境的节奏相吻合,不能任意拖延时间。这样,他们思考问题就会是主动的、积极的,因而也是敏捷的。课文学完之后,我又适时安排了一个小练习《打电话》。语言情境一:悦悦是一个冒失鬼,又是一个机灵鬼,他常常用机智巧妙的语言帮自己摆脱困境;语言情境二:小明是一个很具幽默感的孩子,同学们常被他逗得开怀大笑。你和他们在电话中如何交流,请试一试。

三、思维固有的习惯性

由于受地域、年龄、生活圈子及一些固定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心里形成了一定的语言交际习惯,这些习惯如同心理学中所说的条件反射一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有时会使交际显得平淡、无趣,缺乏特色,这样就不能很好地抓住听者的“心”,导致交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如讲话稿中的一些固定语式,春天必是“春风吹拂,万物复苏”,夏天必是“炎炎烈日,鲜花盛开”,秋天必是“秋风送爽,收获希望’等这一固有的引文模式,或多或少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开拓,有时,更使交际显得缺少亮点,缺少色彩。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除了给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口语交际情景,让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外,还要有切实、精当的引导:一是努力调动学生的生活与语言积累,在此基础上,根据情景的需要,适当提示、补充或指导学生搜集一些有关交际内容的材料;二是对语言规范、听说习惯交际的方式与态度等进行精当指点。当然,要注意的是,口语交际教学着重的是能力培养,适度的口语交际知识传授是必要的,教师在口语交际活动实践中应给予学生提示、点拨、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交际方式与情感态度,使学生受到正确的训练,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体态语的恰当运用

体态语指手势、姿态、表情、动作等。如头部语表情达意的方法一般有:点头表示赞同,摇头表示否定,低头表示谦逊或忧虑,昂头表示勇敢或高傲,后仰表示软弱或失望,倾斜表示得意或愉悦,前突表示惊讶或逗趣,微倾表示观察或思考。

眼睛是会说话的。一个人心里想什么,只要看他的眼神就可知道。比如正视表示庄重,斜视表示轻蔑,仰视表示思索,俯视表示自信,侧视表示羞涩,逼视表示命令,瞪视表示敌意,不停地打量表示挑衅,行注目礼表示尊敬,双目大睁表示吃惊,眨个不停表示疑问,眯成一线表示高兴等。适当用体态语作为表情达意的辅助手段,能使说话更形象、生动,增加表达效果。

良好的体态语可以树立交际者良好的形象,增强交际者自身的魅力。有些学生不能专心倾听他人说话,倾听者不同表现就会有不同的效果。说话者除了渊博的知识外,举手投足间的优雅、亲切的面容、和蔼的态度都是可以拉近相互间的距离,更好地沟通彼此的感情,使口语交际达到良好的效果。

五、运用语音表情达意

篇(5)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都是有一定生理障碍或情绪障碍的学生(比如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智力障碍、多重残疾等),他们特有的生理缺陷导致了其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和生活障碍。他们心理上的自卑、退缩、冲动、自我怀疑和自我迷失等表现较为明显,他们与正常人在心理、品德等方面有哪些共性和个性,他们现在和未来的学习、生活状况是怎么样的?应该是怎样的?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和探究。

一、常规工作是基础是保障

(一)狠抓安全教育保证学生安全、学校稳定。

德育无小事,学生安全更是大事。尤其在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生理障碍各异,安全工作极其重要,比如智力障碍学生没有触电危险的意识,易触碰电路、容易互相伤害和自残;自闭症学生喜欢单独行动和做重复性机械性动作、盲生看不到看不清生活中的环境易发生危险[1]、聋生对安全规则的接受性最差且在体育运动中爱做危险性动作等等[2],都需要重点关注和有针对性矫正:对于培智学生,需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生活安全教育;听障学生和视障学生等需要每学期初、学期中段及学期末,定期进行开安全主题班会等。从夯实学生基本安全常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出发,内容主要包括校内外生活里的用电、防火、防灾、防雷电,注意交通安全、注意煤气使用安全,防溺水、火灾脱险和自然灾害逃生等等,并且坚持抓反复、反复抓。

(二)做好班主任思想工作,强化班主任的育人责任意识。

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广大教师的德育意识,提高其课堂教学与课余生活中的德育渗透的能力和自觉性,要做好与学生接触最亲密的班主任的思想工作,强化其责任意识。让班主任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最初和最终目标是育人,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不仅仅是为了班主任津贴和评优晋先。另一方面帮助其理顺班主任工作中的各种关系,明确班主任的权利职责,努力施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科学及人性化的班主任考核评价体系,也要加强对班主任工作路径和思维方法的定期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实施更具人文关怀、更具实效性的班级管理工作。同时要求班主任定期上交一份班级管理总结反思,并以此为根本,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举办班主任工作理论与实践总结活动,以便相互借鉴学习推广。

(三)做好学校学生会干部的选拔任用与培训工作。

让学生管理学生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还能真正利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起到带头、示范和表率作用。[3]俗话说,好的学生干部顶半个班主任。首先就要做好品德优良、行为习惯正确、学习成绩较好并具有一定组织管理潜力学生的选拔工作。特殊学校尤其是类似于我校这样聋哑学生占大多数的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的智力环境与品德环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大的熏陶和影响作用。[4]其次,以定期、多种方式提高学生会干部的品德修养,塑造他们起标杆作用的良好行为习惯,并着力培养这部分学生的沟通协调及管理能力,让他们能在各班级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并逐步让这股力量成为学校正确价值导向、健康积极舆论氛围的无形打造者。

二、坚持残疾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规律,实施重难点突出的德育教育

(一)稳抓日常行为习惯的规范、养成教育。

习惯养成教育对学生的一生发展极其重要,故学校应加大低年龄段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强常规训练,明确目标,每周的德育重点和常规训练要求是学生行动的准则。[5]根据重大节日、学校的中心活动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有系列、有重点地坚持公布“一周一要求”。每周的要求力求做到语言生动、目标明确、易懂,针对小学部和中学部的各自特点,分步分批次要求,形成特色。为了使“一周一要求”真正得到落实,得到效果,德育处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结束后,进行国旗下讲话,针对每周的要求进行具体指导,使学生心中有目标、行动。坚持常规评比,形成机制,因为常规评比是确保学校各项制度的落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的一种激励措施,比如,我校的常规评比内容是:早读、早操、课间、食堂、午休和卫生等方面,要进一步细化和增加常规评比内容,以更加公正、公平、公开的方式进行班级量化考核。德育处要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和各类残疾儿童身心特点,拟定学校学生文明礼仪标准、日常行为规范和良好品质素养方面的具体方案,尤其是针对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要给予重点关注与突破。

(二)以“爱”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的德育教育渗透。

残疾学生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需得到全社会的关爱,这其中包括师爱、亲情爱、社会爱、同伴爱等。积极倡导学校教师要全面关心残疾学生成长,无微不至,用特殊教育教师师德要求实施教育工作,当然,必须坚持严格、严肃、严厉要求与尊重、关爱并重的教育思路和德育方式,必要的惩罚和适时的纠正是肯定的,但一定要注意惩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让学生意识到惩罚是为了他的健康成长。家庭是学生接受道德熏陶最早的地方,学校应注意引导父母应将爱的雨露更多播洒在残疾孩子身上,让他们享受到亲情温暖。学校应多与社会各界联系,鼓励社会成员为残疾学生献爱心。学校教育方式上要注意以情动人、以情激人和以理服人,抛弃单纯的德育知识的单项灌输方式,以学生自主体验为主体,以多种活动形式为载体,让学生多感受、多体验实实在在的道德活动。如课堂教学中的讨论式、角色扮演的体验模式,如日常生活中进敬老院、自然灾害面前的互助互帮及捐款捐物活动、两难生活情景的道德判断与抉择等方式。

(三)加强残疾学生挫折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化学生自我自律教育。

由于残疾学生的生理残疾,致使其信念不坚定、意志脆弱、责任感意识不强、依赖性强、抗挫折能力严重不足。针对此问题,学校德育处应把学生的挫折教育放在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或者说首要位置。残疾学生不可能在学校待一辈子,老师不可能照看他们一生、家长也不可能照顾其一辈子,作为社会中的少数量的弱势群体的残疾学生,走出社会、融入社会是无容置疑的。因此,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一定要想办法、费心思对残疾学生进行意志品质及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针对残疾学生认知特点,进行榜样示范及引领教育,结合多媒体直观讲述现实生活中的模范事迹、邀请英雄人物现身说法,让学生与他们亲密接触,增强学生对道德意志概念的理解并帮助学生树立主动锻炼自己意志的愿望;组织安排提高残疾学生意志力的活动,如登山活动、定期运动会、拔河比赛和大帮小等等。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青春期学生的性心理和女生的自我保护方面,为学生提供一个情感释放和心理疏导服务的场所与条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成为学习的精神财富。”[6]教师、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一味的讲解与灌输有时不但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师生关系。因此,要重视残疾学生自我教育、自律教育,反省教育,最终实现达到一定程度的道德自觉。

三、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提升特殊学校德育工作效能

(一)开展德育研究工作,强化班主任及教师的德育科研意识。

特殊学校德育工作非常重要且无比艰辛,因此要在学校营造群策群力的良好氛围,尤其在校内要开展校本德育研究,例如,提炼班主任工作总结及反思,使之成为全校教育问题的良好对策,做好交流宣传工作,把相关成果迅速共享,帮助全校教师提高管理水平;再如,残疾学生尤其是聋生既容易接受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容易受到不良的社会风气的腐蚀,不懂得辨析是非,法制观念淡薄,甚至有的不懂法。针对这些情况,德育处应认真讨论和探究出适合某种残疾类型学生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形式,可以让盲生收听相关收音机专题节目、到法院庭审现场聆听等;轻度智力障碍学生、聋生和有残余视力的盲生可以组织监狱参观,请派出所、法院的同志到校进行专题法制讲座,用典型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组织观看禁毒图片展等,以期通过不懈努力增强学生法制观念,提高辨别事非的能力。还有关于学生健康上网、理性上网的问题,也应该加以重视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帮助自己增长知识、扩展视野、健康成长。

(二)构建回归生活的德育体验路径。

生活世界是德育魅力的源头,各种德育理念来源于生活,应回归生活,指导实践。任何试图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的努力,都将失去德育自身的生命力与实效性。[7]真实生活在特殊学校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学习生活。学习是残疾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和任务。全体特殊学校教师应树立起学科教学和课堂教学是德育渗透的极其重要途径的意识,广大教师应帮助和引导残疾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注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教育,培养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残疾学生把努力学习和残而有为、自强不息联系起来,增强其学习的内在动力。二是交往生活。比如聋生与盲生自身障碍使其体验较多的人际交往障碍,从而导致自我怀疑而失去自信,产生严重的人际生活自卑感。因此,学校德育教育应积极承担起指导残疾学生交往的任务,尝试增设中、高年级人际交往课,创设多样化的生活情境,以多样化的灵活方式传授人际交往知识,培养其交往能力,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建立平等和睦的良好人际关系,为其顺利“回归主流”打好基础。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主要从硬件文化和软件文化两方面入手。硬件方面主要包括校园物理环境,在宣传栏、教室走廊、班级内空间呈现正面积极的名人名言、模范人物传记等内容。也要注意学生宿舍文化的建设,引导鼓励学生按照个人特点、兴趣爱好布置宿舍,使宿舍优雅温馨又不失文化韵味,让宿舍不但成为他们休憩的最佳场所,也成为陶冶情操的好地方。软件文化方面主要从校风校纪、生活方式、文化娱乐及舆论风气等方面进行正面隐性营造。[8]例如,针对聋生的视觉优势、形象思维能力发达与直观体验需要强烈的特点,开展校园艺术节活动进行审美教育,重视并多开展体育运动进行道德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等教育。由于一定的生理障碍,残疾学生认识事物的途径和方式没有健全人那么完整和丰富,最熟悉的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作用重大,因此一个更为重要的是要注意教育合力的共同作用。要注意各学科教师和班主任要经常沟通,在教育方法、评价方式、价值引导及情感教育方面要努力达成一致,以便于教育作用的合力发挥。倡导从学校领导到一线教师、到后勤人员,在言行着装等方面要适度得体,给学生良好的正面启发与引导。

(四)重视学校、社会、家庭三维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的探索。

特殊学校学生总人数都较普通学校少很多,但依然要重视校内少先队与团队活动的多样化开展,让残疾学生在享受到和普通学生一样的少先队员和团员一样的权利同时,使他们认识并逐步承担起力所能及的责任义务。当然,家庭教育在残疾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依然具有无可替代的位置。特殊学校要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向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传授手语、盲文、特殊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有关理论知识,指导和帮助家长学习特殊的家庭教育方法,共商育人之道。也要积极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倡导人们树立正确认识、平等对待的意识,积极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共同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紧密结合,形成三维一体的合力德育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辉.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75-90.

[2]杨韶刚.从科尔伯格到后科尔伯格:社会认知领域理论对特殊教育的德育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3(9):17-21.

[3]曾昭皓.德育动力机制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4]周朝坤.聋生道德品质的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1(2):18-21.

[5]李晓军.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育革新,2013(11):6-7.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347.

篇(6)

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但他们希望得到老师赞赏与肯定;作为老师则要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如,支玉恒老师教《走月亮》时:

师:要想走月亮,先要让月亮升起来,哪儿写月亮升起来了?谁来读一读,连课题读读。生读课题(声音响亮,语速较快)

师:这不像走月亮,像走太阳。月亮升起来和太阳升起来有什么不同呀?月亮是这样升起来的(师边说边用手模拟月亮缓缓升起来的样子)谁再来读?

生读:走―月―亮(读得较轻)

师:有点月亮的味道了。月亮什么时候升起来?(生:晚上)晚上周围环境怎样?(生:很安静)对呀,夜晚特别静,听我读。

师范读:(“走”字低声且拉长;“月亮”读得轻而柔)谁再来读。

学生读:……(老师边用手打拍子)

师:很好,这么多同学想读,一起来一遍。(生齐读)

此时,我不由地佩服老师的教学机智,因为充满激情、巧妙的话语,犹如春风温暖了学生的心灵,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欲望。学生有这样一位和蔼的老师,他们还会害怕吗?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了,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了。可以说,生动巧妙的评价语言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二、活,评价语言要灵活,富有生机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运用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使学生如坐春风,课堂内充满勃勃生机。如,支玉恒老师《匆匆》一课中评价语言就非常生动灵活、富有表现力和感召力。“补得很好,接着来。(生继续读)”“真好,真想再听一听,(指另一生)你再来一次”“你很聪明!”“对,你由‘头涔涔’想起一个词‘汗涔涔’,你想到了可能是额头上渗出了汗水,但是不是大汗淋漓呀?”“对!你又启发了我,我从‘泪潸潸’上我又想起了一个成语,说‘潸然泪下’,是不是眼泪横流啊?”……支老师在教学中就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生成问题,幽默含蓄地评价语言扭转尴尬局面,所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所以整个课堂活泼而有序。

三、实,评价语言要实在,实事求是

如,一位老师教《生命生命》时,有这样几段评价:

案例1、一个学生读第二自然段时,老师非常认真地倾听着,读完后,老师说:“这么长一段文字,只有一个字读错了。‘骚’平舌音读成了翘舌音。”

案例2、(师生合作读)师:“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你听到了吗?你都听到什么了?”

生:我听到了对生命和灵魂的呼唤。

生:我听到了生命的宝贵。

生:我听到了生命的追求。

师:你们真了不起。听出了生命的旋律,听出了她自己发自内心的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案例1老师既实事求是地肯定了学生读得不错,又指出了错音,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案例2学生的回答是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和自己的感悟,发出内心真情陈述,教师同样回应以精彩真诚的评价,师生之间由此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这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反之,如果教者单纯以“嗯、不错”来回应,这样的评价语言就相对单一薄弱,学生学习激情的调动也会受影响。

评价语言实事求是使学生端正良好学习态度的需要。如果教师不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进行评价,有时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

案例3、学生简要概括第二、三件事时,一个学生说“瓜子发芽”和“聆听心跳”,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简洁归纳的很恰当,但老师说:“你有自己的创造也很好。书上是怎么说的?”学生说是“静听心跳”。

我想:老师可能认为学生说的与自己预设的内容不同,于是便生硬地按自己的预设内容写上了“瓜子生长”“静听心跳”。学生是主体,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体验,不能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对于学生有创意的思维、独特的想法应给予鼓励、肯定的评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不然学生还以为自己说错了,给学生一个误导,发言必须按书上的说。因此,实事求是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更加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

四、准,评价语言要准确,恰当得体

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能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地作不同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又恰恰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例如:前不久,听了一年级一节拼音课,老师运用了很多适合低年级学生激励性的评价语言。

“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能再大声读一遍吗?”“哦,你听的多仔细呀,他读错的地方都听出来了。奖你一朵小红花。”“读得真好,你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三遍。”“你还会组爱心这个词,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这个拼音应该怎么读呀,跟老师再读一遍,第三声先下再上。(师用手比划着)”

这位老师认真地听了学生的读,并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信息,这些贴切的评价语言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让学生一步步做到朗读的基本要求:快慢适度、富有节奏、态度大方、声音洪亮。也正是这些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加上老师明快生动的语言示范,学生们读得一次比一次好。

篇(7)

一、中专院校英语教学特点

在传统的中专英语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教学方式十分枯燥,很难提起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这样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英语教学要求听、说、读、写全面发展,但在中专英语教学中,主要以语法教学为主,忽略了日常交际用语的实践教学,同时,中专院校的英语教学对听力写作要求不严格,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中专英语教学要以实用技能为主要内容,以语言教学为理论指导,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中专院校的英语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应用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确保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合理地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书面交流。

二、中专院校英语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中专院校的英语教学方式比较落后,大部分中专院校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即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课堂听,两者缺乏有效的互动,学生只是听教师讲解,没有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过于依赖教师,这就导致学生的独自思考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培养,也很难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2.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

中专院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中考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或者高中毕业后,没有被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太好,加上中专院校的教学特点,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的英语水平比较差,在进入学校后,不愿学习英语。

3.教学课程设置单一

目前,在中专院校中,英语是一门基础公共课,英语教材也是统一的,各个专业学习的英语知识大致相同,这就导致中专院校的英语教学只能满足学生的基础英语学习的要求,并不能满足学生专业的要求,这就很难让学生将学到的英语用在实际工作中。中专院校的英语课程设置,重视理论教学,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这就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4.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直接影响,中专院校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是技术型、实用型,因此,中专院校的英语教师部件要有很强的英语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专业实践水平,但在实际工作中,中专院校的英语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欠缺,这就对学生英语全面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学生并不能将学到知识合理的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从而导致中专英语教学质量得不到很大的提高。

三、提高中专英语教学的策略

1.改革教材内容

中专院校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先要保证英语教材内容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同时要将中专院校的特点体现出来。英语教材是英语教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对英语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很大的影响,中专院校在设置英语教材内容时,要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增加专业知识,保证教材内容和社会生产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时中专院校在设置英语教材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材的难易程度,只有确保英语教材的合理性,才能保证英语教学质量。

2.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是指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将学生设定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的原则是因材施教、主体参与、分类指导,采用分层次教学能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

3.改革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努力改革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努力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保证学生在工作中能合理地运用学到的英语知识,教师要制定合理的社会实践内容,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进行锻炼。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的使用先进的技术,例如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这样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提高师资力量

只有具备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因此,中专院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为英语教师创造更多的深造机会,同时要让教师定期到实际的工作岗位积累实践经验,确保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中专院校要根据发展需求,引进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的英语教师,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从而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四、总结

英语是中专院校的基础课程,英语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中专院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改革教材内容,分层次教学,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师资力量,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晶.浅议中专院校英语听力教学的特点及对策[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12):34-35.

篇(8)

目前,我国关于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研究存在与西方相关研究求同多而求异少的问题。我们在调研与实验的基础上,参阅其他研究成果,试图归纳我国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特点,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一、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的特点

1.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

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对学业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倾向存在差异,显示出各年级归因倾向各异的特点。归纳起来,小学生倾向于将成功结果归因于教师教学水平高和自己刻苦努力、运气好,较少归因于临考前的“抱佛脚”和心境好等原因;倾向于将失败结果更多地归因于心情紧张、他人帮助少、临考前不抓紧时间复习等。初中生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不紧张等,较少归因于自己长期努力学习;更多地把失败结果归因于教师教学质量差和自己没有长期努力,较少归因于运气和心境等。高中生更多地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努力程度高、教师教学水平高、不紧张等,较少归因于运气差和他人帮助少;更多地把失败结果归因子能力低、没有努力、紧张等,较少归因于他人帮助少、考前没有加强复习等。

通过比较中小学生不同年级水平对学业成败的归因差异发现,年级或学生年龄因素的作用非常明显,除临时努力因素外,对其他各种原因的知觉都存在显著差异。这充分说明中小学生对于学业成败的归因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也就是说,不同年级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归因倾向。但是,中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不存在性别差异,与西方学者研究结果不同。

2.中小学生明显地意识到学业失败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

原因的稳定性归因与成功的期望之间存在内在联系。韦纳的研究表明,原因的稳定性归因会影响成败期望的继续。学生如果把学业成败结果归因于稳定的原因,那么对现有结果改变的期望就不高;如果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则对改变结果的期望就高。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学生明显地意识到失败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而且,无论是成功结果还是失败结果,中小学生都愿为获得成功而付出努力。这显然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结果。此外,在是否愿意努力上,性别差异显著,男生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

3.中小学生对学业成败的情感反应较敏锐

在归因过程中,情感因素做为一种动力因素,对行为具有重要的激发和推动作用。韦纳与其同事们的研究证实了每一原因维度都能与一组特定的情感反应相联系。我国学者根据西方的研究结果,结合我国学生情感表达的方式和特点,对中小学生与归因倾向相联系的情感反应作了比较性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学生在学业上获得成功之后,更多地产生了欣慰感、自豪感和对教师、他人的感激之情;在失败后更多地产生了内疚、自卑和对教师及他人的怨恨。另外,对情感反应的性别差异检验发现,在成功结果上,女生的欣慰感明显高于男生;在失败结果上,女生明显地产生了更多的自卑和怨恨。

二、我国中小学生归因特点成因分析

1.中国人的“自谦”人格

我国的传统文化一贯强调谦虚是一种美德,提倡人们崇尚谦让。中小学生从小就受到这一传统思想的熏陶,因此,把成功结果首先归因于教师的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质量高,然后才是个人的努力及能力。我们的一些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2.归因中的“自利性归因偏差”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一种趋乐避苦的欲望,它能做为一种动力而激起人的行为。中小学生把学业成功归因子自己的刻苦努力、心境好等内部原因,而把失败归因于他人或自己运气差等因素,这是为了保护自尊心、消除焦虑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防御机制(或自我防御归因),也是建立在动机需要基础上的一种归因偏差。而这种“自利性归因偏差”又与“自谦”的人格交织在一起,因而具有我国学生归因的特点。这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因为它代表了我国学生的一种特殊的归因倾向。

3.对突显刺激的过度反应

突出的刺激能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常使之对其做出过度的反应。这种过度的反应又往往使得人们把最突显的刺激看成最有影响力的刺激,从而产生归因偏差。一般来讲,学生对于学业失败的印象较深,因而往往高度重视学业失败的原因。对于学业上的失败,教师、家长总是要给予批评,批评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学生的智力状况、努力程度等方面。学生又把教师、家长的这种评价和暗示做为对自己学业成败进行归因的线索和凭借,因而往往把学业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低、不努力等。

4.在失败面前敢于承担责任

中小学生能够觉察到学业上的失败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造成的,这表明他们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敢于承担责任,并意识到自己只要作出努力,采取一些改进学习的策略,失败的状况是可以改变的。在失败之后所做的“努力”归因,对今后奋发学习具有激励作用,是对学习有责任心的具体表现。

5.各年级归因倾向不同

由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在知识状况、成熟程度、发展水平等方面各异,因而在学业成败的归因上存在显著差异。我们认为,出现这些差异是与他们的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尤其明显的是初中生的归因倾向与小学生和高中生的归因倾向差异较大,主要原因可能是,初中时期是个体处于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时期(这一时期是半幼稚、半成熟时期,是依赖性与独立性、幼稚性与自觉性并存交错的时期)。而高中生积累了多次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趋向于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概念,对自己学业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有着比较固定的认识,因此更倾向归因于内部、可控制因素。

6.个体对自己活动结果的预先性认知(期望)

如果学生对未来的学业成绩抱有希望,那么,他就会充满信心,为获得学业上的成功而加倍努力。研究发现,中小学生明显地意识到失败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这一点显然与志向水平的研究结论不一致。然而,归因理论在期望研究的分析上取得了新进展,它确认认知因素是期望增减的主要条件。更确切地说.学生对学业成败原因的稳定性归因与未来成功的可能性密切相关。具体来讲,把行为结果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对于朗望的改变就小;而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则对期望的改变就大。相对于成功结果,中小学生更倾向于把失败结果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因而改变失败结果的期望值就高。

7.在归因过程中把情感因素做为一种动力因素

情感因素对行为具有重要的激发和推动作用。中小学生获得学业成功后,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教师和他人的帮助,从而对其产生感激之情,然后才是欣慰与自豪。对于学业上的失败,尽管学生产生自卑与内疚,但并不失去信心,坚信只要付出努力,失败状况就可以改变。因此,面对失败,不抱怨他人,较少产生怨恨,表明他们对学习有责任心。这也正是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另外,由于归因中的“自利性归因偏差”的影响,学生更易接受成功后的积极情感,而较少接受失败后的消极情感,即成功后的情感反应更强烈。

三、教育建议

1.了解学生的归因特点

每个学生对其学业成败的归因方式是不同的。在一般情况下,学生首先评估自己的行为表现,并对成功或失败的行为结果做出主观评价。这个评价是依赖于个体已形成的内部标准、志向水平、社会常模等信息而进行的。每个人都有特定的生活经历,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家庭教养、社会地位和性别等条件不同,因而以往曾经出现过的行为结果、归因、期望和情感都可以被重复、改变、放弃或更新,从而形成个体独特的归因方式──与归因有关的信念体系。这个信念体系是对行为结果归因的前提,并影响随后的行为、归因、期望和情感,也影响已有信念体系的维持和改变。所以,对有不同归因倾向的学生应加以区别对待。

学生在学校中的首要任务是进行学习,其学习结果主要通过测验、考试、竞赛等活动以分数或等级的形式反映出来。在成功或失败结果出来以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学生失败后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进一步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造成恶性循环;有的学生则奋起直追,坚持不懈,直到最后成功。许多研究表明,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差别并不是在智力水平上,而是在学习积极性上。他们各自的学习积极性与其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知觉有密切的联系。

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尽管他们的智力水平正常,但学习成绩却很差,似乎学习上显得无能。事实上,这些学生常常把考试不及格或学习成绩差归因于自己能力低、脑子笨、力不从心。由于这些学生习惯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缺乏能力这种稳定的不可控的原因,因而感到自卑,陷入对自身失望的状态,认为自己难以提高学习成绩,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未来成功不抱期望,随之放弃努力。如果偶尔得高分,他们也会觉得只不过是运气好而已。不难理解,这种学生不是真正没有能力,他们表现出来的无能是因其缺乏信心造成的。如果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学生就会形成关于自己学习成败原因的一系列信念,这些信念反过来又会影响其学习行为。学习好的学生会认为自己有能力,只要肯努力就能学习好;学习差的学生认为自己没能力,努力也没用,只好碰碰运气和求得别人帮助,这也是学校中许多“后进生”的症结所在。因此,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归因,不论其正确与否,都影响着自己的行为。教师应首先了解学生的归因倾向,针对学生不同的归因特点区别加以对待。尤其是对“后进生”,教师如果强化他们学习能力低的信念,则只会加深他们的自卑心理和无助感,进一步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造成恶性循环。教师如能引导这些学生把失败归因于努力因素,并创设一定情境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他们就会逐渐改变原来消极的归因方式,从失望的状态中解脱出来,确信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进而增强其自信心。

2.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

课堂是师生交往的主要场所。从学生方面来看,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生从教师的评价和自己的体验中获知自己的学习结果和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从而逐渐形成关于自己能力水平、努力程度和自己在学习中能否成功的信念。这是教师的评价给予学生行为表现的具体反馈。教师的情感和随后对学生采取的态度、行为,以及先前给予学生的信息,都会成为学生对自己能力、努力程度等进行归因的线索和凭借。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也会形成关于学生学业成败原因的信念,这些信念将影响教师给予学生不同的评价和态度,并给学生不同的学习机会。在课堂的交往过程中,教师对不同学生的态度是不同的。教师有的时候对某些学生存有一些偏见,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评价的情感反应和行为表现直接影响学生的自我归因倾向,进而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对学业上成功可能性的信念,甚至影响其个性的发展。为此,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予学生以适当的评价,避免产生不良影响。教师有可能不知不觉地通过以下3种途径给学生提供能力低的信息:1)在简单的任务中,成功了给予表扬,失败了却很少批评;2)学生不需要帮助时,教师过分地帮助,这样学生会认为自己能力低;3)教师对学生的失败表示同情或无可奈何。

3.把握好教材和考题难度

教师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归因,而且还可以借助其他方式间接影响学生的归因。其中,把握好教学内容和考题难度是十分重要的方式之一。因为教学内容和考题的过难或过易,都会使学生对自己的成败做出不切实际的归因,并影响其随后的期望、情感和行为。如果教学内容或考题太难,势必使学生重复失败体验而把失败归因于能力差,尤其是经过刻苦努力后仍旧失败,更是如此。研究表明,学生一旦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差,他们就会在学习中丧失自信心,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和坚持性。如果教学内容或考题太简单,学生很容易获得成功,他们就会沾沾自喜,认为用不着努力也能学好,最终得出自己能力强的归因,从而减弱学习的刻苦性,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依据大多数学生的水平,适当地把握教学内容或考题难度,做到难易适中,既使学生感到力所能及,又使他们认识到只有通过个人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持续稳定地发展。

4.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

众所周知,归因理论将内在的认知过程与外在的行为表现、主观状态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归因对后继的行为有着强大的动力作用。这暗示了一种可能性,即改变个体的自我归因,就能改变其后继行为。也就是说,归因的变化可以引起动机的变化,动机的变化则对行为又有直接的影响。简言之,归因的变化可引起行为上的相应变化,而这种新的行为又会改变归因。根据归因理论,人们在活动中由于错误的、不精确的归因方式会表现出不良的情绪、期望和行为,如果采用一系列干预法,纠正或改善不良的归因方式,随之能改变其情绪和行为。在成就背景中,学生会利用各种信息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归因,这种归因会引起期望和情感方面的变化,进而影响学习动机和成就行为;新的行为又会引起新的归因,从而形成良性或恶性循环。因此,归因训练的意义是重大的,它预示着人们的不良归因方式是可以改变的。大量的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

篇(9)

1 语言简介、重点、生动形象,激发学生愉悦的学习感受

学生愉悦的学习感受来自于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学者在教学实践中充分理解学生的认知心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同时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的优秀综合素质是达到教学目的的保证,而低劣的教师综合素质 会使学生因为对一个教师的厌恶而厌恶一门课程,需知“爱屋及乌”的另一面是“恨屋及乌”[2]。维语为维吾尔同学的母语,虽同学们均经过汉语等级考试,但对中医术语理解较同水平的汉族同学吃力。根据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修改收集整理教学方法,尽量做到知识点简单化、清晰化,去掉大段的文字叙述,用简单的比喻和动画来阐明相对复杂的中医学的原理和现象。在五行中讲到“火性炎上”,从生活中看到的火的性质,特点下手,用点燃的火柴更加形象的让同学们加深火性炎上的印象和理解。增加课堂上的互动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相互提问,释疑,最后由教师补充,纠正,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掌握中西医理论体系不同,重视临床,理论联系实践

中医学课一般在大学3年级开设,此时学生已较全面地接受了西医理论,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现代医学思维模式,学习中医学时,常有“先入为主”思想,习惯将中医的“肝”“肾”与西医的“肝”“肾”相比较,应反复强调西医研究对象是“病”,主要依据“症状”,中医研究对象是“人”,主要依据“证型”,即西医治病,中医治人,要让学生了解中西医学理论无高低对错之分。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固有思维模式,让中西医两种思维模式在学生脑海里并存甚至交融。

培养优秀的临床医生,只有多临床,勤临床,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可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的作用和重要性。在临床实践带教中,老师依然需要不断加深和交融此两种思维模式,让学生能更深刻的学习和理解。除了代教时获得视听方面的时间,学生还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患病的同学进行中医治疗方案讨论,然后遣方用药,让同学们亲自体会和观察中医药的疗效。遇到一些中医特色的理疗,例如在推拿中将到提捏法,此类治疗类似维医的“且木艾力什”, 中医的穴位敷贴治疗,联系维医的“孜麻得”等等,通过中维医的相似相通来促进民族同学对中医治疗方法的更亲切的理解和学习。

3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篇(10)

高校教师必须形成科学的学生观。所谓学生观,即是指对学生本质属性及其特点的看法。科学的学生观建立在对学生本质属性的正确认识上。“教师身份的最终确定取决于我们对学生身份的认识”[1]。当前,高校教师角色也应该定位在对大学生的充分正确的认识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特点也在发生着变化,高校教师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充分认识这一服务对象。

1.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大学生是处在现实社会里的发展中的人。大学生一般都在18~25岁之间,属于青年中期和青年晚期,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独特的年龄特征。从生理上看,大一大二的学生,身体还在继续生长发育,一直要到22或23岁以后才基本稳定。“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发育已接近成人的水平,加之由于内分泌趋于旺盛,大脑皮层兴奋性提高,表现出精力旺盛,同时大脑皮层的抑制机能也在增强,能够细致的进行分析与综合,并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脑力活动。”从心理上看,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1)个性发展的成熟化趋于稳定性;2)智力发展到最佳水平,各种认识能力普遍提高;3)交往领域扩大,情绪强烈,容易激动,情感内容日益丰富;4)兴趣的深化并与职业成就相联系;5)规划生活、设想未来与预期社会化。”[2]因此,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

2.大学生是完整的个体

每个人都是完整的个体,大学生也一样,然而在现行高校教育工作中,有些教师重智育轻德育和体育,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做事轻做人,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思考,重理论轻实践。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其根源是教师眼里的大学生是片面的人,是只需发展部分素质而不是各方面基本素质都需要具备的个体,即一个完整的人。这种认识,对大学生的发展极其有害,人都是完整的人,都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具有德智体等基本素质的有机体,大学生也不例外。大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把教育责任作为自己应当承担的永恒的第一社会责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活动的崇高理想,因此,终身学习时代的高校教师应当明确树立大学生是完整的个体的学生观,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

3.大学生是具有主体意识的独立个体

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的智力发展已达到最佳水平,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有极强的主体意识,是学习的主体。具体表现在:1)对教育影响的选择性。大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具有独立人格,以及各自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他们不是被动的接受各种教育影响,而是有选择的接受。[3]2)学习的个体差异性。不同的大学生,其现有水平,学习目标、能力发展和个性心理特征有其差异性,教师必须因材施教,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一个人。3)学习的自觉性与创造性。大学生已是渐趋成熟的个体,有其明确的学习目标,因此学习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当前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能力越来越强,个别学生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教师,学习中不唯书、不唯师,具有高度的创造性。

4.大学生是主动学习者

高校教师应该把大学生看成是“学习者”,“学习者”强调了大学生是主动学习的人,而我们以往所说的“受教育者”将大学生看成是被动的存在,看成是纯粹的“接受教育者”或“被教育者教育的人”。在终身学习时代,大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他们更多的把学习与将来的就业和发展结合起来考虑,既向老师学习,又自觉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虚拟空间内学习以扩充知识面,既学习书本知识,又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既学习较为成熟的知识和技能,又渴望了解正在探索和发展中的理论和技术。把学习与就业结合起来考虑,有意识的主动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针对性,但也容易导致“学习为了就业”的短视倾向,从而忽视“学习为了成才”这一根本目的。因此,大学生的学习更需要教师的引导。

二、传统教师角色的局限性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是根据预定的目标来设计课程与教材,通过高校教师的知识传授,使学生理解、把握和再现现成的结论和固定的知识,大学就像工厂,高校教师将大学生塑造成预期的“产品”,而大学生则习惯了不假思索的拿来,习惯了毫不质疑的接受,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受到了极大的压抑,他们的个性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在终身学习时代,大学生所具有的特征表明,传统教师角色具有巨大的局限性,已不再适应大学生的需要,同时有碍高校的发展与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笔者将以人们对教师的比喻来探讨传统教师角色的局限性:

1.知识的传授者――忽视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是教书匠,这一比喻生动的概括了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职责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它强调了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却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为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填鸭”提供了依据。教师是“人梯”“铺路石”,注重给予学生现成的获取知识的捷径,忽视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高校教师在给学生传播知识的过程中,双方的关系仅仅表现为施教者和受教者的关系,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这对大学生的终身学习极为不利。高校教师作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或学者,他们应该给大学生传授更为高、精、尖的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大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2.学生的塑造者――将学生看成有生命无思想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强调了教师对学生灵魂的设计,形象地描绘了教师对学生心灵的影响,但将学生灵魂影响成预设的模样,忽略了个体特有的个性心理品质。“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把学生当成有生命无任何思想意识的植物,可以由教师随心所欲的“修剪”。大学生思想丰富,能力各异,将教师看成“工程师”“园丁”,无疑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地方,高校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特殊能力的培养。

3.真理的代言人――至高至尊,缺乏平等交流

我们常说教师是知识权威,真理的代言人,强调了教师至高至尊的地位,传统教师角色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地位。在终身学习时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在某些方面,教师也可能不如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位置上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探索未知的世界。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并不是否认教师的权威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师生的共同学习也正是有益于教学相长。

4.一劳永逸者――忽视终身学习

“教师要给人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这一比喻强调教师对学生知识的给予,却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学习。在知识爆炸的年代,知识的陈旧与更新日益加快,教师死守的那一桶水可能是臭水,给予学生的是有限和陈旧的知识,教师这一职业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劳永逸,一旦当上教师,就不用学习。教师是“春蚕”“蜡烛”,强调了教师无私的奉献精神,却同样忽视了教师自身营养的补充,即自发地、积极地、与时俱进地学习和研究,忽视了终身学习,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与专业化成长。在知识爆炸的时代,高校教师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就有被淘汰的危险,作为终身学习时代的高校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和精深的专业知识。

三、终身学习时代高校教师角色定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远程教育、广播电视教育日益兴盛,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因此,有人预言,五十年后,教师这一职业将会消失。笔者却认为教师的作用会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贝瑞特曾说:“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但是可以肯定地是,教书匠将被淘汰,教师角色必须转换。

在终身学习时代,高校教师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培养学会终身学习的人,使他们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和方法,在离开高校后仍能够坚持学习。终身教育不是终身学校教育,“大学的目的也不是转移知识,而是创造一种环境,提供种种经验,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构造知识,使他们能够成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者共同体的成员。”这意味着,终身学习时代对教师的素质与角色有了更高的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德洛尔在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强调指出了教师的四点责任:第一,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并不断地再培训自己;第二,教师应以小组形式进行工作;第三,教师要保持与学生之间的重要关系;第四,教师要为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负责。因此,高校教师在终身学习时代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及时地转换传统教师角色,确立新的角色观,高校教师只有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好,才能充分凸显其真正的功能。

1.教育服务者

高等教育质量决定着一所高校的生存与发展,而高校教师是决定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教育产业化的争论中,教育消费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学生交学费进入高校学习,目的就是要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服务。高校教师必须树立服务意识,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这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高校教师不仅是一名教师,还是一名服务者,上升到法律关系上,教师有义务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作为付费学习的大学生有权利享受优质的教育服务。

2.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知识激增的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很容易从外部获取信息,然而信息并不等于知识,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之中有许多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因此高校教师不仅要传播知识,更主要的是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在终身学习时代,高校教师更大的功能应该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和氛围,给学生学习提供便利,充分为学生学习服务,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与学生共同学习,从而起到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3.平等对话者

“有了新的信息技术,并不等于就不那么需要教师了,而只是改变了他们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实际上,将信息变成知识和认识的那种师生间的不断对话,应是更加重要的。”[4]因此,高校教师必须以平等对话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探索,共同进步。现代社会是个倡导平等的社会,师生关系也应该是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在某些方面,在某些时候也足以为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师生之间的关系应是平等的、对话式的、相互尊重和互相信任的关系。因此高校教师应当主动淡化或自觉打破作为真理代言人和知识权威的形象,把自己放平,尊重大学生的人格与创造,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合作共事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

4.终生学习者

社会在不断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人类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而80年代则为每3年增加一倍。90年代,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得知识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根据测算,互联网上的数字化信息每12个月就会翻一番。因此,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地学习。21世纪,学习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教师首先是人,然后才成为教师,因此,在学习成为生活方式和社会的普遍行为的终身学习时代,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楷模。育人者先育己,教师只有成为终身学习者,他才有可能引导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同时,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需要教师成为一名终生学习者。高校教师在关注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扩大知识空间,了解相近学科及交叉学科的知识体系,还应广泛涉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追求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并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5.教学专家与科学研究者

高校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作为教学专家,高校教师首先应该努力完善专业素质结构,其次,还应该在实践中掌握教学的艺术,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德国教育家洪堡曾说:大学教师不仅为学生而存在,他们都是为科学而共处。作为知识界的楷模,高校教师承担着传授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任,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来改造老专业,发展科学技术,同时科学研究还有益于教师更新教学内容,有效的向学生传递科学知识。对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曾作过精辟的描述:“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只有这样的研究者才能带领人们接触真正的求知过程,乃至于科学的精神。只有他才是活学问的本身,跟他来往之后科学的本来面目才得以呈现。通过他的循循善诱,在学生心中引发出同样的动机。只有自己从事研究的人,才有东西教别人。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播僵硬的东西。”而我国物理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在谈到大学教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时说:“你不上课,就不是老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老师。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科研反映你对本学科清楚不清楚。教学没有科研做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做教学的专家与科学研究者。

参考文献:

[1]郑 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1.

上一篇: 医疗市场分析 下一篇: 工程监理研究分析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